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h0159 粵西詩載-清-汪森 (master)


[062-1a]
  欽定四庫全書


  粤西文載卷三十七


  桂林府通判汪森編


  碑文祠廟


  舜廟碑銘        温子昇


  懐山不已龍門未闢大道御世天下為公感夢長人明
敭仄陋釐降二女結友九男執耜歴山耕夫所以讓畔
施罟雷澤漁父於是讓川亦既登庸以之納麓九官咸
[062-1b]
事百揆時叙有大功於當世集厯數而在躬受文祖之
命致昭華之玉班五瑞於羣后禋六宗於上𤣥舞干戚
而遠夷賔棄金璧而幽靈應青雲浮洛榮光塞河符瑞
必臻休祥咸萃以君人之大德為帝王之稱首陟方之
駕遂徃蒼梧之窆不歸爰自先民實存舊廟既緝葯房
遂鎮瑶席龍駕帝服葢依稀於慕舜交鼔絙瑟實髣髴
於聞韶其辭曰


  虹氣降靈姚墟誕聖樹陰未徙帝圖已定乃賔四門以
[062-2a]
齊七政天眷功髙民歸德盛治既蕩蕩化亦巍巍南風
在詠西環有歸疑山永逝湘水長違靈宫肅肅神舘微


  虞帝廟碑銘       韓雲卿


  帝舜有虞氏南廵狩崩于蒼梧之野南人懐思立祠禱
祭歴夏殷周秦距乎有國凡更十姓享奠不替大厯十
一年皇族隴西縣男兼御史中丞昌□領桂林象郡之
地䖍祗統命肅恭神祀以祠宇隳圯狹隘朽陋不足延
[062-2b]
降神靈遂謀於州佐縣尹因以俸錢増新易故崇垣峻
宇蕭屏牖户有倫有度堊繕既成以時昭享瞻覿門屏
踐履階闥兢業恂懼肅然無不加敬牲牷既設巫祝斯
列齋莊蠲潔慤然如享其誠簫鼔既闋俎豆斯徹神人
和悅僾然如受其福是歲寇賊殱平年穀豐稔五嶺之
人陰受帝祉官屬長老願刋琢表識以彰懿烈其辭曰
惟虞禪夏夏德斯淪更殷歴周以及嬴秦帝號再尊帝
道莫宣祀典空存祀禮無聞於穆皇家踵美虞唐獨主
[062-3a]
淳儉後嗣其昌明明大君祜祐俾躬穆穆宗臣祗業肅
恭廣厦増飾展禮竭忠人神胥㑹風雨晦䝉三千年間
禮幣贄通西原寇平南畆有年祀事報功皇靈降臻仡
仡武夫我戰自克畟畟農耜我勤乃穫日用遊焉惡知
帝力天人同休心存影㑹誠感昭通屑易窒礙刋石播
美垂億千載


  二妃廟碑銘        栁宗元


  元和九年八月二十日湘源二妃廟災司功掾守令彭
[062-3b]
城劉知剛主簿安邑衞之武告于州刺史御史中丞清
河崔公能祗栗厥戒㑹羣吏洎衆工發開元詔書懼廢
守祀捜考贏羨均節委積咸執牘聿至于祠下稽度既
備傭役惟時斬木于上逰陶埴于水涯乃桴乃載工逸
事遂廟貎顯嚴粲然而威十有一月庚辰陳奠薦辭立
石于廟門之宇下惟父子夫婦人道之大大哉二神咸
極其㑹為子而父堯為婦而夫舜齊聖並名弼成授受
内若嚚瞽上承輝光克艱以乂德罔不至帝既野死神
[062-4a]
亦不返食於茲川古有常典敺祓戾孽恢宣俶靈敢或
失職以奸天刑有翼其恭有苾其馨沈牲受告即石是
銘銘曰


  淵懿承聖舜妻堯女德型溈汭神位湘滸揆兹有初克
碩厥宇唐命秩祀茲邑攸主毛牷既疈椒馨爰糈嗣于
萬年期保永祜濳火煽孽炖于融風神用播遷時罔克
龔邑人羣吏告於君公亷用積餘以就爾功桴木負埴
載流於江既平以成崇宇峻墉潔嚴清廟左右率從神
[062-4b]
樂來歸徒御雍雍神既安止邦人載喜奉其吉玉以對
嘉祉南風湑湑湘水如舞將子無讙神聽鐘鼔豐其交
報邦邑是與刻此樂歌以極終古


  羅池廟碑         韓 愈


  羅池廟者故刺史栁侯廟也栁侯為州不鄙夷其民動
以禮法三年民各自矜奮茲土雖逺京師吾等亦天氓
今天幸惠仁侯若不化服我則非人於是老少相教
語莫違侯令凡有所為於其鄉閭及於其家皆曰吾侯
[062-5a]
聞之得無不可於意否莫不忖度而後從事凡令之期
民勸趨之無有後先必以其時於是民業有經公無負
租流逋四歸樂生興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園潔修
猪牛雞鴨肥大蕃息子嚴父詔婦順夫指嫁娶塟送各
有條法出相悌長入相慈孝先時民貧以男女相質久
不得贖盡沒為𨽻我侯之至按國之故以傭除本悉奪
歸之大修孔子廟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樹以名木栁
民既皆喜悅嘗與其部將魏忠謝寧歐陽翼飲酒於驛
[062-5b]
亭謂曰吾棄於時而寄於此與若等好也明年吾將死
死而為神後三年為廟祀我及期而死三年孟秋辛夘侯
降於州之後堂歐陽翼等見而拜之其夕夢而告曰館
我於羅池其月景辰廟成大祀過客李儀醉酒慢侮堂
上得疾扶出廟門即死明年春魏忠歐陽翼使謝寕來
京師請書其事于石予謂栁侯生能澤其民死能驚動
禍福以食其土可謂靈也已作迎享送神詩遺栁民俾
歌以祀焉其辭曰


[062-6a]
  荔子丹兮蕉黄雜肴蔬兮進侯堂侯之船兮兩旗渡中
流兮風泊之待侯不來兮不知我悲侯乘駒兮入廟慰
我民兮不嚬以笑鵞之山兮栁之水桂樹團團兮白石
齒齒侯朝出逰兮暮來歸春與猿吟兮秋與鶴飛北方
之人兮為侯是非千秋萬歲兮侯無我違願侯福我兮
夀我驅厲鬼兮山之左下無苦濕兮髙無乾秔秫充羨
兮虵蛟結蟠我民報事兮無怠其始自今兮欽於世世


