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6n0038 成唯識論疏義演-唐-如理 (master)


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六本



【疏】就此能變總有九頌以九門分別者第一能變差
別門第二自相門第三行相門第四三性門第五心
所相應門第六三受俱起門第七所依門第八俱轉
門第九起滅門。


【疏】後二頌者是指下論第七頌云依止根本識乃睡
眠與悶絕等二頌也。


【論】次中思量等者以第二能變是三能變之中間故
[006-0622a]
云次中。


【疏】初釋六因者因者因由所以義也。


【疏】亦非定別者意云亦非六識定別然更有七八二
識故又有云亦非別者總相攝成一識故如一意識
也。


【疏】非唯據一者耶答由根有損令識昧劣意識依彼
昧劣之門不分明故於彼實青妄為黃解實非眼識
見青為黃也。


【疏】後七無漏時六必無漏者意云六若無漏第七不
必無漏二乘等若七無漏六必無漏菩薩等。


【疏】非染淨依至引發依者意云眼根等但與五識為
生依不與五識為染淨依及引發依等是故藏為根
本依第七為染淨依第六望五識為引發依能引發
五識生故此等依既非生依故是所簡。


【疏】此色有時心識所變者色必識變為根心能生識
見色識必知有根由此道理依根不依色也。


【疏】何得識種不隨色起者兩句是問詞以下答也。


【疏】離識之色等者此舉事以明意云只可由根與識
合識能領受境令根有損益不可四色與識各令色
有損益即如離識之外質色等有損益時然識不損
益故如禾稙等被霜雹損是也既是色損識不損明
知不由色與識合而色有損益也他損色者即霜損
禾稼等是。


【疏】如第六識俱無漏故者意云若意識唯入生空觀
[006-0622b]
不妨第七是有漏今者不取若第六兼入法空觀第
七即無漏今者俱無漏今者俱無漏者意在雙入二
空觀故第六一助第七根也。


【疏】何故至等可爾者意云第六獨名意識有濫故曰
不然眼識等隨根立名無濫故云可爾意云六識皆
有無間滅意根縱汝五識隨不共根別名眼等故云
可爾何故意識獨名立耶故曰不然有云意不然者
意識應非依不共根以餘識依皆名意故眼等可爾
眼等可名不共根以餘識不依故。


【疏】如五識身亦依於意者意說五識既依不共根第
六亦依不共意根如五識故。


【疏】問如前說依五八依七等者意云如前說第六依
五根及七八識何故說第六有不共依耶。


【疏】七望五八俱是所依者七與五為染淨依與八為
俱有依若據近而順生唯是第六非五八等故得不
共之名。


【疏】謂眼等五至二所依者意說眼等五識非伹依無
間滅意根亦依五色根故下云五通意色二所依故
第六不爾唯依意故得意識名。


【疏】若爾七八二識亦唯依意者以此二識同是意處
故總名為意且約自義以解。


【疏】七八據依亦有至得名識者意云若第六依意既
得名意識故知七八互相依亦合名意心識等故云
亦有此義今謂諸論依自勝得了別得識名思量得
[006-0622c]
意名積集得心名據自勝得名所以不名意心識等
也。


【疏】兼釋七八得名意別者意云此意字者非是思量
意也亦如人云此意欲如是等即如說云心攝藏等
是重釋心意名別所由也。


【疏】順通別名識之義故者意云了別名識者即是通
名或名色識乃至法識者即是別名故論云謂於六
境了別名識即通名也又云色等五識至了一切法
者是別名也又曰或能至得法識名重釋第六識得
名法識所由也。


【疏】謂第六外處別名為法者緣外境處亦立之中獨
名法處。


【疏】亦從不共得法識名者亦識對境亦境對識各別
名為不共識了別法不不共名故論云或能了別法
獨得法識名。


【疏】或彼法處六能了別者即第六獨名法識又云亦
有此義者六有了別之義不同前法解也。


【論】此後隨境至未自在說者論從或名色識至此巳
成總是依境立名據未自在位說若自在即不爾以
四一識許通緣他境故雖有此能但可從根無相濫
失。


【疏】薩遮尼乾子經是此論證者彼經據未自在五識
唯緣自境也若意識名法識者即因果俱通故故意
名可爾若爾果位五識許五緣因位未自在不許互
[006-0623a]
許者即正法念經云因位五識亦許互緣如蛇眼聞
聲如何會釋耶答疏自會云是正量部師義非大乘
義大乘不許蛇眼聞聲以蛇眼可有識根等故。


【疏】初地即名自在無漏五識現在前故者問初地五
根既是有漏如何能發無漏五識耶答地前五識不
自在成有漏等者由第七執有我故令五識所起起
等不能亡相故成有漏故七為染淨依由第六識與
五識為引發依隨第六通二性故不成無漏及至初
地由第六七識得無漏故引生五識亦通無漏是故
初地有無漏五識至第十卷中更當廣辨。


【疏】然有別義至不思議所引生緣力等者意云五識
由第六生法空後得智引生於淨土中許有現神變
等自出水火現通說法事也即是佛地論中有別地
作此釋也非是本義。


【疏】或有別義七地以前至不名自在者此約八地巳
去方名自在以前雖互用未得自在此亦是彼論中
別師也若互用准法華經地前亦得互用也故經云
父母所生清淨肉眼等即是以上所解二義。


【疏】或即初地或入八地者即此等時互用更不自在
非巳前無也。


【疏】如何諸根至緣一切境者並是問詞證此識義者
意云證此識互用也。


【疏】曰舉所依根顯能依識者是答語。


【疏】如何互用至豈非雜亂者又第二問也或曰此却
[006-0623b]
責也但離取色名為眼今合取觸亦說名眼得名豈
非離亂也此約取境明根名雜亂所由非是問識得
名也今以識依根名無濫言不至能取者是離中知
以離中知故境色不至能取故云不至能取也言法
相所談者即不至而離中知法相道理令如是說故
云法相所談又云令至等者合中知今以眼取觸令
合中知五識五根而有何別故名雜亂復違上離中
知法相所談之道理也。


【疏】名字者意云名者猶如於客客無定屬故今名亦
爾也故名字無實而不能定詮一法故得客名但依
世俗所談非此即為定量也故經云名字互為客又
解名字互為客者無定量故眼不唯取色得名眼今
亦取觸名眼故但所立眼名非定量也。


【疏】故二得名中者即指前依根境二種立名但可依
根無相濫失。


【論】佛地經成所作智決擇有晴心行差別至無此能
故者此說證成通緣六境佛地經既云成事智決擇
有情心行差別故知不但緣色也又說能起三業化
事故知通緣意業又說作四無記論故知五識緣一
切此等義門並如演秘引佛地經論具解故此不錄。


【疏】身化有三一現神通化者如身有舒卷及出水火
等二受生化者即王宮及隨類受生等三現果化者
謂受金捨馬麥等報撿慧日論。


【疏】三百五十者意說上祭從初發心修行六度乃至
[006-0623c]
分布舍利前後總有爾許所度所度處所也即一一
處皆具六度如是合有二千一百即一一度皆對治
四種有情謂貪瞋痴及等分者意云如一有情於劣
境唯起上貪又有有情於下劣境唯起上嗔又有情
於下劣境唯起上痴此為三種又如一有情於下境
唯起下貪於中境起中貪於上境起上貪餘嗔痴亦
然故名名等分有情即心境相稱名為等分然就一
人現行論即不具此四種心行觸身中有種類及對
治他所化有情可具此四故故起亦所治也即此對
四種心行所修一一行皆對四大六無義所生過失
合萬四千問有云從光曜至分布佛體等者光曜是
何義是何位次答最初修五停心觀初不淨觀作光
明想名光曜或起心並云於法名光曜也雖有此解
未見正文。


【疏】此中復有人法不同者意說此四化通人及法名
有四記不同如何別抄說。


【疏】又佛化之無實勝用至似化亦得者意云佛能觀
根心業果心所等四事雖能化現然望佛本質心等
而不增勝明利緣邊不如本心故云無實勝用名似
化也問何故須化答由四智境一一皆遍一切處所
以須化但佛自他心等非是化他人心等。


【疏】下顯不說者即顯本頌不說不共依也共依下說
者即顯以下說共依也如論第七云依止根本識等
是也且顯不共依者此別解頌中不說不共依所以
[006-0624a]
此之六識明共所依即說依止根本識等也。


【論】前隨義便以說所依者意說謂本頌中以根境麤
顯所以不說云長行中前隨義便巳說所依即指前
第四卷論廣說所依了故。


【疏】曰前巳廣論指同若第四彼云若法決定有境為
主令心心所取自所緣即內六處若近指云極成意
識心有不共顯自名處等無間不攝等乃至如眼等
識此所緣境義便當說者即指下文云如契經說眼
識云何依眼根了別諸色等問若言所緣境下亦說
者何故頌中而不說答宗明唯識故不明境。


【疏】又解前文非明頌無我長行至不別說者此解意
云前文者即次前然六轉等文也意說此文不是明
頌中不說根境之所以也論言麤顯極成故此不說
者但我長行中以麤顯故遂不說根境也問若爾者
何故論云義便當說耶答但是因義便說故非故正
說也言有見有對者意說眼根有照境義名有見有
所對即根從自種子生。


【疏】言種類義是差別者即前說六根境種類異故即
是頌中差別義也故。


【疏】曰謂隨六根境乃至有六種以來釋差別所由。


【疏】下會經者意云前言了境為性相者釋頌中了境
為性相文下云如契經說證成也下云彼經且說不
共等是會經文由前牒經為問所以須會也。


【疏】彼經且說至非究竟言者此會前經說五識唯緣
[006-0624b]
五境意也諸所依中者即根本染淨依等。


【疏】其實五識亦了識等者如自證分緣見分等即是。


【疏】義即不定者意說自證分若巳轉依不唯緣見分
亦了聲等故云不定如依眼根發識聞聲豈了日色
境云一根發識緣一切境故言且據少分者且據因
位說。


【疏】有義此解非稱論文者今更重解論文也撿篇當
知此意稍勝。


【疏】次引彼六識之經證成者即指論中云彼經且說
不共所依等是也。


【疏】非為前伏難者意說伹為明六識之自相引經證
成非為解前難問有此文成。


【疏】十八界為緣不同者即十八界為所緣境出能緣
識多少不同。


【疏】五三六有二至自在等分別者意說准因果十八
界為所緣不同有多少故因見各隨應者因即因位
也見者見分也各隨應者顯各緣自境故云隨應五
三六有二者五即五塵三者三識緣謂五一一皆三
識緣謂五識第六第八識且緣色立為眼識同時意
識及第八識乃至領觸立為身識同時第六及第八
識也第七緣內故此不說六有二者六者即六根二
者即二識謂第六七識第六通緣六根第七唯緣第
八第八即意根中收故通說六根二識緣也六一一
不定者六者六識也一者即第六一今見分通緣六
[006-0624c]
識一不定者即一法處法處是第六所緣如法處通
果實色亦是五八識所緣五識由第六識引故得緣
於法處實色本識亦變此實色若餘心所等第六緣
無為六七二識緣滅道六七二智生故證真如故法
處一今不定自在等分別者即約果位辨也果位五
識皆得互緣不同因位如樞要說又云六一一不定
者而佛果位六識緣境即不定一一通緣一切境也
如此遍知者望極自在位分別。


【疏】所依之頌如前巳說者如第四句句五四六有二
七八一俱依及開導因緣一一皆二等是問何有此
文來答謂前說所緣頌故次有所依頌文來也指同
前說。


【疏】准前文中至共依等故者有云准前辨六識依不
共根得名具五義等也言不共者即簡因緣無間緣
染淨依同境依同境者即第六識與五識為同境根
故亦簡也共依等者若即本八識為根本故亦簡也
等者等取以上同境等也。


【疏】若由他力至法者意云此釋次上境頌中不定言
也。


【疏】顯此聚亦爾者且問初能變也將彼顯此上得心
所後說性問此中心所法有不通三性何得同彼言
影顯也答但約此聚起時同性非定令皆通三性又
解此相應法性不定同故於心後明性彼王所總唯
一性於所後明也。
[006-0625a]


【疏】又彼諸法不定通三性此定通者使後學者知此
差別故前後辨性不定不得定同也。


【疏】名字隱故先解者意云以無記名字隱故先解也。


【疏】無漏有為無為亦爾者意說此二能為此世他世
順益故名為善有得有證者無漏有得無為有證。


【疏】及由涅槃獲菩提二世益者即現安樂後不生惡
趣也有云如無學證有餘依涅槃此世益死入無餘
後世益。


【疏】今解至但是無記苦果者意說惡趣苦果但是無
記非是不善於後世中非遠損故非不善雖令身苦
來世非不善也。


【疏】大乘亦得三性各有四種者善亦爾無記亦有四
種無記如前第三卷第八識無記中廣分別。


【疏】諸論總收至故別建立者意云諸論所說三性皆
是此中四種三性收故云總收亦有此義非但是說
此論中三性通說諸論中所有三性亦得故云亦有
此義也於理不違故別建立者此論與諸論所有三
性通理即不違故此論別建立四種三性無記等如
第三卷說也。


【疏】唯十法俱故者不定地除輕安故云十法此云十
一者總舉一聚為論非皆俱也。


【疏】謂嗔至成十者即忿等小七中二並嗔總成十也
除諂誑憍三者以通無記故。


【疏】通前二故者意云通一前善不善一及無記並如
[006-0625b]
雜集論廣說有云無記非是前善復非不善故云通
前二也。


【疏】又此二三四門至巳略辨訖如善有二謂生得加
行不善有二謂自相不善相應不善無記亦二謂有
覆無記無覆無記等也如前廣明。


【疏】若有為有種子至彼性中攝者意云有意三性若
有種子皆隨現行是彼性攝。


【疏】然此二三四門至各據一義者意云此論中有二
三四門辨三性能對法論中辨三性總有二種先總
後別先總者且以有為無為等故耶辨三性第二別
辨三性別辨者如善以十三門分別不善有十二門
無記有十四門此即別辨也此論與對法所說不同
應撿對辨言有別者各據一義亦不相違也。


【疏】五識不能轉心發業者意云轉者起也五識不能
起心發身語二業縱得名業者但名假業不名實業
義由第六別方能起心發業故名隨轉心發業隨第
六識後起故有云轉心發業者即第六意識造善不
善業轉第八心令往諸趣生也如此功能五識所無
但隨第六轉心發身語二業又五識不能發威儀但
能緣威儀問如何五識得緣威儀鼻舌二識不緣威
儀故答不爾今言緣者謂緣威儀路路者處也處即
是五塵五識既為緣五塵所以愛五識緣威儀也意
說五識緣威儀時即無記心攝也問云何威儀通五
塵不答有是正工巧威儀有是相從得稱思如色聲
[006-0625c]
身語表是正工巧香味觸是工巧業所依處總言工
巧通五塵故五識緣也身表色是正威儀香味觸是
威儀業所依引路總言威儀通四塵故四識緣然聲
無行住坐臥攝故聲非威儀此二無記心若數習者
皆得現前又准婆沙正理皆言何名工巧及威儀路
方是色蘊也。


【疏】除變化者謂天眼耳通亦非變化心也故五識無
變化無記心也。


【疏】又非五識至相隨俱生者意說五識唯一剎那不
得二剎那俱生亦無展轉無間更互而生者意說不
先起眼識後起耳識後起鼻識等不得如是無間而
生也故瑜伽云一念五識生巳從此無間必意識生
問五識生巳意識生者豈五識同生答不爾言一念
五識生者意說五識中隨類一識生巳即意識生不
妄須五識一時生也故言雖總意及別也是故五識
三性不俱。


【疏】定中聞聲非我所許者此師不許定中聞聲又三
性俱起設縱許等者此師云縱許三性俱起唯定中
可然散即不爾。


【疏】方五俱生亦復同境者即由意識導引以後意方
與五俱生及同境也。


【疏】若雖導生五三性並者縱許五識三性並者應難
云意識應三性並故量雖言如次所引者即次前文
中引大論第三云五識善染必意導生者意證同性。
[006-0626a]


【疏】謂由了別定至意識故者意云有兩箇意識且如
了別定之所緣境意識者唯緣定中一境心是又種
種所緣境意識者即是意識於定中觀苦空無常等
心是以境不一故名種種境意識也耳識生時由此
二意識得生定中聞聲也雖演秘解別亦是撲揚法
師一釋也。


【疏】故定不俱者意顯三性定不俱不妨定中耳意二
識俱同緣聲境也亦同是善性若爾言率爾隨身無
記者據未自在位說。


【疏】亦非五識次第而生者意說五識中隨起一識即
意識生更不容耳識隨眼後起故故由非次第而生
餘識准知。


【疏】上說五識唯一念解者上來解五識一念不通三
性下依多念說亦不許五識三性並以能引意識一
時不通三性故。


【疏】謂世俗至非生起剎那者此釋經中一心剎那也
約此究意說也言一處為依止者即依止處所也又
云相似相續至極相似故者釋一心中言由極相似
故總名一心也。


【疏】明第八識至三性不俱者即第八識不得一時與
五識中三性俱如論云三性俱者約第八七五中隨
一善名三性俱也言自無記者即第八名曰淨無記。


【疏】此引五識相續文者至五識容俱者唯瑜伽論中
明五識有二說一云五識唯一念三性俱二云五識
[006-0626b]
許卒爾等流多念相續三性俱轉護法正宗依第二
說此相續文前第四卷等無間依中俱引。


【疏】雖亦緣色境者意識先與眼識同緣色境而聲境
勝故與耳識同緣乃至起不善耳識。


【疏】或前一眼識至得三性並者意云雖卒爾等流多
少不定然亦許三性俱時意說先時起眼識觀佛像
未滅意後尋求尋求未決知是何像像復放光眼復
重緣又起率爾謂前尋求未決定俱是率爾不至等
流後時有色境至而其識生初起唯是卒爾復尋求
及決定知聲境善不善等後相續心生即是等流所
以卒爾多等流少容五識得俱行三性並也一念俱
者如眼識觀像是善意與眼同緣又同即有香境並
不善聲境至所以三性俱也香是無記故六識容許
有三性俱非一切時皆必俱也言是卒爾多念者非
約俱名多少據前後時節名多即前後起多率爾心
故名多念。


【疏】又解率爾等流至俱起故者意云如前第一約念
明多少今時第二約識明多少如起率爾等流二心
時或三四識起率爾一二識起等流或復飜此伹於
五識誰起率爾等流而有多少而亦不定其識之名
目也隨於何境至其識即起亦不言先起此識後起
彼識等也但隨境至即緣故故是置或字也。


【疏】雖五一念三性得俱至此前師意者問若前師不
許五識三性俱者瑜伽文如何會釋彼云五識三性
[006-0626c]
俱有二說一云五識三性俱通多念相續前師不許
三性俱此文如何通前師云五識雖一念三性得俱
若眼識與意同緣善境時設有耳緣至亦不緣聲若
緣聲者即須善眼識滅意與耳方同緣也善眼識不
滅即意不緣聲此師會意也若護法意說一意識雖
與五識同緣然性不必同也。


【疏】前所設難能引意識等者意云意雖與五識俱起
而由前因不必同性故前所難云爾時意識應通三
性難於此唐捐唐者虗也捐棄也前師道理徒領輪
墨虗棄其功也言下引證者即答前問也意證耳意
二識同緣性不必同意是善耳是無記故。


【疏】如大目連至即便出定者證三性有別准其論文
唯有二性如定中意識是善性定中率爾聞聲耳識
是無記未自在位率爾隨心是無記故何得有不善
性答意證性不同不必須具三性。


【疏】或復起者即是耳識者意云與前別前約行人定
中耳識與意識相應能取此聲今解意者定中聞聲
耳識即起不言意識相應俱起意識定中得起耳識。


【疏】顯揚論說種種意故者顯揚說有二意識一者唯
了別定所緣意識唯是善性二者取種種所緣境意
識即通三性故緣十八界故云非唯彼定相應意識
能取此聲意顯彼論兼得耳識同聞也意證定中意
識是善耳識率爾聞聲是無記故性不同。


