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g0038 明名臣琬琰錄-明-徐紘 (master)


[022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明名臣琬琰録卷二十二
             明 徐紘 撰
  刑部尚書魏公神道碑     王 直
正統九年閏七月二十七日刑部尚書魏公以疾終于
家事聞上為之嗟悼遣官賜祭命有司治塟事在朝士
大夫亦莫不惋惜致&KR0608奠先是公有足疾詔俾釐務免
朝叅久之未能愈公嘆曰食君禄而不一造朝心豈能
[022-1b]
自安八年二月拜疏乞致仕上憐而許之降勅慰且賜
鈔三千貫歸一年而終年六十三公諱源字文淵㓜而
岐嶷喜讀書習於禮節十三能屬文嘗作桂花詩為時
軰所嘆賞選為學官弟子永樂乙酉以書經領鄉薦明
年取進士拜監察御史所至舉其職松江知府黄子威
被誣不能白公為辨其枉浙東傍海民困於漁課為奏
減之西安大疫民間比屋不能興督有司具醫藥往療
全活者甚多凉州有冦將大為民患公亷得之亟請兵
[022-2a]
殄除民得免害父母相繼卒皆奪喪起任職為御史九
年陞浙江按察副使未幾召還署刑部右侍郎㑹河南
旱饑民轉徙乃命公為河南左布政使至則發倉廪以
賑民奏免逋賦省徭役及諸不急之務一以安民為事
民稍稍來歸而雨亦大至是歲有年召為刑部左侍郎
食從二品禄或言四川邊務多弛廢命公徃理之明罰
飭法衆務修舉還朝拜刑部尚書獄無滯囚凡公所决
斷者人人自以為不寃時上注意邊事又命往西邊督
[022-2b]
察諸將謹防邊以便宜從事遣都指揮李謙守獨石楊
洪副之劾奏指揮杜衡等慢令當死諸將始嚴憚不敢
肆自天城抵朔州視要險地宜守者凡八分命諸將守
之請増修開平龍門城使高大皆甃以甓庶可守又自
獨石抵宣府增致墩堠發開平龍門兵併力為之屯軍
免其租一年凡諸大城堡請給神銃火藥嚴為備上皆
從之再遣勅嘉勞焉時諸軍有勇壯者依托權豪以避
役公悉搜括歸伍中權豪側目一弗顧既而病足不能
[022-3a]
朝遂以此致仕大夫君子皆惜其去而亦莫不以為榮
公忠厚坦豪孝於親友於兄弟睦於宗族而信於朋友
與人交必依於仁義其襟度夷曠洞見肺腑事有可疑
者得公處之衆無不惬意凡公所涖人至今興歎不能
忘魏氏先居南昌之奉新後乃徙建昌故今為建昌望
族曾祖父卿祖庭都父伯泰皆有徳義而不仕及公貴
祖考皆贈資善大夫刑部尚書妣皆贈夫人公娶盧氏
四子鑑鐸欽銓側室石氏生一子曰銘孫男十二瑛瑞
[022-3b]
璋瑾環珮珂珪珏琰珉玭公以某年某月某日塟于邑
之甘泉鄉某之原鑑來京師謁予告曰先人不幸弃諸
孤朝廷寵終之禮厚矣惟墓道石宜有文以示久逺非
先生誰能為敢以請予最知公不可辭乃為序述其事
而系以銘侃侃魏公有美在中乘時而升事我太宗始
為御史職是憲紀爰副外臺來表俞美方伯之尊遺愛
實全遂陞秋官民用不寃皇撫萬邦威制逺域公行邊
師武臣竭力伊維邊城隆隆軍聲萬里塞垣纎塵不驚
[022-4a]
公既勞只簡在天子以疾而休是謂知止邦家之光閭
里之榮溘然上征為風為霆甘泉之山神道有石掲徳
振華以示亡極
  兵部尚書柴公墓誌銘     王 直
公諱車字叔輿姓柴氏世家錢塘靈芝鄉之義谿曽大
父諱茂有隱徳大父允明父望皆以公貴贈嘉議大夫