  桂州新修堯舜祠祭器碑   趙觀文


[062-6b]
  皇帝御宇大順壬子季冬十二月故府司空潁川陳公
自桂州觀察使膺制命建靜江軍號仍降龍節明年春
二月准勅有事於堯舜二祠禮畢顧謂府長史朱韞曰
吾軍旅之事則嘗聞之俎豆之事未之學也子嘗知書
好古試詳此禮得合於經乎韞惕然而對曰韞塵走下
僚安敢輒議祀典公諭之曰古有綿蕞定大禮者皆草
莽之士爾今為上佐佐於郡政何謙而不言韞辭不獲
已而對曰嘗見開元禮有祠古帝王之制今請求知禮
[062-7a]
者共為删定矧帝舜南廵標乎古典惟茲法物豈可不
周繇是命有司撰三獻冠官衣劒佩三十有九贊引禮
生衣幘一十有六籩豆簠簋洗罇爵幡鼔七十有七儀
品斯畢具表以聞帝曰俞哉褒稱綸言不載於此今僕
射彭囗同兩使可繼巨屛守簡子至言者九同關西不
惑者三追念前功若已有之以觀文明廷擢第故里逺
歸有陳蕃下榻之知有智伯國士之遇有魯肅指囷之
意有平仲脫驂之識授書詰旦猥屬斯文觀文謬以二
[062-7b]
雅得名實未造軻雄之旨克讓未果是敢直書庶幾正
教傳乎不朽作頌曰


  大哉堯舜真風不弭以聖禪聖不子其子舉賢登庸投
㓙禦魅化匪逆人羶寧慕蟻大功漸著南廵脫屣九疑
雨沈蒼梧雲起偉歟元蹤遺於桂水蒼生思之牢醴千
祀俎豆禮缺元侯克備發揮古典駢羅雅器三獻得儀
雍容劒履教人為臣可逹深旨翠巘稽天紅輪出地得
君臯陶千載意氣中興有帝無令伊恥


[062-8a]
  盤石廟碑銘       黄庭堅


  盤石廟在州之西故全州使君王侯廟也王侯故魏城
人而家開封諱世行字祖道文武自將得知已晩用不
盡其材而威惠著於清湘者也治平初天子勵精聽斷
立考課法進退州郡文武吏於是全久不治湖南安撫
使吳中復轉運使杜植判官宋廸提㸃刑獄楊寧奏言
潞汾都監文思副使王某常任全州都廵檢儂智髙反
邕管時其歸師將犯桂州而北掠以獠衆壓全境吏民
[062-8b]
皆欲空壁出走某調民城守提兵扼灌陽㑹官軍破賊
民至今以為老幼不失業皆王某之功願擢守全州天
子從之侯入境全民歡呼迎道侯之為州樂易明白順
民之欲除其所惡無動人耳目事而州以大治流逋四
歸樂生興事邑居野處皆不畏吏問其父老王侯之善
政云何對曰前時公厨以十數卒為白望漁奪於市又
以十數卒為河廵脅取行商㩁賣三渡貧民或終日不
得徃來開内外官邸禁民毋得私舎盡奪鋪户鹽以私
[062-9a]
牙吏歲調民之封貴連賀取魚苗蓄之官池又採班竹
箭簳以應使客之求吾侯以律令從事積年之弊一日
蠲除我知此而已問其士大夫對曰吾侯為邦勤民不
倦而其僚奉職潔已無瑕而其吏畏賕治夫子廟興民
學表孝子廬興民行治軍有犯無赦聽訟立决無留侯
之子獻可登進士第民持酒相慶曰吾父宜有子也及
侯卒於位民罷市相弔曰天奪吾父乎初民欲為生祠
而侯不聽歿而民作廟於磐石寺隅臨官道歲卜入祠
[062-9b]
之由是而觀王侯誠良吏其享民烝嘗也宜全之士民
欲刻石頌侯功德且願薦之聲歌使子孫報事不㤀久
不得其所託後二十餘年獻可以材擢西作坊使知瀘
州乃遣吏走黔中道全民之意噫循吏之無稱久矣故
樂道王侯之政使來者有所矜式又為詩遺全民以祠
王侯并刻之王侯終文思副使太原郡開國侯今以子
贈左中散大夫王侯為吏所至多可稱述弗著著其所
以有廟於清湘者其詞曰


[062-10a]
  清湘淵沄兮上盤石作侯寢廟兮宫室丹碧事侯如生
兮不以金帛丘在含山兮侯安此宅全山之下兮松栢
蒼蒼至於雲來兮日逺月㤀我民奉侯兮歲嵗烝嘗羔
豚孔時兮魚有鯉魴黄柑綠橘兮薦清酒鼔坎坎兮吹
參差侯愛我民兮乃下享之風為舟兮雲為馬嬉於川
兮獵於野千秋萬歲兮無棄此邦為來者師兮我民受


  重修羅池廟碑      丘 崇


[062-10b]
  唐元和十年州刺史栁侯至以聖人所常行之道善其
民四年不幸而平時浹人胸中者已深人將釋之而不
得追其嘗與部將魏忠輩驛亭酒間語乃祠於羅池自
歐陽翼之夢李儀之死人尤神之以憂患乞憐者每每
獲報如祈庶幾三百餘年英靈猶存皇朝元祐五年賜
額曰靈文廟崇寧三年賜爵曰文惠侯從斯民之欲也
廟閲日深仰見星斗蟻封蠧蝕幾莫能支而承糦踐籩
袂猶相屬所謂施利錢者歲不知幾何率以十萬為公
[062-11a]
帑用餘則廟得之以備營繕然一歲之間給公而外所
存無幾雖欲改作將焉能為郴陵朱公以政和二年十
一月視守事三日具禮謁欵見其所託大不足以稱侯
四顧躊蹰隠然於中者久之退而考其故事得廟利歲
時移用之狀語諸僚佐曰侯生死皆有功德於斯民而
祠宇敝陋如此吾曹當思有以崇大之奈何牟其利以
事封靡乎侯無譴寧獨無愧於吾心燕衎可寢也豆觴
可裁也土木之役上求則費公下歛則耗衆曷若歸其
[062-11b]
利於廟纎毫籍之久自可舉咸曰然未幾籍以羨告州
監兵陳莘者開敏有幹局俾掌其事購材募能取足於
籍堂室門序卑髙如儀煥然一新觀者嗟異又撫其餘
利構亭於羅池之北因以名之亭與廟異區而同名者
不特謂江山之勝作也嗚呼澗酌可以祀皇天噫嘻可
以祈上帝未有誠而不能動者也心者靈之府而誠出
於其中神人殊方靈未始異以其出於未始異者合之
於㝠㝠之間神能違之乎世俗膴仕情隨泰遷燕衎自
[062-12a]
娛豆觴自奉凡可以適已者無所不為公則不爾惟崇
大於侯是思卒使侯祠既壯而麗則其誠可謂至矣千
里而郡非獨其守任民之責神與有焉年無饑饉氣無
乖厲此民之所望於神者民之所望公之所祈也致其
誠於神以祈民福公豈可與世俗者同日而語哉


