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6n0038 成唯識論疏義演-唐-如理 (master)


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八本
西京福壽寺沙門 如理 撰


【疏】二俱依止第八識故者即是五識及意識名二俱
依止第八也。


【疏】此句總通六識至釋俱轉者意說此依止根本識
一句通下三句明六識俱轉義也。


【疏】云二句者即取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等二句今
唯論頌合有三句加五識隨緣現一句也。


【疏】及無心之言乃至意得起失者頌中無心二字通
下四位應言無心滅定無心無想定無心睡眠無心
悶絕若餘四位不言無心者即恐同有心眠等意亦
得起為簡此失故置無心之言亂猶恐也。


【疏】通故者意說阿陀那通凡聖染淨位有然阿賴耶
識局二乘無學八地菩薩全無故。


【疏】根本者生之由始者解云始者初也即是根本義
即第八識生諸識之因由也又約生此一身之中第
八只得為生之初始不得將無始以解此始也即八
[008-0686c]
識是無始也但約生現身一期分限之中以立終始
也。


【疏】除第七至緣恒無礙者何故但說前六轉識親依
第八不說第七耶今親依意以第七與第八為俱有
依故不說親依也以第七緣恒無礙者意說八七二
識相依而住緣恒有無障礙也。


【疏】又於至除第七者意云依彼前第二能變巳明依
彼轉緣彼意所以此中文除第七也。


【疏】又解第八識至斷有漏分位乃至影顯文也者第
七八識並明斷有漏分位者即如前辨初能變頌云
阿羅漢位捨即明第八斷有漏分位又如前明第七
識第二能變頌云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等是明第
七斷有漏分位不明起滅分位今六轉識明起滅分
位故頌云五識隨緣現乃至睡眠與悶絕等故知六
轉識唯明起滅不明斷有漏分位也今解云第七八
識一切時常行即無間斷所以第七八識但明斷有
漏分位不明起滅分位亦影顯六轉識亦有斷時故
六識但明起滅分位亦影取第七八識亦有起滅分
位此前後論文影顯也今言起滅者滅即是五位無
心起即是有識常現起也。


【疏】識皆共故者轉識皆共依第八現識也問如何七
八二識有起滅耶答但據二識名名有起滅非據體
說以滅定中有淨第七故故七八二識十地之中在
觀出觀皆有漏無漏等分位轉變故約此名起滅也。
[008-0687a]


【疏】即此一句通二頌訖者即此依止根本識一句通
此二頌此二頌中明六轉識六轉識皆依根本識故。


【疏】二同緣色境者即五塵俱名色非是同緣之色境
也。


【疏】若小乘五識有三類即以五四三緣而生者三類
者一者眼識為一類具五緣生謂空明根境作意二
者耳識為一類具四緣生謂五緣中除明暗亦聞聲
故三者鼻舌身三識為一類具三緣生謂根境作意。


【疏】並無根本依者若前六以疎依以第八為根本依
若七八更互相依即唯名俱有依以第八為根本依
若七八者第七具三緣生者是正義。


【論】謂五識身內依本識二處問今言內外依何義明
答有義二釋一云約十二本識意處之所攝故名之
為內作意法處故名外也云唯第八識若種若現生
根本故獨名為內所餘緣非根本故皆名為外論依
後說。


【疏】彼經唯有五識至例同彼說者意云深密經中唯
說五識如水濤波隨緣多小或俱不俱此論云謂五
識身乃至如水濤波隨緣多小即例同彼經說唯於
喻等廣說如經若爾如喻中更有鏡面喻可須喻下
致其等字即舉水波更等鏡面只如法中但有五識
既舉五識更無法可等何須法喻致下等字由此通
說致總等言故云此等法喻廣說如經等。


【疏】前七識至獨說五者此是難詞五俱定有第六第
[008-0687b]
七恒生故者是答詞五俱定有意識意識必依七生
故說識如浪波七識逢緣即起。


【疏】乃至佛果五識勢與因同者解言若佛果五識具
緣多小與因中凡夫相似又佛果五識多間斷小分
相續以所藉眾緣時多不具佛果位中肉眼亦具九
緣生既名肉眼云具九緣故若佛天眼即具七緣除
空明。


【疏】彼微細沉審者彼行相微細名沉審非謂審察子
細名沉審也。


【疏】或猒於心者即是二無心位也或異緣礙者謂餘
無想天等三位也。


【疏】故與前別者意云前解染一分不行不妨有一分
無漏第七今解但令識體轉反成染淨非總不行故
不同前染一分滅淨一分在與前別也有云故與前
別者不同前第六識也以第六緣礙總不行故。


【疏】名常現起者意云八識相望第六識不同前五者
以第六識雖間麤動而所藉緣無時不具所以不同
前五識異後二者謂第七八二識行相微細多恒相
續第六多間斷故不同後二除五位外餘一切時有
以名常現起。


【疏】取次第二翻下文云由斯頌中不說第六乃至雙
結故者即論中第二翻解末云由斯不說第六識此
隨緣現文亦應在論中第一翻解末亦應結云由斷
不說此隨緣現也今論中第一翻解不著由斯等言
[008-0687c]
於第二翻解下方著由斯等言者為欲雙結上二解
也。


【疏】不內緣種根理等故者種子根謂六根理謂四諦
理五識並不緣有云五識唯緣外不緣內種者以五
根發識道理齋等也。


【疏】或闕等時者意云根有闕時五識亦不起如在母
胎羯邏藍位五根未具識亦不生或有生盲或耳聾
鼻甕身風煩痺口爽等五識皆不起縱有色根或以
緣闕所以不起時多也。


【疏】根境等法者意說總緣理事意云前師將六識對
八七說解內外門者不得約理說於內門何以故以
五七八識同故者同緣事境生不緣內理生故若如
後師并六識自相說即得有內外門前五識緣外門
生第六識通緣內外門也方第六故者意說緣內外
門方是第六識也問前師許有內外門否答若約緣
理事內外門前師即不得有內外若但約八識分別
亦得有內外門即如五識緣外七八識緣內第六通
內外極成第一翻解是前師第二翻解是後師故論
文五識巳下是後師解。


【疏】等言攝故者論中生無想等等言攝頌下二句。


【疏】以想為生死之因者謂諸外道亦不立受思等心
所唯有想能緣一切境而取男想女想等故因想而
造生死業受生死身由此想是生死因所以外道偏
猒。
[008-0688a]


【疏】雖總言六遠三近一者即眼耳身三識二禪上無
故名遠三一者第六意識此地方滅名近一問初生
彼天亦有許此三起何不名近答約地遠無故名遠
不據初生許起名近遠也。


【疏】問於一切生處至一切支現行可得所者此中問
意於一切生處等皆具十二支以不言此下脫文三
摩躰底者此云等至等至如前疏中巳解。


【疏】此師解五十九云至不應徵詰者即此師會後師
所引瑜伽五十九文此師云五十九說異生以現行
煩惱潤生者據多分說非謂一切即生無想天唯種
子潤生如說入見道巳即用種子潤生隨眠種子也
然初二果人亦以種子及現行潤唯第三果人自地
滿心用隨眠潤生以斷欲界九品煩惱盡又未得起
初禪現行煩惱故唯種潤。


【疏】又解五十六云至言為便故者意云此解後師所
引瑜伽文也彼文說後想等生便從彼沒者意說死
巳中有心生名想生等是故後想生時是死巳後便
從彼天沒非未死時即言為便從彼沒故知死後中
有想生便從彼沒也。


【疏】異生潤生至如此外道命終時等者凡論異生皆
唯種現潤今此。


一師從在無想天既初後無心明
知此外道等從彼天命終唯舉前種子勢分力故即
生欲界異生名唯種潤更不起轉識等即除此一類
異生外道餘者通二潤。
[008-0688b]


【疏】九種潤生心者意說三界九地異生命終皆起現
愛潤。


【疏】生巳之時便從彼沒者意說本有末後起心名想
正生及至中有位其想起名生巳想既生巳便從彼
沒也故疏云其想生巳方從彼沒是此中意也。


【疏】雖與無心定為瑜至故得為喻者觀此文意外有
伏難難若無想天末後有想者云何得與無心定為
喻耶故有此文然與無心定為喻者中間長時無心
定與無想定相似故得為喻以無心定中間無心故。


【疏】若諍生有有心者此言生有謂本有名生非是結
生名為生有以大乘宗第八結生無意識故。


【疏】法爾受生至本有初位者意云夫論受生初必有
轉識也此非生有且一身中總分三有所謂生有本
有死有生有者即初一念託胎時名生有本有者即
從第二念巳去終至百年總名本有死有者謂正死
也今言此非生有者意說此轉識初生有時一念未
起至本有初念時方起故此者此轉識即於生有一
念此轉識未有名此非生有也故本有初必有轉識
起也。


【疏】然非即轉識文也意說云法爾受生初有六識者
不通初生有即起識意通生有巳去本有初位也非
即次生有後第二念時者雖言六識本有初位亦有
不言次生有後第二念有也言第二念者即是本有
之第一念心也為對生有故所以言生有後第二念
[008-0688c]
若伹約本有位即是第一念故意說六識此本有初
念亦未起也。


【疏】謂一期本有至名初位者意云於一期本有位中
分三位也即從託胎巳後經五七日有六識具足乃
至十年以前總名生有即二十年以去名本有死有
可知今言法爾受生必初有六識者意在於此不言
前生有及本有第一念即有六識在也謂生彼天一
期五百劫分為三分謂初分合一百六十劫以來皆
有心起又哲法師云設一期中十分分之初五十大
劫以來皆有心起也設極促仍二百年或五百年以
來有心若據生有本有初第一二念則說有轉識者
即卵生等初受生時在母胎中第一念第二念及多
念以來皆無意識以是悶絕位攝故意說不如我約
一期分為三分說唯據一二念即許識起故有此失
也言先巳入訖者意說若先無心即合入訖何假生
彼天中方名入耶。


【疏】又非有未可起報心者意云報心者即彼天中業
所感別報心心所等意說此報心於中有末位未起
至彼天本有位暫起即滅依此滅位立無想天故知
中有但起潤生愛等而不起於報心心所也。


【疏】由此得第六至名彼無心報者意云由生得異熟
無記第六報心滅故引得後念第六異熟無記心分
位即於此無心分位之上立彼無心報名無心報者
即業所感報心滅名無心報從前定因之所感故如
[008-0689a]
前第一卷云無想異熟者即從此者名異熟報義所
感故名無想異熟故是假者不是第八異熟以不滅
故。


【疏】彼處轉至巳不行者意云此止前師宗計汝若言
彼天三性轉識不行若初生時彼異熟生無記心等
亦巳不行即彼天初位名無心者此牒他宗如何下
正難。


【疏】如何可言唯生得滅者此正申難也汝若言彼天
初位三性心不行者如何瑜伽論說於彼天中唯生
得報心滅明知彼天初位轉識暫起然後滅也意難
云若彼天初位轉識等總不行名無心者即瑜伽不
可說唯生得報心滅名無心。


【疏】設非唯至有心故意云此第二返解云設使彼天
非無記心但有三性心名生得者仍初生位有心故
成我義問前師計不言彼生得生性心如何將生得
三性心難耶答前師云若初生彼天時轉識不行者
明知至彼天轉識方始不行故知初生時亦得有心
也若爾如何名無想異熟耶無想異熟是業所感必
無記故。


【疏】雖知爾起將為勝者意云雖有如上所難之道理
仍得起又如薩婆多亦許多時故者此引例有宗許
彼處所生多時有想不滅。


【疏】此雖許有心至無記性者此明報體名異熟即是
無記性故也非是現起心皆無記也。
[008-0689b]


【疏】即彼凡夫第三天處者指廣果天是受果處也下
諸夫處其想麤動至下二天亦然者意云第四靜慮
次下三禪天喜樂受想等行相麤動有變異故不可
於中受無想果其第四禪下二天想亦麤動難可伏
滅不可於中受無想報何以故以下二天中想勝難
伏故非於無雲福生而受報也。


【疏】非是凡夫至無心果者意說無雲天名下品熏習
福生天名中品熏習廣果天名上品熏習意說非是
凡夫下中品熏習而於二天受色身無想果何以故
下二天非殊勝故明知返顯廣果天受殊勝無心果
者必是上品熏習若也下三禪中各有三天皆有下
中上熏習如初禪中梵眾天名下品梵輔天名中品
大梵天王名上品餘第二三禪中三天皆然。


【疏】不於五淨居至唯聖者者五淨居是聖人居處非
凡夫所生也無色生者意說無有於無色界生者以
彼處無有此無想異熟果處謂無想果是色彼處無
色身故故疏云巳上無受無想異熟果處故或可無
受無想異熟處者簡五淨居不簡無色界以五淨居
是聖者所居非異生外道安置處問無色無受想無
色即不受無想報無色既許有受想應猒受想受無
想故答下地受想障定強猒下受想求無想無色受
想行相極微不可更猒求無想又無想天果界繫別
故不可於無色界中受無想果。


【疏】非外道所生彼不知故者意云准彼文異生外道
[008-0689c]
身在廣果天中縱得他心智天眼耳等亦不知五淨
居天。


【疏】然今即是定前至五十六說者此疏有三解此即
第一解意說若定前微微心時所熏得種子此種子
既是有心位能有勢力即感彼天總報第八又即此種
子至無心位巳者復能感彼天中別報第六識即一
思能招總別二果此解未正取下第二解以為正義。


【疏】又解即是能引定思乃至二因果別故者意說此
思明利時微微心薰所得種子此既強感有力能感
彼天第八識總報有心果也又微微心滅位時所薰
成種此種子在有心位及以後至無心位時皆能招
別報第六識果以劣弱故若在有心位時能招彼天
之乎報第六識初起也至無心位時能招以後別報
第六識無心異熟果即有心能招有心果至無心時
能招無心果也。


【疏】前說即許一思招二報乃至理不遮故者即說一
思能感總別報是前第一解也亦得有心無心報者
此釋一思感總別報所由也有心即是總報第八識
無記無心即第六別報異熟心心所不行者是一業
尚得色非色報者觀此疏意文外有問云何一思能
感總別二報耶答既言一業招色非色果此一思感
總別二報於理何違色者五色根身非色者謂第八
識等。


【疏】後解二業至感於總報者意云此顯第三解與前
[008-0690a]
第一解別前第一解伹一思通招總別二報此第三
解即二因招二果如別報之因即微微心也感別報
第六異熟等如前說總報極成故此不說欲顯定因
者即臨入定微微心有云後解二業等者通取第二
解即三解中明後二解與第一解別所以也。


【疏】此會前唯有有色支言者此會瑜伽十文彼文約
長時總報身說言唯有色支不說以前今此中說一
思能招總別二報所以初生彼天亦有別異熟無記
第六識等蹔起起巳即滅唯有色支此謂據一業能
招總別故兼說有心瑜伽約彼果長時故故唯有色
支亦不相違。


【疏】設云一期此同小乘者設說無想天一期總無心
唯有色支者且同小乘說六無非謂總無本識等。


【疏】如生北洲者至後業者意云如此間人先於此造
天業後造鬱單越業緣此業強且次生報即受受彼
果巳命終然後方生於天中受彼先造得天業報意
說此人先受北洲業果後報方受天果今此無想天
有情亦爾此設巳先生無想天死巳後報生於欲界
以於先時有欲界業故其後報業等如下四業可解。


【疏】此義意云至必生欲界者意云如俱舍說云謂此
外道從無想天沒必生欲界何以故以前修定之時
必造欲界善不善業問善業可爾云何定前造不善
耶答謂此外道邪見深故當修定時便謗釋種無涅
槃執巳所學以為常勝由有此善不善業彼天沒巳
[008-0690b]
即定生欲界於欲界中或生六欲天中或生人中或
當生地獄等中也。


【疏】今此不同彼唯生報可作者意云今此不同者即
顯大乘不同小乘也謂小乘計無相心必次生報即
受何以故彼計云修定時必更不退所以死後即生
彼天故云唯生報後報必生欲界可得如是說今大
乘不爾以修定時有退不退不者可同前說退者生
不定其義如何謂修定時若有退者死後或生欲界
重引現前既得定巳後方生彼天受生想果故疏言
此通後報即隔生名後報也既言通後報受果不可
說於無想天沒定生欲界欲界或可無後報業故知
生彼天既通生後不定明知與小乘別也生者即報
也即次生是也後者即後報也即從此生更隔一生
後生方受名後報也不定者即不定報也云何名不
定答謂此人雖先得定後時退先修定定雖是無想
天因以退失故一向而不受果故名不定以次生中
定不受無想果故故名不定業如下解不定業亦同
此也。


【疏】生彼定中下三天亦無失也者意說若從彼無想
天死巳後生下無雲福生廣果三天皆得唯不得重
生無想天故上亦不生未曾修故。


【疏】雖牒一句至逐文便故者意云釋伏難云無心既
通四位何故先解二定答逐文便故也。


【疏】不言於無想天無心至故須簡者意云若無想天
[008-0690c]
唯在廣果一處有無想天不通餘處所以不說無心
言簡若餘四位無心濫有心謂有心二定及有心睡
眠悶絕也今言無心簡去有心故言及無心二定無
心睡眠無心悶絕等也然欲界人中多分由喫粘食
故有無心睡眠然亦欲天中亦有少分無心睡眠若
等活地獄亦有小分無心睡眠若餘地獄中即無無
心睡眠也。


【疏】無想類法者意云餘四位通有無心緣有心濫故
所以致無心言簡無想天唯一處有又無法相類故
於彼天不說無心言也類相類義也又類者濫也。


【疏】伏遍淨貪未染者若得初禪有漏定即伏欲界貪
若得二禪未至定能伏初禪貪亦不能伏自地二禪
貪若得第二第四禪有漏定即能伏第三禪貪不能
伏自地貪也若得空處有漏定伏第四禪貪不能伏
自地也乃至有頂亦然今偏言伏遍淨貪者約地滿
心為論又又下地貪等麤惡法必鄣上細妙定法所
收總伏下法得上定今但舉遍淨一處即得何須具
陳。


【疏】依二十法滅上假立者解云此無想定能令第四
靜慮二十二法滅假立無想定二十二法者謂五遍
行五別境善十一及心然此定雖非心取專注一境
然令身安和故且名定問無想異熟依幾法上立答
唯依意識中十一法種子上立謂遍行別境并第六
心王唯亦有眼耳身三識中各有一法滅然此三法
[008-0691a]
非是四禪中法是他初禪下地法故故不取之。


【疏】修猒背想作意於所生起種種想中乃至於無想
中持心而住者即修此無想定時於色界種種想中
作猒背想猒下為苦麤障猒背而住謂無想定寂靜
之處作欣想持心而住。


【疏】顯揚第一亦作此說則以六行伏惑之法者雖外
道伏惑三界九地皆有然初修無想定遠加行六行
伏惑若近加行即非六行伏惑既欣得第四禪上品
定即唯猒不欣意說遠加行伏惑具猒欣二法若加
行但猒無欣必不言此由猒想欣彼果入者並約遠
加行為語問所言六行伏惑行想如何答如猒下地
為苦麤障初禪為靜妙離乃至起四禪未至定即猒
三禪為苦麤障欣四禪為靜妙離巳上皆作欣猒行
相以求勝定。


【疏】俱舍云或無想者定至名無想定者者即是人定
名此人故依主釋或定無想名無想定者顯是持業
釋無想即定名無想定故。


【疏】即命者以論下云通後報故者意云有諸外道於
第一生中修得無想定後還退失即於現身中更不
再得即便命終至第二生方始修得先第一生中無
想定至第三生方始生無想天受果此即是後報也
問何以得知答論云通後報故。


【疏】或多分者是中品攝少分却者是此品攝者然彼
天五百歲三分分之一分合有一百六十七歲若受
[008-0691b]
一分歲是下品若受兩分是中品攝具受三分是上
品攝或受四百五歲是中品攝或受四百歲巳來是
此下品攝。


【疏】據形色量與前別至仍此品攝者此據形色以分
三品不約壽量以分三品形色量與前別者即雖甚
光淨而不最極雖有中夭而不決定不同前定當中
夭定不甚光淨等故與前別形者長短色者顏色量
者壽量據形色分三品者有雖壽多而形色卑劣如
不甚光淨等即下品攝有雖壽量小而形色勝前下
下品故中品攝或有形色極殊勝即上品攝。


【疏】二云或多分壽者是此品攝者意解云此約壽量
多少即名分三品不約形色也有雖形色好而壽量
少即名下品有雖形色劣而壽量多即名中品有壽
量極長者名為上品哲法師又解云即雙取之有形
色劣壽量又少名下品有形色福勝壽量又多名中
品有形色極好壽量極多此名上品。


【疏】然約修至無失者意云修因既有上中下品不同
所感當果亦三品有異如論自明此即因果相稱以
辨三品此約多人說有三根不唯約一人說也或根
不定但修有三者又不約根以分三品約修行分三
品也或有上根修下品定即名下品也或有上根修
中品或有下根修上品名上品。


【疏】然此受果至因修爾故者此義即是百五十二十
四說三品因又百五四有三說毗婆沙中釋也由因
[008-0691c]
中修定之時立誓願云願我生無想天中常立坐臥
亦如是發願後生彼天中隨因受果果有立何故不
舉耶坐臥者也哲法師取坐者為勝有云由因中臥
修定受果亦臥坐立亦然有難此云因中立修因生
彼天中即常立亦應因中立修道後生人中應常立
坐臥亦准難故知但由因中期願不同受果立坐。


【疏】彼第四定方便引者意說無想定屬第四靜慮所
由此定是第四定加行所引故第四收。


【疏】說此果所以即說所由者意云如前說果唯屬第
四禪即是說無想定唯屬第四定之所由也謂無想
果在第四禪不在餘處者下想麤動難可斷故上無
想異熟處故此無想定應云下想麤動難可斷故上
無想定處故故前說果即是說定所由言依地之義
者明二定所依處也稍廣。


【疏】善定引微微微等心皆是有心定不名散心此有
心善定能引無心定無心定亦是善即此能引有心
善定既是第四禪繫明知所引無想定亦在第四禪
非在上下地何以故下想麤動難可斷上無無想定
故此釋屬第四定所由也與前報義同。


【疏】顯揚等第五業乃至報時定不定別出故者意云
第十九九顯揚論於第四報定業中權出二業一者
報定時不定如人合受善報時即不定或今生受或
來生受等二者時定報不定如人重報定於今現世
受若遇緣即受輕般若經即轉重報人間輕受若不
[008-0692a]
遇緣即不受也五業者一現業二生報業三後報等
四報定時不定五時定報不定等。


【疏】通後報者色界後起方受此報乃至處則不然者
如人先生欲界中得無想定於現身中即便退定更
不得定即命終生於色界四禪十二天處中隨何天
處更受一身一身中又能引起無想定死巳即生無
想天即名後報且不要於色界十二天中須迴生伹
隨何天更只受一生即却得前定死巳生無想天處
即不然者意說但生在無想天無想天更不修想定
故云處即不然不同餘天許更修故得十二天者謂
三禪共有九天第四禪中三天謂無雲福生廣果故
都有十二天然上五淨居非凡所生故不說也問從
無想天沒生於何處答先於餘天中且別修殊勝業
所以從無想天沒得生餘天中死巳還生餘天天未
盡許生故。


【疏】前欲界定是何報耶者問意云若前欲界中退失
無想定及餘定等死即未審此定四業中是何業為
是生報業為是後報業不定報業耶。


【疏】既言通退與小乘別者然小乘從若人中修得無
想定必不退大乘許退小乘無想定業是生報次生
即受故若大乘即通生報後報不定報等與小乘別
故論云四業通三除順現受業。


【疏】有義雖通後報至不如人故者此師說無想定通
後報者如人先於欲界生得定後退失更不還修即
[008-0692b]
命終還生欲界却坐得前生無想定從此巳後生無
想天名為後報言明六天不起者意說六欲天慧解
不如人故所以不起無外緣故者意云欲界退定生
下三定亦不起無想定以無外道緣故慧內解不如
人故。


【疏】餘下一切地者即是四禪謂四禪是四地也或一
切處者謂初梵眾梵眾天梵補天乃至廣果天處地
即總名處乃別號故雙舉也。


【疏】先於此起者意說先於此欲界起無想定也。


【疏】故二力齊者意云若據後師云先欲界生定退失
巳便命終即生色界重引現前後生無想天受果故
名後報前師云先欲界退失定還生欲界重引現前
後生彼天受果故名後報與後師力齊何勞生彼色
界重引現前耶故云二力齊即二師道理齊。


【疏】雖知離染諸地皆然至亦得此定者此又意說地
者四禪地雖知四禪各能離六地染如初禪離欲界
染乃至第四離第三禪染即合生無想天但由熏習
修時有下中上不同若生下三天且修得無想天定。


【疏】又解下處不得離染齊故者此意說者無想天離
下三禪染即不得起此無想定下三天且離遍淨等
染如何生中起無想定耶以一種離染故若退起遍
淨等染必不得生第四禪若離下染即得無想定後
生彼天如何更生下三天處耶故下天處無得定義
故退定者必染起也不爾如何說名為退雖有二說
[008-0692c]
前說為勝許下三更得此定故。


【疏】五十三說至非聖所入者瑜伽意說前無想定非
學所入非無學所入何以故此中無有慧現行故此
上有勝寂靜住及生故者巳下與祕全同如求滅定
起無漏慧無想不爾故云無慧現行以滅定在無想
上名此上有勝寂靜住上有無色四處可生名為生
也或五淨居是聖者生處且名為生不能證得所未
證得諸勝善法者如阿羅漢必依滅定證無餘依無
想不然故云未證得諸勝善法或入滅定前方便中
先入色無色諸有漏定名證善法無想不爾由此多
因故聖不入。


【疏】稽留誑幼處故者稽謂稽遲留謂留難誑幼處者
妄誑他無真聞佛法名為難處故無想定是狂奇切
夫夫更更。


【疏】曾得未曾得加行得離染得者意云無想定是曾
得唯加行得滅定未曾得通加行離染得如餘處說
有云曾得無想定未曾得無想定皆是加行得非是
離染得雖離下三禪染若欲入世想定必須殊勝加
行方得無想又伏下染非即離染得不同滅定即離
染而得云非離染得。


【疏】六十六云至不得入者意說俱解脫阿羅漢方得
滅定唯慧解脫者不得滅定何以故以唯斷煩惱障
不斷定障故所以不得俱解脫者兼斷定障故得滅
定問定障是何障所攝答障即受想受想能障定故
[008-0693a]
二障之中所知障攝即定慧俱解脫名俱解脫也。


【疏】唯以義者解云此意說不唯阿羅漢中有慧解脫
不得滅定者即獨覺中且有不得滅定者如部行獨
覺等即此類許多出故。


【疏】今准此文至滅定者意云今准此中謂有之文二
乘無學中有得不得者故論置謂有之文也謂有者
不定之詞若二乘無學總得滅定何得致謂有之文。


【疏】部行中乃至亦有不得通者即部行中有根鈍者
則不得滅定雖修五通得巳遇緣還退失故或出無
佛世界無佛為綩沒修五通所以不得若得漏盡通
則一切皆得若麟角獨覺若三明不還四句分別六
通有次第定一切皆得也。


【疏】唯身證不還一人者意云有學中得滅定者唯身
證不還者得然不還有四句分別一身證慧非證二
慧身非證三身慧俱證四身慧俱非證於四句中唯
第三句得滅定問何故名身證耶答身證者從喻為
名譬如諸根取境時身根得境最極明利如摩縛等
親受得塵能領受苦樂事今此身證不還亦復如是
由斷定障親證之故名身證不還慧俱證得定可知
問何故慧證之人不得滅定答慧證之人雖斷煩惱
障而且明利謂由不斷受想等定障所以不得滅定
以慧證疎遠不及證身故者慧俱非證即是有學中
異生也。


【疏】巳伏或離無所有貪上貪不定者云若欲證滅定
[008-0693b]
必須伏即無所有貪猶離也然後方得此定其上非
想一地貪斷不斷皆得定何以故以彼地中想極闇
劣行相微細無勝作用能為障所以斷與不斷皆得
滅定不同下地惑以麤動障定強故又當地惑不障
當地法故不斷也問何故不言下地惑偏說無所有
處惑耶答且據極處而言無有下地惑在而能證得
滅定者也若要須斷下諸地惑方得滅定者未審諸
地為總斷為不斷亦有伏耶答如論自說有二師解
問設不斷下惑於理何妨答不然以下地法必障上
地法故下麤上細所以斷下地惑不斷當地惑。


【疏】若上若下皆能伏斷者意云上者悲想地下者自
餘八地世道能伏其非想一地且用聖道斷之然世
道不能伏悲想一地惑若聖道亦能伏斷非想地染
入滅定也若爾何故論云上貪不定耶知不伏非想
染亦能入滅定答若下八地則定須伏斷若退起無
所有處染退滅定唯欲入滅定時亦伏非想貪等入
定也非但伏染亦伏餘善心心所後若出滅定雖起
非想地染亦不退滅定故云上貪不定。


【疏】以滅定唯依非想定起故者意云如要斷無所有
處貪者意顯滅定必依非想地若所在非想染不定
必須斷無所有處貪問要須斷惑得亦有不斷惑否
答言要須斷惑得者約二乘等初修定說若菩薩巳
得定者亦不斷伏欲界修惑伹作止息想須入斷人
不同二乘謂菩薩巳斷三界分別煩惱所知障盡巳
[008-0693c]
得我法二空智故。


【疏】或觀無漏心麤動者若二乘人欲起無漏心時必
生勞慮聖者患而生猒故觀無漏心且是麤動故今
猒之同諸菩薩也。


【疏】二乘即除人空之染菩薩亦除法空之染者意云
問既言依有頂遊觀無漏加行心入此定者如何乃
言除人空之染且不得除法空之染耶又人執等先
猒於無漏前早巳不行何須重說言除人空耶應但
今說除生空無漏後智等謂猒無漏心麤動入此定
故答不然由二乘等於有漏我執等先猒作勞慮想
所以入生觀謂生空後得智現前時又於此智生麤
動想欣求入定也今言入空之染斷是雙結所猒之
言也然菩薩除法空之染准二乘說若猒加行無漏
心即別作功德想止息想入此定故問所伏染者是
何識中染答六七識皆通二乘第六識菩薩通六七
識皆得。


【疏】對法第二乃至即以文為證唯有漏者若說巳下
即是安慧菩薩解其等七識唯有人執無有法執唯
是有漏不通無漏恒行一分者即二乘人無學入滅
定即無人執第七識全不行以七八二識一處俱故
雖全無第七為對第八故故言恒行一分即以此文
證第七唯有漏也。


【疏】若說至非全無第七者此文即是護法菩薩釋也
即許第七識中有法執及通無漏也恒行一分若二
[008-0694a]
乘入滅定即第七識中人執不行若一分法執在故
名恒行一分若菩薩入滅定即第七識中我法二執
雙不行即有一分淨無漏第七在非第七體亦無也
此解不對第八。


【疏】恒行染汙心等滅故者此文總標也意說但此滅
盡定無心定滅受想定中皆滅一分恒行心心所也。


【疏】義以此定者意云今以義說此定有多名如文自
說若約主為名名無心定若約心行為名名滅受想
定若約心心所總滅即名滅盡定皆以義說名無心
定准之前即通約心心所名至如此中說者即前通
約心心所名者即前論云令不恒行恒行染汙心心
所滅立滅盡名者是也若約增強如此中說者即是
此論云由偏猒受想亦名滅彼定是也。


【疏】以修禪無色各義勝故如別立蘊故偏猒之者問
何故偏猒受想耶答以修禪時受想障定強故故云
義各勝故也捨色界中下受障定強如初禪出憂二
禪出苦三禪出喜四禪出樂故知受能為障修禪偏
猒下麤想亦爾捨無色界中想障定強故修無色定
時偏猒於想故云修禪無色義各勝故又如立五蘊
即受想二種別立蘊名謂受想增強故偏猒也且有
勝本立名義勝故且有云各別勝故義雖總通從多
本為定。


