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k0027 羣書會元截江網-宋-闕名 (master)


[024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羣書㑹元截江網卷二十四
  戰守和
   歴代事實
戰 堯舜不戰屈人兵湯與桀戰於鳴條之野書湯/誓
王戎車三百兩虎賁三千人與戰於牧野牧/誓髙祖至藍
田又戰其北秦師大敗本/紀擊韓王信于銅鞮乗勝逐北
至樓煩本/紀武帝匈奴請和詔上下其議王恢曰擊之便
[024-1b]
單于可禽百全必取韓安/國傳單于能戰天子自將待邊本/紀
竇憲與北單于戰於稽落山大破之遂登燕然山勒石
紀功而還本/傳唐太宗七年李靖與吐谷渾戰破之李世
勣及薛延陀戰敗之本/紀帝謂左右曰今惟遼東未賓朕
自取之帝使李勣當賊以騎四千趨虜北山虜視勣軍
少即合戰帝自山馳下合圍之延壽等降因號山為駐
蹕山圖破陣狀勒石紀功髙麗/傳
   偶句
[024-2a]
    彼竭我盈魯以克齊
    怒我怠冦随以謀楚
    陳無鬭心鄭師敗之
    鄖無鬭志楚師克之
    李晟孤軍以抗强虜
    張許百戰以全江淮
    寜郤安國之言而不回馬邑之師漢武/帝
    寜抵狄山之語而不阻沙漠之行
[024-2b]
    伐蜀之謀非之者譁然而不能阻黄裳指授
     之畧唐德/宗
    擒蔡之舉排之者紛然而不能止裴度督戰
     之行唐憲/宗
    漢髙之於匈奴其始主於戰一阻於平城之
     衂而遽與之和
    唐太之於突厥其始主於和一阻於渭橋之
     辱則又與之戰
[024-3a]
    窮兵而絶大漠不足以服匈奴受朝於渭上
     者非兵之力也
    親征而出遼東不足以平韎鞨拓地於安東
     者非戰之力也
守 匈奴入冦邊陲充國則屯縁邊九郡此以兵勢規
畫為守也李龍媒出海道蔡謨則立鎮守八所此以形
勝規畫為守也六國既滅始皇北築長城為籓籬此以
形勢規模為守也
[024-3b]
和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曰惟仁者為能
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
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句踐事吳孟梁/惠王晉戎子因魏莊子
納虎豹之皮以請和諸戎魏絳曰和戎有五利焉鄭人
賂晉侯樂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曰子教寡人和諸戎
曰夫和戎國之福也君之靈也左襄十/二年髙祖冒頓冦邊
使婁敬往結和親婁敬/傳文帝後元二年詔單于新棄細
過和親已定始于今年本/紀與匈奴結和親後而背約令
[024-4a]
邊備守本/賛武帝即位匈奴來請和親上下其議韓安國
曰勿擊便韓安/國傳單于怖駭交臂受事屈膝請和司馬相/如傳
宣帝神爵二年匈奴遣名王賀正月始和親本/紀光武二
十二年匈奴遣使請和親同/上唐髙祖遣劉文静使突厥
連和同/上太宗突厥遣使和親羣臣咸請許之封倫曰彼
謂我不能戰乗其怠擊之必勝勝而後和威德兩全矣
封德/彜傳德宗詔大臣以和戎息師之便馬燧曰可百年無
虜患栁渾曰突厥狡變無常易以兵制難以信結栁渾/傳
[024-4b]
   偶句
    鴻溝之約方成而固陵之師已㑹
    渭橋之盟方結而定襄之捷已馳
    和戎之説始于魏絳而晉人收五利之全
