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g0038 明名臣琬琰錄-明-徐紘 (master)


[032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明名臣琬琰續録卷八
             明 徐紘 撰
  禮部侍即李公神道碑     彭 時
國朝以天下之事分任六部部長貳非負才徳重望者
不是遷故當時以為極選其有遷自翰林者人望尤重
盖翰林兼有文學之長故也然長于文學者政事或不
足語政事文學兩盡其能若吾李公者世亦鮮矣公諱
[032-1b]
紹字克述世家安成之浮山為鉅族自㓜失怙而有立
志稍長補邑庠弟子員從前恭議鮑先生時受春秋年
二十領宣徳丙午江西鄉薦癸丑㑹試中經魁廷試賜
同進士出身觀刑部政是歲奉使雲南歸遇宣宗皇帝
銳意儲才合臨御以来三科進士數百人拔其尤者應
二十八宿為翰林庶吉士俾積學以俟大用而公預焉
其優禮給賜一循永樂甲申之制仍賜御製詩以示勉
勵公感激淬礪學以大進乙夘英宗皇帝嗣位擢翰林
[032-2a]
撿討預修宣廟實録為檢閱校正正統戊午書成賜白
金文綺加禄秩并賜宴西苑一考最進階徴仕郎贈父
如已官封母太孺人妻孺人己未以剰員賜歸鄉里期
年驛召復任充經筵官丙寅丁内艱己巳服闋之官踰
月滿九載陞修撰是秋北兵入邊六師敗績于土木朝
士多遣家南徙公曰主辱臣死奚以家為卒不遣庚午
景泰紀元兼經筵講官辛未同考㑹試壬申陞司經局
洗馬兼修撰甲戍主考㑹試兩持文衡去取公當士論
[032-2b]
翕然推服尋奉命祀南嶽舟至洞庭阻暴風為文禱于
神俄頃風息舟行無虞是歲賜誥進階奉直大夫贈封
父母妻如制丙子預修寰宇通志成賜白金綵幣進右
春坊右庶子兼翰林侍講天順丁丑改尚寳司卿仍兼
侍講尋掌院事冬陞學士賜二品金織衣戊寅奉命與
諸學士更番侍東宫講學于文華殿尋陞禮部右侍郎
時有結權貴圖進者上不許密訪近輔求才徳老成厭
服人心者得公甚喜曰朕知其人乆矣次早召吏部陞
[032-3a]
任公聞者為之驚喜及即任公卿徃賀尚書王公翺舉
酒酹曰天選侍郎也盖以前此倖進者多㫖授故云已
而權貴不平伺間譛公奏事多南音上曰大臣以徳選
何以聲音為是年國子監祭酒陳詢致仕去吏部舉翰
林二人未用乃請以公兼領之上謂王翺曰禮部不可
無此人其别選代之翺退語同列曰我不知李侍郎見
重于上如此己夘夏四月賜諸大臣逰西苑且命内臣
陪宴盡歡中有醉失儀者公執禮益恭謹既歸復為文
[032-3b]
記之辛巳蒙賜誥進通議大夫贈二代并妻如制癸未
會試知貢舉防範嚴密一洗塲屋宿弊有怙勢請託者
峻却之弗顧甲申今上即位命翰林纂修英廟寔録以
公為副總裁越二年書垂成公沾微疾即上章求解任
上察識其誠許暫歸俟疾愈復来時成化丙戍秋八月
也既歸疾良愈足跡不履城市或諷公曰疾愈矣可不
出耶公曰吾老矣出將何為辛夘春國子祭酒為其属
所搆去天官議曰國子監成賢化俗之地官不重不足
[032-4a]
以隆師道然官之輕重係乎人今必得學行老成有名
望如李某者居之則師道立矣乃援洪武初起致仕尚
書劉崧署司業例起公為祭酒疏入上即日降𠡠遣人
乗傳召公命未及門而公卒矣士大夫初聞召公相慶
