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6n0038 成唯識論疏義演-唐-如理 (master)


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一本
西京福壽寺沙門 如理 集


【疏】得名所由即解因緣二字之所由也因者正惑緣
者助惑也。


【疏】無漏業中除無分別乃至緣事生故者問加行根
本後得皆名無分別不答皆名無分別問若皆無分
別者未審有何差別答雖無分別義各不同如加行
智無顛倒分別正體智無推求分別後得智無邪思
[011-0799c]
惟分別故此三種皆名無分別今唯取緣事生後得
無分別智不取緣安立四諦無分別智以緣四諦理
故。


【疏】引滿業是者意云此中有二種業苦引業唯能引
第八總報主滿業唯能惑滿果謂別報異熟故引滿
二業名行支問何故前十二支中唯業引業是不言
滿業今此文乃言業通引滿二業耶答前十二支中
凡令生死相續故唯說引今此文中通莊嚴故且兼
滿業各據一義亦不相違也。


【疏】言正感等者意顯由此無滿業及有漏業故此二
種業令生死得相續也。


【疏】無滿者如異熟因故言正感者意云且如有漏善
惡異熟因即能感異熟果得相續其無滿有分別業
猶如善惡業亦能令身得相續以資故業身得相續
住故云如異熟因也。


【疏】非正有力由此生故者意說二障助二業感生死
非正有力即生非由此生連續。


【疏】煩惱障者至取潤生者意云此中不取發業煩惱
雖取先發業感識等五果種子竟即須煩惱潤生故
唯取一切潤生煩惱名煩惱障問何故唯取潤生不
取發業惑耶答若取發業惑即與無滿業不齊若取
潤生惑即齊故同所知障不發業。


【疏】所知障者至或取一切如煩惱潤者意云然所知
障品類雖多但取唯緣佛緣有情者為所知障故曰
[011-0800a]
不執菩提有情實有無由發起猛利悲願又云或取
一切所知障皆能作變易生死緣也猶如一切全界
煩惱皆能結生即一切所知障能助變易生死又所
知障為有漏依此障若無彼定非有故通取一切。


【疏】易可見故者約眼見五蘊有定限者即定齊限上
至八萬下至十歲易可知者即約第六識智。


【疏】一分一段等名分段者即今身死後身生也。


【疏】非彼世間及非迴心至諸天等尚不現疏無能見
者意云說有預流果入變易身分段羅漢等皆不能
見但是分段身無問凡聖皆不見變易身說得天眼
亦不能見若四果菩薩等一種歸變易身但各各同
類自相見然上得見下下不得見上如初果受變易
身不見上三果人變易唯自類相見若上果人受變
易非但自類相見亦得見下三果變易身乃至迴心
及頓悟苦薩雖有同受變易身然下位身相見而不
見上上位自相見亦得見下位變易身又此變易身
隨是肉眼亦能相見縱有分段得天眼者亦不能見
問初地菩薩受變易二地分段菩薩得見下不答亦
得見以二地菩薩根劣慧強亦見下地變易細身不
同二乘無學等以根鈍故又雖是同初地然有分段
有變易但同類自相見分段亦不見變易身且初地
菩薩若分段若變易皆不能見二地菩薩分段身既
不見二地菩薩所住之土豈得見身耶亦如六欲天
展轉下不見上天身土以福有強劣故使然也。
[011-0800b]


【疏】如第七巳有二解者即彼卷中有二師說第一師
說頓悟菩薩唯欲界後留身若二乘迴心等於欲界
後留身第二師說有許色界中有聲聞迴心唯除五
淨居天也廣如前說。


【註】由悲願力至名變易者問按攝論云菩薩留惑證
一切智今云悲願能招於生得至佛果豈不相違又
生但由悲願而致何用煩惱不退菩薩而不斷耶答
七地巳前用受分段八地巳去不障道故所以不斷
若爾應非是染污法染污法者何不斷耶答如末那
惑雖最後除亦得名染此亦無失又能助所知令變
易續故不斷之若爾二乘無學迴心應無變易煩惱
無故答有惑習氣能為助緣亦受變易且依初解。


【疏】謂此業此洲至齊限不定者意說分段中業明界
地悉定也謂此業者即有漏善惡業等此洲此界者
即是受分段果之處當云謂由如此業故為生人天
中及言地等隨力住變定名定齊限。


【疏】今此業此洲此界此地等者此業是無漏業也此
洲界地是受變易果之處也此無漏無定限故名變
易皆以四禪無漏資此身因令身短長不定故名變
易。


【疏】如資色界廣果天身至欲界人天亦爾者意云此
即指事也有二解一云如菩薩若受變易生死者以
無漏定願資此舊身令得廣大過於色究竟天身然
此天身長一萬六千由旬今資此身過彼天身故云
[011-0800c]
過一萬六千由旬令過一萬六千劫者由菩薩得變
易必無漏法資延壽令長彼天故過一萬六千劫或
減於彼者隨一種由無滿法資或可身不得過一萬
六千由旬命亦不得過一萬六千劫則所資身長短
命劫數多少異於彼天身命故云或減於彼也何以
如是由其菩薩願力須長即長須短則短而無定限
故云無定齊限欲界亦爾者意說於欲界人天中受
變易生死者亦以無漏定願資舊身今或長於舊業
所感或短於舊業所感者亦無定限故云無定限今
即增減者謂諸菩薩意欲爾故若菩薩上生究竟
天者不得變易身也第二解云若生色究竟天者必
得變易即資本身更長於一萬六千由旬今更過於
一萬六千劫也或減於彼用無漏資故或可身感舊
身爾減舊今何以如是謂如由菩薩意欲爾故欲界
亦爾問如色究竟天如何得有迴心耶答雖有聲聞
生彼不迴心直往菩薩生彼亦得變易問如聖教云
大地菩薩不生於彼云何於色究竟天而受變易耶
答前卷解亦有許得生者故受變易義亦無妨且依
前解言色身五百由旬今過五百劫者意說第四禪
中廣果天身身長五百由旬壽命五百劫若菩薩受
變易身以無漏定願資故身因故令自身命或過彼
天或彼天義如前說亦疏無資廣果天身過五百由
旬命過五百劫或減於彼此疏本雖不載廣果之文
意義亦同彼此皆得。
[011-0801a]


【疏】聲聞辟支佛乃至不思議界無漏法身者意云此
文約三乘無學相對明所以不論菩薩得變易身此
文意責二乘無學迴心雖未得初地未證法無我然
地前至得變易身故云未證法無我未得離變易身
問若爾菩薩以得法無我應離變易身答不爾菩薩
雖得無漏法無我未滿足故何以不離變易身不同
如來如來令滿足法無我故故不受變易身而證得
不思議界無漏法身也變易死者楞伽曰變易生死
與此論文同。


【疏】生者諸受根起死者諸受根滅者意云受者即受
用五塵或執受名受根者五色根起滅者生死義也。


【疏】摩利迦此云髣者者此有二義鬘者在額為髣世
所貴故夫人亦爾為王所重故稱為髣又云末利夫
人本是採華婢猶供養佛現身將作波斯匿王妃此
夫人有女女貌端正勝其母故號勝髣即勝髣夫人
也故瑠璃太子即是勝髣夫人弟。


【疏】如似者舉分段況變易故云如似也。


【疏】生此三種意成身解曰三種意成身者即是聲聞
意成身獨覺意成身巳得自在菩薩意成身也。


【疏】佛性論云於三界外至然非界外者釋曰人雖即
此者彼論說三種人即此阿羅漢獨覺自在菩薩也
言界外者約助因說屬無漏業非界繫故云三界外
其變易身既是有漏即非三界外故疏曰此之三種
皆轉舊麤身等者此釋非界外所以。
[011-0801b]


【疏】無明住地乃至而起者此五應名五習地習地者
即種子五住地亦是種然為依者有二種依第一所
知障為所住所依其煩惱障為能住能依第二曰即
二障種子為所住所依若二障現行為能住能依。


【疏】由數習故有此無明等五住地者意云謂有情迷
倒妄起分別令諸煩惱漸次增長所以如來立有五
住地無明問無明先時未有熏習新起無明無明今
先時巳有云何更起無明答無明先時巳有用弱故
不說有無明熏習煩惱漸增所以更立無明如是徵
逐道理應悉言住地者即現行依種子而住也且如
草木依於地而住。


【疏】是第八地者意說第八地於相及土二種之中巳
得自在不為境相淨土等之所拘碍故約自在也又
自在者隨所轉變地等皆成金蘇等故曰自在。


【疏】無上依經大地菩薩等者此名雖多義意相似若
勝髣經說第八地菩薩名大力菩薩據唯識論名巳
得自在菩薩故無上依經名大地菩薩者非相違也
以十地菩薩皆名大地故。


【疏】伹轉易故者意說但轉易舊分段成今新變易身
也如言造衣裳成不可言造衣裳生以轉舊物成新
故。


【疏】此非盡理但隨經文者意云勝髣唯識說二乘無
學迴心自在菩薩受變易者非是盡理且隨經文作
如是說如下且許前三果人七地巳前菩薩得變易
[011-0801c]
也。


【疏】佛地第二卷說至無有過失者意云佛地論許
前三果人亦得變易且如須陀洹人在於欲界唯有
七生分段定業在要受於七生分段身巳令證無學
果今不取無學果便迴心即受變易且據極至七生
而論不妨於中有預流果受於二三四五六生分段
定業而得變易者或除一生者如第二果人於欲界
人無往來總一生受畢令證無學令不取第四果遂
迴心方受變易或除上界處處一生者如第三果從
於色界生得定隨生何處但經一生巳不證無學迴
心即受變易故前三果亦得受變易此說利根者是
故煩惱所潤分段生死之身於而得非擇滅也。


【疏】畢竟不生非永不生者意說得變易身也分段身
畢竟不生由無漏業資助變易身得生故云非永不
生也。


【疏】第八十至得受變易者按彼論曰復次迴向菩提
聲聞或於學位即能棄捨求聲聞願或無學位方能
棄捨由彼根性有差別故所待眾緣有差別故故知
受變易通有學無學驗知此勝髣唯識說二乘無學
八地巳去受變易者非究盡理。


【疏】七地巳前决定性至故不說之者問何者名決定
性何者不決定答若七地前智增菩薩名决定性入
初地巳去即受變易故此論曰有從初地即得滅定
若悲增菩薩名不決定性至七地滿心方受變易故
[011-0802a]
前論云或有乃至七地滿心方能得滅盡定若准此
文悲增菩薩巳七地滿心方受變易生死故云如滅
定說滅定既通初地滿心得受變易身亦爾。


【疏】此句者意說此是俱句攝故云此句也由自在故
煩惱未盡故者釋亦分段亦變易俱句也言自在者
但得無漏智名自在非八地名云自在也。


【疏】若依煩惱至細難知故者此釋受分段變易意也。


【疏】七地巳前代諸有情受三途等者意說菩薩是欲
界中人天實身此菩薩代有情受苦時菩薩身亦有
苦受相應以分段身麤火所燒也菩薩若生厭離即
除苦受若菩薩在地獄中或施飲食或為說法務在
利益問若菩薩是色界分段身代有情受苦時如何
得有苦受耶答大悲菩薩常生欲界不生色界故無
有失又解云菩薩設生色界縱入地獄火燒不痛以
色界身細自業所感欲界火麤麤細既殊火燒不痛
若巳得變易身往三途者化身往受苦等。


【疏】捨虫身者分段生身名為虫身身有虫故大般若
三百二十六四百四十八云善現不退菩薩身心清
淨非如常人身中恒為八萬戶虫之所侵食所以者
何是諸菩薩善根增上出過世間所受身形內外清
淨故無虫類侵食其身如如善根漸漸增益如是如
是身心轉淨由此因緣是諸菩薩身心堅固猶若金
剛不為違緣之所侵惱。


【疏】若作此釋至亦得受義者解云若作此八地捨分
[011-0802b]
段虫身釋者且約八地巳上菩薩定受變易身說據
實而言上亦有七地以前菩薩及前三果人亦得受
變易身也。


【疏】初地等既得者必更無決定至如阿羅漢者解曰
若有初地智增菩薩得受變易身者即無決定分段
身業如阿羅漢等以智增菩薩怖煩惱故。


【疏】大慧說寂靜法乃至然未一句故此中不說者意
云說寂靜法者指佛說我空理教也即是遠行地菩
薩得證此無我之相故七地菩薩而得自在如意生
身故知此地菩薩而得變易身然未一向皆得變易
故知七地巳前菩薩有得未得所以此論中不說七
地巳前菩薩得變易身也。


【疏】一者得三昧樂三摩䟦提意生身者此舉身因由
入三昧能現意生身也舊經中云三昧訛也今新經
論云三昧地此云等持舊經云三摩拔提新經論云
三摩鉢底此云等至意說由無分別智證法真理之
時有相應寂滅之意與經安樂受俱故云得三昧樂
即等持等至相應樂也即依此定而現其身故得三
昧樂三摩䟦提意生身。


【疏】二者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者即能稱可覺知
諸法真理之相由性也即真理性也疏引經不盡故
經云妙華莊嚴迅疾如意猶如幻夢水中月鏡中像
非四大生似四大相具足身分一切修行得如意自
在隨入諸佛國土大眾釋曰以無性慧即無我慧悟
[011-0802c]
此理故得如幻三昧能覺諸法悉如幻等菩薩所起
意生之身相好端妙如花莊嚴有為緣生故如像等
言如實覺知諸法相亦為起身因由得此如幻定能
現身故。


【疏】三者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至法相樂故者釋
曰應物現形形非一故名為種類隨感齊發名曰俱
生起不加功稱無作行無作行等即為起身之因身
名種類俱生等也意云如實樂相法相樂者即是法
相寂靜之樂亦非樂受之樂。


【疏】此文不及四卷經至非於餘地分不得此者解云
如十卷楞伽第五卷及四卷楞伽第一卷此二本經
皆云此三種意生身十地皆得且初身即第三第四
五地得第二身即第八地得第三身即第九十地得
問二本經文既同說如何疏云此文不及四卷經耶
答雖二本經文同說然安置次第文勢巧妙十卷文
不及四卷文問經既說同何須和會答准彼經文初
二地亦得以今疏文但引三四五地文不說初二地
得所以須會據初二地亦得初身以未得定自在所
以伹說三四五地得其初身餘二身會尋文准知如
疏說彼經云自心寂靜等文即是引四卷經文證不
說初二地偏說三四五地得初身所由乃至第九十
地亦爾自心寂靜行種種行者意說初地巳上菩薩
證禪定等法種種悲願利生行自心寂靜者即禪定
法也大海心波轉識之相乃至如實知有無相者意
[011-0803a]
說初地巳上菩薩作唯識觀也第八心由如大海觀
前七轉識相由如波浪名意識生者此解意生身名
即隨意識而生名意生身也以見自心境界故者菩
薩作唯識觀時見一切境界皆是自心了知唯識也
如實知有無相者如實知遍計相無依他圓成相是
有也得諸法無相如幻等法乃至自在神通者此釋
第二意生身也得諸法無相者即圓成實性如幻等
法者即知依他起法如幻不實悉無所有者即知依
他起法無真實體與知遍計所執自體是無身心轉
變者既受變易身身漸殊勝名身轉變心漸明利名
心轉變乃得餘無量定心也無量相力者相謂境相
意說菩薩於無量境相得大自在神通也力隨欲轉
變地等皆成金銀等物法相樂故者相性也即菩薩
證法性時得大樂故此中三名雖諸地皆得者意說
此三種意生身諸地隨分皆得故初地菩薩亦能如
實覺知諸法相亦能化百種類一時俱生亦得百三
摩地門。