兵部右侍郎母嚴氏贈淑人公自少聰敏喜學遊郡庠
從徐大章先生受春秋學成領鄉薦遂入太學諸生多
[022-4b]
推讓之永樂甲申擢為兵部武選主事即以勤慎得名
未幾陞員外郎己丑太宗皇帝北征公與方尚書從行
凡軍務倚辦於公公隨機應變無留事凡官屬從公者
又能庇佑之衆皆樂從及還陞江西恭議時營造事嚴
公入閩中取大材丁夫之貧病者公處之有方故能集
事而民不告勞初經廣信太守與公有舊餽蜜一罌疑
其重發視之皆白金笑曰此所謂故人知君君不知故
人卒拒不納至閩縣有婦人抱嬰兒哭訴曰夫亡田産
[022-5a]
見奪於豪横公察其實移文所司斷還之歲餘入為職
方郎中職方事最繁公治之有餘力會謡言當有變詔
沿江諸郡擇賢守以公知岳州公鎮以静民安之岳州
有江湖之險官船來徃當役民上下挽送多或至千百
人暮夜促召不能集公私病之公計主客户有丁幾何
約三丁役一丁五十人領以總甲署其名小牌百人領
以百長署之大牌視役之多寡用之牌下皆來集無後
者民得畨休皆便之公事之暇則至學宫與諸生講學
[022-5b]
或行田間視耕穫賞勤而戒惰居三歲郡大治復召為
職方郎中丁内艱奪情俾任事宣徳庚戌陞兵部右侍
郎公素有才望人徯其進命下皆為喜轉左侍郎時餘
敵假息塞下西鄙戒嚴朝廷命將往經畧之以公重臣
俾叅贊軍務凡發卒蒐騎積穰餉為戰守備皆有條法
上嘉之賜織金綺衣一襲先是敵入鎮畨副總兵劉廣
自凉州出兵往援遇敵而退敵隨逼凉州廣閉門不敢
出乃大掠而去廣不以實聞反奏功徼賞公劾其罔上
[022-6a]
又陳其欺誑不法事甚悉請必寘之法詔械送廣父子
至京師又劾奏寧夏等守將失律亦召還上益以公公
亷詳慎為國盡忠賜白金三十兩文綺三匹有副公前
後章數十上皆剴切人或以後患怵公公曰吾敢愛身
以誤國耶由是同事者或不恱其所為公亦惡其樂燕
樂忽大計遂斷酒肉澹泊以自處凡燕樂皆不與而持
論益堅必據理守正每有功賞雖勅下必覆驗而後行
詐冒必糾正無毫髪私岷州土官都指揮僉事后能以
[022-6b]
家人冒功得陞賞公奏罷所陞官能復以為請上宥之
公反覆論不可曰詐冒如能者非一人臣方按覈皆請
罷今宥能如餘人何若無功而得官則捐軀死敵者何
以待之朝廷倘以能土人宜寛假則以他名賜之爵人
莫敢援例若冒詐而陞臣實以為不可詔嘉公忠誠遣
使賜白金四十兩綺帛各四疋特命食從二品禄秩滿
陞尚書仍理軍務既而事平西師亦解嚴庚申召還賜
以羊酒命視事且侍經筵聽講其年八月告歸省墳墓
[022-7a]
上可之然尚欲託以邊事命公速來賜鈔五千貫遣焉
辛酉三月公還朝已感疾命太醫日往視予善藥冀速
愈而公疾益甚數驚悸起曰誤事誤事命速治行盖心
不忘其身之病也上聞之而憫焉俾還鄉治疾未行疾
大作竟不起六月二十五日也享年六十七娶王氏封
淑人子男三拱抃拭孫男一訃聞上為之惻然遣禮部
尚書胡公濙往祭之命兵部給舟楫還其喪工部治喪
事抃乃以翰林侍讀學士苖光生所為狀謁予銘竊嘗
[022-7b]
念之朝廷之於西事盖慎重矣嘗宿勁兵任良將又輟
近臣往臨之欲以安内全外然其忠於上仁於下不為
利回不為勢屈者盖無幾是以安全之効不立迨天子
赫然更命將帥而公等夙夜圖議振頽綱去弊事明賞
罰以示勸懲而人始知有法思奮其材武以從征伐立
功名於是餘敵影滅跡絶而天威振動於萬里之外矣
今邊鄙晏安烽火不作雖神謀睿筭使然而公等之功
