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6n0038 成唯識論疏義演-唐-如理 (master)


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二本



【疏】觀真勝義名無所得者無相分故名無所得。


【疏】此但偏遮有漏後得智亦有相者意云謂有漏後
得智有相分所以偏遮也問何名有漏後得智答從
[012-0829a]
前無漏根本智勢引生但假名後得智實非後得問
無漏後得智無相耶何謂不遮答無漏後得智雖有
相分無所取著故非戲論所以不遮也如疏云此亦
離彼相戲論者此釋不遮無漏後得所以也。


【疏】佛地有二說無此第一然彼一切無漏心合作法
者意云彼一切見道修道無學道根本後得二智故
師說云有義一切根本智等相見俱有有義本智等
見相無此即不然者此論但約見道智當體說故有
三師異釋故云不。


【論】若無彼相至名聲等智者疏有量破有義彈云作
此立因亦無因喻但應直責不須立量評云作量直
責理俱難詳所以然者前師但云無分別智無有相
分不言餘智無相何得而以色非色智為量及直責
今以理准文闕一重難之與答難云除無分別智餘
一切心等正緣境時應無相分名緣境故如汝無分
別智緣境之時前師答云設爾何失故論牒云若無
彼相名緣彼等難色等智展轉成立真見有相論不
言者以巧略文令生後智難色等智今為量云汝緣
色之智是有法應能緣聲等相是立宗法許無聲等
相故是因如緣聲等智是喻餘量准知。


【疏】以色聲智返覆比量義准可知者量云汝緣色智
應非緣色智無色相分故如緣聲智又緣聲智應非
緣聲智無聲相分故如緣色智為量可得。


【疏】如雖無親證無分別相至名曰證如者此文解謂
[012-0829b]
有難云若有相分名有所緣者且如無分別智親證
真如時應有親證無分別智相此師答云不爾雖無
親證無分別相然智證時有細相分與彼真如極相
似故名為親證非無相分但不同餘智麤相分故說
無相分。


【論】說無相取不取相故者此第三師護法正義按七
十三云問於無相界若取其相非無相取若無所取
亦不得成無相之取若爾云何名無相取答言說隨
眠巳遠離故此取雖復取無相界不取相故成無相
取問若無搆獲云何成取答雖不搆獲諸相差別有
所增益然取無相故得成取問若無搆獲無所增益
此取相狀云何可知答取勝義故取無相故五種事
相皆可顯現以為其相五種事相總瑜伽文問若不
分明可立為取何故不計諸取滅無答滅無無有修
作義故非修觀者依於滅無有所修作問若爾云何
證知其相答自內證智之所證知問若爾何不如其
所證如是記別答此內所證非諸名言安足處故以
不作如是記別。


【疏】此緣真智狹帶真如之體相起故者狹帶者是扙
託義猶如病人要扙強人之所䇿然後方起正體智
劣要扙真如體相方起故說狹帶也言帶有二義一
者帶影像相名為帶相二者帶體相名為體相無分
別謂雖無所帶影像相分然即狹帶真如體相名為
帶相所以者何正智見分不離真如是內證法故。
[012-0829c]


【疏】此亦不然非所慮託故者意云雖心王心所相扙
起時帶彼心所體相而起然心王不得名緣心所心
所非心王之所慮託故意說心王心所俱時緣前之
境境是心所慮託可是所緣心王雖帶心所體相而
起然不是心王所慮託故不名所緣有解云前難非
理彼心王不帶心所之體相故又解心與心所展轉
相緣帶彼影像名為所緣義亦無過如第八卷四緣
中解。


【疏】見即是道者道體即是無漏智一切諸佛皆遊履
此智方得成佛故說此智名之為道見者照也是智
之用。


【論】一真見道理即所說無分別智乃至總說一心者
下文說有三心見道一心見道者皆依此文真見道
說有三心者謂內譴有情假緣智等三心也論文既
言雖多剎那明知有多心一心不名多三心乃至名
多故故三心皆名真見道依此立也若一心師說云
雖多剎那而相等故既言約相等而明知唯有一心
也。


【疏】云漸頓一心多心分別者意云漸即多心頓即一
心也。


【論】實證二空至總說一心者此一文中含二師意且
三心師云既多剎那明知實有三心伹據所證真如
體相等總說一心其實有多一心師云既所證真如
是一明知能證智亦是一也言多剎那者以無間解
[012-0830a]
脫並一勝進道名多剎那據實一心。


【疏】即三心見道至一心見道支文者意云瑜伽五十
八據真見道中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見道
也三心師會云既有多剎那明知三心是真見道即
此三心家會五十八一心之文也若一心家云多剎
那者據無間解脫勝進三道名多剎那非無間道中
許有多剎那也。


【疏】然五十九文亦說見道三心至三品斷名頓者此
師會五十九文或可初入觀心即斷三品惑名頓也
又解云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即合上品
煩惱所知障一處斷故名之為頓。


【疏】人法俱異者此前師即說菩薩先證生空理後證
法空理先斷煩惱障後斷所知障先起生空遮智後
起法空細智若後師說菩薩見道中必不別起生空
觀但唯作法空觀即帶生空俱異者即人法障斷異
人法理證異故云俱異也。


【疏】且為二說者意云有二解名頓一云即初三心名
頓所謂一無間一解脫一勝進雖有多心長時相續
不出觀故故名為頓二云顯初二心名頓即起一無
間解脫除勝進從勝入劣不假起故故云且為二說
此即解此真見道中頓義合有十一說即初無間解
脫勝進三心差別廢立有十一解如別抄。


【疏】智為其相者體相也見以無漏智為體說一心見
道文也今以為證者證其頓斷一心之義。
[012-0830b]


【疏】此中互解二文者意說一心解三心三心解一心
文故云互解也且一心師解三心文云雖無間等三
心不同以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三心師解
一心文云據相等故總說一心其實有三心。


【疏】古德云此有三說者古德意說此真見道漸頓有
二師說今更加論中一真見道至故總說一心文為
第一說後二有義為二義總為三說者不然前無分
別智等文但是總標非是別解之義。


【論】一觀非安立有三品者有義今說三心為非安立
者對十六心若對一心無相見道名安立二空真如
四勝義中屬第三故詳曰雖有此理然諸教中並無
說是安立處故故知安立唯依四諦差別觀說與四
勝義立有不同不可為例故對法論第九云安立者
謂聲聞等隨自所證巳得究竟為欲令他亦了知故
由後得智以無量種種名句文身安立道諦謂於諸
諦中有如是忍如是智但約四諦辨安立也。


【論】內譴有情假緣智等者論言內等傳有二解一云
如疏自身名內故對法論云何遣各別有情假所緣
法智為相由此智相於自相續中有不分別我相不
分別者是除遣義也云何為遣各別法假所緣法智
為相由此智於自相續中有不分別色等法相餘同
於前故知內者但約自身說二云約界以辨內外初
遣欲界自地有情假第二遣欲界自他法假同在欲
界故說內言由言內人通自及他皆名內也第三遍
[012-0830c]
遣上界我法二假皆盡故說遍言詳曰後理雖通然
無所憑今依初說。


【疏】緣一切內外我法者外解我如彼計梵王為我是
計於他我外法者外五塵等言三心真見道義者是
計三心是真見道師義言以法真見道者法者放法
是放學義也。


【疏】此初汎說為相見道者即此論云二相見道此復
有二即總標是汎說也下有二師方是正解又約相
見道中決定有三心故說是相見道瑜伽亦說三心
緣非安立此明汎說相見道意。


【疏】又十六心法忍法智名法後二名類者且如苦法
智忍苦法智名法智苦類智忍苦類智名類智餘四
諦亦爾故四諦合有十六心即八觀真如八觀正智
觀正智者名類智觀真如名法智。


【疏】若曾上界善取相者意說菩薩於加行位中曾修
上下諦觀今住相見道中等能作前上下八諦十六
心觀即苦法忍智緣欲界四諦苦類忍智緣上二界
四諦即以類智了色無色界四諦法。


【論】法真見道至名相見道者問真解脫道既不斷惑
如何第三名法於彼遍遣隨眠答有二釋一云今既
假說非實斷證故不應責二云雖不斷種然除麤重
言遣隨眠亦何夾理詳曰後說應勝夫言法者放似
之義所法既無能能法何有雖知假說亦假似真以
除麤重似彼斷種假言遣惑故後說善。
[012-0831a]


【疏】隨自所斷障有四見分者問未審無間道有幾若
言有二理不應然然未見言文入真見道有二無間
若言是一不應有二見分無一心中二慧並起答然
無間道雖有一箇智有二用若起法空智以雙斷二
障故據所斷障義說一智有二見分之用解脫道中
二見分亦然故有四見分。


【疏】以自證分至體義無別者問為無為異何言無別
答無彼能緣所緣之別以自證分雖是能緣而非是
無為法之能緣故言無別有解真如是一切法體亦
是無分別智之相自證復是見相二分之體據此道
理說云無分別。


【疏】此中有別起無間解脫為六者意說相見道中七
心方得究竟唯三心斷煩惱所知於煩惱下品別起
無間解脫於中品所知障別起無間解脫於煩惱所
知上品共為一品亦別起無間解脫即有三無間解
脫共有六心並一勝進故有七心。


【疏】或後無間即前解脫即三無間至為五心者意說
三品起無間故三品不說有解脫道以後品無間即
是前品解脫道故更言解脫無間故三品中有三無
間並第三品中一解脫道有四心也以定無第四品
可斷故後解脫品名無間道即三無間一解脫道並
勝進今五心也於見道中方得究竟問何故伹說無
間不說解脫道耶答菩薩利根不別起解脫道。


【疏】如別抄有十四解者此解此見道章明見道頓漸
[012-0831b]
義彼處作如是說或約十三心名漸斷煩惱障有上
中下三品所知障亦然如斷煩惱下品時起一無間
一解脫斷所知障下品必起無間解脫餘品准知既
有六品故有六無間六解脫合有十二心又起一勝
進合有十三心名漸斷見道方得究竟是第一解又
從真入相除勝進有十二心名漸是第二解或復無
間即前解脫即十一心名漸是第三解或煩惱有上
下二品所知障亦有上下二品即四品障如斷一品
障時即起一無間一解脫斷此四品總起四無間四
解脫並一勝進即九心名漸是第四解或除勝進即
八名漸是第五解或後無間即前解脫即七心為漸
是第六解或約煩惱下品所知下品與煩惱所知二
上品復合為一品即障有三若斷時即起三無間三
解脫及一勝進總七心名漸是第七解或除勝進即
六心名漸是第八解或後無間即前解脫有五心名
漸是第九解或二障唯上下二品即起二無間二解
脫并一勝進有五心名漸是第十解或除勝進有四
心名漸是第十解或後無門即前解脫即有三心名
漸是第十二解或二障是第十三解或除勝進有二
心名漸是第十四解。


【疏】皆望第三品俱斷時人法執為麤細上下故者意
說下中二皆望第三品人法執上品者分麤細上下
故也即先斷名麤後斷名細先斷名下後斷名上。


【疏】然諸處皆先除上品後除下品者此者問前以下
[012-0831c]
答可知。


【疏】此望能治道至當體者意云此論據能治道能治
道劣故所斷惑名下品彼諸聖教望煩惱當體為論
所以上品先斷也。


【疏】以加行心意樂爾故者此第二師即說三心並是
相見道以真見道中但緣真如何得實有三心差別
菩薩加行道中發心擬於真見唯於一種法空理斷
障證真頓斷證不擬三心差別何得言三心名真見
耶。


【論】一者依觀所取能取至十六種心者問此二種十
六心諸論具有不答不定准對法第九說前十六而
不說後顯揚瑜伽說後十六心而不說前所以諸論
共有無者三藏解云觀行菩薩自有三類有一類菩
薩依前十六心而起觀行或一類菩薩依後十六心
而起觀行或更有一類菩薩通用二種十六心觀由
斯聖教各據一門影略互顯故今論主具說二種故
於諸論亦不相違。


【疏】此唯別立無間解脫至別立有十六心者於四諦
下各別起無間解脫如苦法智忍是無間道苦法智
是解脫道後後二智但印證前非別起餘諦准此故
四諦別立有十六心第一苦法智忍者然釋此名大
小乘別若依小乘從果為名此忍能生法智是苦法
智因得法智忍名如華菓樹後亦准此今依大乘從
因得名故對法九云苦謂苦諦法者教法智者方便
[012-0832a]
道中緣苦下教法智今現證苦諦無漏慧忍忍從前
苦法智所生故名苦法智忍此同彼論第二苦法智
者若准俱舍緣苦諦故名苦法智從境得名若依對
法從因得名具足應言苦法智忍智為存略故但言
苦法智證前所斷煩惱解脫也第三苦類智忍者謂
苦法智無間無間無漏慧生於前苦法智忍及苦法
智各別內證言後諸聖法皆是此種類此意說云第
三心生於一剎那各別內證法忍法智謂二心後乃
至無學一切聖法從此二心後得生故皆是此類言
有二種一者言二者言者即是意言當隨緣法忍智
時意道後諸聖法皆是此類由此說得名苦類智忍
釋曰類者流類俱舍云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
智此後境智與前相似故得類名雜集云由初二種
是後一切聖法種類解云初忍智是後所生之聖道
種類名苦類智忍第二解與俱舍同又顯揚十七名
種類智第四苦類智者此智但緣苦類智忍故雜集
云於苦類智忍忍內證印可故名苦類智。


【疏】忍前苦法智者忍者印忍忍前加行位中緣苦法
智由此此智通緣二境一緣加行位中智一緣真見
所觀真如真如極成故疏不說但言忍智即此見道
無漏忍從因為名因即加行位中緣苦法智此忍從
周智而得智名名苦法智忍。


【疏】苦類智印可緣苦類之智者意云此苦類智即印
可前苦類智忍名苦類智即重印可第三智云是我
[012-0832b]
所緣是無漏智審智第三智於前法忍智各別內證
又解或亦緣前法忍法智印即印類忍所緣之事不
緣類忍名印類忍法忍法智是第三類忍所緣事也
即第四智印故云印類忍所緣事。


【論】八觀真如八觀正智者此即明智所緣分齊也故
對法云有二境界謂真如及正智法智品道真如為
境類智品道正智為境。


【論】云法真見道等者疏有二釋有義彈初解云此論
對法皆云類忍於法忍法智各別內證即巳總法無
間解脫二自證分又云類智印可類忍不說類智別
證法智如何乃言法真見道解脫自證今作兩釋一
云法忍法智別法真見道中無間解脫見分緣如類
忍總法無間解脫自證緣智然未決定類智重法審
決印時亦同類忍法二自證二云前三如前第四既
云印可類忍由是總法無間解脫證自證分緣自證
分二道之中自證緣見四緣第三今苦類智忍既法
自證第四緣忍明法二道證自證分但說法見及自
證者略不論之義必應爾詳曰即言法者但法真見
緣如智別不據法彼別別行相以真見中無別行故
第三雖但證前二智第四亦然或緣第三然只是智
而緣於智據此一邊別配二道不緣三四解行以分
故亦何失故論結云差別建立名相見道若第三四
俱雙法前二道自證差別之義而不顯也若法二道
證自證分有理無文或亦無失文省略爾。
[012-0832c]


【疏】印前智故差別立也者問前二心俱法見分後二
心俱法二道自證分未審有何差別答法忍類忍前
無間見自證法智類智俱似前解脫見自證分緣而
不印可故有別也。


【疏】又解至此即總法等者俱法緣如不分二道見與
自證名總法也。


【論】二者依觀下上諦境別立法類十六種心至二現
觀智者意云現前界有四諦不現前上二界合有四
諦現觀忍通現前不現前現觀智亦然忍是法無間
道智是法解脫道亦如觀欲界苦諦名苦法智忍苦
法智觀上二界苦諦名苦類智忍苦類智苦諦既爾
餘諦亦然此十六心並法見分緣真如也故現觀忍
屬法忍類忍現觀智屬法智類智所謂類者即上界
是下界類也。


【疏】第二現觀位者意云似法類智生時是見道後得
智是後得智故云第二現觀位也謂忍可欲樂智者
即苦法智忍苦類智忍也餘諦亦爾現觀決定智者
苦法智苦類智餘諦准之此二俱是相見道中後得
智故云是現觀邊智諦現觀也又按瑜伽五十五云
現觀邊智諦觀等者解云現觀者真無漏智邊者後
也智諦現觀者後所得智通有漏無漏意說此後得
智向真見道正體智後得智也故瑜伽云當知此智
第三心無間從見道起方現在前緣先世智曾所觀
察下上二界及二增上安立諦境似法類智世俗智
[012-0833a]
攝通世出世是出世間智後所得故如其次第於一
一諦有二種智生一謂忍可欲樂智二謂現觀決定
智如是從前現觀起巳於下上諸諦中二二智生釋
云緣先世者略有二解一云緣見道前加行位中世
俗智若所觀察下欲界地上色無色二地煩惱即苦
集諦及二增上即滅道二安立諦境意說先加行位
中曾觀察下欲苦集上二界苦集煩惱等也及二增
上安立者即是滅道無漏諦為世俗智現緣不著伹
為增上緣發起世俗智緣安立諦境二云緣前真見
亦名曾觀察以放真見緣下上地及二地中所有增
上安立四諦以之為境似法類智世俗智攝者此智
是世間世俗智以似他無漏法類智故云似也以放
似他故名為似即相似也又按顯揚第十七云從此
諦現觀巳上於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淨智生
謂於欲界苦諦生二智一者現觀審察智二者現觀
決定智於色無色繫苦諦亦有如是二智約此道理
說在修道位釋曰四諦二智同五十五亦不由加行
有十六差別然隨觀諦所作有此差別故真見道中
亦可說有十六心也。


【疏】言此約行差別說者意說此論中約二諦法智類
智行解不同而有差別故唯是相見道也。


【疏】現前界者約近遠以論也故欲界為近餘界為遠
又云若於欲界身而入見道即欲界四諦為現前界。


【論】若依廣布聖教道理說相見道有九種心者意云
[012-0833b]
菩薩不作此觀但依聖教名言施設安立九心此即
唯有言說無有觀行意云菩薩雖於前見道不作此
觀然聖教中既有安立九心之言所以菩薩亦須學
也即是依彼二種十六心止觀假說次下文中即是
辨假說之意也。


【疏】五十八末至如彼抄說者意云如前有兩箇十六
心今時八諦總合為四諦以法忍類忍為一以法智
類智為一故四諦下有八心即每諦皆有二心四諦
成八心相應上總為一故總有九心問既有兩箇十
六種心即合都有十六忍十六智如何疏云八忍合
為四八智合為四各各忍智合說耶答以八諦所觀
法類是同所以合八諦總為四諦故合十六心總為
八觀問觀既有八八相應止豈非八耶何故乃言總
說一心答與觀相應雖有八止之義是同故合為一
故疏云此依慧別俱定唯一如瑜伽抄解。


【論】觀順非止者順猶勝也即見道中觀勝止劣也勝
故開多劣故合一。


【疏】依真之義假說相見道等為無間等者意云此文
會違論釋相見道依真假說所由此相見道依世第
一法無間而生者但是假說實非斷義也故顯揚云
從第一法無間有三心生斷見所斷一百一十二種
煩惱又對法云謂世第一法無間苦法智忍等十六
心生斷見所斷瑜伽五十五云世第一法無間生三
心斷見所斷如是等文皆約相見道依真假說從第
[012-0833c]
一法無間而生據實非無間實能斷而言無間及能
斷者皆是假說非實如是此有會也若據實而言即
從前世第一法無間真見道有生真見道後即生三
心相見道次生十六心等故菩薩在相見道中學前
真見斷證之事故是假立問既是假立何故須學答
為欲遍知二障二我故。


【疏】此有三因者意云釋上假說所由謂彼三心真見
道後方得生故十六心非安立後方得生故論云非
安立後起安立故也分別隨眠真巳斷故故知假說
非實斷證。


【疏】非安立因不遍三心者以三心相見道是非安立
故故不得將非安立因證於三心非真見道伹可以
非安立因證十六心非真見道。


【疏】本頌何故但說於真至今依見分說者意問云本
頌何故不說三心十六二種相見道但說真見道耶
答說真見道者為證識性故識性即真如是無分別
智見分所證故此唯約見分說不約自證分次自證
識相亦是自心故但說見分緣如不說自證緣如也
若說自證緣者有是緣於見分見分是依他起攝所
以不說自證緣見分緣真如真如有是真見道也若
說相見道有是緣智依他起收。


【論】諸後得智有二分耶者所言諸者謂有三心後得
智及緣兩重十六心諦觀後得智亦有緣事後得智
等故言諸也。
[012-0834a]


【疏】眾生識上聲色等相生者謂有情識上有聲名句
等生聲即是色蘊攝故說眾生識上有色也名句等
是行蘊收界處准知。


【論】有義此智見有相無者此第二師亦同初師說云
佛亦無十五界佛不說法既無相分即無五根五塵
根塵既無亦無五識所依根塵既無能依五識不起。


【疏】佛地論至二師之義者意云彼第一師同此論第
二師義彼後二師同此論中第三師義問彼論中後
二師義如何差別答彼第二師總言無漏智有見相
不論根本後得若據第三師分別云根本智無見相
後得許有故成二別。


【論】聖智皆能親照境故者此師意說後得智親取心
外本質法不變而緣故無相分。


【疏】如彼四句廣說者按彼七十三云有思惟真如不
觀真如謂真見道中菩薩以根本智觀真如也有亦
思惟真如亦觀真如謂相見道中菩薩有以後得智
觀真如等有不思惟亦不觀真如謂餘散心等。


【論】又說此智分別諸法等者按佛地論第三師云無
漏無分別智相應心品無分別故所緣真如不離體
故如照自體無別相分若後得智相應心品有分別
故所緣境界或離體故如有漏心似境相既分明緣
照若無漏心緣離體境無似彼相而得緣者觀所緣
論不應說言五識上無似極微相故非所緣如是境
相同無漏心無漏種起雖有相似有漏法相然非有
[012-0834b]
漏如有漏心似無漏相非無漏故。


【疏】其他之心他身土等者此總舉三法一謂他心即
是他心智所緣境二他身五根扶塵三他人所變四
塵等此等離自體法不帶影像應非所緣緣。


【疏】緣色等時應緣聲等緣色等智不帶聲等相故者
量云緣色之時應緣聲等以不帶色等相故猶如緣
聲時。


【論】又緣無法至無緣用故者無法者是過未二世及
空華等類言等者等取不相應法若言後得智不變
相者緣無等時應無所緣緣非實體法無緣用故然
許彼智緣無得生故知後得緣無法時非無相見。


