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g0038 明名臣琬琰錄-明-徐紘 (master)


[021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明名臣琬琰録卷二十一
             明 徐紘 撰
  春坊贊善陳先生行狀     金 實
先生諱濟字伯載姓陳氏常州武進縣人上世居温之
樂清代為儒家高祖號月岩為瑞安州學正有子七人
其第六子曰可山者因㳺平江兵興不得還遂僑寓常
熟之雙鳳里先生之曾大父也大父益初父貞又自常
[021-1b]
熟遷今居母唐氏先生頴悟異常總角讀書過目輒成
誦比長勵志弗懈嘗以父命㳺錢唐會稽從縉紳先生
學從者載泉貨隨之貿遷比還先生以其貲之半購書
父竒之笑曰汝能盡讀耶吾弗汝惜先生自是益肆力
其間日夜務記覽聞人有異書輒假手録成帙至於胼
指無憚勞勩如是者十餘年遂貫穿經史百家之言才
名卓然振起東南諸郡會朝廷修永樂大典大臣有言
先生者以布衣召至為都督總裁時合内外詞臣暨太
[021-2a]
學儒生衆數千户繙閲中抄四庫書浩瀚填委先生至
則與故少師姚公尚書鄭公祭酒學士數軰詳定凡例
區别去取莫弗允愜而六館執筆之士凡有疑難輒從
質問先生隨問響荅未嘗觗滯疏抉剖析咸有源委非
口耳獵渉者可比故一時之人無不服其該博書成擢
右春坊右賛善居輔導之職十有五年小心謹慎未嘗
有分毫過差去年被命隨侍五皇孫授經凡有諮問先
生援据精詳洞究始末博而有要皇孫亦素聞先生名
[021-2b]
深加禮重方將咨以啓沃今年夏五月某日暴中風不
能言百藥弗瘳六月四日卒于寓舍年六十一前甲辰
之歲某月某日其始生也配潘氏子男三人長格次栻
夭卒次栝女二人先生重厚修慎孝友天至事母太夫
人備極色養太夫人嘗戒以無過飲終身未嘗至醉其
宦逰京師也以太夫人年高不可迎養每一念至輒欷
歔飲泣教篤二弟底于成立尚書公以碩徳長才由給
事中陞大理卿再轉而位大司馬事先生如父出鎮交
[021-3a]
阯歲峕書問徃來不絶先生以其弟位六卿已復繼登
清要深懼盛滿彌自敬畏平居敦尚儉素食不兼味衣
無華綺僑寓闤闠一室蓬户葦壁僅蔽風雨而終日危
坐手不釋卷為文章根据經史必務理勝不事葩藻常
曰文如菽粟布帛貴有益於世不爾雖工奚益所著有
綱目集覽證誤若干卷文集若干卷藏于家病後數日
會格奉母來省病且革至是復甦瞠目視格母子以手
書太夫人安否字格對以無恙頷之出涕被面後三日
[021-3b]
竟卒格既畢殯殮事將奉柩南還塟里之某山乃涕泣
求予狀其行實乞銘于當代立言君子以昭不朽予與
先生有同官之好而又相知義不得而辭焉謹狀
  兵部尚書節愍陳公墓誌銘   曽 棨
兵部尚書毘陵陳公之死事于交阯也訃聞詔贈少保
榮禄大夫諡節愍遣官諭祭命其子樞為刑科給事中
勅工部為造墳塋厚恤其家樞既倣古具衣冠招魂與
公之夫人合塟其邑定安西鄉三橋之原乃奉禮部尚
[021-4a]
書胡公濙所述行狀詣余泣拜請銘余嘗辱知於公而
忠節事又所當書者遂不辭按狀公諱洽字叔逺姓陳
氏其先浙之樂清人曾祖可山喜為湖海之遊元季客
平江遭亂道梗弗得歸遂家姑蘇之常熟祖益初父以
貞連世弗仕母唐氏有淑徳國朝洪武中以貞自常熟
徙居毘陵之武進三子皆聰頴秀異公其仲子也生洪
武庚戌正月初六日自㓜端重不為兒嬉甫成童已屹
如老成人稍長貌竒偉長身玉立人望而敬焉與兄濟
[021-4b]
暨弟浚同㳺鄉先生謝子蘭之門子蘭謂人曰陳氏兄
弟才氣如此河東之薛不得專美於前矣且以逺大期
之公讀書力學淹貫羣籍尤工於書法弱冠用薦登朝
命㸃軍卒過其目輒識其面且記姓名弗忘有再至輒
笞之叱令其去總戎懼請罪公上其事太祖皇帝嘉之
賜織金鸂鶒衣一襲洪武丙子以貞戍五開以父没去
官至家時五開蠻冦竊發公匍匐將往以歸父喪或止
之公不應涕泣以行其後觸瘴癘冒危險間闗五千餘
[021-5a]
