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g0038 明名臣琬琰錄-明-徐紘 (master)


[013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明名臣琬琰録卷十三
             明 徐紘 撰
  梁用之墓碣銘        楊士竒
永樂十五年車駕巡狩北京仁宗皇帝在春宫監國南
京凡南方庶務惟文武除拜四夷朝獻邊警調發上請
行在若祭祀賞罰一切之務有司具成式啟聞施行事
竟則所司具本末奏達而已上既有疾兩京距隔數千
[013-1b]
里支庶萌異志者内結嬖倖飾詐為間一二讒人助於
外於是禁近之臣侍監國者惴惴茍活朝暮間賴上聖
明終保全無事小人之計不能行然其意不已也㑹南
京有陳千户者擅取民財事覺令㫖謫交阯數日念其
軍功貸之召還有言於上曰上所謫罪人皇太子曲宥
之矣遂殺陳千户事連賛善梁潜司諌周冕既逮至上
親問之潜等具實對上顧翰林學士楊榮等曰事固無
預潜他日又諭禮部尚書吕震曰事亦豈得由潜然猶
[013-2a]
未悉陳千户非出上命謫之也兩人者皆未釋有毁冕
者數言其佻薄放恣不可用遂併潜皆死非命十六年
九月十七日也士君子聞潜死皆嗟惋悼惜又相與出
資收殯之文明門外其妻時随在北京慟夫非命哀毁
不食數日亦死明年其家始啟殯歸而合𦵏於泰和縣
某鄉某原梁氏其先家長沙唐有進士曰震徙荆南又
七世曰勝用任南唐為徵仕郎徙令泰和又十七世贈
知吉州曰逢吉二子皆仕宋伯君崇累官起居舎人兵
[013-2b]
部員外郎直史館知鳯翔府仲君傑累官同知黄州府
入為翰林院編修官君崇五世孫蕃景定三年進士太
常博士知宣州改撫州生才可才可生彦卿彦卿生不
移娶陳氏元潮州儒學教授以道之孫生男子二人長
即潜次混潜字用之自㓜好學警敏嶷然有鉅人志嘗
受經於鄉先生王子啟及舅陳氏仲述入則浸漬不移
先生之教父子兄弟討論切磨無虚日故所得率出其
同輩用之甫弱冠其文章論議已馳騁頡頏諸先輩洪
[013-3a]
武丙子選鄉試明年授四川蒼溪縣學訓導蒼溪僻逺
過使客終嵗無㡬人而山水可適其學者前此未嘗遇
明師用之樂得其地旦暮坐講開諭辨析必盡其説諸
生皆忻忻有嚮進意稍有暇獨行清流茂樹間吟咏自
得又明年用薦除廣東四㑹知縣授承事郎推誠愛民
剗宿弊崇寛政臨之以平易導之以禮讓致勤撫字稍
暇輒就學舎親授業諸生嵗餘民咸恱服而争訟息學
校興流徙来歸以累千計縣有瀧橋河世傳吏有㢘平
[013-3b]
之政即河水清自用之至訖其去河水澄潔可鑑又明
年改陽江又改陽春治之一如所治四㑹者而陽春猺
獠環處稍不得所欲即獸怒跳蹶不可制用之待之如
子而不拘於法亦皆盡誠事縣令如父敬恭命令惟恐
不及所厯之處將去人皆遮道留之不得至有流涕者
永樂元年召脩太祖皇帝實録書成陞翰林修撰授承
事郎賜白金五十兩織金衣一襲文幣四表裏五年命
以本官兼右春坊右賛善進儒林郎時脩永樂大典召
[013-4a]
至四方儒學老成充纂修及繕冩之士㡬二千人人衆
事殷特命太子少師姚廣孝禮部尚書鄭賜總之已而
賜卒命禮部翰林院就本院推舉文學服衆者代賜遂
舉用之用之方公明决涖事有程而惰慢放肆者有不
樂之相與誣其過於上召問具對云云上曰梁潜言是
遂抵造誣者罪於是以文事禆益皇太子尤為所重上
幸北京馹召赴行在八年南還十一年復扈從北京十
三年考禮部㑹試十四年南還明年復北狩將發親擇
[013-4b]
侍從監國之臣時翰林獨留學士楊士竒特詔尚書夏
原吉吕震方賓舉一人副之遂以命用之其在皇太子
前累累進善言皆見嘉納而寵以賜賚是年考應天府
鄉試盖明年及於禍矣嗚呼用之爽闓𢎞毅耿介自執
其智足以燭㡬其徳足以及物其才足以興理其自任
之重不肯下古人凡士君子哀而惜之夫豈以私用之
也哉用之之學通諸經尤長於詩易自十五六已用意
周程張朱之學壯而益探其微為文章馳騁司馬子長
[013-5a]
韓退之蘇子瞻亦間出莊騷為竒務去陳言出新意古
詩髙處逼晉宋所著有史論若干篇碑傳記序銘頌賛
述若干篇五七言古近體詩若干篇皆可傳其與人交
藹然有相輔之義人有過面誚之不為依阿取容及其
能改歡好如初焉用之死時年五十有三娶楊氏子男
四果楘楫榆皆知務學果楘皆舉鄉貢未升孫男㡬闕/
 皆秀朗可望造物者殆以是報之歟梁楊世婚姻家
余長用之一嵗少學同業壮而仕於朝同官知用之孰
[013-5b]
有深於予哉故其葬也宜予銘而予銘之亦豈出於私
哉銘曰梗楠之蒼蒼可車可梁靈芝之煌煌瑞世之章
曷其舉之又中毁之夫毁于琢曷全于璞理有瞢瞢為
善罔祐顔短蹠長從古則有從古則有善者徒傷尚有
傳者其永不忘
  前右㕘議解公墓碣銘     楊士竒
嗚呼此解公大紳之墓葬二十有二年矣其友楊士竒
始克序而銘之序曰解氏姬姓其先居鴈門唐同州刺
[013-6a]
史琬之孫隠為蘄州司户㕘軍始家廬陵之同水鄉㕘
軍六世孫盛遷吉水邑中世有科第至諱夢十宋太學
上舎生諱應辰元髙安縣學教諭生諱子元舉進士授
安福州判官兵亂守節死生開先號筠澗娶髙氏進士
若鳯之子公之父母也公諱縉字大紳自㓜頴悟絶人
五嵗父教之書應口成誦七嵗賦詩有老成語十嵗日
誦數千言終身不㤀十三盡讀四書諸經貫穿其義理
老長不能難也而文思溢發十八舉江西鄉試中第一
[013-6b]
洪武二十二年㑹試禮部中第七廷試讀卷者以所對
䇿論過髙抑寘第二甲時兄綸及女弟之夫黄金華同
登榜第太祖髙皇帝喜其一家三人出仕授綸禮部祠
祭主事公與金華皆中書庶吉士日侍左右甚見愛重
閒暇語公曰爾試舉今施政所宜直述以聞即具奏大
槩言陛下得國之正非唐宋所及取天下於羣盜救生
民於塗炭徐定燕都市不易肆而女寵外戚寺人藩鎮
之患消融底定皆處之有法矣不邇聲色不殖貨利不
[013-7a]
為遊畋皆逺過漢唐宋之君而無愧三代聖王矣惟願
喜怒一聽於天理而推誠任使不以察為明又言陛下
