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045-1a]
欽定四庫全書
明名臣琬琰續録卷二十一
明 徐紘 撰
副都御史謝公墓誌銘 李東陽
公姓謝氏諱士元字仲仁其先上虞縣人在宋徙玉融
州今福青地也國初徙長樂縣始定居焉曽祖鐘祖琬
考磐封建昌府知府妣陳氏封恭人公以縣學生舉景
泰癸酉鄉薦登甲戍進士授户部主事分納京儲首論
[045-1b]
時弊力與中官敵敵者忿幸公去繫其羣吏因攟摭公
罪不可得數年擢知建昌府建昌兵多竊民財武官庇
之公攝以危語皆畏法奸無所伏大新學校購書萬卷躬
督課授教習古射禮表黄孝子譚節婦之門南城民得
石像䝉以腐䑕置屋瓦羣鴉噪其上民陽驚集衆𤼵之
以為神趋者如市公取其石碎於庭乃止有妖憑魯巫
來言禍福忽自云吾畏謝公吾去矣巫遂如常民有懐
劵訟田宅者公遥見輒謂曰何得以偽券咍我民遽伏
[045-2a]
罪僚佐問曰何以知之公曰彼所訟二紀前事其券乃
今式於是訟者漸引去郡再饑公稍出私俸富民争開
廩延糴民賴以不困大理卿夏公時正考覈官吏薦公
治行朝廷給誥命封大父母及妻九載民詣闕請留加
從三品俸仍知府事以内艱去改廣信府治如建昌永
豐縣有銀冶久閟處州越境盜廣行旅幾絶公勒民兵
東至靈鷲山下直趋之邏卒遇賊王二輩矢輙𤼵公驚
曰此誘我曰亟止之不及伏果四起賊環刺公中左股
[045-2b]
血流滿鞾有廵檢大呼曰此謝公也賊乃退公裹創出
戰擣其窟而還後改永平府以外艱不赴服闋擢四川
右恭政流民冦東鄉縣凡三刦公捕殺數百人或議徙
縣公不可命守吏甓城浚隍戍以土兵後竟無變建始
縣有頑民挾縣吏或邀於路以怵代者部使不至凡五
十年公徑往得首惡羣黨盡散居六年陞本省右布政
使上以全蜀非公不可乃用廷議擢都察院右副都御
史廵撫其地吐畨有大小二姓生熟二部相煽為亂吏
[045-3a]
告急公託行邉繕亭障嚴斥堠簡實畨覺有偹軍帥其
醜獻羊豕羅拜道左公諭遣之奸民多代輸邉儲實不
時納公核其數得米十三方有竒嵗大祲民流入藩府
公置廣實室十餘區為粥以食餓者飲病者以藥死則
𦵏諸塚叢願歸者給驛傳送之所活萬計盖其剸繁應
變不茍繩墨卒克有濟多𩔖此可謂難已公在官兩迎
父養事從父甚謹三弟終身不異才所得俸入使弟姪
主其籍聚食千指或弗給自啜粥於堂以率儉旅孤而
[045-3b]
貧者必為之所建祠祀先置祭田若干畆家政尚肅内
外秩秩尤好學非甚疾不廢吟諷所藏有約菴稿若干
卷詠史三百首行於時公配陳氏賢而克相累封恭人
三子長廷柱陳出舉鄉貢士次廷棐廷最縣學生孫三
本寛本忠本裕公生洪熈乙巳三月乙亥日卒𢎞治甲
寅六月庚辰日享年七十訃聞上命禮部遣祭工部遣
官營𦵏廷柱卜卒之又明年丙辰十二月二十四日𦵏
公於懐安鷄籠山奉状請余銘墓予聞公夙具才行所
[045-4a]
至有聲績而為郡尤著在建昌士夫為立生祠刻碑頌
徳公聞而止之比去碑復立後嘗道郡郡人空巷出迓
至擁其輿不可行此事編脩羅景鳴言甚悉景鳴嘗受
公業今所為著狀者也銘曰事必歴試其長乃見公閱
二郡治行獨擅久者建昌澤施尤徧前曹後臺罔弗諳
練内訓耕穡外督攻戰随時樹功曷往非善民思太守