    和親之謀始於奉春而漢邊有屢警之患
    自李唐而有稱臣之和而心益横
    自石晉而有割地之和而勢益強
    髙澄無故而請和所以激侯景之變
[024-5a]
    吐蕃未困而請和所以罷馬燧之權
    後元之世匈奴嘗和親矣而跳梁乎蕭闗之
     强
    建元之初匈奴嘗和親矣而覬倖乎馬邑之
     利
    東晉焚幣之舉意若壯矣莫能終淮陰之業
    太宗便橋之盟意若怯矣竟能奏定襄之功
    自漢而有結婚之和若得勾踐事吳之遺意
[024-5b]
     而莫能息邊民之肩
    自漢而有遣幣之和若得太王事狄之遺法
     而徒以失國家之體
    匈奴和親王恢以為擊之便韓安國以為勿
     擊便自擊之之説勝而馬邑之詐結禍者
     愈深
    吐蕃和親李晟以為勿許便張延賞以為許
     之便自許之之説勝而平凉之衂遺笑於
[024-6a]
     千古
   皇朝事實
戰 太祖乾德二年親征太原北漢人突犯西塞趙賛
與戰上親至戰所長/編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契丹入冦劉
延翰等分為二陣士衆皆喜三戰大破之雍熙二年潘
美與契丹戰勝之曹彬復與敵戰乗勝攻其北門克之
取涿州端拱元年敵將入冦李繼隆與戰敵大潰景德
元年契丹南侵上幸澶淵射中撻覽契丹請和 中興
[024-6b]
十三戰功並詳見/平戎門
   偶句
    契丹南侵冦準决親征之議
    西夏不臣范雍破借助之謀
    韓世忠戮力國難金人走遁足以奏金山之
     㨗
    吳玠死戰酣鬭金人不支足以策仙人闗之
     勝
[024-7a]
    闗南之戰趙延進以二陣破敵而斬獲數十
     萬
    代州之戰張齊賢以伏兵掩敵而斬獲者甚
     衆
    兵甲精鋭人心忻戴
    天子神武將相叶和
    太宗一戰而成太原之功
    真宗一戰而成澶淵之捷
[024-7b]
    璘玠諸將在蜀漢必將逐之鳳翔破之饒風
     戰之黄牛可以金湯吾三邊之首
    岳飛諸將在荆襄必將既捷於絳再捷於鄭
     又捷於頴川可以長城吾三邊之脊
    韓劉諸將在淮甸則或勝於金山或勝於順
     昌或勝於柘臯可以太山磐石吾三邊之
     足
守 太祖命李漢守闗南馬仁瑀守瀛州韓令坤鎮常
[024-8a]
山賀惟忠守易州何繼筠守棣州以拒契丹郭進控西
北武守琪戍晉州李謙溥守隰州李繼勲鎮昭義以禦
北漢趙賛屯延州姚内斌守慶州董遵誨屯環州王彥
升守原州馮繼業鎮靈武以備西戎真宗康定元年范
仲淹知延州西賊相戒曰無以延州為意 种世衡知
延州開營田二千頃並長編戎門/餘見平
   偶句
    郭進守西山則太祖無北顧憂
[024-8b]
    小范守延州則西人無以為意
    有吳玠守仙人闗金人不敢窺蜀
    有宗澤守東京則金人不敢至汴
    畫攻守二策者韓琦所以稟算於朝廷
    論戰守二策者子羽所以挫敵於江北
和 太祖開寶七年涿州刺史耶律致書於知雄州孫
全興其略曰兩朝初無纎隙若交馳一介之使顯布二
君之心用息疲民永為鄰國全興以書來上上命全興
[024-9a]
答書許修好焉長/編真宗咸平二年敵謀冦邊上以問曹
彬對曰臣料北鄙終復成和好上曰此事朕當屈節為
天下蒼生然須執紀綱存大體即久逺之利也景德元
年曹利用再使北冦準語之曰雖有勑㫖所許不得過
三十萬果成約而還 上作迴鑾詩李繼隆等曰陛下
復念其請盟許其修好安民息戰示以好生不令邀擊
開其歸路上曰今得其畏威服義息戰安民甚慰朕懷
