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042-1a]
欽定四庫全書
明名臣琬琰續錄卷十八
明 徐紘 撰
脩譔羅公言行録 楊 亷
羅倫字彛正江西永豐人進士第一成化間官翰林修
譔養病山間卒年四十性慷慨樂善不疑人欺遇事無
所回避有不可輒面斥人舉成化丙戌進士䇿對大廷
頃刻萬言中引程正叔語人主一日之間接賢士大夫
[042-1b]
之時多親宦官官妾之時少執政欲節其下句倫不從
直聲震於時奏名第一為翰林修譔㑹内閣大學士李賢
遭喪去官朝廷留之臺諌皆不敢論説倫詣其私第告
以不可李公始以其言為然既數日復上䟽歴陳古今
起復之非是且曰如其不然必凖冨弼故事終喪劉珙
故事言事反復數千言一本於天理人心之不可已者
孔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倫以犯顔切諌為大救時行道
為急其負荷之重未嘗一日忘天下故𤼵憤如是䟽奏
[042-2a]
遂落軄提舉泉州市舶司倫雖見逐而士論益榮之由
是天下之士争自刮磨向之不言以養忠厚者為之一
變而終倫之世臺省未嘗有起復者矣倫雖以此為人
所知然亦以此取嫉於人明年召還復脩譔改南京尋以
疾辭歸閉門授徒日以註經為業垂十年卒於退居之
金牛山世之知倫者不過以其滂沛之文竒偉之節果
敢之氣而已至其心之所欲為而力之所未逮未必盡
知也嘗欲倣古置義田以瞻族人或助之堂食之錢謝
[042-2b]
而不受或衣之衣行遇乞人死於途輙觧以覆之客晨
至留具飯其妻語其子曰瓶粟罄矣之旁舍干之比舉
火日已近午亦曠然不以為意提舉泉州官例應得折
薪錢其人欺之以乏告即放遣之不復問予嘗遣人訪
之山中結茅以居取給於隴畆往來共樵牧若無意於
世者時或作為文章以發其感慨之意而人亦莫之知
也
論曰倫之必為君子而不為小人較然矣如倫之才少
[042-3a]
貶以狥人雖欲竆晦其身寜可得耶以其所學進説於
上世目之為狂何足恠也孟子稱豪傑之士雖無文王
猶興若倫者今所謂豪傑非歟無道於前而所立卓然
人莫能奪之又曰倫才大不及志其青天白日足稱云
陳獻帝/撰傳
孤忠大節文文山者為宋一人髙風直氣羅一舉者為
今一人有文山此啓故有一峯此書有一峯此書故知
文山此啓此書盖有不待駢枝縣附而自㑹者亦自然
[042-3b]
也予讀前史每見文山之烈未嘗不起千古凌厲之想
但予晚生不能接見文山眉宇徒切想望而已然越人
去國期年得見似人者喜予雖不見文山得見似文山
者喜矣今之世豈無似文山者哉成化丙戍附驥一峯
之尾登第得拜一峯泰山喬嶽白日青天盖真文山者
矣不徒似也嗚呼曾幾何時而一峯謫矣及其再見又
未數月而一峯病矣又不數年而一峯卒矣嗚呼予於
一峯當何如哉一峯跋文山此啓自謂一字一涕張東
[042-4a]
自跋一峯此書又謂一字一涕予於一峯吾道之哭世
道之哭朋友道之哭雖一字萬涕有不足以寫吾痛夫
豈止一字一涕者哉荘㫤跋書/文丞相啓
於乎一峯為道藝先覺為仁義郛郭為士庶依托為當
世醫率為沛八表之雲而翔千仞之鸑為皷萬物之風
而架層空之閣其心洞洞其性落落其文浩浩其行卓
