KR2k0042 江南通志-清-趙田恩 (master)


[016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江南通志卷十六
  輿池志
   山川六/ 寧池二府/
  寧國府
  陵陽山在府城内岡巒迴折府志云勢若蜿蜒為
  一郡之鎮北自敬亭陂陀而南第一峯府治據之
  二峯在府治西南别為鼇峯三峯在東北為府治
[016-1b]
  屏蔽宋郭祥正詩陵陽三峯壓千里百尺危樓勢
  相倚危樓即屏蔽也相傳府治晉桓彝時郭璞所
  建林仁肇更創城制襟山帶水于形勢為勝區矣
  上有樓即謝朓北樓李白所稱江城如畫者
  敬亭山在府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東臨宛句
  二水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山南有廣教
  寺舊為黄蘗禪師道塲唐丞相裴休所建今雙幢
  院後金鷄井是其遺跡人南麓有井二俱裴休所
[016-2a]
  鑿舊經云裴相井在石盎院水白味甘特異他井
  其虎窺泉九曲池諸舊蹟皆廢其東北有盤龍山
  麒麟山東有甑山峽石山皆敬亭之支阜也
  行廊山在府西名勝志云兩峯對峙環抱若廊廡
  然上有盤石巨人跡府志相傳梁杯渡禪師過此
  中有白雲池法雲寺下臨大明湖其西北牛頭山
  又西北為方山
  響山在府南二里宛溪之上俯瞰響山潭府志云
[016-2b]
  唐刺史路應跨潭為梁建兩亭于東西崖權徳輿
  為記
  雙羊山在府南三里有雙石羊梅聖俞詩風雪雙
  羊路梅花溪上村即此稍西為栢山
  玉山在府南十里其上多古木蒼藤有恵昭寺宋
  尚書梅詢讀書處李含章亦嘗隠此元張明有詩
  云春風跨馬銀鞍穏夜月騎牛鐵笛閒盖詠二事
  也
[016-3a]
  嶧山在府南三十里盤旋隠秀上有項王廟甚靈
  異舊志相傳羽起兵時經此又東十里為勞山有
  大小二勞大勞有洞可容數十人
  曷山在府南三十里按唐書文徳元年楊行宻攻
  宣州客袁襲勸其速趨曷山堅壁以需又天復二
  年行宻遣兵擊宣州刺史田頵破之曷山即此嘉
  靖志作蜀山誤
  巖臺山在府南五十里舊志云由横山趨北形勢
[016-3b]
  巉峭上有平臺下有石洞乳泉郡守羅汝芳有臺
  端松抱石巖底墖棲雲之句其北為花田山
  華陽山在府東南八十里名勝志云其山連跨宣
  涇寧旌諸邑其西絶頂曰髙峯夐出雲表山僧依
  巖構屋覆以鐵瓦人多雜猿猱以居其南為宻壠
  嶺又盤嶺稍西為金牌嶺二嶺之間僅通一線為
  涇旌間道郡南一阨塞也山之支壠為大小墨山
  為洞山
[016-4a]
  横山在華陽山北十里綿亘巃嵸其北為璧田山
  孔川山東為魯山又東為新田山
  稽亭山在府東南六十里祥符經云宣城稽亭山
  古仙人嘗居此行人恱其幽曠每稽駐焉故名有
  仙人巖三天洞可容百餘人洞有三竅通明流水
  自内出可灌田旁有風穴又有暗洞皆深窅竒絶
  莫可名状
  柏梘山在府東南七十里府志云山之陽即文脊
[016-4b]
  山也峯攅千仞谿迴百折與華陽連屬昔山僧以
  柏皮為梘引水入厨因名其最勝者為飛橋構險
  凌空跨岫為梁名曰引虹其北為梅村山西為歙
  溪山歙溪山之東連岡迤邐沿河而走遥屬于水
  東諸山其西北曰查樹嶺自寧國至涇道此
  水東山在府東南七十里大河東南有市有渡與
  水西山分峙
  折山在府東南山勢旋折故名相傳奚氏女浣紗
[016-5a]
  於此仙去
  麻姑山在府東三十里名勝志云相傳麻姑修煉
  之所有仙壇丹竈劒池石棋枰釣魚臺天遊亭諸
  迹其東有靈馬山西有碧泉山
  雲山在府東北七十里下有金牛洞詳見古蹟祁
  門陳履祥講學于此山頂有蔵書洞其北曰蒋山
  下瞰固城湖是為髙淳南境
  工山在南陵縣西三十里髙數千丈盤踞七十里
[016-5b]
  縣治之鎮山也宋孝子李經廬墓于山麓其西峰
  下有龍湫北有石岡迤邐而東為石潮山水龍山
  黄連山同山
  朗陵山在工山南晉何琦嘗隠此辟穀煉丹山南
  有丹井
  射的山在南陵縣西寰宇記云山有玉在石壁内
  取之者遇風雨而止人望之如射侯因名
  水龍山在南陵縣西南六十里有泉出山巔之石
[016-6a]
  巖噴五尺許濤湧而下田賴以溉即漳水之源也
  吕山在南陵縣南六十里有石室其南為石竇有
  泉湧出淮水發源于此
  格裏山在縣南七十五里從兩小徑入曰大格口
  小格口兩山夾行十五里不斷中有腴田深澗人
  烟相接
  籍山在南陵縣城中東北隅由工山蜿蜒百折至
  此陂陁聨絡為邑之鎮
[016-6b]
  神龍山在南陵縣東二十三里山従分界山来逶
  迤陂陀卓起一峯如游龍昂首状故名上有睢陽
  廟
  水西山在涇縣西五里下臨賞溪循溪而入最幽
  勝舊建寳勝崇慶白雲三寺浮屠對峙樓閣參差
  碧水浮烟咫尺萬状唐宣宗曽棲此有朝廷若問
  江南事報道風光在水西之句風光宣宗小字也
  晉葛洪劉遺民唐李白杜牧皆嘗遊憩焉相接者
[016-7a]
  有白雲山下有白雲潭
  大寧山在涇縣西三十里唐猷州城在其下今大