【疏】定中耳識不領受故者若定中無耳識領聲者意
[006-0627a]
識依何起希望而出定也問既許無色界心了一切
者何妨定中意識領聲出定答言無色心了三界法
者劣由加行方能了之此無加行故不能了也。


【疏】末後出定之意識者即在定最末後心也彼宗許
此言欲聞聲故所以次念即出非巳聞聲方出故故
立量難如疏作量言應不即聞聲時出定者宗也然
彼宗意云為欲聞聲所以欲出定故立宗違云汝為
欲聞聲末後出定意識應不即為聞聲時出定因曰
此位不聞聲故如前定中意也彼宗許定中末後意
識未聞聲從此次念即出方聞聲也所以今立量故。


【疏】然前師豈不解此文者准上疏因會一釋許定中
聞聲二解定中可爾散位不爾散位不爾即第一師
釋文也即指前有義五識三性不俱論文并疏有云
前師豈不解此文者意說豈不解顯揚十九文答解
如前巳解者即指前師解顯揚十九文如論云若許
五識三性俱行意識爾時應通三性於此文中解故
云如前巳解取此解勝。


【疏】有師引證者有異師引此文為證云等引位中無
五識也故云彼雖非證然為會之。


【疏】多識者如在定許起耳識不起餘四識故云等引
位中無五識又云多人者即二乘等人定中不起五
識據此道理故云三摩呬多位而無五識也非菩薩
故者菩薩定中許起耳識等若八地巳上雖常在定
而用常寂靜不妨具起五識諸小菩薩則不爾也此
[006-0627b]
即會前雜集論文。


【疏】問如何定中至與耳識同緣者意問後師云若言
定中意識與耳識因緣者如何意識俱受亦得與耳
識因緣耶受應善性耳無記故問也。


【疏】散意入捨至耳心不生者此答上問即第一解此
有二意初約入二約出且從散意入於至必是捨故
以來約入解也捨者簡喜樂喜樂定中耳意二識不
與捨受相應意說散位意識入捨定時必有捨受所
引生率爾耳識而是無記與捨受俱有何所違言初
起之時等者又解云約初出定說也且初出定意識
猶尚昧劣與捨相應所引耳識當知亦爾疏云初起
者起猶出也故捨受亦與二識同緣然不與喜樂等
異受俱也明知返顯入根本喜樂定耳識必不生。


【疏】二解至有不同故者意云此第二解雖定中意耳
同緣何妨亦與異受相應如意識與喜等受相應不
妨耳識初起與捨受相應故受不同亦如定中聞聲
耳意二識雖因緣而性有別此亦可然。


【疏】瑜伽論說至即是尋求心者意說第二解云雖復
同緣不妨異受相應如是是中意耳二識復同緣故
如此解者今引瑜伽文難云如瑜伽說五心中前三
定是無記性如何說言定中尋求心是善耶若是善
者違瑜伽文。


【疏】又在定得起幾心等者意說定中得起初二心者
明知二心是無記也瑜伽云五心前三是無記故知
[006-0627c]
定中耳意二識不得言不同性合是同性俱無記故
此總難也。


【疏】若散五心至亦通善等者即答前難意會瑜伽論
文也瑜伽說五心中前三心是無記者約散心位故
說多分言三心無記也若在定中除率爾心餘善者
通善性。


【疏】又五識必由尋伺所引者明知定中尋伺善心引
生五識意證如此也若爾者未審初入定心是何地
法應是初禪心不應是上地心以上地中無尋伺故
既無尋思者五識應不生如何得知耶云五識必由
尋伺引故此總難。


【疏】云此至解者意指於下文下文彼說尋伺中言五
識必由尋伺引者顯多由彼起非說彼相應意說五
識多由尋伺起非說一切位皆與尋伺相應也。


【疏】又此定為唯有漏亦通無漏者此問三摩呬多定
通有漏無漏耶答至二種俱得亦通凡聖如對法疏
說即第引定也。


【疏】又欲界至能引耶者問云如欲界耳識許無所有
處異地心引生即如大目揵連於獼猴池側坐入無
取有所定聞象王哮吼聲明知無所有處第六識引
欲界耳識生也若爾者亦應二定以上起下三識時
非要借下尋伺伹用他地無尋伺意識引生耶以許
異地心得相引故。


【疏】初起五識必尋伺引者此答意者率爾五識必藉
[006-0628a]
尋伺引生此唯約率爾說等流即不許爾容非尋伺
心所引故如在欲界豈一切五識等者舉例也。


【疏】又初起五識必尋伺引者意說即上二地意識俱
初禪尋伺引下三識也。


【疏】後位巳去非尋伺心引者等流心巳後或非尋伺
引此即舉欲界耳識許異地心引生例二定巳上借
識亦有不心尋伺引問雖言容有不必尋伺亦容得
上意識引下眼耳不答如說神通依餘近分等上既
無眼耳故取眼耳俱時意識名眼耳通故云意識名
通故四根本皆得引初禪眼耳通也。


【疏】能引意識應通三性者問煩惱所知同依一種煩
惱不善所知無記二性得俱第六一心三性應並答
不例二種障同依一種義用分二是故二性得俱信
等嗔等正相返第六一心三性不並。


【疏】二說者意云敘瑜伽論中一念文及相續文如別
抄敘。


【疏】不同耳識率爾心是無記者意說境不強意識俱
善耳識率爾無記若境強意識隨吾偏注即性同也。


【疏】若兼緣諸處者意云不與五識同緣但從爾別緣
即無記也。


【疏】若與五識別緣唯緣法處既無此心者若唯緣法
處可不同緣既無此唯緣法處心故知同緣既許同
緣故知同現量引集量論證非直同現量即五俱意
識亦無法執也。
[006-0628b]


【疏】八地二乘至以此為證者意云三性容得俱時未
必一切時皆得俱也以八地菩薩無不善五識故故
知但是總從舉論也引喻證曰如第八與餘三性俱
者且第八是根本率白淨無記意識是善若有不善
聲境及無記香境至便有耳鼻等識生故三性俱但
容俱未心皆爾又八地二乘位許三性俱者無漏心
亦許引無記五識也。


【疏】隨前二師所解位次者一師許初地轉五識得成
所作智一師許佛位方得後師為正故五識轉依唯
是善性。


【疏】不爾者意云若不約佛唯言善性者餘位即有不
善無記五識也如疏。


【疏】初地以去至亦有無記五識者意云初地菩薩謂
有修道不善貪嗔等既得與五識相應明知五識有
不善也至四地雖伏我見善不善貪嗔等任運得起
也又八地有無記五識者雖意識常在定恒善性若
不與意識俱五識率爾便無記故曰或時亦有無記
五識也。


【疏】三乘無學至何性六識俱起者佛唯善二乘無學
通無記菩薩後得亦通無記不似同性。


【疏】五識之中至如受中說者意說五識通有覆無記
者如下明受中自說。


【疏】通生得加行有聞思修至非生得故者意說五識
中得有加行善如聞思修三慧即加行善也問且如
[006-0628c]
五識中有性得善可爾云何亦有加行善耶答聞思
慧等五識當體即無若為彼第六識中聞思所引五
識亦通有聞所成等問如何名所成能成耶答如聽
經觀字而思法義是五識中聞思是所成此聞思眼
耳等是意識中所成聞思之所引生意識聞思是能
成如此所引眼耳等豈不是加行善耶有云聽經觀
字而思法義者即是意識中所成聞思即此聞思是
能成所引五識起名所成意說爾時五識名聞思所
成者即得也二解前勝故五識有加行聞思善等生
得劣善不說所成非生得故有意說加行善不是生
得善也。


【疏】香積佛土鼻舌等識類此應知者此疏通外難外
有難云眼耳二識可通聞思所成義如前說如何鼻
舌等亦通聞思所成耶答鼻舌欲界色界雖無如香
積佛土聞斯佛香即獲一切得藏三昧等既以香飯
而作佛事也故言香積鼻舌類此應知亦有聞思也
又菩薩後得智所引五識等淨土中聽法或說法或
觀字或以香觸等而為佛事豈五識無三慧耶故經
云諸所色為無非佛事問向其聞思義將明曉更成
修慧唯理猶迷如何五識有修慧耶修慧依定發五
識無定故答成所作智轉五識得成所作智當體即
是修慧從定而得其義極成何勞虗稱作此難耶故
為不可。


【疏】所成之言義寬偏者意云聞思所引起五識識皆
[006-0629a]
得所成之名故言五識有聞所成等。


【疏】緣起經說至有覆性故者意云欲界意識有潤生
愛等然五識中無若餘有覆無記性由意識有故亦
引令五識中起也意引緣起經證五識有有覆無記
性。


【疏】四無記中至相從四中變化所攝者意云然四無
記五識得有三除變化變化唯自向意識中有所以
五識無也然天眼耳可通有眼耳通即是眼耳相應
慧也言相從四中變化所攝者謂變化與通相似通
者無擁變化者於事不即隨意能成如幻術等故言
相從是故通亦向變化中攝故五識伹有威儀工巧
異熟生等三無記也。


【疏】八十九雖言欲界有變化至自說是生得變化者
此會難也外問曰欲界五識無變化者如何瑜伽說
欲界而有變化耶今會云雖言欲界有變化不是五
識中有也然此變化意識中法實上界繫今言欲界
有者據相似者說如何相似答謂欲界意識亦能變
作幻術等如種豆為丘馬等變樹草為軍旅攘等欲
界意識中變化也以相似故故據意識中說欲界有
變化又會云欲界有者謂上界意識若變金水邊等
然似欲界中色香等以所變色等相似故言欲界有
變化為為坐得上定意所變金等色見相皆是上界
繫又會云言欲界有變化者有生得變化亦名報得
變化不是意識中變化也問何名生得變化答如龍
[006-0629b]
鬼神等皆有神變化之力謂不由修得伹生便即得
故名生得變化亦名報得者從前業感故如龍鬼神
等皆能約授形質及雨食雷電等故名為變化故瑜
伽自說欲界有生得變化。


【疏】論文自說至又無威儀者即瑜伽自約小乘說也
即今大乘五識得有威儀如前巳說但約緣威儀名
有威儀也若據小乘但說五識中有威儀類不得正
威儀也謂小乘計云威儀心寬但餘三無記不攝者
皆是威儀心也此心即是意識家威儀之類與大乘
不同。


【疏】若不爾者至異熟生心寬者意識五識不緣威儀
工巧等即但是異熟生心攝非是威儀心也以威儀
心狹異熟生心寬故不同小乘。


【疏】又解第五相應門心王不名為所不屬心故者此
重解第三繫屬於心一句。


【疏】作意一法獨能取彼眾多別相者意云作意作用
強能與想等同取長短境等相及受等同取違順境
等相雖作意名取眾多別相但取受想境相等不得
受相等之行相以行相各各別故。


【疏】由作意至功力勝者此顯作意能取總相亦取餘
之心所各各別相故名功力勝也亦能令心心所取
總別相故。


【疏】此論以觸為初者此論中說遍行先列觸後說作
意受想思等若據瑜伽先標作意後列觸受想等故
[006-0629c]
有別也。


【疏】等損害俱相違者意說受能攝受損害等相也。


【疏】思能了正因等者意顯思能了耶正等境因者邪
正境為因也。


【疏】中邊第一彌勒頌云等者意云此別辨中邊證別
境五亦取總相兼取別相故說亦言問中邊唯說別
境亦說餘心所答雖亦說餘心所今謂對前瑜伽說
五遍引五別境文證緣總別相。


【疏】二十六者謂根本有六隨煩惱二十故染有二十
六也有疏云染有染三十二者謂根本有十隨煩惱
有二十加邪欲邪勝解故成三十二也。


【疏】以開合五見等者意云此論及顯揚五蘊百法論
等並說有五十一心所如論自列苦依瑜伽第五十
三即依此論五十一上更加邪欲邪勝解若依雜集
論有五十五即開惡見為五見故有五十五謂根本
有十隨惑二十遍行別境各善十一不定四也問何
故如此不同答但為惡見開合不同量便救有如是
增減此論等以五見俱不正故合為一見若依對法
等據見行相不同故開為五所以諸論有此不同。


【疏】於四事中生五別境者如下說五別境於四境生
謂於所樂決定串習觀察境中起緣別別境而得生
也。


【疏】或俱或不俱別事生故意說欲界等五法於四境
上或可得俱起或體事各別生如下五別境於四境
[006-0630a]
生俱有俱不總別合有三十一句至文作法。


【疏】於善染等皆不定至等取餘二門者意說不定四
於善染等皆不定也彼更有二門一謂非遍心起二
謂非遍地有然此中善染等總有三門且第一簡唯
善染以互相違今不定四皆通善染第二簡遍行遍
行遍八識不定四通前六識不通七八至下第七自
當分別第三簡別境別境遍三界九地皆有然不定
四中前二唯欲後二至上界初禪有尋伺也今論言
於善染等不定者即舉一門等二門也。


【疏】會文有二者初約根本隨惑俱是染故束六位為
五第二約四一切辨其五位故瑜伽與此有別故以
兩儀會也。


【疏】言謂定俱生者即並頭生也又言俱者約此五心
所常俱也時者望一切有心時言無始者約七八識
說故無斷也。


【疏】此解為勝輕安不遍者意說一切地者約有尋伺
等三地名一切地者即輕安不遍以欲界無輕安故。


【疏】若如初說從多分至而作論故者意云此舉輕安
例煩惱亦許通餘地有若如初說者即第六卷解輕
安中初師云輕安不得通欲界者有其二義第一約
多分謂上八地有欲界一地無故從多分而論以欲
界輕安調暢身心行相微劣所以言欲界無輕安據
家亦有也第二義云要定加行方有輕安餘時即無
意說欲界無輕安者據如前理說其實亦有也今言
[006-0630b]
染四皆無者且從多分說其實亦通諸地即如無明
貪等通三界九地八大隨惑亦通上地也且通俱者
與染心相應故若爾如何言染四皆無耶答以煩惱
中通者少不通者多以種類而言故說染四皆無據
實亦通如下至本文中說。


【疏】增上出生者意云以二義解根也一者增上二出
生即由苦根為增上緣能生長苦法於其身心而逼
迫樂根反此於其身心而生適悅故以二義解於根
也問受與根何別答受者領納屬巳根者但出生苦
法故二者別又寬狹不同至下自解苦汎爾領納屬
於巳者即名為受能有出生增上之義方得根名受
名為根必有領納自受伹名為受不得名根未出生
故所以受寬根狹。


【疏】領納境相具適悅身心者意云樂苦相對稱俱意
說樂受及苦根俱有適迫身心等即苦樂相扶對名
根。


【疏】五識通依色心二依者此正釋二受別相身謂五
根然眼等識相應三受實通依色心二依謂依識及
根故而就不共別依說名身受五識即皆然若意識
相應苦等三受唯依心故說名身受唯依意識故故
說五識及意之言意在於相應受也。


【疏】無漏第六意引生者由無學人第六識入觀時即
無苦受若後出觀遇違境有若受如乞食不得被餓
死等又無學聖人五根有漏初觀時五根且有不調
[006-0630c]
暢性故有苦受言或唯後得智中方起等者意說從
菩薩後得智大悲等力親所引生故亦通無漏如變
身魚等但據菩薩二乘不然樂捨通無漏可然苦受
相隱故逐難釋此即二二分別也謂身受心受為第
一二又有漏無漏為第二二。


【疏】十四一分見所斷一分修所斷者瑜伽文意計十
四者謂七色根并命根并受五受根及意根也除信
等五根三無漏根者然此八根如下自解故疏云謂
除信等五及三無漏其十四一分見所斷者謂七色
根及命根謂三惡趣業所惑或意識中分別煩惱所
引生故後入見道時分別煩惱巳斷更不能招當來
黃門北鬱單半擇伽二形三途無想天及女人等故
說此七色根及命根見所斷即因果果喪斷亦名不
生斷畢竟更不受此身也一分修所斷者是有漏法
故故修所斷其五受根及意根亦約分別煩惱無更
不感故名見斷也是有漏故云一分修所斷言其餘
可然者意說五受根并意根通見修二斷所以故云
可然問信等五根是何斷答有二義一云是修所斷
體通有漏者是修道故二云亦名緣縛斷謂煩惱緣
信等起煩惱故斷能緣煩惱時信等得緣縛斷名也
故瑜伽五十七云問二十二根中幾見所斷修所斷
及非所斷等答十四一分見所斷一分修所斷十二
一分修所斷一分非所斷謂即十四中六及餘六餘
二非所斷乃至廣說論文今疏文依論廣說。
[006-0631a]


【疏】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分通不斷者意云以不斷對
修所斷說十二一分非所斷攝者謂前見道斷中取
五根及意根通無漏是不斷有漏者修所斷其憂苦
二根亦非斷者苦根可爾如憂根名非斷者隨順趣
向無漏非斷法名非所斷據實憂根不通無學後六
者謂信等五根并未知當知根通無漏不斷有漏者
修所斷也言應名無漏者意云憂苦二根應名無漏
也何不說者以無漏不引論不說之但假名無漏非
真無漏也。


【疏】不可說六中是至五根亦應爾者意說前六但可
取五受根意根不可說是命根無學人身中有苦許
有者五根亦可爾何以故以無學身中有此根故故
云五根亦應爾故不可言命根通非所斷伹可取五
受并意根也其巳知根具知根唯非所斷。


【疏】苦根亦無學者無學人身中有苦根如前說無漏
引故此即是兩三分別一云三斷二為三學言雖名
同小者此三受名同小乘。


【疏】論或總分四者意云亦不須分別云苦樂捨三別
等莫作如是說伹可總言受即是應通四種謂三性
及無覆無記與六識相應即三性有是業感故名無
覆無記。


【疏】五識皆通有此四性者有說三受各通此四性然
樂捨二受皆具四性其義易解唯苦受可通三性善
善不善無覆無記等唯有無記與苦受相應相㒵難
[006-0631b]
知故論偏釋如下自解問三受名通四性者如何苦
受通於善性答勤修進道苦巳身心故五識中得有苦
受五識或與嗔等不善相應身心熱惱故有苦也然
苦受是善惡業所感果即是無覆無記苦受通有覆
無記者謂五識中有任運貪痴五識俱貪痴有二一
者分別貪痴是見所斷一向不善二者俱生貪痴以
任運起與五識俱是無記故得與五識中苦受相應
又苦趣中第六識有痴慢愛身邊見等是無記故亦
與意識中苦受相應意有苦根如下自說故瑜伽說
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故知苦受同煩惱是
有覆無記性也此則逐難釋苦根有覆無記意故次
論云彼證意識中有苦受也。


【疏】餘三通二性者即慢貪痴通不善及有覆無記性。


【疏】此五識中如何相狀者意說此貪等於五識中如
何相狀如文自成。


【疏】如率爾至無覆者此舉例也如五心中第四染淨
意識若是有覆性遠引五識起有覆貪等。


【疏】又非有覆意識不引五識生故者此通解意識引
五識生也上來辨二四第一辨或總分四二辨容別
四以下辨一五也。


【疏】飜前三相者意云由有三相故所以離於憂喜所
受三相者如論云第一逼悅身心相各異故第二由
無分別有分別故第三尤重輕微有差別故由有三
相故苦樂受更離於憂苦受由捨受無前三相所以
[006-0631c]
不分二也即捨受自有三義對前三相故不分二也
一者非逼非悅相無異故二者無分別故三者平等
轉故一一相配義。


【疏】欲界初定隨應皆樂者意云欲界五識有樂受初
靜慮有樂者眼耳身三識通初禪有故。


【疏】大乘初二近分者意云初禪近分二禪近分唯有
喜受若第三禪近分及根本有樂第四禪近分根本
唯有捨也問何名近分答根本善巳前加行方便即
名近分分者因義故通四禪皆有近分。


【疏】以安靜適悅至在意名樂者以樂殊勝分別不及
名無分別非總無分別亦如世人說言此味極美不
得道意尤重者亦約殊勝說也。


【疏】離生喜樂者離性者離欲界生上界喜樂許初二
近分有喜樂受也。


【疏】初門者即初二近分名初門對後根本故得初名
若根本即是後門。


【疏】初何故有喜之言等者總是或有義家難此論文
令初二近分亦有樂也今正解者以下即是疏主自
釋此論不說樂受之意。


【疏】若言樂受至文言寬故者此文意說初二近分有
樂受地獄中有憂受意說地獄雖有苦受不妨有憂
初二近分雖言喜受不妨有樂以受言寬故若言苦
根即唯一受者苦受不通憂也言苦受等此意說苦
受中含憂受所言等者等樂受含喜受也。
[006-0632a]