卓白日青天泰山喬嶽於乎一峯九原不作吾誰與歸
吾終從子於冥漠陳獻章/撰祭文
[042-4b]
人心皆孔孟世道皆商周此意無人㑹西風吹古丘白
日金牛洞青雲丹鳯樓思君不可見新月上簾鈎周瑛/撰挽
詩/
侍郎楊文懿公言行録 楊 亷
楊守陳字維新浙江鄞縣人中進士歴仕景泰𢎞治間
官至吏部右侍郎卒年六十五贈禮部尚書謚文懿公
五嵗就家塾日記數百言初學詩歌輒有竒語稍長習
舉子業詞理兼優夐出倫輩四方學者往往傳録所作
[042-5a]
經義論策之文以為式
憲宗皇帝初開經筵公為講官多所啓迪一日講書武
成篇公進曰魯論稱舜無為而治周書稱武王垂拱而
天下治是則聖人之治皆不勞而佚也然後世人主有
祼居禁中委政内侍者乃召望夷之禍有髙居無為肆
情嬖豔者乃啓禄山之變是何也盖舜之所以無為者
由其封山濬川以至舉相去凶無一不盡其道武之所
以垂拱者由其列爵分土以至崇徳報功無一不究其
[042-5b]
心皆嘗憂勞而有為乃始佚樂而無為也後世人主則
孟子所謂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㤀者耳此聖狂
治亂所分惟陸下留意時左右聴者悚然權倖有重公
欲援之者使所親諭意公謝却之私於其人曰吾猶婺
婦也守節三十年今老矣豈白首而改節邪何辱新/撰墓誌
銘/
詔集議桃廟禮官請桃懿祖而以徳祖比宋僖祖百世
不遷公抗言禮天子七廟祖有功宗有徳乃孔子之言
[042-6a]
故凡號太祖者即始祖必事之以配天若商周之契稷
皆以功而非論其本統也宋之僖祖及我徳祖可比商
周報乙周亞圉非契稷比議者徒謂大儒嘗有取於王
安石之説而不從孔子遂使七廟之間既有始祖又有
太祖太祖既以配天而不正南向之位名與實乖豈先
王之禮哉若謂降而合食為非禮則王者既立始祖之
廟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而祀之固無嫌也憲宗升附
請并祧徳懿熈三祖自仁祖以下為七廟異時祧盡則
[042-6b]
以太祖擬商周契稷而祧主藏於後寝祫禮行於前廟
時享則尊太祖祫祭則尊徳祖各不失尊庶無悖禮議
者不能從程敏政/撰傳
𢎞治元年春公上疏請上日御經筵及午朝聴政大畧
謂陛下一日之間居文華殿之時多處乾清宫之時少
則心清理明聖徳日隆矣優詔嘉納脩憲宗實録以公
為副總裁仍兼禮部事公上章請辭部事専史職章再
上皆不允踰年公又疏乞致仕且曰吏部進退百官衆
[042-7a]
怨所集聞望如尚書王恕者尚招人言况臣迂踈豈勝此
任仗望賜臣致仕養病林下以盡餘年上不許致仕命
公以吏部侍郎兼詹事府丞史館供職如故公嘗言古
人謂國可滅史不可滅我太祖定天下即命儒臣撰元
史太宗靖内難其後史臣不記建文君事遂使建文數
年朝廷政事及當時忠於所事者皆湮沒不傳及今来
輯尚可補國史之缺景皇帝已復位號而英宗實録標
目猶言郕戾王附是冝改正舊例羣臣章䟽留中者雖
[042-7b]
有可傳皆不得書乞以留中之奏悉付史館擇而書之
草奏欲上以病不果墓/誌
公天性孝友與人交篤於信義居嘗退遜體若不勝衣