【疏】然勝髣及此中至增勝者語者此釋楞伽與此論
等不同之意也勝髣此論據三乘無學決定受變易
身說若楞伽據頓悟直往菩薩說通定不定故有得
不得智增悲增有差別故故怖煩惱者得不怖煩惱
者受分段故生。


【疏】又解直往菩薩乃至且說勝者此解意者即將楞
伽經文約此論說彼楞伽經文約此論說彼楞伽說
[011-0803b]
第三意生身同此論取約意巳得自在直往八地巳
上菩薩說也楞伽經中前二意生身即約漸悟迂迴
者說雖地前巳得者此釋外難難云若前二身約迂
迴者說即此漸悟地前巳得變易生死何故乃云三
四五地得耶答雖地前巳得三昧意生身等然彼經
中且舉勝者故說漸悟三四五地得初意生身第八
地得第二意生身疏有二解前解為勝又云若直往
者八地方得變易若迂迴者初地巳得受變易。


【疏】故彼二種三種至亦不相違者意云此意生身有
兩箇三種故云二種三種也即如勝髣此論說二乘
無學巳得自在菩薩得三種意生身即第一三種也
又楞伽經說三種意生身即第二三種意生身故知
據勝髣楞伽唯識菩薩三種意生身仍不勝有學迴
心今時并取佛地論或除七生滿受變易或除一生
滿或除上界處處受一生及瑜伽八十或於學位方
能棄捨即前三果人受變易或無學位方能棄捨故
通取諸教義方周悉如上諸教所說變易名位有異
義意亦不相違。


【疏】引教成名者即引顯揚論成前變易身名變化身
言此即釋名辨得人訖是二乘有學無學地上迴心
頓悟一切皆得。


【疏】彼部此障不助感生者意說小乘不立所知障但
立不染無知不染解知即義同大乘所知障也。


【疏】若作此解有四問答至但三文者解云若將如諸
[011-0803c]
異生拘礙煩惱文答前文即有四問答若將此文總
作難詞即但有三問答故前疏云或分為三。


【疏】由種性別故不能趣如者此文意說由無種性人
與有種性人別故無種性人不能趣真如也。


【疏】返顯既知有趣寂者意云雖有無漏及所知障亦
斷入無餘涅槃故疏云不皆迴心明有趣寂之者。


【疏】有二難意者如下疏曰總問即第一難意又云第
二問也即是第二難意也。


【疏】先答此第二問者如論云誰言實感至非獨能感
巳來總是答第二問然所知障等論文是答第一問
有疏中錯作答第二問讀者知之。


【疏】初解同瑜伽佛地者此瑜伽佛地論中亦有此問
答故彼論云若所知障助無漏業乃至答云如諸異
生拘礙煩惱故故同二論等。


【疏】第三解下准有答者此准第三解有先答第二問
答云誰言實感。


【疏】第二外人問者此依有四問答以辨。


【疏】解脫者謂二涅槃者二涅槃者謂有餘依無餘涅
槃也問二乘無學合得前三涅槃何故但得云二涅
槃耶答以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與一切有情共有所
以不說。


【疏】佛地論說乃至是為大過者意說彼論問意云二
乘無學斷煩惱障盡此一身巳必永入無餘涅槃即
與佛無異謂佛無學但於生死證真如性故云無異
[011-0804a]
然二乘人但無菩薩利樂他願故說二乘與佛有別
其二乘無學何用引彼變易生死趣大菩提經三大
劫長時受苦答變易身中無有苦朦朦但有行苦是
有漏法故。


【疏】彼文難意大與此同者解云彼經難意與此論中
如何道諦實能感苦文大意同也。


【疏】雖諸菩薩願力受生至定不能生者意云觀此文
意是釋通外難謂外難云菩薩既用願力受生如何
乃言巳永伏煩惱障故無容復受當分段身答雖諸
菩薩由願力受生無由現行煩惱也若伏煩惱種時
分段之果必不能生所以將無漏定願資分段之時
往因受變易生死。


【疏】雖藉煩惱生死受生不同凡夫二乘說現及種潤
生者變解云若伏煩惱現行不起雖有煩惱種子亦
不能潤生受生若凡夫不還人亦將煩惱現行種子
潤生問若不還果伏現惑種潤者八地巳上菩薩既
伏現亦應用種潤生答八地巳上雖有種子即不潤
生不同不還故無有失又菩薩藉煩惱潤生皆為利
益有情起貪嗔等故與凡夫二乘差別。


【疏】故須法執助智受生者解云智者即是無漏有分
別業故須法執無知障助無漏有分別業受變易也。


【疏】既有二利之益者即是自證菩薩利益化緣此資
生受變易生死。


【疏】即非擇者復更生義者意云身及業巳得非擇既
[011-0804b]
無重起之義由此但資感身之故業令身不斷准此
疏文更字之下脫一無字亦得其意云何亦未延巳
前令得百年百年外命得非擇滅由後延故百年外
命而得相續故云非擇復更生也然非擇許生者如
後疏自辨且依後釋。


【疏】不同小乘熏禪等法者此唯無漏彼小乘通有漏
無漏故有差別也或小乘熏禪而更造業今伹資業
故云不同也。


【疏】經三大劫者問如頓悟菩薩如初地得變易者但
經二大劫云何乃言三大劫耶答有二解一云通地
前說云三大劫前修因因果滿所以知因准於果云
經三大劫二云但約迂迴者說故云三大劫也。


【疏】勝定者舊云邊際第四靜慮者即諸定之中此㝡
上勝故云勝定此定地地中最後邊故名邊是勝極
故名際地地中上品定也故四定俱名勝定或唯第
四靜慮亦得之殊勝故准疏通其二解。


【疏】今雖無文至理不違者望能得人得彼四定自所
得中最殊勝者即名邊際若望彼他自下不知上下
人云何名得邊際邊際不得何得變易由斯不可望
自他說。


【疏】雖經行苦至乃至廣說者意說菩薩及迴心二乘
受變易生死經三大劫行菩薩行雖有行苦今得如
來三身功德必不得艱苦既得稱心生大喜樂然非
是四無量中喜樂也廣如彼說。
[011-0804c]


【論】既未圓證至猛利悲願者問執彼菩提可是法執
執有情何非我執答若執有情一常主宰可是我非
法但執有體不捨自性故但法收。


【疏】既未成佛圓證無相大悲一味平等之解者無相
者謂真如也大悲者謂利他之解者謂行解也即佛
之真智意說佛智能圓證真如得利他之大悲皆悉
平等而無法執故諸菩薩雖證真如未能圓證不能
平等而起大悲一味之解所以起所知障由此障故
有情菩提執有可求可度為先後方發起無漏業。


【疏】說業為因以是勝故者意說無漏業力能延今身
而得長時故說無漏業為因唯所知障稍近也。


【疏】無明為緣以疎遠故者所知障望身之故業不能
資但執有情菩提實有故是疎也但名為緣。


【疏】非如煩惱資有漏業至少分相似者意說煩惱愛
取為緣親潤識等五支轉名為有若所知障雖然為
緣望有漏業非如煩惱親潤識等緣義雖同親疎有
差別但執實有不同煩惱但說為緣少分相似。


【疏】由有此障諸俱行法不成無漏者意云俱行法者
謂所知障所起身語業及所起不相應行蘊等皆是
有漏由定發通而能變作種種之事隨所作皆成也
又欲勤心觀名四神足此四能發神通名四神足神
之足故。


【論】若所留身有漏定願等者正解如疏有義二乘故
意以無漏定資何理不得然但無大悲大願力故無
[011-0805a]
漏力弱故所資身但名分段不爾熏禪應唯有漏詳
曰論既明言豈以人情抑而不從又彼熏禪與留身
事而義不同謂黑禪者資異地因生異地果難故可
容無漏定熏延壽但延此報舊因何得相例又復所
延之果而非永固與變易生而不齊等故可依論。


【疏】不許得見上身非其境故者意說二乘雖有天眼
若不迴心不得見上變易身以變易身非天眼之境
上得見下其義極成若是迴心同類之者上下皆得
相見。


【疏】小乘至定唯有漏者意說小乘宗說延壽福資通
有漏無漏福若大乘宗說捨於福資身因定唯有漏
故所延之身是分段攝。


【疏】此文為證至亦得別者解云有漏資分段無漏資
變易變易即玅分段即麤細麤有殊隨身所見各別。


【疏】界外生死至無漏生死者解云准經文應云界外
生死界內生死界內即有漏果外即無漏無漏即變
易有漏即分段但約助緣故云界外體非實爾。


【疏】有玅淨土出過三界十地菩薩當生其中者解云
此說他受用土引此文者意證變易生死是界外生
死即是大自在宮處。


【疏】瑜伽八十至無餘界爾耶者此解問意者為依有
餘涅槃受變易身依無餘涅槃受變易耶問意如是
答如疏。


【疏】問至尚無一生者此問意云阿羅漢果疾者當自
[011-0805b]
經三生得無有一生得者如何成佛一生即得者耶
一生者即一迴受變易生死便得佛果故此難。


【疏】答由增壽行方能成佛者由入變易身增壽令其
經三大劫方得成佛。


【疏】善修神足能住一劫者意說定是神通足神通依
定而起如人有足能往諸方隨有所依神通亦爾。


【疏】此是發趣極成遲鈍者解云如世尊言善修神足
能住一劫者即是發趣極極鈍耳於出現界事佛者
佛欲令此聲聞出現土中十方世界承事諸佛欲令
遣起有情故此人名極遲鈍不如初修菩薩者若無
學迴心二萬劫或十千劫方至菩薩信心若初修頓
悟菩薩經六十劫即至信心亦有疏本無出現界事
佛變化有情文義然無違。


【疏】四種生死者一方便生死謂所知障是變易生前
加行也二者因緣生死唯是無漏業因三者有有生
死即是以定願力初變易漸漸四者無有生死謂此
變易身漸漸衰劣也。


【疏】有身等三故者意說有漏業名身等三種。


【疏】但得二十劫等者此意說以定願資至二十劫勢
待欲盡而便以定願力資後至二十劫如是不絕名
前盡後生。


【疏】今難意云若離內識至不應說三者此中難意若
有識無心外法者應但有一箇依他起性以此依他
是識心故應無餘二性以遍計所執其體是無法非
[011-0805c]
緣慮故又圓成實性體即真如既非色心不能緣慮
故此二性非是色心即心外法無言應唯識應但有
一性無遍計圓成二性故難云經既說三不應唯識。


【疏】今依正義至四句分別者即依護法宗辨四句如
疏第三句亦遍亦計謂第六識等者取二執起時心
心所遍緣五蘊為我遍緣十八界為法不取緣一箇
法以非是遍故若依不正義安慧宗辨四句八識皆
有執如云有計非遍謂第八第七及前五識有遍非
計謂無漏等有亦遍亦計謂第六識若作此解無第
四句。


【論】謂所妄執至自性差別者問法中自性差別可知
我中云何有自性差別答但總名為我即是自性計
作遍常等異名為差別即離蘊等計皆悉准知亦即
因明於我為自性差別等也。


【疏】體非種種者意遍計故所知障為依一切有漏依
之而有問言成有漏者由與漏俱而成有漏云何復
云由所知障成有漏耶答若成有漏必與漏俱與漏
為依必藉斯障成漏成依二義既別故前後義亦無
違也。


【疏】又所計無法亦可名物等者此第二解即約遍計
所執性名為物為種種也體雖是無以妄執時相當
情現故。


【疏】所依執處與前師異者前師第二句是遍計行相
第二說第二句所遍計境即依他圓成是所執之依
[011-0806a]
處也。


【疏】然攝大乘等但說依他安足處故者意說依他與
遍計妄心為安足定之處由如好地是安足之處此
然爾也問何故但說依他為安足處不說圓成為安
足處耶答遍計依他二性稍相近故相稱可故然此
二性是凡夫境易可了知所以唯說依他為安足處
不言圓成若以理通圓成亦安足之處豈不執真如
是實有耶。


【疏】然如攝論至此中下半頌者攝論說與此論中第
二師解同也。


【疏】上但重解初頌所執者意說從論初句顯能遍計
識至此巳來即重解前遍計所執頌也起今說者即
初頌中第三句云此遍計所執文尋下解第三句處
也。


【論】皆似所取能取現故者問何以得知似能所取皆
名為執答無性攝論第四云依他起相者謂依業煩
惱所取能取遍計隨念得起故又云如前所說身等
諸識所取能取虗妄分別安立為性又云譬如鹿愛
自相續力安立似水所取能取邪遍計意說如渴鹿
由於自起愛力於其陽焰安立水想便有所取能取
相生由此故知於依他起有二取者皆名為執問所
執二相為俱不俱答此論文是總理實隨心執能取
時有能取相所取等爾然非一切時執二取故。


【疏】非有取心不名取故者取者執也應云非有取心
[011-0806b]
不名執也。


【疏】非無執心似二取故者此返顯明知有能所取皆
是執也問無漏有二取應皆是有執耶答唯安慧師
無漏後得智見相二分亦是執護法不許如下廣說。


【論】說阿賴耶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種為所緣故者
意云遍計所執自性者直是所執境妄執者即能遍
計心即此能執心熏得種名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種
也問引此論文欲證何義答有二解一云證能熏有
漏七識皆有其執二云通證八說能生因皆有執故
問此師第六許有二執二執俱不答有義有二解一
云同護法二云不俱如第七有我無法執故問安慧
意二分是遍計取執體既由如㝹角等如何乃而能
熏種耶答今言能熏種者但自證分熏見相不熏是
此師意然自證是依他起所熏種子乃是假亦說是
遍計所執問假種子如何生實自證分耶答是此師
意計未可和會問若唯自證熏者何故下疏云能生
種者有二能二能者即見相分二種子也何故相違
答自證緣見相時亦熏種子後二分從此種生問如
何自證分而緣相分耶答彼意許自證分隔見分緣
根塵等相分相分是假。


【疏】相名分別習氣者此師引此文意者偏取分別習
氣分別即是虗妄分別能計之心也即八識中有虗
妄分別故故八識皆有遍計所執。


【疏】貪等三法是道非業者貪嗔痴是道意中之業今
[011-0806c]
尅性於業障思是正業體貪等法是思所遊履故名
道也若合說即名業道也身語名業道者作動以解
業即身語二名業思遊履故亦名為道四句分別尋
文可知。


