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6n0038 成唯識論疏義演-唐-如理 (master)



成唯識論述記義演卷十本
西京福壽寺沙門 如理 集


【論】然諸習氣總有三種者無性攝論有三習氣義不
具故此不錄也。


【疏】解頌答問者謂前問云唯有內種而無外緣由何
[010-0748b]
有情生死相續下有四復次答此即第二復次答上
問故云答問也。


【論】一名言熏習謂有為法各別親種者名言熏習即
攝得三熏習也。


【疏】彼論但有言說熏習者言說熏習即是表義名言
也故攝論中唯有表義名言熏習而無顯境名言熏
習今此論中名言熏習即攝得表義顯境二種名言
若但言言說熏習唯攝得表義名言不攝顯境名言。


【疏】能發其名者意云第六識能顯發其名問名依聲
立何故由意發耶答要由於意思惟觀察勝後發聲
方能詮也故五識不能緣發名等。


【疏】即唯詮義音聲之差別者意說名是能詮義聲上
之差別由名差別勝聲有屈曲也問如何名有差別
答如一字以成名兩字以成名字既成名等故說名
是聲上差別。


【疏】簡非詮表聲彼非名故者即簡却外風鈴聲等及
簡却語聲中不能詮表者皆非是名故。


【疏】瑜伽七十二五法中說乃至名為三性體唯無記
者薩婆多辨聲通三性也五法者謂相名分別正智
如如說聲明有三性若佛無漏聲是善及一切有漏
聲是無記性然聲有表示又聲是業性以聲能表內
思故所以說聲得名為三性如人出麤惡語時即表
內心是不善性若出好語時即表其人內心是善性
故以聲能表聲通三性又應作四句分別有唯能詮
[010-0748c]
非表謂名句文名句文唯能詮諸法不表示也有唯
表非能詮謂身業色及聲此等皆有表示內心不能
詮合說為能詮表有非詮非表如外色聲等。


【疏】然名是聲上屈曲差別者意說聲即是第八識相
分攝聲既是第八識相分故聲及名即不能熏成色
心等種以是本識相分不能熏種故也。


【疏】然因名故心隨其名變似五蘊三性法等而熏成
種因名起種名名言種者此疏文中即正解表義名
言熏習也即此由能詮名為因故方能詮五蘊三性
之法即第六意識隨能詮名言下處詮五蘊三性之
法即第六意識隨能詮名言下所詮五蘊等義正而
返似五蘊三性等法於相分中熏成五蘊三性等種
子即意識因緣名下五蘊等義而熏成種即因名起
種名名言種也。


【疏】心心處熏種有因外緣乃至然名自體不能熏種
者意云一切熏種皆由心心處或見分緣相分中熏
種或見分熏成種不依外緣者即五識等不緣於名
名不依外即五識但緣色等五境而熏成種名顯境
名言熏習也及第六識即緣他外名下處詮五蘊等
義變似五蘊等義相熏成五蘊等種即名表義名言
熏習然能詮名自體不能熏種以名依聲上立然聲
是第八識相分即此相分不熏種或可此一解疏文
是釋伏難伏難云為言熏種皆由心心處者何故名
言熏習中表義顯境二別耶為答此難故分依外等
[010-0749a]
二名言別問若依外名名表義者五識亦依外境應
名表義名言答由他名自能熏習以自他相等立別
名不約根塵以明內外不可以五識為難。


【疏】問曰如緣五境而熏種等乃至因義熏習者由能
詮名句詮一切所詮義如心心處亦緣所詮義色等
五境而熏成種亦依外緣何故由因能詮名名言熏
習何故不別因所詮義名為所詮義熏習今者義與
境體相相似也若云境即對顯境名言說也即心境
相對心是能取境是所取若云義者即對表義名言
說對能詮名有所詮義所詮義中若色等五塵一切
法等皆是所詮義。


【疏】答境非勝緣至顯境所攝者為心心所法緣外所
詮義而熏成種者即是顯境所攝。


【疏】有能詮之法令因起執至言熏習者二意云然眾
生多由名言熏習少由顯境熏習由有能詮名說自
身方尊等位等力隨此能詮名下因即起執而生慠
慢遂輕世人造不善業流轉生死又如有人聞有惡
名因即起執遂生儺容起不善業或能既悔脩諸善
業三界流轉入地獄等或生人天生死相續此即多
由表義名言熏習故爾知名言熏習有此勝用。


【疏】又一切法名為先故想名在於內發者意云前隨
說因即是此中表義名言熏習也意說由名在於內
說法名勝所以但說依名問前言名在於外今何言
內答以名由內發故內。
[010-0749b]


【疏】若依無漏名熏種此唯無漏善者為十地菩薩無
漏意識中緣能詮名等亦相分中熏成無漏種子若
第七識平等性智緣能詮名言亦相分中熏成無漏
種子故亦為名言熏習又十地位中許有漏五識諸
根互用其識亦能緣名言熏種故十地位中前七識
中皆有表義名言熏習。


【疏】內名為緣熏五蘊種等者意云名由內發故云內
名為緣即第六識緣能詮名而熏成種問此第六識
亦依句文熏習何故唯說依名言熏習不言依句文
熏習耶。


【疏】雖亦依句等至進退等者總答此問雖第六識亦
緣句等熏種然攝名句等三總名名言熏習。


【疏】進退攝句字故者意云句詮差別勝字作所依勝
名能詮法勝故但說名言熏習又解句是名家果是
名字因名為進即攝句果也名若退攝文因故依名
進退即攝句文今說名言熏習亦攝句字然但依名
建立。


【疏】此見分等實非名言乃至體即是名能顯義故者
意云今此名言熏習有其四解疏中但有二釋也一
見分等實非是名言見分如名言故且如名言即能
顯所詮法義此心心所能顯於境即心心所如彼能
詮名故說心心所名名言熏習心心所體實非名也
若心心所是彼能詮名攝者此心心所體應向不相
應行中攝既是相應法明知心心所體非是名也二
[010-0749c]
者心心所體即如四蘊名名即心心所體即是名能
顯境故故說心心所名為名言熏習三者同是法處
攝故若能詮名亦是法處攝為餘心所等法亦是法
處攝今心所與能詮名同是法處攝故說心心所名
為名言熏四者隨事轉變故若心心所緣青色境時
其心心所即作青解為緣黃色境時即作黃解故心
心所隨所緣色等境而有轉變也為能詮名詮黃色
境時其能詮名即隨黃色境轉變若能詮名詮青色
時即能詮名隨青色等轉變故心心所與能詮名同
隨事轉變所以說心心所名名言熏習也。


【疏】瑜伽論中第五十六說順趣種種所緣境義依言
說名分別種種所緣境義者意說順趣種種所緣境
者即如此論中顯境名言於依言說名分別種種所
緣境者即如同表義名言攝之。


【疏】境從見說亦名名也者問若心心所見分別能顯
於境而熏種可許見分名為顯境各言若相分境不
能顯境其相分中亦能熏種如何說相分名為顯境
名言答相分境從見分說所以相分總得名為顯境
名言也。


【疏】即通三界有漏無漏即攝一切有為法盡者即明
顯境名言熏習得通三界若表義名言熏習即不通
三界即下文自明也。


【疏】攝論唯據言說名唯有漏也若攝論中唯說有漏
表義名言即約生死善惡等所感有漏表義名言說
[010-0750a]
不約無漏說也無漏名言非是業感故若唯識論說
二種名言即通有漏無漏也據實而言立名言等三
種熏習意唯生死位中說此三熏習常相隨故亦不
約無漏法中名言說若無漏法中有名言熏習者亦
應有我執有支二熏習等無漏後得既無二熏習故
知無漏中立無名言熏習今此論傍約義說許通無
漏非正所明故攝論文約有漏位立名言熏習文盡
理也。


【論】隨二名言至各別因緣者問表義聲界顯境名言
即七心界法界一分合但九界云何能為諸法別因
答因二名言隨應相見熏諸法種為諸法因理無爽
矣疏具斯意尋之可知故世親攝論三十三云名言
熏習差別者謂眼名言熏習在異熟識中為眼生因
異熟生眼從彼生時用彼為因還說名眼如是耳等
一切名言差別亦爾。


【疏】隨二為緣相分等中熏五蘊種者雖顯境名言見
分中亦能熏種子今不盡以見分唯熏成四蘊三性
種故唯表義顯境二種名言相分中熏成無記五蘊
種子也相分即寬後時生第六識作親因緣種。


【疏】通六七識非如攝論唯說第七者今唯識論中若
我執熏習即通第六第七識中有也若攝論中說我
執熏習唯在第七識彼論意說若第七識中我執熏
習一切時常相續第六識中我執熏習即有間斷所
以不說第六識也。
[010-0750b]


【疏】即名言熏習者即通顯境表義二種名言也。


【論】隨二我執至自他差別者問凡夫有學有我執者
得有自他差別且如無學等聖者自他二執亡自他
十信成一體答由有橫計彼此情生起自他執執見
既斷物我心亡得同體悲自他對恩依著不著由我
我執無非我無我體成同別故無學聖體得成異意
說各別故。


【疏】支者因義分義者即十二支分不同故言分也。


【疏】然不善中處言諸者顯惡多於善者若善業果即
狹異界寬惡趣便於六趣中唯人天是善趣故云狹
界寬者即上界及欲界人天少分皆是善也若惡業
又即趣寬界狹者唯在欲界中有惡業果趣寬者即
六趣中四趣是惡謂修羅鬼畜地獄也。


【論】應知我執至是增上緣者問此三熏習為定同別
答其義不定後二熏習定是名言名言自有非後二
者即諸無記而非執者及無漏熏種皆非後後二熏
習故若以我見對有支言應作四句分別有我熏習
而非有支謂無記執處熏之種有有支熏習而非我
見謂善惡心不起執者有具二熏謂不善執有非二
熏者謂無覆無記無漏種子有具三熏習如欲界中
分別我見諸相應法。


【疏】此後二種望異熟果乃至令彼自他差別故成增
上緣者為異熟果名言種子唯是無覆無記性及我
執即是不善性或有覆無記性若有支習氣通三性
[010-0750c]
若我執相分中熏種子即是前名言種子攝有支相
分中熏種亦爾即與異熟果親作因緣親生第八識
故若我執見分種子令彼自他別故成增上者即是
我執見分中熏種令有情等自他差別也故是增上
即如第七識中我執見分熏成種子即生自第七識
見分為我執相分中熏種即親生第八見分也問何
故次立我執熏習答由諸有情有我執熏習即令有
情萬類別又如人面身形各各不相似又彼此身在
有質與不得同在一處由是如來無我執熏習若佛
位身一切諸佛平等共同若自受用身即一切諸佛
受相互遍不障礙若他受用變化身或萬佛共作一
身或二佛共作一萬身皆不相障礙今有支我執熏
習者唯在見分所熏種名有支我執熏習文意如此
也。


【疏】第一言說至位次者今辨三熏習義總有五門分
別第一三界分別第二三性分別第三八識分別第
四漏無漏分別第五五位分別是義下自具細。


【疏】此熏習至第四定皆得依名乃至佛處聽故者乃
能詮之名唯在欲界及初禪中有也以有尋伺故為
言若表義名言熏習即至第四禪以還皆有表義名
言熏習以第四禪以來第六意識皆能緣能詮名而
熏成種故也又無表義名言熏習亦通無色界無色
界中即約有波羅蜜多聲聞廣慧聲聞以無色心能
緣一切法佛邊聽法第六識緣名言而熏成表義名
[010-0751a]
言種即說是地前菩薩生無色界也即約無學故故
無色諸天佛邊聽法然不約異生說以無色界異生
無表義名言熏習又彼界生不能起心緣下界色法
故今約聖者為言若為異生六行無色界定於欲界
身上亦能聽法亦有表義名言熏習。


【疏】有支至皆通三界者意云此言總且約因位說及
十地中前七地皆能緣名言熏習等如前攝論說。


【疏】有支通前六識者然感總執果名有支熏習唯第
六識能造總報業若五識中唯能造別報業今者應
言有支唯在第六識。


【疏】第四說後二熏唯有漏者即我執有支二熏習唯
是有漏也。


【疏】第五位次名言熏習唯除佛位乃至無漏通十地
者若至佛果即無名言熏習若第六識有漏名言熏
習即第七地終身有也若八地以上唯是無漏第六
識名言熏習故八地巳上菩薩無漏意識聽法緣名
等熏無漏種子也餘六識者即是第七識及前五識
也故無漏第七平等性智緣名言熏習及有漏第七
識我執熏等知通十地也然法執熏習即是前名言
熏習攝不是後名言熏習也若十地中有漏五識熏
習者皆是名言熏也。


【疏】有支非聖者乃至亦有支攝者意說有支熏習唯
在凡夫位中生死相續說所以不通聖者以聖者不
造總報業故即是前名言熏習攝或雖是別報業今
[010-0751b]
以義類相從且有支攝總報別報但是業故也。


【疏】分別我執唯異生資粮位起至亦無故者意云若
未至十住第七住心巳前即名外法異生亦許造作
二業生外道等故名外法異生也若至十住第七心
以去即為內法異生更不退作小乘外道等故第七
住名不退位入第七住巳亦伏分別我執。


【疏】俱生我執餘二乘無學八地巳去菩薩等者為第
六識中俱生我執菩薩至第四地伏盡若第七識中
俱生我執菩薩至第七地終心伏盡於中泰二廣有
問答恐繁不述。


【疏】非此二種至可名取也者意云由能取所取二熏
習名二取熏習非我執等而能自熏可名取也問且
如我執名言二種既是心心所等也如何我等而不
能熏云云答據其道理我執等亦能熏習今者但約
別能取所取二種名二取也其實不妨我執等亦是
能熏也。


【疏】如前師解者即第一復次解是。


【疏】然此熏習十一識等相攝分齊者問上三習氣與
十一識相攝云何答按無性攝論第四本論中云此
中若身識身者識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
數識處識言說識此由名言熏習種子生為自他差
別識此由我見熏習種子善惡趣死生識此由有支
熏習種子生然十一識名如下自解故不須述。


【疏】此應第二方解其惑至故此非倒者此辨惑業苦
[010-0751c]
三次第不同據論本次及諸經論皆先言業次方明
惑並苦故本頌云由諸業習氣等何故長行非依論
及本頌文有何意耶答今據發業次第而說要由有
惑方有造業等能感苦故諸聖教非此例也。


【疏】除無記業及無漏業者意云此二雖名為業即不
能招異熟果除此二以外業者皆名為業能招異熟
果故。


【疏】感異熟生者意云無記業及無漏業唯感異熟生
不同前總別報業問別報業是不感異熟生耶答雖
感異熟生不同無記業及無漏業思可知也即無漏
現行從異熟識中種子生而勿名異熟生也。


【疏】運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乃至亦是不發業者意
說為欲界一切分別煩惱唯是不善性攝能發惡行
故又若欲界中俱生煩惱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性
攝雖有俱生煩惱不發業者即是有覆無記性攝今
欲界中俱生煩惱不發業者乃有多類且略述五種
一者即如欲界中俱生貪慢無明而俱生身邊二見
俱起者即是有覆無記攝二者亦有獨頭煩惱俱生
貪慢等雖不與俱生身邊二見俱起以不能發惡行
故亦是有覆無記性攝據何教說答如緣起經中說
持戒比丘所起貪慢癡彼信慚等拆伏此貪慢癡故
苦貪等亦是有覆無記性攝解云其持戒比丘雖是
凡夫為持戒故得但得厭生死造福業所起信等希
求出離故其貪等成無記性又其比丘或時舉目觀
[010-0752a]
五欲境及女人珍財而生邪行及偷盜殺生等十惡
業道雖犯是戒唯除生慚愧此所起貪等即成有覆
無記性故俱生獨頭貪慢痴等由信慚拆伏成有覆
無記性故又若自餘人非出家見有好食則帛疊位
而起貪癡慢心因起此心遂即邪行偷盜殺生等十
惡業造即說此所起貪盜名正發業即是不善性也
三者欲界中俱生貪癡慢等不與身邊二見俱起然
其獨頭貪等亦是有覆無記性攝其由何者如有人
於現在身起心緣未來世人天善趣後有身而生貪
愛等多分是有覆無記性攝少分是不善性若緣未
來三惡趣後有身而起人雖見好境錢物等而起俱
生獨頭貪慢痴等其人心亦不擬退求色境錢物等
不造惡業以不發惡業故其貪等故成有覆無記性
乃發者即是不善性五者亦有獨頭貪癡慢等亦是
有覆無記性即如九種命終心俱生愛俱故除此五
種巳外餘者能發業是不善性也。


【疏】若由欲愛造諸福行彼信為依乃至我施設為有
覆無記者愛及取者說一切煩惱皆名取或蘊名取
非施設為有覆者唯是外道起故非佛弟子起也問
此持戒比丘所起貪等為先是不善性後時由起信
慚等令貪等成有覆無記性為先是有覆無記性者
如何乃言由起信等伏令成有覆性耶答由信慚等
伏不善貪等令成有覆無記性也為先無記更何須
伏為不迴為勝。
[010-0752b]


【疏】及除上界無明等發業者乃至發業感攝者意說
上界無明發不動業亦是無記故今除也外餘一切
不發業惑者意云即欲界不善能發業惑外餘者皆
是有覆無記性以不發業故也即前五種也餘者皆
是此中等之即指前一切能發業惑也或可解者意
說除上界發業無明外餘者即取欲界餘一切不發
業惑以而上界無明並是有覆無記性故。


【疏】餘隨起有覆等是潤生攝者此文意說云即是九
種命終心俱生愛俱故故此愛但潤生不發業故是
有覆性。


【疏】若助發潤即通一切者疎遠助發業即通前欲界
與俱生身邊二見俱起惑及持戒比丘所起獨頭貪
慢痴等乃至九種潤生惑等皆能疎遠助發業也若
正發業者如見好境樓帛等而起邪教生等業名正
助通一切煩惱故令其煩惱皆能結生故也。


【疏】前說現行此種即現之習氣者前說惑業苦現行
者即前三界發業潤生煩惱名惑乃至業取引生眾
苦名苦此等皆是惑業苦現行現行所熏習種子種
子即名現行之習氣。


【疏】若苦種子至親生苦故者即是識等五支之種子
即此種子能親生當來異熟果身故。


【疏】世間有情不多於業起執著故如有執我而為作
者我物等故者意云業名能著非然世間有情亦不
於業上而起執著其外田宅等實是業家所行增上
[010-0752c]
果雖是業果而亦不執著世間之有情既不於業上
而起執著所以便執我以為作者我能造作故又執
外田宅等物我我所物也若執我為作者即起我見
為執外物為我所有即是我所見意說只計我為能
作我有物然不於業上有執著也。


【疏】中以為三總者此中惑攝一切惑此中業攝一切
業此中苦攝一切苦此三總攝於別十二支故也。


【疏】問何以知十二支至不盡耶者意云若總惑業苦
三即攝十二支盡若將別十二支即攝惑業苦三不
盡有何所以此即問也。


【疏】答若除此中至非十二支故者意云若無明愛取
三種即是十二支中無明支愛取支攝若餘一切煩
惱即不是十二支中攝但是總三中惑攝也若能正
感後世總報業即是十二支中行支有支攝若餘業
能感現報如造惡行招白癩等如於父母起逆害心
作不善業感非命死礛磁死等餘別報業有學身中
別報有漏業如上等業直非十二支中行支攝但是
前總三中業收若爾佛行內有情身是十二支中老
死支等攝若外山河等非是支攝但是三中苦攝並
以除別報體者如人現世行惡毀佛感得白癩等別
報非十二支中收又如來者指鬘別報果謂獄火熱
身等及餘連身中解苦等皆非十二中攝即是總三
中苦攝乃至勤苦修道苦皆准此知。


【疏】總五事中至一分為體者意云出體如下自別別
[010-0753a]
總出十二支體也問曰總十二支以何為體答具如
五事中但以相及分別二法為體問何故不用名體
耶答准下五法中名屬遍計所執是無體法所以不
取名此十二支依佗起法若依三性出體者即用依
他起性為體以遍計無體故不取圓成實性非此所
論若就三科出體者如蘊處界中但取有漏故三分
不取無漏何以故答非蘊性故問為有漏即為體者
但如十二處中外六處十八界中外六界是為支耶
答不然但約有漏有漏者得為支體無漏者不為支
體不約內外辨也何以故以外境法非支體故文須
辨又解云或攝境從心總得為支體又解云一分者
即十二處中用內六根為體不取外六塵故云一分
界亦准此問分別既是心心處於分別中攝得幾支
又於相中攝得幾支答相通攝得十二支分別唯攝
心心處准可知也。


【疏】初無明有十一殊勝者如下自解無勞欲述疏引
大論第九以七無智等亦次下釋。


【疏】由假說彼為行因緣者意云約無明俱行相似同
愚於世所以假說總為無明支云與行為因緣立非
因緣也。


【疏】大論第十及此論下說為一事故不取餘法者即
取無明一法為無明支即名一事若更取餘及成多
法非一事故故不取餘法也。


【疏】正發業唯是無明餘者是助者若發非福行時貪
[010-0753b]
瞋二亦名正發若發福不動行時唯無明正發即貪
等者名助發業亦不取之。


【疏】非如小乘約分位辨者意云分位者是相從義如
小乘中分者無明支行支同時雖有五蘊即總名無
明支行支也若身在於母胎中初受生位一剎那中
名為識支識支同時雖具五蘊即總身識也從此巳
後乃至四七日巳來名名色支攝同時雖具五蘊總
名名色支攝巳後准知然在母胎中謂闕空明二緣
故眼識不起餘四色雖在母胎而名能聞聲聞香甞
味覺觸苦樂等名生眼等六根名六處若在母胎五
七日後乃至從母胎出乃至三歲巳來未能別識善
惡雖逢陽火無懼手觸覺知苦樂亦皆名觸位若四
歲後乃至十歲巳來雖能別識苦樂等未起貪愛神
行以業總名受位若十歲後乃至老死能起邪行貪
愛因邪行等造殺生等業當爾之位雖有無明等總
名愛支雖有行支即總名有支此現在生起無明行
等若望過去此現在無明行即名為愛取有支為望
現在識等五果即名無明支也。


【疏】此有十九七五六種諸無知等如大論第九說者
十九無知者一於前際無知云何謂於過去諸行起
不如理分別謂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曾何
體性曾何種類所有無知此文意說體性者諸法體
性也種類者謂五趣種類也癡即與疑俱疑於過去
諸行立即是自然疑過去世時多分疑因少分疑果
[010-0753c]
以過去為因能生現在果故二於後際無知者云何
謂於未來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未來為當有
耶為當無耶當何體性當何種類所有無知文意說
此癡與疑俱疑未來身也諸行者即是果也此疑未
來世時多分疑果少分疑因未來多分故三於前後
際無知云何謂於內起不如理猶豫謂何等是我我
為何等今此有情從何處來於此沒巳當往何所所
有無知此文意說前後際者即是現在現在世即是
未來之前過去之後故云前後際內起者即身也疑
現在內身謂何等是我我為何等身是我耶愛是我
耶為何等者為我身能作何等業也今此有情從何
所來者即此現在身即顯是未來之前因能感果故
故說現在名為前後際也此上三世愚即約疑與無
明俱說疑疑於三世故以無明行相微細難知故約
與無明俱時煩惱行相以顯無明行相下皆准知四
於內無知云何謂於各別諸行起不如理作意謂之
為我所有無知此文意說內無知者即是內身此文
即顯無明與我見俱與執內身為我執色是我少句
等是五於外無知云何謂於外有情數諸行起不如
理作意謂為我所所有無知此文意說即顯無明與
我所見俱起與執外田宅衣服等有情攝總似我所
六於內外無知云何謂於他相續諸行起不如理分
別謂怨親中所有無知此文即不約自身為內但於
他有情怨親上以為內外以他有情身是有情數故
[010-0754a]
名為內是他身故名外其無明與貪瞋俱起於怨親
中生嗔生愛七於業無知云何謂於諸業起不如理
分別謂有作者所有無知此文即顯無明與我見俱
我以作業作者即是我之異名八於異熟無知云何
謂於異熟果所攝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有受者所
有無知者即無明與我見俱起執異熟果為受者九
於異熟無知云何謂於業及果起不如理分別所有
無知此無明與我見俱起執業異熟果為作者受者
十於佛無知云何謂於佛菩提或不思惟或邪思惟
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此文意說
即顯無明與放逸疑邪見俱起或不思惟者即不思
惟佛也或邪思惟者即將真佛以為非佛即將餘自
在天等非佛以為真佛或於佛生謗或由於佛而行
放逸者即如無比女人見佛而生愛染或由疑疑佛
有無也或由毀謗即於佛起邪見等也下皆准知十
一於法無知云何謂於正法善說性或不思惟等如
佛應知法者謂教理行果善說性者或是佛菩薩二
乘凡夫等皆名為善說性也□□□此法中亦有五
種謂不思惟邪思惟即錯解也或由法而生放逸或
於法疑惑或於法毀謗即顯無明與疑放逸邪見等
俱於法不多故名無知十二於僧無知云何謂於僧
正行或不思惟等准佛應知此文意說若有正行執
即名為僧若無正行不名為僧言邪思惟放逸等者
如經中說有女人來巳後見一年少羅漢而生染愛
[010-0754b]
發宅福猥起邪行心十三於苦無知云何謂於苦是
苦性或不思惟等亦准佛應知十四於集無知十五
於滅無知十六於道無知亦爾十七於因無知云何
謂起不如理分別或計無因或計自在天為因所有
無知此顯無明與邪見俱而執非因計因十八於從
因所生諸行無知如於因無知准知者此文即顯執
諸果從自在天生或從冥性生等此亦無明與邪見
俱十九於六觸處如實不通達無知云何謂增上慢
者於所證中顛倒思惟所有無知此文意說六觸者
非是與六識相應名六觸即疏唯與第六識中觸名
六觸也此增上慢人由第六意觸等證得初禪定云
我得初果乃至證得第四禪定云何得阿羅漢果證
此定時不能如實通達也下明十九無知與七無知
相攝者言七無知者一世愚謂前三無知是也愚三
世故二事愚謂次三無知是三移轉愚謂前次三無
知謂業能得果令果移轉變四最勝愚謂次三寶是
五真實愚謂次四諦是六染淨愚謂次二是七增上
慢愚謂後一是彼有五種愚與前十九無知攝者一
義愚義者道理也謂此義愚即攝得前十九皆盡二
見愚即前十九中攝得前六及第十八三故逸愚即
攝得次三四真實義愚攝得三寶四諦七也五增上
慢愚即唯攝第十九也問何故五愚中真實義愚即
攝三寶四諦前七愚中真實愚即唯攝四諦答七愚
中即攝得三寶是福田故即最勝中攝次位四諦者
[010-0754c]
真實義故是真實義愚中攝若五愚中真實三寶四
諦皆實不虗故真實義中攝七也六無智者一無智
二無見三無有現觀四黑闇五愚癡六無明闇次無
相攝者論中但以六七相攝不言十九義准知故論
云如是六種無明差別隨前所說七無知事次第應
知於後二無知事總合為一起此最後無明黑闇也。