  寧寺其地也上有伏虎石
  藍山涇縣西六十里太白詩云藍岑聳天壁突兀
  如鯨額是也相近有郭山望江山望江之西有石
  豅洪頭山
  五城山在涇縣西七十里五峯環列如城郭然
  大城山在涇縣西七十五里與青陽縣接界下有
[016-7b]
  潮泉相傳郭璞所鑿以應江潮嵗旱禱之潮應則
  雨否則旱又五里有碧山唐李白棲此
  寳峯山在涇縣西八十里府志云石巖髙數十尋
  有人物鳥獸之状若雕繪者山背有竇窅然出竇
  而升則平逺空曠其下有瀑布飛流千尺鏗訇趾
  下其對峙者曰銅峯山
  石碧山在涇縣西北石壁四合如屋太白詩石碧
  望松寮宛然在碧霄
[016-8a]
  魚礲山在涇縣西北七十五里府志云山下有泉
  曰湧泉或云潛通江海嘗有魚隨泉而上者
  仙洞山在涇縣西北八十里俗名和尚山山頂有
  二洞甚深洞口僅三尺餘罄折可入内有煉丹臺
  藥丸嘗滿見者隨取隨盈樵夫深入時聞絲竹奕
  棊聲
  幙山在涇縣北五里舊志云隋左難當與輔公祏
  拒戰于此軍幙四周因名故壘尚存北為桑坑山
[016-8b]
  東為漢山桐山
  琴髙山在涇縣東北二十里名勝志云山半有隠
  雨巖又有洞傳為晉處士琴髙隠此而名其隔溪
  對峙者有巖豅洞山中有複洞不柱而屋巷闥幽
  竒
  旵山在涇縣東北三十里其頂有池冬夏不竭旁
  有朝陽洞遥峯嶺
  金壺山在涇縣東二十五里石壁峭㧞五十丈有
[016-9a]
  平臺
  北衝山在涇縣東三十里兩山相並環以清溪相
  近有巧坑山多怪石幕溪出此又東十里曰慈坑
  山坑口有觀音洞烏溪出此
  眉山在涇縣東六十里下有眉臺眉池相近為貂
  蟬山
  百湖山在涇縣東六十五里與徽之箬嶺相接形
  如舞袖溪流遶之百折而出
[016-9b]
  黄幕山在涇縣東南十里髙百餘丈與縣治對旁
  挾兩山左曰屏黄山亦名桂嶺其形似樓臺右曰
  寨山形似屏皆山之分脈以為縣基
  硃砂山在涇縣東南五十里名勝志云巉巖險峻
  俯瞰長流有石赤如日故一名丹山相傳石艶發
  則有災異先是絶壁不通宋尚書郭燮鑿道跨一
  橋以濟
  黄㟋山在涇縣東南六十里髙五百丈羣巒列嶂
[016-10a]
  状若蓮花為縣治之祖丹溪之水出焉旁有嶺曰
  百花尖又有筆尖山其南曰湧溪山産茶
  承流山在涇縣南四十里九峯羅列與縣治相拱
  揖峯巒聳秀甲于一邑宋許國公吴潛讀書于此
  又有許竇二真人遺蹟
  黄象山在涇縣南九十里碎石五色返照有光舊
  有寳光菴昔人詩云猿抱子歸青嶂外鳥銜花落
  碧巖前
[016-10b]
  駐蹕山在寧國縣南一里府志云明太祖嘗駐蹕
  于此故名又南四里曰雞山一名鳳山峯巒秀㧞
  為邑之鎮
  陽濠山在寧國縣南三十里最髙為邑南嶂絶頂
  有龍湫噴湧而出遥望如練相近有琴山又南二
  十里有屏山
  了髻山在寧國縣南八十五里舊志云南唐時嘗
  作烽燧樓其上外有仙燕洞舊時鄉民避兵之所
[016-11a]
  千頃山在寧國縣南百三十里府志云與浙江昌
  化縣接界上有池其大千頃其流南入昌化北注
  寧國
  籠叢山在寧國縣西南百五十里其南屬績溪界
  峻壁崇闗為宣歙阨塞官兵常駐此防戍焉又縣
  西八十里有塵嶺山亦稱險阨與籠叢相埒唐汪
  華嘗駐兵有蔵馬洞卓戈泉
  獨山在寧國縣西五里為縣脉来龍東散入平野
[016-11b]
  為縣治
  石鼓山在寧國縣西九域志云上有石鼓天雨則
  鳴
  紫山在寧國縣西百里縣志云髙數百仞周二百
  里中有龍池龍井石墖石鼓諸勝
  石鏡山在寧國縣西百一十里有龍巖瀑布又有
  石鏡能照人
  文脊山在寧國縣西北三十里府志云髙數千丈
[016-12a]
  周三百餘里西接涇旌諸山北為宣城之柏梘峯
  巒攅秀巖洞盤旋郡雄鎮也寰宇記云一名曷山
  山門山在文脊東南峭壁劃然中開儼若城闉府
  志云晉瞿硎先生隠此中有六洞曰紫雲曰夕陽
  曰朝陽曰明心曰碧雲曰漣漪洞前有瞿硎樹為
  先生手植一本三花即桓温命伏滔作賛處
國朝施閏章山門遊記寧郡匝萬山其磥砢而谽谺者/往往竅為洞穴而其環山皆洞
  交屬旁通者莫如山門巖石環亘中豁如甕城髙/廣數丈其西為文脊峯中多平野山為郛廓其前
[016-12b]
  後髙下以洞名者曰朝陽曰紫雲曰漣漪曰枇杷/曰龍潭相距不一里許朝陽者南向爽塏户牖三
  面盖瞿硎先生披鹿裘坐石室處東百餘步従怪/石中側墜下者紫雲也窅深而明時出雲氣自西
  北穿磵谷深黒可三百步□□聞流泉僧炬而導/客南出于山之凥所謂漣漪者也左陟山椒右陷
  而中虚崖罅有枇杷樹洞以是名其稍逺者為龍/潭大旱不涸龍窟其中嘉靖間土人堨水灌田雷
  奮龍見日為晝瞑其水東北逕漣漪合流匯于港/口其餘如竇如井多深隘不可入春夏水漲灌輸
  萬竅衆山怒號若考鐘鼓始入門曰靈巖寺有古/木數十圍人稱瞿硎樹其新闢而菴者在腹曰鑿
  鐵在背曰竹影皆隨山架宇倚石為壁曲榭層樓/人蹈空際而所謂鑿鐵者又一小石門中有獅子
  峯倚天昂首環顧崇巖萬怪竦叠余少而聞之将/老而遊春日既佳歡興殫洽樂其洞穴之幽而多
[016-13a]
  軒豁通朗給人遊目類有道而能容者時無瞿硎/先生石室閴然然其人遁跡韜光不與人接而桓