  四令公祠堂碑       孫 覿


  余嘗讀國史見秦國陳公以直道事太宗皇帝位不滿
德卒官諫議大夫知開封府挺生三傑皆以道德文學
[062-12b]
踐大官為將相曰堯叟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
事是為文忠公曰堯佐特進尚書左僕射是為文惠公
堯咨武信軍節度使知樞宻院是為康肅公一日秦公
與客語三公已貴立侍公側坐客踧踖不安求去公笑
曰此兒輩爾姑徐之盡所欲言者於是史官記之天下
誦之而陳氏父子兄弟世家之榮至今以為口實至道
丙申文忠公嘗以廣西轉運使平南蠻之亂洎紹興癸
丑文惠公之曽孫兗以右朝請大夫直秘閣廣南西路
[062-13a]
計度轉運副使繼公後葢百三十有八年矣直閣公能
以儒學世其家羣書皆成誦尤通吏道精練法律頃由
臺郎婁將使指朅來廣右益有能名及是訪公之遺無
在者獨有新舘銘石刻僵仆草棘中又公征蠻時吏士
䝉犯㢓毒多死手自撰集古方書養生之說刻之傳舎
一方䝉賴故能獨存而歲久亦訛缺直閣公慨然念故
物之亾幾遂掖仆碑而起之又追補方書之缺壊者龕
於故處即聽事之東闢屋三楹繪秦公文忠公文惠公
[062-13b]
康肅公四公之像而祠之覿貶象江還過桂林拜謁祠
下生氣凜然如太山喬嶽之鎮真古所謂大臣者余與
直閣公二十年之舊且厚善也乃屬以不腆之文而不
敢辭恭惟太祖太宗提三尺削除僭亂真宗仁宗包干
戈以文太平聖哲並騖出依日月之光獨秦公三子以
魁壘碩大光明之傑作配元聖以身用舎為朝廷輕重
交持國鈞更掌兵柄一門冠冕蟬聯三鎮旌節相望佐
佑兩朝以功名福祿始終為天下巨室於虖盛矣王室
[062-14a]
中微羣黎厭亂天子當饋太息求人如不及竊觀四公
遺像追想一時社稷之髙勲於此兵亂俶擾之中固宜
見者必趨過者必軾飲食者必祝焉豈謂學士大夫區
區念祖之私哉於是書之以告後之君子俾勿壊


  義寧惠寧廟碑       毛鵬舉


  義寧為邑自晉天福八年始朴素淳儉有堯民風邑之
西有山曰知慧山中有神曰武當劉蜀時偕諸葛武侯
亮南征牂牁蠻追奔踰嶺而神乗暴漲西入溺死知慧
[062-14b]
源厥後英魄感發白晝擐金甲兜鍪而出揮石大呼聲
震山谷或著屐臨流坐石而釣今釣臺屐蹟具存邑人
建廟祀之迨今且數百載崇寧改元知縣事陶君迥嘉
神功德聞之朝始賜廟額惠寧而未及封爵凡五十餘
年曽靡為之請者嵗在乙亥田種而不雨至六月旱甚
㑹汝潁李君晉臣出宰是邑宣布德意問民疾苦而知
旱魃為虐率父老造祠下禱之有頃雲作甘雨隨車膏
澤畎畆歲則大熟君異其感應之速乃諭父老為請褒
[062-15a]
封明年秋九月賜爵義寧侯以報休功是嵗丙子大熟
歡聲載途癘疫頓息丁丑又大熟人既去愁歎而就安
樂致和氣而為豐年於是彈絲吹竹激宫流羽相與為
歡曽弗知明神在茲上以黙贊乎天地之化育下以相
予賢令尹美其教化以厚風俗也鵬舉以告邑人皆唯
唯曰為吾書之傳之無窮可也


  六賢祠堂碑        舒 勉


  六賢謂漢陳欽欽子元元子堅卿士燮燮弟士一子廞
[062-15b]
按後漢三國志陳欽廣信人也欽字子佚與劉歆俱治
左氏春秋而欽别自名家後為將軍元字長孫以父任
為郎少傳父業為學者所宗建武初抗疏論立左氏傳
與不冝令司𨽻校尉督察三公帝從之乃數陳便宜不
用以病去終老於家堅卿有文章而史逸其論撰燮字
威彦漢末舉茂材累遷交趾太守學問優博逹於從政
而謙虚下士方中原阻兵士人避難者多徃依之卒年
九十士一初為郡督郵辟司徒掾雅為黄琬器重董卓
[062-16a]
亂乃亾歸燮表為合浦太守孫權據吳南據交廣燮以
廞入質權以廞為武昌太守六賢之見於史者其本末
梗概如此而蒼梧之人未嘗䆒知太守李公亨伯好古
樂善歴求漢唐以至本朝得名臣鉅公有典是郡者七
人焉既立堂祠之於水泉之上以慰邦人之思又即黌
舎塑六賢之像并以其本末刻之於石使學者歲時具
香火謁先聖已則退而旅拜六賢於祠堂之下瞻其像
想見其風采而生希慕之心如在鄉黨焉其敦勸誘掖
[062-16b]
可謂至矣孟子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學者姑勉之異
日有繼六賢之後父兄子弟名重一時光傳清史者無
㤀吾太守李公敦勸誘掖之力也