里竟負骨歸塟焉未幾少保兵部尚書茹公瑺薦公可
大用遂奪情起復授文選郎中太宗皇帝入正大統之
初首陞為吏部右侍郎尋轉陞左侍郎階嘉議大夫量
才任官銓衡惟允復署地官事益有聲永樂乙酉遷大
理寺卿持法平恕民無告寃者丙戌交阯黎賊搆逆朝
廷興師問罪且命公覘賊蹤跡調土兵三萬以佐總戎
者未幾黎賊就俘交阯遂平既還朝命掌春官事論功
定賞人無間言繼署冬官名譽尤振歲己丑交趾餘冦
[021-5b]
作亂仍命英國公張輔率師往討之公實與叅贊機務
遂擒其凶渠簡定而還時北方兵動車駕親征公承命
偕英國公訓練士卒于塞外辛卯復任鎮交阯以克綏
輯其民先教化而後刑法夷人安之蠻俗為之丕變而
窮陬遐裔間絃誦之聲相聞乙未還京師上嘉其功陞
兵部尚書階資善大夫丁酉仍與豐城侯李公彬同鎮
交阯兼掌二司事仁宗皇帝即位勅領交阯布政司按
察司兩司仍叅軍事賜誥命追封二代祖考皆資徳大
[021-6a]
夫正治正卿兵部尚書祖妣贈夫人母封太夫人故妻
楊氏贈夫人今上皇帝宣徳改元之初蠻冦黎利勢益
張成山侯王通率師討叛公仍與叅贊是歲冬十一月
八日出師討賊公以為宜駐師石室縣之沙河以覘賊
勢主帥欲渡河而陣公反覆諭以利害且陳方畧主帥
弗聽翊旦五鼓麾兵以渡公弗能止次寧橋賊自己至
未及力戰公遂自奮馬突入賊陣欲擒其首惡身被創
甚而了無怯色既而墜馬左右扶掖公欲還營中且曰
[021-6b]
主帥且退公何自苦如此公張目叱之曰吾受朝廷厚
恩四十年報國正在今日吾豈偷生忍恥者乎衆皆潰
散公奮勇持擊戈前進手殺數人知力不能支大罵自
刎而死賊相視駭嘆公自筮仕即居内庭恂恂謙謹清
儉寡慾忠信孝友出於天性動止語黙皆有禮度奬善
嫉惡尤惡謟䛕親仁好賢歜尚正直於人無所毁譽而
遇之必以誠性樂恬淡不事侈靡平生不畜媵妾所至
惟家僮二人以給使令晚年不喜飲酒閒居沉黙寡言
[021-7a]
終日危坐人莫窺其㡳藴有言兵者則曰兵凶器也古
人尚徳化必不得已然後用之博渉書史論至古將相
忠孝之事必正顔定色英氣横發擊節稱歎若已有之
雖有邊徼經營軍旅之務稍暇即讀書自娛手未嘗釋
卷也其為詩文敏㨗往往皆有思致公卒之明年主帥
弃城而歸交阯遂為賊所據夷人思公之遺徳語及輒
為之涕流嗚咽久之公卒之日享年五十有七配楊氏
贈夫人子男二人長即樞次曰機女二孫男二曰勲曰
[021-7b]
杰銘曰烈烈陳公乘時奮庸薦剡星馳一鶚横空亦既
登朝遂膺寵澤優㳺清班以典封駁執喪居廬制未克
終承詔復起薦躋顯融授官郎署銓衡是職繼貳天官
厥聲籍籍黎冦叛逆命將往征公贊戎機厥功以成蠻
荒㡳寧爰立郡縣公乃藩方夷俗丕變既還京師上嘉
乃績乃授司馬屢加寵賜承命載行餘孽披猖負其險
固出没跳梁主帥恣驕而不持重輕敵以戰公言弗用
冦勢益張公弗顧身力戰以斃捐軀成仁公之忠誠以
[021-8a]
死徇國義氣英風有聲赫赫褒典薦加恩命尤隆高爵
美諡用表厥忠既䘏其家復官其子公其不朽有光信
史三橋之原窀穸允臧銘以昭之萬世流方
  兵部尚書許公神道碑銘    楊 榮
汴之許州即古之潁川郡其士風端慤尚志節由是出
者莫不著明於世若今之大司馬許公其一焉公諱廓
字文趨姓許氏世居許之襄城曾大父居敬大父守誠
父忠信皆隱徳弗仕母王氏公生而岐嶷賦性惇厚齠
[021-8b]
齔之年即知務學其父遣入邑庠受經遂領洪武已卯
河南鄉薦明年試禮部弗偶入太學永樂丙戌擢錦衣
衛經歴未幾超授工科給事中復陞鴻臚寺左丞皆能
舉其職歲壬辰拜工部右侍郎時職務叢脞公悉心殫
慮以佐其長凡可惠工而利國者皆奏行之事多就緒
輿論歸焉甲午太宗皇帝親率將士往征北方命公督
運糧餉隨軍往返六閲月而士馬給足人無暴擾乙未
將營建北京命公提督神木厰事工繁而役重公益持
[021-9a]
謹慎始終弗渝己亥以交阯人户田賦未有定規命公
往理之公至察人心事宜與總戎豐城侯李彬掌交阯
布政司事尚書黄福等議其可否遂還朝條奏其利害
數事上皆嘉納之仁宗皇帝即位念公勤勞中外政績
有稱遷工部左侍郎授正議大夫資治尹賜誥命推恩
贈其父祖皆如公官祖妣閻氏母王氏皆為淑人皇上