于朝比訃至又相嘆曰天不興斯文耶何奪李公之速
也上悼惜遣官賜祭且命工部造墳以壬辰十一月二
十八日𦵏于本縣十三都下村南埧金鷄嶺公生永樂
丁亥十二月二十七日卒成化辛夘正月二十八日壽
[032-4b]
六十有五曽祖考諱慧龍學行為鄉里師祖考伯魁考
遵武俱贈通議大夫禮部右侍郎祖妣劉妣劉妻曽俱
贈淑人子男六瓌休寧縣丞玘國子生瑢監察御史璡
國子生琛璠孫男女各八曽孫男一公體貌豐偉識見
明敏苦刻問學少壯至老未嘗一日去書不觀自六經
子史下至地理醫卜方技之書靡不精究聞四方有異
書及古碑文字必購求之故積書甚富其為文力追古
作規矩嚴謹有得于歐為多其字畫出入晉唐間恭以
[032-5a]
蘇長公之剛勁竒逸自成一家與人論文評書必先法
度見人制作稍不合則曰是無師承不足觀也察後進
有志于學者奬掖稱譽惟恐不至處僚友以誠勸善規
過言直意盡雖衣冠不正舉止失度亦必告焉其愛人
以徳如此平居以經濟自任通古今廢興之故逹政治
弛張之宜叅稽辨析竦人聴聞其或先事計成敗與逆
料人之情偽驗之日後百不失一二居官以文字為職
者二十五六年纂述考校恒盡心不苟典禮八年一以
[032-5b]
正道輔其長遇吉凶大禮斟酌損益同列無不讓能始
為檢討即以剛直得名楊文貞公深加器重比寢疾英
宗遣内侍詢人才文貞舉公輩五人以對當時雖未及
用而巋然負公輔望自是始矣士林每徯公大用以展
厥藴而遽止于此宜乎上下交悼之不已也昔公從學
鮑先生嘗館穀余家暨余至京亦主公寓以從聨官聨
事又聨比而居相徃還談論甚密公喜曰吾與人言多
不合與子論事十同九何耶嗚呼余豈公比幸賴公切
[032-6a]
磋之益而公以疾去竟不復起然則余之悼公豈常情
比耶焯徳墓道其又何辭謹序述如右復系以銘曰奕
奕安成山水清墽秀鍾于人著自古昔髙才名徳世有
顯庸秩躋亞卿寔始于公公貌魁竒公才傑特増重鄉
邦匹休前烈奮興科第際遇聖明儲才翰苑頡頑羣英
踐歴清華廼遷翰長直氣雄文縉紳翹仰帝心簡在爰
陟亞卿國有典禮是程是經兼史總裁功多同輩陞榮
有期歛焉而退身退名髙天子懐思表儀胄監匪公而
[032-6b]
誰召命及門而公先逝朝野興悲士林隕涕嗟公才具
用無不宜彼蒼弗佑廼嗇厥施施用未宏歛畀諸子踵
武仕途方進未巳有子有文有位有年賁終有詔其何
憾焉麟碣嵬峨龜趺贔屭焯徳有辭尚垂永世
  副都御史陳公墓碑銘     柯 潛
嘉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邵武陳公以疾卒于家
訃聞上惻然遣官諭祭并營𦵏事其子復以君恩父徳
皆宜以傳乃專价致書来属予為文將伐石刻于墓道
[032-7a]
以彰示来世予少慕公名及登朝接公偉論加敬重焉
請老歸予送于都門外握予歡言以忠義相期許抵家
又寄詩申前意則予雖晚進辱公之知深矣墓石之文
其何敢辭按永豐縣黄永從所著事狀公諱泰字吉亨
曽祖禄一姓陳祖㓜鞠于外祖曹氏從其姓至公為都
御史始請復焉祖子祥俱不仕父封中憲大夫都察院
右僉都御史汝繼母封恭人吳氏公儀度修整言簡而
有章淹貫經史喜為詩永樂癸夘發解鄉闈宣徳丁未
[032-7b]
㑹試乙榜除直𨽻安慶府學訓導以得教育英才為樂
正統丁巳廷臣交章薦其賢擢為江西道監察御史累