【疏】然有義事所緣三種差別者義者謂能緣觀心上
苦無常等義事者觀心同時俱有之法同一事業故
所緣者謂四諦非安立等謂此等法義如六現觀章
廣明故云如別抄說。


【論】六現觀等者現觀差別諸論廣明如章所敘對法
顯揚說十十八今略引之且對法第十三云建立現
觀略有十種謂法義真後寶不行究竟聲聞獨覺菩
薩法現觀者謂於諸諦增上契經等法中從聞他音
增上緣力巳得最後順解脫分善根所攝上品清信
勝解由法而得名法現觀義現觀者謂於如上諦增
上法如理作意增上緣力於苦諦等境巳得最後順
決擇分四善根所攝上品諦察法忍真現觀者由於
如上諦增上力巳得見道十六剎那所有聖道又於
[012-0834c]
見道中得現觀邊安立諦世俗智由出世智增長得
種故名得彼智而脩道位方得現前後現觀者謂一
切修道由見道後一切世間出世間道智皆名後現
觀寶現觀者由佛聖弟子於三寶所巳得決定證清
淨信謂薄伽梵是真正等覺者法毗奈耶是真善妙
說聖弟子眾是真障行者不行現觀者謂巳證得知
聖所愛戒所攝律儀由得此故此所對治那落迦異
熟等必不復行永盡不行故名不行現觀究竟現觀
者如道諦中究竟道說謂巳息一切麤重巳得一切
離繫得如是等聲聞現觀者謂前所說七種現觀從
他聞音而證得故名聲聞現觀獨覺現觀者得前所
說七種現觀不由他音而證得故名獨覺現觀菩薩
現觀者謂諸菩薩於前所說七種現觀哀戀眾生不
於下乘而出離故然於菩薩極喜地中入諸菩薩正
性決定是名菩薩現觀又按顯揚十七云又此現觀
差別有十八種謂聞所生智思所生智修所生智順
決擇分智見道修道究竟道不善清淨世俗智善清
淨世俗智勝義智不善清淨行有分別智善清淨有
分別智善清淨行無分別智成所作前行智成所作
智成所作後智聲聞等智菩薩等智然顯揚略標其
名而不能釋相傳釋云初之三智即資糧位中所有
三慧次下四種如名應知第八不善清淨世俗智現
觀者即是順解脫分位未能善解四諦理故解云但
不解四諦理名不善非是三性中不善也第九善清
[012-0835a]
淨世俗智現觀者即順決擇分位善解四諦理故第
十勝義現觀者即是見道修道無學道究竟道位智
第十一不善清淨行有分別智現觀者即是欲界之
智第十二善清淨行有分別智現觀者即是上界修
慧智第十三善清淨行無分別智現觀者即是見道
修道究竟道中緣非安立諦智第十四成所作前行
智現觀第十五成所作智現觀第十六成所作後智
現觀者如次配加行正體後得三智解云成所作者
所斷證作事成辦非是四智中成所作智也第十七
即是彼聲聞所有現觀智第十八即是菩薩所有現
觀智又依彼論第十四中釋此中九云此中不善清
淨世俗智者即是順決擇分智善清淨世俗智者即
是出世後得世間智勝義智者即是見道智也又不
善清淨相有分別智善清淨相有分別智善清淨相
無分別智又成所作前行智成所作智成所作後智
解云此明十八種現觀中九種智差別今且明前不
善清淨等三智差別也言未斷煩惱生非煩惱對治
者意云加行智未斷煩惱即生非煩惱對治者此智
不能斷故非對治煩惱言巳斷煩惱生非煩惱對治
者即後得智從真見道後生云巳斷煩惱生非煩惱
對治法者以後得智不能斷惑也言斷煩惱生是煩
惱對治者正是見道智也餘文解言中三差別者即
此三種由有分別無差別故世俗勝義智性差別者
解云有分別言攝得前二無分別言唯攝第三世俗
[012-0835b]
言亦攝前二勝義言唯第三故三差別收言後三差
別者此三種顯示斷前正斷及後智性差別故斷前
者即加行智見道前智正斷者正體也後智者即後
得智真見道後智故三差別今以顯揚第十四文配
位為正又按攝論第六云現觀大小二乘有十一種
差別不同故本論云菩薩現觀與聲聞異由十一種
差別應知一由所緣差別以大乘法為所緣故二由
資持差別以大福智二種資糧為資持故三由通達
差別以能通達補特伽羅法無我故四由涅槃差別
攝受無住大涅槃故五由他差別依於十地而出離
故六七由清淨差別斷煩惱習氣淨佛土故解云二
乘人斷煩惱不能淨土菩薩人斷煩惱習氣即能淨
土故二別也八由於自他得平等心差別成熟有情
加行無休息故九由生差別生如來家故十由受生
差別常於諸佛大集會中攝受生故十一由果差別
十力無畏不共佛法無量功德果成滿故。


【疏】喜能明利別有分別者問何故不與樂受相應答
思現觀是欲界中思慧思慧唯在意識中有故欲界
第六識唯有喜憂捨三受相應所以第六識中無樂
受若色界中意識有樂受上二界無思慧又欲界中
若得聞法意識領解喜受相應故云喜能明利別有
分別也。


【論】言加行道中觀察諸法者此文約前資糧道亦名
加行道故論云非前資糧無加行故云此文不約四
[012-0835c]
善根名加行道也。


【疏】思能生修者由資糧位中思所成慧能引生𤏙等
修慧。


【疏】自相者下中攝故未廣緣故者意云以下中品思
不能廣緣但能任運生緣自相故云自相者下中品
攝若能廣緣無常等共相即上品思收。


【疏】雖如亦是諸法自相未證之時但共相者意云若
根本智緣真如時親證如故真如名自相若加行位
及後得智緣真如時以不親證故真如但名共相攝。


【疏】雖亦觀一切法無我等多分有分齊觀者意云此
加行位𤏙等四善根雖觀一切法無我等而有分齊
但依一之法觀或四諦別緣為苦無我等不能廣分
別故不立現觀也。


【論】謂緣三寶世出世間決定淨信者意云世間信者
謂信有漏因果出世間信者即緣無漏有為無為等。


【疏】立為不壞信故者意云立無漏信為四不壞信謂
於三寶生信及淨戒生信名四不壞信不為所緣之
所引轉名為不壞。


【疏】是等流故者四善根是見道現觀之等流也以不
同見道現觀故。


【論】現觀智諦現觀者意云智者即是能觀之智諦者
即是非安立諦此智現觀緣非安立諦故名現觀智
諦也謂一切種者即真如以真如與一切法為體故
以真如名一切種。
[012-0836a]


【疏】謂在何位伹緣非安立至故言一切種者此現觀
即是根本後得二智言一切種者謂是真如即是根
本智所緣緣言非安立者即是三心見道是後得智
境既不是緣事後得智是故根本後得俱名無分別
智也言見修道二智者即是見道修道中根本後得
二智也。


【疏】現觀邊智諦現觀者初現觀者即是真見道非安
立諦名現觀也下現觀二字者即是六現觀通號邊
謂後邊也此安立諦即非安立諦之後邊也謂智諦
現觀後諸緣安立世出世智者意云智諦現觀是真
現觀後緣諸安立世出世之智也智者緣安立諦之
智諦者是安立諦此安立諦智是非安立諦後智故
云謂智諦現觀後諸緣安立世出世智也。


【疏】此通有漏無漏者此第五現觀據實唯無漏言通
有漏者且如從真見後智無漏後得智緣安立諦十
六心從此後起有漏智亦能緣十六心安立諦故言
通有漏此在真見道中能具緣十六心安立諦若全
在修道位即不能具知安立十六心或作一心二心
等觀以有漏智劣故又初出見道無漏心時亦不名
修道是見道攝從初一念起有漏世俗智時雖名修
習未名修道要經多念智修習方入修道也。


【疏】盡無生智等為自性至菩提分法為自性者十智
者謂苦智集智果智道智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
盡智無生智也據大乘中說阿羅漢不得十智但說
[012-0836b]
煩惱漏盡之處名盡智又起智緣擇滅無為煩惱不
生處名無生智即佛身中亦有十智若小乘中有不
退種姓阿羅漢亦具十智以煩惱更不生故若退種
姓阿羅漢唯得有九智不得無生智以更退起煩惱
故然小乘說世俗智唯有漏今大乘說亦通無漏縱
是無漏緣事智亦是世俗智攝或取三十七菩提分
法為自性也。


【疏】可取如上取說至不同等者意說諸論所說現觀
或六或十或十八增減不同者可准上兩說和會今
按對法顯揚唯識說有增減者據義各別亦不相違。


【疏】真攝第四少分至亦通修道等故者意云但攝第
四根本智少分不攝後得智唯攝見道不攝修道故
云少分。


【疏】其相見道收第四少分至亦通修故者意云此相
見道攝彼第四後得智少分不攝根本智唯攝相見
道不攝修道又攝第五後得智全不攝世俗智全又
攝相見道不攝真見道及修道等。


【疏】第二第三至故不相攝者此說不攝餘四所由理
亦究竟義意易了故此不說第二第三約俱有出體
不說自性故不相攝此中許且令借亦與十八相攝
差別具如別章故不繁述。


【疏】轉先所依生餘依故者所依者謂身也即轉却異
生性所依之身即轉得無漏聖性所依之身。


【疏】由此般若樹自相續故者若佛身四智即名覺樹
[012-0836c]
敷榮故菩薩身中智慧亦名為樹也始從證得更不
退轉故名相續。


【疏】王此洲花果也者若實佛果即是菩薩四智心品
及大涅槃并一切智一切種智及無漏離繫果等也
此皆是菩薩未成不得果實華果者即入初地巳去
由無漏勢力傍資地前資糧位以前有漏故一切業
令感得十王十王位乃至菩薩華報果華即是果也
若至初地巳上更不造新業故資舊業也。


【論】得諸平等者無性攝論第六云得三種平等一者
得有情平等心性者遍見一切有情等無我故如有
說言一切諸法皆如來藏二得一切菩薩平等心性
者得彼菩薩意樂平等性故三得一切佛平等心性
者得彼法身平等性故佛地經中有十平等如前巳
引又有解云得一切有情平等者菩薩觀眾生無性
無有親疎故得一切菩薩平等者菩薩見諸菩薩無
高無下等心恭敬故得一切如來平等者佛佛皆同
故然此論中云初地菩薩得諸平等者約三平等說
未約十種平等說何以故此十平等是第七識中十
平等也問初地菩薩雖得平等性智而修道我執未
伏至第七地中方伏之第八地菩薩方得十種平等
而生如來家而善達法界耶不答生如來家是根本
智善達法界是後得智之用也了俗證真是後得用
故。


【疏】即常生在他受用土中如梵網經說者即梵網經
[012-0837a]
為第二地菩薩說菩薩戒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
臺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即是加行位中所見化
佛一華百億國一國釋迦者即是凡夫異生所見化
佛若為初地菩薩所現他受用佛即今云我今盧舍
那方坐蓮華臺周迊百華上復現百釋迦等若為第
三地菩薩等所現應言周迊萬華上復現萬釋迦等
問何以爾者答以初地菩薩生他受用土中坐百葉
華所見佛亦坐百葉華若二地菩薩坐千葉華所見
佛亦坐千葉華若三地菩薩坐萬葉華所見佛亦坐
萬葉華以此准知又准仁王經云若菩薩住百億佛
國中作閻浮四王天王修百法門二諦平等心化一
切眾生若菩薩住千佛國中作忉利天王修千法門
十善道化一切眾生若菩薩住十方佛國中作炎魔
天王修十萬法門用四禪定化一切眾生若菩薩住
百億佛國中作兜率天王修百億法門行道品化一
切眾生若菩薩住千億佛國中作化樂天王修千億
法門修二諦四諦八諦化一切眾生若菩薩住十萬
億佛國中作他化自在天王修十萬億法門十二因
緣智化一切眾生若菩薩住百萬億佛國中作初禪
王修百萬億法門方便智願智化一切眾生若菩薩
住百萬微塵數佛國中作二禪梵王修百萬億微塵
數法門雙照方便神通智化一切眾生若菩薩住百
萬億阿僧祇微塵數佛國中作三禪大梵王修百萬
億阿僧祇微塵數法門四無礙智化一切眾生若菩
[012-0837b]
薩住不可說不可說佛國中作第四禪大靜天主三
界主修不可說不可說法門得理盡三昧同佛行處
盡三界源教化眾生如佛境界故知仁王經中三地
以上約倍倍論之故言三地有十萬四地有百萬等
乃至十地住不可說不可說佛國中等問若三地以
上約倍倍說者何故言初地菩薩坐百葉華三地坐
萬葉華耶答十地論中以見梵網經說二地菩薩坐
千葉華遂說初地坐百華三地坐萬華等其實三地
以上即約倍倍說之此即會十地論文又盧舍那佛
所坐大華臺由如風輪若千葉華由如水輪金剛輪
等一華百億國由如地輪安住而教化故。


【疏】一剎那頃證百三摩地者謂此菩薩得初地時即
於一剎那中一時證得一百三摩地故於一念中得
又解證得百三摩地者唯證得一定於一定上有百
三摩地作用故菩薩證見道時一念證得十百種事
不約前後若前後知十萬種事一念唯知十百種事。


【疏】以淨天眼見諸佛國者即於一念中得見一百佛
三千大千界。


【疏】三動百世界身亦往彼佛界者皆唯一念不約前
後問菩薩往百佛界為化身能往為實身能往答化
實俱能往百佛界放大光等者即放光照百个佛國。


【疏】四化為百類普令他見者初地菩薩或化作金銀
七寶色聲青黃等百類物與有情令得見與第九別
者第九但化作百佛身故是不同。
[012-0837c]


【疏】五成熟百類所化有情者菩薩於一念中化百類
有情令根成熟問菩薩云何於一念中成熟百類有
情耶答菩薩於百法明門深以悟達有情根前聖為
加持故於一念修得成熟一又菩薩一念說法百類
有情成中說四名得成熟亦何爽理又云或住多時
方可成熟如言一時佛在其力說法非唯一念時今
言一念非唯一剎那。


【疏】六若欲留命得百劫住者然初地分段身壽命得
三五劫住若欲更留得百劫住而菩薩留身百劫住
而分段為留變易為留分段身若論變易二義亦能。


【疏】見前後際百劫中者有兩解一云見前五十劫見
後五十劫名見百劫事二云見前一百劫後亦見一
百劫故名見前後際一百劫後解正。


【疏】智見能入百法明門者法門即能詮教教詮苦無
常等故喚教為門。


【疏】九十身皆能現百菩薩眷屬者但約一箇菩薩本
身一時化作菩薩百眷屬圍遶菩薩本身令有一百
一身。


【疏】二加能入百佛世界亦動百世界中攝者意說能
入百佛世界即是前身亦能往也入與往其義一也。


【疏】三加照百佛世界者即是前放大光明文也。


【疏】彼論文中亦合入照百佛界等一處為釋者意說
此論中成熟百類所化有情亦合攝入彼論照百佛
界等中一處釋之既不一處明故知釋論者失。
[012-0838a]


【疏】十種發心等者所指彼論文廣故不引文。


【疏】又作阿賴耶識依他性觀等者按五十一云此雜
染根本阿賴耶識修善法故方得轉滅此修善法若
諸異生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聖
諦現觀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未得法眼便能通達
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此未見諦者意說未見諦者不
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阿識何以故於諸諦中未得
法眼故修如是行巳或入聲聞正性離生或入菩薩
正性離生達一切法真法界巳亦能通達阿賴識當
於爾時能總觀察自內所有一切雜染亦能了知自
身外為相縛所縛內為麤重縛所縛釋曰資糧加行
異生緣彼眼等轉識此有二義一三乘通說理實大
乘亦緣第八作唯識觀二質影不同賴耶為質轉識
為影隱質談影云緣轉識問二乘云何能觀賴耶云
入聲聞正性離生通達賴耶答有二義一據不定聲
聞性人根熟者說彼入自見後迴入大能達賴耶定
性不然二約種子賴耶識言三乘皆能知苦斷集廣
如瑜伽論鈔所言賴耶者且約七地巳前說若至八
地巳上亦名異熟識觀觀識從緣如幻不實名依他
性觀心外境無名唯識觀問初地菩薩得十百門未
審攝得幾道耶答若見佛國即天眼通若動佛世界
是神境通若見前百劫事是宿住通若見後百劫事
是死生智通八淨天耳聞佛說法即天耳通知有情
所樂聞何法而便為說是他心通未得成佛無漏盡
[012-0838b]
通。


疏第十卷。


【疏】住出地心等者問初入地心既是見道住出地心
後是修道未審相見道在於何心答今以理推徵相
見道在於住心從真入相故。


【疏】為斷餘障證轉依等生起下文者即此論文云為
斷餘障證得轉依復數修習無分別智論文即是生
起廣解為斷餘障轉依之義今但總標生下略釋文
也。


【疏】然非唯智是修習位乃至略不說餘者意云此修
習位非唯取此無分別智而為修習位體然亦取修
習位中十波羅蜜為修習位體問何故論中說修習
位唯取無分別智不說餘法耶答即從所緣能斷道
說緣者藉也即修習位從所藉無分別智能斷惑故
所以此位偏說無分別智略不說餘法或所緣者即
是真如既對所緣真如即說能緣無分別智斷惑之
道為修習位故不說餘十度等法。


【疏】遠離所取名為無得者謂所取境是能緣心之所
得今離所取名無所得遠離能取名不思議者其能
取心名為思議今心智既無能取名不思議。


【疏】或有漏分別說為戲論者且如童子戲於沙土之
上終日無益此有漏法亦復如是終日駈馳順於生
死終無有益故名戲論然如無漏之法能斷於漏故
壞生死非戲論也。
[012-0838c]


【疏】妙用者此無分別智凡不能為皆悉佛妙有大勝
用非要神通名為妙用。


【疏】違細名麤違輕名重者菩提涅槃是微細法不同
煩惱障麤重之法得細輕名重者二障障正道故名
麤重麤重之義諸論不同有其兩說一者二障種子
於無漏法性無堪任違細輕故說名麤重有實自體
二者二種所引無堪任性與五蘊法非一實五蘊無
別自性違細輕故亦名麤重今此頌中說前非後有
種體故。


【疏】所知障種名麤重乃至若論煩惱非種麤重亦地
地斷者及非種麤重者即是二障之上無堪任性是
也若所知障地地之中起法空智無間道斷也若煩
惱種十地不斷者至金剛心方斷若煩惱上無堪任
性亦十地之中地地斷若所知障與煩惱障同種別
種今應分別亦所知煩惱同種生者十地之中地地
起法空智無間道斷所知障種煩惱亦隨斷起法空
智解脫道斷所知障煩惱二障之上無堪任性以所
知煩惱同種生氣分同也其煩惱障若與所知障別
種生者即十地之中地地起法空智無間道斷所知
障種兼斷煩惱障上無堪任性煩惱種至金剛心始
斷起法空解脫道時唯斷所知障上無堪任也問若
無間道能斷煩惱障上無堪任性者何故此論云無
間斷惑種解脫道捨無堪任性耶解云論即約斷二
障同種者說故亦不違若據別如前釋。
[012-0839a]


【論】此能捨彼等者此無間道捨二障麤重至解脫道
得二轉依轉依者謂菩提涅槃或可頌意但說涅槃。


【論】依謂所依即依他起與染淨法為所依故者意說
第八識與染淨法為所依也不約與七為所依故若
約六七識為所依者若六七正起染時可與染法為
依正相唯如何得與染法為依或六七起善心時可
與淨法為依如何與染法為依故唯取第八為所依
也故說第八為染淨依真如為迷悟依。


【疏】總為別依者意說總第八依他與染淨別法為所
依染即依他上遍計淨即依他中圓成若爾是依他
唯第八識耶答又解依他又通一切有為法皆是依
他從緣生故今約無間與染淨二法俱為所依即唯
第八餘色心等有間斷故。


【疏】同攝論果斷分解轉依者意云如攝論中有十分
義解轉依果今此果斷分即是彼十中一數也彼果
者即是菩薩斷果斷者即是涅槃由斷煩惱得涅槃
故。


【疏】轉謂轉捨至轉依依士釋者意說第八總依他與
染淨別法為所依即依他轉染得淨故依他是轉染
淨之所依即轉之依故名為轉依故依士釋也即依
他與二轉為依也。


【疏】又解此文依他事上至故名轉依者第二解云即
此依他起法與理為依由有依他起第八識故與能遍
計心為所依由能計心起計所執性而執邪道理若
[012-0839b]
起聖智斷染遍計性得菩薩智而即證涅槃真如故
說邪理及真理皆依他起事法故事為理依即將事
攝理如將苦等事攝諦名苦諦真如苦即是事法即
但名苦諦真如苦諦既然此論中說依他起與染淨
法而為依者是事為理依也即同小乘說小乘說一
切理法皆依事故此下論文云或依即是唯識真如
生死涅槃之所依故者此文即理之為事依唯是大
乘中不共義小乘無也問兩解所依有何差別答前
解依他起法為染淨依後解約事為理依故有別也。


【疏】無性云二所依止轉依亦持業釋者意云此依他
起事等有邪理執著有正理離倒即依他與邪理正
理二法為依若轉却依他邪理自巳正理得顯即無
漏起生正智所以轉字而屬所依依他故持業釋轉
即依故名轉依也即依他起一法能持染淨二法名
持業釋三藏法師有此分別又按無性本論第九云
二所依止轉依為相此中生死謂依他起性雜染分
涅槃謂依他起性清淨分二所依止即通二分依他
起性轉依謂即依他起性對治起時轉捨雜染分轉
得清淨分無性釋云二所依止轉依為相或依士釋
或持業釋解云二所依止即通二分者意說二分者
即是生死涅槃名為二分通二分者即依他起性依
他起性既與二分為依故知依他亦通染淨故云二
所依止即通二分也二所依止至或依士釋或持業
釋者意云若依他與染淨為依者轉染為淨名轉之
[012-0839c]
依故依士釋若依他起體通染淨者轉染得淨轉即
是依故持業釋。


【疏】然今能依所依合為轉依故無持業釋者若據其
文即不順若據其義義即無違意云攝論能所依合
說故通持業釋此論中能所二依別說故無持業但
有依主釋或可此論能轉與所依合名為轉依有依
主釋攝論唯約能依染淨轉即是依故持業釋此順
疏文不違理故。


【疏】今言依他起名轉依者至名為捨者意云此釋伏
難謂有難云所言轉依轉謂即是遍計圓成如何論
云依謂依他起耶答如疏自明流轉即虗妄遍計生
死還滅即菩提菩提即道諦是能還滅諦是所證寂
滅處俱依依他第八識也又有異師解轉依文云轉
者屬能轉道亦轉之依由能轉道轉所轉依名轉依
故今此解者相最顯了詳曰與轉為依名為轉依轉
即能依能依論說是染淨法云何轉言屬能轉道能
轉道者非是染故今釋轉者而有二義一云轉者屬
能轉道捨得二種轉之捨得依主為稱二云轉者屬
所轉捨得二種轉即捨得持業立名今依初義合言
轉依亦依主釋合言轉依者轉謂能轉依謂所依即
轉與依合說名為轉依也。


【疏】即真如迷悟依者迷悟是能依真如是所依即迷
悟之依亦依主釋。


【疏】悟此真如證涅槃者至能所依異者問生死妄計
[012-0840a]
與真如體別可與為依涅槃既與真如無別如何真
如與涅槃為依豈可一體之法而分能所依別耶答
執四種涅槃中初後二種涅槃體即真如不分能所
若有餘無餘二種涅槃由斷障所得此二涅槃即是
擇滅擇滅是假即依真如此假涅槃為能依真如是
所依故說涅槃依真如也。


【疏】金剛心後等者此釋頌中便證得轉依文。


【論】雖於此位至名法身故者此釋伏難難云如第一
師釋轉依言證得如斯二依果云何此中但說涅槃
不說菩提答而非此中頌意所顯頌意但顯唯識性
故又復頌既云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明知但顯
涅槃不說菩提也。


【疏】位有多種者即五位也伹說小分者不說餘位但
說修習位故言小分。


【疏】此無別體者意云總名修習位若說修十勝行斷
十重障證十真如即分十地十地與修習位無別體
也言總釋別位者即是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
證十真如若為別位即約此修十勝行別位以立名
十地故云總釋別位。


【疏】明十勝行即是廣前至是出世間智者問十度中
前五是福如何將十度而釋無分別智耶答其修習
位非唯取無分別智為體總用十度名修習位故入
十勝行廣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於義何爽。


【疏】俱行五蘊者但無漏戒名色蘊俱時身不名色蘊
[012-0840b]
以有漏故。


【疏】前劣者巳捨故者意云且如見道聖性對修道無
漏智名劣即前前劣後後勝也意難云若見道無漏
智斷分別惑名見道聖性即修道無漏智不斷分別
惑又捨前見道聖種有修道無漏智等應非聖性。


【疏】性能斷故者意說且如見道無漏智斷分別惑故
所以修道無漏智等斷分別也見道智不斷修惑修
道智亦能斷故云性能斷故又是見道無漏智之類
故若據此義即兼取巳後修道無學道無漏智種為
聖性於理為勝問且如分別二障種能生現行者立
為異生性不能生者不立為凡性何妨聖性但於能
斷分別惑無漏智種上立耶答此亦不然若爾如身
在欲界坐得無色界定巳離欲界上二界染此人既
即欲界中分別惑種不生現行未知此人是何界異
生攝亦不說此人有無色界分別惑種能生現行即
不說此人是無色界異生攝何以故以本所生身及
第八識是欲界故若言此人是欲界異生者此人先
伏欲界染即欲界異生性不成就故若救云此人所
有色無色界分別惑種依欲界第八識故種子不離
識故即此人是欲界異生者不然違前種子不成就
中若身在欲即上二界種子不成就亦不可說身在
欲界或在色界即用三界中所有分別二障種名欲
界等異生以界是繫義故今正義應言若身在欲界
欲界中分別惑種若能生現行不生現行為欲界異
[012-0840c]
生性若身在初禪即依初禪中所有一切分別二障
種無問生與不生立為初禪異生乃至有頂亦然。


【疏】各隨自乘所治既為凡性者如二乘人伹依所治
分別煩惱障種上立為異生性菩薩人依所治分別
二障種上立為異生性。


【疏】亦隨自乘能治至一空二空智種為體者若二乘
人即依生空智種上立為聖性若菩薩人即依生法
二空智種上立為聖性也。


【疏】非如二乘小人之聖性者若二乘即名小丈夫之
聖性若女人得預流等四果亦名丈夫之聖性性是
丈夫故若成此性種是女人亦名丈夫問依男身得
聖性聖性應勝依女人得聖性聖性應劣答女人但
得聲聞果不得獨覺菩薩也獨覺菩薩必依男身得
故然獨覺中部行獨覺女人容有種姓必不得麟角
獨覺麟喻獨覺出無佛世以神通力化三千界故非
女人所得。