【疏】餘之七識雖亦能計不能遍計故安慧四句分別
云有計非遍者謂五八第七識也遍而非計謂無漏
識亦計謂第六識。


【疏】攝論不說者意說安慧解云攝論約不能遍計故
不說五八第七非總不計即五八第七是計而非遍
也故云非餘不計本釋二論者本即無着釋即世親
無性等。


【疏】體順彼名者第六識體順彼遍計所執名是故偏
說餘者不然故不說也不以不說即無計也。


【疏】是故意識無邊行相者即緣十八界等種種行相
也。


【疏】若爾第七不能普計應非此收者此是安慧難云
第六識能普緣第七不爾應非遍計。


【疏】此言不爾三分別中計度分別乃至五八不爾者
護法解云即將三分別中計度分別而攝得七分別
七分別者皆是此計度分別也然前第七說若准瑜
伽第一說七分別皆是第六意識不共業又七分別
是尋伺差別即唯在第六識中不遍餘識若准對法
論七分別非是尋伺差別七分者所謂有相無相深
污不染污尋求伺察任運如第七識中與四義相應
[011-0807a]
故是染污分別若第七識與平等性智相應分別名
不染污分別故知第七亦遍計收。


【疏】無性云意識有分別乃至此為正解者意云此論
云言計度分別能遍計故與無着本攝論同故故無
性釋云當知意識是能遍計有分別故者由有顯示
隨念分別所雜糅故釋曰雜糅即是相應俱起義也
意識由與隨念計度二分別俱故能分別顯示者即
是計度異名亦名思擇論用自名言熏習為種子者
無始生死所有意識戲論名言熏習種子為此生因
釋云顯自見分所熏種子是自現行親生因體論及
用他一切識名言熏習為種子者謂用無邊色等影
識名言熏習種子為因似彼生故是故一切無邊行
相分別而轉釋曰以境界多故名曰無邊即緣他識
及與色等影像名言熏習名為影像亦說緣十八界
及他識等相分之中熏成種者總名他用由斯意識
似一切生故有無邊行相而轉非五八識得有斯事。


【疏】又一切八識至第六七識者意云又一切八識皆
是虗妄分別無性云意識能有分別者意欲簡無染
心故云意識有分別是遍計不通餘識無分別也又
世親攝論但言由此品類能遍計度不簡定何識唯
無性偏解本論曰意識由有顯示隨念分別者以簡
無漏心亦有何妨耶故知八識總有分別豈能遍計。


【論】執我法者必是慧故者問護法五識得與慧俱今
者難他豈不自筮答有二解一云五識無勝慧故劣
[011-0807b]
不能執二云此因唯難第八詳曰夫有執者必有慧
俱不言有慧皆是其執由彼前師許有漏心皆有執
故護法以無慧而難也故二解者未為善釋。


【疏】彼前師言至尋伺俱起者意云安慧說且如小乘
尋伺麤細別尋伺是俱生善與無明正相違何妨然
俱起。


【疏】尋伺性順可許俱起善心無明性便返者護法通
云尋伺性相順尋伺許俱生善與無明性相違善與
無明不可俱起。


【疏】若言一切有漏三性心至行相輕故者安慧云一
切有漏三性心皆名不善說有漏心名善者即不善
行相輕故名為善也問云何一切有漏心皆名不善
答不善有四一自性不善謂無慙等二者相應不善
謂貪等相應煩惱三者等起不善謂所發業身語業
等四勝義不善謂一切有漏善等三性皆名為勝義
不善故一切有漏三性心皆是不善明知三性心中
皆悉有執。


【疏】若言有漏皆是不善至名無癡者安慧云無癡善
根與癡不善根不得相應然有漏心若癡相輕即
名無癡善根若癡相重即名癡不善根既有漏心中
有輕重之癡即有漏心中皆有執故此然豈不正理。


【疏】若無漏心即是二空觀至如何能導空智現前者
若二乘人生空無漏若菩薩是生法二空無漏若許
善心中有法執者即資糧加行通有執心如何能引
[011-0807c]
見道二空智耶問若不許善心中有執者豈不違勝
義不善之文答然不違也如何說一切有漏善等三
性名勝義不善者即密意說也以有漏法對無漏法
毀責為名但言勝義不善其實善無記心不名不善
也如言依樂立壞苦正壞時無壞苦約以後可壞時
說此然爾也又如一切諸行者豈樂受亦逼迫耶但
毀名爾此然准例。


【論】執有達無不俱起故者問二乘入見道時豈依能
所取空觀耶答雖不作能所空然依四諦觀時而伏
我執亦得名空豈虗無。


【疏】應異熟生心亦是能熏者意難云應除第七識外
餘六識中業所感者及第八識皆是能熏此難無記
心也。


【疏】應第八識至比量相違者故立量云第八識有法
應亦能熏宗法許有執故如前七識汝若言第
八識雖有執而不熏者即與比量相違。


【疏】雖前位等作二空觀而是假相者意云若加行位
雖昔作生法二空觀然帶空相不證實故名假相不
如無漏能證於實故總名虗妄分別故三界八識皆
虗妄分別也。


【疏】彼中邊論唯據六七二識為論者意說中邊說二
取名遍計所執者唯據六七二識中二取為論不約
五八及無漏識說若言五八識有然二取名有執者
其無漏後得亦有二取亦有執彼既不然此云何爾。
[011-0808a]


【疏】若似二取至應皆有執者此護法難安慧詞也。


【疏】佛地第七至無漏有執者解云如佛地中說二乘
後得智有執者即安慧親光義同故今引之又二十
唯識釋云菩薩後得智亦有法執唯不是安慧初有
義當安慧師故彼論明他心智通漏無漏釋彼無漏
他心智者而有三義有一師解云彼菩薩無漏他心
智體亦有法執故二十唯識云他心智云何乃至不
知如佛智者明知有執不知即是無知之義由彼無
知猶未斷故而蔽於心故不如佛。


【疏】此但言佛無顯餘亦有者解云如下破云但言佛
無其執明知顯餘二乘後得皆有法執故以佛例難
菩薩前安慧師云佛應有執有二取相故如諸菩薩
現似二相故今詳疏文皆是護法假難前師先難二
乘菩薩後得有執以有二取相故後將佛後得智難
前安慧師以如來後得智有二取者而無執故護法
正義云有漏善心無記心及二乘菩薩無漏後得皆
無其執故為難也問佛地及二十唯識釋菩薩二乘
後得無漏皆許有執今護法不許豈不違教耶答義
不正破之無失謂佛地論是親光師釋二十唯識有
三師義中間一師此釋故護法不許破作此破者意
毀安慧義不成問護法若許無漏後得無執者如何
解不知如佛智之文答護法云餘菩薩二乘無漏後
得知他心時不如而佛委細而知行相麤淺於佛習
氣未除故云不知如佛智非是有執而言不知。
[011-0808b]


【疏】第八俗智名大圓鏡也乃至此證無漏有相分也
者解云大圓鏡智名俗智者以緣俗事故即名俗謂
大圓鏡智能現身現土亦能變化作天龍八部化聲聞
等莊嚴道場故此智偏名大圓鏡智如大圓鏡現眾
像故餘三智雖能現身土等俱可名如大圓鏡智即
巧不巧名大圓鏡智故大圓鏡智是後得智非根本
智根本證真不現相故若第七識平等性智隨諸有
情所樂示現身土等為他受用此後得智能現十種
平等性故若成所作智亦能現身土等此智唯有後
得智無根本智若妙觀察智亦能現自相共相說法
事此亦後得智能觀察有情根性差別而能現諸法
自共相等故知四智皆有見相分也所現身土等皆
相分攝故四智中大圓鏡智從喻為名餘三智約義
別立名得名不同故。


【疏】云勿謂餘智皆此譬喻意說四現相雖同得名不
同也問餘三智名俗智不答四智雖是無漏伹證真
名真緣俗名俗。


【疏】翻向上成者意云既成如來有見相分此量成巳
翻向前成凡夫二乘有二分也疏自證之可悟。


【疏】本業瓔珞經下卷至安陀偈師義者安慧問曰若
不許有漏三性心中有執者何故瓔珞經中說明暗
一相善惡一心故知善心中而有法執今解云瓔珞
經說明暗一相相者體善惡一心者即是䓑沙王國
中安陀偈師義䓑沙王者即是頻婆娑羅王國承事
[011-0808c]
外道名安陀偈外道說明暗一相善惡一心此義是
外道說非佛中義却不可依若據理說彼非此所論
如演秘中具經文繁恐不錄。


【疏】五八名識入意識攝未見文故者意云第七名意
第六名意識者即攝論有文若言第七名意第六名
意識五八但名識識字向第六識中攝即總合名意
識者未見有文。


【論】識品雖二至故言彼彼者此等分別如疏所指論
等廣明不可具錄今隨所要而略引之問何故論中
不言一遍計乃至言二三四等耶答六七二識雖即
不同總名遍計以是一今故所以論中更不說一遍
計也但說二三四等。


【疏】七十三說一無差別二有差別者此說二遍計按
彼論云無差別者謂遍計一切法所有名有差別者
謂遍計此名為色等諸法各各所有別名釋曰總計
諸名為實有故名無差別有差別謂色心等名各各
有別故云差別復有二種一名加行二名施說顯揚
十六說一文字二非文文者一名加行者謂不善識
名言如有人曾不見此物等唯見此物體而不得此
名或有唯聞其名而不識名下所詮之體義故但有
名加行又七十三說一加行執者復有五種貪瞋合
會別離及捨釋曰以此加行而起執也意云以貪瞋
等五法為緣於上起加行心而妄執貪嗔如次及合
會別離二為加行也問何故捨上起加行心答由欲
[011-0809a]
布施為緣遂起加行心執我能布施如是等總名加
行執二名施說執復有二種一文字所作二非文字
所作非文字所作者七十三云謂執此為何物云何
此物此物是何此物云何文字所作者謂執此為此
物此物如是謂五蘊三性為無為等顯揚十六文同
又有二一分別自體二分別所依緣事者分別自體
者謂分別眼識耳識等識之自體又分別所依緣事
者謂所依六根所緣六境之事也攝八分別者是者
其八分別中當明相攝七十四說一隨覺二隨眠者
釋云如次現種現是能遍計心種是所遍計之境又
云隨眠者如無智人不能強分別任運隨種子勢力
起心心所遲純分別雖有兩解後解為勝疏意明分
別不擬明種子也三者謂一我二法三用者第三用
字通在我法之上我上用者如計總無為我然我有
作者用若計色心等為法但有作用而無作者法有
用者如色心等有障礙了別等用水火天地有濕爛
燒燃覆載等用四者七十三說一計自相二計差別
三計所取四計能取者故彼論云謂計三科諸法自
性名計自相謂計色等一切諸法有見無見有漏無
漏一切差別種種道理名計差別謂計諸色等一切
諸法是彼各各三界三性漏無漏等是心心所取名
計所取謂計色等能取色等及計心心所能取諸法
名計能取如計我為能智者五者攝論說一依名計
義至依二計二者按無性攝論第五本云一依名遍
[011-0809b]
計義自性者謂如是名有如是義二依義遍計名自
性謂了如是義有如是名三依名遍計名自性謂遍
計度未了義名釋曰謂了其名未了彼事執名為實
故瑜伽云謂不了色事分別色名四依義遍計義自
性謂遍計度未了名義五依二遍計二自性謂遍計
度此名此義如是體性又按瑜伽七十三計義自性
有五種差別亦繁不引二差別計謂計度色等者謂
計有色無色無常色有對色無對等計色有多故名
差別四隨眠計謂不善言者執者意云既非覺悟任
運隨虗妄種子勢力彼發心等而起執者五加行計
此有五謂貪嗔等者即是前五加行謂貪嗔合會別
離捨准同前釋六隨名計至所起者意說隨名計有
二謂文字非文字也然同前二施說中解七分別者
有相分別謂緣色等諸法無相分別謂緣過未及虗
空等尋求分別於理事麤計度伺察分別於理事細
推窮深污與貪等相應不染污與信等相應任運無
強分別八分別者按瑜伽三十六云分別色等種種
自性名自性分別分別色等有見無見三性三界三
世對等一切道理名差別分別總執一切有情與非
情假實諸法因起分別名總執分別依五蘊等而執
為我名我執分別執五蘊為我所名我所分別如執
二十句六十五等皆於五蘊計我及所名我我所緣
諸淨玅可意之境而生分別名愛分別謂緣不淨不
可意境所起分別名非愛分別緣淨不淨可意不可
[011-0809c]
意俱離事境所生分別名俱相違分別意曰於淨可
愛事境於不淨不可愛事境於此二境俱離不起分
別於中容境上別生分別名俱相違分別於其二境
不順名俱相違然八分別生三事者初三分別生第
一戲論事謂所依蘊戲論者次二分別能生第二我
見慢事後三分別生第三貪嗔痴事廣如瑜伽三十
六顯揚十六說九結俱品執亦是者意說九品煩惱
俱時有我我執執亦有九也取九結及五業執名九
分別也十分別者攝論具有文釋曰十分別者唯是
能分別心若對法十分別中即能所分別並名分別
今據無性攝論云根本分別者謂阿賴耶復是餘分
別根本自性亦是分別故名根本分別緣相分別者
謂分別色等有如是緣相顯相分別者謂眼識等并
所依識顯現似彼所緣相故釋曰眼等識者等取意
識并所依識者謂即末那末那與六為所依故云所
依即六轉識能現似彼所緣之相名顯相色緣相變
異分別者謂似色等影識變異所起分別釋曰即所
緣相而有變異能緣分別從彼立名謂老病三受貪
嗔癡等為變易緣令其身色而有變異意說云由老
病三受三受者即苦憂喜受及貪嗔癡為變易之緣
所以今身有如是衰損等變易或可云受即苦樂捨
由貪故起樂受由嗔故起苦受由癡故起捨受故說
三受為變異之緣也如言樂故面端嚴等如見人面
若端嚴必知前人心地適悅故有樂受苦受返此顯
[011-0810a]
相變異分別者謂由眼等所依根故令似色等影像
顯現眼識等識種種變異即於此中起諸分別即如
前說老病等變異釋曰由所依根身等變異令能依
識亦有變異舉彼顯現五塵境色意取能緣分別之
識然老病等者顯變異之緣亦同於前緣相變異分
別中餘如疏引文相可知十散動分別即十散動為
十也故攝論云一無相二有相三增益四損減五一
性六異性七自性八差別九如名取義十如義取名
散動釋曰無相者即於無相上起分別有相上起分
別或計諸法為一或諸法為異故言一性異性等為
對治此十種散動散動即分別異名也故一切般若
波羅蜜多中說無分別智此能遍計分別之體者然
此十種皆約能分別心名為遍計又對法第十二說
於見無見見等十者意說見無見等亦有十種分別
即於二十八見中收二十八見如下抄解又十相十
八空所除遣者意云此十相是十八空所除遣故瑜
伽七十七說論文甚廣今略引之有十種相空能除
遣一了知法義故有文字相一切法空正能除遣二
了知安立真如義故有生滅等相續隨轉相此由相
空及前後空正能除去三了能取故有顧戀身及我
慢相此由內空及無所得空正能除去四了所取故
有顧戀射相由外空除遣五了受用男女承事資具
相應故有內安樂外淨妙相由內外空本性空除遣
六了建立故有無量相大空能除遣解云由心中作
[011-0810b]
多安立有種種無量相若能了知一切諸法是空故
名大空即能除前無量相也七了無色故有內寂靜
解脫相有為空除遣解云不觀於色但求寂靜解脫
相即有為空能除遣一切諸法皆是有為空也八了
相真如故有人法二無我相唯識勝義相即畢竟無
性及勝義空能正除遣意云但了真如有為無為相
故如上作人法二無我相善緣真如時作唯識勝義
相以上總成一切故畢竟等三空而能除遣九了清
淨真如有無為相無變異相即無為無變異二空除
遣十即於彼對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此由
空空能正除遣。