嗣位知公惇實可任益隆眷待宣徳庚戌秋民飢流離
者衆上以公大臣素為鄉邦所重命往撫輯之至則旌
[021-9b]
亷黜貪勸善懲惡榜示有司弗得復有科擾禁豪右母
索取私錢凡夫匠雜役及諸采辦與積逋稅糧諸物悉
奏免焉於是民皆趨走復業戴公若父母還朝上慰勞
甚至辛亥春正月降勅奬諭陞公為行在兵部尚書復
賜誥命授資善大夫并加贈厥祖若父皆尚書祖妣及
母皆夫人公荷國厚恩方夙夜經慮以圖報而遽以疾
聞皇上賜藥命醫視疾竟不能起實宣徳壬子六月十
二日距公生洪武丁巳三月辛巳得年五十有六訃聞
[021-10a]
上深悼惜遣官賜祭命有司治墳塋給舟車歸其喪公
卿大夫皆走哭而致奠祭焉配王氏封夫人子男四長
麟獸次繼廣繼文繼武卜以某年某月某日塟公于其
鄉首山之陽其宗姪國子生昌率其㓜子奉監察御史
羅亨信所狀事行詣予請銘予昔與公有同官之好弗
可辭惟公姿貌豐偉襟度夷矌具寛厚之徳有通敏之
才歴事三聖薦沐寵恩詳慎縝宻不驕不矜凡受任靡
不竭盡心力是以官無廢事民庶樂康盖卓然有大臣
[021-10b]
之風是以樹碑墓道以垂不朽予既為次序之而復系
以詩曰猗歟許公中土之英少克務學遭世太平發迹
戎幕尋陟機要復陞鴻臚益臻榮耀貳卿之任佐理式
勤益國利民譽日以振督運糧餉從征北土將士給足
歡聲載路于彼南交版賦未清具陳可否深協聖情二
皇嗣位益隆眷顧錫命推恩光照宗祖聖皇繼統篤任
弗渝命撫河南民用昭蘇迨進司馬璽書奬諭機務孔
繁實深倚注惟公砥礪理國如家經慮多方茂著才華
[021-11a]
尚未耄期遽爾遐棄帝用嗟悼賜塟及祭恩命載臨哀
榮始終勒石墓道垂耀無窮
  詹事府少詹事曽公墓碑    楊士竒
天之生才甚難也然高明强毅𢎞博竒偉智能勇畧之
士世未嘗乏用惟文章者不易得夫探造化之閟徵帝
王之法通古今之賾渟溜融㑹而後出之上焉者發揮
性道修正人紀此聖賢之事不可幾及次焉者惟明義
理紀述功徳作為風雅以鳴國家之盛司馬遷相如楊
[021-11b]
雄班固及韓栁歐蘇作者之事然亦代不數人焉信乎
其難也國家自洪武以來有文之士其可以嗣遷固者
盖有之矣太宗皇帝御天下慨然欲作新人才興起斯
文而龍飛第一科進士中簡明秀通敏者二十八人就
文淵閣盡出中秘書俾進所業朝暮大官供膳月給内
帑鈔為膏火費盖期之於古人曽君子啓其首也君名
棨時以第一人授翰林修撰授承務郎遂晝夜淬礪文
與學俱進上時召試子啓迅筆千百言立就不費思索
[021-12a]
而理致文采皆到雖苦心思索者有不能及上屢舉羣
書隱僻事以驗所學靡不悉對以是深見奬重遂名聞
天下明年修永樂大典為副總裁五年陞侍講授承直
郎七年扈從巡北京數侍燕閒應制賦詩並荷褒嘉後
有薦文士於上者必問得如曽棨否卒之考其能未有
庶幾跂及者陞承徳郎預修太祖皇帝實録十一年復
扈從巡北京十二年考北京鄉試十三年廷試充讀卷
官實録成賜鈔襲衣文綺十六年考禮部㑹試陞侍讀
[021-12b]
學士授奉訓大夫修天下郡志為副總裁二十二年考
禮部會試仁宗皇帝嗣位陞左春坊大學士仍兼翰林
侍讀學士日以經史進講文華殿從皇上之南京還預
修太宗仁宗實録宣徳二年考禮部㑹試五年充廷試
讀卷官兩朝實録成賜金織襲衣銀幣陞詹事府少詹
事仍兼侍讀學士賜寶帶子啓為文章如源泉渾厚沛
然奔走一㵼千里又如園林得春羣芳奮發組繡爛然
可翫可悦賦詠之體必律唐人興之所至筆不停揮狀
[021-13a]
冩之工極其天趣他人不足已嘗有餘四方求者無問
貴賤日集庭下靡不酬應一時文人所作碑碣記序表
贊傳銘詩賦流布逺邇盖未有如子啓之富者工書法
草書雄放有晉人風致自解大紳胡光大後獨歩當世
儀貌魁偉襟度坦夷而精神洒落善譚論簡而有味良
辰清景擇勝而遊未嘗以事廢其天性孝友慈厚喜奬
㧞士𩔖交際有始終之義急人之急無論識與不識平
生以及物為心使之臨民必有所濟惜其仕三十年恒
[021-13b]
以文學在侍近所及者未廣也素有痰疾一日侍朝遽
引退上遥見之勅免常朝宣徳六年冬疾大作命太醫
