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h0159 粵西詩載-清-汪森 (master)


[057-1a]
  欽定四庫全書


  粤西文載卷三十二


  桂林府通判汪森編


  記宫室


  知愚齋記        張以寧


  真定張君士進來長邕幕之半載府以治稱予使安南
道是郡君來見以其講學之齋居名知愚者請予記之
予曰噫子豈愚者哉古者以愚稱者柴之愚質之偏也
[057-1b]
寗之愚知自全也顔之愚幾乎聖之賢也是三者非真
愚也語曰今之愚者詐中庸曰愚而好自用彼惟不知
其為愚也故欺於人而為詐狹於已而自用斯其為真
愚也茍知愚焉斯不愚矣大抵世之仕者每病於用智
而自私好名而已甚是故察見淵魚古人所忌黒白太
明識者憂之聰明絶人守之以愚斯君子之道也今子
之贊畫於兹也舉十九年流離殘苦之遺氓飫饑而燠
寒之數千里魁結文身之獷俗皆馴擾而帖伏百萬兵
[057-2a]
需咄嗟亟辦此非達而果於從政者不能也子其果愚
乎其不愚乎今子自名以知愚予何以處子識時而通
務非柴之愚也逢時而嚮用非寗之愚也非徒知之亦
允蹈之仕優而學子其志顔子之如愚乎語云用之則
行實而若虚子非顔焉攸學乎諺有誚予許人之已汰
者則將語之曰儒先不云乎顔何人哉希之則是君謝
曰敢不勉諸遂書以為記


  陽朔讀書樓記       周魯竒


[057-2b]
  陽朔儒學東臨大江地勢攲側皆甃石特起如壁然後
平整相稱經營創始功莫大焉明徳齋後舊有萬雲亭
歴嵗滋久摧朽不存今即其故基作讀書樓半出池半
覆地平廣一丈八尺深二丈四尺髙如廣之數厥位面
陽厥材孔良不事藻飾朴素渾堅諸山羅列於其前湍
水奔流於其下風帆沙鳥朝暮隠見烟雲竹樹逺近蔽
翳凡其物類莫不合形輔勢來助斯樓之勝使人觀望
心舒目凝誠怡神養性藏修遊息之佳所也主學先生
[057-3a]
於是俾諸生朝夕肄業於斯誨之曰人非生而知之者
孰能不讀書有經史傳記之文具載仁義道徳之理讀
之者將變化氣質涵養徳性愚可使明柔可使强故世
之為父兄欲教其子弟者莫不卑禮厚幣以延師範為
弟子者潛心篤志以求進益惟恐不得聞善道也今國
家尊崇儒道所在郡邑建學立師務責成效以教以養
凡從事皆以徳之厚薄而任職之崇卑矣諸君子讀書
於斯當以怠荒為戒勤厲自强朝經暮史旁搜百家行
[057-3b]
宜益髙文宜益峻道宜益懋於以擢髙科躋顯位罔俾
前人專美當世庶不負朝廷之教養而斯樓益有光矣
僉曰善敢不從誨言於時予以賓客在學聞其言而偉
之遂為記書於斯樓之壁俾觀者有所省云