亦豈細也哉宜聖天子悼念之篤而恩禮之周公之大
[022-8a]
節如此若其交友敬臨財亷奉己有度待人有恩不附
勢以干利其美盖不可勝書姑序次其大者而為銘使
後世有考焉其塟以某年某月某日其墓在闕/ 之原
銘曰允毅柴公學以植躬遭時而升遂躋顯融三十餘
年出入中外克一其心以熈帝載帝曰西顧予欲汝為
殄此衆敵汝往視師維公朅朅羣志爰發乃暢皇威幽
逺畢達邊塵不驚公與其功何以致之繄公之忠天不
憖遺國有典禮寵榮式多哀念無已松栢丸丸有慰其
[022-8b]
阡刻銘垂休何千百年
  右僉都御史凌君墓表     王 直
宣徳九年八月十五日中順大夫行在都察院右僉都
御史凌君晏如以疾卒于官年五十三朝廷為遣舟歸
其喪于湖州歸安縣將𦵏于所居琅琊鄉某山之原其
㓜子啓既請右都御史熊公銘其墓矣復來請予文表
諸墓上曰啓之兄敬以養祖父不克來京師今喪歸有
期亦不能俟其來也故啓敢以請凌君嘗入翰林與予
[022-9a]
接踵同朝久且相知義不可辭君諱安然字晏如自少
力問學尤工書其楷書學習小篆則師秦相早有名鄉
邑太宗皇帝鋭意文藝必欲追配古人君優㳺館閣益
自勵務欲稱上意仁宗皇帝在東宫雅知之常令繕書
以進今藏于秘府永樂十五年擢拜吏科給事中以恭
慎舉其職日侍上左右有所顧問敷奏詳明同軰皆推
服焉仁宗皇帝即位陞吏科都給事中益毖懋不懈人
未嘗見其有過舉今天子即位三年大正庶官以修百
[022-9b]
度以君為右僉都御史盖是時持憲者多以賄聞由是
用君其間君感上知遇確然自守不為衆所惑思欲稍
拯其弊事不可即懇懇為其長言之多見聽從然猶膠
箝牢宻君未及有所振舉而以内艱去盖在任不二年
君去而其長及凡附託者皆得罪矣服闋仍為右僉都
御史兵部以武職貼黄久不清請會官清理如故事上
以命君君與翰林侍讀苖君衷皆從事於此同力一心
罔有漏失有顔鎮撫既卒子孫當一人繼乃復以一人
[022-10a]
冒官三十餘年無覺者君閲其實乃奏罷一人又著令
凡武官有靖難功而無子者不忍遽絶其禄得以婿或
義兒一人繼不再及也有張指揮者既以義兒者繼矣
又欲冒及其子因有所調發託統帥以疾豫以子代亦
十餘年矣君亦奏請罷之其臨事用心不茍皆以𩔖而
不能久於世豈非可惜哉曾祖闕/祖徳皆不仕父彦能官
至應天府通判坐累罷居均州仁宗亦知其為人因君
為都給事中即令冠帶造朝以都給事中致仕歸湖州
[022-10b]
今加封右僉都御史君㓜娶周氏卒有一子曰敬再娶
唐氏四子曰啓肇敦敷於乎自古聰明才俊之士遭時
奮身皆有志於功名以顯當時傳後世然而不至於大
有建立而卒如君何恨盖莫非命也使君得永年其所
立豈小哉今雖不幸而其居官行事之善不可以泯也
故表諸其墓
  副都御史賈君墓碑      楊 榮
天眷我皇明挺生俊乂列于庶位以理政務至于内佐
[022-11a]
風紀振憲綱而外播恩威除姦宄植善良者若正議大
夫資治尹行在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賈君亦其人焉君
諱諒字子信其先兖之武城人洪武初徙家嶧山之陽
祖志剛父旺俱不仕以君貴悉贈嘉議大夫都察院都
御史祖母顧氏母魏氏俱贈淑人尹自㓜卓犖頴拔異
羣兒由邑庠生應永樂辛夘鄉舉升太學太宗皇帝時
選侍皇太孫説書講論詳明深沐眷待歲甲午擢刑科
給事中宣宗即位陞今職委任既重君愈敬慎凡所施