  温造訪物色使伏滔作賛温故自可哉千/百世下求斯人之車塵馬跡又可得哉
  鴉山在寧國縣西北三十里接廣徳界寰宇記云
  山産茶味與蘄州所産同梅聖俞所謂茶味鴉山
  佳者也
  冷度山在寧國縣東九十里山有五峯東曰桂山
  西曰金字南曰青紅北曰周壁東北曰黄封連綿
  蜿蜒經數百里
[016-13b]
  東山在寧國縣東南五十里山南谿洞逼隘至此
  獨豁然開朗下有渡曰石口即東谿所經也
  闗口山在寧國縣東南六十里又名獅象山兩峰
  錯峙若門其中徑隘溪深巖坪泉田多油漆紙皮
  之利坪盡山髙有懸崖隠洞飛瀑龍湫
  天目山在寧國縣東南百五十里山本浙西巨鎮
  邑中諸山皆其支脈實有藩屏之勢
  棲真山在旌徳縣西五里神仙傳云昔竇子明為
[016-14a]
  陵陽令三年避劉聰亂棄官尋山採藥結廬於此
  後仙去
  正山在旌徳縣西三十里峭峻特出諺云正山峩
  峩接星斗分列岡巒九十九上有仙人臺響石亭
  玉井東有郭公巖巖傍刻珍珠泉三字南唐将方
  道項洪銳嘗屯兵于此相近者有柵山其南有大
  幕小幕二山
  石柱山在旌徳縣西六十里雙石挺立髙數丈有
[016-14b]
  巨石承之上有豹子尖梁程靈洗討侯景立幟于
  此築歃血臺又嘗抽矢射山石摧一角因名其石
  曰射的山
  天井山在旌徳縣西北三十里山有兩竇飛泉出
  焉俗呼牛鼻水下有龍潭
  石壁山在旌徳縣北二十五里兩崖對峙一水中
  流最稱阨塞舊路躡懸崖上行旅恐慄胡安定周
  竹陂嘗作歌紀其艱險明嘉靖間通判李黙縁溪
[016-15a]
  鑿石成徑始為通塗
  龍首山在旌徳縣北四十里西北有龍潭徽水經
  其下與涇邑接境
  鳬山在旌徳縣東名勝志云相傳竇子明既仙去
  其二女亦化為青鳬上昇故名其陽有玉壺山山
  阿有龍潭
  梓山在旌徳縣東南二里近俯城闉逺凌岫壑為
  一邑雄覽旁有竒石石上有桃樹不花而實
[016-15b]
  蛟山在旌徳縣西南五十里山形蟉虬若騰蛟然
  後有洞徑險難入其中平曠可居又西十里有九
  峯山
  黄山在太平縣南三十里當徽寧二郡界髙數千
  仞盤亘三百里圖經稱為軒轅棲真之所上有古
  木靈藥流泉香美能已百病按舊志云山有三十
  六峯屬太平者八曰翠微曰天都曰望仙曰九龍
  曰聖泉曰叠嶂曰仙人曰芙蓉餘詳徽州府
[016-16a]
  陵陽山在太平縣西六十里西屬石埭北界涇邑
  一名三台山有竇子明遺跡下有三門六刺灘李
  白渡此有詩其南為真金山東為宻崖山
  仙都山在太平縣西六十里一名遊山府志云舊
  傳左難當因唐推功不及居此
  龍門山在太平縣西北四十里巖壁峭㧞中有石
  竇如門産茶及諸藥草
  尚書山在太平縣西南二十里相傳隋末有尚書
[016-16b]
  胡裕居此
  通靈峯在寧國縣北二十五里四山環繞獨缺其
  北巖頂有龍湫有石巉然曰雞冠石
  黄髙峯在旌徳縣西南四十里兩峯對峙獨秀雲
  表有登仙橋獅子巖硃砂石壁相傳有黄髙公
  者隠此
  桓公嶺在涇縣東烏溪嶺東茹麻嶺北道通旌太
  稱險阨即晉内史桓彝戰死處壘塹尚存
[016-17a]
  楓樹嶺在寧國縣塵嶺北二十里府志云與獨蛇
  伏嶺分水叢山四闗皆茂宻險隘之地明嘉靖中
  建哨臺其上又北曰雲門山蟠龍山
  千秋嶺在寧國縣東百五十里府志云岡巒纚屬
  谿谷隂深路通浙江于潛楊吴招討使李濤攻吴
  越取道于此宋南渡後嘗列闗防戍唐羅隠送梅
  處士有回望千秋嶺上雲之句土人以雲氣占晴
  雨極驗
[016-17b]
  大嶺在旌徳縣西旌諸嶺之最髙者
  春嶺在旌徳縣北三十里自鳬山華容峯横亘二
  十里南障縣治北界涇邑土人譌為蠢嶺
  南長嶺在旌徳縣南一里為徽寧二郡孔道
  箬嶺在旌徳縣西南八十里髙五百仞跨旌太之
  間為新安間道南𨽻歙縣
  鐵甲嶺在太平縣西二十三里峭壁下臨大河中
  一綫通往来行者足懾
[016-18a]
  三門嶺在太平縣北十里三方阻絶中道一徑縣
  治據其陽
  青弋江在府西六十里發源黄山㑹石埭太平旌
  徳諸水下流漸廣遂為通津北至蕪湖入江
  九曲河在府城東源出嶧山受陸家潭水西北流
  入宛溪
  三汊河在府治東宛句二溪至此合流東岸為新
  城西岸為館驛李白有題宛溪館詩
[016-18b]
  灣沚河在府治北有渡有鎮今為鹽埠北出楊青
  口合黄池流入于江
  蒲橋河在南陵縣東二十里上自麻園河来下流
  蘆港口與西河口水合中有都堂壩雙澗虎狼澗
  麻川在太平縣東南三里源出黄山之麓由湯泉
  至麻陂潭又名白虎潭受旌徳諸水逕縣治東門
  㑹富溪梅溪西北下焦灘至麻口逕舒溪蟠石赤
  溪諸水延袤八十里出小河入于涇
[016-19a]
  南湖在府東北四十里南曰南埼北曰北埼總稱南
  湖周廣四十餘里其東北有綏溪一名白沙溪納廣
  徳建平之水入于南湖郡治以東諸川流俱歸焉
  其水西出渾水港達于太河有塞口稻堆二山對
  峙
  宛溪在府城東源出新田山納諸水而来委蛇數
  十里故曰宛溪上下兩橋上曰鳳凰下曰濟川並
  跨溪上唐李白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兩水