【疏】此地名極喜地者未知此喜是何地喜答初禪二
禪喜及欲界喜若第三禪但有樂第四禪有捨受若
爾菩薩人見道要依第四禪第四禪唯是捨受如何
菩薩起下地喜心答菩薩欲入見道身在欲界若正
入見道即依第四禪在見道巳後起下地喜心身在
欲界起下地心斯有何失若爾由頓悟菩薩身生欲
界出觀巳後得起下地喜心且如漸悟迴心身生第
三第四禪中還依第四禪心得入見道出觀巳後如
[012-0841a]
何起下地喜心唯除借識力身在上地借下地眼耳
身三識等今解云第四禪中捨受亦得有喜且捨有
二種一順益捨二違損捨違損捨與憂相應若順益
捨亦假名喜非實是喜也且如第二禪中見下火交
起而生於憂亦假名為憂憂受初禪既斷故此亦如
是即捨受名喜二釋俱有理。


【疏】由得不住道者有兩釋一云菩薩得無住涅槃不
住生死不住涅槃名不住道若預流人厭生死樂涅
槃名住道二云約菩薩於在家或出家二道之中皆
不定故向作梵王帝釋長者居士婆羅門等或大魚
之身救其飢饉等或作師子虫鹿等身隨煩惱受生
化沙門比丘比丘尼像若預流人即住在家出家二
道之中出家即剃除鬚髮威儀具足若在家即受持
五戒等然菩薩不定住於一道名不住道問二乘人
及漸悟菩薩可許受持菩薩別解脫戒頓悟菩薩既
是大乘如何亦受菩薩戒耶答有二義一者為欲遍
學二為欲降伏二乘所以須受故頓悟菩薩先學大
後學小若漸悟菩薩先學小後學大。


【疏】一向預流行不成就故者如預流人不行十惡性
戒成就若菩薩行於十惡並見諸眾生先曾修善後
遇惡友更令造惡菩薩見巳恐墮惡趣即作是心彼
得生天自墮地獄作是心巳即斷命根故菩薩起煩
惱勝二乘無量劫悟道乃至偷盜邪行兩舌等罪皆
為利益一切眾生也。
[012-0841b]


【疏】亦非一來者然一來果大生唯有一生小生即有
四生謂兩箇中有菩薩不爾受無量生化有情類。


【疏】不還者更不於重生處生名不還果如先於欲界
或梵眾天生巳更不於此處生名不還果巳上皆然。


【疏】菩薩生欲界不退靜慮者意說菩薩得上地定而
不退定亦不起欲界潤生煩惱但由願力受欲界生
縱起煩惱助願受生亦不起煩惱過失故說菩薩安
住靜慮還生欲界。


【疏】菩薩減離無色界生者滅即是離意云菩薩離劫
無邊而更不生後。


【疏】或色界中巳證得威德菩薩等者初地巳上菩薩
皆名威德威德菩薩不生無色界意云非但菩薩威
離無色生於欲界亦有得威德定菩薩為利益有情
雖住靜慮而生欲界問何故菩薩不與無色定相應
生於欲界耶答以無色界非成熟有情處故。


【疏】由此菩薩善巧迴轉動故者善巧迴轉動者即是
方便巧能也此菩薩雖得上界定不退上界定還生
欲界故名善巧回動生於欲界。


【疏】唯有具利故喜至極喜故者彼論云二乘人唯能
自利不能他利不名極喜初地菩薩具二利故名極
喜也又二乘人唯證一生空聖性不名極喜菩薩人
能具證二聖性故名極喜故瑜伽七十八及解深密
經第四同作此說云成就大義得未曾有出世間心
生大歡喜故仁王經名為喜學十住婆沙始得法味
[012-0841c]
生大歡喜名極喜地。


【疏】無上二利初證聖處多生歡喜者疏引十地文隱
讀者難悟今按十地論云菩薩成就無上自利利他
初證聖處多生歡喜故聖處者即聖性也。


【疏】即與此二因同者自下別解初地具三因故生歡
喜也一初獲聖性二具證二空三能益自他具此三
義故生極喜也與此二因同者彼此二論俱有初獲
聖性能益自他二因故云二因同唯具證二空相一
因此論獨有餘所無。


【疏】四十七說此地善決定故者即疏中除却四相發
心分外其次巳下有六箇故字是也又按瑜伽四十
七云極喜住菩薩有四相發心一者何相發心謂勝
解行住巳善積集一切善根於菩薩行巳正超出略
說是相二者何所緣慮緣當來世菩提資糧利有情
事一切佛法諸佛所作此等圓滿三者發心何狀何
相何自性起謂諸菩薩發起一切菩提資糧隨順有
情一切菩薩成佛等事四發心有何勝利謂諸菩薩
發是心巳超過異生地證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
家紹如來種又云又現法中能起菩薩一切精進信
增上力為前導故又云引發十大願謂為欲供養最
勝有情說無上法引第一願為欲受持彼所說法引
第二願為欲勸請轉法輪故引第三願為欲順彼行
菩薩行引第四願為欲成就彼器有情引第五願為
往佛國見佛供養聽聞正法引第六願為淨佛國引
[012-0842a]
第七願為不離佛與諸菩薩常同一味意樂加行引
第八願為利有情曾無空過引第九願為證菩提作
諸佛事引第十願十願者按四十五云若諸菩薩願
於當來以一切供具供無量佛名一大願願於當來
護佛正法傳令不斷名二大願願於當來從都史天
下至般涅槃名三大願願於當來行菩薩行名四大
願願於當來普成有情名五大願願於當來普示世
界名六大願願於當來普淨佛土名七大願願於當
來一切菩薩皆同一種意樂加行趣入大乘名八大
願願於當來無倒加行皆不唐捐名九大願願於當
來速證菩提名十大願又四十七明初地中有十淨
修住法由是能令極歡喜住速得清淨一於佛法深
生淨信二觀有情唯苦起悲三誓令脫苦得樂起悲
四為救憂苦而行惠施五為利有情求世出世法而
無厭倦六無厭倦故善知諸論七善知論故善解世
間八即於如是正加行中而修慚愧九即於如是正
加行中得無退轉十以妙利養及與正行供養如來
又云又諸菩薩於此十法受學隨轉多修習巳復於
餘九增上戒等諸菩薩住從佛菩薩專精訪求一切
種道功德過失及神通樂無失壞道等此即開曉餘
九地也又云願見諸佛願生佛國如實稱遂又以見
佛成就有情善根迴向無上菩提由是三種清淨因
緣彼諸善根倍復明淨名修善根又云在在生處多
作輪王王瞻部洲得大自在得百法明門等是生處
[012-0842b]
戒等彼廣明威力故得大自在是威力故。


【疏】二障攝者意說此犯戒垢後十一障中辨煩惱所
知二障中當辨相攝。


【疏】淨尸羅至即通三種乃至此地巳滿者淨尸羅者
是梵語此云清涼意云若堅持戒即名清凉若破戒
者即心生熱惱然此第一解即不及第二解此中意
說若別解脫戒即能離性罪若定道共戒即能離犯
戒貪等煩惱性罪者但制不制皆結罪如殺婬等十
不善業若制有犯不制無犯名遮罪也如制不得婦
人同道行等雖第三地中得定增上然十地中皆得
定故若望定共戒即此二地既滿定障亦除然第三
地中斷定障名發光地者據定增上說此答外伏難
言通三種者所謂別解脫律儀道共律儀定共律儀
也然此三種律儀相望應作四句分別具別解脫與
定共戒相望四句云有得別解脫律儀不得定共律
儀謂今時持戒比丘唯受得別解脫戒不得上界定
有得定共戒不得別解脫戒謂諸外道雖得四禪八
定而不言別解脫戒等所以一切外道身中皆無別
解脫戒有亦得別解脫戒亦得定共律儀即如比丘
受得別解脫戒巳又修行至三乘須解脫分及須決
擇分中得上界定也第四句可知謂異生至等不受
禁戒者又將別解脫戒對道共戒相望作四句云有
得別解脫不得道共戒謂諸比丘雖受別解脫戒未
得入聖有得道共戒不得別解脫戒謂有羅漢果而
[012-0842c]
是沙彌乃至前三果人亦有是沙彌者此等雖得道
共戒而未得別解脫戒者亦得別解脫戒亦得道共
戒謂佛在世有比丘受解脫律儀於彼修行得入聖
道亦有小分先得四果後方受別解脫也有非得別
解脫戒亦不得道共戒謂餘凡夫亦不受戒不得聖
道又將定共與道共相望作四句者有得道共戒必
得定共戒有得定共戒不得道共戒謂餘外道而得
上界定無無漏道也第三四句同前第三四句可知。


【疏】或依別脫至根本罪故者此第二解解云今第二
地唯依別解脫戒說所以二地能令離三戒障隨戒
故名戒障三戒障者一加行二後起三根本如言殺
生先持刀杖向前欲殺名加行殺生巳後其罪增長
即名後起正殺之時名為根本此三障戒名為戒障
障別解脫戒也入二地時別解脫既得圓滿明知全
能離此加行後起根本三種罪障。


【疏】非定道共至後起罪故者意說道共戒不能離此
加行等三障問何故不能離此三障耶答此定道共
戒名隨心轉戒心有即有戒心無即無戒若不在定
即無功用而能防非今此別解脫戒一切時能除防
性罪遮罪加行後起根本罪立別解脫戒據防非故
所以說二地有別解脫戒而令能離三障等有解云
據防性罪遮罪加行後起根本罪立別解脫戒據防
性罪身語七支立定道共戒不依遮罪加行後起而
立定道共戒也若依此諸根本即是性罪此解有理
[012-0843a]
若不防性罪云何名定道共戒故俱舍頌云從一切
二現得欲界律儀從根本恒時得靜慮無滿釋曰一
切謂加行後起根本三時名一切也二現者心境二
法在現在世名二現也心唯是情境通情非情此通
性罪遮罪也依此深防立欲界別解脫律儀從根本
恒時得靜慮無漏不防遮罪加行後起也。


【疏】又論性戒至餘論皆同者此第二解初地菩薩必
不犯性罪少分犯遮罪作雖意護持時有小分誤犯
又初地菩薩不同初二果初二果人猶有妻拏菩薩
不爾所以於性罪畢竟不犯但於遮罪而有誤犯有
云初地菩薩猶實有妻拏未見文更撿餘文設有皆
是示現故淨名云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
樂遠離。


【疏】無性云至無色名等至者此文且據增勝現說而
不盡理以色界中定慧均故所以名等持以無色界
定慧不均但名等至即等離沉掉持心一境故名等
持若於定中正受定境現在前故云名正受現前。


【疏】三呪四能得忍者以小文句請佛加持能除定障
故名為呪能得忍者即以文句讚歎菩薩所有功德
於菩薩道速得不退及能修證無性法忍言遲鈍性
者即下闇鈍障也由闇鈍故於其三慧而有妄失故
得障名。


【疏】今此地無妄彼法名大法之總持者大法者謂教
法也總持者謂念慧也由念故不妄此教法名大法
[012-0843b]
總持。


【疏】謂以聞思修三慧至親能起二者意云謂依定及
總持為因發起無盡聞思修三慧照了大乘法因得
定斷障聞思轉勝故云發無邊妙慧光妙慧光者即
聞思慧也問定是修慧聞思是散慧豈可依定心發
起散心思慧耶答有二解一云聞思慧依定起者即
在定中義說有聞思慧也謂於定中能緣聞名故假
名聞慧能緣義故假名思慧據實而言實是修慧必
無散聞思慧也第二解云即疏中有文謂因得定斷
障聞思轉勝非由定力親能起二因得定斷障者因
聞思得定因修慧斷障此中意說即由聞名定聞慧
思義起思慧若巳後不起修慧即令巳前聞思有所
忘失若以後起修慧即令巳前聞思二慧皆不妄失
又令巳前聞思二慧漸漸轉勝名由定起不是聞思
依修慧起故說非由定力親能起二也。


【疏】故名明地者舊經論喚第三地名為明地准新經
論名發光地云明與光語異意同。


【疏】問何故十度五地修禪修三福業此地修定者三
福業者謂施戒或修此中問意云何故十度中既說
第五地修禪明三福業即說第三地中修定耶答菩
薩為欲遍學諸道故初地引施二地持戒巳上同欲
界有情三地學修定即同色無色界有情聲聞行法
多所以菩薩四五地中學緣覺行法少所以唯第六
地學七地以下學菩薩無相行等且四地修菩提分
[012-0843c]
法觀五地觀四諦理同聲聞若六地修緣生觀即同
緣覺七地巳下皆同菩薩修無相行所以爾者唯識
約菩薩遍學諸道故三地修定餘論約十地中修十
度約隨增相說云五地修禪各據一義亦不相違問
何故說於戒定偏名福業耶答由施戒感大財及生
人天中受勝妙果由修定感上二界生是故此三偏
名福業。


【論】燒煩惱薪者此但斷所知障不斷煩惱云斷煩惱
障即伏令不起名之為斷然疏引世親云能燒一切
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等者亦是伏令不起故疏云即
斷第六識中俱生身邊二見及與二見隣近俱起貪
痴慢等亦伏不起就此應分別若貪痴慢與身邊二
見俱起者即四地中伏也若貪痴等由身邊二見勢
力所引起者即第五地中伏若貪痴慢不由身見邊
等獨頭起者即第六七地中伏然四地中亦伏八大
隨惑而不伏小隨。


【疏】十地云不妄煩惱薪者妄謂痴妄妄失此煩惱無
始相續不絕名為不妄亦有疏本云不惡煩惱薪起
火所燒故者有解云身邊二見是有覆無記性云非
不善故云不惡此四地中伏故云起火所燒。


【疏】以菩提分法為慧者非皆是慧慧之焰故者意說
此地修菩提分法觀名焰慧地者即菩提分法非皆
是慧慧之焰從喻為名也意云三十七菩提分法中
四念處是慧為體五根中慧根五力中慧力七覺支
[012-0844a]
中取擇法覺支八正道中取正見此等八法皆為慧
餘二十九法總名為焰是慧之焰故名慧也亦如於
焰從火而發今時信進等亦由慧發故如焰名云焰
慧地也。


【論】五極難勝地者問仁王經頌云初地菩薩四天王
雙照二諦平等理何故此論等唯說五地真俗雙觀
方名難勝答世智有二一者緣色等諸法自性二廣
分別五明差別緣色等法無多差別易故初地真俗
令緣緣五明論智起有多差別行相難故然五地方
令真俗雙緣問初地五地既一種真俗合緣有何差
別三藏解云初地得者據由加行力方得五地得者
據由任運力得亦不相違。


【疏】然相應者至前四地中猶未能故者此釋相應義
有二解初約智辨相應第二約境辨相應謂於真觀
為俗令境相入名相應等者此約智解相應也即約
一念中得並起二智名相應意說第五地菩薩一念
中起根本智正觀真時即起後得智於此真上而能
觀俗名後得智正緣俗時同念即起根本智即能觀
真但以真俗不相離非謂將真即是俗也問無一心
中二慧並生如何解此文答彼約凡小菩薩二乘等
說非約八地菩薩亦不相違有云相應者於一念中
同一智體雙證二諦名相應非謂真俗二智並起相
應也。


【疏】又境同名相應至名相應者此第二解即約所緣
[012-0844b]
真俗不相離名相應謂起根本智觀真時即起後得
智於真上而觀於俗以俗不離真故若以後得智觀
俗時即起正智於俗境上而觀於真真不離俗故故
云二諦無差別也據境真俗不相離名為相應故五
地真如名無差別真如。


【疏】前第二識中巳有妨難等者即自第七識為第二
識從於本末以為次第說彼第七識中我我所不許
俱起如何此一念二智並生此等妨難如彼廣說。


【疏】謂觀十二諸緣起支至名無分別者此同攝大乘
彼云由緣起智為所依止能令般若波羅蜜多能現
在前故世親釋云謂此地中住緣起智由此智力令
無分別智而得現前悟一切緣起諸法無染無淨解
云由加行智為先引無分別智證真如理離染淨相
故疏云有最勝智觀無染淨令現前故名無分別。


【疏】七地成有八地成無者此疏兩句文全是第七地
中問答文問第七八地俱是無相未審二地有何差
別答七地成就有功用八地成就無功用行故有差
別又解此文即勝後七八地為難然後却解第六地
無染淨相謂有難云第七八地既純無相第六地中
後觀緣起諸法而無染淨相未審此等有何差別答
第七地雖是無相而有功用第八地中雖是無相而
無功用第六地中雖觀緣起支等無染淨相然於觀
心上還有無染淨相現若第七地無無染淨相故有
差別。
[012-0844c]


【疏】十地云至有間大智現前住者間謂間斷即由觀
緣起智為先加行有時引彼般若無分別而得現前
或可間字平聲讀由緣起智為先中間引得無分別
智也。


【論】七遠行地至二乘道故者此釋第七地加下論說
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小於第六地有相觀少
無相多第七地純無相觀者真如觀中無種種言說
所說相名為無相又前三地相同世間次云三地相
同二乘作四諦緣起觀等同菩提獨覺故今於此地
至於無相功用後邊巳過世間二乘道故能於空中
起有勝行故名遠行行漸高遠得遠行名。


【疏】猶名有行者雖於無相猶名有加行也。


【疏】執有生滅者若觀無明緣行等即名生相若觀無
明業即行業等即是滅相乃至識名色等亦然。


【疏】未能空中起有勝行者意說前六地菩薩未能觀
空之時即起神通利有情等殊勝有行此地不同前
地故能空中起有勝行問七地菩薩無相相續未審
又起有相諸煩惱不答入無相觀時即無相恒相續
若出觀時還起有相及貪等煩惱若第八地無相觀
恒相續又無間斷。


【疏】報行純熟者報謂根性行謂修行即所修勝行又
或是根本字意云此地菩薩根行純熟因修任運不
待加行而能成之名為根行如言根性自然成等此
解稍勝。
[012-0845a]


【論】四無碍解者以慧為體故說此地名為善慧善慧
即是四無碍解於一切法無滯碍故名無碍解法無
碍解者於一切能詮教法而無滯碍義無礙解者於
一切所詮義理而無滯碍詞無碍解者分別一切言
詞意云分別一切諸方眾生難言說即如法華經中
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門也辨無碍解即是四辨
七辨能為有情隨法說法。


【疏】無性云由得總緣一切法智至所依法身故者此
解法雲地即從境及喻為名名法雲地法是智之所
緣境也此有三義一如攝論云大法智雲含眾德水
譬如大雲無性釋云由得總緣一切法智總緣一切
契經等法不離真如此一切法共相境智至勝巧能
故者第一義解云共相境智者即真如是共相境三
世如來同共證故二云又如大雲至此名麤重者此
第二義故攝論云蔽如空猶大雲無性釋云又如大
雲覆隱虗空如是總緣一切法智覆隱如空廣大無
邊惑智二障言覆隱者隔義斷義三又如大雲至充
滿所證所依身者是第三義故攝論云充滿法身法
雨如大雲無性釋云又如大雲雨清冷水充滿虗空
如是總緣一切法智出生無量殊勝功德充滿所證
所依法身。


【疏】得大法身者顯前九地證此地令得故云得大法
身。


【疏】如雲身遍滿故乃至度眾生萌芽者意說如雲遍
[012-0845b]
滿虗空此地菩薩能起化身遍滿法界化八相成道
化諸有情除其煩惱垢令善根增長即是萌芽開敷。


【疏】不自在者問若不得自在如何前云具足自在於
諸王子而得自在耶答據當地雖得自在若望後佛
地亦名不自在故疏云對此障故說後佛地。


【疏】十地第十二說至皆如彼說者此說十地菩薩得
受佛位有其十相疏雖略引今按彼文具引十相一
主相者主者即是第十地菩薩所見他受用佛名主
非約第十地菩薩名主也或此佛所坐大寶花王臺
此花勝餘花亦得名主相王是主義二量相乃至大
千世界者此即約第十地菩薩所見他受佛所居士
量大小不說花量大小也即取一个三千大千世界
碎為微塵一一塵各各是一三千世界如是一个三
千界二个三千界乃至數至阿僧祇三千界乃至十
个阿僧祇三千界百千个阿僧祇如是一个僧祇二
个十僧祇乃至十个十僧祇一百个十僧祇二百个
十僧祇乃至千个十僧祇乃至百千个十僧祇等世
界一一世界碎為微塵然一微塵為一世界寬狹量
同也如一个第十地菩薩所見他受用佛世界與此
等世界寬狹相似或菩薩所見花王坐量相如此等
世界大小相似問若爾如何言第十地菩薩淨土大
自在宮在色究竟天上耶答此大自在宮未必居彼
色究竟天上且如十方世界或高或下不定猶如雨
滴或當他方欲界或當色界或當地獄或當風輪既
[012-0845c]
爾不定如何定言在色究竟天上今解云如言無色
界以三界論之無色為上色界為中欲界為下是無
色在色界上耶據實無色界通其欲色二界淨土亦
爾據其勝處且言依色界其實處所不定乃至欲界
亦有也問初地菩薩所見他受用佛座百葉華未審
菩薩坐華葉數多少於佛答有二解一云菩薩所座
華葉與佛相似二云菩薩見佛理合申敬但立不座
二不論華葉多少二地菩薩見佛座千葉花准釋可
知五因相出世善根後得所生者若菩薩成佛自性
身即是正體智所得若自受用真土及他受用菩薩
花座等並皆是菩薩後得智出世善根本所生也六
成相行諸法如幻性境界所成故者意說諸法如幻
境界所成就故七第一義相光明普照一切法界故
普照者名為正觀花王有光照一切境界故八功德
相過一切諸天所有境界故九體相大瑠璃摩尼寶
為莖等故十莊嚴具足相化身有無量光明一切眾
寶間錯其內無量寶綱彌覆其上故。


【疏】又如懷孕在藏十時菩薩亦爾等者如人懷孕十
月方生十地菩薩亦爾要經十地十地滿足方得成
佛喻子在胎藏十月滿巳方生也十地者即經十地
也有疏云十地菩薩亦爾意說菩薩經十地由如十
月在胎藏今得成佛由如子十月滿出胎也。


【疏】行及德及名者然彼論明菩薩十度行及明十地
菩薩功德兼明十地之名廣如瑜伽四十八說。
[012-0846a]


【論】如是十地等者明此地體諸論不同按十住毗婆
沙云善根階級住處是地義此同攝論以智為體以
無為法無階級故又梁攝論唯說出離即真如為地
以如為法本故偏說之又佛地論第一有三義解地
謂所依所行所攝即以淨法界境智等法合為地如
次名為所依所行所攝所依者謂清淨法界名為所
依佛所依故所行者謂境等四智名為所行能有所
行故四智相應法是行所攝名為所攝佛所攝故諸
聖教久不同義不違也。


【疏】此論總出地體義至生長義故者此論意說有為
無為法總為地體者是依持義生長義無為與智等
為依持有為智等能生長諸功德名為地也。


【疏】四十七云由能攝持菩薩義故名地者意說真如
於菩薩行能攝持故亦名地也。


【疏】能為受用居處義故名住者意說菩薩受用二利
行時所居處義說之為住。


【疏】即是實法為假者所依等者意說真如實法與菩
薩假者所依也有人彈云疏云若說別實法與總假
者名之為地者今解不然論自說云與所修行為勝
依持令得生長其處修行定非假者不可假者別從
實生故但應說有為無為總聚之法與所修行別法
為依為生長因名為地也詳曰若伹云地不對於人
可如所斷若對於人云菩薩地菩薩之號豈非目彼
假者體耶若許爾者與假為地何理不得又本立地
[012-0846b]
祇約行人階位差別若不對人何須立地又人無別
攬法成人所修之行亦即總分廢總談別云與修行
為修行為依生因解云有為無為總聚之法與所修
行別十度等行為依廢總談別者即五蘊假者名總
真如等名別法今不取總假者但取別實法與總假
者為地雖所修行亦是總收然廢總依別說為地故
又與修行為勝依等正釋與假為地所以又諸菩薩
殊勝五蘊遠因實法而得生起何過不許故四十七
云由能攝持菩薩義故名地正同此論於菩薩行能
攝故故與菩薩而為地也。


【論】令得生長者若初得見道無漏種能生起現行名
生也後令所得無漏智漸漸殊勝名長或可新熏名
生本有名長意說謂真如等與所修習十種勝行為
勝依持令得長生如大地。


【疏】今者不言如為能生至從自種子生故者意云不
言真如為能生行為所生但說真如是諸法增上緣
故與諸法為依持也由此諸行從自種生亦如大地
與一切草木而為依持真如亦爾有解云真如為生
能心故說真如亦名地也。