【疏】又以受是根為首至餘非根者亦滅者又約根非
根說受是根者即約所滅二十二根中受即是二十
[008-0694b]
二根中五受根數為首者受後為根首也意說受根
滅時即善十一中信根無貪等之根勤根亦滅別境
中念定慧根同時心即意根亦滅問受是何法中收
答受是遍行中受根故汎受根滅餘根亦滅或可說
有巳知根具知根以此二根依信進念定慧等諸根
立故言以想非根法中為首若想滅時餘所滅二十
二法中非根法亦滅謂觸作意想善中謂慚愧輕安
等別境中勝解欲等故說遍行中想與非根本之首
也更滅餘者自殊想雖不是根於上地中想為首等
由此義故二滅之時餘者並滅所以得名滅受想定
有無量門者據其前義以立多故云有無量門。


【疏】又解二乘七地以地前至何勞偏猒者此即問也
問意若二乘人及七地巳前菩薩由有有漏第六識
修禪之時由受障色界禪勝由想障無色界定勝故
所以別觀猒受別觀猒想以受及想障修禪無色各
有偏勝須別猒之名滅受想定如八地巳上菩薩及
如來即第六識常無漏相續更無別觀修禪無色偏
猒受想以為勞慮何須偏猒受想名滅受想定耶答
有二義如疏自說云自在菩薩及如來恒無偏猒受
想二法伹有二義故亦名滅受想定一由心行故云
即滅之名滅受想定二由如來等內止息故故入此
滅受想定即總名無心定。


【疏】唯有現不成等者意云修習此定既許有退即退
現法現法者即現修定法雖先時巳得合復却退名
[008-0694c]
現法准無想定說。


【疏】答以修習時有上中下者即第一解即約修習以
分三品若修上品定即名上品若修中品定即名中
品若修下品定即名下品。


【疏】其此性類有可退不可退至有別者此第二解即
約種類以分三品。


【疏】又解即以三品根為三品至修品亦別者此第三
解若上根修上品定不修中下品定若中品修中不
修上下若下根性唯修下品定不肯修上中下上中
品定疏有三解第三解為勝。


【疏】若練根巳而修習者即轉成勝品等者大乘中練
根通有漏無漏或有漏練根中若先是鈍根即具修
法義而今根純熟名練根也或有言語遲鈍類即學
論義決擇而練於根或聽聞法義披尋經論或通無
漏練根類遊諸等至等成勝品即念下中根轉成上
品等若小乘練根有學者倣前見道所斷煩惱重引
一無間一解脫道現前若無學根練時即倣學前斷
煩惱九無間九解脫重引現前名練根也云第二僧
祗者梵云阿僧祇阿之言無僧祇言數故秦言無數
劫。


【疏】故知二乘等至無漏入故者意云謂未自在位得
無所有處心後起一地入故故二乘人等唯得一處
得一處能超一處即得無處有慮超有頂地心入滅
定也然未自在者依瑜伽論唯超一地故將入滅定
[008-0695a]
而從初禪漸次超一地至無所有處心而超非想入
於滅定名超一地若爾如何言依非想而入滅定耶
答依非想者說依非想心為加行入其超者不爾疏
有兩釋一云謂前超初禪等心巳後一二念即超悲
想而入此定非從初定即入無心以此定隨非想地
加行心建立故此說次第入者二云雖超餘地心隣
以即此定仍定仍許依非想地想微細故問何故爾
耶答由先貫習故今直至無心雖以非想地為依然
更不須起非想心為加行此據起一地說也若據此
解如論言以有頂地遊觀無漏為加行入者依次第
入者說亦不相違。


【疏】瑜伽第十三不遊觀無漏言簡者意云瑜伽有二
緣入此定一謂依非想非非想相而入此定即是依
有頂遊觀無漏為加行入此定也即猒麤相作細相
二云依滅盡相而入此定者即依真如相入此定也
即猒前細相成業論又摩訶俱瑟耻羅經亦有二緣
能入此定略纂十六右釋此文一云謂不思惟一切
相者即是止息無漏故入此定也二云及正思惟無
想界入此定者即作真如相入此定也與瑜伽同既
云正思惟無想界故入此定者與正體智何別答此
是遊觀無漏心不同正體智恐有此濫故以遊觀言
簡如何須依無相界相入此定耶答為欲發生無漏
功德而此定摩訶瑟耻羅者此云大滕蓋舊云摩訶
俱癡羅訛也。
[008-0695b]


【疏】又此無心勝定以下品有心勝定為先等者意取
非想非非想定心引起無心勝滅盡定問如何非想
地心名為下品勝定耶答以下對上滅定名之為下
品即如有頂遊觀無漏為加行入是也望前無所有
處心得勝定名非無心勝定引起有心定者此依次
第入者說若得自在起諸等至無間勝劣皆能相引。


【疏】非中間間起以下定行相不至微微心故者意云
亦非起悲想悲悲想定巳即中間間起下無所有處
定心方始入滅盡定也以下無所有處定心不能至
微微心故唯非想非非想心能至微微心也。


【疏】非相應者意說滅定不與心相應名非相應也是
不相應中收以不與心心所相應故名無所緣有云
由與煩惱不相應故者此上二句是總標滅盡定與
煩惱不相應也非相應故者即別顯滅定難相應縛
不同餘心心所等無所緣故者顯滅盡難所緣縛不
同善心等被貪等緣滅定不爾故無所緣縛又顯滅
定非從煩惱生故不同世間法。


【疏】餘下七地亦得現前者意說巳自在者於四禪三
世色此七地中亦得起也。


【疏】次第入出諸定名師子嚬呻定者即是是欠去時
先兩脚向前以後兩脚向後蹴亦如人睡覺巳先欠
去也愽兩脚向前者學菩薩順次入定如入初禪定
不出初禪定即入二禪不出二禪便入禪乃至從非
想非非想便入滅定由如師子以兩脚向上復將後
[008-0695c]
兩脚向後蹴者由如菩薩迷次向下入諸定故如從
滅定不出即入非想非非想從非想不出即入無所
有處定乃至從二禪定不出即入初禪定由如舒脚
向下相似故次第入出名師子嚬呻也。


【疏】若菩薩起禪至集散三摩地者意云一切地入一
切地出者亦爾是總語於中有別意說從初禪一入
心於一切地心後出又於一地心入於一地心後出
如依諸禪心入於初禪心出等故名集散三摩地云
何名集散若依一地一心入名集於一切地心出名
散如以滅定為頭入滅定不出入即非想非非想從
非想非非想不出還却入滅定又從滅定不出即入
無所有處定從無所有處定不出還却入滅定如是
從初禪不出還却入滅定即滅定為集餘定名散又
非想定為集餘名散亦爾又從初禪不出還却入初
禪又從初禪不出即入滅定從滅定不出還却入初
禪亦爾即初禪名集餘定名散乃至二禪等為顯亦
爾。


【疏】對法第五至起一切地者對法會違也顯一間者
即起非想一地而入此定故。


【論】云巳伏或離無所有貪上貪不定等也此約未自
在者說若起一切等至者約巳自在者說。


【疏】顯揚十八至九等至者意云此引證證有自在者
起一切等至皆能出入滅盡定也九等至者所謂八
定並滅盡定謂如來大菩薩至不爾便違者意云此
[008-0696a]
會違有二意第一會欲界心得入滅定第二會聲聞
等得定超諸等至如顯揚云曾貫習者從欲界心後
入滅定者不然但為如來及大菩薩所緣境界似欲
界故名有欲界心不是如來大菩薩等實起欲界心
以欲界唯是有漏無漏心若許起者豈如來大菩薩
有有漏心耶問所言似者云何名似答所變相分同
世間或可示現有貪嗔等心如愛語便呵罵調達等
其實除欲界巳外餘雖在何地心皆能為加行入定
問如來大菩薩既無功用如何有加行心而入定耶
答加行有二第一任運加行二不任運加行如來等
等雖無不任運加行而有任運加行故云雖在何地
為加行入定言且從極自在純無漏為語等者此意
會瑜伽文今言超一地皆能入滅定者且約極自在
佛及菩薩純無漏為語據實十地菩薩及廣慧聲聞
獨覺皆能超定如大目連定中聞聲即從無所有處
定心超入欲界心等若不許者即須違定中聞聲之
文。


【疏】問既爾此為即是加行心地法為但依非想心地
法者此中問意既言從初禪心等加行能超入滅定
未知滅定為依初禪地等立滅定為依非想地立滅
菩薩等依一切地心而入滅定隨用何地心為加行
即於加行心種子上立滅定不要別依非想地心立
滅定也准此義即今初禪等地並有滅定。


【疏】今釋不爾對法第十三等說乃至解脫等者若說
[008-0696b]
滅定依餘初禪等加行心種上立者不然對法論中
明八解脫處說滅受想解脫依非想處解脫故知滅
定依非想地立又此論亦云屬有頂地。


【疏】以極微細故者意說此定極微細故不可細定依
麤地故所以但依非想地立。


【疏】論云微微心種上立是乃至入此定故者論中言
微微心心種子上立滅定者且約初修滅定者及次
第從初禪等乃至次第入滅定多分為言若久修得
自在者即從何地心皆能超入滅定又諸論伹言超
入滅定不言超入非想定心方入滅定耶知從諸地
心後真超入滅定有云諸超禪者如從初禪心直超
入滅盡定雖不別起非想地心入滅定然滅定仍依
非相地者即依昔時先舊有猒心種子上立也以初
修時皆有猒心勞慮種子故此中不依餘地唯有依
非想非非想地。


【疏】言依加行心上建立者乃至種子上立者解云若
初修滅定者即依未入定前加行微微心所熏得種
子上而立滅定若得自在者欲入滅定時即不作前
微微加行心但作緣無相界心而入滅定大菩薩不
假熏習故又佛無熏習故言無漏主彼心細故者意
說依彼地超心即彼地繫彼心細者臨入滅定心也
問佛大菩薩既不熏習入此定者未審滅定依何而
立答若自在菩薩等言入定時即作無相界想由此
心故即遠引起昔時未自在時滅定前微微心種令
[008-0696c]
此種子還有勢力却有猒心防心功能令心不起而
立滅定亦如延命之法舊業名盡更捨衣鉢滋益故
業還得引年此亦如是以定前無漏心遠引昔時猒
心舊種令有功能防心不起建立滅定意說初修者
依定前微微心新熏種子上立滅定若得自在菩薩
等以定前無漏心牽起未自在巳前入時猒心舊種
令有勢力防心功能即於此上立滅定也。


【疏】佛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者若佛大菩薩等許明日
後日有人來擬言說法現威儀等即便先入神境智
通作期願言我言巳後七日或一年入滅定若以後
有有情來時我雖在無心定亦能現威儀說法化諸
有情既發願邊期巳即入滅定乃至明日有人來此
菩薩等雖在滅定中亦似有心定遂能說法現威儀
等故云不起滅定而現諸疏無威儀也。


【疏】滅定實從現行至而是非學非無學攝意云滅定
猒心種子從前無漏現行令是前現行無澤隨熏種
隨能得入定有學無攝但為此滅定極寂靜無有進
趣又上息行相乎似於涅槃故不是學亦非無學攝
但是非學非無學攝以此滅定是不相應中收故不
同善色心等。


【疏】雖屬道諦至故是非二者釋外難難云猒心無漏
種子既是道諦攝如何滅定非是有學無學攝耶答
巳下不通恐脫字有以此無學攝。


【疏】不同餘種子彼非止息故者若學人身中種子有
[008-0697a]
增進趣向故有學攝若無學身中種子先以進趣今
至極果更無法可進所以喚無學亦名息求故無學
身中種子據先進趣是無學攝未同滅定而無進趣
故非二攝。


【疏】通有為無至非二攝故者此文意說其非二法即
通有為無為就有為中亦通有漏無漏然有為無漏
通非學非無學者謂滅定是也意無為無漏亦通非
學非無學者即一切有情身中本來自性清淨涅槃
是也此亦無進趣故以有情非是學無學故猶如學
無學人身中煩惱無記法等是非學非無學攝故學
無學身中所有所有漏善法及無漏法等皆是學無
學攝然憂苦根通有漏無漏能引無漏故故通學無
學學人身中有即是有學無學人身中有即是無學。


【疏】俗弟子亦色界亦有者謂上界那含得羅漢者皆
作俗人形相。


【疏】六欲天中文亦不說義即無違者意說天中有身
證不還亦令初修得滅定將為盡理且說人中者為
近故勝故文由未盡者論中偏說人中得者文未盡
也若兼說人天得者將為盡理。


【疏】然無欲界後起等者意說如今生中身證不還欲
界中初修得滅定若後生中更得即於色界中重引
現前何以故以不還人生在色界更不還於欲界生
故故從欲界終生上界得起滅定故云後上二界亦
得現前。
[008-0697b]


【疏】此據未有第八識義至建立故者此疏文會瑜伽
五十六彼論云後於色界重得現在前者據未有第
八識義且言色界後起滅定不言無色界得起滅定
今於此會論說後上二界亦得現前者即據巳建立
第八識真實義說也。


【疏】鄔陀夷經是此成證乃至非遮無色得入此定者
如舍利弗在大眾中說滅盡定云如有不還先欲界
得滅定巳後超段食天生摩如摩天隨受一天處則
能入滅盡後起段食天生摩奴摩天隨受一天處則
能入滅盡定是時現沙彌在大眾中聞舍利弗說意
成天得滅定沙彌謂言舍利弗說意成天即是非想
非非想天得入滅定時沙彌便對眾中訶舍利弗言
上座不然舍利弗又重說起段食天生意成天隨受
一處得起滅定時沙彌又准前如是再三皆言上座
不然舊經論中云摩奴摩天摩奴天者此言意成天
若新經論云末那摩末那者意也摩者成也即是意
成天意成天者即是化生有情隨意而成故即欲界
六天色無色界諸天皆是化生皆名意成天若胎卵
濕生皆不隨意成故然欲界雖化生有情亦名意成
今不取之但取色無色界諸天以欲界人天皆段食
今既云超段食天明知超欲界生色界意成天中言
隨一故者意說鄔陀夷經既云隨受一處明知即是
隨其何地所受一身即起滅定故知兼取無色界也
謂小乘不解此經即道沙彌是舍利弗不不是以沙
[008-0697c]
彌意說不還異先於欲中巳伏上界無所有處貪而
得滅定不退定從欲界命經即超欲界段食天生悲
想非非想意成天中雖生彼天不得滅定以無色身
恐成斷滅以鄔陀夷不立第八識故謂小乘亦不立
第所以鄔陀夷云是舍利弗非非者如何以小乘等
謂將舍利弗說不還果先於欲界得滅定不退命終
巳超欲界段食天生意成天即是非想非非想天中
得入滅定若先退滅定者後生色界中隨生一天處
亦得起滅定者然小乘既不立第八故無無色非想
天中恐斷滅不得滅定由此故道舍利弗非若大乘
中說如舍利弗道理是也沙彌理非且舍利弗意如
有不還果先於欲界巳伏無所有處煩惱而得滅定
後退起色界染即退天滅定即便命終生色界中除
大梵天及無想天以聖人不生故於餘天中隨生一
處還得重引現前又若不還果不退滅定從此命終
後生無色界非想天中得滅定謂舍利弗解大乘知
有第八識故非想天中亦得滅定小乘不許故道非
也大乘謂有第八故云舍利弗是沙彌非問豈舍利
弗說非想非非想天名意成天耶答但總說亦不別
攝非想非非想處為意成天然佛亦不遮非想天不
是意成天由此大小二乘遂致紛紜于今不息。


【論】於藏識乃至不斷滅故者論文斷說定性二乘無
色界信有第八生無色界亦起此定不信第八識即
不起滅定。
[008-0698a]


【疏】舊諸法師至此與彼同者意云舊師約建立名大
不建立名大小建立名小今即不然云建立者是信
有義如前何得知答且如大乘亦說小乘中建立第
八謂受樂欣喜阿賴耶等雖知如是仍有不言有第
八者生欲色界且處阿那故約二乘說信有者名為
建立若不信者雖巳建立以不信有故不名建立且
如大乘雖信有小乘而不將為究竟故知但約小乘
說信不信不約大乘說以極成故故此論與彼瑜伽
同准舊師不許無色界得滅定。


【疏】問若爾諸得此定至如何信有等者聖者問意云
得滅定者必是不還果巳去又生無起聖者即是定
姓之人必非不定姓聖者以不定姓聖人必不生無
色界故故定性不還隨一天巳生之處尚不重生何
況生下故定性不生下也非不定性人先根熟佛不
救故者此者文意說若不定性人大乘根熟時佛必
救之若定性人大乘根不熟佛且亦不救。


【疏】亦非不定性人大根必不熟入無餘至依地者此
文意說無不定性人大根不熟入無餘依意說不定
性人縱根不熟亦不入無餘依言與定性人有何別
者意云若不定性人根必不熟入無餘依者未審與
定性人何別耶如瑜伽說又此彼定性人如何信有
第八識耶又菩薩必不生無色界若定性人信大乘
者應非是定性人若是定性人者如何信有大乘第
八識。
[008-0698b]


【疏】答即定性中有愚法者至信小乘教者如法華經
云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即
法華論中解云聲聞有二種一者定性雖信法華經
即不肯修行二者不定姓聞法華經即深信決定修
行若佛在世設有定性中愚法者親聞如來說大乘
教悉皆生信亦不修行大乘也亦如大乘雖信小乘
不將為究竟故不愚法中亦有於無色界得起滅定
若佛滅後不愚法者生信愚法者不生信此第一解
中即半生信半不生信。


【疏】或此大意與五十六別等者五十六意據建立第
八教故一切皆起此定此據未建立阿賴耶識教故
生無色界不起此定。


【疏】對法第十云至不入此定者准對法第十文但云
多安住寂靜異熟不入此定而無不字故疏主引文
錯對法文意說諸弟子不還果等生無色界中由住
無色界第一寂靜解脫殊勝異熟則多分不肯起功
用而入滅定欲得安住寂靜異熟故故下界等皆有
反異受相應不名寂靜無色不爾得寂靜名此則引
對法文成此第二解故云更為此第二解或可不字
又分字即多分安等故誤為不字有云疏主無錯對
法云謂無色界不安住至不入此定者謂滅定位中
轉識麤動想等不行是故異熟得寂靜名彼論說不
信第八教故言多不安住也故無色界聖者不入此定。


【疏】瑜伽為勝者約定性中不愚法者緣信有第八縱
[008-0698c]
生無色互得此定。


【疏】隨此定所依斷道究竟處說故者意說一切非想
地是滅定之所依處又若斷有頂感而成無學故云
斷道究竟。


【疏】有言法空至然等者古師雖作此說不然違唯識
論故即以此唯識論文為正。


【論】疏有義下八地修所斷惑中等者論中有二師解
初師據攝論第三說五人得滅定論云要全斷欲餘
伏或斷者以有不還果故全斷欲界第二師即約對
法第九四句中等者此師即約此義准說要斷下四
地煩惱變等然後得起滅定問准論文云下八地修
惑中要全斷欲餘惑伏斷等者既言下八地中全斷
欲餘惑伏斷等者既言下八地中全斷欲餘上斷有
七地巳除有頂地故今何乃說云有八地耶應言上
地惑或斷若上七地惑即伏其有頂煩惱世道不能
伏故若無漏聖道亦能伏有頂地煩惱。


【疏】此俱障障定強故者意說定障是欲界下劣喜樂
異熟生受為體即此受與此二性煩惱俱起由此障
定力強故下劣受為正障煩惱等為助障。


【疏】又何不斷六品等初二果人得者意云初二果人
既斷六品及見道煩惱皆盡何故不許得滅定耶即
從初果至第二果故名初二果非是初果人能斷欲
界修惑六品也或可文雖是總意問第二果也。


【疏】唯說不還等五人得故者謂不還無學獨覺菩薩
[008-0699a]
如來其不還中取定分解脫身證者無學中取俱分
解脫者不取唯慧分解脫者欲界初修故者意說初
修唯在欲界人中後上二界亦得現前。


若爾對法
第九四句中第二句乃至不言巳得初定等如何通
者此中問意即是第二師難初師云不斷下三禪煩
惱得滅定者何故對法第九四句中云得第四靜慮
方得滅定不言得下三禪定而得滅定耶其四句文
廣如對法及別秘具出抄敘。


【疏】答彼不言唯依得第四定至故有何妨者初師解
云彼對法不言唯依第四禪得滅定亦不遮下三禪
於不斷煩惱不得滅定故知雖不斷下三禪染種俱
伏下三禪染現亦得滅定故有何妨。


【疏】餘上五地或伏斷者謂上四地即用世道伏若上
第五地用聖道斷也世道不能伏有頂惑故。


【疏】下三定等中定障苦樂等變異受俱者欲界中有
憂苦變異受下三禪中有苦樂變異受俱惑種能障
定也意說受俱煩惱及種皆能障定如不動無為不
依下地立者意說不動無為滅樂受得下地不然以
樂受多動勇身心所以滅樂受及想法應立不動無
為故不動無為不依下三禪立依上地立今滅盡定
亦爾下四地煩惱繁雜障定強故要須斷方得此定
後起通上五地初起唯在於欲人中慧解極猛利故。


【疏】即以第十對法四句為證者即此前引對法第九
四句中云謂諸聖者以得第四靜慮不求生無色界
[008-0699b]
等得入滅定既言得第四禪即斷下三禪中煩惱種
盡也據此文證即第二師勝亦有理者如不動無為
不依下地立者斷其理也。


【疏】有人欲明初二果至證九定故者意云如有人欲
明初二果伏得滅定者有其三失且汝計初果斷三
界分別惑盡用世道伏欲界修惑九品或初禪九品
乃至或無所有處九品伏盡得滅定者不然又第二
果人斷欲界修惑六品盡又伏欲界下三品惑乃至
伏無所有處惑盡得滅定者然今難且申三失且如
初二果有欲界中不善及無記二性能障定者尚未
斷盡如何能入滅定耶又下三禪中喜樂變異受等
亦能障定亦未能斷云何初二果得滅定耶是為一
失又難云既言初二果人得滅定者亦應於二果上
建立身證那含二失又難云既初二果人得滅定者
亦應初二果人得證九次第定三失既有三失道理
難成故初二果不得滅定。


【疏】此意即是所巳伏種雖退不退乃至未無漏道斷
處受生者意云如不還果人欲界惑全斷就上八地
中除非想一地斷與不斷皆得此定餘七地煩惱要
須伏或斷方得滅定意說不還果人伏初禪等煩惱
唯有種子在若退起初禪現行煩惱命終生初禪者
即以種子潤生上地准義若退起煩惱應用現行種
子合潤唯諸家解亦有此理既退滅定起煩惱何得
不用現潤耶若不退起現行煩惱者即初禪有惑種
[008-0699c]
在未被無漏道斷即於一巳伏種之處即亦唯用種
子生於初禪就初禪中有三天若當於三天中生不
妨用現行潤以自地死生自地故若生第二禪必須
起無漏道即斷此初禪種子用當生地種子潤生第
二禪餘地皆爾故無生上却斷下失。


【疏】若爾異生應唯種子潤者此中難云聖教說入見
諦者用隨眠潤生即初二果人亦以現行潤者聖教
說異生用種潤亦可異生應唯種潤。


【疏】然異生現行潤六行不伏愛等現有既得生者難
云聖人言種潤雖有其種應生上界意云如異生身
在下地起六行伏惑道唯能伏下地修道中迷事煩
惱痴慢等然不能伏分別貪愛及細俱生身邊見等
雖不能伏然為伏餘迷事惑故故起上地煩惱向上
地生故例云聖人不斷下種應得生上界以異生潤
藉伴乃至得上生者此文意說如正潤生煩惱即是
修道中俱生迷事貪痴慢等異生身在下地以六行
道能伏雖有下地餘見道貪愛及俱生身邊等不能
潤生故得生上地無餘惑伴者無俱生迷事惑也。


【疏】聖潤生不藉伴有種不上生者解云其人唯種子
潤不藉現行為伴方始潤生故唯種潤即生巳伏煩
惱地即便受生若初師即初禪巳伏有種之處受生
不生上非想地若准第二師斷生第四禪巳伏之地
有種之處受生不生上非想地故無生上却斷下失。


【疏】以聖者善業勝必決定乃至應強異生者若在凡
[008-0700a]
夫位所造善業後時所受得果一倍劣也又從凡入
聖即此業受果比前凡位一兩倍勝也此亦如是然
聖者用種子潤者以善業強又用無漏滋潤有漏種
子故唯種潤若異生善業劣又無無漏資故通現潤
若不爾者聖者種子應強異生。


【疏】然不還者如處不還一地之中乃至必唯種潤者
此中意說如不還果先修得滅定後時退滅定起初
禪等染命終從欲界死生他初禪地梵眾天唯必種
潤以斷欲界惑盡起滿心故故唯種潤雖生梵眾天
中且不斷梵眾天等煩惱從梵眾天沒生梵輔天即
唯現行潤謂此治道未滿故即從梵輔天中而斷初
禪惑盡用二禪種子潤生他二禪小光天中既是初
禪地漏心唯用種潤生雖在小光天中亦不斷煩惱
要生極光淨天中方斷二禪惑盡生第三禪小淨天
乃至三禪四禪等亦然意說自地諸天即唯現潤若
生他即唯種潤若從第四禪生他空處亦現行潤以
退起煩惱故巳上皆現行潤瑜伽但約斷欲界惑得
對治道圓滿生色界唯種潤為語今此論亦爾若不
還果若生自地三天及他地等得起滅定更不退不
起煩惱者皆唯種潤。


【疏】餘二句可知者有在下地斷下煩惱如第二果及
第二向并第三果人身在下地斷下欲界煩惱證不
還果也有在上地斷上煩惱如上流般中般生般有
行般無行般等皆自在上地斷上煩惱證無學果。
[008-0700b]


【疏】然不動無為想受滅無為依斷受建立擇滅一分
者意說若伏染受等所得無為但是非擇滅無為何
以故以不斷種故若斷受種等所得無為即名不動
無為及想受滅無為亦此無為是擇滅一分以斷種
故不可全是擇滅所攝以擇滅無為通斷多或立多
品擇滅無為今既約斷受種等立無為顯知不動等
是擇滅一分此中意云若伏下二禪染得非擇滅無
為若伏第三禪受等染法得非擇滅不動無為意說
此不動無為是非擇滅一分以一切法緣闕不生立
非擇滅攝今受等一分不生故不動無為是非擇滅
一分若斷第三禪受等種子即得不動無為此無為
是擇滅一分故不動無為擇滅攝有之斷第三禪樂
變種等建立不動無為及得一分擇滅無為以斷一
分受等得故若斷第四禪染等唯得擇滅無為不得
想受滅無為若斷無所有處等唯得擇滅無為不得
想受滅無為若斷無所有處以來煩惱盡得二無為
謂想受滅無為及擇滅無為一分或可想受滅無為
即擇滅一分攝如前說。


【疏】若伏下八地或五地等者意說即前二師伏八地
五地惑也謂形於滅定並名為下若伏八地二種無
為皆非擇滅攝以不斷種故若伏五地唯想受滅無
為不得擇滅然不動無為擇滅所攝以下四地惑並
皆斷故然疏文總語應如是說撿論文等二師義有
疏本云一字者錯也合為八字正。
[008-0700c]


【疏】非非身證慧解脫等者意云先得此定後迴心即
得者但是身證不還及俱解脫等不是非身證人及
唯慧解脫者何以故先未得故。


【疏】或有一類七地等者意說非增上菩薩不怖煩惱
起惑利生至七地滿心方能永伏一切煩惱而得此
定故言一類。


【疏】即攝論說菩薩後得智中起煩惱者問後得智既
是無漏如何起煩惱智並俱時也有云或是後得智
俱時五識相應煩惱若爾云何無漏引起不善煩惱
耶答以故意趣而無染想亦得俱名以不增漏故名
無染想。


【論】疏有從初地即能永伏一切煩惱如前第三卷引
者如前第三卷云有義初地巳上菩薩巳證二空所
顯理故巳得二種殊勝智故乃至如阿羅漢巳斷煩
惱等。


【疏】又解或雖悲智等者即一人身中悲智齊等意說
此菩薩雖有悲智齊等由怖不怖種性別故所以煩
惱有起不起若怖煩惱者伏不令起恐為過失故若
不怖者故令起為利生故故伏不伏有此差別故伏
者初地即得此滅定若不伏者至七地方伏而得滅
定。


【疏】有聖者者有凡夫者故意說二乘迴心有是聖者
即從初果至無學以來是聖者迴心有凡夫先是二
乘種姓修小乘行至小乘中善根位未證初果即便
[008-0701a]
迴心此是凡夫迴心菩薩。


【疏】即成佛者先巳成就乃至圓滿成者若佛先於十
地因中巳得滅定今初成佛時即名成就於成佛時
即捨却二乘位及十地中所有劣無漏及劣滅定巳
即初成佛時得未曾得最上殊勝滅定也。


【疏】若隨二師三乘至皆如理思者此明定人數不同
若大乘有頓悟菩薩在欲界得通十地皆得若漸悟
菩薩通欲色二界得及通地前地上皆得先巳得故
中間有未得者先未得故若獨覺中即麟角獨覺唯
於南閻浮提出現出世中得滅定亦不向餘三洲及
上界得定也以不向彼出世故即唯一人得若部行
獨覺亦不至於天上唯除北洲於餘三洲出現得滅
定若聲聞乘約處分別即人中除北洲餘三洲得并
六欲天得全九處得於色界除初禪大梵王天及除
無想天餘合有十六天得若在彼得果者皆得即是
身證不還及俱解脫者及無色界四天亦得都計三
界合有二十九處得滅定也以此二十九處皆有不
還羅漢果等約地者即約九地分身即二十九處是
也根性者即聖者皆有上中下也九品者約斷初禪
一品染伏餘八品染及上餘地染而得滅定為一人
如是乃至展轉斷初禪九品染伏上地染得滅定者
為第九人如是斷二禪中九品染亦有九人乃至斷
無所有處九品染皆然乃至斷有頂地九品有九人
得定亦然故云九品此依初師說若依第二師說如
[008-0701b]
不還人斷下三禪染盡未斷第四禪中一品染此人
即名第四禪具縛人乃至斷第四禪九品染得滅定
為九人乃至非想地亦然故第一師約八地之中九
品地地皆有九人若第二師約五地之中九品地地
皆有九人得滅定若約上中下根性乃有多種也言
定不定者即顯定得滅定也即身證不還俱解脫麟
角獨覺及部行獨覺十地菩薩皆得滅定不定者得
如二乘慧解脫及非身證者或不定者意說不定性
人得滅定也。


【疏】謂前六地中共聲聞乃至能入此定者若前六地
菩薩依悲想地緣悲想四蘊有為行能入滅定即前
六地中菩薩共聲聞同作有為行能入滅定。


【疏】於七地中能念念入此定乃至離諸法有無想故
者此第七地菩欲入滅定時緣無相界無為真如相
離有無相方入滅定不同聲聞也聲聞不能作無相
界故但作緣有為依悲想處相入滅定也故菩薩依
後得智中帶相緣真如入此定也云何得智帶相緣
如答以後得智中入滅定故。


【疏】若決定性至十地皆得者即總是一段義意說決
定得定人名決定性非是二乘定性名決定性也即
通頓漸決定故或唯說頓悟菩薩。


【疏】如楞伽說初地等乃至名緣有為行者此文意云
彼經中說初地等而得滅定亦會此論中有從初地
而得滅定文。
[008-0701c]