[016-19b]
  謂宛句二溪也
  句溪在府東三里溪流迴曲形如句字源出寧邑
  籠叢山北流為水東水西為後潭又受華陽諸水
  又西為陸家潭為東溪至此始名句溪李白詩洗
  心句溪月謂其清也
  華陽溪在府東南七十里源出華陽山隨境著名
  東北流為魯溪入河
  青溪在府南一里相傳竇子明釣白龍處李白有
[016-20a]
  詩
  龍溪在府北七十里水陽鎮東西兩岸宋紹定中
  建浮橋今廢為渡有水兑倉有義倉東岸水碧橋
  與髙淳接界
  慈溪在府東北合髙淳水至此入河由牛兒港東
  通五堰往東壩者由此
  賞溪在涇縣西南一里涇水流至縣西為賞溪北入
  于青弋江賞溪之西有所謂新河者宋崇慶中縣尉
[016-20b]
  劉誼所開以溪流東徙為民田害欲挽之使西也而
  卒無成效又縣東有烏溪縣南有楓村溪俱合于此
  麻溪在涇縣西南百里即太平之麻口下流也山
  環水㑹舟行勝境唐杜荀鶴詩麻溪清徹底是也
  距溪三里有澁灘下即九里潭又下為羅浮潭
  琴溪在涇縣東北二十里源自寧國界歴石門至
  琴髙山過嵓豅寺與賞溪合世傳琴髙釣魚于此今
  三月三日出小魚寸許名琴魚又名藥楂魚盖琴髙
[016-21a]
  丹滓所化也
  藤溪在涇縣東南八十里桐嶺之南源出徽嶺過
  旌徳三溪至縣界納諸溪澗之水北入巖潭與賞
  溪合縣境東南之水此為最大
  東溪在寧國縣東五里源出天目山北流過落花
  溪又受孔闗千秋嶺湯公山陳村博里溪塘千頃
  山洋丁源諸水是名杭水又北為東溪至五河渡
  與西溪合流入于宛溪
[016-21b]
  西溪在寧國縣西五里即西津渡源出績溪籠叢
  山北流逕叢山闗過横溪謂之徽水西南諸水多
  入焉北受滑渡環川葛村龍潭諸水縣西川流盡
  匯于此是為西溪又北與東溪合
  鳬溪在旌徳縣東北受鳬山西南之流入于徽水
  又有楊村溪受鳬山以北春嶺以南之水與大河
  合
  梅溪在旌徳縣十一都大嶺以東剥嶺水俱㑹
[016-22a]
  於黄沙澱入寧國縣又有雪溪在十都亦東入寧
  邑
  舒溪在太平縣西六十里源出歙縣逕石埭東北
  至涇陽受㜑瀼二溪水東北合麻川入涇縣界為
  賞溪上源水浄沙平焦竑所云十里無波也
  三港在南陵縣出西南諸山而襟帶于縣城中者
  為中港出工山朗陵之陽流于縣西者為西港合白
  石灘諸水而繞于縣後者為後港皆合于漳淮下流
[016-22b]
  横澗橋水在府南十里源出横山之麓北逕岩臺
  又厯花田西山桐子岡㑹于此橋入宛溪宋郡守
  張果抱民籍入水死處
  淮水在南陵縣源自呂山湧珠泉與漳水合流其
  下流又有小淮水之稱
  漳水在南陵縣源自縣南水龍洞流至澄清河與
  淮水合寒流曲折清澈可愛
  涇水在涇縣南合舒溪麻溪徽水三大水源出石
[016-23a]
  埭太平旌徳至邑治合流而北環抱城外縣以此
  得名
  徽水在旌徳縣北源出績溪徽嶺之隂北流受清
  潭水至縣東北霞溪東溪入焉又西北流與抱麟
  溪玉溪合是為三溪豐溪水亦入焉北至龍首山
  入于涇
  黄池在府北百二十里一名玉溪㑹郡治東南之
  水以出大江南屬宛陵北𨽻姑孰
[016-23b]
  響潭在府治響山下潭水泓澄丹崖下瞰舟行與
  山谷聲響相答
  敬亭潭在府治盤龍山下泓深莫測嵗旱於此挹
  水以雩
  奎潭在南陵縣東北六十五里凡九十九曲中饒
  菱芡水族
  桃花潭在涇縣西南九域志云唐李白與汪倫萬
  鉅遊于此潭上有釣隠臺彩虹岡壘玉墩皆當時
[016-24a]
  遊咏之所李别汪倫詩所謂桃花流水深千尺
  即此潭也
  落星潭在涇縣西五十里藍山下相傳晉時漁者
  見星隕潭中故名
  巖潭在涇縣南十里受石埭旌太諸水合賞藤二
  溪翠壁澄淵山水清妙
  衆尋潭在寧國縣西三十里潭際石阜壁立下有
  龍湫深不可測夾岸桃花十數里俗稱桃源
[016-24b]
  染浦在南陵縣東北四十里一名白家湖廣千餘
  畝中多芙蓉菱芡之屬吴赤烏元年建浮城梵刹
  于中風景為勝
  南香澗在涇縣東五十里源出黄沙嶺西㑹羅溪
  水厯茶溪㑹周公坑後村諸水合于烏溪
  池州府
  齊山在府南三里有峯十餘其髙齊等故名或因
  唐刺史齊映有善政名之按唐書映未刺池其弟
[016-25a]
  照池州刺史訛照為映理或然也舊志云山分三
  面巖洞三十有二嶺塢泉石亭臺不可勝舉為名
  勝之區附/明劉岐齊山記近名山而遊者陟之賦一/之觴之止矣葺一居設
  勝又止矣有于齊而剖其疑者乎有于齊而補其/闕者乎李太白秋浦歌秋浦千重嶺水車嶺最竒
  或以水車當陽春似矣郭功甫之詩又曰萬丈水/車嶺夫陽春未可云萬丈也然牧之南亭詩曰二
  嶺桃花紅錦黦則不獨一陽春嶺矣以太白久于/秋浦遊江祖遊白笴遊桃波遊大樓遊鰕湖道必
  出齊山齊山湖前曰平天坂太白歌已及之未有/咫尺翠㣲而不知眺詠者水車之為陽春似足信
  耳楊廷秀詩曰謫仙狂飲顛吟寺小杜倡情醉上/樓齊山之經太白豈非確據哉或以蘇子瞻遊清
[016-25b]
  溪而不遊齊山為惑按清溪詞曰望翠㣲兮古招/提非齊山寺而何或以沈叡達謫池州卜居齊山