拳拳於畏天畏鬼神治民治强暴然畏民者畏天之本
治心者治民之本又言令不必數改數改則民疑刑不
必太繁太繁則民翫法司近有朋姦罔上倚法為姦二
條下人殆難措手足矣又言御覽之書宜集唐虞夏商
周孔及濓洛闗閩之言随事𩔖别以備勸戒又言六經
殘缺莫甚禮樂宜正禮經及訪求審樂之儒作樂書又
[013-7b]
言祀天宜復掃地之規尊祖宜備七廟之制太常非可
以肄俗樂又言僧道之壯者宜黜之使復人倫經呪之
妄者悉火之以杜誑惑斷瑜珈之教禁符式之科絶鬼
巫破淫祀以底善治又言進人當擇賢否授職常量重
輕今大誥有不為君用之罪則仕者不復擇矣又言古
者鄉鄰善惡必記今雖設申明旌善二亭而無黨庠鄉
學之教互知之法雖嚴訓告之方未備宜取古人治家
睦鄰之法若古藍氏吕氏鄉約及今義門鄭氏家範布
[013-8a]
之天下世臣大族率先以勸旌之復之為民表率而致
治不難矣又言易曰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重門擊柝以
待暴客而近世徂於宴安堕城池銷鋒鏑諱言兵事以
為天下已治一旦或有不測之虞何以為備宜勅有司
以時整葺寛之嵗月守之里胥額設弓手課射教民以
農隙兼習兵且乞設武舉以收英才又言宜廣鄉校前
代多有書院有學田有貢士莊宜脩復以教養賢士又
言極刑之禁慮有遺才給配婦人恐傷節義既奏上嘉
[013-8b]
其識正公素與兵部尚書沈溍不合溍奏公入部堂索
皁隸語嬉慢非禮上慮公優閒怠逸即除江西道監察
御史盖以繁劇玉成之也時都御史袁泰怙勢家人横
恣諸道御史欲糾之無敢執筆為章者公揮筆立就厯
舉其過章上雖曲宥泰而一時多其直上又慮公少涵
養將為衆所傾召其父至諭之曰才之生甚難而大器
者晚成其以而子歸益進其學又諭公曰朕於爾義則
君臣恩同父子其歸益盡心於古人後十年来朝朕大
[013-9a]
用爾遂侍父歸公天分髙又感上大恩歸益自勵而造
詣深矣數嵗髙皇帝上賓公趨赴臨權臣忌公謂赴臨
非詔㫖遂謫河洲嵗餘權臣黜召還以為翰林待詔太
宗皇帝入嗣大位首索公既見寘諸左右深信任之時
朝廷詔勅與凡大制作咸出公手每預宻議寵賚加厚
陞侍讀學士奉訓大夫上初與武臣丘福等二三人議
建儲文臣惟金忠預皆靖難時股肱也武臣咸請皇第
二子髙煦謂其有扈從功上不聽福等叩首請不已終
[013-9b]
不聽遂召公預議事定然秘未𤼵明年冊仁宗皇帝為
皇太子封髙煦為漢王進公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
士奉議大夫又明年福等初所議頗泄於外髙煦素不
樂公言於上曰藩府之舊無泄者其縉泄之遂出公為
廣西布政司右㕘議授朝列大夫又以李至剛言公怨
望改交阯八年入奏事時車駕已出征北方至京師見
仁宗而歸車駕還髙煦言解縉瞰上逺出覲儲君徑歸
無人臣禮遂徵下獄後三年以病死獄中素所交游出
[013-10a]
資殮之外兄髙建春歸其柩𦵏之髙氏公死後家徒邊
仁宗皇帝臨御特赦還而官其從子從期為中書舎人
公仕前後不十嵗為庶吉士再嵗御史未滿嵗為學士
四嵗兩賛外藩皆席未煖初脩髙皇帝實録及永樂大
典皆為總裁考㑹試者一讀廷試卷者二聲名在天下
籍甚敦孝友重義輕利遇人憂患疾苦輒隠於心茍可
用力盡意為之篤於故舊及名賢世家之後喜引㧞士
𩔖或誚其汎愛者終不為變襟宇闊畧不屑意細故而
[013-10b]
表裏洞達絶崖岸雖野夫稚子皆樂親之求文與書者
日輻湊率與之無厭倦意或言有不當與者笑曰雨雲
豈擇地而施哉且人孰不可與進者不畏强禦承運庫
官張興恃寵而横嘗笞擊人於左順門下公過之叱興
曰御座在此敢爾違犯禮法乎興雖忿公然不敢應一
語遽俛首退同官治軄事或有失悞公在上前率引為
已過明於知人太宗嘗與論羣臣御筆書蹇義等十人
名命各疏于下十人者皆上所信任政事之臣亦多於
[013-11a]
公善而具以實對於義曰其資重厚而中無定見於夏
原吉曰有徳有量而不逺小人於劉㒞曰雖有才幹不
知顧義於鄭賜曰可為君子頗短於才於至剛曰誕而
附勢雖才不端於黄福曰秉心易直確有執守於陳瑛
曰刻於用法好惡頗端於宋禮曰戅直而苛人怨不恤
於陳洽曰䟽通警敏亦不失正於方賓曰簿書之才駔
儈之心既奏上以授仁宗曰李至剛朕洞燭之矣餘徐
騐之仁宗因問公建文所用諸人對曰皆洪武中人才
[013-11b]
徃事不足論已遂問尹昌隆王汝玉對曰昌隆君子而
量不𢎞汝玉文翰不易得所惜者市心耳後十餘年仁
宗出其所奏十人者示士竒且諭之曰人率謂縉狂士
縉非狂士向所論皆定見也公之文雄勁竒古新意叠
出叙事髙處逼司馬子長韓退之詩豪宕豐贍似李杜
其教學者有曰寧為有玷玉勿作無瑕石書小楷精絶
行草皆佳其卒以永樂十二年正月十三日春秋四十
有七配徐有賢徳子男二禎應卒于徙所次禎亮孫男
[013-12a]
女各二太宗皇帝初召翰林七人入山閣其三出廬陵
公與明公光大及士竒也三人相與厚而相知深今獨
士竒在胡公墓上之石士竒書之公墓石未有書其可
不書銘曰千里之足越國過都或一蹷之不虞楩楠百
尋其寸之蟊寧見損于匠輸郁乎紛紛五采承日競瞻
望以忻快何冺沒之遄疾干將地下其神不死尚有光
華天涯之涘
  少詹事鄒公墓誌銘      楊士竒
[013-12b]
永樂二十二年三月初六日詹事府少詹事鄒公卒於
官公之先自檇李徙錢塘世蓄徳不仕考壽之博學有
志遭元季亦晦迹不出公諱濟字汝舟蚤䘮父事母以
孝稱天資頴敏好學強記稍長游縣庠才識為同軰所
服先生君子多重之餘杭令聘佐教縣學遂奉母徙家
焉而毅然師道自任振起諸生皆趨於學一新學舎自
令丞以下皆嚴敬之秩滿陞中都國子學錄又陞國子
助教一時國學之為師者皆樂與交為弟子者多樂就
[013-13a]
其幕下無幾坐事自陳左遷西安府學教授未赴改河
間府學用薦者陞平度知州階奉訓大夫廉簡寛厚吏
民安之丁母憂服闋用翰林脩撰李貫舉脩實錄官事
摭要井井有章書成賜紗衣一襲幣表裏各四白金五
