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6n0038 成唯識論疏義演-唐-如理 (master)


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三本



【疏】體性寬狹更無別異者意說二障最寬但言二障
即攝一切分別俱生二障故二障寬也若言十障即
狹據唯識中十障但攝得障十地中入地心所知障
不攝障住地滿地心中所知障也其異生性亦唯取
所知障故唯識中障狹也若攝論中說十障唯攝得
俱生十障不攝一分別異生性二障也以異生性障
體即是分別煩惱所知二障故今不攝此故名狹也
即攝論除初地入心外即攝得初地中住地中障并
[013-0876b]
攝得後九地中障住滿心中障然攝論及此論俱不
攝第十一障佛地障故唯識攝論并狹。


【疏】十地所斷雖但所知俱品不行者意說雖十地中
正斷所知障然與所知障俱起煩惱亦伏不行也故
知十地亦通斷二障觀此文意令釋伏難伏難云若
正斷所知不言煩惱者煩惱應不斷答如疏。


【疏】五十八等說世間道至二乘性等說者意云世間
有漏六行道但能伏俱生貪瞋及隨貪瞋我見後起
隣近憍慢等然不伏分別煩惱何以故分別惑強有
漏道弱所以弱道不能伏強惑如第八卷巳說此約
二乘異生性說又云若二乘人欲得滅盡定時亦作
欣猒觀六行伏惑道然後方入。


【疏】若資粮位此麤現行亦能伏滅至無此能也者若
菩薩在地前資粮加行位能正知勝解或作此諦觀
能伏分別煩惱現行或作真如無相觀能伏分別煩
惱現行也并至加行位即能頓伏盡分別煩惱若二
乘人於資粮位能伏分別麤者至加行位亦能伏分
別細者雖伏而不能總伏盡故云不能伏意云與觀
相違即伏不與觀相違者不伏不同菩薩世間道力
者非是六行道但是有漏名世間道。


【疏】內法異生若放逸者無不共無明者菩薩若至十
信第七心名不退力方得名內法異生內法異生若
放逸者即無不共無明有餘三無明為緣發行若內
法異生不放逸者亦無現行無明唯有種子無明為
[013-0876c]
緣發行問二乘人亦得名內法異生不答二乘雖無
菩提心然據自位二乘資糧位欲滿後亦得名內法
異生也。


【疏】唯分別貪等二位不起者意明伏通前位又解云
此分別貪等言二位者至第二加行位方不起也以
前由起若據後解此細約分別貪等說。


【疏】三賢菩薩者即地前三十心謂十住十行十迴向
名三賢也然十信但初發心住中攝故於發心住中
離出故新經論約此云地前有三十心也。


【疏】七地巳前尚起貪瞋等故者意說七地巳前菩薩
為利有情起貪瞋時由故意力須起即非是不知任
運起也。


【疏】問其在地前所未伏者至與此何別者此問意云
地前菩薩未伏我貪失念者相貌可知今不論即下
文少分自行等是其地前巳伏俱生煩惱與地上所
伏煩惱何別答如疏云道力猶微至地前伏之者此
說地前伏與地上所伏不同此明地前也為煩惱制
少分自行者意云道力猶微被我貪等制故我貪等
少分自行故說由我貪等有失念起餘者不起說地
前巳能少伏全未能伏與地上所伏惑別入地巳去
至不然者此說地上所伏煩惱與地前不同所由。


【疏】此中所說見所斷者至二種俱無者意說見所斷
者唯頓悟菩薩斷分別煩惱所知二障者修所斷者
通漸有學者前三有學皆有修道煩惱所知所以於
[013-0877a]
十地中漸斷伏若漸無學者二種俱無者若先得二
乘無學未迴心者即無分別煩惱俱生煩惱故云二
障俱無。


【疏】所知障品多分亦爾者此約十地斷所知障煩惱
隨伏故云亦爾說同體起者故云多分。


【疏】非此俱者地之可起者意云非與此所知障俱不
於此伏者後後於餘地由得現起或退解云非此俱
者此地不起伏許餘他起。


【疏】由前道力折伏後地所知障現令其不行名之為
伏者且如後九地中所知障現行等入初地無漏心
時亦能折伏後九地所知障現不起名之為伏但折
伏現行不能折伏種子也又如入第二地無漏心時
亦能折伏現行後八地中所知障現行不起以後皆
然亦如先地前資粮加行位何者猶行入初地斷種
相似。


【疏】此猶未了至何者獨行者意云先且總說後約識
分別就總說中先且粗說故云此猶未了故須第二
約識分別。


【疏】第七生空智及果至不相違故者意說若八地巳
上入生空觀及果相續時第七識中法執所知障猶
行不相違故若第六識入法空觀及果相續時第七
障執不行能違彼故。


【論】前五轉識至障不現起者此即逐難重釋前雖總
說八地巳上六識俱者不復現行猶未盡理未盡理
[013-0877b]
何第六意識起無漏智可不起執而障不行五識異
類不違無漏如何障不起所以今時逐難重解云前
五轉識設未轉依等。


【疏】於十地中有伏有起者此唯據十地中第七識說
不約餘識意云第七識中所知障雖至金剛心斷不
妨於十地中有伏有起且八地以去純無漏觀第六
偏入生空無漏第七識中猶起法執所知障以微細
故與生空智果不相違故第六入法空觀即執障不
起八地以前有伏有起義准可知。


【疏】五識俱者至猶能現起者此約五識俱所知障說
有伏有起意云如五識中所知障能障後地者於前
地中能伏也何以故以現行麤於種子故故名有伏
又八地以去五識俱所知障雖自未得對法聖道由
第六恒入無漏觀伏故令不現起若七地以前五識
俱者猶能現起第六俱所知障有起伏者准五識中
所知障說。


【疏】於極喜住一切惡趣至亦是成滿住攝故者文即
准明煩惱障三重過也此言麤重或是種子或是煩
惱上無堪任性意說菩薩於極喜住中能斷一切分
別煩惱種子及麤重菩薩八難三惡趣等又正起見
道時即伏一切修道煩惱上中下品皆不現行答至
第二無相無功用住中能伏一切貪慢無明我見等
諸煩惱不起亦能斷煩惱上無堪任性麤重以障無
生忍故然不斷煩惱種子若於第三最上成滿住中
[013-0877c]
能斷煩惱種子及麤重此中意說由超過第一阿僧
祗劫巳得入第二僧祇劫初至極喜地住中所有分
別二障及三惡趣八難五趣半擇迦女人身卵生濕
生及異生性等皆悉永斷名第一住正在見道時一
切俱生上中下煩惱皆不現行從此從行漸漸超過
第二阿僧祗劫巳得入第三阿僧祇劫初至無相無
功用住時所有一切前七識中煩惱皆永不現行及
分段身亦皆永捨名第二住從此超過第三阿僧祇
劫至最上成滿住中所有變易身及一切有漏及微
細者愚并二障種子皆悉永斷入如來住中名第三
住。


【疏】此中意說亦是最上成滿菩薩住攝者意云但第
十地菩薩是最上成滿住即此金剛心亦名最上成
滿菩薩住收亦猶如四善根雖初劫滿修亦是初劫
攝此亦爾雖是第十地滿心亦是第十地攝也。


【疏】所知障麤重有三至皆永斷者意云此明所知障
麤重分三者據其行相淺深以分三種即淺者先斷
深者後除舊經論云皮膚親骨經論云皮膚肉。


【疏】此中意說巳斷處故者問若約已斷者煩惱亦應
言如來住斷若依正斷所知亦合在金剛心何故不
同答大論二障據影略說說彼二障一在金剛心一
在如來地亦不相違意云若約正斷即言在金剛心
中斷若約巳斷即云如來地方除。


【疏】三劫分齊成滿位故乃至未得有相無相滿故者
[013-0878a]
此一段疏文有其七義一約三劫二約無漏心初起
等四約一切煩惱分別俱生不行畢竟離故五約無
生忍等六約捨異生分段變易七約無漏心雖得有
相未得無相雖得無相未得圓滿至第三住無相圓
滿約此七義三住義顯故偏說煩惱麤重有三住斷
義解云三劫分齊成滿位故者謂過初劫得至極喜
住謂第二劫滿即得第二無功用住謂第三劫滿巳
即得第三成滿住由約三劫滿而立三住過無漏觀
心初起者是初地見道無間者是八地無漏相續故
圓滿者佛地此解即約煩惱障說現起二障多分少
分全分無故者此解即約二障說也多分者即約初
住中能永斷一切分別二障現種俱盡名為多分少
分者謂至第二住中唯能伏煩惱現行不起名少分
全分者謂在第三住能斷盡俱生二障名全分一切
煩惱分別俱生永害不行畢竟離故者一切煩惱分
別即見道永害也俱生不行者即是八地畢竟離者
是佛地無生法忍少淨多淨極淨別故者於見道俱
斷分別二障名少淨俱生煩惱八地不行無漏相續
名多淨於第三住一切有漏斷盡極淨却捨異生性
是極喜住捨分段是無相無功用住捨變易生死是
佛地於無漏心未得有相無相滿故者若至初住巳
來即名於無漏未得若至第二住以來即名有相滿
於此位中有相絕故若至第三住以來即名無相滿
也滿字通有相有相用。
[013-0878b]


【疏】所障有異斷亦有殊者所障有異者六識中煩惱
障障於二乘有學無學位若第七識中煩惱障即障
佛果及無學果若所知障唯障佛果斷亦有殊者若
二乘人隨所障所斷其第七識中二障要至佛果無
學果頓斷。


【疏】此第七識中障種無麤細至故成能熏者此第一
解即約第七識中煩惱地地有九品即成八十一品
此八十一品然與悲想地第六識中第九品煩惱一
類相似故云無麤細其實亦有麤細猶如邪見雖云
是一非無九品此亦應爾故成能熏又解所障既同
至巳廣解訖者此第二解即約九地相望總成為九
品此約三界中都有九品也又唯緣內境巳下是第
二解其文易詳。


【疏】又雖三心九地總合以為二品不同修道九品別
斷名之為頓者解云如前三心見道中總合三界九
地中分別煩惱障以為二品一由內遣有情假緣智
即是上品煩惱障若第三遍遣一切有情假緣智即
是下品煩惱障又內遣諸法假緣智即是上品所知
障若第三遍遣一切諸法假緣智即是下品所知障
今者且取上下二品煩惱障名頓斷不同修道煩惱
修道煩惱有九品九地之中地地九品斷也問心既
有三煩惱亦合有三品如何但云有二品煩惱耶答
初心但斷煗品煗猶下也今言即是上品者據行相
麤淺名上品第三心亦能斷上品今言即是下品者
[013-0878c]
以行相微細名下第二心斷中品所知障今言上品
者據行相麤說以理論合是下品所知障論對其煗
品隨眠故得中名其第三心所斷應是上品今言下
品所知障者據行相微細名為下品所以煩惱所知
亦有上下二品入見道斷名為頓也。


【疏】五十九等有此誠說者意說彼三心見道亦名頓
斷也按彼論云見斷煩惱頓斷非漸所以者何由現
觀智諦現觀故能斷見道所斷煩惱然此現觀與壞
緣諦作意相應壞由契也是故三心頓斷一切迷苦
諦等見斷煩惱由此義故故此論云真見道中一切
頓斷疏修斷有二者意云約根利鈍不同故分為二
然此唯識論文中一者但約次第漸次得四果者第
二即約從預流果超中間二果得阿羅漢果若實說
者應先起世間道伏欲界中六品修惑後入見道時
超初果得第二果若用先世間道伏欲界九品修惑
後入見道時即超前二果得第三果也今且據論中
不說先起世間道伏修惑後入見道得起果疏云不
說超得第二三果也。


【疏】然此文中無先伏修至方起修故者然此唯識文
中不說先用世間道伏修惑故入見道超前二果故
此論明得入見道巳後方起修道智斷修惑故。


【疏】不說超得第二三果者然此論文中即不說超初
果而得第二果亦不說超初二果而得第三果此論
中但說超中二果得無學果也故此論云三界九地
[013-0879a]
合為一聚九品別斷。


【疏】二乘別者至如彼抄者然對法論中唯明二種二
乘一即明漸次得果者二明超中二果者彼論即不
明超前二果者若餘論中即明超前二果而不明超
中二果也有此差別者如對法十三抄說。


【疏】必依未至者意說如次第得果者必依未至定起
無間道斷惑得果以身在此間故不還亦爾者意云
次第不還二依未至起對治道斷惑方得言然必起
無漏對治道者此上所明斷惑得果者必無漏道斷
惑不同有宗有宗許世間道斷惑得中二果也。


【疏】問有入靜慮無色至亦有何失者此中問意云頗
有依四禪根本定及下三無色定中起對治道斷欲
界煩惱而初得第三果耶。


【疏】此亦不然至非次第者此答意者必無依下三無
色定得入見道斷欲界惑而得第三果然有超越不
還先用六行世間道巳伏無所有處以來煩惱其人
後時即依四禪根本定或初未至定中五地中而入
見道即以一無間道斷却無所有處以來及欲界中
修道煩惱及三界分別煩惱而得第三果故依上四
禪根本定或未至定得入見道者唯是超越人非是
次第人能有此事。


【疏】第二三界九地合為九品斷者至缺煩惱故者此
第二明利根超中二果也意云此預流果人利根能
超中二果直得無學果缺煩惱者缺有頂地煩惱也
[013-0879b]
即將有頂地中上上品煩惱與下八地中上上品煩
惱同時頓斷欲界六品修惑令立一來果為兼斷上
八地六品所以不立一來果斷欲界九地不立不還
果者其意亦爾為兼斷上八地九地盡直得無學果
不名不還果故知唯初果人有勝意樂能超中二果
得無學果也若依此義但有二果謂預流阿羅漢果
亦如人欲遠遊雖未出門意有所趣不於餘住此初
果亦爾雖未斷修惑趣無學又此初果人未斷一品
修惑具有不善法故又生數多故所以初果人發心
超中二果若得第二果等時時唯擬趣第三果如人
出門唯望近宿不趣於遠又又人巳斷欲界六品修
惑倍離欲又生數少故第二果人不能超也若不還
果巳離欲界修惑染故又無不善法故亦不能超也
問此利根初果既超中二果於中或斷一品二品修
惑巳即許命終不答此人若辨聖旨即捨現身之上
超中二果得無學果即成羅漢果若不辨聖旨誤斷
一二品修惑有命終者不得生上界其人即以願力
還生欲界至第二身中更斷餘惑而得成部行辟支
佛果無出佛世。


【疏】指端經者彼經因指頭示月說名指端端者頭也
應云指頭經也分別經者分別諸相等名分別經。


【疏】問准超越不還許依五地此亦依三無色斯有何
過者問既許超越不還依四禪根本定及初未至定
五地中得不還果此預流果既超中二果亦應依四
[013-0879c]
禪根本定及依下三無色定即依七處中能斷三界
俱生煩惱超中二果得無學果斯有何失。


【疏】然加行是色界總緣三界至理不違也者此第一
解意云既說超越不還許依色界五地中入見道能
斷欲界煩惱而得第三界今此亦然即超中二果人
以利根故即依四禪根本定及下三無色依此七處
斷欲界加行道以色界心能總緣三界為境既色界
中加行心巳後起下三無色地中無間道能斷欲界
俱生煩惱及上二界煩惱而得第四果故云無色界
中斷欲界煩惱之能治道也哲公云此解不正。


【疏】但非巳下道能斷上惑者疏文意說其超中二果
人依初未至中不能斷二禪巳上煩惱故依四禪根
本及下三無色地中能斷上地煩惱故此疏文亦不
盡理若如下地有漏定可不能斷上地惑若無漏定
亦能斷上惑以無漏自在故故即初未至無漏定能
斷上二界一切煩惱乃至依初禪根本無漏定亦能
斷上一切煩惱更以上品準此由此疏文言下不斷
上者未是盡理。