  社稷壇碑         張 維


  郡邑通祀以社稷為重風雷雨師壇以其為農祈榖則
一也然壇壝有制方位有辨登降有序罇罍有所祀典
所載可考也乾道元年秋九月維承乏按刑所至郡邑
望其壇壝則頺然蓁莽中踐履者弗禁不肅莫甚焉明
[062-17a]
年夏六月移守八桂視事之初謁社稷則壇壝失其制
與别郡無異繼行祀事則方位失其辨登降失其序罇
罍失其所夫㑹府為列郡之所視儀而取則者今其失
如是列郡益甚矣此無他有司沿襲茍簡而獻官講明
弗素一旦行祀事惟視贊者東亦東西亦西曰拜則拜
曰跪則跪莫知其是否耳爰築壇宇門牆而一新之按
祀典如其制復著之圖以示方位之辨登降之序罇罍
之所俾獻官目撃而心喻有司母敢茍簡以盡其事神
[062-17b]
之禮而豐年之應神聽之矣昔者夫子入太廟每事問
或人以為不知禮而夫子則曰是禮也今之獻官行事
能師我夫子入太廟之意按圖而問焉其庶幾乎


  山川壇碑


  大宗伯以燎祀風師雷師周禮也發生震蟄雷師之功
以肇厥祀唐制也為壇壝而二祀各以時申令也祀之
意與社稷同惠養期也桂之為郡祀事尚矣壇惟凸山
門牆缺然踐履莫之遏也當其祀時霂霡而泥濘則寓
[062-18a]
於浮屠氏之舎行事亡所也壇之舊各府郡一方參立
乎北就爽塏也髙大其門而壯麗其堂備望祭也壇壘
以石逕砌以甓植之以嘉木而衞之以周牆勿踐履也
籩豆之事則有司存而精意以享明德惟馨則初獻官
之責也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神降之福也若夫計其
財與工之費為錢五十萬有竒則稍廩之羨所自出也
集其事而述以文者郡守張維書其文者治中從事曹
總也乾道二年是其歲月也


[062-18b]
  桂林仰山廟碑       張孝祥


  仰山二王自江而西飲食必祭威德所被齊光日月乾
道元年張孝祥來守桂林時李金方寇郴陽羽書交馳
於道孝祥謁於祠禱焉曰使廣西不被兵者神之賜則
請為王廟於桂且奉神之象以供七月孝祥至郡九月
冦平葢以萬人闖吾境知其備也引去惟王之仁之靈
孝祥不敢盡述獨叙其答孝祥者如此敬選日擇地於
城之北為王舘御而書其所始使後有考勸桂之人以
[062-19a]
䖍事王


  桂林膏澤祠碑       唐 光


  環邑皆山也峭拔惟膏澤峰峰之下有祠焉祠之建立
與神之姓氏莫得其詳詢諸耆舊鄙俚無稽然廟貎儼
然水旱疾疫禱之必應謂神不正直不信也意者神據
山川之勝而赫厥靈歟異時閣使陶公商翁官於茲知
之且悉峰之得名自陶始嘗曰天欲雨則是峰油然作
雲宜有神主之既名其峰又為之詩石壁含天澤南山
[062-19b]
第一重旱時先出雨陰穴必藏龍嗚呼盡之矣乾道庚
寅冬余自鳳山簿來攝是邑明年夏旱屢禱屢應念無
以答神貺顧祠宇敝甚撤而新之祠成余以檄試士臨
賀以不得書顛末為恨又明年秋方伯以吏民安余之
政俾再來攝是書之不可已也故摭商翁之詩以證俾
來者勿牽耆舊鄙俚之言為不足信而怠其所奉也商
翁在慶厯間以詩名數百篇盛傳於世而膏澤峰居其
一今神托是峰詩名聞於天下後世顧不偉歟


[062-20a]
  創建三元祠碑       郭見義


  儒道之隆汙常應天下之治亂自秦漢以來其迹可考
本朝承五季之後稽古禮文之事率為疏濶列聖相繼
純用德教思得儒士而任之於是斟酌前代取士之法
杜塞他蹊專尚進士昔人指此為將相科者非虚言也
天下之人從風而靡三尺之童悉知肄習間三歲下詔
被褐撝袂求舉於府若州者以數十萬計府若州考試
之定其可舉而薦之禮部者尚數千計禮部考試之加
[062-20b]
詳宻焉第其可進以名上天子者不過數百人而已天
子為之躬御便殿手執文柄乙夜觀覽然後臚傳於九
陛之上釋其布褐而命之以官凡得與于數百人之列
者已為難矣而况自府若州以至禮部以至天子之庭
皆魁其選者其難易為何如自非懐竒瑰絶異之材淹
貫學問而充溢乎文辭者其孰能與於此是以二百年
間能如是者殆三數人而始平馮公則其一也公世為
宜之龍江人從其父商宦逰四方公生而英爽俊邁氣
[062-21a]
葢一時翰墨蹊徑絶人逺甚幼寓試武昌而發解慶厯
間始與羣士計偕禮部賦無逸為元龜廷試賦葢軫象
天地是時朝廷尚聲律之學而公之二賦清婉瀏亮典
麗遒宻曲盡聲律之妙遂為多士魁四方之人傳誦其
文模擬竊取乞靈假寵以雄長於詞林者不可勝數其
後被遇三朝徧歴華要出入中外且數十年晩乃擢任
政機引經斷國雖當全盛之時身名俱榮能如公者葢
亦鮮焉生公之後者想望風采孰不興景行之意而此
[062-21b]
為父母之國墳墓存焉顧獨無一楹之宇以為邦人奠
醊之地其為闕典甚矣今郡守李侯守柔為政二年郡
務畢舉初議興葺祠宇肖公之貎而事之一日顧謂其
僚郭見義曰吾欲為是可乎見義曰稽之古義則髙宻
建鄭公之祠取諸近規則曲江立九齡之祠在人耳目
皆為美談何為而不可於是卜地於城之東偏焚蕩蓄
翳築為墻垣為堂三楹以宅厥中雅有制度樸斵塗塈
必堅必良氣象周宻可為百年之計公像在茲凛有生
[062-22a]
氣嗚呼懿哉他所未有也問費焉出則首捐所授之俸
故應者悅問材焉得則市於積儲之家故辦之疾問工
焉取則募夫末作之徒故從之易四境之内或未及知
而祠已成矣既成而落之衆莫不歎息以為百年未舉
之事而成於談笑之頃若有鬼神陰相之者自今以徃
殆有崇而無替來者必謁過者必式歲時必薦興事必
禱如是而李侯之加惠此土可謂備至矣始平公名京
字當世仕至參知政事宣徽南院使贈太子少師其行
[062-22b]
事具國史乾道元年三月記