【疏】若言至何故不說者此師由難反成自義意識唯
有憂受也。


【疏】彼約五趣辨是異熟非異熟文者意說瑜伽論約
五趣辨異熟生也所以不是辨真異熟文也。


【疏】彼意唯苦何故言憂者意問曰若言地獄五識唯
有苦受何故乃言有憂受耶問也言彼意唯苦者意
說彼師意五識唯苦何故乃言有憂耶。


【疏】此師意說至約六識作論者即答問也我今依六
識作論五識有苦相續意識有憂相續故云苦憂相
續言地獄有八根者說五色根意根命根及憂根此
師意說憂根為第八入定生中名捨入三不成中。


【疏】彼唯說至不言傍生者意云瑜伽第五伹約地獄
鬼趣說有憂不言傍生今以第六十六有傍生文故
今合引云一分鬼趣傍生亦爾。


【疏】憂苦遍者謂地獄故者以此證知故地獄中意唯
憂俱也意說地獄無客捨受故以憂根為第八此師
意也。


【疏】不善業輕至以少靜故者意云不善業輕所招執
非極苦以有捨即少寂靜今既地獄受苦尤重不容
有寂靜知無客捨受。


【疏】憂即分別加行分別故者意說捺落迦中無分別
煩惱言憂分別者但是於境分明知有苦具而生憂
慼是憂分別之行相也名加行分別。


【疏】既言三等者意云既云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
[006-0632b]
受現行可得明知苦受與身見相應有覆無記性然
憂根性通善惡故知地獄而無憂根。


【疏】一根善不善以三性為境者即憂根也既言善不
善明知憂根不通有覆無記又緣於三性起即是二
十二根中憂根此總是引瑜伽論文說地獄及餘識
中二十二根有成不成文也。


【疏】除三者即除三無漏根所餘或成不成者約信等
五根及男女根等。


【疏】三約現行至無涅槃者釋三無漏根地獄之中三
無漏根現行必定不成種子約有性無性辨成不成。


【疏】餘三現行至成就者此樂喜憂三若一向苦處即
種成現不成若雜受處後三種現亦成就對前三無
根故喜樂等得後三之名。


【疏】現種俱成八者至有一二形別故者此即釋彼論
文也言五根意命根為七者問何故不言第八根耶
答為後師將主捨為第八憂根入三不成就中苦根
入不定中若前師以憂根為第八客捨入三不現行
中苦根亦入不定中今不言第八者為兩家諍未定
所以不言言樂喜定不成現者憂根既是所諍故亦
不言但言樂喜言其信等五現種有成不成者有斷
善不斷善有差別故言男女一二形別故者為地獄
惡業招容有一形或有二形又由惡業招容無形故
現亦有成不成故成不成言通信等及男女兩處文
也。
[006-0632c]


【疏】苦根入現不定等者問何故不定耶答如生死之
位由惡業故逼切身心命終等時方有苦根又如住
極悶絕位六識不行如何有苦故是不定或極善業
所招生死之位苦根六識亦無。


【疏】不爾餘三即無法故者若取以客捨為現不爾者
即瑜伽言三現不成者而無法也言無法者但闕不
成三名無非三現無也。


【疏】若言喜樂更取一形者是前師難也謂言後師三
不成中取一形為第三也以第二師許地獄無形故
為此難也難意云若唯取一形為第三者何故不取
男女二形耶若後師言無二形者難云豈鬼畜等無
男女二形耶答若云鬼畜許有地獄無者難云何故
地獄中無男女二形耶此皆前師假設為難。


【疏】雖無睡等者釋解伏難云地獄既無極重睡眠如
何說言彼無六識答雖無睡眠而有生及死并悶絕
等三位故無六識也六識既無意根寧有。


【疏】等活地獄至何處有者意云若前師言死生二位
無客識無憂根者男女等活地獄非但有生死二位
亦極悶絕時豈悶絕時有意識耶。


【疏】又若爾者至五識相續故者若以身識相續有苦
根者彼苦處中意識憂根何須間斷更無別所以故
不可以意識間斷五識相續故長讀文。


【疏】又意無捨受非易起受者意云明真捨受非是易
脫起受意既有間斷明此俱捨受是易脫起第八捨
[006-0633a]
受非易脫起受故云非易起受易者易脫也。


【疏】意中苦受至間斷者意識中苦受約客受說亦有
間斷然五識中苦不斷以身識等相續故。


【疏】據起意巳後必相續者前師悶絕等位意識憂根
並無若後起了還復意中憂根相續故瑜伽說餘三
現行定不成就文亦無妨也。


【疏】嗔於未位與捨俱故者以地獄苦逼多嗔捨俱受
地獄苦末容有捨也捨亦有慼行故故捨通三性但
非苦亦而得捨名不妨客捨通三性也。


【疏】彼無異熟樂名純苦處故者意云說餘二趣至名
純苦者據無異熟樂故得純苦名。


【疏】又彼無異熟有等流樂至一切皆無者意說地獄
純苦處異熟樂等流樂並無故云此名純苦一切皆
無。


【疏】對法第七等說至少分故者意說意地嗔與憂受
相應或意戚名憂者從多分說不妨亦有苦受及餘
煩惱也即人天全起憂鬼畜趣少分有故云多分其
實意地亦有苦也即會前師意地尤重戚受尚名為
憂況餘輕者文。


【疏】若細分別至故不相違者餘聖教說意識與憂相
應者有二意一者約麤相說二約隨轉門若據子細
分別意得與苦受相應故故疏云一切見道惑通在
意地故瑜伽五十九云不通一切識身者意地一切
根相應又如疏云一切俱生通三三受故故五十九
[006-0633b]
云若任運生一切煩惱此於三受現行可得此約從
細與前多分麤相不相違也。


【疏】非實是食者非是滋養順益之食但可得名不損
斯兩箇文段意與憂俱者皆是隨小乘說謂小乘許
若在五識憂在意識故今依大業意中有苦受也有
云此第一解依隨順門說。


【疏】或依上座部主異熟無間者彼部計由異熟異苦
憂相續而生今瑜伽云語有情類異熟無間有異熟
生苦憂相續者亦隨彼宗說五識苦相續意識憂相
續也其實意識中有苦也。


【疏】即是無性第二上座九心隨彼說者彼部說九心
之中有分心是異熟心故由異熟心有苦憂相續也。


【疏】或依彌沙塞部至異熟意識生故者此部說異熟
意識有憂根相續所以大論亦隨小乘說意有憂其
實有苦受今疏文在下方說者不次也此說為定依
前大眾上座二部一處會也。


【疏】大論第五至亦隨轉門者瑜伽言尋伺憂俱者隨
經部宗且說有憂理實兼苦以下所會意皆同也。


【疏】問彼六十六說至唯地獄等耳也者意問曰且如
瑜伽六十六說約五趣辨其憂苦何故餘趣不約隨
轉理門語唯地獄意中苦受隨他小乘喚為憂耶舉
論答云地獄意中實是苦根而非是憂然此苦根是
餘雜受憂之類故所以論說意地苦受為憂問何須
作此會耶答以前師說意中有憂受故引瑜伽證地
[006-0633c]
獄中有憂受所以會云此隨小乘說非大乘正義以
小乘許地獄中意唯有憂故論又彼苦根等者第二
會論或彼苦根等者第三會也故此苦根通損身心
不同於憂不可為例也。


【疏】離生喜樂者離欲界生初禪等也問如坐近分定
若命終者生在何處答既未得根本定還生欲界若
坐得上根本定方得離生喜樂近分不爾。


【疏】豈為有樂言等者意云豈謂有離生喜樂言即含
近分而有樂耶。


【疏】義說為二即喜名樂者既義說者喜應是假有若
是實有何不名喜若定喜時而亦名樂故者不然望
義有別且如無漏智等亦名無為望有為樂所為即
非有為若望四相所為即非無為豈即無漏假耶此
亦應然仍同一種義別說也然此善樂但由定力滋
益身心令適悅生非是緣境生喜樂等。


【疏】亦餘時意慼受憂故者意云非但餘時處意地慼
受名苦即純苦處苦處意地慼受亦名苦根。


【疏】令不壞相續名食生其捨受者無順適悅名食故
不生喜樂也。


【疏】定中通喜樂等者意云定中無違境不約憂苦以
明欲界容三受俱也。


【論】意不定與五受同故者意識不與五識受同如下
云偏注者隨喜受不注者便起捨也問如何苦樂捨
三受得俱耶答如在定中意雖樂不妨身有勞損耳
[006-0634a]
識率爾聞聲不妨與捨俱亦如世人欲舞琴基躭讀
樂心雖有喜身有勞損苦受所生故三受俱。


【疏】此亦有二師者一云五識唯一念生巳即滅二云
五識許多念相續意云但明五識續與不續不是說
五識一念所與三受俱也但准前三性中說。


【疏】或轉得無漏初地即得者有一師說初地得無漏
與成所作智相應有喜樂捨俱有正義師說至佛地
方得無漏五識今唯約無漏名轉依亦不約有漏名
轉依故十地中五識仍苦受俱若據第六第七識初
地即得無漏與喜樂相應也。


【疏】又佛六識三受並通者比且通語下自別解言五
識唯有樂捨無喜者以同因位五識中無喜憂故然
喜無量伹以不疾為體。


【疏】雖有漏三識等者意云有漏眼耳身三識二界二
地以上即無今無漏不然不可為例。


【疏】答有如淚下如雨等者此說意云以彼聖者證得
無漏第六所變根等名無漏非實無漏又若第八變
是有漏若無漏第六定果所變所以名無漏。


【疏】即有定眼依處非實有根故者且約依處名有根
非約實根也若以無漏定所變名無漏根者即通餘
聖者不唯在佛。


【疏】以此為例者上三定無五識不妨有有漏無色界
無色根何妨有定果所變色根又例云且如有漏五
識三識二地繫無漏五識通四地何妨凡夫無色界
[006-0634b]
無根聖者而有耶。


【疏】問八地皆有無漏八識耶答有者此解無色亦有
五識以有疏意解無漏八識所依地七八有二解五
識有四解一准疏可知以無定文故作此解。


【疏】常處第四靜慮故者意說佛心常在第四禪也所
以常與捨受相應。


【疏】餘地雖有而不現前者意云下三禪雖有無漏第
八識等而不現行所以不與喜樂受等俱要至第四
靜慮方起猶如無色界見道無漏種子先傍修得而
不現行何以故唯依等四禪入見道此亦如是。


【疏】大悲天住者此大佛悲功德依第四禪名無住也
第四最勝獨標天住之稱據實論之餘天亦得住也。


【疏】如七八識者意說五識亦唯第四定有猶如七八
二識也。


【疏】薩婆多至有實五以為遍行者意云此解有宗經
部興問且有宗問云如大乘但以五種為遍行為不
爾耶然有宗以觸欲等十法而為遍行故為此問若
經部師問云唯以實觸等十五法為遍行亦以假為
遍行耶。


【疏】前者亦言起盡經也者如前第三卷引起盡經說
觸等是遍行也言此是初經者今明遍行義就引教
中此最初引故云初經。


【疏】若爾何義故知作意必有者此問云何義得知有
但作意耶下引經答也。
[006-0634c]


【疏】即象跡喻經者意云初引阿含經證觸等四遍行
此經但證作意是偏行也論若於此作意即於此了
別者彼云了別即是識體此顯若有作意必有識生
必有作意是故此二恒共和合。


【疏】恒共和合者即作意唯與了別恒和合也言無色
四蘊恒和合等者意說通與心心所法和合也。


【疏】非唯善勤者意說勤通三性非唯善勤依欲即餘
二性勤亦依欲也。


【疏】謂此欲但求彼可厭之事至可欣自體者謂有自
身是可欣自體設於境生欲未合希不合巳合欲離
之位皆以自身可為欣體也。


【疏】若自內身至及後離位者意云如有可厭事欲與
自身命時即於彼厭事上但求不合巳合後離位時
此即於自身之上起欲不於可厭事上而起欲也。


【疏】若欲外境至非可厭事者此約境以況內身此意
即說如外蓮華遭霜電之時但念此花昌盛之時而
生於欲不於此霜等之上而生欲故但於花上而起
欲也內身亦爾若病苦等時但愛自身而生於欲非
於病苦之上生於欲願與病苦離者但加之身故又
解疏若自內身可厭至非可厭事者有云前疏文約
身生欣於境生厭也此文意於身生厭於境生欣意
說若厭自內苦身未合欣不合巳合願後離若於外
怨境生欣願死緣早至即是於可欣事上生欲樂非
於自身厭事生欲也依諸家釋此解為定。
[006-0635a]


【疏】即通六識或唯第六者上是正義許五識有欲故
六識俱通可欣厭也唯第六是不正義可厭之處處
猶境也。


【疏】非可欣故者以中客境非是可欣境也。


【疏】境雖可欣至亦無欲起者雖境是勝若不起希望
欲終不生如邪見撥滅道等。


【疏】正合前七識中第四師義者意云若說第七識無
欲生正合前第四卷論末心所相應中第四師義彼
說第七識而無欲故言無欲理生者意說七八識道
理無欲生也。


【疏】乃至至究竟涅槃者意云此經說欲為諸法本即
彼經云由欲故有作意由作意故有觸由觸故有受
由受故有想由想故能得解脫為堅固出離為後邊
也解脫為堅固者息諸纏也出離為後邊者覺道滿
也今言解脫堅固究竟涅槃即汎所緣者即非邪正
等境。


【疏】於所取境者即邪正等境。


【疏】即染心中少分無者意云染中有有覆無記心此
心中而無勝解又貪癡任運不染取境而不印持故
亦無勝解若強分別生者即有勝解今言少分意取
一邊詞染善以相返染中無勝解善染既相違善中
亦應無勝解答善中有多種加行善心有勝解生得
善中而無勝解若爾何故不說唯說淨耶答舉一隅
可以三隅返故說染時顯劣善亦無勝解。
[006-0635b]


【疏】非審决心無勝解者意云審决心有勝解非審决
心亦無勝解。


【疏】苦言心起決定有之但相微隱者意云彼救云疑
心起時決定有勝解但相微隱有難如下。


【疏】故四法迹於念是定因者意云證念與定為因也
四法迹者一無念二無嗔三念四定如定配迹戒定
慧三種因彼起故而得迹名跡者蹤跡所履之處如
車迹等無貪無嗔與戒為迹念為定為迹定為慧為
迹如此配釋故知念為定為依也。


【疏】曾所受境者此有二境一體境二者顯境親得者
名體境不親得者名顯境但緣境界之名言等是體
之類得類境名或可是前之類名類境如下自說。


【疏】或未得體至如無漏緣染污心等者此解類境又
疏文倒也計合有漏染污心緣無漏等然無漏法先
未曾得但以尋名而緣不親得故名類境也言即近
親取名緣後體者如緣青等故是體境。


【疏】他界緣使等並彼中攝者意說如欲界尋名緣上
界天等並是類境以疎遠取故。


【疏】後得智緣至名念彼體者意云後得智緣有為無
漏心心所等皆是念家體境以後五種是無漏法故
故親緣反得體境名。


【疏】緣真如等名緣彼類名等者意云以後得智不親
證帶相緣如不親得故故是真如體之類或依名變
緣故故名等即是真如類也。
[006-0635c]


【疏】初起一念至名為曾體亦名彼類者意說正智所
緣親證得故名為曾體此曾被加行智緣故得曾名
以加行道中作我法二空觀故又今所證是前加行
道中所緣之類亦名類也。


【疏】多由增者此定多由念力而增進也。


【疏】念多於過去至諸境合故者此約三世合緣所以
念得緣未來然由多念而言唯緣過去問如何緣未
來耶答以未來法與過去境合緣也其相如何且如
緣涅槃善法等時此善法等先未曾證在於未來合
緣時即涅槃等名剎那剎那落在過去若緣念時即
未來法等與過去涅槃名等合緣故說念合緣過未
又與前所受諸境合緣者此釋念通緣三世也即能
證與境合也現亦是過去類未來現世類也故總生
念也即體類合緣也。


【疏】亦名曾受彼境之類者謂先曾開涅槃等名今時
正緣即此即緣是曾聞彼名境之類也。


【疏】今恒有彼類亦為後因故者意難云應恒有彼痴
信等類亦為後痴等為因。


【疏】若爾至念亦應爾者外引例云汝大乘由自證分
後能億後能億時知往前由有自證分憶今亦爾念
憶時由往念為因與汝大乘何別而獨見難。


【疏】不然至例於心也者意云我自證分有體放體上
更立見分用所以後時能憶知前有自證汝念總無
此事如何將念例自證耶。
[006-0636a]


【疏】非定須然者意說非一切定皆生智也謂無貪嗔
正念及定名四法迹如次配戒定慧三學法為迹。


【疏】或一那別欲注心處者顯非定住一境也即一剎
那別欲注心亦得有定。


【疏】彼一一念皆住其心者如見道歷視諸諦即前後
二念所緣境雖非一但隨於一一境深取所緣故有
定也。


【疏】何須定爾者意云一剎那心自然於境而無改易
何妄須定令一念心無改易耶。


【疏】非一念心緣此復可更緣彼故者意說一念心緣
此又更緣彼也然非定長引聲讀之。


【疏】彼謂不然至故有爾也者外解也。


【疏】問彼設無定至亦易緣不者此問外人云汝若言
心住於境必由定有者苦無定時一念心得易緣不
緣問也。


【疏】若無於定至自成染者此外人返質答云苦無定
心得住境者則應貪等煩惱無時心應自成於染既
無貪等煩惱而心不成染者故知無定一念心亦不
住於境也此例不然以下是論主難如文可解。


【論】或依多分故說是言者意說定慧俱緣所觀境今
雖有定無慧亦從他慧多分說定境名所觀境如西
明疏。


【疏】此說於境至故說起二者意說一境之上而具二
義故說起二也此即於二境起二也然二二合總有
[006-0636b]
十句故論結云合有十二樂為初合有四句以決定
為初合有三句以曾習為初有兩句以觀為初有一
句故有十句如疏言欲之所樂者論舉欲家之境也
合者意云舉所樂境與餘境合也五別境緣四境生
有不合者皆如疏論。


【疏】有十个三句者意說三三合十句。


【疏】亦有五个四句者意說四合有五句。


【論】具起五種者即於四上合起欲等五種又一一別
起復有五句總別合三十一句即一一別起有五二
二合起有十三三合起有十四四合有五具起五種
有一故總別合有三十一句總別義如演秘具解。


【疏】乃至等流亦有此事者意云等流心等中亦無欲
等五也且如等流通多種即三性心中皆有等流其
無記等流即無欲不善等流亦起染心不作意緣亦
無欲等又生得善心亦無欲等故云此類非一問五
心中既有決定何故無欲解耶答雖有決定但不希
望既無欲也又非印持故無勝解故知欲等非必定
與心心所俱。


【疏】皆意引生者意說五識相應念緣現在時皆由意
識引發也。


【疏】一引等故至名為等引者意說等在於心之內即
此等由定所引得名為等引據義合云引等。


【疏】等所引故至等能引故者意說等在於加行位今
此定數由加行位中等而所引也名等引即等是能
[006-0636c]
引定數是所引。


【疏】此在定位定數從前加行得名者此定中心等從
加行得名然等與定亦相似。


【疏】平等持心等者等取心所也。


【疏】此與等引大義皆少同者二俱唯定非散俱通上
二界等名同而通有心無心故別等至通無心通凡
聖得若等引定唯有心不通無心亦通凡得故二定
亦別然二俱是根本定問二何別答等引定非於定
心名通果無記引神通變大地等若巳於定即無此
類等至不然通無心故。


【疏】例餘三識亦然者眼耳二識既有慧例餘三識亦
有慧也或是無記至彼類故者意云三識有慧所由
也或是無記者說慧是無記也如五識緣境有微劣
簡釋等慧非善慧故名無記如緣威儀等慧能彫刻
功工等總名無記。