十兩陞禮部儀制郎中階奉議大夫進奉政大夫時朝
廷祭祀冊拜慶賫及儀物制度徴舊章叅古典盖部一
資於公詔脩永樂大典以五人總裁而公預焉安南拒
命詔大將軍帥師征之擇朝臣有文學者徃司奏記公
[013-13b]
承命以行軍事多所助益安南平踰年餘黨復貳王師
再出公亦繼徃還陞廣東布政司右叅政務持大體而
而簡重寛平以率郡邑嶺海之區政化行焉坐累左遷
吏部郎中數月擢左春坊左庻子在輔導之軄言無不
從寵遇特厚奉令㫖按皇孫經明於啟廸滿秩陞詹事
府少詹事階中順大夫公為人和易坦夷不見崖岸於
物無所迕自命卿下至武人庸𨽻皆樂親之其學長春
秋為文章不煩思索舉筆率就所居號頥菴客至必具
[013-14a]
酒相與傾洽遇朋徒之㑹山水之游輒欣然從之不以
事廢兼嗜老釋之書旁通深造雖其徒尊宿者鮮或過
之盖春秋六十有八而卒娶袁氏繼薛氏子男二本幹
孫男一炳公雖厯事三十餘年數更顯任而歿之日家
無餘資惟藏書數千卷而已余與公同為史官時徃還
後春坊同寮又十餘年相與益厚于是夲幹將奉公之
䘮歸𦵏餘杭以左司直郎金寔所為事蹟請銘義不可
辭為叙而銘之銘曰繄公之興自儒師詵詵執業超臯
[013-14b]
比表植模範懸蓍龜陡于上庠閎厥施細書石室登金
閨討論五禮宗伯資叅賛戎幙文翰馳旬宣出佐南海
涯宫坊入侍騰龍輝倚公厯試罔不宜剷觚削畦和以
夷有不謂公規入矩盍視公履誰疾疵天目之趾公全
歸後欲考徳徵銘詩子幹厯官至/禮部尚書
  翰林院學士王公景彰墓碑銘  陳 璉
翰林院學士王公卒之十有五年其子應天府儒學訓
導貫始具事狀來請曰先君棄世時貫兄弟俱㓜不及
[013-15a]
請銘當世立言君子今墓木已拱墓道之石未有刻詞
罔以昭于幽潛倘畀一言銘之存歿知感也予記洪武
季年助教國子公居翰林獲接緒論啟廸良久公自捐
館思之弗置今有貫之請烏得以不腆之文辭乎按狀
公諱景字景彰自號常齋姓王氏世為括蒼松楊人唐觀
察使明之後代有聞人宋南渡以從龍功得官者十有
三人遂為大族七世祖利政髙州助教六世祖祖光大
理評事越二世諱宗儒仕至國子祭酒者曽大父也諱
[013-15b]
可仕卓有學行鄉邑推尊者大父也父諱必莊慱極羣
書通性理之學公自㓜聰敏異常而有至性十嵗通尚
書十五舉業成時元鼎已沸乃闢常齋以屏世益求性
命道徳仁義之說期于實踐凡經史子集渉獵殆遍𤼵
為文章髙深雄健得古作者意當國朝洪武三年郡邑
交薦不就又明年由科目進其父語之曰吾家世受宋
爵暨元不競汝生命在斗箕此其兆也當思先世以儒
道顯希聖賢之迹立身行道非止於事親當移忠於君
[013-16a]
也汝其勉之公拳拳服膺及至京除鳯陽懐逺教諭時
方兵燹後學校甫興日與諸生披荆棘建學官講明堯
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亹亹無倦士子多有成就上于
天官考為九州二十五縣最命未下而父卒聞訃哀號
頓絶復甦凡治䘮悉從古制服除有㫖徵天下愽學之
士浙江布政使安然以公應詔既至訪以至道日直翰
林隨班朝見錫晏西序製王朝覲儀改賜藩本書作樂
章與京城鐘鼓樓記太祖皇帝皆親覽尋陞大名開州
[013-16b]
知州𤼵其素藴以施於政寛而平明而恕不為淺功近
利民皆安之復脩學宫建壇墠勸農桑均賦役得新籍
戸三千口若干田賦稱是㑹以疾歸鄉里明年徴赴闕
御書姓名于䇿命覆檢山東諸司牘奏日給食大官亾
何授山西布政使司右叅政與右布政使韓宜可俱乘
𫝊至官夙夜祗若以承流宣化為己任振紀綱恤民隠
厚風俗清吏弊善彰惡癉百司肅然上下虚心屬目冀
見真儒之用不意有以税粮撓法者按之不伏辜上章
[013-17a]
誣以事與韓同謫居雲南臨安簞瓢屢空不以介意日
以經史自娛雖故人餽遺非義者一不受自總兵西平
侯及文武縉紳莫不禮重之仰思朝廷聲教溢于前代
撰鐃歌二十平雲南頌一鋪叙聖徳以潤色鴻業以為
碑銘記序雜文又若干卷洪武季年召回入翰林㑹太
夫人項卒守制于家服闋回京太宗即位初授翰林侍
講未幾陞學士階奉政大夫居清華之地掌絲綸之命
日承顧問寵眷益隆及脩太祖髙皇帝實錄與永樂大
[013-17b]
典復為總裁書成賞賚優渥復督清文武官貼黄舉有
成績兩典文衡去取至公號為得人其年以疾終于官
𦵏江寧鳯樓鄉之原元至元丙子四月十五其生之辰
永樂戊子七月十三其卒之日享年七十三配毛氏先
卒繼李氏丈夫子五曰宏曰荆先卒曰誠曰信克承其
家曰貫癸夘貢士洪惟國家撫有萬方民物康阜宜有
博學耆俊之士詠歌徳業以賁飾一代之盛而公奮由
科第累官藩臣雖暫屈復伸從躋輸死用能以𢎞才碩
[013-18a]
學典司帝製黼黻皇猷潤色鴻業為當代偉人究其平
生克孝輸忠服仁履義宜享百齡乃七袠有三而止邪
其文章為當世所重在翰林為玉堂稿在黔中有南詔
稿藏于家既叙其事復係以銘銘曰有偉王公觀察之
裔自唐迄宋代有祿位宗支蕃碩蔚為名宗詩禮相承
文學是崇國家龍興顯用儒術公由科第幡然而出首
振文鐸尋部郡符教化肇興卓有令譽養痾未幾應詔
而起出叅大藩政聲赫煒青蠅興謗白璧奚傷謫居黔
[013-18b]
中不易厥常受知元戎縉紳加禮文章愈竒志節益厲
恭承召命萬里向京預職纂脩彌光以亨曽未幾時榮
陞院長寵遇日隆士𩔖敬仰論思獻納期竭厥忠胡不
憖遺翛然告終鳯棲之原是為𤣥宅墓石有辭適者必

  左侍郎劉公墓誌銘      胡 儼
北京行部左侍郎劉公既卒其孤徵以子與公故廼寓
書奉狀來求墓銘按狀公諱辰字伯静姓劉氏其先沛
[013-19a]
人後徙鄞遷婺之金華則自公之曽祖三顧始也三顧
仕元為明台上萬戸府經厯㓜鞠于舅氏王遂因其姓
故公之祖文璜父志皆姓王氏至公復姓劉公慷慨負
氣節喜立功業以表見於世初王師親下婺州公首上
謁署為典籖奉命使方谷珍谷珍令左右飾二姬以進
公叱却之其人慚而退浙江左丞李文忠開省於嚴辟
公置幙下以資贊畫時元帥葛俊守廣信當祁寒集丁
夫浚城壕民苦之欲為變文忠檄之不聽遂怒欲臨以
[013-19b]
