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g0038 明名臣琬琰錄-明-徐紘 (master)


[017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明名臣琬琰録卷十七
             明 徐紘 撰
 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     楊士竒
永樂五年七月某日推誠輔運宣忠効力武臣柱國後
軍都督府五都督西寧侯宋公終于肅州訃聞天子悼
歎遣官賜祭勅有司給𫝊還其喪明年夏至京師葬聚
寶門外其考之塋之次公諱晟洪武中所賜名其字景
[017-1b]
暘宋世家鳯陽之定逺元季我太祖皇帝龍興壬辰公
隨父朝用兄國興来歸明年從克濠州又従戰敗賈魯
父兄並以功授萬户甲午従張天祐克五河泗州盱眙
又並進總管乙未従上克和州渡江下采石太平總管
邵榮等潜有異謀國興察知以聞榮等伏誅従克溧陽
進攻南臺國興戰沒命公襲兄職丙申従攻陳也先水
寨克之遂従克南臺公父陞廣徳元帥丁酉随廣徳公
克宣州還改廣徳公天寧翼元帥以老留建康公從鄧
[017-2a]
愈克徽州受功賞戊戌召入侍衛己亥襲天寧翼元帥
庚子調征饒州及江西諸郡以次平賜襲衣文綺命充
總兵官平諸山寨洪武元年克建寧随留守禦新定官
制實授武徳將軍建寧衛正千户四年陞懐逺將軍建
寧都指揮使司都指揮同知冬召還陞江西都指揮使
九年調大同授龍虎將軍十一年調陜西所至治兵撫
民不嚴而肅十二年掌凉州衛十三年逐北兵至白城
獲其人馬甚衆十五年父病詔公還侍又三年父沒既
[017-2b]
襄事復鎮凉州敵時數為邊患公率兵討之追至額齊
訥之地斬其渠魁伊蘇爾戩等及其衆無算餘悉生縶
送京師時又招其國公吳巴圖等萬八千人而送其
部長格布達爾等百五十人詣京師簡其壮者隸卒伍
餘悉處之善地俾耕牧自便驛召公還京奬諭再四賜
賚甚厚復鎮凉州十九年召還陞驃騎將軍左軍都督
府督都僉事賜鈔文綺以其官贈其三代仍鎮凉州二
十三年夏遣中使就賜白金及鈔至秋復三遣賜鈔文
[017-3a]
綺授制諭充總兵官征哈瑪爾破之哈宻者去肅州千
餘里敵所城也時誅其王子必瑠齊等三十餘人獲其
衆千三百人及金印一銀印二悉送京師所獲馬牛羊
咸給將士二十五年復充總兵官征罕東西畨叛冦誅
禽七千五百餘人獲馬二千五百牛羊十萬遂還京師
二十七年調中軍都督府是嵗敵入遼東命充副總兵
率兵討之遇戰諾尼江獲其衆千餘馬倍之明年廣西
帡幪諸寨連結為亂命充右副總兵往征之誅擒七千
[017-3b]
餘人賊平還京又明年總羽林八衛兵往平五開龍里
十三洞之冦三十一年率師城萬全諸衛歸二年出鎮
甘肅太宗皇帝初臨御公朝京師陞後軍都督府左都
督永樂元年授平𦍑將軍充總兵官仍鎮甘肅三年北
兵日益聚近邊公遣人諭以朝廷徳意其部長巴圖特
穆爾温都爾呼率部衆五千馬駝萬六千来歸邊境底