言若不出諸口至商確義理論事是非曲直則侃侃剛
直視義所在勇往奮發雖壮夫不逮也嘗被命教内侍
省教成多去為近侍與公同事者率因之取寵貴而公
獨無少資藉士論多之公博學多識於書無所不讀遇
有所得即為論著蚤嵗嘗作五經四書私抄而詩書二
[042-8a]
經尤為精到至其家庭授受而用以取科者則専門易
學王㒜撰/神碑
先生志行髙雅學博而才俊問學之功孜孜不懈而天
資頴敏絶人古今詩文毎一過目輒為倍誦於凡事物
之觸於目感於心者未始不即之以賦咏作為詩歌以
見意李紹撰禮闈/唱和詩序
公二子長茂元字志仁次茂仁字志道先後起家進士
茂元累官山東按察副使𢎞治甲寅河決張秋朝廷遣
[042-8b]
重臣治河而武臣中貴各持有頭目縻用不貲茂元馳
疏上聞以是得罪謫長沙府同知尋謝病棄官歸屢為
當道薦起弗果𢎞治癸亥尚書馬文升推轂轉安慶府
知府茂仁今任刑部廣東司郎中先是委議問刑條例
兼總本部十三司章奏諳達事體士論韙之諸孫美珩
美璜美琚美瑀美瑶美環美瑜森然玉立又公之積慶
云統/志
廣東布政陳公言行録 楊 亷
[042-9a]
陳選字士賢浙江臨海人進士歴仕天順成化間官至
廣東左布政使卒年五十八公少沈静端慤不妄言笑
從鄉先生陳璲㳺日坐一室誦習未嘗嬉戲敝衣糲食
人不堪其清苦而處之自如為文理致深宻讀之有味
吳寛/撰傳
出廵江西風紀大振不以刑法立威官吏相戒自不敢
犯憲宗嗣位公上疏言君子小人進退治道所係不可
不慎言甚剴切提學南畿學者競為浮華之文力欲變
[042-9b]
其故習徧歴郡縣宿學宫黙然端坐以身為教令讀小
學書暇則習禮一時諸生翕然感化
擢廣東布政使廣民疲困為除徭役罷和買偹賑濟皆
務為惠養計數洗寃獄閩人賴克哥等三十九人湧於
海舟為風漂至潮州守者獲之以通畨論又邑民劉馬
住及黄福等十九人被誣為盗公察其寃悉釋之尤不
畏貴倖中官有弟昌為武職者逼娶寡婦為奪還之於
是乃有提督市舶司者倚進貢為奸利役户苦於供需
[042-10a]
特减三十人其後畨人馬力麻與海商私通販易詭稱
蘇門答刺國使臣市舶利其貲不問公𤼵其偽時又有
賽瑪爾堪使臣泊六灣以獅子入貢浮海還國云欲往
滿刺加更市獅子公言此西域賈人為圗利耳使墮其
謀必貽安南諸夷之笑國體所闗甚非細故中官既蓄
减役户之怨且素利進貢及是毎為阻抑怨益深乃誣
奏他事勘事者求事實不得必欲文致其罪竟逮公赴
京廣人數萬擁留之公在道病作行至南昌而卒
[042-10b]
公立志以古聖賢自期待潜修黙識不求人知其學以
克己求仁為要因自號克菴讀書不資於文詞遇格言
即手録於册為力行之助平生言若不出口視所當為
者則勇於為之不顧利害其處事緩而詳御下嚴而恕
至於言動端荘雖家人見其終身然也身既貴顯燕㑹
惟服先人故衣帶客至瓦器疏食相對無媿色自河南
聞喪還行装蕭然車一兩而已及之官廣東騎驢出都
門而去其儉約有寒士所不及者並/傳
[042-11a]
嗚呼此吾友陳公士賢之墓公有天下不可奪之大節
有足以濟天下之大才有不可遏於天下之大勇國家
承平日久士夫多奄奄無氣節間有之而檢身之功或
歉焉故其發之也不耀而其持之也不恒如吾士賢則
何可議哉其學識粹然一出於正其操履恪然一出於