若覿公面彼懵弗知公在藩憲史家者流有状如傳庶
有民社於我民勸
[045-4b]
王氏先塋之碑王恕/ 王 㒜
上即大寳位纉承洪業圖任舊人乃首詔起尚書王公
于家命有司勸駕在道辭比至京又辭皆不可立拜吏
部尚書未幾加太子太保又辭不可葢毎辭皆荅以温
詔有年徳老成久繫人望之褒公感知遇□俛就職銓
鏡人物澄汰流品振幽滯杜請託異時丐賕宿弊一旦
掃除略盡至於大政事大號令凡廷論未决者公正色
讜言力扶國是聞者拱服蓋公既悉公奉國上亦虛已
[045-5a]
以聴志叶道同言行計施豈非千載一時之嘉會哉公
在位五年為𢎞治四年五月賜誥命進階光禄大夫勲
柱國貤恩三代曾祖彦成祖真考智皆贈光禄大夫柱
國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曾祖妣張氏繼侯氏祖妣張氏
妣周氏皆贈一品夫人雲漢之章照耀門閥雨露之澤
渗漉泉壤公感激圗惟不朽適予自南都入朝過予言
曰恕世家闗中髙祖樂耕府君以上皆居櫟陽司馬村
元時至正中曽祖始徙三原之龍橋龍橋距司馬村七
[045-5b]
十里實為唇齒之邦曽祖字安止性耿介不羣治家勤
儉人有緩急赴之恐後卒𦵏縣北三家里與二妣合兆
祖字惟真侯夫人所出居鄉恂恂執禮嘗兩為鄉飲大
賓縣夫人雅敬慕之生四子長諱禮好學樂善言動不
茍卒𦵏三家里祖塋娶任氏守節四十年辛勤撫育遺
孤次即先考字仲智號西園翁淳誠謙虛禮賢好施篤
於教子配先妣有賢行次諱徳篤實不欺勤於治生娶
李氏次諱和為人質直非善不交娶袁氏恕昔為寺副
[045-6a]
京師正室盖夫人卒歸𦵏西園時景泰辛酉六月也遂
舉祖考妣伯妣叔考妣數喪而同窆焉天順甲申繼室
張夫人卒於江西藩司亦歸𦵏西園成化乙酉恕擢副
都御史未乆先妣卒朝廷遣官賜祭戊子先考卒復賜
祭遣進士蔡晟即西園治塋域以己丑十月二十日襄
事於是享祭之堂制𠡠之碑法所宜有靡不具完扁其
門曰王氏先塋厥後叔和兄約齋卒亦𦵏於其次惟恕
學寡能鮮幸際明聖以至有今日皆先祖考之敷遺也
[045-6b]
不有紀述何以昭示我後人使知所自而迓承之乎君
其為我作先塋之碑垂諸悠久幸莫大焉予聞公之家
自渭川處士以來傳六世積徳百餘年宜臻顯融者久
矣然猶務韜晦訖不一施行用以遺之後人以俟公而
大發焉此公所謂為積學勵行以出應時需敭歴中外
致位通顯而晚益際遇輸忠竭誠茂建勲業為國元老
盖公既發其祖考之遺以顯融而光大之而復斂其餘
贏以遺之子若孫而公子七人並稱時彦一官留府兩
[045-7a]
舉鄉闈文學政事無愧世濟諸孫纍纍亦復秀頴名門
世胄當時鮮儷大書深刻植之墓隧以侈上賜以彰先
徳垂之無窮詎曰匪宜詩曰三原之王系出太原譜送
其傳派演枝蕃擽陽之居龍橋之遷一徳相承代産仁
賢蓄而未宣其宣其施其在公焉維公挺生英稟卓異
奮身儒科以階禄仕自庳而崇由逺而邇出入五朝綿
歴四紀指斥權倖觸冒忌諱一作匡拂時/病磨切近貴茍利國家他
非所計維公忠誠帝所簡知公休於家驛使交馳公來
[045-7b]
在廷國有蓍龜一節始終不植黨私維帝聖明曰予舊
老豈無寵章覆其祖考秩之冢卿爵之宫保兩國之封
載錫嘉號公拜稽首祗服休命匪臣之能祖考之慶懿
羙斯彰優渥殊幸曷顯詩之傳之有永睠彼西園松栢