寧事聞勅賜奬諭命都督徐膺緒尚書趙羾持節即軍
中封西寧侯賜推誠輔運宣忠効力武臣柱國仍後軍
[017-4a]
都督府左都督食禄千一百石加賜田若干頃又二年
以疾終享年闕/ 公曽祖闕/闕/官妣闕/氏贈闕/ 夫
人祖闕/及考皆再贈闕/官祖妣朱妣陳皆再贈闕/ 夫
人公之配丁氏許氏皆封西寧侯夫人子男闕/闕/
瑄府軍右衛指揮使琥駙馬都尉尚安成公主瑛駙馬
都尉尚咸寧公主永樂中琥襲西寧侯仁宗皇帝嗣位
琥坐事改命瑛襲西寧侯孫男闕/  傑金吾左衛指
揮使偉羽林左衛指揮同知俊天䇿衛指揮僉事儼旗
[017-4b]
手衛正千户佐龍驤衛正千户嗚呼公勲著國家貴聯
戚里慶澤被于後嗣名聲施于無窮固本於際遇聖明
千載之幸㑹亦必其忠義之行閎逺之材克勤始終有
以迓承之矣既述其事於碑文系之銘曰天建皇明龍
興淮土魁智傑能如雲従附定逺宻比猶漢沛豐父兄
偕来有偉宋公義旗所嚮仗劔先驅神武不殺迎降懽
呼長江飛渡金陵定鼎分命股肱出妥四境于宣于歙
于番于閩公從總兵聲威日振甌寧既靖公留奠之進
[017-5a]
奠藩垣大江之西雲中在左分陜在右公来鎮撫煌煌
旌棨敵窺西陲公往遏之斬縶其渠招懐其餘繋兵遼
陽驅除嶺表如燎滅枯如鐡摧朽馬跡所歴㡬周四遐
桓桓之志無康于家文皇御臨親任舊老自西來朝蒼
顔白首天子曰嘻卿宜在庭紓予西顧孰愈乎卿公曰臣
職及臣未衰西人忻忻迓公復来鞠躬盡瘁遑敢怠寧
邊人恃公䇄然長城宣上徳恩洽于遐外耄倪畢歸如
川赴海天子曰嘻維時茂勲崇爵豐禄予慰乃勤維公
[017-5b]
遭際實多父兄偉績賢稱晚而益閎存沒榮哀歸從先
兆来世莫京繇公所肇墓道有石其崇九尺太史述銘
永耀無極
  涇國襄敏陳公神道碑銘     金幼孜
公諱亨字闕/ 姓陳氏鳯陽夀州人生而竒偉有大志
元季為揚州萬户時太祖髙皇帝龍飛濠梁嵗丁酉遂
仗䇿叩軍門上謁髙皇帝竒之選為鐡甲長從大將常
公征泰州破張士誠軍獲乘馬而還戊戌冬從車駕攻
[017-6a]
婺州㧞其月城䧟陣先登有銀器金幣之賜由是以驍
勇聞遂定浙東諸郡洎征安慶太平髙郵皆效勞績壬
寅春大兵攻陳友諒於鄱陽公以功擢鐡甲百户癸卯
再舉師次湖口公言於主帥曰陳氏兵多土人熟於水
道今方秋湖水尚盛中多灘磧或為所誘則我舟膠淺
難可以逞莫若募其土人潜遣小舟察其深淺險易量
勢而進斯可濟也主帥用其言以聞如其計遂大敗陳
友諒兵甲辰實授天䇿衛管軍百户随大將定江北諸
[017-6b]
郡縣吳元年以平浙西取薊州功陞崑山衛千户階武
徳將軍繼從丞相徐公北定中原取東昌公副指揮常
某守之值元兵數萬猝至城下衆蒼黄失措公曰敵衆
甚鋭利速戰難與争鋒當以計破之於是堅壁不與戰
越三日公先以兵數百誘之敵見人寡悉力来攻公與
常率大軍奮擊且出竒兵邀之敵遂敗追奔至棠邑僵
仆載路獲人馬輜重無算公亦身被十數創已而徐公
復選公攻元都克之追元兵出塞而還遂従定幽燕諸
[017-7a]
城未下者洪武己酉調守大同攻王保保魏伯章俱有
功已又征和林應州天城白登甲寅破詹童軍生禽偽
官劉平章乙夘擢燕山左衛指揮僉事是後屢征迤北