[022-11b]
為務惇大體不事末節夙夜匪懈稱厥職遂得推恩贈
祖父母父母以及其室焉初君在刑科也克體朝廷欽
恤之意獄有寃抑即以為言或至再三必得請乃已人
或言其執奏太過君曰近侍以言為職茍知而不言其
如人之寃抑何江淮間賊徒操舟刼殺畨使君受命往
捕既至以計悉擒之按行鈔法于京都人不之駭鈔以
流通宻察百職發姦擿伏人不敢犯其居内臺也詳讞
重囚務求其生必㡳無可生之理而後已江右豪民肆
[022-12a]
毒君往按之得實悉寘于法良善獲安川屬姦盗作梗
惟捕其首惡餘黨解散及奉命督山東等處陶冶奏减
工程蠲免虚數民力以紓今皇帝即位首令往鎮湖湘
撫緝有力陟黜惟允巡視淮濟賑活饑民千餘萬督築
固安隄河道疏通人不知勞邇因徐州强賊反獄潜處
芒碭間時為民患復奉命捕治還至茌平遘疾正統己
未正月十有四日卒于徳州訃聞聖上嗟惋遣官諭祭
命有司為治𦵏事君生洪武壬戌六月十日得年五十
[022-12b]
有八配石氏側室郝氏蔣氏子男三俊傑偉女四俊以
卜卒之歲某月某日奉君柩塟于城東馬貴社先塋之
次先期奉翰林編修許道中所述行狀泣丐予銘其墓
予於君有同朝之雅歴官行已亦所聞知狀復稱君篤
於事親始終盡禮兄子儀早孤撫育無異己子兹又仁
徳推于家者也若君者不可以不銘銘曰惟天生賢以
時登庸輸忠服勤代理天工猗歟賈君遭逢盛世擢官
黄門克稱于位天憲有佐特然超遷粤自筮仕迄今有
[022-13a]
年惟忠惟勤終焉如始為國為民匪私于己夙猷茂著
列聖受知中朝外服績用咸熈命雖不永所存者久勒
銘有碑庶傳不朽
  章尚文傳          楊 溥
尚文名敞世居會稽高祖斌宋景定中鄉舉第一祖君
乘父可道世有善聞尚文頴敏有智畧初補郡庠弟子
員日以讀書攻文辭為事服食之需不計其有無永樂
癸未以詩經魁鄉試明年第進士入翰林為庶吉士同
[022-13b]
狀元曽棨而下二十八人績學文淵閣預修永樂大典
授刑部江西司主事尚文究心理斷訖無寃滯久之復
入翰林纂修輯五經四書性理大全書成受重賚時山
西有盗掠人財詔有司亟捕之逮至數百人尚文適當
其事上官督之甚急尚文曰殺人重事豈宜率易編鞫
之皆有辭一人辭色獨異尚文収其辭色異者餘悉疏
之俾明日復來明日亦如之衆皆如約勘其為盗者果
一人衆始為尚文危終乃深服之有何千户者商數軰
[022-14a]
莫宿其家被刼商疑何何訴之官恐不能自明乃縊死
事聞詔巡捕者三日弗獲抵死既三日不獲則拘隣何
者二十餘家别楮幣證其為盜尚文諮之曰商逺來而
楮幣約皆斷何也捕盗者不能隱遂首伏二十餘家皆
得釋未幾陞本部員外郎授奉訓大夫復陞本部郎中
丁外艱歸起復行在吏部考功郎中洪熈改元賜誥命
授奉議大夫推恩父母丁母夫人憂服除調騐封郎中
尋陞行在禮部右侍郎進階嘉議大夫加封父母及祖
[022-14b]
父母如制奉詔往安南命酋首黎利權署國事尚文宣
威徳讋服利郊迎拜使者常下利令所親給事左右數
進甘言誘以聲色尚文正色遏絶之及還賂以金珠異
物多方致之尚文堅却不受及利死朝廷以其子麟署
國事復命尚文往諭之闗吏曰此天使前却金者再來
矣比還麟所贐皆却之不受更進平陽王復封晉為恭
王峕所以有田土及䕶衛官軍房舍有司莫能處分王
以為言詔遣尚文往理之至則勘其田土悉歸王府房
[022-15a]
舍騐所有軍士給之餘悉以居民王樂從之復遷左侍
郎與尚書胡公協謀國家典禮前後損益不同吏無所