亦卿等之力也 二年李允則知瀛州允則言朝廷不
[024-9b]
欲困軍民故屈己議和但擇邊將謹守誓約有言和好
非利者一切斥去仁宗慶厯二年富弼往報契丹曰朕
念兩國生民不欲使之肝腦塗地不愛金帛以徇北朝
之欲若北邊必欲得地是志在敗盟棄好朕獨能避用
兵乎且澶淵之盟天地神祗實鑒之並同/上髙宗建炎元
年李綱上十議一曰議國是謂今日之事欲戰則不足
欲和則不可莫若一切罷和議專務自守之策紹興三
年常同言先振國威則和戰常在我若一意議和則戰
[024-10a]
常在彼 四年魏矼言當罷講和二字以攻守代之並/小
厯/八年上曰有備無患縱和議已成亦不可弛兵備劉
大中曰和與戰守自不相妨若專事和好則墮敵計中
聖/政上諭輔臣曰近殿中侍御史張戒有䟽論備邊當
以和為表以備為裏以戰為不得已此極致之論也同/上
 九年上謂大臣曰乗此閒暇廣武備以戒不虞足以
待强敵矣和議豈足深恃乎小/厯 十年進呈戰守之
計上曰戰守本是一事可進則戰可退則守非謂戰則
[024-10b]
為强守則為弱但當臨機應變而已聖/政孝宗隆興元年
陳康伯湯思退周葵洪遵奏近因北副元帥書來有意
求和陛下聞其言喜見顔色正欲休兵息民以答天戒
因為自治之計羣臣紛紛乃謂臣等意欲講和以茍目
前之安臣等自今以往尤當信賞必罰以作成人才選
將勵兵以激昻士氣務農重穀均節財用以愛惜公私
之力庶幾今日之和乃所以成他日之恢復聖/政 二年
湯思退奏萬一不和當求機㑹於他日守禦之後不可
[024-11a]
尋機㑹於和議未分之前也寜宗嘉定十一年詔侍從
臺諫兩省官集議平戎禦戎和戎三策開禧三年詔曰
朕寅奉基圖遹駿祖武憂勤弗怠敢忘繼志之誠寡
昧自量尤謹交鄰之道並長/編
   偶句
    至和之和不及三年
    靖康之和不踰期嵗
    紹興癸丑之和旋有和尚原之役
[024-11b]
    紹興壬午之和迄有瓜洲渡之師
    元昊約和韓琦慮其為欵兵之計
    金人請和吕誨料其有攻取之謀
    王倫之使未旋烏珠之師隨舉
    秦檜之約雖堅海陵之盟遽渝
    振紀網存大體則真宗議和之本心也
    以金帛代租賦則仁宗議和之本心也
    撻覽死而後有景德之和
[024-12a]
    烏珠敗而後有紹興之和
    以和為名以戰為實則曹輔之言於髙宗者
     然也
    暫與之和亟為之備則黄中之言於孝宗者
     然也
   經傳格言
戰王者之師有征無戰唐蘇/題傳我能為君約與國戰必克
孟/子如以戰則玷項漸襟堯舜乎揚/子守王公設險以守其
[024-12b]
易/坎大道既隠城郭溝池以為固記禮/運固國不以山谿
之險孟公/孫丑和和戎息師國之大計唐栁/渾傳和親非禦戎善
經時事有不得已者陸贄/傳
   名臣奏議
可守未可戰紹興二年洪擬上髙宗曰國勢强則戰將
士勇則戰財用足則戰我為主彼為客則戰陛下前年
幸㑹稽今年幸臨安興王之居未定非如髙祖之在闗
中光武之在河南也又邇者諸將雖有邀擊小勝未見
[024-13a]
雲合雷發以取大捷又江浙農耕未盡通平日廪給尚
艱緩急將何以濟又千里餉糧士有飢色今使千里出
戰則彼逸而我勞凡此皆可言守未可以言戰也
能戰守而後能和紹興八年張戒上髙宗請外示通和
之名目則不忘决戰之意而實則嚴兵據險以守自古
能守能戰而能和者有矣未有不能守不能戰而能和
者也使真宗無撻覽之捷仁宗非慶厯之盛雖百曹利
用百富弼其能和哉
[024-13b]
不可輕許和紹興十年陳沙言急於遣使而不及其他
則知虜不能無求然我有不可許者盖和戰兩途彼之
意常欲戰不得已而後和我之意常欲和不得已而後
戰或者必欲多與之幣以幸其乆而不變則無是理臣
願陛下訓所遣之使俾無輕許以誤大計以和為戰守