遼陽破滅營帳綏輯降附威聲逺著戊辰冬以公守禦
邊陲久效勞績特陞驃騎將軍北平都司指揮使追封
其三代公感上知遇益以邊務為任功烈之茂一時邊
將罕與為儷嵗戊寅陞後軍都督僉事仍掌行都司使
己夘太宗文皇帝舉兵清内難至大寧得公召見軍門
[017-7b]
賜坐親酌卮酒勞之問以安社稷計公奏對稱旨乃曰
天以卿授吾其遂成吾志於是命公為五軍總兵官南
進至鄭村壩首與敵遇即摧敗之従攻廣昌蔚州大同
諸郡無不克捷庚辰夏四月戰白溝河下濟南茂建奇
䇿敵聞公名不戰自退勅書褒諭陞都督同知未㡬公
嬰疾在營文皇帝憂念不置晝遣中使絡繹往問夜則
就勞察視安否醫藥飲食皆出上賜疾篤命還北京文
皇尋亦旋師親幸其第臨問者二公獨以用賢厚民為
[017-8a]
勸文皇嘉納之遂以其年十月七日卒于正寢訃聞悼
慟不勝遣官諭祭者七喪塟之費悉出内帑以某年某
月某日葬於北京宛平縣某鄉之原文皇既登大寶録
序前勞定議贈公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禄
大夫右柱國追封涇國公諡襄敏公之曽大父諱某大父
諱福父諱泰皆贈涇國公曽祖妣某氏祖妣張氏母秦
氏妻韓氏皆贈涇國夫人公享年六十有九子男三人
忠府軍衛指揮使次恭今後軍都督府都督鎮守鳯陽
[017-8b]
次𢡟今大保寧陽侯佩征西將軍印總兵鎮守寧夏孫
闕/人紀羽林衛指揮使昭為勲衛餘皆㓜曽孫男闕/
人狀稱公為將四十年未嘗殺一無辜妄取一財色他
將或多以殺戮為功横取子女玉帛公輙語之曰好生
惡死人人所同奚忍害彼之命為己功耶父子夫婦人
倫至重又奚忍獨人之父鰥人之夫而奄有其妻子耶
於是聞公言而化者甚衆嗚呼若公者其校古良將肯
多讓哉宜其厯事二聖生膺髙爵沒受大封澤流後𦙍
[017-9a]
益顯而盛則天之報施於公者可謂厚矣太保公之神
道未有刻詞乃以公事行命其子勲衛昭来請銘遂為
之銘曰烈烈陳公虎臣之傑昔事太祖佐興皇業従征
四方如霆如雷無敵不破無堅不摧洎任邊閫勞勤亦
至綏輯降附宣昭徳意威馳沙漠風塵肅清勲在明府
忠著朝廷繼事太宗内難是靖宣力効謀屢戰屢勝大功
垂勝公侯弗支公進讜言忠誠不衰宸𠂻興悼遽失名將
九原追錫實天所相煌煌寵命侈昭崇封翼翼涇國列
[017-9b]
爵上公名顯于躬慶流後嗣錫圭儋爵惟公有子惟公
有子惟國有臣為國楨幹本公之仁公仁何以不妄殺
戮不事俘擄不寶金玉斯實公仁格彼穹旻昭兹錫𩔖
以大厥聞峩峩豐碑用揚勲徳與國始終永世無極
  寧陽侯濬國武靖陳公神道碑銘  李 賢
永樂初靖難功臣不下數十人然克享禄位於悠久者
鮮矣惟太保寧陽侯陳公厯事五朝出藩入衛凡六十
餘年而以令終嗚呼盛哉公諱𢡟字舜卿鳯陽夀州人
[017-10a]
髙祖萬曽祖福三祖大一俱追封涇國公妣皆涇國夫
人父亨従太祖髙皇帝定天下以功陞都指揮使洪武
三十二年從太宗文皇帝靖内難後以功進都督同知
卒贈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禄大夫柱國追