【疏】即大論六十二據念念能入至無相違者此會經
論不同所由瑜伽約念念能入故說遠行地菩薩方
能入滅定楞伽據定得而論故通十地亦不相違。


【疏】雖瑜伽八十說入無餘依緣無相界入此滅定至
無違者此會意云取彼菩薩真緣無相界入滅定者
不取其似故除定性聲聞以變相故者八十義不相
違也菩薩二乘雖後得智變變有親疎故分真似今
更一釋七地巳上緣無相界反相緣不爾便非依後
得智而入滅定然二乘者不能念念入定故不取之
不同菩薩能念念入是故偏說亦不相違。


【疏】大論第十二說至何心皆出者此問意云入滅定
時無有分別既不云我當入定我當出定正在定時
心寂靜故遠離加行將出定時心先滅故亦無作意
云何能出答先於期心善修治故若有諸行諸狀諸
相能入於定能出於定於彼修習極多修習由修習
故任運能入任運能出釋曰由修習力雖無分別而
能任運出入此定先由修習有心定故有諸行相狀
入出於定諸行相狀者解云如欲入定加行心時於
諸心心所諸行相狀而生猒離能入滅定若出定時
由有三種觸三種境為緣能出於定故云皆同諸行
相狀能出入滅念意說由多修習離心等加行力故
能任運入出或可此據自在者說若未自在亦由期
願而方出定今觀此文通諸久習大論言先期心是
初業者善修治故是久業者據勝但說久修習者初
[008-0702a]
修者略而不論。


【疏】又說出定時觸三種觸謂不動觸乃至三滅境等
者此中即約出滅定巳緣三種境觸三種觸觸者即
是第六識相應觸觸對前境故名為觸非是身識觸
觸塵境名觸身識不能入滅定故唯是第六識能入
滅定故順配云不動觸即配有境有境者即五根能
有色境根得有境之名意說昔我見依此根境起執
今滅定既斷我見依此根不為見之所動名不動出
定心緣此而出名不動觸觸不動境故無所有觸即
配境境境境者是根境出定心緣此而出此境是出
定根境之境意說此說無有法執出定心觸彼當出
名無所有觸無相觸配滅境無相者即是真如滅境
即是滅諦也出定心之所緣對此境名無相觸或逆
配云不動觸即配滅境無所有觸即配境境無相觸
即配有境也又依娑沙一百五十三問如是三觸有
何差別彼有四說第二說云空是不動觸無願是無
所有觸無相是無觸依三解脫門以配三觸餘煩不
錄更有分別如樞要說有云有境者即五蘊名有境
此出定心緣有境立不動觸不為我慢之取動故境
境者謂五塵五塵體總是一境又五識各各別取亦
名境故重名境境出定心緣立無所有觸初入定巳
斷貪等後出定無有貪等無所有但有心心所想應
觸餘者同前如未自在菩薩依前二境出定若自在
菩薩依後境出定。
[008-0702b]


【疏】問非有漏心別境五皆起如何唯二十二者此中
問意云如有漏五別境或於所樂境唯起欲或於所
執境有定無慧或有慧無定即五別境不並起如何
滅定滅二十二法為體耶答有漏不俱行相別故無
漏可然於無漏位緣境五常具足於一行中修一切
行故。


【疏】一曾得未曾得佛於何時得者意云佛得滅定亦
名未曾得如佛餘善法及染法曠劫巳來百迴千迴
得故則名曾得善惡等法自未來出生相時即起法
前得及依至現在即有法俱得此善等法即名曾得
以先法前得起時前巳得故今又重起法俱得故名
曾得若滅定曠劫巳來未得故名未曾得以於未來
無法前得故若滅定依至現在唯起法俱得只是一
重得但名未曾得新新得故為無法前得故名未曾
得若依至過去唯有法後得故佛滅定名未曾得也
今此文中剩一字巳下既無二字故知上文不合置
一字又此一字應是以字以曾得未曾得等又此曾
得未曾得義前說第七識二定證中解撿敘又佛滅
定有離染得不同餘聖唯加行得所以偏問答佛者
據圓滿更為論雖在因位時巳得然未圓滿至解脫
方始覺圓滿。


【疏】出定由先期願者若欲入定時要先邀期或經七
日十日乃至一日一劫等方出定謂由先邀期日滿
即便出定。
[008-0702c]


【疏】謂有極重睡眠等者自有二種謂輕及重若輕睡
眠是不定數如諸論說悶絕即是第六意識心心所
法故大論云悶絕是意後不共業故。


【疏】大論第一說悶絕是意不共業即由悶時唯有意
識者若約起悶絕之時即唯有意識巳後極重悶絕
時即無意識大論約初起悶絕時有意識即說悶是
意之不共業有十五種分別所緣審慮所緣醉狂悶
覺夢醒發業能離欲能離退斷善續善死生。


【疏】以觸末摩者末業者此云死穴亦云死節故順正
論三十云末摩無別物身異支節觸便致死故人身
上有一百二十八死節若觸此死節即悶絕生也如
聖者善解脫死節伹觸著死節悶絕也不假絕及扶
而得物也。


【疏】悶即觸處悶也者此悶即是二十種觸之中之悶
也二十種觸如下廣釋。


【疏】或唯有意識名意不共業者此解有心悶也先有
五識當悶之時唯有意識名意不共業也亦不是心
所雖有心悶悶仍不是心所法也若至無心悶位即
名極重悶絕。


【疏】不如睡心所能引分位生者意云且如悶絕之法
要藉風熱等故方有悶起無緣不起其睡眠設無風
熱等故緣睡亦得生如因段食疲極惛沉等為能引
於所引身心分位亦得有眠眠是心所法不同於悶
者云不如睡心所能引分位生者意說此睡心所能
[008-0703a]
引即於此能引為分位至極重睡眠無心位故假說
為眠眠其實無心不名睡眠也故說能引睡眠為心
所。


【疏】捨諸所作者如人正營作時無眠而以事畢方起
睡故意說此等十種皆能引眠。


【疏】實非眠者若有心眠可得名眠若無心時不名為
眠即假名眠。


【疏】談者如人心穴門積淡飲非吐痢氣擁致悶。


【疏】神力所引者如被鬼神力所加亦令心悶絕如方
等經云諸大力神等白佛言若有惱亂讀經者我當
以打此人令死或至無心即是神力念其悶絕。


【疏】或此俱是觸處少分者是第二復次解巳前是第
一解或二俱是十二處中觸處少分睡為疲觸悶即
悶絕即是二十種觸中觸處上觸觸塵上觸者皆依
四大上假立然此論中說是觸塵少分且約欲色二
界中悶絕說不約無色界說以無色界無四大上觸
故問無色中有悶不答無色亦有死生等悶故意不
共十五種業中亦有悶也故知悶有是觸塵者不是
觸塵也問唯識後解睡悶皆用觸處為體未審論中
初解睡悶以何為體耶答如下自解。


【疏】謂若有心之時至是觸處少分者此明悶以觸為
體所由也。


【疏】或有心之時至故名眠者解無心眠以觸為體所
由也。
[008-0703b]


【疏】又至至處少分者意說此疲悶二觸唯是第八境
何以故微細不覺故意說極重睡悶既無心時即名
微細不覺即用疲為體故第八緣又測云然此觸處
是第八相分七不緣彼六不行故有云第八不緣此
疲悶二觸何以故以二十種觸皆是假法但依四大
上假立今第八但緣觸等所依四大種不緣於觸勝
解引即總二言觸處少分者指此論中或此俱是觸
處之文。


【疏】前別解二即取無心至為此二體者論中前解無
心睡悶即依色身根塵分位上立此無心心既不行
即取色蘊為此無心睡悶體也不同後解以後解唯
取觸塵為體故。


【疏】何以不爾者此問意者何以不說死生二位耶既
說無餘依亦合說死生二位故。


【疏】應說八位名無心故者此答前問若如前師說死
生二位者瑜伽應說八位無心也。


【疏】即一相違釋者撿餘本無一字或論文意有二第
一顯相違釋第二明不說入無餘依所由今且釋顯
相違釋故云一也。


【疏】麤淺法者意說睡眠悶二法是麤淺法故佛八地
皆無有也說有皆示現非實為方便教化示同眾生
疏作財字者錯也。


【疏】此中三乘學無學三界等分別皆如理思者餘聖
有後三佛八地唯有一滅定三界者睡眠在欲滅定
[008-0703c]
在非想無想天及定在色悶絕遍三界三界有死生
故故死生皆無心無心即悶絕攝不爾五位無心攝
法不盡。


【疏】因辨六俱說八俱轉者然頌文中本據明六俱謂
五識隨緣現意識常現起等是今乘文勢便故亦說
八識俱便此是故八識等文即是明八俱也。


【疏】即薩婆多等發智本師難者然本師者即是迦旃
延也難者即發智論中而有問答云何不現在多識
等皆是發智論中問答疎淺也乃至此論文等以來
並是發智論文故薩婆多等立一有情唯一識起不
俱起故今迦旃延時自宗義以難大乘小乘云若多
識轉如何得說唯一有情故此論文即根本薩婆多
義問發智論是誰造有說是佛在世之日迦旃延造
有說佛滅度後有迦旃延造是薩婆多本宗之義。


【疏】若上他界分乃至無色界亦爾者如身在欲界聖
得上色界定若入他分上界定時如何說此人為自
分欲界有情乃至無色界准此難又如身在欲界入
無漏觀無漏觀現在前時如何說此人為有漏有情
應是無漏有情。


【疏】順正理師義情者是識乃至有前後識故者順正
理師解有情謂命根情謂情識即命根能有此情識
故名為有情設無心時雖無現在識應命根尚在能
有過去未來識也前即過去後即未來故云命根能
有前後識。
[008-0704a]


【疏】此共小乘所許為論者今此論云依命根數立有
情者此共小乘所許依命根立有情為言也種子能
有第八識故是種子假立即是論文中云依命根故
命根是假依種子立也後是現行實法者即是論中
立有情或依異熟識異熟識是現行識即是實也。


【疏】二依多少立為有情者意云依此種子現行二法
壽命多少而立有情也問何故不依餘識立為有情
而但依第八者答彼以但恒時唯有一第八故餘識
並有轉變間斷故。


【論】一身唯一等無間緣如何俱時有多識轉者意云
小乘依自宗難大乘自一身之中諸識不並生隨六
識中起一識時即唯一个等無間緣如何大乘許有
多識俱轉耶答如疏。


【疏】不爾一念多無間緣者小乘難云我宗唯有一識
起即一念中唯有一無間緣汝大乘既許一念有多
識俱起者即應一念有多無間緣小乘雖作此難據
大乘一念亦許有多無間緣以一念有多識俱起故。


【疏】非大乘中一引多識為無間緣者若大乘中正義
八識各各自相望為等無間緣即是前念一識取後
念一識為等無間緣。


【疏】或此是前六識相望為緣師義者即如前師云六
識相望為等無間緣故前文云若此一識為彼六識
等無間緣或彼六識亦為且此等識無間緣。


【疏】自各相望多緣能引多識果起義者即八識自各
[008-0704b]
各相望有多等無間緣如前念一眼識為緣能引生
後念眼識果餘識亦爾所言多無間緣者剎那生滅
故。


【疏】是五十一等至生起證者此文是瑜伽五十一等
文如前賴耶八證中最初生起證也今引此文以理
難有宗且如有情一時欲取色等五境其諸根境等
緣皆巳和合勢力齊等如何於中有滅定有識不生
無別所由有生不𤵂理由此故知諸識俱轉。


【疏】大勢六識緣合相似者若根不壞境界現前作意
正起生滅此之三緣六識皆具故云相似餘空明等
緣即多少有別。


【論】又心所性雖無差別至異類俱起者此舉取所例
王答意云諸心所義同而受想等種類別者許多俱
生寧不許心王義同故而眼耳等異類識俱。


【疏】一念之中有四業故者按瑜伽五十一云諸識俱
轉於一剎那有四種業一者了別器業二者了別依
業三者了別我業四者了別境業解云器業者謂第
八識緣器世間依業者謂第八了別五根扶塵及種
子以五根及種子各自與識為同緣依及增上緣依
故根種子名依第八了此得依業名我業者末那恒
計第八為我名了別我業餘之六識各了自境名了
別境業意云若諸識俱轉即有四業諸識不俱四業
不立若不計有四業者違聖言故若有第四業必有
前三業若有前三業未必有第四業以無心位無六
[008-0704c]
識故。


【疏】而今有人云八識不異至非盡理者如學楞伽者
云八識無別如依海水起浪與水即無別又如依鏡
見面像離鏡無別像也今雖不然經論之中說七識
依第八識所以舉喻如海起浪等海浪起故彼論依
少分相似道理而說其實八識各別又哲法師云汝
難云如浪依於水水與浪無別即言八識無異者亦
如有為依無為無為依有為無為有為應無別。


【疏】今云緣過去者意云如散意識緣過去久滅事故。


【疏】此簡宿命智至為不定過者量云第六意識是有
法取彼五識所緣之境應不明了是宗法不許意與
五識俱故因也如散意識緣過去久滅事故喻也若
喻中不置散意言因中便有不定之過故外人將宿
命智為不定過過云為如宿命智緣過去久滅事是
明了故此不與五俱意識緣五境得明了耶為如散
意識緣過去久滅事不得明了故即此有與五俱意
識緣五境不明了耶故置散意言簡宿命智也以宿
命智是定心故比量無過又如西明量云汝宗五識
所引意識應非明了以非定心緣過去故如散意識
緣久滅故宿住通雖緣過去而是明了故說散心之
言非散意識緣久滅故彼是明了者及顯散意緣境
不明了故得將宿住智為不定過若散意散故久滅
事明了即為不定過不成此文即八證中第三明了
證也。
[008-0705a]


【論】如何五俱唯一意識至取一或多者此外人難意
者論主宗六識許俱生者如何五俱唯一意識於色
等中隨五識數取一或多耶。


【疏】不許一念意識五識俱生乃至一心取多境者意
說薩婆多意不許六識並生何論不許五俱意識不
得分明取五境也然亦許一念獨頭意識亦緣十八
界等多境生故意云彼宗不許有一念五俱意識了
多境不妨一念獨頭意識了十八界如彼宗說無處
無容一念有二識得並生無處無容同時同處有二
輪王出現無處無容同時同處有二麟角獨覺出世
無處無容同時同處有二如來出世故不許一念有
二識並生今大眾解云無處無容不得同一同界有
二輪王出現亦許餘別世界有多輪王一時出現又
無處無容不得同一眼根有二眼識一念得並生。


【疏】又除大眾部等乃至不許並生者說者意說此難
中無大眾部若大眾一說說出世鷄胤部等許六識
並生若餘薩婆多部經部等即不許六識並生論主
今對經部有宗說取五境故有宗經部難論主取一
或多等之義五識後一念意識至獨頭者得者意說
有宗等不許五識次後一念意識而得明了緣五種
境可然彼宗中許隨五識後生別獨頭起意識而得
五種境有明了用問有宗何故不許五識後意識緣
五種境得明了耶答有宗等說五識後一念意識不
同一時緣五種明了境也第一念眼識緣色境巳至
[008-0705b]
第二念眼識滅巳即意識起緣前色境亦得明了意
識滅巳至第三念又耳識生緣聲境巳耳識即滅至
第四念又意識生緣於聲境即得明了意識若緣前
眼識不緣之境即不明了以隔念故意識滅巳至第
五念即鼻識生緣香境巳鼻識即滅又意識生緣前
香境即得明了意識若緣前眼耳二識不緣色聲等
境即不明了以隔多念故舌身識等皆准此知只得
一境明了不得五境一時明了若餘獨頭意識緣五
境即得明了。


【疏】雖為此難令大乘至亦不明了者若大乘中第六
識與五識俱時起者意緣五境亦不得一時明了如
意識雖與五識俱時起若意識與眼識專注同觀色
境即得明了意識不共耳等同緣聲等境意識於聲
等境即得明了餘者亦然雖為此難等者意說論主
雖難他云取彼五識境應不明了等今大乘中五俱
意識緣五境亦有不明了以五識俱意但任運緣無
深取分別故然詳俱生與小宗別問如何前云五俱
意識取五境明了答但與五識同緣五境是現量故
得明了名不如他獨頭意識有極明了用故云不明
了也或雖為此難者小乘難大乘謂小乘作此難者
欲令大乘五俱意識取境亦不明了順疏文稍親。


【疏】如眼等識各於色等取一或二十種者今疏中言
眼識緣二十種色者或隨彼有宗說彼部許二十種
色是實有皆是眼識所緣也又疏言眼識緣二十種
[008-0705c]
色者即約前眼識許緣長等假色師義如前疏釋訖
又云眼識緣二十種者約數而言二十種色理實而
言眼識不緣長短等假色長短等色皆是形色之差
別也若光影明闇等色眼識亦以光等皆是青黃等
顯色之差別故二十種者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高
下正不正烟雲塵霧光影明闇。


【疏】境有為多識所取作用相故者即是相分彼見分
所取能緣見分既有種種行相故知所緣相分亦有
種種相也。


【疏】不同緣至三性等生故者意云若意識與眼同緣
即意能引五識中生若爾三性意識即與五識同性
若意言雖助五令起若不同緣者意識亦不能引眼
等識中三性生也如何五識得有三性既意與五俱
同三性者明知同緣由此意識有二義一助五令起
二明了取色等相相即雖俱現量異於眼等識者意
云眼識等雖俱現量然意能明了分別深取境之相
其眼識等不能明了深取所緣故云異也非無用者
意說意識助五令起亦能於境有明了深取所緣用
故故云非無用。


【疏】此中意起至復助五生者五俱意識而有二義一
明了取二能助五若二眼識雖有明了無助五引生
故不為例非一切明了意識皆能引五如定中意識
雖復明了不能助五故問一切定中皆無五識耶答
得自在者定中亦許起五識未得自在者定中意識
[008-0706a]
不能引五識生問與五俱意皆現量耶答如第六識
比量亦得與五識同緣若定中起現量亦得意與五
俱起問若爾何故論云與五俱意識是現量耶答且
約意識任運緣境定與五俱云是現量若餘俱意時
量則不定論非同境者此說八中非同境者自有全
分不同境者亦不相應如五識身展轉相望不相應
或五與七應知亦爾自有小分不同境者不相應如
五望六八六望七八。


【疏】謂六七八識有寬狹境不同故者此明因中八識
緣境有寬狹也即緣多法名寬緣小故名狹如第六
識能緣十八界最寬第八唯能緣十一界謂五色根
及五色塵及法處一分所攝實色故前論云然法處
所攝所變實色若種子即隨現行處攝即次寬也若
第七識唯緣一法名為狹前之五計各緣色等一法
亦名狹也若佛果位一一通緣一切法皆有根本後
得智故若爾果位成事智既無根本智云何得緣真
如答有二說有云成事智亦有正體智有云唯有後
得智而無正體智評曰既了俗證真而稱後得即佛
果後得亦緣真如縱無正體亦得緣真如有云佛果
五識有正體後得縱理為勝任情取。


【論】設同境至體數異故者此遣外疑謂外疑云若不
同境可如所說同有同境何不相應故作此通設同
境者亦不相應彼此所依隨其所在體數異故此說
八中雖少分同亦不相應如五與六八第六於七八
[008-0706b]
彼此所依體數異故。


【疏】設少分同者者眼識等彼此所依根體數異故謂
眼等五識具四所依根所謂同境分別染淨根本若
第六識但依二根謂染淨根根本根如疏中云意識
依三根者錯不可言六依前念等無間滅意根以八
識皆有等無間滅意根故言相應者盡必具四義謂
時依所緣同體事等今以一義簡之盡者一義者謂
所依根一義也於相在四義中以所依根一義簡也
故所依根體數各有多少異故故不相應也言二數
異四三依別故者應云四二依別五依四根第六依
二根故。


【疏】相應異故者即各有別也然前說相應者即時同
所緣同事數等名為相應今八識相望不得相應一
行相別謂見分也二所依別謂眼識依眼根乃至身
識依身根第六依第七七依第八各別故三所緣別
謂眼識緣色乃至身識緣觸第六緣一切第七緣第
八八緣三種境四相應異者謂八識或俱起或不俱
起多少不同不得相應故不可言定一又若一箇心
王餘者是心所即得相應以是與他性相應非自性
故既八箇俱是識不可王與王相應也又相應異者
即八識與八識心所相應多少各別故如前巳辨西
明有此解。


【疏】又七能熏至八是果者然彼經中亦明能熏所熏
義七是因者即是此中能熏八是果者即是此間所
[008-0706c]
熏義。


【疏】此非一異依四勝義對四世俗皆得如理應思者
如初勝義對二世俗且初世俗之中執有一切法別
及第二世俗中有實有蘊處界等實有八識各別若
初勝義諸法如幻不實假有八識無俗如前若第三
世俗即實有世間因果謂苦集諦即實有出世因果
謂滅道諦即八識中種子為因生七現行等為果即
七識為能熏因第八識中種子為果即因果各別若
入第二勝義八識因果皆假有即前論云假立當果
對說現因假立曾因對說現果也即第八識中種子
為因前七識為果即因望果亦不異或七為能熏因
第八識中種子為果故因望果亦不異定異應非因
果性故若八識行相相望不可言不異現行各別故
也若第三勝義對四世俗前三世俗如前第四俗即
有實證二空之理若攝入第三勝義但依假詮云二
空一實真理若第三勝義第四俗即有依詮云二空
證理今第四勝義癈詮談旨絕言慮也亦無八識定
實異也四世俗對四勝義皆非一異也。


【疏】第四真勝義諦勝義者答第四謂唯真非俗所以
第四名勝義勝義若初世俗唯俗非真故初俗名為
世俗世俗亦名世間世俗也世間者即是世俗窮八
識理理者即真如謂八識體即是真如故經云一切
法亦如也。


【疏】故非一非異離四句等者四句者一句異句亦一
[008-0707a]
亦異句非一非異句。


【疏】前之心所望心至相對者意前引莊嚴論頌許心
似二現中明心所望心辨亦一異以第二俗諦對餘
真辨之云第二俗諦是亦一異攝末歸本不離本識
故名亦一以心所攝其王故作用差別故故云亦異
王所作用不同故若對第二真諦即非一非異以諸
法相如幻事故不可論其一異乃至將第二俗諦對
第三真第四真作法亦爾問何故不將第二俗諦對
一真耶答第一真即第二俗也同將十八界等。


【疏】今以第二俗諦對第四真諦為論者意云今此間
論文將八識自相望辨不對心所也八識相望辨者
將第二俗諦對第四真諦辨者第二俗是亦一亦異
對第四真諦即不一不異以一切諸法如幻化故真
諦之中心言絕故不可論其一異故與前別云然前
言不可言一異至理訖者意云次前論一文八識自
性不可言定一乃至無定性故訖者畢也於第二真
諦中明因果訖今者但將八識約真俗相對明不一
不異更不約因果說所以但將第二俗唯對第四真
更不對第二真等明也。


【疏】此中義顯至對第二真者意云望論本雖以八識
相望辨不一不異若以義准亦得此八識同前許心
似二現心心所等對第二真諦辨其因果亦無違也
如前心心所相似故云亦得等。


【疏】心所與心至第四真說者意說亦得將前心與心
[008-0707b]
所同此八識以第二俗對第四真辨亦得但是互顯
理無違也問疏中既言第三真何故不說耶答疏言
對第三真者衍文也今若兼說第三真者即與前許
心似二現等文不別又准論文但言第二第四不言
第三或更解云此間亦得將心王心所同前心所等
以第二俗對第二第三第四真等說。


【疏】理實俗真者生起於下第二俗等而對真等有四
三二重數差別如下說。


【疏】第二俗窮其至實乃至皆有至絕言故者今以歒
體相對故有四重如第二世俗蘊處界則有八識乃
至對第二世俗敵體相對對初勝義則有八識等如
也幻事故不可論其一異若對第二勝義因果性故
如云假立當果對說現因或假立曾因對說現果故
非一異對第三勝義並無我故對第四勝義廢詮談
旨即絕言故以第三俗對第二真因果不異若對第
三真並無我故對第四真心言絕故第四俗諦有二
重第四俗實有空門詮理故即麤也若歒體第三真
二空門證理即細故若對第四真心言俱絕若歒體
前三真即無心言絕也。


【疏】謂用為能相體為所相者如識上有了別用為能
相如受等如領納等用為能相如識自體相性為所
相如非情法等以生住等為能相色等法體為所相。


【疏】以四真中計所執執有實能所相無故意云將第
一俗對於四真且如第一俗如執有實我用即為能
[008-0707c]
相執有實我體為所相也乃至執法有實體用亦然
一皆是妄執故是無也。


【疏】若以第二俗事至所相無故者如第一俗諦妄執
體無若對四真皆無別也以遍計所執無體無別故
若第二俗當體有八識等差別若對三真亦無別也
以三真中無實依他等能相所相之作用故故無亦
別意說非初俗對四真是無即第二俗對後三真亦
爾以真中見分為能相相分為所相乃至一切應思
者約當識體見相辨也見為能相者為見分能取相
故相為所相者相彼見所取故問與前作用為能相
何別答前據却設後約別辨故一境上有能所相以
七識為能相者為能熏故第八為所相者是所熏故
又約本末辨能所相者第八為所相者為所依故七
識是能相者為能依故亦如水與波波依水起即波
為能相水為所相此亦應爾或第八為能相餘七為
所相由第八能變種子種子方生七識現行故約此
理辨能所相或見相分為能相自證為所相以見相
依自證分故故前論云相見俱依自證起故如牛頭
角如前巳說或色法有質與用用為能相色體為所
相或生等四相為能相法體為所相。


【疏】對二真亦無者第三俗唯因果有別望二真中而
亦無別第三真並無我故第四真廢詮談旨故所以
真中亦無因果別第四俗對第四真亦爾第四俗有
二空門於第四真空門不立旨詮俱廢故無別也。
[008-0708a]


【疏】此長行中但對第四勝義至頌中理通者若長行
論文真勝義中心言絕故伹對第四勝義為言若頌
文云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若約頌中道理皆通
對四勝義作法。


【疏】心意及意識者即八七六三識也分別外相義者
即五識也八無分別相者無實分別之相假者不障
亦無實能見所見也又舊頌曰八無分別相者即當
新頌真故相無別舊頌云非能見可見者即當新頌
中相所相無故如舊頌中但明八識有無之相不明
八識真俗之相云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等舊頌
無此文哲法師云此舊頌翻義不同故新經文翻之
將舊四句一一皆不盡理如第一句中心意二字新
舊同及意識不盡理一濫第七二不通五識故新經
頌心意識八種勝也第一句云分別相義據八六通
緣內外七唯內五唯外故新頌云俗故相有別勝也
第三句八無分別相即言真中八識無有分別相此
語義雖不違然不如新經緣見分能相不論無所緣
相分所相等不如新頌相所相無故勝故疏主言此
頌無有別俗之所相唯說有無差別之相也此言極
妙無有別俗之相者意云無有遍計所執之別相唯
說有無差別相者意說八識識無差別之相依他據
俗即有勝義真諦故無也又總解舊頌云上二句是
俗有差別下二句是真無差別不說真俗相對亦不
說別俗之相但說有無差別能相亦得以下說唯識
[008-0708b]
義疏有九門此卷內盡也。

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八本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八本



【疏】彼言依何轉變者意言彼者即彼頌也意說彼次
言有種種相轉者未審依何轉變耶謂依內識所變
生即答詞即依所變見相上假立我法也故言彼依
識所變。


【疏】今解依識所變至為此問也問此是諸識轉變一
行頌為重分別世間我法為重分別聖教我法答二
俱分別。


【疏】或轉變者是變異義者問與初解何別答所變之
用是依他起故與前別此用實非見相二分依此二
用計能所取方名二分用是二分執所起處二分用
用名二分故此二解安慧所計。


【疏】或變是現義如初卷解者即第一卷變謂識體轉
似二分相見俱依自證起故問安慧護法皆言變現
此二別耶答若安慧言變現者即自體分變現起遍
計所執見相二分即有體法變似無也若護法言變
現者即自體分變現起依他見相二分即有體法變
[008-0708c]
似有也故有差別。


【疏】分別此是識體所變用能分別故名分別者此解
分別也然分別即是自體上所變見分作用也意說
自體分變起見相二分是依他起於中妄計分別為
實有者方是遍計所執也。


【疏】非謂我識自體能緣名為分別者即是依他起緣
見分等名相分非謂別有實識體能起分別也有言
我者護法自指為我謂對安慧故自稱我。


【疏】言見似能取至無二分者意言見相二分但似依
他起能所取之相而實無見相二分是安慧師意即
以無似有護法不爾。


【疏】即依總無立別無也者安慧唯立自體分無相見
二分也總無者即是見相二分見相二分實無體也
名為總無別無者即實我法也以此二法共依見相
所次見相得立總名。


【疏】非一切體即是一識名為唯識者非唯識言唯顯
有一分識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
自體性故得唯識名總有五種一者識自體故二者
識實性故三者識相應故四者識所變故五者識分
位故具此五義得唯識名。


【疏】非不離識至名唯識也者長連讀義自顯也。


【疏】此護法解第四句兼釋外難訖者如論中是故一
切至皆不離識是釋第四句如唯言為遮至心所法
等此是釋外難外難言心是識體可名唯識真如色
[008-0709a]
等不相應既非是識自證分是唯識。


【疏】安慧隨應解假實等者安慧計識自證分是實有
也餘見分相分色等皆是假有。


【疏】變謂轉至第一卷解者即安慧護法二師同解變
字變謂識體轉似二分見相俱依自證起故雖同解
此論文義各有別護法言變通見相見相俱是有體
若安慧變通見相見相俱是遍計。


【疏】及安慧二師者即安慧護法二師也。


【疏】依所變見分除實能取至二取無也者若護法依
所變二分上有實能所取兩是遍計所執故是無也
見相即實二取故二師義不同故置隨應言也。


【疏】上文安慧說餘非佛者上言二分是安慧明餘異
生有見等不據佛說文佛無二分故下文明佛有二
分者護法通餘非安慧本意。


【疏】護法皆通者護法師說佛十地菩薩二乘異生等
皆通有見相二分及自證分。


【疏】或並有漏說分別故者今此論文唯說有漏見相
二分以說有分別故故頌言分別所分別等是約有
漏位說見相二分以無漏根本智等無分別故即約
安慧護法二師謂並也。


【論】或轉變者謂諸內識至外境相現者如頌中是諸
識言不異前解故不重說言謂諸內識者是能變體
即是見分也轉似我法外境相分而得現前許即是
依他起性而似所執實我法性。
[008-0709b]


【疏】外境通有能取所取者即能執心於相分上執有
能取相所取相也又如後念心變前念即前念相分
心亦是外境故說外境通能取亦如緣他心時即變
他心為相分於其相分上即變似能取故相分上有
能取也故能取所取即是能遍計所遍計皆於心所
變相分之上建立然不出能解見分上建立能所取
也以實能所取皆是計無法故也難陀二分皆是依
他有體性故。


【疏】設執見分為我為法亦於心所變上執故無非所
緣故者設執見分為我為法如犢子部執我為能知
者又如數論我是思等亦於心所變相分上執也如
執見分為我法時亦是有所緣法故無非所緣之過。


【疏】即是遍計所執性成者且如緣境之時若能遍計
心亦是依他所遍計境亦是依他若於境上執實我
實法實我實法體是無故即無中執有方是遍計所
執性成實我法既妄執為有故名無中執有也。


【論】由此分別變似外境假我法相者顯是無如疏具
辨。


【疏】由能分別變似心外實我法境現起是有彼所分
別實我法相顯遍計執是無如疏具辨者意說能分
別心變似假立我法也此假我法似實我法境然不
是實我法假是依他實我法即是遍計所以有別。


【疏】即由分別之心以下又正解疏中有二得文初即
由文但解有無未論依他第二即由解依他相分上
[008-0709c]
計我法我法無也故二即由別有。


【疏】由能變心變似相現者意說能變心上假我法相
似實我法外境相現。


【疏】實境無義者是理也即是實境無之道理非境是
義上巳言境實無何須言境故知義是道理之義問
所言計實我法未審相見分中依何分計答護法依
二分計我法若難陀依相分上假我法安慧二分既
是遍計如何依無計無耶今解如眼翳於雲中翳有
別自證分雲無體喻相見二分亦計有花花以前見
相上我法我法是無也即虗空疊假也。