【疏】大論第十至皆言實故者彼第十云九實三假同
此論明五十六云當知有支生及老死支是假有法
諸餘所有支是實有法言緣起善巧者問云何名緣
起善巧答善巧者知也即知緣之起而辨說故云名
緣起善巧又五十五中明諸煩惱假實中言五見是
假若無明等皆言實有。


【疏】俱舍第十文勢同也者然俱舍論中亦說無明是
實也。


【疏】十地經云無明有二謂子時果時者子時者即是
種子果時即是種子果時即是現行此依舊經論辨
若新經論中即說種子現行也意說無明支中有種
子現行二種也。


【疏】無明有四謂隨眠等者意說無明四者謂隨眠纏
縛相應不共今引此文證無明通種現也。


【疏】發福非福不動三無明別等者意云所發福等而
有三種能發無明但有二也按對法云由異熟愚發
非福行由彼一向是染汙性無明合時必不容受信
解異熟行相正見故解云由無明與業合時必不容
[010-0755a]
行者異熟上而生正法及正見也由真實義愚發福
不動行解云真實義者即四聖諦於彼愚痴名真實
義愚為有未見諦者雖起善心由彼隨眠所縛故亦
名愚痴由彼勢力於三界苦不如實知便能發起後
有因性福不動行問曰依對法據二無明發三種行
云何不言三無明別答此中三品無明能發業謂上
品無明以煩惱重故順惡業故即能發非福行若中
品無明稍微故能發福行若下品無明極輕微故能
發不動行所以此無明若順惡業即名上品若順善
業即名中下品今對法既說二愚能發三行應云異
熟上品愚能發非福行真實義中下品愚能發福不
動行又瑜伽云若世俗愚即能發非福行以麤淺易
了故若勝義愚即能發福不動行以聖者方能知有
苦故今但約真俗相對以明不約四重勝義世俗說
也此明瑜伽論意。


【疏】二行支至三行為體者意云三行者即身語意三
相應思名三行以為體或取意相應思及身語假業
即取色聲為三行也此約尅性或有疏本云心心所
法為體者取思俱時心心所總名行支此約眷屬出
體故論云業之眷屬亦立業名。


【疏】三識支至恒隨轉故者乍觀所引九十三等似說
識支唯取種子不取餘識理實恒續助為支簡餘轉
識非說種子為支義自成故。


【疏】於母胎中因識為緣等者意說過去行支所熏識
[010-0755b]
種名為因識識能生於母胎中初結生識結生識者
即是果識果識續而能任持羯羅藍位諸名色等乃
至命終持令不絕。


【疏】又即此識當來等者言此識者中際識也後際名
色曰當來由中際識能引後際名色支故云名色種
隨逐彼識也問隨逐者明可引也即彼論云名色種
子復為當來六處種子之所隨逐乃至愛支作法亦
爾如何能證是第八識答識若第八之能持諸種第
八能持諸種故後際種子可為隨逐中際之種若非
賴耶何有種子言相隨逐前引後耶。


【疏】若爾何故大論第九卷末云以六識為識支乃至
六種色界唯四無色唯一者此中問意若唯取第八
識名言種子名識支者何故瑜伽第九以六識名為
識支若欲界具是眼等六識名為識支若色界初禪
中除鼻舌二識即以眼耳身意四識名為識支然二
禪以上亦借初禪眼耳身三識並意四識為識支若
無色界無前五識唯有第六識即一識名為識支也。


【疏】行為緣故令識轉變此識現法但是因性者因性
本即唯取第八識種子名為識支乃至諸識果故以
中際第八為識支也以下並六識為識支乃至諸識
果故以中際第八為識支也以下並六識為識支。


【疏】約就一切相續為名至報生故者此並六識為識
支有其三解一云彼論說六識為識支者約就一切
有情身為名論相續身也然一切有情身始終而言
[010-0755c]
若在欲界具六識在色具四無色唯一第二解云彼
論六識為識支者即就小乘宗說為論彼未有第八
識故也第三解云六識為識支者或可約一箇有情
身中一切識始終為言欲六色四無色一也復有釋
云若初受生唯是意識故就相續容有六識身為識
支也此亦不然大乘初生唯第八識今云意識有違
自宗過今助釋者理實結生是第八識據後相續容
有六識故說六識為識支也。


【疏】說與名色互為緣者故即初入母胎第八識皆能
與名色得互為緣即顯互相依義餘七之識皆不能
與名色互為緣故唯第八為識支乃至命終恒隨轉
故者唯第八識常相續隨轉不絕前六識五位不行
故非識支。


【疏】大論第十至胎藏苦者按彼論云幾能生苦謂五
幾苦胎藏謂五幾唯是苦謂二解云謂無明行愛取
有五能生當來苦名能生苦其識名色六處觸受五
是種子是彼當來生死之因名苦胎藏生及老死之
二唯是苦既云識等名苦胎藏明非是現問既云苦
胎明能生苦何不同有能生苦收答因未周別者果
遂近得名不同生老死二正名為苦是彼苦因名苦
胎藏依主名也。


【疏】本多作胎藏苦者寫傳謬也問設云胎藏苦持業
為名復何有爽答雖有漏體皆是苦所引之文意明
生等二果名苦故無明支名能生苦生死二唯是苦
[010-0756a]
故知胎藏是苦之因依主為勝。


【疏】問若爾何故大論第九云乃至於生老死亦然者
此中問意若識名色六處觸受等五支唯是種子無
現行者何故大論第九云福非福不動三行所熏種
子六識及種子所生果時六識名為識支耶言種子
六識者即說此前六識種子能生六識果也又處處
聖教說行支熏於識即識與名色得互為緣故知現
識得為緣種子不能為緣故又說識入母胎故知現
行第八識支入母胎結生種子不爾又准十地論云
無明有子時果時乃至於生老死亦然故知識支皆
有種子現行名為識支以聖教說通種現故。


【疏】約當生果位中說故有前後者意說有現識者緣
當來生老死起中說有現識。


【疏】或於現在至唯種者意云十支因是過去生等二
支果是現在即此現在生等果是過去十因也生老
死位於此位中說現行識以為識支其實唯取種子
為識支是正義。


【疏】不爾便違至胎藏苦故者此顯違第十及違五十
六文今唯言違五十六文者言總也若胎藏者即第
十文也如前引然大論五十五云現法中說識為福
非福及不動業之所熏習後後種子之所隨逐能引
當來餘身識等生老死苦又云識名色六處觸受支
種子性隨所依時曾得眾苦引因之名今既與果名
生老死復得苦名准此等文明識等五支唯取種子
[010-0756b]
解云五支先世種子也隨所依時者此種子隨前所
依身也於前所依身曾有眾苦時此種子早得引因
之名今既與生老死果即生老死亦復得名苦准此
等文明知識支復有種子。


【疏】乃至說受亦有二種者謂種現二也。


【疏】謂境界受至皆准此知者意說受通現行所由謂
境界受為緣愛等行生此亦約當生現行受說為據
尅體而說即種子故故說受等支通種現二也。


【疏】一者一切有漏五蘊乃至通取異熟及餘性故者
此中意說名色支有二出體一者雜亂出餘二者獨
約名色出體此即雜亂出體也此文即取一切色蘊
名名色一切心心所法名為名此支體根依大種者
根依者即是根所依扶根扶根四塵四塵家能造四
大與四塵同時四大為能造四塵為所造即扶塵能
扶五色根也故扶根四塵即與五色根而作依處意
說四大種非但能造四塵亦能與五色根而作依處
故云根依大種根依大種者者說五色根亦有能造
四大能造四大造所造五根也然五色根處能造四
大種有二解一云此四大唯能造五色根不與五根
而作依處二云此四大能造根亦能與根正作依處
所造諸色者此一句通上二處謂根及依處四塵此
根及塵皆能造大種所造也又四大亦能造膿血等
色皆名為色法處色者即是法處中五種色皆是色
中攝此即雜亂解名色支也問是有法處色等色等
[010-0756c]
亦名色支耶答其實除色塵根外非名色支謂是色
同類故亦為名色支。


【疏】名種總攝五因於中隨勝立餘四種者意云名色
支既攝行識等五支即具五蘊於中隨勝立識等四
支也通三性為體者意名色支既攝五蘊五蘊得通
三性故名色支體亦通三性更有外難問答如演秘
說。


【疏】約名色不乃相雜亂說此支等者答疏主解云即
色蘊中唯取扶根微塵即除五根五根即是六處支
中攝若識蘊中唯取現在世六識名名色識即除第
八識八識是前識支體攝又除第七識第七識非是
業感不通十二支攝故又除前念六識等無間意根
前念六識等無間意根六處意根攝又行蘊中除觸
觸即觸支也又除受蘊全即是受支中攝即取想蘊
全色行識三蘊少分名名色支也行蘊中除觸取餘
異熟心心處法也為哲法師解云為識蘊中取第八
識名言種子是識支攝為現在第六識名言種子是
六處中意根攝為五識中名言種子即在名色中攝
也此解亦有道理任情取捨餘者同前疏主解。


【疏】此二體寬狹不同乃至五體即是一名色故者二
體者如前雜亂出體也為疏中前解名色支即取一
切色蘊等及餘一切三性心心所法四蘊為名色蘊
名為色即汎爾釋太寬何為即名色支亦攝得識六
處觸受支等即體相濫為第二體即取想蘊全三蘊
[010-0757a]
少分名名色支即為識等五果種各別為不作第二
體名色支爾者名色一支即攝識等五支如何知識
等五種各有別耶。


【疏】第八識相應中至異熟觸受者意云此中今除第
七識相應心心所第七識相應心心所以是有覆性
故非業果故非名色支攝疏中第八相應觸受及六
識中觸受者謂是觸受支攝亦非名色支也。


【疏】及過去世所餘異熟心所法種皆是此體者解云
若約熏異熟心心所種子時即是過去為但約異熟
心心所法種子即唯現在世無過去世體故今即取
過去世時所云惡行異熟無記法種為此文體也。


【疏】九十三云俱生五根名之為色乃至非謂盡理者
此六處又解名色支也言俱生者五識同所依五根
也意云即九十三說俱生眼等五色根名之為色前
念等無間滅意名之為名據此文解名色即與六處
非名別也然彼文說六識名識支即六識支與名識
支互為緣故由名色為緣發生六識六識依前六根
共發生故故說識支名色支互為緣也然據九十三
文俱緣一義說六根為名色支然此六根更非名色
體唯取前解想蘊全三蘊少分為名色支於理為勝。


【疏】一義解釋者意云六根與名色體是一也然約義
分為二支。


【疏】即五色根及前六識乃至亦名中攝未名六處故
者意云疏主說即是現在六識種子上義為六處之
[010-0757b]
中意根及名色支中識蘊即義說此現在六識種子
於當來世生六識現行時為現在世現行六識異熟
生心有境依義故及能作義邊即說現在六識即是
名色中識蘊為現行六識異熟心生落入過去有開
導依用即據有所依義邊即說過去世六識名六處
支中意根攝也此約一意者即一意根也意說即約
一意根上義分現在世過去世即義說現在六識名
名色支中識蘊過去世六識名六處支中意根若不
作此上來解爾者若說識攝入六處之中為意根者
即名色支中闕無識蘊若爾時六識攝入名色支中
為識蘊者即六處支中闕無意根也故於現在六識
種子上義說二也此約一時俱有五種而為論也者
意云此約一時俱有識等五支種子為論也問六處
意者云何俱有答俱時識種子對世名意故五種俱
有為約當來生時分位說者即名色具足五蘊即如
當來世初入母胎之時為初一念但名為識支從第
二念後至四七日來名名色位中識在過去雖名為
意亦名中攝未名六處支故從第二念後乃至四七
日以來名色位中亦有過去六識等無間意名為意
根此等無間意及餘心心所法皆是名色支攝故名
色支具足五蘊未名六處者無六處用不名六處。


【疏】有處亦說為現行至皆准此知者意云有處云六
處支是現行非種子者依前名色支會云亦約當生
分位說故也其實唯取種非取現。
[010-0757c]


【疏】為論若分位為言六處位後所有觸數方是者然
約生老位中即六處為先方便生後觸也此中觸支
不取第七識相應觸非是業感異熟果故。


【疏】大論第九說六觸者即與六識相應觸為六觸身
此約當生分位說現行觸支理實唯取種子也。


【疏】然論說受為愛緣乃至然即彼體是生支攝者然
餘論中說受愛為緣者即約現在生老位及當來生
老位中說也故此受支向生支中攝當來生老位即
是現在十支家果所謂現在十支因未來二支果此
中且約生起位說謂現在身上起無明行感得五果
種子於欲死時起愛取有潤即生當來生老死又現
在生老死即是過去十因家果即過去十支因現在
二支果此即一重因果也非如小乘兩重因果。


【疏】大論第十初云愛謂三界愛者此中愛支唯是第
六識中愛以此愛能緣後有身而起因生愛故即是
欲愛色愛無色界愛也。


【疏】論下文至得為因緣者意說愛憎名取所以說愛
種與子取為因緣無有以現望皆現行為難因緣也
又貪即是取所以說愛種子生取為因緣無妨也。


【疏】又下文說正唯修斷等者意說此據長時通取支
說以行相微細而不同故也。


【疏】欲取云何乃至而興諍故者然大論中說欲界貪
唯在欲界後云三見通出三界謂三界中身見是名
我語取三界中見取戒取名見戒取也然瑜伽中在
[010-0758a]
家出家起四取者唯約欲界人中說若天上雖無出
家外道亦得起後三取然欲貪取我語取即通見修
斷為見戒二取唯是見斷欲取者即是欲界貪見戒
取者即是五見之中見取戒也我語取者即是五見
之中身見也如諸外道執受我時但有空語無實我
體名為我語取取者耽著為取識由執我為先耽著
不捨故立取名又取有二種業一由此四取興諍為
根故諸家俗人以欲貪取為先諍時色等而興諍也
為出家外道以執自見為是撥他見為非而起見我
二取及身見等而興諍也二者四取即與後有為根
以此中四取通能發業亦能潤生由諸俗人起欲貪
故即能資長欲界色身中五根塵也由諸外道起後
三取後身行向三界中受身也。


【疏】取為取者即於自見生貪於他見生嗔及生慢等
煩惱皆名所為取今此合取所說義別者意云唯瑜
伽文有三文不同明四取此中合為一取以明所說
義別。


【疏】如愛引證者然者愛中既引大論第十云愛謂三
界愛亦通現種此亦應云取謂三界取亦通現種也。


【疏】十有支即至生起因所攝故者意云此有支者總
用前行及識等五種種子為體以被愛取二法潤故
轉名為有也若未被潤時識等六種但住自分無有
能生當果之用忽被潤巳有能生當果之用故得有
支名也即是能有當來果故故名有支此唯種子不
[010-0758b]
通現行問愛取二支既通種現如現行愛等潤識等
種其義易知如愛等種子亦能潤識等種耶答通二
義也若約凡夫異生潤即唯現潤取為有支若聖人
第三果亦通現種潤意聖人用愛種二種子潤識等
六種轉名為有支見有二論不二偏取也所以有支
是能生因攝非是引因以未潤時名引因故問愛先
取後如何言和合潤先法耶答不據前後以解和合
但以潤義同故名和合也。


【疏】即前五蘊變滅者即老變化名為滅也然生老死
二名是於五蘊假立者意說此生老死二支名即是
不相應中生異滅三相也唯於五蘊上皆有生老死
名若於五蘊中即偏行蘊攝也。


【疏】今取實體亦前五蘊者意說若據生老死名即假
立是不相應中收若據法體說此二支亦即是五蘊。


【疏】若約分位至有果起等者意說有果即有支體也
由愛取二法潤前識等種轉名為有故有支當體即
名為有果若有果亦起巳即名生老等即說生等亦
通種子無妨問如何得知如緣起經說生引同時者
識等五五種未潤名引因引遠果故若被潤巳去名
生因近能生果故雖同未潤前一種俱因也種子故
生引同時也又云生引同時者生者果也能生因即
有支也引正所引生老死果至生老位中有支種不
亡故名同時又若將有支即為生老等因生等亦通
種子無妨以有支體即是前識等種故。
[010-0758c]


【疏】生果之識等仍名引故者意云說有支生果識時
仍喚此有支名為引因何以故以有支體是前識等
六種種子故問既彼潤巳如何仍名引因耶答謂引
果取識等以名引因種仍名為能引因由生唯取現
行故有光引因者即識等五果種子也雖被潤巳轉
名為有至生位時此生果也識等五者意說若約分
位說若至生老死位中即前引因識等種子也巳不
總名生支等故說生支等通種子也問如何至生老
死位猶有識等種耶答後必帶前前不必帶後也亦
如種子時未有果果生時必有種也亦如彼三十七
道品時在資糧位中修四念處時即未有四正斷若
復修四正斷必帶前四念處如是乃至修八正道時
正帶前七覺支也故今生支位必帶前種故說生支
通於種子也。


【疏】薩婆多師一一皆以五蘊為性者即如十二支中
無明支同時雖有五蘊即總名無明乃至老死支亦
然此約分位緣生以明緣起名義得名者意云約名
得緣起名約義得緣起名也此據總得名不據別得
名也。


【疏】無有生主宰作者受者無自作用不得自在者意
云此十二支但依託眾緣生無有實我作者受者等
不同外道妄計有受我作者等用此如幻化故不同
彼疏唯法所顯者意說緣生唯是有為法所顯也以
有為法生滅相續故云緣生能潤者謂愛取二支所
[010-0759a]
潤者謂識等五種墮相續者墮者滅也相續身也即
由能所潤攝得有情身起故名緣生或由能所潤有
情墮在生死之中也又解或通外法如穀麥等種被
水土潤以方生芽等故生滅相續也。


【疏】大論第十釋云由煩惱繫縛至得此名矣者此文
意說即解緣字起字也由煩惱繫縛即釋緣字往趣
中數數生死此解起字也此約一身死巳於一趣中
更受一多故名緣起故依字釋緣起之名又解即依
緣字起字解此名至名矣等者此不是利釋但是疏
主且解瑜伽第十文准疏文不合善又解之言但合
且解云彼瑜伽文即依緣字起字解此名等。


【疏】又依託眾緣至通一切法者此引大論第十文疏
引文略今具引云復次依託眾緣速謝滅巳續和合
生故名緣起此依剎那義釋解云有為之法必依託
眾緣而生生巳即滅滅巳逢緣還生即數數生數數
滅故依剎那釋即通一切有為有漏無漏諸法皆然
也。


【疏】又眾緣過去而不捨等者此引大論第十文疏引
文略今具引云復次眾過去而不捨離依自相續而
得生起故名緣起如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
餘依此義故釋名應知者解云此文意說由於過去
世身中起無明支能發行支行支即能感五果種子
巳其身即死身雖過去巳無然前世所感五果種子
與今生身遂不相捨離即過去無明行識等五果種
[010-0759b]
子今生生老死也即過去無明行識等五果種子名
緣今生行今現在身生老死名起也非餘者非餘自
在天冥性等為因能生生老死也此有故彼有者猶
無明有故能發於行此疏無作緣生作者即是外道
神我自在天等也今此法是從緣生法非是外道神
我等作生也此生故彼生者猶無明是生滅故所發
行亦是生滅此顯無常緣生也常者即是冥性自在
天自然等此冥性等所生法是無常然冥性等因是
常今者佛法因果俱無常。


【疏】又乃至於過去世至故名緣起者此亦是大論第
十文疏引文略今具引云復次於過去世學緣生巳
等相續起故名緣起如世尊言我巳覺悟正起宣說
即由此名展轉傳說故名緣起者此文意說謂住於
過去世修菩薩道時遂於佛邊聞說十二緣起由此
支故能令眾生生死流轉輸迴不絕既聞是巳厭怖
修學證無漏道斷有漏十二支而證緣記法真實之
性而得成佛故故於過去世覺法性巳等也相續起
者自既覺十二緣起法性亦令眾生覺緣起法性勒
之汝等眾生應亦知十二緣起精勤修覺起無漏道
斷有漏支而成正覺證緣起法性巳故故相續起如
世尊言我巳覺悟正起宣說即由此十二緣起名展
轉故名緣起即是相續也又云相續起者即十二支
相續也為行續無明識於行乃至老死續於生支既
覺法性遂起十二緣起相續不絕流轉迴又云相續
[010-0759c]
起者相續者身也謂十二支感得一身又由十二支
後續一身即由十二有支令身相續等也故世尊能
覺十二緣起法性若能覺若所覺時名為緣今時謂
為眾生所說法義皆名為起故云緣起即此法由宣
說起故名緣起如疏中相續等者等字本論中無疏
家安置即向內等。


【疏】合有五釋不能煩引者然瑜伽第十却合有五解
今疏中唯引四解釋即同四釋彼論第四解云復次
數數謝滅復相續起故名緣起此依數壞數滅義釋
解云此文即約無明滅巳即行生行滅巳識等生即
約一支滅一支生以解緣起也大論第十有五解今
但引四故云不能煩引返對法論中更有五解。


【疏】五十六說因名緣起果名緣生乃至老死亦爾者
外問曰何故十二支亦名緣起亦名緣生耶答因名
緣起果名緣生因名緣起者即種子為因能起果故
故十二支皆名緣起果名緣生即現行果皆從因種
生所以十二支皆名緣生如疏作法之由無明隨眠
不斷有故者隨眠即種子也即由無明種子不斷有
故彼無明纏有此纏者現行也意說由無明種子有
故即無明現行生此纏生故者即無明現行生也以
纏生故諸行等得生乃至老死亦爾意說由無明現
行有故即行支得起即無明支因名緣起行支果名
緣生又由行種子不斷有故即行現得起即行種子
因名緣起行現行果名緣生乃至生支種子不斷有
[010-0760a]
故即生支現行得起即因名緣起果名緣生又由生
支現行有故即老死支現行得生即前因名緣起老
死支果名緣生又無明緣行行緣識等此顯勢用緣
生即由無明有勢力能發行行有勢力能感識等五
果如弓射箭由有勢力令箭高遠無明緣行行緣識
等亦爾故通知總有三種緣生一無作緣生二無常
緣生三勢用緣生。


【疏】然五種果以前後相望乃至為果時非因者此文
同下五種因果中等起因果也若識望名聲名色望
六處等但名十二支中因緣非是四緣中既因緣也
故前後相望得為因緣為因時非果者即如識支為
因名色為果為果時非因者即識支望前行支由行
引故乃至愛望受支亦爾又解為因時非果者即識
等五果種子望生老死果即識等種子唯名為因非
生等果也為果時非因者即識等五果種子望無明
行無明行為因識等唯名為果也此泰法師解或恐
連當不順諸文據義別故者與前後四緣因果不同
前約自種子生自現行為因果此約識等五種前後
相望為因果故不得成親因緣也問何故唯約識等
五果種辨因果不約餘支辨通答餘支非真異熟果
故所以不說或可依泰法師解亦通餘支以望生老
死果說故。


【疏】世親俱舍自意同此亦得別名者俱舍論中亦約
因果為果時非因以時故云同此。
[010-0760b]


【疏】緣起經至名緣起者諸分者即十二支分別故名
諸分自緣和合者即是各自種子與因緣和合生現
行等得緣起名也此即證前自種子現行為因果義
如前云因名緣起果名緣生即其事也。


【疏】言無明者乃至持業釋者此第一解云明者擇法
慧也無者非有也然所無即明能無是癡無他故故
曰無明然所無即是無體法也今難曰既云無漏慧
名所無者即無漏慧應是非有也若更云無明無名
明明體是有若爾者且如人父母巳無即名無父母
亦應別有所無父母體猶有此妨哲法師解云無者
非也明者慧通也此愚癡體非是化慧故故論名無
明。


【疏】舊云無他受稱者無漏慧明也無明者即無他無
漏明故名曰無明意說無明無他明漏故以受無明
稱也。


【疏】殺三磨婆曰此云六離合者然六釋中一一皆有
離合釋也且如持業釋中離者為體與業各別之如
言藏識藏者能含藏識者即分別也此名離也若言
藏即是識名為藏即是合釋也其依主釋中如言眼
識與識別名離眼根照矚義識了別義故別也若云
依眼之識名為眼識即是合也其有財釋中如言瑜
伽師瑜伽者是相應義師者即是假人此為離也即
師身中有相應法名瑜伽師此合釋也亦如言富皃
亦爾兒者即假者富謂財物等其相違釋中如言能
[010-0760c]
立與能破能立有宗因喻等能破者謂破他義即離
也若言能立與能破名相違釋此合也其帶數釋中
如言五蘊五者是數蘊者積聚義此離釋也若言五
蘊即合釋之其隣近釋者如言四念處觀慧能巡身
念能持性即離也如言四念處觀者即合釋也。


【疏】謂如無明明者釋法乃至故名無明者此第二解
明是持業釋。


【疏】或非六釋至六釋故者此說無明不通持業無別
體故雖有無明兩字共詮一痴亦如斫芻同目一法
故知無明非六釋攝於理為勝。


【疏】無與明別解至六釋者是者意說此汎說六釋也
凡六釋者皆說有離合二義也故舊經論以離合為
六釋也以十二支中無明支為首所以先解無明支
初離無與明別解者即先離無字與明字則別解名
之為離無者非有也明者無漏慧也後解合之總釋
者即後合無字明字一處解之名為合釋也無明者
即是癡無之他無漏智慧明故故云離合釋其名色
支亦爾先離名與色別解名之為離名即非色四蘊
色謂諸法變得礙義後解合之總釋者即說名色互
為緣等其六處支亦然六者是數處者是生長心心
處處也此離也後解合之總釋者謂之六處也數持
業釋亦二法即體用為體用二法各別名持業釋也
無明支既能詮一法無離合二義故非六釋問若無
明支非六釋者何故前說無明是業耶答據自佗相
[010-0761a]
對對有即無無他無漏慧故若據當體即無離合不
同藏識當有離合非對自佗故成持業釋也又解云
即前持業釋名無與明別解或非六釋下即是後解
合之總釋。