封涇國公諡襄敏母韓氏涇國夫人襄敏公三子長恭
嗣為都督同知次忠府軍前衛指揮使季即公也器字
宏逺識見超卓尤負膽氣工騎射年弱冠即從父領兵
為前行凡壩上廣昌蔚州大同白溝濟南之戰與父同
[017-10b]
功又禦敵于單橋藁城西寨東平固鎮小河戰尤力累
陞右都督永樂初論功行賞進奉封天翊衛宣力武臣
特進榮禄大夫柱國寧陽伯食禄一千石子孫世襲賜
誥劵賚予甚厚六年受詔佩征西將軍印總兵鎮守寧
夏賜寶鏹白粲牛羊以為戒嚴之費公至鎮號令一新
凡人之降附者親撫綏之務得其歡心乃已七年選精
兵自將大敗敵于境外由是北兵逺遁邊塵為之一清
捷聞加封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進榮禄大夫柱國
[017-11a]
寧陽侯食禄一千三百石子孫世襲復賜誥劵及貂蟬
冠服錦綺寶鏹八年春上親征北方公將左掖兵十一
年冬還鎮十二年春上復親征公仍將左軍俘馘甚衆
明年還鎮十四年夏有報敵帥瑪哈珠死者公未之信
曰是欲懈我邊備也即申飭諸將固守已而其衆果来
見有備而退二十年春上復北征公率所部兵以従還
京賜玉帶金綺龍衣且聞公有女賢淑禮聘入宫冊封
麗妃尋命歸寧父母賚予駢蕃當世無與為比二十一
[017-11b]
年詔公統陜西寧夏甘肅三鎮兵出勦叛兵公率衆直
抵賀蘭山𢷬其巢穴盡收其部長額森圖罕部落及其
駝馬牛羊數萬凱還上大悦寵賚有加二十二年復随
上北征師還以公為殿至京遂領前軍都督府事仁宗
皇帝登極以公勛戚有勞加太保復官其長子昭為勲
衛宣宗皇帝臨御待公尤厚樂安州之平公領京營兵
衛士有功還有金帛人口之賜二年復鎮寧夏三年春
奏徙靈州城以便防守四年春得𤣥白二兎以進上賜
[017-12a]
璽書奬諭兼有玉帶龍衣馬圖之賚六年還京十年命
佩平羌將軍印移鎮甘肅正統改元今上皇帝嗣位念
公勛戚之舊召還奉朝請十三年冬福建民鄧茂七作
亂偽稱閩王其勢甚猖獗上曰此賊非老將不能平特
命公率師往討之至浙江有欲分兵先守海口者公曰
如此是絶其生路則為死冦矣不従明年春師次建寧
有欲屠沙尤二縣者公曰如此則益堅冦心矣乃下令
諭之俾各復業能斬賊首者官賞與王師同於是降者
[017-12b]
日衆公曰賊勢已孤無能為也乃五路進兵一鼓而收
之凱還賞勞加等命領中軍都督府事尋兼領宗人府
景泰中加太子太師天順改元皇帝復位恩遇益隆固
辭宫師許之六年春忽得疾踰秋不能起上言臣老死
不足恨惟陛下以生民為念任賢用能以圖太平之治
則國家幸甚上覽之惻然曰㸔卿所奏足見忠誠宜尚
加調治以副朕懐久之醫藥弗效遂薨時天順癸未七
月十六日也距生洪武乙未二月初九日享年八十有
[017-13a]
五訃聞上震悼輟視朝一日追封濬國公諡曰武靖遣
官諭祭加賻及塋塟事東宫及諸王亦各致祭公偉觀
脩髯語音洪亮胸懐磊落敬禮文士雖位極人臣未嘗
妄自尊大而南征北伐隠不言功當為中興名將稱首
配嚴氏封寧陽侯夫人子男六人長郎昭次福寧次晟