【疏】十一者即十一識等如下自說十二者十卷楞伽
第四說一者言語分別謂樂着種種言語美玅音聲
名言語分別二可知分別謂作是思惟應有前法實
事之相聖人修行知依彼法生於語言名可知分別
三相分別謂即彼可知境界中熱濕動堅種種相中
執以為實名相分別四義分別樂金銀等種種實境
界名義分別義內境也五實體分別亦名自性分別
專念有法自體形相此法如是不異非正見見分別
名自性分別六因分別謂何等何等因何等何等緣
有無了別因相生了別想名因分別七見分別謂有
無一異俱不俱等邪見外道執着分別名見分別八
建立分別謂取我我所相說虗妄法名建立分別九
生分別謂依眾緣有無法中生執着心名生分別十
[011-0810c]
不生分別謂一切法本來不生以本無故依因緣有
而無實因果名無生分別十一和合分別謂何等何
等法和合如金縷共何等何等法和合名和合分別
十二縛不縛分別謂縛因執着如所縛如人方便結
繩作結結巳還解名縛不縛分別大慧名是虗妄分
別法體差別相又解若煩惱名有縛若善法無記法
名不縛亦名能分別十六者十六空所除者空既能
除明所除法數亦如之所除者即是分別法也下云
所除皆准之知或三空所除者謂空無相無願三解
脫門也故三空所除法即是分別法顯揚十五云一
根縛二者有情縛等根縛者意根五受根五相應縛
然名有情縛此縛是空所除故云空所除故十六空
所除即是分別廣如顯揚自解十七者意說十七分
別廣如對法十二說十八者意說十八分別即是十
八空所除乃至二十句我我所見即是二十空所除
二十五句者於五蘊上名有四句如執色是我我有
色色屬於我我在色中色蘊既爾餘蘊准作故有二
十句二十五句即二十五分別廣如對法第十二說
二十八見者對法論具明今略言者一相見謂聞大
乘蜜意空教執着如是無性等相是名相見二損減
施設見因茲便謗佛所說三性遂起名損減施說見
三損減分別見謂謗如來所說三性遂於三性法門
不能決了故名損減分別見四損減真實見於真實
義中遂生退沒不復進修名損減真實見復欲成立
[011-0811a]
此邪見故攝受少分道理依了義經說方便轉變令
順巳見所以復起第五攝受見第六轉變見因復起
執若依此見行善不善皆無有罪一切障垢皆得出
離由此復起七無罪見八出離見執自見巳於聲聞
藏及聲聞人輕毀憎嫉復起第九輕毀見十憤發見
又順自惡見顛倒建立空無相願又思惟自悟及令
他悟所立法性一切皆生無量功德復起十一顛倒
見十二出生見因此他以理責所立不立自宗及以
機弄妄理責他復起十三不立宗見十四矯亂見又
起慢心謂如是修是真供養恭敬諸佛此即十五名
敬事見又達觀者為令捨惡見以實道理方便開悟
堅守無捨心謂唯此真餘並邪妄是名十六堅因愚
癡見上所說見習氣麤重是名十七根本見十八於
見無見見即前相見此實堅執無性等相而起不執
一切相想十九捨方便見即前損減施設分別真實
三見慢諸法性施懃精進起無用想故二十不出離
見即前攝受轉變二見非方便修學不能証果故二
十一障增益見即前無罪出離二見所行邪僻無容
盡障故意說邪僻不能取盡障二十二生非福見即
前輕毀憤發二見由於正法同梵行所起邪行門便
引發大乘願故二十三無功果見即前顛倒出生二
見所立非正法性授者受者俱不能證勝進果故二
十四受辱見即不立宗矯亂二見非理與論無宜得
勝故二十五誹謗見即前敬事見所不應說強增益
[011-0811b]
故二十六不可與言見即前堅固愚癡見邪執空者
不應與言與言終無益故二十七廣大見即前根本
見由此當來惡見增廣故二十八增上慢見前二十
七見皆名增上並能發起虗妄無實增上慢故上來
所說皆名妄分別分別多攝為彼彼。


【論】攝大乘說是依他起者按彼論云若遍計所執自
性依依他起實無所有似義顯現又云又依他起自
性名所遍計。


【疏】七十六說勝義無性無如所執勝義相也者意說
無分別智證如時有真如勝義相若遍計心緣如時
即無真如勝義相以妄心與如不相似故也。


【疏】不相似故者有漏心緣真如時相分與真如不相
似也真如是無為無漏若有漏心緣真如時所變相
分同能變心是有為有漏又生滅不生滅別故不相
似。


【論】依展轉說亦所遍計者謂真如是依他起之性依
他起既是所遍計依展轉說真如亦是所遍計有曰
圓成亦遍計境彼遍計執雖不親緣圓成實性而由
彼故影像起執彼影像以為實有由此理趣亦所遍
計問一種有影像未審而依他何異應一種是親所
緣緣答不爾雖皆有影像相分相分與質相似者名
親相與質不相似故名疎。


【疏】境義同通無法名境者釋通升難難意可知。


【疏】何故七十四又說遍計所執非凡聖智境者此文
[011-0811c]
即是問也意問云既遍計所執是境攝者何故七十
四中說遍計所執非凡聖智境答以無相故言俱非
境也意說遍計所執體相是無故俱非凡聖智境也
夫論相分非是無故。


【疏】彼性可言所緣之境者解云彼遍計所執性但可
言是所緣之境而非是緣以無體故說為非境。


【疏】故彼言境者故彼瑜伽說遍計所執性是能遍計
心之境也。


【疏】非不對心至說為應知者解云然說非境者不是
不對心說為非境以無性故所以對心說為非境說
亦應知者遍計所執既是以對心云何無體所執可
說所緣以無體故若非對心云何可知問何教中說
可知耶答瑜伽七十四曰問三種自性幾應遍知答
一切故知遍計亦所知法又瑜伽說初性唯是凡夫
之境虗妄分別取所執故。


【疏】此義應思者夫遍知者無所不俱了方名遍知有
不知無云何名為遍是故佛心亦知無法無法雖不
成緣有所緣義。


【疏】顯二差別者遍計依他二性有別。


【論】諸聖教說至遍計所執者按新中邊論頌無二有
無故非有亦非無非異亦非一是說為空相長行釋
云無二者謂無所取能取有無謂有此二取之無此
即顯空無性為性釋曰二取空性名為無性此性不
無故名有無論云何非有無二有故者釋曰妄執能
[011-0812a]
所二取為有無彼二有名無二有論云何非無有二
無故者釋云二無我理體不無故名有二無論此空
與彼虗妄分別非異非一若異應成法性異法便違
正理如苦等性若一則應非淨智境亦非共相釋曰
異不應言二空性者是諸法性與法異故若一不應
言二空理是無分別淨智之境與事一故又若異空
理應不與諸法為共相故般若云諸法共同一相所
謂無相若言異者便違此經。


【疏】虗妄總類者意說三界心心所總是虗妄分別心
心所之種類也。


【疏】依此二分妄執定實至為俱不俱等者若妄執相
見二分定有或執二分無或執二分亦有亦無即俱
句若執二分非有非無即俱非句又執二分為一為
異等四句准前可解然俱不俱等即通有無一異等
二所作法如前有無等為句又等者等取即離如執
二分是即定離亦即亦離非即非離也亦准前作法。


【疏】唯量者量自體也即心心等體但有內識識外無
境。


【疏】種種行相而生起故者如見緣相分時而有了別
青等多用了別領納等有境差別故。


【疏】由有相見得成二種者二種者即唯量唯二也即
是二種唯識。


【疏】見分相分各有種種行相者按攝論第四無性釋
云於一識中一分變異似所取相一分變異似能取
[011-0812b]
見此之二分各有種種差別行相俱時而起若有不
許一識一時有種種相應無一時覺種種境。


【論】十一識等者具如疏列今遂難釋身者識者即阿
賴耶是五識身所依之者名為身者若爾第六亦依
第八何但言五既有此妨故更釋云八執五根五識
方起五根名身執身者識名身者識第六不例若依
天親論以染末那為身者識受者識者謂染末那由
是第六不共依故五識不例受者之識名受者識問
何不取六無間滅意為二三識耶答離六能受識無
別故故不取也問染末那如何名受者答者謂主即
第七識第七識與第六識為所依主故受謂第六識
能受用六塵境界又第六識受用境界名為受者第
七識是第六不共依識即受者之識名受者識也准
疏此解正。


【疏】色等六塵名彼所受識者意說六塵是所受六識
為能受故色等六塵是彼六識所受用法。


【疏】言說相現者即是聲聲者是色色即相分故先見
聞覺知名因後起言說名果。


【疏】此中既言至亦依他起者意云此十一中身識等
五種是相分亦依他起者既云合五識名依他起故
相分亦依他起又彼說十一皆依他起故知相分非
計所執問世數二種何非相收彼論說三時筭數影
現故答若論影像誠如所責疏據其本亦唯境相故
但言五如五根等皆第八相善惡趣體實唯報識通
[011-0812c]
能所取資具等論故趣亦相世數不例或云身者識
受者識彼能受識自他差別識四識是見分餘六識
皆是相分收。


【疏】論言等者相識等色等處等者解云相識者是識
相分相從識變故名相識相識非一故名等也又相
者即五法中相識者即分別等者舉相識等名正智
以攝論中先明十一識次明五法故論言十一識等
等取五法中相等四法此解稍勝色等者謂色等五
蘊處等謂十二處。


【疏】若許無漏至如有漏心者解云此是護法難前師
云汝若許諸後得無漏心如二乘後得無漏智皆有
執者即應此無漏後得智不緣依他相分生若許緣
然是遍計所執同有漏心者如疏自難云非道諦等
問如安慧不許有漏依他相分如何難他云不緣依
他相分生耶答今言不緣依他相分生者不是三性
中依他相分言依他者是託扙義應難云若無漏二
分是執者無漏智應不扙託自相分生汝若許依計
所執自相分生者應同有漏非道諦攝以相皆是所
執收意云若無漏智所見二句是所執者即應聖智
不緣彼相分生何以故論說遍計所執非聖智境故
解云自依他相分即三性中依他相分意難云若無
漏二分如二乘等有執者即佛後得智應不自變相
分緣彼師亦許佛二分是依他起故雖有異解皆據
一理故具存正不。
[011-0813a]


【疏】彼計二分至就他為論者解云即安救云彼遍計
二分非所緣緣者不是彼我陳那菩薩觀所緣論中
就他等小乘難云汝許二分既非實有應不成所緣
緣以彼許有法方成緣無法不成緣所以陳那就他
為難非是破我之義既一切唯識何籍緣生縱是無
法亦得成緣以一切皆唯識故。


【疏】不爾此文是遂他義非謂極成者若難於他二分
無體應不熏種此難不爾安慧熏種不要有體護法
今以自義逼他非是兩宗極成之義。


【疏】有漏習氣至令說自宗言相分攝者此文意說若
護法師說種子即是相分是第八識見分所緣若自
證分唯緣見分而不緣種子種子是實有相分所攝
若安慧云相分即是遍計所執無實體性種子非是
相分攝然依自證分住自證雖緣種子種子仍假有
見分是遍計所執故不緣種今難安慧云種子是相
分者即約護法自宗義難如疏中上下言相分者以
護法義即從他也。


【疏】若心外二分至可非依他起者解云即言此設難
他他必不許心外有別二分今設難云若心外有二
分可非因緣生亦可非依他起汝許二分能既不離
識依種子生如何不名依他起云云


【疏】然彼師計能生之種至及許所執者解云彼安慧
計能生之種有二能生即是相二分種子名二能生
所生見相二分即是遍計所執有解云二能生者若
[011-0813b]
種子生自證自證即有體是依他起若種子生見相
見相無體是遍計所執難云既同是種生應同自證
亦依他起。


【疏】又唯自證分如何緣證自證至得自緣故者解云
此難安慧師云汝執唯有一箇自證分者如何緣證
自證分復如何緣種子耶若計緣種者豈一心中亦
量非量耶如緣證自證時此即是現量若緣種子及
相分時此自證心即是非量彼計種子相分是計所
執故問安慧不立證自證分如何難他緣證自證分
耶答護法將自宗義以難於他故云得自證故前以
教證成有第四分故為此難。


【疏】許有見分即無此失者即無自證量非量失以見
分緣種故若自證緣證自證時唯現量也。


【疏】若更立分至亦見分攝者解曰安慧若言自證分
但緣種子不自內緣更別立一分緣證自證分者即
緣種自證名初自證亦應是見分攝以不自內緣但
緣種故緣種之者如見分收自證唯緣證自證故。


【疏】解二句為二者即上來解遍計依他名為二句或
頌依他但有兩句如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等
為二句如前初解科文中而有二義一以三性別明
為三二以三性總分為二即遍計依他合為一也何
須為一耶答以此二性須相對辨故合為一。


【疏】若為初性及依他起合為一門乃至解依他者即
前問云遍計所執自性云何與依他起復有何別一
[011-0813c]
處合明以答前問若依二分科此即最初難陀師結
問明所返計護法文中而有其四第四結正即是此
文如何今說是初師結答以難陀師二分依他結文
順彼不言自證及證自證少同護法隱巳從他云初
師結前顯自義云四結正故不相違或初字誤應為
後字顯此結文非安慧故既通二義應從多本。


【疏】答問其相至寬狹不同者如論云遍計所執其相
云何此問也答此問中有二師解如安慧說自證有
體見相無體此狹也若護法云四分總依他有體故
寬也。


【疏】辨二性別答第二問者第二問曰與依他起復有
何別今辨遍計依他差別不同即正答第二問。


【疏】或從此下方解第二句者即從頌言分別巳下文是。


【疏】或染依他起為分別緣之所生等者此第二解即
說染分依他起法從虗妄分別心之所生由分別心
之所熏成種子等雜染依他故云分別緣所生也前
解染分依他名分別者約種子生現行見分等此第
二解即約現行熏成依他雜染種子等故二解有別。