奉命廵按貴州山西山東諸藩克振風紀奕奕有重名
在貴州都指揮宫聚表桀驁聞公至不敢肆其奸大軍
征麓川歲取土兵二十為向導將士或失利輙殺土兵
以為功公奏罷之夷人仰戴如父母越數月召還調陕
西道諸道有疑獄皆以决于公無或稱寃者在山西時
㑹南北圻旱澇相仍詔下求直言衆皆以為天災公獨言
[032-8a]
洪範庶徴皆由人事乞罷大臣不職者以格休徴于是
都御史陳某侍郎李某祭酒吳某御史成某等皆罷去
又奏舉山西藩憲及州縣官之貪殘者悉置之法在山
東以藩憲多匪人陳疏懇懇數千言大要以選賢去奸
為治本上嘉納之擢為四川按察司按察使不踰年而
蜀大治鎮守都御史冦某忌公才名隂諷所私叅議陳
某誣奏公杖殺人下刑部獄其人寔自溺水死乆而始
白復官己巳敵人内侵命公協同將臣守偹紫荆關及
[032-8b]
廵視沿邊諸寨景泰改元陞大理寺右少卿守備白羊
口轉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鎮守易州節制紫荆倒馬等
關及沿河關口三十六處公早夜究心畫計忘其勞敵
知有備遂遁去又考察大名廣平順徳河間諸府衛官
吏去留咸當人心既而三上章辭位不得命益勵勤以
圖報稱甲戍陞右僉都御史疏理徐州吕梁二洪及臨
清濟寧諸處河道丙子廵撫蘇松常鎮及嘉湖諸大郡
涖下嚴而不苛為政清明吏不能髙下其手以侮公法
[032-9a]
天順改元以䜛言左遷廣東按察司副使連丁父母憂
去壬午服闋復左僉都御史加賞賚廵撫四川蜀中老
穉皆熟公名聞公至奔走相告曰曹憲使復来吾蜀其
將安以嬉乎州郡吏望風解組者數百人甲申陞右副
都御史廵撫淮揚等處兼督漕運軍民皆安之成化改
元上章乞歸詞甚切上念其效勞有年賜允搢紳大夫
宴餞于都亭車盖塞途都人聚觀以為榮家居五年卒
時己丑十月二十二日也距生永樂改元二月二十九
[032-9b]
日享年六十七配王氏封恭人先公七年卒子男一復
讀書飭行有父風女二墓去家五里許曰伏洲山卒之
又明年正月初九日𦵏公天性孝友嘗慕鄉先哲李忠
定公之為人平居謹黙如不能言在朝廷論事纚纚如
倒囊出珠指斥權奸無所頋忌累奉命保障重地積有
勛未嘗有矜耀色聞官吏無行檢者怒目切齒必去之
乃已以此被䜛貶斥其志不少回致仕歸囊中無長物
閉户理舊書里巷人罕見其面間出逰水山間哦詩酌
[032-10a]
酒囂然樂有餘而忘其家之匱乏也學士安成彭公哭
曰如此人天下亦少何止閩中予又嘗於廣坐中聴人
論時貴賢否得失至公無少疵議者盖公之志行素孚
於人故為公論所許無間言君子士夫方望其大用以
究厥施而公未及致仕之年决於引去此其始終全節
古人所謂知止不殆者尤為世所髙焉方遘疾語其子
曰死生有命無足悲者慎勿舉僧道追薦之事庶以化
乖俗也翌日正衣冠肅然而逝所著詩文有拙菴集奏
[032-10b]
議稿武陽志藏于家塾銘曰翳陳之先世有顯聞公𦙍
厥後益振其芬鄉有先賢曰李忠定公仰其風持行純正
以儒發身司教泮庠以道率人多就才良廷臣交薦乃
陞御史論事風生聞者喪匕再遷憲使徃莅蜀川威行
澤沛一方宴然少卿都憲屢躋峻秩帝曰嘉哉予頼汝
弼將命于外歲靡有寧撫民禦敵所至有聲中遘䜛言
仆而復起天子聖明保公終始公彌效績仰報休恩惟
恭惟敬夙夜弗諼名遂身退乃天之道徜徉林邱以佚