【疏】謂此六釋依二法簡別等者二法者即離合二法
也方可為解者意云若有法帶離合二法方可作六
釋解無明既非離合故六釋諸法不過。


【疏】有別釋皆同於行不能別引者彼處文中釋餘名
皆同行支也謂行者當體彰名造作是行義亦功能
受稱有感果之功能也識者當體彰名了別是識亦
功能受稱有了別境界之功能也觸者當體彰名觸
至境故亦三和是觸義有生受之功能乃至蘊起名
生亦爾。


【疏】答順趣種種至所緣境義故者故者即顯境名言
也或依言說名分別種種所緣境義故說為名者即
表義名言也彼論云如名能詮境故說四蘊為名又
解云蘊中攝名句等故說四蘊為名也。


【疏】彼彼方處種植增長義及變礙義者如色法即有
四方上下六方差別心法不爾種植增長者亦不唯
外穀麥等內身亦爾由飲食資持能造根塵四大種
遂得增長既增長巳方造所造根塵色等令其增長
及變礙義者如人身色面色嗔時悅時恐怖時或被
損時色皆變礙外色如被風霜等損皆有變礙礙即
質礙也。
[010-0761b]


【疏】變礙有二種者一手等所觸便變壞義二方所差
別種種相義。


【疏】非名體即色至名所有色故者意云顯此名色支
如次非是持業依主有財釋也唯是相違釋。


【疏】六處者至生長門義者意云此六根名處者是三
義也一云是生識之處二云是長識之處三云六處
名門者是識遊履之處名之為門。


【疏】大論第十有三復次解初云乃至為因次第者解
云要先愚所知境即是無明支也起邪行者即是行
支問行通善惡何故總云邪行耶答有二解一唯約
不善行說二云無明發於福等三行皆招苦果違於
還滅故總稱邪行心顛倒者即是識支也問難識支
唯是第八云何名顛倒答有二解一云行有二種一
種二現行是行支種子名為識種因行現行所熏故
喚識支名為顛倒為因可悉二云結生之時於父母
等即起愛瞋相應之心名為顛倒由有漏善行違於
還滅尚得名邪有漏無記生死根本名倒何失故諸
論云三界虗妄心心所等虗妄即是顛倒異名或因
倒發亦名為倒有云心顛倒名識支者准識支今是
第八識今且約前六識名為識支既結生時於其父
母互起愛恚名為顛倒在此顛倒是前六識相貌非
第八識有如是義雖有兩釋任意取捨結生相續者
即是名色支即於胎中五七日以來皆名色支也諸
根圓滿者即是六處支云受用境者即觸受二支皆
[010-0761c]
能受用境故意云由違情觸即生憂苦受由順情觸
即生喜樂受心行相相似同一處明也此義識等五
據當起位說次第也。


【疏】此約當生五果為因者意云此識等五望無明行
即為果望後當生位即為因故云五果為因耽著希
求者即是愛支煩惱滋長者即是取支發後有業者
即是有支五種果生即是生支生巳變壞即是老死
之此約當生位次第說。


【疏】前六支內身緣立者然大論第十云內身緣勝者
前六支所攝即先於內身起我執由執內身為我故
即起無明支由此無明不了諸業引於苦果發起行
支發福等三行既發行巳即起尋思即是識支此約
六識為識支由業與識為助伴故能感當來三種苦
果一者根初起所攝苦果者謂名色支二根圓滿所
攝苦果謂六處支三受用境界所攝苦果謂觸支故
云前六支內身圓立也。


【疏】後六支境界圓立者大論第十云又於現法中依
觸緣受者是受支緣受發愛即是愛支由受用境界
廣起追求是取支由取支為先即有支由有支故即
令五趣生死果生果生巳即老死隨遂此等皆約生
老死現行位說也故云後六支境界緣立受用境界
故。


【疏】第三約由有三有情聚立乃至如彼廣解者此引
瑜伽第十文如彼云復有次第差別謂由三種有情
[010-0762a]
聚一樂出世清淨有情聚者種類義也謂此有情樂
非出離深厭緣起斷異雜染增白法故問云何斷緣
起亦增於白法答由一乘人順逆觀十二緣起巳遂
作是念我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辨不受後有由
異十二緣起即名增白法也今且順觀十二緣起者
如云無明異故即行異乃至生異故即老死滅逆遂
觀十二者如云由誰無故老死由誰異故老死滅應
云由生死故老死無由生滅故老死滅乃至由誰無
故行無由誰滅故行滅應云由無明無故行無由無
明滅故行滅今且作清淨緣起順逆觀染緣起順逆
觀如別抄說意云謂令有情觀察緣起得白法故所
以立十二支二樂世間清淨有情聚者不如實知諸
諦道理不知諸諦道理者即是無明支若住正念或
作福業或作有漏定修所引不動業若不住正念便
作非福業此等行支由行所門心相續為者即是識
支又如先三業如次於三品次第能感當生苦果為
下品非福業感得惡趣中三種苦果所謂名色六處
觸支由中品福業即感得人天中三種苦果謂名色
六處觸支又由上品不動業故即感得上二界三種
苦果謂名色六處觸支三樂著境界有情聚者即於
現受用境界所生受者即是受支由受起愛即是愛
支於此境界廣起追求即是取支由取為先即起有
支由有支故即五趣生死果既生巳即老死隨遂此
二亦約當生果位說因次第解云此二者一謂前六
[010-0762b]
支內身緣立後六支境界緣立二謂樂世間有情立
前六支樂著境界有情立後六支故二種皆約當生
分位說也。


【疏】問若爾何故至逆觀緣起者此解問意云若如前
云一時而起次第宣說者如何淨緣起中先觀老死
次觀生等耶。


【疏】答依諦先後道理立故者意云此約四諦安立道
理說也即先說苦諦謂即老死等是故依安立四諦
作十二緣生觀即於十一支中觀一一支皆具四智
故總有四十四智如老死有四智乃至行支亦爾以
無明無因故所以不觀故無四十八智即先於苦諦
老死支作法云謂觀老死集老死滅老死趣滅行解
云老死者即是苦諦老死集者即是集諦集諦即是
生支即由生支為因故能生老死支故說生支即是
老死集諦也後准此知老死滅者即是滅諦若觀老
死滅時必有所證之理即滅也老死趣行者即是道
諦證滅之智也問如何斷此老死支答要二乘無學
聖道方能斷之故斷老死苦而得滅諦又觀生生集
生趣滅行生者即是苦諦生集者即是集諦集諦者
即有支有支為因能生生支生滅者即是滅諦生趣
滅行者即是道諦斷義同前老支說如是乃至觀行
支者謂觀行行集行滅行趣滅行准前說苦集滅道
也斷道同前為無明支上更無集諦無明無因故所
以無明闕四諦故除無明支餘十一支中皆具四智
[010-0762c]
故都有四十四智也即二乘人於四善根以前作此
四十四智觀十二緣起此即是雜染逆緣觀此觀唯
以聞慧為體或可於四善根位中亦作此觀問苦集
是雜染滅道是清淨何得總名雜染順逆觀耶答滅
道雖清淨以苦集是雜染故所以總名雜染也若言
順雜染觀者即如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
支等是即於資糧加行二位皆得作此雜同然准前
疏問中即問淨緣起今疏明逆觀染緣起依諦先後
道理答與問違殊不相當讀者知之准對法論中唯
逆觀染緣起有四十四智不言於淨如何今者疏主
說淨緣起亦有依諦先後道理耶故疏違對法文又
准逆觀染緣記中四十四智前更作七十七智即觀
十一支除無明以無因故但有七十七智也如法衣
抄釋具明恐煩不錄。


【疏】此中染者依隣次第二世因果乃至思惟可知者
二世者即過去與現在為一現在與未來為二也今
且約生報隣次說過去十二支因現在十二支果又
現在十二支因現十二支果或現在十二支因未來
十二支果若約後報隔越多身說共即不定謂第一
生起前七支第二生起愛取有三支第三生起生老
死二支又或隔三生五生或隔百千生等十二支為
緣即不定不定者為不依次第也。


【疏】令有情於有愚痴至起過未疑等者意說於有愚
痴者於三界有果而起愚痴也明令有情而起有而
[010-0763a]
起愚痴既由無明能覆彰故即不了三世中三有身
而起疑疑三世等此即無明而俱也即同十九無
知中前三無知也有者三有謂欲有色有無色有
也。


【疏】一緣中痴令眾生惑即前於有所知境等不了疑
也者解云緣中痴者也緣境界而起痴也有於三有
所知三世境由痴不了而生疑也十地經中與對法
語雖少別義意同也故緣起經云是中無明有二種
一者緣中痴令眾生惑二者與行作因。


【疏】餘乃至老死等者准疏中說無明業用了更不說
行等直說老死業用恐學者不知行等業用今謹按
十地經附文錄出菓令披讀者有取易暖吸後經云
行有二種業位一生未來世果報二與識作生起因
識有二位一者能令諸有情相續二與名色作因名
色有二位一者互相助成二與六入作因六入有二
位一者能緣六塵二與觸作因觸有二位一者能觸
所緣二與受作因受有二位一者覺增愛等二與愛
作因愛有二位一於可染中生貪心二與取作因取
有二位一增長煩惱染縛二與有作因有有二位一
能於餘道中生二與生作因生有二位一增長五陰
二與老死作因老有二位一令諸根熟根熟一一老
死也二與死作因死有二位一壞五陰身二以不見
知故而令相續不絕彼論云壞五陰能作後生因以
不見知故能作後生因釋曰緣者所緣於彼一切所
[010-0763b]
緣境中而不悟故名緣中癡諸惑因起名令眾生惑
由有能引餘道得生名餘道生非巳生訖名為生也
故對法第四云令諸有情後有現前義意同矣餘文
可悉對法大同故不引令壞少盛故者即是老謂老
能壞色身也壞壽命故者即是死死能壞命故故二
以不見知故而令相續不斷者今附疏文解死支不
見知者然壽死時即不能見壞有不能知諸境也從
此死也而令後有身相續不斷聖人不爾以見知生
死法而猒怖斷滅故不相續故無學我生既盡不受
後有也。


【疏】對法合作法十地開之等者意云然對法中老死
合說所以伹說老不說老有二種又對法論中約老
死無果所以不說死有二種乃至不見知相續不斷
等為十地經中曰約死後有果故有不見知故後身
相續不斷亦不相違。


【疏】又無知故於非對治至造不動行者意說世間道
六行伏惑欣上厭下不既退還疏說生死聖者不造
不動行等若諸外道以世間六行伏惑厭下界為苦
麤障欣上界為靜妙離即時上界作出離生死想作
涅槃究竟想遂對治欲界煩惱而造上界福不動行
故是勝義愚也愚於勝義人天苦果發起福不動行
問福不動何別答散善名福定善名不動也。


【疏】世俗勝義苦至名勝義者意說如對法中或立一
苦何以故總有為法皆是逼迫性故或立二苦所謂
[010-0763c]
世俗苦勝義苦若與八苦相攝者即苦苦壞苦攝前
七苦名世俗苦若行苦攝第八苦即是勝義苦意云
由不了勝義苦造福不動行非謂不了苦苦造福等
行也。


【疏】苦爾即色無色無壞苦至非福世者此中難云若
說苦苦壞苦是世俗苦由迷彼故造非福行爾者色
無色界既有壞苦應當迷彼造非福行邪問如何知
上二界有壞苦答即色界下三禪有樂受依受立壞
即是壞苦壞者失也如身死下界生第三禪定後時
退失故有壞苦或可見先得彼定臨終時位生下地
時退失彼地樂受亦名壞苦其無色界實無壞苦今
疏言色無色有壞苦文雖總舉意難色界故云有壞
苦故應亦迷發非福行也。


【疏】但可總言至體皆是苦者意云亦不須約三苦以
合二諦但可總言三途地獄之苦易了知故名世俗
苦若人天善趣以難知故名勝義苦。


【疏】世俗難了謂為善勝等者意云如人天善趣名勝
義苦者只為世俗難了喚為勝義實非勝義也亦是
壞苦名勝義苦者意云既喚人天善趣名勝義苦者
人天中既有壞苦明知壞苦亦是勝義如何前對法
判壞苦名世俗苦耶問向所明苦亦審此論與對法
何別答此論據地處中有三受以明三苦其事云何
且三途中地獄全鬼畜一分純受苦處依苦受有苦
苦若鬼畜一分雜受處亦有等流樂及捨受依之而
[010-0764a]
有壞苦行苦此中壞者變壞義也故世俗愚中有三
苦由迷彼起非福行若人天趣中名勝義苦亦有三
苦如六欲天中被他折首截腰等苦及意憤恚天等
苦此謂苦苦壞苦行苦故天趣中有三苦也如人趣
中有三苦易了不述由迷彼故發於福行如上二界
就色界下三禪有壞苦行苦由退失定樂受落謝有
壞苦生既有捨受趣行苦無失於無色地但有行苦
依捨立行無餘受故不立餘苦由迷彼造不動行故
勝義愚福行中亦有三苦若對法論中明苦不定隨
或立一苦謂逼迫性故即苦苦也或立二苦於八苦
中前七名世俗苦第八名勝義苦或立三苦於八世
苦中前生老病死此云四苦是苦苦若愛別離苦怨
憎會求不得此之三苦名壞苦若五盛陰名行苦故
與唯識不同皆由無明迷彼不了造福等三行。


【疏】破苦品者解云若五陰眾緣和合方假名為苦無
實苦也所以彼論破無實苦但有眾緣和合假名為
苦。


【疏】貪嗔痴緣唯生非福者意云無明支通發福不動
二行若貪嗔助無明唯發非福行。


【疏】問身語二業思所發起至及依生善染污思緣說
故者此問意如起身語二業時即第六意識中思為
發起因方發身語二業准此即有無明及思二緣於
行何故唯說無明緣於行耶答今依一切行說故所
以說無明為緣且如起身語業可以意業中思為緣
[010-0764b]
若起意思業時還以無明為緣也又如意中思是善
性所發身語業亦名善性不善性亦爾意相應思與
所起身語業名同性故今者無明即不然且如一斤
不染無明為緣能發福等三行即發無明與所發行
不同性故無明寬故所以但說無明緣行也。


【疏】依生善染思緣說者善思者謂福不動行染思者
謂非福行也意說善染思者即是福等三行嗔無明
為緣故云依生善染思為緣說也。


【疏】乃至老死問答皆爾者無明行支如疏所引餘文
今略引之按彼論第十云問識亦以名色為緣何故
此中但說行為緣耶答行為識雜染緣張引能生後
有果故非如名色但為所依所緣生起緣故問名色
亦由大種所造及由觸生何故但說識為緣耶答識
能為彼親生因故彼既生巳或正生時大種及觸唯
能與彼為建立因問如經中說六界為緣得入母胎
何故此中何唯說識耶答若有識界決定於母胎中
精血大種腹穴無闕故意明有六界胎穴無闕即是
空界精血四大種亦有識界故總有六塵也又識勝
故又依一切生一切有生時而說故問六處亦以飲
食為緣何故此中但說名色為緣耶答此說名色是
彼生因彼既生巳亦以飲食為任持因問觸以三和
為緣何故此何伹說六處為緣答若有六處定有餘
二而無闕故又六處勝攝二種故問若自他所逼迫
若時候變異若先業所引皆得生受此何但顯觸為
[010-0764c]
彼緣答觸是近因故由觸所引故餘緣所生受亦從
觸生故必不離觸是故偏說問經中亦說無明為緣
生愛順愛境界亦得為緣何故此何但說受為緣耶
答以受力故於相似境或求和合或求乖離由愚痴
力但於諸受起盡等相不如實知由此不能制御其
心解云雖離受亦由餘緣得生然受生愛勝者由無
明力於受起盡等相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所以於
捨心等不能制伏故說受生愛稍勝不說餘緣也問
由隨眠未斷順彼諸法取皆得生何但說愛答由希
望生故於追求時能發隨眠及能發彼隨順法故問
前巳說無明為緣發起業有何故今者說取緣有答
由取力故即令彼業於彼彼生處能引識名色等果
問生亦以精血等為緣何唯說有答由有有故定有
餘緣無闕有勝故唯說彼為緣問亦由遠行不避不
平等他所逼迫為緣起老死此何但說生為緣老死
耶答雖由彼所緣必以生為根本故縱闕諸緣但生
為緣定有老死故解云夫老死者亦由遠行痴極因
重死亦由不避苦苦樂通應招於死其云不定苦樂
由如於捨即是平等若有苦樂即不平等也今時由
不避故能招死由他打逼迫等亦招死果如是多緣
皆能招死何故唯說生為死緣耶。


【疏】苦隔越為緣至亦爾者即據隔多生等意云無明
等既得望多生為緣明知老死亦得望多生為緣也
言隔越者不次之義如十更解又云准瑜伽等十緣
[010-0765a]
隔越者意說無明亦與老死為緣今說隣近亦云無
明緣行意說無明隔越諸支行與老死為緣餘支展
轉亦爾此解為正疏然後支非前支緣者意云如行
支必用無明為緣斷行支不與無明為緣故云後支
非前緣也。


【疏】非為斷前支修後支但為斷後修前支生故者意
云釋後支不與前支為緣所由也斷支所以修前無
明支何得知以行支必用無明支發也若欲隨行支
必須修無明支修者制伏不起之義或斷滅義前無
明支既無行支即滅謂故法華經云從無明滅即行
滅等乃至老死作法亦然者即謂斷死支修前生死
等問所言斷後修前是何義答修者是修治能治道
義以修治道令無明不起無明既無行亦不起故名
為修瑜伽第十云如為斷後支故勤作功用斷於前
支由前斷故後亦隨斷非為斷前故勤作功用斷於
後支是故當知唯此為彼緣又泰法師云但為斷後
修前支生故者意喚無明支為後行支為前支即為
斷後無明令前行不起修者不起義也亦如二人行
向前名前在後名後今行向無明支前即無明在行
支後故云為斷後支修前支也語雖稍異愚意大同
即向前名行乃至斷後老死修前生支亦爾修前生
支既不起即老死支修斷也言修前支生故者意說
欲斷後支修前支能治道令生故云修善支生也。


【疏】第四因果差別此有五種一等起因果至五正熟
[010-0765b]
非正熟因果者然此諸論中辨十二支諸文多分相
違故今疏主會諸違文皆與作名字謂等起本來末
乃至正熟非正熟等故疏中先立道理巳下方引文
證誠言等起因果者等謂齊等謂十二支前前支皆
能為因後後支皆能為果即能等為因亦等為果名
等起因果也言無明無所從者意說無明不從因生
也老死無所起者不更起果也言此約十二支內分
別者意云此等起因果亦約具十二支作法故云初
無明為因後老死唯果餘通因果故知無明無因老
死無果而唯約十二支分別分別者解釋也若不約
十二支作法者即於現在老死位中亦能起未來無
明老死有果也又無明既從老死起故無明非無因
生此約三世為論不唯約十二支說也或可老死位
中起憂悲苦惱即憂悲苦惱能起無明也言業苦本
故者意云無明是業本愛取為苦本或可總說亦不
須別解但總云無明等三是業所招苦果之本。


【疏】或業之果五種之果者此文意說生老死亦是惑
業之果此是增上果性不同五果從他五果種子生
故亦是五種之果此是等流果以同性故一種是無
覆無記故故生老死望義不同通二種果也餘亦因
亦果者識等五支是無明煩惱之果亦能生生老死
果故是生老死之因行支通因果可解有支從他愛
取生又能生生老死果故云餘通因果也。


【疏】受通因果通本末等者意云受支彼他業生故名
[010-0765c]
為末亦名為果受能生愛即受為本亦名為因故說
受支通因果本末也。


【疏】受通二種此有二等者按彼論云前六愛取有三
說為因分後二為果分所餘支說為雜引所以者何
有二種受名為雜分一謂後法以觸為緣因受二謂
現法與愛為緣果受此二雜說釋曰謂受種子以觸
為緣即是後際現受果之因故故名因受現起報受
為緣生受是前際之果故名果受問識等五支皆通
因果何偏說受答識等五支唯取種子從受起愛多
因現起果受而生故於受中通說因果識等四支不
要起現方生後支故不為例。


【疏】三異熟非異熟者意云此約三性立名若異熟者
是無記性若非異熟者是善惡性。


【疏】識等五種望生老死雖是苦因者若識等五果種
子望生老死既能為因何故今說識等為果耶答識
等五種雖為苦因今據現在生老死位中亦說識等
五果亦是現行何者謂法生時因識相顯次根對滿
名色相增次根滿時六處明盛等又於生老死現行
位中而說有識等五果種子識等五種子亦名為果
也此據相從說。


【疏】餘五是因非異熟故者意說除七支外餘五非異
熟因無明業愛取四法非是異熟謂即不相違如何
有支亦非異熟今言異熟者是反熟現行之義有支
唯苦種位可以不說有支是異熟也其實有支一分
[010-0766a]
亦是異熟又云謂有支非能雜於業有而此相位總
名為業也。


【疏】中邊上卷云有因雜染乃至謂所餘分者意云如
中邊論中明三種雜染謂煩惱業生也煩惱雜染者
謂無明愛取業雜染即是行支有支即煩惱及業雜
染總名因雜染時也餘識等五果種子及生老死二
支即總名生雜染唯名為果雜染也。


【疏】謂無明熟成於愛取者意說前七支是因後五支
是果問若爾無明既是因未熟如何乃言無明熟成
於愛取耶答言熟成者但是愛取支今無明名熟成
者說所熟愛取為名也即無明為能熟成者愛取為
所熟成故無明有力能熟成愛等非說無明巳熟也
又解云無明支通現種即望當生果云未熟以有力
能增長愛取邊名異熟成約現種名熟未熟今現行
增愛名熟何失。


【疏】於果時有能生所生者意證後五支是果前七支
是因也。


【疏】前解為勝者即取前熟未熟以解因果於理為勝。


【疏】二因果故者意云二因者一者是引因二者是生
因意說生老死非但是引因果亦是能生因果故云
二因果也。


【疏】苦約至時分者意難云如前約當生位說識等五
種亦名果又於生老死位中識等五果亦是現行何
故唯定是因答約過去未來二世時分定故以明無
[010-0766b]
過也。


【疏】問若法無明緣彼是行耶乃至第四句可知者此
問意若法以無明為緣彼皆是行支耶設有是行皆
以無明為緣耶答應作四句分別第一句有是行而
不以無明為緣謂無漏是無漏思也及無覆無記行
即是無記思皆不為無明緣也此無漏思皆名行然
不是十二支中行支無明唯與有漏業善惡行為緣
第二句者有無明為緣而不是行謂除行支以外所
餘識等乃至生老死支無明皆支作疎遠緣也第三
句者有亦無明為緣亦是行支謂行支也第四句者
非無明為緣非是行支謂無漏識等問行為緣彼是
識支耶設是識行為緣耶以後皆然應作四句有是
識非行為緣謂無漏識等有是行為緣而不是識謂
除識支以外所餘名色支乃至生老死支行支皆與
作疎遠緣有亦行為緣亦是識等支即十二支中識
支第四句可知又識望名色作四句者有名色不以
識為緣謂佛身中無漏名色有識為緣而不是名色
謂除名色外所餘支謂六處乃至老死支識皆與作
疎遠緣故有亦識為緣亦是名色即謂名色支第四
句謂除前相以名色望六處作四句者有六處非以
名色為緣謂無漏六處有名色為緣而非六處即除
六處餘觸支等或亦六處亦名色為緣謂十二支中
六處支第四句除前相六處望觸作四句者有觸非
六處為緣謂無漏觸及有漏善觸惡觸等然此等觸
[010-0766c]
唯皆依六處生非用六處為緣六處為緣生觸支者
唯取無記觸是觸支有六處為緣而非是觸支即除
觸支外所餘受支等第三第四句准前可解觸望受
為四句者有受非以觸為緣謂無漏受及善惡受然
一切受雖依觸生今者唯取無記受支以觸為緣有
以觸為緣而非是受謂除受支外餘愛支等第三第
四句准前作法受望於愛為四句者有愛非以受為
緣謂希求解脫有漏善愛及無漏愛此無漏善愛彼
壞有故故非愛支所以此愛非是煩惱等中愛也據
實而言唯以無漏中欲為體此無漏善欲與善愛名
義同即假說欲名之為愛故佛身有欲無減也有受
為緣而非是愛謂除愛支以外所餘取支等謂無明
觸所生之受皆與取支乃至老死作疎遠緣也第三
四句亦准前知。


【疏】愛望取作順後句答乃至謂疾病怨憎會苦者順
後句者第二句名後句皆順第二句答故問云若愛
為緣皆是取耶設是取者皆愛為緣耶答謂取皆以
愛為緣有愛為緣非取謂除取支以外所餘支等此
有兩句取望有支作法云問若取為緣彼皆是有支
耶設是有支皆取為緣耶答謂有有支皆以取為緣
此順後句答謂有取為緣而非有支謂除有支外所
餘生老死支皆與生老死支作疎遠緣有望生支為
緣作法云問有有支為緣彼皆是生支耶設是生支
皆有支為緣耶答諸所有生皆以有為緣或有為緣
[010-0767a]
而非是生謂除生支所餘老死支生望老死作法云
問若生為緣皆老死耶設是老皆生死為緣耶答所
有老死皆生為緣或生為緣而非老死所謂怨憎會
愛別離所求不遂及彼所起愁歎愛苦種種愁惱。


【疏】此論雖有初體性門至別束出體者意云此釋外
難難言如論辨能所引生等四義中自出十二支體
性何須出上六門中第一門十二支體性耶答論中
雖有出體之處而文勢廣學者難曉故於六門中第
一別束出體性門。


【疏】論所明處名能引等者意云論中所明十二支體
性於能所引等四義中明至彼料簡。


【疏】雖此二支至是因故者意云釋通外難難云此無
明行二支得與生等為因何故此因偏對識等五種
為引因耶答雖此二支亦得遠望生老死為引因今
不說者以前十支俱是因故所以且近對識等為因
亦無違也。