【疏】即以勝功德至功德名地者勝功德者即是真如
正智意說真如正智與行為地由求勝功德起行進
修也。


【疏】此約果與因因地功德是行之所得者意云以果
與因而為地也由所求果方起行故即隨自他理智
[012-0846c]
二極皆名為果非唯佛果。


【疏】然以假者總法為能依至為地勝者意說別法功
德與五蘊假者為地即依別實法假者依此而修行
故故喚別法功德與總假者為地。


【疏】瓔珞經云持一切功德名地者按彼文云持一百
萬阿僧祇功德名地。


【疏】生成一切因果者即十地之中皆有因果非是究
竟名因果也生成者若有為名生因果若無為名成
因果。


【疏】無性云謂諸菩薩於此地中至煩惱障等者此文
意說十地菩薩修習現觀現觀是初地離過是二地
離犯戒過離貪是三地由行忍故於身不貪又第三
地菩薩能離欲貪愚故修菩提分法是四地觀察諸
諦是五地觀察緣起是六地無相中有功用是七地
無相中無功用是第八地得勝辯才是九地及真灌
頂是十地逮由及也故此修位有十地別廣如無性
釋疏云十相者即是十波羅蜜多也。


【疏】財是身任持無畏是心任持法施是善法任持者
然此中十八任持今生皆約任持他身心若後生即
約任持自身心故此三任持今生但約利他任持他
身心由施他衣食故能任持他身令不壞名身任持
由施他無畏故令他眾生心無驚怖名心任持能任
持他心故由施他人法故即能任持他心令前別人
心得斷惡心故慧善解義等名善法任持此能施者
[012-0847a]
由今生行財法無畏施任持他身心故未來自身得
衣食等即任持自身得離五畏故即任持自心得斷
惡慧故能任持自心也下皆准知。


【疏】攝論第七施中以法財無畏為次至義意同此者
彼論即約從深至淺為次見富貴人先施法若前人
彼少財後方施財無畏等今此論即約先施貧人財
令入佛法後方施無畏法等即從淺至深故二論不
相違也。


【疏】無性第七云施性中現有六波羅蜜多者此文即
與金剛般若論同檀度能攝得六度財施攝施度無
畏施得戒忍二法施攝精進禪定智慧三種故彼論
頌云檀度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
行任非但施中有六乃至餘五度一一皆有六種波
羅蜜多如戒中有施乃至慧餘准知。


【疏】對法云至相違者施度是財施餘五無畏施一切
六法施五無畏施者由持戒故不惱地名無畏施由
施忍故不恨怨亦不打罵於他名施無畏由精進故
遍筞發起由禪定攝心故亦不惱他皆名無畏施由
智慧故簡擇一切亦不惱他所以五度皆名無畏施
一切六名法施者意說六度總名法施問初財施如
何名法施答施法財亦名法施故觀音經云受此法
施珍寶瓔珞等又如以教法教他人行六度財所施
等皆名法施。


【疏】及三十九初以財法無畏為次等者按瑜伽三十
[012-0847b]
九云財施者謂以上妙清淨如法財物而行慧施調
伏慳恡垢而行慧施調伏積藏垢而行慧施無畏施
者謂救拔師子虎狼鬼魅等畏拔濟王賊等畏救拔
水火等畏若能如是救拔令前人無畏名無畏施法
施者謂無倒說法稱理說法勸修學處是名法施如
是一切總說九相名為施度。


【疏】律儀戒是善任持者此有二義一者由此戒故任
持身中所有善法二者由此戒故能息一切諸惡即
自利行名善任持。


【疏】攝善法戒乃至是彼因故者由持此戒即能任持
一切善法及能任持無滿種子故云是彼因故也。


【疏】大悲任持者菩薩由大悲心饒益一切有情故名
大悲任持。


【疏】遠離防護者即遠離惡法防護惡法或遠離惡法
防護善法。


【疏】律儀是依持戒至無罪利益相者此文意說若不
持律儀戒不能建立後二戒若持前律儀戒亦攝得
一切善法故與攝善法戒為依持亦能利益一切有
情故與饒益有情戒為依持故說初戒為依持戒。


【疏】無罪利益相者若持律儀戒所引攝善法戒饒益
有情戒皆不為放逸故引此戒亦不為與煩惱相應
故引此戒名無罪相若為放逸與煩惱雜染心俱引
此戒即是有罪相。


【疏】七十八云轉捨不善戒至義亦同此者意云轉捨
[012-0847c]
不善戒者即是此中律儀戒轉生善戒者即是此中
攝善法戒轉生利生戒者即是此中饒益有情戒故
云義亦同此又辨三種戒相謹按偷伽論四十云謂
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依止在家出家二分
名律儀戒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一切為大菩提
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總說名為攝善法戒謂諸菩薩
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等名饒益
有情戒問偷伽自云三戒同受復云何言受律儀後
所有諸善方名攝善法耶答理實同受顯後所起亦
攝善攝若不言者恐疑後起非戒攝故顯律儀是餘
戒本致前後言實同受也問云何善住善護律儀戒
答按瑜伽云成就十支名善住護謂不顧戀過去諸
欲又不希求未來諸欲又不躭着現在諸欲又樂遠
離不生喜足又能掃滌不正言論諸惡尋伺又能於
巳不自輕蔑又性柔和又能堪忍又不放逸又能具
足軌則淨命問云何善住善護攝善法戒答即能論
云由十種相名住攝善速能攝善一切種相謂即施
等十波羅蜜多問云何善住善護饒益有情戒耶答
即彼論云由十一相名住饒益有情戒謂諸菩薩於
諸有情彼彼事業皆為助伴又諸菩薩為諸有情如
理宣說令斷諸惡又諸菩薩於其有恩諸有情所深
知恩慧常思酬報又諸菩薩於遭怖畏諸有情類能
為救護又諸菩薩於所衰惱諸有情類能善開解令
離愁憂又諸菩薩備資生具隨有來求即皆施與又
[012-0848a]
諸菩薩性好攝受諸有情類如法御眾方便饒益以
無染心先與依止以憐愍心現作饒益又諸菩薩於
有情心性好隨轉先知體性方隨彼轉為隨彼心而
令惡止善法得生又諸菩薩性好讚揚真實功德令
他歡喜又諸菩薩性好悲愍以調伏法調伏有情又
諸菩薩為欲饒益諸有情故現神通力說法是名菩
薩三種戒藏亦名無量大功德藏如彼廣說。


【疏】諦察法忍是無生法忍任持者諦謂審諦察謂觀
察法謂一切法忍謂印可然諦察法忍有八種一觀
因者謂觀善不善業因能得何果二觀果者謂觀此
果從何業而生三觀諦者謂觀四諦苦集滅道世出
世間染淨因果四觀真實勝義者謂觀安立非安立
諦五觀道理勝義此復有三一觀現量即緣現五塵
作自相觀二觀比量即指定正邪三觀至教量即十
二分教六觀煩惱所行即此煩惱能障涅槃七觀所
知障所知障菩提八觀神通作化現等事由觀八種
即得無生法忍此一無生法忍非是三無生忍三無
生忍即是無漏法此諦察法忍既通有漏地前亦學
故所言無生法忍者無生者謂心緣此八法決定印
可餘癡等煩惱不得生故故名無生法者謂八事法
忍謂有漏智即由此諦察法忍因遂引得初地巳上
三無生忍本性自然惑苦無生等。


【疏】初忍是諸有情成熟轉因者由行此耐怨害忍為
因故不捨前怨家而與善法令前人發起善心成就
[012-0848b]
故轉者起也即耐怨害忍是轉之因故云成轉因。


【疏】諦察法忍是前二忍所依止處者意說由諦察忍
修前二忍意求無生法忍即初地初無漏心也故說
無生忍與前二忍為所依止。


【疏】堪任甚深廣大法故者意堪任者即堪忍之義意
說菩薩得此忍既能印可甚深廣大法故又辨三忍
相者謹按瑜伽四十二說三相云云何耐他怨害忍
謂諸菩薩猛利無間種種長時從他怨害所生眾苦
現在前時應如是學如此是我自業過耳由我先世
自造種種不淨業故今受如是種種苦果我今於此
無義利害若不忍者復為當來大苦因處又自他身
皆苦為體彼無智故於我苦體更增其苦我既有知
何宜加苦又聲聞人修自利行不生他苦況我為他
而生不忍云何安受苦忍謂諸菩薩應如是學我從
昔來依欲行轉常求諸欲如是追求無義苦時令我
具受種種大苦皆由無智思擇過失我今為求能引
安樂最勝善品尚應思擇忍受百千俱胝大苦況少
少苦而不忍受如是如是正思惟故為求菩提悉能
忍受一切事苦云何菩薩法思勝解忍謂諸菩薩於
一切法能正思擇由善觀察勝覺慧故能於八種勝
解處善安勝解一三寶功德處三真實義處三諸佛
菩薩大神力處四因處五果處六應得義處也七自
於彼義得方便處八一切所知所應行處。


【疏】善根方便任持者謂由彼甲故能任持得善根所
[012-0848c]
言方便者是加行精進家前之方便也非是加行精
進名善根方便也。


【疏】善根圓證任持者證者或證道理或證真如。


【疏】七十八云轉生善法至名體俱寬者彼論既言轉
生善法即一切善法皆能生故與此論中攝善精進
相似故名體俱寬如下當釋。


【疏】攝論等云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至不捨善軛句
者意云攝論將無怯弱等為第三精進即是經中有
勇等三句如世親攝論廣解若對法說第三精進名
饒益有情精進即是善根無盡任住持善根無盡任
持者菩薩由利生故所以善根無究盡也瑜伽七十
八對法及此論並同即從第一被甲精進乃至善根
無盡任持以來此一段疏且對諸經論一一別解以
下辨其勝劣不同所以。


【疏】然對法及此論以二利為度至利樂有情精進與
對法同者問攝論何為與諸論不同答據義有別就
對法及此論約二利建立六度所以六度中皆自利
利他之行也六度皆有利生之說者且前五度一一
度中皆通二利其第六度唯自利為攝後四度於此
有自利利他行故總說六度皆有利生之說若方便
若正證皆此攝故者言方便者加行善也正證者即
見道無漏智意說經四種中有勤是方便加行後三
是見道無漏智故知四句皆是善根圓證任持中攝
故此任持體寬而名狹體寬者通攝得四句名挾者
[012-0849a]
不通有漏善有漏善心未圓證故然攝論但以自利
為精進度所以三種精進中無利他精進以攝初五
句加行為挾唯攝有勤故者意說攝論中辨精進度
中第二名加行精進若望經中五句唯攝得有勤一
句何以故加行精進為挾故若唯識中攝善精進名
體俱寬所以攝經中五句盡故此論與對法不同對
法即名挾體寬復異於攝論攝論即名義俱挾由此
論說名義俱寬此辨攝善精進與對法攝論寬挾不
同其利樂精進與對法同更不異。


【疏】瓔珞經云至不能煩述者言起大誓心精進者即
當此中被甲精進方便進趣者即當此論攝善精進
勤化眾生者即此中利樂精進名雖有異乃無違又
辨三精進相者按瑜伽第四十二顯彼相云云何菩
薩擐甲精進謂諸菩薩於發加行精進之前其心勇
悍先擐誓甲若我為脫一有情苦以千大劫等一日
夜處那落迦不在餘趣乃至菩薩經爾所時證得菩
提假使過此百千俱胝倍數時劫方證菩提我之勇
悍亦無退屈云何菩薩攝善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
進能為施等諸加行成辨施等又由此精進是能修
證能成菩提一切善法最勝因緣餘即不爾是故如
來以種種門稱讚精進能證菩提云何菩薩饒益有
情精進謂此精進有十一種如戒品說彼說尸羅此
說精進如前巳引。


【疏】安住者至無猒倦任持者此文意說若入定巳得
[012-0849b]
現法樂住而身上有適悅故不生猒倦故名無厭倦
任持現法樂住者即實巳引得輕安樂受現受身中
適悅諸根名住現法樂故云現法樂住。


【疏】無性云離慢見等得清淨故者意云外道即坐得
上定巳遂見上靜慮慢上靜慮愛上靜慮等今菩薩
不爾由離慢等定得清淨定也故云離慢見等得清
淨故。


【疏】諸所思事成滿住持者意云菩薩巳前未得六通
恒思欲證今既引得六通即巳前所思欲六通事今
得成滿故云諸所思事成滿任持。


【疏】御眾業者制御女人制御專不令墜漂沉業菩薩
制以善業御眾生不令墮於惡趣故云御眾業任持。


【疏】名饒益有情靜慮從果為名者先入定後起通化
有情今定名饒益有情靜慮乃是從果為名也。


【疏】一現法樂住從果為名者由先入定為因方引起
身上適悅樂也今靜慮名現法樂住者從果為名也
彼論說第一現法住即是此中安住靜慮以下如次
配之又辨三靜慮相者按瑜伽四十三云謂此靜慮
略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當知此二隨其所
應復有三種一者若諸菩薩所有靜慮遠離一切分
別能生身心輕安最極寂靜遠離憍舉離諸愛味泯
一切相當知是名菩薩現法樂住靜慮二者若諸菩
薩所有靜慮能引能住種種殊勝不可思議所有功
德當知是名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三者饒益有
[012-0849c]
情靜慮有十一種如戒度引又對法論第十二云御
眾業任持者謂依止內證故教授教誡所化有情心
未定者令其心定心既定者令其解脫此由饒益有
情靜慮所任持故。


【疏】攝論等云以加行至同攝論者如對法中緣世俗
智即同攝論加行智加行智緣世俗色心文字等此
並是自利智約自利行說又對法中勝義智與攝論
中正智同正智緣如故有情智即攝論後得智後得
智中能利有情故後得智中亦有不利生時今言緣
有情者從勝功德標立名約利他說問第六般若既
是自利云何有緣有情利他之智答對法自解疏將
第十為第六度中有加行等三智明知六度通二利
有情心中亦修六度也若據此論明第六度之中既
言生空無分別等三慧故唯約十地無漏而論且據
一義非是盡理。


【疏】此論別開至諸論不同者意云此論明十度據理
事別說第六自利緣理第十通二利緣事受用法樂
即自利成就有情智即是利他之智。


【疏】第三云至大悲相應慧者結第一證真如慧即同
對法第二勝義根本智二五明至善巧慧者此同對
法緣世俗加行智雖後得智亦能緣五明等今說增
勝為名但說加行智中能緣五明三聚法者言三聚
者總攝一切法略有二種三聚且初三聚者一色聚
謂攝十一色等二心聚謂心心所心攝八識心所攝
[012-0850a]
五十一等三非色非心聚謂攝二十四不相應及六
無為等故攝得一切法也第二三聚者一義聚者即
是善性法二非義聚者是不善性法三非義非不義
聚者是無記性法故此三聚亦攝一切法一切法不
越三性故三大悲相應慧者即同對法緣有情後得
智。


【疏】一照有諦至三中道第一義諦者照有諦者即是
第一加行智能緣一切有為法以加行智等能達一
切法如幻所以名照有也二照無者即是根本智本
智無相分故名照無三中道第一義諦者即是後得
智今言中者伹離前有無二法名中謂後得智有相
分故名離無也了俗如幻虗假不實名為離有即離
實有遍計所執問且如論所明三慧云生空無分別
法空無分別俱空無分別夫入生空必無法空若入
法空必帶生空此即是俱空無分別慧何故更云法
空無分別俱空無分別慧耶答大分言之二亦無別
伹約迷悟淺深迷深無不迷淺有所知障時未必有
煩惱有達淺不達深有生空時無法空有達深必達
淺有法空時必帶生空所以法空即是俱空據此道
理二空無別若約作用義即有差別謂唯有生空無
法空謂十地唯起法空遊觀無漏道及生空後得智
唯說煩惱不取二乘生空何以故以二乘人生空非
是菩薩六度取收故有起法空即有生空如菩薩初
入見道及金剛心雙斷二障時必依俱空觀斷即顯
[012-0850b]
俱空中二智齊有作用故得名俱空有法空必無生
空如十地位中唯斷所知障不斷煩惱障有十地中
能斷道唯是法空智不是俱空智約此義故故說俱空
與法空別也問俱空之中有二智耶答據觀同而論
合有二智若約道理而說理有不然無一心中有二
慧故云一智有照二空之用斷二障之能云有二智
理實非也問何故論中所明五度引對法十八任持
而以配之今第六度何引文不配答前五度與對法
文同所以引任持配之今第六度與對法文不同所
以不引亦何喪也又菩薩三慧相者按瑜伽四十三
云慧略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此二略說復
有三種一者若諸菩薩於離言說法無我性或於真
諦將欲覺窹或於真諦正覺窹時或於真諦覺窹巳
後所有妙慧最勝寂靜明了現前無有分別離諸戲
論於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總相究達一切所知邊
際遠離二邊順入中道是名菩薩能於所知真實隨
覺通達慧於二者若諸菩薩於五明處及於三聚決
定善巧謂於能引義利法聚能引非義利法聚能引
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皆如實知解云三聚法者即
善等三性也於此八處所有妙慧善巧攝受能速圓
滿廣大資糧速證菩提是名菩薩能於五明處及三
聚中決定善巧慧三者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有十
一種如前俱引。


【疏】攝論第七至般若故求菩提者今此一段文中初
[012-0850c]
是攝論本文從世親云以下是世親無性釋文即釋
前本文也言以諸善根迴求無上菩提是般若者是
此論中迴向方便善巧作諸有情一切義利是大悲
故者是此論中秡濟方便善巧無性云不捨生死等
者疏引文略讀者難知故今具引謹按無性釋云若
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共諸有情為欲饒益諸
有情故不捨有情當知即是不捨生死苦以此善根
迴求無上正等菩提為證佛菩提故當知即是希求
涅槃。


【疏】四十九說如前所說十二行相者即是彼瑜伽論
中自結前文云所說不是此疏中巳說名如前所說
巳下皆准之知各各有六謂悲心願慈等如下自解。


【疏】對法十四有四種方便善巧一成就有情善巧謂
四攝法由攝受彼令處善巧故二圓滿佛法善巧謂
慧波羅蜜三速證通慧善巧謂日夜六時發露諸惡
隨喜功德勸請諸佛迴向善根四道無斷善巧謂無
住處涅槃由此數數究竟無斷周遍十方一切世界
隨所應化示現一切佛菩薩行。


【疏】進趣向果者是自利行即同此論迴向方便善巧
即進趣向當來佛果但據十地有所進趣不說小乘
果二巧會有文者即巧會小乘中說有云教文次利
生故。


【疏】三一切不捨不受者有菩薩不捨有情令出離故
不受者菩薩雖不捨有情亦不攝受以為巳有又云
[012-0851a]
不捨者善法不受者不受惡法。


【疏】攝論說至殊勝眾緣者此是無着攝論本文言殊
勝眾緣者即大願是也故無性釋云求未來世到彼
岸緣亦為利饒益諸有情故然求到彼岸緣為利有
情故者即同此論中利樂他願及為速證佛果涅槃
者即此論求菩提願。


【疏】云無性乃至發種種願者是無性天親釋文即釋
前本文也。


【疏】願為當來此是所為第七轉聲者所為者令是第
四轉為聲中攝緣當來菩提是所求境何以所為即
是第七轉聲中所於境聲攝非是所依聲言為當來
故發種種願者即釋第七轉聲所由。


【疏】四十九說如前五種大願名波羅蜜多即是瑜伽
論中自指前文。


【疏】三所行願至殊勝功德者意云無倒思擇諸法以
施有情為利生故修習攝受一切菩薩功德所謂四
無量四攝法等以施有情有情菩提並是於境菩薩
所攝受功德莫不為菩提有情也故云願於境界修
習無量等若總若別者謂所化一切菩提功德名總
就中一一有無量行各各別也故名為別。


【疏】五大願此從正願所出者意云此第五大願即從
第四正願中分出此復有十種願如彼廣說此五願
中初一是求菩提願後四是利樂他願亦同此論。


【疏】自行願者即自利行謂求菩提願同此論說二神
[012-0851b]
通願就中有二若為利生起是利願攝若自為嬉戲
等起神通者伹是自利攝即是求菩提願也。


【論】力有二種者有解云思擇力是思慧修習力是修
慧若爾後得如何有思慧唯無漏故答有正思惟名
思何失。


【疏】所有十力加行清淨名力波羅蜜多者意說此二
力乃是佛果十力之前方便今取此十力前加行二
力為力波羅蜜多。


【疏】十力加行清淨至修習者此問云十力前加行中
何者是此思擇力何者是此修習力耶此文義配可
知者答前問也意云若加行中思惟簡擇諸法即是
此中思擇力攝若加行中修習諸行即是此中修習
力攝然清淨者即加行無染是清淨義。


【疏】一報通力者不是因定發通但是菩薩俱生威力
即如四善根菩薩持法花經不是天眼以父母所生
清淨肉眼悉見三千世界此名報通由此龍鬼等皆
得報通亦名生得通不假修習但生便即得故名生
得二修定通力者即先修得定因定起通名定通力
三變化通力者即現種種事故此三種力中前二通
力具二利第三通力唯利他故。


【疏】無性之由施等六成立此智至饒益有情者問何
故疏下文即不許六度助成後四度四度是末六度
是本本是不助末故此攝論中即說六度成立第十
智度耶答然此中即初因前六度方引起第十智度
[012-0851c]
即第六根本智引起第十後得智名前六度能成立
後得智非約前六能助後四名成若後得智即能助
成前六故下疏文即約本末本不助末故與攝論不
相違也。


【疏】世親云由般若波羅蜜多至成熟有情者世親意
云由第六根本智故引得第十後得智故說由般若
波羅蜜多言復由此智至波羅蜜多者准此文即第
十度通加行後智為勝意說七地以前由加行智引
得根本智說第十後得智成立前六度問八地巳上
於無相中任運轉無有功用何故乃云後得智為加
行起根本智耶答所言加行者但以後得為因引起
根本名為加行不同前勇悍進修名加行也又云八
地巳上若望自修即無加行若據利他作他有情事
亦有加行加行智欲成佛事先作意故隨未遍智先
須觀察而後得故由此菩薩自為巳身及與自修行
不同受用法樂也饒益有情等即同此論中受用法
樂智成熟有情智然此中說五智成前度者但約自
地中前六度說伹是自地中前後相望名前非是約
他地以論前後何以故以地地中修行滿足方入後
地故不可以第十智度助成以來諸地六度又准世
親釋伹云成前度亦不云成以前諸地六度故知但
據當地說前六度也。


【疏】四十九說於一切至名智波羅蜜者此文是彼論
中總標本後二智之教也當地以下是別解別解云
[012-0852a]
當知能取勝義慧名慧波羅蜜第六慧波羅蜜即根
本無分別智能證真如名為能取勝義是自利智能
取世俗慧名智波羅蜜者此文說第十後得智後得
智能取世俗事即緣理名慧緣事名智此智亦是此
論中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。


【疏】有多復次至如彼廣解者即四十九有多復次解
後四後指如彼說。


【疏】雖四十九言於一切法至不相違也者意云此會
瑜伽四十九文若據四十九但說一妙智若據下別
解依此論中即說有根本後得別智未審有何所以
答瑜伽言於一切法妙智是後得智據說體根本後
得是一不許一念中二智並生今解據體用別論故
分根本後得二別故不相違。


【疏】雖引此經未可為證者以彼經有人云是羅什法
師經亦未可依一無相智者即正體智後二智即後
智利他收也。


【疏】今但有二無有三者此有二解一云不同彼經智
度有三一云或可此後四種度名唯有二不同前六
亦有三也然後四度即是第六波羅蜜多體方便等
三既唯有二何故智度獨自有三故未可依。


【疏】此中十八或二十六者結前六度各三故成十八
後四度各二成八以八帖前十八成二十六。


【疏】於地前具幾乃至攝前度何者結地前地地上及佛
位皆具十度故下論云此十位者五位皆具乃至若
[012-0852b]
種若現俱唯無漏也結地前所修十度中後之五度
實是加行智攝不是本後二智由擬宜學正體後得
故即假名正體後得智實是加行智也亦如法花經
云又見佛子觀諸法性等即是地前菩薩擬宜學地
上菩薩而非根本後得智觀此亦如是若地上菩薩
及佛即無耐怨害忍以怨家不能害佛等故然於佛
自受用身上皆義說有之若餘菩薩佛身中無者皆
約義說有也若化身中有耐怨害忍即如天授害佛
等是言初施中財施攝後餘度何者者然初財施中
亦能攝得耐怨害忍由菩薩於前人不壞怨心於怨
家所而行惠施若饒益有情戒既云饒益亦能將財
益生者利樂精進亦有施財乃至定中即於事靜慮
中能辦利樂有情事變大地為金銀等以施眾生結
第六度唯是根本智即無財施自利行故若後四中
皆是得後智即取一分別利生後得智中亦能將財
布施有情是秡濟方便利樂他願修習力成就有情
智等如此皆是財施中攝也言成熟有情智攝前度
何者者解云通攝前諸度菩薩所修萬行先他後巳
皆為利益諸有情故也此即略示其相廣明指如對
法。

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二本
[012-0852c]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二末