【疏】或生得慧者意說三識中慧或是生得善慧生便
即得是俱生故。


【疏】或加行慧聞思修所成者若直言聞慧等五識即
無若因聞等所成五識得有即由相應意識引五識
方有也是彼類者意說三識中聞思修所成慧即是
彼天眼耳二通之類也以天眼耳通亦修成故有云
生得慧是彼加行聞思修所成慧之類也前解正。


【疏】佛地論說至妙觀察智者此引佛地論之文云除
漏盡通一个餘通並是第六中妙觀察智此總引文
[006-0637a]
以下自會云以眼耳俱意至觀察智攝者此正論文
也以眼耳俱時意識多相續故不間斷故所以說意
識中有天眼耳二通亦但說慧俱時有者則多是妙
觀察智攝不是眼耳二識而無通也謂二識多間斷
故且隱二識不論但言意識有二通等。


【疏】此就他家設說五識無欲等故者意云以前師不
許五識有欲等但就他家說前許意地有苦故欲等
得與苦受相應。


【疏】非以煩惱等中至與相應者意云不與者煩惱中
有欣慼行有貪欣行及善中有生得加行善心及緣
三世並緣真如等心差別故即不與欲可相應也雖
有如是差不妨亦與欲等相應也讀者當悟意說句
見欲等緣所樂境等則謂將不慼等行相相應雖有
如是差別不妨於此境中起希望等故云須即相應
也論六始信等。


成唯識疏義演卷第六本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六末



【疏】梵云遮者即真是梵音非約此方遣故名遮。


【疏】今論但約善取餘法一義解者及雖有二義但取
[006-0637b]
顯十一外心所一義解也及既顯善十一外更有義
別心所明知義同於等也。


【疏】雖義望前十一有別者意云欣厭等多善如雜事
經法蘊足論廣解雜事經即是阿含經中雜事品。


【疏】不說嗔名欣貪亦名欣者者意云如瑜伽解不善
根眾名中不說嗔名欣也貪然不善根雖復名貪亦
名欣也今在染中貪即名欣嗔不名欣若據善中如
無貪即名厭無嗔名欣各據一義者約善不善義別
故所以不同也也。


【疏】非不忍者意云非是不忍師恩也。


【疏】彼是貪之分故者意說彼隨惑中慳憍等是貪一
分也。


【疏】隨應者意云不唯此三又隨取不憍等也故瑜珈
六十中有此文。


【疏】貪著名等者由貪名利故覆罪也覆是貪分。


【疏】貪名故覆者意說貪名覆者亦由痴也此即會文
如有所說貪名利覆罪者亦是癡言前解為勝者意
云說覆為貪分者雖無論文理將梢勝。


【疏】但言障不慢義可通三者准彼義可通此三師解。


【疏】然障於慙如前理可者由障敬故即障慙依此義
具如前說第三道理可然或可者許可義也許可第
三解善。


【疏】不疑說為正見少分亦有此理者以論說疑為為
異覺及簡擇故所以翻為正見少分以正見是慧故
[006-0637c]
故此師約斯義解不義也。


【疏】前解九法說者迹是小隨故一處說也以下辯大
隨即散亂等三也。


【疏】皆彼翻彼正定性對治故者以不散亂性正對治
散亂故正定攝散亂談別有體以性相翻亦是也餘
不正知等二准此解。


【論】正見正知俱善慧攝者此翻根本煩惱中染見立
為正見翻隨煩惱中不正知立知立為正知以此二
種俱用別境中善為性性對治故者以善慧性對治
故故對治不正知及染見等。


【疏】不忘念是正念至亦爾者此翻大隨煩惱中妄念
立為正念即別境中正念所攝然妄念縱是別境念
分或是痴分皆翻入正念故云亦爾意云設翻妄念
痴分者應令入善然以有別境分故謂別境通三性
故但翻入別境中善念攝也不入善十一中然用別
境中念分者不說自成。


【疏】此三說是翻至不翻為善者意云此三設若翻痴
分者以用別境分故通三性所以善中不說。


【疏】然此唯是痴分者所以不說者此結釋上也不散
亂等三由是別境分通三性攝入別境所以論不說
為善也然疏本作唯字恐錯更推餘文有云然此唯
說是痴分者所以不說者謂此文但翻忘餘念不正
知等不翻欲解者以唯說忘念等是痴分故所以不
說別境分者亦說欲解也。
[006-0638a]


【疏】此前或有行相相翻者意說翻不善入善中約義不
同然行相相翻者以捨性非是翻掉舉治但以行相
與掉舉相違故說行相相翻以行相高下正相違故。


言得通治者以掉舉是貪痴分故相通對治貪痴
分等又對治貪痴等亦可謂性對治以捨是無貪痴
分故。


又然得通治者有云掉舉亦得名為通對治
也以舉依貪痴上立今善慧通能對治故說掉舉亦
如貪等是通治也是故論云斷彼必由通別對治通
唯善慧別即三三根或說性治者如不忘正翻妄念
等也但翻痴分者若別境念分者不翻入善餘者准
知。


或有行相體性皆相翻者以不忘性治忘念然
行相亦與念行相相對治也餘准知。


【疏】如彼多少何分所攝者意云瑜伽說煩惱有多名
字者隨貪痴等何分所攝或是貪分或癡分等。


【論】有別建立有不爾者意問云翻染入善中有立為
善有不立為善耶。


【疏】相用別者別立為善者意云十一善中體相業用
別者謂信慚等八別立為善然行相捨等三雖無是
別體有勝業用亦別立之故信等十一相用別故立
為善心所其不忿恨等無別相用故不別立問此中
既言相用別故別立善心所者何因前立說不放逸
無別相用同依四法立不放逸解云不違前據無別
體之相用此依體用俱別及同體用殊故不乖反。


【疏】流染識少者流謂流轉染謂能染意說慢等流轉
[006-0638b]
在於意識但染意識不染五識故云識少。


【疏】勝因之悲者意顯不害即悲之勝用也有解云以
不言為本然勝因之悲者意顯此悲是勝法之因也
悲依不害立彼。


【疏】無上之乘要須悲救者意云欲有眾生求無上乘
者先須以悲救然後令證無上乘也又障無上乘勝
恩悲故者謂諸菩薩求無上乘必用悲願攝他有情
若無不害悲願難有今菩薩有悲明有不害故說不
害與悲為勝因也言與餘亦因者恐亦字錯是不字
一更撿全本。


【疏】生得善位隨此而說者生得善位雖無愍之行然
隨加行相從而說亦有不害或可生得善位亦有不
害亦有劣行悲愍故既有微劣悲心故知得有不害
故云隨此而說。


【疏】善少分位者意說別境通三性今失念等三翻入
別境若望三性中唯善非餘故云善少分故故善中
不說失念等三。


【疏】迷情隔於物理者意者無明是能迷情是所迷猶
無明於物道理不能解了即名為障障於理故即煩
惱障收心體既局橫生異計有多染生由斯異計煩
惱遂有多少等。


【疏】雖言實有即慧善性者意云此釋通外難難云如
捨等依他四法上立捨等是假縱所依唯通善性如
無痴見體是慧仍是實有者應不通善性答無痴雖
[006-0638c]
實然通善性不同捨等體唯四法無別捨等所以唯
善今無痴雖聞慧為體仍別有體通善性如五見等。


【疏】不害亦爾者意云不害應亦實以用他為體故如
無痴用慧為體等故言亦然。


【疏】决未決時不障互記一者意云決時信生未決者
不起慙愧不並要須互起或可未決時而俱是善淨
信不生何妨不生何如慚愧於中與得互起。


【疏】世道離欲方有輕安至危重者此師意說世間道
六行惑斷即難當地煩惱名為難欲許世間道中而
有輕安所以知所以能斷麁重是輕安用故。


【疏】除緣無相等者意云除緣真如等心作真如無相
觀時不害功能不起所以須除以非悲愍有情故問
何此師無漏位時無輕安耶答有漏有麁重所以須
輕安除無漏無麁重何須立輕安本立輕安為除麁
重既無止息故無輕安此師意也。


【疏】然說十遍者除輕安也謂要定地有故餘者不爾
故說十遍。


【論】說十一六位中起者唯按伽五十五云問善依處
有幾種答略說有六一決定時二止息時三作善時
四世間清淨時五出世清淨時六攝受眾生時由此
初師引成為證。


【疏】汎起善心不染心止染者此解不俱也若汎起善心
不深心細防止染者即無彼慚愧起以不願自他故。


【疏】然今此師至皆得相應者意云六位中起十一者
[006-0639a]
據決定得起時不遮餘時皆得相應或三四等位若
俱時餘善心所皆得相應俱可有客者者稱皆非謂
愧慚等亦得俱起也有云餘時皆得相應者則除六
位外餘有善心時不妨有信等故云皆得想應然則
不定六位者據決定說。


【疏】然又此位說有如是是時非必一切不許者唯此
解慚愧亦相應但願自時慚增[厂@既-旡-日+口*頁]他時愧增據實容
得俱但非一切時俱後師但破不俱起時。


【疏】汝言推事未決至應非善者意云此難前師若如
前師言推尋理事未決容有三性心起而無信等者
即汝三性之中善心應非是善何以故無淨心故猶
如染無記心等。


【論】若出世道至非無漏故者此破輕安不遍善心謂
輕安即是七覺支中量云輕安覺支應非無漏覺支
出世道中以不生故如有漏心等又量云輕安覺支
應是無漏七覺支中隨一攝故如全覺支。


【疏】誰謂無漏輕安不俱者准下解無漏所引雖非無
漏從引名無漏也此輕安覺支所引與無漏引俱故
通無漏誰言不通耶。


【疏】如苦根無漏等者如後得無漏智所引五識中身
精進等此苦根雖非無漏從無漏引生亦名無漏此
應爾故若爾以前並是牒計以下難也若爾佛無有
漏應無輕安支又輕安不通無漏違此量故如前。


【疏】既知世間道准散善亦有者意云世間道及散善
[006-0639b]
義准皆爾有捨不放逸比量如文。


【疏】如大悲心俱說大非不害為體等者意云雖說大
悲以不害為體縱無大悲餘善心時亦有不害故唯
不損惱時即有有害何妨餘善位時亦有不害以諸
善心皆不損物故也。


【疏】精進等四以義同故所以不說者此文准前亦合
有之四法故如攝有情時又如大悲既具四法得有
不害此位亦具四法如何無不害耶。


【論】本地分說信等十遍一切地者謂本地分四一切
中信等十一通一切地故知欲界可有輕安不爾輕
安不在欲界如何得說通一切地。


【疏】解疑者如欲界聞思位中修定也時即於定前近
加行得有輕安亦名定地以微有調暢義故即解彼
善心所通一切地所以也故云解疑。


【疏】應從多分說彼俱起十恒俱故者例云汝若言輕
安難欲界無從多分說通一切者亦應說輕安難不
與餘俱起亦應從多分與餘俱起以十恒俱故輕安
相應既不從多分明知亦不從多地說有輕安故知
欲界從有輕安以說異善心所通一切地是此師意
也。


【疏】云謂若根本上界勝妙輕安無故等者此師會顯
揚等云彼說謂欲界無輕安者謂無上界根本定地
勝妙輕安其實非無加行位引輕安也。


【疏】欲界𣫍心至名調暢也者意云欲界雖暫得𣫍心
[006-0639c]
然不是定地所以無滋潤調暢也瑜伽六十三說欲
界闕輕安名不定地不爾應言至不定地者意云汝
若言欲界得有輕安言無輕安者無上界根本定輕
安故名不定地難云不爾應論說言欲界諸心之所
由闕上界輕安名不定地此釋文之外救意。


【疏】諸心之所無不皆然者意云諸心之所皆遍有尋
等之三地故云無不皆然。


【疏】然自於有尋等有長短者意云諸心之所者皆遍
有尋等三地就有尋有伺地中諸心心所欲界及初
禪中間皆有名號若輕安初禪有有無尋伺地有欲
界雖有尋伺即無輕安名短也疏返覆文理文解不
言欲定也。


【疏】此中餘義同故名無異說者謂十一中除輕安外
所餘十法皆同無異師釋也。


【疏】即第六門皆說正義者以第六識俱門中皆同前
第五門此處且說正義非謂彼中無不正義也此即
第六識相應門也。


【疏】若因若果二位皆然者此師意說若因若果五識
是有漏皆無輕安以自性散動故名。


【疏】即如通果至有輕安者意說天眼天耳通無記善
性善性者有無記者無問通果如何是善性答菩薩
起天眼耳通有其兩意若自謂遊適所起者是無記
若謂說法教化所起即是善性故說善性者得有輕
安俱也。
[006-0640a]


【疏】破前所說因位五無在果許有者此解成事智俱
也此意說云識自體在果有輕安也即總破前師因
果二位並皆無也非說師在果許有輕安應作此解
故論云定所引善等破因位五無成事智俱等破果
位五無。


【疏】若在佛果此為正善者佛有事智有輕安是正義
非如言初地即有成所作智是不正義也即指前第
一解然第二解因雖無成事智謂謂有諸得所引五
識得有輕安若有漏定引五識即無輕安故。


【疏】若作此解至有輕安故者序此解不正若言初地
即得成事智起有輕安者即違前論中第二師云有
義輕安唯在定有等文也彼師計欲界無輕安今言
因地得成事智有輕安者即是欲界有輕安以鼻舌
唯於欲界繫故故違前師。


【疏】彼前但據異性及下意識說之為無者此釋前若
作此解難并會也如第二師說欲無輕安者據諸異
生凡聖下意而說也問五識由他引許俱下輕安定
心引意下意輕安有答不然五識許定俱他引可有
定意既無二並下散意定無。


【疏】前文但對彼初師至非為盡理者即會前第二師
文言欲界無輕安者且對前第一師說非為盡理據
實欲界菩薩後得智所引五識得有輕安也第三又
解者雖文中總言五識理實三識而有輕安鼻舌唯
欲無輕安故問今此一段論文有三解別於三解中
[006-0640b]
取何為正答如演祕說。


【疏】若爾雖定所引五識應無輕安者此難意即定引
五識有苦受如苦身精進等如捨身肉救眾生等即
五識應無輕安答五識中苦俱雖無與捨樂俱受者
五識有輕安也即捨苦受外餘樂捨受等後得別者
有輕安也餘受可有即通果心者意顯通果心相應
喜樂捨受得有輕安通果心者即天眼耳通也。


【疏】若爾鼻舌身三如何通者此遂前起問既有此問
不可言通果心劣得有輕安何以故下文許五識有
輕安故。


【疏】苦根雖名無漏不言輕安俱者此釋前苦根名無
漏所以也我通外難難云苦根既名無漏何得無輕
安耶即遂前起難此文正答前難我伹言通無漏不
言輕安俱故據實五識後得智引除苦受外餘受得
輕安俱故以苦受滋潤故無輕安也上界三識俱下
界五識俱也言苦根無漏者由無漏第六引名無漏
非體是無漏也。


【疏】彼無所治豈有能治者難也言欲界有情惛沈輕
安豈有者引例質也意云若無所治不許有能治者
如欲界有惛沈豈有能治輕安耶。


【疏】非所生故者意說信等十一不由邪教邪師之所
生故不同分別煩惱故非見斷。


【疏】瑜伽五十七說至未知當知根者總是引瑜伽五
十七文為證意證善十一遍通修所斷言一分見所
[006-0640c]
斷約分別煩惱見道斷其黃門身等當必不生能招
煩惱既除所招果必不起名見斷也所言善法修所
斷者體是有漏障無漏果故。


【疏】彼說二六至及與不斷者意云以下是疏家釋論
文也五受及意通見除故為前六者望修道為前六
也信等五及未知當知根通不斷修斷將為後六對
見道名後也其巳知具知根唯非所斷問前云十二
一分修所斷一分非所斷何故但言二無漏根唯非
所斷不言餘者答且舉全無漏為論其實信等六根
是無漏者亦通不斷是修行者不說自成問如五受
及意六根亦通修斷非斷何故總不說耶答今舉唯
善後六為論意證信等十一善根通非斷所以不說
受等根也以受等根因中通三性故不同此於信等
所以不釋若在無漏通不斷故。


【疏】又對法第四至善業見斷者意說三途之苦果多
由分別煩惱發業招感入見道時便能永斷何妨善
業亦見道斷所有云對法說一切往惡趣業果皆見
斷者意取往惡趣別報善業及果為師也。


【疏】彼不言善法斷緣縛名為見斷者意云對法但言
一切往惡趣業果是見道斷不言斷善法緣縛故善
名見斷也此意者雖煩惱縛於善法不以說見道斷
煩惱也即喚善法名見斷也亦不名緣縛斷對法不
如是說也。


【疏】若不爾者至善非見斷者意云返難前師云若言
[006-0641a]
斷緣縛故名見斷者如下言修道之煩惱亦助見道
煩惱能招往惡趣果若入見道時亦斷分別煩惱緣
縛等豈修道惑而亦斷耶既修道惑雖助招惡趣果
然入見道不斷者助知善業入見道亦不斷也若言
見斷以此證非者意云若言善見是斷者是將修道
煩惱證善不見道斷即不得也故言以此證非也更
有餘解如緣生中說也。


【疏】答如無想天果至皆名斷者意云設果斷因不亡
者亦無違理之失何以故如無相果七十鬱單越八難
之果入見道時此果雖後更必不生其果之因善業
等見道猶在以是善法不障聖故據此道理有何違
理之失耶由此知善染二因所招三惡趣果等皆名
斷也是見道斷故上來約果斷其修道業或見道不
斷下約分別感所招三惡趣果及無想天果等入見
道分別惑既除無想果等亦斷是不生斷後必無故
不生故亦得名因亡果斷也。


【疏】善染二因果皆至名斷者即三惡趣別報善及無
想定因皆名善因也染因者有解屬修道發別報業
惑名染因有解染因者即分別煩惱及起無想定邪
見等入見道時與所生果一時而斷然有差別謂自
住不生等別總名斷也邪見等染因是自性斷三惡
趣果等名不生斷亦可果喪因亡斷若善業自性要
修道斷言因七果亦隨喪者即無想異熟果故。


【疏】言若成彼果不入聖者非取煩惱非所引善等定
[006-0641b]
為果也。


【疏】如下緣生中不生名斷者此亦約果斷因不斷如
修道煩惱等說。


【疏】因亦斷至故不相違者意云如無相天因滅等亦
名斷者即約斷緣緣亦得斷名據體唯修道斷難云
既爾如惡趣善業亦應見道斷果入見道斷故以因
亡果隨喪也若據實果亡因亦名見斷以今據緣縛
斷即修道斷故不相違不據隨果說伹約自體唯修
道故故不相違。


【疏】他皆放此如理應思者意云有報無報未解釋者
名之為他約通三界等作法法者名之為此即未作
作者效此巳作者而思作名他皆效此。


【疏】顯通利鈍遍上下者前後名上下於慢後辨痴欲
辨通前鈍通後利也即慢等名鈍疑等名利。


【疏】有者謂後有者以貧更潤生用增故謂後有也故
於後有果而生染著由現身巳潤故不得於現身上
起貪其實亦於現在起貪也。


【疏】若發業至非謂唯潤者意云不得貪唯潤生令又
取蘊生若發業時亦令取蘊生故何者且始俱生貪
能潤生令五蘊生若分別貪能發業亦令取蘊生故
云非唯潤也如何五取蘊答取者煩惱之異名五蘊
由煩惱感故名取蘊或五蘊身能生煩惱亦得取蘊
名。


【疏】或上二界至亦取蘊生者由先愛靜慮等得彼定
[006-0641c]
上地煩惱由此貪而得增長亦取蘊生者即煩惱名
取蘊故知貪非唯潤生亦令取蘊生也有云即彼愛
意等煩惱亦令取蘊生也五取蘊果也與前不同。