  素位軒記         解 縉


  余自洪武乙亥嵗客遊贑城季大父山泉之門人髙君
汝南為郡學官由是寓學中久之盡得交其學生横經
論難情好漆密若今之興安縣周君鳳翔其一也周君
[057-4a]
傳髙先生易經學貢京師有名聲於胄監既而選試獨
一人髙等擢今官予復與相見十有五年於兹矣昔也
少壯而今且斑白矣然於初見時情懐議論皆不異焉
蓋人之常情方其未仕也有争名躐進之心及其既仕
也有希髙望逺之意仕未崇顯而疾病及之未有不歎
老而嗟卑者也故其在學校一舉足而望仕宦及其仕
宦一舉足而望卿相其身所處之地其心無一息之安
也而何望其有及於物也哉為學官者無心於教其弟
[057-4b]
子為民牧者無心於愛其百姓憧憧然何暇於日用之
間哉周君之學問固不如是蓋有得於易之通而異乎
常人之變也故其情懐論議無所動於外而窮達出處
隨所寓而安且以素位名軒而求予為之記焉余觀周
君在郡學時安於郡學故學成而充貢在太學時安於
太學故名立而登仕今其為令一縣也安於為令設心
措慮唯在於令之所當為也其惠澤之施及於物可知
也興安當道於交廣湘灕渠水之所發源山林沮洳䝉
[057-5a]
昧險阻之間民居纔二千餘户以應府司大藩之供億
周君為政三年勉勉循循撫字而勸相之趨事赴工未
嘗敢後由周君之心在乎此而無外慕之私也余觀自
古之循吏往往皆入為卿相為三公號知大體不為爵
祿所動者非養之有素其能然乎故其位三公不以為
泰由其為守令不以為勞也守令其可易而視之哉周
君勉之將由此為卿為相為三公亦安其心處之惠之
及物也祇見其益多耳周君勉之毋忘舊學焉為之記
[057-5b]
而系以詩曰君子之學用心於内思不出位不願乎外
見在所居隨寓而安俯仰無愧心廣體胖貧賤夷狄富
貴患難物有萬變蚊虻過前昔者大舜耕稼陶漁若將
終身與木石俱及其登庸百揆時叙歴試諸難納麓弗
迷被袗鼓琴若固有之亦有周公受遺負扆一沐三握
一饋十起流言居東赤舄几几仰瞻聖哲有訓於經居
易俟命素位而行彼或小人行險僥倖憧憧其思胡能
有定勒名於軒致美周君依乎中庸與天其旋變而有
[057-6a]
常時則存之存乎其人自天祐之


  平樂昭文樓記       何自學


  平樂知府昆陵唐侯既新其郡治廼作學校修建大成
殿明倫堂暨齋舍門廡庫廩庖湢靡不完具規模壯觀
矣復於明倫堂後斬茅闢土創樓三間繪古之勤學者
於四壁以為諸生藏修游息之所扁曰昭文落成日予
適巡按至是課諸生之暇因獲登臨以覽江山之秀徘
徊不忍舍去遂大書昭文樓三字掲之適唐侯進請曰
[057-6b]
樓成矣磨石在庭尚未有記之者願畀一言為兹樓重
余謂文之顯晦係世道之升降豈細故哉洪惟我朝以
文治天下七十餘年薄海内外罔不說詩書談道徳是
郡雖僻在南徼民雜猺獠素稱難治自沾文化以來已
變故習兹得唐侯為守導民從化如風偃草來游來歌
於是者又皆民之俊秀講明聖賢道學發為文章事業
靡不去卑汚變氣習日躋於廣大髙明之域者皆是樓
之助也其出而見用於時於以黼黻皇猷潤色至治以
[057-7a]
著昭代文明之盛者其不在兹乎茍徒為登眺燕玩之
所則非余之所云亦非唐侯之志也侯名復字永亨由
進士歴遷今官其文學政事有稱於時可頌也已因幷
及之


  明秀亭記         蔡雲翰


  環昭皆山也逢迎拱揖向背起伏逺邇争出其最密邇
者叢起郡後有翔舞之態名曰鳳凰稍東有泉滲滲自
石間出湛如潄玉謂之龍池又東羣峰聳峙江上槎牙
[057-7b]
屈曲珊瑚枝多佳木四時葉不凋南有修竹微風泠然
自木杪來則翠舞烟翔可愛可挹又有昭山點於二水
間蒼翠敻異二水名灕樂灕水出湘樂水出桃川皆數
百里奔流瀦城下其勢若蜿蜒登髙視之萬象呈露儼
然若天開圖畫雖有王維郭熈莫能摹其妙也宋鄒道
鄉宦遊於此因其美而建亭郡治之陽以覽之元有旺
扎勒布哈葺之以寄吟詠尋廢於兵燹迄今百有餘年而
毁礫凝沙迷其斷礎郡之耆耄無有知者未幾而太守
[057-8a]
唐侯至焉侯與二三僚友日訪廢墜而興之徘徊舊址
曰此宜亭爰考圖經大致懸合於是翌日庀材之良者
鳩工之能者以興事檄庶官以敦匠自丁巳十月朢至
明年三月朔成命曰明秀亭甍甓翬飛繪綵輪奐出乎
雲露風月之表凡游觀者莫不嘖嘖歎之以為八郡之
雄觀也時春之暮景將至天氣融煦積雨初霽水光閃
爍波濤𣺌漠介游鱗泳一一可數滿望江渚之外風帆
漾碧沙鳥翺翔日往來而不已汀蘭沼芷藉雨以獻綠
[057-8b]
迎風而薦香者咸萃目前真足以消塵積洗滌轇轕不
必挾喬松之術疑蓬壺員嶠之在傍也雖然亭之作其
得有三秦漢以前風氣未開地無君子山川之不幸也
唐宋而下君子宦游之蹟相繼有亭以挹山水之秀然
承平之日亦時之未遇也今諸僚盍簪於此不必皆賢
於古人然時明盛又際太守之儒雅以聿興斯郡化寒
烟衰草之區為車馬騈集之地山川之盛飽於嗜樂非
偶然耳游於斯覽於斯者可不知同寅相協同事相規
[057-9a]
以懋其聲光使後人於此頌甘棠蔽芾之詩乎安得調
三光後天以終耳乎歌詠之美也邪