【疏】顯能緣心遍諸染淨皆名分別者意說染淨法皆
有能緣染淨分別之心。


【疏】唯有觀心無共相體者意云如於如行位中作苦
空無常無我觀時伹有觀心苦等行解而無共相之
體。


【疏】既爾至常法故者此立理也意云既唯有觀心無
[011-0814a]
苦相體明知共相體非是常。


【疏】等妄執故者意云非虗謬言通簡虗空我等而不
別簡者以空我等俱妄執故故一處簡。


【疏】又言等者至故復言等者文意易知問何不等實
德業等耶答實等向遍義中簡了唯不別舉類例簡
之以實等自性而不遍故。


【疏】普緣諸境者境有二種一者十八界二者遠近今
言普緣諸境者約十八界說佛菩薩無漏智皆能通
緣十八界等若遠近境者雖佛近遠不等非此所說。


【疏】一切有為皆道所攝者意說一切無漏聖道皆是
道諦所攝。


【疏】無顛倒成就故境界品類中者意說菩薩後得智
能緣一切有為境界品類故然有為差別境界多種
故云品類。


【疏】無顛倒故得入真實性者此文意說菩薩無漏根
本智能證真如也。


【疏】淨分依他但有體遍至無究竟義者意說無漏正
體智能遍證真如無漏後得智能遍緣真俗故論云
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即是體遍義淨分離倒即
無顛倒義故於此三義中但有初後二義此中三義
者謂實究竟遍也問何為無究竟義答無變易常名
究竟義為此淨分體是有為無漏之法故無究竟義
也若爾前云能斷諸染名為究竟何故乃云無究竟
義耶答中邊據體云是無常前據其用云能斷惑故
[011-0814b]
名究竟體無常故非究竟據義各別然不相違。


【疏】新翻中邊第二卷至初二之義者彼論云真如涅
槃無變異故無變異者即是此論明無為圓成實三
義中第二常義又彼論說一切聖道於境無倒無倒
者即是此論明有為圓成實三義中第一離倒義今
合此無為有為之二種名圓成實即但有此中初二
之義初即有為三義中初義二即無為三義中第二
義也。


【疏】攝論第四說至此中通攝義皆同者疏主意說攝
論之中但明真如名圓成實不說淨分依他名圓成
實即攝論中義不具也然此中論說即通攝真如及
淨分依他皆名圓成實。


【疏】非後淨分至三義勝故者長續之取解。


【疏】圓成實於前所說至遍計所執者問此圓成實常
遠離前遍計性之義巳訖何須圓成於彼依他上遠
離初性耶答顯圓成依他非即離故如下所說。


【疏】是空所顯此即約表詮顯圓成實者表彰義即依
空門而表顯故詮者二空為詮也即由二空門詮得
如也。


【疏】即約遮詮者意說圓成實體與依他不即離者但
是遮詮即遮其定即離也。


【疏】非不於彼不可言離者意云此意重成前義意說
非不於彼依他起上而有真如故不可言離但言不
離也。
[011-0814c]


【疏】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也者意說此依他中亦
有空性於彼真如中亦有依他起是不即離義也。


【疏】病多起有至亦立為有者即前論云遮撥為無故
說為有遮執為有故說為空故空病生亦立真如是
為有性也。


【疏】故遮表門皆有所以者遮者即遮定即離表者即
表真如法性二空所顯性不無故故云遮表門皆有
所以也。


【疏】中邊第一云無二有無故非有亦非無非異亦非
一是說為空相者長行釋云無二者無能所取二有
無者有二取之無性即顯空無性為性釋曰二取空
性名為無性此性不無故名有無非有者二取名有
以無二取故名非有非無者有二無我理故名非無
若異者不應不言二空性是諸法性既是法性明知
非異若一者不應言二空理是無分別智境與事一
故既空理是淨智境餘非境者故知亦非一是說為
空相者即是二空所顯真如相也正與此同者此論
亦明非異非不異。


【疏】此約見分以為妨難者若約見分即根本智見分
唯緣真如無緣依他若約正智自證分亦緣自依他
見分即根本智亦緣依他法今不緣依他者約見分
說中以為妨難故二無別者意云若約見分難即正
體後得二見分應無別以二智皆緣真俗故二無別
也。
[011-0815a]


【疏】攝論云由依他種生成依他至非異非不異者解
云此一段文即是攝論等是無著菩薩所造攝論本
也如下疏言天親菩薩無性即是釋論皆釋此一段
文也由依他起因緣種子生故即成依他起能遍計
心緣此依他起故即依他起成所遍計是遍計心所
緣相故遍計取遍計故遍遍計者是能遍計心也所
遍計者即是所遍計境也由能遍計心緣此依他起
上執實我法即成遍計所執性既依他起上而起計
所執故知依他與遍計所執而不異也有無別故不
即依他有遍計無有無既殊名為不即即此自性成
圓成實者意說依他遍計自性即成圓成實性真如
普與一切法為自性故如所遍計不如是有故解云
此引文略也具是應云如所遍計事既不如是有故
釋曰意說遍計是無依圓是有故知三性非異非不
異。


【疏】世親曰謂意識至解本論是一義也者意云此文
即是世親論師釋前無著本論文無著本論文從前
由依他種子生乃至非異非不異文是也天親釋曰
由意識起能遍計心此依他起法是能計心之所緣
為境能生遍計心故即於前所緣境上而執我法故
所緣之境名為遍計所執性故所計依他起與遍計
所執性不異也即釋遍計所緣相故也言是所遍計
故至亦名計所執者此文即約能遍計心說也由意
識名能遍計緣彼所遍計依他相為所取境即於能
[011-0815b]
緣心執我法名遍計取執性故云能計心與所計依
他法而不異無別故不即前即為境能生計心等即
釋前所執所緣相故巳上文後為計心之所緣等即
釋是所遍計故者以下文。


【疏】無性云至假說依他為計所執者此是無性菩薩
釋無著本論文而有三解此第一解明三性非異非
不異也細詳可解於中遂難重解云依他不淨圓成
淨故者上來明依他與遍計不一異此明圓成與遍
計依他不一異依他遍計俱非淨境故與圓成不一
即真如是諸法實性故不異又由依他是我色等至
名計所執也者此是無性第二解即說所遍計依他
起法是遍計所執性之所依止也我者即是執我也
色者即是執法也即執所遍計境為實我實法故說
也依他為遍計所執實我實法之所依處言此與前
世親別者前顯能生能遍計心名為遍計此與遍計
所執為依名為遍計。


【疏】又依他起至名遍計所執者此是無性第三解此
解與世親後解同我色等者意說意識能遍計心執
依他法為實我實法故前論云彼依識所變者即同
此義即我法二種依識所變見相二分上執也。


【疏】彼云至為計所執者彼無性也問准二菩薩以依
依他假名遍計而云不異以釋本論若不假說但以
二性相望解無著論有不離不答理亦可成而不異
以釋本論若不假說但以二性相望解本論論由是
[011-0815c]
遍計所緣相故者釋曰由依他起能起第六能遍計
心方執離識實我法等若不有此依他之境能計不
起能計不起何有所執遍計性耶由斯二性不異也
亦猶於繩方起蛇解餘准可知。


【疏】云何二性非異非一者意欲問喻不辨三性之一
異前巳辨訖。


【疏】故無我亦復言等者解云如頌中言無常等等取
無我長行云無我等取空等故互影顯也。


【疏】若定異者意說若無常與有為行法異者有為行
等應非無常如青與黃異者不是黃色而無常全異
者意云若行與無常不全異是一者即此無常應非
諸行之共相猶如色心等共相不異色心故意說如
色上共相而色一者即但色上有共相不通心等上
有如心性共相即但心上有不通色等上有以共相
無常而心體一故餘一切有為法無常共相展轉難。


【疏】故前三真如亦名為俗至俗家真故者此約四重
勝義四重世俗以辨相待也四重勝義者一體用顯
現諦十八界等二因果差別諦四諦三依門顯實諦二空理
廢詮談旨諦一真法界世俗四者一有名無實諦遍計所執
隨事差別諦十八界等三方便安立諦苦等四諦四假名非安
立諦二空理真中第四唯真俗中第一唯俗中間前三
真後三俗相望亦真亦俗。


【疏】寧說依他至凡夫亦得者意說此論中云先證真
如巳於後得智中方能了達依他起性如幻事等據
[011-0816a]
此道理論說依他是聖智境若論了達唯聖非凡若
相於心現雖不了達是親所取故說依他亦凡夫得
故彼大論及此唯識亦不相違亦如阿羅漢雖見赤
鹽而且不了疑全非鹽耶豈以不識赤鹽即不見鹽
耶凡夫亦爾雖見依他而不了達豈不了達而不見
耶以此理證取境無失。


【疏】今從所無門說至此却解者意說證圓成了依他
者要須除彼遍計所執方證圓成後了依他如幻事
等有故名却解即上文意說地前菩薩觀遍計性空
後得入見道證圓成於彼後得智中了依他如幻有
等。


【疏】第五地後及佛者意解第五地巳後及佛方能雙
觀。


【論】雖無始來至虗妄變現者此釋伏難謂外難云諸
異生等無始時來巳能緣其自相見等何要證如方
始了達依他起耶故作此通云雖無始來心心所法
巳能解自相見分等乃至不知虗妄變現等意云雖
親得緣謂與執俱不知依他是虗妄變現如幻事等
非有似有。


【論】猶如幻事至非有似有者釋曰八喻義其大異哉
論引誠文亦是為除凡夫等執實境生聖者達空知
境非有今為破彼凡執說境非真境從緣生故猶如
幻化故八喻以破凡心令識色心緣生非真就此文
中分為兩段先依所引攝論以解論文二依疏文粗
[011-0816b]
釋八喻且第一依無性攝論釋八喻者且幻事喻者
如實無象馬有幻象所緣境界依他起性亦復如是
雖無色等所緣六處遍計度時似有所緣六處顯現
釋曰外以塵等八為實有內以八喻反彼為虗解云
以塵等八者即八箇比量所破者是其類者何答即
是色等六塵及外器世間并善惡業果即此八喻所
破故云八塵有八比量且初量云色等六塵非真實
有分明顯現為計度境猶如幻象真如非彼計度顯
現所行之境故為異品非能遍計所遍計故故無不
定又如陽𦦨於飄動時實無有水而有水覺外器世
間然復如是第二量云外器世間虗非實有能生執
實心心所故猶如陽𦦨真如非親為執生依故無不
定不定量云外器世間為如陽𦦨能生執實心心所
故虗而非實為如真如能生執實心心所故是實有
耶答我真如非能生執實心心所故故無不定又如
夢中睡眠所起心心所法聚極成昧略雖無女等種
種境義有愛非愛境界受用覺時亦爾第三量云非
夢愛非愛境虗而非實有為愛憎心之所愛故猶如
所夢之境又如影像於鏡等中還見本質而謂我今
別見影像而此影像實無所有者解云鏡中影像皆
因面而生若見影時還見自質世人不了見影像時
而為本質外別見影像如此影像實無所有也又云
非等引地善惡思業本質為緣影像果生亦復如是
者解云非等引地者即是散地意說散地善惡業等
[011-0816c]
為本質故所以感得當來影像果生此影像果猶如
鏡中影像從緣生故而非是實有謂此果即鏡中影
像而無用也第四量云善惡業果虗非實有依他緣
現故猶如影像又如光影由弄影者映蔽其光起種
種影定等地中種種諸識於無實義差別而轉釋曰
如光中儛動身多狀其影亦然定意分別起諸身業
障無分別如質蔽光身業亦而依識起故目身業名
種種識或上二界定心非一名種種識此識既詫非
實境轉明心是虗第五量云定地起身業虗非實有
種種轉故猶如光影又依實地更立量云定地諸識
虗非實有依種種識起故如光影等又如谷響實無
有聲而令聽者似聞多種言說境界種種言說語業
亦爾第六量云語業非實聽所聞故猶如谷響又如
水月由水潤滑澄清性故雖無有月而月可取緣實
議境之所熏修潤清為性諸三摩地相應之意亦復
如是雖無所緣實義境界而似有轉此與影像有何
差別定不定地而有差別釋曰定境能令善品相續
名為實義或簡遍計此所執之境名之為實第七量
云定所現境虗非實有依清緣現故猶如水月又如
變化依此變化說名變化雖無有實而能化者無有
顛倒於所化事勤作功用菩薩亦爾雖無遍計所執
有情於依他起諸有情類由哀愍故而往彼彼諸所
生處攝受自體釋曰謂即依此能變化心起變化事
或依所化起能化心無業生境名雖無實合以量破
[011-0817a]
第八量云菩薩受生虗非真實無顛倒心起故猶如
變化問中邊頌云於不動無倒謂知義非有非無如
幻等有無不動故不動者解云有二義一云知境非
有於本識性而不散動也二云了境非真故於定不
動故以幻喻等喻計所執二論既異名何意答中邊
據彼幻事等體及能執心所執水通喻二性攝論據
事緣生伹類依他故不相違上來釋本論八喻之竟
以下正解疏所引八喻之文。


【疏】云何無義至說幻事喻者義者境也下准此問意
若無心外實五塵等境皆有識者云何現有世間得
有五塵所緣之境為除此疑說幻事喻意云雖無實
象馬兔等境界而見有幻象馬等心亦緣之何妨雖
無心外實境心然得緣之。


【疏】云何無義至說陽焰者此離能緣心心所起也外
人問云說無心外所緣實五塵者如何得有能緣心
起為除此疑說陽焰喻答雖無心外所緣境等亦得
有能緣心心所起由如陽炎陽炎者即春氣上騰似
於火𦦨故名陽𦦨陽𦦨雖無渴鹿見生水解乃至奔
起無水可得妄心緣類亦應然。


【疏】云何無義至說夢境者外人問曰既唯有識無心
外實境者如現見愛非愛境愛者所受妻奴等非愛
者所謂怨對等答曰雖無心外實境亦得有愛非愛
境由如夢境夢境雖無不妨見有愛非愛等覺時心
起類亦應然。
[011-0817b]


【疏】云何無義至說鏡像者外人問曰既唯有識無心
外境者如何得有善惡業等愛非愛果差別而生答
曰雖無心外境亦得有善惡等果生由如鏡像雖無
實境自照面時於像好惡生愛非愛妄心緣境類亦
應然。


【疏】云何無義至光影者外人問曰若無心外實境者
如何有眼等種種識生緣青黃等解答由如光影光
影者即光中有影故名光影光雖是一而影有多光
影非真識緣青時類亦應然即識雖是一若緣境時
而有了別青等多行。


【疏】云何無義至說谷響者外人問曰若無外境者如
何世間有種種言論又如何世尊說十二分教等答
由如谷響谷中實無聲響謂谷虗靜隨聲出響雖無
心外實境而由咽喉舌等出種種言論同於谷響聲
出是非真。


【疏】云何義無至說水月者外人問曰若唯有識無心
外境者如何諸觀行者作骨鏁不淨白骨等相定心
中現耶答為除此疑說水月喻如水澄清天月自現
定心澄靜白骨等相生水中實無月定心中無實白
骨等相然大乘水中實無月鏡中實無像就他有作
如是說也。


【疏】云何無義至說變化者外人問曰若唯有識無心
外境者何故菩薩無顛倒心為諸眾生或自修苦行
功用何為答為除此疑說變化喻且如世尊變化作
[011-0817c]
修鹿王等雖非是實為化有情且變起種種化身今
者亦爾雖無心外實有情等菩薩雖知自身不實為
利有情受生捨身修苦行等變化既非實此亦應爾。


【疏】與長行同者與此論中長行同也故此論云無分
別智證真如巳後得智中方能了達依他起性如幻
事等。


【疏】於此依他橫執至如是等者意云於依他上或執
為有無等或執有者外道執我法為有小乘亦執法
有執無者如有邪見人據無因果實事無父無母無
愛欲無祀祠等執亦有亦無者如有外道執無佛法
名且執自宗有二十五諦六句義等名有無執一者
有執異者橫計種種不同等。