【疏】由意樂力別故者意云雖下道不斷上惑然集論
中許依未至下道能斷上煩惱者由意樂別故有堪
能故下四句中第一句是不爾四句不成。


【疏】應作四句分別者有依下地能斷上惑如依初禪
未至無漏定能斷色無色界惑也而得預流及第四
果等有依上地能斷下地惑即此中文是依下三無
[013-0880a]
色能斷欲界煩惱也有依上能斷上惑如次第不還
依無所有處無漏道斷無所有處惑也有依下地能
斷下惑如初二果第三果即依初未至定能斷欲界
六品惑或九品惑等證第二三果然哲法師彈此疏
中第一解云若言起色界中加行道以後起無色中
無間道者若起第四禪中加行道次引起空處無間
道容有是理不可起第四禪中加行道次起識處無
所有處無間道如何得言依四禪起加行引下三無
色無間道耶故知非也又若初果巳離色界染可得
下三無色定其人既未離欲界色界染如何得下三
無色定若言其人巳離色界染得上無色定者其人
既斷色界染應是不還果如何此人說是初果又此
人說不起世道伏下界煩惱盡如何此人有下界煩
惱而得上無色定耶又凡夫巳起世間道巳伏下地
染可得色無色界定若菩薩有殊勝堪能不退靜慮
定還生欲界設未離下地染而亦得上界定若凡夫
二乘人若有下地染不得上地定若得上地定必離
下地染故知超中二果人不得依四禪根本定及下
三無定中而得第四果由此疏中第二解勝。


【疏】不爾但以五地至次第得二三果者此是第二解
即是正義意說若超中二果依上七處得無學果者
其義不爾超前二果人以世間道伏無所處煩惱可
得依色界五地中入見道能斷欲界煩惱等而得第
三果故四禪根本定有欲界對治道若下三無色中
[013-0880b]
即不斷欲界煩惱故下三無色中即無欲界對治道。


【疏】尚不許第九無間道入根本定者如次第那含斷
欲九品無間道皆依未至定起無間道既依未至起
第九解脫道亦依未至起而證第三果何況預流者
而得四禪根本定下三無色定中而得超中二果耶
又此預流果於修道中未起一品修道斷惑對治道
斷下一品俱生惑等故知此人不能起上四禪根本
定及下三無色定斷惑道也意云且如欲界之中有
九品修道惑若依初未至定起無漏道斷却第九品
欲修惑巳方得根本定中無漏道若未離欲思修惑
第九品者必不得初禪根本定無漏道乃至上地亦
准知預流果人既未離欲界俱生惑即未得四禪根
本無漏道如何能起下三無色無漏道耶遊觀可爾
者此中意說預流果雖不得起四禪三無色等斷惑
道然此人起此七處遊觀無漏心此心不能斷惑名
為遊觀有人彈云前二果人亦不得起根本定中遊
觀無漏唯有身證不還能起上八地遊觀無漏何以
故巳伏無所有處以來煩惱依遊觀無漏為加行而
得入滅盡定若第三果人非是身證者亦不能起上
地無漏心故知預流果不得上根本定遊觀無漏也
問初二果人既得初未至定對治道未審起未至中
遊觀無漏不答得起如極七返者第七生中方能起
聖道斷惑而得無學果其人若前六生中雖有無漏
道而不斷惑此等者不斷惑無漏道皆名遊觀無漏
[013-0880c]
也且據此理名起遊觀無漏今依集論至頓出離者
此是超中二果人能頓超中二果而得無學果入諦
現觀巳者即是超中二果人巳得無漏道故其人即
唯依未至定能發出世間道斷三界煩惱而得無學
果唯立二果者初唯得預流果後得無漏果不取二
果也故知此第二解中說超中二果人唯依初未至
定中能超中二果不依四禪下三無色而能超也亦
不依四禪及下三色而得次第第二第三果也故此
第二解為正。


【疏】又取前解至意樂別故者然有人欲得取前第一
解說超中二果依四禪三無色定中而得第四果然
會對法文云彼論中說超中二果不得四禪根本等
得無學果者依多分說不超中二果人少分亦能依
上四禪根本定而得無學果又彼論中不說超二果
人唯依未至定既無唯字明知超二果人亦得依上
四禪根本定而得無學果若不許超中二果人不得
依四禪根本無漏定資助受變易身故知初果迴心
巳去即得四禪根本定而受變易身其超中二果人
亦能依上四根本定中起無漏道斷巳上惑於義何
違然集論以下道斷上惑者據意樂力別故應不相
違有人彈云其初果迴心即名菩薩勢力大故可得
依四禪根本定受變易身若超中二果即是小果豈
可比於菩薩寧以營火比於日光故知不可。


【疏】以通緣內外境至各通麤細者若內五根名內境
[013-0881a]
若外五塵名外境就內外境中若總相緣五根等即
名麤若緣一一細極微等即名細境也准疏唯釋所
知障有義彈云此亦不然兼釋煩惱障故即自釋之
今說通釋煩惱所知六識俱者漸斷所以如前第七
識雙釋二障頓斷所由故知此文今解二障漸斷所
以不爾煩惱如何不釋詳曰且第七二障頓斷無差
隣次雙明頓斷所以六識二障前後別明就煩惱中
小大有異小漸大頓次明所知唯大唯漸後方釋彼
漸斷所以文勢既隔何得通釋煩惱漸由又煩惱障
菩薩頓斷文巳自彰緣內外言如何顯頓及明漸耶
由斯且辨所知漸由示方隅爾。


【疏】辨三乘四道同異者若別別起四道名異若前後
相望起四道名同如望前為勝進望後為加行等。


【疏】二乘加行勝進至加行及勝進者此明加行勝進
必各別起如起一品加行巳即起無間斷一品惑斷
惑巳即起解脫及起一勝進即出離出觀經少時又
更入起加行次起無間斷一品惑巳次起解脫次起
勝進餘品准知斷地地九品惑明即起九加行九無
間九解脫九勝進也。


【疏】或但一加行至不爾便違對法第九說者此即約
加行勝進或總也如一入出觀斷五品惑時即先起
一加行道次起無間道斷一品惑次起解脫證滅又
次起一無間斷第二品惑次起解脫道證滅如是乃
至斷五品惑巳來後唯起一勝進道即起五無間五
[013-0881b]
解脫一加行一勝進餘斷四品或三品等准知故加
行勝進總別不決定也然此論中即依容預勝進道
說或斷五品巳來後總起一勝進道或時別起五个
勝進道故與對法別也意云容預者加行等三道外
別起一勝進道若速疾非容預者即將後品加行無
間解脫三道即是前品勝進道更不容別起勝進道
也然對法論即約速疾勝進道說然彼論說如斷九
品惑時起一加行次起一無間道斷第一品惑巳次
起一解脫道證滅又不出觀又起一加行次起一無
間斷第二品惑巳次起一解脫證滅然斷第二品惑
三道望前第一品時總與前斷第二品惑而作勝進
道為此三道即勝前進後故乃至斷第九品惑中所
有三道總皆與斷前前品惑而作勝進故二論義別
若不爾者此論即違對法文也問曰道義云何答按
對法論第九說云加行道者謂由此道能捨煩惱解
云由正修如是道時能漸捨離各別上品等煩惱所
生品類麤重一分漸得轉依無間道者謂由此道無
間永斷煩惱令無所餘解云由此道無間能永除遣
此品煩惱所生品類麤重令無有餘又轉麤重依得
無麤重解脫道者謂由此道說斷煩惱所得解脫解
云由此道能證煩惱永斷所得轉依故勝進道者謂
為斷餘品煩惱所有加行無間解脫是名勝進解云
為斷此品後餘煩惱所有加行無間解脫望此品名
勝進道然所言斷麤重即煩惱種子或無堪任性所
[013-0881c]
言轉依即第八識能離識上一分麤重名之為得或
成就性亦為轉依又俱舍云無間道者約斷惑得無
能隔礙故釋曰由斷惑得令不至生無有力能障礙
聖道令不證滅名無間道由解脫道巳至生相決定
現起能證滅故。


【疏】次第超越並然者然次第行者斷地地俱生九品
惑時即起九無間九解脫若加行勝進惑總或別如
前作法超越者即是超中二果人意說此人既總以
九地中惑總合為九品斷時亦須九無間九解脫若
加行勝進或總或別亦如前如疏云然由有九品至
各別別起者此說加行勝進別別起行由如疏云一
入觀中至後一勝進者此說加行勝進總起所由故
云加行勝進或總或別者此總結也。


【疏】即證無為時不容斷惑者意云解脫道證理時不
容更斷餘惑明知前解脫道不得與後品為無間道
以根鈍故菩薩不爾。


【疏】設先世道伏至不為別道者意說極利根人先於
世間道伏見惑及欲界修道九品後入見道時是修
一時同斷不證初果直取第三不還果故云不為別
道。


【疏】此初品無間望第二念即為加行者意說初品無
間道望第二品即為加行疏云望第二念者意說是
第二品問與前第二念何別答前是初品第二念此
是據第二品名第二念又云第二無間望初品為解
[013-0882a]
脫故云至第二念即為解脫若依此說與前第二念
無別。


【疏】第二無間至但是解脫者意云第二無間望初品
伹是解脫不勝進若夫勝進道皆依解脫道後起望
前方是得名勝進今第二無間望前伹是解脫未名
勝進以未曾勝進故如斷第四品惑時即第四無間
道望前第二品是勝進道與第三品作解脫道望自
第四品為無間與後第五品為加行乃至斷第五品
無間道望前第三品即為勝進與第四品為解脫望
自第五品為無間與第六品為加行乃至巳後准知。


【疏】此是第十地位中至排次斷法者意說十地皆有
障障入住出心菩薩一入觀不出排次斷之故約剎
那前後相望皆容具有四道問何故斷初品惑不取
初品中加行道為四類耶答此約菩薩入觀不出前
後相望得有四道如初品加行猶是有漏所以不取
又云初品巳前未能斷惑初品加行望前不無間道
所以不取又論云剎那剎那前後相望皆容具有必
斷一一品時皆具四道不爾斷佛地障時應有勝進
道若許有者前後佛德應有勝劣既無明知非要皆
具四道。


【疏】若別別斷一一別起乃至四義具足者皆此文約
菩薩在十地位中一入觀時唯斷一品障即便別起
四道由能印證是解脫道及能斷惑即無間後容預
是勝進道故品品皆具四道智但是一據義不同分
[013-0882b]
為四道若非別別起者即闕四道如初品無加行道
最後無勝進等。


【疏】對法第九說至別別望前有也者此顯彼論據於
菩薩別起道說即一一品中皆有四道故每品中後
三道皆望前是勝進與此論別。


【疏】又云或辨捨斷煩惱至即二乘也者此後會對法
論後明勝進依二乘說按彼論云又復辨捨斷煩惱
加行或勤方便思惟諸法或勤加行安住諸法或進
修餘三摩鉢底諸所有道名勝進道釋論云又復者
為顯餘義捨斷煩惱諸加行道但正思惟契經等法
或復於先所思所證法中安住觀察或復進入餘勝
品諸定如是等名勝進道釋云明非斷惑諸勝進道
簡彼斷惑勝進道故云辨捨斷惑煩惱加行等餘文
易知。


【疏】或總通三乘者重明對法兩段文皆通三乘說故
菩薩斷所知障時或後四道是望前品四道是勝進
道亦得或別起勝進道亦得。


【疏】今此既論至是前勝進者顯此論說二乘勝進惑
總者同彼對法後品三道皆總與前所有四道而作
勝進與斷第二品惑而作加行加行唯是趣求若無
間伹斷惑若解脫唯證滅既非趣求故非加行。


【疏】又今此約別起行相乃至彼抄解者今此論中即
約別起勝進行相或別或總如斷九品惑時末後唯
起一个勝進道或別起九勝進道故云總別若後品
[013-0882c]
四道望前品是勝進者此論中不說。


【疏】若不爾至勝進者故者又顯此論惑總別言不同
對法望後品說者解云且如對法說勝進道望後品
說勝於前故今此論中或總別言不望後品不同對
法若不爾者初品巳後所有四道皆為勝於此即無
有不起若別若總二勝進道既不如是明不同彼或
總言顯是不定也義如疏辨對法不言或總別故容
有不起勝進道時。


【疏】此四道至佛應有勝劣者此文即約三乘二乘學
無學漏無漏等以明四道然此四道即通三乘二乘
學無學等若前二果人即有斷惑四道亦有練根四
道若第三果人即有斷惑四道亦有練根四道亦有
除定障四道亦有修六通四道若部行無學聲聞無
學即有除定障四道亦有修通四道以根鈍故亦有
練根四道為先斷煩惱盡無斷惑四道若麟角獨覺
先得六通故無修通四道巳除定障故無四道為是
利根故無練根四道但有解脫勝進道此巳上所明
四道皆通有漏無漏唯斷惑四道是無漏餘通有漏
無漏若地前四道即是有漏及練根修通除障所有
四道並是有漏也若初地至七地以來唯斷惑四道
是無漏餘練根修道除定障所有四道皆通有漏無
漏此巳上二乘及七地巳前菩薩者若加行道勝進
道即通散聞思慧也若八地巳去其斷惑四道修通
四道練根四道除定障四道此等皆是無漏佛唯有
[013-0883a]
解脫勝進精進望前金剛心無間道名勝進若自望
即無勝進但有解脫道若許佛有勝進道者即應佛
有勝劣也若小乘練根四道唯無漏若有學人練根
即訪前斷見道惑法用而起一無間一解脫若無學
練根即訪前斷修道惑法用起九無間九解脫也若
大乘說三乘練根即通有漏無漏定及散即總有三
種練根一論義決擇即是散有漏二思惟諸法亦通
散有漏三遊觀諸等至此通有漏無漏問何名練根
答此人本性根鈍數數熏修無漏智轉鈍成利名發
練根問如何四道通有漏耶答若據斷惑說有漏道
即不能若約伏惑論有漏道亦能伏所以四道通有
漏也如下自釋言遮加行智通有漏不遮加行道者
此釋伏難謂有難云若許四道通有漏者金剛心菩
薩豈有有漏加行智耶故釋云但遮金剛心菩薩加
行智通有漏不遮金剛心菩薩有任運加行道故金
剛心菩薩亦有四道但無趣求加行智也。


【疏】有漏四道通上二界至加行勝進者此辨四道通
有漏所由上二界十地皆有者即欲界中間四禪四
空名十地也意云此十地中容有四道非一一地中
皆具四道然八未至中皆具有有漏四道以八未至
中作欣猒觀能伏下地染故若餘異生等除八未至
定外取餘中間禪及四禪四定根本地中伹有有漏
加行勝進解脫而無無間道以根本地中不能離下
地染故然此色界唯用有漏聞修慧為解脫勝進道
[013-0883b]
若欲界即用聞思慧心為加行勝進道也故欲界但
有希求心進後之心而無無間解脫二道又云趣求
及容預欲界許有若伏惑及印證欲界即無以欲界
散心不能伏煩惱及證理故故欲界但有加行勝進。