【疏】五住地至無明住地者一見一處住地二欲愛住
地三色愛住地四有愛住地五無明住地然。


【疏】云無色有愛者准經中無色有愛名但云有愛住
地今疏標無色之名以顯有愛之號故云無色有愛
住地也問何名見一處住地答所謂三界見道煩惱
總共名為見一處住地云何名欲愛住地謂欲界一
切修道煩惱云何名色愛住地謂色界修道煩惱云
何名有愛住地謂無色界修道煩惱云何名無明住
[010-0767b]
地謂一切修道無明所知障即前四種住地唯是煩
惱障而能發業唯第五無明住地是所知障不能發
業以迷事生行相微細無發業用無明者取前四不
取第五。


【疏】若汎言發身語至即所知障亦能發者意云此所
知障不如他煩惱障發業能招當果用然於事境不
了無記身語業即所知障亦能發也次佛地第七巳
下至亦能發業以上是引別義證意云如起煩惱必
定有處知障同體而起若煩惱發業之時所知障亦
能發業故下論云煩惱障以薩加耶見而為上首百
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所知障亦以
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慢及隨惑又下論
云第二地斷犯戒愚愚者即是所知障也犯戒者名
為業即由所知障能發犯戒業也然所知障雖能發
業今不取之以不能縛有情住生死故及所得果者
此果謂縛之現果約斷所知障前後相望是等流果
若同時心心所是士用果亦同增上果增上寬故一
切皆增上也。


【疏】望餘不染非善不善者問嗔唯不善性既所知障
中有嗔恚等是無記性者所知障中嗔恚是無記性
者亦應二界中有嗔恚答煩惱障中嗔體是縛法縛
有情在生死故故是不善性然所知障中嗔恚與煩
惱俱起者合是不善性若斷煩惱障巳此嗔恚以無
伴故又嗔恚不能縛有情在生死故所知障中嗔不
[010-0767c]
通不善性故望二乘是無覆無記性望菩薩說即是
有覆也。


【疏】有能發業至修道一分者意云准前煩惱障有四
種今取發業者謂見道全不善性者修道一分亦是
不善性如此不善性者方能發業問見道煩惱能發
業者可是不善修道煩惱如何亦是不善答論言修
道煩惱任運起發惡行者亦是不善攝餘一分無記
者非此所論。


【疏】於發業中有能通發至不取唯別者意云經曰煩
惱能發業中有一無明通發總別報業有一無明中
唯發總報業有一無明唯發別報業問既言有一無
明通發總別報業等者未審作何行相答此無明支
亦無別行相但與心相應行相猛利能發善惡行即
是故說無明支通發總別報業及唯發上品業也若
行相微細作用劣者唯發別報今無明支但取能發
總別報業及唯發總報業者唯發別報業非此所論。


【疏】於中復有助正發業為簡助等皆非此支者意云
且如見道無明及修道者一分不善性者名正發業
若貪慢貪慢等修道一分無記者與前無明或前後
起其貪慢等種即勢力疎遠亦能助無明發業也亦
如故殺賊前者為正殺後者為助故由後軍助前軍
令前軍勢力勇猛正能殺賊此發業正助其義相似
問無明發業時為更有餘貪嗔慢慢等不答雖無明
同時有貪嗔慢等今者據發福非福不動一切業說
[010-0768a]
所以伹說無明不說餘貪嗔慢等發三行時無明重
有餘貪等有無不定故不說貪等為支。


【疏】乃至何諦相應至皆應准說者意云乃至何諦下
無明能發業又不共等四種無明何無明發業如是
分別至下自明無勞煩述。


【疏】即彼所發感總三業者解云三業者謂福非福不
動業也或身語意名三業也傍引俱舍頌云心常懷
忿好集諸惡業見他苦欣悅死作閻魔卒此頌意說
造此等惡業即作閻羅王邊獄卒。


【疏】由此道理一切現報業至皆非行支攝者問且現
報中業有轉身作虎狼蛇等又如誦持大悲神呪有
復轉女成男等又如現世中供養佛及聖人轉昔貧
窮而得富貴等又如求念觀者得名利怨慧等未審
此等現業得成行支不解云即非行支但感別報業
故如人猶現身供養佛故即由此現報業得作轉輪
王又經中說有一長者名為現報先是貧窮由現身
中供養佛故於現報中得大富貴上來所說唯感別
報果不能感引果故順現受業皆非行支意云若生
後後報感惡報果業即能令有情生死相續可得名
行支若現報業及別報業但感現身中別報果即此
現別報業不能令有情生死相續故非行支攝又於
現生中勤苦積行現世中得名聞利養果解上事皆
准上釋別助當業者此有一業者同感果但助感當
果之業且如正作殺生時亦能發語意二業若正殺
[010-0768b]
生即是身業能感當來總報果同時語意二業得為
助也故非行支又感當業中等者意云除現業別助
當業外餘業亦是行支就行支中復有三類如有一
業唯感總報復有一業唯感別報又有一業通感總
別報問且如唯感總報及通感總別報業皆是強或
行相猛利感果易知且如唯感別報異熟心心所等
之業行相云何答當作業時有猛利心中作任運心
中作若任運作者唯感別報又如於戒律悞犯三業
如是業者能招別報心心所果故唯識疏第二云明
利思能感總報微微心時能感別報又如有別報滿
業果彼身相具足諸根圓滿者皆由願助強業招也
不同別報心心所果業既有多唯感總報通總別報
是行支攝餘業非行支。


【疏】緣起經至不造後有業者二師此引緣起是證別
報業非是行支既云不造後有業明知聖人所造別
報業非是行支也若凡夫所造感後有業令生死不
絕名為行支聖人雖造業更不招生死故不名行支
但是別報問未審別報業亦得名行支不答但感同
別報果亦名行支不同總報之業對法第七云聖不
造業無真實義愚者解云由聖人無真實義愚所以
於此人天道理不愚迷故不造後有業。


【疏】又瑜伽第十說有支非學攝者按彼論云問幾支
是有學答無問幾支是無學答亦無問幾支是非學
非無學答一切意說十二有支非是有學攝何以故
[010-0768c]
以所造業違背皆流轉故云非學攝也十二有支既
非學攝明知聖者所造伹是別報非是行支也異生
別報業准有學說。


【疏】此中有云學是解脫分等為體故初發心巳去皆
不造後有引業者解云此師解意者取未知當知根
為有學體故此論云未知當知根體位有三種一見
道二加行三資糧此云三位者未知根當知根故此
三位皆名有學體也故知初心入資粮位巳後既名
有學故知不造後有總報業皆不是行支攝此師曰
見瑜伽第十有支非學攝文遂作此解云解脫分巳
去既是未知當知根攝明解脫分即是有學位攝而
不造新引業也。


【疏】此亦不然所以者何緣起下說內法異生乃至內
法異生不造新業者解云此以下疏文皆是疏主破
前師異解應言內法異生不造新業故准緣起經說
內法異生不放逸者即不造福不動新業不用無明
為緣者今云即不用現行相應無明引發也但用無
明種子發行得成行支能感總報若外法異生放逸
者即用三無明發三無明者如何即四無明中除不
共無明不共無明餘道起故伹取相應無明纏縛無
明即現行也隨眠無明即種子無明也故放逸者用
此三無明發福不動行等能感總報得成行支問無
明實有四耶答據實無明唯有二種一謂相應二謂
不共此二無明各有種現故分為四種問何名外法
[010-0769a]
內法何名放逸不放逸耶答十住第七位巳後即名
內法更不退作外道二乘等第七住巳前即名外法
此約先是退法種性第七住巳前亦皆有退即名外
法要第七住必定不退名內法異性又若先是不退
種性者即入十住初四皆名不退名為內法以前名
外法異生若漸悟不作修道業即名放逸非謂造惡
業名放逸逸量勤尅進名不放逸者為簡於此等者
意云為簡却彼現行無明故說彼福不動行非無明
發不妨種子無明發彼行如疏得感總報下引對法
證誠此義初異熟愚發非福行業後真實義愚發福
不動行明知內法異生亦有發此行未斷愚故若不
爾者經何不說內法異生不造新業伹言諸聖有學
不造新業耶。


【疏】由此當知順解脫分順決擇分至感總報者此第
一解此文意說方便性者是方便善也亦云加行善
即此位中加行善能違背三界生死惡法能趣向菩
提涅槃故此位中煩惱能造總報業是無明行支言
生得善者非是闇性善欲名生得善即是資粮加行
位中所生得善根名生得善即此生得善根體名行
支能感總報問此二位中生得善得必行支不答此
位生得善理合必是行支非此所說此中意說加行
善是行支能感總報今第一解亦是正發意云加行
善尚能感總報況生得善耶或欲界生得善感總報
行相猛利故色無色界生得善唯感別報以行相疲
[010-0769b]
勞故或順解脫分善多如仁漫故能感總報若順決
擇分善專住諦觀唯識感別報。


【疏】或說彼至伹別報因乃至有相例失者意云此第
二解不造新業二方便善者即是資粮加行二位中
善不感總報者即此二位中善不感總報也言咸報
者但是別報之因由此道理二位中善不得是十二
支中行支也此中所說感總報業方成行故者意說
二位中生得善法為行支攝也緣起復云內法不放
逸行非無明因故者意云此說二方便善不名行支
所以既所有業皆非行支者即感後有別報之業非
行支也。


【疏】現所有業亦非行體者意說現受業亦非行支不
爾別報有相例失者相例意云招現別業得是行支
者感後別業亦應行體俱是別業故故知現報後別
業皆非行支故無相例之失。


【疏】非非行攝者意說別業感別報果亦是行攝以感
生死非殊勝故非是正行支但是助行支攝。


【疏】若不爾者至應名行支者意云此解別報業亦得
名行支所由也言若不爾者意云若不如我義說別
報業亦名行支爾者即知如諸有情於一生中唯有
一總報業及有兼別總報業受之餘業者即所餘能
感別報異熟心心處及別報名色等應非行感意說
此別報業應非行感何以故以能感別報之業不名
行故由此故知至別報因體等者意云所感別報心
[010-0769c]
心所及名色等既得名別報果者明知別報因體亦
得名行支也但名助行支非是正行支故論云別助
當業皆非行支即其證也問所言有一總報業唯感
總報果未審行相如何學者難明達者分別答如下
一一舉疏便釋莫令披者自知勿疑繁矣。


【疏】若正異熟至想報者即於五支中行支全及名色
中與第八識相應想思作意及觸受支一分此是總
報果以前一業能感也。


【疏】或兼總別者意云此釋有一業隨感總別果謂此
業力強盛能感總別二果謂於五支中感第八識心
心處即觸受等各一分是總報果收又由此業有勢
力故兼能感得別報果謂名色中五識及意識並六
識相應作意想思觸受五別境並六處體即五根四
塵等意處中取少分此等直名別報果是前總業通
感別果也意說此業但招得識等五支即五支中攝
總別報果。


【疏】若兼名色支唯滿果亦是行支亦爾正行如報者
此文即明唯別報業感得名色六處受名備果也意
云別報業所感非伹是名色亦是滿果也故准別報
非是總報正行如報既是總報行亦是行支故云正
行如報。


【疏】或唯至諸行亦是者意說若唯感總報又有一業
通感總別報如是業者唯名行支若兼行支唯感總
報者意說若兼行支即別報業故論云別助當業皆
[010-0770a]
非行支但得名兼行支不得名正行支若望自果亦
名行支故云諸行亦是者意說亦是行支也。


【疏】聖不造業至亦不相違者意云聖者不作後有總
報業若造別報業此業所招名色六處觸受是別報
名聲等果但是兼名色支攝不是總報果攝以非總
報業感故云亦不相違也。


【疏】此論但取正行乃至然體是行者然此論唯取唯
感總報業或兼總別報業名正行支不取唯別報業
名正行支何以故以別報業獨自無力不能牽後有
總報果故然體是行者意說別報業體亦是助行支
攝別當業故不爾即有如前理妨者即如前別報名
色相例也相例云若別報業非是行者即別報名色
應非別報果若名色是別報果者業應是行即如疏
中云由此故知至應名行支者是此中例意也。


【疏】所以除也者但非感總報不是正行故論除云別
除當業皆非行支非行除之體便非行言有分熏習
者意云若發感總報行或發感總別報行此無明即
是十二支中無明支若無明唯發感別報行此無明
但是有分熏習非是緣起中正無明支也。


【疏】是前二支異熟果攝者泰云此疏文具約總相說
非是盡理所以者何且如欲界無明支是不善性發
非福業感惡趣苦果此因果相稱可受識等五種是
前二支異熟理即不違若無明不善發福行感人天
樂果人天樂果只可與福行異熟果何得與不善性
[010-0770b]
無明作異熟果耶因果不相稱故所以苦果由不善
業感樂果由善業感正相當果無明不爾又上二界
有覆無記性無明發不動行能感上界樂異熟果可
與不動行相稱名異熟果言與有覆性無明為異趣
人無攝於苦樂據其異熟果一種皆是無記性以體
善不善業俱招無記果何妨不善無明為緣發行招
苦樂異熟無記果耶所言識等五種是所引體者意
云此識等之種與五識等五是親因緣種發二支此
種即是異熟識等之種子也何以故以識等五種望
前二支性不同故是異熟識也即此種子是異熟識
種子所以名所引體。


【疏】通總別報至餘皆別報者意云此辨所引體通總
別報也總報者取識支全及名色者取名中想思作
意等與本識相應餘者意處觸受此三法中各取少
分除第八識相應者是總報餘者別報意云但除第
八識相應心所外餘者一切皆是別報此約不雜出
體也。


【疏】此五種子雖是當果親因緣至為所引者意云此
釋伏難伏難云種子親能引識等合是能引因何故
乃名所引耶答如疏何名所引發耶答謂識等五果
種子未被行支熏時即不能引生現行若後此種由
近行支熏發性種者能引現行名果為發總如水潤
種子種子引生果等。


【疏】及薩婆多業為因緣者解云然薩婆多說除能作
[010-0770c]
因外餘五因皆因緣性也。


【疏】所引發者有三義至二合用者解云然所引識等
五果種子中或唯取新熏種子亦得即隨新熏師義
或唯取本有種子亦得此隨本有師義若新熏本有
二種子合取亦得即順護法師義。


【疏】餘色四蘊之因緣種皆是名色種子者此於五支
體有二一離二雜離出體者即是尅性出體雜出體
者即是相從出體尅性體者識支唯第八識親名言
種子為識支體後三種亦取六處觸受親因緣種子
為體餘色四蘊者解云四蘊者即是想蘊全餘色蘊
識蘊行蘊少分各目之名言種子為名色支體餘色
即是扶根也立行蘊少分即除觸也受支即受蘊全
別為一蘊此中不論故但云餘色四蘊也。


【疏】諸論皆說五種蘊性故者如云名為總攝色乃至
准此亦然者然前即約名色為總總攝五支今者六
處與識相望為總別由六處能生識義故即六處中
意處攝得六識界第八識是總報主故有持種勝故
即於總六處中別離出第八識即十八界中是別意
界攝故第八識是識支也故云總中離別准之亦然
亦由義勝總中離別者意云此六處亦由如總名色
中約義勝離出識等四支。


【疏】名識能引三四有異乃至亦前二支為第三故者
解云三四有異者謂集論中說無明行識支三種名
能引名色六處觸受四種名所引亦前二支者謂前
[010-0771a]
無明行名能引為第三者即識支為第三能引支。


【疏】種子識中通有行者意云即現行第八識中有行
種子識種子以二種子相近故集論中業種為識支
故說識支名為能引也。


【疏】各別義說非定相違者意說集論與經各別義說
非定相違。


【疏】何故緣起上卷云一分名色六處觸受亦名所生
乃至即名所生者解云何故緣起經云一分名色六
處觸受名為所生答緣起經中一分是所生者依當
來現行位說非觸名色等種位即名所生故在種時
但名所引又說名色入母胎故但說識支是種子攝
者此第二說意說當來所生之支位中現行名色六
處觸受在於胎中故說一分名色等亦名所生非說
名色等種位有如是事故但識等是種子攝不說識
支是所生也。


【疏】一內異熟受至名為能生攝者問設據當生云何
即名能生攝耶答由當起受而領於境由境起愚造
作諸行愚由受起受名能生又受為緣能生於愛愛
名能生受從於愛亦名能生故瑜伽九十三云受有
二種一領受內果由迷內果造作諸行者由迷內異
熟果有愚痴故不能如實了知當來後有生苦如前
造作增長諸行二境界受能生愛等因受於境愛支
得起潤先引因名能生也受支相從名能生攝。


【疏】雖有前後雜亂不定者意云若第七識一切時熏
[010-0771b]
第八識見分種子若前六識雖熏相見名言種子有
時熏成有時不熏非如第七一切時熏也故云不定
也。


【疏】業力種成者意云由業力故識等種子而得成熟
後於生等位中能生自果有云由業力種子成熟故
令識等種子一時轉反至於生位生現行等。


【疏】或依當來現起分位至前後不同者意云於當來
及現在現起分位說因種子有前後謂法將生時先
有識等次有名色乃至生位有觸受支具故由依果
起有次第即說因種有前後不同。


【疏】及實生果有前後者意云若總報實無前後若別
報非無前後。


【疏】識名色中互為緣等亦說現行者解云此中問意
識等五果唯是種子者何故諸聖教中說識支與名
色互為緣即說現識與現行名色互得為緣也。


【疏】世尊告曰至正與此同者意云識等五種實無前
後假說有前後者此有二義一云於現在生老位中
義說識等有前後二云於當來生支現起分位說有
前後次第故下論云謂續生時因識相顯次根未滿
名色相增次根滿時六處明盛因斯發觸因觸起受
等故約此次第假說有先後。


【疏】後由此理經說生引皆是同時者意云諸經中說
或依當來現起分位有次第故所以經說生引皆是
同時。
[010-0771c]


【疏】何以得知至未能現起者此問意云如何得知約
當起位而說生引同時答如疏云潤未潤時必不俱
故至便有愛等以來是此中答意也上潤字是愛取
體下潤字是資潤義此文意說若愛取未資潤時潤
行支五果種即引與生不得同時故云潤未潤時必
不俱故也。


【疏】雖八萬劫終不生果者意云疏主引鬱頭羅摩子
退上八定當修定時彼禽獸所惱初在林中坐禪即
被藏烏惱遂願作鴈食之又於空地生禪被鼠惱願
作猫狸食之又於水邊坐禪被魚戲惱之願作水獺
而食之有或作水業而食之發三惡願熏惡業種巳
後三生非想經八萬劫以後生欲界有經經作者翅
飛種有一於云作著翅橫鼠意說此種雖經八萬未
被愛潤終不生現也。


【疏】若爾如何造潤時異者意問云若初一念熏時起
愛潤能生現爾者如何造潤時異耶由潤未潤必不
俱故此釋初熏時未起愛潤所由故知造時與潤時
別即却未前熏縱經八萬劫未被愛潤必不現行。


【疏】於當起位方說生引許有同時其體是一位別說
故有引生別者解云此文意說於當來生起位中假
說能引所引與所生同時也若於當來生老位其體
唯是一所生支攝即於現行生老位中有所引識等
五果種子生現行故云於生死位假說有能所引與
所生支同時若據實道理能引所引不得與所生支
[010-0772a]
同時以未潤時名引巳潤時名生故故能引所引能
生所生時即既別故不得同時也又解云此文意說
若行支及識等五果種子若被潤巳即名能生能生
即愛取有三即能引因與能生因同時其實行與五
果種子體唯是一約總別故即得引生二義別名此
解與疏意同。


【疏】其潤緣令至總名為有者觀其文勢明能生引二
同時也被潤業種體即是前能引因故由被潤巳名
為能生引生據體無異名為同時若爾云何論云復
由此說復由此說言明據現起說果時起時名為現
起或初潤時雖果未起後正生果亦有有支據此有
支名能引所引能生同時若不爾者論何須說潤未
潤言又下疏會經云或望所生果近遠故明知疏意
約能生因名同時也又解復疏意唯即所引所生二
同時也如論言潤等者意明由潤果方得生即軟潤
未潤不得俱起故能引能生不同時也哲法師亦作
此判如何知所引所生同時耶由論會經據當現說
也論云或依當來現起分位有次第故說有前後等
以能引能生現未起故雖有兩解前解為勝以彼經
云此能攝聚分及此能轉出分一時而生次第宣說
釋云彼經說云能攝聚分者謂無明等能轉出分者
謂愛取等故順經文前義為勝。


【疏】經亦不說定同時故者意云今經中亦不說能引
所引與能生所生一切時定同時也經中但言若行
[010-0772b]
識等五果種子未被潤及未生現行時即引生不同
時若被潤及當來生老現行時即說能引所引與能
生所生得同時也。


【疏】若爾何故先說其引至生居後者此有問答初問
若言引生同時者如何先說引因後說生因耶答潤
巳生時雖無前後者意說被潤巳生果時雖不可辨
其前後何以故種被潤巳勢力齊故生識等時不可
分其前後一時感故今言生引先後者伹據潤與未
潤辨前後也故先說引後說生生即有支也。


【疏】或望此所生果遠近說故者意云若能引所引去
果即遠若能生因即去所生果近也意云謂去果遠
先說引去果近後說生也。


【疏】雖愛取至但說能生者此釋伏難文相可知問且
能生支為唯取有支亦兼愛取耶答尅體唯取有支
相兼亦通愛取何以知者若由愛取潤前六支時名
為有有正能生當生死現行故有支望生死為能生
因也然有支不能自生要由愛取潤故方生故知愛
取相從亦名能生或近能生有支故亦名能生也。


【疏】是牒前也者即是牒前起後文問此論說能生支
即今唯說論迷外增上故何重舉前文中謂緣迷內
異熟愚乃至五果種巳說論文能所引等七支耶答
前行支五果種是所潤支故此文中舉所潤六支以
解能潤愛取若此中但明愛取能潤訖不舉所潤何
者未知能潤潤何法耶今為明能潤支所以先舉所
[010-0772c]
潤六支故云牒前起後文。


【疏】不知二苦者解云二苦者一謂世俗苦二謂勝義
苦。


【疏】此六俱能近有生等者解云俱能近有即有無之
有也後有果者即生等身名有也。


【疏】受內異熟時至名世俗苦者總說意云由受得內
五蘊身時由無明迷故不知假者五蘊是苦妄生貪
等起造種種殺生等不善業當來還招如是苦果此
苦世共了知名俗苦故苦為緣引發名言識等五種。


【疏】後受境界時由不能了所知境故起染受時愛等
增長者問既緣五塵起潤生愛如無色界即無五塵
如何乃說緣迷外增上果愚起境界受答如從空處
欲命終心擬生識處亦緣當生識處我身為愛果耶
苦耶故故空處亦有外境界受不可定緣五塵而起
愛取若不爾愛取潤生有不遍失。


【疏】不爾異熟此名言種未能生果者解云由先造業
感此識等五果名言種子即能堪生現行若異熟名
言種不被業感爾者此異熟名言種雖熏于本識必
不能生現行也然此業即藉前無明引也可以緣者
是藉義故又解不爾者意云不唯業感即能生果要
待後起愛潤方生果也。


【疏】雖別身造業別身起愛者解云此文約後報業說
也即隨人天等業力勝者由煩惱力潤果即近生果
道理令然更無別義如今身中造天人趣業命終巳
[010-0773a]
即受果報報既盡而方起愛受先人報是也。


【疏】此中二愚隨增義說乃至隨增分二者解云此中
說迷內異熟果愚唯能發業迷外境界唯能潤生者
皆約隨增而說據實而言迷內異熟果愚非但能發
業亦能潤生故論云全界一切煩惱皆能結生故若
迷外境塵愚非但能潤生亦能助發業如緣外色五
塵境界起染愛發非福業然迷內異熟愚即是見道
煩惱迷理惑迷苦果理故又迷未來生死苦果理故
見道斷問此惑唯迷於理亦迷於事答多迷於理少
迷於事必緣自他見修應起貪恚時即是見道煩惱
緣自他見事而起貪恚時亦是見道斷若迷外境界
愚即是修道俱生煩惱迷事而起故修道斷問此修
道惑唯迷於事亦迷於理答多迷於事少分迷理其
義云何即如起俱生身邊二見及隣近貪時無明等
名迷理也謂迷苦理計我常等俱時貪將行相皆同
云迷理也故知謂迷內異熟愚迷理惑能發業者隨
增義說迷外境界愚是迷事惑能潤生者亦隨增相
說今准前說見道非但斷迷理亦能斷迷事修道非
但斷迷事亦能斷迷理義如上說此據大乘非是小
乘若據有宗見唯斷理修唯斷事。


【疏】故下二惑皆通發潤者此引論結也故下論云若
見道煩惱即能發業助能潤生若修道煩惱即正能
潤生助能發業也。


【疏】瑜伽第十說此十二支無因緣者依增上所攝生
[010-0773b]
起因故者意云生起因種寬故瑜伽等論說十二支
無因緣者即依增上所攝生起因中增上緣業種說
不依生起因緣種說故但說業種名有支不說識等
五果種名有支也生起者即是十因中生起去果近
故此中偏說。


【疏】彼下文云取所攝業名勝分有等者按瑜伽第十
云復次建立有支有二種一就勝分建立謂依取所
攝受業二約全分建立謂業及識等五種解云取所
攝業名勝分有者即由愛取二支潤前行等支行等
支被潤轉名為有有支近生當果故名勝分有也業
種被愛取所潤發名取所攝業其實有支即是被潤
業種子名有也。


【疏】五種雖能為正因至不名有故者意云識等五果
名言種子雖望當來生老現行是正因緣若不得業
感必無力能生自果故說業種名有支不說等五果
名言種子名有支也。


【疏】本地第五三十八等至不說業支者意云彼瑜伽
等約生起因中能生因是親因緣性故唯說識等五
種名有支以親生生老死等即不依生起因中增上
業種說故不說業種名有支也。


【疏】親生當來識等五法種子故者意說識等五種名
有支者以是親生當來識等五果種子故故此有種
為因生當五果現行也。


【疏】此言有處者於經論中有多處說有支或用業種
[010-0773c]
為有或用識等五種為有或復合用而為有。


【疏】衰變位隨多少時心色俱衰總名為老者此中意
說若無色界即但心變衰若欲色二界心色俱衰言
多少時者欲界人中而老中半如人壽百才五十歲
巳前名生支若五十巳去至百年來皆是老死如欲
天生多少分是老支於欲死巳前位百日二百日巳
去名老死若色無色界中欲生巳前位十念五念名
老後方命終也。