兵公請徃喻以大義俊即悔悟謝文忠意乃釋既而授
監辦金華茶鹽官秩滿課最以親老歸養教授鄉閭嘗
道遇故人李惟中死於逆旅具棺歛瘞之任昊母䘮不
舉遺金𦵏之未幾二親繼歿執䘮哀毁不勝衣所居室
廬僅蔽風雨饘粥或不繼處之裕如也里人劉十八懐
金入城遇二卒摑其金與飲醉之扶行水次欲加害公
見力解之獲免後以懐材抱徳起為廣湖道監察御史
臨江同知陳斌受賕歿銀工盗金皆坐死公為辨之得
[013-20a]
减死論居二年以蹇諤聞擢知鎮江府興廢舉墜勤於
其政聞宋宗忠簡公墓在丹徒荒穢墓田據於民即加
封樹復其田命墓傍寺僧收田之入以主其祀丹陽道
接句容細民任負戴者徃徃因日暮行刼行旅患之公
嚴為禁盗遂息郡中瀕江田八十餘頃嵗久淪沒仍責
賦於民公請於朝除之京口閘廢舟楫不通東南漕運
者轉新河江隂二港以出江多為風濤阻溺公乃自京
口至吕城百二十里去於塞甃石作壩脩閘門順水勢
[013-20b]
之出入於是公私便之然漕河源淺易涸每仰練湖以
益水湖有三斗門亦廢公又脩築立三斗門成漕運之
舟既通湖下之田益稔時浙江轉輸之民道其境上死
者為收瘞疾者給米命以小舟送出境頼以活者數百
人永樂元年夏六月以預脩國史知故實賜白金文綺
襲衣陞江西布政司左叅政至則以久雨江水泥溢九
江郡水瀕江之田皆澇飢民為盗富室多罹其害公即
檄郡邑勸富民出粟以貸飢者蠲其役以當其息官為
[013-21a]
立劵約明年償夲粟由是富者樂從飢者得食南安贑
州等九府荒田粮六萬石有司嵗抑取於民民不堪公
以聞悉蠲其額後以同官坐事相連免歸永樂六年秋
命下復起為北京行部左侍郎出特恩也公以老不任
政日被顧問留京師者三年乃賜𠡠書文綺鈔錠致仕
歸踰年復驛召至京命督工武當未行疾作又賜鈔錠
遣官督醫給驛舟送還至常州毗陵驛遂卒實永樂十
年七月二十三日春秋七十有八孫祚奉柩歸𦵏文星
[013-21b]
門下閣塘先塋之次是年冬十二月九日也娶陸氏董
氏董氏中書叅政嘉納女陸氏有婦道子男二人徵觀
觀蚤卒女三人孫三人祚祺禧予與公舊同史館知公
為人直諒多聞而公亦以此自信有古節士風可尚已
銘曰不撓不汙而端其趨不激不隨而安以居恩榮始
終而善不虚嗚呼來禩欲知其人視此刻珉
  肇慶府知府贈禮部侍郎王公神道碑 楊溥
世自漢以來有道之士有碑有位之士有碑用紀徳善
[013-22a]
勲業聲名為世昭監故肇慶府知府王公以子官加贈
通議大夫禮部左侍郎有道有位宜紀述公之神道公
諱㤗字伯貞晉司徒導之後其先自金陵徙㤗和髙祖
芳洲妣曽氏祖天隠妣劉氏祖臣則妣彭氏考竹亭先
生元福建行省照磨改吉安路治中妣陳氏繼李氏其
先也公天資瓌偉襟度豁逹自㓜頴悟日記千言甫冠
羣經諸史悉通大義𤼵為文章浩大如也常從安成劉
雲章受易經盡得其藴諸父啟翁僉憲廣西公徃省之
[013-22b]
由庾嶺過蒼梧憇桂林及啟翁改知崇慶乃浮洞庭遡
三峽至西蜀復來游京師足跡半天下而山川清勝皆
在觀覽中一時賢大夫皆得與交游由是志意益恢𢎞
文思益閎逺鄉里老師宿儒亟稱譽之自以為不可及
其文學也公字學深得晉人書法若隂陽地理醫卜方
外之書悉得其要又餘事焉公性至孝家居時母陳夫人
病侍疾晝夜不解帶湯藥必甞而後進後及繼母疾以
官守不及親侍抱恨終身啟翁罷歸無子公躬養之終
[013-23a]
身撫其孤女得所歸處宗族親戚故舊咸有恩意其接
人以誠意未嘗言人過失自奉儉約義所當存恤者不
計其有無謫居安慶恬退自如所與處者無不敬愛嘗
曰吾所守者三言循天理而已其躬行之實也洪武壬
戌朝廷聘賢才講求治道有司以公應詔太宗皇帝召
問論及太極公備陳其藴時天下應詔者五百餘人上
御奉天門試經學及時務擢公第一且命公次第其餘
上以為公論授廣東按察司分廵雷州府海康縣知縣
[013-23b]
事㑹罷分廵僉事召還吏部請改官上曰江西秀才王
泰頗讀書授工部主事時工部尚書趙俊特為上意所
眷注欲公與之講學公初不知之也既蒞事俊廼諭
上意如此未幾遭父喪去以家故滯於謁選坐是謫安
慶者十年戊寅膺薦瓊州知州復以母䘮去服闋改知
肇慶其遭際厯履也為僉事至則詢民利害興革之故
上言振寃滯恤孤寡防海冦革海北鹽法之弊開時吕
塘廢渠灌東洋口皆切時務其移瓊州父老聞之喜曰
[013-24a]
是先巡按雷州王公耶吾屬有父母矣守將奏崔州黎
叛請兵勦之公適至謂曰此但黎人讐殺耳兵發則禍
及無辜請以身任其事乃遣廉吏徃察之已而果如公
言黎得免其兵諸洞咸服凡令下趨承無後者瓊田嵗
三獲所入甚薄租皆給守土將士將士每承其乏横歛
之公令民每獲則輸其租民遂免害奸頑之徒憚公嚴
明隂擿其過竟無所得遂愧服郡民健訟一事或連十
百人吏縁為奸民不勝其擾多亾生黎中公諭以理訟
[013-24b]
日以簡復業者萬二千餘口由是郡中無事乃脩學政
新廟宇學者興起為南最郡中嘗大旱父老巫祝禱之
終不雨公曰是吾責也乃齋沐暴露禱之烈日中明日
大雨而半舎外尚焦然公再禱之復大雨是嵗郡大熟
及去官送者十餘里既去而思之不㤀其政績也改肇
慶時年七十有五以疾卒於京師永樂丙申七月九日
也配歐陽氏克相君子為中族表儀繼蕭氏子二人長
信仲直由翰林厯官拜吏部尚書女一孫男八人䆅國
[013-25a]
子博士□□种秬稹稚穆女三人詩文遺稿千餘篇公
卒時直以翰林脩撰偕其兄奉䘮南還是年十月某日
𦵏泰和千秋鄉新山原越五年原中有泉出乃以壬戌
十月某日改𦵏雲亭鄉之聶家山直屬余神道碑文余
以不敏辭重惟皆嘗得拜公其儀刑至今在目義不可
辭為之銘曰詩書世澤廊廟器宜鄉宜相普厥施乃臨
南服司憲紀乃分虎符専郡治所至故治治民心在我
有餘克攸濟矧惟利器恒歛銳天之福善庸有既不盈
[013-25b]
其躬於其𩔖恩典駢蕃褒所自龍光自天燭幽竁谷可
稜兮山可礪允矣我銘貽永世
 
 
 
 
 
 明名臣琬琰錄卷十三
[013-26a]
欽定四庫全書
 明名臣琬琰續録卷十三
              明 徐紘 撰
  南山黄先生墓碣銘       楊守陳