據或緣奸乃取國初以來所行條格籍記之於是司屬
遂有所持循太醫院醫士妄舉鄉人為醫以復私怨時
為積弊奏革之僧道請度牒者歲以千計奸偽日滋請
遵洪武中例循舊額三歲一給其有舉任僧道官者不
許越州郡由是奸偽者漸息會同館四夷朝貢者日給
廪餼往為監臨侵尅乃嚴為闗防以副懐柔之意尚文
[022-15b]
為人尚誼氣賙䘏朋友曲盡其道不以患難死生為輕
重平居簡静遇朋友談笑戯謔襟度豁如然絶口不道
政事及臨事井然有條為文簡潔所著有貭菴稿藏于
家壽六十二其子瑾正統丙辰進士克世其家云論曰
士君子抱負才氣修志山林無聞于世者何限哉尚文
際明時為顯官處順安常克諧所事蔚然有聲稱書曰
時人斯其惟皇之極有以哉
  右春坊右諭徳黎君墓碑銘   楊士竒
[022-16a]
右春坊右諭徳黎君以正統二年十一月謁告歸清江
得疾卒于家其孤統以翰林侍讀習嘉言所狀事行求
書墓碑余聞而哀之曰嗚呼黎君之擢第也為良進士
入風憲為良御史於長民為良郡守於近侍為良輔臣
奈何遽止于斯乎黎之先見余所作其考墓表其曾大
考允誠大考惟琇考宗瑞妣鄒氏以君貴考贈右春坊
右諭徳妣贈宜人君兄弟三人其季即君諱恬字潜輝
天資清淑生六七歲知慕學問累從明師得其㫖歸而
[022-16b]
自進其功永樂壬辰擢馬鐸榜第二甲進士無幾丁内
艱去服闋除陜西道監察御史以正直揚風裁歲辛丑
朝廷以災異求言羣御史同上奏實君具草歴詆大臣
之任事者無憂國恤民之心剴切激厲無顧避上曰御
史言是任事者不能堪後薦御史之才可用於上皆陞
知州而處之逺方君得交阯南靈州尤僻逺君怡然曰
聖人不鄙九夷我何人哉既至教愛其民如子民皆父
母師事之政化既行會黎利反其衆日盛總帥王通孱
[022-17a]
弱不能制為吏所協遂矯制勒三司郡縣官吏悉解職
守隨通北歸君時在行既歸通及協謀者皆坐法朝廷
以事不出於衆悉置不問宣徳七年士竒率同官言黎
恬文學操行可任近侍遂命為右春坊右諭徳授奉直
大夫時春坊事簡奉㫖入翰林院與纂述考最賜誥追
贈其考妣預修宣廟實録簡充經筵官奉命考禮部會
試者二用心公正時多得人遂謁告歸展先墓賜道里
費給驛舟既展墓樹碑墓側退而洽其親戚鄉里懽甚
[022-17b]
將行得疾醫藥久弗效以正統三年正月卄二日卒享
年五十有一君篤孝友之行而磊落有大志恥屑屑流
俗事學博而正論議沛然為文章波瀾藻麗而根於理
存心公平於論人之邪正事之枉直靡不服之盡心公
務未嘗茍且非其人弗與處容色潔白如玉儀度恭肅
人不可犯而雅度洒落良朋勝友卒然邂逅詩酒倡和
酬酢率極懽而罷其藏修之齋名熈熈所著有詩文集
若干卷其娶先敖氏贈宜人繼王氏封宜人子男四統
[022-18a]
縉頌生顥生孫男二昇生冕生其塟以卒之歲某月日
塟某原與敖宜人合塟焉黎君余考禮部會試時所取
士又以同鄉故相知深而相與久其仲兄慎兄子經皆
有文學於余往還余嘗謂清江自劉氏公是公非而後
有一家三人聨璧輝映者今再見於黎氏居無何慎卒
經又卒黎君每向余道其兄與姪未嘗不泣下余亦為
之感歎豈意又於今哀悼黎君哉銘曰清江之黎代襲
詩禮由金三州徙坂城里自其高曾潜徳弗揚迨其大
[022-18b]
考武弁奮庸卓卓潛輝篤志問學升自賢書秋空鵰鶚
鐵冠白筆北靣在廷用振憲紀用張國經觸邪指佞動
植有知昔之所學今惟行之既斥遐僻俾治夷𩔖不賤