視療明年正月二十一日卒訃聞上為悼惜贈嘉議大
夫禮部左侍郎遣侍郎章敞賜祭命有司營塟給舟還
其喪朝臣自公侯尚書以下皆臨奠春秋六十有一嗚
呼人才之難成也一代之文人如子啓何可多得而今
已矣盖悼惜之無間言云曾氏世家吉之永豐其高祖
晞顔宋兵部侍郎為江西湖南安撫使元贈武城伯妣
[021-14a]
蕭氏曾祖選申元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子院
編修官與其兄翰林直學士徳裕皆有盛名于時妣胡
氏祖如瑶集賢院司直妣周氏考叔本洪熈初以子啓
貴贈奉議大夫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而贈
其妣張氏宜人其配鍾氏封宜人子男三秬積种公之
易簀也以身後事屬建安楊公及余楊公既為著墓銘
余為書其墓石而係以詩曰鄫出有夏少康裔曲烈啓
封國為氏去邑為曾適魯仕郕國聖學述傳義親承素
[021-14b]
王道統系後十餘葉新莽際爰以闔宗徙南避宅時與
吉心洙泗章逢蟬聨如櫛比歐陽之鄉吉之委宋元連
綿起禄位天啓文運赫昭㫼公奮而興屬隆世天經煌
煌表人瑞彯纓垂組侍廷陛操觚含毫應帝制岷江茫
洋萬里勢春空澄明雲錦麗重瞳回矚夭容霽紀功述
徳封金匱操執權衡品文藝宏章大什耀海内朝陽和
鳴鳳翽翽儒林翹翹㧞其萃矜惻焚溺懐惠濟惟仁故
存未𢎞施沒奚憾兮此賫志
[021-15a]
  尚書文襄周公言行録     楊 亷
周忱字恂如江西吉水人進士歴仕永樂宣徳間官至
工部尚書卒年七十三諡文襄太宗簡進士曽棨等二
十八人入文淵閣俾進學公自陳願進學其間太宗喜
曰是真有志者命増為二十九人改翰林庶吉士旦暮
大官供膳月給膏燭之費公感激自奮于學與修永樂
大典歲壬辰授刑部主事公為人既精敏而又盡心簡
牘者所推讞無不曲當蕭鎡撰/墓志
[021-15b]
公擢工部右侍郎巡撫南直𨽻初蘇州稅糧負欠七百
九十餘萬石常松亦然公至詢父老皆云蘇松民俗大
户不出加耗以致小户連累納欠公乃使大小户一例
加耗官降斛斗久失糧長往往私造大入小出公奏行
南京工部鑄造鐵斛發屬縣依造木斛較勘烙印給與
糧長収槩於是出入均平蘇州糧額二百九十餘萬石
公同知府况鍾奏减八十餘萬石舊例不許團局収糧
糧長自徵収公曰此負欠之由也遂令各縣於水次置
[021-16a]
圍編囤聚一處糧長一人總之名曰總収定與加耗總
徵平米上囤每囤設糧頭囤户各一名管收置立撥運
支簿支撥起運加耗者正糧一石收平米一石七斗候
起運之時酌量支撥如京通等倉逺運正米一石支與
三石臨清淮安南京等倉以次定支置立綱運文簿聽
其博淺等項費用填註回銷支撥羡餘存積在倉號曰
餘米次年餘多令加六徵收又次年益多令加五除依
前撥運外猶有附餘令各縣造倉一所名曰濟農將逓
[021-16b]
年撥運剩米運入以備賑濟或農民缺食及運夫遭風
被盗者賑給借納秋成抵斗還官修築圩岸開挑河道
人夫闗納口糧秋成不還其賑濟農民每歲揷蒔之際
於中下二等户内驗其種田多寡給之秋成隨糧還官
若遇凶歲則再賑之不還者不復給往時裏河運糧軍
民相半軍則官為打造淺船民則自行僱船裝運經年
往復多失農月公乃與平江伯陳瑄議奏軍民令於淮
安瓜州等處水次對船交兊令衛所出給通闗付還銷
[021-17a]
徼在淮安正糧一石兊與平米一石五斗𤓰州兊與平
米一石五斗五升如各處并南京衛所運糧官軍未曾
過江者聽於蘇松常鎮等府縣交兊加與過江船錢米
二斗豐年米賤兊與加七五升凶年米貴兊與加六五
升襯墊蘆席折米五合方兊船在江或遭風公又令州
縣支糶餘米盖倉二十餘厫於瓜州江畔遇到船糧搬
入收貯聽候交兊畢日量支餘米僱人看守古穰/雜録
民間馬草每年運赴兩京上納若北京每包草一千束
[021-17b]
該用五百料船一隻人夫十五名草束在船十壊六七
所費不貲公奏於通州草塲設立官庫每束折収白銀
三分一千束止用白銀三十兩若南京則輕齎赴彼買
納人皆稱便
北京文武職官俸糧皆領票於南京户部闗支當米賤