山環吾郡而其南若金峨諸峯尤峻秀先生樂之故自
號南山而學者稱南山先生無異詞先生嘗仕有官階
矣皆不稱其官獨舉其號而先生之者崇其道也先生
之道性乎天而成于自得其學聖賢為一鵠以知行為
[013-26b]
兩輪嘗曰學聖賢一分便是一分好人又曰明理務在讀
書制行要謹獨此其所㠯道而學也方其少時已負文
行之譽及其壮强益修耄老不懈徳足重於衆功足昭
于時言足立于世其可謂有道而甚文者歟先生諱潤
玉字孟清世為鄞人曽祖長卿仕元蠏浦廵檢祖啟翁
隠卿授徒父良以先生貴贈文林郎行在交阯道監察
御史母嚴氏贈孺人生母史氏封太孺人先生方五歳
侍母病夜不就寝家人已稱其孝六嵗就坐立屹然不
[013-27a]
與羣兒狎書過目輙成誦師竒之十嵗行道見遺金不
拾途人悉嗟異嵗十二聞郡守王公璡肇舉卿飲酒禮
于郡庠往觀之黙識其儀歸書于冊師愈竒之嵗十有
三時改元永樂命江南富民實北京其父當行先生詣
官請代官少之對曰父去日益老兒少去日益長官異
而從之踰年抵京受㕓北城外十里所沙漠寒沍茫無
人煙先生與同役築室城北閭傾訾給徭賦墾圃鬻蔬
以為生人或不堪其勞瘁先生安之稍隙輙肆力于學
[013-27b]
以已心為嚴師而蘄造乎聖賢擇然後語確不可易焉
揆然後動端無所苟焉京有富翁僅一女招先生寓宿
其家而同賈先生辭或問之曰瓜田不納履也其慎行
若此里中弟子多從之因教且學間為文辭不作組麗
蔪刻之語而理致淵永人喜誦味之補郡庠生京闈鄉
試擢禮經魁㑹試授建昌府學訓導丁文林公憂改訓
南昌府學蔚有聲績用薦拜行在交阯道監察御史出
按湖廣罪斥藩臬郡縣之不職者至百有人威望赫然
[013-28a]
英廟即位以學政衰弛命廷臣舉有學行者為憲臣以
董之楊文貞公以先生薦遂陟廣西按察司僉事屏浮
藻奨俊賢士風丕變時冦起軍興都指揮呉某妄掠子
女萬餘口先生劾而歸之副使李公立人民死罪且數
百人亦為辯出之萬口稱快南冊衛在萬山中瘴甚戍
卒嵗死或幾半為奏移于夷曠之地人感之至今丁史
孺人憂改湖廣按察司布憲亦嚴廵撫都御史李實張
甚藩臬皆折節下之先生獨無加禮而連黜墨官二人
[013-28b]
又皆其鄉戚也故發憤誣奏先生不暗刑律先生弗辯
也左遷和州含山知縣浚麻湖以復逋租閱蘆埸革其
積弊徭均訟平民感恱之請老致仕尋以子隆貴封承
徳郎南京刑部廣東司主事閒居簡出日惟玩味經義
無厭足平生著述甚富以朱子嘗欲編禮記附儀禮乃
取儀禮所為四卷而以禮記比類附之不類者附諸卷
末首亦各有意義又以五禮獨缺軍禮因取周官大田
禮補之而以禮記諸篇載田事附焉别為一卷通五卷
[013-29a]
皆為之註釋曰儀禮戴記附註以小學四書諸經註家
或遺或悮撰經書補註以大學中庸㫖皆淵粤撰學庸
通㫖以禮記深衣制十有二幅鄭氏誤註為裳而玉藻
長中繼掩尺註亦誤撰考定深衣古制以四明新志蕪
撰寜波簡要志以道德經隂符經古註皆昧各為之註
嘗因安逺侯漙問古兵法為註孫子其他備論理事曰
南山錄雜著詩文曰南山稿皆藏之家居二十載壽八
十有九而卒時成化丁酉五月二日也卜某年某月某
[013-29b]
日塟某處隆具状屬余銘嗚呼詩有之雖無老成人尚
有典刑老成人之重于典刑也尚矣吾鄞風俗自古樸
淳大里之髙節董淡之純孝可徴也宋慶厯淳熙以來
諸老傑出表以馴行闡以正學既駸駸于古矣有國初
士猶修徳行礪名節尚道學而文藝仕進不甚貴之逮
于今則文藝日以盛仕進日以繁而向所謂徳行名節
道學者或莫知省于是老成人凋謝盡矣而先生巋然
若魯靈光之獨存後生小子有志於古者尚可憲而則
[013-30a]
焉今亦已矣噫痛哉先生性剛介寡交游其所稱許者
四方若李文毅公時勉薛文清公瑄不過數人而鄉邦
尤鮮獨與守陳祖考棲芸先生雖顯晦不倫而以道徳
相契往還間人見兩先生皆偉貌豐髯荘重嚴毅畏之
若神莫敢即所談惟法性道之淵文辭之粤未嘗一語
及世故守陳少撰杖履侍側聞緒言為多長與隆同舍
學且乆逮先生歸老尚時獲親炙之故知先生為深宜
隆之以銘屬之也先生室范氏封孺人贈繼室以舒氏
[013-30b]
五男長性永新訓導次教次道宣義即次隆以進士累
官四川按察司副使亷毅公雅政聲章甚次達國子監
生孫男廿有七曽孫男十有九先生位不滿徳而年齡
之邁子孫之顯且若償之矣况又有不朽者在乎銘曰
在古聖人未始不學其學伊何道徳矩矱敷為勲勞著
為言議以澤當時以覺後世譬彼天道生物為心霆雨
發育日星照臨是二道者葢難乎備姬孔至哉程朱其
次爰及吾郡二敏豐清憲/髙憲敏四先袁楊/舒沈深寜王應/麟文潔黄/東
[013-31a]
亦各有傳晚生黄公天性孔懿自其少時克已孝義長
而好學昕夕簡編心驗躬履誓趨聖賢明理在書謹行
于獨發是二矢射彼一鵠乃齒鄉論乃作校師道遵教
洽厥聲四馳廼陟於朝六察是職茹雪嚙氷隼翔鷹擊
天子曰咨學政日靡慎簡憲臣俾振而起八桂成林丹
徼之極鴂舌卉裳在泮挾䇿先生不鄙示之周行沃醉
俾醒瞽豁而明徙涖湖湘專典臬事鷺車所臨風聲逾
厲彼貴方逞我守其恒哫訾慄斯則匪我能攻詆既成
[013-31b]
用宰百里斵楹為杙大匠斯鄙素位安命何怨何尤利
興害去惠澤滂流尚丹其心遽白其髪飛不盡韓歸休
于樾有子克肖亦豸其冠孫曽蟄蟄敬恭暄寒閒居簡
游舊著是閱漬墨磨丹之死不輟儀禮為經傳惟戴記合
而註焉晦翁之志經書補注庸學指歸有刋彼誤有拾
此遺道徳隂符暨孫武子亦各注之以闡厥㫖深衣制
幅誤註為裳千載之謬一朝用章格言孔多厥有别錄
餘文暨詩亦溢于櫝古者不朽惟徳功言先生庶乎郷
[013-32a]
之前賢嗟彼蚩蚩躭寵與利行朱懐金以炫于世奄其
逝矣湮㓕無聞孰與先生身沒名存我銘斯立匪但焯徳
且以砭愚庶其有懌
  右僉都御史汪公神道碑     楊守陳
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汪公被命整飭薊州山海邊備兼
廵撫順天永平二府越二載得疾請歸未及報疾已亟
輿至京師之居第卒成化十六年四月二十三日也年