【疏】大論第八同此者同對法也。


【疏】又五十八至有苦具也者彼云謂於滅道起怖畏
心起損害作怯惱心如是嗔恚迷於滅道諦故知無
漏亦為苦緣。


【疏】謂他見有情於取登不餘益於非愛作餘益者准
五十八云一謂損巳他見而生於嗔意云若他人起
如是見解損巳身者我即於他見解而生嗔也二於
有情所起嗔意云若有有情欲損巳身者於有情所
而起嗔也三於所愛起不饒益意云謂妻子有作不
饒益於他生嗔四於不愛作饒益意云謂於怨家所
作饒益者於他起嗔。


【疏】上伹緣所生者意云上謂他見等四種也取者即
五取蘊者意說嗔依有情五取蘊上起也不依非情
起者據重處而論然尚局其實亦依非情上起嗔。


【疏】意識為轉者得意識能發業轉猶發也五識為隨
者意說五識亦隨他意識能發業如彼五識不能正
發業然能隨轉心發業轉猶起起即隨他起而能發
業也。


【疏】謂由無明於諦等猶預者意說先由無明迷諸諦
理所以起疑猶引不决遂起邪見諸煩惱等。


【疏】謂由無明起貪等故者此指修道無明之業用故
[006-0642a]
無明不必皆起疑及邪見等也。


【疏】以邪見者無明增故至為先者意云對法說由邪
見人以無明增故所以先說邪見後說於疑問既是
無明增者令先說無明後說邪見何故及云先說邪
見後說疑耶答不約無明為先後但約邪見與疑論
其先後也。


【疏】七種無知相攝如前瑜伽第九七無知者一世愚
二事愚三移轉愚四最勝愚五真實愚六染淨愚七
增上慢愚相攝如瑜伽第九說。


【疏】此中至遠從根本說者此會對法論也說由我故
心高舉者慢與我見相應故作此說或慢是我見等
流我見引生行相相似或我見是慢根本今遠從根
本說故云由我故心高舉也。


【疏】如經說三慢類者意慢類者此九慢是七慢類。


【疏】依本論及品類足兩說大廣者此即大小論雙舉
本論即瑜伽品類足即小乘六足論也有云本論者
即發智論發智為身六足故得名本或云婆沙為本。


【疏】彼小乘中至聖有師不行無修道我慢者意云小
乘隨有修道我慢謂行相高舉陵高於他他決得聖
更不現行名無我慢大乘不爾許得起慢。


【疏】五十八中依五相別至攝彼盡者意云瑜伽所說
他世乃至於三寶處所起諸疑皆是諦疑所攝若依
四諦門疑他世者名為世疑乃至依四諦門疑三寶
者即是寶疑故雜集第一云於諦猶預者亦攝寶猶
[006-0642b]
預如其所應滅道諦攝然無有疑疑於事起是煩惱
疑者如疑杭為人雖是疑然不是煩惱中事疑但是
異熟生心心所等。


【疏】覺境為體者此師說疑以別境慧為體謂猶預簡
擇無決斷故若據正義疑伹令慧不決非即慧。


【疏】毗者是種種義者由是種種義助未底成種種慧
大論復言異覺異即種種別名也故知異慧為疑體
是此師意祇音只。


【疏】何為緣助至體尚是舊者今護法師云未底是慧
由毗成助便是於疑不得名慧故疑非慧且如言字
將者字成助即名諸字不得名言字今毗字助未底
即說為起更不得名慧若如前師云未底名慧雖有
毗字成助體仍依舊名慧故難云若體尚依舊但由
毗助名種種慧者今非之不取此義既不改轉知助
何為如世間字有成助者必改轉者故後師為正言
何為緣至體尚是舊是難前師也既毗助慧體尚是
慧者汝疑體何在故知非也。


【疏】雖緣有親疎者迷諦親疎義如下自說又言迷理
等者意云緣諦雖有親疎以迷理義等云顛倒推度。


【疏】謂於欲界者欲上界上界見惑不能發惡業招苦
故及簡欲界俱生我見等以不能親招苦果故發惡
業者唯分別惑故。


【疏】薩是偽義者非一字能詮更有餘字助成方成偽
義故。
[006-0642c]


【疏】思誕提底薩者要由上四字方顯薩字成偽義即
上四字是虗偽義餘宗解菩薩字可准此知。


【疏】大乘應解至僧吃爛底薩者大乘解自見名移轉
身見問身見名移轉為飯能緣心名移轉為約所緣
我境名移轉答准下文說我境有轉變所以能緣我
見得移轉名也以上似我之相分是依他生滅之法
所以據移轉也心豈非移轉耶答雖且移轉據顯說
顯且談於境也此三宗說別者如西明。


【疏】我之所依者即返似我之相是我所依是他移轉
之法故也。


【疏】分別俱生或許總別緣者解上總緣別緣俱通分
別俱生。


【疏】謂如計色是我我有諸色色屬於我我在色中者
意云初一句為我體後三句為我所我有諸色者顯
是相應我所即我瓔珞也色屬於我者顯是隨遂我
所即我僮僕也。


我在色中者顯是不離我所即我
窟宅也問曰何計色為所耶答如言色蘊攝一切色
根計內色根身為我餘扶根塵等為所餘蘊皆然唯
演秘二解中後解云該一一蘊皆有一我三所然此
所伹是餘我之所非是當蘊我之所也斷此解為正。


【疏】分別行緣蘊不分所起處乃至但總分別我我所
行相者疏雖具明今文粗解彰其行相令學者易知
如分別行緣蘊者分別者解盡義也即對法論中作
如是分別解釋也行緣蘊者即分別我我所緣蘊之
[006-0643a]
相行不分別所起處者不分別我所從何蘊我後而
起不作如是分別也問如執色是我是我瓔珞僕僮
等豈不分別所起處耶答不然言色是我瓔珞等者
但言我所隨我後生有如是行相不異我所從此蘊
起彼蘊起等故云不分別所起處意說若分別行緣
蘊亦分別所起處即有六十五句若但分別行緣蘊
不分別所起處但有二十句若爾准演秘後說如執
色是我受是我瓔珞僮僕等即是分別所從受蘊起
故唯前解即非。


【疏】六十二見等准此應知者將此二十句約三世分
別成六十二者如命者即身命者異身故六十見也
此是分別所起者意說分別我見不是俱生見也。


【疏】此皆作意者意云今此我見皆是作意思惟分別
行相而緣蘊生也。


【疏】亦通分別者意云總緣蘊我見非但俱生亦分別
起也亦由邪師等別總緣五蘊身為我等也。


【疏】意緣我執有斷常者意云此見從我見後生於所
緣我執作斷常等也。


【疏】如來死後等者謂彼外道執自所事梵王為如來
說法如來死後梵王我為有耶為無耶。


【疏】有緣他界為斷等是他界緣中廣說者即次下他
界緣中許緣他地皆為他我他彼起斷常等如下自
說。


【疏】非我見後生者瑜伽說邪見行非我見後起此論
[006-0643b]
約性我見後起故邊見攝二同論。


【疏】又此邊見至及別抄等會者此外申難難云若總
緣我見得通緣得上界法為我等餘分別見等不許
別緣上界法為我等故故云餘非他界緣如何分別
邊見乃緣他界梵王等為常故又說從我見後生邊
見亦不緣他界法以分別我見不緣他界法故故云
如何別緣我見亦緣他界生難意如是唯下會云執
他地法不為自我得為他我故許即許是他梵王之
我也。


【疏】二十成壞劫等者意此外道坐得上靜慮得宿住
通緣過去二十劫事也問文論成住壞空名二十劫
計合八小劫成一成壞劫何故今時直取二十劫名
成壞劫耶答二十劫名成壞劫者但二十劫是十成
壞劫之一釋所以但云二十劫所云壞者對成說壞
未必即須依壞劫說但據成劫說也後世劫亦准此
說問何故見劫數不同答由所修靜慮有事下中上
三品不同所發起亦劣勝有異所以劣者見小勝者
見多言宿住通者此通能知過去宿世之事名宿住
通後准此說言隱顯者釋壞所由也所言壞者但隱
顯名壞非是滅壞名壞即時名陰生得名顯也故計
為常。


【疏】即有見道常見至並是常故者意難云此常見既
是分別煩惱見道斷者如何亦緣他界法並為常耶
以觀我及世間八十劫等皆是常故世間即通三界
[006-0643c]
為境不緣他界法顛常見耶。


【疏】然依是後起至以獨影境唯隨見說者答上難也
意由外道曾得定依定發宿住通如上界法常見可
通上界繫雖常見通三界合緣相分隨見分亦色界
繫故。


【疏】云仍所應界地所繫問何須相分隨見分上界繫
答獨影唯從見說釋所由也問何名獨影境答以身
在此間起上常見遙緣上界法不親得故名獨影境
雖有相分而無本質豈有實我實常為本質耶所以
無本質唯有相分名獨影境問何名非獨影境耶答
如何五性境及化運緣等相分皆非獨影境有本質
境故問此相分重與見種何別答隨身在何地緣自
地法所變相相見各別重種若身在下地緣他法執
為常等所變相分與見同熏一種以他界獨顯影境
無質不能別熏種故。


【疏】二聞梵王有如是等見者意說梵王有如是見解
作如是執也地等大種常心等無常者意云外道以
梵王為定重信其所言若梵王有如是計我亦計之
地等大種常若以可見故心等無常者以心等微細
難可見故速生滅故又計大種常住無心常者由執
無想有情心滅身存故或翻此者由執心存色滅故
又云心是常者以心長時能分別用故若是無常者
不能多時而有分別既能長時分別明如常也我言
大種無常者由見山河有毀壞故無常也同疏忍者
[006-0644a]
即印可之義謂同行者相忍可也或住梵世者即住
在梵天中聞梵王說或展轉聞等者如有外道住在
欲界展展傳聞梵王等教即此外道從他傳聞作如
是執。


【疏】此之八見即四遍常四一分常論也。


【疏】以色界之我緣自地為我者意云此八見中有以
色界我見緣色界自地梵王為我也謂有外道依意
後起我見我見即是色界所繫所以名緣自地法或
以下界我見計上界梵王為我雖非自我計為他我
不遮也。


【疏】不爾應非邊見所攝者意云若但為我不計為常
者應是我見若不計為常應是邪見非邊見攝計他
為自我邪名。


【疏】其全常等理不相違者亦准一分常見緣他法雖
不故者前全常見既言我及世間亦復如是明知自
身我亦在中也如前全常中計也故邊見攝。


【疏】一个邊緣上下者意且如一个邊見緣上下生計
梵王為常即是上計自身無常即是下計常可爾計
無常者是何見收如疏自解。


【疏】初四見三依見立為三見者別有外道起此三見
非六十二見數第一命者即身二者命者異身三者
此總見我至無數是第三見依前兩見名立一見依
後一見立前二見言命者即身者命即身是我者是
我與身者合云命者身即是色或有計我即身有計
[006-0644b]
我異身有計我與身總是我故故疏云此總是我也
即總計五蘊而作一我更無差別異邊滿者彼計五
蘊遍一切處故二者唯計一我更無餘故無異者我
自身無異也數者以我遍滿無數減故。


【疏】取諸法相者說名有想者由我有想想能取諸法
相故死後生有相處天也即釋有想義。


【疏】計無色界亦有色者意云謂別有一類外道計無
色界有色故計色為我所以死後生前三無色雖無
麤色有細色故若不許有色者亦不計我亦不生彼
三天問何故不生後非非想處答彼天細想微隱故
外道不願生但願生有想天有云許無色有色有色
者此即定果色或大眾部許有定境色即在彼地亦
有此計准此四見得道依欲界全上二界少分身起
或可依下身計上地法亦得。


【疏】執無色蘊為我等者即執四蘊為我即計命者為
我也釋名字如論應知者如第一論云有情命者等
彼處廣解。


【疏】在欲界全乃至廣說者淮此俱句若無色界許有
色者至彼亦得起也即生前三無色也若不許彼有
色者即唯欲色界二起。


【疏】遍一切處者遍計一切處色我非唯自身。


【疏】非其所見能知無色至有分限故者意云不是此
外道能知世界無邊但能視得一三千界而有分限
三千之外更不能知便執無邊也。
[006-0644c]


【疏】身無量者大故名無量非是不知其量。


【疏】小想者即前我有邊也以依身執故無量想即前
執我無邊執一切處色為我故無邊不唯依身執也
即色是我故即是我所故隨我有大小也。


【疏】種種相欲色界等者有以第四禪初生者見下鳳
實壞怯懼亦生異想故名種種相。


【疏】小想者至我與彼合者謂執色為我想是我所即
我與所合說故云小想小即少色計少色為我也後
種種想亦我與所合說前一想種種並屬所非我。


【疏】純有苦相等者意說別人計非地獄中自有此計
地獄中無分別煩惱故。


【疏】言見他得定者意云非但計他有通計自我有色
死後生無想餘准此知。


【疏】二執我無色至命根為我者即四蘊而為命根以
色蘊在初我中攝故命所計即是四蘊故四蘊是命
根更無別命根也。


【疏】唯尋伺起非得定者此意即說伹見他入非想之
定計他死生彼遂自起此執非自得定也有得此定
而起此執亦得或亦不依定以定心不明了故要起
尋伺而方起執。


【疏】非等至唯尋伺起者非字恐令作依字應云依等
至非尋伺起問何以知錯答准疏第一及第三皆是
諸有情入非相非非相定相不明了然此第二但云
入非想非非想定不明了等以此准知故應錯也更
[006-0645a]
檢餘本。


【疏】如是一切四無色我者為意說此有邊等四皆執
非色四蘊為我後起執也故云四無色也。


【疏】一由彼定時分促故以一一蘊為所依等者時分
促故不得總緣諸蘊為我但一一別緣故是有邊一
一者緣隨一蘊也皆於定後緣前定中蘊等執為常
等名邊也。


【疏】即遮第三者更無法但外道有此見但遮第三
也。


【疏】言有而無故者即現見有死後無也。


【疏】現在此身亦得生他身亦得者意說現在身計我
死後斷滅亦得於他世後後身計我斷亦得若尋伺
即計我此身斷滅若依等至即計後多生斷滅故依
尋伺等至皆得起問且如欲色二界同計色為我起
後可斷滅如無色界既無有色未審計何法為我言
死後斷耶答如是說亦有外道計未色有色者亦計
色為我也後天色界無色者亦計命根為我後生彼
無而我斷滅。


【疏】然彼本計至乃別斷滅者意說在此界修四無色
定時謂彼無有形狀可見修定相難必加功用方始
得成後定起時必由此故所以無色無形不見後地
法故當地別修別計斷滅而不通計斷滅何以故以
更不見有上地法故也然色界以見有後上地法故
於一二三見有上地法故也然色界以見有後上地
[006-0645b]
法於故一二三禪等不計斷滅故至第四禪以後更
不見故總計為一斷滅。


【疏】謂無施與乃至無惡行等者意云外道不信有如
是因果等無施與者施無福故不感果故無愛未者
不由貪行得招生故謂貪愛潤生諸趣來往外道不
信故無愛樂等無祠祀天等不招生也無妙行者撥
無善行無惡行者謗惡業亦無謗果者無善惡業所
招異熟。


【疏】家但舉善業果不說惡業果者舉一顯餘類取應
說。


【疏】無此世間等無世間作用但自然而有父母亦然
不由父母作用但自然有也如孔雀毛等非造作故
無化生有情者即計無中陰身。


【疏】此有二種者邪見有二種故五見並名邪見以前
知事顛倒而博並名邪見故論云邪見有二種一者
增益謂薩迦等四見二者損減謂謗因果等即五見
中邪他見。


【疏】一多分損減者意說邪見中多分是損減即二無
因等其實亦有增益具如計尺釋梵等常恒不易等
是。


【疏】不能憶彼出心巳前所有諸位者意云謂外道欲
從無想天沒先須從定出然後彼天沒來生此間得
宿住通劫觀觀我從何來前生復在何處即但觀得
彼天出心巳減不視得心巳前五百劫事何以故以
[006-0645c]
外道觀極遠不過八小劫也若彼天沒巳經八十劫
可如所說然亦從彼天沒即生此間人中得宿通劫
觀見於心巳前諸位不見者理許見者如何名無因
耶答若未經八小劫劫觀計合見彼出心巳前事但
諸當在定時心心所滅雖有色身境後微細後此間
得通劫視彼天但見出心巳後不見巳前事等故色
身從滅心說亦得名無因俱不見故便計之我及世
間並無因而生。


【疏】但顯其一者准此計地地皆宿住通不了皆有無
因然無想沒無因稍顯所以且舉此一也。


【疏】又約一生者即此生之前一生無想心無因相顯
餘即前有四麤顯不可說為無因也准前解通視多
生以前無亦得名無因。


【疏】四由能憶壞劫分位者意云此第四計約壞劫分
位計我非有遍非無邊既見世間壞亦不見我有邊
亦不見我無邊以器世間壞時無所得故今此第四
計不是返第三計但別作如是計問四有邊與四遍
常有何差別答彼計為常不計為遍此計為邊不計
為常故有別也。


【疏】此四能憶成壞劫故者前三見能憶成劫第四見
能憶壞劫是故通通壞劫也。


【疏】四不死矯亂至夕為矯亂者謂外道計梵天常住
不死如有問言何法不死答云謂梵天不死由將此
不死天答故所以更無其亂問即得生彼天也今佛
[006-0646a]
法毀之名為矯亂又云或佛弟子是不死天能為無
亂問也。


【疏】一恐無知至不應說等者謂此外道自生恐怖遂
自會之我亦不知善不善等者謂此外有人問我我
不得定答何故我若定答莫地筌我無知遂輕嘆我
但應報言於天秘密義不應說等今此第一但懷恐
怖而作是念不答前人未發言故。


【疏】二行諸曲至如前語者應之非我淨天等者即淨
天不許我記別如是一切陰密之事伹可自所證及
淨道也此許思惟伹擬諂曲矯詐前人亦不發言答
也今言諂曲者有兩意一云而諂不死淨天即於所
行於諂誑二云或於前能問人行諸亦得餘三矯亂
亦准此知作如前語者即云於天秘密義皆不應說
等准知。


【疏】三懷恐怖等者意云此外道每懷恐怖以無記別
遂自會云勿我昧劣為他所知由是因緣不得脫恐
他知我無所知以無所知故我不得解脫以此為室
自安處者謂恐有如前失常思此計安在自心懷恐
怖故名自安處如人在室名安處也今此計但假餘
事亦同前無言答也。


【疏】隨言無滅者但隨前人所問而通問之展轉隨言
故云無減而印順者前人若答隨答云名印順此計
准前亦無言說即將此懷怖及不答等計以為究竟
以此業為因得後生天。
[006-0646b]


【疏】此待未來者意云待有當人問然後方答但於現
在彼是思惟。


【疏】一見現在愛至第四定以為涅槃者解五現涅槃
也問云明五現涅槃為約一人次第計為約多人計
答約多人計不假須次第計或有計欲人天者或計
初禪不計一有計二不計三或有直計第四禪不許
下地所以一一皆云厭欲尋伺喜等若依次第計者
上地即無尋伺法故不可更言厭尋伺等。


【疏】引在身中名為得等者即引彼輕安在身中說此
怡道為樂即輕安名現樂住也。


【疏】以樂為先至總名現法者雖執後法為樂以依現
起執從現樂故故名為現法樂。


【疏】以樂怡悅輕微者彼無色界但輕安怡悅亦非是
樂受也故云輕微。


【疏】據實無色等者意云如上約地地全作法若處別
說名得別說者欲界人天之中名別有計此涅槃也
即色界諸天各各別計亦得義准無色亦有此計。


【疏】不緣我有斷常故者釋不是邊見所由。


【疏】我身在此至計何法為我者此問意者設得上定
起上界心身未生上地緣何法為我未色色法者未
至彼也又我身在此至計何法為我者有釋此問云
若得彼定起上界心計彼法為我可爾若未得彼定
即不得上地法身復在此界未審計何為我問意第
一。
[006-0646c]


【疏】若緣欲界至緣他地起者意云縱得彼定起上我
見緣欲界身為我者亦是緣異地法也即上界心緣
下界身為我也如疏自答。


【疏】下論說者即論下文辨上下緣中說也彼文不許
執他地法為自內我故。


【疏】即一切物因者計自在天是一切物因生一切法
問與前何別答前計為常此計為因前是苦諦下邪
見此是集諦下邪見。


【疏】及彼眷屬者即彼見俱時五蘊名眷屬言不計為
能得淨故者雖計無想天等為果然不計此天為能
得涅槃清淨法故非見戒取攝論云或有橫計諸邪
見解脫者如計無想天及非想處等為涅槃實非解
脫妄為解脫此滅諦下邪見。