【疏】無漏四道至加行等不成者然據實而言依未至
定中間禪四禪根本地及下三無色此之九處即具
有漏四道亦依中間禪無漏道斷惑而得無學果如
何疏言中間禪唯有加行解脫勝進等三道而無四
道耶然說有頂中得有解脫勝進道者即約不還身
在有頂起下無所有處聖道而斷有頂地惑若准此
疏中說有頂地中即有解脫解脫道類名解脫非是
無間道後隣次所起解脫道也即如不還果人身在
有頂起下無所有處聖道中無間道斷上有頂惑巳
即無所有處無間道後引起無所有處解脫道從無
所有處解脫道後方引起有頂地中無漏解脫道即
以非次無間後之解脫故云解脫道類名解脫道等
後方引起有頂地中無漏勝進道也有解云有頂地
中亦有次無間道後之解脫道為勝不還果人既起
無所有處無間道斷有頂惑次即合引起非想地中
解脫勝進道於理無違疏云下起者據顯而說無所
有處無間道引無所有處解脫道勝偏說也故不言
非想地有以無間道後解脫道也。


【疏】對法第十四說至不復現前故者如得初果時即
捨初果向如得第二果時即捨前一來向乃至得阿
[013-0883c]
羅漢果即捨阿羅漢向及第三果等故云如證此果
所攝道時即捨此向所攝道以不復現前故名捨即
得勝捨劣也乃至斷九品惑時皆得勝捨劣。


【疏】如菩薩雖不言向果亦得勝捨劣至如得果故者
意云菩薩雖不同小乘得果捨向然亦有得勝捨劣
也如十地中地地皆有入住滿心如得住地心即捨
入地心如得滿地心即捨住地心如得第二地即捨
第一地等現觀位者即無漏生法二空觀也。


【疏】今約此文即轉齊義至中上品也者意云轉齊者
即有上中下三品無漏種子如從見道出巳至初地
住心此見道無漏種子即與住地無漏心種子力齊
乃至第十地住心所有巳前九地無漏種子亦與第
十地無漏種子力齊等乃至佛果住持所有巳前見
修十地之中無漏種子即與佛果位中無漏種子氣
力齊等此中有難難云若巳前無漏種子皆與巳後
無漏種子力齊等者如何果位得有巳前未知當知
根巳知根耶答巳前未知當知及巳知根至於佛果
皆悉殊勝故巳前諸根至佛果位總名具知根攝不
名未知當知根也。


【疏】若約轉滅義一種子轉為中上至名捨劣也者意
云若轉滅者即唯一品種子即轉見道種為修道種
轉修道種為無學道種若十地所修皆轉前地種子
為後地種子等此如佛地論中及瑜伽釋中廣解如
轉下品作中品轉中品作上品轉作上品之時前下
[013-0884a]
中品不復現前名之為滅故云轉滅。


【論】一遍行真如至而不在故者此即別釋遍行真如
者行謂有為諸行即我法二空所顯真如於一切行
無不遍故故名遍行理實二空通餘九地今約初證
位故說初地真如名為遍行有云行者在也即真如
遍在一切法中故名遍行真如。


【疏】解能證得有四等者問十真如及十重障如何得
名能證得耶答由具十地十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
方能證得果上菩提涅槃故此四種皆名能證得意
說佛果菩提涅槃皆由因中修此四種而證得故故
喚四種名能證得。


【疏】此中真如約詮辨體至若不約詮說遍何法者二
無我名證今此二無我既遍一切法上即二無我之
理亦遍一切法即約詮辨真如體也亦非真如可說
遍者意云若不約詮說遍者真如離言亦不可說遍
也。


【疏】若不約詮說遍何法者意云若不約詮說者真如
離言亦不可言遮與不遍等十地菩薩證此真如時
皆約所生功德以立真如名故十地真如皆約詮辨
體此遍行即真如持業釋。


【疏】遍行如者至無有一法非二空故者世親解云此
法界遍一切行釋曰一切世一切有為法中故一切
行既是無我故無我之真理亦遍一切法偏約人無
我也無性云此真如即是法空理即一切法皆名法
[013-0884b]
空法空之理亦遍一切然世親無性各舉一義然義
不足以體用別故體者謂法法即是體故無性云此
即法空約法體說用謂我我即主宰作用故世親云
以無少法非無我故即約用說故體用各別今此論
中兩義皆盡。


【疏】由通達此證得自他平等法性者解云有三種平
等一者佛平等若地前菩薩及異生等雖有念佛未
能普念有歸依西方等不念彌勒等名不平等若至
地上證真如巳念一切佛普歸依故於一念中供養
百億諸佛等二者法平等若地前菩薩雖有所行未
能普修名不平等若至地上證法性巳於一切法發
心普修故一行中修一切行一切行中修一切行等
三者有情平等地前菩薩雖度眾生皆初有緣未能
普度名不平等既至初地證同體大悲見一切有情
同於巳體不見身外別有眾生凡所度生誓度一切
故於自他普皆平等。


【疏】因論生論乃至二行何別者此中問意如何名二
空又二空智下所對人法二種如何有別。


【疏】答執法有體執法有用二所治別也解云若執法
體即是法執法執即用法空智以除之若執法有作
用受即名我執菩薩即修我空智以斷之雖亦有於
法上執有用者如執有了別等用今約多分執我有
用在主宰者即是我執任持者即是法執既所治二
執不同其能治二空智亦別。
[013-0884c]


【疏】今出勝因者因者所以義意云第二地中菩薩能
離犯戒垢故顯此真如具無邊德。


【疏】新中邊云由通達此作是思惟是故我今於同出
離一切行相應遍修治是為勤修相應出離者解云
中邊意說由無分別智證無邊德最勝理巳彼得智
中作是思惟我巳證得具含德性真如理故我今於
同出離涅槃性中修治諸行故云相應出離此亦最
勝即真如是持業釋於同出離者即涅槃真如是諸
有情同出離處故云於同出離修相應行等。


【論】勝流真如者此第三地以三慧光照大乘法是故
此地名發光此顯勝流教法所依真如故勝教法從
真如流出即真如是能流教法是所流即勝流法之
真如也是依主釋。


【論】曰無攝受真如者此釋第四地真如謂此地中得
菩提分法觀離我我所執故此真如無所繫屬非我
執等所依止處亦非我執取故名無繫屬也。


【疏】世親云於此中無許我所無攝我所至無有繫屬
者解云若總屬我即當我所故作此言無計我所等
如北洲人無妻子等想不計我家妻子名無繫屬。


【疏】無性云至非自他攝者解云第三地中所有緣契
經等法愛愚與彼我執同對治斷謂斷愛故不計我
所觀此法真如非自他我所攝受故名無繫屬也。


【疏】但言我所至不依如取之者意云如無性世親但
言於此真如不計我所業者即性狹也何以故亦法
[013-0885a]
愛等無故而我見等不依如取之據此道理豈唯不
計真如為我所耶法愛我見慢等亦不緣故然始不
計如為我所故。


【疏】謂此真如伹為境故名為我所者此會前無性世
親我所之文其實亦無我見慢愛等說無我所者謂
此真如但與我為境故所以但說真如為我所。


【疏】餘論說之至亦取如故者餘論中說真如為我所
者謂我境聚中不別離出真如真如亦在我境聚中
我執起時亦緣於如所以喚此真如名為我所也即
餘論與世親所說不同。


【疏】今不於彼起我等執者意云若不於彼說我執言
而但說云我見等者即不攝我所見等謂攝我所見
等故說我執之言故論云非我執等所依取故亦無
攝受即真如持業釋釋。


【論】五類無別真如至類有異故者此釋為第五如謂
此地中修得生死涅槃無差別道由此了知真如類
無差別不同眼等類有別故此亦類無別即真如故
持業釋。


【疏】中邊云此名相續無差別義者意云真如無差別
不同相續身有自他等差別故中邊云由通達此得
十意樂平等此十平等即是十地論中十種淨心十
淨心者謹按十地論第七云一過去佛平等深淨心
二未來佛三現在佛四戒淨五心淨六除見疑悔淨
七道非道智淨八行斷智淨九思量一切 提分法
[013-0885b]
得上上淨十化度一切眾生淨彼論解云於平等中
得清淨是諸佛法及隨順諸佛法謂初三世佛十力
等是即諸佛法餘七隨順諸佛法也佛法因此戒定
慧化眾生成戒即第四定是第五六七八九總智淨
攝釋曰於三寶所離疑惑心知佛所說通能出離外
道非道不能出離又謂我今斷中下行而為發起上
妙聖行如次是彼六七八九。


師答云設然何失故論牒云若無彼相名緣彼等難
色等智展轉成立真見有相論不言者以巧略。

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三本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三末



【論】妙觀察智至皆容現起者自下第三釋妙觀察智
於中有二初辨生空觀品後明法空觀品釋生空中
有二初初起後明後起言生空觀品二乘見位亦得
初起者此明初起二乘見位最初得故故三初起對
其菩薩故云亦得意說非但菩薩見道得二乘見道
亦得此智言此後展轉至或至上位者此明後起有
其三位者從見道後展轉至無學位此說定性二乘
起生空觀品二者從四果迴心向大乃至菩薩解行
[013-0885c]
地終皆得起觀察智即於地前一大阿僧祇劫滿位
遣皆起故。


【疏】云漸悟入者至解行地終此所起者但是二乘位
所得生空智是菩薩妙觀察智人者以未得菩薩見
道故巳智上位始從初地乃至佛果速起此智品此
通迴心及以頓悟。


【疏】云頓悟至無學位謂至菩薩十地等故無學位者
意說佛果無學非是二乘無學於上三位中唯除有
漏及無心時餘一切中漸頓菩薩皆得起此智故疏
云漸頓皆爾問且如法空觀起三時不起謂有漏及
生空菩薩無心時五位此中但說法空觀耶答三藏
解云即唯此文護法正實入法空觀必帶生空觀有
生空未必有法空亦人執起必帶法執有法執時我
執不定故此智品義意亦同故。


【疏】既不障法空時明法空觀必帶生觀疏加行入心
義亦違其說由前加心擬作細法空觀故獨入法空
觀時必人法空為加行人空觀以法空觀微細亦違
其第七之中法執不行故第七識得平等性智。


【疏】此非有漏及無心時通上諸位者意說於上諸位
中若非是有漏及無心時一切皆得起。


【論】法空觀品至皆容現起者此釋法空觀有二初明
初起後明後起菩薩見位方得初起者此明初起准
護法正意初見道時雙證二空非前後起言此後展
轉至皆容現起者此明後起即除有漏位生空觀及
[013-0886a]
無心時三位餘一切位皆得起。


【疏】唯生觀乃至或二俱觀者此文意說成佛巳去唯
第六識起生空妙觀察智智或觀理非事或觀事非
理或二種俱觀皆得自在其第六識中亦得起法空
觀智若大圓鏡智平等性智此二智中唯有法空必
無性空智在因位中若第六識起生空智唯伏第七
識中我執亦不能引起第七識中法空智若第六識
起法空智方能引起第七識中平等性智故佛果中
第七八識唯起法空智其佛果中五識雖有二說一
云引起生空後得智由意議引起故言有說唯法空
後得智由解脫道後第六法空智外生故。


【疏】雖言初地即亦得起至起麤識者此釋成所作智
有二師解此即初師佛地論中雖說初地得起意說
菩薩初地修道位中得起在初見道位中不起佛以
真相二見道中時起不容發起五識存外麤境故故
初地住心以後即修道攝問若見道中不得起五識
者如佛見道中菩薩頓悟百法明門見百佛世界勵
思之。


【論】有義成佛方得初起是第二師護法正義言以十
地中義作意起故者此下三因成立言以十地中依
異熟議非無漏故此是第一因解云謂金剛心上來
異熟所及眼等五根定是有漏由斯十地不發無漏
眼等五識者有漏不共義不相應故者是第二因即
重成前因有外難云如末那識雖是有漏能發玅觀
[013-0886b]
察智佛妨有漏根發無漏識故作此離云有漏不共
等解云末那是彼不同境根若眼等根具其四義一
者有漏即簡佛果二者不共簡現第八現第八與餘
為共依故三者必俱簡無間滅根四者同境簡第七
識第七識與五不同境故有漏五根具上四義發無
漏識不應理故言此二於境明昧異故是第三因解
云謂有漏根於境闇昧無漏五識於境明故此中立
比量簡過等並如前四緣中解言而數間斷作意起
故者此釋妨難離云既佛果中根境常有應常恒起
成所作智故作此通云而數間斷作意起故佛地中
亦作此說問前師云若許圓鏡智金剛心起者即成
所作智亦應金剛無間道中智如佛佛地之佛果位
起言前師答佛有二種一者等覺佛二者妙覺佛彼
佛地論依等覺佛說故云佛果起成所作智故不相
違據護法意唯解脫道佛果得起圓鏡成事二智。


【疏】地前種增入地二增意言之四智種子雖皆本有
要由薰萱發方得增長且地前由聞薰習故所以無
漏種子增長入地即生無漏現行故入地種現二皆
增長。


【疏】地前用增入地體增至唯護法義解云若地前由
有漏多聞熏習令無漏種功用增長入地巳去無漏
現行起巳更熏成無漏種子即是無漏種子體多各
增也現起別故者無漏現行起巳更別熏種不同地
前無漏現行未起今此疏文先雙所本有新熏故唯
[013-0886c]
是護法師義問所言無漏雖體用增長四智之中是
佛智種子者答伹是妙觀察平等性二智種子不言
大圓鏡成所作佛故准正義十地之中不得圓鏡成
事二智故十地中但熏發大圓鏡成所智本種子增
故故此圓鏡等亦智在十地中即各種增巳亦名用
增有能生當果功用先不能熏二智種子即無體增
若成佛巳去此二智種生二智現行現行即是現增
以不起更熏種子故無體增。


【論】大圓鏡智至不可知故者第七緣佛境界門釋四
智即分為四就釋境智中有二智說此即初師伹緣
真如為境是無分別佛以行相所緣不可知故。


【疏】莊嚴論說於一切境皆不愚迷故者意說大圓鏡
智緣一切境不愚不迷以無妄執故名不愚分明顯
了故名不迷前緣俱時行相雖亦不可知能非不愚
故即緣境不了名愚也或十二處者但說根境即亦
識向根處攝即六根六識俱名識故所以但說十二
處更不言十八界。


【疏】行相所緣者解云行相者言見分所緣者境也護
法正義故佛地經云復次妙生大圓鏡智者如依圓
鏡眾像影現如是依止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影
現唯以圓鏡為譬喻者當知圓鏡如來智鏡平等平
等是故智鏡名圓鏡智故佛地論云此中以喻顯示
大圓鏡智是能生現諸法影像平等因緣謂諸如來
第八淨識能現能生智等影像如大圓鏡能現世間
[013-0887a]
一切影像又佛地經云如大圓鏡有樂福人懸高勝
處無所動搖諸有去來無量眾生於此觀察自身得
失為欲存得捨諸失故如是如來懸圓鏡智處淨法
界無間斷故無所動搖欲令無量無數眾生觀於染
淨為欲取淨捨諸染故佛地論云高勝處者所謂高
幢或餘勝處淨法界者無垢真如處謂安處或依或
緣無間斷故無動搖者由此鏡智依緣法界窮生死
際恒常隨遂相續無斷故無動搖此義意云大圓鏡
智永離一切分別動搖一得巳後盡未來際相續無
斷其餘三智雖無妄計而有無執作意分別證得巳
後或行不行非不動搖不行者約十地說有不行時
佛果常行也又佛地經云如圓鏡極善磨瑩鑒淨無
垢光明遍照如是如來大圓鏡智於佛智上一切煩
惱所知障垢永出離故極善磨瑩為依止定所攝持
故鑒淨無垢作諸眾生利樂事故光明遍照佛地論
云鑒者謂自性極清淨故淨謂離客塵故言無垢者
由鑒淨故離煩惱所知二種障也故名無垢光明者
由鑒故曰光由淨故曰明為依止定所攝持故此所
依止定是金剛喻定即首楞嚴定也由彼定力最極
清淨離分別故鏡智生時鑒淨無垢遍照無定說圓
鏡鑒淨無垢令他見面得失之相為饒益事是故說
名光明遍照大圓鏡智自性清淨鑒淨無垢雖不可
見而起受用及變化身能生諸智成辨眾生諸饒益
事是故說名光明遍照又佛地經云又如圓鏡依緣
[013-0887b]
本質種種影像相貌生起如是如來大圓鏡智於一
切智依諸緣故種種智影相貌生起此中意說大圓
鏡智相應淨識有二種用一因緣用謂淨識中具有
一切能現能生身土境智淨法種子若遇外緣即便
變現身土境界種種影像二增上緣用謂佛淨識善
根願力所生起故若諸眾生善根成熟爾時淨識為
增上緣現身土言諸眾生善根成滿又佛地經云又
如圓鏡與眾影像非合非離不聚集故名非合現彼
緣故名非離如是如來大圓鏡智與眾智影非合非
離佛地論云如世圓鏡雖能為因起眾影像而不與
彼影像和合彼未生前由未有體故圓鏡與影像亦
非別離現彼緣故由能為緣現彼影像也大圓鏡智
亦復如是雖能為因生智等影而與智等非合非離
非合彼未生前由未有體不聚集故言非離者要有
鏡智智等影生無則不生不散失故是此為略說圓
鏡智相。