纔六十有三自将佐守令下逮兵民皆悲慕不已交章
[013-32b]
列其行治請賜塟祭以寵異之制曰可舊典凡四品以
上賜祭三品以上加祭賜塟今公官僅四品而塟同三
品實異數也非有大得乎下而深獲乎上曷克致是公
姓汪諱霖字潤夫廬之六安州人髙祖富徳安府同知
曽祖景道莘縣知縣有能譽嘗被賜金帛之徴祖克敬
不顯父洪麻城縣學教諭以公貴累封大理寺丞母闕/
氏累封太恭人公承家訓起州學登進士第拜監察御
史出按雲南操已慎布憲公讞獄多所平反吏民安之
[013-33a]
丁封寺丞公憂復職按浙江持其素益勵時錦衣衛指
揮門達方秉權熖熖其子商于浙自鎮守官以下皆曲
意恱之以公獨不禮也歸譛之達怒遣校尉偵之卒以
無罪也還掌江西道適今上嗣大統言官劾門達抵罪
薦前都御史王公竑李公秉皆復任天下稱快公預力
焉先是兩廣蠻冦出没且十載屢征不克至是命趙都
督同知輔率師征之遂命劉御史慶與公察官軍有主事
與冒功者皆寘之法公與劉恊心申令師肅然憚之自
[013-33b]
京抵兩廣所過按堵且以䇿賛師擣賊巢穴如破竹既
而審首級有妄者斥之俘獲有係吾民者縱還其鄉凱
奏論功拜公大理寺丞秩滿陟本寺右少卿尋擢都憲
被飭邊撫郡之命遂乗驛徧所治戒将佐練士卒葺城
堡樓櫓簡器械軍聲用張敵莫敢犯且厲守宰俾勤恤
民隠無或迫違舊例邊軍糧餉永平府給古北口薊州
給山海闗皆以車運費重而途艱然縁邊米價頗賤公
請以銀代糧分給之兵民兩便皆歡欣戴感之公性孝
[013-34a]
友䘮父哀甚迎母就養京邸逮都憲考最例進階公請
輟階進母太恭人之封及死惟以弗克終養為恨焉至
公之為人寛厚温恭臨政詳慎未知徼赫赫名然其所
治無論朔南人皆恱慕之公娶張氏封張孺人子男五
人長曰睦隂陽訓術次曰曉曰暐俱州學生又次曰昉
曰㫰孫男十有二人睦輩卜塟于其州之地既請丘祭
酒仲琛銘周侍郎堯夫表矣乃復請余碑焉余與公有
雅弗克辭系之銘曰六惟古國皋陶所封於今為州公
[013-34b]
家其中公之髙曽以逮於今三世顯榮公大厥紹奮登
甲科遂典六察威惠所加六詔兩浙兩廣麻沸帝命師
征公監以憲有聞無聲孰狼孰貪孰猛如虎孰敢干令
以犯吾斧運籌位帥師搗賊窟封豕長蛇是絶是忽矜
彼係累有我赤子從而釋之還厥宅里奏㨗第勲丞于
大棘貳卿無何都憲是職驚車按邊将士用銳髙城深
壕敵駾而喙督守與宰字其下民雨稿俾秀化愁為欣
胡不耄老僅耆而逝小大邇遐交傷並喟天子有詔斧
[013-35a]
封巍巍刻石墓道過者式之
  少詹事柯公傳         王 㒜
學士柯公諱潜字孟時别號竹嵒興化莆田人其先晉
江人五代時有諱寳者官大理評事徙莆之武盛里生
宗戸部員外即峽戸部主事長陽尉濟長陽生朝陽令
璿璿之孫贈承事郎昱再徙邑中安樂里今所居何山
是也承事生海豐令新之由海豐二世海陽尉嶨海陽
以下又六世至公髙祖憲孫曽祖君寳祖徳平皆不仕
[013-35b]
父原琪用公貴累封奉訓大夫尚寳司少卿兼翰林院
修撰配戴氏累封宜人公生有竒質頴異絶人數嵗能
作詩十五能為舉子程文從鄉先生林知縣庭芳方行
人澥游補邑庠生正統甲子領鄉薦當赴㑹試以未忍
離親未果行遂携書入蓮峯僧舍講讀不輟戊辰㑹試
中乙榜辭弗就教職入胄監攻苦敷淡益肆力於學景
㤗辛未再至禮部遂中甲榜進對大廷賜状元及第賜
朝服冠帯公上表謝越數日授翰林修撰公丰神峻整言
[013-36a]
動謹飭是時翰林諸老多在咸愛重之為之延譽未幾
賜五倫書正經四書尋用薦入經筵自是凡朝廷用人有
制作加恩典公皆與焉壬申四月陞右春坊右中允兼
修撰五月預修歴代君鑒書成賜白金千兩綺二表裏
甲戌二月禮部㑹試為同考試官五月預修寰宇通志
三載滿授勅命進階承徳郎推封二親及妻戴氏繼室
俞氏丙子五月通志成陞司經局洗馬仍兼修撰加賜
白金文綺八月考應天府鄉試舟維淮揚有舉子鬻私
[013-36b]
者暮夜投公公叱之彼固以請以所賂遺置公前公怒
命執付有司治以法是秋埸屋肅然比掲曉咸稱得人
還朝乞歸省未行英廟復辟改元天順更授公尚寳少
卿兼職如故仍許歸省己夘二月命修玉牒庚辰春命
偕吕學士原考禮部㑹試十二月命充東宫講讀官尋
給命進階奉直大夫加封其父母妻癸未二月復命偕
陳學士文考㑹試㑹埸屋火罷甲申今上即位以隨
侍恩陞翰林院學士三月有㫖選進士年少質敏者李
[013-37a]
東陽等十八人入翰林院庶吉士命公教以古文詞學
八月上御經筵勅兼經筵官仍賜白金三十兩寳鈔三
千貫文綺二表裏九月奉㫖纂修英廟睿皇帝實錄
成化改元八月考順天府鄉試九月玉牒成賜宴兼賜
白金文綺寳襁丙戍廷試典讀卷賜鈔千貫是月再奉
㫖教庶吉士林瀚等二十四人十月賜新刻貞觀政要
十二月命掌翰林院印丁亥五月實錄成陞詹事府少
詹事兼翰林院學士賜白金三十兩金織綵段三表裏
[013-37b]
折衣羅三表裏賜宴禮部十月賜大明一統志戊子二
月命日侍經筵講讀自辛巳迄戊子凡遇午節輙賜牙
骨聚扇上有御製清暑歌解愠歌及諸家繪畫金織扇
袋五色圓壽絲縷虎頭絛畫艾虎七月有詔議慈懿太
后山陵事内閣大臣先進章公率僚屬繼進論合塟於
禮為宜明日文武羣臣復繼進未得者公復具疏期以
死請曰朝廷大事臣子大節舍是奚所用心頃之俱召
至文華殿諭可其奏衆懽呼而退十二月賜經筵儒臣
[013-38a]
七人襲衣冠履公已聞父䘮上命即其家賜之既而有
司為少卿公請祭命并與塟盖異數也公感激御哀就
道抵家不入中門寢苫枕塊不脫絰帯擇塟地于所居
東一里許和温山麓以不忍離喪次圖繪形式付其弟
通州學正江董成之時母戴宜人在堂事之逾謹備極
甘脆己丑九月季弟澍病親為調藥比卒殯殮皆厚後
朔望易期服哭失聲而後返衣衰居苫次君子謂之有
禮庚寅正月戴宜人屬疾越五日卒公哭踊絶而復甦
[013-38b]
朝廷聞之復遣官諭祭辛邜四月有詔起復祭酒缺員
久難其人上知公剛方将用之以厭士論公聞命具疏
乞終制大畧忠與孝豈有二致事君事親初無兩心使
親喪可短則他日所以事君者可知矣上覽疏許其終