蒼蒼三家里塋蔚乎相望遺䕃後昆俾熾而昌更千百
年眎此石章
太學士文荘丘公墓誌銘 何喬新
𢎞治八年春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書武英殿大學
[045-8a]
士丘公以疾卧家連章乞致仕優詔不允遣醫賜藥中
官問疾賜食物是嵗二月戊午薨於城東之私第訃聞
天子嗟悼輟視朝一日寳鈔一萬貫特進左柱國太
𫝊謚文荘命禮部尚書倪岳左侍郎徐瓊諭祭𦵏及祥
禫亦皆有祭遣官次苐行之工部差官造墳又官其孫
瑩尚寶司丞仍命行人宋愷䕶其喪歸将以明年十二
月乙酉𦵏於五龍池之原時喬新致政家居瑩造使以
公門生翰林院編修蔣冕所述行状求𤣥堂之銘且致
[045-8b]
其祖母夫人之言曰公治命也幸母辭予憶在朝時公
暇輒與公相過從論古今事得失公嘗予語曰吾與子
相知不啻君實景仁不幸死則后死者銘之予曰諾哉
意公言直戲耳别去四五年公猶不㤀前乃知非戲也
嗚呼方今作者如林予何人敢銘公墓然欲固辭又負
公久要之言乃叙而銘之公諱濬字仲深其先世家泉
之晉江元季有官於瓊者遭時亂不能歸遂占籍瓊山
曾祖諱均禄隠居不仕祖諱普臨髙縣醫學訓科考諱
[045-9a]
傳賢而蚤卒及公貴曽祖祖考皆贈官同于公曽祖妣
李氏祖妣柯氏妣李氏皆贈一品夫人公初進士改爲
庻吉士與脩寰宇通志書成擢翰林院編脩憲宗皇帝
即位初開經筵以公充講官有白金文綺之賜成化元
年以九載秩滿陞侍講脩英宗皇帝寔録成陞侍講學士
丁母夫人憂觧官歸服闋詣京復舊職奉脩宋元通鑑
綱目成階翰林院學士十三年陞國子監祭酒十六年
進禮部右侍郎仍掌監事三十三年冬陞禮部尚書掌
[045-9b]
詹事府事修憲宗皇帝寔録公為副總裁𢎞治四年八月
寔録成加太子太保職如故是嵗十月命公兼文淵閣
大學士入内閣司制誥典機務公三章辭上不允久之乃
就職七年陞少保改户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仍兼太子
太保自始仕至今四十有二年矣公少孤力學天資過人
六嵗能詩弱冠著論謂許文正公仕元無能改于其俗
又不得行已之道不仕可也耆儒碩師見其論初甚駭
之已而又大服以為先儒未有言及此者正統甲子舉
[045-10a]
于鄉為廣東鄉試第一名兩試禮部名在乙榜當授教
職辭卒業太學祭酒蕭先生鎡深器重之為之延譽繇
是名益重景泰甲戌復試於禮部名在前列廷試為第
二甲第一名及選為庶吉士讀書秘閣自六經諸史九
流箋疏之書古今詞人之詩文下至醫卜老釋之説靡
不探究𤼵之文章雄渾壮麗四方求者沓至碑碣銘志
序記詞賦之作流布逺邇然非其人雖以厚幣請之不
與脩英廟實録或謂少保于謙之死當著其不軌之迹
[045-10b]
公曰己巳之變㣲于公天下不知何如武臣挾私怨誣
其不軌是豈可信哉衆以為然功過皆從實書之兩廣
用兵公上書李文達公具陳平㓂方畧文達繳上之詔
以其策付總帥其後蠻冦削平用公策為多時經生文
士為文以竒怪相髙或不可句公考南京鄉試及禮部
會試凡恠詞險語皆痛斥之怨誹不恤也及為祭酒尤
諄諄為學者言之文體乃復渾厚士有慕道徳者或為
詭異之行以徼名公因考會試發策言之士乃知道以