【疏】二十部等說體非無有極成故者意言二十部等
皆有能變虗妄心故問說出世部等既說世間法假
還亦有體但非實有不妨假有由如大我說諸法如
幻如化豈即無體耶彼亦應爾解真空等者即由以
空依門顯真如也得真空名。


【疏】此文但說有漏位故立分別名者如論中說分別
言據有漏位說若無漏根本智即無分別。


【疏】二文三師者二文者即指論中有兩復次釋一頌
文三師者即指護法安慧難陀等三師三師皆有依
他而無遍計故皆遆離增減二過契中道也。


【疏】中道者正智也理順正智名契中道者正智即是
根本後得智也若順正智者即通取資粮加行位中
有漏聞思慧等皆能順生無漏正智也亦解者起但
無錯解說當道理即名正智非要唯無漏方名正智
[008-0710a]
又契會中道者中道有二種一者約詮即以不空不
有名中道二約癈詮談旨名中道則以理順智名契
以智證理名曹故通二義也。


【疏】自下第二有九問答並結有十第一唯識所因難
第二世事乖宗難第三聖教相違難第四唯識成空
難第五色相非心難第六現量為宗難第七夢覺相
違難第八外取他心難第九異境非唯難。


【疏】謂於第一卷至第二卷乃至故言巳說者意言從
前第一卷至第二卷即破小乘外道皆無量道理破
小乘外道心外實有法成立唯識道理訖原嚴經二
頌初言如愚不分別等彼頌次言為對遣愚夫等。


【疏】三界唯心至華嚴所說者意說十地經第八卷有
此文華嚴經十地品明第六地中亦有此文言佛子
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。


【疏】十地經名體者意說十地中若經名別經體皆如
無性第四卷廣解。


【疏】心識是一者此一句釋妨難也外人問言何故論
中則言唯識經中乃言三界唯心教名字有差別耶
答文雖有別心識一若在五蘊門即名為識若在十
二處門即名為意若在十八界門即名為心謂七心
界等也。


【疏】由彼無故能取亦無者意言但遣實所取無不遮
依他亦無也。


【疏】如說若無心所心未曾轉者即無性論中指餘處
[008-0710b]
說若無心所心王即不得起意言心王要與心所相
應方得轉也即如作意警覺應起心種。


【疏】唯心之言即顯三界唯識者問何故經中唯說三
界唯心不言無漏法唯心不言圓成實唯心耶答三
界是有情愛著處同起執我法等所以但言三界唯
心以無漏不執所以不言唯心故無性釋云云為遮
三界橫計所緣實我法等說唯識言無漏不爾。


【疏】即與欲等愛結至貪等結者意說三界皆有愛結
舉欲界愛等色無色二界愛結故即與欲等愛結相
應所言墮者對無漏說無漏清昇不名為墮有漏不
爾相濁為墮意說有情起欲界愛結即墮在欲界中
也餘二界准知謂身所起三界煩惱即攝屬在於三
界中也意言有情起欲界愛結即屬欲界貪等被他
貪等所攝屬故餘界准說此即諸有情屬能繫煩惱
如牛屬繩故論曰或為後地諸煩惱等之所繫縛也。


【疏】不遣直如依他所緣者意言伹遮妄情執有實所
緣說唯心而不遣真如依他所緣說唯識也。


【疏】道諦攝者意說真如是滅諦攝是正智所緣能證
根本智是道諦攝亦後得智亦道諦攝所緣亦依他
攝或亦緣如言故不待說者以真如及無漏依他皆
不離心故其義自成故不待說也。


【疏】非無漏及無為法者意言不以說唯心之言即無
無漏及無為法也故知無漏無為亦有不說何以故
由彼不為愛所執故乃至非迷亂故。
[008-0710c]


【疏】若爾欲色二界至有立巳成者觀此疏文中有二
難一言汝奈說唯心者謂欲色界中而有色法即心
能變色色不離心可言二界唯心無色界中既無色
法何故復言無色唯心耶二言亦小乘多計無色唯
心由無色中無色法今大乘亦立有立巳成過無性
釋論具有難意如演秘六說。


【疏】此不然也者意言此難不然也言非但色無亦無
貪等能取之心者意言無色界中雖無色法有貪信
等非心外人執離心外別有貪信等為能取之心今
為遣彼故說三界唯心故無色界中離心王外無別
貪信等以為能取心。


【疏】言識所取義者意說無色界雖有虗空無為等此
等無為亦不離心外別有是識之所取恐計離心別
有故說三界唯心又彼經部許虗空是無色相無體
無實然此空者由心破色觀空虗空方顯故心心所
是空所依恐彼執虗空離心心所別有名非心法為
遣彼故說三界唯心。


【疏】又經部執色心等至三界唯心者意言經部師計
無色界諸心心所法是無色相無體無實所取境義
顯現所依可得故恐彼無色心王為非心今復遮彼
故言三界唯心此與前別前言唯心者遮無心外計
今言唯心者遮彼執心為非心故說三界唯心。


【疏】又前二師至應非唯識者第一師安慧護法二師
即是難陀此二師但約妄心以辨唯識且說三界若
[008-0711a]
不爾者無漏非三界攝應非唯識所緣唯識所現者
諸識所緣即是相分即內識自證分上所現也。


【疏】復舉識者即指識所現文意說顯識所現言是識
所行所行者即是所緣義觀疏文意解深密上言諸
識所緣即義須同何重舉唯識所現之言答復舉唯
識所現者意顯所緣相分依他內識上現此相分是
內識之境界定者是決定義言無有少法能取少法
者意說無有少許實能取心緣少許實所取境何以
故無作用故有二影生者相見二分依自證故如影。


【疏】如質為緣等者意說如頭實為緣還見自質猶如
鏡頭面質為緣還見自面影也問今引此文有何意
答據其次第今此舉也。


【疏】能入唯識現在十地者此明正能入也十地是所
入之處若隨性入者此解論中隨字即地前非正入
也亦言或隨經義入十地而第二解隨字意說或隨
經義修習而能得入十地等。


【疏】相違即者此明人亦相違言人境俱別者意言釋
持業所以相違既是持業釋故知人鬼等相違亦得
是持業釋。


【疏】魚等宅路者約水是魚等處之所。


【疏】空定唯空者約觀作業者而依空定觀境空若餘
人等非觀行者即於其境而計為實定故既互相違
明境隨心種種見別非一實物互相違返者觀行者
不見一實物與虗相違也。
[008-0711b]


【疏】此雖非有至各反不同者觀此文意釋通外難謂
有難言境既實無是遍計所執如何鬼等見不同耶
應舉此疏文答。


【疏】應言一處解成差者意言心外既無實境何得一
境應四心耶但一意所中有四相違境應四心也處
義寬故心外釋境故不可言一境也但可言一處。


【疏】此唯有心者意說過未境等雖無能緣識皆得起
言菩薩緣此識無境得生者意說菩薩緣餘人無境
得識生過未境雖無不妨識得生故菩薩以智力如
是觀察。


【疏】境非真慮起者意言過未境雖非真緣時亦得心
慮起。


【論】彼境既無餘亦應爾者意說既緣夢等假境唯識
義成緣餘五塵等境亦名唯識又例言但過未夢等
境無如眼等識緣現境時無實境者此約識雖無實
色等境說有故不相違。


【論】自應無倒智者即是能觀菩薩智自應無倒即是
凡夫等緣境之時菩薩觀此境若實有凡夫緣時應
得解脫證境。


【疏】難塵是實有者即是問難也今難言若凡夫得五
塵實境何故智不成故知凡夫不得實境也言證實
智不成者意言若凡夫緣得真境應智得成既凡夫
不緣得實境而智不成返成言凡夫若得實境而智
既不成故無觀境是假而智得成。
[008-0711c]


【論】隨三智轉智者意言隨三智者境隨三智轉下言
智者即菩薩能觀智也境若實有如何隨三智轉。


【疏】得心自在者若十地辨位次雖人人實十地王位
未必即實亦如初地菩薩作閻浮提王第二地菩薩
作金輪王大臣藏經言亦諸萬億國轉輪聖王至等
若如有宗一三千世界有萬億世界而成至此明智
即是初地二二地菩薩作此輪王能往餘他方世界
若異生作輪王者唯得自處所王四天下而不能往
四天下也。


【疏】或意解思惟觀雖境亦成乃至前解為是者此即
或有觀行者以假相意解思惟多時觀大地等作金
銀想等以多時作此想等此觀便成唯自見大地為
金銀等謂餘人皆不見地等為金銀故不得受用也
今不取此解以假想觀大地為金無實用故此通即
小聖凡夫作也取前轉換本質變大地等為實金銀
餘人皆得受用之故前解為勝。


【疏】得十自在者一壽二心三眾具四業五生六願七
勝解脫八神通九智十法自在無性攝論亦言各據
勝說者餘聖教中說第三地菩薩方得定自在者據
勝而說如初地行檀二地持戒三地忍辱等皆據勝
說理實初地中亦得定自在故十地菩薩於地地中
皆能具行十波羅蜜也問菩薩所變大地為金等時
未審大地在不答然變略有二種一實變地為金等
時體業餘人得此實金等用二覆相又如天仙女變
[008-0712a]
舍利弗身為女時但男相不現其實本男身還在然
餘二乘變等雖現其相多無實用然即質變者如變
出柱為金等皆即質變也若離質變者不化。


【疏】然一切異生能作此者至境隨事慧轉者意說異
生若以假想觀地等為金等相是境隨事慧轉事慧
者緣事之慧名為事慧事慧即緣五塵境等意說異
生作此觀時故境隨事慧轉也此後解意也以後解
通凡夫故如無量壽經佛教作十六觀者乃至變嚴
地等閉目開目皆令明了凡夫作亦如異生習觀者
亦能變境隨心而轉如作空觀及折色作極微等觀
心如是變時境如是生亦與境隨事慧轉相似故此
明言如觀經說亦如九想觀等。


【論】言謂得勝定者此文意說若得初果以去所有聖
人若在定中多不緣事若定中多作四諦觀等謂觀
苦無常等名九勝定若餘異生雖在定中但作欣猒
等觀亦不能在定中而作諦觀故異生得定不名為
勝。


【疏】修者謂修觀人即二乘等疏取菩薩謂空境相應
者謂二乘修人空觀觀我及我所皆悉是空漸漸修
習除我我所斷惑由境無實此空是實若不是實者
此空觀應成虗妄不能斷惑故知外境無空觀是實
也此空即是苦諦下空或四聖諦所緣相應者空我
境是無空相現故謂觀四諦下無常無我等十六行
相亦能斷煩惱故知外境無實此空苦無常無我等
[008-0712b]
觀是實能斷惑也若許境是實者此苦無常等觀應
成顛倒意說作四諦觀觀苦下一色四心境作空等
時是雖無而有無常等眾相現故。


【疏】法觀者謂此後得乃至相皆顯故者法者謂契經
正法觀者謂聲聞菩薩後得妙慧以此妙慧觀契經
中無常等正法道理即依此經中道理隨觀一境境
上苦無常等雖無實境而有苦無常等眾相顯現乃
至觀空無我等亦然如疏中言謂一極微觀為無常
等者釋前一境上有多相現所由然二乘人後得智
中不能緣契經等但由前加行智中緣契經無常等
今有後得智中但依前加行緣契經無常道理而觀
苦無常等。


【疏】非一體上有眾多義乃至體應非無常者明不一
不異也皆是觀行者第六識上作苦無常等義若空
無常等義即是極微者一極微體應有眾多以無常
等義有眾多故若無常等異於極微體極微體不應
即是常等眾境隨理慧轉者謂慧能觀四諦理即緣
理之慧名為理慧也境者即所緣境即境隨他緣理
之慧而轉變也。


【論】無分別智轉智者問此中說菩薩能觀見他餘聖
者證真無分別智其能觀他者為用後得智能見他
無分別智為用他心智及有漏世俗智能見答用無
漏後得智能見或通他心理皆無失。


【疏】境隨真慧轉者慧能緣真緣真之慧名為真慧即
[008-0712c]
餘五境應隨他真慧而不現也有謂境隨真慧轉者
境謂真如也以無分別智不取於相而真如亦無出
相也。


【疏】心意識所緣皆非離自性者疏中解上二句有二
解一言心意識所緣所緣者即是八識上見相分皆
非離自性自性者即是八識自體分意說所緣見相
皆不離識自性分之自性也故疏文言即緣識之體
者意言緣識即見分體者即自證分緣見分故見分
是識體上用是自證分緣見分見分不離自體分也
言或事性者事之言境事即是相分相分不離識自
體性故言性也二言其真如理體即是義之所依本
事即是體事也義者即是有為法也故真如真實心
也故真如與識為體不離識自體若八識等總名意
或總名識即八識上見相分是所緣不離識之自體
也意說真如及所緣皆不離識自體也。


【疏】大乘他方佛眼乃至自他不極成者薩婆多唯許
娑婆世界有佛出世不許有他方佛也又唯許有八
方上下二方皆無也。


【疏】最後身菩薩者即是王宮所生身於此身上即得
成佛名最後身菩薩所起煩惱悉是實訶罵調達愛
怡羅睺皆是實煩惱此菩薩三大劫中但是凡夫亦
入地獄三大阿僧企劫巳滿不生惡趣定善定趣不
生貧賤家定即豪家得男子身定不受女身等雖三
劫滿巳又一百大成壞劫修相好若大乘中三大阿
[008-0713a]
僧企劫滿巳即百劫修相好千劫修威儀萬劫學神
通亦學牛行象王等此等皆有自他不成並極成言
簡也。


【疏】此親緣言簡他身中自心外色及第八等所變者
然他身所變色等及自第八識所變色等皆五識踈
所緣緣不是親緣也故須簡也若不簡者有立巳成
過踈所緣緣先許有故准論疏合有不字不親緣言
簡踈所遠也疏略無不字。


【疏】如是餘四識展轉相望四量亦爾者量一言極成
耳識定不親緣離自聲等因言五識中隨一攝故如
餘眼識等餘鼻舌身識等准此應知故極成言亦流
至此亦應簡不極成不鼻舌身識等即大乘中他方
佛不鼻舌身識小乘佛非無漏不鼻舌身識最後身
菩薩不善不鼻舌身識等此等皆有自他不極成為
簡於此極成言至於此。


【疏】今總為言至不別指者此說論中比量宗同喻略
所由。


【疏】謂極成言亦流至此者亦應簡大乘他方佛意識
及小乘最後身菩薩不善意識佛意識界法界意界
是無漏小乘亦許故不簡也。


【疏】若別言第六至為不定過者若有餘字中不攝七
八識即外人將七八二識為過言汝第六識為如五
識是即不親緣離自諸法為如第七八識故亦得親
緣離自諸法彼小乘雖不信有第八識然將此識親
[008-0713b]
緣心外法故為不定過據現實非不定既不信有七
八識何得更緣心外法耶又例七八識亦是極成前
引理教巳成立故亦成有法。


【疏】別有六量者即六識各別作比量即為六量也。


【疏】此第二唯識量者取前親所緣量為第一此量為
第二若約大段次第合是第四量更勘餘本。


【疏】相應法體所緣性故者即此相應心心所法即彼
他心智緣故相應心心所亦是所緣性也。


【疏】不言即識者宗中不可言即識但可言決定不離
心及心所若言即識為宗者即宗有一分相符過以
他心境即是心故。


【疏】以有無為別故者若以所緣有為無為即是識者
且如所緣中有是無為法者此無為復與識別如何
言所緣法即識耶。


【疏】以是法故即有體法者意說論中所緣法者即是
因法故言以是法故既言所緣必以有體故所緣有
體法因意除彼空華不可為因故。


【疏】言以是法者即顯他心是所緣明不離識非即我心。


【疏】又解除彼亦得者即立量言除他心智所緣他心
心所境巳外餘所緣諸法決定不離能緣心等因言
是所緣故如相應法又立量言除彼無體巳外餘所
緣有體法決定不離我能緣心是所緣法故如相應
法或因除亦得因中應言除彼空華所緣法故以言
簡之故亦無有過也。
[008-0713c]


【疏】非言與心相應至故通心者若非言與心相應即
唯心所蘊故故但總言相應通心王也故不言與心
相應問此文與前此親所緣定非離此此等論文何
別皆成立所緣不離識故答有二解一言無□□別
但重成前量也有法用前二言有別前量偏約親所
緣緣說不離心而有外救言如心心所法及親所緣
不離心故可成唯識若疎所緣質色並不相應法及
與無為等既非親緣應離識有故說此量然此量意
色等諸法以是法故皆非離心如心心所非謂此法
是親所緣說不離言故與前論文有別明知此量有
法但言所緣色等諸法為有法與前論文有法不同
故說與前論文別或可前後二量因有別故前後論
別也。


【疏】初離有者意言實我法等體非有故不同彼真理
及俗八識事於是有故故言離有也。


【疏】後離無者意言後者即空理及識名後也空即是
如依空顯故名空體性是有不同遍計體是無法故
言離無問此疏文緣空識者即取能緣真如之識何
故此次論文言慈尊依此說二頌言下文引中邊論
虗妄分別有不取能緣真如之識答意顯真如妄不
相離真俗相依故言說虗妄分別有也。


【疏】結前所言契會中道者結向向前一紙計文彼論
文言唯識義成契會中道故立理證以上所明法也。


【疏】辨中邊論卷所說彌勒本頌者意說彌勒初造辨
[008-0714a]
中邊論說此二頌本是彌勒作釋是世親也。


【疏】處言與於大義相似者意說處字與於字大義相似。


【疏】以處於中字皆第七轉有所依故者舊頌言彼處
無有二處者皆即第七轉中境第七轉然第七轉聲
中有所依有所於境今即是處於境聲攝處與於相
似故論第一言謂二空於者是境第七攝然豈列中
字為第七轉應言處者於中是第七轉攝或可頌中
中字是第七轉攝以第七轉中有所依聲故。


【疏】今言於此舊言彼處乃至但可言此者今新頌言
於此二都無但言於此若如舊頌言彼處無有二但
言於彼凡言此言即是近也謂此近法彼者即是遠
也即彼處遠法即此二句始明虗妄心有即明於此
妄心上無我法二種故疏主斥舊頌言頌中彼字者
若舊頌言彼者對誰此言彼耶如先有此後方有彼
未有此如何言彼故著此字為勝。


【疏】順此方言者意說此中唯有空五字成句者順此
方言也故不著性字為言此中唯有空性非但不順
方言亦乃文詞不便據理合性字。


【疏】唯與定有別者梵音言都乃至於理為勝者答唯
與定差別所望也若新頌言此中唯有空但言唯字
若舊頌言此中定有空是定義若於都字上更加阿
縛駄剌那是揩定義也故應言阿縛駄刺那都故唯
即是定義以依他中決定唯有空故疏主斥新頌中
唯字今解言唯者有二義一者決定義依他決定有
[008-0714b]
空故二者簡持義簡持義者此中即無前句以言於
此二都無即巳簡去我法二種今此下句又言唯字
更何所簡不可以無法更須簡也故舊頌中定字於
理為勝如前巳言無有二者即指頌也無有二者即
指頌中於此二都無一句也。


【疏】妄分別有空者即俗諦中有真諦者此文即有釋
前此中唯有空下兩字問何故則釋前句下兩字耶
答意一顯真俗相依有故。


【疏】一無時亦與二故者意言有一時必有二別無一
時二亦無故即亦出一也意說非但一無二亦無故。


【疏】下成前義故說一切法者頌言故說一切法者即
是彌勒引證成前一行頌義。


【論】虗妄分別有至於彼亦有此彌勒菩薩言我此一
行頌中明虗妄心及真如空性是有我法二種空無
體是故此道理不違經說大般若中世尊說一切法
非空者即是虗妄心及真如空性是有也非不虗者
即是我法體無是故我說不違經義非無不妄心者
意說有真空心即妄中有真也亦有無漏智謂有為
無漏也依此二無名之為空即依此有為無為二法
上無能所取我法故名之為虗。


【疏】此頌上三句同此者意說此第二行頌上三句與
舊頌上三句同意言若新舊二頌同者不對明若新
舊二頌不同者即相對明故一頌相對明說。


【疏】有故者約妄分別無故者謂能取所取問能取所
[008-0714c]
取與妄分別何別答能所取是遍計妄分別依他言
俗空互有者真中有俗俗中有真真俗相依而建立故。


【疏】梵言薩埵至或言無者此文意證合有三故字論
文中略但有一。


【疏】此會於中道非謂詮於彼義者如頌中言是則契
中道即是契會於中道道理名會但取智證於理邊
名會不取詮於境義名契會中道也。


【疏】今此依三界虗妄生死乃至不說清淨者意明彌
勒菩薩前二行頌明斷三界虗妄生死而證於真空
理故頌不說無漏依他但說有漏妄心及於空理若
通明無漏者頌應言斷有漏虗妄生死法得無漏依
他法而證涅槃。


【疏】即唯識二十外引為難者意言二十唯識中外人
亦引此為難意與此同。


【疏】據理而言四事皆通者意言四事中處時二即是
定身及作用二即是不決定今言四事皆通者處時
二亦通不定身作用亦通既定言處時通不定者謂
於是處同一時間有情心既有多所變亦應有別故
於一境變各不同即隨自心名定不定故鬼人天等
同居異居相望有定不定言身作用亦通定者謂多
有情同一事業多時共集事同得了故亦定成或言
處時是定作用不定者亦就勝說理實皆有定不定
也又四事皆通者此文意說四事皆通有情如疏云
謂終南山處謂緣山時及作用等亦是無情水土有
[008-0715a]
生長用等等者四乃皆通有情亦如南山村人人經
爾所常住南住南村定即有情處定有情即名有情
所定故說處通有情時通有情者或有緣此人或時
不緣人等故說時通有情疏中即約有時緣山等據
非情說與身作用通有情者作用屬身故亦緣。



中銷作通宗應是通宗應云據理而言四事皆有過
外人雖曰若一切法皆是唯識無心外實境者即處
時身用四皆有過者據此有理也亦如真諦舊頌云
若唯識先玄此一句通紀於處時身用約事應難云
若唯識無云即處定不定亦若唯識無玄者即時定
亦不成所成既定成故知識外有情境身用亦准此
難云若唯識無光身不定亦不成作用亦不成等又
新頌云若識無實境此了一句亦通於四處外人難
曰若唯識無心外境者即四事皆不成意說若唯有
識無外境者處亦不成身不成亦不成作用亦不成
既許成者通顯識外境不無也。


【疏】舊真諦論云至若唯識無實者意冬此頌是也別
為難難云若唯識無直玄境等與許處時定者此應
不定何以故以唯有識無外境故故故處時悉無定
無相續不定者大乘計相續不定今難言相續應定
故言無相續不定無不定言意顯於定作用若成者
今難言應不成以唯有識無外境故今一行頌下一
句結上三句意言既唯有識無心外境所作事等如
何得成耶又泰法師解此頌言此則應言處時決定
[008-0715b]
取第二句中上一無字相屬上處時也此文意說處
時悉無定無也意顯有處時決定也即第二句中相
續不定者相續是身即身不定也作事即作用也即
第二句中下不定二字流至於此應言作用不定悉
不成悉不成者難上處時身用定不定事無等悉不
成也然第四句合是第一句應言若唯識無塵者處
時身用定不成者悉不成也。


【疏】菩提流支論言若但心無塵至人及所作事者此
頌意說但有內心無心外六塵也實無外境妄見離
心外有境故言若但心無塵離外境妄見處時定不
定者准上處時令定難難不定故言處時定不定人
所作事者人者即身也作事者作用也大乘言此二
法不定今難人言即上定字流至於此應言人所作
事應定文中雖復不別配准上相返理合如是難也
以唯有識無外境故又泰法師言若言處時定人所
作事不定者此四皆不成也今此一行頌將第一句
難下三句。


【疏】新翻論言至作用不應成者意言將下一句結上
三句總不成以唯有識無心外境故准前近難故彼
二十唯識長行言若離實有色等外法色等識生乃
至非一切處者此文意說外人難言若有心外實有
色法等即終南山處常定即能緣此識亦定若離心
外無有色等法一切皆唯者即此山處亦不定能緣
此識亦不定故測言此釋處時決定不成難若無實
[008-0715c]
境而能見者應一切處皆見村園男女等物既有所
得見無所不見故知心外有實境等。


【疏】此即第一經部師等難處定也者即經部為首等
餘十九部二十部小乘皆為此難言四若有心外境
即處時決定身作用不定既大乘言一切法皆是唯
識無心外境者今難言即應處時不定即身及作用
亦應定也。


【疏】緣此識應生者意言非此終南山處亦應緣此山
識生。


【疏】此言現識非謂比識者此難意言不緣終南山處
亦緣此終南山現量識識生不謂比量識生何以故
以比量識不緣南山處緣此終南山此識亦得故。


【疏】何故此處有時識起非一切時者意難言何故此
終南處有時識起有時不起若舉心正緣時即緣若
欲不緣時即不緣或可開目即緣閉目即不緣既唯
有識無境何故不一切時常緣外立量可知。


【疏】彼論第三難言乃至非無眩翳有此識生者明解
言此釋身不成不成難身與相續名之差別五蘊相
續說為身故此難意言如堂內同處同時有人住皆
見一柱若唯有識而無實境者應定一見餘不能見
亦如多相續同時間於一空華等有見不見既若唯
有識何故見柱則同見見空華則有見不見耶疏如
眩翳者解言有著物不正名眩眼睛上有病名翳若
眼中翳長即目前見長毛髮若目翳圓即眼見片輪
[008-0716a]
若目中翳如一行即目前見繩。


【疏】謂外量言乃至於一空華有見不見者此難相續
不決定謂大乘言相續不定如多人一處眩翳者見
髮不眩者不見故知不決定今解難言乃至餘不能
見等豈相符耶答不爾乍觀此文似相符據理不違
外人言汝大乘為言一見一不見如眩翳等即此相
續不決定者即應多人一處共觀一樹亦應一見餘
不見如眩翳等樹既一見亦二見明知相續不決定
者不成即將共見色難相續不定也。


【疏】尋香城者梵音言健達縛舊言乾闥婆此言尋香
西方戲兒但作音樂造幻城等尋飯貪食彼所造城
名尋香城由此海中日輪雲氣相擊勢力似城相現
從喻為名亦辨徤達縛城如泰法師抄更有廣釋恐
繁不錄。


【疏】如上皆有返覆比量者返前處決定比量言汝正
緣於終南山緣此終南山識應不生執實山無此心
生故如餘不緣終南山處時定量言汝緣終南山識
應不起執實山無此心生故如不緣時次相續不定
量言如多人於一所處同一時間一人眩翳見髮繩
等時餘人無眩翳者亦應見髮蠅等物執唯識故如
眾多人同一處時見實山等。


【疏】真諦論言定處等義成如夢如餓鬼乃至及共受
逼害者新頌釋處等等者等取時也即取第二句中
上如夢二字配第一句應言處時定如夢義得成第
[008-0716b]
三句中續者即身也即是不定即取第二句中下三
字如餓鬼配第三句應言身不定如餓鬼一切同見
膿河等即第四句簡害作事作事者即是作用應言
如夢中損害有作用此以上五句以三種喻釋四種。


復次如地獄一切見獄卒及共受逼害此以上三句
以一種地獄喻合釋前四種故四事得成也舊頌與
新頌意相似。


【疏】菩提流支論曰處時等諸事乃至為彼所逼惱者
即第一句處時等諸事即取第三句中夢字配上第
一句應言處時定如夢無色等外法者即無心外色
等實法也人者身也遂虗妄見種種膿河等事故此
依業虗妄見一句皆釋身不定中如餓鬼也如夢中
無女動身失不淨者此巳上二句即是如夢須有用
此上六句以三種喻釋盡前四種獄中種種主為彼
所逼惱此以上二句以一種喻合釋四難事得成也。


【疏】餘不見處例所見處比量亦爾者量言餘夢中不
見村園等處應亦見是處定汝許夢境非實有故如
餘夢中所見村園。


【疏】雖有世間至置汝言故以簡之者此釋伏難難言
應非處定宗豈無世間自宗二相違過耶答以法有
因中置汝言簡之故無過也。


【疏】以因言許無隨一失者若因中不言許者因中即
他隨一不成過彼小乘等不許境無實故是置許言
為簡過也即大乘因中自置許言故無他隨一失。
[008-0716c]


【疏】言如是故無以真如亦不定過者意言言如是者
即指□許之境內處時等故簡真如也若不言如是
但以是境故者即有以真如為不定之過以真如亦
是境故問夢境是非覺豈可將前境耶答今所成意
彼執處時定實即通遍計也故為以前後是現境此
違他准巳亦得為對。


【疏】彼論言即於是處乃至此答時定難立量准前者
量言汝於夢中見有村園等時亦應不見汝許夢境
非實有故如餘夢中不見村等時或返之或於夢不
見村園等時亦應見有村等許夢境非實境故如汝
餘夢中見村等時正量言其非夢中境雖無實所見
村園等更其時亦定許如是境皆無實故如夢所見
此因對經部經部許夢境非實故疏中言以經部為
首若薩婆多夢境許實故今不對問豈園皆有有情
非答縱無有情村中定有時故知亦通有情。


【疏】彼論謂如餓鬼乃至不令得食者謂諸餓鬼同業
者即所見境同前別業者即所見境異或有一處眾
多餓鬼同業者皆共見餘糞等望此餓鬼有損害用
望有膿河鬼即無損害用或一處餓鬼同業者見有
膿河膿河望此鬼有損害用望彼見糞等鬼無損害
用或有一處眾多餓鬼同業者皆共見眾多獄卒有
情執持刀杖遮桿守護河水等不令得食即此獄卒
等於此處餓鬼有損害用即不見膿河膿河於此處
鬼無損害用故知相續不決定也問此所見獄卒為
[008-0717a]
是有情為是無情答無情但餓鬼業力所感實非情
也然聖教中唯說地獄中獄卒與鳥等是有情故餓
鬼見者是無情也若閻羅王宜以文案獄卒伺命等
即是有情如經中說若人心常懷惡毒又見一切眾
生有厄難凶惡之事心大歡喜由造此業死後作閻
羅王皇司命獄卒等非於此中定唯一見者意說非
眾多餓鬼同見一境然各隨自乘所見差別。


【疏】立量解言同於一時同於一處乃至猶如餓鬼見
膿河等者同於一時同於一處有多人若同有翳者
即見髮繩等若無翳者唯見好髮即不見髮毛輪繩
空華等以前如餓鬼同業者唯見膿河不同業者即
不見膿等。


【疏】立量解乃至失精血等者有翳無翳等量如疏自
解又量言如夢中所見飯食乃伏等即無用餘非夢
時所有飲食刀杖等即有實用又尋香城無實用餘
城等有實用其理亦成因言許無實境故如夢中有
攝失精血等即有用餘不失精等即無用。


【疏】立量解言餘位處定等乃至如地獄人等者今此
一切皆是唯識雖無心外境而處時亦定身即不定
有用無用皆得成立因言許無實境此識生故如地
獄中雖無實有情獄卒狗鳥等而罪人或見城東處
有鐵山來或見城南處有獄卒來或見有時逼害或
有時不逼害或業同者見獄卒自來逼害即有用於
見鐵山等即無逼害用外許非有情故得以為喻者
[008-0717b]
意言外人許獄卒等非有情攝但是罪人隨業所惑
能為逼害事等皆成今者雖無心外實境而識生時
亦得有處時定身及作用有不定等皆成謂地獄非
是實獄卒非有情故得為喻。