  漫泉亭記         葉 盛


  漫泉亭在今梧州府城東二里氷井南初唐大厯三年
容州刺史充本州經略使元公過泉上作氷泉銘貞元
十年監察御史為碑焉宋紹興中州守任通直甃泉為
雙井碑至紹定已剝落字猶存十之七八郡人趙善郢
立之元廉訪僉事段茂又重立之天順六年因王師有
[057-9b]
事南徼師旋駐蒼梧征夷將軍節制廣東廣西等處諸
軍事前軍都督僉事顔侯彪得是井於莽蒼中重浚之
其旁復得斷碑一角可辨識纔數字而公官位姓名獨
存因命知府李璉主簿閻鼎儒士陳洙扶樹而亭覆之
因題名漫泉漫叟公之所自稱也嗚呼元公天下士當
時用不極而惟道州之政最有聞於天下後世推之者
無間言曰元道州至不欲名字之然則人有土地人民
之寄可不知所取法於公者乎公之文僅存片石閱歴
[057-10a]
數千百載屢仆而屢植蓋石可泐而文不可蝕字幾盡
而名不可泯非公之賢其孰能致是乎古之人語言文
字多矣如公之春陵賊退等篇磨崖頌當時和者有杜
甫氏書者有太史魯國公天下後世家傳人誦至今不
衰而公忠君愛國之心猶莫切於道州㕔壁記其言顯
顯有若當今日然者謂人不以類文不因人而傳可乎
蒼梧當二廣之衝小大命吏往還京國多道出其下間
為刻辭於亭將使讀公之文求公之政慕公之為人有
[057-10b]
如公所謂徐李與夫彼不徐李者知感發而懲艾焉則
吾民庶幾其有廖乎是宜以漫泉名亭蓋又欲天下後
世人皆知食人之力而居人之上有公也或曰氷井以
壓郡火山或又曰雙井泉髙下異常得異人言分愈疾
疫兹固不足究已亭築於是年三月成於四月記作於
是月二十四日其詞曰漫之泉兮在南州南州之人兮
樂且無尤有亭翼翼兮泉之窈酌泉清兮頫亭幽羌至
止兮夷猶我思古人兮有賢漫叟泉有銘兮石有伍昔
[057-11a]
我求之兮寒烟壊礎泉甘如飴兮亦潔如乳為雲上升
兮雨於下土賢哉漫叟兮其誰可語我思古人兮惟顔
與杜吁嗟爾泉兮曷究澤乎天下


  重修梧州府譙樓記     梁 全


  梧郡徳政門在府治之前舊未有甎甃但用堅木架樑
樑上起重屋為更樓嵗久朽壊繼遭回祿之禍而頽毁
甚矣邇者東莞袁君秉中由地官主事來守是郡方期
月紀綱既舉政理漸通乃慨然曰是樓為更漏所在乃
[057-11b]
一郡之大觀也烏可以不修砌堅完埀傳久逺遂謀於
同知毛君贊措備甎灰木植釘瓦諸科先砌拱門門上
築臺臺架屋層欄疊榭披而翼之以為樓觀樓之東又
為屋三楹以貯銅壺滴漏回廊複道不儉不奢籌邊麗
譙蔑加焉耳是樓之建經始於天順八年九月朔日落
成於成化元年四月朢日棟宇翬飛輪奐翼然極其堅
固而一毫不動於民郡人欣慶以為前所未有也予因
校文西廣竣事還家道經梧郡秉中以予為同鄉且有
[057-12a]
斯文之舊邀予同飲樓上八窓洞開四顧朗然梧郡勝
概舉在目前是可述也思昔范延貴過萍鄉夜宿邸中
聞更鼓分明知其宰為好官今吾秉中為郡守興譙樓
之建非知先務之好官歟因記其概於石上俾來者有
所稽焉