【疏】然是三業諸度通性至無無貪者此說對法不取
無貪所以以無貪不是諸度通性所以不取為三業
是諸度通性對法偏取。


【疏】四十云律儀戒至即唯二業者意說此律儀戒唯
以七眾別解脫戒為體七眾者謂出家有五在家有
二唯二業者謂身語也即唯制身口七支不遮意故。


【疏】以受時學時三業為性故者意說若受菩薩戒時
若行學菩薩戒時皆以三業為性常以至心恭敬煗
語誓不犯戒饒益有情是身口意用。


【疏】然菩薩戒自息惡戒是何戒攝者此中問意其菩
薩意地三業中息諸惡事皆悉不儀於三聚戒中是
何戒攝此是問意問何名息惡戒答由菩薩意地三
業自不作惡事名菩薩自息惡戒。


【疏】今欲為前支別故至論實只得者此答上問意說
此息惡戒論實亦得是名菩薩律儀戒攝今為顯前
律儀行相別故所以且說七眾律儀戒不說息惡是
菩薩律儀戒攝又菩薩自息惡戒是意業此中所說
謂身口七支是色律儀為色非色別故所以不說菩
薩息惡戒是律儀戒但同攝善法戒中故。


【疏】若爾菩薩戒有支無支如色法不者此中問意云
然菩薩戒得具身語七支如二乘人身語七支表色
不外有答云菩薩亦得有十支戒也如別抄會者如
[012-0853a]
法菀中表無表章說。


【疏】文殊所問經至廣說者疏引文略使讀者猶迷今
謹按文殊所問經云若以心分別人非人等男女非
男女等若受出世間菩薩戒而不起慈悲心若他物
起盜想若起妄語心並犯波羅夷若以身語行不堪
得三乘又若樹葉皮汁以心欲取若起歌舞作樂華
香瓔珞想若起高廣大床想若起捉金銀珍寶想並
是菩薩僧伽婆尸沙僧者伽婆尸沙者此云僧殘以
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剃身毛若剪爪如初月形
若起此想若起斬斫草木想若起毀他名譽等想並
犯偷蘭遮偷蘭名大遮名障善道即大障善道名偷
蘭遮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佛法僧物華香
衣寶以脚踐踏若佛塔若佛所行處及菩提樹轉
法輪處以脚踏踐並犯波逸提波逸提此云墮惡趣
故若不信者不堪得三乘又吐舌動眼毀諸威儀起
犯此想者犯突吉羅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
見他物他樂種種服翫詐現求利及說人罪過若起
此想犯波羅提舍此云悔過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
乘。


【疏】然菩薩四波羅夷者如瑜伽菩薩地說即是受菩
薩戒時一者若為名聞利養自讚毀他是菩薩波羅
夷二者有財有法有來求者慳不施與犯波羅夷三
先共他人鬪加以刀杖等他來求悔不隨彼犯波羅
夷四者起邪見心撥無因果犯波羅夷故此四種名
[012-0853b]
菩薩四波羅夷故云復與此別也。


【疏】自無憤勃者是瞋之一分憤謂恚憤勃謂怒自作
色及出惡語等名勃。


【疏】亦不隨眠流注相續者雖不現起懷惡不捨結怨
裏心名隨眠也相續者菩薩並不為此事。


【疏】彼卷又云至死法死者意云說世間法中有九種
苦所謂衰者衰朽也若對面實說名譏若背面名毀逼
迫名苦壞法壞者謂資具等性是壞法復過緣壞名
壞法壞此猶質在自是盡法復遇盡緣其質只盡名
盡法盡老病死三准此應說問壞滅二法與老病死
三法何別答內外有異故分五種老死等內資具等
外若別若總者遇一二苦等名別若總遇九苦名總
菩薩不以遇此苦故而生懈癈問世法亦有譽利稱
讚等何故不說耶答譽等可欣非是苦相所以不說。


【疏】此以精進及彼所起三業為性者由身行忍不捶
打故由語行忍不出一切非愛語故由意行忍不憤
發故是故忍中以三業為性。


【疏】云何菩薩法思勝解忍至能於八事等者法思勝
解者即是諦察法忍也謂於八事法上深生印忍八
事者謂五明三聚也。


【疏】定道俱色至與此疏無論同者意云若定道俱無
表色由定道相應思內防身語故通三業諦察法忍
不說三業但以審慧為體即瑜伽此論同也。


【疏】等持者至不通散有者問前言等持即通定散何
[012-0853c]
故今說等持唯定非散答前明等持即汎明等持其
體寬故即通定散今者但說第五靜慮中等持故唯
定非散。


【疏】對法云起三業自在用時所有一切種心恒安住
者對法意說得自在菩薩於定中起通現身說法意
思惟心常在定故說一切心恒安住也一切心者即
三業定中三業不散故云恒安住也是故如來於其
中起三業化作四犯等故靜慮以等持及以三業為
體此約對法文若據此論以等持為體。


【疏】四十三云至皆以靜慮為體者意云靜慮有三相
第一妙善靜慮謂諸菩薩所有靜慮離一切分別一
切相等此通有漏無漏定第二世間靜慮者謂諸菩
薩能引能住種種功德靜慮為體此通有漏心中所
引故名世間第三出世靜慮者謂諸菩薩以無漏通
饒益有情等是彼所說三靜慮相雖別一種皆以靜
慮為體當體即靜慮故撿前明靜慮度中三十三文
與彼前文同據義立名別也。


【疏】通有漏無漏者若地前只修十度只學非根本後
得智觀若從初地至七地巳前即用加行智引生根
本根本引生後得若八地巳上即無加行但有根本
後得後得只引生根本智此依實義若據此論及攝
論依勝法出體但以根本後得二智為體且據勝以
論然未盡理。


【疏】初五度即不然者初五度體性各別如巳前說唯
[012-0854a]
第六度中有此分別。


【論】此說自性等者問如忍精進等體非三業如何此
論自性出體中以三業為自性耶答有義云實非自
性而作用中三業殊勝於眷屬中對餘劣者假名自
性詳曰忍及精進必有三業自他二利其行方成故
取三業只何爽理諸論多分說彼自性通三業故問
對法論中說六度皆通三業何故此論唯說前四答
地上菩薩雖在定中只能發業而於散位發業相顯
故此論中唯說前四三業為性。


【疏】無性引頌至到彼岸者既說鱗角喻無有六度明
知部行聲聞等只無六度故知此頌文證菩薩人有
菩薩種姓能行六度也。


【疏】然對法第十一至即有五義名六度相者按對法
十一彼有五種釋論云種性者謂菩薩種性即是第
一安住最勝願者謂菩提心即是第二依止最勝意
樂者謂悲導心即是第三意樂最勝事者謂捨諸所
有於一切時捨所有財故拔貧苦即是第四事業最
勝自體者謂所有身語意三業此七義勝中雖無三
業然巳最勝智以立最為體故五義七最勝也故說
三業別為一義帖前為五種最勝。


【疏】無相智取攝受者即第六不執三輪清淨等者第
六者第六識也三輪者即是能施所受財物名三輪
輪者是展轉義由有我身即有財物由有財物即施
彼前人故名輪也當施之時以不執著故名為清淨
[012-0854b]
又按攝論云巧便最勝者無分別智所攝受也無性
釋云謂三輪清淨施者受者施物分別皆遠離故若
據此解第六即合是第六般若波羅蜜多以此度是
無分別智故此論既云無相智所攝受明知是第六
識。


【疏】不為彼雜謂三時無悔等者三時者即是欲修行
正修行時及修行巳後於此三時不悔故名清淨問
三時無悔唯約施度只通餘度答通餘九度互有三
時無悔有云唯施度有三時無悔餘九度但有不為
二障間雜問三輪唯施度有亦通餘度答隨十度皆
有若不通者即不為巧便最勝所攝受故即不得成
波羅蜜多只有解云唯施度有三輪只有說施忍二
度有餘者無若爾如前通不為巧便之所攝受何得
名為到彼岸耶故論云若非此七所攝受者所行施
等非到彼岸。


【疏】有是非故者意云雖行施等只有是度者有不是
度者所以應作四句分別。


【疏】此一一自望即種類福為四句至可知者意云若
約種類福說六度一一自相望應作四句四句者一
有施非度如人行施不與七最勝相應二有度非施
謂隨喜他施與七最勝相應三有只施只度謂自行
施與七最勝相應四有非施非度謂二乘等所修五
度餘五度約種類福一一自相望皆有四句准施應
知言種類福者自雖無物可施見他施時但生隨喜
[012-0854c]
只得功德名種類福也今此四句中即第二句名種
類也。


【疏】若爾不約種類福次第修者至得為故者意云若
除種類福而次第修者是先行施度施度即有三句
餘五度名有四句謂前巳有施度所以得成四句且
施三句者一有施非度如自行施不與七最勝相應
二有度非施即闕此第二句也三只度亦施如自行
施與七最勝相應四非度非施謂二乘等所行戒等
並不成波羅蜜餘五度各有四句者若先修施度次
修戒度次修忍度乃至次修慧度等由先有施度餘
持戒等皆有四句皆除自種類福且戒度四句者一
有戒非度謂二乘所持戒等二有度非戒謂前施度
施度非是戒也三亦度亦戒如人持戒與七最勝相
應四非度非戒謂除上相既修施戒次復行忍忍亦
有四句一云有忍非度謂行忍時不與七最勝相應
二有度非忍謂前施戒三亦忍亦度謂行忍亦與七
最勝相應四非度非忍除上相乃至智慧既亦然此
依次第修六度作法。


【疏】非次第者皆得為四句者或有先行持戒後方行
施即施上亦得有四句四句云有施非度謂不與七
最勝相應有度非施謂持戒度有亦施亦度謂行施
求菩提等有非度非施除上相或有先忍度後方行
戒即戒亦有四句四句云有戒非度謂持戒不求菩
提有度非戒謂忍有亦度亦戒謂求菩提持戒有非
[012-0855a]
度非戒除上爾所相或有前精進後方行忍忍亦有
四句乃至先行智慧後方修定定為四句亦爾此據
不依次第作四句也或有雙行持戒及定不行餘度
或雙行忍及慧皆得有四句亦雙行戒及定為四句
者有定非度謂修定時不與七最勝相應有度非定
謂持戒度有亦度亦定定與七最勝相應非度非定
可知。


【疏】此中有三个四句者一約種類福為一个四句如
前巳說二不約種類次第修者餘五度得有四句如
前說三約非次第者皆得有四句亦前說故云此中
有三个四句又按優婆塞戒經廣作四句施四句云
是施非度謂聲聞緣覺凡夫外道初二僧祇菩薩等
施度而非施謂餘五度亦度亦施第三僧祗菩薩所
施非度非施謂二乘等所修五度餘度四句准此可
知問經論何違答經據任運進修不退增勝名度論
依具相通退不退有加行無加行以立度名望義有
別故無違也。


【論】此但有十等者如下說有十一障十二愚云何此
中但說十障耶答今於十地中約十度所治但明十
障。


【疏】所知障等皆度所治者此約修十度通治所知障。


【疏】若依慳恡至惡慧等障故者此約別治煩惱障但
有六障下云蔽即是六障障蔽也今此別治煩惱障
唯約六度所治以明如施治慳乃至定治散亂智慧
[012-0855b]
治惡慧等障若就惡慧中復分後四帖前六為十障
者亦非也或於惡慧中別離出五障帖前散亂等五
障為十障者亦非也以別治煩惱中唯有治六障無
治十障故然今十障者皆望所知障為十障當說。


【疏】對法攝論至相違障也者此釋說六所以故下疏
云下依文說謂慳恡乃至惡慧即是相違障也。


【疏】又如攝大乘說不發趣因等者此說施等唯六所
以按攝論第七云成立對治所治障故為欲對治不
發趣因故立施戒不發趣因謂著財位及著室家為
欲對治雖巳發趣復退還因故立忍進退還因者謂
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及於長時善品加行所
生疲怠為欲對治雖巳發趣不復退還而失壞因故
立定慧失壞因者謂諸散動及邪惡慧如是成立對
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數。


【疏】巳上所言說十所以至此約十地為論者三義說
十度也此一段疏文不合此六度中明合向前論云
此但有十不增減者疏文中說。


【疏】前四不散動因至正遍知故者此文即約得定慧
而修六度不散動者即是定也其慳貪犯戒嗔恚懈
怠皆能障定由貪財位乃至懈怠不肯修定故慳等
名散動障若對治慳等四法修施等四度能能引得
定故說施等四度名不散動因即不散之因也第五
正得定定圓滿故第六依定修慧普於所緣皆能遍
知此依自利行修六度下之漸次成熟諸有情故即
[012-0855c]
約利他修六度也。


【疏】巳定者令解脫者由定發慧慧能斷惑證涅槃等
名解脫也。


【疏】此後三因等者意說六度不增減者以三因明此
三因指如餘論謂對前說十故得後名名後三因。


【疏】增上生道者意云增上生者即是所招順世間果
報道者是因大財等果從施等因起名增上生道然
此果報世間最勝若菩薩施得大富貴多饒財寶菩
薩持戒得身相端正菩薩行忍得大眷屬決定勝道
者意云決定勝定者亦是果也望前三果增上果體
後三果體而勝於彼名決定勝道者因也論精進等
三也能伏煩惱成熟有情及成熟佛法是精進等果
如疏具明此三望前是出世道。


【疏】攝受資財饒益於彼者意說以資財施彼攝受於
彼即是此益彼也故淨名云以布施攝貧窮等或可
菩薩自攝受資財饒益於彼即施前人也。


【疏】攝增上生者意云菩薩不住涅槃於生死中引施
戒忍成於世間財體眷屬故云招增上生也即是利
他之行定後三慧故問第六可言慧勤定如何即是
慧答相從而言定要由精進慧要由定故相從得名
亦如三種般若相從立稱下云前四名戒學亦准此
通由施是戒資粮戒是戒自體忍是戒眷屬精進是
戒守護由勤守護戒得堅勞後二各自學此約三學
以明六度。
[012-0856a]


【疏】以諸攝事方便善巧者以諸攝事者即是四攝法
也意說由諸攝事方便善巧助施等三令施等成波
羅蜜多故而攝受之安置善品若無方便善巧施等
不成波羅蜜多。


【疏】謂攝事中布施等至故云助也者意說四攝事中
布施即是此間布施由方便善巧故其布施等即能
利生故布施與方便善巧行相相順即方便善巧而
能益彼施等故言方便善巧能助彼也問方便善巧
既是無漏後得智如何能助前散施戒忍答菩薩無
漏後得智中修行六度以無漏方便資助何過能有
漏散心中於施等後得無漏方便遠熏亦復增長餘
助准此。


【疏】於現法中者即是修現中也羸劣意樂者即是劣
勝解也下界勝解故者界者性也即是種子故菩薩
身中下劣種子也故云內心住無有堪能亦如十力
中名上下界智力准此等文即智願力道加行加行
資粮之菩薩有漏智中亦能作也。


【疏】彼經文說若諸菩薩至名力波羅蜜多者意云於
力助靜慮中聽聞正法是思擇力如理作意是修習
力得上界勝解者由力故即轉巳前劣種得上品種
子名力也就由欲界聞思慧力解取生色界定即聞
思慧名力上界定名靜慮故云力助靜慮。


【疏】若諸菩薩巳能聞緣善修習故至引發出世間慧
故者意說智助般若所由由先別定為緣以智善發
[012-0856b]
定故後時能發靜慮靜慮能引出世間慧約此展轉
故云智助般若疏文略故依此為正。


【疏】十度十障頌云等者又按辯中邊論障十度果須
如頌疏引長行釋云此說十種波羅蜜多所得果障
以顯十種波羅蜜多自性之障意說十果障即是十
波羅蜜多障也謂於布施說富貴障如慳恡障布施
常愛貪財障於富貴故此十障皆約所障以立其名
謂於淨戒說善趣障由毀戒故障生善趣謂於安忍
說不捨有情障由增長故捨離有情安忍不捨故為
障也謂於精進說減過失增功德障障即懈怠由精
進減過失增功德共懈怠減功德增過失故懈怠是
障謂於靜慮說令所化趣入法障障即散亂以障定
故於所作善定不得趣入謂於般若說解脫障障即
惡慧解脫果謂於方便說施等諸善無究盡障由此
方便迴向無上菩提令施等善無究盡故於願說一
切生中善無間轉障由大願力攝受能順善法生故
謂於力說所作善得決定障由思擇力及修習力能
伏彼障非彼伏故謂於智說自他受用法成就障不
如聞言而覺義故此上下障並依主釋謂富貴之障
乃至自他受用法成就之障。


【疏】第一解謂由前前引發後後至易故不言者此明
十度次第總有三解此即第一引發次第約初修者
說又按對治云由施串習捨施內外不顧身命弃大
寶藏受持禁戒由護戒故他所毀罵終不反報遂能
[012-0856c]
堪忍以能堪忍寒熱等苦加行不息發勤精進精進
方便證究竟果成滿靜慮靜慮滿巳證得彼佛出世
究竟大意此約六度以明次第以後四度即第六度。


【疏】第二解至而不因慧等者此即第二持淨次第此
約人修成滿者說又按對法云復次前前波羅蜜多
後後所持故由具尸羅施得清淨由行布施攝益有
情由具尸羅不為惱害由忍力故戒得清淨由能忍
受他不饒益終不毀犯所學處故由精進故忍得清
淨由勇猛力久處生死不以為難能受眾生違逆等
苦由靜慮故精進清淨由喜樂俱能勤修習一切善
法無休息故由具慧故靜慮清淨若由無量門數數
觀察諸法能證內寂靜增長三摩地瑜伽攝論初說
大同不能繁引無有靜慮而不因慧者又由加行無
分別智引得上界靜慮故說第六加行智能引第五
靜慮名後持前也問六度可言前引於後後持於前
後之四度既唯後得智何亦言前引後後持前耶答
此後四度向第六度中攝所以引持隨第六度說或
後四度體俱是智隨其作用說四前後引持次第亦
復何爽。


【疏】於諸行中施行最麤至故最後立者施行最麤者
人之能也故但持財與人名施持戒最細即護身語
意三業威儀不犯其戒亦易忍最難卑賤易貴能忍
甚難但行忍亦易精進難即日夜不息長時勤苦修
進甚難然精進亦易禪定甚難於一切心不易緣專
[012-0857a]
注一境故為難也禪定亦易智慧難學智者無事不
知萬種皆了甚為難也由此六度次第如是或後四
度隨其作用前麤後細准此而說。


【疏】四十九有三解者一由對治二由生起三由異熟
果即此中云謂治障生起第三異熟果是也對治者
謂慳忍惡行於諸有情怨恨逼惱懈怠散亂暗鈍愚
癡如是六法能障菩提施等六法能為對治如其所
應建立六度二生起者生起即是此中麤細先麤後
細而生起故此上二解與此論同第三異熟果者無
明六度所感異熟報以明次第又云異熟者即是六
度成熟名為異熟非約異熟無記是也。


【疏】無染著波羅蜜多相違事者云何名無染著若能
不染著財法而將財施人名無染著若染著財法即
不能行施故與施度而作相違事後五亦爾若於五
度相違事中而染著者即不能行五度也相違事者
所謂毀禁乃至愚暗等。


【疏】二無顧戀至心無繫縛者意云菩薩但行布施於
六度所招果報心不希望又行施時亦不望他報恩
此事中心無繫縛名無[厂@既-旡-日+口*頁]戀。


【疏】三無罪至離非方便行者意說菩薩行六度時不
以煩惱染心而為間雜名無罪也又了能所皆宜知
如法約不生執著故云離非方便行。


【疏】四無分別至執著自相者然菩薩不如言辭執此
六度為實有但了諸法如幻事等。
[012-0857b]


【疏】攝大乘說至得彼岸者意說菩薩加行施等最為
殊勝勝於世間二乘施等以到彼岸故無性人不到
彼岸不是最勝義以二乘施等非最勝故。


【疏】又最勝故者意說廣大非但不求世樂又是最勝
得到彼岸四無盡者即迴向菩提善根無盡故五無
間者無間隔義菩薩行施不自為巳普及一切令他
施等速圓滿故云無間。


【疏】七大自在由得虗空藏皆定者如經說首楞嚴三
昧者此云虗空藏如虗空能含容一切法此定亦爾
能攝藏一切功德此定唯是大力菩薩及如來得初
地菩薩既得此令施等六度速得成滿即下明四定
亦是此定。


【疏】八攝受無分別智所攝受者意說此攝受最勝是
無相無分別智所攝受故即是此論巧便最勝。


【疏】九發起等者意說此最勝由加行位中上品忍位
發起。


【疏】即菩薩滿如來圓滿釋其相以謂顯佛菩薩別故
所以各配一也又應作四句有圓而不滿謂二乘極
果施等有滿而不圓謂第十地菩薩施等有亦圓亦
滿謂如來有非圓非滿謂凡夫所行施等。


【疏】最勝所至最勝所作者按對法論云一切佛菩薩
所為所到故所為即所作所到即所至也有釋云最
勝所作是佛所作最勝所至是十地菩薩之所至也
詳曰佛及菩薩俱作俱至或可佛所至菩薩所作理
[012-0857c]
亦無失。


【疏】波羅所至義或所作義至能作義者波羅者此云
彼岸彼岸即是所作亦是所至到之處蜜多能至能
作義者意云蜜多即能至能作之處此段疏文是疏
主釋文非本論文。


【疏】說到所知彼岸至安住佛性故者此約證理名彼
岸所知彼岸是理佛理佛此正是彼岸之體由能安
住名之為到又云彼岸者總攝大乘出世教理行果
四種今佛性即是理所攝也或通於果理亦無違。


【疏】又波羅是所知彼岸義者此約境明之即知一切
法名彼岸也此一段文是疏主釋對法文非是對法
本文又智度論說有三義一六幣為此岸六義為彼
岸故論云度慳貪等煩惱海到彼岸二生死為此岸
涅槃為彼岸故彼論云此岸是世間彼岸是涅槃三
分別有無名為此岸通達有無名為彼岸故論云有
無等境名為此岸知有無智名為彼岸。


【疏】合有六解者六字應錯合為五字一瑜伽五緣二
對法十二最勝三最勝所至等疏云波羅所至義等
此是疏主釋彼論中所作所至文非是論文四到所
知彼岸等五濟度自他等故有五解或波羅是所知
義等此為一解故總六解故六字不錯。


【疏】釋別名者至法名慧者按攝論第七云又能息滅
惡戒惡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為戒或又能滅
盡忿怒怨讎及能善住自他安穩故名為忍又能遠
[012-0858a]
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
長故名精進又能消除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
住故名靜慮慧施二種如疏自引又菩薩行施時
而有三事一者菩薩行施時於現身中能壞慳恡二
者行施能除當來貧窮三行施時能得廣大財位菩
薩持戒亦有三事一者能除犯戒非故二能除當來
之惡趣身故三能得當來善趣身能引等持故菩薩
行忍亦有三事一者能除真忿等故二除當來少眷
屬故三引得當來大眷屬故菩薩行精進亦有三事
一能除懈怠故二能除當來少力故三能得大力故
菩薩行靜慮有三事一能除散亂故二能受現法樂
故三能得大功德故是故說定為功德叢林菩薩行
般若時亦有三種一能除現在一切惡慧見趣故二
而能除當來愚癡故三能得當來真實慧能知五明
處故。


【疏】由大施等者按彼對法論云大施者盡捨一切內
外事故長時施故離過者遠離不平等追求等過故
離垢者永斷一切所治慳故釋云離非法貪名離過
也解云謂追求財物名非法貪由行施時離此貪故
名為離過也餘之五度各亦有三義意易知論指對
法又云能令諸根永寂靜故能趣清淨諸善趣故能
為清淨所依處故說名為戒隨其次第護諸根門往
善趣因涅槃所依故遠離一切忿故熱灰離不捨怨
害心故顯發損者常安隱故說名為忍怨害心者謂
[012-0858b]
起報怨心不捨者謂不棄此心能懷怨心名為損者
顯此無畏故名顯發損者常安隱故損害生長作用
相應故名精進損害作用相應者謂前二正斷以能
損害不善法故生長作用相應者謂後二正斷以能
生長諸善法故能持能息能靜能調又能引發故名
靜慮能持者謂於境繫心能息者謂息諸散亂能靜
者謂令心寂靜能調者謂制伏諸纏能引發者謂能
引發自在作用施慧兩文如疏巳引其施中云能捨
施等者捨謂棄捨除斷之義為由施故能斷施人當
來貧苦復由施故能除受人現生遺乏逼迫熱惱又
慧度者後論釋云他所發者謂從他言音所生慧及
如理作意相應慧內證智者謂出世間正體慧種別
智者謂出世間後所得慧得寂靜智者謂修道中治
煩惱慧伏惑煩惱不生名為寂靜勝德慧者謂能引
發勝功能慧。