  曰雲巢今不知古屋所在以形勝揣之其近書院/乎盖延慶寺在前舍書院無平衍地矣孔義甫齊
  山寺詩曰飛甍仍在最髙巔則山椒之有屠蘇可/知矣今延慶之址漸入原隰難云最髙也又曰太
  子池塘烟漫漫池郡自昭明而外别無太子故實/今齊山之池塘何有乎齊山湖之前有平天湖朱
  子九日登天湖用杜牧齊山登髙分韻人固以為/平天但于登字非宜然其句全用杜語又朱子别
  賦水調歌頭亦然安得謂非齊山乎張敬夫登齊時/山曰憶行西湖岸亦復多嶔崟頗恨人力勝刻畫
  見侵誰知醜石面乃亦變孔壬何如榛莽間屹立/長森森天然抱幽獨妙質逢賞音此直似齊山勝
  西湖矣南軒之意感嘆臨安痛心朝士借西湖以/寓其刺譏然雕繪多而天然少亦武林之實録乎
[016-26a]
  謂齊山為幽獨亦指其僻處江澨而言埒視西湖/欣賞不謬讀詩而不以意逆可乎人言齊山之草
  不宜芻牧故本朝于池州不設衛所果爾則齊山/翠㣲寨馬軍寨何以稱焉此皆齊志之疑也貴池
  立州治始于刺史李芃芃刻齊志于有待岩岩不/可考而殘文之𫝊者無能表章其失一李方元刺
  池搜剔齊山之勝池人知有齊映杜牧而不知方/元其失二紫㣲刺池齊山客也張承吉張喬齊山
  主人也和登髙韻者不勝數和南亭僧舍韻者未/之前聞忘其主人其失三岳忠武駐節廬山往来
  岳鄂數莅池州又刻石蒼玉之間而齊山不為特/祠其失四政和中張先生修長生術結廬齊山尸
  解去而志不載其丹房其失五張國安詩曰水石/嵌空二百巖今名于志者巖僅十有一其失六蘇
  元鼎詩曰巖根堆雁塔當日若有浮圖又曰碑珉/黄閣相齊映若有詞章今並未従辨證其失七楊
[016-26b]
  廷秀詩曰樓臺玉殿雲中見紺宇之盛髣髴可徴/今臺榭俱蕪其失八陳鴻斷碣林繹之題名卦蓍
  二刻邈不可得見其失九池口陳應台敬宗黄瀾/伯觀讀書翠㣲未留唱和其失十山有泉有井不
  共疏濬之其失十一此皆齊志之闕也岐生長于/兹年踰六十時時策杖齊山莫敢決其疑亦莫能
  縫其缺記/以質焉
  太樸山在府南二十里俗名太婆山宋周必大謂
  不典更今名其山内聫六峯外托九華
  萬羅山在府南二十里舊志云與江祖石隔溪相
  對上有羅人石李白秋浦歌謂邏人横鳥道江祖
[016-27a]
  出魚梁是也
  六峯山在府南二十里府志云六峯競秀望之如
  列屏然
  大樓山在府南四十里李白秋浦歌行上東大樓
  者指此
  三十六山在府南七十里府志云雲峯六六上插
  晴空鳥道而上曰麻塘嶺
  七井山在府南八十里與石埭分界上列七峯湧
[016-27b]
  泉七穴其麓盤迴數十里遥接九華
  盧子庫山在府南九十里一名伏龍巖世傳有龍
  化人于巖前未全而止又有龍池雩禱常應相近
  有魁山
  白面山在府西南名勝志云雲崖拱北若傅粉下
  有白面渡匯于秋浦
  南泉山在府西南七十里有泉唐貞元中創寺于
  山陽太和元年賜額南泉承恩寺
[016-28a]
  郎山在府西南七十里下有玉鏡潭水經注云貴
  池水出縣南郎山是也相近有姥山一作舞山有
  宋陶亮砦址又宋沈攸之大破賊于赭圻賊奔姥
  山即此
  烏石山在府西南七十里與姥山相對唐廣徳初
  宣饒賊方清陳荘據此刺史李芃討平之
  秀山在府西南八十里叠嶂如屏貴池在其下梁
  昭明太子冕服陵在焉宋陸游入蜀記云秀山梁
[016-28b]
  昭明墓拱木森然也相近曰雙溪山秀峯山
  石門山在府城南九十里其上有青尖唐髙霽隠
  居之地春臺巖髙霽所築桃花塢本李白與髙同
  遊處也存石刻大小十六字
  石橋山在府西九十里西峯山之東兩峯相對一
  石跨之若梁梁下奔泉泐石従穿山洞而出
  魚載山在府西南百五十里山有懸泉従石壁斷
  崖三級而下注于潭中上有巨石倚附飛流如鯉
[016-29a]
  魚状
  黄山在府西南百八十里上有三十六垣與歙之
  黄山三十六峯相峙其最髙者古牛岡可望匡廬
  靈山在府西南二百里黄山之支也其巔有田百
  畝有泉灌之不竭
  孝姥山在府東北二十里瀕江有孝姥廟
  碧山在府東十里瀕湖蒼崖翠巘倒影沉碧稍南
  曰石壁山以形如削壁也
[016-29b]
  渚湖山在府東南四十里絶頂有田淵泉旁出澄
  泓如練蒹葭魚鷺若渚湖然故田無旱憂
  五山在府東南六十里孤峯獨出其下散為五支
  聫絡相屬巍巍然實為羣山之長
  青山在青陽縣北五里縣以此得名
  靈鶴山在青陽縣西南十里世傳白鶴真人隠此
  山之南舊有戛玉翠瀑二亭山半有逍遥臺
  九華山在青陽縣西南十里一統志云髙數千丈
[016-30a]
   延袤百八十里舊名九子山唐李白陋其名無所
   據以山有九峯如蓮花易今名南唐齊丘致政後
   隠此號九峯先生其巖洞峯壑凡九十有九泉石
   諸勝不可縷悉為江南名山之最劉禹錫嘗謂太
   華之外無竒女几荆山之外無秀及登九華而後
   悔其失言
聖祖仁皇帝南巡時遣使至山賫
御書九華聖境四大字懸化城寺寺東巗有飛来石最竒
[016-30b]
   古其北連冠幘山層峯巍峩如冠幘状附/唐李白
   九華山聫句序青陽縣南有九子山山髙數千丈/上有九峯如蓮花按圖史名無所
   依據太史公南遊畧而不書事不經故老之口復/闕名賢之記雖靈仙往復而賦咏罕聞予乃削其