[032-11a]
其老年六十七以壽考終錫𦵏與祭曰旌其忠君子之
榮匪徳曷有刻辭于珉以昭永乆
此言鎮守都御史冦某忌公才名則録中左都御史莊
愍冦公其人也嗚呼人才難得瑕不掩瑜尺有所短寸
有所長其可忽哉
  翰林學士文懿吕公神道碑銘  李 賢
公諱原字逢原姓吕氏浙之嘉興秀水人自㓜頴敏九
歲能通孝經小學稍長為文輙驚動長者時父兄俱為
[032-11b]
教官識者曰此子穎殆脫而出者也未幾父兄俱卒于
景州公尚未成童孤貧不能歸喪或諷以俗有焚之者
公澘然出涕不從遂厝州城之東曰他日有力必歸之
也年及弱冠乃奉其母歸嘉興故無田宅假館以養母
力學不輟清苦之志愈堅郡守黄懋亷知之乃延為子
弟師尋俾充邑庠生公亦自奮大肆力於經史正統辛
酉遂魁鄉薦明年中禮部㑹試廷對賜進士及第第二
人擢翰林編修得入秘閣讀所未見書其學益富癸亥
[032-12a]
與修五倫書丁夘朝廷思用竒才乃簡狀元劉儼等十
人進學東閣入侍經筵公居其一景泰初遣祭蜀王徃
還萬里間凡有饋送一毫不取未幾充經筵講官辛未
進侍講壬申夏以右春坊右中允兼侍講秋九月進侍
講學士仍兼中允癸酉與修歴代君鑑秋八月主順天
府鄉試己亥與修寰宇通志明年書成進右春坊大學
士兼侍講每書成進講輙有寳鏹白金文綺之賚天順
改元皇上復位轉通政司右叅議仍兼侍講春三月主
[032-12b]
禮部㑹試夏六月召入内閣知制誥尋翰林學士庚辰
春主禮部㑹試尋總裁大明一統志凡金帶玉杯梭服
貂帽便蕃之賚歲無虗月公夙夜感激思盡論思之職
時老母病在牀公躬調湯藥憂形于色乆而不愈壬午
秋八月母卒公哀毁踰禮啟父櫬歸而合𦵏之詔有司
營𦵏命公襄事即還朝公懇乞終制不允抵家未及窆
期忽得風疾不起在是歲十一月二十七日距生永樂
戊戌六月十八日得年四十有五訃聞上悼歎不一特
[032-13a]
贈禮部右侍即諡文懿命工部為營𦵏事遣官諭祭於
其家仍命其子㦂為國子生皆異數也公天性孝友事
母得其歡心撫育兄子皆抵成立宗族中有困乏者必
推所有以賙之遇人之危殆者濟之惟恐不及也歲時
賞賚奉母之餘輙分遺鄉黨僚友而自奉甚儉為人沈
毅有醖藉悃愊無華内端外和與物無競處已待人不
立厓岸事有不可則㨿理諍之未嘗諛言媚色以狥人
取恱三為主考取士得人最多其教人也誠切懇到善
[032-13b]
于警發故四方之士及門者衆其學造詣益深作為文
章議論超越皆有根㨿而理趣充然詩有典則音律渾
厚無纎巧靡麗態初入翰林時楊文貞文定諸公咸器
重之知其所就必逺大也及入内閣與大議所見出人
意表而為民之心尤切天下有隂受其賜者矣士望方
殷冀必乆于其位用極康濟之功而天不假年可勝痛
哉公之先世多顯于宋故居有稱為吕家府者髙祖茂
卿仕元為提舉曽祖仲雄祖伯誠俱隠徳不仕考嗣芳
[032-14a]
永樂中領鄉薦為山西萬泉教諭累贈翰林侍講學士
兼春坊中允母顧氏累封太宜人兄本亦領鄉薦為景
州訓導故萬泉就養而終于此公亦流寓者乆之配徐
氏累封宜人子男二長即㦂次曰奎所著有介軒集藏
于家嗚呼公與予同事者六年盖端謹篤實之士也世
何可多得哉今其已矣可不銘諸銘曰浙水之彦代其
有人吕氏一族罕與之倫自宋以来至公再顯卓然奮
興斯慶之衍儒業相傳自其父兄公克振之以大厥聲