之權以戰為守和之備此至計也
亟罷請和之議朱熹上孝宗曰臣切觀今日之論國計
者大槩有三曰戰曰守曰和而已然天下之事利必有
[024-14a]
害得必有失是以三者之中又各有兩端焉蓋戰誠進
取之勢而亦有輕舉之失守固自治之術而亦有持乆
之難至於和之策斯下矣而主其計者亦以為屈己愛
民蓄力觀釁疑敵緩師未為失計多事以來此三説六
端者非是相攻可否相奪於冥冥之中談者各飾其私
而聴者不勝其眩雖以陛下之明未能斷然無惑志於
其間也云云/臣願陛下詔任事之臣亟罷講和之議大
明黜陟以示天下使知復讎雪耻之本意未嘗少衰雖
[024-14b]
使虜意效順無所邀索乃是深有包藏無足疑畏正宜
引義拒絶以伐其謀然後表裏江淮合戰守之計以為
一使守固而有以戰戰勝而有以守竒正相生如環之
無端持以嵗月以必復中原必滅金人為期而後已能
守而後可戰可和端平奏劄自古未有無邊患之中國
而中國之所以待之者亦不過戰守和三説而已惟能
守而後可以戰可以和權在我者也守且不固遂舍守
而言戰戰既不勝故易戰而為和權在彼者也權在我
[024-15a]
者制人權在彼者制於人成敗安危之計實基於此
戰守和説不一嘉熙奏劄夫戰固一説勢力相敵乃可言
戰或者彼不足以當此則固不肯輕與此戰此不足以
勝彼則又豈可輕與彼戰戰之為戰其説特不一也守
固一説惟事力自壯乃可言守或者彼有以勝此則固
不容遂此以守此無以勝彼則又豈能待彼以守則是
守之為守其説亦不一也和固一説惟資力相稱乃可
言和或者彼方欲逞於此則固不肯從此之和此方有
[024-15b]
虞於彼則又焉能致彼之和則和之為和其説又不一

   諸儒至論
國勢屈則士氣先䘮今天下之勢中國之民優㳺緩帶
不識兵革之勞驕奢怠惰勇氣消耗而嵗幣之賂又以
百萬為計轉輸天下甘言厚禮以滿其不足之意使天
下之士耳熟所聞目習所見以為生民之命寄於其手
故俯首帖服莫敢抗拒凡中國勇健豪壯之氣索然無
[024-16a]
復存者矣夫戰勝之民勇氣百倍敗兵之卒没世不
復盖所以戰者氣也所以不戰者氣之蓄也戰而後守
者氣之餘也古之不戰者養氣而不傷今之士不戰而
氣已盡矣此天下之所大憂也昔者長平之敗趙卒死
者四十萬人亷頗取合餘燼北摧栗腹西抗秦兵振刷
磨淬不自屈服故其民觀其上之所為日進而不挫皆
自奮怒以争死敵其後秦人圍邯鄲梁王使將軍新垣
衍如趙欲遂帝秦而魯仲連慷慨發憤深以為不可盖
[024-16b]
天下之士所為奮不顧身以抗虎狼之秦者為非其君
也而使諸侯從而帝之天下尚誰能出身以事非其君
哉故魯仲連非徒惜帝秦之虚名而惜乎天下之勢有
所不可也今尊奉敵人遣使通和交懽納幣以為弟兄
之國奉之惟謹至不敢一觸其意此足以壞天下義士
之氣而長敵人豪横之勢耳東/坡
能戰守而後可言和猶之訟焉己則欲止而人制其權
則雖卑辭厚禮以求媚而彼未必許縱許而弗堅也故
[024-17a]
凡不能以戰守而為和者是終不克以成和也漢文帝
有灌嬰張武欒布董赫之師以出征有雲中飛狐棘門
細栁之屯以固圉而後能成俱棄細過之約唐太宗有
行軍總管以奏涇陽之捷有渭橋軍陣以耀威武之盛
而後能破强敵之膽以就白馬之盟此所以謂戰守而
為和若夫六國之從既散乃争割其地以塞虎狼之欲
項羽之勢既蹙始有折蓋世之氣請為鴻溝之約以是
為和則不足以為和矣夫能戰能守而後和則和不和
[024-17b]
之權常在我未能戰未能守而遽求和焉則和不和之
權常在人權在我則我制人權在人則我制於人我制
人則其勢順而其為和也固我制於人則其勢逆而其
為和也雖成而未可&KR0854是則今之和議有所未暇聞也
姑亦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赫赫然為必戰之計徹彼桑