  桂林顯震廟碑       王 沆


  縣西三里許石峯數十屹立對峙如巨公重客相與拱
揖有廟巋然其間廟南數十步泉出於石壁之趾滙為
車輪奔湧逹於山下清凉甘潔冬夏若一邦人事神飲
食必祭水旱疫癘禱焉如響求諸父老以為陳大建中
神始顯聞於合浦所謂雷種者颶風之變於是賜廟額
爵號不一而足本朝熙寧間旱禱而雨封威德王紹興
[062-23a]
間冦嘯聚海上一夕風雷碎其舟賜顯震廟故自嶺而
南凡二十四州莫不奔走奉祀此其大略也前宰王君
潢作亭於泉淳熙改元沆適到縣莅事之三日謁祠下
海印寺僧師範邦人李機輩請一新之始于季秋迄于
季冬進士李宗孟帥邦人又請為題石予曰大哉雷乎
凡乾坤之闔闢陰陽之陟降莫不迭相為用颯然風油
然雲沛然雨發生萬彚鼓舞群動贊天地之造化巍巍
若是也故自唐以來州縣悉以春秋通祀以示不㤀神
[062-23b]
功靈德赫然著見其可以固陋辭乎遂再拜刻其事於


  堯山灕江二壇碑      張 栻


  古者諸侯各得祭其境内之山川山川之所以為神靈
者以其氣之所蒸能出雲雨潤澤羣物是故為之壇壝
立之祝史設之牲幣所以致吾禱祀之實而交孚乎隠
顯之際誠之不可掩也如此後世固亦有山川之祠而
人其形宇其地則其失也久矣夫山峙而川流是其形
[062-24a]
也而人之也何居其氣之流通可以相接也而宇之也
何居無其理而强為之雖百拜而祈備物以享其有時
而應也亦偶然而已耳淳熙二年之春某來守桂按其
圖籍覽其山川所謂堯山者盤據于東氣象傑出環城
之山大抵皆石而茲山獨以壤天將雨則雲氣先冒其
巔山之麓故有唐帝廟而灕江逶迤自城之北轉而東
以逹於南清潔可鑑其源發於興安與湘江同本而異
派故謂之灕而以水嫓之凡境内之水皆滙焉以是知
[062-24b]
堯山灕江為吾土之望其餘莫能班也歲七月彌旬不
雨禾且告病先一日齋戒以夜漏未盡望奠於城觀之
上曽未旋踵雷電交集一雨三日均浹四境邦人懽呼
穡以大稔伏自念山川為吾土之望而壇壝未立禱祀
無所其何以率吾民嚴昭事之意用惕然不敢寧乃俾
臨桂縣尉范子文度髙明爽塏之地得於城之北疊綵
巖之後隠然下臨灕江而江之外正與堯山相值面勢
回環表裏呈露對築二壇以奉祀事為屋三楹於壇之
[062-25a]
下以蔽風雨其外則遶以崇垣踰時而告成乃十有二
月丁酉率僚吏躬祭其上以祈嗣歲事畢徘徊喟然歎
息退而述所以為壇之意以告邦之人與來為政者使
知事神之義在此而不在彼庶有以致其禱祠之實且
得以傳之於無窮云


  昭州新立吏部侍郎鄒公祠堂碑


  故尚書吏部侍郎鄒公諱浩字志完學者稱為道鄉先
生而不敢斥其名字在元符中為右正言以直諌顯聞
[062-25b]
初貶新州建中靖國之元入朝為天子從臣崇寧二年
又貶昭州處昭凡四歲歸沒於常州其立朝大節載在
史官播在天下固有不待紀述而傳者某獨嘗謂人臣
不以犯顔敢諫為難而忠誠篤至之為貴士君子不以
一時名節為至而進德終身之可慕若公始所論諫葢
亦他人之所難言而攷味其平生辭氣曽微一毫著見
再位於朝憂國深切重斥炎荒凛不少沮至於病且死
語不及它獨以時事為念方其少時道學行義已有稱
[062-26a]
於世晩歲益為中外所尊仰而公不居其成講究切磋
惟是之從葢嘗從伊川程先生論學而上蔡謝公良佐
龜山楊公時皆其所友也其任重道逺自强不息如此
所謂忠誠篤至而進德終身者若公非耶故某樂為天
下後世誦之淳熙二年秋清江王光祖為昭州道桂問
政所宜先某告以道鄉先生當有祠盍圖之則應曰諾
明年春使來告成且曰郡故有公祠紹興中守臣陳廷
傑所建荒蕪久矣故其地卑陋亦不足以奉烝嘗按郡
[062-26b]
城之西北有所謂得志軒者公所嘗游歴也下臨長塘
曰木梁廣數十畆羣山環於前其秀曰龍嶽舊為郡士
張雲卿之居公實名而記之棟宇今無復存者乃即其
地為屋四楹繪公像於中門廡悉具又葺茅其下俾張
氏之後人居而世守之敢請記某既為之說而且有感
焉國家列聖相繼以納諫容直為家法人臣雖甚觸忤
亦不至如前代加以重辟間有暫貶徙者旋即復還且
又進用俾得以名節始終顧扶持公論培固邦基雖有
[062-27a]
頼於多士之助而其長養成就實非一日皆自列聖深
仁厚澤中來也聞公之風者亦復有感於斯乎


  三先生祠碑


  淳熙二年靜江守臣張栻即學宫明倫堂之旁立三先
生祠濓溪周先生在東序明道程先生伊川程先生在
西序繪像既嚴以六月壬子率學之士俯伏而告成退
則進而諗之曰師道之不可不立也久矣良才美質何
世無之而後世之人才所以不古如者以師道之不立
[062-27b]
故也凡所謂為士者固曰以孔孟為宗然而莫知所以
自進於孔孟之門牆則亦沒世窮年倀倀然如旅人而
已幸而有先覺者出得其傳於千載之下私淑諸人使
學者知夫儒學之真求之有道進之有序以免於異端
之歸去孔孟之世雖逺而與親炙之者固亦何以相異
獨非幸哉是則秦漢以來師道之立宜莫盛於今也而
近世學者誠知所信慕者葢鮮間有號為推尊則又或
竊虚名以自髙而不克踐其實顧反以為病是則師道
[062-28a]
雖在天下而學者亦莫知其立也桂之為州僻處嶺外
山拔而水清士之秀美者夫豈乏人惟見聞之未廣而
勉勵之無從故某之區區首以立師道為急繼自今瞻
三先生之在此祠也其各起敬起慕求其書而讀之味
其言考其行講論紬繹心存而身履循之以進於孔孟
之門牆將見人才之作興與灕江為無窮矣此某之所
望也且獨不見濓溪先生之言乎曰師道立則善人多
善人多則朝廷正而天下治嗟乎某之所望又豈特於
[062-28b]
邦之士云哉敢記而刻諸石