次潤次瑛次昻以是嵗某月某日與嚴夫人合塟于都
城西香山之原銘曰夀有陳宗父子傑特涇公濬公後
先開國文皇靖難孰多勛勞涇公輔之首秉節旄奮武
[017-13b]
桓桓所向披靡大事垂成星殞于壘濬公承之以篤世
忠鼓勇前馳涇公是同躍馬揮戈到處渫血乃伯乃侯成此
茂烈金符虎節屢鎮邊陲于征于狩無逺不随閩㓂劻
勷東南震恐濬公征之遂輯其衆巍巍勛戚厯事五朝
龍衣玉帶惟帝之褒夀嘏既純允顯大紀容與承平宿
將有㡬煌煌愍冊賁此令終生死哀榮孰如濬公西山
嵯峩佳城在側史臣勒銘千載輝赫
  漳國忠毅鄭公神道碑銘     楊 榮
[017-14a]
宣徳甲寅二月乙丑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
禄大夫柱國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武安侯鄭公薨于大
同訃聞上嗟悼輟視朝三日遣官致祭賜棺及賻命有
司營葬追封漳國諡忠毅某年某月某日歸塟北京之
西山婺里其子能既襲侯爵遂具公平生之槩来求神
道碑銘予嘗叨總史職不復有辭乃為次序之曰公諱
亨世家廬州合肥按鄭氏譜世居歙之跳石元末乃徙
居合肥今忠毅公祖墓俱在跳石嵗時遣人上墓不絶
[017-14b]
曽祖父五乙祖父大巳父用以公貴俱追封武安侯曽
祖母劉氏祖母張氏母英氏俱追封夫人昔我太祖髙
皇帝龍興淮甸公之先君子自和州率先應募積軍功
授平陽右衛百户陞大興衛副千户嵗癸亥公始襲父
職公天資剛毅純篤壬申出使漠北至鄂諾河撫輯元
遺還以勞陞宻雲衛指揮僉事乙夘秋太宗文皇帝舉
兵靖難命公攻薊州時都指揮馬宣城守不下公百計
破克之遂生擒宣歸旋攻䧺縣討真定俱大克捷陞指
[017-15a]
揮使及遼東軍圍永平上親率諸將援之公賈勇奮進
敵遂披靡旋師收大寧陞北平都指揮僉事未㡬戰鄭
村壩克紫荆闗復廣昌所向無前明年庚辰取蔚州大
同大戰白溝河乘勝遂北直抵濟南陞都指揮同知滄
州之役公軍北門北門芻粮所聚兩軍必争之地公力
戰破之又明年辛巳敗順徳軍於深州夾河决戰𠞰戮
尤甚藁城西水寨連戰俱捷遂擢兵廣平略地彰徳所
至皆下是冬陞中軍都督僉事嵗壬午従上南嚮厯取
[017-15b]
諸縣及廣平汶上等堡對敵小河鏖鋒靈壁𢷬泗州取
鎮淮渡江克金川門内難既平上正大統策勲頒爵封
公武安侯階勲如前白金文綺襲衣前後賜賚不可勝
計永樂癸巳夏奉命出闗巡視山川險易撫輯軍士時
闗外軍衛統攝無紀遇有邊警猝難制敵公因奏調大
同前衛帶管東勝等衛措置得宜自是各衛皆從所隸
以聽調用尋奉勅領士卒築長安嶺城規畫有方人不
知勞未逾月而城成嵗庚寅以来上屢親征北方公扈
[017-16a]
従每著勞績仁宗皇帝嗣位念公舊徳特命佩征西前
將軍印充總兵官鎮守大同嚴斥堠固屯守北騎逺遁
不敢窺邊居常以清介自將服食之奉泊如也用是下
人毋擾邊境輯寧宣宗皇帝倚任尤重屢降璽書褒異
之公生元至正丙申至是享年七十有九配夫人張氏
子男三人長即能次熙次嘉女工人孫男一人孫女一