時一兩可買票米七八石公因會議奏准折支金花銀
兩納官每兩准米四石解運京庫交收折支京官俸糧
嘉定昆山等處折納官布每疋准正糧一石舊例騐収
[021-18a]
務重三斤糧解領布到官率因紗麤不堪觀騐十退八
九公知之奏稱布疋斤重紗麤其價反賤紗細布輕其
價乃高乞不拘斤重務在長闊如式兩頭織造色紗以
防盗剪之弊從之
各處走逓馬匹及鋪陳等件死損多被馬頭科逼民財
買補歲無虚日公創法每田一畆収米一升九合隨糧
帶納另厫收貯遇有死損騐馬上中下價直給米備用
馬頭科斂之患遂息
[021-18b]
正統初淮揚地方被災鹽課虧欠公奉詔巡視乃奏今
蘇州等府將撥剩餘米每縣量撥一二萬石運赴揚州
各鹽場收貯照數出給通闗准行各縣下年預納秋糧
其米在塲聽令竈户將私鹽於附近塲上分納即照時
價給還糧米食用于時米貴鹽賤官得鹽課積聚民得
食米安生上下頼之
十四年邊事𦂳急工部移文造盔甲腰刀撒袋以數百
萬計其盔俱要水磨明亮公取餘米依數成造且計水
[021-19a]
磨明盔非遲歲月不可暫令撥錫以副急用處事因而
敏多𩔖此
公在南圻凡二十二年兩遭喪皆起復視事
蘇松一帶稅糧有五六年未完者朝廷遣官催促相繼
終未能完遂舉忱為侍郎往任之忱為人謙恭言若不
出口謀慮深長一切破崖岸為之虚心訪問兼採衆論
不一二年累欠之累數皆完羡餘之積日見充溢小民
頼以賑恤歲凶無慮歲輸京師之米甲於諸省朝廷每
[021-19b]
勞其能亦善於附勢中官王振極重之宦其地者無虚
日人人得其所欲釋子建造者必往求之所獲必過望
並古穣/雜録
上任既專公亦盡心於其職為人謙恭不立崖岸言若
不出口謀慮深長善采衆論征輸皆有常度貢賦未嘗
稽欠且有贏餘遇屬郡有荒歉即以便宜從事撥餘米
以補不足之數凡官府織造供應軍需之𩔖盡出於所
積餘米盖民賦歲一石五斗之外漠然不見他役之及
[021-20a]
而官府無復科率之擾諸縣學校先賢祠各郡橋梁河
道多所修葺濬治一切取諸餘米人争為立生祠沒因
以祀之其後户部言濟農餘米失於稽考奏遣曹屬盡
括歸之官於是徵需雜然逋負自若人益思公焉
長史金實送公還東吳詩云公當永樂初讀書文淵閣
閣下四庫書我實司管鑰繙閲窮古今寐寤攻製作氣
若横海鱣志欲吞恒岳駿如汗血駒千里思一躍時雨
沐春葩鵜膏淬霜鍔拜官屬司冦利器遇盤錯無情不
[021-20b]
得盡焉用施敲朴中年樂散地娛嬉事棋槊巧匠高縮
手無地施善斵天生有用才豈俾久寂莫忽如鵬快風
萬里翔寥廓東吳財賦疆國用之所託料量出心計調
度歸掌握守令受成筭里胥奉條約富豪絶兼併農田
逐耕穫官儲足賑貸私負釋纒縛雖遭大侵歲不致填
溝壑小民相與言輒以手加額自從相公來濟利誠溥
博既無倒懸苦迺有邨田樂相公朝天去還期在冬朔
屈指筭歸程扶攜候江郭東南數十郡到處省民瘼潤
[021-21a]
如甘雨零明似福星灼大夫得如此豈負平生學覺非/集
學博而邃禮和而恭茂著才猷爰作司空撫綏南服國
計以豐民無移粟歲不知凶惇大成裕沛乎有容沒而
尸祝人仰休風二十八宿孰能右公彭韶/撰贊
 
 
 
 
[021-21b]
 
 
 
 
 
 
 
 明名臣琬琰録卷二十一
[021-22a]
欽定四庫全書
 明名臣琬琰續録卷二十一
              明 徐紘 撰
  副都御史謝公墓誌銘      李東陽
公姓謝氏諱士元字仲仁其先上虞縣人在宋徙玉融
州今福青地也國初徙長樂縣始定居焉曽祖鐘祖琬
考磐封建昌府知府妣陳氏封恭人公以縣學生舉景
泰癸酉鄉薦登甲戍進士授户部主事分納京儲首論
[021-22b]
時弊力與中官敵敵者忿幸公去繫其羣吏因攟摭公
罪不可得數年擢知建昌府建昌兵多竊民財武官庇
之公攝以危語皆畏法奸無所伏大新學校購書萬卷躬
督課授教習古射禮表黄孝子譚節婦之門南城民得
石像䝉以腐䑕置屋瓦羣鴉噪其上民陽驚集衆𤼵之
以為神趋者如市公取其石碎於庭乃止有妖憑魯巫
來言禍福忽自云吾畏謝公吾去矣巫遂如常民有懐