【疏】此中但言依他至故不說也者若以道理言之依
圓成而起於執此中但言依依他上起上執者據實
真如相分是依他起依此相分執真如為實相約此
道理故說依依他起執而不於圓成起執也又依他
起亦是執我法之安足處也且如有道人得所性故
說道證是安足處也此亦爾也又擬宜者相攝可故
依依他上執我法等是相攝可圓成離言不相稱可
又漏無漏為無為滅不滅等不相似故不於圓成執
也。


【疏】實亦依執至淨等者意云如二乘人先作苦無常
無我觀得入聖道入聖道巳遂總觀佛三身執佛法
身同於自身是無常無我無樂無淨等所以無故二
[011-0818a]
乘執若言如來是無常云何此人若不墮落故亦得
依真如上起執。


【疏】有言無漏或苦諦等收者如下自解故不繁云。


【疏】即顯諸論言無漏至此唯定者解云此釋六無為
三性相攝所由云此六無為三性攝者但隨心所變
皆依他起若於上妄執實者是遍計所執性然圓成
實攝者略須分別且如釋通真如想受通不動無為
等唯是圓成實攝即真如故虗空無為者若於真如
上虗空等義即虗空無為亦圓成實攝故前第二論
解六無為中云離諸障礙故名虗空然非擇滅無為
亦圓成實攝故論云不由擇力本性清淨名非擇滅
又如入見道於地獄身等事既不受此一分之理亦
圓成攝及邪理不正等亦準此知又初依他中無漏
心變相等是圓成攝有漏心變即苦諦收。


【疏】不多執空至故苦諦收者解云此釋通外人難謂
外難云何故但言有漏心變是苦諦而不言集諦耶
答如世有情不多造執空業而感生死所以不說是
集諦也理亦集攝者如以不善心空之時亦是集諦
攝如勝論外道執九實中空故能執心亦是集諦唯
勝論執空為實餘者不多執空所以不說故云從多
分故苦諦收問勝論空與小乘大乘空無為何別答
小乘計別有一空能容受色等法名虗空無為非是
苦諦下苦空之空大乘說真如上無色之處名虗空
無為若勝論計執別有一空是九實中空也若爾不
[011-0818b]
應說勝論不善心緣空無為是集諦攝又勝論計此
空非是空無為亦非是空界色等由此應說如有人
說空無為時先共餘人有惡後時聞說空無為遂嗔
前人兼法亦嗔即此嗔無為心是不善集諦所攝此
亦有理宜可詳之或可勝論見佛弟子說空無為聞
之生嗔是集諦收問不善心等又既集諦收未審何
心是其苦諦收耶答有二解一云若有漏無漏相對
無漏心變皆是圓成但是有漏皆苦諦攝二云善不
善心是集諦收無記心緣無為時是苦諦收問四無
記中何無記心能緣無為耶答異熟生無記心心所
與法執相應者能緣無為若是業果劣無記以不緣
無為就威儀工巧中若發威儀工巧心能緣無為若
緣威儀工巧心不能緣無為以發心強緣威儀等心
劣就通果中若為利樂有情所起者亦能緣無為若
任運遊戲所起通果者不能緣之。


【疏】義亦不定者意云此依他起不唯屬第二性雖從
緣生無漏心變者亦是圓成實攝即生下文也。


【疏】容二性攝以有緣起無倒理故者意云無漏心變
是緣起故名依他起無倒理故是圓成實言以有緣
起無倒理者顯通二性所以故有漏心變六無為等
是苦諦無漏心變無為等是道諦攝。


【疏】即由二重三性體異故攝不同者二重三性者准
前有二解一云若有為有漏名依他起若有為無漏
淨分依他亦圓成實攝遍計所執二性實是遍計性
[011-0818c]
二一切有為苦有緣若無緣皆是依他起即無為真
如是圓成實故頌取真如名圓成實若妄執此二性
為實即是遍計執性故云二重三性依此三性所以
攝法不同或是依他或是圓成故云不同。


【疏】若說空等為無漏者至體不定故者意云無漏心
變虗空等無為時即通二性攝以緣生故是依他起
以無倒是圓成實故云體不定故也。


【疏】此但分別有體假空等非計所執者意云今取變
空與遍計所執空雖一種是空然空有別若心所變
空相從緣生名有體假空若遍計所執空空體是無
如空華等故云彼無體故即是無體空。


【疏】名分破真實者雖真如體唯是一約能詮說有多
真如名為分破真實即以一真如分破作七真如也
新中邊名差別差別與分破名異義同。


【疏】顯揚等解唯緣起法如至亦不相違者彼顯揚說
名緣起真如者即約內法根本十二因緣以此因緣
是生死根本能續生死故此真如與此十二支為性
故名緣起如也今唯識論說名流轉真如即約通一
切有為法說一切有為皆流轉故據義各別而不相
違然有為有二種一者四相所遷即四相因等所為
二煩惱所為今言有為者今疏據一切有為說為流
轉有解云瑜伽約後有為說為流轉如。


【疏】中邊名相真實者謂依二空門顯得真如實相也
又唯識真如者三藏解云即是染淨唯識觀智之真
[011-0819a]
如也此如是唯識性亦名唯識。


【論】曰安立真如者問四諦皆名安立何故但說苦諦
下真如名為安立答雖標總稱意目別法意云安立
者雖四諦總名安立謂苦諦是四諦中初所以苦諦
偏名安立餘諦各得別名亦如言色等雖總名色不
妨色有十一種差別。


【疏】舊中邊云依處者即此中安立真如也即喚苦諦
名為依處是諸有情所依處故邪行真實者謂業煩
惱即集諦也對正行無漏道諦得邪行名。


【疏】又流轉如至故佛言無者此文是疏主自解雖前
三解通漏無漏名為流轉今疏主正以有漏法名流
轉為勝。


【疏】由清淨真如故至舊名智處者解云即約三乘同
得滅諦有餘無餘說三乘同坐一解脫床故問既云
清淨真如即是滅諦即應言由清淨真如三乘菩提
平等如何乃言三乘菩提平等平等耶答第一解云
今舉能證菩提智顯所證涅槃平等故云三乘菩提
平等平等等以三乘智滿方得所證涅槃也第二解
云或菩提性境亦名菩提性者真如也即是菩提所
依之體性亦名菩提今疏家舉智顯所依真如性平
等也第三解云性境者即真如也是菩提之所證亦
名菩提故新中邊云菩提菩提斷即俱名為菩提菩
提者是能證智菩提斷者即是真如真如名菩提斷
由智斷惑所顯得故舊中邊云說智及智處俱名般
[011-0819b]
若說者即是文字般若者能證智也智者即觀照般
若處者實相般若以彼舊論釋般若經故云皆名為
般若。


【疏】由正行真如至能聽聞正法等故者解云此文意
說由有正行真如故今三乘人在資糧加行位中能
聽聞正法也緣總境界即總緣三界生死為苦集諦
境總緣出世法為道諦境或總厭三界生死法總領
三乘菩提勝止觀所攝受者簡下中品故云勝也止
觀者即定慧也雖萬行且以止觀為先即所修止觀
聽正法名所攝受漸漸修學得入見道發得無漏果
皆由正行真如也若不爾者闡提人亦有清淨真如
何故不能聽聞正法明知發心修學由正行真如也
由此真如故令修止觀等平等也。


【疏】此中復約二乘行位證時分齊等者意明二乘亦
依生空門證四諦如不依前三真如也。


【疏】七皆圓成攝者意說此七真如是圓成實攝二智
亦是圓成實攝。


【疏】謂實相至此約增上者問何意七真如中三是根
本智境餘四後得境耶答實相真如二空所顯以依
空門證真如故唯識真如是識性故既入見道證唯
識性即斷惑證真根本智故清淨真如正是滅諦苦
滅證如是根本智境餘之四皆是後得變相而緣了
俗證真是後得智故故三種真如及安立等四真如
是二智之別境故云三四境別若約詮說四後得智
[011-0819c]
境若據顯體論實相等三是正智境。


【疏】遍計執心至非圓成實者意說遍計執心與法執
相應名之為染從種子生故名為依他三如之相染
依他故者意說流轉與苦集皆是染依他法體相者
依但是約詮染法體相非是離言之體相故非圓成
實。


【疏】多不執唯識者解云以世妄情多不執唯識是實
有故不通遍計所執性亦有少分執者少故不說故
前論云若執唯識是實有者如執外境亦是法執今
從多分故不相違。


言依他起性少能知唯識故者
意云有證知依他起是唯識者令少故所以不說是
依他起故非通前二攝正行約離過者意說正行約
離倒義故但是圓成非依他攝無漏依他離倒究竟
是圓成故。


【疏】有展轉義者由識心上變作虗空等無為相而現
是依他起遂便執云此是實有方名所執性故云有
展轉義也故下疏云無為亦心緣變故云是依他
起。


【疏】辨中邊云色家所執性至各通三性者且舉色法
堅執色故即是色遍計所執性色從緣生故即是色
依他起性色之實性故即是色圓成實性或約無漏
心上變色故亦圓成實攝若妄執受故即是受家所
執性受從緣生故即是受依他起性受實性故即是
受圓成實性想行亦爾乃至無為亦准若妄執無為
[011-0820a]
故即是無為所執性識變無為從緣生故即是無為
依他性依真如假立無為故真如即無為是圓成實
性故。


【疏】此除假無為者今說無為據無為說故唯是圓成
攝何以故無生滅故若識變假無為如前說通三性
第二更解或假無為亦唯圓成實攝以是真如上假
立故從本唯是圓成實攝。


【疏】此辨有法非計所執者意說若別談者六法並不
通遍計所執何以故此辨有體法相攝不攝無法以
遍計所執是無法故所以不通遍計。


【論】有處至不攝五事者按瑜伽七十四云問初自性
五法中幾所攝答都非所攝問第二自性幾所攝答
四所攝問第三自性幾所攝答一所攝。


【疏】初是瑜伽等者意云三性五事相攝有四說不同
此最初文故云初也。


【疏】所變分二者謂能詮名所詮相二也能變為一者
謂能變心總名一分別故不分能所實無漏正智亦
不分能所故云無漏不爾無戲論故不分二也。


【疏】問若依他起至應知者此中問意若瑜伽中說依
他起性攝得正智者何故前說依他起而緣遍計所
執耶應知者即遍計所執無體故但可應知依他起
名應斷即圓成名應證答彼唯說染分依他非淨分
依他若淨分依他亦緣無執無執者即緣二空也故
有漏染分緣遍計性無漏淨分緣二空如故無漏依
[011-0820b]
他通圓成攝。


【疏】或復有處至圓成實攝者按舊中邊頌云名遍計
所執相分別依他真如及正智圓成實所攝。


【疏】前約詮門今依見相設至名分別者解云如前瑜
伽約詮門說所以名入能詮故論云似能詮現施設
為名依他起攝今中邊論約見相行說故能詮名亦
相分攝是見分相故與前不同餘自證見分等名分
別故見相二種是依他攝。


【疏】所執都無至無實體故者解云為遍計所執無體
於五法中但向名中攝意顯所執但有其名都無實
體故問准疏云設能詮名亦相中攝若爾即今有四
法而無五法何以故以名即相故又何故說遍計所
執而攝彼名答不爾今意說名雖復是名亦說為相
是見緣故不以說名是相即五法中無名前意說此
不唯是名亦通於相故瑜伽五事中云有名皆是相
有相非是名為色等自體故知相名別故五法中有
其名說遍計名中攝顯彼性非有問五法中名是遍
計攝所執既無體未審名為有體不答意顯遍計但
有其名而無實體不通名亦無體名亦相是從緣生
故。


【疏】真如正智至不相違者中邊據能緣智所緣如俱
斷漏故俱離倒故圓成實攝瑜伽約緣生義是依他
亦無違也問且正智可能斷漏真如云何能斷漏答
正智是能證體即是無漏真如是所證體然是無漏
[011-0820c]
又正智能斷惑所以攝無漏真如體離染亦得名無
漏又能證所證別俱不得攝無漏能所證不殊是俱
無漏故中邊云菩提菩提斷皆名為菩提說智及智
處俱名為般若。


【疏】十卷者亂者十卷楞伽明五法不依次故云亂於
此論應知。


【疏】由多依名相至釋實非名相者意云依他之心假
立所執攝名相者釋所以云為遍計所執多於名上
妄計於義後於義上妄計於名所以初性但向名相
二事中攝以世有情多著名相故分別是依他正智
如云圓成實攝同前文說故論中不說。


【疏】若體相攝即成相違者若以攝論名義二體攝此
五法中名義體者便成相違何以故五法中義即是
相分別體即依他彼論以義為初性即以無攝有豈
不相違。


【疏】此中安立至所執者猶此引論文明攝論所說與
此論異。


【疏】此意名者至名之餘故意說此論中意說名是五
法中名義即分別及相此明與攝論不同故彼此二
論明五法不同相攝亦有異也今不合引來但引對
舉之非欲正明五法相攝。


【疏】由名能詮勢分力故至故依他起者意說心等依
他起法由名為能詮故可得名起執之所依名即是
依他名依他名上然復起執故說名是依他起法下
[011-0821a]
引世親為證故喚依他起法為名也細尋論文意義
如此。


【疏】極疎遠故者圓成是依他之性今依他起執不依
圓成為攝依他故云踈遠縱依依他起執展轉說其
圓成實本離名言故。


【疏】無隨依他之名故也者意說但有所執之義無有
隨依他名之義也。


【疏】顯圓成實至俱非二攝者解云此圓成實絕言詮
離名離義離名故圓成不可為名之依成所遍計說
之為名也離義故亦不可隨此圓成妄計實有假立
為義也故知圓成離於名義二種故云俱非二攝。


【疏】楞伽中邊至假亦通有者解云依二教五法有二
解第一云或通有無者遍計執者無以遍計所執體
非實有縱緣生者體即是有二云或體實有者即五
法體總實有然計所執尅體雖無隨其妄情假說亦
通於有如毛輪空華妄情為有執實不然又所執境
之所依是依他有法遍計所執雖無相從而說故假
說所執亦通有也此第二解意明五法總是於有。


【疏】諸經相雜亂者如理應知者上來明五法三性相
攝引其四教唯初引瑜伽文不相雜亂餘之三教釋
三性五法相攝文義相雜不次讀者知之。


【疏】中邊以三性與十真實等者彼論第二廣明相攝
今但舉名略辨名意一根本真實依此建立餘真實
故依三性立者解云於三性中有真實義名為真實
[011-0821b]
初性中真實者中邊文遍計所執相常非有唯常非
有故於此性中計為真實無顛倒故依他起相有而
不真唯有非真於依他起許為真實於圓成實有二
空性故許為真實二相真實此於根本真實相中無
顛倒故三無顛倒真實者謂無常苦空無我性由此
性能治彼常等四倒四因果真實謂四聖諦染淨因
果有差別故五麤細真實謂世俗勝義二有別故六
極成真實謂世間道理二極成故七淨智所行真實
謂煩惱所知二障淨智所行有異八攝受真實謂即
三性五事相攝九差別真實謂七真如三性相攝十
善巧真實謂為對治十種我見以修蘊等十種善巧
然此十真實一一皆與三性相攝初一與三性相攝
具引餘者恐文繁不引。