人於戲自古帝王之興必有才謀智勇之臣為之左右
以戡靖大難垂不刋之典故其子孫世世有爵邑與國
[017-16b]
咸休永無窮之聞焉若公遭遇太宗竭誠効力奮不顧
身﨑嶇戰斬以佐助翊戴奠安宗社迨扈從北征鎮安
邊陲其竒能偉績輝映後先者何其盛哉是宜勒銘豐
碑昭示後世焉銘曰於皇太宗有臣忠毅克殫心膂助
順舉義崎嶇戰陣奮不顧身祗奉神謀用成大勲皇帝
曰吁有臣如是惟天所生皇考所遺従征沙漠屢效驅
馳出鎮邊陲敵不敢窺長安之嶺其城萬堵營之築之
士不知苦盛福遐齡逮事四朝功成不有位髙不驕天
[017-17a]
不憗遺殞傷元老輿論興嗟聖情悲悼聖情悲悼慨念
元功式昭褒典賜諡追封婺里之西西山之麓鬱鬱松楸
佳城是卜紀行有史銘功有司後百千祀視此豐碑
  武進伯朱公神道碑銘      羅亨信
洪熙元年乙巳秋七月三十日征敵前將軍總兵官武
進伯朱公以疾卒于遼東之鎮所訃聞皇帝為悲悼輟
朝廷臣皆縞素越明日詔禮部遣官諭祭賻贈其家
定議追贈公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禄大夫
[017-17b]
柱國武進侯諡忠靖九月喪柩至京十月九日賜地塟
于宛平縣京西鄉盧溝橋之西原既求翰林學士曽棨
誌其壙迄今二十有一年矣其家嗣今大同總戎襲封
武進伯晃大懼公之豐功盛烈弗白于世又慮乎後人
或怠於進修則無以報聖恩而繩祖武也於是泣持㕘
謀户部右侍郎沈君仲威所具事狀謁予撰其神道之
碑予以衰陋出巡塞北辱愛於總戎甚厚義不容辭按
状公諱榮字仲華姓朱氏世為兖之沂州大家元季擾
[017-18a]
攘田廬蕩盡承平奉二親来歸艱難營養不失其歡公
賦性剛毅體貌豊偉少負竒氣年未二十膂力絶人初
同父僑寓表伯葉氏家葉間戲曰男子非士則農商以
自立胡為托迹于人而不思所以振厲公曰人亦奮發
有時大丈夫又安知他日不為都督乎聞者甚状其志
無何朝廷下令四方舉年少傑特之士以備任使郡以
公應詔而起擢為府軍衛驃騎舎人實洪武九年丙辰
也武藝日修嘗備宿衛尋授卒長領騎五十人時鎮南
[017-18b]
諸夷初附跳梁未輯嵗辛酉命大將西平侯帥師往平
之公従征大理金齒百夷建昌烏撒烏䝉諸郡壬戌復
征積有勞效授世襲百户戊辰征金山伊爾們河哈勒哈
之地明年乙巳陞大寧前衛左所副千户創建城池撫
綏士卒己卯秋㑹太宗文皇帝舉兵靖内難十月駕臨
大寧公審知天命已有所歸遂率所部詣軍門謁見大
被賞賚即陞本衛指揮僉事扈蹕還至鄭村埧遇敵大
戰又奪九門進都指揮僉事繼取廣昌庚辰攻蔚州大
[017-19a]
同戰白溝河濟南皆勝陞都指揮同知又克滄州東昌
辛巳浹河藁城兩大戰皆捷進都指揮使壬午克東平
汶上肥河敵皆披靡既而收兵復戰公率精騎伏險大
破之復攻小河靈璧泗州渡淮克盱眙下揚州招撫鎮
江敷宣徳意人皆按堵下六月渡江入京上登寶位大
赦改元論功行賞授公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㕘貳元