劵訟田宅者公遥見輒謂曰何得以偽券咍我民遽伏
[021-23a]
罪僚佐問曰何以知之公曰彼所訟二紀前事其券乃
今式於是訟者漸引去郡再饑公稍出私俸富民争開
廩延糴民賴以不困大理卿夏公時正考覈官吏薦公
治行朝廷給誥命封大父母及妻九載民詣闕請留加
從三品俸仍知府事以内艱去改廣信府治如建昌永
豐縣有銀冶久閟處州越境盜廣行旅幾絶公勒民兵
東至靈鷲山下直趋之邏卒遇賊王二輩矢輙𤼵公驚
曰此誘我曰亟止之不及伏果四起賊環刺公中左股
[021-23b]
血流滿鞾有廵檢大呼曰此謝公也賊乃退公裹創出
戰擣其窟而還後改永平府以外艱不赴服闋擢四川
右恭政流民冦東鄉縣凡三刦公捕殺數百人或議徙
縣公不可命守吏甓城浚隍戍以土兵後竟無變建始
縣有頑民挾縣吏或邀於路以怵代者部使不至凡五
十年公徑往得首惡羣黨盡散居六年陞本省右布政
使上以全蜀非公不可乃用廷議擢都察院右副都御
史廵撫其地吐畨有大小二姓生熟二部相煽為亂吏
[021-24a]
告急公託行邉繕亭障嚴斥堠簡實畨覺有偹軍帥其
醜獻羊豕羅拜道左公諭遣之奸民多代輸邉儲實不
時納公核其數得米十三方有竒嵗大祲民流入藩府
公置廣實室十餘區為粥以食餓者飲病者以藥死則
𦵏諸塚叢願歸者給驛傳送之所活萬計盖其剸繁應
變不茍繩墨卒克有濟多𩔖此可謂難已公在官兩迎
父養事從父甚謹三弟終身不異才所得俸入使弟姪
主其籍聚食千指或弗給自啜粥於堂以率儉旅孤而
[021-24b]
貧者必為之所建祠祀先置祭田若干畆家政尚肅内
外秩秩尤好學非甚疾不廢吟諷所藏有約菴稿若干
卷詠史三百首行於時公配陳氏賢而克相累封恭人
三子長廷柱陳出舉鄉貢士次廷棐廷最縣學生孫三
本寛本忠本裕公生洪熈乙巳三月乙亥日卒𢎞治甲
寅六月庚辰日享年七十訃聞上命禮部遣祭工部遣
官營𦵏廷柱卜卒之又明年丙辰十二月二十四日𦵏
公於懐安鷄籠山奉状請余銘墓予聞公夙具才行所
[021-25a]
至有聲績而為郡尤著在建昌士夫為立生祠刻碑頌
徳公聞而止之比去碑復立後嘗道郡郡人空巷出迓
至擁其輿不可行此事編脩羅景鳴言甚悉景鳴嘗受
公業今所為著狀者也銘曰事必歴試其長乃見公閱
二郡治行獨擅久者建昌澤施尤徧前曹後臺罔弗諳
練内訓耕穡外督攻戰随時樹功曷往非善民思太守
若覿公面彼懵弗知公在藩憲史家者流有状如傳庶
有民社於我民勸
[021-25b]
  王氏先塋之碑王恕/      王 㒜
上即大寳位纉承洪業圖任舊人乃首詔起尚書王公
于家命有司勸駕在道辭比至京又辭皆不可立拜吏
部尚書未幾加太子太保又辭不可葢毎辭皆荅以温
詔有年徳老成久繫人望之褒公感知遇□俛就職銓
鏡人物澄汰流品振幽滯杜請託異時丐賕宿弊一旦
掃除略盡至於大政事大號令凡廷論未决者公正色
讜言力扶國是聞者拱服蓋公既悉公奉國上亦虛已
[021-26a]
以聴志叶道同言行計施豈非千載一時之嘉會哉公
在位五年為𢎞治四年五月賜誥命進階光禄大夫勲
柱國貤恩三代曾祖彦成祖真考智皆贈光禄大夫柱
國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曾祖妣張氏繼侯氏祖妣張氏
妣周氏皆贈一品夫人雲漢之章照耀門閥雨露之澤
渗漉泉壤公感激圗惟不朽適予自南都入朝過予言
曰恕世家闗中髙祖樂耕府君以上皆居櫟陽司馬村
元時至正中曽祖始徙三原之龍橋龍橋距司馬村七
[021-26b]
十里實為唇齒之邦曽祖字安止性耿介不羣治家勤
儉人有緩急赴之恐後卒𦵏縣北三家里與二妣合兆
祖字惟真侯夫人所出居鄉恂恂執禮嘗兩為鄉飲大
賓縣夫人雅敬慕之生四子長諱禮好學樂善言動不
茍卒𦵏三家里祖塋娶任氏守節四十年辛勤撫育遺
孤次即先考字仲智號西園翁淳誠謙虛禮賢好施篤
於教子配先妣有賢行次諱徳篤實不欺勤於治生娶
李氏次諱和為人質直非善不交娶袁氏恕昔為寺副
[021-27a]
京師正室盖夫人卒歸𦵏西園時景泰辛酉六月也遂
舉祖考妣伯妣叔考妣數喪而同窆焉天順甲申繼室