【疏】或似後得至真觀後生故者此明後得智有二解
且第一解云佛地論說若餘三智由有根本引起後
得智有本後二智名引若此成事智先無根本引起
成事智中有後得智今第一解云或似後得名後得
智意云其佛果成事智即似因中平等玅觀後得以
菩薩因十地中平等玅觀後得智不證真故今成事
智亦不證真故名後得即似後得故名後得其體不
是後得第二解云或如後得因中緣俗真觀後生故
[013-0887c]
意云因中平等玅觀後得智唯緣俗故今此佛果成
事智亦似因中後得智唯緣俗所以果上成事智名
後得也。


【疏】餘所引文勘佛地論者餘智所引文勘佛地論文。


【疏】因有二類種果恒唯一種生二用現行未獲述之
解云因十地中根本後得各別有種生故云二類種
以後得現行受熏故若至佛果唯有一類種所生現
行而有二用緣真名正體緣俗名後得以後得不熏
種也有說從初地至五地即根本後得二智各別種
生若從五地巳後乃至佛果即唯一緣生二智現行
以五地中真俗行相互違合令相應即真俗合緣故
唯種一又佛果後得智起更不熏種種但有一更無
二種如此之義廣辨在餘處此中未獲具明且略指
耳亦如五受各別種生其身云佛且欲界中在五識
者知其名更在意地者名喜名憂等故欲界中五受
各別種生若初二近分定有喜有捨亦各別種生若
第三禪中近根本喜樂亦各別種生若第四禪以上
捨各別種生此等即同五地以前本後二智各別種
生唯初二根本地中喜樂同種生即一今現行々々
而有二用能悅心名喜樂能遍身故為樂又勤勇故
即名為喜安靜故名為樂故論云尤重悅微有差別
即同五地巳上一種生二現行佛果亦爾。


【論】佛地經說至平等性故者此第三護法師引文有
二因成立此即初因故佛地經云復次玅生平等性
[013-0888a]
智者由十種相圓滿成就一證得諸相增上喜愛平
等法性圓滿成故二一切領受緣起平等三異相非
相平等四弘濟大慈平等五無待大悲平等六隨諸
眾生所樂示現平等七一切眾生敬受所說平等八
世間寂靜皆同一味平等九世間諸法苦樂一味平
等十修植無量功德究竟平等解云依佛地經論以
釋此文第一證得諸相者論云諸大士相及諸隨好
相差別故皆名為相如是諸相遠離遍計所執自性
說名平等故契經言諸大士相如來即說以為非相
遍計所執實相是故說名諸大士相增上者謂富貴
自在等如是一切富貴自在遠離徧計所執自性說
名平等故契經言世尊我今解了一切以無我故無
貪無富喜愛者謂所有喜愛由遍計力於順彼法發
生歡喜於違彼法發生憂慼徧計所執諸法無故於
彼一切徧計所執喜愛亦無說名平等菩薩證得智
時達解如是所說諸相增上喜愛平等法性故名證
得平等性智初地菩薩最初證得後後地中修令增
長至佛地圓滿成就從此巳後更無增長二一切領
受緣起平等者解云緣起有二謂內及外內緣起者
謂無明等十二有支也外緣起者謂種芽等一切外
物如是緣起自相是所領受故名領受或假有情是
能領受故名為領受緣起諸法是所領受緣起無作
用故空無我故無補特伽羅故遠離徧計所執自性
說名平等菩薩證此智時達解如是所說一切領受
[013-0888b]
緣起平等法性故名證得故經說云梵志一切法性
即是緣生緣起法性悟解此故名為菩提乃至廣說
不見少法離緣起性此中緣起平等法性為緣起性
三遠離異相非相者解云色等諸法變壞等相不相
似故名為異相遠離如是各別異相即是共相謂無
常等或如青等如是共相以何為相以非相為相如
契經言一切法性唯有一相所謂非相非相即是平
等法性達解如是遍計所執一切法性畢竟永無平
等法性故名證得復有說者遠離異相者離有相遠
離非相者離無相即離有相離無名平等性即智證
此性平等性智四弘濟大慈平等法性者解云菩薩
平等性智如實義者緣法界亦緣有情但無分別平
等等行相了知一切假立有情性平等故緣生等法
性平等故無我真如性平等故名平等性智即平等
救濟一切有情及於一切有情此六字可釋或普於
一切有情諸法無我真如平等性轉恒常現行故名
平等五無待大悲平等法性者解云聲聞等悲不能
拔濟一切有情唯緣欲界少分行相暫時而轉如來
大悲普能拔濟一切有情通緣三界遍滿行相恒時
而轉言無待者無所觀待恒救不捨故名無所待無
待得名大悲於一切有情平等而轉以有情界無邊
際故成熟有情時無暫癈故大慈大悲以無瞋不害
無癡善根為自性與樂拔苦行相有異慈是無瞋悲
是不害無待大悲無差別轉故名平等此即法性或
[013-0888c]
緣平等法性為境故名平等性智六隨諸眾生所樂
示現平等法性者解云隨諸有情樂見如來色身差
別如來示現如是色身如來雖居無戲論位由平等
智增上力故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現瑠璃等微玅色
身令諸有情善根成熟自心變似如是身相謂自心
外見如來身如契經言由諸如來慈善根力示現無
量隨類化身令天人等自心變異見如來身如金色
等如是示現一切如來形相平等如是平等即是法
性是故說名平等法性七一切眾生敬受所說平等
法性者解云若有如是種類語業能令有情善根成
熟聞生歡喜得淨信樂如來便現如是語業令彼得
聞如來雖無戲論分別由悲願力如是示現所化有
情自勝解力如是變異謂自心外聞佛音聲如來所
出一切語言稱機宜故諸天人等皆無違逆故名敬
受所說如是語言諸佛同現故名平等如是平等即
名法性是故說名平等法性此平等智由前修習佛
果圓滿成故八世間寂靜皆同一味平等法性者解
云有漏五蘊說名世間念念對治二種壞故即彼息
滅名為寂靜由此於此而寂靜故即是聖道及以涅
槃依他起性世間寂靜同歸真如圓成實性故名一
味又世間者徧計所執此本性無說名寂靜如是寂
靜所顯真如無差別故名為一味此即名為平等法
性由此一味如前修習圓滿成故平等性智圓滿成
就九世間諸法苦樂一味平等法性者解云世間諸
[013-0889a]
法略有八種一利二衰三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八
樂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現誹撥名毀不
現讚美名譽現前讚美名稱現前誹撥名譏逼惱身
心名苦適悅身心名樂如是八種總有二品四違名
苦四順名樂生欣慼故或復此中略說最後苦樂一
對聖者居中恒常一味得利不高遇衰不下如是乃
至樂而無愛苦而無恚如契經言聖處世間平等一
味猶如虗空凡愚在世計有差別由彼遠離徧計所
執世間八法於一切處皆同一味即此說名平等法
性由此一味如前修習圓滿成故平等性智圓滿成
就十種植無量功德究竟平等法性者解云功德即
是菩提分等諸功德法熏種長養成熟解脫說名修
植平等性智雖無分別由佛菩薩智增上力如如意
珠令異身中功德生長成熟解脫名平等智言究竟
者能得三乘般涅槃故如是智名平等法性遠離徧
計所執性故即此名為平等法性由此功德如前修
習圓滿成故平等性智圓滿成就如是所說平等性
智於十地中菩薩分得如來果佛圓滿成就。


【論】莊嚴論說緣諸有情自佗平等至佛影像故者解
云緣諸有情者即平等智緣十地位中菩薩也自佗
平等者即由如來平等性智他十地菩薩攝他聞巳
即身外無別眾生眾生外無別自身故名平等隨他
勝解者即隨十地菩薩心中所樂欲聞佛法欲見佛
身如來即隨所樂說法現身等示現無邊佛影像故
[013-0889b]
者即為十地菩薩現十變他受用身等隨所見分別
每地中皆為現身。


【論】玅觀察智相應心品至二智所攝者故佛地論云
依十種因應知分別玅觀察智十種因者一建立因
二生起因三歡喜因四分別因五受用因六趣差別
因七界差別因八雨大法雨因九降伏怨敵因十斷
一切疑因第一建立因者解云譬如世界持眾生界
如是如來玅觀察智任持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
無礙辨說諸佛妙法故論云此中顯示建立因相譬
如世界持眾生界者如諸有情自心所變下風輪等
諸世界相持自心所變眼等諸有情界如是如來妙
觀察智能持一切陀羅尼門廣說乃至諸佛妙法故
此智相應第六意識普與一切功德相應及能引發
諸功德故說能任持是名建立因建立如上諸佛法
故第二生起因相者釋曰佛地經云又如世界是諸
眾生頓起一切種種無量相識因緣如是如來妙觀
察智能為頓起一切所知無礙妙智種種無量相識
因緣論云此中顯示生起因相意說諸器世間能為
眾生種種地上無量空中相識生因如是如來玅觀
察智一時頓於一切境界譬如虗空能了無礙能為
一切種種世間無量出世所緣境界相識生因意說
起能現彼一切境相令相識得生故說為因即緣因
非親因也即取相之識由智所起說智為生因第三
歡喜因相者釋曰佛地經云又如世界種種可玩園
[013-0889c]
林池等之所莊嚴甚可愛樂如是如來妙觀察智種
種可玩波羅蜜多菩提分法十力無畏不共佛法之
所莊嚴甚可愛樂論此中顯示歡喜因相如器世間
種種可玩園林池等綺飾間列威光熾盛令諸有情
歡喜愛樂如是如來玅觀察智種種可玩波羅蜜多
菩提分法等綺飾間列威光熾盛令諸菩薩歡喜愛
樂故知即是菩薩歡喜之因名歡喜因相第四分別
因相者釋曰佛地經云又如世界洲渚日月六欲天
等梵身天等妙飾間列如是如來妙觀察智世及出
世衰盛因果聲聞獨覺菩薩圓證無餘觀察玅飾間
列論云此中顯示分別因相如器世間無量洲渚六
欲天等梵身天等者解云離欲寂靜名之為梵身者
眾也等者等取此上諸天如是洲渚及渚天等妙飾
間列不相雜乱洲瞻部等四洲渚謂八小渚等如是
妙觀察智普能觀察世及出世間衰盛因果三乘圓
證妙飾間列不相雜乱解云惡趣因果名世間衰善
趣因果名世間盛又二乘因果名出世衰大乘因果
名出世盛言圓證者即是果位言三乘者顯其因位
又圓證者唯說佛果妙觀察智觀此諸法法相異故
智如其境行相不離分明顯現是故說名妙飾間列
由智分別眾相不雜故名分別因相第五受用因相
者釋曰佛地經云又如世界為諸眾生廣大受用如
是如來玅觀察智示現一切諸佛眾會雨大法雨為
令眾生受大法樂論云此中顯示受用因相如器世
[013-0890a]
間隨有情業增上力故阿賴耶識共相種子變生種
種共相資具為令有情廣大受用如是如來玅觀察
智助平等智為增上緣擊發鏡智相應淨識現受用
身種種眾會威德熾盛雨大法雨為令地上諸大菩
薩受大法樂亦助如來成所作智為增上緣擊發鏡
智相應淨識現變化身種種眾會威德熾盛雨正法
雨為令地前所化有情受用法樂第六趣差別因相
者釋曰佛地經云如世界中五趣可得所謂地獄餓
鬼畜生人趣天趣如是如來觀察智上無邊因果五
趣差別具足顯現論云此中顯示趣差別因相如世
界中隨諸有情業增上力故阿賴耶識不共相種變
生種種五趣因果差別可得如是如來玅觀察智五
趣因果為境界故似其五趣因果二相差別顯現非
親生五趣諸阿素洛種類不定或天或鬼或復傍生
故不別說也第七界差別因相者釋云佛地經云如
世界中欲色無色諸界可得如是如來觀察智上無
邊因果三界差別具足顯現論云此中顯示界差別
因相如世界中隨有情業增上力故阿賴耶識共不
共相種子變生三界因果差別可得此中世界通情
非情謂有情世界及器世界以器世界持有情及非
情界若有情世界唯能任持有情界故如來妙觀察
智三界因果為境界故似其三界因果二相差別顯
現非親能生三界因果也此中意說妙觀察智普能
觀察一切境故徧似一切諸界趣生因果相現如淨
[013-0890b]
圓鏡現眾影像一切鏡相皆現其中問未審與大圓
鏡智何別答大圓鏡智以一切皆不愚故雖能顯現
一切影像任運轉故而無分別此觀察智能現一切
境相亦有分別若無分別則不能觀因果等事及為
眾會說法斷疑此文定證無漏心等亦有相分以如
來智上五趣三界無邊因果具足現故第八雨大法
雨因相者釋曰佛地經云如世界中蘇迷盧等大寶
山王顯現可得如是如來觀察智上諸佛菩薩威神
所引廣大甚深教法可得論云此中顯示雨大法雨
因相如器世間由諸眾生業增上力起諸寶山如是
如來妙觀察智由諸有情感正法業增上力故起佛
菩薩威神所引深大教法此教開示諸佛菩薩自在
威神亦能引發彼威神力是故說名諸佛菩薩威神
所引此說如來妙觀察智能發鏡智相應識上教法
影像或自能現教法影像由此為緣善根成熟所化
有情自心變現第九降伏怨敵因相者釋曰佛地經
云如世界中廣大甚深不可傾動大海可得如是如
來觀察智上一切天魔外道異論所不傾動甚深法
海教法可得論云此中顯示降伏怨敵因相如器世
間由諸眾生業增上力起諸大海不可傾動如是如
來妙觀察智由諸有情感正法業增上力故起法界
教不可傾動法界即是空無相理說法界理名法界
教諸外道等皆依諸見法界空理對治諸見離諸見
趣是故空教彼不能測不能傾動前威神教威神高
[013-0890c]
廣故喻寶山此法界教法界甚深故喻大海玅觀察
智是能顯照一切境因故能起說一切法教略說勝
者是故契經說佛世尊名大智日普能照了一切法
故第十斷一切疑因相者釋曰佛地經云又如世界
大小輪山之所圍繞如是如來玅觀察智不愚一切
自相共相之所圍繞論云此中顯示斷一切疑因相
如器世界一妙高山七大金山八大海水四大洲等
總於其外有小輪山周迊圍繞如是為一積數至千
復總於外有次輪山周迊圍繞名小千界如是為一
復數至千更總於外有次輪山周迊圍繞名中千界
如是為一復數至千總於其外有大輪山周迊圍繞
有大風輪總持其下名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名為
大小輪山之所圍繞如是如來妙觀察智徧知一切
自相共相能斷世間一切疑惑自共相愚是疑惑因
知自共相無此愚故自無疑惑能斷他疑大圓鏡智
永離二障不愚一切自相共相能生此智攝護此智
故名圍繞鏡智雖能知一切法自相共相無分別故
不能為他說法斷疑此智能知有分別故能為一切
說法斷疑名斷疑因相此觀察智鏡智能持如風持
下風持世界世界有大小輪山之所圍繞又此智體
能知諸法自相共相二種行相之所圍遶自相行相
如小輪山共相行相如大輪山問如來淨智現量所
攝云何能知諸法共相夫緣共相之智皆比量故答
此約散心不依如來智如來共相智亦唯現量故在
[013-0891a]
定心中緣一切法皆現量攝雖緣諸法苦無常等亦
一一法各別有故名為自相真如雖是共相所顯以
是諸法自實性故自有相故非共相若散心中分別
無常等貫通餘法上有即是共相緣此智名為比量
智此即略說第十因相。