制公素無疾至是以乆居苫塊患在是風痺未平而寒
熱繼作公自知不起呼學正君與之訣瞑目而逝時癸
巳八月十一日也年五十一訃聞上悼惜遣官賜祭復
命工曹營塟公娶戴氏先卒繼俞氏南京禮部侍郎綱
[013-39a]
之女子三長森次林戴出季宗文側室王氏出女二公
天性孝友事親養志友愛二弟撫育從子尤極恩意念
季氏早没悉以先公所寢室讓與其子室壁而自與學
正君别作室于都㕔東西以儉陋自居人以義稱公禀
氣峭直操行取舍發為文章嚴整有法類其為人其為
詩新清微婉尤有風致其性喜遊供職之暇時偕二三
知己窮覽勝槩雅歌投壺分韻賦詩襟度豁如也既綜
院章即詞林後圃結清風亭亭下鑒池蒔蓮决渠引泉
[013-39b]
公退宴坐其中又翛然若真登瀛洲者至于遇事感發
言論侃侃掦㩁古今較然自負如公者可謂動靜不違
守之以正者矣故雖官庶僚已繫天下之望位日通顯
望日益重雖嘗以聖賢之學啟沃聖心其平生所藴蓄
抱負葢未及少施于天下故其殁也匪徒士君子傷之
雖天下蒼生其素所屬望者葢不能無缺然也使天假
其年上柄用之其所經綸賛理宜何如哉予聞之宋儒
明道之卒也或有問於富韓公公曰伯淳無福天下人之
[013-40a]
無福又不知今日之知公者有如富公之知明道與否
也㒜忝與公同年及第同官翰林二十年辱公契受為
深公易簣時其家人咨以後事公無他語第曰爾徃南
京見王學士訪之噫顧予何人敢承公死生之託耶閱
月訃至予既為位哭之謹論次其平生以為傳授其子
孫宗支使傳焉
  太常寺卿王公墓誌銘     王 㒜
公姓王氏諱獻字催臣號退菴杭州仁和人也曽祖諱
[013-40b]
思誠元醫學提領祖諱性安冠帯醫士贈太常寺卿兼
翰林院侍讀學士祖母楊氏贈淑人考諱智初封
編修後累封贈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妣顧氏
亦累贈淑人繼母俞氏封太淑人公天資頴異覊貫知
讀書記誦日數百言不煩熟復即終身不忘十五學通
經肄筆作舉子程文十七領鄉書明年景㤗辛未登進
士第與状元柯潜等二十八人同進學東閣賜居第給
太官酒饌及膏紙費命内閣大臣典領之葢不别立師
[013-41a]
不出就外署一如永樂初科故事公感際遇益肆力於
學工古文詞在同年中最號敏瞻時公猶未娶吏部侍
郎淳安項公見而竒之以女妻焉癸酉授編修與修寰
宇通志陞修撰天順初乞歸省賜路費鈔逾年還朝命
入内舘授中貴人書癸未春同考㑹試㑹貢院火秋復
試復為同考是科先後兩入簾不改命者惟公一人丙
戍修撰秩且滿先公訃至即日陛辭星行抵家治喪塟
戚易兩至暇日與鄉人接恂恂厚謹無一毫早達貴侈
[013-41b]
之態人以為難尋用薦起復之公疏乞終制服闋陞左
春坊左諭德兼修撰庚寅命充經筵日講官賜大紅織
金襲衣束帯冠履辛夘再賜大紅羅衣一襲是秋主考
順天鄉試壬辰充廷試讀卷官賜寳鏹千緡未幾陞翰
林學士癸巳賜金帯本朝學士非典密務侍日講者皆
不與是賜葢異數也乙未復充廷試讀卷官賜寳鏹千
緡丁酉朝廷用儒臣議追崇先聖禮樂遣公祭告闕里
北還適所嘗與修宋元通鑑成陞詹事府少詹事仍兼
[013-42a]
學士戊戍皇太子出閣命侍講讀于文華殿又命偕學
士南昌謝公教庶吉士梁儲等于玉堂外署滿三載乞
恩移封父母詔許之今後凡朝臣五品已封者即四品
不封先公既贈諭徳又加贈詹事皆兼兩銜妣亦由宜
人加恭人人罕與為嫓辛丑主考㑹試壬寅修文華大
訓成陞今官甲辰丁未再充廷試讀卷官復賜寳鈔葢
自擢第入翰林于今三十有七年先後握院章者十有
六年而年已五十餘後進推公為先達知己期公於大
[013-42b]
用公雖謙不自居而亦頗自信其必至然訖不登樞筦
履要劇以少展其所抱負君子惜之所謂行止非人所
能為而天實為之也公為人性度夷坦襟宇澄霽與人
交洞見表裏為人謀不擇利害嘗有同官最厚者卒而
子㓜家事為二弟所将公忿然不平乃拉二三友為之
處分不得逞遂造為無根之謗以誣公好事者從而扇
之公雖弗為辨而亦不能釋然于懐卒之以此齟齬終
身而不克永年於是識者又深惜之謂人衆勝天而不
[013-43a]
可盡諉之命也公學春秋三傳作詩文有竒氣好論而
切於用事作字亦飄逸類其為人客至對奕終日其所
自奉雖儉而供具必豐比遭謗則罕與人接過親舊亦
寡言初拜官時年方少而癯𦕈中嵗漸豐腴比年乃更
羸然如不勝衣葢時已屬疾猶日侍朝供職相知者纔
一再晨不見而公已易簀矣成化丁未八月四日也享
年五十有四訃聞上憫惜之贈禮部左侍郎遣官諭祭
命有司營塟殁後三月兄惟貴自鄉邑來歸其喪以某
[013-43b]
年某月某日塟某山某原因念公之子霆乆廢於癎疾
慮無以紹其嗣乃請於朝以其仲子雲後公制可之併
以雲為國子生俾之有世祿焉吁哀恤之典厚矣公配
項氏贈淑人先十二年卒生男一即霆女三繼劉氏亦
卒側室生女三皆㓜予曩在景泰初與公同年及第同
讀中秘書又同官翰林同居一坊交相契而往還甚欵
宻一日公與童庻子大章過予大章好謔浪喜恱相談
死生之理自謂其體太魁碩當不壽公亦清修不耐老
[013-44a]
吾二人先死銘皆於予是屬葢予僅長大章一嵗死先
後未可知若公則少予十稔我銘當以屬公皆笑而頷
之後予去官南京二十年不遷大章卒予不及銘惜其
自立大節如不附石總兵求官至挽之不去解紛二朝
士廷辱石氏之黨上怒索其人而大章不妄指以逭已
責當時稱之而後世無傳焉予深有負於大章也頃予
被召北来而公之殁甫十日謂可圗踐言於公而公家
不予知遂不嫌自售請於編修君得其所述事狀為按
[013-44b]
而序之葢千載之傳雖不宜託之蕪陋謭淺之詞而片
言之諾庶足以全夫朋友死生之義故不復他恤而卒
為之銘銘曰仕既逢時位亦不庳直騖横馳靡適不宜
胡嗇其施而止於斯尚永於垂刻此銘詞
  戒軒先生傳         楊 璿
先生常郡錫邑人也諱善字擇賢姓馮氏故邑著姓髙
祖亨甫曾祖達卿皆業儒大父彦嘉福建都衛經歴父
景春先生天才極髙性剛果遇事不少假借故號戒軒
[013-45a]