張夫人卒於江西藩司亦歸𦵏西園成化乙酉恕擢副
都御史未乆先妣卒朝廷遣官賜祭戊子先考卒復賜
祭遣進士蔡晟即西園治塋域以己丑十月二十日襄
事於是享祭之堂制𠡠之碑法所宜有靡不具完扁其
門曰王氏先塋厥後叔和兄約齋卒亦𦵏於其次惟恕
學寡能鮮幸際明聖以至有今日皆先祖考之敷遺也
[021-27b]
不有紀述何以昭示我後人使知所自而迓承之乎君
其為我作先塋之碑垂諸悠久幸莫大焉予聞公之家
自渭川處士以來傳六世積徳百餘年宜臻顯融者久
矣然猶務韜晦訖不一施行用以遺之後人以俟公而
大發焉此公所謂為積學勵行以出應時需敭歴中外
致位通顯而晚益際遇輸忠竭誠茂建勲業為國元老
盖公既發其祖考之遺以顯融而光大之而復斂其餘
贏以遺之子若孫而公子七人並稱時彦一官留府兩
[021-28a]
舉鄉闈文學政事無愧世濟諸孫纍纍亦復秀頴名門
世胄當時鮮儷大書深刻植之墓隧以侈上賜以彰先
徳垂之無窮詎曰匪宜詩曰三原之王系出太原譜送
其傳派演枝蕃擽陽之居龍橋之遷一徳相承代産仁
賢蓄而未宣其宣其施其在公焉維公挺生英稟卓異
奮身儒科以階禄仕自庳而崇由逺而邇出入五朝綿
歴四紀指斥權倖觸冒忌諱一作匡拂時/病磨切近貴茍利國家他
非所計維公忠誠帝所簡知公休於家驛使交馳公來
[021-28b]
在廷國有蓍龜一節始終不植黨私維帝聖明曰予舊
老豈無寵章覆其祖考秩之冢卿爵之宫保兩國之封
載錫嘉號公拜稽首祗服休命匪臣之能祖考之慶懿
羙斯彰優渥殊幸曷顯詩之傳之有永睠彼西園松栢
蒼蒼三家里塋蔚乎相望遺䕃後昆俾熾而昌更千百
年眎此石章
  太學士文荘丘公墓誌銘    何喬新
𢎞治八年春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書武英殿大學
[021-29a]
士丘公以疾卧家連章乞致仕優詔不允遣醫賜藥中
官問疾賜食物是嵗二月戊午薨於城東之私第訃聞
天子嗟悼輟視朝一日&KR0608寳鈔一萬貫特進左柱國太
𫝊謚文荘命禮部尚書倪岳左侍郎徐瓊諭祭𦵏及祥
禫亦皆有祭遣官次苐行之工部差官造墳又官其孫
瑩尚寶司丞仍命行人宋愷䕶其喪歸将以明年十二
月乙酉𦵏於五龍池之原時喬新致政家居瑩造使以
公門生翰林院編修蔣冕所述行状求𤣥堂之銘且致
[021-29b]
其祖母夫人之言曰公治命也幸母辭予憶在朝時公
暇輒與公相過從論古今事得失公嘗予語曰吾與子
相知不啻君實景仁不幸死則后死者銘之予曰諾哉
意公言直戲耳别去四五年公猶不㤀前乃知非戲也
嗚呼方今作者如林予何人敢銘公墓然欲固辭又負
公久要之言乃叙而銘之公諱濬字仲深其先世家泉
之晉江元季有官於瓊者遭時亂不能歸遂占籍瓊山
曾祖諱均禄隠居不仕祖諱普臨髙縣醫學訓科考諱
[021-30a]
傳賢而蚤卒及公貴曽祖祖考皆贈官同于公曽祖妣
李氏祖妣柯氏妣李氏皆贈一品夫人公初進士改爲
庻吉士與脩寰宇通志書成擢翰林院編脩憲宗皇帝
即位初開經筵以公充講官有白金文綺之賜成化元
年以九載秩滿陞侍講脩英宗皇帝寔録成陞侍講學士
丁母夫人憂觧官歸服闋詣京復舊職奉脩宋元通鑑
綱目成階翰林院學士十三年陞國子監祭酒十六年
進禮部右侍郎仍掌監事三十三年冬陞禮部尚書掌
[021-30b]
詹事府事修憲宗皇帝寔録公為副總裁𢎞治四年八月
寔録成加太子太保職如故是嵗十月命公兼文淵閣
大學士入内閣司制誥典機務公三章辭上不允久之乃
就職七年陞少保改户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仍兼太子
太保自始仕至今四十有二年矣公少孤力學天資過人
六嵗能詩弱冠著論謂許文正公仕元無能改于其俗
又不得行已之道不仕可也耆儒碩師見其論初甚駭
之已而又大服以為先儒未有言及此者正統甲子舉
[021-31a]
于鄉為廣東鄉試第一名兩試禮部名在乙榜當授教
職辭卒業太學祭酒蕭先生鎡深器重之為之延譽繇
是名益重景泰甲戌復試於禮部名在前列廷試為第