   舊號加以九華之目時訪道江漢憩于夏侯迴之/堂循簷岸幘坐眺松雲因與二三子聫句傳之将
   來/明王守仁九華山賦循長江而南下指青陽而/幽討啟鴻濛之神秀發九
   華之天巧非效靈于坤軸孰構竒于大造遷史闕/而弗録豈足跡之所未到白詩鄙夫九子實兹名
   之所肇余将窮秘宻之崔嵬極遐搜而厯考涉五/溪而徑入宿無相之窈窕訪王生于邃谷淘金沙
   之清潦凌風雨乎半霄登望江而逺眺步千仞之/蒼壁俯龍池于深窅弔謫仙之遺跡躋化城之縹
[016-31a]
  緲飲鉢盂之朝露見蓮花之孤標扣雲門而望天/柱列仙舞于晴昊忽雙峯之闢門真人駕陽雲而
  獨蹻翠盖平臨乎石照綺霞掩映乎天姥二神升/于翠㣲九子隣于積稻炎歊起于玉甑爛石碑之
  文藻回澄秋于枕月建少㣲之星旐覆瓶承滴翠/之餘瀝展旗立雲外之旌纛下安禪而步逍遥覽
  雙泉于松杪踰西洪而憩黄石懸萬丈之灝灝瀨流/觴而縈紆遺石船于澗道呼白鶴于雲峯釣嘉魚
  于龍沼倚臺碧之峗屼謝塵寰之紛擾攀齊雲之/巉峭鑑琉璃之浩淼沿東陽而西歴餐九節之蒲
  草樵人導余以㝠探排碧雲之瑶島羣巒翳其轇/轕失隂陽之昏曉垂七布之沈沈靈龜隠而復跳
  履髙僧而屧招賢開白日之杲杲試朝茗于春陽/汲垂雲之淵湫凌繡壁而據石屋何文殊螺結之
  蟠糾梯星辰而北盻墜遺光于拾寳緇裳迓于黄/匏休圓寂之幽悄烏呼春于叢篁和雲韶之鷕鷕
[016-31b]
  喚起促余之晨興落星河于簷橑䕶山嚘其驚飛/怪遊人之太早攬卉木之如濯被晨暉而争姣静
  鑱聲之剝啄幽人劚參蕨于㝠杳碧雞噦于青而/林鷴翻雲而失皓隠搗藥于樛蘿挾提壺餅焦
  翔繞鳳凰承盂冠以相遺飲沆&KR1197之仙醥羞所實/以嬉翺集梧枝之嫋嫋嵐欲雨而霏霏鳴濕濕于
  蘴葆躐三逰而轉青峭拂天香于茫渺席泓潭以/濯纓浮桃瀉而揚縞綜澌澌而絡䕃飲猿猱之捷
  狡睨斧柯而昇大還望㑹仙于雲表憫子京之故/宅欵知微之碧桃倐金光之閃映睫異景于穹坳
  㺯靈珠于赤水舞千尺之潛蛟并花塘而峻極散/香林之迴颷撫浮屠之突兀泛五釵之翠濤襲珍
  芳于絶巘裊金步之摇摇莎羅躑躅芬敷而燦耀開/金幢玉女之妖嬌搴龍鬚于靈寳墮鉢囊之飄颻
  仙掌于嶔嵌散清馨之迢迢披白雲而踸崇壽見/參錯之僧寮日既夕而山暝挂星辰于㝫㟼宿南
[016-32a]
  臺之明月虎夜嘯而熊嘷鹿䴢羣遊于左右若将/侣幽人之岑寥逈髙寒其無寐聞氷壑之洞簫溪
  女厲晴瀧而曝术雜精苓之春苗邀予觴以玉液/飲玉粒之瓊瑶溘辭余而逺去颯霞裙之飄飄復
  中峯而悵望或仙蹤之可招迺下見陽陵之蜿蝘/忽有感于子明之宿要逝余将遺世而獨立採石
  芝于層霄雖長處于窮僻迺永離乎豗囂彼蒼黎/之緝緝固吾生之同胞茍顛連之能濟吾豈靳于
  一毛矧狂氛之越獗王師局而奔勞吾寧不欲請/長纓于闕下快吾生之鬱陶顧力㣲而任重懼覆
  敗于或遭又出位以圖逺将無誚于鷦鷯嗟有生/之迫隘等滅没于風泡亦富貴其奚為猶榮蕣之
  一朝曠百世而興感蔽雄傑于蓬蒿吾誠不能同/草木而腐朽又何避乎羣喙之呶呶已矣乎吾其
  鞭風霆而騎日月被九霞之翠袍摶鵬翼于溟渤/釣三山之巨鼇道崑崙而息駕聴王母之雲璈呼
[016-32b]
  浮丘于子晉招句曲之三茅長遨遊于碧落共太/虚而逍遥亂曰蓬壺之藐藐兮列仙之所逃兮九
  華之矯矯兮吾将于此巢兮匪塵心之足攪兮念/鞠育之劬勞兮茍初心之可紹兮願永矢弗撓兮
  魚龍山在青陽縣南七十里深谷中有大小魚龍
  洞水分七流互相貫通多竒勝接石埭界
  龍池山在青陽縣東南七里有石池不竭相傳龍
  居之下巖有二竇出泉日三度曰潮泉可溉田宋
  令曹機築方塘構亭于上其嶺有石橋飛泉懸瀑
  最為竒勝
[016-33a]
  讀山在青陽縣東二十里有洞如垂鐸石皆青黛
  色宋范仲淹讀書于此故名或以為即古長山誤
  又東二十五里曰石龍山又東十五里曰峯山大
  有山皆與九華競秀
  木𤓰山在青陽縣東三十里唐刺史杜牧禱雨處
  有祭木𤓰山神文
  五松山在銅陵縣輿地紀勝云舊有松一本五枝
  蒼鱗老幹青翠參天因名李白在此題咏甚多前
[016-33b]
  有鐵船山
  銅官山在銅陵縣寰宇記云昔産銅有泉源不竭
  可浸鐵烹銅唐置銅官塲宋置利國監嵗久銅乏
  塲監俱廢麓有恵泉流為恵溪從樊港入江稍西
  有銅官渚唐書僖宗文徳元年楊行宻襲宣州進
  兵銅官渚即此
  葉山在銅陵縣東郡國志云形如卓筆上有蓮
  花峯靈竇諸勝葉法善修煉于此故名山陽有
[016-34a]
  阿泉從懸瀑而下至葉廟伏流地中亦一竒境也
  葉山之東有獅子峯百丈峯馬鞍峯而獅峯最
  竒特有噴珠泉其平脊有宋所建清涼寺侍郎
  羅京故宅在焉
  石耳山在銅陵縣南舊志云兩峯並峙一石髙
  丈許有巨人跡名真人峯
  天門山在銅陵縣西南四十里髙聳雲表有天門
  泉續文獻通考云泉流永城埭至荻港入江山下
[016-34b]
  有晉天福中所建寺宋嘉祐中賜額梵天又西南
  有五峯山自天門山逶迤而起五峯峻削如指泉
  亦澄澈附/唐李白天門山銘梁山博望闗扄楚濱/夾據洪流實為吴津
  兩山錯落如鯨張鱗惟海有若惟川有神牛渚怪/物目為車輪光射島嶼氣凌星辰卷沙揚濤溺馬
  殺人國泰呈瑞時訛返珍開則九江納/錫閉則五嶽飛塵天險之地無徳匪親