【疏】今舉一夢境等者意說論中舉一夢境喻等餘二
喻論如餓鬼喻及如夢中失精血喻反得一切如地
獄一種喻更有傍義此泰法師廣抄敘。


【疏】舊唯識言有阿含為至教故引經為難者即舊二
十唯識中引四阿含經中十二處為至教為難既無
心外法者何緣世尊說十二處耶今疏但言於契經
中等。


【疏】又解以未建立第八識故隱五色根乃至並識反
故者然彼二十唯識中言種子為五色根相分現行
為塵者即約未建立第八識以前即隱五色根但說
種子為根恐小乘執離識外別有五色根故說種為
根也今此唯識論中意依識所變非別實有者即申
正義依建立本識變起先行五色根為所依現行五
塵相分為所緣故不同二十唯識論說根塵並識變
也。


【疏】釋密意說色等十處所有勝利者此釋二十唯識
密意說色等十處所由故彼論曰此密意說有何勝
利遂舉頌答依此教能入等。


【疏】謂若了知從六二法乃至智者者意說若有情能
知從六根境而生六識□□□假合名身無有實我
[008-0717c]
見者無有實我知者如是有情能人我空故論曰人
我空說六二法等。


【疏】由破一合實我想故令入我空說色等十者意說
此身十處假合所成非是實有即破執身為實我一
合想執故知身有十二處各別故也。


【疏】依彼所化乃至化生有情者然二十唯識論說世
尊即依所教化二乘眾是令二乘人入生空觀故言
世尊密意趣為說十二處由如世尊遮斷見外道故
密意說有化生有情中有轉識也此即故知遮斷見
說續有情等為以前成前說十二處義。


【疏】彼但依心相續至說化生有情者意言謂但依心
前後相續能往後世即名化生有情非是離心外實
有化生有情。


【疏】說無有情我但有法因故者此二句即是俱舍論
中別頌此頌意說無有實有情亦無實我但有諸法
因緣也因謂五因緣謂四緣意言謂有情執有實我
所以世尊言但有諸法因緣何處有情有實我耶。


【疏】說色等處契經亦爾者此法合也合言謂有實我
者所以破無實我有色等十二處也意說即所化有
情堪受無我境者便為說無實我但密意說有色等
十二處也。


【疏】說諸處其義亦爾者謂破我故說十二處也問既
言十二處豈實有耶答亦非實有何以故以法體離
言如幻化故非十二處言十二處者但假說也所以
[008-0718a]
引化生有情為喻。


【疏】問眾生執有我為破實我說法處者法處者即是
十處法。


【論】為入法空復說唯識令知外法亦非有故者解言
為遮我故說十二處彼二乘等執有實法為破彼故
復說唯識令知心外實法亦非有故。


【疏】此釋外疑者疑言既無實我說十二處者何故更
說唯有漏識耶答為入法空復說唯識。


【疏】復依此餘說唯識教者意說唯識法空教名餘教
謂觀三性等即十二處教之餘也言能入所執法無
我者意說二乘雖無於四諦法執為實有不了色等
諸法□□我故有情法我執在謂令悟入所執諸法
是無我故故說唯識法空教問何故諸法名為我耶
答我者自在義即諸法有自在義故得我名不得將
割斷義以解於我。


【疏】以說唯識除其法見者法見者即法執也亦有本
諸見諸見法見意亦相似。


【疏】我及我所名為無者意說我及我所是此所執所
以是無有為無為非所執故是有也。


【疏】非無離遍計所執實乃至說為法空者意說非離
此遍計所執實言以外更無餘無漏正體後得智所
證唯識性故說為法空但空法執名為法空故問此
根本後得智證唯識為約依他答從前問且約依他
名唯識性兼取真理亦無妨。
[008-0718b]


【論】非無離言正智所證唯識性故說為法空者意說
但說所執我法無故名為法空不說依他圓成無故
名法空也何以故以依他圓成法體不無又是離言
正智所證也不得名空長讀論文。


【疏】設依他言法體亦離至故今總言者此說依他離
言所由意說依他唯識性雖有依他能詮言其法體
者亦離言也問何以知耶答謂後得智所緣故唯有
識無心外境不帶言故此證其離言故依他圓成俱
離言也其正體智自體分證自依他見分時亦是正
智證離言依他唯識性故非無離言正智所證等也
今疏家據據正體後得分別其真如離言不說自成。


【疏】依識俗事有真識理者意言依識俗事者即說最
初俗諦謂瓶盆等但有名無實但可依識立故唯名
俗也有真識理者即識真理也即最後真諦唯真如
理故此真俗相待得名若據此唯說初俗後真不通
中間又解依識俗事者即俗中前三有真識理即真
中後三故俗真相待而立又解依識俗事者則四重
俗諦有真識理者即四重真諦有識者識體不無名
為有識。


【疏】四重俗諦至亦是相依者意說前三俗而依俗中
第四真即四俗諦中亦有俗諦而依真也。


【疏】四重真諦中至亦是相依者意說真中前三即真
中俗諦若第四真諦即名真諦即第四真諦亦依三
俗即說四真中真諦亦依俗諦故真諦真俗相依。
[008-0718c]


【疏】若總四俗真至亦是相依者解言若四俗諦中初
俗諦唯是俗不通真若四真中第四真唯是真不通
俗俗中後三真中前三亦真亦俗故說真俗相依此
文即明四重俗四重真上有真俗相依也文有廣分
別如泰法師抄或可將俗對第四真將真對初俗亦
得相依相對立故。


【疏】二十唯識義與此同者二十唯識中亦說真俗相
依問建立故乃至諸佛說為不可治者與此文同故。


【疏】此問色識堅住相續轉□所以者外人問曰別一
切色法皆從識變以識為體即色等名為色識者何
故心心所即間斷所緣色即得百年五十年相續住
也此文問色境何故不如心心所亦間斷也言一類
者外人之問若一切色皆從心變言何故能變心心
所即通三性而非一類其所變色即唯一類無記不
通三性耶。


【疏】天親言至而轉者意言天親論說多時住故此論
言相續而轉以一類堅住即是相續轉故也又解言
即此一類堅住說名相續也。


【論】名言熏習勢力起故者即如有情識心之上緣此
五根時識心作百年五十年行解由此行解即熏成
種子後時從此種子生現行時所生五根五塵等亦
百年五十年相續而轉也問別第六識緣根塵等時
即作百年五十年行解熏種種生現行即得住如五
識緣五塵時不能作百年等行解所熏五塵種子後
[008-0719a]
時生現行色等五塵應不相續又第七識緣第八見
分熏種種子生現行亦應不續答唯就第六說名熏
習五識用劣第七非量故不相例而何故三熏習中
不說有支我執二熏習乃偏說名言熏習耶又名言
中為是表義為是顯義名言正可知。


【論】與染淨法為依處故乃至便無雜染亦無淨法者
此論文意稍深遠也此說五根五境與染淨法依處
者即正約欲界中說少分亦約色界不據無色無色
界無五根塵故如何約欲界由欲界中具有根塵由
境故牽生能緣心由根故發生五識緣五塵五塵若
順情即起貪色乃至貪觸等好觸等遂起煩惱造十
惡業等若遇違境即根發識起嗔等諸煩惱故若唯
有五塵而無五根者不能起煩惱造顛倒惡慧以無
能緣識是故即根塵為染法為依也又由人身在欲
界即少分厭五塵持五戒即生人中又能少分持十
善即生天中又上品厭離欲界五塵等不起貪心故
即作欣猒及作諦觀而得上色界定若厭色界色即
得無色定如是知三界皆不實便作諸觀漸次修行
得入聖位故說根塵為淨法為依又若無五塵即不
能發染淨淨心故此無色塵等法即無染法若無染
法亦無生人天出世之法何以故若有所治染法體
有能治法所治染既無能治淨不有又若色界中亦
愛自色身亦依色故而起貪等諸煩惱故又色界中
由起厭色故即起聖道故色界等亦與染淨法為依
[008-0719b]
故約欲色二界說也。


【疏】顛倒即諸識等乃至是業生者緣色境而起煩惱
色界少分上緣色境而起煩惱五塵不具故名少分
無色界全無緣色境而起煩惱以無色法故疏中有
二解初解言即有漏心心所緣色境等不證實故即
三界有漏虗妄心心所皆名顛倒從此巳後方生煩
惱雜染業則先起顛倒後起雜染業若於色境而起
四顛倒貪等煩惱名顛倒者即是先起煩惱雜染四
顛倒迷執即煩惱故如何以論言應無顛倒便無雜
染據此論文即合先起顛倒後起煩惱明知顛倒不
是煩惱中四顛倒即是有漏虗妄心心所名顛倒二
解言體即是煩惱業生顛倒即是煩惱中四顛也如
緣色法而執為常即此無常計常是邊見攝若緣色
法而執為我即無我計我即是我見攝或緣色法而
執為樂此計苦為樂即是戒禁取攝或緣色法而執
為淨此即不淨計淨即見取中攝。


【論】是故識似色現者結成根塵與染淨法為依止等。


【疏】亂相者相者因也者亂相者即是相分即此相分
作所緣緣因能引起能緣心故故境即是心因也此
亂相亂體皆約欲色二界中說。


【疏】以色識為因者色從識變故說色名色也由此色
境妄心得起故名為因。


【疏】順結頌法故文隔越者意言無著本頌越不次據
無性釋即不順結頌文而釋外難即疏言以色識為
[008-0719c]
因起妄心故乃至亂體即是諸識此是順結頌法釋
外難也遂有難曰何故准長行釋與彼頌文何故不
次答彼言約順結頌取義相屬故文隔越亦不相違
頌文隔越者應許為色識示於亂相隔越亂體及與
非色識示於亂體隔越色識。


【疏】境因能生心果故者即境所緣緣因能引生能緣
之心果也。


【疏】諸法由量刊定有定者即是聖言量現量能刊定
諸法有無也。


【疏】論主依自宗答五識及同時意識現量得時者然
大乘自宗六識俱起。


【疏】順他宗解乃至妄生心外境想者順他宗解者以
彼經部薩婆多六識不許並生故今論順宗解言前
五識緣境現量得時不執為外五識滅巳後意識起
時緣境妄生分別作外境解又大乘宗五識緣色等
境時不作青黃色等解亦不作外解但任運緣之若
小乘說五識緣色等時作外境解又大乘自宗中亦
許五識滅巳後意識起此即順自他宗說也。


【疏】四分之中自相分故者意說但取各各自識四分
中自相分四分者相見自證證自證分。


【疏】五識中嗔等至故非遍計所執者觀其疏意但似
通外難外難言五識中既有貪嗔等何非遍計答五
識俱時貪等雖不親稱本質而能親稱影像相分故
非遍計所執問如何親重境不稱本質耶且如於非
[008-0720a]
情上起嗔等豈稱本質耶又非情於巳既無怨惡又
非於巳不饒益何得起嗔故不稱本質也若自所變
相分必相似也故名現量不得名遍計問五識俱貪
於相分亦有可愛非愛亦是不稱相分何名現量答
設使不稱以不堅執不作別解故不起計度分別故
言現量也又泰法師判言疏主說五識中貪嗔等緣
境不稱本質但稱相分非所執者且隨麤相說然未
盡理解如五識中患迦末羅病攝壞根根今眼識見
青為黃而是不稱青色本質但稱黃相分故約麤相
說可有斯理若據盡理說者五識既現量緣境則俱
時稱舉質及相分如以手案眼見第二月即是第六
意識於眼根問中見第二月眼識實不見也但見本
月圓此亦如是由患迦末羅病故即意識於眼根門
中見青為黃眼識但見青不見黃也此緣稱當又如
菩薩後得智緣他心及緣無俗境時既是現量則俱
稱本質及相分五識既唯現量緣境俱稱本質相分
也又現量心緣既離名言故稱本質及相分也五識
亦爾若比量心緣境唯稱相分不稱本質如前論言
假智及詮等假智即是比量智也若比量心緣境即
不稱本質相分然三性心皆通許有比量故也如緣
瓶衣等者皆是非量故若疏主言五識不稱本質但
稱相分者五識中亦應有比量何以故得不稱本質
執既知五識緣境俱稱本質相分問若言由患伽末
羅病損眼根故即第六識依眼根門見青為黃者不
[008-0720b]
然若損第六意根許第六識見青為黃既損眼根不
損意根故知眼識見青為黃意識應見青為黃又難
假既說患病損眼根意識依眼根門見青為黃者亦
恐患病損耳根亦應意識依耳根門緣好聲以為惡
聲乃至損身根亦准此難此假疏主難泰公也觀其
難意但成損眼等根發眼識時見青為黃等乃至身
根發識亦然。


【疏】現覺如夢等者解言覺者即心心所總名如夢中
緣境時則不言我在夢中所緣如現覺心緣境時亦
不我顯解境等解彼彼現覺如夢等。


【疏】巳起現覺時見及境巳無寧許有現量者正量部
師及薩婆多同許諸識不並生先眼識起緣現量境
時不作外緣後意識起現覺色境時雖作外解言我
今現證如是色等然亦是現量故今破言若後第六
意識起現覺時前念現識見分及境既落謝過去寧
許第六識有現量正量部師許境相續諸識剎那者
即正量部許有長時四相如世界成却住等即許能
緣心剎那剎那滅也新生心亦緣舊境也故正量許
五識滅巳後意識亦起現覺分別境時亦得是現量。


【疏】五識現量能見者巳滅非有者今破正量部言設
論所緣境不滅則五識現量能見之心巳無後意識
生如何有現量唯約見分破然薩婆多計五識巳後
意識生亦得現量故破言五識見及境巳後意識生
寧許有現量即約見及境無破疏中文總意含二種
[008-0720c]
者此中論文總相意合破正量薩婆多二部如頌言
現覺如夢等巳起現覺時見及境巳無正破薩婆多
破正量部也。


【疏】此二現量不分明執者二現量者即是五五俱意
識現量名言二現量也。


【疏】然今此中據有多分及就他宗者大眾部及大乘
俱許五識及俱時意識是現量故言據自就他宗說
現量時不執為外問何名多分現量故故據自及就
他宗說現量時不執為外答自宗中五俱意識有是
執者有無執者今且說執者故言多分。


【疏】然實五俱亦有意識妄執者乃至後五識生何故
執斷者意說五識俱時亦有執起也如何且如五識
相續正緣色等境時意識與五識亦同緣一色等忽
傍邊有怨家語聲即聞此語聲相續兩種意識於中
執為實有故五識俱時意識亦有執也若五俱意識
無執者聞怨聲時應不知是怨不執為實有等既聞
聲知是實怨明知耳識俱意識得有執也若彼救言
五識滅巳後時意識起執者難言意五俱意識有執
者未審與俱時五識行相何異答然但堅深可說有
異意說五識俱意識不堅深執者即與五識自是現
量若五俱意識有執著者即與五識有異以五識是
現量俱時意識不是現量故堅深是執不堅深者無
執又解外問言五俱意識若有執者未審與獨頭第
六識執何別答獨頭意識執堅深故是遍計五俱意
[008-0721a]
識雖有執而不堅深故非是遍計亦是現量。


【疏】諸處但說五識俱意識是現量不言定爾故不相
違者會諸教不同所以論之中但說五識俱時意識
是現量則不定說但與五識俱時意識皆是現量故
知五識俱時意有執非現量亦不相違。


【疏】疏由此亦無有多過失者由此現量五識俱時意
識有執亦無多過也。


【疏】若小乘等難至不是破他者本雖破他有難此答
文即成顯正義也問設他有難依五識說何了不破
五識耶答前既顯執為外故不破之意說小乘依五
識是為外難今由正義言彼見外者是意識然五識
緣時不作內緣故但顯正義不破他以前破五識是
緣外證故更不破也。


【疏】外人問曰乃至不離於識者此即牒定他宗者解
言此即大乘假設牒定小乘宗即是大乘牒他小乘
宗小乘宗等皆許心外有色等故此亦唯有喻而無
法合意同從夢覺時即夢境無者何故得夢覺時前
邊境不無乃常有耶或可大乘對小乘亦得名他據
後解即小乘牒他大乘宗義次下方起難。


【疏】後釋先難者如先難言何故覺時於自色境不知
唯識今此論文釋先難有二初舉喻如言如夢未覺
至方能追憶等是後釋難了如言覺時境色應知亦
爾等文即是釋先難也。


【疏】依教設難者疏文錯是釋難字勘餘本。
[008-0721b]


【疏】無實作用諸法皆爾無有作用及作用故者解言
若總聚假者即名作用者若別手等即名作用若故
無實人作者用及無實手等作用也故心等無能取
外實境作用也然作用作者皆是我之異名。


【論】七非如手等至外境者非如手等親執外物此二
句即破正量部正量部師言不立相分彼部說心心
所法親取前境如鉗物今破之言非如手等親執外
物日等舒光親照外境此二句即是破勝論師勝論
師說眼識起時舒光直照前境如日舒光親照境也
今破之言其心等緣境之時非如日等舒光親照外
境體外之物者即日月火等名體。


【疏】但如汝宗鏡等照物似外境現者然大乘及經部
師不立有鏡中像水中月故鏡中實無像水中實無
月亦如人面南照鏡時由鏡面明淨故令其眼識返
引見自面向北又看水時水明淨故令其眼識返引
見天上月由如日中者一盆水及鏡水及鏡面明淨
故令其日光引向屋裡間現故大乘鏡中無實影像
若薩婆多立有鏡中實像及水中月等今大乘言但
由汝薩婆多宗實有鏡中像向鏡中像向鏡中現今
此他心智亦爾即他心心影於我自心上現名了他
心此約影像相分親所緣說非心親能了他心者約
本質說。


【疏】無作用至不能取外境故者意說能緣識等猶約
無作無能取外實境作用故不能親取得心外境也。
[008-0721c]


【疏】緣他相分色自身別識所變色等亦爾者自識別
緣他人餘相分色以為本質亦自變相分為親新緣
自身前六識等緣第八識變相分色以為本質即六
識等自變起相分為親所緣。


【疏】無作用故至法不滅力故者此明緣起法法爾從
自生起未滅間勢力勢力者相續義故言無實作用
能取於境。


【疏】即體之上有影生者此說見相二分名為二影問
相分可名為影其見分如何名影耶答皆從自體起
故猶如月影從月起故。


【疏】如質為緣還見本質以心為緣還見自心者如人
照鏡時以自本質面為緣還見自面本質由鏡面明
淨故即令眼識還見自本質面也如緣外色等時還
以自心為緣還見自心見自心者即自心上見分能
見自心上相分故相分不離心故名為自心非是自
見分還見自見分也。


【疏】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實乃至不知如佛境等者
此文意說如二乘十地等他心智緣心時不能一一
如實稱可知他人本質心不分別故故他心智云何
者問也意問二乘等他心智為稱實知為不稱實知
耶或可問曰他心智云何於境不如實知准此下二
句答也若據前問下三句答也如知自心智者意答
言如緣自心智即後念心緣前念時亦不能如實知
及如緣自內心心所時亦不能如實知也如心王等
[008-0722a]
緣受之時亦變相緣不親得故不知如佛境者意言
佛緣他心極明了故一一稱可親似他心名親能了
二乘菩薩等緣他心不如他佛親了他心名不知如
佛教即不如他親似故不知又解言不知者即無知
也由煩惱覆弊所以緣他心時不能親了知無無知
煩惱故緣他心極似本質名親能了非謂親得他心
本質也問他心智通凡聖者未審勝劣云何答如異
生得他心智不及聲聞聲聞不及緣覺緣覺不及菩
薩不及佛然餘人他心智即總相知委細不知若佛
他心智緣他心時一一委細知問他心智為唯緣他
心亦為緣他心所緣之境耶答如小乘說但緣他心
不緣心之境問緣境有何過答亦有過也且如前人
他心智緣菩薩心時即以菩薩心為所緣境若許他
心智亦緣境者即菩薩他心智緣他心時亦應緣自
心即應名緣自心智不名緣他心智若前人心緣色
時菩薩他心智能緣他心及境者應名緣色智不名
他心智餘一切皆准此難若大乘中說菩薩他心智
亦緣他心亦緣佗心所緣境假前人心緣菩薩心為
境時菩薩他心智緣前人心亦得緣自心是前人之
境故何以故大乘中同聚心心所受想等變起相分
更互尚得相緣故無過也又前人心設緣色等不相
應無為時其能緣他心智亦緣他心及不緣境等以
他心智本知前人心及不緣境故亦無過問若許緣
他心境者何故但名他心智答以從本為名名他心
[008-0722b]
智不名緣色智也問未審有漏他心智得緣無漏心
不無漏他心智得緣有漏心不答據小乘宗說有漏
他心智遠緣有漏心不相稱故若大乘中說若有漏
還唯緣有漏心不能緣無漏心復七地巳前菩薩有
漏心亦不能知因果無漏心何以故有漏是麤劣無
漏是細勝不相稱故若七地巳前無漏他心智方能
知因果無漏心異生有漏他心智不能知因果無漏
心又若異生有漏他心智亦能知因果生得善心無
記心也即不知加行善心以是勝故若約他心有漏
他心智亦能知無漏心故二乘亦能知佛菩薩心其
方云何如獼猴得蜜獻佛佛不肯受獼猴即知佛心
為未作淨故是以不受即取水灑蜜上佛即受之即
是異生有漏他心智知佛無漏他心也又如優婆毱
多觀化有情後魔王惱亂尊者心尊者心念言何故
佛在世時不降此魔今令惱我即入定即觀佛心知
死肉著此魔我除也將三屍繫頭等又如佛須侍者
其聲聞入定觀見佛心觀令阿難為侍者等是等皆
名二乘心知佛無漏他心若佛實心等覺等菩薩尚
不能知問所化心智未審緣得幾程心名他心智耶
答唯小乘說他心智得緣十二種心必為他心智之
所緣境十二智何一者痴心二者離痴心三者貪心
四者離貪心五者嗔心六者離貪心七者心與惛沈
相應心八者前心謂與掉舉相應心九者邪心謂在
定中心十者散心謂在亂中心十一者小心謂狹劣
[008-0722c]
心十二者大心謂乘樂大法多生成佛度有情心也。


【疏】既有他心異自心之境何名唯識許有色故者此
外人之問意既實唯識即自心中唯有一識及自一
識不變色可名唯識既一身之中許有八識各各所
變相分色等又許他人八識及所變色等如何名唯
識。


【疏】且初返難等者如疏又責言迷情不息獨更生疑
豈唯識教隨依何人攝說有情總為一人識耶。


【疏】由此理故便顯直如者由此理故道理非是真如
名為理也意說由二空無我之道理能顯得真如理
也。


【疏】有識自體等者問何故百法論中說二所變者謂
十一色何故疏中言二所變者謂見相二分二論相
違若為會釋答此文明唯識義即說二所變是見相
分彼論出法體即說二所變謂十一識彼論如言二
所變者即第八識心王能變起五根五塵同時心所
唯變起似根塵然第七識不緣色此中除之若五識
亦能變起實五塵若第六識能緣變十八界似根塵
等故彼論言二所變也此中即約唯識道理說五聚
法皆不離識總名唯識即自識相故名唯識乃至識
實性故名唯識等。


【疏】但遮一切愚夫通二乘等乃至顛倒故者為不實
故者色等離識不是實故由顛倒故妄執為實二乘
阿羅漢人有顛倒執者非是煩惱障中我執及煩惱
[008-0723a]
障四倒也謂無常計常等即是所知障中法執四倒
也離識五法者即是示五聚法論中舉色等取餘四
聚法言答理難訖者上來疏文有九重問答皆是外
人約理申難論主答訖故言答理難訖。


【疏】非清辨至得菩提者意訖非清辨惡取空者能成
就資粮得菩提也然清辨者是地前小菩薩極有我
執有中疑不肯向上上問彌勒決故遂言彌勒未成
佛有妻子與我相似不能決我所疑待當來下生成
佛方就決疑也遂欲留身久住於石觀世音菩薩像
前七日七夜不食至心求見觀音滿七日巳即觀音
菩薩於石中忽然現身語清辨言仁者作此慇懃至
心求見我者欲何所求清辨言人命危脆不得久住
今欲得留身久住見彌勒當來成佛決所疑今觀音
菩薩有何方法令我身久住觀音言汝若欲得見彌
勒當廣發願生彌勒天宮親見彌勒請決疑可不善
也清辨白願不可改志不可移願留此身待見彌勒
佛觀音言向阿修羅處中即窟令開開巳遂告諸人
曰若欲得留此身者可入此窟當時唯有六人同入
巳窟門還閉清辨既是惡趣空故不能善修有說清
辨當時歲二十八也。

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八本
[008-0723b]
成唯識論述記義演卷之八末
西京福壽寺沙門 如理 集


【疏】宜由字釋一切種子識者意云此釋頌中初句合
置由字應云由一切種子識謂本識中能生自果功
能差別。


【論】此生等流至名一切種者此別釋一切字謂所生
果名為一切即種子從所生果名一切種是依主釋
即一切之種名一切種。


【疏】於因緣中唯除現親能薰之因緣此明一切種子
故者意云現行親能薰種雖亦是因緣今不取頌意
本明一切種故所以不取現能薰種以現行非是種
故。


【疏】餘因緣種體皆生等流者意說唯除現行薰種若
現行外餘因緣種子望因緣所生現行皆是等流果
故種子與同類現行為等流果也。


【疏】問前第二卷未種生現起如俱有因得士用果何
故此中伹言得等流果耶者此中問意云何故前第
二卷中明種子生現行如俱有因得士用果今此處
明種子生現行即言是等流果耶。


【疏】答如前第二乃至非士用果者如前第二卷明因
能變果能變唯等流異熟二因習氣攝一切種盡故
彼云等流習氣是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名等
流果果似因故第八種子生現行唯是等流果不是
士用果故彼等流果即是此間等流果非是士用果
[008-0723c]
也問若不得士用果者如何彼論下云如小乘俱有
因得士用果耶答不然但言如小乘俱有因得士用
果不言等流種即是俱有因意云縱許是俱有因者
擬舊因緣故謂薩婆多所說六因中除能作因外餘
異熟俱有等五因皆是因緣故頌言因緣五因性顯
揚十八破薩婆多俱有因不定是因緣性又解此間
名為因緣據當法體說如第二卷云如俱有因得士
用果者就譬喻說不相違。


【疏】今但是因緣至流果者意說此因緣是十因中生
起因等攝得等流果問十因中幾因是因緣答若六
因是因緣所謂牽引生起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因
是因緣性若爾何故偏舉生起答雖六因是因緣然
生起因之果近故疏中偏舉。


【疏】又違為果名俱有因種現即非者若現行心心所
更互為俱有因更互為士用果或心主為因心所是
果或心所為因心王是果即心王心所更互為因果
若種子生現行即不俱有因何以故種子生現行非
更互為因故如第八識中種子生現行即種子望現
行即舊種子名因緣現行為果若現生種子即現行
為因新薰種子名果故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唯
望所生為因即不得更互為俱有因不同心心所得
更互為因也。


【疏】與俱有法為因亦通無妨者若種子生現行時既
是同念生即種子與俱時現行法為因或現行生種
[008-0724a]
子即現行與俱時種子為因但與俱有法為因非與
俱有法更互為因也。


【疏】如攝論說即義說為二因者即攝論中唯說種子
生現行亦名同類因亦名俱有因即於一切種子生
現行義說為二因也。


【疏】若前解至果中攝者意云前等流果中有二解初
解即種子生種後解即種生現行今准前解種生種
唯是等流若准後解種子生現行現行亦名士用果
或增上果攝者意說增上果寬亦攝得士用果也亦
有疏本作別字解亦得意說前總相解等流果即取
種子生種種生現是等流果今別解者唯取種生種
是等流果若種生現即名士用果或是增上果攝增
上寬故通取士用無妨。


【疏】即善惡種望諸現種異熟等者意說善惡種子望
諸果熟無記現行種子皆名異熟性不同故異熟生
無記法者即業所招總別報異熟生無記心心所並
名異熟望善惡並不同性故意說善惡種子與異熟
果為增上緣種。


【疏】前生等流果至增上緣種者此辨因緣增上緣別
也前生者即前等流中種生種種生現等也。


【疏】然約第一解等流即此二種乃至以俱有為果故
者若准前解等流果中即取種子生種子種子生現
行名等流果此種子生種子種子生現行此二種即
攝一切種子盡下士用果但於種子生現行上義說
[008-0724b]
士用果然士用總有四種一者俱生士用果謂種子
生現行現行薰種子果二者無間士用謂種生種子
果三隔越士用果謂善惡業能惑後報異熟識現行
果四者不生士用果謂無漏聖道斷煩惱證得擇滅
無為離繫果也今疏中但說俱生士用故云以俱有
為果故也即種子為俱有因現行取第二解。


【疏】增上果亦有二乃至不能繁述者然此文中有二
種增上果一者不雜增上果二者雜增上果且不雜
增上果此第八識現行若望他善惡業所惑其識現
行是名異熟果望作意種子作動心心所種生現行
即名士用果若從因名言種子而生識現行現行即
名等流果除此三果巳外餘所依根等及外山河等
皆名增上果此約前解此文約不雜增上界說二者
雜增上果者即五果中除增上果以外餘四果總名
增上果以增上果最寬故餘四果皆增上果也此據
後解等流種子現行等且名增上即除增上外餘四
果皆名增上果即約雜增上果說。


【疏】第七識種子至是親增上因者意云第七識種子
與第八識現種為俱有依由第七識種子勢能引起
第八識或第七識種子亦依第八識種子如眼根種
子與眼識種子為俱有依要由眼根能引起眼識種
子亦爾又如第六識種子依第七識種子相助與力
而能生現等即第七識種子望第八識現行種子故
第七識名親增上因雖六因中無增上因由五果中
[008-0724c]
有增上果今對彼果說有增上因也故第八識亦得
名異熟果亦得名等流果亦得名士用果第八識現
種望第七亦得名增上果故第八識得具四果故第
二卷論云此識果相雖多位多種果熟寬不共故偏
說果有多種者具四果也。


【疏】餘一切法准此應知者若第六識中異熟無記業
所惑者即此異熟生無記名言種望同類種及現行
名同類因善惡業望異熟生無記心現種名異熟因
作意種子位能驚覺異熟生無記令現起即名士用
因若第七識種子為俱有依由第七識勢力能引第
六識中異熟無記令起即第七名親增上因若第八
識名疎增上因即第六識中異熟生無記心望此能
生隨其所應名等流果異熟果士用果增上果也若
眼等五識之中異熟生心亦准此知唯用五色根為
親增上因第六識名疎增上因其第七識唯有三果
謂等流士用增上無異熟果故。


【論】云此生等流異熟士用增上果故名一切種者此
論文意以其所生四果顯能生種子因名一切種也。


【論】除離繫者非種生故者離繫果唯是無為唯是滅
諦即斷煩惱所縛得無為離繫果離繫果不通有為
無漏道諦也。


【疏】若爾增上果亦爾至亦應不明者意云據此問意
雙亦問二種云若離繫果非種生故即不明者增上
果有疎遠非種生故亦應不明今見論文意但答不
[008-0725a]
明誰繫果所由不言增上增上何不說耶答增上果
如下廣明所以此文唯說離繫果是不說增上也問
何增上果非種所生答增上果寬一切皆增上。


【論】有展轉義非此所說等者若從種生智智能斷惑
方證離繫據此展轉說亦合說離繫果然今但說分
別種染分依他故不說離繫。


【疏】但染依他對心外法故者意云有情轉倒堅執境
為實破此執故說唯有妄識更無心外境所以但說
染識不說無漏依他。


【疏】由此道理至此中說也者視此疏文二師解別且
撲揚解云此由說染依他道理所以復不取無漏有
為果也一切種子等者意說有漏一切種子於彼四
果隔果不盡以不攝無漏有為果故雖不隔無漏有
為果然亦有能生彼有漏四果義故云此頌中說之
又泰法師解云由此說染依他道理設且不取無漏
有為一切種子何以故以無漏種子生現行無漏時
但攝得三果如無漏有為一切種子何以故種子生
自無漏現行種子為同類因現行為等流果如無漏
作意種子位驚動無漏識種子令生無漏現行識即
作意種子名士用因無漏識名士用果又第七識無
漏種子為俱有依望第六無漏識為親增上因無漏
識為增上果伹有三果而無異熟果故云攝果不盡
所以不說無漏種等有疏本云後亦不取無漏等者
意云此頌中不說無漏有為及下長行例中方說無
[008-0725b]
漏有為例中亦不說無為故云後亦不取無漏等者
意意此頌中不說無漏有為及為下長行例中方說
無漏有為例中思不說無漏故並有能生彼果義故
此中說也者此說有漏種子此緣。