二甲第一名及選為庶吉士讀書秘閣自六經諸史九
流箋疏之書古今詞人之詩文下至醫卜老釋之説靡
不探究𤼵之文章雄渾壮麗四方求者沓至碑碣銘志
序記詞賦之作流布逺邇然非其人雖以厚幣請之不
與脩英廟實録或謂少保于謙之死當著其不軌之迹
[021-31b]
公曰己巳之變㣲于公天下不知何如武臣挾私怨誣
其不軌是豈可信哉衆以為然功過皆從實書之兩廣
用兵公上書李文達公具陳平㓂方畧文達繳上之詔
以其策付總帥其後蠻冦削平用公策為多時經生文
士為文以竒怪相髙或不可句公考南京鄉試及禮部
會試凡恠詞險語皆痛斥之怨誹不恤也及為祭酒尤
諄諄為學者言之文體乃復渾厚士有慕道徳者或為
詭異之行以徼名公因考會試發策言之士乃知道以
[021-32a]
中庸為至詭異不足貴也其在太學論者謂師道尊嚴
無愧李文忠公綜理㣲宻則文忠不及嘗謂朱子家禮
最得崇本敦實之意然儀節畧焉為考諸儒所言作家
禮儀節使好禮者可學而行朱子㣲言散見於傳註語
録學者猝未易求乃采其精切者彚為二十篇倣魯論
語作朱子學的朱子綱目以正統為主然秦隋之末有
不可遽奪漢唐之初有不可遽予者乃作世史正綱著
世變之升降明正統之偏全又謂西山真氏大學衍義
[021-32b]
有資治道而於治國平天下之事缺焉乃采經傳文史
有及於治國平天下者附以已見作大學衍義補今天
子嗣位之初公書適成乃表上之上覧之甚喜批答有
曰卿所纂書考據精詳論述該博有禆政治朕甚嘉之
賜白金二十兩紵絲二表裏陞公尚書且命録其副付
書坊刋行憲廟實録成賜白金八十兩羅段八表裏仍
遷宫保踰月遂有入閣之命盖簡在上心久矣公雖堅
辭皆温詔勉飭不允所辭公在位務以寛大啓上心忠
[021-33a]
厚變士習凡人才進退政事廢舉一惟祖宗舊典是脩
首上二十二事陳時政之弊又請訪求遺書上皆嘉納
洪武永樂以來凡百司朝覲命吏部都察院考其尤不
職者乃黜不過數十人其後吏部患人言務以多黜為
公方岳以下少有㣲瑕輒黜之黜者亦不敢訴公深知
其弊言上曰唐虞三代三載考績三考黜陟今有居官
未半載而黜者所黜徒信人言未必皆實此非唐虞之
法亦非祖宗舊制也上深然之會吏部上大小庶官當
[021-33b]
黜者凡二千人乃敇凡歴官未三載者俱復其任雖經
一考非有貪暴實跡者亦勿黜盖用公之言也醫官有
療疾往来公家者以失職怨冡宰王公奏訐其短衆疑
奏出公意科道以為言上察其誣待公益厚公性剛直
與大臣論政義所未安必反覆變論言官論事亦以是
非詰之不肯媕婀取悦公無嵗不求歸前後凡十三䟽
上皆不允問勞賜賚之使踵相接于門文臣承恩眷未
有如公者先娶金氏繼娶呉氏贈封皆一品夫人子男
[021-34a]
二長曰敦吳夫人出以䕃補國子生博士工文章先公
五年卒次崑次崙皆殤亾季曰京側室唐氏出女二適
馮顥英孫男二長即□次甸平生之著述甚多有瓊室
𩔖稿瓊臺吟稿家禮儀節朱子學的世史正綱大學衍
義補遺行於世又作荘子直解未成公博極羣書有舉
僻事問之則曰出某書某篇退取書閱之良是尤熟本
朝故典樂為學者道之纚纚如目前事公今已矣世豈
復得斯人哉嶺南人物自張文獻公有聲于唐余襄公
[021-34b]
崔清獻公有聲於宋迨公四人焉公晚登政府疾病半
之故見於功業者僅若此然大學衍義補一書其經濟
之才可見矣使得久其位盡行其言相業豈三君子所
及哉銘曰嶺海之陬靈氣充塞挺生偉人翊我皇極其
人伊何曰惟文荘醇懿内實英華外彰乃官詞林乃登
延閣乃侍講筵乃典國學穹碑厚碣輝映四方緗編
青檢百世有光帝曰咨汝其代予言服休迓衡時惟女
賢公拜稽首臣老勿克寵命薦臨公乃就職公之在位
[021-35a]
為政均平百吏奉法百度惟貞文為國華位登保傅天
既生公奪之何遽立言則多蓄未盡施方策所存百世
之思石麟峩峩南海之隩文荘之墳過者必肅
 
 
 
 
 
[021-35b]
 
 
 
 
 
 
 
 明名臣琬琰續録卷二十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