  友清書院記        韓 雍


  昔米元章以石為友白樂天以詩酒琴為三友曽端伯
以花中海棠酴醿之類為十友夫友石者泥於竒友詩
[057-12b]
酒琴者流於放友海棠酴醿之類者近於侈彼皆偏於
所好者為之吾之友則異是焉蒼梧行臺之前除有古
松三十株其髙參天即松之西作屋二楹為休憩之所
移古梅十五株修竹三百竿環植之竹既叢生梅亦盛
開吾休暇與客遊其間見松之切切交峙如冠劒大臣
國有大政庭立而議也見竹之樅樅森列如百萬甲兵
密陣環侍畏令而不敢囂也見梅之疎瘦横斜如山林
髙士辟穀導引危立於顛崖之上也三者相依一塵不
[057-13a]
侵吾愛其清將取以為友客疑之曰子嘗以古人友物
為偏於所好亦何取於兹乎噫自伐木詩降友道不能
盡古若世之人平居無事相處與契合親密真若終始
不相遺有事可以相扶持一旦地位殊利害近多反眼
若不相識或勢位相逼讒毁排擠無不至雖門生故吏
亦多隨時逐利前恭而後倨初附而終叛以怨報徳者
有焉若是者宜非士君子所為而其人且忍為之奚望
其有忠孝大節哉惟松也竹也歴四時風雨霜雪之繁
[057-13b]
盡萬物之榮枯獨能不變其色有久而能敬士窮見節
義之道焉梅也不與羣卉争麗於春風艷陽之天而獨
秀於嚴冬之時有秉心無競途窮見交態之理焉是則
彼皆有嵗寒之操君子之徳吾友其徳以為晩節之規
若之何不可客曰子取友得矣因舉酒屬賀少焉明月
東升天風徐來舞虯鸞鑑金石響寒濤百和之香馥馥
芬芬吾耳目鼻息之所得又如遊鈞天廣寒如中秋後
登吳山絶頂如趨晨朝近御爐其清何如哉乃謝客曰
[057-14a]
是果吾清友也遂書以為友清書院記


  芝軒記          夏時正


  右都御史姑蘇韓公再鎮兩廣開府於梧是嵗夏仲十
有二日築軒後圃芝三本生軒東地上七月軒成復生
四本其傍咸紫紋金綵煜曄射日噫亦竒矣州人走觀
相與咏歎非常且曰芝草木之瑞休徴所致也廣在嶺
海迄唐宋惟羈縻之未若我國家文教誕敷廣東西數
千里雞鳴犬吠達乎四境衣冠禮樂猶中州也百餘年
[057-14b]
來治極物盛蘖芽其間狂狡弗率笑號為蜮機毒矢操
利刃肆剽虐人莫為遏韓公來承挫衂惶惑之餘曉忠
義而渙散屬倡勇敢而僵仆植十萬師徒運之掌上草
薙禽獮一空巢穴餘息喘喘幾莫之生復舊規昭文物
其時矣芝為之兆不在是乎請以芝名軒不亦宜乎公
笑然之書來屬命余曰奚翅是哉公有文武長才恢雄
偉特二十而掇巍科三十負大名天下故能出入將相
勤勞王家功著竹帛而史不絶書位極鼎台而人未滿
[057-15a]
望古之方叔召虎是也顧以南人之願得公不啻孺子
之慕父母不得則饑寒死亡隨之是用輟公紀綱之地
去煦嫗之昔塗炭而今袵席矣其已成之效亦奚庸芝
兆為聖天子坐明堂方以堯舜之仁覆天下兹將計程
促召必得公與二三元老相左右而翊以體信達順之
道俾發育峻極者凝成溥博淵泉者時出致流動而充
滿庸穆穆以迓衡視漢唐宋因循茍簡之陋一洗而更
新之以升聖天子致治之隆巍巍乎掲之三代之上不
[057-15b]
其至乎由是龜龍出河洛鳳凰巢阿閣麒麟遊靈囿此
公之所以盛而天下之所屬望亦公之所自期待也是
之之生其兆所徴識者知其在此而不在彼如前所云
庇於一方豈足以盡公哉喜其有成而樂為天下道歐
陽公為韓忠獻言也時正從公遊久矣故願執役於歐
不辭而為之記