【疏】亦云有下種生至成長生者釋云下種生者謂父
母赤白和合下種母胎漸增生者從入胎巳乃至未
生之巳來漸漸增至出胎巳前出胎者謂出母胎漸
長生者謂從一歲乃至二十巳來總名漸長成長生
者二十巳去乃至未衰巳來皆名成長生亦然若依
之爾者說五生五老六死皆約人中指生者說就傍
生中畜生飢餓鬼亦有五生如上二界及欲天並地
獄唯有第五生無前四生以是化生諸根頓起故卵
生亦具五生若濕生化生者唯具二生謂漸長成長
生等若劫初人唯有成長生雖欲天有漸增生以時
促故故不說也。


【疏】鬚髮衰至命根衰者釋曰鬚髮衰皎然故身相衰
面皺身曲故作業衰以心怠多忘受用衰不能餘食
於資產妙樂不與心故命根衰漸漸近死故問五趣
云何答人中具五衰北州人亦頭白也若上二界唯
有根衰若六欲天有身相命根二衰有大小五衰相
[010-0774a]
故即如法數列若畜生有四衰除鬢髮衰鬼趣亦然
若地獄中有四衰無命根衰若見死時心則生異念
我何時當捨此命等。


【疏】有六種死至時非時死者釋曰究竟死者謂阿羅
漢入無餘滅即死後邊處無後方名為究竟死二者
不究竟死謂諸異生死離於此方死處有未來生乃
至流轉不絕名不究竟死三者自相死者謂將死及
正死時後識離於身名自相死四者不究竟分位差
別相者謂異生等死時即有將死正死前後分位差
別五者究竟死分位差別相者謂無學人死時亦有
將死正死巳死前後分位差別六者時非時死者如
人壽百年若壽盡百年名時死若中夭者名非時死
或刀杖非命死名非時死即死不得時故名非時然
此六種於三界云何答此欲界中具有六死於六欲
中亦斬首斬丙者等又恚憤天亦有非時死用眼相
視即命終故如上二界即五死兼有第六中時死雖
有中夭謂無刀杖刑不名非時死若地獄中有時死
無非時死故三惡道中有四種死謂除第一第五若
取天前三果人准之若無學人有四死除第二第四
阿羅漢有非時死者亦被他殺生小經自相及時非
時死亦招得餘死而據義別故分六種今但取自相
為死支是死家自相故。


【疏】為愛潤巳有果起故者意說由愛取潤巳生等果
起名有果起非是有支名有果也何以故約當生分
[010-0774b]
位說故故疏此中中有生支攝者此依分位說也。


【疏】若說識現行當亦識所攝者意云此中中有身非
但是生支攝亦是識所攝也此例說也據實而言識
等所引五果唯是種子不果現行故前說所引論云
謂本識內親生當來異熟果攝識等五種故知五果
唯是種子若據實言之中有是生支攝論有誠文今
約當來現行位說即假說識等為五果支故論云謂
續生時因識相顯次根未滿名色相增次根滿時六
處明盛依斯發觸因觸起受支也今約當來現行位
假說識等為五果支者即中有身及初受生一念時
巳來皆有第八識即說現行識位為識支故說中有
身是識支所攝故論不答說識現行當亦識所攝即
於生支位現行識上假說為識支也入母胎中四七
日巳來說為識支以後是名色攝六根未滿故。


【疏】五十六至於此無違者按彼論云復由五相建立
緣起差別何等為五一眾苦引因依處二眾苦生因
依處三眾苦引因四眾苦生因五眾苦生起解云現
身六處是前際界由迷此果起無明行乃至於受無
明等七能引所引但名引因現在六處是無明等所
緣起處名引因依處又由染貪現受起愛取有故說
現受為生因依苦處因體即前能依無明七是生因
亦前愛取有三也未來生老名苦生死問疏引文即
有名色六處約受苦今抄家但為六處貪愛何為不
同答抄據勝所引疏據具說理亦無失。
[010-0774c]


【疏】以不如理作意為因者然不稱可道理名不如理
作意也體即遍行中作意也其實一切煩惱起皆由
不如理作意今且說與無明為因者以無明遍故所
以偏說。


【疏】彼唯不斷因至說稅支故者意云疏中有三重立
理也不斷因者不如理作意為因愛無明緣起相續
不絕由無明不斷故能發於業業能感生生死不斷
故說不如理作意為不斷因也然非是染不說為支
以無明是染故說為支也。


【疏】彼無明自性是染等者意說無明染故為支不如
理作意非染故不說為支以不同無明性是染故也。


【疏】又生雜染等者意說識等五支及生老死此等七
支皆由無明業煩惱雜染法之所熏發名生雜染其
實識等七支是異熟性不名雜染。


【疏】佛言無明亦緣非理作意與行為緣至為緣生愛
者意說亦能引非理作意及與行為緣又由無明為
緣所生觸受為緣生愛由是理故故說無明緣義等
不說無明亦緣非理作意也。


【疏】有者應無窮者意難云若老死有果者顯亦立多
支何故唯立十二支云云


【疏】五根相對名苦者正與死離別心熱惱對於五根
故說即對五根名苦又眼看前境對境苦生故云相
對名苦此言是總真疎五識了別為苦境逼迫識與
苦受相應名苦謂識受等五根但言五根相對名苦
[010-0775a]
不言於識意根亦爾。


【疏】問何故不說者難云何故不說老死有憂悲苦惱
果答言趣諸趣義者意云此緣起法趣於人天等五
趣也故云緣起是趣義言憂悲離散者意云由離散
方起憂悲也。


【疏】此為舊說與小乘同者即說憂悲苦惱是老死之
果然不說憂悲苦惱是十二支也即是舊經論中說。


【疏】此愁歎苦愛惱不遍亦不定者不遍者界亦不定
者誰人天中許有然或有或亦不定非一切時定有
故不立為支。


【疏】由惑生惑業至後無明亦由前無明生者此意明
影顯也由影顯故十二有支輪還不絕更不立餘支
此引俱舍第九文按彼論云從惑生惑者謂愛支生
取也從惑生業者謂從取支生有支無明支生行支
也從業生事者謂從識支生於名色從名色生六處
乃至從觸生於受支及從生支生於老死支從事生
惑者謂從受支生愛支也由立有支其理唯此者即
如所所從惑生業又是受既生愛取愛取生於有之
道理違故云唯此問向來辨支相生未明影顯之義
其相云何答如從受支生愛支即顯從前死事而生
無明支又如從愛生取支即顯前無明生後無明故
後無明支從前無明生故十二支相續不斷然此中
意者唯取從事生惑即顯老死位中能生無明不取
從惑生也此總意云老死位中而起無明無明發行
[010-0775b]
行能感果故但立十二支為生死體更不立非理作
意等為支也。


【疏】答由無明自體雜染至不損減故不說為因者意
云若說無明唯與無明為因更無餘業愛取生識支
緣者無明即不能增長若無餘聖道對後此無明支
亦可不損減何故以住自染分無增減故其猶何住
自染分若無違順緣妙亦無增損無明亦爾又云若
但無明為因生後無明前業愛業緣助者即不能令
十二支生死相續增長也若無善支互道緣即十二
支不損減雖有二解為本。


【疏】由此亦顯至如受生愛者此意云唯解顯老死為
因無明為果亦如受生愛等。


【疏】雖知發潤至故以為喻者此釋伏難伏難意云且
如無明發業愛以潤體既不同如何引愛為喻云老
死生無明耶今答云無明與愛發潤即不同然是等
流故以為喻等流者相似義為無明從事生愛亦從
事生即老與受俱是事故無明及愛並煩惱體事相
似引愛為喻故無妨難。


【疏】非如小乘至感等相例者此說小乘義小乘意說
如無明支同時五蘊皆名無明支能發行故故無明
以五蘊為緣起支愛等亦爾者即舉受等取行支識
等五及生老死支之體非是義皆同無明以五蘊為
體其愛取支亦准無明皆以五蘊為體一種謂是惑
故故云惑等相例皆約分位以辨生也此依小乘非
[010-0775c]
大乘義若大乘義者十二支一一各別為體不同小
乘。


【疏】又顯破彼常斷至未來二者意云說十二因緣者
謂破斷常二愚謂有愚於前世無因故所以無前十
支為因愚現無後果者怖於現在身曾愚無未來果
謂破此說未來二為果也。


【疏】即知現受生愛等至因果不斷者意云雖更有前
世之因今不說者以即知現在受為緣生愛准知前
無明亦由老死所生非但前無明由老死所生非但
前無明由老死生即未來老死亦能生無明由無此
所以因果不說無明因及老死果者意云謂十二支
因果不斷所以更不說無明有因老死有果但為因
果是故所以不說彼二法無因果也即老死以無明
為果無明用老死為因也。


【疏】自下敘立依文自有者意說前因果廢立是論文
外所加自下敘立依文自有者故論文云老非定有
附死立支於是。


【疏】問生老死支是三相不至體通無法者此總是前
難若誰若許是相者即說住相何不為支滅相是無
如何成緣起支。


【疏】若非相者至此是何生等者此是後難云若生老
死若不是三相者未審離生老死三相外更是何等。


【疏】後難善釋者如疏答云是三相攝此答後難故云
善釋。
[010-0776a]


【疏】前難如何者意云先釋後難未解前難故云前難
如何言以緣起支至所以不說者此解前住難不說
為支所由言緣起者有為相故至故不為例此解前
難中滅相不為緣起支死得為緣起支所由故云不
為例以下轉難釋死得為緣起支滅相為支所由。


【疏】若爾諸論說至死滅何殊者意問云若死相依一
期相續身立為緣起支者且如是相非但依剎那立
亦得依一期相續身立何故不得名支死及滅何殊。


【疏】答一期剎那至乃同者意云一期剎那時分雖異
若據剎那三世亦依過去法上立滅相若據一期三
世亦於過去法上立滅相時雖有異依世立相乃同
何以故各表此法後時無故死蘊上隨立約世不同
不可為例即顯死支將死正死末後之位俱名死支
及順死之位亦死支攝釋曰正死者煖未離身其第
八識欲離不離身時即名正死將死者即初得病時
漸漸至死言順死之位者若病人欲死者或經十日
五種相現必死無疑一眼途陷二鼻棵堓三唇口色
四皮舒不縮五闇形縮如張藏若諸天五衰相現此
等皆名順死之位。


【疏】然依滅相至立三支者意云此釋文外問問云滅
相體既無如何要依滅相立生死支舉答云依滅相
立死支者謂令生厭故所以依三相立三支問且生
死二相可得立支如老云何立支而言依三相立三
支耶答如論下云老非定有附死立支意說老當體
[010-0776b]
立支不得若附死立支無妨。

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本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末



【疏】問若生老等即生等相此後二支應行蘊攝至體
實有殊者意問云生老死三支即三相者此十二支
中後二支應行蘊攝以生等三相行蘊攝故不然三
相是不相應法所以是行蘊攝今生老死二支體即
現行五蘊故生老死通五蘊攝名依相立者意云此
生老死三支名雖依生異滅三相立體實有殊支體
即五蘊三相唯行蘊問既對三相立三支應有十三
支何故乃言十二支耶答不然若別對三相即云立
三支以相顯故老亦得名支附死支故若據緣起說
但有十二支不言十三支也。


【疏】如觸處死非即滅至彼三相所攝者此引例證三
支非是三相也觸處死者謂將正死時風刀解體支
節楚痛當爾之時名為死觸雖名為死體非相此亦
爾。


【疏】雜集論云至得有死故者此文意說二法合立一
支所由問何故老死二法合立一支答謂顯離老得
[010-0776c]
有死故即如中夭及胎內死者雖有死支而無其老
故死支定有而老不定所以將老附死立支。


【疏】非於胎生身中至各別立支者此文返顯令立支
所由意云非於胎生身中離名色外別有六處意顯
離名色得有六處即將名色作六處若在名色作但
名名色支若名色後六處明盛方名六處支即是一
法前後分位各別立支故論云根未滿名色相增次
根滿時六處明盛依斯發觸因觸起受等意說名色
六處是一法約前後各別立支老死二法別所以合
立支無如化生諸根頓具所以不說依名色得有六
處支。


【疏】謂此論法至不患小疾者意云上二界全無病也
六欲天中亦無有病以福德故雖有五衰相然是死
相而非是病若地獄中亦無病以極在逼迫故隨所
應有者即欲界人鬼畜三惡趣中有病雖有然亦不
定且人趣中尊者薄拘羅過八十曾不患小疾此亦
皆據經教故此病法非定直不遍三界縱有亦不定
也。


【疏】非中夭者臨終等者意說老人臨終時根識異前
故名衰攝。


【疏】瑜伽等第十至與此同意說上二界有情將欲終
位身心所受用境界而行相衰弱不及於前故名朽
壞腐敗言彼彼諸行者謂諸根心名為行遷流造作
名為行故此行漸弱故名衰朽與此同故。
[010-0777a]


【疏】第九等云濕卵二生至故是定也者意云濕卵二
生除在母胎餘時如胎生次第皆有名色支也意云
且濕生之類而無於母但於濕同處初受生時身分
如胎生有次第故故有名色支除生在母胎者謂卵
生在母胎時未成名色若出母胎巳其母附之得煖
氣巳方成名色如是次第漸漸增長有六處根等若
胎生要在母腹中名色方得增長言與餘差別者即
與餘三生差別。


【疏】不遍者化生無名色支故云不遍即初時諸根皆
化生也。


【疏】問何故至身分頓起者此引瑜伽文准會若濕生
次第有名色支者何故瑜伽云濕化二生身分頓起
耶故彼論云出現云何謂於濕化二生身分頓起等
者重問答出現者生也謂初受生身分頓起故名出
現前第十九等文即云濕生名色漸漸增長此第十
文乃至言頓豈相違耶以下答意可知前第九文據
身分手足雖有然諸根未明盛所以云濕生名色次
第增長今第十初生身分手足頓起故論別但言身
分手足頓起非謂諸根皆頓起也故不相違也。


【論】初受生位雖具五根等者問何故不言具六處而
言五根耶答若五根圓滿即名六處若五根未滿雖
有意根亦不名六處支謂受生時即具意根及身根
也若無身根者應如非情木石既不然者故初受生
時有身根意根謂未具眼等四根但名名色未名六
[010-0777b]
處支四七日以後餘眼等根具方名六處支也。


【疏】若爾至初生根滿者此是問辭於有色界化生巳
下是答辭言九十三等以下是並瑜伽文故論中第
二更作此釋。


【疏】識依於名及色種子者說第八識也意根即第七
識。


【論】由斯論說至上二界有者按瑜伽云在無色界諸
有情類識依於名及色種子名及色種依識而轉由
彼識中有色種故色雖間斷後當更生釋曰准其文
意唯依報種不取定種於文理順問意界名色云何
相依答如下無明發上地行此亦同彼言一切一分
上二界有者一切者謂十二支也一分者如欲界中
十二支非是上二界十二支故云一分如色界十二
支非是上二界十二支故云一分如色十二支非是
無色界十二支故云一分也無色界亦爾。


【疏】緣起上乃至理亦無失者准彼經問云若有一生
之中唯有其名都無其色斯有何過佛答云一生中
唯有四蘊名都無其色斯不應理意說名色相依而
住也疏主會彼經文自有三釋一云彼中說名依色住者
據欲色二界有色身現起色作是語也二云或色種
子等者此解意云無色界中有色種子即無色第八
識名色同時觸等五數名名或兼六七識亦名名無
色界中第八識及五數心所並色種子相依而住故
說名與色種為識所依也言名與色種子為識所依
[010-0777c]
者其種子是第八識相分依自體分持為見分緣亦
識見分疎依色種然相分亦依觸等五數心所與心
互相依故故云無色界名色種子為識所依又可說
無色支依彼第七以第七非業感故非是十二支攝
即上界名及識依下界色種也逝法師云此色種子
不是無色界十二支攝三云取無色界定果色種子
名支問聖者可爾凡夫云何答異生亦有本有定果
色種子故彼界具十二支。


【疏】亦世尊若唯說愛與有為緣不緣於取斯有何過
者釋曰意云若說愛緣於取或有愛不緣於取不由
愛生此有何過。


【疏】世尊告曰至此二果生亦不緣愛者此答上問准
問愛取今時取答意明於愛有起證愛不遍此有二
種人不生於愛一造惡業之人欲死之時而不愛惡
趣求生善趣雖求善趣然由先所依非福業故惡趣
還生名相違果故愛不生此非福業當果名所依故
云由所作非福業故也二云又如所說以下明第二
人界起於愛此意說云如經中說二乘人等在資糧
加行位中是異生位修不淨觀厭生死身不求後有
心身欲得求無後有身故疏云希求無後有身也雖
希求無後有身由先所造福不動業後果還生此果
與本心相違名相違果故於此果不生於愛乃至前
三果人為求無學皆名求無有以無學人無有後果
故此二果生亦不愛二果者即前二人所修果也言
[010-0778a]
不動行相違果者如多聞比丘生無間也。


【疏】問若爾不還至不相違者此前既伏愛而得滅滅
定者不起愛故兼前合有三人一謂生惡趣者二是
求無有者三得滅定不還果即此三人不起現愛也。


【疏】其不還果生至定有種故此釋通前問雖無現愛
約種說定猶如於取所以者何果生用現潤約現以
說定不還以種潤據種論其定言如於彼自身者即
指彼地生處自身也問不還生時唯用種潤亦通現
潤答如初禪三天若當地生用現潤若地滿心生第
二禪即用種潤問愛憎名取體類是同如何舉取以
喻答准緣起經說愛有無不定取必在成由此道理
取不還潤生定有取種故舉為喻。


【疏】雖彼不愛當生處至亦起愛者意此人雖不愛當
生處身然於自我亦起愛也及於現境亦生愛故故
捨去欲時而於自身皆生愛心又我境者以我為境
也。


【疏】雖種現殊而體無別者意云雖五支種子與生等
現行別然種子現行同時是識等五支果是異熟故
相對同也。


【疏】即四七日以前者此中名色位既存前四七日位
中如初生羯羅藍至徤南位總有四位每位一七日
凡經四七日名為名色位。


【疏】此中五支至文影通下者解云今者且舉識識謂
續生時因識相顯今因字通下四位即應云謂續生
[010-0778b]
時因識相顯依斯發觸因觸相顯因觸起受因受相
顯餘如疏說意云若生五果現行時令五果種子因
相顯也鉢羅奢佉位此云具根位。


【疏】世尊若生老死至老死名者意問云世尊若修生
老死位中既用義名色六處觸受為相即令於生老
死位具說五支何故於此生身中但說生老死二支
名不說識等五支耶答如疏自解問何故引文中不
說識支耶答識支種子通能引所引今唯說所引現
行名色六處觸受而入母胎故偏說四位不識支據
實而言無有識支後有名色等問如何知識支種子
通能引所引耶答如所釋能引支中會集論文識亦
是能引由前現故此不說識支。


【疏】生顯行苦至三相者問對法中說生老病死皆名
苦苦縱苦胎中亦有令勢等苦觸生也何故此論於
生老死位但顯三苦二論豈非相違耶答對法據其
實理四種皆名苦苦此論據其相增所以但顯三苦
遷流法至現世即名行苦由老失業名為壞苦由死
滅身名為苦苦即欲界具三苦色界有壞行二苦無
色有行苦言上二界顯三相者謂相增苦微就相而
說亦不相違。


【疏】問若爾果位至說識等五者意問云何為顯三苦
意二支又復於果起時如何更說識等五支耶答如
論。


【疏】以今顯後說五不遮者此明影顯也若准現在五
[010-0778c]
位即於未來生老死二位中亦得說有識等五果分
位差別即是謂續生時因識相顯等五位即以今顯
後也即是以現在顯未來故若准後未來生老死二
位即於相現世識等五果位中亦得說生老死二支
即以後顯今即以後未來顯今現在也故疏云以後
顯今說二無妨。


【疏】由此前說至不爾相違者意云由前互相顯道理
皆許異通今說有差別前後者由前說云或依當來
說後生老死二又依現起分位說前識等五不爾相
違者意云若不言或依當來現起分位說有差別前
後者即有相違失先許互顯何得更有差別前後耶
故云不爾相違。


【論】何緣發業至別立愛取者准下答文問合有四謂
文約義繁故今展之一問全界煩惱皆能發業此何
唯說一種無明二問潤通諸惑何但說一愛三問潤
惑非一分愛取二支發惑亦多支應不一四問取攝
眾惑云何但說愛憎名取准下答文如次答也尋可
知也。


【疏】何故支內不同愛取者支內即無明支內也意云
何故無明支內不同愛取三兩種無明唯立一無明
耶。


【疏】如緣起經說十一殊勝者一處緣殊勝謂此明通
緣四諦淨故二行相勝謂此無明能隱真顯妄生死
法故三因緣勝即此無明能與一切煩惱為根本亦
[010-0779a]
能與業及生死為根本故四等起勝謂此無明親能
發起能引行支亦疎能發起所引能生所生支也此
言等者即因等起因果五轉異勝謂此無明即能轉
反作四種無明謂相應隨眠纏縛不共也六邪行邪
勝謂此無明於其四諦起增益損減二行故執有即
增撥無即損皆由無明七相狀勝謂此無明自相微
細通其共相轉故解云無明自相體性難知無始時
來任運且真如法海自性清淨由無明風鼓之成妄
如此行相非佛餘無知者故經云十地菩薩尚不能
知唯有如來方能解了故名微細亦與貪愛心相應
亦與嗔慢等俱起故云遍愛非愛此無明住地與一
切煩惱為依故云共相同緣前境故行相同是染故
名為共八作業勝謂此無明能與苦集流轉法而作
所依能與真如禪定作障故故真如名寂定名為止
九障礙勝謂此無明能障菩提及障廣法即四智菩
提是勝法真如名廣法真如通一切得廣法名菩薩
勝二乘菩提故名為勝十隨轉勝十一對治勝者要
二種妙智所對治故二種妙智者謂妙觀察及平等
性有云二妙智者謂正體後得智不及前解豈生空
正體智後得能斷無明所知障耶所以二乘離得我
豈不斷所知障故知前解勝或有解云二種妙智即
是生空法空法空智二乘入見道時亦能斷煩惱障
無明故問亦妙觀察等四智幾是斷或無漏幾是遊
觀無漏答成所作智大圓鏡智唯是遊觀無漏道此
[010-0779b]
二智要佛果有故若妙觀是斷惑無明道若平等性
智據實而言不能斷惑若言能斷者二乘無平等性
智應不斷惑能斷惑明知不由平等性智今說平等
性智能斷惑者相從而說謂第七與第六而作所依
即疎助妙觀亦有斷惑之義又平等妙觀二智俱起
妙觀既斷惑故平等相從亦能斷惑。


【疏】說四愛為集諦者桉瑜伽五十五云愛云何謂於
自體親眤藏護故即總說愛之自體也後有愛云何
謂求當來自體差別即修道之人愛於身求生樂處
修菩提等喜貧俱行愛云何謂於現前惑於巳得可
愛五欲失受用生愛著也彼彼希樂愛云何謂於所
緣色等起希望愛即總四愛說為集諦者據勝而說。


【論】要數溉灌方生有牙者如世麥種數洗溉方有麥
芽由愛數潤善惡業種令生三有之芽餘或非如是
水望日微故偏說愛。


【疏】若生有芽者意說從有支生生支芽也。


【疏】其實有多現行愛惑者即有前四種愛及九種命
終心俱生愛亦有分別俱生愛等故云多愛。


【疏】若能取若所取若所為取皆名取者解云若能取
者即是緣四取取能緣貪等也若所取者即是所緣
四取也若所為取者即是餘無明嗔慢等煩惱也即
為如是如是事起如是貪等煩惱名所為取如為名
聞利益起貪痴等故一切煩惱皆為取。


【疏】問諸緣起支至亦有他地者意云今此問意即生
[010-0779c]
下論文意問云若身生此欲界地時唯用自地諸緣
起支為緣與他地緣起支為緣耶。


【疏】設爾何失者意云設用自他緣起支為緣或與他
地緣起支為緣有何失耶如下雙難。


【疏】若唯此地至即異界無明異界行等者釋曰此中
難云若生此地諸緣起支皆唯是自地者即緣起經
上文當云何通故彼經中難云世尊無明愛取三支
皆是煩惱即說無明支與異地行為緣何故不說愛
取二支與上地行為緣離意如是愛取即是能生緣
起也世尊告曰愛取二支望行支不許異地必須同
地故云有分齊故若欲界愛取與彼上二界不動行
為緣者不應道理非境界故若無明望行即許異地
為緣也若許唯此故即違此文又云無明與離欲界
至作等起緣者與離欲界者即初禪未至定能離欲
界染也意說欲界無明與未至定俱時思行支作等
起緣即等能起故或色界類者即說二禪未至定九
至有頂未至定行支展轉能作等起緣故如初禪無
明能發二禪未至定行支作等起因乃至無所有處
無明能發非想地未至定行支作等起因言或色界
類即以後未至定是前未至定之流類故又言如是
無明至異界行等者解云此文意說即許異地無明
能發異地行支且如欲界中由起不如理作意為因
即生無明無明即是果即因果二種名為伴又即同
時相應心心所名為伴也所以欲界無明能發初禪
[010-0780a]
未至定中行支然此無明必不能發初禪根本定中
行支也亦不能發二禪未至及根本定行支也巳上
地皆然意說得隣次不得隔越發也乃至由無所有
處無明支能發非想地未至定行支故八地有漏未
至定中行支皆由下地無明發皆隣次發非隔越發
也問何故八地未至定不得起自地無明發行耶答
如太子未得正位不得起惡行問既許未至定中有
染意何故不同自地無明發自地未至定行支耶答
不然要斷欲界九品惑盡方得起未至定無明能發
自地行支若上八地根本定行支唯是自地無明發
若得根本定皆得起自地煩惱由如太子已得王位
能發惡行然必無上地無明發下地行若退起下即
有自地無明發自地行支故知異地無明發異地行
支。


【疏】若得異界支至即此所攝者意云此難異地無明
發異地行離云若許異地無明發行者五十八文復
云何通彼論云隨生何地何界當知十二有支即隨
生何地界所攝。


【論】如下無明發上地行者問為取修道無明發為用
見道無明發又伏前八品愚餘之一品能發上行不
如下自說。


【疏】緣起支皆依自地至同取緣起者意云若緣起支
皆依自地地者即同取五十六文隨何界何地法緣
起支皆同地攝者約多分說即十二支中十一支今
[010-0780b]
一支少分皆是自地攝餘無明少分能發上地行支
故所發行依無明即同取緣起經文唯有下地無明
發上地行支故經論文各據一義亦不相違。