  靜江府虞帝廟碑銘     朱 熹


  靜江府故有虞帝祠在城東北五里而近虞山之下皇
澤之灣葢莫計其始所自立而有虞氏巍像在焉有宋
淳熙二年春二月今直秘閣張栻始行府事奉奠進謁
仰視棟宇傾墊弗支圖像錯陳簉以淫厲則竦然曰帝
德在人其神在天威靈所加無有逺邇降祠茲土粤有
故常而因陋踵訛以至於此弗圖弗革栻實懼焉已事
[062-29a]
則命撤而新之時又方按國典毁諸旁祀不如法者因
悉致其美材文石以奉茲役作治踰時訖事以告門觀
嚴顯龎雜逺屏外朝内寢惟帝及二妃之神恭已南面
儼然臨之秋七月癸未侯率其僚奉承牢醴俯伏灌薦
以妥皇靈肸蠁既通拜手言曰天降生民厥有常性仁
義禮智父子君臣爰及昆弟夫婦朋友是曰天叙民所
秉彛失之毫分穹壤易位惟帝躬聖誠明自然慈孝於
家仁敬於邦友弟刑妻取人與善從容鉅細各造其極
[062-29b]
如規之圓如矩之方使凡天下後世之為人倫者莫不
取則髙明博厚化育並流孰是遐陬敢私其施惟蒼梧
野謂帝所藏寅緣此邦獲共明祀茲率羣吏釁於新宫
穆穆威神不仁者逺敢不再拜稽首惟帝之神實臨照
之於是三獻成禮神人浹和吏民駿奔咏歎興起合辭
懇請願著名章伻來謁辭以詔無極熹竊惟帝之所以
配天立極法施無窮者既非文字形容所及而傳記所
稱南廵不返遂𦵏蒼梧者又非經言無所考證則皆罔
[062-30a]
敢知惟是天理人倫之際帝之所以垂教後世者葢嘗
與侯講而志之於侯之意庶幾識其所以然者乃敬篆
而題之俾歸刻焉其詩曰


  虞山之上灕水之滸誰修虞祀九歌韶舞有美張侯牧
此南州懐帝之人答其祜休載瞻祠宇頺剝支拄明靈
弗蠲淫傲駢伍乃教綱紀乃夷乃攻乃堂乃基峻宇崇
墉帝降不遲四門穆穆侯樂其成來饋來祝惟帝之德
規圓矩方即物而則大倫以光爰自側微動植濳被恭
[062-30b]
已當天雲行雨施惠於來世億萬斯年窮天博地峙嶽
流川矧是卉裳舊惟聲教愀然見之興起則效子隆于
孝臣力其忠侯拜稽首惟帝之功


  容縣思賢堂碑       譚惟寅


  淳熙十二年春作思賢堂是夏堂成思賢者孰謂在唐
肅宗時則有若元結次山在代宗時則有若黄翃宏明
在德宗時則有若戴叔倫幼公在順宗時則有若韋丹
文明在宋建炎間時則有若王次翁慶曽思慕五賢者
[062-31a]
其人也治容多賢矣止取五賢何哉治容固多賢而五
賢者又賢中之卓然也吾是以有取焉耳五賢治容之
實吾能舉其槩丹以訓耕織興學校貧民自鬻者悉贖
歸之築州城十有三里開屯田二十有四所事見循吏
傳結身諭蠻酋綏定八州翃殄賊寇悉復故地叔倫招
懐夷落威名逺揚史臣大書不可磨也次翁慕元結為
人取結在道州時乞免科率二奏刻之石其言曰庶不
墮元子之政志尚如此治績可想也容州自貞觀初易
[062-31b]
名繼陞為都督府置容管經略使重望髙選授任宜代
有其人宋朝置寧逺軍節度使雖擇親賢為使至除授
守猶用五筦故事畀付既不輕守多賢亦宜然吾特以
為五賢說者所謂出類者也以五賢名足矣又曰思賢
者何昔詩人之思君子皆傷今之不古也明天子明燭
八荒仁不異逺詔令天下德意昭然而吾民猶有瘡痍
之未瘳呻吟之未息者守非其人也用是思而傷之猶
可復見也古今不同事亦隨異古賢之事可盡行於今
[062-32a]
乎古賢之事雖不可盡行於今古賢之心猶可思而得
之也古賢之心一本乎仁故見諸行事則公施之于民
以聽訟折獄則明以備菑捍患則勤以布敷王德則恭
以出示教條則信五賢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所存之
心斯可矣吾用是思其人求其心推為政術積為治行
吾志也堂之東三房曰内省予衰而拙不能寡其過故
省躬而自檢也西軒二其一曰延老見老者於此而問
政也其二曰樂山因容山以取義也山髙五百丈延袤
[062-32b]
千里峻極髙厚正與軒對吾朝挹其爽氣而夕景其髙
稜有契于心且以靜為德仁者之事也然此非得專有
者後之人志與我同耶勿改可也其異耶改之無不可
五月朔日率郡屬展敬於五賢致一奠之禮或曰盍記
之乃書