  諸葛武侯祠碑       孔 鏞


  桂林郡城北隅今按察㕔事之後有山其勢起伏若蟠
[057-16a]
龍之狀遂即山之巔建諸葛武侯祠嵗久廢壊成化十
七年太監劉公來鎮始至往謁周視祠宇頽傾像設暴
露退而歎曰侯之徳業在天下今祠之如此何足以棲
厥靈也乃欲鼎新之時值荔浦蠻峒竊發跳梁平樂恭
城方整舉軍旅往討其罪弗果越三年冦息民安時和
物阜乃與鎮守副總兵王公御史邢公合謀於農伐木
命工撤而新之不兩月祠堂成肇始於成化甲辰九月
二日訖工於冬十月有八日也堂之中重飾武侯像又
[057-16b]
為之龕以蔽塵坌締構堅密制度𢎞偉三公又率三司
文武僚屬奉庶羞告成拜跪有位薦奠有所於是文武
僚屬與桂林士民皆忻然稱歎曰三公為此其可為尚
賢者哉然不為之記不足以垂永久僉遂屬予記予謂
先王之道以綱常為本周衰王者之迹熄至於秦壊極
矣漢興學校乃復得聞先王之道至於光武明帝其道
庶幾乎明矣降及靈獻姦盜既起曹氏最為雄盛乃逞
其詐力竊據大柄而天下豪傑之士靡不屈節而從之
[057-17a]
其所圖為者皆僭竊暴逆之事豈復知有綱常之道哉
時獨武侯抱道南陽三顧而起毅然以誅曹興漢為已
任出師二表正名定分凜凜乎王者之師使天下之人
曉然知曹氏之為賊綱常之道振而不泯後之君子因
是而正誼明道扶世立教侯之功大矣豈特禦大災捍
大患而已邪天下祀之實宜往時守臣多以崇修佛老
以徼福利而先賢之祠雖頽廢弗顧今三公獨能舉此
誠所謂尚賢者哉劉公名㫤王公名受邢公名茂皆以
[057-17b]
著聲宜其所立有過人者於是乎書焉遂命工俾刻諸
石使後之來者有所考云


  桂山草堂記        桑 恱


  桂山桂林主山舊屬武弁葛氏孫宗印為都閫有威名
其後莫守靖庵殿下益價售之宅連山以百畝計𢎞治
五年八月蓋草亭三間扁曰可山六年五月創草堂三
間扁今名九月䝉靖江王殿下賜亭一座枕於半山扁
曰睿恩七年五月於草堂之西復蓋屋數楹扁曰翠微
[057-18a]
山館十二月遂擕家以居草堂之中四壁圖書一塵不
入後枕桂山松桂呈隂峰巒獻秀天開圖畫荆闗董米
無所事巧靖庵日焚香瀹茗賦詩其中人境俱清履其
地者縉紳忘其貴韋布忘其賤抗塵走俗者若隂有所
扼而不能至予每至草堂顧盻兹山疑即化為蓬壺碣
石與靖庵酬酢於紙窓竹几之間不啻挾安期侣羨門
而下上清都者靈均逺遊之懐可止潘安仁乾沒之念
可消栁子厚遷謫之襟抱亦可遣之矣草堂之清人有
[057-18b]
如是哉雖然古之髙堂廣厦如齊雲落星之類何限成
敗於氣機楩楠固於樗椐陶瓦堅於草茅曽不能以一
瞬惟諸葛孔明之草廬杜少陵之草堂武攸緒之茅椒
或蓋以忠義或架以文章節操千古常新凡物之夀不
屬之人邪靖庵以天潢分派賦性穎悟日思游心千古
超出富貴之外今離市廛而依山林舍潭府而居草堂
其胸次非大有所見不能也堂之不朽又何待言說哉
雖然靖庵以有用之才限於本朝法制終老此堂桂山
[057-19a]
之英草堂之靈幸免勒移之勞有如淮南小山歌桂樹
以招隠亦可笑其為贅言也