以自懲時學者未知所尚慕先生立言行已皆以屏斥
浮詞敦尚實行卓然為東南文學之倡年二十為州里
師摘𤼵疑義為學徒陳道諸老生無能論難者長益肆
力文學期厎於實用宣徳初兵科給事中陳圯左遷邑
丞察其賢以經明行修薦為本縣儒學訓導先生辭不
獲迺曰廟堂之臣恢𢎞事業學校之官陶冶人才人才
成則事業見卑其職豈朝廷養士意邪乃拜受之先生
雖以書經起家而博通五經其論學術則曰五經一理
[013-45b]
也兼通而時出之始克稱儒自漢以来儒者執一經以
名家非所以博學而反約之也其論道統則曰斯道在
天下有原有統原出乎天統存乎人吾邑自俞尤諸公
得接文靖之傳於紹興嘉定間既久而晦蝕數百載之
下豈無上接其傳者乎乃建議以為聖賢乃儒教之根
源道徳之脈絡學宫舊有祠多歴年所浸至蕪廢今宜
以中楹復祠文靖公以下五先生東楹則祀鄉先賢如
唐李紳輩西楹則祀有功於學校如元虞薦發輩上書
[013-46a]
當道遂從其議葢先生以繼往開来為己任倡明道學力
拯頽風復還於正是以士子翕然從之而先生之革俗弊
不用浮屠大為時輩詆笑縉紳間亦有毁其難行者乃取
朱子家禮質以太祖髙皇帝御製孝慈録等書并朱子後
来所行與家禮不同者逐節筆之如喪禮舊以嫡繼慈養
母斬衰三年祭祀則四代共一祝板之類皆革去家禮舊文
一遵國朝制度如深衣續袵鈎邊喪禮惟父母用哀辟領
負版與夫祭禮冬至立春不祭始祖之類一以朱子晚年
[013-46b]
所行為主家禮原文不復載録以至引用諸書并漢唐
宋以下諸儒居家雜議有可依據者卒為一編名之曰
家禮集説叙而習之以立修齊之本大意以為時有古
今禮有損益修而正之變而通之此家禮舊文雖少變
於今日而未始失其禮意也知禮者是之其書遂行今
江南士庶家皆遵之民風亦為之一變初先生父以詿
誤備邊母悲哭喪明先生帣鞲侍養躬自洗濯衣不解
帶者十年母目復明至是父歸卒廬於墓者三年有司欲
[013-47a]
舉孝行先生以母老固乞近地迎養奏可復陞安慶
望江教諭先生自負甚逺恒欲章封事論天下大計
復念犯位卑言髙之分則又歎曰時不我值命也奈
何一析去牙角既無所發其忠愛則以勸進後學為
事旁引曲諭務啟其聰明故出門下士隨才各足一
時登拔者獨盛於他郡嘗典江西鄉試黜浮崇實士
論多其得人景泰紀元以秩滿赴銓曹見撤民居為
巫立廟走告大宗伯胡公濙願罷其役詞氣激切胡
[013-47b]
公壯之謂其心術正大不宜屈置閒散方將薦聞而
先生竟致政歸當是時年六十三矣又十三年而預
自為誌又三年而終得年七十有八其自誌曰昔孔
明自比管樂時人莫之許今時人許先生有匡世之
才卒靡冷官而止人皆惜之先生無悶也其教人以
倫理為本詞章次之化導諄懇能得士心故沒而
士子思之有司崇之錫山望江各崇祀於鄉賢祠
有子三人泰濟豫泰世其業領丙子鄉薦其平生
[013-48a]
所著扶樹教道有戒軒文集若干卷宣寄性情有戒軒
詩集若干卷參訂古禮有家禮集說敦厚風俗有錫山
望江二志其門人分職中外者自郎中李灝以下餘二
十人具載先生自誌而獨以璿為合志故於其殁也既
表其墓以為天下慟復疏其事為傳俾泰附之家乗以
俟史筆
 論曰余讀戒軒等集知漢儒之不好法言也道之行
 廢命也先生為貧而仕非有行道之責既老不自休
[013-48b]
 抑有何也孔子云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安定為蘇
 湖授敎門人皆有可觀後世與韓范並稱立功與立
 言所得有不同哉然先生非儒官亦不能著書如此
 云
  戒軒先生預述墓誌銘     失 名
戒軒先生錫人也馮其姓善其名擇賢其字父景春不
仕大父彦嘉福建都衛經歴曽祖達卿髙祖亨甫皆不
仕卒戒軒平生讀聖賢之書樂聖賢之教求堯舜禹湯
[013-49a]
文武之心志堯舜君民之志不戚戚於窮恒熙熙自足
年二十受徒州里三十九舉經明行修任錫庠師轉崇
明六十試官江西六十二致望江教諭政歸錫奉母終
老焉以父母即天地嚴加孝敬故於生事塟祭一遵於
禮不敢有違其為人性剛勁觸事易忤一毫剉人若撻
市朝故號戒軒以自抑其性氣先生天才頗髙識量亦
異於衆善料事人亦借服門人即中李灝布政楊璿叅
謨馮諲僉事談泰府縣職陳給王納輩學職楊盛唐旭
[013-49b]
輩二十餘人施政立事惟楊布政合其志嘗曰天下人
才一邑人才也吾邑若此餘可類推後世不及唐虞三
代者人才為之也恒欲封事時政不敢犯位卑言髙之
分吁孔明窮耕南陽自比管樂時人莫之許今時人許
先生有匡世之才望先生有匡世之佐任卒靡冷官而
止人皆惜之先生自若也使先生果能顯任其能匡濟
否乎或曰先生志堯舜君民之志得其位必行其學恐
行其學不能阿順不得久居其位冦凖韓𤦺貶斥未嘗
[013-50a]
無也在朝見撤民居為巫立廟往告胡宗伯勸其力諌
罷其役憤切言激人笑其戅以此觀之可見其忠君愛
民之心正大矣雖然此皆空言特論心之所存而已先
生自致仕歸自以不能行道濟時恒歉於中錄醫方合
藥以拯民疾達家禮以正民俗修誌書以篤民風躬行
孝弟以敦倫理儉治家以杜華競鄉邦吉凶事咨訪而
後行奉母之餘惟琴棊適趣而已不預餘事以書經起
家教其冡子時㤗登景㤗丙子科吳啟榜鄉貢進授河
[013-50b]
南渉庠教諭分俸就養于家天順六年七十五嵗自感
康寜無恙安享天祿倣杜牧之生前自為墓誌越成化
乙酉六月十六日卒于正寢享年七十有八嵗卜以是
年九月十六日塟于開原鄉惠巷之原從先兆也配盧
氏先卒生三子長泰娶秦叔象女次濟娶殷序賔女庶
子豫娶周信民女女一適談熙嗚呼若先生之生平出
處渉歴備至弗畔於道式克至於今日休亦百中之一
二耳懿哉乃系之以銘銘曰教官三紀歸老巖阿人以
[013-51a]
為少我以為多存順殁寜吾末如何自吟不盡留後人

 
 
 
 
 
 
[013-51b]
 
 
 
 
 
 
 
 明名臣琬琰續錄卷十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