僚聿新政化永樂四年交阯黎季[婺-矛+牙]肆為不靖毒痛生
靈上命征夷將軍英國公帥師往討其罪公翼賛元戎
[017-19b]
大建勲績六年渠魁既得起陞左都督明年餘孽負固
搆亂公復征遂平西東兩都列其地為郡邑置守令撫
循其民設三司以鎮焉師還受賞八年春北鄙餘衆屢
剽我邊人為弗寧上親率六師以𠞰之公随征至𤣥冥
河追逐部長布尼雅實哩至紅山口靜邊鎮敵乃率衆逆
戰公獨鼓勇取勝遂亡命奔遁遷左都督十二年復征
於和林蒼厓峽衝入其陳大破約羅之衆師還是年冬
命征大同鎮守都督操軍馬守禦邊疆敵人聞風逺遁
[017-20a]
西北以寧十五年召還十六年命鎮遼東嚴斥堠謹烽
火東徼晏然二十年復征北方公由東路兩與之遇奮
勇破敵俘獲人馬牛羊而還二十一年七月進封奉天
翊衛宣力武臣特進榮禄大夫柱國武進伯食禄一千
二百石子孫世世承襲頒賜誥命鐡劵褒封三代眷遇
日隆屢掌府事政通人和中外譽之二十二年復征北
方回還仍鎮遼東洪熙元年仁宗昭皇帝嗣位簡任老
成分涖邊鎮謂公惇實有古將才是年春遣使持征敵
[017-20b]
前將軍印綬授公充總兵官鎮禦其地思惟付畀之重
整戎伍撫士卒期罄丹衷以無負委任詎意夏六月忽
疽𤼵背馳奏京師遣醫往治弗效竟卒凡將校士卒莫
不悲泣如喪所親距所生己亥六月九日享年六十有
七公之曽大父成大父徳父原賜初皆封武進伯追封
武進侯曽祖母葉氏祖母濟氏母施氏俱已卒配楊氏
初皆封武進伯夫人追封武進侯夫人子男六長即晃
襲封武進伯正統四年命佩征西前將軍印充總兵官
[017-21a]
鎮于大同文武兼資慈祥愷悌綽有父風娶陳氏封武
進伯夫人次黻次果次昇次昌次昱孫男十五琦瓚瑛
璡瑋璘琛璁㻞晃之子瑾瑄琰珍黻之子理昇之子璽
昌之子嗚呼予聞公之為人謙退而能容有功而不伐
運籌决勝之方素所講習每同大將東征西討摧鋒破
敵惟殱其所當誅未嘗妄戮一人恭承閫外之寄思以
遠圖不僥倖以取功徼詭而成名孜孜以安輯為務
所至兵民無不仰戴由其宅心平恕智識髙明才力超
[017-21b]
邁所施靡不咸適其宜視之古人信不多讓矣豈非治
世之勲臣中興之名將歟是用紀其本末勒諸貞石以
垂無窮焉繫以銘曰聖人御極簡㧞豪英公起畎畆卓
犖峥嶸俾長卒徒殱厥南服大建竒勲乃有世禄廓清
沙塞武備游膺出守雄藩是曰大寧屠維單閼内難斯作
皇秉天戈奸回戬削遂登九五肆攬乾剛四方萬國莫
不来王公功最多官登都府賛貳戎樞闡揚威武股肱
心膂為國干城雄才逺畧中外咸稱南越既平朔方亦
[017-22a]
定伯爵進封榮膺顯名丹書鐡劵簪紱煌煌崇徳報功
恩數異常鸞誥再頒光昭祖禰胙土分茅山河帶礪屢
承閫寄寵眷益隆荷徳感恩誓竭其忠一疾弗瘳溘爾
云逝當宁曰噫元勛已矣追惟碩艾錫諡加封襲其冢
嫡復總兵戎賜塟京域西山之麓封築孔堅巍巍夏屋
穹碑載樹勒此銘章永利後人百世不㤀
 
 
[017-22b]
 
 
 
 
 
 
 
 明名臣琬琰録卷十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