【疏】依止住持修者依止者依扙義即依扙此五種法
而修十度彼依止言亦唯此釋任持者不散義由此
四種能持十度不散沒故然此五修正以慧為體又
亦取與慧俱時心心所為體。


【疏】一依因修慮者唯約種子說由有菩薩種姓因力
故能修波羅蜜多正行唯二乘人無菩薩姓故不能
修菩薩波羅蜜多正行。


【疏】二依果修者即約所得異熟果說意云菩薩前身
由行施故今得人身亦得行施故云依勝自體力能
[012-0858c]
修波羅蜜多正行三依願修者即以願為本所修波
羅蜜多速成滿故由發願資助速得成滿此約與慧
俱欲勝解為體也四依簡擇修即唯取慧二依止作
意修此四作意是慧俱時作意假得作意名也其實
非無餘法。


【疏】一依勝解修者若菩薩見六度能詮之教即引生
印可智勝解心修波羅蜜多正行與慧俱時勝解為
體。


【疏】二依止愛味修謂於巳得度多見功德起深愛味
者意說菩薩今施少財見於當成得大財位名於巳
得度多見功德由此深起愛味修波羅蜜多正行言
愛但是愛重愛味順於世間然是深心愛味以染心
愛味順流生死或菩薩前生施少財今生得大財位
巳得度多見功德遂深故愛味而修施等名愛味修。


【疏】三依止隨喜修等者對法云謂於一切世界一切
有情所行施等深生隨喜即喜受與慧俱。


【疏】四依止喜樂修等者對法云謂於自他當來勝品
波羅蜜多深生願樂即欲勝解與慧俱為體。


【疏】三依止意樂修者此有六即慧與欲俱為體。


【疏】一無厭意樂者按對法云謂諸菩薩以殑伽沙界
滿中七寶又殑伽沙等身命剎那頃或經殑伽沙等
大劫施一有情乃至一切皆令彼於菩提速成修行
如是差別施時菩薩意樂猶不厭足名厭意樂二廣
大者對法云又諸菩薩修行施時展轉相續無一剎
[012-0859a]
那有退有斷乃至究竟坐菩提座是名菩薩於施波
羅蜜多廣大意樂三歡喜者對法云又諸菩薩修行
施時於施所攝諸有情所生大歡喜名歡喜意樂四
恩德者對法云又諸菩薩修行施時觀施所攝一切
有情於我巳身有大恩德不見巳身於彼有情有恩
由資助我無上菩提故復乞者於我有恩是名菩薩
於施波羅蜜多恩德意樂五無染者對法云又諸菩
薩修行施時雖於無量諸有情所興大施福而不希
報恩當來果報是名菩薩無染意樂六善好意樂者
對法云又諸菩薩修行施者以所行廣大施聚所得
異熟施諸有情不自為巳又以此福共諸有情迴向
菩提是名菩薩善好意樂餘五度准知對法云有釋
恐繁不引。


【疏】四依止方便修至亦有三種等者即智觀三輪以
為三也意說菩薩修行施時以無相智所攝受故以
三事名為清淨。


【疏】五依止自在修至謂緣求依止此故修者一身自
在者即是自性及受用二身由因中修六度行故即
得自性受用二身或得此身亦能行六度二行自在
變化身者由過去修六度故咸得他受用及變化身
或可得他受用變化身巳亦能行六度故於十方國
化同法行如釋迦佛生於王宮化無量王種令得道
果如慈氏如來生婆羅門家化無量婆羅門親族皆
得道果名同法行然菩薩讚緣求此三身故即依止
[012-0859b]
此三身而行六度也故無性云即為彼故修亦名為
修。


【疏】然攝論說五修至義意無別者按彼論云應知修
度略有五種一現起加行修二勝解修三作意修四
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成所作事修即當此論
第五依止自在修彼論云謂諸如來任運佛事無有
休息於圓滿度復更修六即以攝論五修次第配此
論五彼文。


【疏】謂十度至成互相順者此是第八相攝門於中有
四一相順相攝二引發相攝三持淨相攝四四句分
別即第一據此論中說不同對法對法說云或以真
如攝一切法亦如此即攝相歸性門或慧為門攝一
切法謂五種般若攝一切法此即攝餘從智亦同論
中攝境從識門故對法等說或真如攝慧攝等。


【疏】然今但以十度相攝者意說論中六度相攝。


【疏】是故諸論言或唯施聲說至故一攝餘者即諸論
中約十度聲名而攝餘十度唯名句等為能詮聲不
能詮言或唯施聲說者即攝假從實故舉聲以攝名
句等諸論或舉施聲名時亦攝得餘九度或舉戒聲
名時亦攝得餘九度乃至說第十智聲名時亦攝得
前九度若據般若論中亦約般若度而攝前五度此
約六度以相攝故無性云施性中現有六波羅蜜多
如言檀度攝於六等又按攝論云世尊於此一切六
種波羅蜜多或有處而以施聲等說者釋曰經中有
[012-0859c]
處以一施言攝于十度戒等之聲亦復如是無性釋
曰謂於一一修加行中即有一切更互相助謂修施
時禁防忍受䇿勵專心能善巧知業果相屬如是施
中即有餘轉若修戒時遠離慳恡忿恚懈怠散動邪
見如是戒中即有餘轉修習所餘亦如是說。


【疏】又對法十二至廣出其相者意說對法論中明六
度更在決擇中有三門說一方便二差別顯示此論
中十度相攝即當彼方便中說然差別門者彼約六
度此論明十故不同也。


【疏】此依始業地至順後句答者如有問言若施度亦
戒度耶設戒度亦施耶為答此問應順後句答謂有
戒度定是施度有是施度而非戒度謂戒所不攝施
如是乃至以慧對施皆應順後句答今觀疏文但有
答詞而無問詞應依止此作法此中依始業地人漸
次修者設修必待前前不待後是故皆順後句答若
巳久修習頓修六種皆在相攝即不得作如前答但
云亦施亦戒也以寬問狹者施寬戒狹也謂此論中
言依修前行以而引後者前攝於後即施攝得戒故
施寬戒狹如以定問慧定寬慧狹定引慧故定攝得
慧慧不攝定故狹若發心初修名為始業地所有施
者於因施發喚名地或可地者地位也即資粮等位
中約修六度名為始業。


【疏】然應因敘對法至順前後句等者意云汎爾決擇
問答諸法而有寬狹差別不同由斯對法第十五中
[012-0860a]
明其句數有六種句一一行句二順前句三順後句
四二句五三句六四句等如下一一別釋故彼論云
一行者即問論法謂以一法與餘法一一互相問巳
即除第一法更以第二法與餘法互相問如是一一
問一切法一行句者如有問言若成就眼處亦色處
耶設成就色處亦眼處耶應順前句答有成就眼處
必成就色處有成就色處不成就眼處如無眼根者
有亦成就眼處亦成就色處如有目者即同第一句
有非成就眼處亦非成就色處如死人等二俱無用
次除眼取餘耳者展轉相問順前順後及以四句分
別皆如理應說如是次第一一漸減如理應說除第
一取耳等第二相望問答決擇諸法此是一行句順
前句者謂於諸法中隨取二法更互相問依止前法
以答所問如有問言若智亦所知耶設所知亦智耶
此應順前句答有智亦所知有所知非智謂餘法等
有非智非所知等但有三句順後句者謂即二法展
轉相問依止後法以答所問如有問言若所取亦能
取耶設能取亦所取耶此應順後句答諸能取亦所
取或有所取非能取謂色等五境及法處除相應法
等有非能取亦非所取此亦有三句第三句即第一
句也二句者謂於所問應二句以答不得有餘如有
依蘊建立依界建立而發問言若蘊數亦界數耶設
界數亦蘊數耶此應作二句答或蘊數非界數謂色
蘊識蘊何以故無有一界全攝色蘊相或全攝識蘊
[012-0860b]
相故解云界狹蘊寬故一色蘊攝多色一識蘊攝多
識等其界即狹狹故界分十八豈有一色界一識界
全攝色蘊識蘊即由此是蘊數非界數也或界數非
蘊數謂法界也法界雖但行蘊中收然不得攝一切
蘊故法界不攝色識蘊等如下言蘊數非處數者亦
約寬狹處狹故分內外十二處蘊寬故色通色一切
色著三句者謂於所問唯三句答如有問言若蘊數
亦處數耶設處數亦蘊數耶此應三句答或蘊數非
處數謂色蘊或處數非蘊數謂法處或蘊數亦處數
謂識蘊意處俱非者於蘊處中決定不有四句者謂
於所問作四句答如有問言若成就眼根亦耳根耶
設成就耳根亦眼根耶應四句答有成就眼根不成
就耳根謂聾者有成就耳根不成就眼根謂盲者亦
成就眼根亦成就耳根謂具耳目者有俱不成就除
上爾處相述可句者謂於所問順爾而答以如是言
述可所問如有問言諸無常者皆是行耶設是行皆
無常耶應述可答所問云如是遮止句者謂於所問
不爾而答以不爾言遮止所問如有問言蘊外諸行
幾諦攝耶應遮止答云不爾蘊外無行。


【疏】後攝於前至施狹故者此中既約持淨前者即後
持於前即前施狹後戒寬也以戒能攝施故乃至前
定狹後慧寬以慧能攝定故順前句答者即是順取
前句也謂外問云有施皆是戒耶設有戒皆是施耶
答有施皆是戒即順前句答此即將狹施問寬戒乃
[012-0860c]
至以定問慧亦然。


【論】若依純雜而修習者展轉相望應作四句者按對
法十二釋此文有兩種四句如疏巳引雜言有四句
其實有三句無其第二句以不約種類福說故據勝
但有答詞亦無問因第二四句即約種類福作法故
有四句種類福者自無錢財但見他施深生隨喜亦
得施波羅蜜多第二四句者故彼論云復次一切行
施皆能生施波羅蜜多種類福耶此應作四句云有
施非波羅蜜多行施不迴向菩提有波羅蜜多非施
謂於波羅蜜多能勸勵讚美隨喜慶悅等有亦施亦
波羅蜜多謂諸行施迴向菩提第四句可知釋曰初
句行施非生波羅蜜多種類第二句生波羅蜜多種
類之福而非行施餘句可知。


【疏】餘五度皆作四句前有度故者謂戒前有施度得
成四句不約種類福作法四句云有戒非度持戒不
求菩提有度非戒謂前施度第三第四句可知巳後
准知。


【疏】若雜修者乃至有巳下疏無第三第四句可知第
二句者意說雜修互相間有第二句如言有戒非度
不求菩提有度非戒即施度等乃至有慧非度有度
非慧等皆准可知。


【疏】攝大乘云至無諍是等流者意云此六度能攝一
切善法故不以六度相攝乃攝一切功德也按攝論
第七云無性釋彼相攝云是其相故者是攝體相謂
[012-0861a]
此施等與彼施等更互相攝是隨順故者是攝隨順
信等善法施等善心由信修故於施等中信隨轉故
信等即是諸善大地及念住等菩提分法是等流故
者是攝等流謂無諍三昧及十力等是施等波羅蜜
多等流果也是故六度通攝此故不唯自相攝乃至
慧攝者是相也信是慧也隨順無諍等是慧等等流
也。


【疏】永斷自治是離繫者問若第六智可能斷煩惱而
得離繫果若前五度如何能斷煩惱得離繫耶若第
六慧能正斷惑若前五度即能助斷其事云何且如
前施即用無貪及彼所起三業為性後起第六根本
智時與智俱時有無貪及三業思能助斷惑智智能
正斷惑而得離繫果然戒體亦用三業思為體若起
第六根本智時即有俱時道具戒亦能助斷然忍以
無嗔三業等為體精進以勤三業為體靜慮以等持
為體故智起時俱時有無嗔三業精進及定皆能斷
惑而得離繫故說六度永斷自所治得離繫果然此
論既言無漏得四果亦准於此。


【疏】攝受自他至即具五果者此明六度所招果也其
攝自他是士用果者謂六度通自利利他故攝受有
情而得解脫名士用果不約所證但據受五蘊假者
名為士用也。


於當來增勝生起是等流者此據六
度前後相引名等流果也又云由菩薩今生能行施
等於當來生中更能廣行施等即後生與今生相似
[012-0861b]
俱能行施等名等流也引大菩提是增上者然此中
文即不盡亦約有漏六度為疎緣引大菩提名增上
果據實無漏六度能引大菩提名得增上果感大財
位是異熟果者問若感大財及外器既是非情合是
增上果攝云何乃云是異熟耶答由菩薩所行施等
六度所招當來勝異熟果十生位等據身資具一切
隨所依身皆名異熟相從而名理應無爽。


【疏】或無漏資有漏亦得名異熟者即如初地巳上十
地位中無漏能資地前資粮位巳前有漏舊業感得
十王位等名得異熟果又無漏資有漏故業而感得
變易異熟果或無漏資有漏亦增上果增上果寬故。


【疏】或有漏資無漏亦得離繫者據實而言無漏道斷
惑而得離繫謂如無漏智由七地巳前有漏加行智
等引得斷惑智得離繫故言有漏資無漏得離繫也
又加行位中有漏能資無漏種令生見道無漏智也
又有漏資無漏亦是增上果增上果寬故。


【疏】有漏無漏二合說故得五果者若但言六度得五
果即是有漏無漏合說也所以不別言有漏四無漏
得四也。


【疏】七十八至非不得餘者按瑜伽七十八云一切波
羅蜜多何果異熟善男子當知此亦略有六種何果
異熟者問意云異熟既有多種未審所修十度感何
異熟果耶一者得大財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無怨
無壞多諸喜樂四者為眾生主五身無惱害六者有
[012-0861c]
大枝葉可熟異熟果以明六種不障得餘果也今此
六果配六度各一可知由智慧決擇法義以施他故
當來得大枝葉大財富名異熟果者如前巳釋為眾
生主者即由精進能他人力當來為眾生主無惱害
者由修靜慮不損有情故於未來得無惱害也大枝
葉者即是大眷屬也據實言由忍故得大眷屬今言
智得者由智說法廣利有情有情後時常所親附故
與菩薩而為眷屬。


【疏】攝論云至亦不相違者又按攝論無性解云富貴
攝者是施所得勝利大生攝者是戒所得勝利勝善
趣攝故名大生大朋大屬攝者是忍所得勝利朋謂
親族屬謂奴婢此三是異熟果攝。


廣大事業加行
成就攝者謂勤所得勝利解云廣大事業者謂輪王
等於中䇿勵名為加行所作皆辦故名成就。


無惱
害性薄塵垢攝者是靜慮所得勝利由靜慮故感此
威力善知一切。


五明處攝者是慧所得勝利此後
三種但增上果中攝不同前六種皆異熟故不相違。


【疏】菩薩地解至皆是增上果者意云若以無漏六度
望大菩提合是因緣等流果今去增上果者以菩薩
說若因緣若增上緣皆是增上果解云因緣者即無
漏六度望菩提增上緣者有漏資無漏感菩提果以
以增上果究竟故總名增上問准論明十度果何故
疏中但說六度得果耶若後文四度即第六攝其所
感與第六同以更不別說。
[012-0862a]


【疏】初以七眾戒為體者今此出菩薩律儀戒體取七
眾戒者且約三乘通說據實菩薩亦有十支於身語
七支意地三也防貪嗔邪見故。


【論】一律儀戒者無性釋云謂正受遠離一切品類惡
不善法二攝善法戒者無性釋云謂正修習力無畏
等一切佛法解云此云修者修有為無漏善法證即
能證無為功德准此論等一切善法離惡義邊是律
戒進修義邊即攝善法戒利他義邊即饒益有情戒。


【論】此與二乘有共不共等者按攝論第七有四殊勝
明與二乘而有差別無性釋云一差別者謂諸菩薩
具三種淨戒通防三業非不同聲聞聲聞乘等唯有
一種律儀尸羅而防七支是故菩薩望彼殊勝餘三
殊勝准此應知望彼二乘亦殊勝。


【疏】謂諸菩薩一切性罪至不共等是者觀今此文且
一往而說非盡理也且出家菩薩性罪不行與二乘
共遮罪猶名為不共若出家菩薩有作十惡業性罪
亦行如佛翼國王煞五百波羅門等問一切殺生皆
是性罪何故菩薩有行不行答若染心煞生即有罪
若善心所煞生等即無罪故攝論云謂諸菩薩由是
方便善巧行煞生等十惡業道而無有罪生無量福
速證菩提。


【疏】一種種無量學處大者謂諸菩薩有三千威儀遮
防三業名學處大不同二乘唯防七支二百五十戒。


【疏】四甚深勝至速證菩提者故經中說如菩薩過去
[012-0862b]
七世時作一商主持五百價人入海採寶珠得無量
珍寶彼有一賊欲煞五百人取寶其五百人眠重不
覺悟菩薩覺菩薩思惟若令五百人殺此賊五百人
總墮地獄若任賊殺五百人將珍寶去賊有二罪有
一煞罪二盜罪菩薩既思惟巳遂云我自具一切功
德超十二劫得無量福速證菩提。


【疏】今以第二共不共至即是彼文者意云四種殊勝
初第一殊勝即是此三聚淨戒餘之三種即指如攝
論故論云共不共等甚深廣大如餘處說。


【論】一大乘光明定者此定能發緣大乘中理等四境
智光明定也集福王定者此定能集福德如王勢力
從喻為名三賢守定者此定從主為名問此四定於
五位中是何位攝答古師有此分配初之四地名大
乘光明五六七地名集福王八九十地名賢守金剛
菩薩及諸如來所住者名建行定。


【疏】然此唯在第四靜慮至及有漏故者疏判此定非
地前得有人彈云疏作此判亦未可依雖復勝定多
依第四亦有通依餘地生故又不可以二乘不得證
是無漏地前菩薩所有修行亦非二乘所知境故又
戒慧學或通地前何故定學唯說地上故通地前以
之為勝也詳曰疏主不說所言定學唯取無漏但顯
論中所舉四定非地前相又二乘不知通漏無漏今
但以彼不知之義證定無漏非言有漏即彼皆知又
按攝論明定差別後四差別謂對治堪能引發作業
[012-0862c]
若非無漏何有此能故知彼論據無漏定此所舉定
同彼何違又復三學隨據一說何要責之令齊一等。


【疏】第三地除障所得者第三地中除定障定障既除
定能發光等。


【疏】且舉上首者雖有無量三昧門然此四定最為增
勝故云上首。


【疏】三對治別謂相緣智者意說真如是諸法之總相
故經云諸法共同一相所謂無相若根本智緣此如
時名總相緣智問今既明定何故舉慧以解定耶答
雖舉能依之智意顯所依之定以定能發慧也堪能
者菩薩隨欲饒益有情遂不退靜慮而受生聲聞乘
中無此事故引發一切界無礙神通者謂由此定能
發無礙神通於一切世界中利有情故。


【疏】作業別等者作十八變謂能振動熾然遍滿顯示
轉變往來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類或隱
顯所作自在伏地神通乃至放大光明等又能引發
十難行者按彼論云一自誓難行誓受無上菩提願
故二不退難行生死眾苦不能退故三不背難行一
切有情雖行邪行而不棄故四現前難行怨有情所
現作一切饒益事故五不染難行生在世間不為世
法所染汙故六勝解難行於大乘中深生信解故七
通達難行具能通違補特伽羅法無我故八隨覺難
行於諸如來所說甚深秘密言詞能隨覺故九不離
不染難行不捨生死而不染故十加行難行能修諸
[012-0863a]
佛安住解脫一切障礙窮生死際不作功用常起一
切有情一切義利行故如上所明六種第二即是此
論中所明四定體餘所緣等五定猶如攝論故云此
四所緣等如餘處說。


【疏】密語六度等者梵云殟波陀慳此是密語應云菩
薩大慳無所施即不施少許財物也若解心密語者
菩薩三大阿僧祇巳來國城妻子皆悉能捨少許物
名少所施此即密語行六度亦如攝論廣解。


【疏】十惡業道者意云若有眾生先宜行不善法乃至
起邪見斷善根後欲發菩提心爾時先同其事業然
後引令發心故菩薩設為一有情經無量劫住以種
種異類方便亦同其事務令發菩提心如此十惡業
道亦如攝論廣解故云並爾。


【論】一加行無分別慧者此加行智無分別耶答無執
心惡取空等顛倒心等之分別故云加行無分別慧
若起邪見妄執惡取空橫計度等名有分別若根本
智名無分別若謂後得智名無分別者即無如境智
於執著名無分別後得智皆緣境而起故三智皆名
無分別智。


【疏】合後五為一至皆第六故者意云既合後五法為
第六故第六度中有加行等三慧即後得智中有加
行加行是無漏望後勝法名加行智也通二解。


【疏】若自性至餘十五門解之者攝論第八有十六門
以解三智約自性一門即此論中所明三智是餘十
[012-0863b]
五門廣如攝論解之今按彼論具引分別且第一自
性門者即是此中無分別智離五種相以為自性本
論如疏引一離無作意至非彼智故者無性釋云若
無作意是無分別智熟眠醉等應成無分別智。



離有尋伺地至非故者無性釋云若過尋何地是無
分別智第二靜慮巳上諸地一切異生及聲聞等應
成無分別智。


三離想受滅至無心等故者無性釋
云若想受滅是無分別智即此智體相難可成立以
無想等中離心無有諸心法故。


四如色自性至如
大種故者無性釋云若如其色是無分別智應不得
成就無分別智譬如大種所造色故一種皆如自性
故。


五離於真義異計度故至非無分別故者無性
釋云若於真義異相計度是無分別智此智不成無
分別性以於真義智巳異相計度言此是真是無分
別即有分別故故不成無分別智。


【疏】言所依者至而是心等者無性釋云謂無分別智
所依非心非思義故亦非非心為所依止心種類故
以心為因數習勢力引得此位名心種類此即顯示
智所依心出過一切思量分別釋曰心言通目思非
思量外又偏以思量心難答中據彼二種心故言所
依依智所依心雖無分別是前無間心之種類亦得
名心餘如疏引。


【疏】言因緣者意說聞熏習是無漏智親因緣也。


【疏】言所緣者至無分別智所緣也者意說真如性離
[012-0863c]
言故即說真如名為不可言是智所緣也性真如遍
計所執性為體無故故說所執性亦是不可言即此
不可言遍計所執性顯二無我真如即是三種無分
別智之所緣也問根本智可言緣真如加行後得云
何緣如答加行趣求真如引無分別智故能緣如若
後得無漏遍緣一切故亦緣如於理無失意說加行
後得雖不證如許緣如也正智雖證如亦得名緣如
以義寬故。


【疏】言行相者至與色有異者意說無分別智即以無
分別為行相亦如解初能變行相門相似即此智於
所緣中雖有見相然能所緣中不見一異由如眼識
緣青之時亦不分別能緣眼識與所緣境色有一異
等即此亦爾故知眼識緣境不分青黃等色但於意
識分別作青等相此上五門皆如疏引餘十一門今
當引釋。


六智所住持者謂無分引後得智中所得
種種菩薩諸行此行皆以智為所依持行不散名為
智住持。


七無分別智誰為助伴若唯有一應無所
能者謂前五度分為三道初四資粮道後一依止道
為能助伴故前五度與無分別智為助伴也。


八無
分別智當於何處感異熟果者此問意者菩薩無分
別智於十地中當於何處感異熟果耶答謂於諸佛
變化受用二身會中此非異熟因能治彼故即增上
果假名異熟由此資熏餘有漏業令感異熟故立此
名解云菩薩於變化及他受用身二會中而感異熟
[012-0864a]
果此但是增上果中假說異熟名實不是異熟因何
以故以無分別皆能治被故不招異熟又非異熟因
故不感異熟又由無分別智強勢用故遂資熏菩薩
往時故業遂感十地十王位殊勝異熟果即望有漏
故業亦名異熟果也。


九無分別智誰為等流者謂
前前生中無分別智引後後生處展轉增勝是等流
果。


十無分別智出離云何者謂初極喜地入見道
時見一切地無分別理初得出離後修道位滿故故
見一切無分別理也今言一切者即少分一切也。


十一無分別誰為究竟者謂初地中雖得三身而未
清淨至第十地乃得清淨方名究竟解云初地得三
身者菩薩初地得二智即分得自受用身自用身用
四智而為體所證真如即是分證法身變化身初地
亦得以能化百億身故。


十二無分別智如何從何
由何無染者謂如虗空從種種極惡由信慧解以為
因故而得無染解云如何者智如虗空從何者智從
種種極惡由何者由信慧解為因故得無染。


十三
加行根本後得三種無分別智有何差別者頌曰如
瘂求受義如瘂正受義如非瘂受義釋頌云此喻三
智第一喻加行智以加行智求受法義而未能為他
說法此望無漏智云未說非有漏亦不說也第二句
喻正體智雖瘂正受義而不說法如瘂相似第三句
喻後得智亦能說法如愚求受義如愚正受義如非
愚受義解云如次喻三智准前可知如五求受義如
[012-0864b]
五正受義如末那受義如未解於論求論受法義次
第譬三智應知加行等解云義謂境初智求受義未
說正智雖受未說後得受巳亦說如五等者此約五
識以明即約有分別無分別以喻三智如五識無分
別不能為他說如加行智又如五識緣境自相唯現
取而無橫計如正體智末那者舉意識所依根顯能
依意識受義能說喻後得智求論等者據求溫習通
達明三智。