[045-11a]
中庸為至詭異不足貴也其在太學論者謂師道尊嚴
無愧李文忠公綜理㣲宻則文忠不及嘗謂朱子家禮
最得崇本敦實之意然儀節畧焉為考諸儒所言作家
禮儀節使好禮者可學而行朱子㣲言散見於傳註語
録學者猝未易求乃采其精切者彚為二十篇倣魯論
語作朱子學的朱子綱目以正統為主然秦隋之末有
不可遽奪漢唐之初有不可遽予者乃作世史正綱著
世變之升降明正統之偏全又謂西山真氏大學衍義
[045-11b]
有資治道而於治國平天下之事缺焉乃采經傳文史
有及於治國平天下者附以已見作大學衍義補今天
子嗣位之初公書適成乃表上之上覧之甚喜批答有
曰卿所纂書考據精詳論述該博有禆政治朕甚嘉之
賜白金二十兩紵絲二表裏陞公尚書且命録其副付
書坊刋行憲廟實録成賜白金八十兩羅段八表裏仍
遷宫保踰月遂有入閣之命盖簡在上心久矣公雖堅
辭皆温詔勉飭不允所辭公在位務以寛大啓上心忠
[045-12a]
厚變士習凡人才進退政事廢舉一惟祖宗舊典是脩
首上二十二事陳時政之弊又請訪求遺書上皆嘉納
洪武永樂以來凡百司朝覲命吏部都察院考其尤不
職者乃黜不過數十人其後吏部患人言務以多黜為
公方岳以下少有㣲瑕輒黜之黜者亦不敢訴公深知
其弊言上曰唐虞三代三載考績三考黜陟今有居官
未半載而黜者所黜徒信人言未必皆實此非唐虞之
法亦非祖宗舊制也上深然之會吏部上大小庶官當
[045-12b]
黜者凡二千人乃敇凡歴官未三載者俱復其任雖經
一考非有貪暴實跡者亦勿黜盖用公之言也醫官有
療疾往来公家者以失職怨冡宰王公奏訐其短衆疑
奏出公意科道以為言上察其誣待公益厚公性剛直
與大臣論政義所未安必反覆變論言官論事亦以是
非詰之不肯媕婀取悦公無嵗不求歸前後凡十三䟽
上皆不允問勞賜賚之使踵相接于門文臣承恩眷未
有如公者先娶金氏繼娶呉氏贈封皆一品夫人子男
[045-13a]
二長曰敦吳夫人出以䕃補國子生博士工文章先公
五年卒次崑次崙皆殤亾季曰京側室唐氏出女二適
馮顥英孫男二長即□次甸平生之著述甚多有瓊室
𩔖稿瓊臺吟稿家禮儀節朱子學的世史正綱大學衍
義補遺行於世又作荘子直解未成公博極羣書有舉
僻事問之則曰出某書某篇退取書閱之良是尤熟本
朝故典樂為學者道之纚纚如目前事公今已矣世豈
復得斯人哉嶺南人物自張文獻公有聲于唐余襄公
[045-13b]
崔清獻公有聲於宋迨公四人焉公晚登政府疾病半
之故見於功業者僅若此然大學衍義補一書其經濟
之才可見矣使得久其位盡行其言相業豈三君子所
及哉銘曰嶺海之陬靈氣充塞挺生偉人翊我皇極其
人伊何曰惟文荘醇懿内實英華外彰乃官詞林乃登
延閣乃侍講筵乃典國學穹碑厚碣輝映四方緗編
青檢百世有光帝曰咨汝其代予言服休迓衡時惟女
賢公拜稽首臣老勿克寵命薦臨公乃就職公之在位
[045-14a]
為政均平百吏奉法百度惟貞文為國華位登保傅天
既生公奪之何遽立言則多蓄未盡施方策所存百世
之思石麟峩峩南海之隩文荘之墳過者必肅
[045-14b]
明名臣琬琰續録卷二十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