誠其居此官即欲盡此職其行此事即欲盡此心其視
去就升沈甚輕一在於生靈國家餘不䘏也宦轍所至
無不感動響應者廵江西江西人到今萬口一詞稱頌
[042-11b]
為各御史南畿河南士名遮道泣送者萬計復相率立
生祠及去思碑被閹誣時兵民數萬填溢衢巷號訴於
詔使多涕泣者閹復以賂啖公所黜吏張聚者證公吏
死不從公名滿天下士大夫無問識不識論一時正人
必僉曰陳某張元禎/撰墓表
吏部尚書康懿陳公墓誌銘 王 㒜
𢎞治元年二月二十九日太子少保南京吏部尚書致
仕莆田陳公以疾終於家訃聞命加䘏典又命舉壹惠
[042-12a]
之制於是諭祭以文瑩𦵏以式具如故事而以康懿易
名又允合經禮上念公先朝舊臣所以軫不憖之悲而
施寵終之恩如此吁可謂盛矣公𦵏有日其家以公治
命來請予銘予感公知已不能辭乃按其鄉人工部侍
郎劉公璋状而銘之曰公諱俊字時英别號患菴自㓜
聰警不凡長逰即横治書經正統丁卯試鄉闈以閩藩
第一人𤼵觧明年中進士第授户部主事累遷員外郎
郎中成化乙酉陞南京太常少卿戊子召為户部右侍
[042-12b]
郎癸巳改吏部乙未陞左侍郎丁酉滿九載拜南京户
部尚書庚子奉勑改兵部恭賛機務甲辰轉吏部丙午
尚書九載滿赴闕上嘉勞之賜以羊酒寳鈔俾還任無
何疾作抗疏乞休遂加太子少保致仕璽書馳傳還鄉
仍命有司月給廩米二斛嵗供輿𨽻四人盖歸既逾年
而疾甚以至不起公為人負氣礪志自為主事已綽有
賢聲嘗督天津諸衛官兵採秋青草即日奏减嵗増之
數三十五萬束令止輸原額蘇松諸郡折糧銀為里豪
[042-13a]
所侵者七十五萬兩有竒公往徴之不數月悉輸内帑
尚書金公濓大賞異之自是更景泰以至天順其所任
職皆嚴辦而賢能之聲日益有聞辛巳朝廷出師征兩
廣叛㓂命公往督饋餉時郡邑殘破公私匱乏百方籌
畫事克有濟大率如弛鹽商越境之禁俾得随處貿易
而引輸粟二斗於南雄梧州用是兵不乏食而民不出
賦輿論稱之是冬母喪乞守制不許明年師還始歸莆
又明年復任未幾而有太常之命先是為少卿者多不
[042-13b]
檢一祠官缺請託紛然公至僉舉以公遂帖然服盖其
為務甚簡而公任之嘗不勞餘力識者固已知非公久
處之地矣閱嵗再朞遂入朝為户部尚書楊公鼎以剛
悍自任不稍貸於僚佐然獨重公事經公㫁制者即不
復省屬時四方奏災異三邉告輸輓文移還集咨議旁
午裁决如流不淹晷刻而靡不曲當人咸服公為不可
及幸卯京師饑公奉勑發太倉粟一百萬斛减價糶以
利民權貴有乗時射利者公請於上凡糴以升十計滿
[042-14a]
一石者閉不與其計遂沮而饑者獲濟壬辰上命将北
征特勑公總督軍餉於秦晉諸邉公倍道疾馳比至則
邉庾空竭嵗且不登芻粟價湧而榆林延綏糧道險逺
輸者病之公乃𤼵金於内郡市易且修西安韓城同官
徑道以使飛輓是行所向無敵敵人授首公勞伐居多
凱旋加俸一階尋遷吏部銓綜人物號為清允比陟南
臺薦更留府剗除宿弊盖不動聲色而事皆就緒不假
威嚴而人自摺服名徳老成上方倚毗而公乃引疾决
[042-14b]
去秩増宫保而禄之終身下/缺
明名臣琬琰續録卷十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