【論】皆無障礙二智所攝者解云二智者即是根本後
得二智也。


【論】佛地經說成所作智起作三業諸變化事等者此
第二護法師引文證成所作智通緣一切法故佛地
經云復次妙生菩薩成所作智者論云成所作智應
知成立如來化身此復三種一者身化二者語化三
者意化第一身化復有三種一現神通化二現受生
化三現業果化第二語化亦有三種一慶慰語化二
方便語化三辨揚語化第三意化復有四種一决擇
意化二造作意化三發起意化四領受意化神通化
者示現種種工巧等處摧伏諸伎慠慢眾生以是善
巧方便力故引諸眾生令入聖教成熟解脫論云此
中顯示現神通化化身業相示現種種陶師等處又
現神通度迦葉等令其調順有所堪能故名成熟令
彼善根為說正法令脫三界放光息苦安立善趣故
光現神通初令生信後以悲慧導引令速趣入大乘
教法受生化者由是如來往諸眾生種種生處示同
類生而居尊位攝伏一切異類眾生謂現化身於天
人中一切生處或居剎帝利婆羅門種伏諸下類令
[013-0891b]
得利樂此亦智上身業相現或擊鏡智現或自顯現
餘智亦爾業果化者又如眾生領受身業由是眾生
領受所作善惡業果如是如來成所作智領身化業
由是如來示現領受本事本生難修諸行謂於今世
依變化身先修苦行後捨彼行修處中行方得菩提
名難修行有契經說如來先世迦葉佛時作是罵言
何處沙門剃鬚髮者有大菩提無上菩提極難得故
由彼惡業今受如是難行苦果此言亦是為止惡行
現化所作若不爾何有一生補處菩薩巳曾親事無
量如來殖諸善本性憶宿命更起如是麁語惡行當
知此言為欲化度宜聞此言而得度者故作是說即
此名為現業果化慶慰語化者又如眾生慶慰語業
由是眾生展轉談論遞相慶慰如是如來成所作智
慶語化業由是如來宣揚種種隨所樂法文義巧妙
小智眾生初聞尚信生喜悅心悟能生被故名慶慰
聞此語言展轉發生大歡喜故即由成所作智自現
玅音令佗心變謂聞佛語生歡善故方便語化者如
來由大悲故為諸有情安立學處令伏諸惡修世間
善安立聖道分位差別令入正道出離三界成所作
智能發化語成辦斯事謂息諸惡發起諸善是此語
用辨揚語化者如來成所作智隨諸眾生意樂差別
現化語業說種種義斷諸疑惑謂發一音表一切義
令諸有情隨類獲益如契經言佛以一音演說諸法
眾生隨類各得開解或有怖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
[013-0891c]
復斷疑此是如來本願所引不思議力所發化語若
作化身亦令眾生一質異見利樂事成决擇意化者
如眾生决擇意業此事可作此事不可作由是如來
成所作智相應意業能起化故名化意業此能决擇
所化眾生八萬四千心行差別或復此智相分中現
變化意業似能决擇眾生八萬四千心行令彼了知
得勝義利八萬四千者廣如佛地論第六卷不能繁
引讀者知之造作意化者由是如來隨所觀察一切
有情所行之行若諸惡行不行有得行即有失若諸
善行行即有得不行有失如是觀察為欲令彼取得
捨失於得造作任持對治於失造作遠離對治成所
作智相應意業能起化故名化意業雖諸如來於一
切事無有功用而令眾生心等變現似有造作故名
造作或復此智相分中現變化意業似能觀察一切
有情諸行得失令彼了知得勝義利發起意化業者
成所作智相應意業能發身語二種業故就用說名
發起意業或此意業由智發起是故說名發起意業
能起化故或智相分中現變化意業發名身等宣說
有情諸行對治由此力故令諸有情自心變似佛所
說法深生愛樂發起對治是故說名發起意業化領
受意化者成所作智受相應思能起化故名化意業
或相分中現化意業名化意業於四記問為記別故
隨其所應如實了知一切問巳領三世等無量法義
如實了知一一自體如實知巳隨其所應一一記別
[013-0892a]
無有顛倒言四起者一一向記二分別記三反問記
四嘿置記一向記者如有問言一切生者决定滅耶
佛法僧寶良福田耶如是等問應一向記此義決定
分別記者如有問言一切滅者定更生耶佛法僧寶
唯有一耶如是等問應分別記此義不定反問記者
如有問言菩薩十地為上為下佛法僧寶為勝為劣
如是等問應反問記汝望何問嘿置記者如有問言
實有性我為善為惡石女兒色為黑為白如是等問
應嘿置記不應記故長戲論故此是如來成所作智
能起如是三業化用此化三業即是化身應知此中以
用顯體非此三業即是智體但是智上所現相分成
所作智增上緣力擊發鏡智相應淨識令現如是三
業化用自亦能現當知四智一一能起一切作用就
強多分說平等智起受用身成所作智起變化身妙
觀察智觀察一切自相共相陀羅尼門三摩地等大
圓鏡智能現一切諸法影像如一一根取一切境非
無強用此亦如是此中經文定證三業心心法等皆
有變化如來智上現此麁相心心法等一切功德令
諸眾生能現了知若不爾者二乘異生云何能知如
來所有心心法等功德差別云何如來久巳成佛復
能現作其貪瞋等種種化身餘經亦說化無量類皆
令有心乃至廣說此則略明成事智相故此論云决
擇有情心行差別者即是决擇意化領受去來現在
等義者即是領受意化也。
[013-0892b]


【論】然此心品隨意樂力乃至故不相違者此文即會
前莊嚴論違也然佛成事智隨佛自意樂力或云成
事智隨第六識意樂力也或緣一色境或緣色聲二
境乃至或緣色聲香等三境所以彼論中且約同類
境說故云五根於五境轉不言佛成事智唯緣五塵
不得緣餘故不相違然成事智但由他第六識根本
智引生所以唯是後得智攝隨作意生者即是佛自
隨無功用任運而生也謂緣事相起其化業似作意
別生其實任運生佛無作意故八地尚無功用豈如
來地有作意耶。


【論】謂鏡智品現自受用身淨土相至利樂有情者此
師意說第八識是前七識根本故第八能現自受用
身淨土相第七識是前六識之依故能現他受用身
淨土相若成事智是末故現變化事也此則依本末
以辨。


【疏】諸智相見分別門者如前第八第九卷中解。


【疏】善無漏門如隨識中辨者解云若解善無善漏門
即隨前三能變中解。


【疏】假實分別門者此文意說明諸心所幾實等如前
應知。


【疏】總有四種至故不說之者意云雖轉依義總有四
種先前頌言捨二麤重故便證得轉依即是所證得
佛果上所生所顯得也今此中唯取佛果菩提涅槃
是轉依果故不取餘三轉依其餘三中雖有迷悟依
[013-0892c]
真如然是因中攝若在十地中即是悟依在生死中
是迷依故迷悟依因位攝前能斷道亦是因位於十
地中修行故斷十障證十如時皆是因位能證中攝
非是果上所生所顯故不取之。


【論】前修習位至究竟位相者意云前修習位中所說
轉依果應知即是此中究竟位體相也。


【疏】如判頌意者即指此明疏云解本頌中初總判次
出體後別釋。


【疏】此即離彼相應縛義者意云若除心心所即有相
應縛能證菩提所證涅槃既是無漏故離相應縛也
即離相應貪等煩惱說離相應縛義。


【疏】非漏隨增者即是顯非所緣縛義者菩提涅槃性
淨明餘不被所緣縛也不同有漏心心所等緣境不
自在彼所緣境相所拘礙名之為縛。


【疏】初性唯染者即是相應縛唯是染心心所後通一
切有漏者意說所緣縛即通一切有漏性若善無記
法被煩惱緣時即煩惱毒氣入善無記法中令善無
記法而成有漏由如眼者同益其眼根煩惱漏增善
無記法亦復如是若煩惱緣無漏法無漏法即損能
緣煩惱由如以眼觀日却損其眼根煩惱緣無漏法
亦復如是又解初性唯染者意說諸漏永盡是自性
斷唯是染性後通一切有漏者意說非漏隨增是離
縛通一切有漏不唯是染性又云諸漏永盡者即是
涅槃非漏隨增者是即菩薩性淨圓明如次重顯涅
[013-0893a]
槃菩提漏永盡故其性即淨非漏隨增故妙覺圓明。


【疏】有第七所知障漏俱者此中意說據實而言唯第
七識我執煩惱名漏所知障不漏今約所知障與他
漏法為所依故所知障亦得名遍故前文言又所知
障為有漏依也。


【疏】圓簡二乘者即簡二乘無學二乘無學得生空智
得前三涅槃不得法空智及無住處涅槃及餘功德
故二乘無學不名為圓故無漏具五義性名無漏界
五義者如論言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故名
無漏也。


【疏】長讀尚字意乃為遠者意說此中菩提涅槃即是
無漏界此菩提涅槃即是不思議此菩提涅槃即是
善此菩提涅槃即是常乃至安樂解脫身等亦然即
上一个此字流至於下。


【疏】無為功德至菩提所含者此釋界義有二初約含
藏以解於界第二約因義以解於界約含藏義者即
涅槃是能藏說無為功德名所藏菩提是能含諸有
為功德是所含意云但言菩提涅槃時即攝一切有
為無為功德故說菩提涅槃是含藏義非如阿賴耶
識能含藏諸法種子名含藏也。


【疏】或是因緣義或者所緣乃至或為緣生他利樂事
者此約因以解於果也意說佛果上界涅槃為因能
生五乘者以菩提涅槃能生五乘利樂事故名因即
由菩提涅槃為因眾生樂求發心修行今世出世善
[013-0893b]
根而得增長據此義邊說為因也或為所緣者即約
佛果菩提涅槃為所緣境即生欣樂善根增長或為
增上緣者由佛果菩提涅槃為增上力故令五王乘
眾生長善惡滅展轉傳說者由佛根本智親證法樂
生後法智後得生大悲心大悲能現化身化身說十
二分教具明菩提涅槃令諸有情聞此教巳善根成
熟惡業自除作利樂事故說菩提涅槃與五乘人作
利樂事故名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故或為緣
生作他利樂事者意云前文約體能生五乘世出世
間五乘事業是因義今說菩提涅槃為遠緣作他利
樂事即是緣義。


【疏】彼約於位此約於體者此第一解云然勝鬘經無
上依經說在纏名如來藏者即約真如在生死位中
被二障所覆不得彰故說在纏名如來藏此中即約
佛果上二果體能攝藏一切有為無為功德故說出
纏名如來藏或彼約有障無障至故不相違者此第
二解云彼經說在纏名如來藏者據有二障說若無
障故即說出纏名法身此中約本末說謂菩提涅槃
是本即能攝餘末有為功德末無為功德等故與彼
不同即利樂事等皆是末也。


【疏】此除大眾部者若大眾部說一切如來無有漏法。


【疏】佛智通等者智謂四智通謂六通前引大乘聖教
巳成立故以聖教為定量。


【疏】叱呵身語現起入滅現有背通似苦集諦者若叱
[013-0893c]
呵調達面上變眼瞋色即是身業罵調達云汝是癡
人含睡之人即是語業此即似集諦現背痛似苦諦
現起即是王宮生入滅即般涅槃即似有生死業煩
惱等苦集身也此等同眾生故現此起相實是無漏。


【疏】等言等取十有色處者是五根五塵法處小分等
者謂法處有今根同分是有漏故等取也問外人故
舉十五界為難更何須言等十有色處耶答凡解等
字有二解一者向外等二者向內等言等者是向內
等此依集論說以集論有十色處等文故論非有非
無者非有者不同有情蘊處等攝非無者隨機宜所
現故名非無離諸分別者離縛所有無分別或離三
分別七分別等絕諸戲論者絕名言種種戲論。


【疏】非蘊處界有情等所攝者此第一師說如來隨有
十八界以絕名言戲論分別故所以非十八界攝也
故佛地論第一云如實義者如來身土甚深微妙非
有非無非是有漏亦非無漏非善非惡亦非無記非
蘊界等法門所攝但隨所宜種種示現。


【疏】如來根境智以意識妙定為先至以相麤故可受
用故者此第一說如來十八界中唯有三界謂意界
意識界法界佛無五根五塵五識十五界也即說如
來根境皆是法界攝非是十五界中攝故如來根境
由第六意識入定力為先變五根五塵其第八識亦
隨他第六識後變起五根塵等五根塵等隨是第八
變然由第六識中定力為先變故此第八所變根塵
[013-0894a]
皆是法界中攝設第八識獨變根塵等亦是法界所
攝佛所變亦是妙定所引生故非佛以外自餘菩薩
及異生等五識即依此佛所變身上似扶根塵及外
五塵等說為本質菩薩異生等變起五塵影像相分
然佛所變五塵細既是定果色即是法界所攝非是
佛外五境攝菩薩異生詑此所變相分五境攝以相
可得故可受用故故論云然麤細異非五境攝者何
所變者非五境攝然菩薩等所變者但是自五境攝
亦是非佛五境攝其五根望佛變似相然他菩薩等
不變變根於巳無所用故佛所變根既是定果色明
知不是實五根既無所依五根所緣五境五識等亦
不得生故佛無十五界也。


【疏】無垢稱經等者以下證佛無五識既言佛心恒在
定定中無五識明知佛無五識又說五識性散亂豈
佛有散亂五識耶此第二師意唯許佛有十五界也。


【疏】十八不共法經者經中明十八不共法處名十八
不共法經非別有經名不共法經也。


【疏】前後剎那別異起故然行迅速似二用俱者解云
或前念起妙觀察智說法後念起成事智現起化身
或前念起成事智現化身後念起妙觀察智說法然
前後二智行用迅速狀似二智作用並起也。


【疏】依根緣境是平等智差別用故者意說與第七淨
識相應依眼等根緣色等故名成事智此智即是平
等智之差別用也。
[013-0894b]


【疏】此平等智既能變起受用變化二身即為根境而
依之故至名平等智者此師意說平等性智既能變
起他受用身及變化身即此他受用身化身等根境
為所依故即依他受用身五根緣色等五塵化地上
菩薩即名平等性智故云依此化他根境之識唯平
等用意云依此化他受用身根境之識即是平等智
用也若依他身上五根緣五色境化地前二乘果等
此智即名成所作智據實而言唯是一箇平等性智
有二種用故喚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也由如一意
識菩薩之意識雖是一種若依眼根緣境即名眼識
餘耳識等准智知。


【疏】此緣麤事至成事智轉五識得者此師意說若平
等智品緣麤事境時即說此轉緣麤事之境平等智
名為成事智也故說成事智轉五識得據成事智是
他平等智上作用也。


【疏】即是第二師解至十五界者此師意說唯有意界
法界意識界實餘十五界皆虗名也即五根境等是
法界攝若佛五識非是五識界攝以五識界性是散
故經說佛心恒在定故第二師以此文為正下第三
護法正義。