圡綢繆牖户孜孜焉為固圉之謀且戰且守盡其所以
為我之道而和之一説姑亦聴其發於彼可矣陳同/父文
   主意
[024-18a]
當權暇急之宜不以暇自安而知事功之當急則以之
待敵雖戰而有餘不以急自處而付事功於茍暇則以
之為國雖守而不足執事當端委弁冕之時為褰裳濡
足之慮發策以戰守和之三策嗟夫夾攻餌和之舉久
矣其誤國也執事謂和固不可是矣愚不復言請得以
權暇急之宜明戰守之説夫暇者急之對也出於暇則
入於急出於急則入於暇天下曷常有一定之勢哉人
主撫内而圖外籌事而揆策必知綢繆牖户於未雨之
[024-18b]
先欹危枕於寢安之際謀之常密慮之常固而不以目
前之暇為適兵吾爪牙也謂當强之財吾血脈也謂當
裕之人才將帥吾精神心膂也必為之素儲邊陲郡邑
吾髖髀襟帶也必為之兼拊孜孜嵗月凛若禍至之無
日夫如是則事功所形件件切實敵去可備敵至可禦
豈惟守哉戰有餘矣庚戌/省試
能戰則可守可和深溝髙壘限隔南北畫地而分其守
可乎曰未也一矢相加必推鋒越河而與之戰而後可
[024-19a]
以守卑辭厚禮兼愛南北俯首而聴其和可乎曰未也
一語不合必却使焚幣而與之戰而後可以和嗚呼今
之敵人非他小國比也吾之所以禦敵者其當與之戰
乎其不當與之戰乎反覆之性無常變詐之情莫測必
能戰而後能守不能戰而不能守也必能戰而後能和
不能戰則不能和也吾惟能戰則吾國之威震以之而
守則敵不敢以相陵吾惟能戰則吾國之氣伸以之而
和則敵不敢以相詒是故向者未嘗不守也守之而不
[024-19b]
固者以吾不能戰也向者未嘗不和也和之而不堅者
以吾不能戰也在我必能戰則以戰而守則敵畏吾之
威其為守也固在我必能戰則以戰而和敵感吾之恩
其為和也堅講明今日之最急者其戰之謂乎
知人心則一戰可守竊嘗謂今日事勢有不當言和者
有當言和者不當言和者今日之敵人是也所當言和
者今日之人心是也和敵人則以之戰守而不足和人
心則以之戰守而有餘不和於外而當和於内不和於
[024-20a]
敵國而當和於吾國此今日之要務不可不力行而定
守也夫抱虎而處安保其不噬囓也枕蛇而卧安保其
不騰躍也朝玉帛而暮干戈口道和而心伺釁敵人不
可以言和久矣和議倡則冠葢之使一騁其舌而被介
胄者解體矣歃血之盟一聞於耳而鳴劍者扼腕矣其
何以戰哉崇壁到天闗門莫限可梯而升矣巨浪駕屋
控扼不嚴可葦而航矣其何以守哉是之謂和敵人則
以之戰守而不足一家不和鄉鄰肆侮血氣不和外邪
[024-20b]
乗間子弟則必衛父兄手足則必衛頭目人心不可不
和也久矣人心茍和則制梃强於兵甲仁義强於干櫓
食馬報德推鋒越河雖戰可也家為樓櫓人為金湯沉
竈産蛙民無叛志雖守可也是之謂和人心則以之戰
守而有餘
   偶句
    當難而圗其暇則和戎固所以為福
    已暇而忘其難則和戎乃所以為憂
[024-21a]
    事力未裕孟浪興師時則輕敵而失於戰
    敵勢方張相顧駭愕時則畏敵而失於和
    介使往來習熟見聞時則玩敵而失於守
    規模素審議論素定敵來則戰敵去則守則
     其權常在我
    規模不立議論不一敵强則和敵弱則戰則
     其權常在敵
   警段
[024-21b]
和戎後世下策和戎一説古者之人心而後世之下策
也人之言曰和戎之説發於劉敬襲於仲舒而其原起
於晉之魏絳噫漢之所謂和豈晉人之所謂和哉晉之
和戎戎事晉也漢之和戎漢事戎也伐戎吾國之威和
戎吾國之福可以威而福之和在是矣絳之意若是彼
漢人者不吝金繒不愛子女茍為一時之安而已果可
與晉人同日而語乎故凡後世之虧人國體誤人國事
皆和戎之説壞之也
[024-22a]
尚守不尚和戰夫謀國者和無種蠡之智徒貪功以市
恩戰無光弼之能反餧敵以媚冦有能堅細栁之屯如