【疏】計非道為道見道諦下邪見者即隨彼彼外道所
執法實非是道妄執為道道者因也實不是菩提涅
槃之因彼妄執為勝法之因如數論二十五諦勝論
六句義等皆云若能修知習得智至菩提等。


【疏】雖非因計因者因即是通之異名也故非因計因
即是非道計道義別無故。


【疏】有邊等四是此中攝者意云十四不可記中常等
是常見收無常即斷見收有與無亦常斷見收如上
總邊見也命者即身是我見收然有邊等四是邪見
收。


【疏】准五十八至隨我斷故者意說十四不可記事中
[006-0647a]
若是邊見者苦諦下斷。


【疏】邪見中至唯集諦者意說邪見中二無因論唯是
集諦下邪見也瑜伽自說。


【疏】逆有漏因迷涅槃果者即結上二無因論五現涅
槃迷諦所以。


【疏】有邊無邊等四至無漏果生者執我為邊即命苦
諦非但迷於世果亦迷於出世之果滅諦真如遍一
切故又總緣三世果法故亦通迷滅諦無漏果也故
瑜伽說十四不可記中有邊等四是苦滅二諦下邪
見收。


【疏】不死矯亂至及迷四諦故者總是一收文意說不
死矯亂緣問答四諦及迷四諦生也意說四不死矯
亂通四諦下斷常所以問答四諦者不死淨天是果
他問是滅諦滅諦不生欲修作何行相是問道諦與
他家說此問乃是生死有漏苦果及自等是苦集諦
及迷四諦者三界苦果是苦件執為死天即迷苦諦
由不了正見錯行邪行即迷集及道諦不樂涅槃妄
執生死無想天為涅槃即迷滅諦又問答四諦者顯
揚第十云若有人來依世間道問善不善苦諦集諦
依出世道問滅道諦爾時稱云我是不死亂者但作
此矯答更無言語。


【疏】既無邊見中攝者諸第斷文者意云此上所引瑜
伽五十八文不說十四不可記中邊等四見何諦下
斷無如此文今以理准亦周二十句見苦諦下斷雖
[006-0647b]
有迷處而無斷處故以理准也。


【疏】二十句見為依發六十二見故者即二十句中我
見為依也邪見亦迷依此我見生故故論說諸所依
為業。


【疏】一切惡見又此所依五蘊者意說惡見及所依蘊
所執清淨別有一能執見。


【疏】由此各各違執諸見等者如五十八云見取者謂
於六十二見諸見等一一別計為最為勝為上為妙
乃至由此見能得清淨解脫出離是名見所今此論
意非但計勝亦計清淨蘊等亦爾。


【疏】若執非見至非見所者意云除見及五蘊外更執
餘法為勝皆非見所攝。


【疏】大論五十八初文及迷四諦合與此同說者即五
十八初及次下迷四諦文並與此論同也。


【疏】如小乘俱全至皆見取故者如演秘及抄解又應
言見等取者舉見等俱時五蘊也。


【疏】此則不然至方此故者此非俱舍解也小乘見戒
取境同行別許前後別計大乘不然非境同行別前
後別計但於所緣見及五蘊一聚而緣執為最勝能
得清淨方是見取若戒取緣彼見所有戒及戒俱時
五蘊眷屬為境是戒取二取俱執所緣為最勝能得
淨也二取境別不同小乘。


【疏】戒性遮別者即性戒名戒遮戒名禁。


【疏】及能為因等者如計大自在天勝與一切物為因
[006-0647c]
非見戒所但邪見收如數論師計自性二十三諦亦
非戒取如勝論師計極微能生麤色等亦爾。


【疏】若不爾者至解脫名見取者准五十八文合名戒
取既名見取明知違顯也戒所亦准此會。


【疏】及彼解迷四諦皆有此說者即指瑜伽五十八文。


【論】不爾如何至非二取攝者意云此返成也若不如
前影略說及隨轉門者是故非滅識識非道計道即
合是取收不合說是邪見攝也大乘非滅計滅非道
計道既說是邪見收非二取攝故知如前有處說言
執勝名見取執能得淨名戒取明知是影略說及隨
轉門也即隨小乘說故問非滅計滅等何異於非勝
計勝等耶答非滅計滅即是非勝計勝非道計道者
即淨非淨計淨如言執勝名見取者即是非勝計勝
如言能得淨名戒取者即是非道計道大乘非滅計
滅等即是邪見前有處名見戒取者故知影略說及
隨轉門。


【疏】五十八至如前邪見中說者意云滅諦下非勝計
勝既同非因計因是邪見攝不名二取明知前既違
顯也如疏言應是見所等者意說既非邪見應是見
取今大乘喚為邪見非二取收前有處既言二取明
知違顯也。


【疏】三種四倒者三種倒者謂見倒想倒心倒有一一
倒中皆有無常計常等四倒故云三種四倒如彼自
解。
[006-0648a]


【疏】今釋之言至但言計苦為乘也者即會瑜伽三種
四倒文云但說言非淨計淨苦計為乘不說餘者所
由也其實亦計諸見眷屬等若非見以下文返釋也。


【疏】鈍四者謂貪嗔癡慢利二者即身邊二見此六者
皆通分別俱生若疑後三見唯分別起即總說唯六
別開有十故云總別十煩惱中也意說雖總別不同
但十種故明十煩惱中有十二門分別第一俱生分
別門第二自類相應門第三諸識相應門第四諸受
相應門第五別境相應門第六三性分別門第七三
界分別門第八三學分別門第九三斷分別門第十
緣有事無事門第十一有漏無漏緣門第十二名境
事境門。


【疏】總而望更無異說者以彼四法唯分別起所以總
相分別更無異師說也有處云生者意說四法唯分
別生。


【論】瑜伽等說至何所在邪者此下引證謂瑜伽八十
八云然於修習諦現觀時意樂故恐於涅槃我當無
有乃至謂我當斷壞無等即雜集等皆云俱生邊執
見者謂斷見所攝由此見故於涅槃界其心退轉生
大怖畏謂我我今者何所在耶。


【疏】不見修道常見相故者此師意說准瑜伽文修道
中但有斷見無有常見相也。


【論】故禽獸等至而起驚怖者引事證有俱生斷見既
禽獸等恐我斷驚怖故是俱生非分別起故瑜伽五
[006-0648b]
十八云我見有二俱生分別俱生者一切愚夫異生
乃至禽獸並皆現行分別起者諸外道等計度而起。


【疏】緣涅槃起恐怖斷見者初出觀時俱生邊見緣涅
槃見分別我見故起恐怖斷見也即俱生斷見依分
別我後起此名麤相也有云緣者由也由證得一分
生空理見分別我無而生恐怖云我許我何所所在
耶。


【疏】如恐我斷者意彼斷見任運畏斷今此常見亦任
運計常造集資具。


言釋現觀者後師釋前現觀文。


【疏】此依總語者前師釋後所引顯揚等論云於五取
蘊執斷計常或是俱生或分別起者是總相語也。


【疏】若爾貪俱等者意云貪是愛境生苦等通迫境生
行相相違如何俱生耶答如下下貪會違緣憂苦俱
嗔遇順境喜樂俱即其文也。


【疏】下說俱者即指貪與慢等俱文。


【疏】此中論言說者至說與俱起者此解論中說字也
故論云說得相應也此有二義一云約此論自道理
可得說與彼相應二云言說者謂瑜伽等約此理故
與俱起同云論說貪與五見相應無失者據此相應
有二義說約此論二約瑜伽非是論中而有貪慢相
應文非是後五覺中相應文也。


【疏】然此中一行法者先以貪為首歷說說字字是前
餘九法巳次將嗔歷餘八作法如是展轉次第歷之
名為一行行由向他即一向作法言慢所恃巳者即
[006-0648c]
恃巳起慢。


【疏】又必不於自起嗔等者此文來何意答先約慢不
與嗔俱此解嗔與慢並餘皆准此言各有俱不俱者
違中既有俱順中可爾。


【疏】瑜伽二文至說得起者二文即是瑜伽唯識然對
法不許。


【疏】此通俱生分別者意說此嗔與見說得俱起者通
俱生分別也。


【疏】見為一門明故者瑜伽云嗔與見俱者別不分五見
總言與見俱即一門明見義也言實二取不與嗔俱。


【疏】三論皆說者即瑜伽五十八五十五對法第六故
名三論。


【疏】若疑役勝負者意云由劣也若疑前境勝為劣境
既未定故故不起慢。


【疏】三處論皆同總說見故者諸論皆同可明見俱義
也三處者如前三論也。


【論】與身邪見一分亦爾者此釋身見邪見一分不與
慢俱謂執極苦蘊為我者不與慢俱執非極苦蘊為
我者得與慢俱故文言恃苦劣蘊憂相應故邪見撥
無樂蘊亦非慢俱違巳情故故云與身邪見一分亦
爾。


【疏】准下憂俱初師說者此師意說緣苦蘊計為我者
不與慢俱以苦受在五識故故身見一分亦爾若恃
緣苦劣蘊計為我者得慢憂俱不順情故五十九云
[006-0649a]
慢有二種一高舉二卑下高舉者由量等起故與喜
等又俱若卑下慢者許憂根相應具如彼說。


【疏】與緣苦俱蘊至不慢俱起者此釋一分亦爾文意
說緣苦俱蘊名我時此一分我見不與慢俱何以故
謂苦蘊是劣不起慢故又邪見若撥無苦集諦理時
亦不起慢如何得知謂佛法中有苦集諦此解道遂
生憎嫌而起邪見撥云何處得有苦集諦耶即此邪
見唯是慼行故慢相應以慢唯緣欣行起故。


【疏】據實亦得者意據實而說撥無苦集諦之邪見亦
得與慢俱以於自起恃撥他法故約自他境說亦得
說邪見與慢俱問如何前即不說今乃許耶答前望
與邪見同境即不起慢後約境別故許俱起或我見
亦與慢俱執苦劣蘊為我於他起慢境不同故。


【疏】下文說慢至苦劣故者意說慢亦得與計苦蘊為
我我見相應如下言恃苦劣蘊憂相應故明知慢與
我見俱也由計苦蘊為我而生特慢見有俱遂生憂
懼也又慢亦得與邪見俱亦如下云邪見撥無滅道
之時以恃巳法陵滅道故得相應。


【疏】今約麤相等者成此中義據麤相說緣樂俱蘊為
我及撥滅道得與慢俱為緣苦俱蘊我見及撥苦集
一分邪見不與慢俱故云與身邪見一分亦爾餘處
即鬼人起等。


【論】五見展轉至有多故者此以見對見辨俱不俱無
二慧故定不俱也瑜伽五十八復次五見是慧性故
[006-0649b]
互不相應自性不相應故問若爾第七識中我見如
何與別境慧俱答五十一心所法中義別說故不約
體此據體說亦不相違。


【疏】慢等必由有念計度分別生故者應說慢等由隨
念計度二分別生五識既無隨念等分別故無慢也。


【論】貪嗔癡三俱生分別一切容與五受相應者問准
何得知俱生分別皆通五耶故五十九問云是諸煩
惱幾與根相應乃至幾與捨根相應答若任運生一
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是故若通一切識身者
與意地一切根相應解云准此貪嗔癡三五根相應
又即彼云不任運生一切煩惱隨其所應諸根相應
我今當說貪於一時樂喜相應或於一時憂苦相應
如貪嗔痴亦爾痴通一切義顯可知即准此文五識
中亦有分別煩惱不爾如何分別貪等與苦受但分
別諸惑惡趣故意地苦受善趣無故不應難中以隨
念等分別然集論等說貪伹與喜樂捨俱嗔與憂苦
捨俱者如下文言隨麤相說。


【疏】唯喜樂捨者五十五云此據多分者此但解貪類
受俱不約餘嗔說以嗔麤行唯憂苦俱。


【疏】然今此中總解二種貪等行相者即分別俱生名
二種貪也又貪得與憂苦俱者唯大乘義小乘不許。


【疏】五六識中憂苦俱者在五識中者苦受俱意識中
者憂俱嗔返此。


【疏】五識中亦有分別所起貪等者意云論中既云貪
[006-0649c]
嗔痴三俱生分別一切容與五受相應五識若無分
別貪者如何得與苦受相應以其苦受在五識故故
知五識有分別煩惱由意中分別煩惱中引起。


【疏】不爾至苦俱故者意云五識得有分別貪等故得
與苦受相應以苦受唯在五識意中即無苦若不許
五識有分別貪等者即此貪不與五識中苦受俱猶
如分別慢唯在意地不與苦受俱以意無趣苦故。


【疏】由苦趣中至與憂俱者意云於苦趣劣蘊身恃而
起慢見苦懼其逼身而生憂也是故說慢與憂相應。


【疏】此唯意識至至苦得定說者由分別貪通五識得
定說與苦俱慢唯有意雖通分別俱生然不與苦
俱。


【疏】於總聚中但有得意地一切受相應義者意云但
於總聚中許有得苦俱非許一一分別俱生慢等皆
得俱也。


【疏】疑等准此應知者分別慢既不與苦相應明知疑
及邪見等亦不與苦受并。


【疏】又故知前師至造惡趣業者不是於地獄中能起
思度等煩惱造業名於分別伹由前生強分別惑之
勢力而造諸業名有分別也間如何地獄更造惡業
耶答前師不正義故作此計。


【疏】與對法至皆如貪等會者如對法等說於欲界唯
喜樂俱此文乃至與四受或五受相應未審如何答
准前貪會前會云貪會違緣憂苦俱等。
[006-0650a]


【疏】四受除苦者苦地獄地獄無分別疑等故疑三見
不與苦受相應言隨意無者隨意識中有有分別無
分別惑也釋上不與苦俱所由意說極苦處意無分
別惑故不與苦俱餘處有分別惑故得與餘受相應。


【疏】總聚有處極成之言者此中受俱約一心總聚可
通有處作法非一一界惑一一地等皆通也伹容得
俱也以無異說故說極成之言非語也問何以得知
疑憂相應耶答先作善行疑無善果與憂相應又如
凡所營事疑得不得少有憂也易知。


【疏】若緣憂俱是戒等者意云見戒先時與憂相應謂
憂速不得涅槃等今更取彼見戒故說二取與憂相
應問若爾何故前云嗔與二取必不相應執為勝道
不憎彼故解云嗔與二取一向相違二取與憂非一
向違故說具也。


【疏】非五識俱至唯無記性者釋非苦憂俱所由以此
二見非五識有故不與苦受俱唯無記亦非憂俱以
憂通善不善二性故問若苦受唯在五識不與二見
俱者樂受亦五識有二見如何得俱又問若言憂受
通二性以二見唯無記即不俱喜受亦爾如何即俱
耶答樂有意地樂所以得俱喜受通無記故得喜受
相應。


【疏】在極苦處執苦俱蘊者此師許地獄有分別煩惱
若後師在人天中緣病苦等身名分別我見緣苦俱
蘊也故後疏言同第一師者不與苦俱非同惡趣有
[006-0650b]
分別惑也論廣說如前者如前五受諸門別中說。


【疏】謂分別二見至俱不違者意說分別二見同第一
師不與苦俱瑜伽五十九亦同前師意說無苦受後
師地獄無分別煩惱由此不俱此中五十九說俱生
二見與苦俱據實義也二師俱不違者約分別二見
並不違五十九文。


【疏】分別煩惱至五十九說故者分別二見皆與四受
相應二師皆同五十九說然生身邊二見前師不許
與苦受俱者違五十九文前師計意地無苦受故後
苦與身邊二見相應。


【論】貪四見樂喜捨俱者意說貪慢四見除邪見皆三
受俱除憂苦者取順境故論癡與五受皆得相應者
癡順說惑故與五俱論邪見疑四俱除苦者意云邪
見疑與四受俱除苦者有其二因一唯意地二非純
苦處有由此二義是故除苦論貪癡俱樂通下四地
謂貪及癡五識識俱故若在欲界即與五識相應以
樂俱若在初靜處通意及五二三靜處唯與意識相
應樂俱問初靜慮有五識答據多分說但有三識鼻
舌唯於欲界繫故論餘七俱樂除欲通三者除貪嗔
癡七俱樂唯除欲界下三靜慮皆意樂俱所以者何
五見慢疑唯意地故論疑獨行痴欲唯邊捨者此逐
難釋顯二於欲界非喜受俱此如集論雜集皆說疑
於欲憂捨相應非喜俱者不決定心若不息滅不生
故若色界疑疑靜慮者與喜樂俱定引持故不共無
[006-0650c]
明亦憂捨俱同此論說。


【疏】捨受至末位起故者意云證此捨受一切身中有
相續者身也末位起故者意說下三定有喜樂心此
心若欲末時皆有住捨位平等心故捨受一切時有
故知亦與貪等相應。


【疏】除第四禪者以第四禪意識唯捨受俱無樂受也
以上除嗔者唯在欲故。


【疏】疑上靜慮者疑彼定或勝或劣等還是定地故疑
是定地煩惱然是疑中先時喜樂心定力引生所以疑
得隨轉問既得上定云何起慢等七法答以五見慢
疑是意識相應非五識並由得彼定妄執為最為勝
能淨得有見戒由執戒故隨計斷常得有身邊二見
計此定最勝撥無業道故起邪見既得上定而生超
慢如上是五等煩惱是出入定心所引非於定中得
有得斯事唯現量故又疑於界不與喜俱於可欣事
求心未息猶豫未決不生故獨行無明如疑理說者
疑既得與上喜樂俱故知無明亦喜樂俱也。


【疏】麤相苦樂至不在意故者此有二義一云若麤相
論疑不與苦樂俱苦境增勝既定與疑行相既殊不
得俱也二云欲界意識無苦樂受疑既在意地無苦
樂俱有云麤相故說者初二靜慮欲界人天餘雜受
處所有苦樂皆在五識不在意識故知疑無苦樂並。


【疏】貪等樂喜相應至皆令理如知者意說諸煩惱與
喜捨相應通下三地除第三禪唯樂受故就欲界中
[006-0651a]
除地獄極苦處以地獄中無分別煩惱故餘雜受處
意地有愛喜捨故。


【疏】逐難解巳義之餘也者准論中說貪痴俱樂至疑
獨行痴欲唯憂捨等並是逐難解巳意論云餘受俱
起者此文憂是逐難解之餘義也。


【疏】然疑行相深故定俱轉者意說疑得與定相應問
疑行猶預定即專注何得相應答相應無失如見三
寶雖復決定於三寶功德而生猶預云今作供養為
有福耶為無福耶據計行相說得相應定即染定也。


【疏】問五受別非遍行故者以受俱是別義非遍行遍
行義如上說以遍諸心起故不須問。


【疏】不問與善性相應者善是染違故此不說。


【疏】以後必問前故者且如別境識等並五受遍行先
巳明訖所以將後煩惱問前如云此十煩惱何識相
應等前不問後者如不定四未明以在後明今不將
煩惱對不定四辨相應等。


【論】嗔唯不善損自他故者感不可愛果損此世他世
故云損自他故如前分別。


【論】上二界等者餘九煩惱在上二界由定在所伏無
記攝若欲界繫貪等九法分別起者唯是不善發惡
行故故集論第二云自性不善謂除染汙意相應及
色無界煩惱等所餘能發惡行煩惱隨煩惱是不善
雜集第四釋云謂欲界繫不任運起者是不善性若
任運起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所餘是有覆無記解
[006-0651b]
云九煩惱中疑後三見唯分別起貪癡慢三通分別
俱生分別者疑等三見同不善性就俱生中發惡行
者亦不善攝若俱生不發惡行者是無記攝故。