【疏】謂餘成就等至麤淺境者即論文意且謂餘三乘
十地菩薩成就十八界中後三界通無漏餘十五界
是有漏十五界是有漏者即出二乘菩薩麤惡之境
體也。
[013-0894c]


【疏】佛成就者等顯前一切者後於受中意說佛成就
十八界即是無漏即影前論云非說一切即約佛十
八界皆無漏也。


【疏】但言佛即顯菩薩至淺是識用者意說論中但言
佛所成十八界皆是無漏即返顯菩薩三乘所成十
五界皆是有漏麤惡之境體又解麤淺者麤者是所
知境淺者是能知識用。


【疏】非說一切凡聖十五界等皆唯有漏者準此文佛
亦是有情攝若據有漏名有情者佛非是有情攝論
十九界所聖所遮故者問引此文有何意答說十九
界是成立佛有十八界意云既不許有十九界等明
知佛身上無漏功德皆十八界中収等言等取第六
蘊第十三處等論言非無是密意說者意云涅槃經
等說如來具有蘊界處等即如金光明經無量義經
花嚴大般若等皆說如來非蘊界處者是密意說頌
如來根境等非二乘等麤淺智境界故云非蘊等攝
謂是諸佛如來上智所知故十八界攝。


【疏】三師中此義為正問佛地論第一云如實義者佛
地功德非蘊等攝如何護法破彼正義解云此有三
解一云彼論就所執性蘊處界等故佛蘊等非彼蘊
等所攝此就依他圓成而說彼此論互不相違一云
親光明約法自相離言道理故非蘊等此就安立諸
行道理故蘊等攝亦不相違一云作論者意異親光
立義據佛果功德甚深微妙非實蘊等護法菩薩以
[013-0895a]
理依經破彼所說如論應知雖有三解三藏法師意
取後解。


【疏】智之與境皆具此義者智者謂四智菩薩境者謂
淨法界此二界俱超過尋思及意義通二種義故。


【疏】又智微妙性相甚深者智者謂四智性相者是清
淨法界性也。


【疏】如攝論中以三義解不思議者一者心言絕故二
者唯佛內證故三非世間喻定令他知故。


【疏】并違不善以下合其四義者論文云一者此又是
善白法性故二者清淨法界乃至極巧便故三者二
種有順益相故二不善之法有生滅不安穩故三不
善之法不巧便四不善之法違損相故今無漏之法
違此四不善故名為善論云說處等八唯無記如來
豈無五根三境無解之此文意說此云四句難他外
難云有外難四既說如來四智皆是善者佛故對法
論說十二處中五根三境是無記性如來豈無五根
三境問既說四智心心所法是善佛故轉五根等八
難心法答前論云四心品總攝一切有為功德其五
根三境二在四智品中攝故說四智是善即轉五根
等無記以難之又前說四智是無漏界外人也即將
十五界是有漏以漏為難外化既說如來四智是無
漏者如來豈無十五界中五根三境無記法。


【論】此中三釋廣說如前者此中答意如前有漏三解
第一師云義功德身土乃至第三師云有云如來功
[013-0895b]
德身土乃至而非二乘所知境攝等若通此難二師
解釋即無妨難。


【論】一切如來身土等法皆滅道攝者問如佛身土是
有為即滅諦攝之答若佛性法身及法性是無為故
即是滅諦攝若自受用身及土他受用身土及變化
身土等皆是有為善種所生道諦所攝身土相等是
智所變見相同性故能無漏道諦攝也。


【疏】次正解真如五法者謂清淨法界四智菩提名為
五法。


【疏】此二解並前四合則六解者此二解者如論云一
切如來身土至唯善性以來是一解說佛土等非苦
集故是二解亦有說云是滅諦是一解是道諦攝是
第二解並前四者前云此又是善白法性故等四義
是故解菩提涅槃是合有六解。


【疏】既爾即佛所有眼等至非實然也者此釋外難外難
云若佛所變眼等是無漏善者變不善無記應似不
善無記答佛識所變似有漏不善無記等性似有漏
並是善皆從無漏善種所生故無漏善攝無漏見相
必同無漏亦如有情有漏心等所變似有無漏相雖
似無漏據實有漏此亦如是佛所變有漏雖似有漏
貪瞋苦集等據實是無漏無漏心變故故論中佛識
所變等以下文是釋外難意也論此又是常等者有
義釋云所依常者謂所緣境以境常故仍說智常故
涅槃經云諸佛所師謂法也佛法常故說佛亦常無
[013-0895c]
漏盡言總釋四智為常之義相續無間故名無漏後
除無故云名無盡不須引起三身說也評曰雖此論
中正明四智說無漏盡然三身離四智無漏盡遂起
於身理亦應善莊嚴論有此成就說故。


【疏】無斷常者至相續常義者今此文中云總說報應
二自受用身即是不斷常即約成佛巳去始終相續
不斷絕也若他受用及變化身時時化緣轉畢即有
斷絕収時餘處後智身故云相續常如法花經云我
於餘國作佛文有異名是此意也。


【疏】莊嚴論說三種常故如常施食至便違佛說一向
記言生者皆滅故者謂法身名凝然常報身不斷常
他受及變化身相續常今說報化二身是常者據多
分說不妨還有生滅如世言此是人常施食不妨於
中有不施時從多分說故云常施也亦如世言此人
形勢富貴常受快樂亦從多分不妨於中少受憂苦
等報化二身不言常者亦復如是。


【疏】又若色心是自性常者至違比量故者量云佛色
心等是有法定有生滅法因云從因生故如餘有情
色心或餘有情色心亦應是常從因生故如佛色心
若言常者即違此比量道理論以三因立證非自性
常一從因生故二生者歸滅一向記故三不見色心
非無常故所言常者有無二因一由本願力二所化
有情無盡期故佛亦常。


【論】清淨法界眾相寂靜故名安樂者疏相寂靜者真
[013-0896a]
如離十相故名眾相寂靜十相如前說名安樂者即
五樂中寂靜樂也。


【論】四智心品永離惱害故名安樂者解云四智心品
永害隨眠非漏隨增名無惱害安樂者即五樂中覺
法樂也五樂如前一抄解安謂五安者亦如第一疏
說當疏敘也。


【疏】二乘所得此二轉依果但名解脫身者解云言解
脫者即是依生空真如上所得假擇滅離縛義邊名
為解脫言身者即是生空智所證真如名身也身者
體義即真如與假擇滅為依故得身名。


【疏】無限量功德依故者意云佛身有三十六種功德
與餘無量功德為依故無限量功德依故說十力等
名為殊勝法三十六種功德者謂前四無所畏十八
不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故楞伽經云佛德三十
六故彼名真如是二乘解脫身者意云彼生空真如
名解脫身彼菩提果義不名法身者意云二乘菩提
果即五分法身解脫知見故解脫知見不名法身故
解脫見即是盡智無生智也故五分法身唯是無漏
不通有漏一戒蘊者即取道共戒二定蘊者即或取
八定中無漏定或取九次第中無漏定也慧蘊者即
無漏慧能緣有為法解脫蘊者即與無漏盡同時無
漏勝解數能望四諦理此是苦我巳知不復更知等
解脫知見蘊者即無漏慧能證無為若二乘無學身
中慧先解脫知見蘊即是盡智無生智以能緣有為
[013-0896b]
無依等然此五分法身少分亦通前三果其中慧蘊
解脫蘊但取緣無為有為等無漏慧也不名盡智無
生智等若佛身中盡智者煩惱無餘名盡智其煩惱
畢竟不生名無生智不自求以解盡智無生智以如
來利樂化有情無休息故若二乘人即緣自心求以
解盡無生智一切苦乘知等即名智一切乘巳知不
復更知等名無生智也寂默者不戲論戲論者不寂
默故。


【疏】非三身中之法身者如三身中法身唯取真如與
功德法為依故名法身此通四智等總名法故別也。


【疏】此中意說至名法身故者意云有為四智無為法
界各與自身中功德法為依故得名法身。


【疏】體性義者意說三身皆有體性義依止義者解云
若法身與報應二身為依止若自受用身即有為法
更互相依止若他受用變化身亦然故三身皆有依
止義故得名為身眾德聚義者若法身即是所集處
即法身亦名聚也若報化身亦有多法聚集易知故
通三身皆有聚義即一身皆具三分也若總若別者
意云三身總名法身是總也若清淨法界獨名法身
餘報化二身不名法身伹名報化名別如下論文是
三身別所以。


【論】如是法身有三相別者問如是三身佛云同體常
無常答自性身同餘身義亦得同雖俱名常常有差
別也故莊嚴論云彼三種身一切諸佛皆悉平等由
[013-0896c]
依故一切諸佛自性身平等以法界無別故由心故
一切諸佛色身平等佛心無別故由業故一切諸佛
化身平等同一所化故一切諸佛悉同常住由自性
常故一切諸佛自性身常畢竟無漏故由無間斷常
故一切諸佛色身常住諸法無斷絕故由相續常故
一切諸佛化身常住雖於此滅復彼現故。


【疏】復勝義有別三立身即依前法身中據別勝義以
分三身言勝義即如論文云自性身具足真諦功德
等若自受身即具諸如來乃至廣大法樂等乃至他
受用變化身亦准知。


【疏】離十相者謂男女二相青黃赤白生住異滅是名
十相真如之中無此相故有云無十相者謂五塵男
女二生異滅相也。


【疏】尋思路絕者非是不定中尋思但約三界虗妄心
心所名為尋思也。


【疏】積集有礙之體者解云佛受用色身亦名變易義
是色義雖十方一切諸佛自受用身更互相遍仍名
十八界攝故變易以解之如世間燈光是色法更互
尚不相障礙佛光如來而相障礙耶。


【論】二他受用至由平等智示現等者傳有三釋一云
觀察擊發平等故示現之二云平等擊發圓鏡智而
令示現從彼能擊說平等現三云平等自能示現不
假他擊不擊他評曰後釋為正既自在智非唯根本
現身土相何理不能第二理通鏡智本故初釋非也
[013-0897a]
准為地上菩薩所現化相功德之身亦是化身為對
第三變化身但名他受用身。


【論】三變化身至諸利樂事等者問瑜伽論七十九云
地前菩薩不生淨土攝論知之生淨土者是別如何
今變化居淨土為未登地菩薩等耶答傳有兩釋一
云二乘異生亦生故觀經等皆成脫故瑜伽攝論言
不生者據自受用土不遮他土二云不生瑜伽攝論
以自會故又大乘同性經云淨土成佛皆是受用身
穢土中者皆是化身故知化身所居之土者不得名
淨此言淨土據暫變說即如法花經三變淨方維摩
等同評曰今同前說多經論中說生淨故同性經中
為對受用故化稱為土穢滅亦不相違。


【論】云說轉去阿賴耶識得自性者攝論本云應知法
身由幾佛法之所攝持略由六種一由清淨謂轉阿
賴耶識得法身故故知鏡智自性身攝。


【論】圓鏡智品至而證得故攝論第九無性釋云當知
此中轉阿賴耶識故得大圓鏡智。


【論】說平等智等者無性攝論第九云轉染汙末那故
得平等性智由此安住無住涅槃大慈大悲恒與相
應能隨所樂示現佛影像又云妙觀察智具足一切
自在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猶如寶藏於大會中能現
一切自在作用能斷諸疑能雨法雨又云成所作智
普於十方一切世界能現變化從覩史多天宮而沒
乃至涅槃能現住持一切有情利樂事故又攝論云
[013-0897b]
智殊勝具攝三身者此引攝論通證四智攝於三界
身故知三身皆實相此第一師義。


【論】有義初一攝自性身等者此第二護法正義唯淨
法界攝自性身於中有四如文謂從有義至攝自性
身是標舉從說自性身至非色心故是引證然說轉
去藏識得者至彼實性故者會違自性法身巳下立
理如論文。


然彼轉去藏識至彼實性故者按無性攝論第九
說云以其法身體清淨故淨誰轉誰而得清淨為答
此問說如是言轉阿賴耶識得法身故由阿賴耶識
執持一切雜染種子對治起時轉滅如是一切染種
轉得隨順一切無罪圓滿功德譬如世間阿揭陀藥
能變有毒令成無毒故說名為轉。


【疏】莊嚴論說三種常者解云謂凝然常不斷常相續
常等。


【疏】佛地云讚佛論說者如佛地第七引讚佛論證佛
法身無生無過其讚佛論是無着所造。


【疏】世親菩薩金剛般若論說者亦佛地論及能斷金
剛般若論說受持演說彼經功德於佛法身為證得
因於餘二身為生因故。


【疏】又說法身諸佛共有至亦有此說者故佛地經云
清淨法界遍一切法猶如虗空乃至非色心等莊嚴
等說法身平等法界無別故攝論云諸佛依止無別
即是法身對法亦有此說。
[013-0897c]


【疏】然說轉去藏識得者至顯真如故者此會違意云
謂前引攝大乘云轉去藏識法身者藏識中二障種
子顯法身故說轉藏識得法身非即第八轉成自性
身也。


【疏】智殊勝文至實性故者此會攝大乘說智殊勝彼
說法身攝實性者是智依心智實性故。


【疏】初標智攝者如論云四智品中真實功德至種種
身相攝變化身文是即標四智以攝三身自受用中
有三一引證二解違三說相一引證者說圓鏡智至
得受用故者佛地第七引莊嚴說大圓鏡智是受用
佛又攝大乘云轉諸轉識得受用身故知四智攝自
受用二解違如論云雖轉藏識至略不說之者此會
違意云據實轉八得受用身而彼但言轉識得受用
非第八者彼說轉識八二障種子顯法身故於轉八
得受用略不說之三說相者此論云又說法身無生
無滅至皆受用攝者此第三說相於中有二說難後
說自受用身相又說法身等即是難詞也又受用身
以下是說相。


【疏】平等智品至隨類化身者釋平等智所現他相色
等功德攝受用以為證得妙理自他平等者意云由
平等智證得平等性故所以此智得自他平等能化
上地菩薩成事智品所現者釋成事智現化相色等
功德是變化身。


【疏】妙觀察智於中說法等者問按佛地經說觀察智
[013-0898a]
於大眾中雨大法雨說法斷及所現色等化相功德
等佛身攝答依受用身為聖菩薩說法等者他受用
攝依於化身攝亦如此故隨所擊發即互彼攝問大
圓鏡智緣餘二身所變之他相餘之三智緣自受用
所變之相各攝何身答圓鏡智變餘二身土所有相
者而有兩釋一云亦是自受用攝以極微細非彼境
故由斯二智自變二身非擊第八而令現也二云所
變隨質二身土攝若餘三智緣自受用身土所變之
相自身土攝非為他故。


【疏】據實二身四智俱現至後智用者意說四智能現
他受用及變化二身若大圓鏡智不能現受用變化
身者豈可鏡智不能親緣着他受用變化身耶故知
現智亦能現餘二身前不言現者今伹約相中他受
用身似後得平等智作用其變化身即似後得成事
智作用所以說他受用變化二身是平等智成事智
現亦不相違。


【疏】說圓鏡智是受用佛等者問此既莊嚴論中所說
前師如何解此文意耶答今為通云由圓鏡智方得
受用據所因說亦不相違論又他受用至實智為體
者此即出現也然他受用身及變化身皆為化他方
便示現故非實。


【論】雖說化身智殊勝攝至此二智自受用攝者此是
會違於中有二初會攝論二會莊嚴佛地經等且會
攝論文云雖說化身智殊勝攝者然說化身智殊勝
[013-0898b]
攝者謂似智現及智所起假說智名體實非智。