【疏】然有蘊等者即中邊說蘊等十種善巧所謂蘊善
巧界善巧等如下當知此不預述。


【疏】若妄所計至計所執性者此明所詮能詮有計所
執性謂相名等五法皆有所詮能詮如依名計名是
能詮上有計所執性依義計義是所詮上有計所執
性如是執能所詮為有者總屬於初性也亦可云一
一性中皆有能所詮此即辨初性中有能所詮說。


【疏】前五事中相名至依他起故者此釋第二性具能
所詮義亦可曰所詮能詮中有依他起性言五事中
分別全相名少分是所詮相者問分別意是心心所
總名云何乃唯言全是所詮乎答心心所法必有其
[011-0821c]
名名者是能詮收即此名下分別義即是所詮收如
言識是了別了別者是所詮也由能詮名此得顯故
也其相名少分是所詮者問名合是能詮相合是所
詮云何乃言名少分是所詮相少分且能詮耶答以
名詮名名通所詮如世間云某甲等極有名利故疏
云由名亦所詮故然相少分是能詮者意說名亦即
是相能詮名對相見分亦是相收故名即是相相是
能詮也故疏云由名亦相故如是所詮能詮屬依他
起從緣生故此即第二性具能所詮義故云今此三
法隨其所應所詮能詮屬依他起三法者即相名分
別也。


【疏】真如全正智少分至圓成實者問真如是所詮也
其義易了如何正智亦是所詮答正智證如體不相
離智與真如平等故正智少分亦是所詮又法華經
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門即是
教故是能詮智慧是理智即所詮故正智少分同真
如是所詮攝正智少分是能詮者以後得智變似無
量名句字故云後得智亦是能詮論云後得變似能
詮相故如是所詮能詮屬圓成實無顛倒故此即第
三性具能所詮義問正智心等通能所詮何故前說
分別唯所詮乎答有漏別開相名分別分別所以唯
是所詮無漏位中正智一所以復具能所詮。


【疏】前言離過無漏無能詮者即前中邊云無漏心等
離戲論故但總名正智不說能所詮今談法體實無
[011-0822a]
漏亦能詮者此據法體說無漏後得亦有能詮名句
字等故善慧地菩薩於後得智中變起無量名句字
故不同前。


【疏】無漏二智及俱行品相見分等至是此性攝者無
漏二智者謂根本後得智也俱行品者謂智起時有
遍行別境各五善有十一及相應心王各有見相分
等名淨分依他皆無倒故圓成實攝。


【疏】依三自相者意說遍計依他圓成各有所詮能詮
二相也後後三相如次配三性。


【疏】據實而言第三亦有後之二性至唯計所執者意
云然論文中說二相屬相唯是計所執者是據增勝
說據實亦有後之二性若執名與義二空相繫屬者
即是計所執性計所執是無體然所執性所依二相
屬相即是能詮名所詮義此二法與所執性為所依
故能執心及此所依法皆是依他起故前所說於彼
依他法上執實有者方是遍計所執故二相屬相是
依他起意說但有漏不起執之心所有能詮名所詮
義二相屬者是依他起且如能詮名詮眼之時自有
所詮眼義屬於眼名自然攝豈有執乎若談火時望
於水義是不相屬此相既法爾相屬何故執唯所執
性云何此相亦通圓成答二相屬者即是能詮所詮
能詮所詮既通無漏無漏能所詮以無倒故即是圓
成實攝故知此相亦通三性也。


【疏】彼執著相至唯依他者意說據所執著相亦通圓
[011-0822b]
成實真如亦是所執著故如小乘以法執心執生空
理為實有等故前云真如依展轉說亦所遍計此據
疎緣也。


【疏】不執著相即體是無至唯圓成者此文此意說不
執著相亦通三性也問云何此相通於初性耶答疏
云不執著相即體是無不可執著亦計所執即如外
道執有實我及實有真性等此實我等若是有體法
即是所遍計可是執著相收此實我無性既體是無
無體之法不可執著故實我真性等然名不執著相
故通初性實我真性即遍計所執故不執著相通依
他圓成如文可解如無漏心等雖不執著從緣生故
亦是依他以無倒故亦圓成實又無漏五識第八識
及有漏聞思慧及無記心雖不執著亦依他起論說
此相唯圓成實者據非能執著語故不通餘二性。


【疏】然第八十一攝釋分至正分別者此引瑜伽顯揚
重釋五相差別此總引文於中逐難重釋二相屬相
謂遍計所執自性執所依止者意說此相中有遍計
所執自性此計所執自性此計所執性與能執心為
所依止即所執境與能計執心為所依也如下疏主
廣解至文當知。


【疏】執著相至及此隨眠者即能執等心等及此心等
隨眠總名執著隨眠即種子也。


【疏】不執著相至解脫正分別者意說由有計所執及
彼種子不得名不執著相今所執性及彼隨眠斷得
[011-0822c]
解脫正分別生故名不執著解脫者真如也正分別
者無漏正智能遣遍計斷煩惱隨眠名不執著。


【疏】解云以下乃至是不執著相者從此以下是疏主
解五相會諸論也。


彼所詮相至非所詮攝者彼論
意說所詮相便是有體法即五事中前四是依他第
五是圓成故三性中依他圓成是有法故是所詮遍
計所執是無法故非所詮問無法是非所詮答雖無
法今是所詮謂無法無法體差別不如眼等有多差
別故云非所詮彼二論文各自釋言等者即是瑜伽
顯揚二論釋能詮唯是遍計所執性。


亦不相違者
桉瑜伽顯揚十二釋所執云亦名遍計所執亦名和
合所成亦名所增益相亦名虗妄所執亦名言說所
顯亦名文字加行亦名唯有音聲亦名無有體相由
此道理彼八十一顯揚十二云論說能詮名唯所執
性與顯揚十六亦不相違顯揚十六據能詮所詮依
三性立二相屬相唯計所執各據一義亦不相違。


此二相屬相至起計心故者此釋第三相意說二相
屬相中遍計所執性與能計心而所依即由有所執
性方起能計心故計所執性是所依能計心是能依
明知執所依者是遍計所執心是依他起故此二相
屬相唯是遍計所執性只道此相能起遍計心不言
此相是依他起。


【疏】故第四言遍計所執自性等者即解五事中第四
執著相也次言第四可知即指此文第四可知者此
[011-0823a]
解第四執著相中有能遍計心及遍計心中重斷種
子故執著相依他起第五不執著相至是不執著相
者意說染依他即是遍計性與能執心而作所依故
起觀心如實了知所執性空又如實了知能執心及
重斷習氣竟知所執我法是無唯有染分依他及彼
種子遂起聖道斷染分依他及種子巳即得解脫解
脫即是真如意說所執性無有漏染依他得解脫無
皆由正智名不執著相。


【疏】此中五相前二諸論不同各據一義後三諸論皆
同理不違也者意云五相中所詮能詮二相諸論不
同若唯識及顯揚第十六同說所詮能詮一一皆具
三性然八十一顯揚十二同說所詮相是相名等五
事若能詮相唯是計所執性故五事中前二相諸論
各據名義說不同也其以三事四諦中皆同且如唯
識顯揚十六說二相屬唯是遍計所執性若執著相
唯是依他起若不執著相即是圓成實性若八十一
顯揚十二說後三相云二相屬相是遍計所執性執
著謂能計心及此種子是依他虗妄分別為自性故
不執等相是圓成實於不執著相中。


言即計所執
相及彼隨眠解脫等者意說由知遍計所執無有漏
染依他而得圓成解脫也故後三諸論皆同也問顯
揚十二說能詮及二相屬相中皆言唯有遍計所執
未審而有何差別答能詮中言遍計所執者即據遍
計所執性當體是無若二相屬相中言遍計所執者
[011-0823b]
顯此所執性與依他為所緣即執著相中依他計心
是能依據義各別不可各責。


【疏】謂此是此地等至是名世間所成真實者此釋顯
揚論意說此世間真實如地水等自從無始巳來皆
共傳說名水名地等名言決定自他共分別為水火
等所以名真實亦不如外邪思擇觀察方名地等但
由世間共所呼召名言決定立真實名。


【疏】隨觀察者至非此真實者此釋顯揚論意說智及
異生位隨觀察前何事樂欲成立皆以現量比量至
教量等道理如是成立如音聲是無常所作性故猶
如瓶等如是極能思擇決定智生所行所知事者即
是所成得真實也此真實共證成道理巳所建立證
成道理者即四道理中第三道理也即以三量證成
所應立成如下說然此真實在何行位位在三分人
散心巳去未入見道以前三十心七方便皆名處異
生位亦名智者若入聖位非此真實。


【疏】謂一切聲聞至名此真實者此明煩惱障淨智所
行真實於中遂隨難重釋言無漏方便智者此有二
解一云取前七地中無漏加行望後無間加行故故
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前後相望所以加行智亦
通無漏二無漏方便智者即是有漏方便智為能引
無漏正體智亦假名無漏加行由如憂根能引無漏
即假說憂根亦名無漏言無漏後得世間智者謂無
漏後得能緣安立四諦等故名世間智或由前無漏
[011-0823c]
智所起有漏世間緣事智亦假名無漏後得智如說
苦根從他無漏引故亦名無漏或二乘人亦有三念
五念無漏後得緣事等。


言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
者意云如四果人隨斷煩惱煩惱障亦名煩惱障淨
此是所治之障智者即是能治之智若作此解淨屬
於障又解云即淨智能斷煩惱障故名煩惱障淨智
以二乘人未斷所知障故偏言煩惱障淨智也所行
者謂二乘人所修行處如生空無漏道及四諦理等
皆是二乘所修行處也真實者唯四聖諦理所行即
真實名所行真實也。


言由緣此故於煩惱障智得
清淨者緣字有二解一云緣者藉也謂二乘人藉此
生空智及生空理緣安立諦能斷煩惱障而智得清
淨二云緣者即緣慮也由緣安立諦為境斷煩惱障
得智清淨如作四諦十六心觀等。


言及後證得無
障礙故等者由斷煩惱故即證得有餘無餘二涅槃
既得涅槃更不被煩惱繫故云無障礙說此為彼真
實也。


言由簡擇如是乃至名此真實者意說由在
二乘資糧加行位中以慧觀察簡擇者即觀察也故
由觀察四諦在無常等名得現觀既得現觀巳後真
實智生即四諦理如行等三智所行故說諦理名為
真實問何故現觀謂顯現現前也觀謂觀察即由加
行智現前觀察四諦道理名為觀察從此現觀後無
漏無間道生斷惑成聖故云於現觀位後真實智生
問言真實者唯取四諦不真如名智所行真實何故
[011-0824a]
乃言三智所行四聖諦總名真實即是加行後得二
智亦能觀察真如耶答不爾智既有三真實不一若
四聖諦真如是正智所行故名真實若四諦下苦無
常等道理是加行後得二智所行亦名真實故總四
諦唯是三智所行實實也問既言四諦道理亦名真
實者如無漏智屬於道諦未審無漏智亦得名真實
不答無漏智若彼他心緣亦得名真實是他心之境
故。


【疏】謂於所知障中能障礙智故至名此真實者言所
知障者即舉所治之障顯。能治之智所知障淨智者
如菩薩入初地時斷分別二障總名淨乃至十地佛
地隨障盡處皆名為淨智者即法空智或可淨屬於
智智清淨故云淨智所行者即菩薩所修行十度四
攝我法二空理十真如等此等皆是菩薩所修行處
斷惑證如如名真如即智之境界此真如離言佛以
名言假安立為眾生說令有情聞巳而後修習故說
真如名為真實問菩薩既緣安立非安立未審取何
法名真實菩薩證非安立斷迷理隨眠緣安立四諦
十六心亦斷迷事隨眠而今但緣非安立下真如名
為真實以非安立諦是菩薩正所觀故若於安立諦
兼觀察故問菩薩既雙斷二障何故但名所知障淨
智所行真實耶答雖於二空二障頓證頓斷為對二
乘伹言所知障淨智等。


【疏】即世間至唯大乘位者此即屬當四真實位次有
[011-0824b]
兩重屬當細尋可知寬狹有異四道理者按對法第
十一云一觀待道理謂諸行生時要待水土等緣二
作用道理如眼等為眼識等所依作用三證成道理
謂為證成所應成義宣說諸量不相違語如以比量
立聲無常等宗義成立四法爾道理謂無始來法相
法爾成就火能燒水能潤風能動地能持等。


【疏】亦取無漏智至不爾便減者意云今此四聖諦真
實亦取無漏智為真實若不取無漏智為真實者即
四聖諦真實便減以不攝無漏智故意說無漏智亦
被他觀諦下後得無漏世間智緣也故喚後得無漏
智名世間智心亦緣俗故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亦
准此釋。


【論】世間道理至二事攝故者問准瑜伽三十六說後
二真實以四諦理真如為體七十三中兼取正智何
意不同答有三解一解如疏二云傳三藏釋云當證
二障淨所行時亦證智慧猶如見分緣真如時即自
證分亦緣見分所以正智亦是真如更有異解恐繁
不錄。


【疏】多依異生說道理等者解云此顯不同中邊中邊
論說道理真實據通凡聖說所以通三性攝此論據
異生道理說唯有漏不通無漏所以但是依他起收。


【疏】即通有法無法為四真實體者此言總意別以無
法不通後三真實故意云若約所執我法名真實者
即無法亦名真實爾者是有法為三真實故云通有
[011-0824c]
無法為四真實。


【疏】中邊論至依一圓成實者四句之中初顯初實依
遍計一二顯第二依計等三第三第四顯三四實共
依一圓成實。


【疏】一無性無常至假名為諦者無性實而諦假以性
常無名性實也即喚此假名苦諦下無常故諦名假
以性常無非是苦故云諦名假也。


【疏】二起盡無常至為無常者此即性諦俱實其有漏
實是生滅亦復是苦故性諦俱實。


【疏】三垢淨無常至有無垢為義者此即性實而諦假
意說真如實無垢淨若在生死位中即名有垢真如
若斷煩惱斷生死時即無垢真如真如約分位假名
無常實是常法即名性實然不是苦諦下無常名為
諦假以真性非是苦故。


【疏】此約詮分位為垢淨者解云以有垢淨隱顯二位
據所詮顯似彼苦下能緣之心無常行也假名無常
以初垢後淨故體實常也。


【疏】無常行實不緣之者無常行相但緣三諦有為為
義不緣滅諦無為為境。


【疏】又依一切無常為語等者意說此無常行緣初後
性此能緣行非是十六行中無常是十六外緣無常
心何以故以十六行中無常但緣三諦為境初性非
諦後性無為非無常顯故也。


【疏】六無常者一無性無常二無失壞無常三轉異無
[011-0825a]
常四離別無常五得無常六當有無常如識中種子
前滅後生念念相續而不散失故名無失壞無常餘
者易解。


【疏】八種者一剎那者即是剎那四相中無常二相續
者即是一相四相中無常也次三在內色者謂內身
上四大不調名病諸根衰損名老身壞命終名死故
病老死唯在內身心唯在名名者即非色四蘊總名
為名器受用在外色者器者即是外器世間是諸有
情所依處故受用者即五塵是所受用境。