  四先生祠堂碑       廖德明


  紹興初侍讀文定胡公論奏二程先生學行而討故事
從祀孔子廟廷乾道間復議雖不果行然先生倡明絶
[062-33a]
學實繼孟氏不傳之綂學者誦其書尊其道心誠慕之
於是天下郡縣凡其生平所遊燕居之地悉置祠祀竊
按圖志潯之平南縣舊名龔州皇祐元年太子中舎河
南程大中公來為守二先生實從是時方冠則已聞濓
溪夫子之學紹興七年州廢地始𨽻潯而皇祐距今亦
二百餘年矣中舎之政幸存於家傳然問諸父老既無
有能言之者而先生之得於濓溪所謂令尋仲尼顔子
之樂者郡之士夫未能相與請焉將懼滅亡無以興起
[062-33b]
其善心因請於郡相講堂之東隙地為屋焉合濓溪先
生祠之既成率諸生行三獻之禮則皆進而請曰願有
以紀其始作僕謝不敢走書新安先生之居而言曰三
先生之道得夫子而益彰幸賜之教以勵南土而先生
方卧家辭官曰吾病不及也二三子勉焉則有周子程
子之書在夫天理民彜豈有逺近南北之間哉竊嘗因
是而仰觀國家文物之盛雖嶺海萬里莫不建學而立
之官師古者師嚴道尊而人知敬學與後世口耳之習
[062-34a]
不相似繇周以來千五百餘歲而三先生者始並世而
作推論陰陽動靜仁義中正以極夫天倫之藴發明四
端五典良知良能使知夫人倫之不得以滅也剛柔善
惡之幾體驗涵養之術始終本末備具條貫傳曰存則
人亡則書是跨百世之師也潯幸而有先生晏逰之迹
未知尊先生之學洗凡而破陋或者不此之恨而咎夫
山川風氣偏戾之感真若有南北之不同者則亦過矣
新安翁閒居幾四十年凡先生之碩德美行與夫精微
[062-34b]
廣大而不得其涯者釐析訓詁敷暢厥旨燦然如繁星
麗天無毫髪遺憾竊嘗同諸君論習者二年于兹矣今
又辱賜之言夫由三先生之學可以明下學之善而窺
太極之藴上繼乎洙泗之風其孰禦焉而不為之也諸
君幸勉之則此祠之立所以寓其師敬之意云庶乎其
有小補不然則彼之咎夫山川風氣而累此郡于數千
百歲之心者雖謂之他山之石亦可也於是州之士拱
而謝雖不敏願以子之言為戒請勒之石遂為之書祠
[062-35a]
以淳熙十五年十有一月作知郡事韓侯邈實始謀提
㸃本路刑獄事趙侯指逿實佐其後明年已夘十二月
朔旦從事郎潯州州學教授延平廖德明謹記


  宜州黄太史祠堂碑略    楊萬里


  予聞山谷之始至宜州也有甿某氏館之太守抵之罪
有浮屠某氏館之又抵之罪有逆旅某氏館之亦抵之
罪館於戍樓葢圄之也卒於所貶饑寒之也先生之貶
得罪於時宰也亦得罪于太守乎鹿之肉人之食君子
[062-35b]
之殘小人之資也孰使先生之所投足以授小人之資
也哉夫先生得罪於太守則太守不得罪於時宰矣豈
惟不得罪也又將取榮焉由今觀之其取榮於當時者
幾何而先生饑餓窮死之地今乃為騷人文士顧瞻鑽
仰之塲來者思而去者懐而所謂太守者猶有臭焉則
君子之於小人患不得罪爾得罪奚患焉


  馬刺史重修五賢堂碑    失 名


  南容古粤地舊𨽻交州貞觀八年改為容州迨今六百
[062-36a]
餘年矣刺是郡者未嘗乏人惟五賢為稱首豈非鳳凰
麒麟世不常有所以為嘉瑞也歟唐肅宗時有元結次
山身諭夷酋綏定八州代宗時有王翃宏明出財募士
與賊鏖戰悉復疆宇在德宗時有戴叔倫綏徠夷落赫
著威名在順宗時有韋丹文明興崇學校教民稼穡仁
化盛行我朝建炎間有王次翁慶曽思慕元子刻其遺
像以便觀省蠲免科租刻石猶在是五賢者豐功實德
著在青史盪人耳目豈易得哉容去朝廷極逺分符而
[062-36b]
至者類皆因循苟且其能興利除害景慕先哲者百無
一二唐元子距建炎中二百七十餘年有譚公出焉由
譚公以來二十年馬公出焉寥寥六百年間五賢之堂
雖創于譚但止用小碑列位寘於壁間欽慕徒勞實則
未至未幾頽毁尺椽寸瓦無復存者經政恬不介意我
公既至念其湮微鼎而新之望其像以祀之信夫賢守
不易得如鳳鳴朝陽麟逰郊藪為治世之嘉瑞也抑嘗
聞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天下為未足又尚
[062-37a]
論古之人誦詩讀書如正考父之慕尹吉甫司馬相如
之慕藺相如其志向超然企慕於數百載之下得古人
尚友之意可不深嘉而屢歎耶公盛年負倜儻英銳之
氣言天下事三相以薦賜對孝宗朝頗嘉納今觀寓忠
錄四十九篇其言精確無不切當自欽倅滿得入對復
頗嘉納論蠲海蜑之丁罷擾民之科乞復白皮鹽場興
利除害求之以便民者念念不忘上可其奏悉罷行之
抵容下車之初創造郡學勸課農桑有古循良吏風比
[062-37b]
之五賢實相伯仲故并述其大槩而記之使後之為政
者知所以式刑也嘉定元年冬日之吉記


  楊先生祠碑        伯 温


  嘉定四年八月垂杪廣西計使寳謨先生楊公年七十
八矣以行部南州舟次于象之鳴珂下感疾終焉甲戍
之秋伯温被臺檄承乏攝州事州之人士語及公故則
齎咨歎息不能止且來諗於予將欲建祠堂祀于鳴珂
予因訪鳴珂則去州七十里茅葦瀰漫虎狼交午非置
[062-38a]
祠地因與諸生謀所以祀先生者宜莫如學宫乃命學
正徐君置龕求像奉祀先生於學宫之東室焉既成涓
日率諸生行釋菜禮以掲䖍妥神且推原先生之出處
行實以諗諸生曰先生諱方字子直世家玉融其先因
仕宦從居臨汀先生實生臨汀後嘗寓贑臺今則為廬
陵人矣先生弱冠為名進士仕宦五十年為賢大夫中
間或起憤大率閒居之日長而從宦不過僅歴寒暑耳
當行部日天時方暑僚屬具為公言耆不當暑行公曰
[062-38b]
臣子義無避難吾是行雖死無憾也竟以是卒卒之日
惟永嘉周勉明叔在旁以古禮素布殮且以文祭有曰
先生其生長貧其死寡殮讀者悲之先生之卒海内知
與不知皆為慘愴太息甚者流涕自俗學日勝士以文
失已以說陋經以傳溺志先生病之於是作學戒一卷
掲無言之教以示學者雖詞微有所激而切中俗學之
病有補多矣竊謂禮經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
祀之又曰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則祀於瞽宗今
[062-39a]
先生經為世師行為世表又勤事野死皆應祭法象之
人士又皆齎咨歎慕則置祠像於學使邦人有瞻有範
詎謂不宜伯温生後居卑晩方登先生門葢嘗竊聞緒
論於是謹述先生行事與建祠顛末圖辭載石而繋之
詩詩曰