【疏】亦有展轉相生之義者意云有漏分別心生種子
時亦有展轉相生之義即從種子生現行之後薰成
種故有展轉相生義也准疏此論文有兩種展轉也
一謂展轉證得無為離繫二謂展轉相生之義即種
生現現生種者等。


【疏】若為相分亦識所變者意云內種子具二義故得
名種子一云謂第八識自證分持二亦是第八識所
變相分若外糓麥等種雖是識取變不是內識所持
故不名種子。


【疏】此中所顯本識中種非謂持種名為識種者今識
中雖取第八識中種子名為種識而不取能持種現
行第八識也。


【疏】以第八識後展轉力乃至攝非因緣故者若第八
識現行約能生他邊即當第三句以展轉力故處明
之且如第八現行識以展轉力現助緣攝者由第八
識為緣變起五色根即五識依五根而得起變第八
識為緣變為五塵即令六識緣此五塵為本質變起
相分緣六識得起變為俱有依令前七識得起由第
八識現助緣力前七識得生然第八識不是能薰故
非因緣緣上約第八識現行能生他餘七識故第八
[008-0725c]
識向第三句中攝若約第八現識從他生邊其第八
識即是第四句彼彼分別生處攝故第八識現通二
處攝。


【疏】所明本識中種由餘三緣助故者前明種子即是
因緣證餘三緣者謂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也。


【疏】為愛水潤等者說現愛如水能潤因故舉喻以明。


【疏】共不共等者即共中不共不共中不共等如第二
卷說。


【疏】皆互有相助力故者意說八現識皆有互相助力
令起轉識薰種令第八見分起由第八識變現境等
令前轉識起又八識各各自證分及自相見分相助
令起心所等亦爾問相分於自證有何力答若無相
分見分不起若見分不起即自證不既許得生故亦
有力故八識心所相見各相依令起名展轉有力不
相應者即命根眾同分得非得四相等又由無想定
亦能助識令起謂由無相定惑得無想天報初生時
異熟心心所也故不想應亦能助識令起。


【疏】謂由真如等故乃至分別等也者由真如為所緣
之境即生邪見心等或由真如故即起能詮真如之
名言詮真如故即心上變作真如行解也由有行解
故遂起隨須言論分別等。


【疏】相應不相應皆名分別者即不相應行即依分別
上分位假立不離識故以識為性故總得分別名相
應心所等皆名分別理極成故問何故前展轉力中
[008-0726a]
即取五聚法何故彼彼分別中不取無為唯取不相
應等答此解有為分別故不取無為。


【疏】釋本文意至兼此者明論釋本頌文意亦兼釋淨
分也。


【疏】下後解訖略作數料與此不同者即下文中言本
識中種容作三緣生現分別除等無間巳下文是。


【疏】今且隨文乃至尋之者如下解四緣中因緣即解
頌中一切種識餘三緣即解頌中現行分別心心所
如下解十因即解頌中一切種識解五果等即解頌
中分別現行心心所但隨便宜作數段科讀者知。


【疏】此總問緣乃緣生相者言總問緣者即上三句四
緣即第一二句由一切種識等二句是即因緣以展
轉力等句即明餘三緣若緣生相者即是第四句彼
彼分別生也。


【疏】緣中有總別者總即四緣別即實分別多種如因
緣所緣緣中各分二種或增上緣亦有二種謂有力
增上無力增上等今答云緣且有四雖者勢力望異
熟識名色等五果種子稍親明不是隔越亦非因終
若隔越非因緣者如何牽引種子說為因緣解云據
實非正因緣菩薩說牽引為因緣者因緣類故假說
因緣。


【疏】及起同時自類現果乃至彼非自類故者此文意
說善種生善現行即是同時自類果若現行異熟果
能惑業種是異熟因緣即非自類但以異性相惑故
[008-0726b]
現行受及現行報即是現行異熟果也異熟之因種
者即是能惑業種也彼非自類故皆非因緣也意說
能惑業種望異熟心心法並非因緣以現行受等亦
無記故性不同故或可受心所望異熟識及識種子
亦非因緣。


【疏】報非報乃至為能薰者此文意總說有強惑等即
為能薰如第八心品及六識中業所惑者即不能薰
言報者是業所惑心心所非報者非業惑心心所自
下引解言有餘三不攝無記者有字錯今是即字。


【疏】有漏無漏名除一者有漏位中除極劣無記無漏
位中除佛果善並不薰故。


【疏】心品之言至供有法者即舊經論中名共有法若
新經論中名俱有法然共有俱有一體異名問所言
共有法未審共有何法答即共有得及生等四相亦
如定共戒道共戒等意說由如定道二戒亦名定共
戒亦名定俱戒亦名道共戒亦名道俱戒故說心所
名共有法亦名俱有法故宜品言兼攝心所故得等
四相皆名品也。


【疏】第八心品者意說心王心所並非能薰問何故所
薰中但言心王今能薰中即言心所耶答耶薰須主
但言心王非能薰力微故能薰之中亦兼心所。


【疏】無性之人第七末那亦有勢力者如前巳說者前
說無性有情第七識亦能薰種。


【疏】前現望後非是因緣者意云親因緣者從自本識
[008-0726c]
中種子辨體而生故前現望後現非是因緣也顯不
同小乘小乘許是因緣故故知外麥種等皆生現行
亦非是因緣。


【疏】何故至皆非因緣者意云總問異類而問同時異
時皆不得名因緣也應作四句問云何故同時異時
一切種子望現行異類非因緣耶何故現行望彼種
子異類非因緣耶何故種子自望種子異類非因緣
耶何故現行望彼現行異類非因緣耶疏文意總隔
越不次合作如是問。


【疏】既言異類至果故者意云種子異類相望不能親
生俱異時果及類果故其相云何作法云如種子望
俱時異類種子非因緣如眼識種望耳識種子等或
種子望俱時異類現行如眼識種子望眼識現行或
現望俱時異類現如眼識現行望俱時異類耳識現
行或種子望異時異類種子如前念眼識種子望後
念耳識種子或種望異時異類現行等皆非因緣性
也或現望異時異類現如前念眼識望後念耳識亦
爾。


【疏】彼對法論因緣中說六因是因緣者即現望現等
皆是因緣也彼對法云當知此中以自性等六種因
相顯因緣義具如彼辨故對法中即約六因以明諸
因緣故說六因是因緣等若唯識論中即約十因二
因作法以明因緣等何名六因答謂能作因異熟因
相應因遍行因同類同俱有因是六因問若唯小乘
[008-0727a]
五因是因緣能作一因非因緣如何今言六因總名
因緣耶答能作因名因緣者應知假說即隨他五因
假說能作為因緣也若五因名因緣者即是隨轉門
隨薩婆多說也若據大乘五因亦非因緣故顯揚論
第十八中廣非破有宗五因不得為因緣云且同類
因為因緣者有三過失若言同類之因名同類因依
主釋有立巳成過成過言同類者是善等果體因者
即先法等有宗許三性互得為同類因善等果先無
果可須因成立善等果先有何假更須因成耶故有
立巳成過若同類因持業釋者有二過一者無果過
二者不決定失若言同類即因者更何有果耶以同
類等體即因故既若無果對誰說因耶故有無果失
不決定失若言同類法即是因者即有同類因體不
相似失何者夫論同類者是相似義且如亦有不相
似法亦得為因何者如種牛糞生青蓮華豈是同類
因耶以不相似故知因不決定也若言非同類即因
亦非同類之因者是即同類因名有虗設過何以故
謂同類因言無有取立浪施設故故知以同類因為
因緣者有此三失餘之四因一一皆有三過准此微
詰問與攝論豈不相違彼許俱有因是因緣故答顯
揚破彼現行相望俱有因有因緣義不同攝論攝論
云將種子望現行為俱有因者因緣義如前巳會說。


【疏】皆假說為因緣等者意云說六因等名實因緣者
皆假說也。
[008-0727b]


【疏】謂常相續故者種子常相續現行有間斷故勝於
現行。


【論】聖說轉識至為因緣故者引論證成以現對種亦
成因緣非唯種子意云有處唯說種子望現行是因
緣者且據相顯不是盡理何以得知非盡理耶答以
瑜伽中說現轉識與阿賴耶互為緣故即現行薰種
亦成因緣明知唯種名因緣者非盡理也非彼自種
子至為因緣者意說非彼七識自種子生彼第八現
行識可言轉識與本識互為因緣此中說六七識與
第八為因緣者以六七識為能薰薰生第八見分自
證分種此種後時能生第八識故證現行七識望第
八識互為因緣不說五識者五識薰種不能生第八
識等見分故亦不取本識名言種業業雖生本識本
識更不薰種即更互為因緣義不成言以略顯廣者
論說因緣之言顯通種生現現生種二種皆是因緣
也。


【論】等無間緣者緣即有緣慮用也。


【疏】此即初也者曲分為二初約五法中唯取心所二
法餘色不相應無為三法非此緣性故瑜伽菩薩地
三十八云等無間緣唯心心所具辨如彼二約四義
重辨緣體四義者一前聚於後二者自類無間三等
而開通四者令彼定生具辨如疏。


【疏】多同類色者即如身中長養色等許有多種俱起
或如土艸等有多同類色俱轉故非此緣性然不相
[008-0727c]
應是假法無緣慮用故及無為並非此緣性前念心
心所為開導能引招後念心心所故方具此二者謂
開導二義。


【疏】然非唯假義便簡命根等乃至亦是此緣故者外
人問曰命根等是假即非等無間緣者不放逸等體
亦是假應非無間緣答然非唯是假便簡命根等非
是等無間緣以無緣慮用簡命根等非是等無間緣
即無過不放逸等雖假亦是等無間緣故故命根等
非但是假亦無緣慮故不成緣然不放逸等雖是假
然有緣慮故得成緣何得輒以不放逸例命根等耶。


【疏】故命根有等無間義無有緣義者若前念命根體
是一後念命根體亦是一但有前引於後是無間義
而無緣義也。


【疏】無間者顯雖前無間為後緣乃至應非此緣者等
無間者不必剎那中等無間斷等無間縱斷經百年
十年但於中間無異類隔斷亦是等無間緣若唯約
剎那中無間隔名等無間緣爾者即入無心定心望
出定心應非等無間緣故知雖經百年等斷亦是名
等無間緣意說但前心望後心中間無異心間隔故
名等無間緣也無論剎那年月多少也。


【疏】故知唯望自類識為緣義乃至有七八識引寧非
此緣者若正義說唯望自類識為等無間緣雖入無
心定有七八識非與後出定六識為等無間緣若不
如前不正師義即七八異類互作等無間緣也。
[008-0728a]


【疏】顯前滅一心等者顯前引後也問豈無心所唯有
心耶答無有心之時而無心所但以心勝故偏說於
心不言心所故心王開導心所亦開導故名等故一
一心心所望後念眾多心心所皆得為緣又或前一
聚心心所滅引後一心生其實非無心所以心是主
故但說引一心不言心所。


【疏】此乃等屬前後通因果者此釋等字等者即齋等
義前一心亦能開導後一心前即為因後即為果故
一等言通前及後貫通因果故。


【疏】即簡相似法沙門義至非望餘故者彼計心與心
所各自相引不許互相引如心引心受引受想引想
等餘一切准知今解不然一且如前一心望後心心
所能等而開導前一心所望後念一聚眾多心心所
亦能等而開導望後等有力故而能開導故云等而
開導也。


【疏】又等者至故成等者意云等有二義一體等二者
用等體等者前念唯一心王五遍行後念亦唯有一心
王五遍行等即前後念心王心所頭數相似名為體
等故疏云一心一所者解體等也用等者若前念一
个心王有勢用力故能等與後念心心所開導等能
引後念心心所令起故又即前念一个心所有勢用
力即能齊引後念眾多心心所令起即是等能開導
也故疏云等而開導乃至名等開導文解用等也故
疏先明用等後明體等故前念心是無記法唯有遍
[008-0728b]
行別境及心王能有勢用引五遍行至成佛時能引
別境善等多心所令起皆是用等也若如相似沙門
義即唯有體等而無用等至成佛時第八識五遍行
引善十一此緣便闕也又相似沙門亦名著名沙門。


【疏】如色不相應有多類起者且如色有多類起者如
身中長養色扶塵等多同類色俱轉如不相應中有
多類起者且如眾同分中多同類起即如身中有界
同分地同分眼同分耳同分乃至沙彌同分等皆同
時起又如身中百千生住異滅四相俱時起。


【疏】且一身八識雖名多類乃至如草火等者視此文
意釋文外伏難難云一身有八識應非是等答不然
如一身中唯有八識體用各各有別名為等其色等
即有百千同類俱起如一身中長養色等即有多類
同時俱起又如多草被燒巳即成少灰即多色引少
色又如燒草得而生無量烟即少色引多色故皆不
等故疏云如草火等喻應知意云同類色既不等明
知草火喻亦多少不等也。


【疏】令彼定生者即顯後果雖經久遠乃至當定生故
者如生悲想經八萬劫全無眼識後從非想地命終
巳生中有中經一二念巳即起眼識此眼識即是八
萬劫巳前欲界命終時眼識為開導依為等無間緣
引此中有中眼識令起若言等無間緣所依即唯是
前念心王若言等無間緣即通前念心王心所故前
念心心所望後念為等無間緣不可將後念心心所
[008-0728c]
與前念為等無間緣也為因之法若俱或在前為果
之法若俱或在後也。


【疏】不相應假是我宗義者若我大乘及經部明皆許
不相應是假若薩婆多即許不相應是實。


【疏】種子非此緣相者無緣義故。


【疏】若唯一識至自唯一故者此自問自答既言一識
自作緣者明知不取多同類法等以自識唯一故。


【疏】若許八識俱互為緣乃至種子類應爾者若前不
正義許八識更互為等無間緣者如第八識為緣引
生餘七識者即許多識並生今難云種子亦應名等
無間緣以許多類種子俱時並生故。


【疏】故八現識體至乃有百千者此不正師故意說現
有差別得互為緣種無差別不得互為緣不可相例。


【疏】此中間別如前第五卷開導依中解者彼處解云
五識有四依謂同境根分別染淨根本等第六有二
依謂染淨根本第七第八各一互相依也。


【疏】第八十說入無心乃至更有別解者且如俱解脫
阿羅漢得滅定巳後欲入無餘依涅槃時即先以願
力入九次第定謂須逆隔間超越等如是乃至先入
有心定巳次入滅定後始入無餘依涅槃即說滅盡
定名為定中間謂此滅定即在有心定後無餘依涅
槃前即有心定無餘依涅槃中間滅定名定中間也
若餘不得滅定阿羅漢入無餘時即不入滅定如前
第三卷說受生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者此文意
[008-0729a]
說若在定心時不得命終要住散心方得命終即約
第六識說今此論文應云除有願力阿羅漢入滅定
必得命終由願力故也若爾阿羅漢無願力者必住
散心非無心定方得餘終又云縱阿羅漢無願力亦
得命終如即先入滅定方入無餘依涅槃若阿羅漢
住有心亦不得命終如舍利弗又云縱阿羅漢無願
力亦得命終即如先入滅定方入入有心定當他鬼
道坐禪即彼他藍婆大力鬼打舍利弗為入有心定
不得命終也故知於滅定命終者要由願力無願力
者不得滅定中命終也。


【疏】果法既許通一聚法緣亦應爾者既後念果中既
有心心所法故知前念等無間緣中亦有一聚心心
所法。


【疏】於中有四者謂八七六五此初釋第八也。


【疏】阿陀那言顯位通故者比顯通局故阿陀那三界
九地皆通為緣死生位中有開導故此中唯說阿陀
那名言顯此緣通諸位故諸位者謂五位也然賴耶
名局不通諸位所以不說問異熟名既通諸位何故
不說偏舉阿陀那答異熟無記識於三界九地死生
位中開導即得若五位中通前四位不通究竟位故
不說若阿陀那識通究竟位最寬偏舉。


【疏】總舉二人者解曰即是頓悟漸悟菩薩二人若頓
悟色界後生無漏若漸悟即唯欲界後引生無漏第
八。
[008-0729b]


【疏】一切異生即頓悟人者意說若頓悟人直入菩薩
初地等即名異生菩薩若不定性先得二乘有學聖
果或得無學聖果後迴心入初地者即名聖者菩薩。


【疏】得成佛者至智處生故者此頓悟菩薩說也頓悟
菩薩八地巳上方受變易生死身之上而得成佛名
現報利益後報利益者此第十地菩薩生第四禪中
作第四禪中王此第四禪中王業即巳先地前四善
根位作此十王業入初地巳去更不造業即從地前
造得十王業巳遂經百生千生至第十地生第四禪
方受地前所造王業果名為後報即依此後報身上
得成佛名後報利益智所生故者即是菩薩得菩薩
一切智及一切種智之處名處菩薩往彼成佛名智
處生故也摩醯者大也首羅者是自在也或是智人
所生之處名智處也即彼宮名處即智之處十王位
者初地菩薩作閻浮提王位當鐵輪王也二地菩薩
作四天王亦作金輪王問何故不作銀輪王銅輪王
耶答今約大倍增勝前者說故鐵輪王直越入金輪
王位而不得銀銅輪等問若菩薩生四天王天者既
有四未作何天王耶答故知菩薩不作四天王者審
既依每一日是一迴朝天帝釋也問二地菩薩不作
四天王者未審作何王耶答作金輪王又縱作四天
王朝天帝釋有何過以天帝釋大無邊福法故問有
學聖者身在四天王及身在第三禪中得無學果者
即後迴心受變易後得入初地巳去此人亦得名四
[008-0729c]
天王及第三禪王不答准仁王經云十地菩薩作四
天王亦作第三禪王言不作四天王及第三禪王者
據別義作非盡理說第三地菩薩作忉利天王即天
中王也第四地菩薩作夜摩天王第五地菩薩作都
史多天王第六地菩薩作化樂天王第七地菩薩作
他化自在天王第八地菩薩作初禪梵王故大菩薩
皆作梵天王若菩薩及二乘人等皆生大梵王等天
以是破執處故第九地菩薩作第二禪王第十地菩
薩作第四禪王問何故菩薩不作第三禪王答第三
禪以是極樂之處所以菩薩不作也又或有初地菩
薩作鐵輪王或有異生作第四禪王此異生雖作第
四禪王所有功德亦不及地前四善根位菩薩何況
初地菩薩鐵輪王道功德也又雖說十地菩薩功德
位次合當作十王未必要受十王位即一類初地頓
悟菩薩智增者不作鐵輪王即生第四禪中下無雲
福生廣果三天詑宮為依而受變易生死乃頓悟菩
薩至第八地不作初禪王直生第四禪中無雲福生
廣果三天而受變易生死也故知十地菩薩不必受
十王位也若二乘有學無學迴心向大至地前不能
造新十王業故論說云諸聖有學不共無明以永斷
故不造新業亦不受十王位也。


【疏】八十云變易生死至即於此洲故也者解云即於
瞻部洲而受變易生死也。


【疏】必生自在宮唯異生色界後也者若生自在宮即
[008-0730a]
是第十地頓悟菩薩即於色界後第八識引生無漏
即喚頓悟菩薩名異生問論答謂諸異生求佛道者
何故喚菩薩為異生且如初果少斷煩惱尚得名聖
者豈菩薩不及初果耶答從因為名謂此菩薩不是
迂迴直從異生發大乘心行菩薩行求大菩提喚頓
悟名異生菩薩也。


【疏】有學等迴心至不往彼生故者意云若預流果人
迴心巳更經七生業盡遂於第七生中向欲界留身
受變易生死若家家等隨受二性定業盡巳即於欲
界中受變易身若一來果從人中天上受一往來定
業盡巳即於欲界中受變易若不還果者欲界中生
死盡即於欲界身受變易身故於欲界至第十地即
往色究竟天上自在宮成佛有學人必於欲界迴心
受變易身必不生色界中迴心受變易身也若如阿
羅漢延壽即要得第四禪邊際定方始延得命長若
受變易身或初果一來不還雖未得根本得未至定
亦能受變易生死若得根本定亦得變易生死也問
後二果不別受生其義可知巳斷欲界煩惱故不許
上界受變易初之二果發心巳後更受生不此答有
兩釋一云不受由發心力依邊際定助感身業轉受
變易經三大劫一云不定謂發心即受變易或有經
七生方受變易如親光說故佛地論第二云若有學
位迴心菩薩或隨煩惱感生勢力感彼生巳於最後
生伏諸煩惱起定願力資現身因乃至成佛或迴心
[008-0730b]
巳即伏煩惱起定願力資現身因乃至成佛問受七
生巳取三果不解云佛地但說伏感而不說斷故不
取果義亦無失發心巳後不求二乘後勝果故。


【疏】其諸異生至方受殊勝變易身故者意說悲增菩
薩七地巳前即生欲界受分段身至第八地必生第
四禪中下三天中於三天中隨受一身詑勝身故方
受殊勝變易故也或有初地菩薩智增者初地即生
第四禪下三天中得勝身巳方受變易身然今說頓
悟菩薩至第八地色界第四禪中下三天受變易身
者約決定說以一切頓悟菩薩至第八地決定生第
四禪故不妨亦有初地智增者初地即生第四禪受
變易身且如第八論說阿羅漢獨覺巳得自在菩薩
得受變易身者亦據決定說不妨於中必有預流等
前三果有學人亦得受變易以有學中不決定故謂
有學中不迴心者即不受變易身故第八論說無學
人得受變易此亦如是若言頓悟菩薩至第八地生
第四禪據決定說於中亦有初地智增即生第四禪
也若爾悲增者初地必不生第四禪也要至第八地
或有初地二三四五六七八地等巳來生第四禪下
三天受變易身者皆依智增菩薩說此諸菩薩受變
易巳更不向餘處實受生也。


【疏】大自在宮者乃至初於彼起證者此大自在宮即
在五淨居天上故六門陀羅尼經說薄伽梵在淨居
天上依宮而住眾妙七寶莊嚴此淨土即名他受用
[008-0730c]
土然彼天處三藏兩解一云正在淨居上亦屬色界
有別所處如大品經說一云即是菩薩淨土住處不
定或在色界淨居天上或東西方等如說西方極樂
世界等此即他受用土也以自受用土周遍法界菩
薩不見故若菩薩於中作佛而即成自受用佛土也
即十地菩薩於他受用土中即菩薩自身而成自受
用身佛若第十地菩薩不見諸佛自受用土唯有諸
佛乃能知之即此大自在宮若論於繫此大自在宮
即是不繫法若論處所即在色究竟天上別有處所
若論攝在者此大自在宮即是色究竟天攝若論第
十地菩薩身即是色究竟天攝若論第十地菩薩即
是無雲等三天中身攝也若第十地菩薩未成佛即
在他受用土中若巳成佛即諸根遍於法界是自受
用身也。


【疏】此唯他受用土至同一地故者此大自在在宮即
是他受用土第十地菩薩報身往彼大自在宮非是
生彼也即第十地菩薩於受用土中成自受用身佛
此第十地菩薩先是第四禪中下三天中身後往大
自在天雖天有別同是第四禪中一地身故言報者
即是異熟果名報身非是三身中報身也。


【疏】據實受變易在下三天處未得生淨土者若八地
巳上頓悟菩薩等於第四禪中下三天中受變易身
未得生大自在宮至第十地滿方得生大自在宮今
言生者但往故名生。
[008-0731a]


【疏】第十地極薰修故得生其中者若不還果即有漏
無漏雜修靜慮生五淨居天今第十地菩薩即不作
雜修但由願力定力智力等極薰修往大自在宮也
若前九地菩薩但名薰脩不名為極。


【疏】然成佛時必要往自在宮成佛就勝處故者然漸
悟菩薩於欲界身第十地滿即往色界第四禪中大
自在宮而成佛也。


【疏】後往色界及諸淨土者即初地巳上菩薩即於他
受用淨土中受生即第十地菩薩所住十重他受用
土今者二乘有學無學迴心巳去既受變易身後時
入初地巳即自身作神通往初地中他受用土供養
諸佛既初地滿即作神通往第二重他受用土中供
養諸佛乃至第十重他受用土中乃至第十重他受
用土亦然蓮華化生其他受用土中無女人即云無
胎生也。


【疏】有說勝鬘經即許有多變易生者即古時大功德
說受變易身死巳更受變易生如是展轉許有眾多
變易生死者至第八卷二種生死中會。


【論】有義色界至亦得現前者此下第二護法正義宗
中有二初總釋色界有迴心者後別簡色界有不發
心者此初文也謂漸悟菩薩欲界頓悟不異前師故
不重說而漸悟中或有色界初發心留彼界身者今
說。


【疏】許佛亦往菩薩生彼者許佛亦往色界菩薩亦生
[008-0731b]
彼色界教化有情又云許佛亦往者然尋經文唯見
色界諸天下向佛邊聽法發心得果亦不見經文佛
往色界化有情然色界聲聞有學無學亦向欲界佛
邊發心而迴心向大受變易身亦許生彼無過然作
佛總有三種一者隨類六趣謂作鹿王身等二者即
有小乘作佛即一四天下唯有一个丈六化佛謂化
二乘異生及資粮位中菩薩稱彼根宜現通說法令
各護得諸利樂事三者大化佛即是一三千世界唯
有一个化佛此大化佛唯化地前加行位中菩薩乃
至欲入見道亦見此化佛化入見道後出見道時不
見大化佛但見他受用佛化之此他受用報佛為地
上菩薩唯說一切法如幻如化此地菩薩雖見化佛
為地前二乘異生說法而不領受先以知故若第二
地菩薩唯領受第二地法於初地法亦不領受初地
法即先以知不稱機宜故不領受乃至第十地菩薩
見佛說法即領受若見佛為九地說法亦不領受以
根法不相稱故又若預流果受變易身有阿羅漢是
分段身以天眼力亦不能見以變易身是微細故又
若初果乃至阿羅漢皆受變易身雖彼此俱是肉眼
以同類故亦得相見雖有學無學不同皆受變易身
故也菩薩不然若有同是初地菩薩同受變易身雖
有肉眼亦得相見若初地變易身菩薩即不能見第
二地變易身菩薩以第二地是殊勝故若第二地菩
薩以神通力現身令初地菩薩亦得見之乃至入心
[008-0731c]
不知住位菩薩住位菩薩不知滿地心菩薩即十地
之中變易身菩薩前不能見後後能見前地前又預
流果受變易身巳即無妻子等又如初地菩薩中或
有受變易身者或有受分段身者或有頓悟者或有
有學無學迴心者此等諸類菩薩若受變易身或受
分段身雖即不同所有功德智慧皆悉相似皆得見
百佛世界能化百類有情等亦同在他受用佛土不
可同是初地菩薩受變易者能見多佛受分段者便
見小佛必無是事故皆同見百佛世界所化菩薩欲
界分段身亦有父母妻子故若佛化受變易身菩薩
於淨土中乃至女人名字尚不聞豈更有父母妻子
等耶以所化變易身菩薩無實父母妻子等故。


【疏】唯除初二果及獨覺至無故者若色界中無初二
果及獨覺發心則初二果唯欲界有若部行獨覺唯
在人中有唯除北俱盧洲通餘三洲有也若麟角獨
覺唯於南閻浮提有故色界中唯有不還阿羅漢發
心也。


【疏】不言唯欲界遮餘界無故者此護法會瑜伽文即
餘色界亦有聲聞迴心而受變易身也。


【疏】不言餘洲餘洲豈無至引生無漏者意云除北俱
盧洲餘洲皆許有變易身也故知亦有聲聞於色界
中迴心然後引生無漏也。


【疏】一切下色身得非擇滅者若生色界中受身即於
欲界身得非擇滅若無色界即於欲色界身皆得非
[008-0732a]
擇滅以此聖者斷下煩惱得生上故。


【疏】非定所生色可成身留故者若無色界變起定果
色雖有色塵等亦無實五色根亦無實扶根塵故不
可以定果色而留身也。


【疏】中陰經中至非大乘義者然大眾部師說色界無
界中有眼等六識及色界亦有六塵也即彼從知足
天沒而受人中中有於中有中廿年化無色界有情。


【疏】唯約處為言唯立淨居全無發者問聲聞亦不生
大梵王天彼天即無迴心所事何故經文唯除五淨
居不除大梵王天耶答其大梵天中亦有餘異生而
未發心彼天處無聲聞也或八地菩薩化大梵天等
也是故不除。


【疏】今第二會者意云若第二會即當舊大品經第十
五卷說若依今大唐三藏所譯大般若六百卷第一
百二十九說十六會中當第一會也或可今字未詳
未宜更勘餘本。


【疏】若前師解此文者至有何別因獨無迴心者意云
若前師釋此文大般若經言色界初禪三天二禪三
天三禪三天乃至四禪下三天發菩提心者即據地
前異生凡夫者說非是二乘有學無學等於色界中
能發心也若約二乘有學無學發心不約異生等發
心爾者何故經中偏說有學無學發心不說五淨居
天不還果發心耶有何所以淨居獨無迴心者故知
唯約地前異生發心者說。
[008-0732b]


【疏】第二師云一以經證等者即大般若經說色界中
發菩提心者也二亦由理即不還果生五淨居更不
生無色果既生淨居天趣涅槃近躭寂心堅化必難
得故無迴心者然樂慧上流即生五淨居受不生無
色界言樂慧者以色界中定慧均滿故若樂定上流
即避五淨居直生無色界此即理也。


【疏】二理既齊其文共會者即前後二師道理皆齊又
二師解共會經文。


【疏】雖初則發心要經多生乃至方受變易身者不者
解云此中問意佛地經及此論既許初二果人受變
易身然初二果人雖初即發菩提心巳或經一生經
或二生乃至七生身方受變易身亦應許有不還果
人先於欲界中發菩提心巳從欲界死巳故生色界
中身方受變易身何不然。


【疏】一云無也生色界者指不還果人今生色界名生
色界者非是巳生色界也必非經於欲界生者既得
不還更不經於欲界生以欲界業盡故意說不還不
同初二果人經於欲界受生此亦舉不還不同二果
也疏云不還聖者巳下方說不還不生色界所由又
云生色界生必非經於欲界生者解云生色界者指
不還也雖合生色界然不肯向色界更經一生何況
多生又亦不肯生在色界却向欲界生發心以欲界
業盡故何作此說答以第一師許不還果人必於欲
界發心無上界發心者故作此解即前亦應許有欲
[008-0732c]
界發心至上界生身方受變易者不難也故疏中答
問有二解第一解是前第一師也故前師說云必無
欲界發菩薩心巳從欲界命終生在色界方受變易
身也如有人於此現身上得初果巳更不經生即得
第三果更不經於欲界中生以欲界業盡故又有二
乘人或得初果二果巳於欲界或經一生二生乃至
多生巳此初二果更不生上界以經欲界生故即於
欲界中而取阿羅漢果也故俱舍云欲聖不經餘界
中生也或於欲界中有不還聖者發菩提心巳得根
本定得宿住通知欲界業盡而厭麤身即便急引變
易也或於欲界中有不還果雖發菩提心不得上根
本亦不得宿住通即不知欲界業盡但厭麤身即便
急引變易身也故於欲界中發心即於欲界身而受
變易生死也故不還巳不同初二果勝人初二果人
欲界業未盡故望初二果人亦有不得通者然由有
聖道力故小分亦有能知欲界業生多少者亦有初
二果人不能知欲界業生多少也此初二果業力所
牽或有即發心時即受變易生死或有發菩提心巳
或經欲界一兩生乃至第七生身方受變易身此初
二果於未至定中而得變易生死也故不還果人發
菩提心時即受變易生死謂欲界業力盡故通力勝
故厭惡染故故不肯上界更經一生身受變易身也
何況多生總結答問意也如前初二三果有經生不
經生有得根本定通有不得者皆約根利鈍以明故
[008-0733a]
有差別。