【論】云餘無記攝細不障善等後身明身邊二見也嗔
一法唯在欲界無問俱生分別唯不善攝不別分別。


【疏】餘三少分等者意說貪痴慢之一分俱生者發惡
行損自他是不善性一分任運不發業者是無記性
具四因故即細不障善等。


【疏】言並此四因者辨此教理行並前有四因也雖數
起現行不為損名無記攝。


【疏】所以同前者釋無記所以同上三因或四因。


【疏】前解為勝者以諸論多說此見在第九品中攝故
說無九品又若如後至有九品故者若准後解亦得
且如無色無能治道尚有九品何故二見不得有九
又第七中見尚計有九品何況二見上下多文分許
有九品今取後也。


【疏】即未至定不通有染者以論文俱云得根本起上
煩惱不說在未至得起上煩惱故未至不通染也意
說未至定即定前方便加行位大乘此位皆無散心
又無容預不起煩惱若得彼定得容豫心可起煩惱。


【疏】若爾至若為者此問意若言未至定不起煩惱者
且如猶未至定而命終者未審起煩惱不受生命終
必住散心故答必無此者要得上根本定巳或退命
終也有雖先得上定後出定巳悔修定即名退定而
[006-0651c]
命終起煩惱也。


【疏】又解當於此時等者即此未至定時也欲界煩惱
於此位中未究竟伏盡意說若無染汙第九品或方
得入根本伏未盡不得上定此解未至定中有染問
若於未至定中即能伏欲界煩惱盡者於此中得起
上煩惱不得起煩惱是上界繫故問所言伏惑伏何
者惑答准伏俱生不伏分別。


【疏】無有染汙第九品時至方在故者成別義也此意
即說無有欲界第九品惑在而能入根本定起未至
惑要欲染盡訖入根本方始却起未至定惑所言未
至定者即方便定即定前加行亦行亦為定或名近
分定是根本之因故名近分定准此後義未至定有
染。


【疏】由是至未自在故者此總結意言亦不能起未至
惑也凡聖皆爾。


【疏】不作惡故者不自在作殺盜婬等惡。


【疏】顯揚第二至細勘無之者淨定染定無漏三種定
中皆不言未至豈起染也。


【疏】唯定煩惱等者定煩惱者聖得彼定巳後起於煩
惱而愛味所得定等也煩惱者即其生之惑生在彼
地所起煩惱也有云又潤生方是生煩惱但不緣定
而起愛味如執梵王起我見等皆名定惑依演秘勝。


【論】諸有漏道至語得上根本定者此釋伏難難諸有
漏道不伏下地分別諸惑及細俱生身邊二見如何
[006-0652a]
能起上地諸惑故作是通云雖不能伏分別起等而
等而能伏除俱生麤惑漸次證得上根本定又解細
俱生謂生二見及以九種受生等不可難言違下論
說有漏能伏解云此據六行取所不能伏彼據辨諦
觀能伏煩惱據一義故不相違至第九間自當分別。


【疏】何以世間道伏修不伏見者問云何故論說世間
道伏俱生麤惑不伏分別及細俱生身邊二見耶。


【疏】一但迷事至事障障故者即答前問意由俱生麤
惑具其四義所以六行能伏一唯迷事簡異見道見
惑迷理故二依外門轉即迷外境界事轉故簡異見
道貪等此貪等唯緣內見等生如我見等即六十二
見等唯迷理生此分別貪等依我見後起故見除不
同修惑故言門然其事定外門也即內外理事別也
三俱生修惑體散亂故四麤動數數易起故正障事
觀行相麤惑所以能將有漏道伏不同伏同分別細
俱生也由伏此故證根本定不爾不能言定是事觀
者非觀於定也但觀彼定障即苦麤障等是事觀也。


【疏】有義至得第三果者此問意云若有漏道六行伏
惑之時不伏身邊二見者即如起果之人先有漏道
伏惑然後入觀斷惑之時雖斷分別及俱生六品不
證第二果直趣第三果身邊二見既先不伏明知不
斷如何得第三果。


【疏】如第七識至唯障無學者意云此則引答答云然
不伏我見亦不能斷然不妨證第三果亦如第七識
[006-0652b]
中我見亦不能斷要至金剛無間道方斷證無學果
此中亦能亦至無學時方斷證果若作此解違下論
文不許聖人先生上却斷下惑也由有此妨故有第
二解解云亦斷引例可知。


【疏】不伏理惑者即是不伏分別惑也論得彼定巳至
皆容現前巳得容預根本定得故。


【疏】下分別至為我等者意云修定雖不伏分別俱生
身見等若得彼定巳得起上地分別及身見等問若
爾何故下文問云未離下染何故不起上惑答依未
得定者為問也。


【疏】如命終心亦得起上者此舉例也即九種命終心
得定巳後而命終時得起上惑而上生也今得彼定
亦不障起彼地我見等緣未來生故者此命終心緣
當生地法而起愛故但緣於未來處起愛而不執當
生地法為我。


【疏】恐相雜故者若如凡夫人未離下染許起上者不
然有二種失一相違下染未伏如何起上者二相雜
即二界煩惱宜成相雜或上界煩惱應是染汙如此
二界染法以相雜故。


【疏】若爾見惑至為起不起者問意云如此間人先得
上地根本定巳後時出定巳後起欲界心時得起欲
界先時不伏分別見惑否問也答起將為勝如演秘
說若退定者一向得起今論不退為起准疏答中無
文定判指樞要說許此意起為勝也言離此地染成
[006-0652c]
彼地等者意說離此地染生在上但起上貪見等不
起下地分別惑等正與此同者彼五十八云生下起
上與此同非是得彼定起下惑等與此同也。


【疏】以於今時後有起故者今時者正在中有也後有
起故者既受中有身明知有後有身也故中有起下
邪見謗無涅槃此釋謗無涅槃意。


【疏】非色界邪見不招下苦故者意云色界邪見不能
招欲界苦果明知於中有起欲界邪見也。


【疏】彼言中有生時起故者對法言中有生時起邪見
也。


【疏】色界中有欲界本有至散心故者意云此難薩婆
多也謂彼計云在欲界本有中見色界中有現前遂
便起謗故今難云欲界本有既非定通云何得見色
界中有耶意說通力許見中有本有位不許見況死
生終必住散心。


【疏】非由起上邪見至此解非也者應難云非由中有
起色界邪見為增上緣令欲界地獄後報業熟直生
那落迦也有古師計云上界邪見為緣令後報業地
獄果熟者非也。


【疏】亦非彼本有起此邪見勢力遠故者亦非色界本
有起邪見。


【疏】若爾應界至思即是者意難云若言色界中有起
下見者即應下界不善業由上無明支發行即是業
所謂邪見俱行思也又以下例上亦然者又難云如
[006-0653a]
上地行用下無明發者何妨下地用上無明發故云
以下例上亦然也至緣生中辨。


【疏】起潤生愛生下至無記等者意云身在上界將生
下時起下俱生無記貪等而潤生也故知生上起下
愛無明也又起潤生愛生下至無記煩惱者有云潤
生愛亦合與邪見俱思同此潤答亦是者亦應用上
地無明發也。


【疏】此中應言至所以不說者意云身在上地將生下
地起下潤生愛同時亦得有我見慢無明四法且如
無明與愛決定須有餘之二法有無不定所以但說
我愛無明更不說慢等二也以不定故所以不說於
當生地法而伹愛也問約當生中有起愛為約當生
地本有初起中有不說以疎遠故。


【疏】又例起故者意云此第二解許起慢等如緣當生
地法起愛之時得有我見我見要緣欣行與愛行相
相順由有我見方起愛故計前境勝亦起慢故無明
極成故此不說問曰所言我愛等四此生為於前境
上起為於自身上起為於本有初起答此之四法通
境及自身皆得起據其論文於境上起為勝以前於
中有起故。


【疏】此舉方偶者意云若言得起四法者何故近言起
愛無明答據實亦起慢見等今略舉方隅故不說也。


【疏】謂餘三見疑等起此等故者此會文也如瑜伽云
生上不起下者有其二義一據多分二順有宗故言
[006-0653b]
不起就據多分中有二一約時節二約惑數多少約
時者謂謗滅時及潤生時唯此二時得起餘時不起
惑數多少者或起三或六謂我見愛無明嗔邪見等
餘疑邊見戒取一向不起下據此不起故多分順有
宗者隨順薩婆多宗彼宗生上不起下故。


【疏】所餘分別俱生之惑亦得起不者意云餘疑三見
外餘之六法通分別俱生總得起不此總問也。


【疏】見斷嗔癡至無起相故者意云見道嗔癡邪見及
修道慢於謗滅位中得起餘時即不起若修道煩惱
唯潤生位得起愛等除此除時即不許起亦無修道
嗔及邊見潤生位中亦不起無行相故謗滅位亦無
但有分別嗔邪見也有云修道嗔於中有不起若潤
生本有初亦許於父母互起嗔愛故邊見亦無。


【疏】苦總說起雖無正文者意說無正文遮令不起也
餘疏分別俱生隨其所應者隨前也然上彼起下分
別俱生煩惱者一如上隨其所應配屬。


【疏】下之起上至無失者意云若身在欲界生得上定
巳容起五種煩惱所謂見取執上地法為勝能淨故
亦得有慢慢靜慮故亦得有疑疑上地法為勝為劣
愛與無明緣上極成故文不說若欲命終生上地時
廿有我我見見潤生必須有故此名生煩惱要由我
見等潤而得生上名生煩惱通前總有亦餘三或起
不起如疏自辨生起上九法以上地無嗔故但說九。


【疏】得宿住通計梵王為常是邪見者計上地梵王為
[006-0653c]
常不依我起故是邪見若依我見復計為斷常者即
邊見收。


【疏】未見起斷見文者未見計之文准七斷論云計下
界起上斷見依我見依我生彼計死後斷滅故得起
彼斷見或可彼斷見依欲界見執彼上界身斷滅也。


【疏】九地三界得起上幾計等者此通問三界九地下
得起上當知乃至二界八地等下起上幾法可思之
除却欲界二界八地並如樞要。


【論】下地煩惱亦緣上地等者論有二文初標後釋此
標也瑜伽等者巳下釋釋中有二初緣上後緣下就
初緣上中有四一貪二嗔三我邊見慢四釋餘五此
初貪也。


【疏】以嗔緣事例於理故者此論以迷上界事例同迷
道理也深理尚迷何況淺事。


【疏】於下上地所有俱行和雜自體者即此欲界一身
所有俱行之法通上下界不觀差別但和雜總執為
我也是俱生總緣我見緣也此中不說分別我見以
緣別法生故意說修道我見執自身為我。


【疏】和雜身體者即上界法與下地五蘊身自體和雜
一處今緣之時不觀差別總合緣之故故得緣上地
法也。


如前說者如前准苦諦更不可諦諦說。


【疏】其世間道至憍慢者意云六行世間道能伏修道
貪嗔及隨貪等隣近憍慢謂與我我所見等同時相
應而起得隣近名又不說伏離餘法故知見道我見
[006-0654a]
及我見俱時及貪邊見總不能伏何以故以與我見
隣近起故然前八十八云不伏我見者伹以我見為
本准見我見我見不說餘貪等略也又此論中云總
緣諸行執我我所斷常慢者不言貪者亦是略也以
別有論文記者說者即指前求上地生味上定論文
也。


【疏】此第六識唯修所斷者意說總緣我見是第六識
中俱生我見故修道斷。


【疏】或有異釋見斷至乃以三界合緣為我者以四全
常遍計他自上下界我及世間為常由先通緣三界
法為我依計始計常也故總緣亦通分別我見此意
證計分別我見總緣故言有異也以俱生我見總緣
有文此則別出同異若不同計他我如何名遍常故
分別我見先總執三界法為我然後始計為全常等
且如常見依我見後生我見若不總三界合緣為我
豈有常見計為全常等耶常見既通計全常我見亦
爾故云四全常問總緣四全常我見言於三界合緣
為我者執為自我耶通自他我也答有云雖是分別
是總緣我見也以見二十劫等五蘊故通計自他五
蘊為自他我常也其執世間若與我常見俱者相從
亦常見攝若後起之者即邪見也。


【疏】嗔唯別緣者緣自他法不同我見慢等總緣三界
法為我等也。


【疏】有義我見邊見至而緣上者此解凡欲界我見執
[006-0654b]
上梵王為我依此起邊見故是分別別緣得緣他地
法為我下言不見世問執他地法為我者下會云不
得執為自我執為他我理即無遮。


【疏】陵他取得勝法者以欲界慢陵他得定者身中所
得勝法故也。


【疏】又緣梵王一分常等者意說上界我見後生常見
非是欲界見也彼既巳得上定如何更起下界我邊
見緣彼梵王耶故此常見是上界繫即無得宿住通
後方起身邊見等或可亦依定後起也。


【疏】依麤相說者此會違文也謂小乘心麤見解淺近
但緣現前境起貪不許緣上地法起愛餘者准知。


【疏】或彼對法第六至應爾者指次前對法文云彼我
見不緣上不說邊見者略也何得知耶解云邊見必
依身見而況不緣明知邊見亦不緣故云應爾。


【疏】故五十八至緣上起此意說緣大梵王為常者但
是見非是邊見以不緣我見後生故即下邪見亦緣
上地若言是邊見即合隨他法我見後生我見既不
緣上非下地邊見獨能緣他法以為常也。


【疏】六十二見全常等至後生故者此意說全常者亦
是上界我見後起故前疏言或有異釋者且恐[銜-金+工]緣
別義說也說下緣上今意不爾下證云次疏云是他
地邊見隨計他地我見後生又如前巳說者即指上
指或者有異釋文也下後言是他地邊見等者方釋
一分常見義也。
[006-0654c]


【疏】一解云至依彼起故者意云見道中分別別我見
既不得計他地法為我明知邊見亦爾何以故邊見
必依我見後起故此則不許緣。


【疏】今此解至此極有理者此第二解許常見中一分
常見得緣上何以知者謂有外道學彼定得通緣梵
王為我而起我見隨後執一分常等故邊邊見亦得
上也作是說者此極有理然非是遍耶答依宿住通
起者許得緣上可如所說依尋伺散心起即不得緣
上故言非邊此外意者前雖言極有理然義不同若
得通者許緣上不得通者不許緣上故是不同言如
前所說者若約尋伺散心即不得緣上如前第一解
之不許別緣我見得上地也。


【疏】今此又解應言但是欲界所繫自身之我至理亦
不遮者此解亦不異但更出理會不見執他地法為
我我教及此應言或依別緣之實若作此會等者道
理難思。


【疏】又解別緣者至為我故者此解論中別緣我緣者
所以義即彰此二時依別所以多分我見不緣於上
據實一分常中別緣我見亦得緣上二時者一即約
麤相二依別緣據二時說不緣上有云別緣是多分
義者意說除此總緣我見等以外更無別有我見是
俱生分別緣他地法者約此道理名多分也。


【疏】緣者所以至彼不緣披者意說別緣者是所以義
不計計他地法為自我據此所以說不緣上也有云
[006-0655a]
別緣是多分義者意云除此總緣等外餘煩惱有別
別所以故不緣上別別者即多分義緣者所以義。


【疏】又解小乘別緣者會論言別緣不緣上者依小乘
有宗說也自宗一分常別緣亦得緣上也。


【疏】許起見道理亦無矢者同上言或有異釋義即是
兼常中分別我見亦得總緣也然無明文證修道我
見總緣即有文證也。


【疏】疑於界佛世尊故者此意舉佛顯上界疑疑請弟
子說法等事也以世尊非欲界繫所以不取。


【疏】撥疑下地苦集理者邪見撥無下苦集理并疑彼
理滅道非下界故不說也故但唯言下界苦集理。


【疏】起彼二取執欲界聞思昔所起者為勝因者有云
聞先欲界起邪見計定為涅槃者等方起聞思今生
在上地遂執前起見取執彼隨見之思慧為戒也為
勝因者即執為勝因者即執為勝因也。


【疏】行相如前者約緣欲界昔時聞思得起二取故云
如前。


【疏】餘一切時者即說餘一切不緣時也一切異生故
者由彼異生不同外道計遍常等所以不緣故名多
分若修惑總緣我見亦得緣下。


【論】此十煩惱何所斷耶者第九三斷門中曲有四門
第一三斷門然迷諦相有總有別以下二總別迷諦
門謂疑三見親迷苦理等者三迷諦親疎門論委細
說以下四兼明迷理事門。
[006-0655b]


【疏】然見所斷為同小乘見四諦斷為九品斷耶者此
是徵起論文意說為同小乘見諦作十六心斷為同
修惑作九品別斷耶。


【疏】與壞緣諦至或三品智故者意云壞者雜也此無
漏智與無漏作意相應雜緣四諦之真如也名總緣
諦問然煩惱既有九品如何一時頓斷耶答雖有九
品以違一真如或三心故以於二種是道中皆頓斷
也問煩惱違一真見道若證見道可得頓法如三心
見道既是相見道如何亦能斷惑耶答三心見道有
其二種一云三心是相見道後得智疑前作也一云
三心是真見道今伹說真不言相也問何名三心答
第一內遣有情假緣智能除下品分別隨眠第二內
遣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第三遍遣一
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上品分別隨眠是為三心
見道問三品智總能斷惑不答總斷具如下品智能
斷下品分別煩惱所智二障中品智能斷中品煩惱
所智二障上品智能斷上品分別煩惱所智二障只
緣煩惱有三品所得智亦三心有異一一皆起無間
解脫道至三心滿足得名見道滿足若如前一二心
等俱分證見道理未全得故此是鈍根劣智人若利
根者唯一心真見道頓斷惑故問此三心見道有真
有假今言斷惑為真為假答既言斷惑如何說假故
但言真問據此論說三心若相見道若瑜伽之三心
是真見道如何會釋答瑜伽據三乘人各別見道說
[006-0655c]
亦不相違。


又與懷緣諦作意相應至違一或三品
智故者有云此意不同小乘別緣作意十六心等能
斷惑也此是答上不同小乘見諦斷惑彼小乘總緣
作意通緣諦理分能緣如不能斷惑今此大乘總緣
名懷緣者通緣四諦如不作一一別解名懷緣也亦
作是非苦非不苦等名懷緣也違一有一心見道惑
三即有三心見道也此即答上因修道九品斷或也
又有解云謂此十煩惱總作四諦若觀四諦真如時
此十煩惱一四頓斷所門故為與懷緣諦作意相應
即無漏真智與總緣諦作意相應總緣諦時能斷煩
惱以相違故不俱起故。


【疏】非如俱生九品違九品智故者意說俱生修道煩
惱煩惱一起有九品要起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斷及
證也見道不然故一時斷。


又除利根人至得第四
果者意說除此利根者謂此人先由聞思力故遂作
加行心以三界九地八十一品煩惱總束為九品將
下地上上品惑與上地上上品惑總為一品乃至欲
界下下品與非總地下下品亦為一品所以總為九
品即總起九無間道解脫道而證第四果也。


【疏】總者謂十種至迷四諦者意云一一煩惱若起之
時皆通迷四諦之理故名為總。


【疏】又諸煩惱有別行相者解云如迷一个苦諦時方
邪見疑等是親迷隨此見疑後生獨頭貪慢等皆名
別迷於一一諦即名迷此者意云但總行相亦有別
[006-0656a]
行相如何名是以於一一諦唯別迷苦但迷苦不迷
集等三豈名煩惱別行相也即當諦諦下皆具十惑
也。


【疏】若唯爾者至何諦攝者意云難前師云若言隨苦
諦下見疑後生即得名別行相者且如邪見疑痴等
亦總迷四諦即此疑後所起貪等是何諦攝為隨前
別行相中收為隨此總行相中收意說若一而約別
行相說即攝總行相不得故須更說總行相也約別
行相說即攝行相至緣且疑生故者意云此即總行
相也如疑見等既是通迷四諦明知隨後生貪等亦
名總迷以貪等行相隨見疑說也。


總迷可爾者此
結總迷義若別迷行相以下是返難前別行相家難
云若不如我說名總行相者獨頭貪等是何諦下收
以獨頭貪等不能別迷諦故又不可說總迷疑見後
起貪等而可是別迷中收也見道貪等更雖疑後生
明知同疑見等皆總迷也同是分別惑故緣見疑生
故問四此所言總者為當數總名總為當當初行相
總名總耶答今言總者有其二種。