[032-14b]
遭遇之隆千載不偶事業文章世豈多有冥冥造物胡
不假年乗除之數率由自然曠典是承賁于鄉土生榮
死哀昭示終古
  少詹事劉公神道碑銘     李 賢
聖朝承平相繼將百年于兹而博雅老成之士歌詠賛
襄於其間以賁飾一代之盛者屢見於世若詹事府少
詹事姑蘇劉公其一人焉而今已矣公子瀚持史官陳
鑑之狀泣而請銘予因慨夫老成之人漸以澌盡而尚
[032-15a]
忍銘公哉辭弗獲按狀公諱鋐字宗器號假菴其先汴
人有為黄州統領者宋南度時徙建康髙祖順之仕元
為平江路榷茶提領因家於蘇遂為長洲人曽祖元善
號雪樓元末兵亂嘗率其賢豪以障鄉井里人徳之祖
徳讓洪武中以明經為沛縣儒學教諭考仲輿隠徳不
仕用公貴贈徴事郎中書舎人妣陸氏贈孺人公生彌
月而孤數歲入鄉塾輙有志向學雖衣食粗糲弗顧也
未冠即授徒里中從之者甚衆其言動規模如宿儒鄉
[032-15b]
之長者皆折輩行與交性孝友母遘疾刲腕肉以進旦
夕籲天求代比沒哀毁垂絶者再見者莫不感嘆事兄
若嚴師雖加楚毒不敢怨迎寡姊養于家從父沒而絶
嗣公以父命出繼之永樂戊戌以善書徴入翰林明年
中京闈鄉試未上春闈授中書舎人宣徳己酉與修兩
朝實録成賜白金文綺陞兵部車駕主事仍莅事内廷
正統戊午與修宣廟實録成進翰林侍講金綺之賚有
加正統戊辰詔擇進士頴敏者為庶吉士属公教之公
[032-16a]
懲曩之事虗文者慨然以師道自任俾力追古作有一
字未愜者經月不置以故諸吉士大有所造後多以文
學致名己巳進侍講學士景泰庚午主考京闈及掲曉
第一人劉宣乃盧龍軍士同事者欲更之公曰朝廷立
賢無方不可乃止時論韙之公未沒宣已第進士為翰
林修撰矣初置經筵官公居首選數賜白金文綺寳鏹
禮遇甚隆辛未夏不雨特遣祀濟瀆壬申春缺祭酒衆
難其人大學士髙穀曰學行老成無如劉某者遂抗章薦
[032-16b]
之命下以公為國子祭酒士𩔖懽然有得人之賀公曰
士子若室女當保愛之於是定程課示教條旦暮講解
如恐弗及有託權貴以求倖得者斥弗聴六館之士帖
然明年養母陳氏卒朝廷欲奪其情公力求終制服除
仍拜祭酒天順改元皇上復位宫端必求宿徳之儒在
朝無踰公者遂陞少詹事日侍講讀輔導惟謹忽一日
不至云已捐館矣朝紳莫不駭然上聞訃哀悼曰安得
學行醇篤如斯人者遣禮部侍郎李紹諭祭于其家公
[032-17a]
生於洪武甲戌八月二十日卒天順戊寅十月六日享
年六十有五公性介特絶軟媚之態立身以不欺為主
未嘗疾言遽色尚儉約已貴而猶僦居隘陋裕如也禄
賜之餘必分惠宗族故舊之貧者恒館粟之僚友卒而
乏者為具後事復教其孤有至顯官者有病吏公憐而
舎之染其疾及家人或請遣之公弗聴已而皆愈鄉人
有繫逮不能明者公為白其寃其人亷之懐金以謝公
曰吾直爾公也豈為私邪遂感泣而退其善行如此𩔖
[032-17b]
者甚多立朝無惰容不以寒暑乆速而少變亦其志之
堅定也楊文貞文定兩公皆重其為人每稱道之家訓
素嚴仲子瀚以進士使南戒之曰見利毋茍得也閱其
衣篋以行比還仍閱之如故乃喜曰無玷吾門矣平生
躭嗜文籍博極羣書素有醖藉為文紆徐演迤務造至
理詩古淡舂容自有餘味方衆賢聚于朝以意氣相雄
長公獨用心於内退然沈毅略不與較有假菴集若干
卷藏于家配陸氏封孺人子男四長澄次瀚天順丁丑
[032-18a]