周亞夫嚴刁斗之衛如程不識則彼之欲戰歟吾將被
以甲兵震吾威武以戰則必克矣彼之欲和歟吾將與
以皮幣與以犬馬以和則必成矣否則車馬之不修器
械之不備而欲北伐玁狁南征蠻荆是浪戰也是輕敵
也烏足以言戰子女之既飾玉帛之既遣而曰俱棄細
過偕之大道是求和也是欵師也烏足以言和
[024-22b]
輕畏玩敵之失方國勢粗安邊烽未聳我之釁隙猶未
可尋也夫何寡謀不審輕試妄為直謂可以洗荆棘之銅
駝直謂可以復禾黍之宗廟直謂可以謁苕蕘之陵寢
於是興恢疆拓境之師於是失始盟初誓之信而彼得
以有辭於我矣藩籬自開誘盜賊於堂奥之内闗防不
密納蜂蠆於懷袖之中寜非謀動干戈之躁乎吾故曰
時則吾國在輕敵而失於戰及外患方滋警報交至我
之聲勢猶可少張也夫何蓄縮淺謀動容失色直謂其
[024-23a]
强悍如虎狼直謂其飄忽如風雨直謂其出入變化如
鬼神於是倡撒花買静之説於是謂玉帛交通之好而
敵得以不能師易我矣羽檄方馳手板已倒持於廟堂
之上狼煙未起兵甲已先棄於邊鄙之間得非此心之
不武乎吾故曰時則吾國在畏敵而失於和今秋風已
凜河水將合我之規模正當大作措置也夫何上下安
措耳目慣熟直謂向嘗震我邊鄙俄而漸定直謂向嘗
蹂我州邑俄而漸平直謂向嘗擣我險要俄而漸退於
[024-23b]
是不為更新局面之圖於是不為綢繆牖户之計而敵
將突如其來得以無備乗我矣强冦闖門方為坐視優
㳺之樂寢薪及火猶痼沉酣髙卧之安此果何時而尚
忽視乎吾故曰時則吾國在玩敵而又失於未能守嗟
夫一失於輕噬臍無及再失於畏飲恨尚新命脉無多
着數無幾豈堪復失於玩耶
無戰守之實不然朝廷之意嚮雖新邊閫之事功甚邈
欲語其戰吾見戰備之無其實惟思賣降而已武庫之
[024-24a]
戈矛劒㦸軍容之旗幟旌旄其有慙色者多矣語其戰
必勝之事不其顏厚乎欲語其守吾見守備之無其實
惟務清野而已疆埸之柞棫松栢闗險之津梁驛候其
有愧容者多矣語其守必固之事不其汗下乎此朝廷
責實之意所正有望於邊閫務實之事功者正以此也
有定見定力夫敵人非可以信誓結也有備則去無備
則來勢所必至茍惑於和之一字則將帥無死敵之心
師戎無力戰之志城郭必不修甲兵必不偹教習必少
[024-24b]
弛儲積必少緩萬一突如其來何以待之彼之以和誤
我不知其幾矣是必意向有定見規模有定力安集流
移固守形勝濬築吾城池修備吾器械選擇吾將帥訓
練吾卒徒充實糗糧飭諸閫以相援募舟師以衛江當
守則守可戰則戰假以日力而區區小戎坐縳麾下矣
   偶句
    和戰有兩難之勢
    備守有一定之謀
[024-25a]
    髙城深池吾固吾圉
    修車備器吾厲吾威
    為深局固鐍之謀
    嚴積粟褁粮之備
    山桑喪師覆轍可監
    奉春失策沸鼎可懲
    揚執訊獲醜之威
    篤講信修睦之好
[024-25b]
    周師復境戎車啓行
    漢幣出疆使葢相望
    偉晉人之議者欲焚幣以斬使
    主奉春之説者欲屈已以安民
    非國勢尊强則不可以言和
    非兵力全盛則不可以言和
    和無種蠡之智徒委計以無成
    戰無郭李之忠徒餧食以無補
[024-26a]
    智以和議而昏氣以和議而索
    才以和議而沮力以和議而屈
    戰與守相為表裏也守乃所以為戰也
    和與守不相為謀也和非所以為守也
    挽强蹶張半歸技巧則弱吾之兵者和議也
    營田之利悉歸囊槖則耗吾之財者和議也
    自其六師妄舉羽書狎至有以失馬邑之謀
    自其四牡輕遣盟血未乾有以稔平凉之釁
[024-26b]
    自其推轂非才棘門兒戲有以來闖蜀之兵
    自其籌邊無策天塹風寒有以啓飲江之志