鄙之躬勤撫字夷亦有心曰我仁侯父之母之而肯以
尤既陞桂芳所職輔導詞苑經維在帝左右方將顯庸
曷殞遽亡栢松中仆不至柱梁嗚呼潜輝其藏我銘後
有考徵庶其猶生
  春坊諭徳林君墓誌銘     楊 榮
[022-19a]
宣徳二年五月辛亥奉訓大夫右春坊右諭徳兼翰林
侍讀林君卒于官交㳺之士莫不為之傷慟臨終之夕
其孤雲瀚適自南京至幸履一見不及有所言而絶良
可哀也將奉柩歸塟于鄉某山之原乃匍匐涕泣以翰
林修撰王君鈺所述行狀來乞銘予與君同鄉又同官
而素相好弗可以辭按狀君諱志字尚黙晉黄門侍郎
頴之後頴從晉元帝渡江居建康其子禄由散騎常侍
出為閩之晉安太守子孫因家焉是後有仕為宋御醫
[022-19b]
院使諱古松者君之五世祖也曾祖諱清祖諱顓父諱
興音隱徳弗耀母㳺氏宋監察御史廣平公之後嘗夜
夢梁僧寶誌入室而生君因以名焉㓜頴悟其母嘗口
授經傳即朗然成誦在髫齔時已喜為文辭後從學于
王偁孟陽極好辨論因字之曰尚黙將弱冠選入郡庠
益自勤勵於經史子集旁及天文地理星命醫卜之書
無不研審而尤工舉業性至孝父早世事母益謹或有
疾則憂形於色親調湯藥不敢暫離左右及母歿家雖
[022-20a]
貧薄而殯殮塟祭一於禮而不茍永樂辛夘鄉試壬辰
會試皆第一殿試賜進士第二人授翰林編修考滿陞
修撰嘗纂修五經四書性理大全古今名臣奏議郡邑
志書辨論精確勤於編述迥出儔軰甲辰秋九月陞侍
讀尋陞右春坊右諭徳仍兼舊職陞奉訓大夫給二俸
嘗兩為京闈考試官去取惟公士子敬服洪熈改元䝉
恩賜誥得推恩追贈其父如君之職母為宜人每痛二
親不逮禄養語及必悽愴終日盖君治家儉而有禮待
[022-20b]
宗黨極厚族弟喜孤㓜無依養於異姓取歸撫育迄于
成立勸子姪讀書言不輟口間有領薦者輒加慰勉與
鄉人周旋欵洽不事矯飾鄉人亦多敬愛之事其師孟
陽最謹孟陽後為翰林檢討以事没于京為之經畫喪
事以歸其妻子于閩處僚友必誠必信于人無所毁譽
在朝十有五年入則恭勤趨事惕然警勵雖隆冬盛暑
不自知其為勞退則静坐一室優㳺疎散醉吟自適淡
然若與世事不相干者家居時郡庠後進多從之㳺若
[022-21a]
今湖廣叅政黄澤浙江按察使林顧軰皆親及門受業
時多推其學問有源委以為吾閩之傑然者自號蔀齋
又號見一居士所著詩文確徤簡古多為人所傳誦與
修二聖實録方擬告成歸省丘墓展焚黄之禮而乃以
是春疾作自知必不起遂請于朝得告而即日加劇第
奄奄一息以待其子之至而卒其生洪武戊午八月四
日至是享年五十配陳氏有淑徳封宜人子男二人長
曰雲瀚次雲瀣女三人嗚呼㓜學壯行君子之志也惟
[022-21b]
君荷聖朝教育之恩學既有成官兼顯秩可謂榮且盛
矣亦可謂得行其所志矣烏可以無銘其辭曰林氏之
先閥閲以崇粤自建康始居閩中歴世相傳其積彌厚
發之於君獨禀其秀孝友篤志信誼卓然學有源委思
如湧泉爰擢巍科超出流軰拜官翰林詞益霶霈編摩
纂述克慎克勤侍讀講筵忠賢是陳輔導春宫多所禆
益考藝京闈公論籍籍不盈以矜志節允堅無毁無譽
罔不推賢善積厥躬惟君之徳學淑諸人惟君之澤閩
[022-22a]
山蒼蒼閩水汪汪藏石于斯百世不忘
 
 
 
 
 
 
 
[022-22b]
 
 
 
 
 
 
 
 明名臣琬琰録卷二十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