【疏】二云既無文遮如七生者發心留身未必同時乃
至於理無違此第二解為解即是第二護法師也此
師意說既無論文遮即許欲界中發菩薩心巳生色
界中方受變易身也由如初果發菩提心巳或經一
生即受變易或經二生乃至七生方受變易身故發
心留身未必同時不還亦爾有欲界發心於色界生
身受變易生死何以故謂不還果人欲界業盡故又
未得第四禪邊際定資故業可得留身所以欲得生
色界依殊勝身受變易身也由如是理先於欲界發
心或生梵眾一天受一身即受變易或有生二天謂
梵眾梵輔受二天身巳即受變易也或生三天處方
受變易乃至或生一地方受變易或生二地三地四
地乃至廣果天身方受變易身皆不遮也然不還果
發心向大於上界受生地地地中不得重生隨其天
處但受一生即得然疏中說未得邊際定可資故業
故欲得依勝身方受變易者此文且據一生說非是
盡理疏云未得邊際定約第四禪中邊際定說故是
不盡理也今難曰亦有初二果人依未至定中而得
受變易身如何言不還果未得邊際定不得受變易
身耶然小乘說六種法唯依邊際起一者宿命二者
無定三者願智四者法無礙解五義無礙解六者詞
無礙解然邊際有二種一者邊際謂第四禪二者果
邊際謂第四禪中上上品定故知疏中解不盡理應
[008-0733b]
云不還人欲界發心向上界中說勝身受變易者而
將為勝也。


【疏】為三界處為不爾者問意云此實報土大自在宮
為是三界處隔為不是三界處攝耶。


【疏】佛地論說此他受用乃至即色究竟天攝者此他
受用佛居受用士為第十地菩薩說法若論處攝即
向色究竟天攝若論界繫即是不繫菩薩欲上大寶
華王座時節大長遠千劫學佛威儀等即有十種相
現即大寶華王是一切也若菩薩座華王座巳即十
方一切世界佛第十地菩薩及他受用佛一時雲集
摩菩薩頂其菩薩即入金剛喻定一剎那中頓斷三
界二部種盡至第二念既成佛身是徧法界廣如華
嚴經十地品說此諸佛色身而是無礙狀似法處中
無對色也問大自在宮唯在淨居天上亦為在諸處
有耶答今且答今且約在淨居天上其實東西南北
上下十方皆有也如法華經說常在靈鷲山等故像
法決疑經普廣菩薩問十方淨土等故知不唯在一處。


【疏】有妙淨土出過三界者意云此淨土亦繫亦不繫
如佛變及第十地菩薩後得智所變即是無漏三界
不繫若第十地菩薩有漏第八識所變者是有漏三
界繫能變識是界繫所變土亦爾意說如佛第八識
變及菩薩第六識後得智變即不攝故云有妙淨土
出過三界也若據第十地菩薩第八識變即是色究
竟天攝也以淨土極勝故然淨居天不知有亦不往
[008-0733c]
彼唯是他受用佛為第十地菩薩說法之處。


【疏】隨是何繫染不染識引生何地無漏識起者染者
即頓悟菩薩有人法執不染者謂二乘無學唯有法
執謂此二人身在欲界發其有漏第七識隨第八識
亦是欲界繫若入初禪平等性智時由第六識先依
初禪入法空觀所以第七識與平等性智相應即是
欲界染不染第七識引生初禪平等性智乃至引起
二禪三禪乃至有頂平等性智皆准此知現疏無此
文疏主言有覆名染無覆名不染者即約總語何以
故此法執若望二乘名為無覆即名不染若望菩薩
即是有覆即名為染今言有覆引生無漏即望菩薩
不約二乘故知法執唯名為染應言謂從何界染第
七識引生何界無漏第七識也若兼無學迴心說者
即法執望二乘迴心亦是染有覆何得有不染第七
亦得有無漏第七且如頓悟菩薩第六識先入生空
觀以伏第七識染我執即第七識唯有不染法執在
次彼第六識即起法空觀引平等性智起時亦得名
第七不染法執引無漏第七也問今云不染對何說
不染耶答但對我執名不染以不染生空智故生空
智起時我執巳以伏故名不染雖有法執在亦名不
染對菩薩名不染也。


【疏】謂此師說有人法執故乃至皆互相生者謂即護
法師說第七識具有人法二執今言第七識中染者
人執不染者法執者通望二乘說也如第七識先有
[008-0734a]
人執後入生空觀等時即第七識是無覆即是有覆
染引無覆不染後出生空觀時即是無覆即是無覆
引生有覆也又如預流人身在欲界入生空觀時即
欲界有覆第七引生欲界無覆第七乃至一來果家
家等皆准此知又不還果身在色初禪地入生空觀
及生空後得智及所引滅盡定時即是初禪有覆第
七引起初禪無覆無記第七識後出觀時即初禪無
覆第七引生初禪有覆第七識也乃至身在非非想
初得無學金剛喻定時即唯是非想有覆第七引生
非想無覆第七識言與非無漏心時染皆互相生者
意說第六識起生空觀時名與非無漏心時由第六
入觀第七有覆染引無覆不染故云染皆互相生也
前雖巳說其義未彰今更再陳恐無惑也又云與非
無漏心時者意說彼無漏第七與染第七互相引生。


【疏】在下二界有漏第七乃至與第八識同地繫故者
前初地以上菩薩皆不生無色界唯生欲色二界若
有漏第七識但與第八識同地繫故且如頓悟菩薩
或無學漸悟菩薩身在欲界第六識入初禪定起法
空妙觀察智時即是欲界中有覆第七識引生初禪
平等性智想應無漏第七識乃至第六識起非想
地妙觀察智即是欲界有漏有覆染第七識引生非
想平等性智即能引第七唯是欲界繫所引無漏平
等性智通色無色界也或菩薩身在欲界第六識起
色界妙觀察智即是色界有覆染第七識引生色界
[008-0734b]
平等性智後出觀時即是色界平性色界有覆第七
乃至第六識起非想地妙觀察智即是色界有覆染
第七引非想地平等智後出觀時即是非想平等智
生色界有覆染第七也非無色界有覆七識能生以
地上菩薩不生無色故疏且總相云染不染第七識
應言唯染第七以法執我執望菩薩皆是有覆染故
雖望二乘法執第七亦名不染無覆而今且望菩薩
非餘。


【疏】菩薩滅離無色生故者地上菩薩滅無色生業故
云滅離無色生。


【疏】此言染識為緣及果者此有二意一染識為緣者
謂第七及果者即第八識總報果故與第七同地繫
故在下二界二果者即是無覆不染第七識唯與法
執相應者由染第七引起故得果名此染不淨第七
但在下二界繫以地上菩薩不生無色。


【疏】所引無漏平等性智乃至不可言第七是下地等
者解云即能引有覆染第七是欲色界繫所引平等
性智通色無色也又如因位十地地中其第七識即
隨第六識也且如初地以上菩薩身在欲界第六識
起初禪法空觀其第七識起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即
隨第六識初禪同地法也若第六識起二禪法空觀
時其第七識起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即隨第六識二
禪同地法也乃至第六識起非想地滅盡定其第七
識起平等性智平等智即隨第六非想同地法也若
[008-0734c]
佛果第七識平等性智與第八識同地也不隨於第
六也前說如來唯依第四禪故故疏云如因位者意
顯異佛果。


【疏】三界九地有漏望無漏乃至各容故者此有四門
一三界相望為等無間緣二九地相望上下地為無
間緣三有漏無漏相望為等無間緣四善惡三性為
無間緣於四義各各互作等無間緣故論云各容也
此言善惡者約於欲界中三性相望為等無間緣不
約上界如上界無不善法故解云若欲界死還生欲
界即得以三性能引生欲界有覆潤生愛又如初禪
死還生初禪其命終心即通有覆無記及善性心死
引起初禪有覆潤生愛結乃至有頂死遠生有頂亦
然若欲界死生色無色不得以不善心及有覆心死
故以要離下界染方能生上有故若未入順解脫分
善即通欲界中皆思慧是也亦通四禪中皆思慧若
決釋分善四善根唯是色界修慧也若次第修行者
初二果決擇分善修慧唯在初禪未至定也若不還
果利根者先世間道六行伏斷惑超前二根無超第
三果者即是決擇分善即通在五地謂四根本定及
初未至定或通六地及中間禪也若菩提決擇分善
初𤏙頂下忍等位即通下三禪中善上忍位即唯在
第四禪故下論云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禪
方得成滿若麟角獨覺四善根即唯第四禪中有也
以為互時促欲不容起下三禪中決擇分善也其無
[008-0735a]
色界即無三乘解脫分善及決擇分善也問得初果
巳者更有順決擇分善以不答無也唯未得果前有
順決擇分順凡見道真實決擇智故若初地巳上菩
薩於修道位中唯有順決擇定無前四善根故俱舍
論云定有四種一順退分謂從淨定出巳即起煩惱
退故名順退分二順住分且如從初禪定亦出亦不
進亦不退中品而往名順住分三順勝進分如從初
禪出得入第二禪定即名順勝進分二禪巳上亦然
四順決擇分如從定出即得無漏名順決擇分定即
初果巳去亦得順決擇定也義准大乘菩薩亦合有
此四種定也作法如前問加行位與加行道何別答
加行位唯地前菩薩有加行故進斷後惑皆有加行
無間道等問三乘人初起無漏心唯用色界有漏善
心若巳後起無漏心亦用欲界無色界有漏善心引
以不思之。


【疏】五識中初三識上下言自類至不可言互唯一界
故者若眼耳身三識即欲界及初禪即上下界更互
為緣也若鼻舌二識唯在欲界有上界無色即不可
言上下界互為緣若鼻舌二識善等三性亦更互為
等無間緣。


【疏】此言善等亦隨所應上下界地者即欲界善眼識
為緣引生初禪無記初禪眼識初起時既是率爾心
明知是無記也或初禪善眼識引生欲界眼識初起
時亦是無記也耳身二識准知。
[008-0735b]


【論】有義五識有漏無漏自類互作等無間緣等者此
有二師說此師意說初地轉五識得成事智乃至十
地中皆容與有漏互起後師不許為正此論第十及
佛地論皆有此兩說。


【疏】第八所緣必同漏無漏故者五同識亦緣五境由
與根同境故所以有漏根發無漏識此有阿妨故作
此說。


【疏】此二於境明昧異故者不可無漏明識依有漏闇
根也。


【疏】此中譬喻如在餘位極成眼等根者意說餘因位
極成眼等根即是此中譬喻也。


【疏】如餘因位者意說如餘因位極成眼等根也。


【疏】若准前師十地乃至初起雖必在欲界後起亦通
色界者十地之中得無漏五識八地巳去既受變易
身明知初地巳上菩薩定得無漏五識同佛果後引
生無漏五識故。


【疏】云初起雖必在欲界後起亦通時色界者初師意說
准下第九論文諸頓悟菩薩初入見道得初地時唯
依欲界善趣身起即初入見道時即是欲界中五識
初引生無漏五識故云初起雖必在欲界若菩薩入
初地巳或生色界受變易身引起無漏五識故云後
起亦通色界也上言於理無違者此師許十地得起
無漏五識故無明等難許明識依闇根起於理無違。


【疏】異生成佛必是色界第八識後引生無漏者即喚
[008-0735c]
頓悟菩薩名為異生據本名說以不是經聖迴心故
云頓悟於色界後成佛時引無漏五識也。


【疏】八地巳去菩薩便無鼻舌識等者此中即約十地
菩薩身生色界者說以鼻舌二根於色界第四禪繫
故無鼻舌二識以此二識唯欲界繫故若漸悟菩薩
身在欲界乃至第十地巳來皆具五識以所留身唯
欲界故是以具五識也問頓悟身生色界即無鼻舌
識漸悟菩薩身在欲界即具五識應頓悟菩薩不及
漸悟菩薩耶答不然頓悟八地巳上身生上界受變
易身佛果難思諸根互用三識聞香於理何失地法
無故不應為難若無鼻舌二識即不及者亦應色界
天身不及欲界人也以無二識故彼既不爾此云何
然又如小乘說漸次行者從初果乃至極果次第斷
八十一品煩惱得八十一品無為超果之者得無為
即又三十四心成佛見道十六心九無間九解脫得
無為小即應次第行者勝超果佛者故知不爾廣如
大抄。


【疏】或二根處身根聞香等者意說鼻舌根處次有身
根即用身識聞香此有何意答以鼻舌身三識是合
中知故所以無二識用身識聞香甞味等又色界次
無段食設有鼻舌於彼何用何況第八地菩薩以捨
虫身非段食身。


【疏】雖有此解由如是義前師解好者雖有此後解者
欲界鼻舌識依色界中鼻舌根今不取此後解即取
[008-0736a]
前解眼耳身三識亦用聞香等於理為勝。


【疏】善無記性多唯善性有通無記者此文意說若第
十地菩薩臨欲成佛時用何性五識引生無漏五識
耶故今疏中云通善性無記性其五識於中即多唯
是善性少分亦通無記謂非臨欲成佛時五識一切
時通善無記性今言善性者即是修所成攝由八地
巳去菩薩第六識中修慧引起五識中或二識或三
識是善性或一識或二識既是率爾心即是無記性
故五識中或是無記或是善性從此巳後即引生五
識亦由善性如目連第六識入無所有處中有漏無
漏定耳識聞欲界聲率爾聞聲是無記性非是修慧
所成巳後是善性即是修慧所成故三慧所成者唯
是善性今此亦爾第十地菩薩第六識中常無漏善
其五識若起卒爾心率爾心是無記故非是善性修
慧所有五識無不善性起善性多無記性少。


【疏】此合八識入十二心為無間緣者十二心者欲界
有四心謂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色界有三心
但除不善有餘三心無色界有三心准色界合三界
有十心於無漏中有二心謂有學無漏心無學無漏
心都計有十二心也為無間緣者大乘中欲界無覆
無記心能引生上二界無覆無記心為等無間緣即
是欲界第八識命終生上二界從上生下亦爾又下
界有覆無記能引生上二界有覆無記心為等無間
緣即是第七識欲界命終生上二界從上生下亦爾
[008-0736b]
識准知若論引無漏即此七八二識普能引無漏如
前巳說不同小乘小乘中唯說善心能引無漏必無
有覆無覆心能引無漏也。


【論】心或相應者所言或者是三性不定義意說心王
與三性心所相應者多不定或時與信等善心所相
應而緣於境或時與不善貪等相應而緣於境或與
有覆心所相應或時與無覆無記等心所相應故云
或也。

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八末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八末



【疏】此中有二師乃至或唯緣實者即是西方諸師中
有二解也如疏云前師後師者即指西方師也。


【疏】此則明非所執者意說眼識等不緣遍計所執以
所執無體故不能生識或恐眼字錯應是曾字將順
文義更撿餘本。


【疏】依他無為可有力用至名為緣者意云如依他有
為法及無為法並是有而有力用能發於識及正智
等故名為緣者是緣相假籍義非能緣也。


【疏】即簡經部眼識緣和合色體是假法乃至而非是
[008-0736c]
緣以無體故者意云經部境等色是和合假攬多極
微成故所以自計細實麤假然許五識所緣今須簡
也大乘麤實細假許五識緣有宗麤細俱實問且大
乘中如前西方古一師許眼識緣長等假法與經部
眼識緣和合假有何別也思之可知。


【疏】帶者是心似彼境相義乃至如前第二卷解者帶
者憑杖義由如病人託杖方起心心所法託境而生
即心心所憑杖境方生心名帶帶者是心似彼境相
義即能緣之心有似所緣之相者即是親相分也然
此相分小乘說為行相即能緣心攝即心外法是所
緣也若大乘有二重相若約親所緣者即說相分是
所緣見分名行相即縮頭相也若說依本質名所緣
即出頭相也帶有二義者即是西方古師釋及唐三
藏釋名二義也。


【疏】以此理故意云以能緣帶境之相狀生故般若毱
多先於正量部中出家建此道理遂計出正智緣真
如應無相分以無相狀故遂造謗大乘論云正智緣
如應無所緣緣以不帶真如境相狀故也。


【疏】謂正智等生時狹帶真如之體相起者是即正智
託真如而為境而方起故唯識第九云緣真如智雖
無相分而可說此帶如相起不離如故如自證分緣
見分時不變而緣此亦應爾。


【疏】不一不異者若約法相門中解即真如是所證以
正智為能證故有為無為二種別也今者約根本智
[008-0737a]
上行解說者說正智證如時即約無分別智上作不
一不異行解也又作有相等行相等行相行解也故
云非非相也非相者無有有相也非非相者亦不不
無相也。


【疏】若相言體即有同時心心所乃至雖有所託然非
所慮者此文難意若有體法即名所緣緣者其心心
所同時起時即心所亦有體其心王亦杖託心所方
生其心所應是心王家所緣緣答心所望心王雖有
所託而無所慮即心心所同緣前境不能親緣心所
故不同緣如智親狹帶如體起故心所非是心王家
所緣緣也問何故有此文來答意說云具所慮所託
方是所緣緣也。


【疏】前句是緣者即論中謂若有法是緣也此句是所
緣緣者即論中是帶巳相是也故云心或相應所慮
所託是所緣也又前句是緣此句是所緣者即真如
法即是前有體法是緣義所託即是後句是所緣義。


【疏】或此相應法是所緣緣果者由有所緣之境故即
能緣心心所得生即所緣境為因能緣心心所是果。


【疏】謂能為緣生能照法者若五色根及識等皆名能
照法若言能緣法唯是說等其根等不能緣故何故
有此文來耶答將欲解其所慮所託故先起難也。


【疏】設為彼所詫彼得生者如五色根但與五識為所
依所託然非是五識所緣也。


【疏】雖無分別亦能慮故者意說無分別智離妄分別
[008-0737b]
亦能緣慮也故得成所緣緣。


【疏】安慧等師既無見分如何解所緣者若安慧等師
既無見分即無能緣慮能託無色等相分故即無所
慮所託也汝云何解此所緣緣義耶。


【論】此體有二一親二疎者此辨差別也親者謂影像
相分是巳體分非相所攝名之為親與能緣心不相
離名巳體分故論云若與能緣體不相離是見分等
內所慮託是親所緣緣本質青等非巳體分相分所
攝名之為疎故論云若與能緣體雖相離為質能起
內所慮託是疎所緣緣解云為質能起內所慮託者
謂本質境為質能起影像相分。


【疏】一是有為即識所變名內所慮者即是親相分是
親所緣緣疏中雖無託字准理合有略故無也或疏
文脫准下疎所緣緣中有託字。


【疏】即如自證緣見分等者即如自證分緣見分及自
證分緣證自證分自性分緣自證分無分別智緣真
如等並是親所緣緣。


【疏】空等雖是無為所攝乃至若依本體即是真如者
虗空等者等取擇滅非擇滅不動想受滅此五無為
依真如上假立若正智緣真如時亦緣五無為體即
是真如也即依真如無為上假立如第二卷論云離
諸障碍故名虗空若依識變即有為攝即不實名假
即前第二卷中識變虗空識變虗空既有生滅即是
有為攝若從本質判性即是無為故識變無為唯是
[008-0737c]
獨影唯從見若論性即從能緣見以判三性若從法
攝以有生滅唯是法同分收若緣執離蘊法亦是從
能緣心判性亦是獨影唯從見即人同分攝若心緣
過去想亦爾若緣色相分即是色攝若緣心相分即
是心攝言故無別說者意云故唯說真如不別說虗
空等。


【疏】然雖眼耳等至不杖為質故者意云此釋通外難
外難云若託他所變或自八識中別識所變為自質
境方是疎所緣緣者且如眼耳等根望眼耳等識為
是親緣為是疎緣耶故舉疏答云然雖眼耳等根亦
第八識變望眼耳等識非是二緣何以得知非二緣
耶答不親取故不是親緣不杖為質故不是疎緣。


【疏】要為本質至之相分似本質相也由質為緣而得
起故。


【疏】謂杖為質至故名所緣者此釋疎所緣緣也言杖
為質起故名緣者意說本質為緣起影像相分此相
分是內所慮託故論云為質能起內所慮託也即見
分變此內相分似本質法故名所緣即是疎所緣緣
意說本質起影像相分名緣緣由也見分變此內相
分似外本質法名所緣或可本質望見分即為所緣
意云本質能起影像相分名緣即此本質望見分是
所緣由如面質非但能起鏡中面像即本面亦是鏡
所照也此亦爾。


【疏】親所緣者是帶巳相以來釋親所緣緣可知。
[008-0738a]


【疏】此即疎中即影像相分至名能起內所慮託者先
問云未審疎影像相分為是親緣為是疎緣若是親
緣者即不合約本質而說若是疎緣者即不合起於
內心未知此相是何緣攝即有此問應解云且如疎
中影像相分是帶本質之相帶由似也如云面熱似
火此相亦爾似本質故不同親中見分上相也見分
上相與見分不相離故此相攝屬本質以離見分故
疎緣故緣此相時即緣本質故本質望見分名疎所
緣故知不是親緣中攝故此影像相似本質之相名
為所緣由此故說本質能起內所慮託名所緣義不
言本質起內心也若言能起內心者即是緣義即親
緣中相分是有體法為緣能起內心故是緣義本質
不能親起心故今者意成此緣義所以本質能起
影像相分名緣即見分變此相分似本質法名所緣
也。


【疏】起相分是所緣義者意說本質能起影像相分相
分似質是所緣義也意說本質為緣能起相分此相
分極似本質若緣相時即本質望見分亦是所緣也
又解起是緣義起相分是所緣義者周云此親所緣
緣也起是緣義者相分有體為緣能發生心故是緣
義起相分是所緣義者意說心上變起相分緣者是
所緣義故疎中本質但能起內所慮託相分不能親
起內心故云不起內心問親所緣緣與疎所緣緣二
緣行相云何差別答相分與見體不相離名親所緣
[008-0738b]
緣即如眼識上有青相相從緣生是有體法為緣能
起內心名緣緣者緣由假藉之義即此相分於識上
現是識所慮法故名所緣此即名為親所緣緣唯約
自親所變相分作法不約本質也若疎所緣緣不約
自所變為論唯藉他所變本質為緣自識於中變起
本質之相名所緣此即名疎所緣緣問如何得知疎
所緣緣杖他變本質為境耶答如論中言若與能緣
體雖相離為質能起內所慮託故下論云能緣或有
者意說能緣心或有外本質能為緣發起內影像相
分故是疎所緣緣或取自一身中別識所變為質自
託彼變如眼識要杖他第八識所變色境眼識亦變
相緣問若無外質得成疎所緣緣不答無本質法不
成疎疏所緣緣。


【疏】但是能緣之心皆有者意說但是能緣心皆有親
所緣相故離內所慮託相分心不生故所以大乘緣
無不生心心起必須有相分故心起時定有親所緣
緣。


【疏】疎所緣至心亦生故者意云能緣之法者是能緣
心望疎所緣緣有無不定以疎所緣緣望心外本質
本質若有心起時定有疎為緣緣若無本質心起即
無疎所緣緣故有無不定也如緣實我法及緣通未
等雖無本質心亦得生故論云離外所慮託亦得生
故無疎所緣緣故但無本質而心生時皆無疎所緣
緣。
[008-0738c]


【疏】然亦能變他依處者相似名變不杖他生者此第
一師云如張人身上扶塵餘他百千有情皆於張人
身上同處變作扶塵時餘人等各自於張人身上變
起扶塵餘人亦不杖張人身似為本質方變起也若
張人自於身上所變起扶根塵即有受執用若餘人
於張人身所得扶塵即無執受用故云相似餘人更
互相望亦爾自他宗皆不相杖質也。


【疏】即種子等亦扶他變乃至他即為影像者此第二
師意說自身第八識要杖他人身中五根種子器世
間等以為本質自身方變影像五根種子扶塵也故
他身中五根種等望他即為影像也其餘人第八識
亦扙我自身中種子等為本質他人方變起影像根
身種子扶塵等故故他望自身種等亦為本質。


【疏】謂前第二卷說若不變他應無死後尸骸等事者
若不杖託他身為質自變扶塵者前人死後或生上
界或般涅槃即無屍骸等事要須扙他為質而變起
扶塵前人雖死後還有死人被他喫血肉等今現在
屍骸皆是現在有情所變扶塵若自前人所變者雖
死後即滅故知杖他為質變他扶塵等得受用食等
故前第二卷云或生他地或般涅槃彼餘屍骸由見
相續等受用故故疏云即以他所變為巳第八之質
乃至以中邊文變他為定者即以辨中邊云變他身
扶根塵文為證也。


【疏】非諸有情種皆等故乃至彼人少者如何相杖者
[008-0739a]
解云疏主意說三乘定性人種子名少謂三乘定性
人各各自有一人自乘種子無餘乘種子且如聲聞
定性唯有一人聲聞乘種子無餘乘種子餘二人亦
爾故名少也若三乘下定性人種子最多或有一不
定性人有二乘無漏種子無菩薩無漏種子或有一
不定性人有聲聞菩薩無漏種無獨覺種或一不定
性人有獨覺乘種子無餘乘無漏種或有一不定性
人三乘無漏種子皆有故此等人無漏種子最多也
若疏主作此乘三乘無漏種子多少說者不然以有
漏第八不緣三乘無漏種子如何可言第八緣無漏
種子也今哲法師解云應言順三乘無漏種子多少
謂三乘定性人順無漏種子最少且如定性聲聞人
唯有一具順聲聞人解脫分有漏種子一具順决擇
分種子無餘種子然定性獨覺及菩薩亦準此知若
不定性人順無漏種子最多或有一類不定性人有
聲聞種性獨覺種性即有兩具順解脫分有漏種子
兩具順决擇分有漏善種子餘者亦然或有一人具
三乘種性即有三具順解脫分有漏種子三具順决
擇分有漏善種子二乘不定性人展轉作一一皆有
二具順解脫分種子順決擇分准知故此等人種子
㝡多若種子少者如何託種多者得為本質耶又如
預流人一來不還煩惱種子漸少異生煩惱種子既
多如何託此預流果少種子為質耶五乘種子亦准
此知。
[008-0739b]


【疏】若彼救言至不等者不緣者第二師釋。


【疏】何故以下至不可用者不緣者論主難第二師也
汝言種子齊等緣不等不緣者今難云亦應第八識
他土及他扶根塵可受用故自第八識緣若種子及
他五根不可受用故自第八識不緣之。


【疏】此中且以種子為難五根亦無受用之義如何變
他者然此論中且以種子為難應將五根為難難云
他人五根既自身不能受用亦不託他五根為本質
也。


【疏】若因若果位至即因中不定者意云第八在因中
疎所緣緣有無不定若變他依處得有疎所緣緣若
望他根種子於自無受用義所以不變及死後根種
子無所以不變即無疎所緣緣故因中不定也在佛
果中有無亦不定者意云佛果第八緣無為三世等
法無本質故無疎所緣緣若緣餘有為法即有本質
有疎所緣緣。


【疏】因中五數唯託心王所變為質者不然哲法師解
云因中五數亦託自第八識心所變為質亦能託餘
人所變色等法為本質也若五數變種子及五根即
分別變以無實用故若變色等即有質礙等用即是
因緣變其觸等五數亦能託餘人所變色等法自能
變之。


【疏】此中言品文雖總說心所不爾者論文總言心品
即心所總在其中若論杖質唯第八識心王能託他
[008-0739c]
為本質方自變也若觸等五數即不能託他質變也。


【疏】既非業果體力須藉本質起者疏主即取前論文
中解第八識中前第一師云隨業因力任運變故既
第七識體非是業果故須杖質起若是業果體者即
不須杖質也若疏主作此解者非也今難云且第六
識執緣離蘊計我雖不是業果體亦不杖託質變應
云第七是俱生故須杖質也。


【疏】緣真如虗空去來無別質故乃至有外質故者問
若根本智緣真如虗空可無外質以親緣故若後得
智緣真如虗空等如何無外質以變相而緣故答若
言緣現在法而有外質者如現在世中自證分緣見
分如何得有外質耶思之可知。


【疏】故一切種所杖本質有無不定者一切種者非是
種子也伹是一切境種類也。


【疏】或第六識所變外質方起者即是第六識中所變
定果實色五識亦緣之法處攝實色故前第二論云
及隨法處所現實色此文意說即取十地位中無漏
妙觀察智所變起實色定果色等為五識本質故前
四智疏中云言十地中所變金銀等有實用故前論
云墮法處所攝實色等皆約妙觀察智中所變定果
色又下第十論中說蘊等識相不必皆同等云菩薩
後得智所變起淨土皆有實用故今有不取地前菩
薩及二乘等第六識中所變定果色此定果色雖似
十地菩薩所變定果色然體非實故。
[008-0740a]


【疏】有說不得者即是唯識第十卷說佛五識無根本
智不能緣真如唯有後得智緣餘俗諦等事乃至宮
王生。


【疏】然今大乘至佛位巳一切皆所緣乃至唯除相應
自體亦是所緣緣故者此文意說若至佛位即同聚
心心所亦能相緣且今與眼識同聚有二十二法二
十二法皆得更互相緣心王緣受等受等亦緣心王
餘心所亦然乃至八識同聚心心所亦然若諸根互
用有二說有說初地即得有說八地方得二說共正
若菩薩得諸根互用即五識一一皆能緣十八界且
如眼識亦緣耳識乃至亦能緣第八識亦能返緣五
根及緣五塵等其與眼識同聚心心所不能自相緣
且眼識心王不緣同聚心所亦同聚心所不能緣同
聚心王乃至耳等四識亦然故除五識相應心所自
體等不能相緣自外餘一切法皆是此所緣緣也。


【疏】若有法亦是有體等者謂諸有為及無為法以有
體故名為有法即簡遍計執是無體故非增上緣問
依假法得成緣不答成緣者有比量相違量云增上
緣體應非是假緣所攝故如餘三緣若不成緣雜集
所說如何會釋彼云住持增上者說命根為眾同分
得住故解云此有兩釋一云假亦成緣如雜集說如
前以增上緣寬故通假實一云要唯實法方得成緣
如因緣等而說命根眾同分為增上者隨他說謂命
根所依種子眾同分所依諸法為增上緣亦如名相
[008-0740b]
分別所有習氣隨所依說以是假法不薰種故此亦
如是。


【疏】能於餘法至不同前所緣緣故者意云此增上緣
但望餘法為增上不望自體故不不同前所緣緣所
緣緣望自體為所緣緣故如自證分緣見分時是所
緣緣故證自證分緣自證分亦爾。


【疏】與後生異法為緣非前滅法者霜雪能損害第稼
等今其巳前青色等皆滅以後有其枯喪黃色等即
此霜雹等但與後枯喪黃色等為順緣即霜雹與前
青色等作違緣也問既與前青色等作違緣明知亦
與前作緣何故疏云與後生異法為緣非前滅法耶
答所言與順違作緣者伹望與後順違作緣不望前
巳滅法也。


【疏】所緣緣外更無增上乃至以此別體明四緣故者
雖但是增上緣即是所緣緣然正緣時即所緣緣攝
若不緣處即是增上緣攝故有外也如眼識正緣西
山色時餘東南山不緣之處即是增上緣攝言以此
別體明四緣者即據緣不緣別體以別四緣也故增
上緣寬所緣緣狹以緣不緣時皆增上緣所生住成
辨得法名為增上果謂據四處轉。