  萬波沄沄金石獨止雪壓天柱蟠松不死允廸楊公稟
性直剛有揭其時萬夫之防經以為航義以為楫由洙
泗源上遡徃哲列聖煌煌四牡騑騑所欲不存如布衣
[062-39b]
時天生巨賢弗卿弗相秪與後人瞻拜圖像彼哉好圖
以道靳清愛者尚衆豈無正情千駟西山亦各有志匪
躓于時曷令厥世郎非無位耆非無年惟伊人斯孰使
之然有問何處曰古遺直顧瞻德容自各已釋今公已
矣愛莫起之髙山仰止誰能已之維故經師沒必祭學
爰舉彜章式昭後覺


  重修二妃廟碑       林 岊


  二妃堯女舜妻也古之記禮者曰舜葬於蒼梧之野葢
[062-40a]
二妃未之從也二女見於書二妃傳於皇甫謐當以書
為正天有四星妃象也堯以二女妻舜而授之位茲其
為妃匹也然舜攝位行政廵四嶽矣命禹之後髙拱穆
清又廵蒼梧之野何耶舜之葬蒼梧與否二妃之從舜
與否皆不可知而舜嘗廵南嶽則南方宜祀舜今在在
有舜廟二妃生於聖人家克配聖人流澤於中外輔佐
精神通於覆載廟祀維舊楚曰湘君秦曰湘山晉曰虞
帝二妃唐曰黄陵而零陵之湘源又有廟焉韓昌黎栁
[062-40b]
河東所述其文偉矣湘源今全州也廟貎堂基屹然湘
岸之北出城南百步許維舟三十六可抵祠下春秋祈
賽豆籩笙鼓告至告去曰雨曰暘唯是修廡崇扄有俟
斧斤丹雘者岊為州明年召匠掄材次第興繕辨方啓
闔闢地東西増其髙明復其寛潔非人實能惟神永隲
田糓屢豐舟航四逹犦牲椒醑不勞致禱非人實私惟
神罔斁廟既修矣諗於士民曰若知二妃所當祀乎夫
舜居深山堯聞聰明使子事之二女女焉二妃以事父
[062-41a]
之心事其夫内行彌謹可謂賢矣夫舜父頑母嚚象傲
烝烝䕫䕫瞽瞍亦允若二妃以事父之心事其夫之父
母嬪行婦道可謂孝矣帝子之貴能賢且孝百世並祀
不亦宜乎江流滔滔晝夜不息沿湘上下廟而祠者相
飈游而尚德也招沖漠隣泰初揭古道勵來俗余與汝
邦人其何敢怠衆曰然紀于石


  七先生祠碑


  嘉定八年春上丁蕆祀先聖暨兗公鄒公而下七十二
[062-41b]
子既祀學以故常告曰宜祀七先生州刺史栁氏濓溪
周氏明道程氏伊川程氏横渠張氏南軒張氏晦菴朱
氏岊視其醴饌躬其拜伏退而曰未稱語郡教授謝興
甫祠當於省牲前一日告祭先師義也自周學校詩書
禮樂之官以春夏秋冬各設薦饌酌奠於先師葢取有
道有德者生而資其教死而為樂祖以祭之鄭康成云
若漢之髙堂生制氏毛公伏生皆可為也漢以來祀先
聖凡舎菜之略浸不復存而舎奠之僅存既無迎尸鬱
[062-42a]
灌之盛樂舞又獨行於京師四方有不徧舉幣爵牲俎
秩秩具嚴及他祠非專也岊既訂其序廼述七先生著
祠之由夫栁先生倡古文之師也周程三先生明太極
之師也文至五代陋矣宋興治化趨古人文復古儒先
相望栁先生首探易詩規姚姒推孔孟宗韓倡尹穆歐
蘇成一家言有自來矣栁於此州公餘擇勝有讀書遺
迹其雍熙時鑑奥深勤正道古文亦古也學者宜師易
之傳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
[062-42b]
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夫性自誠而明夫教自明而誠
性焉安焉聖也復焉執焉賢也周程先生之學本此學
者宜師横渠先生學出於禮而東西二銘與書並傳南
軒先生論仁與敬師友淵源根於踐履晦菴先生語人
以先究大學次第乃語乃孟乃識中庸之旨其發明周
程之奥非茍知之又皆學者所宜師師而祠先事斯有
儀矣抑吾湘學者日趨先聖之庭若節春秋不懈益䖍
而登堂講誦目擊亡先生之祠尊其所聞探本窮源成
[062-43a]
性存存之功繋是矣祀云祀云醴饌云乎哉拜伏云乎


  栁先生祠碑宋建以祀栁開     徐次鐸


  全自石晉天福中升置為州歲久歴長部符為諸侯者
不可徧睹其間以理行顯名長老之所傳道亦時見之
今祠堂獨以栁侯著錄栁侯積階為金紫檢校至司空
秩冠御史大夫勲曰上柱國爵都河東縣伯食邑九百
户十典方州名傳國史皆略弗書者何尊斯文也文之
[062-43b]
時義逺矣大矣大而充塞乎上下四旁之宇逺而包羅
乎古徃今來之宙總攝體用惟聖惟賢逹則經緯天地
開立人極窮則筆削六藝著書立言故循循四教文據
其首聖門四科參以文學夫子樂天自任惟曰未喪斯
文顔氏優入聖域先由博我以文賜也逹乎性與天道
亦必自其可聞之文章葢曰文寓乎道相為表裏文純
乎道乃可傳逺茍不貰道其不與草木俱腐者幾希粤
自素王絶筆文體漸虧西漢及見先秦古書故其辭多
[062-44a]
雅馴義尚典古自後一統全盛稽古右文惟唐洎宋唐
沿江右駢麗之習更王楊盧駱四傑燕許二公凡一再
變至昌黎韓公然後粹然一出於正而近乎道宋承五
季骫骳之際歴仲塗及穆伯長王元之蘇子美諸子亦
數變至廬陵歐陽公然後混然大成而離乎道不逺竊
嘗推跡宋興斯文盛衰之變以為栁侯之文自我作古
續韓倡歐實為大輅之推輪路軷之發軔也示始正本
羌有所由况侯治全功行至今耆耋懐思春秋奉祠列
[062-44b]
於學宫又其築室讀書名與山等譬之南國之愛棠桐
鄉之奉嘗是則叢祠鼎新文焉可已故復推廣林侯之
意以詔後人嘉定十三年秋月記明正徳閒重修顧璘有文不録






  粤西文載卷三十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