十四根本後得二智差別者頌曰如人
正閉目是無分別智即彼復開目後得智亦爾。



五無分別智云何能作利有情事者頌曰如末尼天
樂無思成自事種種佛事成常離思亦爾。


十六無
分別智為緣分別依他起性為緣餘境自體亦爾為
智非智若緣依他云何得成無分別智若緣餘境餘
境定無當何所緣是智應有所知非智云何名無分
別智者謂無分別智不緣依他無分別故亦不緣餘
境但緣此分別法性為境法與法性非一異等是故
此智不可定說緣分別境非分別境自體亦爾不可
說言決定是智如加行後得無分別故亦非非智以
加行智為先因故此智與境無差別相如空與空所
有光明是故此智成無分別。


【論】如是三慧至俱巳捨故者問下明菩薩一一剎那
四道具有如何今言見道等中無加行耶答若加行
道通漏無漏加行智者唯是有漏攝故不為例或加
行智亦通無漏於後得智更所進修望後勝法得名
[012-0864c]
加行故通無漏今依有漏說亦不相違。


【疏】此依頓悟至初二位說者意云據三乘各自二位
加行智唯有漏二乘初二位者如五停心觀總相念
處別相念處是資粮位𤏙等四心是加行位菩薩二
位可知即正後二智不通初二位以純無漏故若漸
悟迴心於初二位亦得起生空無漏正後二智故云
若迴心者皆通初二位。


【疏】若自性攝者此明三字中有二初明此體釋名第
二正明相攝就相攝中有四相攝初自性相攝第二
助伴相攝三隨用相攝四隨顯相攝此明三學自性
相攝戒但攝戒定攝靜慮慧攝後五不攝餘者以施
等非三學自性故問何故唯說戒定慧三不說餘者
答餘三或七非自性餘三者謂施忍進或七者約十
度以明餘七个非戒定慧三自性故此據尅體不攝
彼餘故云七也有人云此疏文錯合云除三餘七是
自性故除三者即除施忍勤餘七者是戒定及後五
是三學自性即順論文亦有此理若約助伴眷屬以
論即三學攝餘三餘七也即三學一一皆能攝十度。


【論】若隨用攝者用者作用意說修行作用皆是相次
施是戒資粮者由體世財出家持戒求出離等。


【論】若隨顯攝者顯謂現即據修行相顯現以明相攝
由精進守護於下缺犯也。


【疏】此中所說隨其所應未必十種一一皆爾者然此
十度若約現行於五位中未必一一度皆悉具有如
[012-0865a]
通達位見道之中但有定慧無表戒等即無財施無
畏施及利有情事等若十度種子皆悉具有若約現
行有無不定此中約法爾種子至義說有者意云見
道通達位中有十度者約法爾種子說有何所以說
見道極促不容行六度等也但以道理而義說有也
若於修道行相最顯能行無邊行故問資粮位中如
何有最後五度耶答但學作後五度故說為有又解
初位言有者據法爾種子言有雖有二說前說為勝
攝大乘說六度通地前有故也。


【論】八地以去至現唯無漏者問八地巳上五識中善
互非無漏如何施等唯無漏耶答五識中善既非增
勝不立為度故不相違。


【疏】然未入劫時同巳初入但名波羅蜜多者意云如
未發菩提心唯所行施等不得名波羅蜜多若頓悟
利根者發菩提心巳去或經六十劫修者未得入初
僧祇劫雖未入劫即名順解脫分所行施等亦名波
羅蜜多六十劫漏巳方至十信等位方名入初僧祇
若鈍根者發心巳去或經八十劫或八萬劫等雖未
得入僧祇亦名順解脫分然所行施等亦波羅蜜多
也未入劫巳入劫所行施皆云度。


【疏】由多理故者意說𤏙等四心唯是初無數劫故對
法第十一說瑜伽略有五種一者持二者任三者鏡
四者明五者依解此五地中言若依此地修行滿巳
者是滿心學以非第二劫如下引例其文可知至極
[012-0865b]
喜地義滿心學雖不離初劫亦非初劫攝如修相好
業等然五地義廣如對法十一說如前說讀知之。


【疏】七十八說度至因果義利度者按瑜伽深密明此
度者皆約觀自在菩薩問六度如來為答彼文散說
疏主約義以立度名清淨乃至因果義利度等其七
十八論亦解此經問初清淨度與最清淨度何別答
最清淨約佛地說前清淨度約總說六度清淨又按
瑜伽深按中度有諸門問答故如彼七十八文今略
引云總說一切波羅蜜多清淨相者當知七種一者
菩薩於此諸法不求他知二者於此諸法見巳不生
執著三者即於如是諸法不生疑惑謂為能得大菩
提不四者終不自讚毀他有所輕懱五者終不憍傲
放逸六者終不少有所得而便生喜足七者終不由
此諸法於他發起嫉妬慳恡又云無染著性無顧戀
性正迴向性最為廣大無罪過性無分別性無有染
汙思擇所作最為明盛巳入無退轉法地者名不可
動若十地攝佛地攝者名最清淨又云何因緣故菩
薩所得波羅蜜多諸可愛果及諸異熟常無有盡波
羅蜜多亦無有盡善男子展相依生起修習無間斷
故又云當知一切波羅蜜多各有四種最勝威德一
者於此波羅蜜多正修行時能捨慳恡犯戒心憤懈
怠散亂見趣所治二者於此正修行時能為無上正
等菩提真實資粮三者於此正修行時於現法中能
自攝受饒益有情四者於此正修行時於未來世能
[012-0865c]
得度大無盡可愛諸果異熟又云當知一切波羅蜜
多大悲為因微妙可愛諸果異熟饒益一切有情為
果圓滿無上廣大菩提為大義利又云以般若波羅
蜜多能取諸法無自性性釋云不求他知者菩薩不
歎他起恐生恭敬供養故餘文易解。


【疏】攝三性等者此六度修行時通有漏無漏三性中
六度攝二性謂依他圓成無漏依他亦圓成故。


【疏】有主伴行者如初地修施施名主行餘五度名伴
行餘地准知。


【疏】由六度攝一切行等至謂十度外無餘者若約六
度自體攝得一切法一切法皆六度中攝不以說十
度攝一切法盡即雖論中更不說餘菩提分法四攝
四無量等。


【疏】初牒十障至及佛地障者解云據實言之唯有十
障以乘文便及對釋二十二愚故即有十一障也問
何故唯說十障答為對十地所治故立十障。


【疏】一異生性障者解云執異而生名曰異生即是分
別二障種上假立不相應法依彼種上立彼性故即
說彼種名異生性障此即異生性之障依主釋也故
依彼種立異生性問若爾如何下辨愚相即云執著
我法愚是異生性障豈此愚者唯約種談答性狹障
寬異生性障即通種現謂異生性及異生性種類現
行總合名為異生性障故無違也。


【疏】十地論一云凡夫我相障至凡夫名異者彼論云
[012-0866a]
我相障者不然此異生性障非唯有我見故異生性
障中別有餘一切煩惱也若言我相但唯獨得身見
即不攝得餘邊見等故我相狹異生性寬也凡謂凡
庸夫謂士夫故名凡夫。


【疏】今斷能依故說所依斷者其異生性即依二障種
上假立能依是異生性所依是分別二障種然異生
性無別體也由如命根及二無心定雖無別體依彼
種上假立據實而言先斷所依實種能依假異生性
亦除今言能依異生性斷者顯所依種亦斷亦如世
人云命根巳斷命根是假立依實色心立若色心先
斷命根即無今但言命根斷不言色心即此亦爾但
言異生性即顯所依障亦斷。


【疏】即依字現疏無與現本識同地至立此初障者依
者即所依二障種子現本識者即第八識障種與本
識同地繫此文意與現行本識同地分別二障種子
能生現行者上立異生性故若言能生現行種上立
性者且如身在欲界欲界分別二障種子能生現者
即立為欲界異生性如有身在欲界以離欲染得上
界定即得上界二障種子能生現行欲界障種被伏
不能生現行既依能生現行上而立異生性此人應
名上界異生性若許者便成大過今應解云若身在
欲界即依自欲界二障種子若能生現即依此種上
立為欲界異生性乃至上地亦由此設身在欲界以
離欲染雖二障種不生現行不得於上立而為上界
[012-0866b]
異生性故得名為欲界生性。


【疏】由此凡夫離欲界仍名欲界異生不伏見惑種故
者此文意說如身在欲界以世道伏欲界修道迷事
麤惑即不能伏欲界分別二障及細俱生煩惱即依
此分別二障種上立而為欲界異生性若爾即違前
三種成就文彼云若身在欲界未離欲染即欲界煩
惱種子皆得成就若離此地染亦名不成就今離欲
染障種仍起現行豈非相違耶彼約全離此約外道
所修六行伏惑故不相違。


【疏】以此准知此性是染汙者此第一解意云所依二
障種子通不善有覆無記故能依性亦通二性名為
染汙若爾外難云欲界煩惱有二性可能依性通二
性上界煩惱唯有覆性能依異生性亦是有覆無記
性故知三界異生性唯有覆無記性名染汙於理為
勝答通不染汙者即據攝末歸本同第八識障種及
性皆是無覆無記性。


【疏】若爾何故對法第四至不言異生性耶者此文問
意云若言異生性通無覆無記性爾者何故對法第
四解無記中但言命根等是自性無記不言異生性
亦是自性無記耶以自性無記是無覆性故為此問
答由約煩惱種至前釋為善者此第二解也此文意
說若命根名句文諸根色等唯是自性無記若異生
性即通二性約障種上立是有覆性若約異熟名言
種上立異生性者此性即是無覆性故異生性通二
[012-0866c]
義故異生性無記中是異熟無記攝不是自性無記
故命根不可為例以命根唯一自性攝故今勘請聖
教不見說異生性依本識名言種上立性是染汙者
以是為勝。


【疏】六十六立五無記者謂異熟等四加自性無記為
五也自性無記體者謂諸色根是長養者及外諸有
色處等也非異熟等所攝者除善染污色處聲處解
云色聲二處三性也今取無記者故云除染汙等然
無記色聲不是異熟云非異熟等所攝也。


【疏】別小乘者大乘異生性是染汙者有覆無記性故
別也問異生性設通善不善於義何違答俱有過故
若言不善者無種姓人即善根時應捨異生性若言
是不善者如凡夫離欲染得上界定時應捨異生性
異生性既是不善不善唯欲界繫故故知是有覆無
記性。


【疏】若爾無種姓者至說何為異生性者此即乘前文
意而作此難難云若三乘望自聖道所治之障上立
為異生性各得聖道時名捨異生性爾者如無性人
既無能治聖道即不能望所治二障說何法為異性
答應說但依二障至不須別說者此是答詞由此義
故即三乘定性人及不定性人皆依分別二障立異
生性亦不須別說定性人唯依煩惱種上立異生性
不定性人依二障上立異生性但總通說無性人亦
在其中即無乘前之難。
[012-0867a]


【疏】答不同小乘至與見道合捨者如下小乘說從無
始來從未來世中即常起異生性流至現在而不斷
絕彼正起世第一法時能害同時異生性衰其力也
如騎怨殺怨即現在世第一法能引未世中苦法智
忍未來世中苦法智忍能排未來世中異生性不得
生起即苦法智忍得生起也故說未來苦法智忍將
得生排其未來世中異生性將捨故說未來世中見
道智與而異生性俱合捨也即現在世第一法與異
生性同時落入過去即未來世苦法智忍流至現在
即巳無異生性雖巳得見道然未來世中異生性巳
即被他現在能緣煩惱縛未來世中異生性仍不名
斷而但名捨彼斷修道煩惱時即斷未來世中異生
性能緣縛縛斷故說異生性是修道斷即緣縛斷名
修道斷世第一法正捨名捨見道之時巳捨皆不成
就令未來不得起故其體在修道位方斷故捨與斷
別也。


【疏】二真見道名為聖者一謂二乘人生空智真見二
菩薩法空智真見道。


【疏】巳下四字疏無若淨無記異生性至如何凡聖無
俱起失者意云此是薩婆多師難難云我宗異生性
障體是修道斷異生性復即在見道前捨無漏果智
起無凡聖俱成之失汝大乘異生性障從障種立應
如無間道無漏智起時有異生性種由未斷如何無
凡聖俱成之失此由難意也。
[012-0867b]


【疏】云由薩婆多惑得俱故今為此難者意云以惑得
不障聖性為此難也即薩婆多許無間道與惑得俱
故復彼宗云無間道時惑得猶在若無現得便無所
斷由此無間道斷現在得問薩婆多曰既許無異生
性得而證聖道性故凡聖不俱即無間道正起時與
惑得俱時而能斷也如騎怨殺怨即能殺釋所殺並
俱時故其異生性體要緣縛斷修道方除以修道煩
惱縛異生性若修道煩惱斷其異生性即離縛斷說
故異生性是修道斷也。


【疏】為斷如是如是品麤重生如是如是品對治者意
云或三心見道或九無間道故真見道中有一師說
二空二障漸證漸斷等謂惑品既多道亦非一故云
如是如是如是者顯非一義。


【疏】由此品離繫故至是名為斷者意云若聖道未起
之時即現在煩惱種子前能引後展轉不絕若由此
品離繫聖道起時即攝斷即前念種子無勢力不能
引後念令後念煩惱種子住不生法中說名為斷意
說如生空觀得離繫時令後念煩惱品住未來世不
生法中也。


【疏】對治道生煩惱不起得無生法者此言無生法者
即起聖道巳煩惱種子更不生故名無生法非是無
生法忍也。


【疏】言麤重斷雖互通煩惱障至唯煩惱中者意說具
相應所緣縛中若能縛名縛即唯在煩惱障障名能
[012-0867c]
縛故若所縛即通所知障及善等三性法皆名所縛
故若斷所障煩惱皆名斷麤重若據增勝若斷所知
障唯名斷所緣相應二縛不名斷麤重意說若斷煩
惱種時名自性斷不縛同心王心所時名相應縛斷
煩惱既不緣於境名所緣縛斷。


【疏】二乘斷定障至不同菩薩者意云如二乘人斷定
障時俱斷所知障之麤重而不斷種子麤重者即無
堪任性無堪任性者所謂身有硬澁心不調柔斷此
之時而得定也故名定障令字疏無不相隨順者意
說若斷定障時令所知障不能有勢勝用與其麤重
性而相隨順故云令不相隨順也。


【疏】總緣智等者准下解自相共相中若緣真如及作
苦空無常無我等觀名共相智以真如是一切諸法
共相故故經云諸法共同一相所謂無相即緣此之
智名共相智若別別緣四諦名自相智此二智中何
者能乃斷惑故疏中引三師釋前二師是不正義第
三師是正義。


【疏】有義二量至為現量也者此第一師云若現比二
量在散心位現量依自相立比量依共相立故散心
現量不能斷惑若在定心中總緣共相智緣一切法
苦無常等觀照自體皆是現量是現量能斷惑也。


【疏】第二說至方能斷之者此第二師說一切散心皆
是共相不能斷惑一切定心皆是自相方能斷惑然
由散加行觀苦空無常無我等共相或觀真如共相
[012-0868a]
為加行故方能引起定心斷惑聖道然由共無常等
共相其所顯得定之中理就前方便說名知共相其
根本智就前方便說名緣共相智。


不如是者意說
所顯之理不就前方便說者即但名自相根本智即
名自相智由此道理諸經論中或說真如名空無我
諸法共相者此文即約緣從前方便中苦無常等共
相能顯以說真如名共相也或真如二空所顯非是
共相者此文即約但由二空以為方便顯得真如真
如名自相其根本智正證真如即名緣自相智然對
法論中說共相智能斷惑者即從前方便道說亦不
相違。


【疏】彼因明論立至不共他故者此文即是因明論中
說明自共相也意說一切法上實義皆名自相如色
聲等實義名自相故無常等名共相以諸法上自相
共相各附巳體不共他故且如自相色聲等各別不
共他故然無常等共相各附所依法體名不共他以
聲上無常非色等上無常故有說因明論中自共二
相者若分別心安立青黃等者方名共相以青黃貫
通一切青黃故若非安立縱五蘊上空無常等皆名
自相即一一名附自所依蘊不通餘故即無常等亦
名實義即非彼分別心所安立得自相名問經中共
相其義云何答五蘊等體名為自相蘊上無常苦無
我等名為共相雖一一蘊無常等別然彼此相似立
共相名不說散心分別安立共相也故與因明所說
[012-0868b]
不同問彼二師義有何別答大意是同但廣略異明
經中與前同唯敘因明與前師別經即是佛地經也。


【疏】若分別心立一種類者如第六意識緣一青時此
青即通一切青黃等亦如以句詮青等時能詮所詮
亦通一切青等如縷貫花花雖各別縷通於餘法類
黃等爾水火皆然即一一種類別故如此分別心所
緣青解者皆是假青黃等亦爾若離詮緣即本青是
實青也。


【疏】雖緣諸法至為自相者意云苦無常等雖是諸法
共相若定心緣諸法苦無常等以附所依法各別故
亦名為自相而帶名言不實通餘法彼自相亦然真
如雖是空無我共相所顯以是諸法實自性故自有
實體相故名為自性非共相也亦不可言以真如與
一切有為法不一異故即說真如名共相者餘色等
自相亦與一切苦無常等共相法亦不一異色等自
相法應名共相既色等自相不名共相故知真如亦
非共相然疏中云彼因明論至與此不同以來並依
佛地敘因明論二相之義結云與經有別有別之義
同於初師更不言也故佛地論中敘因明巳而總結
云經不爾故不相違即因明論中自共相與佛地不
同也。


【疏】由此義故至如前巳辨者然對法論中說緣共相
智能斷惑者依他假智說如假智緣一青時此一青
遍一切青種類上即說此青名共相其真如亦實通
[012-0868c]
一切法之上故說此真如名共相若根本智緣此真
如時即名緣共相境論實真如是法之實性即是自
相緣此之智名自相智能斷惑也。


【論】斷惑證滅期心別故者問無間道不證滅者何故
說彼無分別智是緣理智答所緣之理但名真如不
名擇滅猶有麤重而未斷故若爾斷惑證滅別者如
何下說菩薩利根剎那剎那斷惑證滅答彼依異品
相望而談此約一品故不相例。


【疏】及證此品擇滅無為者即證無間道所斷下擇滅
無為然解脫道所捨麤重無別無為以無體故。


【疏】證無為得者即智正證無為時即證名得。


【疏】雖不違惑得而亦有用者意說此解脫道雖不如
薩婆多違捨惑得而亦有用者即證擇滅無為也。


【疏】此後意說種生現雖同時至合解有三者即論中
有兩解一云斷惑證滅心別故二言為捨彼品麤重
性故并前第八識捨位有一解即如疏云如此一說
至種生現同時故以來是第三解即二解上加此一
說也故總有三解。


此後意說者即指此論中第二
解文然依論中第二解解脫道而捨麤重性種生現
同時異時別有兩師解第一云有義種生現同時者
若菩薩至金剛心無間道時即一切二障種現俱捨
唯有第八識名言無記種子及現行識與金剛心俱
生即此第八與無堪任性為所依止至解脫道起時
方捨有漏第八與無堪任性方得成佛此是正義第
[012-0869a]
二師種生現異時者如菩薩金剛心即捨二障種子
及捨第八識種子但有第八識現行及無堪任性不
得名為佛此護法弟子解非是正義何以知者如唯
識云能熏生種種起現行必俱時故種生種許有前
後自相引故如前難云種滅牙生非極成故乃至非
勝義故如第二卷前廣破。


【疏】加此一說至同時故者此第三解亦種生現同時
也意云菩薩金剛心即捨一切二障種及有漏第八
識并無堪任性故無間道中捨巳得無漏第八但麤
重在不名佛問麤重依何答有解依者無漏此解亦
是不正師義下論文自難云無間道時應名佛故後
解脫道應無用故。


【疏】問此義可然至解脫道治耶者此文即問十地中
生空地意說十地中所起法空觀必帶生空智此所
帶生空智無間道中既不斷其種又復不斷煩惱麤
重起無間道何所斷耶又此所帶生空無間道若斷
煩惱種子可言所帶生空解脫道中斷煩惱上麤重
既生空無間道不斷煩惱種如何解脫道能斷煩惱
上麤重耶。


【疏】其末煩惱障麤重與所知障麤重解脫道中捨者
然疏中言十地修道位煩惱麤重與所知障麤重皆
在解脫道中捨者此未盡理亦約實義者若在見道
及金剛無間道斷二障種子若二障上無堪任性即
同解脫道除之若十地之中煩惱障與所知障同體
[012-0869b]
強盛勢力即此煩惱上無堪任性能障法空智即與
所知障種於無間道中同斷若唯煩惱上無堪任性
羸劣者即與所知障無堪任性於解脫道中同斷若
強盛煩惱上無堪任性於解脫道中捨者未審解脫
道中有何勢力而能斷煩惱上無堪任性有漏劣者
無妨故知十地之無間道能斷煩惱無堪任性於理
為勝以障地故其煩惱障體不障於地唯佛果斷如
世間刀之體不能割物刀刃利用能割物若摩去刃
其刀體尚在此況亦爾麤重障地煩惱體不障地故
斷却麤重其體尚存故麤重與所知障同地地斷由
如第四地斷所知障中身邊二見其煩惱障中身邊
二見亦復不起故云如身見等疏云無麤重者即無
定障也謂無堪任性如硬澁不調柔等是。


【疏】無間斷麤重解脫道中得自在故者有義解云無
間道時伏受等種子解脫道位除彼麤重。


【疏】善現問言若無為法至二乘猶有者此問意云既
言三乘身中無為皆無差別者何故如來有無為法
即無習氣無堪任性二乘亦有無為法何故二乘身
中尚有習氣無堪任性耶。


【疏】不能引無義者即是法空若菩薩身中即能引得
法空智等諸功德法。


【疏】即由此文顯斷習氣不得無為者以習氣非是煩
惱所以斷習氣不得無為約斷煩惱說證無為也三
乘既同斷煩惱故無差別三乘同坐解脫床有云無
[012-0869c]
義者即無義利無義利者障聖道智二乘身中有習
氣不能引無義利菩薩身中習氣能引無義利為聖
障如來永無故習氣不障無為也以非縛故。


【疏】亦顯所知障斷不得無為等者詳曰助一釋云斷
所知障亦得無為如顯揚云想受不動二無為者若
斷障得擇滅所攝彼障即是所知障攝又此論云得
無住處亦擇滅攝經言三乘無為無差別者而依離
縛斷煩惱說亦不相違。


【論】雖見道生是根本故者此釋通外難又外難入初
地時非唯斷障亦斷業等如何但說斷分別煩惱障
即答而二障種是根本故於十地中且說斷煩惱理
實通攝諸果等。


【疏】等取惡趣疏作非別業者即是三惡趣中別報業
及等取卵濕二生處云總報果見道既除別報業果
炳然不受故須等也及非異熟者即是士用果也所
以得見道時三惡趣中士用果亦必不受及等餘增
上果者即如地獄中增上苦具乃至人中黃門等所
受用境界增上果等皆是惡業增上入見道巳如是
等果永不生故。


【疏】及人天趣中分別所起業及果者意云此等別報
業果皆由見道分別煩惱所知人中半擇迦及女人
身二形北俱盧洲長壽諸天此等皆能障於聖道又
菩薩不作女人身而得入見道故然此所有總別報
業果及增上異熟果士用果等入見道巳永更不生
[012-0870a]
名不生斷。


【論】一執著我法愚即是此中異生性障者意云由異
生執我法時所有愚愚即無明及愚俱時法總說為
執著我法愚其執著我法體即染慧由愚不了起妄
執等故相從總名愚體即是異生性障障即全體二
障種現見道初除。


【論】二惡趣雜染愚即是惡趣諸業果等者意云惡趣
業果體不盡由愚所起業及愚感果總說為愚。


【疏】善趣之中分別所起別報業及果者善趣中別報
業者即人身中極醜陋根不具業此所感皆是別報
果若善惡趣之中別報業者即惡趣身中少許謟正
是也。


【疏】直言惡趣攝不盡者意云若唯言惡趣即不攝善
趣中分別煩惱所起別報業果等所以須置雜染之
言出解深密經第四卷文。


【疏】前說善無記至如緣起中說者意云如前十二因
緣中辨若說善無記名斷者據緣縛斷即修道方除
由斷修道煩惱不被緣縛故故得斷名今言諸業果
者據不生斷若入見道如是等果畢竟不受故云不
生斷。