【疏】但說平等至體非二身也者此意莊嚴論等然說
平等智能現受用佛地經說成事智起三業化者不
說二身體即二智但明二智現二身智體非二身也
故實二智是自受用由此前說二智實智自受用攝。


【疏】第三化他受用相中有四等者即是第三說相攝
下然變化身文於中四一標舉等如文論然變化身
及他受用至無形質法者此即標舉等也。


【疏】是化現心心所至不能煩引者謹按佛地經云身
語及心化善巧方便業論第七云此顯成所作智起
三業化生此智能善巧方便能起身語心三化業如
是顯示前五法中成所作智身化三種一者自身相
應謂化自身為輪王等種種形類及現種種諸本性
事二他身相應謂化魔王為佛身等變舍利子為天
女等寄他身上亦現種種變化形類三非身相應謂
現大地為七寶等或現無量佛化身等或放光明照
無邊界如是等類離自他身別現化作情非情色種
種形類動地放光風香等力皆為利樂諸有情故一
切皆名佛化身業語化亦三一自身相應謂佛自身
化現梵音遍告無邊諸世界等種種語業二他身相
應謂令聲聞大弟子等以佛梵音宣說大乘甚深法
等是故聲聞諸菩薩等說非巳分甚深妙法皆是如
來變化所作非彼自力三非身相應謂化山海草木
等類乃至虗空亦出音聲說大法等水樹林絃歌彼
[013-0898c]
等皆說法等如是皆名變化語業心化唯二一自身
相應謂自心上化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二他
身相應謂令他心亦現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此
並相分似見分現問云何不化非情令心相現答非
情巳是心等相分云何復令有心相現若心相現即
名有情即非非情攝是故化心但有二種問既許化
作非情色相如化佛等於此現心說非身化斯有何
失答色有離質化通非身心法不然無非身化彼論
復有異師說云心不可化但由定力能令自心解非
分法名化自心若加被他令愚昧者解甚細法令失
念者得正憶念名化他心前為正義故許化心故。


【論】云無上覺者神力難思故能化現無形質法者但
不許有非身相應化身自他身相應有化心不遮依
法正義問佛地第七菩薩亦能化如何此中唯說如
來不是菩薩耶解云論師意異護法但許諸能化不
是菩薩亦能化心又解此論之中就勝者說攝異八
地巳上只能化心。


【論】若不爾者至當不知故者此立理也意云若不化
者云何化身現貪嗔等貪嗔等久巳斷故又如來實
心等覺菩薩尚不能知故二乘及傍生等知佛心者
是化心也。


【論】由此經說化無量類至相分現故者此引證於中
有三初引涅槃經次引佛地經後深密經前二教易
知故解深密經第五云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
[013-0899a]
尊如來化身當言有心為無心耶佛言告善男子非
是有心亦非無心何以故無自依心故有依他心故
瑜伽論第七十八亦同彼說今論主釋經云有依心
者於依他實見分上相分心心法現故云依他實心
相分現故。


【疏】化無量化人之類皆令有心為引他故者若佛彰
化實眾生等時即化作化人方便攝引如須達長者
最初見佛不辨禮佛在佛邊坐是時如來還作淨居
天光明實成威儀庠序動止可觀即禮佛以百偈而
彰佛德須達見巳遂起學彼天威儀而作禮佛故知
化人亦有心也。


【疏】此涅槃經下佛地經者論中先引涅槃下引佛地
經佛地經又說如來成所作智化作三業等又說變
化有依他心等者是解深密文瑜伽同。


【疏】雖說至四業果者瑜伽九十八說又諸聖者變化
神道於其四事不能變化一者根二者心王三者心
所有法四者業及業異熟今論主會云言四事不化
者而依餘聖不依如來等言等心所業果也。


【疏】又無根等用至化為何法等者論主重會之實二
化色根心等而言不化心等依實用說所化根等無
發識實用心心所無實緣邊用若化業果異熟色等
者能受苦樂用故言不化故佛地云但諸化色同實
色同化根及心伹有相現不同實用若化佛色身及
化聲說法界即相欲色二界皆有實用餘化香味觸
[013-0899b]
三即無實用故。


【疏】云香等亦應然者意云若化根等有實用所化香
等三法有實用其事云何如佛菩薩於色界中雖化
香味觸三共謂色界無段食所化香等三塵皆無實
用若於欲界中化香等者亦有實用以欲界中有段
食故如前第二內便明化中化其何法等彼處巳明。


【論】謂自性身至離諸雜染者意云離雜染者顯不能
起貪恚等也故疏主依此不起貪等云應木石以之
為難難云若不言離雜染等即不起貪恚等是自性
身者木石亦不起貪等應名自性身具諸功德此但
以不起貪等為難不離木石中之實性實性亦是真
如體故答此亦不然此自性身能順生善法木石不
也為例不須生善法故有義云然其疏說法身轉依
真如順生無漏四智功德有情身中當能順生故亦
得說具恒沙功德木石之性非現不順當亦無有順
生義故又應正說木石之性即佛法身法身真如體
周遍故評曰雖作時釋非眾本意本意如前。


【疏】常樂我淨等應分別等者次下即是分別也無為
功德顯無生滅者無為功德無色心等差別相用故
無生滅也。


【論】自受用身至真實功德者此彰受用身具足心等
有為實德。


【論】若他受用至化功德者釋他受用及變化身唯有
化相有為功德佛地第七亦同。
[013-0899c]


【論】兼利他為增上緣乃至俱利攝者此一段文意明
法身亦通二利其法身若與自受用身為依故云法
身即是自利攝其法身亦為利他為增上緣令諸有
情得利樂故又與他受用及變化身為依令他受用
身變化身利有情故其法身即是利他。


【論】自受用身唯囑自利者問因自受用方有化他復
與有情不為障礙為依增上二義既具何唯自利答
其自性身非唯二義復是眾聖所證之境自受用身
非餘所知故不為例然實非無利他之義望增勝義
故無有失。


【論】而囑佛法相性異故者謂身土體雖是一向而相
屬佛即是能依理性囑故成所依由斯同體能所有
異又云若真如與四智覺為性即名為相故真如名
為身若與說法為性能持自持故真如為性即名為
土故身土有別。


【論】然隨事相其量無邊者意說法身是性餘色等有
為是相相既眾多無量遍一切處性隨於相亦遍一
切處猶如虗空遍一切處故。


【論】自受用身還依自土至亦可說言遍一切處者此
明自受用身依受用土此受用土即是諸經中十八
圓滿所成淨土也其十八圓滿具如無性世親攝論
圓鏡智相應淨識者此於能變體如諸穢土第八變
淨土是鏡智相應淨識所變即十八中果圓滿攝言
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等者即十
[013-0900a]
八中因圓滿也故佛地經云勝出世間善根所起周
圓滿無際者其量難測即十八圓滿中分量圓滿也。


【疏】眾寶莊嚴者大寶華王眾所建立無量功德所莊
嚴故如淨土量身量亦爾乃至無限善根所引生故
者此明身量且如欲色界色身由因勢力其量漸大
乃至色究竟天所得色身一萬六千踰繕那量此如
來身量無邊無邊善根所引生故功德智慧義亦可
說言遍一切處者此釋外難外難若如色法可言無
邊如智等功德既無形量如何言無邊其故作此說
云依所證真如及所依身無有邊故說能依智慧等
亦無有邊。


【疏】隨住十地菩薩宜至廣如彼說者意說他受用身
居十地中隨十地菩薩所宜現土或大或小或勝或
劣前後改轉皆隨菩薩根性所宜有斯差別故初地
菩薩見百葉蓮華佛二地菩薩見千葉蓮華佛三地
菩薩見百千佛其土亦爾皆初小劣後皆勝大故。


【論】或小或大或劣等者意說初地菩薩所現他受用
佛名小名劣二地菩薩所見名大名勝乃至巳後准
知前後改轉者即改劣作後勝妙初地菩薩入第二
地即初地身土或時滅或時不滅更為第二地菩薩
所現他受用身土以後准知故名前後改轉。


【疏】唯見百佛至三千大千世界者意說見初地一箇
他受用佛見一百大化佛見一百箇百億一四天下
小化佛見一百箇三千大千世界。
[013-0900b]


【疏】他受用法樂增同自受用俱名受用者意云疏說
他受用身法樂增故與自受用身同者恐錯隨云他
受用佛既是相分心不是實心如何受法樂增眾中
應言自受用身即受法樂增若他受用令他菩薩受
用法樂增然受用身齊故二身俱名受用若爾化佛
說法亦令他受用法樂化亦應名他受用佛答不爾
以他受用佛說法增故但名他受用化佛神通增故
唯名化佛不名受用。


【論】未登地有情所宜化為佛土或淨或穢或小或大
者或淨或大者即是一大三千界中有一大化佛所
變立名淨名大若一四天下小化佛所變立名小名
穢又此四天下化佛若人壽八萬歲海水漸減處處
皆明珠妙辨彌勒佛下生時名淨名大若人壽百歲
海水漸增有荊蕀砂礫即名小名穢。


【論】自性身土一切如來同所證故體無差別等者此
明身土諸佛同異門諸聖教中約義不同互有同有
異皆不相違且莊嚴論偈云由依心業故三身俱平
等釋曰彼三種身由三義故如其次第一切諸佛悉
皆平等由依故一切諸佛自性身平等法界無別故
由心故一切諸佛生身平等佛心無別故生身即自
受用身由業故一切諸佛化身平等同一所作故若
依佛地第七所明三身諸佛各有同異故彼論云法
身實性一切如來皆共有故無有差別就能證因有
差別故假說差別其餘二身各別因感各別自性實
[013-0900c]
有差別但無別執同處相似利樂意樂事業平等說
無差別又按攝論亦有同異彼第九云諸佛法身當
言有異當言無異依止意樂業無別故當言無異釋
曰同莊嚴論又無量佛身現等覺故當言有異此顯
法身約能證說同佛地論又云無量依身差別轉故
當言有異身亦爾即今此論中約色身明據有異說。


【論】餘二身土至有共不共等者佛地第七有三師說
此同第三師正義所說彼論甚廣今者略云一切如
來所化有情為共不共有義皆共以一一佛皆能化
度一切有情福德智慧一切平等三無數劫勤修行
願同為拔濟一切有情求菩提故如說一佛所化有
情即一切佛有義不共以佛所化諸有情類本相囑
故是故如來底沙佛時曾與慈氏同為弟子佛觀釋
迦所化有情善根先熟慈氏所化善根後熟又觀慈
氏因行先滿釋迦後滿遂於一處入火光定令釋迦
見七日七夜不下一足一偈讚嘆令超慈氏在前成
佛又佛將欲入涅槃時作如是言我所應度皆巳度
訖又契經說佛涅槃時觀一切所化有情現在非想
非非想處當生此間應受佛化遂留一化身潛住此
界先所受身現入涅槃彼從非想非非想沒來生此
間佛所留化為說妙法成阿羅漢爾時化身方沒不
現又諸經中處處宣說能化所化相屬決定是故諸
佛所化不共如實義者有共不共無始時來種性法
爾更相繫囑或多囑一或一囑多菩薩因時成熟有
[013-0901a]
情亦不决定或共不共故成佛巳或共化度或別化
度若所化生一向共者何須多佛一佛能化一切生
故乃至若所化生一向不共菩薩不應發弘誓願歷
事諸佛修學大乘又諸佛不應以巳所化付囑後佛。


【論】所化共者至展轉相雜為增上緣等者意說共化
謂諸佛後得智上同處同時各現一化互其狀相似
不相障礙更相和雜通說正法等猶如大海水百流
皆至雖見一海水其實有眾多水和雜今亦爾雖見
一佛其外其中亦有眾多佛土和雜令見一佛等是
增上緣也如是等事不可思議非唯識理不可解了
自受用者唯淨無漏等者意云諸身土中自受用心
互唯淨非穢是佛能知變非餘所知故云唯淨無漏。


【疏】能變之者無煩惱穢故者問七地以前煩惱猶起
云何乃言煩惱穢答雖有煩惱皆為利益具無量德
故不為過為穢也。


【疏】此據相似者意說雖能變者識通有漏無漏然所
變土亦通有漏無漏而所變淨土相狀相似以有漏
無漏土一種皆名為淨土意云雖所變土有漏無漏
不同然一種皆是淨土故云相似。


【疏】本質通淨穢者佛所變質似染名穢謂荊蕀砂礫
等名穢。


【疏】然彼無此事彼無漏狹不能緣身土等者此有二
解一謂若二乘第六識中無漏後得智所變者唯無
漏淨穢然二乘人無漏後得智緣土狹少不能多時
[013-0901b]
緣土二乘人無漏心中多分緣四諦理彼緣土者即
與四諦理合緣之無唯獨緣土後得智二云二乘人
全無緣土無漏後得智即二乘有漏心中所變即唯
有漏通淨穢此梵王見淨舍利弗見穢或佛以足指
按地令三千界清淨其餘異生二乘等隨佛所變土
皆淨梵王即是八地巳上菩薩第四禪梵王也。


【疏】今此文中總約三法者謂蘊處界三法也周云一
佛變自土二十地菩薩變化土三地前菩薩二乘異
生等變化土故云總約三法一切有情為論。


【論】純善無漏因緣所生等者具二義故名無漏一云
純善無漏因緣所生二是道諦攝非苦集故此中意
說無漏識變相必無漏性懸隔故。


【疏】淨與不淨理必須同等者淨者即是淨土相分不
淨者即是穢土相分此文意說若無漏心變起淨穢
土相分淨穢雖不同此相分從能變心判性俱是善
無漏性以無漏心是順益義勝故言非如有漏心相
見性有別者且如有漏鼻舌身三識三識通三性其
所緣香味觸境即唯無記故能緣心與所緣境性各
別也有為同性即如無漏識變起香味觸三境三境
即唯善無漏若餘異生等鼻舌身識是善性相分佛
所變香味觸三以為本質變起相分即此相分從本
質判性亦是善性故親相分亦是云有漏善性。


【疏】蘊等識相不必皆同以蘊處界三法因緣雜引生
故等者疏雖具釋續者猶迷今外申難舉此文答難
[013-0901c]
令讀者易知曉文外難云無漏識所變相分同識攝
無漏亦不無漏識蘊變相同於識俱識蘊攝答不然
蘊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緣雜引生故識相者識
謂見分相相分此文意說若心緣蘊處界等時其所
緣親相分蘊處等不可隨能緣心即識蘊攝即所緣
蘊等還成色心等十八界別且如第八識親相分中
變起五根塵即所緣十處及法處中定果實色并五
識所緣五塵及第六識等緣十八界時此等所緣十
八界等還是十八界攝不隨能緣心判是識蘊攝及
法界攝也以見分及十八界非是一類種生故名云
從自色心等種子生也故所緣相分不從能緣心是
識蘊攝然見分相分既純無漏善種子生故見相二
分同是善性同無漏也與見雜種色心等亦各有異
十八界種子各各別生名為雜種與見分種不同故
色心蘊處界各有異也。


【疏】乃至相應法相分亦然等者上來唯心王見分此
下明心所見相分如心所中且如受緣蘊等十八界
時此蘊界等即不隨於受而是受蘊攝以色心別故
乃至想等皆准此可知心王不繫心所亦同不繫法
純種唯無漏者心所見相分種雖不同而俱是善無
漏故云純種唯無漏作用法不同雜種生色心者作
用不同者謂心心所緣邊作用色是質礙作用受是
領納作用想是取像境義廣相作用作用受不同雜
種生色心引也即是各各外種生義不可有漏同無
[013-0902a]
漏難者不可難言見相俱是無漏所變相分同能緣
識皆識蘊攝又不可難云有攝見相同有漏即能緣
心或通三性所緣唯無記亦可無漏中見相同種無
漏能緣與所緣性各別不可作此難又敘難云無漏
見相外善等種同性有漏二分殊勝種何不等答繫
殊不可為難雖敘三難總皆有理任情取捨。