【疏】約三界分別等者如無色界中唯有五種無常謂
無病器受用三種也若色界中有七除病若欲界具
八種有解云六欲天中及北洲并地獄全極苦處鬼
畜一分此等處皆無病也伹有餘七無常若東南西
三洲一分鬼畜隨受處等具有八種此約多分說非
盡理也。


【疏】又此中垢淨至不同者此更會也意此論中據約
詮談旨所以轉變無常在圓成實彼顯揚論據能詮
之體所以轉變無常依他攝以名句文是無常故。


【疏】十五種無常者按彼論云六無常中後五無常並
名變異變異不同有十五種一分位變異謂嬰兒等
二顯變異謂從妙色變為惡等三形變異謂飢瘦等
四興盛變異五支節變異六寒熱變異七他損變異
八瘦倦變異九威儀變異十觸對變異由苦等觸十
一染污變異十二病等變異十三死變異十四青瘀
[011-0825b]
等變異十五一切種不現盡變異者謂骨鏁等燒壞
離散一切種都無所見。


【疏】一所取苦為我及法至性實而諦假者然疏中為
字應去聲呼之此言所取者即呼凡遍計所執實我
實法性名所取是二種能執心之所取故此性實而
諦假意云能執心是苦為有體法故今此性雖無假
名為苦所取亦名苦即諦假也然性實者即實我法
是無常即遍計性故性實也。


【疏】二事相苦者此文即性諦俱實實是依他起性有
為有漏實是苦諦亦是苦行所行。


【疏】性實而諦假者真如與一切有漏苦相合故故亦
名苦非實苦也故云諦假真如實是圓成實性云是
實也。


【疏】無無性故說之為空者意說觀依他上無計所執
性說之為空。


【疏】緣之為空空無所執者意說緣依他為空者為依
他上無所執故名空體非空也。


【疏】異相無我者即依他上無妄所執我故名無我。


【疏】苦諦諸行義通諸諦者意說諸諦下皆有相應煩
惱即此煩惱皆有無常苦無我等行解故云苦諦諸
行義通諸諦若不約此說者豈有滅道行諦亦無常
苦等乎。


【疏】又四除四倒苦行各分三者意云然苦諦下有四
行相各分三者謂除四倒故須分也四倒者謂非常
[011-0825c]
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非淨計淨即無常苦無我
各說一倒空除淨倒妄執為體此體為空。


【疏】一習氣集等者准疏有兩釋初釋意云由能執心
執於我法而熏成種種雖有體由因遍計所執我法
能計心等熏成於種種名初性非是別熏所執之種
或能遍計假名所執所熏之種從能熏心假名初性
第二意云為能執心執彼習氣為所遍計習氣是彼
所執所依從彼能依假名所執此亦諦實而性假習
氣是依他起實是集故名言諦實假名初性性是假
也。


【疏】三未離繫集等者唯取業煩惱是集諦體其真如
在纏之位假說真如名為集諦諦假也真如是圓成
實故性實也。


【疏】一自性滅至定非諦攝者意云自性滅是計所執
性不是滅諦攝以滅諦是有法也今說自性滅是滅
諦攝者即性實而諦假也。


【疏】二二取滅能所取滅能所取無故者意云擇滅力
令依他起所取能取二不生故名二取滅此即諦實
性假所以者何二取不生即是擇滅實是滅諦而性
非依他起但從所滅二取依他故性名依他起故性
假也以擇滅無為非依他起故護法安慧各有別解
者若護法說見相是依他起若於見相分即是能所
取遍計所執性故故二師有別。


【疏】從所無得滅者從所滅二取名二取滅。
[011-0826a]


【疏】依他假名者此二取滅是非依他起但假名依他
起也或二取依他名依他起故此性是假名也。


【疏】中邊至相違者此論本性滅即是真如中邊釋本
性滅即是擇滅及真如有此相違如中邊抄會問擇
滅與真如何別答擇滅據斷惑所得真如約體以假
故擇滅義於真如上假立。


【疏】三作證道者真如即是圓成實攝非是依他道諦
攝今說真如為道諦者性實而諦假第二解云若從
能證道名作證道者即無漏實是道諦復是圓成即
性諦俱實。


【疏】遍知名寬者意說遍計無體而得一名唯應遍知
更無餘義故遍知名別得總名即別遍計而得總遍
知之名也亦由如身根別得總名問此三種道是為
根本然通後得答後二是正體前一是後得後得智
中能遍知故又先遍斷遍證於後得智中於藥病等
方能遍知而為說故若據此解前一唯後得攝故七
十四說於三性等皆能遍知是後得用。


【疏】皆通三性者意說三解脫門所行境一一皆通三
性。


【疏】謂緣依他上至即為空境者此明三性俱為空解
脫門所行境之所以也遍計所執及我我所以體空
故說為空境。


謂緣依他上無計所執者此顯依他
起是空境所由意說依他起上無我我所執即說依
他名為空境。


因顯成實至即為空境者此顯圓成
[011-0826b]
是空境所由意說圓成要由我法二空所顯即說圓
成名為空境准疏但顯依他圓成為空境所以不說
遍計以遍計體空空境易故不說。


【疏】俱不於此起願求故為無願境者此明三性為無
願境之所由即前三空之境為此無願內境也意云
前三空境皆約遍計故於此空三皆願名俱不願且
如遍計所執無實體故不可願求如依他起上無實
我法故名為空不可願求即依他為無願境又依他
是生滅法不可願求也如遍計心中執實圓成此性
既是遍計所執之真如故此真如不可願求即是圓
成為無願境問圓成既非不善云何不可願求答如
疏言非緣遍計所執真如起願求者即釋圓成為無
願境之所由也然七十二據實真如不名無願境亦
不相違。


【疏】如空緣此三至無相境者意云此即說三性得為
無相內緣境即前空境為無相內境也且遍計所執
但有妄情實無體相即初性為無相境依他起上無
計所執我我所等亦名空無二執相此依他即為無
相境遍計所執真如而無實體體相既無即成無相
故說圓成為無相境故疏舉空境以成無相三性為
空皆約遍計無相境亦然以彼體無何有其相。


【疏】相通三種者意說五事中相通三解脫門何以得
知以相通能所知所知俱三解脫門故解云能知者
即三解脫門智也所知者即三解脫門境也其相通
[011-0826c]
所知多是所知境故通能知少分少分通能知故此
瑜伽文與此論稍異。


【疏】相亦三種境者解云相亦攝所知所知即是三解
脫門之境也問何意作此說答欲明依他圓成亦三
解脫意云相既是三解脫之境依他圓成既有有漏
無漏相真如以寂靜為相明知亦是三解脫之境也
故先引文後方成立所以斷之既爾等者正成立也。


【疏】此中既言至以證故說者意云此論說三解脫門
是無漏智無漏智中是修所生慧既證真如名得三
解脫門也此與七十二顯揚第二文同皆云解脫門
唯是出世修慧也與前所引七十二文不同彼云相
通三解脫門亦為三境。


【疏】既爾至亦為無相者此立理也成前引文相為三
種境也相者即五事中相通漏無漏復說相為三解
脫境又漏無漏殊分依他圓成二別有斷即依他無
漏即圓成故知依圓二性立名三境問無漏相屬圓
成如何得名無相言是無相解脫境耶答顯揚第二
云相緣智無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無相行釋
曰智緣無相亦名無相意說道諦下四種行無漏智
以緣無相故總名無相故無相解脫門緣之亦為無
相也。


【疏】道四行至通三解脫門者意說無漏智是三解脫
門之境也。


【疏】瑜伽第十二說至為三解脫門者前既明依圓為
[011-0827a]
三解脫境今說遍計所執亦為三解脫門之境。


【疏】緣此三性等者此緣者是緣藉義藉此三性生三
無生忍故此三性與忍為境。


【疏】證圓成實時惑苦不起者有義彈云證圓成時無
異忍故無生忍者意顯證彼無生境故名無生忍證
圓成時惑苦無生豈藉觀耶故應說云觀圓成實非
惑苦故無惑苦生名為惑苦無生忍也詳曰了知證
彼圓成實時惑苦不起名無生忍不言正證成實之
時別起斯忍惑苦不生亦即境也故疏無違有義所
明理亦通矣任隨所好。


【疏】八十六至即緣此圓成者此引大智度論明三性
與解脫門為境但文便引來是正明此文如前三解
脫中明。


【疏】第二體有為行至故名為行者解云言行世俗者
唯是有漏遷流名行即簡四勝義中前三勝義前三
勝義對第四癈詮談旨諦雖名俗諦然不同此行世
俗何以故是無漏故亦簡也無漏行是有為行不同
有漏行世俗也又云簡勝義者唯簡第三勝義第三
勝義對第四勝義雖亦名俗體不同行世俗諦所以
須簡。


【疏】三顯了世俗至第四世俗者意說此顯了世俗是
圓成實者即由斷染分依他上遍計所執無二空為
門顯圓成實即四世俗中第四世俗也然此世俗有
其兩解一云此顯了世俗即是第四世俗攝二云此
[011-0827b]
顯了世俗亦是四勝義中第三勝義以是無漏故。


【疏】云或此世俗至無漏故等是第二解亦有解云此
顯了世俗取四中第三者即是第三俗諦遠是前三
真望第四真亦名俗第三俗者亦是二空所顯是無
漏故答唯取俗諦中第三俗者心反四諦相之有漏
故非是圓成實不得名為顯了世俗也故知唯是真
如中第三也。


【論】二得勝義等者此謂涅槃體是勝果立以勝名義
者是順益義又是義理故名為義亦勝亦義持業釋
也因顯所得名得勝義。


【疏】真如舊成至故立得名者此即疏辨得名所由兼
釋難其文易解。


【疏】勝義至有財釋者此第三行勝義以無漏智為體
此無漏智行用真如勝法為境名行勝義是有財也
即真如勝名財智緣勝義得勝義名名有財釋也如
食籠等又若隨體事別論亦得是初勝義即無漏智
體用顯現故云四勝義中第一名體用顯現諦。


【疏】此應遍知者意云若佛不緣初性者云何諸論中
說遍計無體應遍知依他應斷圓成應證故難云若
不知無者云何復言此應遍知。


【疏】即不緣彼者不緣初性也彼非有法故者意說初
性是無體也。


【疏】以為本無質至緣無者意說遍計所執本成無質
非凡聖智境然緣此無時即變起似無之相即本質
[011-0827c]
是無相分是有今從本質而說故名緣無雖有相分
以本緣無故故說知無。


【疏】如緣他心不爾即違聖教道理者意云且如緣他
人心時雖不親得他人定心然反心影像相分而緣
據此相分但自心變合屬自心今從本而說名他心
智此義然然緣遍計時遍計無體不親緣無別變無
相而緣此相分雖自心變是有而據本質而說故名
緣無智若不許爾者便違聖教如此道理。


【疏】如緣他心二十唯識說至不可思議境者意說緣
他心等時雖一種變相緣然菩薩等變不及佛佛智
證時極相似故故云不知如佛境佛境佛境不思議
故意說佛緣實知佛親證相故名現量極明淨故然
二乘菩薩雖緣他心不如佛緣實知故云不知如佛
境也。


【疏】雖爾不言親緣者解云雖爾者意說雖遍計無法
及他心等一種許緣不言親緣有漏本質何以故上
來二十論意且不許親緣故巳下至二乘故者解二
十唯識文。


【疏】乃至緣過未天眼宿命至非親證也者此解佛智
緣過未時然爾以下釋不思議也。


【疏】非謂親證彼心心外取故者意說若親得彼心者
即是心外取境唯識不成。


【疏】聖者以此違為無者以心外無無故意說心外無
有無法。
[011-0828a]


【疏】但見自心之上至唯識抄二解者此說菩薩觀知
遍計無也但菩薩觀餘有情妄計心上實我法不可
得時菩薩心上亦反無相分緣故菩薩觀遍計性應
知護法等師皆作是說如二十唯識有二解。


【疏】七十四至然說應知者初性無體相故但可說應
知不可說是所緣緣以無體故故此初性非凡聖智
境。


【疏】此依他至非凡智親緣者意說依他是世間凡夫
智無漏後得智境非是出世智境何以故是有為法
故以正體智緣無相故後一性唯聖境非凡智境中
間依他性是二智境餘文易解。


【疏】若爾至便非聖智者此難七十四文意云若聖智
不知無者即應聖智不知一切也若彼既是無智何
所知又若聖智知無者此應是有以心所反無相是
依他起攝即初性不成無也。


【疏】真如理無等者意說若於真如理無我法者即是
圓實攝也又云真如理無相是圓成實攝此意釋逐
聖者不緣初性所由意云若聖智緣初性有者即是
顛倒若作無解者心所反相分是依他起攝若於真
如理上作無實我法者即是圓成是故以下至與前
說同者此意總結聖智不緣初性也與前說遍計所
執非凡聖智境文同。


【疏】非不證無非聖智者意云此反影緣非不證無亦
成聖智勿心外法亦能緣故者此自難自成意云若
[011-0828b]
不證無即不是成聖智者心外法以不證無故應是
能緣若心外法不證無不能緣者故知聖智雖不證
無以能緣故故成聖智。


【疏】凡難緣如至說非彼境者此釋通伏難難云前說
真如依展轉說亦所遍計如何今說非彼境耶答如
疏不得實故云非彼境。


【疏】總別法上立為假實故者意說於總上立假於別
法上立實如五蘊假者等。


【疏】二相續假至至今由在故者相續者即是身也今
約一箇有情從始至終雖經歷五趣多身皆是一人
據此一箇有情而說如佛言昔過去鹿王今我身是
明知但約一人相續身說身雖有多人是一故即據
一假有情身說名相續假或可一人展轉相續至今
佛身身者是假者有情相續者顯時長也說假有情
相今乃成佛名相續假過去既爾未來然爾如法華
經說佛與舍利子受記未來世過無量劫當得作佛
方曰華光又云彼即是汝身宜應自欣慶聲聞身與
佛身雖異莫不人是一人從今身受記未來作佛方
名相續假未來佛身即是今時舍利弗之身也。


【疏】應有多體者意云若漏無漏等是實有者即所依
色等應有多體有云許漏無漏等不是色上分位假
此但是色上義非分位假收故取忿等為分位假。


【疏】清辨至假者此牒清辨宗計以下正是難詞清辨
說勝義諦中諸法皆空假者空也。
[011-0828c]


【疏】依他之中至而施設故者此難清辨若可勝義依
他等皆假者即依他中自無實法實法既無假依何
立故云自無實法假法無。


一種類中等者護法云
夫立假者皆依一色心等種類法中假依實立此即
立理兼難清辨實依他無假依何立假法必依實法
而施設故。


【疏】若異此者若清辨師異我此解者即無實物假亦
應無。


【疏】又云依他不如施設決定是有者意說此依他起
性不如假法施設方始有也。


亦非一切決定是無
者意云此依他起亦非一切時決定是無何以故以
無後緣生故故一切種非有非無非有者不同假法
有非無者從緣生故又云非有者言詮不得非無者
離言之法不無。


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十一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