  鵲頭山在銅陵縣北十里與大江之西岸鵲尾渚
  相對江中則鵲洲也即春秋時鵲岸六朝置鵲頭
  戍今俗呼十里長山有城洑鎮唐書云懿宗咸通
[016-35a]
  六年置鵲頭鎮即此
  杏山在銅陵縣東三十里舊志云晉葛洪種杏燒
  丹處山素産土硃土人以為丹礦也麓有花堰泉
  相近有石光山夜常有光
  城山在銅陵縣東郡邑志俱云四圍石壁峭立惟
  南一徑可通如城門山頂平坦可數百畝中有
  一井遇隂晦則雲氣湧出
  鳳凰山在銅陵縣東五十餘里世傳有鳳凰集其
[016-35b]
  上石窟有泉珠璣錯落名鳳飲泉宋太宗時賜道
  士趙自然
  金山在銅陵縣東南三十里有金牛洞南有鬭牛
  洞舊傳上有鬬牛遺跡
  陵陽山在石埭縣北五里山有三峯其東峰屬太
  平縣中峯山半有丹臺竇子明得仙處旁有丹竈
  丹井山麓有黄鶴池白鶴墩黄鶴林皆子明遺跡
  晉郭璞詩陵陽宜丹砂指此
[016-36a]
  金城山在石埭縣西二里宋開福寺在焉山列寺
  旁宛若城郭又西三里曰萬春山圓墩小埠纍纍
  如走珠松木蓊鬱
  雨臺山在石埭縣西十五里山七十二折望之如
  蓮汎水舊名蓮花峯頂平如掌五代時西峯禪師
  卓錫于此建海獅菴一泉隨錫而湧名龍井亦名
  西峯井泉今禱雨輙應
  魚龍山在石埭縣西三十里山最峻聳有二洞大
[016-36b]
  者洞口一池水紺碧色口内竒石各異状土人云
  中有緑魚白鳥嵗一見之也其小者相去半里許
  北接青陽界
  七井山在石埭縣西七十里其山與貴池接延袤
  數十里中有七井炎暑亦涼上有望夫尖竹木蓊
  翳多産藥材
  城子山在石埭縣西九十里環繞如城前有紫
  潭
[016-37a]
  慈雲山在石埭縣西百三十里有慈雲洞深可三
  四里石乳凝結有石磬石板擊之錚然有聲
  雙塘山亦名桑塘在石埭縣西百五十里有泉瀹
  茗數日不變
  杉山在石埭縣西百六十里有待月螺髻等峯
  最髙者曰鐘樓尖有蓬莱第一洞洞口低狹漸入
  寛廣容數百人
  櫟山縣志作厯山寰宇記云石埭縣西百六十里
[016-37b]
  有櫟山髙五里與祁門太平接壤其山石壁峭削
  下有龍池可百畝池右一石髙丈許直裂為二中
  擎一丸又一石鏡縦横二丈光明可鑑人物皆竒
  跡也其並峙者曰峒山具泉石之勝
  蘆山在石棣縣南十五里東連鳳凰山南接穣嶺
  巖深林宻隠者多結廬于此其西曰駝山状如負
  重
  盖山在石埭縣南三十里屹立河濱望之如盖隋
[016-38a]
  地理志云涇有盖山有舒姑泉相傳舒氏女坐泉
  處仙去按石埭自涇縣析置
  五溪山在石埭縣南百二十里上有五溪合流而
  下
  白象山在建徳縣治北縣之主山也以形似名旁
  有蛻龍洞
  博陽山在建徳縣東十里有滴水巖及鯉魚石蚌
  珠石佛石
[016-38b]
  五龍山在建徳縣東三十里五峯森立山半有
  石井名化龍池深不可測
  玉峯山在建徳縣南半里絶頂有石光瑩如玉宋
  嚴華摹漢武帝石刻壽字勒于山半名壽字崖
  三面山在建徳縣南四十里有石笋白如人面者
  三故名
  梅山在建徳縣西南十里巖壑頗勝
  歴山在東流縣東三十里南望匡廬西瞰江渚
[016-39a]
  最為雄傑上有池二一久雨不盈一久旱不涸下
  有仙姑井觀者呼仙女則花湧出
  延壽山在東流縣東六十里懸崖壁立有泉噴流
  又東十里曰列疊山
  香山在東流縣南四十里叠鄣層巒有石巖泉洞
  之勝相近曰隠山一峯峭絶
  水車嶺在府西南六十里峭壁臨淵奔流衝激若
  桔橰聲唐李白詩所謂秋浦千重嶺水車嶺最竒
[016-39b]
  是也
  鹿運嶺在府城東三十里相傳髙僧盧公面壁於
  此鹿為運水故名一名渰鹿嶺
  清泉嶺在青陽縣西十里道旁一泉出石罅初名
  鮑泉繼名趙泉宋真徳秀過此為易名清泉作
  銘系之附/宋真徳秀清泉銘芙蓉嵯峨與天相/摩氣與天通秀緑
  浮河地靈脉潤如江之沱乃吐斯泉于山之阿行/道渇飲孰曰弗過浄洗五濁澡雪百疴涓涓無窮
  廣濟實多餘潤所被芃芃黍禾上善/利物其達盈科名掲而清萬古不磨
[016-40a]
  鳳凰嶺在石埭縣西南百二十里嶺下有三溪合
  流處有巨石横亘如埭中一石四方平廣尤覺傑
  然下有石竇最深縣所由名也
  普門嶺在建徳縣西南十五里宋朱子至此書普
  門嶺三大字刻于石
  西峯巖在府南九十里石臺上有巨人跡南為西
  峯洞頂有龍池從石壁瀉水伏流地中至劉村口
  小澗仰噴而出
[016-40b]
  紫巖在府西南三十里有泉曰紫泉宋周必大錄
  云池陽三十里至紫巖産紙處即此
  水簾巖在建徳縣東七里俗名夫子巖梅堯臣有
  水簾巖詩
  石礲磯在銅陵縣北五里瀕大江有三石門水涸
  可出入容數十人亦名五霞洞
  祝家磯在東流縣北五里横江激湍舟行甚險昔
  有祝姓者施纜于此以濟往来故名
[016-41a]
  黄石磯在東流縣東北五十里濱大江旁有黄石
  港多黄土巨石相綿亘
  古仙洞在府南六十里古仙峰下舊志云世傳此
  洞為神仙窟宅中有石棊局鉦鼓在焉
  白雲洞在青陽縣東二十里洞多怪石秉炬入遊
  竟日莫測其底
  龍池洞在建徳縣東四十五里良禾嶺下石室髙