【疏】今言總有其二種至如壞緣念住者意云若數總
四諦下皆有十種若行總一一煩惱皆有功能通迷
四諦名行相也然總迷四諦總有十一句二二合迷
有六句一迷苦集二迷滅道三迷苦滅四迷集道五
迷集滅六迷苦道若三二合迷有四句一初三除道
二後三除苦三初二及四四取前三為一句又迷總
[006-0656b]
四諦為一句故有十一句或別迷四諦即為四句兼
前都有十五句如壞緣念住者若緣念住生二二三
三雜緣也問總既有二未審別後如何。


【疏】別亦有二至各別迷故者意云數別者謂苦諦下
有十種余之三諦下但有八種是數別也然行相別
者如獨頭貪等十界煩惱強分別生各各別迷苦迷
苦時唯迷苦不迷餘三餘三餘三准此故名別迷。


【疏】一因處者集諦也一依處者苦諦也。


【疏】又為依處至此十故者釋苦為依處所由也。


【疏】滅道是彼怖畏處者由滅道諦是無漏能斷惑法
謂有外道皆滅道諦作如是執云滅道既能斷惑等
謂能我等耶謂恐我斷便起怖畏遂起煩惱撥無二
諦故十煩惱迷二諦生有云怖畏處者伹行不相順
不增彼惑名怖畏處是作彼怖畏以解又不同苦集
與惑。


【疏】性不隨順增長十種意說滅道決是無漏但可損
減十種而不增長故於滅道但起迷撥猶預等事也
迷謂無明撥即邪見猶預有疑又云起種種分別故
者或計為我或計為自然等是滅道等也外道計冥
性如滅諦轉變成後諦。


【疏】皆具此二非因依處及怖畏處名二緣也。


【疏】據實亦有至別總故者意說若麤相得別迷即不
說具二緣據細亦有謂行相違有別總故如苦下煩
惱但別唯迷苦諦不通餘三諦餘三諦亦爾皆違不
[006-0656c]
通是別迷行相此即別迷煩惱皆有通迷四諦之功
能也所以得有二緣即是前中有總名別總也。


【疏】問如何至皆迷四諦者意如何集滅道三諦有邊
二見計答謂此二見深取所緣不了三諦妄執為我
及法常等故於三諦得有二見若爾一切煩惱我見
應皆迷四諦何故說依苦諦果處起耶答不然若二
見迷苦諦時即親迷不了執苦果為我及斷常等若
執三諦起者但執三諦下煩惱起妄計煩惱及俱時
蘊等以為我也不是親迷不同苦諦故不可言二見
皆迷四諦也。


【論】別謂別迷四諦相起等者此釋別迷謂於苦等一
一不了名為別迷。


【疏】集滅道三諦有別行相者即因集生緣滅靜妙離
道如行出等非如空無我等也。


【疏】不共無明迷三諦者故得成八者意云大科第二
釋別迷問集諦等三而有八者且如餘七唯別迷三
諦不爾以相應無明既是通迷如何乃實集等三諦
而有八耶答云不取相應無明但取不共無明故得
成八以相應無明是通迷故故知別迷據不共說以
不能親迷行相迷故理准如前說別迷亦據不共獨
行無明說若言總迷唯約相應無明說決定如是。


【疏】多計有漏果法為二見者意說說有漏五薀為我
及計為斷常即是身邊二見也故此二見多於果處
起也問不於三諦起應了餘三諦答不然只通迷果
[006-0657a]
執為我等不謂於三諦起即了三諦也。


【疏】然實緣迷三諦亦有二見至為我等故者此意以
我見實緣三諦不同小乘唯果處起以我見亦有締
三諦下煩惱起故意說由迷故遂緣下煩惱執為我
等。


【疏】然以別緣諦至後解無違者空非我自有二種一
通二別通即四諦謂苦等四皆非我故名為無我非
我所故說之為空故疏云總空非我通四諦者以總
緣諦故故前說云以真見道總緣諦故即其證也所
以二見亦得緣爾三諦生故別即苦有漏五蘊非我
性故名為無我非我所故說之為空今此別空及非
我理苦諦所攝薩迦耶見別迷無我邊中常見別迷
無常邊中斷見亦迷無常計後不續違生滅故是故
二見唯迷苦諦今約十六行中別空非我唯屬苦諦
與前總空等亦不相違。


【疏】答執彼下見眷屬戒等為戒者顯是依順彼別迷
邪見等所有戒執此戒及俱時五蘊為勝淨也故戒
取通集滅二諦意說謂有外道持猪雞戒等執為當
果之勝因執得淨名為戒取又非滅計滅執為最勝
能得清淨是見取隨見取受戒禁執此戒禁為勝能
淨即是戒取此是重惑也如五十八除身邊二見以
外餘諦有者一一皆諸行相撿敘又見眷屬者見謂
集諦下邪見眷屬者即俱時五蘊等戒者謂猪雞戒
也若復執此戒勝能淨方名戒取等此解稍勝順瑜
[006-0657b]
伽論意。


【疏】若少諦者一諦名少也。


【疏】唯依數總行別緣者說者意云數總者諦諦下皆
具十也行別者謂此十筒迷苦之時唯迷苦若通餘
三諦餘三諦亦爾據此道理說成一百二十八也。


【疏】若唯依總行數別使無一百二十八者意說行相
者即十人通迷四諦數別者即是二唯迷苦八通迷
四此說無一百二十八品。


【疏】如相應無明隨不共說者此引例證成一百二十
八文也且如相應無明隨不共說行相如何此之意
如別迷苦諦有十今煩惱唯迷苦諦更不通餘三諦
外餘三諦別迷亦爾若不然不共無明者即合每諦
下有十煩惱以相應無明唯是通迷四諦相故故知
唯合有九法各別迷也若兼取不共無明惟悟不九
法成十各別迷諦者即相應無明而無處數由有此
妨所以將相應隨不共合說總別迷所以今者成一
百二十八者亦須總別相從說方得有一百二十八
唯依總亦不成唯依別亦不成是故今依數總行別
合說方得數是如相應無明隨不共說意例如是。


【疏】此總行相隨別者說者意云即將相應無明總行
相隨不共無明別行相說即釋上相應不共合說所
由有云相應隨不共說者以因依怖畏之總行亦得
隨別迷之別行中攝也如八通迷中相應隨不共說
為八數也此即總行隨別行攝故。
[006-0657c]


【疏】以上以總迷諦數別者指次上數別文非指上數
總之文也雖論言身邊二見唯果處起亦是行相別
然不是一一諦下各具十之別行所以攝在數別中
以下論文方辨行別也或可此上言身邊二見唯果
處起即是亦是行相別然不是一一諦下各具十別
行行別同故數別文攝在彼數總名數別也論說言
親迷故不及前解。


【疏】此四行相至苦諦理起者意說疑及三見親迷苦
理生謂疑苦諦為有為無執我等故迷無我理計常
等故迷於無常由邪見故撥無苦諦是故四種親迷
苦理。


【疏】見戒二取至無我理故者意說二取不親迷苦理
但執邪見及身邊等三見及俱時五蘊等為勝能淨
者是見所若執彼隨順諸見戒梵及所依蘊為勝能
淨名戒取謂由有我受持戒等以不親迷苦理名重
緣惑也然不執獨頭貪等為見戒者有二種意一者
體非見戒取又不與見戒俱時也二者貪等非二取
眷屬故所以不執貪癡慢等問既是迷理惑何不親
迷苦理耶答雖復行相深遠而迷理生然不迷無我
理也故不親迷苦理。


【疏】於自他二見至皆亦疎迷者意云此釋貪嗔及慢
非親迷諦謂於自身身見復起貪貪愛巳故若於他
入身上起嗔見他執我亦生嗔故云餘有何所知起
我慢等謂嗔他時名於他見解五起嗔慢者極成此
[006-0658a]
皆是迷苦理生緣自他身身見等生故名迷苦諦言
如次者有有二義一者自他起見二自他眷屬兩重
次第故云如次二者舉自他見攝彼眷屬不爾自見
與自眷屬不爾自見與自眷屬為他見所隔如何名
次。


【疏】五別起親迷苦理者即是疑身邊邪見及不共無
明名親迷苦理餘獨頭貪等五法雖別起有別行相
不能親迷故云不然。


【疏】然二取見法行相深遠乃至何言迷苦諦理者此
意問云貪慢等行相不深取復不不親迷如何說言
迷苦理等准疏初解雖迷事亦是諦攝問一切法諦
皆攝盡無五諦故何乃言緣事生或而非迷諦也有
云言諦者意在於理故迷事者非是迷諦若約事諦
即寬通也故名迷諦。


【疏】除二見故者以果處起故。


【疏】五不共無明親迷集等者不共無明為親迷者自
行迷也以行相應者但由與他親迷俱故名親迷非
是獨行親也不取次相應無明通總別迷此唯約親
迷故取不共無明相應無明得通緣四諦理及緣迷
諦理故論只云親迷苦理次言唯也故通迷餘三也。


【疏】然實有身邊至略而不論者意云據別迷中諦諦
下皆有十煩惱明知身邊二見亦迷集等三諦望數
行中以說八通迷四諦所以略而不說也。


【疏】二取貪等准前苦應知者亦是疎迷以二見無故
[006-0658b]
不唯親迷者意說以二見集等三諦下無故所以不
准苦諦說言親迷也由此故知三諦下無身邊二見
二取貪等者等取嗔慢相應無明也。


【疏】無漏緣者意說嗔緣無漏法生。


【疏】無嗔苦集理故此不說者但說言嗔迷滅道不言
迷苦集若言緣事起嗔亦得言苦集事也但不瞋彼
若於佛起嗔即是嗔滅道也。


【疏】又解至不深取故者此且說不深取故言不迷然
不及前解豈有緣而不迷耶所以作此解者由嗔迷
是滅道故生增恚故故言不迷且約此道理說其實
豈有許緣而不迷也。


【疏】解以不緣理至名迷理惑者意說不可緣理即不
是迷理惑也嗔等雖不迷理而緣理生也亦如見戒
取雖不緣理亦緣理生也有云此意准解見戒二取
不說於嗔前解為勝者即指又解以前文從又解巳
後總見第二解。


【疏】如下忿等迷諦同故者下解忿等中亦有解約親
迷滅道等也亦有解忿等不緣無漏生但嫉等緣也。


【疏】疎遠如前說者意說從苦諦下見後生者亦是疎
迷時但總緣身中一切法為我也謂身中有三界法
種子故下地我見得緣上地法也隨我見後起於常
執而生於慢故有邊見及慢。


【疏】若此貪慢至亦名親迷諦者意說此說相應貪慢
與身邪邊三見俱起者即同三見亦見親迷故云隨
[006-0658c]
應如彼說相應言意除獨頭起者問何故但言三見
俱不言疑耶答行相別故境定故若嗔與疑三見俱
起者亦是親迷故云隨應如彼。


【疏】慢貪至迷無漏者意云慢貪隨滅道下煩惱後起
唯疎迷故。


【疏】嗔與疑俱起或獨頭起者意云此之二法若俱者
名相應不俱者名獨頭皆親迷滅道。


【疏】此約數總至准前應說者意云如上所說貪等俱
我見等名迷理者約數總說即諦諦下皆具十惑若
數別者身邊二見唯苦不通餘三諦即貪慢與我見
相應者亦不通迷滅道獨頭者評迷也。


【疏】但言滅道不說集者集諦雖無別我見等然貪慢
等以自體是集緣集得起不要須依別我見方迷集
諦所以不言集諦。


【疏】若餘獨頭起至四諦事者謂獨頭起者行相淺近
但迷諦體色心等事不迷於事若三見疑俱者至四
諦理者意說貪等與疑三見相應起者即是迷理惑
行相深遠親迷理故。


【疏】又嗔慢可成至無漏緣惑者此問意嗔慢親迷滅
道可成無漏緣惑且如滅道下有獨頭別緣貪如何
可成無漏緣惑今解由此不說貪無漏緣者以別緣
貪不緣滅道無漏生也諸論約別緣貪不名無漏緣
惑除此別緣貪以外餘相應貪等得緣滅道下惑起
但得名迷理惑可行迷也貪緣無漏生合是善性法
[006-0659a]
欲故知但可說迷無漏生是故。


【疏】云隨應如彼又由此不說至可爾者意云獨頭起
貪緣無漏者是善法欲不名緣彼惑若於餘煩惱獨
頭起者亦不了滅道故得迷也。


【疏】身邊二見至修道方斷者此釋通伏難云俱生二
見等既雖自迷苦諦理應見道斷故作此說俱生二
見等雖迷諦理以行相細難斷故修道方斷若嗔及
餘獨頭受等迷色心等別事生故唯修所斷。


【疏】與苦諦下二見等別者以見道斷苦諦下身邊二
見行相麤也此修斷者行相微細與見道二見別也
非是修斷我見等非苦諦下惑也但細不障諦觀也。


【疏】簡見獨行貪等至違諦觀故者以有分別別緣事
貪即是緣諦下惑生等此唯見斷違諦觀故。


【疏】親所緣者今不取之者意說夫煩惱起時皆變相
分即此相分是有體為親所緣若據此理一切煩惱
應皆名有事今不取之然約取枝質有無故故煩惱
隨本質名有事無事煩惱且如我見無所扙我質故
即我見名無事一分嗔等緣實境起名為有事等如
下自說然准下有二種有事無事一有本影合論名
有事無事二唯約本質名有事無事至文當如。


【疏】及此相應法等無本質我者約此我等本質言無
非是說本質言即謂有也以對法通取相應即攝盡
一切無事緣惑也問聖者達無豈有無事耶答此約
煩惱辨有無事。
[006-0659b]


【疏】此據執為論至非唯我見者對法言我見相應等
者約人執說不依法執若依法執說者非伹我見我
見俱亦通一切心心所何以故以法執寬遍故然我
見俱言此是設難而無我法二執俱起無一切心中
有二慧故。


【疏】若唯我見至便為大失此返難也若言我見俱法
亦攝法執盡者此四見及疑既與我見不俱應無法
執無法執者便成大過法執遍餘心心所何得疑及
四見是染而無法執所故是過也。


【疏】如前自俱由門說者意云疑與見等有不相應何
以故疑行不決與我見等相違五見展轉不相應故
非一心中有多慧故。


【疏】即極微者以教為本質也。


【疏】別有所託名者意云除影外別託名等為本質者
即無無本質者一切皆有也。


【疏】影像本質至名有無之煩惱者即約影像本質雙
即有本質或無故名有事無事也。


【疏】或直據本質名此二緣煩惱者唯約本質說如色
等即有如空華等即無若緣此起煩惱名緣有事無
事煩惱。


【疏】今勘無漏中不作得此後解者即大論漏無漏緣
中也反此下名緣有漏無漏煩惱等文不唯約本質
此意即說若唯約本質名有事無事亦應唯約本質
名緣有漏無漏煩惱設爾何失不然豈有煩惱而親
[006-0659c]
緣無漏耶以下文據質影二法名緣有漏無漏煩惱
故由有此例故不取第二惑直據本質文也。


【疏】所引諸有事無事論文應為義門勒之者如下所
引論文勒之不過七門明有事無事煩惱第一約瑜
伽云依見修煩惱分別有事無事第二依瑜伽五十
九約自十種煩惱分別有事無事第三即彼卷下文
約有事緣無事緣分別有事無事第四又云無境緣
有境緣分別有事無事第五又對法第五約有事無
事境分別有事無事第六以下文云者對法第五下
文約有所緣無所緣分別有事無事第七對法第七
約緣有事緣無事緣分別有事無事然煩惱所緣皆
顛倒虗妄據其境說明體有無故略明有事無事雖
多門分別聊勒七門用顯幽旨然復於一一門中一
有難者疏主重釋且解第一門。


【疏】所餘煩惱有事無事者即修道煩惱名有事也然
與彼見道惑相違故名彼相違以彼見道惑所取本
質都無有故。


【疏】重緣惑至亦名無事者意云見戒取謂緣煩惱而
生名重緣惑計合有事以煩惱有境體故然從我見
等說總名緣無事惑也。


【疏】修道雖有見境無事至名有事煩惱者意云准俱
生我見所緣我境雖體是無合名無事然以修道惑
中多緣有事虫所以相從總名緣有事煩惱次下解
第二門。
[006-0660a]


【疏】此以理論者意說疑無明若與我見慢俱時者即
名無事若與貪嗔俱時名有事故言通二種。


【疏】見修諸見至本質無故者釋所以也但是我見慢
等相應起者皆無本質不論見修我見等以慢與我
見俱時無本質也。


【疏】貪等少故略而不說者謂貪與我見俱時亦合名
緣無事以少故不說緣無事也謂貪多分緣有體法
起故以有解云五十九偏舉此二者以相顯故貪等
亦相從緣無事略不說也所以名不盡理故且以理
論之我見慢行所緣無故大意同前次解第三門。


【疏】有事緣至亦不相違者意云五十九下文但總說
煩惱名有事緣惑無事緣惑亦不別我貪等境名有
質無質等後文據總五十九文據別亦不相違即會
五十九諸見與慢等文也次解第四門。


【疏】亦云無境緣謂緣分別所計至廣大佛法等不稱
境知名無境也但緣名故如上界緣相似問何故但
言無境緣不言有境緣耶答計亦合有以易故不說
次釋第五門。


【疏】有事緣者謂除見慢及相應法外餘貪嗔等所緣
境界名有事次解第六門。


【疏】非有所緣至但本質無者意云顛倒煩惱心心所
等所緣皆無本質以顛倒虗妄橫推度故但約境辨
有無不據煩惱體說。


【疏】及緣過去所緣境界者意云准此三性心汎爾緣
[006-0660b]
過未等皆無本質不唯論煩惱所緣無法也。


【疏】有所緣至心心所者意說三性心心所汎爾緣現
在境即皆有本質次下解第七門。


【疏】所餘至以通見修者意云但除身邊二見及此相
應心心所等餘者並名有事煩惱以通見修者意說
有事不唯是修道惑見道煩惱亦通有事故云有事
以通見修也。


【疏】此之二見至相應亦然者意云此重釋無事惑也
謂對法舉身邊二見為首通取相應法名緣無事故
盡理也如此解釋前後所無故別椎徵深為有用。


【疏】有無事不但所本本質者意云如前有事中後解
唯據本質名有事無事今不依彼據本質說漏無漏
但取本影二境名緣漏無漏煩惱與有無事緣別不
可為例者如演秘說。


【論】自地者至所起名境者自下第十二大門緣事名
境謂緣自地煩惱所現相分似本質故說彼煩惱名
緣分別所起事境事即本體事也緣滅道等煩惱所
現影像不似本質是故但云緣名境煩惱不說緣滅
道體事煩惱此據一相說所以何前云緣無漏煩惱
是故應言緣滅道體境而言名境者影不似質故據
此一相得云緣名境煩惱。


【疏】自地煩惱緣依緣俱增者即能依心增彼所緣亦
增彼能依心也或可依緣俱起通能所俱相增也即
今種及理行功用增也。
[006-0660c]


【疏】此境本質亦由今時分別起故者由今熏彼種也
或由今時第八等分別變起也分別者即心心所異
名巳焉。


【疏】滅道深遠地處遠故者以滅道深遠煩惱不證故
得深遠名但依名緣也他地本質境遠亦依名緣所
變相分與質不相似也但名名境若自地法雖亦有
遠依名緣亦得增其本質以地法同故必與所證相
似然雖得又緣遠曾所受境亦得分明相質相似豈
同他界耶故知自地雖遠亦得名事境也。


【疏】或復名者至相分之名者此更解名境也名者即
相分家名此即亦由能分別心所起故名境也前解
名者即尋名而緣名此即是相名相一故與後解別。


【疏】謂有無異熟至皆如理思者意說此十煩惱幾有
異熟幾無異熟我有漏無漏等皆任思准然七隨眠
與八纏五蓋相攝者七隨眠者一欲愛二嗔恚三有
愛四慢五無明六見七疑隨眠八纏者一無慚二無
愧三惛沈四睡眠五掉舉六惡作七慳八嫉五蓋如
是煩惱纏達有情覆眾善法隨遂自身令不得解脫
得纏蓋隨眠名相攝者撿前十惑以相配攝解說根
本煩惱訖。

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六末
[006-0661a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