【疏】故為此第二解者如疏言前說善無記至不生斷
以來是第二解。


【疏】然分別障中至毀訾言故者意云此釋伏難難云
分別障中如煩惱障能發業潤生可言惡趣雜染愚
[012-0870b]
如分別所知障不發業感生云何第一障中言所發
業果並言惡趣耶即對下第二邪行障故名第一障
中答所言惡趣者但是毀訾之言非是發事感生名
惡趣也指況可知。


【疏】但是鈍障等者意云惡趣雜染但是貪等鈍障品
非必是業果若非業果何得名趣答但毀責名趣。


【疏】此師意說唯取無明與見非見但名為利鈍者意
說若無明與身見等五見俱起名為利愚若與貪嗔
等俱起即名鈍愚也此師但說利鈍障俱時無明名
愚更不說餘煩惱也。


【疏】前二現行麤重是種故者意云如論中說斷二愚
二愚者即是二愚現行也麤重者即是二愚種子。


【疏】問現行久巳滅如何言斷者此問意云若言斷二
愚是現行者二愚現行加行位中巳伏滅無如何無
間道中說斷耶答如疏自明。


【疏】謂貪嗔斷乃至疑斷無色界所繫斷至非伏惑明
亦伏見道諸惑等者此一段諸文即約諸煩惱實斷
而說不約六行世間道伏煩惱說也世間道不能伏
見道分別惑然世間道生能伏俱生迷事麤惑不能
伏俱生細惑及分別惑也今既言見苦斷明知即用
聖道斷也言是苦斷者即分別見等是見苦所斷道
斷也故云見苦所斷云色界繫所斷者色界煩惱地
地有品故道非一故云斷斷乃至無色界所繫亦准
此釋離繫是隨眠斷者意云斷却隨眠離繫故云離
[012-0870c]
繫是隨眠斷非伏煩惱所得離繫果以後煩惱還復
生故。


【疏】又解隨汝意至所起無堪任性者此釋論中或二
所起無堪任性文也隨汝意者意說此解隨前師解
二愚通現及種彼二所起無堪任性名為麤重非現
非種無別體故下文引例如下自解。


【論】如入二定說斷苦根者即欲界中苦受所引不安
隱性名苦麤重雖至初定眠識等中初定力微未能
發生殊勝喜樂及勝輕安未遍適悅故未能伏斷彼
苦麤重與二定相違故彼斷又婆沙論八十一云問
離欲染時斷憂及苦契經何故說第二定而滅苦耶
答依過苦對治故作是說謂離欲染雖斷苦根而未
名為過苦對治於初靜慮得離欲時是苦對治故說
苦滅解云苦對治者謂初靜慮過苦對治即第二靜
慮也如彼廣說。


【疏】後諸地麤重准此為二解者然巳後諸地皆言由
斯此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者皆准此中二解初解
說斷二愚即是二愚現行及彼麤重即是二愚種子
第二解云說斷二愚即是二愚現行種子及彼麤重
即是二愚上無堪任性故後次諸地說斷愚麤重皆
准此二解。


【疏】此中意說至通染汙故者意云取所知障者以菩
薩入見道時必用法空觀斷惑故云實通二障意取
所知以世親攝論說十無明非染汙者望二乘說若
[012-0871a]
望菩薩亦是染汙而治十種無明故立十地說十無
明非染汙者意證菩薩斷障是所知障。


【疏】以無明即是十障品之愚等者意說若取煩惱不
取所知障者即十無明亦是染汙以無明即是十障
品之愚故又問無明既與障別何將以不染汙無明
證所知障亦非染汙耶答無明即是十障品愚所以
相從名不染汙但望二乘若菩薩亦染汙也故下云
離十障外立無明故明知別也。


【疏】何意至二障種者此問意云何故不說初地無明
對二乘許是染汙通二障種答如下云煩惱染汙三
乘共斷非此所說此中但說不共故所以初地無明
但說不染故故世親論云又所治障有其十故立十
地別明知不約二乘染汙煩惱等說。


【疏】即攝論本云法界中有十不染汙無明者按攝論
本云以於十相所知法界中有十無明所治障住釋
曰由彼十相所顯真如名十相法界十相者即十障
也即斷十重障證十真如也又云應知如是無明於
聲聞等非染汙於諸菩薩是染汙其十無明各一一
如下疏中牒也准此故知異生性障非十無明以異
生性是染非無記故非唯智障亦障無為故。


【疏】巳得現觀至非不染汙者此意說引對法云得現
觀者即是巳得見道於十地修道位中唯修習俱生
所知障之對治道斷十地所知障也故不約見道斷
異生性分別障說明知異生性障不是十無明數故
[012-0871b]
唯十無明不染汙性若取異生障為十障者即十無
明通染汙性以異生障中有煩惱障是染汙故故世
親七之攝論中立十無明十障者即約初地中住地
心滿地心巳去及障後九地中入地心住滿地心等
以立十無明十障也不約初地初心者以此心中斷
分別異生性障所以不說與此論別如下說。


【疏】離十障外說十無明故十無明者即是所知障無
明亦不取所知障中欲貪慢等為十無明也故知十
障者即是所知中攝餘貪慢等言二障三處過者如
下自解故下云煩惱麤重一一皆有三住斷義彼處
解也。


【疏】亦斷俱生所知一分者十地所斷皆有俱生唯說
初地故言一分故初地中初入地心斷分別異生性
障至住滿心中斷俱生一分所知障此障非十障斷。


【疏】今十障中從初說故不說者意云唯識中說十障
者即約十地中初入地心斷障說不約障住地心滿
地心說十障也亦如異生性障即是初入地心斷二
邪行障即是第二地入地心除巳得諸地皆准此知。


【疏】時既淹久謂二僧祗者即是住地心滿地心名二
僧祇也據實而言謂從上忍而入初地正入見道中
乃至真見道兩重十六心等時節經年月劫夫多少
相似亦不是在見道中為經於一僧祇劫也今者即
初假設在見道中時節經於一僧祇劫中是初入地
心即斷見道二障而不斷修道所知障即初地中餘
[012-0871c]
住地滿心中亦應斷俱生所知障然此中即分三十
三阿僧祇劫初地前為三僧祇劫即三十心為三僧
祇也又於十地之中地中皆有入位心住地心出地
心名為三僧祇劫十地中即有三十僧祇劫并地前
有三十三僧祇劫然此中分大中小若地前名大以
一阿僧祇劫總分為三僧祇劫故名為大若八地至
十地名中以一大阿僧祇劫總分為九劫故從初地
至七地名小一大僧祇劫分作二十一劫故即三七
二十一名大阿僧祇劫即約八百里石盡為一劫若
三十三小僧祇劫即約晝夜月時年等以明也言一
地三時者即入住出三心也。


【疏】更不斷修惑地有九故者意云若初地住心巳去
而更不斷修惑者即修道但合有九地修惑不論說
九地修惑既言十地修惑明知初入地心巳去亦斷
修道俱生所知障。


【疏】又攝論第十八帋說至證佛一切智者如毒呪所
害者意說煩惱彼悲皆所伏由如惡毒彼呪所害世
親釋云留惑至惑盡者以留隨眠菩薩不如聲聞速
趣圓寂彼至究竟盡諸煩惱應證佛一切智。


【疏】不爾如來大悲最極應留煩惱者意說菩薩本意
不趣斷煩惱又意欲將煩惱助悲願受生名留不欲
斷煩惱唯助大悲而受生名留也若唯助大悲不受
生名留者如來亦應留煩惱假有大悲不受生故由
此故知菩薩不趣煩惱斷擬得助悲取受生而巳。
[012-0872a]


【疏】邪行於眾生身等障者意云此邪行即障於有情
等起誤犯三業名邪行障意說邪行即是於眾生身
等誤犯身等三業行名邪行障此邪行即障名邪行
障持業釋初地尚有障第二地入二地時便能永斷。


【疏】若障智三業者意云所知障發三業但能障法空
智然此業不能招異熟果。


【疏】此文所明但是等流增上業果者意云此論中說
所知障發業得果者但是等流增上不是異熟果。


【疏】如心王等性非縛者即心王遍行別境不定四等
體雖遍不善性然不是縛法但由俱生煩惱為能縛
其心等是所縛故煩惱有覆不善性皆是縛也。


【疏】今實義者難不善心俱仍名無記者意說所知障
與煩惱同體者煩惱既是不善其所知障亦是不善
性然所望各別不善性所知障若望二乘是無覆性
若望菩薩是有覆性然獨行所知障即不能感異熟
果名所知障與煩惱同體是不善性者亦能感異熟
果疏中且約獨行所知障說不招異熟也。


【論】由斯二地說斷二愚至三業者此初解也一微細
誤犯愚即是能誤犯三業之愚即與愚同時餘貪慢
等所知障等皆是此微細誤犯愚也若第二種種業
趣愚即唯所起三業此中即無明等愚即此三業是
愚品類且名愚也尸羅者此云性善體性是善非惡
無記故。


【疏】不可言能取趣名趣者然第二地中斷種種業趣
[012-0872b]
愚者趣即是惡業趣名趣毀責為名如說二形等名
人中惡趣也今言趣者亦非是能取五趣中異熟果
名趣也。


【疏】餘論中言身等業者至巳攝盡故者意云如十地
及攝論釋邪行障皆言邪行於眾生身等障舉身等
等意語二業即總三業為邪行障今此論中但言邪
行障即攝三業盡也此即會論不同所由。


【論】或唯起業不了業愚者第二釋云經二愚若依此
解愚唯取無明為體亦不取所發三業為二愚體初
微細誤犯愚者是此第二解中唯起業愚二種種業
趣愚者是此第二解中不了業愚也。


【疏】云非所發等者但取能發無明名愚不取所發三
業故云非所發業此亦非必能發業者意說不了業
愚此無明但不了業此必不能發故云此亦非必能
發業也。


【疏】境用別故者境者即無明境謂三業也用者即無
明用也即起業不了業是無明行相用也別者即無
明行相故緣境者各別初愚即能起業第二愚即唯
不了業故境別也。


【論】三闇鈍障至修法忘失者十地云闇相障世親論
云名遲鈍障謂貪同體鈍所知障三慧明利法故名
闇鈍障闇鈍即障持業釋也若總相出體是所知障
中俱生一分若別出體即貪同體及隨惑中失念同
體所知障中一分為性由此障力令聞思等有忘失
[012-0872c]
故。


【疏】今即初二攝即是聞持陀羅尼者意云由聞彼能
詮教法及所詮義即陀羅尼方能持彼法義令不忘
失。


【疏】及彼所發殊勝三慧等者意此能障勝定及障總
持亦障勝定所發修意亦障總持發聞思慧論合為
文故云及彼所發殊勝三慧此中且約散總持親能
發聞思二慧若定中總持即不能發緣教聞思也縱
云能發聞思者皆是義說非實爾也。


【疏】即由於五欲起貪乃至及修慧者此欲貪愚即欲
貪之愚名言貪愚即是欲界繫由起欲界中五欲貪
故即能障上二界中勝定及定所發修慧准此文即
前初二地菩薩由有五欲貪故即合實有妻子若第
三地巳上乃至佛地皆許示現有妻子所謂羅睺羅
耶輸等明知縱有欲貪何必實有妻子為欲化生亦
同其事示現有者現實無妨故我世尊四攝化中有
同事化也問此貪俱所知障體入第三地究竟盡不
若不盡者如何此說彼既永斷欲貪隨伏若巳盡者
如何七地巳來猶起貪等解其未盡且隨相顯故說
永斷言脩慧與定相近者要由勝定方發修慧修慧
與定相隣故云相近。


【疏】以聞思與聞持相近者聞持即是總持總持能發
聞思二慧故云相近由聞持法義生聞思慧也是非
一障體義說二障體各別所以各別障也非一分障
[012-0873a]
體義說為二障據實而言亦勝障如障修亦障聞思
障聞思亦障修也隨相亦說二障非必定然此亦聞
持陀羅尼之愚依主釋也。


【疏】十地云解法慢障至我見慢等是者此地菩薩由
解法義而生於慢名解法慢障即前三地有麤解法
慢若至此地亦有細解法慢也即我見慢等者此出
微細煩惱現行障體即是第六意識中具生我見等
是為所知障與彼意識中身見等同體故彼名是依
主釋即微細煩惱現行之障尅實此障用所知障法
執為體若等取我所邊見者論中舉身見等邊見舉
我見等取我所見及等取癡慢我愛定法愛等皆是
此障品也。


【疏】遠隨現行故者此俱生身邊見等法無始巳來久
遠行至於第四地得遠隨現行名既以身無始來遠
行故煩惱隨身得遠行名由障第四地捨此地中故
疏以下品解論中微細障有義彈云應說此微細障
地地中第九品攝不應說為是三品中下品攝詳曰
若爾者見等餘惑第九品者一切應是此中微細障
以是下品故若許爾者即應一切地中第九品惑總
此地斷盡應名佛故既有此濫故疏主以三品中是
下品攝遮簡尤善也。


【疏】餘准此釋者意云身見等既爾餘慢愛等與身見
等俱起者皆准是釋以最下品是微細義。


【疏】由有身見等俱愛迷執身故至即通障者言身見
[012-0873b]
等取邊見言等等取我所見由起身見能障觀法無
我由起邊見邊見中以有常見能障觀心無常俱愛
能障觀身不淨觀既是執我者是即由有我愛也然
身見等正障四念處亦通障餘四正斷五根五力菩
提分法也今若能觀身不淨即能除貪觀心無常除
邊常見觀法無我能除身見等。


【疏】亦顯巳上所知障立煩惱名至立煩惱之名者然
此十障皆約所知障與煩惱同體俱起者說如言微
細煩惱現行障即所知障從煩惱立障名也。


【疏】二身見者至亦起對治者二身見如疏兩解有義
云法執之中有我我所二身見故者詳曰雖薩迦耶
見兼攝我所觀今文勢不取我所品所以者何答如
論明二身見巳即問寧知第六識俱既與第七相對
問答第七豈許有我所見由斯故疏第二解勝。


【疏】若此是彼第七識俱七地以前巳許滅者意云若
此身見是第七識俱身見者即應此見第四地中除
滅若許爾者即應貪嗔等餘煩惱巳前滅以無依持
故如八九十地。


【疏】一害伴謂前五地諸不俱生現行煩惱是俱生煩
惱現行助伴者意說諸不俱生者即貪癡慢等不與
身邊二見俱生名不俱生仍彼身邊二見前後引起
言俱生者即貪癡慢等與身邊二見同念俱起即不
俱生煩惱與俱生煩惱而作伴也然俱生煩惱及身
邊見等以相麤故第四地中斷其不俱生煩惱細故
[012-0873c]
至第五地斷即不俱生煩惱名為害伴謂不俱生煩
惱是他伴今被害故所以不俱生煩惱得害伴名據
此解即第五地斷害伴隨眠今勘解深密經文此解
為正有云俱生煩惱是不俱生家伴第四地中除名
斷害伴者未可依違經文故。


【疏】二羸劣者煩惱不由身見身邊二見引起者即第
六七地斷也。


【疏】身見等言非唯貪癡慢至違菩提分法者此釋等
字謂身見等等取定愛法愛等隨煩惱即八大隨惑
八大隨惑皆遍染心故與身邊二見俱生亦第四地
斷也然定愛法愛不與身邊二見俱起然於餘位別
頭起故定愛即於四禪八定尚生貪著即是上界中
味定也法愛者於所得大乘十二分教法而生愛著
名為法愛意說初二地中由有欲貪即貪五欲境界
故能障上二界及無漏教法若入第三地中即斷欲
界貪故得上界定及無漏教法以得勝定及無漏教
法故於此中深生貪愛故名定愛法愛定愛法愛是
上界障上地法故即此貪愛亦能障觀身不障若作
不淨觀時亦除定愛也至第四地中既斷定愛法愛
故於定及教方得自在其貪癡慢等與身邊見俱起
亦四地中斷以作不淨觀時違此貪等故問小乘人
作菩提分法觀而證小乘果菩薩既作菩提分法觀
何故不取小果答二乘人作不淨觀時而取相故執
為實故所以但得小乘果菩薩但為遍學諸道作菩
[012-0874a]
提分法觀時以不取相不觀為實以無所得為方便
亦不見淨與不淨亦不見身與不身但若無上菩薩
不求小果五地作四諦六地作緣生觀等皆准此知
所以說四五六地菩薩相同二乘者據此觀行說及
別別法故者所謂無量陀羅尼門三摩地門隨分修
行眾多行因名別別法前地照了大乘法教等者此
說前第三地第三地中以無漏慧光照了大乘等是
故前地名發光地。


【論】由斯四地至亦永不行者意云此中所說定愛法
愛同體俱起所知障攝由彼斷故二愛不行故金光
明經云味禪定樂起愛與無明以味微妙法有起愛
無明等論五於下乘般涅槃障者此依主釋即般涅
槃之障由此障故猒離生死樂求涅槃未能捨離一
向背趣名樂涅槃即用背趣二種作意以為體性世
親攝論障名與此論同。


【疏】十地云身得我慢障者然古譯十地文錯既第四
地中巳斷身邊見及俱起者巳伏不起何呪第五地
中更有我慢等耶故知錯也。


【疏】無差別道者於此地中觀四諦真如不見生死涅
槃欣猒差別故名無差別道。


【論】六麤相現行障者於四聖諦觀苦集染相道滅淨
相麤相現行障於六地無染淨道即麤相現行之障
依主釋即所知障由此障故執彼四諦染淨二相而
現行故入六地中能斷此障。
[012-0874b]


【疏】由前地觀四諦至說此為麤者前五地中作四諦
觀因果名麤相者謂苦集二諦者謂滅道若第六地
觀十二支無明緣行等為因果時即前地觀十二生
死因果故名為細謂五地中作苦集觀即有染相能
障六地中緣起道滅觀若淨滅道相觀即障六地無
淨相故前地中有染淨相障六地中無染道無染淨
道者緣彼無染淨真如名無染淨道。


【論】由斯六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至執有淨者解深
密云一現行觀察行流轉者即是能緣苦集諦觀彼
所觀行流轉故名為現觀察行流轉愚從能觀智及
所觀境以立其名即依主釋二相多現行愚者謂觀
滅道淨相多現前緣彼相故名相多現行愚亦依主
釋金光明云還滅相數於心現執彼淨相無明為性。


【疏】雖作無相少時能故者謂前五地數起後得觀作
還滅淨相未能多時住無分別無相觀中故下說云
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於第六地有相觀少
無相觀多第七地中純無相觀。


【論】七細相現行障至便能永斷者意云前六地中雖
離四諦麤染淨相而有緣起微細流轉生滅之相及
彼流轉還滅之相者生相即是流轉中生也滅相者
即是還滅之滅相形前四諦流轉還滅故名細相現
行障此即細相現行之障是依主釋世親攝論名亦
同此十地論云細相習障此漸微細相習障。


【疏】細相現行執有生者至還滅相者解云今第七地
[012-0874c]
中妙無相道前六地中作緣起觀由執有細生滅相
言生相者即雜染觀其觀有順逆言順者由無明故
行生由行故識生乃至老死亦爾言逆觀者老死由
誰生由生故生生由誰生由有故生乃至行望無明
亦爾即細生相也言細滅相者順逆同前順者由無
明無故行無由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由生無故老死
無由生滅故老死滅逆觀者由老死無故生無由老
死滅故生滅乃至行無故無明無行滅故無明滅此
是細滅相現行也。


【疏】即真如觀中起於有觀者以無相智故化眾生也
故云即空方便智發起有中殊勝行。


【疏】冥真俗二境者即是一心緣二境即合二諦一度
緣也合本後二智者即是一智起二智用也緣真時
名空緣俗時名有。


【疏】不同五地者前五地中雖真俗合觀極難也此第
七地中任運觀真俗境故與前五地別也。


【疏】以十種方便智發起殊勝行者意云以十方便智
進入第七地於第七地中還能於空中發殊勝有行
十方便智廣如十地第九恐繁不錄。


【疏】於無作行中生樂心等者無作即是無相樂心即
是作意希望懃求心即於無相中作意懃求也。


【疏】攝論云於無相作行者即是於無相中作功用行
也此障亦是依主釋即加行之障。


【疏】此即寬遍便於相中至實別所依者然相寬即通
[012-0875a]
情非情自身他身為體非情器世間等皆是相故土
即狹唯是所居止處名土即於相中分別出一分器
世間名之為土然相是實四者四大是所依土即假
是能依所以有相非土為土皆相也。


【論】由斯八地說斷二愚至攝土相一分者初愚名於
無相作功用愚者金光明云於無相法多用功力無
明為性是依主釋二名於相自在愚者意云由斯障
故令觀土相不得自在故金光明云執相自在難可
得度無明為性亦依主釋此亦攝土相一分故者此
釋通外難謂外難云既言不自在愚應不能攝土自
在愚如何不說土自在愚故作此通云此亦攝土相
一分故又深密所說相自在言亦攝於土故相寬土
狹寬攝狹故。


【疏】若等流後得智法執猶起至如何可說二觀等流
別也者等流者即後得智從根本智流出名為等流
此中問意八地巳上菩薩常無漏無出觀如何生空
後得智法執猶起又如何二觀有別若爾生空起引
法空法空應是生空智若法空引起生空生空應是
法空智也。


【疏】答由無分別生法二觀近遠勢用所引故者意說
生法二空觀前後相引非二觀並入由法空根本智
引起法空後得智故法空後得為近由法空後得智
引生空根本生空根本引生空後得生空後得望法
空智為遠也如前巳說即如前第五卷說。
[012-0875b]


【疏】諸佛七勸方能進修者此第八地中但有諸佛七
觀而無摩頂事若第十地菩薩在大自在宮中亦勸
生摩頂然七勸云汝巳二萬劫勤修於妙行云何不
精進無相海中住既被勸巳起行化生今此第九障
亦是依主釋。


【論】一於無量至自在愚者此𠎝深蜜經中所說初愚
意云無量法所說陀羅尼者是義無礙解智於無量
名句字陀羅尼即是法無礙解智後後慧辨陀羅尼
者謂詞無礙解智故陀羅尼言貫通三種至心釋初
愚障三無礙解所由先釋三無礙解也菩薩於第九
地中得義無礙解於一義上明無量義門皆得自在
餘者唯如愚能障此三無礙解也。


【疏】後後慧辨等可解者論言展轉訓釋即是解後後
慧辨之義。


【疏】或極少於一方至諸法上名等者即是諸佛以一
語言音聲演說無邊契經海即以少會多也九地雖
非佛義意同此。


【疏】於一方一念聲中現諸方一切音聲者即如佛以
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義意相似。


【疏】迅辨者即懸河隨詮不遲細故應辨者應眾生根
器而為說法不增減故捷辨者謂須言即言無謇吃
無疎謬辨者所說法皆不邪錯故無斷盡辨者相續
連環終不竭故豐義味辨者一言詮含理事故一切
世間最勝妙辨者具足甚深如雷清徹遠聞等故八
[012-0875c]
即高下清濁小大等是也此釋世間最勝妙辨高者
即上聲也下者即入聲清者謂清聲濁者即濁聲小
者如為一人說法唯一人聞餘眾生雖在會坐而不
聞也大者從眾若遍三千界菩薩說法聲亦遍三千
界。


【論】十於諸法中至不得自在者意云由此障故令智
於諸法中不得自在故名不得自在障是持業釋論
其體性非但障智亦能障神通等即所知障一分為
體。


【論】入十地至及所含藏者問後後地中所有功德前
前地中頗亦得不答亦許得故瑜伽四十八云如是
所說後後住中支分功德非前前住一切都無然下
品故不隨其數當知即彼展轉修習成中上品於餘
五地證得成滿方得乃建立。


【疏】所障微細亦秘密故者然此中從所障法以立障
名如言大神通愚等此二愚並依主釋於後後地勝
功能法名微細亦秘密也。


【論】此地於法等者意云此第十地於諸法中雖得自
在由餘煩惱微細所知障故未名最極故說此障名
為餘障餘即障故是持業釋即用二障為其體性。


【疏】於業自在義者義者即是道理也即於業自在義
至名法持故者意指此法中而得自在陀羅尼門此
云總持故云總持及定并業等皆名為法也以法寬
故總名法也問此用何智斷此餘障解云平等性智
[012-0876a]
妙觀察智依金剛喻定共斷此障所證同故此通根
本及後得二智而差別者根本雙斷迷理迷事其後
得智唯能斷迷事障故此二愚並依主釋即所知煩
惱二障種子為其自性。


【疏】用法無礙解智知諸法自相者即是知色等諸法
自相。


【疏】知不壞說諸法者即不壞性而說諸法。


【疏】而不斷假名法說者意云菩薩雖知假名還依假
名說法故云不斷假名也。

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二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