進士次滸次泳孫男女十人卜以明年某月某日𦵏其
縣武邱鄉之原從先兆也銘曰時維雍熈氣乃淳固豪
傑之才咸出仕路姑蘇之墟文物之鄉卓犖之士後先
相望猗嗟劉公聞道甚早成童為師諕其長老六書之
精應帝之徴受薦于京文為世程乃入秘書染翰滋乆
國史屢修皇錫多有乃訓吉士乃典文衡懇切公正位
升譽騰公為司成聿興士𩔖其教以身展也無愧公為
詹事入佐元良其輔以道赫兮有光兹也全歸惟帝之
[032-18b]
恤勒銘髙原永示無斁
  太常少卿文介劉公墓碑銘   李 賢
士之所存文與行而已惜乎今之世能具是二者鮮焉
若劉文介公其殆庶幾乎公諱儼字宣化别號時雨上
世自金陵徙江西泰和復徙吉水以儒術起家為望族
五世祖天聲以書經授家塾宋咸淳進士第新民繼于
是劉氏經學盛傳于時曰益厚曰維徳曰永寧公之髙
曽祖也皆能以先業相承考原性號退菴隠居不仕以
[032-19a]
公貴贈奉議大夫右春坊大學士兼翰林院侍講妣楊
氏贈宜人生子三公其季也公為人端介自㓜不凡勤
學勵行退菴知有逺大志遣從族之先逹時年十六七
為文必主理雖修舉子業耻為口耳之學務探底裏嘗
曰讀書豈但皮毛而已年二十四遂領鄉薦春闈中乙
榜不就而還潜心林下二十六年正統壬戌乃得雋春
闈廷對有鯁直忠愛之詞遂擢進士及第第一授翰林
修撰階儒林郎位既顯學益進遂以古文名天下八年
[032-19b]
與修五倫書獲賞賚十一年充經筵講官賜勅命景泰
初進侍講階承直郎三年遷右春坊大學士兼舊職階
奉議大夫四年與修君鑑書有白金文綺之賚五年選
進士十八人為庶吉士與狀元孫賢等属公教之六年
賜誥命是年修寰宇通志為副總裁繼續宋元通鑑綱
目公復領之七年志書成進太常少卿兼侍讀階中奉
大夫錫賚益厚尋主考京闈有公卿之子欲僥倖科名
者公持公道落之遂誣公重罪頼學士髙穀救之獲免
[032-20a]
天順改元皇上復位奬用忠良以公署翰林院事將有
寵任之漸而一疾不起公天性孝友初二親垂白在堂
伯兄早亡仲兄優㳺文翰間唯公綜理家務雖公私多
故而二親安公之養及遭親喪立身毁形凡附身附棺
之事無所不用其極居閒教子弟務底成材有姪曰斆
官阜城而死公哭之歸櫬于鄉族人數千指稱公無間
言凡窘者𦵏其喪貧者成其配寡弱者扶之得所及上
春官鄉人有貸者悉焚其劵嘗慕范文正公之為人立
[032-20b]
義倉於先祠之左貯粟以周其乏且自為記以見志在
朝言論侃侃所交必正人回邪者必折之不少假用是
直聲大振訃聞上悼惜不已特贈禮部左侍郎諡文介
勅工部營𦵏事復遣官諭祭其家嗚呼若公者斯可謂
之士矣公生洪武甲戍正月十三日卒天順改元九月
十二日享年六十有四配淑人王氏故翰林編修覺非
之女子男三長節次即次敉孫男二銘曰黄茅白葦天
下紛紛孤松挺秀拔然不羣毅此劉公得氣之正浩然
[032-21a]
流行莫之敢競繄氣所發有行有文名魁天下義動士
人翰苑春坊太常之署較藝編摩綽有餘裕位不滿徳
士論惜之才不盡用我皇恤之特進崇階載加美諡光
振廬陵羞彼千駟公行公文耿兮不磨詔爾後世銘勒
山河
 
 
 
[032-21b]
 
 
 
 
 
 
 
 明名臣琬琰續録卷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