【疏】此如何等應顯其事至發上地行者此問意者既
許異地緣起支得與異地緣起支為緣者即應其事
為當異地十二支皆能與異地十二支為緣當十二
支中唯有一支異地緣起支為緣耶故云為一為多
如下答云此十二支中唯一箇支與異支為緣論云
如下無明發上地行。


【疏】離九品欲盡等者如疏有云若許未至定有染者
亦要離欲異九品盡方起未至定中染而發業也問
得根本定所起所行未起彼地煩惱何無明發答亦
用欲界無明發隨得彼定從未起上地無明故問巳
得根本定初起未至定此何無明發用上地無明發
義亦無失。


【疏】即顯五十六至多分支說者此會瑜伽論文瑜伽
云即此所攝據多分說十一支今無明少分不發業
者唯自地攝無明一支少分與他地行為緣。


【疏】經意通論至亦無違者此會經也如緣起經論說
異地無明而異地行為緣者據自他界故云通論即
愛取等約自界無明約他界故云通論言有依他地
者意依十二支中餘更支依自地有無明支依他地
與異地行為緣故。


【疏】此文可顯至竟不起故者此意即顯上八地有漏
[010-0780c]
未至定中皆無煩惱由不得根本定故不得起上八
地煩惱也。


【疏】但是未至定下地皆如此發者意云如身在欲界
初起初禪未至定行支即是欲界無明能發又如初
起第二禪中未至定行支即由初禪中無明發乃至
初起非想地未至定行支即用無所有處無明發故
云但是未至下地但如此發。


【疏】為當生地為現居地者問意云此能潤之愛為用
當生地受支為緣生愛為用現居地受支為緣生愛
耶緣者籍義即假藉於受而生愛支何意有此問至
許異地成為此問者意云既許無明得與異地行支
為緣亦應異地受支得與異地愛支為緣故為此問
也。


【疏】隨其所應至前時種子受者解云與現行愛同時
相應染受染受亦能為生愛此與愛相應受即是境
界受境界受即是此無明觸為緣所生染受此染受
方能為緣生愛或前時種子文前愛種子者即是識
等五果中異熟受支受支種子為境界受種子亦能
為緣生愛也此文意明自地死生自地愛定依同地
受。


【疏】從異地生異地亦定依同地者此解意云若自地
死生自地亦依自地受為緣生愛即是愛支定依同
地受也若欲界死生初禪即依當生初禪地中受而
生愛也即愛亦定依同地受也此同地受是支攝也
[010-0781a]
此上總是第一解。


【疏】又現居處受至有疎緣義此第二解云如從欲界
死生初禪中即欲界中受亦與初禪中愛為緣也由
如無明發異地行此異地受緣異地愛此受不是與
支此解不及初解次異地愛取不得潤異地有支故。


【疏】發業是等起因者謂無明有勝功力等能發起福
等三行或福等三行等從無明所發起故即等起之
因名等起因。


【疏】受緣於愛疎通異地者此中即我前第二解異地
受疎與異地愛為緣故為此問也問何故識等生等
開合不同而行及有俱合為一者解云此意問云何
故所引即開識等五果種子所生支中即合總為生
老死即所引生支中開合不同若能引行支能生有
支俱合為一耶。


【疏】非唯如行無非等性故不開之者此說不開即支
所由也意云且如行支中無非是業性意說總是業
性所以總名為行更不別開。


【疏】問何故業有三總合名行有者意問云何故業有
三種總合名行業三種者謂福非福不動等及其潤
巳何總名有支何故潤位別分愛取耶。


【疏】薩婆多等二因五果等者意云有宗說有一剎那
中具十二支如造殺生時有同時無明名無明支若
同時思即行支同時有識即名識支若同時作意想
根塵四塵即名名色支同時五根及前念等無間作
[010-0781b]
意根名六處同時有觸支同時有受名受支同時貪
名愛支同時餘煩惱名取支同時身語業名有支生
相即生支異相即老支滅相名死支。


【疏】此部中者即是出下論文意說今此大乘部宗說
即過去十支因現世二支果等。


【疏】亦非現業得果者意云如順現受業得果是前報
果名現業得果今此十二是總既異熟果故不同名
現業果故云亦非現業果。


【疏】約身死生為世至不同者意云今生生造十支因
來世方言二支果故世不同也。


【疏】若約時分乃至生愛取與生老死同在未來故約
大小時分以說三世義即不定問若如疏言過去造
七支以後身未熟即今身不起愛等以後身者即今
身是也更以後身起愛取有故後後生愛果若爾應
但二世無三世也以過去造七支愛取及生老死同
是未來故故應如後報業者過去造七支因現世起
愛取有三支因即未來生老死二支果此乃三世具
足故約大時分以立三世若據此解疏文應錯無三
世故又解疏文錯雖不言現世起愛取有三雖愛取
有與生老死因在未來亦有三世以世不同故即過
去世造七支第三生起愛取第四生受果但據世不
同以立三世未必要須現世起愛取等三世也故云
約大時分以說三世疏應無錯。


【疏】因中前七支與愛取有或異世或同世者若順生
[010-0781c]
愛果即同世若後後生等受果十支即不同世如疏
云若順生受業至方起愛取以來是釋同所以易知。


【疏】薩婆多師至起惑造業故者意說今大乘十二支不
同小乘何以故謂小乘立兩重因果故即三世共立
兩重作法云思如過去生老死位中由起無明造福
等三行即此業等既能招現在五支果又由現在三
支因同有勢力故能招未來生等二支果問如過去
起惑造業時亦有愛取有三支不又如現在三支因
感未來二果時亦有無明業不若許有者即不可言
過去唯二支因現在唯三支因等以支有法故若言
無者豈有過去業等招生不起愛等潤耶現世三支
因時而無業等感耶答解云一向言有不得云無若
言有者無過去何答此亦不然小乘宗計解分位以
辨緣生如過去業等招現世果時雖有愛取有三然
愛取二即向無明等中收有支即向行支中收所以
但說過去二支因不說餘者現在三支因因中隨有
業無明等然無明即愛取支中收業向有支中收所
以但說三更不說餘也。


【疏】由痴發業熏發報種等者意說今身中起惑造業
熏發識等五果種子故得七支同世。


【疏】非起能潤至方成所潤者意云非於現世起能潤
愛取二支至未來方起所潤有支無如是事即及顯
愛取有三支必定同世。


【疏】因在過去果或現在或在未來因在現在果未來
[010-0782a]
世者解若據順生報業若受身時即十因在過去二
果在現在或十支因現世二支果在未來皆是順生
受業若據順後報業即過去七支因現世三支因未
來二支果。


【疏】一往而論二世緣起者解云即過去十支因現在
二支果現在十支因未來二支果隨過去七支現在
起愛取有三支未來起生等二支雖前七後三有別
世今十支既皆通因性亦可十支因同世也望未來
生等果因是過去世故故云二世。


【疏】道理而言亦三世者解云即約過去七支因現世
三支因未來二支果亦可有三世也故如下言不定
故可三世等以上文即依道理三世作法乃至即十
二支通三世有以來總是依道理作法文易可知。


【疏】過去十因至二世十二緣起者意云此依二世十
二支為因果久易知問若爾與前一往論二世緣起
文何別答前文俱辨因果二世不同今此後文約世
辨因果大意相似或可前文總說二世因果未明支
數今重明支數是重釋上二世因果。


【疏】亦可言三世者即是道理三世以一生二世不定
故可言三世也如疏云若前七在過去等者即釋道
理三可知。


【疏】或二世三世者總疏上可知言別身造業別身潤
業故者此釋通三世所由也。


【疏】持分緣起決定如是者意說大乘十二支通二世
[010-0782b]
三世也。


【疏】十地論第八卷十二緣乃至翻譯謬者釋云然舊
十地論云即十二支經三世作法二世作法即同小
乘故牒經云謂過去無明行二支因是過去世事現
在五支果現在事愛取有三支因未來二支果俱在
未翻或亦與小乘別然三世名同於小乘也即類餘
乘人謬也實無如此義故。


【疏】但言三際至後際緣起者初際者過去中際者現
在後際者謂未來謂從初際中際緣起者即是過去
十支因現在二支果從中際後際者即現在一支因
未來二支果言非謂三世至未來等者意說瑜伽論
但言三際緣起不言二在過去二未來等三世緣起
也長讀文意自顯。


【疏】今三世者是翻譯人意者意說十地論依世作法
者意同於小乘說法合與瑜伽同名際以十地論梵
本與瑜伽同故。


【疏】說法自然常我等生者意云外道說自然虗空我
等體實通常能生一切破於彼說十二支。


【疏】非自然起故後有因生故者意云五果者非是自
然起故後有因生者即現在三因也與識二支與因
支為因故。


【疏】破法後斷非即解脫者彼計斷為解脫故破也。


【疏】非自然等至離斷常者連長讀文自顯如下云說
十支因至及離斷常者顯大乘自義故有二果起性
[010-0782c]
非解脫然不同外道故離斷常也現果有因起者謂
現在生老死果從過去十因生現因必招者謂現在
十因必招未來生老死二支也。


【疏】若言愚前際至或應過此者意云謂小乘立兩重
因果所以難之問小乘曰何故須立兩重因果耶小
乘答曰謂遮愚於前後二際故所以立兩重因果遮
斷常等難意曰若爾者若更有性愚於前前際故二
因便少更須立因如有更愚於後後際者二果便少
應更立果汝若許者即或應過之便致無窮小乘問
大乘今大乘亦為遮斷常等立一重因果者如有性
愚前前際及後一際此因果便若亦應更立二失既
遍何及偏責大乘答曰此亦不然我本只立一重因
果設有更愚於前後際者亦例准遮重斷常如小乘
先為遮斷常立兩重於亦更前前後後際愚因果量
非少耶故論云施設兩重實為無用。


【疏】於中總有十七門釋者第一假實門第二一事非
一門第三染不染門第四獨雜分別門第五邊非邊
門第六有漏無漏門亦是第七有為無為門第八三
性分別門第九三界分別門第十能治所治第十一
學等分別門第十二三斷分別門第十三受俱門第
十四三苦分別門第十五四諦分別門第十六四緣
分別門第十七惑業苦相攝門故有生老死三是假
也者問有等多法成即說名為假六處體非一應當
非是實答有等多法集餘支成故說假六處雖非一
[010-0783a]
不合餘支故實有問名色攝諸文何故不說假答有
等攬他成雖餘無別體名色言雖總開皆餘支體常
存問有等是假假義云何答有二義一云以有支體
多法成故說之為假二云或有支體不異前故云說
為假然生老死自有三釋一云識等五種在三相位
多法成故說之為假二云識等五法隨云出體不相
應故說之為假三云令別二說故名為假增上之愛
體異名取更有餘惑為取支體故非是假者意解取
支非假所由故問有支多法成有支即是假愛憎既
名取支取應是假答有二義取支不是假一云增上
之愛體異名取者意說愛有三品下中品愛支增上
品愛名取支非約中下品愛為上品故非是假即上
品愛與中下品體異故云增上之愛體異名取即上
品愛名取與中下品愛支體異也二云更有餘煩惱
為取支體故取支非假若准第二解除愛以外用我
語等四取總為取支故非是假也。


【論】五是一事等者二即說無明識觸受愛是事餘者
非一事若爾如觸受愛支皆取即六識相應觸受愛
為支是非多法耶答不爾識支既唯取第八明知觸
受亦即第八相應觸受為支故非多法其愛支即第
六相應愛為支。


【疏】行通色心者色即身語心即是思思心相應故。


【疏】取通餘惑者意云通即取餘惑名取支不據愛增
名取。
[010-0783b]


【疏】此中別顯者意云瑜伽第十云五是一事不列名
此論別即無明識等云別顯。


【疏】違聖教者太法師釋五一事者除識支即取支據
愛增名取今解不爾違此唯識論也重為太法師未
見唯識論所以作此說應依此論不違教故若爾豈
不違瑜伽耶答不違瑜伽但言五是一事亦不列名
除識支者是太法師意。


【疏】若言染淨淨唯善故亦通無記者解云不可染淨
分別但依染不染分別若言淨淨唯是善即不通無
記今言不染即通善性及通無覆無記性其染即通
不善及有覆無記性也。


【論】七分位中客起染故假說通二者解分位者或熏
識等五果種子在於本識之中即前現行六識與得
起善染也或約當生位謂識等五種結生時因識相
顯位次根未滿名色相位乃至約受位及皆胎未起
欲愛巳來雖或在母胎名色等位亦能起煩惱染也
俱不能起發業煩惱故。


【疏】取中雖愛增上非轉愛為增上貪故者且外問曰
如轉識等五果種子成有支有支轉化生等即說餘
有支名為雜相若轉愛支名取支取支應是雜相答
若轉下品愛成增上品愛名取支可說取支名雜相
今但以下品愛支名愛支上品愛名取支故取支非
是雜相故非轉下品愛為增上貪作取支故又取支
通攝餘煩惱名取支故也問且愛取起時必有無明
[010-0783c]
無明通染心無明應名雜相答無明遍染心不以無
明而為愛取故無明非雜相。


【疏】六處二蘊者五根是色蘊意更是色蘊。


【疏】不爾此門便為無用者問既言緣起支明知即是
有漏有為何故今說有為無為門有漏無漏門耶答
今說此門者謂對大眾化地二部故契經中說佛言
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其緣起法性相常住解此經文
諸宗各異若大乘及薩婆多云若佛出世其緣起支
亦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若佛不出世其緣起亦
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又若佛說緣起時其緣起
法亦無明緣行支若佛不說時亦無明緣行等所以
經言緣起法性相常住若大眾化地部解此經云緣
起法性常住者故知別有緣起支無為其無明依無
為故無為與此無明為性所以無為能發行支其行
支亦依無明能感識等五果乃至生緣老死亦然所
以別立緣起支無為故緣起支亦通無為無漏法也
今大乘為對此二部故云緣起支唯有為有漏等故
此二門非為無用對法云有為者有因緣等云所為
故無為者非惑業等之所為故亦有為亦無為者謂
無漏聖道從因緣生名有為非惑業等之所為名無
為也此解准大乘與小乘別。


【疏】潤生有覆者取三界中俱生身邊二見貪痴慢是
潤生惑是有覆無記性唯除俱生嗔損自他故。


【疏】欲界四取說是不善成證非一者解云據大乘中
[010-0784a]
說若欲界煩惱名為欲取若三界中煩惱名為見取
若三界中戒取總為戒取若三界中我語取名為我
語取故欲界中具四取而分別起唯是不善若上二
界但有三取無欲取問何故上界無欲取答欲取者
謂欲貪取也有宗解云欲取生唯於欲界在以欲界
煩惱多貪外色境所以於欲界中有若上二界中我
語取者謂上二界是定地故此地中煩惱多緣內身
起貪執我我所名我語取問何名我語答此執實我
時我體實無唯有空語名我語取欲界中分別煩惱
皆是不善即欲界中不善無明支能發初禪未至定
不動行支也。


【疏】上界此三皆唯無記者意云見取戒取我語取此
三在上二界皆唯無記愛取無明上界亦爾。


【疏】若爾取中既通四取如何乃言修道惑正潤見惑
助豈有取支名助潤耶解云此中問意若取支中既
有四取然此四取是分別煩惱即令見道煩惱是正
潤修惑是助潤如何乃言修惑是正見惑助耶又豈
有取支名助潤耶。


【疏】答彼是助潤合名取支者解云答意者取支中若
上品愛名取支即唯正潤若四取為取即是助潤今
合二名取支故取支中通其正助潤也。


【疏】問何妨亦應助發惑者合名無明意難云取支中
既有正潤助潤合名取支亦應發業之中有無明唯
能發助當業此別助當業之無明應合無明支。
[010-0784b]


【疏】答齊解亦得至以前准後者解云今此唯識論中
且據正發總別業之無明名無明支若發別助當業
之無明非是無明支今將前無明支准後取支合名
無明支亦無妨也以取支中正助潤合名取支故。


【疏】五果支約當生處說分位故者然於當生處位中
假說五果有前後謂在母胎中續生位初因識相顯
次根未滿名色相增次根滿時六處明顯依斯發觸
因觸起愛爾時乃名受果究竟故於此位中亦起善
染故說五果約當生處分位亦起善染也問在母胎
中若可得起三性心者未知異生得起何性心亦菩
薩獨覺輪王及前二果得起何善心答異生於母胎
中得起生得善心非加行善得起俱生煩惱非分別
者唯得起意業未能發身語故四無記中唯得起異
熟生無記未發能威儀工巧故若菩薩七地以前受
分段者在母胎中亦能起加行善心全生者此不得
起然異生胎中能憶前生事若出胎取即妄心失也
老死由二義乃至多起憂悲故皆並瑜伽說四雜染
文。


【疏】欲界中攝十二全乃至及無三受等者解云若欲
界攝十二支全者謂無明支中即通有世俗愚勝義
愚然世俗愚發非福行勝義愚發欲中福行若行支
中通福非福然欲界中無不動行行中通三業欲界
識支中亦若具五趣四生也名色支亦具有五塵等
六處皆具有也若觸支中有可意觸不可意觸俱相
[010-0784c]
違觸等受支中即具苦樂喜捨除憂憂受唯通善惡
不通無記不得名異熟故非是受支攝問前之受三
中性唯取無覆無記今如何云取喜樂等四受耶答
六識中異熟無記受是無覆無記總名受支若愛支
即通不善有覆無記性若取支亦通不善有覆無記
性又取支通餘煩惱及四取等皆名取支若有支即
今前六支作也生老死支唯有支說若色界十二支
唯有一分且無明支唯有勝義愚無世俗愚唯無記
性若行支唯有不動行唯善性無福非福行若若識
支唯有天趣唯是化生名色支中色中無香味二塵
名中即無鼻舌二識二禪以上五識皆無又唯是天
趣唯意名名亦處支若於色界初受生時諸根頓起
皆得具說若界不爾先說生時有身根後經四七日
來方有餘四根若捨壽時先捨四根後捨身意二根
觸支若色界中唯有可意觸俱相違觸無不可意觸
解云言可意觸能生樂喜受不可意觸能生苦憂俱
相違觸能生捨若據此釋四禪以上皆有俱相違觸
能生捨受而無餘觸也若愛取支唯是有覆無記性
有支生老死准巳前作法色界分猒前求後若無色
界中十二支更少且無明支唯有勝義愚有覆無記
性行支中唯有不動行唯意業也若識支唯是無趣
化生若名色支中唯有名無色六處支中唯有意處
也觸支中唯有俱相違觸受支中唯是捨受若愛支
唯有有覆無記性若取支中既通一切煩惱唯除中
[010-0785a]
間不善性者餘者通上界故云上二界攝取支一分
若有支生老死既用前六支來故上二界有一分故
論云雖皆通三界而有分有全今疏中言色無色染
一向無者意說染不善性者一向無不妨有染無記
也欲界通染淨者即是有支行支通染淨名色具五
蘊者意出名色體也六處具諸諸識等者然六處中
意處即有前念等無間六識也據識而言欲有八初
禪有六二禪巳上有三。


【疏】以愛受非報者以愛受行相淺近唯善不善不通
無記故非報此間不論。


【疏】和合等起故者解云和合相順義等起者即齊等
生起也又云和合者是一切義論上地行支能伏下
至而起彼故者意云此麤共障靜妙離等六種行相
通上二界有何以故八求上地生計上地法勝為靜
妙離猒下地法為麤苦障所以起上行支乃至展轉
欣厭通上二界乃至求生無色即以無色法為靜妙
離色界法為麤苦障故有欣厭六種行相如初未至
定所六行能伏欲界與修慧同是不動行故能伏欲
界中二支也。


【疏】此通色無色有求上生而起彼行支故者意云若
初禪未至定行支即能令離欲染若空處未至定行
支即能令離色界染也雖第二禪未至定行支能離
初禪染等今約離染說不得一分說故無有失問若
言第二禪行支能伏初禪十二支者豈有上地不動
[010-0785b]
行支能伏初禪不動行耶答雖同是不動行以其展
轉有麤細故故伏無失。


【疏】謂觀下界至為麤苦障觀上界一切為靜妙離者
解云謂來至定六行伏惑道謂觀下界為苦即是無
間道觀上界為妙是解脫道謂觀下界為障是無間
道觀上界作出離即是解脫道觀下界法為麤觀上
界法為寂靜亦爾此言苦者非是苦受以上界無苦
受故所以上地苦喜一樂受等總名苦也俱是有為
遷流敗壞不安之法皆名苦也所以上界法總得苦
名若爾既總名苦何謂猒下欣上答據其麤細有斯
欣猒故無有失。


【疏】即上地行支下無明所發至以下一切為境界故
者解云且如欲界中不善性無明支能發起初禪未
至行支未至行支既得起也即能却伏欲界中俱生
迷事貪痴等問如何此行由無明發彼能伏下無明
支耶答無明發行行力漸施下地無明無容得起故
說上行伏下無明問未知未至定中有多分行支答
且初禪未至定中有九加行無間解脫道以伏下地
九品修惑一一品皆有加行無間解脫故三九成二
十七箇行支能感初禪中異熟果也至勝進道有無
不定如對法論等廣說以下一切為境界故知即是
緣下界一切支為苦麤障雖緣上界一切者即緣上
一切支為靜妙離靜妙離亦名正妙出故說依上行
斷下界支也觀此文意云釋通外難難云若緣上一
[010-0785c]
切為靜妙離者何故但說行能伏下而不說餘支伏
下耶答行支是能治道餘支非能治道故不說也問
下行伏惑道體既是慧即慧能伏下界煩惱何乃論
中云上地行支能伏下地無明耶答據實而言慧體
能伏今言行支能伏者約慧同時思思能伏下地煩
惱非唯慧能故云上地行支能伏下地其同時心心
所總亦能伏以思是業體偏說行伏故不相違又解
假是慧伏亦名行支伏下地惑以業之眷屬亦名行
故所以思相應心心所總名行支也亦由如說意能
轉心發業然轉心發業異是無明但從主為名此亦
應爾論云思於行蘊為主勝故故取十二法能伏上
地謂遍行等。


【疏】答行相謂見分如先巳說乃至如十六行相者此
中答意然心心所皆獨有一行相如識見分有一了
別之行相受有一領納之行相想唯有取像之行相
等若慧即有六箇行相謂若麤障靜妙離六種之行
相故慧獨得六行之名此六唯是有漏又如十六行
相亦即是慧謂苦無常等皆是一慧作十六觀等故
慧獨得十六行之名此通有漏無漏加行位中方能
伏下地惑故與同時行支俱能伏也不同心心所法
見分行相。


【疏】瑜伽論第十說頗有依支得離支乃至非究竟者
此是論文以下疏是釋詞也彼論問意云頗有依緣
起支得離染緣起支耶答謂依上地行支能離下地
[010-0786a]
染也即下地十二支唯暫時得離下地染支非究竟
能離也以行支唯有漏故意云無漏能究竟離有漏
行支但暫時離。


【疏】非十二支各少分能者意云非是十二支少分各
能但取一行支功能故云一分故云但一行支能故
言一少分解云即於一行支中唯取有漏行支故云
一少分也問何故唯說行支為能離不說餘十二支
耶答上地無明愛取是惑性非是能治道不能伏下
地無明上地有支是所因業性是業種非現行業性
亦非治道識等五種及生老死是無覆無記亦非治
道無爾故知唯取一行支說是能離支唯有漏唯暫
時非無漏非究竟也問名色支中既生慧何故不說
伏下煩惱答不相例且如行支是善性能伏下煩惱
若名色中色慧是無記性故不能伏下惑也故說識
等五果是無覆無記也。


【疏】彼論問言彼所有善有漏支何故非學乃至非支
攝者此中問意若非學非無學身中有漏善法何故
不名學無學耶答意云非學非無學人身中所有有
漏善業以墮流轉故非學攝故名為支若有學人身
中有漏善以明為緣違有支故故非支攝故有學人
身中有漏善相從名學攝若對體說唯取無漏法名
學無學攝。


【疏】有人解云今大乘既取善法欲巳去名學者即是
何等太法師及璟法師造瑜伽抄中說資糧加行見
[010-0786b]
道此之三位皆名未當知根皆名為學故知發心以
去內法異生皆不造總報業非無明支皆非行支也
疏非云不然不然道理如下自說。


【疏】內法異生至為緣生行者意云此是資粮位雖發
心巳去名內法異生強為放逸用三無明為緣福等
三行然三無明是現行非種子與此位不放逸者別。


【疏】內法異生若不放逸及聖有學至我不說為無明
緣行者意云此在資粮位中除不共無明用餘三無
明種子為緣發總報福不動行若現行支則別報非
福行又初二果聖有學亦餘三種無明支別報非福
行即是人天別報惡業此行不能感三惡趣總報故
世尊言我不說為無明緣行不放逸者准聖有學說
問云何不放逸及聖有學支非福行耶答初地菩薩
於其戒品當有悞犯三惡業豈既內法異生及聖有
學無非福業耶所以內法異生不放逸者及聖有學
若造福不動行唯用三無明種子支若別報非福業
亦用三種無明現支又云若前三果及七地巳前菩
薩或亦得起相應無明現行支則意云若在資糧位
中未得自在故所以不多起相應無明現行若得無
漏定聖起巳去既得自在所以得起相應無明現行
也。


【疏】又不放逸內法異生若造福行乃至而非無明起
增上緣者意說此文唯在加行位中起正法為緣造
別報福不動業以如理作意心引生無漏見道故故
[010-0786c]
不說用無明為緣雖於善趣感殊勝生者皆解別報
善說也解脫為依者即心中攝求涅槃以為依正法
者善法也問下乃至不緣無明更造諸行巳來然是
別引緣起經文既唯言聖乃至猶造行支以來是明
善法欲以去造行支所由。


【疏】如決擇分善雖無別文至非正引故者意說加行
位中雖造福等行但是別報業而非總報業何以故
謂三乘人在加行位時節既促唯二三生即入見道
所以不造總報業不感總報果唯感別報於理為勝
若三乘人在資糧位中時節長久能造總別報行亦
能感別報果。


【疏】雖言不放逸造福行等至應不名行者意云此並
前緣起經不放逸文故經云不放逸福等非無明支
者但據不能起現行不共及現行相應無明支名非
無明發不妨而有無明種子不共相應發亦失故經
唯言聖者不共無明種子不共相應發亦失故種子
以學子也斷以斷故不造新業不言不放逸者亦不
造業。