    必扞敵之臣誠死城郭誠死封疆然後可以
     為守之規畫
    必立萬死一生之地可戰不可犯然後可以
     為守之規畫
   事證
帝王無和戰守之名帝王之制敵也有定論無和戰守
[024-27a]
之名而得常勝之道何以言之格苗主於修德征葛本
以寛仁文王以明德服昆夷武王以慎德致西旅鬼方
之克干戈省躬之效也淮浦之平車攻修政之功也帝
王之弭外患大扺自内修中得之禦戎定論無踰於此
故四夷之來王氐羌之來享夷蠻之通道肅慎之來賀
不過因其慕義而撫之爾未嘗屈恥與之和也臯陶明
奸宄之刑伯禹屏龍蛇之患玁狁蠻荆之地采芑六月
之師不過因其犯義而驅之爾豈廹而與之戰也皮服
[024-27b]
卉服之異制析支西戎之即叙采薇之命南仲烝民之
城東方亦不過嚴此疆彼界之閑爾豈如後世之憚於
和戰而局束自守者乎彼其德修於上政舉於下静則
懷其德動則畏其力故和戰守之説未嘗指是以為應
敵之規而要服荒服自綏輯而來朝王㑹者非以其先
内後外自有得於常勝之道故耶
漢唐和戰守之失漢唐以來禦戎之策卑矣漢髙之於
匈奴其始主於戰也一沮於平城之辱則遽與之和唐
[024-28a]
太宗之於突厥其始主於和一激於渭橋之侮則又與
之戰其和也既非修德來逺之規其戰也有愧於修車
備器之盛其所以備夷狄者大抵視外勢之强弱而謀
之故戰和與守茫無定論如此故婁敬之和親文静之
借助平凉之結好皆屈己以和之而失居中馭外之權
矣武帝之於匈奴太宗之於遼東明皇之於雲南皆怙
力以戰之而非取彼㓙殘之義矣棘門灞上之戲玉闗
謝質之嚴亦徒為&KR0854邊固圉之策而豈能如昔人之守
[024-28b]
在四夷者乎彼其諸君雖無修德明政之實而鼂錯杜
牧之徒不過各執一時之説此漢唐之世四裔之叛服
無常者非以其無内修之實而非常勝之策故耶
古者言和所以為戰大抵和固所以息戰也而亦所以
致戰自古英雄之君出而平定天下莫不豢於和而成
於戰吾求之漢有髙帝焉其入秦也以和其下齊也以
和其滅楚也亦以和其以利啗秦將一欲連和而嶢闗
之戰已合酈生説齊一諧而韓信之師俄集於歴下項
[024-29a]
羽自申鴻溝之約束兵未返國而垓下之師曳踵而至
以其舒遲容與不遽嬰其鋒而方且逡巡退避以托於
和者將以有為也故不五年而帝業定豈恃於和而甘
於辱者所能就大事哉
歴代恃守不恃和戰周衛中國戍邊采薇漢備匈奴軍
屯細栁古人守禦之良畫誠今日之所當講也雖然即
守以遂其欲戰之圖則守之策為可行假守以盡其欲
和之私則守之策不足恃何則守而志於戰則内修外
[024-29b]
攘之政無日不講而見可則進特不冒焉送衂而已豈
不足以重國勢守而志於和則逺防險要之地不敢盡
争而臨邊多防特塊然株守而已寜不足以啓戎心有
如濡須築塢合治荆州此呉人之守也而出居巢向合
淝者殆無虚嵗豈以戰為可忘乎畫江自固増重上流
此晉人之守也而斬使焚幣未嘗通一介之行李豈以
和為可安乎此無他蓋不如是則不足以為安也然則
今日之守亦盍知所以為策矣
[024-30a]
焚幣者有生意愚嘗讀史至殷浩禇褎北伐為蔡謨王
羲之沮止之事未嘗不扼腕太息青衣之辱雞犬憤激
幸而竟自相屠内自相攻指義旗而長驅斯其時矣而
度德量力之語以樸為忠竟沮成謀不知於晉為謨為
羲之而遂忘平陽之事乎又至謝𤣥淝水一捷反以資
慕容垂復祚之謀為之拊襟浩嘆苻秦之强豈易殄滅
幸而指授有法風鶴彰靈扣函谷而封之斯其時矣而
捧書折屐之喜志盈量滿卒無逺圖不知安石諸人亦
[024-30b]
嘗聞新亭涕泗之語乎蓋至於修幣之來詔焚不受然
後為之洒然喜曰晉之猶有生意其在斯矣勒之幣不
登則晉之義猶明和之計不行則晉之氣猶壯他日尚
可係其頸以告宗廟之靈陳其尸以正稾街之罪奈何
徘徊顧望姑息宴安不思掃蕩河嵩闗洛之餘氛以雪