  敞有池三懸瀑如疋練下注
[016-41b]
  迎春洞在建徳縣東南七里髙深如屋傍有兩石
  穴可秉燭入名蔵春洞
  大江在府北五里上自雁汊東流縣界下自大通
  鎮抵荻港入繁昌縣界計一百八十里
  李陽河在府西六十里源引大江以江流之消長
  為盈縮一名李王河府志云自河口出江有石槎
  枒横突為攔江羅刹二磯南唐周湛鑿支流以避
  其險謂之新河後磯勢頗安而支流漸侵齧民田
[016-42a]
  正徳中作堤鄣之羅刹磯在大江中其上有叢篠
  喬木明黄觀殉節于此
  池口河在府西五里即貴池水也唐以此名州古
  稱貴口亦稱□口宋時始稱池口沈仲玉至貴口
  不敢進齊書云沈仲玉自□口欲斷江李安民進
  軍破之胡三省通鑑注云即今之池州貴池口也
  其源五一出石埭一出古源一出洘溪一出石嶺
  一出東源匯于秋浦由杜塢入池口以達于江
[016-42b]
  清溪河在府東北九域志云池州貴池縣有清溪
  鎮其水源有二一源出西南之洘溪與棠溪峽川
  之水交于白洋匯于江祖潭是為上清溪一源出
  縣南太樸山注于白沙河蝦湖東塘湖合三水下
  流是為下清溪東北五里入江
  梅根河在府東四十五里源亦有二一出九華由
  五溪折流于五埠溝一出太樸山瀉于馬牙橋遶
  龍潭與五埠溝之水交于雙河以入于江吴置冶
[016-43a]
  於此謂之梅根冶宋有鑄錢監故又謂之錢谿按
  宋書鄧琬𫝊陳慶至錢谿不敢越于梅根立砦按
  此似錢谿梅根雖一地而略相隔也
  大通河在府東北六十里其源七自青陽者四自
  銅陵者三俱㑹于車橋河至大通鎮入江
  五溪河在青陽縣西二十里源出九華山一曰溧
  溪二曰澗溪三曰雙溪四曰曹溪五曰瀾溪㑹于
  六泉口經五溪橋至梅根河入江
[016-43b]
  臨城河在青陽縣南自分流嶺經峽山而西㑹于
  大通河
  博山河在青陽縣南七十里其源四㑹于陵陽鎮
  由琉璃嶺下入于石埭之舒溪
  管埠河在青陽縣東北二十五里其源九㑹于石
  堰經木竹潭與東河諸水合流于大通河
  銅陵河在銅陵縣西北七里其源三㑹于横塘牐
  入市後湖達于江
[016-44a]
  荻港河在銅陵縣北八十里源出朱村㑹各鄉之
  水至北下社入江
  饒河在建徳縣南九十里一名龍口河其源三匯
  於昭潭合於饒河迤入饒州之獨山湖西達彭口
  入于江
  香口河在東流縣南六十里源二一出彭澤山林
  港一出陳蒼原交于三汊繞查池為香口河入江
  又縣南一里有江口河
[016-44b]
  黄湓湖在府西北九十里湖口通江多魚舊設河
  泊所
  大清湖在東流縣東北四十餘里澄澈如鑑流至
  黄湓入江
  蓉溪在青陽縣南五里其源六㑹于臨城河
  舒溪在石埭縣續文獻通考謂之旋溪本陵陽子
  明垂釣處後以舒氏三女仙去故名舒溪溪源一
  出太平縣之弦歌鄉一出縣之舒泉鄉經城南合
[016-45a]
  佘溪嶽溪諸水下涇縣至蕪湖入江溪中有轆轤石
  在城南五十步許其水激石旋轉有聲即有賢士
  出
  璉溪在石埭縣西南八十里其源二一出大宇坑
  一出石門坑合鴻陵溪管溪經石埭達貴池之池
  口
  貢溪在石埭縣西南九十里經杉山之麓西流入
  貴池之秋浦
[016-45b]
  曹溪在石埭縣西南百二十里源出鳳凰嶺西流
  為五溪之一
  茹蘭溪在建徳縣東南城下其源出迎春朝霞兩
  洞西流入堯城溪春夏水溢可通舟楫
  玉鏡潭在府西南七十里江祖潭下數里許
  上下雲潭従九華山翠盖峯發源飛流激石而下
  上潭有三汲亭下潭有雪浪亭俱廢中流一石名
  釣臺其旁瓔珞亭如流蘇也
[016-46a]
  雪潭在石埭縣西五里石壁山下長廣數畝而深
  不可測俗傳源通大江
  陵陽潭在石埭縣迎寳門外泉源淵深澄碧可挹
  相傳竇子明放白龍于此
  秋浦在府西南七十里舊唐書云隋置秋浦縣因
  水為名舊志云長八十餘里濶三十里按今地有
  石城至池口皆是四時景物宛若瀟湘洞庭
  浮桃澗在青陽縣碧桃巖下懸水西南趙知㣲植
[016-46b]
  桃千株鄉人因以致富
  上下華池在青陽縣九華山與雲峯山兩山合而
  成流上華池即龍池下華池下注逆上激水最竒
  亦産異茗
  龍池在九華山絶頂其上為五龍灣每一灣為一
  池注下為千尺泉龍所宅也旱禱輒應復注下為
  弄珠潭出伏龍橋流為五溪之一
  嘉魚池在九華山雲峯龍逰澗下池中有石臺乃
[016-47a]
  竇子明李化文垂釣處其水深三四尺峻壁四合
  上有二水凑為垂瀑中多異魚
  老龍池在石埭縣大宇坑左右夾以峭壁人跡罕
  至禱雨時架木而上秉燭從石竇入四五里許以
  綆繫抵池取水水得即雲雨隨之
  東坑泉在府西百里毛嶺北發源僅濫觴流出漸
  大東注玉鏡潭隨地作堰一十五所
  真珠泉在青陽縣東三十里泉出纍纍如珠
[016-47b]
  潄玉灘在青陽縣雙石巖東潄石琮琤有戞玉聲
  宋陳巖有水石相逢驟作聲鏗然律吕自天成之
  句
  白笴陂在府西南二十五里唐處士鞏疇棲隠處
 
 
 
 江南通志卷十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