【疏】亦不可唯言聖不造業故者此牒救故意云經中
但云聖不造業何得以此證內法異生亦造業耶故
牒總非云亦不可等下引對法文證故對法第七云
未見諦者乃至福不動行者然對法文中亦明在資
糧位中不放逸者不起現行無明唯用種子無明而
造總報福不動行隨眠者即是無明種子亦名愚痴
[010-0787a]
者意說無明種子亦是無明支也無真實義愚者意
云巳見諦者無真實義愚故內法異生用真實義愚
發福不動行。


【論】由此應知至不迷求故者若准有宗有兩師說故
婆沙五十三云問聖為造欲界引同分身業不有說
不造欲界多過多災橫故但造福業有說亦造前說
為正故順正理六十四云非諸聖者更能新作牽引
後業以背生死向涅槃故故經說聖唯受舊業。


【論】雜修靜慮資下故業生淨居等者釋曰然資修道
有四種一者依有漏資如阿羅漢命故將以死生知
觀未來世今知得三二年治又觀現在時中若於眾
生或於佛法無其利益心便作是念我生巳盡梵行
巳立所作巳辨不受後有即不肯延命遂欲命終將
命終時心無貪愛不惜其身正死之時大觀喜捨自
身時由如重病得差入無餘依涅槃也若阿羅漢觀
自身於現在世或於佛法或於眾生有大利益即留
此身恐畏命終遂將餘身所有衣鉢資財等捨與現
前大眾大眾念論迴此福行資糧現在身因令彼長
時與果不絕實布施巳即於靜室內結跏跌坐即發
欲界中身語意心念口言願迴此福行以延故業令
欲長時既發願巳即入第四禪有漏邊際定令彼定
力資布施福業以延命行皆彼定出巳遂發願此定
力願力資布施福業資現身因今得長時感果不絕
既發願巳後入第四禪有漏邊際定資其福業願力
[010-0787b]
等以遂延命行從定出巳命根得長或得百年千年
一劫二劫乃至多劫此唯有漏定資欲界身也二依
無漏資謂不定性聲聞獨覺大力菩薩純入無漏定
轉分段身而入變易或由無漏定資此身或先麤惡
資令殊妙或先六尺身資令身得長百尺千等或延
其命得一劫二劫乃至百千劫等問如法華經中與
耶輸陀羅憍曇彌等女人如大阿羅漢受記得成佛
未審何時捨此女人身答欲受反易時捨欲受反易
當捨分段豈女人身而不捨耶即轉捨名捨也三受
生資唯是凡夫也如諸異生修初禪下上品定修習
多修習故得生梵眾天如修初禪中品定修習多修
習故生梵補天如修初禪中品定修習多修習故即
生大梵天二禪巳上准釋如四無色定空處等雖無
三天即四無色天之中皆有三品修四有漏無漏雜
修資謂諸不還以有漏無漏定雜修資上無雲福生
廣果三天中故業有其五品生五淨居天若初雜修
時未得自在初十念修無漏定以十念入有漏定又
十念入無漏定以初修故不能入一念有漏定即入
一念無漏定從此展轉串習力故後漸漸能入一念
無漏定即名雜修成熟也五品者謂下品中品上品
上勝品上極品初下品者謂三念心初一念無漏第
二念有漏第三念無漏修此三心即生無煩天也二
者中品修有六心第一念無漏第二念有漏第三念
無漏第四念無漏第五念有漏第六念無漏即生無
[010-0787c]
熱天三者上品謂有九心即有六心無漏三心有漏
准前作法即生善現天四者上勝品謂有十二心即
生善見天十二心者謂有八心無漏四心有漏準前
作法五者上極品謂有十五心即生色究竟天十五
心者謂有十箇無漏心五箇有漏心準前作法又准
俱舍二十四云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漏令感
淨居釋曰初後無漏中間有漏名為成就由前後心
修中有漏令招彼果既云令感明造引業不爾如何
感義得成故有宗雜修靜慮新造引業招淨居果名
為雜修不據熏故業也又婆沙亦云異熟因雜修靜
慮引五淨居眾同分果問此中有漏無漏定心皆作
何行相耶答有漏心行有三種作意一者自相作意
謂作蘊處界觀識觀音等自相也二者共相作意謂
觀苦無常空無我等共相也三者勝解作意謂作白
骨骨鏁等觀故不作猒下欣上六行相也若無漏定
心唯作苦無常空無我行相也問第十地菩薩生大
自在宮未知雜修上不答若不還果即雜修靜慮資
下故業即是分段身生五淨居天而受生也若頓悟
菩薩定生於第四禪中無雲等三天隨生何天中受
變易身若十地滿心菩薩即以悲願資下無雲等於
三天中故業而作神通往大自在宮也若二乘迴心
漸悟菩薩既留生身是於欲界中受反易身若准論
中第二師說色界亦有二乘迴心即此漸悟於四禪
中隨生何天中受變易身後第十地滿即起悲願資
[010-0788a]
隨所生色界天中故業以神通力往大自在宮故前
論云或由第六識悲願引八識成無滿未故知第十
地菩薩不雜修靜慮也若不還果是分段身即雜修
靜慮生於五淨居天即生故名生非往故名生也若
菩薩既受反易身巳即更不受生作往故生若預流
果乃至阿羅漢隨受反易身巳唯見一四天下等化
佛與頓悟地前菩薩所見同也若至四善根即見一
三千界大化佛也隨二乘人受反易身頓悟菩薩是
分段身所見諸佛皆是悉同也皆名地前菩薩若初
地巳去所見他受用佛亦皆同也。


【疏】此總報業及名言種凡夫時巳造者然舊業及舊
種凡時先造望果能相招感以相互著故資下故業
及名言種而生五淨居天若得四果及七地巳前有
漏心位及八地巳上有漏五識等此等位中雖亦熏
成名言識等五果種子然更不造新業雖新熏得名
言種子以先業相感故名言種子便為無用以不能
生現行故。


【疏】前解唯定地名不動即通一切者故前解云以定
住境界乃至皆無此事者此解約定能令心專注一
境名為不動若作此解者即上八地定皆名不動行
最寬也。


【疏】若不異處受名不動從多分說乃至此亦應爾者
意說餘小聖凡夫雖修不動業即隨業當處受不能
改轉異處受得不動名不妨不還及生自在宮者資
[010-0788b]
下三天生淨居等亦如地獄業不可改轉不妨亦許
轉重令輕故般若經云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
人輕賊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菩提又如鴦掘
摩羅雖得阿羅漢果猶殺千人即獄火焚身受地獄
苦報即得重業人同輕受准經文即是得阿羅漢果
而受地獄火也今以理云是初二果人猶未離欲身
中仍有惡業所以容受地獄苦報若後二果既得離
欲界惡業皆以斷盡即不令受地獄果也又大乘中
說阿羅漢惡業種子既斷又無過未世惡業如何阿
羅漢得受地獄苦耶此解將勝既爾鴦掘摩羅云何
答在初二果位受獄火報又亦有獨更說羅漢被殺
獨咬等雖有此苦非地獄苦報但是別報惡業非總
報業故不相違。


【疏】云第十地菩薩當生其處者但往故名生非生云
也。


【論】有義等者此初師是火辨難陀菩薩。


【疏】十二三斷門者如論言自性斷離縛斷不生斷故
約十二支明此三斷。


【疏】有人解云者是璟太二公解意云異熟愚修道斷
者見未斷故真實義愚見道斷者巳得聖故且作此
解下疏主非引經為難。


【疏】緣起經下云至非無明為緣者意云引經難別也
為前人言異熟愚道斷者不然緣起經下云外法異
生由四無明發非福等三行明知亦用見道發非福
[010-0788c]
等行招異熟果也以四無明通見修斷故又前令若
言真實愚唯見道斷理亦不然如緣起下云內法異
生放逸者除不共無明餘三無明發明知亦通修道
無明發福行以相應等無明通修道故又云不放逸
者行非無明為緣者意說不以現行無明為緣不妨
同種子發福等行種子亦通修道斷故若如前人云
真實義愚而見道斷者不然何以故違此經故疏家
引文雖不作如是分別以義准云合如是一一別配
經前人不爾此文引將何用。


【疏】且對法至非福耶者意云此文何用答以前人更
有救故引此文為難外救云雖緣起經云外法異性
四無明發內法異生放逸不放逸等三無明發等共
不別配互四種無明既通見修明知見道者是真實
義愚發福不動修道無明名異熟愚發非福有何乖
耶故今引對法又難云若如是分別無明既是不善
攝豈有內法異性以不善無明發福不動行耶又修
道無明既通無記攝是外法異生有以有覆無記無
明發非福行耶夫發非福者皆是迷理行相猛利也
此即引對法文難也五十九說等者此引瑜伽論證
也此釋者現文成意稍以分明。


【疏】豈是見道分別之惑至非福耶意云是欲界見道
煩惱唯是善性即能發福不動行修不善性及有覆
無記性能發非福行耶。


【疏】若言發別報業者便非行支者意云初句牒救後
[010-0789a]
句正破彼救意云大福重發三惡趣業是分別者據
發別報也如疏云即發惡報總報以下文是正難難
意可知。


【疏】又此中二說至唯見道斷故者外因有此論中有
二師說皆言正發業無明唯見道斷助者不定。


【疏】彼人復云乃至餘見斷者意云此人即前璟太二
德更救前義疏主先曾讚攬據法義不宗其名但敘
其義破之彼意顯異熟愚修斷所以所以者何瑜伽
既云迷俗真二諦發非福等行對法復以真俗二苦
攝於八苦前七苦既事異熟愚迷發非福行故異熟
愚唯修所斷以迷事故又對法第七云由真實義愚
發福不動行真實義者即四聖諦於彼愚痴名真實
義愚故知瑜伽世勝二愚迷事理別故修見斷二有
不同問准對法等迷異熟愚既是迷事斯愚修斷理
契通途疏何見責答按對法論釋異熟愚云由彼一
向是染汙性無明合時是必不容受信解異熟行相
正見准此論文豈唯迷事俱生惑耶由斯疏斥不違
教理也。


【疏】不然豈以世俗苦言同至是一世俗者難前人云
汝若將對法瑜伽說世俗勝義二苦即令同前所說
異熟勝義愚即染二愚見修別法斷者不然是以今
世俗文與前瑜伽世俗文同即將一切處文是一世
俗文耶故云不然前人復云若不令同者如何分別
世俗勝義苦別耶。
[010-0789b]


【疏】以易可知故至非福行之世俗意云然此論瑜伽
中說迷世俗非福行迷勝義造福不動行者即約造
業門說由迷三途苦名世苦而造非福行迷人天等
果勝義愚而造福不動行但對勝義苦立世俗也若
對法福中前七苦名世俗第八苦名勝義苦者即約
八苦麤細難知易知法門以辨世俗勝義亦不約造
非福等名世俗等也雖是名同其義各別也非福行
之世俗者意說前七苦不豈無明發非福行之所招
世俗苦也八苦者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求不得
五盛陰苦等也此苦名勝義苦者五陰有為自相是
苦與苦受相應名五盛陰聖者易知文難了得勝義
名餘七易了總名世俗。


【疏】若不爾者前七苦至何故不造非福者意難云若
不作如是前解者其下三禪無有樂受即有諸苦故
八苦中第六七是壞苦按對法第六說云三苦八苦
展轉相攝所謂生苦乃至怨憎會苦能顯苦苦順苦
受法苦自相義故愛別離苦求不得苦能顯壞苦巳
得未得順樂受法壞自相義故略攝一切五取蘊苦
能顯行苦不解脫三無常所隨不安隱義故釋曰二
無常者一生位苦謂苦苦二滅位苦謂壞苦生滅二
位皆無常攝名二無常既說前七苦是世俗能造非
福者其下三禪中應無壞苦不造非福行故若有壞
苦者何故下三禪而不造非福業耶故下三禪中亦
有求不得苦如退苦第四禪以上定下二三禪心求
[010-0789c]
不得等未遂遂生逼迫故亦名苦。


【疏】又惡趣豈無第八勝義至故知文同者意難云惡
趣既第八勝義苦明知勝義苦不唯福不動業招不
以文同一義而對法論九種命終心與自體愛相應
於三界中各令欲色無色界生相續謂從欲界沒還
生欲界者即以欲界自體愛相應命終心結生相續
若生色無色界者即以色無色界自體愛相應命終
心結生相續如是從色無色界沒若即生自界若生
餘處有六種心然欲界生自地及生自餘有三心如
其所應有九心又此自體愛但是俱生不了所緣境
有覆無記性攝問對法但云三界性有九種心未審
約五趣四生九地作法得不答亦得天趣死還生天
趣有從天趣死生人趣乃至地獄道餘趣准之二十
五心四生中有十六心九地中一一地有九心九九
成八十一心皆准三界配之。


【疏】彼言俱生愛俱無明唯修斷者前師云若起俱生
愛同時有俱生無明於潤生位中有故唯所修斷問
潤生位中亦有俱生慢身邊見等何故不說但言愛
俱無明耶答雖有有支不定然無明通染心是故偏說。


【疏】論說巳下申兩難者今依論文有中二難難前師
也從論說一切支一分者是第一難從又全界一切
煩惱至皆見所斷發者是第二難疏意易知故第二
師是護法正義以難於前又准疏若無明支為一難
愛取支為第二難據疏此解論中又說全界等文但
[010-0790a]
彼轉救非是正義。


【疏】彼若救言大論第十但據通言從多分說者前師
救意云除三外餘九支通見修斷今瑜伽以小從多
說無明愛取三支亦通見修二斷也。


【論】結生者和令共也由愛取潤五果種巳令續後生
不絕故名結生。


【疏】五十九等復說至不唯發往惡趣行故者意云此
難前師云若言但是發業無明唯見道斷者瑜伽應
言往五趣行唯見道煩惱能發不可唯說往惡趣行
分別煩惱能發既言往惡趣行分別煩惱明知往人
天趣行亦用修惑能發然以見斷煩惱不唯發往惡
趣行故者以前師許發一切行無明唯見斷不唯說
往惡趣行分別發也。


【疏】若言人天感別報業修惑能發至人天者前師救
言然修道惑能發人天別報業今但說分別煩惱發
往惡趣行也惡趣即通三惡趣也。


【疏】即惡趣別報業至但論總報者此即難前師云若
如汝前言者應修道煩惱唯發人天別業報應不發
三惡趣別報業修惑既許發惡趣別報業故知大論
但說五趣總報業也故知助發惡趣總報業亦唯是
分別無明故彼但言惡趣業唯分別煩惱發若修道
煩惱亦能助發人天總報業。


【疏】正發業者唯見所斷至不相違者此文會對法瑜
伽二論文也先會對法云正發人天總報業之無明
[010-0790b]
皆唯是見斷故對法約是義說世俗勝義二愚即是
見所斷也。


【論】云助者不定者此文會瑜伽論也會云若助發人
天總報業也若助發惡趣總報業之無明唯見所斷
以分別煩惱行相猛利故能助發惡趣總報業若助
發惡趣別報業之煩惱通見修斷瑜伽但言往惡趣
行唯分別煩惱能發不言餘者其實助發者亦通見
修煩惱也問助發者何名為助答此無明望此發業
無明前後與力故名為助問當支業時亦有貪嗔等
或何故但說無明耶答以無明通能支福非福不動
等餘者不定有故不說之。


【疏】助者不定者意云若正潤生唯修所斷若助者不
定故瑜伽約此乃云全界一切煩惱皆能結生既是
全界之言故通見修惑能潤生也。


【疏】四取皆名為取支等者意者證取既通見修惑以
四見取戒取唯見斷其欲取我語取通見取斷故說
取支亦通二斷。


【疏】然發業惑唯種子至未臨命終時起現等者意云
此亦會違文也有聖教中說發業煩惱唯是種子者
即約內法異生不放逸者以無明種子而發福不動
業也又有聖教中說潤生惑唯是種子者即約不還
果無明種子從自他生他地用種子潤。


【疏】有說及無想沒者即是第七卷中解無想天處無
心師義此師意說無想天有情初生後沒並皆無心
[010-0790c]
由此命終唯用種潤然此中說內法異生不放逸用
種發業者即約見道相應不共無明種子說也若據
內法異生助支者即前有相應無明亦起現也即是
從生相應無明現行能發助發業故云遠因等起亦
有現故意說臨終時用種發業若未用種支時先亦
起現行故說現行為遠因等起也即種現等能起故
也又解云不還果及無想天沒等用種子為正支潤
若助支潤未命終巳前亦得起現行煩惱助支潤生
也。


【疏】色性非染汙者意云諸煩惱及彼相應諸心心處
不善有覆無記染汙性者自性應斷見修二種對治
生時種永斷故然色性非染汙但是離縛斷不是自
性斷即如根等被緣煩惱斷彼煩惱眼根得離故說
色根等名緣縛斷餘皆准此問為緣煩惱親相分名
為緣縛為本質名為緣縛答約緣親相分名為緣縛
是唯識故若爾亦自第八於他身上及扶根塵即是
本質也應非緣縛此亦不然但望前七識與煩惱相
應緣彼相分名緣縛如第八不與煩惱相應與不可
說有縛與不縛論謂斷緣彼煩惱者緣彼者緣者即
緣慮之緣雜彼名緣者即是緣藉之緣也。


【疏】隨彼七識所緣有漏至名得斷者此中意云若煩
惱心中緣善境及無覆無記境即能緣縛處緣也以
所緣善及無記體不是縛法被他能緣縛也是即所
緣緣攝若煩惱心中緣煩惱及有覆無記法有覆無
[010-0791a]
記法即是不自性斷於相應縛攝以前緣煩惱自性
是縛法不藉能緣煩惱縛故然不善有覆法即是相
應縛即是不自性斷門中攝然大乘中五塵既是無
記性即五識中煩惱唯緣無記五塵境若第六識中
煩惱能緣三性若第七識中煩惱即緣無記境此等
七識煩惱心中緣善等者皆是所緣縛攝又此中總
七識緣自身上五塵善無記等法而成縛義亦不善
自七識他身五塵善無記法而成所緣縛故論破云
非由他縛成有漏故勿由他解成無漏故問斷第七
識中煩惱𣆅其第八識亦得名斷緣縛斷不答亦得
名緣縛斷也。


【疏】雜彼煩惱乃至名為得斷者意云此疏中第一解
但立漏俱名雜彼煩惱名亦有過失至下疏主自徵
難也如疏下文云若說七識名雜煩惱等文即是難
前第一解。


【疏】又相間起者名之為雜乃至然順名雜者意云此
第二解雜彼煩惱者謂前六識中善及無記等法與
煩惱前後間雜而起名之為雜由煩惱習氣力故一
一前後所起善無記法皆成有漏性等名雜彼煩惱
即外難曰若相間起名之為雜者即有學迴向大至
初地及頓悟菩薩至初地起平等性智及妙觀察智
與第六七識煩惱前後間起即平等性智等亦應名
雜答疏中自然相順者名之為雜其無漏第六第七
識不順煩惱與煩惱正相違故所以不名為雜言此
[010-0791b]
非因等起諸無記業非因等起故者意說今名雜彼
者但於間生而有雜義不由等起因而成雜也以無
記業非無明為因起也故云非因等起問何名等起
因答如有漏福不動善業由無明支發即此善行無
明所發名因等起故可然有漏善業名之為雜若無
漏第六七識及無記法不由煩惱無明為因所等起
故故說無漏無記不名為雜故知非因等起外難者
彼即挍也攝義不盡若有漏善由無明為因發故名
之為雜即無明不廢無記業無記法應不名為雜故
是不盡也又解除第七識中但有有覆無記四惑一
類相續不與餘法相間而生不名為雜若無漏第七
平等性智與有漏第七識前後相間違漏故亦非是
雜但凡第六識中善及無記支煩惱前後相間而生
名之為雜以性順漏故名為雜也或亦通前五識前
五識通三性故。


【疏】又雜者至善亦名斷者此第三解意說有漏善業
名之為雜以福不動行由無明為緣起故得經名同
無記無記不由無明支故故疏云不同無記後斷彼
無明其善業即名雜縛斷也然疏中第二解雜彼煩
惱即通有漏善業及無記法總名雜也寬若第三解
雜唯取有漏善業不取無記名雜稍狹今者取第二
解會第三解少分名雜彼煩惱理將勝也。


【疏】相應縛心及遍行等至見道豈無相應縛者此第
四解意說心遍行等心所法與貪等煩惱俱起名相
[010-0791c]
縛若貪等斷時心遍行別境等亦名得斷此非正斷
收以心王遍行等性非是染若據斷相應貪等得斷
名者此斷即苦是斷雜彼煩惱一收是第四解本意
若爾者即下雜彼煩惱唯修道斷文唯下解云雜彼
煩惱唯修道斷故今解云若相應縛通見修二道若
斷雜彼煩惱唯修道斷若言斷相應縛亦名斷雜彼
煩惱是修道斷者是豈無明相應煩惱斷耶由此應
知前二說善不取第四解但取次前第三解少分第
二解也故云前二說善不取第一解以有過故如下
自說哲云難第一解云若言心王遍行等雖與貪等
俱起而貪等斷時心王遍行等猶在非是自性斷者
難云心王遍行支與貪俱時心王等為豈染為是無
記若言貪等是染者亦合言貪等煩惱是自性斷若
非染者應是無記答設是無記其義何妨若爾者心
王遍行別境等唯應無記不通三性若與貪瞋等俱
應不通不善與信等相應應不通善無記攝三性故
知心等隨貪嗔等是染自性斷收。


【疏】若說七識名雜煩惱至但能緣盡說之為斷非雜
煩惱者意云若說第七識中煩惱與第六識中善等
三性俱故以與滿俱故名雜彼煩惱者如不還果人
身在欲界以離欲界九品修惑盡其第七識中煩惱
與有頂地下下煩惱一時頓斷以勢力等故即應不
還果身中善法不名斷雜彼煩惱以欲界第七識中
煩惱在故由此但斷第六識中能緣彼煩惱盡故說
[010-0792a]
善等名斷不約斷雜煩惱名斷也以第七識中煩惱
猶在故必至無學方始斷故。


【疏】既爾至自然無者既由前理諸生上聖者下地善
等雖未斷彼雜煩惱然彼善等亦名得斷自然無者
意顯善等不由雜煩惱無故而得斷也但斷欲能緣
九品惑盡善法自然得斷也有解云不還果人雖不
斷第七識中雜彼煩惱種子若生上界即不得起欲
界第七識中現行煩惱以此現行煩惱不起名自然
無也現行不善名斷。


【疏】見道至亦名為斷者此見道惑自性是強入見道
時自然而不由修道緣縛無故見道惑無故見道惑
得斷名也例彼善等亦名為斷善等是劣緣縛是強
以強無故所以善等得斷名也是故善等亦名緣縛
斷。


【疏】緣彼煩惱強故至亦名為斷者意說緣彼煩惱強
故入見道𣆅障治相違緣彼善等煩惱自斷所以善
等亦名緣縛斷不待雜彼煩惱無故善等名斷也。


【疏】既爾如何至應思者若此難意云斷既不由雜煩
惱無者即善等得成有漏應亦不由雜煩惱答有二
解一云既有斯妨即約六識解雜彼煩惱由欲當地
六識煩惱雜無欲當地善等名得離縛斷二者成漏
由漏俱故即善等與我見俱故成於有漏或從先時
有漏雜起名有漏也若爾應不由第七識中煩惱而
成有漏答成漏由漏俱善等由七識漏斷縛據緣雜
[010-0792b]
在善等斷若爾何故云善斷𣆅由斷緣彼雜彼煩惱
耶答善等斷有二義一少分斷二全分斷言離欲界
縛欲善名斷據少分斷言由斷雜彼煩惱名為斷者
依全分斷以無學滿位緣雜二惑皆悉無故。


【疏】問如五見是慧分至不應斷者意問云五體即是
慧者即此慧為不斷耶。


【疏】應斷者至皆可斷者難云若言自性應斷者即應
通行欲等心心所法體總應名斷何以故知無離相
應法外名斷故以相應慧體皆可斷故又難云若是
自性斷者即與煩惱相應慧體又亦無所緣縛法又
慧體既自性斷者亦無離相應縛也意云若慧不是
自性斷即慧此所緣縛亦有與煩惱相應義亦有離
相應縛義若言慧是自性斷即同煩惱所以無所緣
縛等云當體是縛法等故若言慧體不應斷者五見
便無見斷所攝故煩惱中五見是慧分皆通見修斷
故若言不斷便無是義與聖教相違。


【疏】如是乃至不正知等亦准此問者應問云不正知
以慧分為體此慧分是應斷是不然若言是自性斷
者無縛相應法以慧體即是縛別差言非是縛者此
慧便非煩惱體攝。


【疏】是見體者是縛非見者意說慧不是見者非是縛
也以見能執故意云與五見為體者應斷非是五見
體者非自性斷。


【疏】由此此十等者即遍行別境合而言也意云除慧
[010-0792c]
餘九通三性是染分者入隨惑中然體非漏仮名為
漏是所縛法故其作意等若是煩惱者即無相應縛
等皆有大妨也示准說。


【疏】依無故因亦不生者以所緣總報無故別報業因
亦不得起。


【疏】依前離縛斷者意云能縛見修道煩惱所縛是善
無覆等此縛惑修道位中漸斷故說善無覆等唯修
道斷又解云亦通二斷若約煩惱無名離縛斷若據
自體不違聖道至極果方斷名修道斷。


【疏】信等六根至不斷者意信等五根及未知當知根
此之六法有漏是修道斷以趣無漏故亦名不斷。


【疏】而緣此縛者意云緣此信等起縛於修道位中起
者皆修道斷也。


【疏】然未盡故者意云雖見道惑亦緣今但據修道惑
若說見道惑以修道未盡故今就盡處而論修道斷
故不說見道惑也。


【疏】彼入善無記門至即唯見斷者意云如無想定等
亦得通二斷若據無想定業入無記門中即是修道
斷何以故以善無記法不障見道故性非染故若攝
入所依門中即無想定善業等隨不依果說亦名不
生斷以入見道時無想天果不生故故無想善業等
望善無覆無記及望依果門通見修二斷如下五根
亦准此釋。


【疏】彼等唯是分別至外道等起故者若分別煩惱之
[010-0793a]
體發三惡趣業等如邪見等分別煩惱即能發無想
定業也准是外道所起入見道斷若堅持五戒不起
愛恚慢等煩惱以此戒業感男身若持五戒時前後
前後故起貪等煩惱由此雜業力故感女人身亦由
分別煩惱發業感也如五種不男卵生胎生三途八
難女人身等入見道時分別煩惱同斷故如上法果
畢竟不取此是因亡果喪斷又如上法果唯除地獄
之別報善餘皆有別法善業入見道時身既不受故
故別報業因亦後不起即名果喪因亡斷以別報業
因隨果亡故也又云八難長壽天者即無想天是也
不可說四無色非想非非想等以憂八萬劫長壽天
以上流不還果人亦生彼天故。