前恥反有運米於枋頭以濟仇之飢率軍於闗陕以資
敵之助噫淮淝百萬之來志欲何為幸其天敗粮盡力
困而遁晉之生氣亦在斯矣今乃舉國之大讎付之相
[024-31a]
忘之域豈不深可惜哉
祖宗和戎難恃和議之不足恃也敵情之不足信也反覆
性成陰謀叵測紹興初年契丹懾我氣燄遣使請和口
血未乾而侵欲之心復萌盟言在耳而和議之計已渝
越明年而又入冦蹂踐疆土屠毒生靈我髙宗皇帝肅
將天威委命張韓劉岳呉虞諸將罷和議而修戰畧存
紀綱以立國體而有順昌郾城襄陽柘臯大儀朱仙鎮
和尚原之捷然而沿邊諸郡生民騒擾嵗無寜日金人
[024-31b]
復大舉南侵城邑之屠兵師之衂可不懲乎漢蜀淪失
矣兩淮蹂踐矣一勝難恃後憂方深如必覬兄弟之分
争望南北之猜懼是俟河之清也毋己則有一焉逺交
近攻之遺智可為祖耳昔漢武帝欲伐滇池先遣使通
道于西南將伐匈奴則結好烏孫以斷其右臂此前事
之可師也愚嘗聞諸邉諜之言以為直宜限制近邉不
使越唐鄧蔡息而北獨許之南面而責其子女玉帛之
獻爾夫且既滅其國而俘其人驅之使戰安知不欲坐
[024-32a]
收卞莊子刺虎之功乎守戰之説以禦近攻而不至輕
挑逺舉之怒用和之説以交逺之謀而必思力制近攻
之患如紹興初年藕塘一捷殲偽齊數萬之師金人知
懼而和議成矣當敵人方强之時此亦随宜應變之方

今日誤於和戰粤自金人既亡中原在望謀國之臣孰
不曰百年祖宗社稷可復一家文軌舊物遄歸勒浯水之碑
刻岐陽之鼔在此行矣奈何始欲揚旗復土而終也匹
[024-32b]
馬之莫收始欲推鋒越河而終也隻輪之不返於是痛
心於遼水之行噬臍於白登之役而戰之議倐變而成
和謀國之臣又孰不曰結好全民金繒奚愛締盟鄰國
嵗幣寜輸賜南越之書受西域之質斷可信矣奈何琬
圭方執而不知鳴鏑之俱來載書未還而不知警報之
交至於是切齒於吐蕃之欺絶口於便橋之約而和之
議忽轉而為守一誤於戰再誤於和所不誤者僅有守
耳則夫蜀吾首也盍謹隄防襄吾脊也盍錮扄鐍淮吾
[024-33a]
足也盍杜藩垣江西孤立何以保吾江海道易窺何以
防吾海無日不討國人而申儆之可也今也峨眉劔閣
黯焉戰塵而蜀墮甑矣方城漢水莽焉盜區而淮瓦
解矣
險阻形勢難恃以守戰傳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
人和此可見形勢之不如德也呉起曰在德不在險此
可見險阻不足恃也夫秦中天下之固也劍閣天下之
險也長江天下之阻也秦蜀呉恃以為天固天險天塹
[024-33b]
也至於始皇之不道劉禪之庸懦孫皓之㓙殘非勢不
足以戰而力不足以守良由德之不修也故陳涉得以
斬揭而入殽函鄧艾得以魚貫而取益州王濬得以順
流下趨建康迨乎後世冦斥中原闗中汴京鬱焉蒼莽
而荆襄敝屣矣公山淝水蕩焉虚邑而淮為瓦礫之場
矣曩時波濤洶湧千羣莫前今則共吾險而江可投鞭
矣曩者蛟龍伏藏萬頃澄碧今則窺吾隙而海為捷徑
矣然則戰誤矣而戰壞和誤矣而和壞至於守雖未誤
[024-34a]
而復以和戰之誤而亦壞謀國者其將信其誤而聴其
壞乎抑將懲其誤而修其壞乎夫邊之禍極矣邊之議
難矣涸水取魚披枝伐木此彼之狡計也今水果涸而
枝果披矣全蜀失湖湘潰襄峴失長淮蕩輿圖山川不
足以言形勢紙上孫吳不足以言兵法至哉斯言歟
   偶句
    信誓雖堅而陰險之詐不常
    玉帛雖富而溪壑之欲難盈
[024-34b]
    金繒之好雖講而器械之備不敢忘
    玉帛之奉雖勤而兵卒之練不敢忘
    罅隙固塞不可謂守風寒未䕶不可謂守
    束手待敵不可謂守閉城危坐不可謂守
 
 
 
 羣書㑹元截江網卷二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