【疏】何故界繫見相至有漏無漏必同耶者此中問意
云見相更許別界繫何必同是有漏無漏耶答雖見
相有界繫不同者然有漏無漏各須同仍相順故同
攝無漏可名相順若一有漏一無漏即相順義失何
者且如身在欲界由得通力引得色界天眼耳根即
許欲界第八識見分緣上界天眼耳根相分所緣相
分與見分雖界繫別然同是有漏無漏以相順故。


【疏】善等三性識之相分不必皆同至性不可同者此
釋論中蘊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緣雜引生故文
也疏雖具釋讀者猶迷冀令易曉先須問起問云有
漏識所變相分同識是有漏善等識能變相分同識
是善性不善無記性為難准知故舉論答善等識相
不必皆同三性因緣雜引生故意說能變識通三性
相分唯無記者謂各各從自名言三性種子雜引生
故由斯香味觸三唯無記不妨鼻舌身三識通於三
性其第六識并眼耳二識亦准知許境通無記故又
末那識相分種子與第八識得成因緣與所生果必
同無覆無記若不爾者第七相分唯是有覆無記所
[013-0902b]
攝如何與八得成因緣故知相不必同性故疏云性
相別故者性謂三性識體相謂識所變相性即囑心
相是境心別境故不得同性故云善等識相不必皆
同等也。


【疏】如無漏緣使等相分唯有漏者如菩薩以後得智
緣有情身中煩惱時不妨見分是無漏相分是有漏
使即煩惱也。


【疏】虗空等能緣心通三性相分唯無記者解云此約
化運心緣虗空故能緣心通無記等所緣相分唯無
記然大乘中說虗空非擇滅即是勝義無記其能緣
心通三性等此意明見相二分不同性所以。


【疏】若皆純種唯一性者此外難外難云見相同一種
生故見相皆同一性難云若爾即諸經論中說三境
唯無記之言應不成失故知能緣三識通三性所緣
香等三境唯無記。


【疏】不可說約第八所變至故應言通三性者此牒外
救外救云第八所變香等唯無記以見分是無記故
其鼻等三識所變香等三境通三性以能緣識通三
性故又或三境通善無記二性佛所變香等唯是善
性異所變是無記故云三境通二性也諸論無文說
香等通不善性故又鼻等三識所變香等是三處攝
故云應言通三性故今牒云不可說約第八所變唯
說無記等難云此亦不然諸論無文故論中無文說
之第八變唯無記餘三識所變隨能變識通三性二
[013-0902c]
性等故知不分或三識所變至諸論無文故者總是
難也三識所變香等三境是本質三處攝故唯無記
應言通三性諸論無文故虗空非擇滅例亦應然故
者此約經例之具大乘中說虗空非擇滅是無記其
能緣虗空等心通三性汝若言鼻等三識通三性故
所變香等亦通三性者亦應緣虗空等心通三性所
緣虗空非擇滅應通三性既能緣虗空等心通三性
所緣虗空等是無記明知鼻等識通三性所緣香等
是無記。


【疏】蘊等識相至類此應知者意云若蘊等識相見分
同者便無蘊處界三科以同是識蘊故既有三科別
明知相見分不必皆同一也若相見分有異二性不
同故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如前蘊等識相不必
皆同三法因緣雜引生故文中解說。


【疏】佛地論說三身生滅門者法身常住受用變化是
無常故佛地論云如是法身雖離一切分別戲論而
無生滅故說名常二身雖有念念生滅而依常身無
間斷故恒相續故說名為常經說如來色受等法一
切常住者依此道理非無生滅無漏種子修習增長
所生起故生者皆滅一向說故色心皆見是無常故
常住色心曾不見故。


【疏】化身他身色俱非等化心亦爾者此有三句第一
句化自身為他如天女自變其身如舍利第二句化
他為自即如天女變他舍利令見天女故疏云化自
[013-0903a]
他身色俱非等是第三句化非自非他自如變外山
河等不利自他身名俱非句也化色文爾化心亦爾
化心但有二句無他非句於非情不化心故。


【疏】受用變化門者於三身中自他二受用身為地前
所現名變化身謹按佛地論云受用身者有色非色
色非色者謂心心所諸法無形質故亦不可說形量
大小然就所依身及所知境亦得說言遍一切處其
色有二種一者實色二者化色言實色者三無數劫
修感色身相好等業轉五根等有漏色身得佛無漏
五根等色無量相好莊嚴其身周遍法界稱實淨土
大圓鏡智相應淨識所變身土無限量故諸佛識變
同處同時其相相似不相障礙盡未來際無間無斷
依此能令諸佛受用廣大喜樂是故說名受用身土
如是身土唯佛乃知非諸菩薩五根所證也此即名
為自受身化色者由悲願力為入大地諸菩薩眾現
種種身種種相好種種言音依種種土形量不定令
諸菩薩得大法樂他受用身變化身者亦由悲願力
為化他前諸有情故現變化身通色非色非色者即
是變化意業力無畏等諸功德相無形質故無有形
量色者是變化身語業等隨時隨處隨眾所宜所現
身形其量不定名變化身者諸佛共有如前廣解此
中略而不言。


【疏】三身相對四句門者按彼論云如是三身有四分
故得為四句一受用非變化謂自利分實受用身二
[013-0903b]
變化非受用謂變化身為化地前雜類生故或麤或
妙或令歡喜或令畏怖改轉不定但名變化不名受
用不必令受現法樂故三亦受用亦變化謂為地上
菩薩所現種種化身令諸菩薩受法樂故名他受用
隨時改轉不決定故名變化故云亦受用亦變化也
非受用非變化謂法身真如。


【疏】生法二身攝三身門者按彼論云或處說佛有二
種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若自性身若實用身俱名
法身諸功德法所依止故諸功德法所集成故解云
自性身名法身是功德法所依止故若自受用身名
法身諸功德法所集成故此等名法身也生身者若
變化身若他受用俱名生身隨眾所宜數現生故故
云此二身攝三身也。


【疏】十佛攝三身門者言十佛者一現等覺佛二弘誓
願佛三業異熟佛四住持佛五變化佛六法界佛七
心佛八定佛九本性佛十隨樂佛前五世俗佛後五
勝義佛隨其所應三身所攝釋曰起身現於樹下成
道名現等覺佛以願乘通化一切生名弘誓願佛百
劫修相好業感王宮生相好之身名業異熟佛績素
等像名為住持佛法身自體名法界佛第八識無漏
名為心佛大定之身名定佛自受用身說等種姓三
劫修成為本性佛隨彼地上所樂不同現身有異名
隨樂佛前五是化佛名世俗佛後五實身而殊勝故
名為勝義佛攝三身者前五是變化佛雖第四住持
[013-0903c]
是化像以是化佛之形像總名化佛攝第六是法身
攝後四是受用攝隨佛是他受用身七八九三佛是
自受用身總名受用身廣如佛地第七說。


【疏】上來巳依略廣及位等明能變識等訖者略者即
前由假說我法等一行半頌也廣者即二十三行半
頌也位者即末後五頌明唯識位次也如上依此三
段及廣明能變識訖。


【疏】所變現所變名為行相者此師意說立有二分即
說本質境是所緣親相分名行相能緣之心名之為
事。


【疏】唯似難陀二分義少分有異者然難陀師二分俱
實此師立二分雖似難陀師然二分是虗不實故與
難陀有異。


【疏】親疎所緣二皆不實者即相分中本質影像親疎
二緣皆不實也。


【疏】以疎所緣等取親相不為行相者如論云然相分
等者舉疎所緣本質境等取親相分影像皆不實也
何故不實以不為行相用故所以不實意說本質影
像不同見分有分別行相用故不實。


【疏】此所現土如識變故者此師更說相分虗疎其他
受用土中珍寶國土相分即是虗假不實意云此所
現土如識所變相分皆是不實。


【疏】此相見分至末是用故者此師說三分中相見分
雖是依地而識所變故是虗非實非如識自體分是
[013-0904a]
依地中實識自體是根本故實見相是用末故不實
以相見同是識自體變起故。


【疏】如日及輪如燈及光虗實其故者意說此喻三分
如日及燈自證分輪及光喻見分輪所照之處喻相
分光是燈光輪是日輪亦是日光也如日出空粄光
普照一切故日燈是體實有然光及輪依日等所發
及所照處皆是不實喻三分自證實有見相是假。


【疏】應言唯境唯見分等者意云說三分中自證分是
實餘二是假可言唯識若如餘師說見相分亦是實
者即不應言唯識應言唯境唯見分等以許相見與
識自證俱實故即釋所以也。


【疏】設緣色等至不及於識者意說見分緣現在五塵
所變相分相分亦不是實不及於識是實也。


【疏】如緣過未乃至故見不及識自體分者此師意說
非但過未相分是不實即能緣過未之心二不實故
緣虗境行相是不實心故相見不及識自體分是實
有故此師計外境是所緣相分名行相見分名事。


【疏】彼內證故此所不論如緣自體者意云若真如是
內證故無分別智緣真如性如自證分被見分是內
證故又此中唯明有為見相是虗後緣外境故不論
真如真如與自證分皆實故不用也不爾唯識理應
不成至俱實有故者此即初師破後師說若不如我
說相見是假識體是實許見相分俱實有者如何聖
教但言唯識不言境許識內境俱實有故云此師所
[013-0904b]
說見相同種生而有能變所變故虗實不同。


【論】或識相見等從緣生至虗實如識者此即第二護
法之正義於中有四一標定二釋難三返解四問答
釋疑此初也。


【疏】不遮緣過未伹得假法者此護法說雖緣現在五
塵相見但實亦不遮過未時相分是假然此相分無
質是獨影境名假法也此師相分與見分別種若見
分與識自體同一種生問何故前師相見與識同種
生即說相見是虗自證是實後師相與識別種生乃
言三分俱實答前師所說初獨影境故假後通性境
及帶質故實有別也。


【論】唯言遣外不遮內境者第二釋難難云若爾應言
唯境何言唯識故舉此論文答。


【論】不爾真如亦應非實者第三返解故。


【疏】云若不作此解真如應非實有。


【疏】若非假者意云云若智許非假者見分便緣實故
非心境一向非實意結故於實中有實非實也心一
向見質若前師說心境非實者不緣以前師識見相
二分是假故作此說故非心境一向非實然疏云以
境是虗言唯識者却成此義既言境虗名唯識明知
境許非實心是實有。


【論】內境與識既並非虗如何但言唯識非境者此第
四問答釋疑也此即問也可知以下論主答有二。


【疏】內是依地外是遍計所執者此有兩重內外一者
[013-0904c]
依他是內遍計所執是外二親相分名內本質名外
故疏云又疎所緣緣亦是外等。


【疏】所執之心亦是心外法故者意云執他心實有者
亦是心外有法意說非伹境是外若執他心實有亦
是外謂恐濫故但言唯識不言唯境也。


【論】或諸愚夫逆執於境至如外都無者此護法第二
解唯識謂愚夫執境沉輪不解觀心出離道理令彼
勤觀心出離由此伹說唯識非境。


【疏】佛地所無者意云佛地論中無性第二義此論有
者為破執故所以敘也。


【疏】為破執故雖為愚夫非心之理豈佛非有者此文
意說然論文中伹言或謂愚夫迷執於境乃至解脫
生死者意說為破愚夫執故所以論中唯識言為愚
夫也非心之理者即愚夫有心外之道理名之非心
理為此遮執故說唯識問愚夫執有相遮外相故為
說唯識如來不執外不為說故佛應無唯識何得遍
為愚夫說唯識耶答愚夫執外相偏說唯識如來不
執相不為說唯識雖不為佛豈非有情唯識問若遮
外境說唯識應唯有識而無相分答外境是遍計說
識無外境相分是內境識所變故是唯識故雖有二
分皆名唯識即前二師皆許有相見分義。


【疏】即前二師許有相見分義者就護法解第四問答
釋疑中答問中有三四解前二解許有二分故云前
師許有相見分義也。
[013-0905a]


【論】相分等至多分生者此師意云謂相見分皆識為
性而由名言妄熏習力故似多分生論其性故伹言
唯識不言唯境。


【疏】即佛後得智無別相見分至餘作二解故是所執
者此第三師中有二解此即第一解云佛後得智無
見相分若餘有漏善心及因中後得智中有見相分
者即是法執又佛似有見相故即現有淨穢者相分
由佛不作二分解故非所執謂餘有情作見相二分
解故即是所執此等皆不正義又佛自在了妄執故
至或佛不現餘人自見者此第二解云即許佛有見
分以佛證不可言性故有見相分餘人不證不可言
性故故見相皆執故此論文中言無見相者依餘有
情說不依佛說也或可說雖不現淨穢等土相然餘
人即自見佛有淨土等相分此亦是不正義。


【疏】由往因中熏習力故今果亦爾者由因中無妄熏
習果中見相亦無妄執也今此依餘說故言無別者
此師云今依餘有情說無見相不依佛說無見相也。


【疏】若爾真如至無別有法者意問云見相由妄習無
故攝唯識真如非妄習應當非唯識答見相是妄習
唯有一識名唯識真如是識性識性攝唯識真如即
識性離識性以外無別相見故云除識性無別有法
也。


【疏】第三結釋施願分者如論云此論三分至非增減
故者此文意說三十頌但名唯識不得名成唯識故
[013-0905b]
本論云此本論名唯識三十也從初至末以長行廣
成立即名成唯識即由長行而成立得三十頌唯識
也故論云此論三分成立唯識長行論文名成唯識
論由此故世親造三十頌但名三十唯識然疏中云
結釋施願分者此文應倒合云釋結施願分即從次
前論云然相分等依識變現以來即釋唯識所以也
此論三分成立唯識等即是結也後之二頌迴施發
願也或從初論文至此心與心所定相應故以來是
釋此論三分成立唯識下是結釋施願可知或結釋
施願分者意說此論三分以下文至非增減故以來
即釋結文也施願如前。


【疏】以佛說法初中後善等者即初一頌半名初次二
十三行半頌名中後五行頌名後純一名初意云初
一行半頌略明唯識能變之相而無雜亂得純一名
圓滿名中意云二十三行半頌廣引聖教成唯識道
理極圓滿故清白梵行名後意說後五行頌明唯識
行位辨菩薩略行十種勝行名清白梵行今此論同
彼佛所說教故云三分也。


【疏】此中言成至理實俱通者以教成教者即廣引聖
教成三十頌唯識也以教成理者以聖教成唯識道
理亦可以理成理即以比量道理成唯識道理俱得
疏次就依行果三解亦得名三分成立唯識故三十
頌中前二十五頌唯識世俗勝義境次四行頌明行
後有一頌明唯識果理體分明唯識相義者意說據
[013-0905c]
理性相位以分三分即初二十四頌廣明唯識相第
二十五頌唯識性後五頌明唯識行位此即第三科
也。


【論】顯唯識理極明淨者立正破邪顯唯識教理極明
淨故意說非但真如得明淨即唯教理亦極明即由
教成教所成之教得明淨由理成理所成之理得明
淨也。


【論】巳依聖教及正理至速登無上覺者此即迴施發
願分於中二初之兩句牒結上一部謂依聖教及比
量正迴施發願由斯造論所獲功德拔濟群生願共
速證無上菩提。


【疏】由三十頌至依三義配釋皆有非增減義者如前
第一約初中後科第二依境行果三科第三依性相
行位科三十頌故依二十三家科三十頌即一一科
三義中皆無增減義也。

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三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