【疏】半擇二形者梵云扇𢮎迦此云畢竟畢竟無勢故
梵云半擇迦此云橫勢亦云絕世云本無或云損害
或自無勢用名絕世此是五種半擇迦亦名五種不
男之人即此五種皆是黃門若二形人即恒衰起如
煩惱亦可名人中畜生。


【疏】斷是捨義非得對治義若爾惡趣惡業果亦無記
性例亦應現本無然者意云今者善及無記法是不
生斷者但是捨義非得無漏治道斷也但現行不起
名之為斷其三惡趣惡業無記果至見道現行更不
起亦名為斷斷亦是捨義故云例亦應然然此善無
記法種子至於修道位中即是離縛斷說無想天三
途異熟無記果及別報善業入見道時現行不起名
[010-0793b]
不生斷若此等種子皆悉不斷至修道身始離縛名
為離縛斷。


【疏】與因合說者意云說惡報果見道斷者與因合說
以分別煩惱為因發業見道煩惱既斷果亦不起果
與因合說名為斷其實種子未斷。


【疏】五根見斷亦如此釋者意云三惡報八難女人半
擇迦二形等所有五色根名見斷者亦是與因合說
名斷其色根種子未斷其修道位方離縛斷有云信
等五根外道出無想定時亦有後至見道位准前亦
斷即不生斷也若約離縛邊亦名修斷。


【疏】有四種者一自性斷二離縛斷三因亡果喪斷四
果喪因亡。


【疏】令永不起者與因合說也。


【疏】二果盡因隨斷謂三惡趣別報善業者疏文且總
名斷其實地獄極苦處無別報善業別報善業者如
鬼趣中有福德鬼皆是別報果是別報善業所招如
少地獄中有等流樂事如畜生中有王家馬象生等
形㒵死說等皆別報業所招各別報業。


【疏】無想定等引發煩惱至隨見修者問由無想定為
因無想天為果云何得無想定為亦果耶答由分別
邪見等為因外道等方修無想定後至見道邪見自
除無想定等亦不修習無想天果亦不得生故說無
想定隨因亦見道斷。


【疏】若無明愛取至非勝後不說者意說此三支是自
[010-0793c]
性斷及通見修二斷不通緣縛不生斷以此二斷非
殊勝故然自性斷據種體以三支自性斷故入見道
時自然而斷問何謂不通緣縛不生斷耶答然緣縛
斷者約能緣煩惱無記所縛善等法名之為斷實不
斷善法等體故非是勝其不生斷但斷於因其果不
生非斷體也故緣縛不生不通三支。


【疏】行有少分至即不通生斷者解云行支中不善思
業及有支中不善思業無是染行即是自性斷自性
斷之中通見修斷然有支闕行支者以因行支轉成
有支也故知同時心王自性染者亦同行有是自性
斷若行中善思及有支中善業及有支中五無記種
子則通離縛斷不生斷不生斷則是見道斷離縛則
是修道斷以無想等既是善業則是見道因亡果喪
斷善行有中別報善業即是見道中果喪因亡斷故
說行有通見修二斷也。


【疏】識等七支至如應知者意說識等五果種子及生
老死支既是無記法通不生斷即見所斷也既如三
途八難女人卵濕半擇迦等七支及身中別報善業
入見道時現行並既不生名不生斷然別報善業及
無記法種子仍在現故後離縛時即是修道離縛斷
也若餘人天身中善業及無記法若現行若種子並
是修道離縛斷也以不違見見故不通不生故疏云
惡趣人天如應知。


【疏】雖有七生至皆不更受者此問意云得預流果欲
[010-0794a]
界人天極受七生即證無學更不生上界後無欲界
第八有此即全離上界有支云何得言無全斷者。


【疏】然者預流作不還巳後等者意云預流而得不還
得生上界由此不得云全斷也瑜伽據此通論故云
無全斷者此答上問。


【疏】不還欲界一切至不定者意不還離欲界一切有
支其上界不定或於欲界證無學或有從不還次第
生上二界得無學者或利根超果不生上有鈍根次
第得果故生上云不定此通前後並答前問若阿羅
漢即斷一切有支瑜伽正與此文同。


【疏】此門兼解果斷分濟者意云此中兼明初果一來
不還無學斷十二支分齊如初二果斷欲界一切一
分有支不還果斷欲界一切有支羅漢斷三界一切
有支盡無漏四果斷十二支分齊也或約無想天果
名不生斷等如前說。


【論】十樂捨俱乃至實義如是諸聖教中隨彼相增所
說不定者此亦雖說十二支與三受相應意也據此
論中說十支與樂受捨受俱十二支與苦受俱十一
少分壞苦所攝十二少分苦苦所攝十二全分行苦
所攝者此等皆是假說即約當來生老位中假說與
樂捨受等俱也今者若據當實義言之十二支中若
無明行支取生老死此等六處中既有現行心心所
故六處支中得與樂受捨受若受相應此六支中亦
得有苦苦壞苦行苦行也餘識等五支並有支此六
[010-0794b]
支皆是種子未起現行心心處如何得與三受三苦
相應問雖無三受是無三苦耶有為皆是苦故若依
三受立三苦現受既無苦緣何立故此六支無三受
三苦也所言有者皆是假說若言一切有漏法皆是
行苦者即十二支無同種現一切皆是行苦所攝答
言依捨受與行苦者唯無明等六支中得有行苦以
此位中得起現行捨故又緣起說生顯行苦老顯壞
苦死顯苦苦又十地經云無明行識名色六處名行
苦觸受名苦苦受苦苦受即有生老死名壞苦者如
上聖教皆相假說也。


【疏】此約一識至得俱起故者意云若據一識作法即
不得三受並起故云受不與受相應若約多識而論
並得三受俱起如意識有樂受眼識中有苦鼻中有
捨受其義稍寬也。


【疏】此中處辨相應名俱至受不與受俱者意云此說
三受與現行心心所相應名俱如說一識與何受相
應皆名俱也不可一識中一念二受並起名俱故云
受不與受俱也言非謂世並名為俱者非謂一時二
受並生也世者時分義又約當來十二支中唯除於
受支餘十一皆與苦受相應以老死位中有苦受故
故老死位中支餘十一支皆與苦受相應以老死位
中有苦惱故故云老死位中多起憂悲等苦故。


【疏】大論第至所除中一者意云此引證也瑜伽云樂
捨除二者但與十二支相應除受及老死二支若苦
[010-0794c]
受及所除中一者即苦受與前所除二支中老死支
相應不與受支相應故說云三受門中樂捨二支得
與十支俱苦受得與十二支俱故大論與此論同。


【疏】此中別解至同苦樂說者意云向說三受相應若
約五受別解憂喜如苦樂說更無異義。


【疏】生支位寬故有樂捨受者生支寬者謂從中有至
本有中未衰變來皆生支攝中間不妨起樂捨等。


【疏】十一少分至亦為壞苦者意云今說三苦與十二
支分別門故得與受俱也然壞苦者即前十一支上
立壞苦唯除老死支謂壞苦依樂受上立以老死位
無樂受所以老死上不立壞苦故於十一支上立問
如無明愛取行支位中容有樂受可立壞苦如識等
五支及有支既不與樂受相應如何亦立壞苦耶答
不然若不識等與樂受相應即識等支上不得立壞
苦以無樂受故今既言尚起識等位中許有樂受即
識等與樂受俱故亦得於識等上立壞苦也但約與
受俱說不約當識身相應說故無違妨且如第六識
或五識中起樂受時第八識等恒有故言與樂受俱
即並故名俱約此道理與而得立壞苦者如下苦苦
亦准此通問何故要須依樂受上立壞苦耶答謂此
樂受是諸有情所樂着處名合生狀故識諸有情如
是樂受不攝壞汝等有情云何執著為是識故故依
樂受而立壞苦言十一少分者此偏對壞苦明十一
支不對餘苦故言少分。
[010-0795a]


【疏】大論等十云謂樂受俱行及非受俱行支一分是
壞苦者解云然大論即約依三受以立三苦謂樂受
立壞苦依苦受立苦苦依捨受立行苦也言受俱行
支者即是前說樂受與十支但行即除受支及老死
支也非受俱行支者即是受支此受支即不與受相
應受不與受共相應故故說受名非受俱支也今者
即取與樂俱行十支及受支總此十一支名壞苦其
受支亦名有樂故即依等故立壞苦故取受支也即
此唯識同。


【疏】言一分者即十二支通苦苦行苦壞苦今除苦苦
行苦唯取壞苦故言一分以下十二支通三苦除行
苦壞苦苦疏言一分亦准此說。


【疏】故彼第十云苦受俱行支至一分是苦苦者苦受
俱行支者即前說苦受與十一支相應唯除受支也
及非受俱行支者即是受支也受不與受相應故故
故說受名非受俱行支今取十一支名苦苦又苦受
支中亦有苦故即依苦受立苦苦故言十二少分苦
苦所攝言一分者准壞苦說。


【疏】又依三受別門者此依三受以立三苦捨受與十
支俱如前云十樂捨俱今者苦即依十一支立准除
老死老死位中無樂無捨今依捨受立行苦故除老
死支言如壞苦說者老死位中無樂受依樂立壞故
老死位中無壞今依捨立行故老死位中無捨故老
死位無行苦故云如壞苦說言前捨受俱行與樂受
[010-0795b]
同故者前受俱門中十樂捨相老死位中無有樂受
等容捨故故云與受樂同故。


【疏】大論第十說所有二苦支者苦苦壞苦也意說苦
苦壞苦皆是行苦俱是有漏法故故此論云十二全
分行苦所攝有行苦支非是二苦支收者意說有是
行苦不是苦苦壞苦二義也謂不苦樂受俱支者不
苦樂受俱支即是捨受也意說捨受并取非受俱行
支總十一支少分立行苦非是苦苦壞苦所攝故。


【疏】及非受俱行支者意取受支受支不與受俱名非
受俱行支也故除老死老死位中無容捨以依捨云
行苦故除老死也大論與此文同亦云老死位中無
樂及容捨故言一分者對苦樂二受故名一分。


【疏】約相顯時捨受位顯者即依捨受立行苦相顯也。


【疏】與二受時二苦相顯者意樂受立壞苦苦受立苦
苦相最顯也意說與三受相應立三苦相顯故置與
字。


【疏】此約實體相顯二位說支者何名二位一者實體
二者相顯下自解之言實義攝苦如是者即相結上
所說苦義也。


【疏】且此論等中有二至多分者此釋二位也一全體
多分攝三苦者此解實體位也意云若據全體論即
多分攝得三苦故論云十二全分行苦所攝諸有漏
法皆行苦故此約多分不妨於中亦有餘苦故論云
十一少分壞苦所攝十二少分苦苦所攝二相顯多
[010-0795c]
分攝三苦者此解相顯位也意說即與捨受俱時支
名行苦故依捨受立行相狀顯故疏云即捨受俱支
等名行苦即取十支及非受俱行支即是受亦名苦
即十一支名行苦也餘二受俱苦者意說與苦樂二
受俱支名苦苦壞苦故依二受以至二苦其相最顯
此據多分不妨於二苦中亦通行苦也且就二受據
相顯別立苦故疏云餘二受俱苦名多分者如樂受
即十一支俱行及非受俱行支即是樂受支今亦取
也即十一支少分名壞苦除老死支若苦受俱行支
有十一支及非受俱行支即是受支取十一支少分
名苦苦也故相顯位中依三受立三苦者皆依多分
而說。


【疏】十地第八云經曰者即十地論第八自引經明十
二支故云經曰。


【疏】彼論無解者意說彼論但言餘因緣分名為壞者
彼論更亦不解云愛取有生老死名壞苦。


【疏】瑜伽等說據遍法體正稱道理者上來此論中所
說十一少分是壞苦十二少分是苦苦十二全分是
行苦者皆依瑜伽論第十說也故知瑜伽所說正稱
道理。


【疏】因多種子隱而不論者疏中二解此是第一解也
據因中識等五及有支唯是種子無明與行並愛取
此四支半是種子半是現行故言因多種子隱不而
說十二因中有三苦也。
[010-0796a]


【疏】或說果時即顯因故者此第二解意云此十二支
因中亦有三苦亦有為法皆是行苦既與苦樂受俱
得有二苦故論云十俱等廣如前說故前十支亦有
三苦。


【疏】謂有為法造作名行乃至隨相增說者此文意解
云老死與三苦謂起之意。


【疏】造作義增當果本故者意說由無明而共於行感
招五果種子後時生老死果故說前七支為當來本
也。


【疏】謂受支體多起苦受至唯受支增者意說受支體
多約身受名受支不唯約第八相應受說所以受支
中得起苦受即苦樂受總名受支故說受多起於苦
者欲顯諸受體中是苦諸支苦苦唯受增者意說諸
支苦皆由受支受取變壞故依觸受支以立苦苦故
前後受以立苦也。


【疏】於熟變時此苦方起者意云於熟變時者謂有支
也以潤六支合名有故此苦方起者即是生支也。


【疏】變壞名壞苦此說老死皆名壞苦者結能所支也
言壞苦亦爾者意云由熟變故名果於此位中受此
變壞名為壞苦皆隨相增說此三苦者此總結上文
可知。


【疏】皆果法故者意說今時現在無明等是過去生死
果法也。


【疏】非為因義者意說但於招感即名為集非是觀因
[010-0796b]
義也。


【疏】苦集體是一物因果故說二者意云薩婆多云苦
集二諦但是一物為因邊說集為果邊說苦。


【疏】苦諦寬至皆集者意云苦諦寬一切皆苦故集諦
有有漏亦得名苦若據招後有報義苦非是集也。


【疏】集是有報義者大論五十五云問苦諦義云何答
煩惱所生行義問集諦義云何答能生苦諦義問有
漏不善業及欲界無明不善性可許能得異熟果集
諦攝若上二界無明唯是有覆無記並及三界正潤
生愛取既是有覆無記性如何能得果熟果乃至集
諦攝耶答上界無明支其愛取亦能業故是集諦。


【疏】無漏二道種是道諦攝非緣起支者有二解一云
無漏見道修道名二無漏道二云或說有學無學二
道名二無漏道又云不然有無學是無無漏現行何
須置無漏種言既云無漏二道種明知是資糧加行
二道本有無漏種子今據此義受資糧加行二道名
無漏是道諦攝若大論第十至與此文同者疏所引
文乍讀難解今具引之問幾支苦諦攝及現法為苦
答二謂生及老死問幾支苦諦攝當來為苦答識支
乃至受種子性問幾支集諦攝答所餘支故五支是
集。


【疏】不爾識望名色至得為因緣者意云若不如前隣
次說爾者即識望名色乃至展轉亦爾得為因緣也
謂約當生生老死果說為因緣也意說此識等雖不
[010-0796c]
同前隣次說今據隔越說識等五支望當生老死亦
得因緣也即隔有支等名隔越也。


【疏】緣起經說生引同時者意云若巳被潤識等即所
引識等種子能生支同時也。


【疏】今約種望種相隣支體者意說此中約識種望種
不得成因緣也如識種子望名色種皆非因緣也又
名色望六支種子亦非因緣乃至觸種望受種亦非
因緣意云有支巳被潤望生為因緣識等五支在種
位未潤故所以望生等非因緣也若隣次說種望現
行得為因緣也。


【疏】此即緣起十地瑜伽不說業為識支因緣准此者
意云既不說業為識支故業種望識無因緣故准此
何故爾耶以性不同故。


【疏】現行行望行種識支故者意說云由現行行熏行
之種即喚此行種子為識支也故行望於識亦作因
緣前約性不同行望識非因緣今現於招感故說行
種名為識支有因緣也如下會違文。


【疏】此依別體非分位故者意云此唯識論中取無明
名無明支即不取餘法名無明支故所以無明望行
行望於識皆無因緣乃至行支亦准取業名行支亦
不取餘法名行支也餘者皆然對法論中即約分位
以明謂師無明俱時不有五蘊名無明支約此分位
故說無明望行得因緣又薩婆多亦約分位以明望
行得因緣明十二支也今即不爾故非因緣。
[010-0797a]


【疏】彼論且以無明為首例餘亦爾者意云且以無明
望行有因緣例望於識亦作因緣乃至老生望老死
亦准此有因緣義且示其無明了。


【疏】彼論但言無明望色行至為三緣者意說無明望
色行但為增上緣以現之無明支望身語色行身語
色行既是色法不能緣前念無明即無所緣身語二
業既是色法不從等無間緣生故無等無間緣但有
一增上也。


【疏】望無色行為三緣者意說現行無明支望現行意
思業行支有三緣也謂前念現行無明引起後念現
行意思行支所以有等無間緣後念意思現行能緣
前念無明故得有所緣緣增上最寬其義定有問何
故不約無明能緣行乃至說行緣無明耶答今約相
生次第而說然心心處果必從境生今現行緣無明
即是無明能生行若說無明能緣行者即是行為境
無明却從行生無明緣行義即不成若許爾者豈有
者死與生為緣耶故知不爾。


【疏】謂有色望有色支為一增上者即是生支位中現
行色望老死支中現色蘊唯有一增上緣老死支中
色蘊既是色法不能緣前生支位中色蘊故無所緣
緣又色法不從等無間緣生即無等無間緣。


【疏】望無色支為二緣謂所緣增上者意云謂有色支
望無色支為二緣也即是生支位中現行心心所法
能緣於生支中現行色法即有所緣緣及增上緣也。
[010-0797b]


【疏】無色望有色一增上者即無等無間緣色法不從
無間緣生故或無明望身語業亦是無色望有色也。


【疏】望無色為三緣至增上者意云說無色望無色為
三緣也即是生支位中心心所法望老死位中心心
處法老死位中心心處法能緣前生支位中現行心
心處法故有所緣緣老死位中心心處法從前生支
位中心心處所引生即有等無間緣又現行無明望
現行意思業並愛現行望取現行亦是無色望無色
也其現行意思業及取現由前無明及愛引生故皆
有等無間緣也亦有所緣增上義准可知此據實約
行心心所法及現行色法而作法也不約種子作法
即識等五種並有支皆是種子故也。


【疏】答依增上緣所攝乃至唯說增上緣者意說前七
支即是牽引因攝故對法云能引所引俱是引因若
後五支即是生起攝故對法云能生所生俱是生因
故生起牽引唯是增上緣者即是二支牽引生起因
也亦不是十因十因中牽引因生起因今通因緣增
上緣也。


【疏】無明望行愛望於取至有餘二緣者意云無明望
行有二緣謂等無間及所緣緣以前念無明為緣引
起後念意思業行支所以有等無間緣又後念意思
業行支能緣前念無明即有所緣緣愛望於取亦有
上緣謂前念愛支為緣引起後念取支有等無間及
後念取支能緣前念愛支有所緣緣生望老死亦有
[010-0797c]
二緣前念生位中心心所為緣引起後念老死支中
心心所有等無間即後老死位心心所緣前生支中
心心所故有所緣緣秘八云問云無明望行既非同
類如何得有等無間緣答有二意一云理實但與行
俱無明為無間緣然行俱者業眷屬故亦名為業故
說與行為無間緣二云同聚異體展轉得作無間緣
故若如前解福不動行非無明俱如何成緣故後說
勝問如非福行既與無明俱如何乃云望行為等無
間耶答總依諸行說有此緣今此不唯望三種行皆
成無間望福不動成無間故非福應思詳曰觀後問
意其非福行既無明俱即是無明無明為緣答意可
悉今助一解前聚心品望後聚心品總為無間故無
明望行為無間緣不約別對後無明說由斯但說無
明望行為無間緣故無有失。


【疏】現行心能緣慮故者解云此中若現行心心處方
是能緣即果也所緣境即因也今行望識文即是能
緣心心所果其識等五支及有支並是種子既非能
緣故無無間及所緣也。


【疏】其果皆非現行心心處者即識有六種子也以無
間所緣緣共是現行心心所故論有望於生支愛望
於愛無等無間有所緣緣者意云生支位中現行心
心處能緣前有支故有所緣愛支故有所緣緣無等
無間者以有受二支是種子故。


【疏】如前巳說者即前說行望識等五支無二緣也。
[010-0798a]


【疏】依因果前後者謂無明為因行為果乃至生為因
老死為果。


【疏】不如對法至非實緣起說者意說據相雜修緣起
說者按彼對法第四云如無明望行前生習氣故得
為因緣由彼熏習相續所生諸業能造後有故當於
爾時現行無明能引發故為等無間緣由彼引發差
別諸行流轉相續生故思惟彼故為所緣緣以此計
最勝等不如理思惟緣愚痴位為境界故彼俱有故
為增上緣由彼增上力令相應思顛倒緣境而造作
故如是一切隨其所應盡當知。


【疏】異隣次若越次異順次若逆次異不相雜亂實緣
起者意云今唯識中說十二支生隣次非超次超次
即無明望識行望名色等若隣次不爾唯是順次非
逆次唯不相雜亂實緣起說不依相雜明也故異隣
即越異順即逆異不相雜說言相雜故者即如上來
尅實出體以辨四緣又若實是支體即在十二支攝
若非者不在十二支收又於十二支中若是種即言
種子若是現行即言是現行此名不雜也若相雜者
雖不是支亦在十二支中攝實不是現行亦言現行
其十二中雖無因緣即說是因緣故對法說一一支
相望皆有四緣等此皆約分位支中相雜說也故對
法云無明望行為因緣者約雜亂以明之且如越起
者且無明乃至一切准可知者且無明望識唯有一
增上緣以是種子故乃至無明望受有亦然若無明
[010-0798b]
望愛現行具二緣謂愛能超緣無明支即具所緣緣
增上可知乃至無明望取支亦然若無明望生老死
位中心心所即具二緣謂所緣增上以心心所超緣
無明故若望生老死位中色法唯一增上以色蘊不
能緣又以後作法皆准此可知也又行支望名色亦
雖一增上乃至望六處觸受有生老死位中色亦然
若行望愛取及生老死位中心心所唯具二緣作法
如前又識望名色六處觸受有支及生老死位中色
蘊亦唯增上若識望愛取及生老死位中心心所即
具二緣有支望生老死支位中色蘊有一增上若望
心心所即具二緣謂所緣緣增上此順次中能約前
支與後支而作實緣也。


【疏】若逆次者亦有隣次隔越乃至餘但增上者今逆
次中有隣次超越且隣次者即將後支前支而作實
緣但除因無間唯約所緣增上辨者將生老死位中
色心與生支位中色蘊性一增上為生支位十色法
不能緣老死故無所緣若將老死位中色心望生支
位中心心所即有二緣生支位心等能緣老死故有
所緣若生支位中色心與有支但一增上以有支種
子不能緣生死故若有支望取而作一緣取能緣有
支故取與愛亦作二緣愛能緣取故愛與受受望六
處名色六處名色望識皆唯一增上若識與行支中
心心處得有所緣若行中身語色法即唯增上若行
與無明亦俱所緣增上此即逆隣次以辨緣義若逆
[010-0798c]
次隔越者若者死支與有支唯一增上乃至將老死
與識等亦然以是種子不能緣故若老死支望取愛
行無明等皆具具二緣以取愛行無明位中有心心
所能緣老死故有所緣增上二緣。


【疏】隣次如對法者意云即對法云前支與後支一一
皆有四緣謂無明與行作四緣乃望老亦有四緣如
前作法皆約一一支分位相雜以明也。


【疏】超越與前實緣不殊乃至若約當生隨其應者此
中超越若約實義識等五果唯是種子而說者即與
前不相雜亂實緣起支說即此中同前不相雜亂言
隔越者且如無明與識等五種但有一增上無明與
愛取生老死其二緣謂所緣增上如此等義皆前說
故云與前實緣不殊約識等五種子而說也若約當
生隨其所應者此中意說即約雜緣起支說即約當
來生支位中有現行識等五果及有支故十二支皆
是現行即無明與識等五果及有支皆具二緣謂所
緣增上以識等及有皆能起緣無明故又無明與愛
取生老死亦具所緣增上二緣。


【疏】逆次之中有隣有間皆應思准者今逆次中亦除
因緣無間二緣俱約所緣增上作法問與前逆次隣
超越何別答前約不相雜今據諸支相雜以明故說
識等五及其支約當生位皆說為現行故前文云由
斯識等亦說現行故十二支皆假說為現行故十二
支逆隣次皆具二緣若老死支中色心望生支位中
[010-0799a]
色唯增上若望心心所亦有所緣以生支中心心所
能緣老死位中色心故若生支與有支亦有二緣謂
有支能緣他生支位中色心故乃至行與無明亦具
二緣准前作法若逆中隔越者亦約相雜故十二支
皆具二緣謂老死與有支亦具二緣准前作法乃至
老死與識亦有二緣謂所緣增上作法同前。


【疏】緣起經下說此約增上說者然緣起下卷說十二
支唯有增上無餘三緣者據顯相定有而論不相違
也。


【疏】然有遠近等者意云緣起經中說據順超中有遠
近如超一二等名近若超四五等名遠近者如無明
望觸受等辨緣名遠或超七八等名近或十十一十
二等名遠准前作法順中既然逆中超間亦有遠近
准順中作法。


【疏】然此中識等五依當起位諸支隔越乃至一一支
廣作者然識等五及有依當生位生老死支說順中
隣次即十二支具四緣等皆准前作法若逆中有隣
次隔越等亦准前說。


【疏】巳潤識等五種是苦所攝者意云生等苦果是異
熟法即資識等五法所成故言潤巳識等五種即巳
由自也。


【疏】行有是業道等者意云是道理義如云業道理煩
惱道理苦道理也不是遊履義。


【疏】謂煩惱難業難苦難者今言難者即障難或是留
[010-0799b]
難由業為留難故能縛有情不出三界也舊云煩惱
障業障報障障與難其義相似今據聊經論中名三
雜染謂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。


【疏】乃言有一分者意謂有支中含識等五種及業支
今有支中明取於業故者言有一分不爾彼論應分
別者即應如此論中今別業有一分業瑜伽云業全
攝有者據業有說故不分別。


【疏】非如感業亦集諦者意云此惑業亦通苦諦亦通
集諦攝。


【疏】又為生厭不越惑業者意云若於三界不厭即起
惑造業若於三界生厭即不起惑業也。

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