【疏】自種為先餘法色無色為建立助伴所緣為和合
三界法生者且如眼識種子為先即是因也色非色
為建立者色謂五根扶塵非色謂意根也助伴所緣
為和合者助伴者即是作意想思及得等四相所緣
[008-0740c]
者心心所生時必須有所緣境心法得生由所緣境
為因心得生故亦有解云建立即是種子果若爾與
生何別既言合三界法生生豈非果耶故云有重言
之失今不依人以准後成得中現有因建立和合得
果別何故生中至建立即是果後更云一果故不取也。


【疏】住者如對法第五謂風輪於水輪等者謂風輪依
虗空得住水輪依風輪而住金輪依水輪得住地輪
依金輪而住餘一切有情草木萬物皆依地而住也
或由大種為依色法住即諸根為依諸識得住等具
如彼論。


【疏】謂所知勝解愛樂為先宗因譬喻為建立者所知
勝解即立論者如立聲無常等由先解故所以决定
意樂成立聲無常等宗因喻三為建立者即古師義
即宗因喻三為能立義為所立勝立義成者即是古
師義為所立得成也成辦者謂工巧智為先至成辦
等者此是大論第五文如疏廣明彼說成立成辨即
此論中成者即攝得彼論中成立成辨二種也。


【疏】內分力為建立者內分力者謂如如理作意少欲
知足等內分善法也又得入身生在勝處諸根無缺
諸業障除於如來所具淨信心如是等法是名為內
因力也。


【疏】言如理作意等等者等取法隨法行也若舊經論
名如理作意即如其道理而作意故若新經論中即
名正念思惟正念者即是如理也思惟即是如理也
[008-0741a]
思惟即是作意也雖新舊名有別意義相似法隨法
行者舊經論中名如法修行即如理教法而修行者
若新經論中即名之為法隨法行言法隨法行者准
餘經論中有二解一云法者所謂所證涅槃隨法者
謂能證聖道行謂行行由行聖道行故方證涅槃是
故名為法隨法行二云法者謂聖道出世間法也隨
法者謂有漏世間修慧也由行世間法故方得出世
間法名法隨法行又解法者謂涅槃隨法者謂教法
由隨順教法修行能證涅槃法也又云法者無漏聖
道隨法者謂教法由隨順行教法能得無漏聖道也
由如論中解見道亦名正性者謂涅槃或是無漏見
道名正性由證得涅槃及證得涅槃及證得聖道即
能離生死惡法也或欲界一切惡法不善法皆名為
性能伏斷煩惱惡不善等得生初禪即能離欲界惡
法生故名離性也。


【疏】外分力為和合至佛與出世等者謂諸佛出世宣
說妙法住正法者共為伴侶具悲信者為施主如是
等法名外分力故外分力和合證得涅槃等。


【疏】彼且約無為說實亦通有為二十七賢皆名得故
者意云彼瑜伽論等且約無為即名證得涅槃據實
亦通有為得今應言三乘無漏性為先內分力為建
立外分力為和合證得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二十
七賢聖果等果是無漏聖智故名有為也。


【疏】論說得法通三性故者得通不善性者如過去惡
[008-0741b]
業種子為先不如理作意為建立外分惡知識等為
和合令惡等得成也然善法無記法准前說。


【疏】彼論又說何法作用者乃至彼但影略者此先引
文後解也後論云問詞同前答自證為先即彼前生
為建立彼生緣為和合故自作業成辦自作業者如
眼之見色等即是作用如是所餘諸根亦爾此即瑜
伽顯揚之論文也解云此有二說一云此作用即是
生住成得四法上用離此更無別用故疏云今此中
意即此是四法乃至四體上用也即疏中第一解言
作用者唯是第三成上有作用第四得中無為無作
用此唯識論生住成得攝法得盡若對法中不說作
用瑜伽中不說住者二論中或是影略也。


【疏】今此所說是順所生此緣之果若違之果一切皆
通者如瑜伽論說雜染隨順因即與清淨法作違因
雖言隨順乃至一順一違也若清淨法隨順因亦順
一違一也問如染淨二隨順因起時即皆有違順未
審無記因起時有違順不答亦有也如霜雹起時與
青苗稼作相違因亦與後時黃枯喪等作隨順因由
前霜雹等為因方引起後時枯喪等故。


【疏】偈云取境續家族乃至依此量立根者解云取境
者即五色根乃至意根也又准對法第五釋增上緣
有九種增上緣約風輪有情心心所法說即是任持
增上引發增上俱有增上此之三種約義別明如次
配前風輪等三如西明疏餘六增上約二十二根配
[008-0741c]
釋今當引文取境增上者謂眼等六根由此增上力
於色等境心心所法轉故亦名境界增上即六根於
境有照取用故續家者即是男女二根也故對法名
種族不斷增上謂男女根由此增上力子孫等胤流
倫不絕故如前說為捨執着增上我故觀察根亦名
產生增上謂男女根由此增上力得入胎故活命者
即是命根對法名任持增上謂命根由此增上力眾
同分得住故受業果者謂五受根若在地獄中憂苦
根受用惡業果而起憂苦受若在人天之中樂喜受
即受用過去善等果也捨受遍五趣故對法名受用
果增上謂苦樂憂喜捨根依此受愛非愛之異熟故
世間者即信等五根對法名世間清淨離欲增上謂
信等五根由此制伏諸煩惱故出世淨者即是三無
漏根對法名出世間清淨離欲增上謂三無漏根由
此永害諸煩惱隨眠故量者分量依此分量即立二
十二根。


【論】即以彼少分為性者即用身根少分以為男女二
根體性也。


【疏】或通八識或不爾故言隨應者解云今解論中隨
應二字也或通八識者即捨受通八識中皆有也或
不爾者若憂受喜受唯在意識中有若苦樂二受即
在前五識中故論言隨應也然護法師即許第六識
有五受許有苦樂受故若餘師許第六識中有四受
除苦受。
[008-0742a]


【疏】即以信等及善念等為體者問何故偏舉信等念
等耶答謂信對三種唯善不通餘二性所以舉信等
取精進謂念定慧等通三性故所以別舉善念等取
定慧不取通餘性者略示方隅更相影顯也。


【疏】或體各各隨其五別者意說苦者即遍行中苦受
餘者皆然故名各各問與前何別答前即遍行中受
數別配五受此即遍行中受體即是五受也故不同
前也。


【疏】未知當知根乃至資生根本位故者此論文中未
知當知根乃至有三種者即約二乘人未知當知根
說也。


【疏】答後三九少分者後三者在二十二根中最居後
故九少分者即信等五根意喜樂捨根也但據無漏
說故名少分。


【疏】不取前位故者不取前資糧加行位也。


【疏】故見道中如對法第九有十六心此除末後心者
即見道除第十六心道類智惟取前十五心名未知
當知根也以有所未知可當知故。


【疏】問何故見道中通十六心此根唯在十五心時者
此中間意即約三乘人見道十六心問答也且問菩
薩曰何故見道通兩重十六心兩重十六心者皆名
見道何故第一重十六心中前十五心時仍未名未
知當知根然至第二重十六心前十五心名未知根
第十六心方名巳知根又問二乘人一重十六心何
[008-0742b]
故見道有十六心十六皆名見道其前十五心即名
未知當知根其第十六心不名未知當知根耶。


【疏】見道據現觀諦行故即十六心皆是者此問意云
既一重此十六心見道何故通十六心說即前十五
心是未知根乃至據見觀諦行論即十六種心皆名
未知根耶通前文總是一問謂對兩重十六說所以
初十六心且名未知當知根也即通前文所言見道
者謂無漏聖慧能見四諦理故即十六心皆名見道
也諦行者即四諦下苦空無常無我等十六行相也。


【疏】有所未知而當知根乃至可當知故者此未知當
知有未知可當知故故唯前十五心名未知當知根
其第十六心一切聖道皆巳當知訖故第十六心即
名無所未知可當知故所以第十六心即名巳知根
也。


【疏】此中類忍皆緣前心其第十五心至唯取十五心
為此根也者意說至第十五心道類智忍時此智忍
則能遍緣一切三乘聖道訖雖前苦集滅三諦忍等
智等皆兩重緣訖其第十五心道類智忍亦緣一切
三乘聖道即道類智忍唯是一重緣一切聖道非是
兩重緣也此道類智忍雖能遍緣他餘三乘聖道然
不能自緣亦不能緣相應法故知前十五心名為未
知當知根至第十六道類智時又更緣一切三乘聖
道即前道類智忍以第一重遍緣三乘聖道說其第
十六心道類智又更第二重遍緣三乘聖道亦兼緣
[008-0742c]
道類智忍即兩重緣一切三乘聖道也所以第十六
心道類智則名為巳知根雖第十六心遍緣他三乘
聖道皆是兩重緣聖道道類智忍但是一重緣以第
十五心遍能緣前聖道不自緣故今時道類智望第
十五心故是一重緣也今此中約諦說兩重緣不約
剎那說也故道類智望第十五心雖是一重緣若望
以前皆是兩重緣所以第十六心名巳知根也亦真
見道中以斷二障說此中類忍皆名緣前心即如第
九卷論云有兩重十六心若前第一重十六心八觀
真如八觀正智八觀正智即是緣前心乃至法真見
道無間解脫道自證分乃至第二重十六心觀現前
界不現前界苦等四諦法真見道無間解脫見分觀
諦也不用小宗若小乘宗不立真見道斷煩惱唯有
此十六心見道斷煩惱也小乘中苦法智忍是無間
道斷欲界煩惱苦法智是解脫道證無為謂乃至道
類准知故俱舍頌云淨道沙門性有為無為果此有
八十九解脫道及滅五因立四果捨曾得勝道集斷
得八智頓修十六行即取兩行頌擬彼亦釋之與此
問義相當。


【疏】問此相見道在真見道後真見道中巳有無間乃
至豈預流果亦此根耶者解云今約大乘宗問不據
小乘宗也若據小乘宗前十五心名見道第十六心
則名修道若依大乘宗預流果亦以前真見道巳斷
煩惱後苦法智等十六心皆是相見道也此問意者
[008-0743a]
其相見道在真見道後前真見道中巳有無間解脫
道斷煩惱訖即解脫道巳得初果何故於後相見道
中前十五心仍是未知當知根攝預流果乃至得有
初根義耶答云此難不然其預流果乃至相見道第
十六心見相諦圓方始建立預流果也且如九真無
間道中亦有解脫既名初果耶故知前十五心由是
未知根攝而非初果得有未知當知根也問如上疏
中為問答二乘為問答菩薩答但問答二乘不問答
菩薩何故知耶答既下文言義准菩薩從真見後故
知上來依大乘宗准問答二乘初根也言見諦相圓
者謂是相見道中觀四諦十六行圓滿方立初果第
二根攝。


【疏】義准菩薩從真見後亦不出觀乃至第二根攝者
菩薩三心者有三解一云若真見道名第一心若第
一重十六心依觀所取別立法類十六種心即名為
第二心也若第二重十六心謂依觀十五諦境別立
法類十六種心則名第三心也此相見道中兩重十
六心皆名後得智也即是菩薩入真見道從真見道
後亦不出觀則入相見道其第一重十六心若至前
十五心道類智忍時仍是未知根攝乃至十六心道
類智時由是未知當知根攝相見道未滿故此第一
重十六心對真見道名第二心也若菩薩入第二重
十六心位依觀上下諦境境別立法類十六種心此
第二重十六心若至前十五心亦是未知根攝相見
[008-0743b]
未圓故若至第十六心時相見既圓方極見滿即非
是未知當知根攝即是第二巳知根攝此第二重十
六心若對巳前名第三心也其九心見道者但聖教
中依前十六心上廣流布即依法中但義說耳其實
無別九心見道其觀行心中亦不依九心行解所以
不立為第四心第二解云言三心者第一心謂真見
道也第二心者謂三心見道謂內遣有情假緣智此
師即說三心相見道前一心為真見道若餘法師說
此三心為真見道者即不立前一心見道也即將此
三心見道以替一心見道之處第三心者謂後兩重
十六心也即第二重十六心中前十五心仍是未知
當知根攝至第十六心方是巳知根攝第三解云言
三心者謂除真見道唯取相見道中三心見道為第
一心第一重十六心為第二心第二重十六心為第
三心准前作法此三解皆好。


【疏】此中加行資粮之言至亦攝根本者此中加行資
粮之言不唯取資粮加行二位故資粮加行之言亦
攝得根本見道問若亦攝根本位者何故今偏舉加
行耶答今顯此未知根雖是見道亦兼取加行之位
故此文中但舉加行也。


【疏】如五十七云一色界繫及不繫一切繫不繫為義
者色界繫者即是順決擇分善此決擇分善唯是有
漏修慧唯是色界繫不繫者即無漏法也一切繫不
繫為義者義之言境即是此位菩薩所緣之境繫者
[008-0743c]
苦集諦不繫者即是滅道諦故知加行位菩薩緣一
切繫不繫苦集滅道等為境也然五十七文略具足
應言一欲界繫及不繫一切繫不繫為義若欲界繫
者即是順解脫分是也即是欲界中皆思慧是順解
脫善攝也及色界中修慧皆亦是順解脫分即此欲
界中及色界中順解脫分善亦緣苦集諦為境亦緣
滅道諦為境故五十七云色界繫乃至不繫等論近
能發起根本位故等者此顯得無漏根名所以或釋
外難云三根無漏資粮加行何得名未知當知根故
引生遠資等釋。


【疏】此謂大乘者入劫巳去小乘亦爾於諦現觀發起
決定勝善法欲者若大乘中即是菩薩入初阿僧祇
劫巳去菩提涅槃等法發起決定勝善法欲心即不
收巳前劣善法欲遊之心也故第九云從發深固大
菩提心等是也若小乘即是入順解脫分資粮位巳
去亦發勝善法欲也或可初入劫巳去配菩薩於諦
現觀發起決定勝善法欲即配小乘亦得然信等六
現觀義如下自解。


【疏】五十七說問未知根何義者此中問意此未知根
未審何意義耶。


【疏】答修諦現觀者從是修善法欲巳去乃至解脫分
位者謂修諦現觀人從善法欲巳去於一切方便道
中所起信等五根即是未知當知根義故知未知當
知根亦通得順解脫分位有也若自餘異生凡夫等
[008-0744a]
未入善法欲巳前及未發菩提心者雖起信進念定
慧五根然不得名未知當知根也方便道者然所修
行行即是趣菩提涅槃之方便也資粮加行二位皆
得名方便道也問加行位加行道加行智此三寬狹
云何答加行位唯在見道前也加行智通七地巳前
八地巳上無加行故加行道亦爾或加行道通十地
有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前後相資皆容具有也如下
作法。


【疏】此不望涅槃為名至下當知者此未知根唯望修
道之中巳知根名未知根然此根未得真解脫是故
不望涅槃為名涅槃者是真解脫若順解脫分即遠
望涅槃為名即遠順涅槃故名順解脫分若順決擇
分唯望見道中擇法覺支等為名也故論云於此三
位信等五根乃至為此根性也問上來論文中唯明
二乘人初無漏根其二乘人依初未至定入見道應
有七根信等五根意喜根若爾如何此文說有九根
答九根者謂信等五根意喜樂捨然菩薩若在加行
位中前後皆得起四禪定即得起九根即色界六處
有初無漏根六處者謂四禪未至中間禪也若菩薩
唯依第四禪入見道時唯得起七根謂信等五根捨
意也若二乘人在加行位亦容起九根此意說約別
別人入見道時相通而說得有九根非獨一人有九
根也若約一人即唯得起七根其事云何如有一人
依初未至定中入見道得有七根謂信等五根意喜
[008-0744b]
也若有一人依初二禪根本定中入見道亦起七根
謂信等五根意喜若有一人依第三禪入見道亦得
起七根謂信等五根意樂若有一人依第四禪入見
道亦得有七根謂信等五根意捨根也故通有非一
人獨具九也何故入見道有此不同答皆約根性有
利鈍故須爾也問捨受通四禪及未至定如初果人
依初未定入見道合有八根信等五意喜捨乃至有
依第三禪入見道亦合有八根信等五意樂捨何故
說依初未至定及依第三禪入見道時唯說有七根
耶思之可解以捨根通故所以不說。


【論】於此三位至為此根性者問菩薩要託第四靜處
若據二乘三受不俱如何此位得有九根答通三乘
得有九根不言九根而俱起也。


【疏】即以十根為性乃至多順同彼者若加憂根即以
十根為性謂信等五意喜樂捨及以憂根若安慧菩
薩集糅對法論中亦說有憂根十根為性以安慧菩
薩多順同彼集論無着菩薩造集論之中亦說有憂
根為性也又云安慧順小乘說有憂根今亦順異說
同彼安慧問加行善根是色界法離欲方得云何此
位猶有憂根答決擇分善通依色界本地近分然近
分起者既未離欲得有憂根故無有失。


【疏】瑜伽等中故多不說者以根本位見道之中無有
憂故故瑜伽論中多不說憂根但說信等五意喜樂
捨九根也疏然此無漏根巳下生下論文五十七說
[008-0744c]
七根入無色者謂信等五根意捨二根。


【疏】後三有一能入有一不能入者意云後三無漏根
有二解一云有一能入者謂巳知根有一不能入者
謂未知根若具知根一切能入也二云有一能入者
有一人能入彼彼界有三根有一不能入者有一人
不能入彼界彼界無三根但約人說一人能入一人
不能入不據三根說一能入一不能入也有云一能
入者謂菩薩一不能入者謂二乘問所言能入人能
入何法答能入者謂能入無色界定總解意云謂未
知根在見道前十五心且如二乘人能入未至定斷
惑故未知根無色界無巳知根彼界有者謂初果巳
後有得入無色界定許起也具知根阿羅漢得於無
色界得起故約人准知。


【疏】空處等十一根可得者謂信等五根意捨命三及
三無漏根總成十一根若非想地除三無漏前三無
色有也餘二根可知者亦前三無色有也。


【疏】此相難故所以別說者然瑜伽論下三無色有未
知根故所以論中兩重會即約下三無色有世俗種
子今入見道以傍修彼種子今漸長第二論文會云
或二乘位迴趣大者為證法空乃至此根所攝者此
文意說或是無學先得生空無漏具知根今迴心向
大為證菩薩法空於地前起九地生空無漏具知根
望菩薩是未知根故下三無色有未知根也又不還
果人先得無漏生空巳知根後迴心向大得證菩薩
[008-0745a]
法空其不還果人至地前巳起九地生空無漏巳知
根彼不還人所起下三無色生空無漏巳知根即是
菩薩未知當知根攝故故下三無色有初無漏根也。


【疏】謂有菩薩見道時曾異生位乃至既非見道起亦
無失者謂菩薩先曾於異生位修習得四禪八定今
有二解一云即是菩薩從無始以來數數修習彼四
禪八定也即得彼下三無色定也今不取此解二云
即在資粮加行位亦數數修習得四禪八定也即是
資粮加行雖起四禪八定即得彼下三無色定然此
定順無漏故准俱舍說定有四種一順退分定謂如
定巳節從初禪定出入第二禪定等四順決擇分即
出定巳此定能順無漏定今取順決擇分定也即是
資粮加行位間雜所起八定能順無漏定故取第二
解勝此菩薩後入見道時傍修彼巳前所起世俗智
種子然此種子被他無漏傍資間起起有漏世俗智
種子得名未知當知根即說彼下三無色定世俗智
種子得名未知當知根也後於修道位亦得世俗智
此智種子今生現行即於修道位中入出諸定遊諸
等至故於修道位起世俗智種子令生現行非見道
中得起世俗智現行也意云修道但起八定智不起
二位中善也。


【疏】對法第十三解真現觀乃至此世俗智方起現在
前者然對法論中解亦與此疏文中解相似也若言
現觀諦現觀即是真見道非安立諦既言現觀邊智
[008-0745b]
現觀即是相見道十六心時緣安立諦方資世俗智
種增上世俗智種子由出世智增上緣力長養彼世
俗智種子故故名即得此世俗智此世俗智於見道
位中不生現行以見道十六心剎那無有間斷不容
現起世俗智故若於修道位中即得現起此世俗智
現行也以於修道位中入出諸定遊諸等至也問今
用何法以為世俗智答即取欲界中聞慧思慧作欣
厭觀相故欲界聞思慧即名世俗智即由此聞慧思
慧作欣猒觀故即能別起色界中修慧也又取色界
之中聞慧修慧慧亦能作欣猒觀故即色界中聞慧
修慧亦名世俗智色界無思慧故也又取無色界修
慧亦能作欣猒觀也故無色界修慧亦名世俗智也
然諸聖者等入資粮加行位依欲界中聞思慧及色
界聞慧修慧及無色界修慧此等類有三種作意一
自相作意如觀色觀受觀想等五蘊即觀蘊處界等
三科法門各別觀也二共相作意謂觀一切法為苦
空無常無我等四諦十六行相三勝解作意謂作不
淨觀骨髁觀觀等此三種作意即諸聖者入資糧加
行位作此三種作意觀察也此作意等雖是有漏皆
能順無漏聖道也此三作意雖各觀察然即觀蘊處
界等三科法門各別觀也二共相作意謂不同外道
作欣猒等六行伏惑唯是世間道不順無漏故即欲
界聞思慧色界聞修慧及無色界修慧此等皆能發
此三種作意與作意相應觀察諸法但觀法自相假
[008-0745c]
不可得不同外道六行欣猒等觀。


【疏】此根非加行及無漏根現行於彼有以彼地無四
善根故者意說下三無色傍修世俗智種子名未知
根然此種子非是加行善攝何以故以下三無色無
加行四善根故謂加行四善根唯在色界中故此下
三無色種子既是有漏不能於彼地起無漏現行意
及非無漏根現行於彼地得有也非字流至於此問
在見道中既許傍修無色世俗智種子令增長者未
知見道亦傍修巳前資粮加行位善種子令增長以
不入見道巳後資粮加行善種更生現行以不答見
道中唯傍修此資粮加行中間雜所起四禪八定世
俗智種子令增長其見道位中亦不傍修四粮加行
位善種子令增長何以故得果不修向道故更捨曾
得勝道故故資粮加行有漏善種皆向道所以不修
又見道巳去所有資粮加行善種不生現行當修時
俱資粮加行位中無漏種子令增長既發菩薩心入
資粮加行位中所行布施持戒等功德皆能傍資無
漏種子令增長生見道現行若有人未發菩薩心未
入資粮加行等位雖亦行布施持戒功德不能資無
漏種子令其增長也。


【疏】又解二乘人亦有先修習者乃至以功德法故須
修者即前解約菩薩今解約二乘也或有二乘人在
資粮加行等亦間雜兼修得四禪八定世俗智後入
見道時亦傍修彼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令其增長
[008-0746a]
若修道位此所傍修世俗智種子亦生現行也以世
俗智是功德法故須傍修也非如小乘所說三類智
邊所修等智畢竟不起者此以有宗等智為譬三類
智謂苦集滅三諦類智起此類智現觀巳後而能兼
修有漏知苦斷集證滅所有俗智即此俗智因三類
智現觀後邊而修習故亦名現觀故俱舍二十六云
唯苦集滅三類智時能兼修未來現觀邊之俗智於
一一諦現觀後邊方能兼修故立斯號問道類智時
何不兼修智答以世俗智無始時來數曾知苦斷集
證滅三類亦爾事同故所以兼修又苦等三徧知斷
證故得兼修道知不爾道類現觀而唯無漏無始未
起亦未徧修故除道智故俱舍云曾於道無事現觀
故又必無於道徧智事現觀故謂於苦集滅可徧知
遍斷證問修道煩惱及所顯滅猶未斷證云何得言
徧知斷證答當自諦下照智等徧故俱舍云雖苦集
滅邊未徧斷證而於當位斷證巳周問道何不爾答
以道無此徧事觀故又修不徧如六種性入見道時
修當自性不能修餘故俱舍云道則不然種性多故
問所修俗智後起不耶答准有宗義畢竟不起正起
見道無容而起得勝捨劣後亦不起故俱舍云此世
俗智是不生法於一切時無容起故問此所修智巳
前起不若言起者云何論云兼修未來現觀邊俗智
若未曾起彼如何云與三類智斷證周故兼修耶答
未曾起據彼同類巳起者名為周也問彼曾起者此
[008-0746b]
時修不答據實亦修以非稀奇故論不說問三類知
邊等智與世俗智何別答准舊經論此名三類智邊
等智等智者即世俗智即一切凡夫異生平等有此
智也故新經論中名世智小乘見道前許有緣苦集
滅三諦後許六行伏惑得擇滅仍是有漏位三有漏
智未得無漏故即三智在見道邊修後入見道更不
起故故非如小乘三類智邊等智也。


【疏】此不應爾以助與力乃至法爾有故者此世俗智
至修道中還得起非如小乘所修世俗智永不得起
助彼世俗智種子體漸殊勝也問何故見道傍修彼
世俗智種子與力令其殊勝耶答謂真見道正能斷
煩惱若相見道十六心亦能損害煩惱如欲界聞思
慧世俗智能作欣猒觀亦能損伏欲界煩惱由此觀
故引生色界初禪聞修慧世俗智亦能猒下欣上亦
能損害折伏煩惱漸引生無色界修慧世俗智亦能
欣上猒下亦能損伏煩惱此三界三慧世俗智既能
損伏煩惱即是真見道之流類所以見道傍修世俗
智種子令其殊勝也意說傍修世俗智種子令其殊
勝發生現行能作欣猒觀損伏煩惱故須傍修也然
見道不能傍修欲界生得慧也何以故生得慧闇昧
不能作欣猒觀故所以不傍修也言彼地此種法爾
故者即明下三無色地法爾有此世俗智種子法爾
者即是本有種子也故下三無色地有世俗智本有
種子。
[008-0746c]


【疏】此中說修唯得修修非行修修必不起故者此中
說見道修世俗智修者唯是得修修者謂所得修謂
重修由現無漏道力令所得法種子增明故所得法
名之為修行謂現行修謂習學亦名習學亦名習修
故無漏見道中有漏世俗智必不得起故故非行修
修也。


【疏】唯相見道修以差別諦觀乃至不相順故者即唯
是相見道十六心中傍修彼世俗智種子以相見道
有差別相順世俗智故非是真見道中能順世俗智
以真見道是無相故無差別故不相順故所以不修
此第一解勝。


【疏】又解真見道亦修以時促等者其實真見道中亦
能傍修世俗智種謂真見無差別及時促故所以不
說真見道修但言相見道中傍修也此第二解不及
前解。


【疏】此中說下亦得修上先離色界欲乃至漸離欲說
非實道理者然此唯識論中說依第四禪入見道傍
修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即是下地能修上地者此
皆是上品也何者即如諸菩薩於資粮加行位中間
雜起八地定先離色界中欲得彼四無色定故能修
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也有勝見道非一切見道皆
爾者若曾得彼下三無色定及得定自在者後入見
通即能傍修彼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若二乘人或
有先不得下三無色定者則見道中不能傍修下三
[008-0747a]
無色世俗智種也故云非一切見道皆爾也故唯識
說依下地能修上地者皆是上品得自在者說也自
在菩薩依第四禪入見道時亦能傍修下三無色修
慧世俗智種子增長亦傍修下欲界中聞思慧世俗
智種子亦能傍修下三禪中聞修慧世俗智種子增
長也此即是下修上也若對法論中說上修下即約
今時漸離下界欲說而得上地定能修下地世俗智
善法種子增上即依中品者未自在說上修下也若
上地修下地善法種子者凡聖一切皆能也如諸異
生凡夫及聖者等若入未至定時則能傍修自地中
一切善種子及世俗智種子皆令增也亦傍修下欲
界聞思慧善法種子能作欣猒觀者皆令增長如入
初禪根本定亦能修自地善法聞思慧種子及傍修
下初未至定中善法世俗智種子乃至欲界善法聞
思慧世俗智種子皆得增上餘上地皆然也乃至一
切聖者及一切異生凡夫等俱有得入非想地定時
皆能傍修非想地善法種子增長亦能傍修下三無
色及四禪乃至欲界聞思善法種子亦能增長若上
修下即約中下品者說此通凡聖不唯見道但入定
傍也若能修上亦能修下此是上品人也或有異生
凡夫巳得四無色定後入第四禪定時亦能傍修四
無色中善法種子皆令增長亦能傍修下三禪乃至
欲界聞思慧種子皆令增長皆約漸次說也如疏中
云先離色界欲者即是疏中第二解說二乘傍修也
[008-0747b]
及菩薩得故者即是疏中前第一解傍修謂有菩薩
等文是。


【疏】又解菩薩三無色地亦有無漏見道乃至依唯於
定非慧地故者此中意說下三無色地亦有菩薩無
漏見道種子今依第四禪入見道亦傍修下三無色
見道種子令增長然畢竟不起如下三禪中亦有無
漏見道種子入見道時但修令增亦畢竟不起雖作
此解自於疏中彈斥云既言見道即是慧增若無色
即是定增慧劣故下三無色不得有是道也以無漏
不依定增慧劣地有也。


【疏】或說既許善法欲巳去名此根者乃至亦生於彼
故作此說者此根者未知當知根也即菩薩在資粮
位以解脫分中時既長遠亦得生下三無色地菩薩
在資粮位經一大僧祇故既生無色即新薰成世俗
智種子名未知當知根故下三無色有此根也即如
瑜伽波羅蜜多菩薩等若定若生者依彼地能了一
切法若定者即身在下界修得彼定若生者即菩薩
而生無色界也故下三無色亦許有菩薩解脫分善
若欲色二界順解脫分善名助解脫分非是正也前
疏中彼地此種法爾有故者約下三無色有世俗智
本有種子今此疏中解先許在順解脫分生無色界
新薰成世俗智種子即約薰種子故說彼菩薩下三
無色有未知當知根後入見道傍修令增也。


【疏】二乘人劫數近故不可說有彼解脫分者若二乘
[008-0747c]
人在順解脫分位或經三生極遲六十劫等即得聖
道時即既促即二乘人在順解脫分位無容得生無
色界也先二乘人在資粮順解脫分時極不生無色
故於無色二乘人順解脫分未知根也但有欲界聞
思及色界聞修慧是二乘人順解脫分也二乘人順
解脫分善唯在欲色二界。


【疏】然二乘人至此中不說者意云此說二乘人不迴
心者雖起無漏不名未知當知根何以故以不求法
空觀故又解雖為法空觀地前引起無漏猶未證法
空此中不說為未知根以未知根於見道證法空觀
時立故如十六心在見道前十五心為未知根也此
亦爾約證時立未證時不立根。


【疏】前言位皆二乘根者前此論文說資粮位加行位
見道位此之三位皆有未知根者約二乘人未知根
說也。


【疏】雖二乘亦爾以見道前促於菩薩至不可為倒者
意云雖二乘人亦見道中時節促然二乘人見道巳
前資粮加行位時節皆促所以瑜伽說二乘人資粮
加行見道三位中皆有未知根若菩薩地前資粮加
行二位劫數長遠故瑜伽論說菩薩勝解行地有未
知當知根不說菩薩見道中有未知當知根也不相
例又迴心二乘等即須陀洹人經八萬劫始至菩薩
十信初心乃至經六萬劫四萬二萬十千劫方至菩
薩十信初心此等二乘先得二乘果巳不怖畏惡道
[008-0748a]
遊遊不決意修道所以經時節長久若菩薩或三生
六十劫修道即至十信初心此等巳上劫皆約成壞
劫為數雖七火災劫方有一水災劫七水災劫方有
一風災劫差別然火水風三劫皆是約八十增減劫
一箇成壞劫火水風三劫皆相似也。


【疏】九根十根皆如前解者九根者即信等五根意喜
樂捨十根者即九根亦加憂根也解云若七地巳前
未離欲而亦有憂根十根為性若八地巳上即無憂
根九根為性若約二果人未離欲者亦有憂根即修
道中十根為巳知根性若第三果巳上離欲界故即
唯有九根言初二根亦通有漏者即憂根等亦名未
知當知根若初二果身中憂根及有根信等五根皆
名巳知根若二乘無學身中苦根及有漏信等五根
皆是具知根故三無漏根亦通有漏也。

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八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