  容縣靈鍾亭記       黄 鵬


  昔讀張詠傳有以更鼓分明為好官員而受薦者初甚
不然後被鄉薦上春官凡所歴驗之無不脗合始信其
不誣何者治則百廢皆興否則百務具弛蓋以此占彼
昔之善覘人政者胥此類也今自朝廷洎於官府之治
皆設禁鍾所以節更鼓啟晨昏以禦暴客者也其係於
[057-19b]
治豈細故哉縣治東門譙樓北有禁鍾一口蓋唐貞元
遺物也重無慮百鈞鍾懸以亭嵗久不支𢎞治十有五
年冬梧州府節推曽侯先以政聲聞當道明年實為攢
造版籍之期俾侯預期莅屬督造焉侯廉明不阿利弊
多所興革舊治東有徴大小蓮塘二養牲塘一既歸之
學助供丁祭凡厥廢墜畢舉一日政暇偕僚屬登城逺
視顧鍾所而謂予曰唐宋迄今餘七百祀前此屢經冦
燼惟兹獨存意者神鬼實司䕶之予進曰聞之故老前
[057-20a]
之大蓮塘有銅鍋一口風雨晦冥鍾則飛往相搏頃之
乃復成化三年都憲韓公取作府治禁鍾載至龍灣忽
墜於水衆力莫舉狀聞遂寢無何守備指揮尹君欲徙
之西城牽負百夫莫之舉衆不可而還之止用其力之
半信斯言也是亦竒矣矧容在唐都督節制諸州迨今
時異世殊星移物換古之遺物蕩然無存獨此無恙蓋
存什一於千百所以鎮重一方容人世共寶者也厥倚
將不利於鍾盍因農隙而新之侯既首肯翌日耆民數
[057-20b]
輩復請乃商於衆曰民力可用也民財不可復也遂捐
廩以充費命訓導周君儒董其事屬予記之敬謝不敏
既而亭成以名請侯曰信如所陳亦靈鍾扁之予遂迹
其顛末為記嗣是為令屬有以好官員受薦者未必非
今之權輿也則侯之善政波及寧有涯哉或曰昔子不
語怪是不幾於怪乎解之曰禹之鼎飛入泗水煥之劒
化於延平載之信史傳之來今莫之或疑蓋神物之夐
異非常器可擬理有適然不可以常例論者鼎也劒也
[057-21a]
鍾也皆範金而成者也知鼎之飛知劒之化靈鍾之説
可坐而類推也遂僭書之用刻堅珉以諗來者容庠署
教諭事舉人南海黄鵬記


  阜民亭記         汪 溥


  慶逺城西有闗厥土廣衍而燥剛士農工賈業於其間
者居宜山邑之半闗之四圍有垣垣之内每距百餘步
各架木為樓以為守望之所防剽掠也余至郡之明年
民以木易朽而且隘欲築之甃石為久逺之計謀之父
[057-21b]
老咸以為宜於是環而視之獨香山闗之右曠蕩受敵
視他處尤急議於是基之衆皆欣然負土而築伐石而
甃不辭重艱不告勞苦始工於𢎞治戊申之季冬落成
於明年之仲春臺之髙六丈有竒廣三分之一覆亭於
上廣袤相稱於是置酒於亭以酬其工維時與郡之縉
紳相謂曰亭既成矣宜有名以識之致政韋邑博謙拱
而起曰斯亭未作擊柝者無以棲其身瞭逺者無以恣
其目民之居於内者心不忘乎外每坐必執兵寐不安
[057-22a]
枕雖欲肆力以為厚生之計不可得也今臺竣而亭成
抱闗者有次巡警者有恃可以宿軍旅可以施弓弩壯
保障之威於一隅杜覬覦之心於四境士不妨讀民不
妨耕工者藉以制作賈者藉以貿易庠塾以興農務以
舉出作入息户不夜閉犬不夜驚民之阜厚良以此也
請名之曰阜民不識可乎衆曰然廼舉酒復酌從而歌
曰亭翼翼兮香闗引領四顧兮漫漫我有懐兮盤桓民
有樂兮堵安願千載兮奈何同鞏固兮宜山相從之民
[057-22b]
聞其歌者亦皆從而和之余觀衆人之樂其樂而亦不
能自已也遂執筆而述之以記


  重建怡雲亭記       包 裕


  隂陽聚而為雲雲山川之氣也白衣蒼狗變化不常翼
風從龍卷舒不測昔黄帝戰涿鹿有金枝玉葉之瑞光
武封泰山有疊閣層樓之祥保章氏以五色辨祲祥豐
歉豈霧烟之可擬哉桂城東有嵓曰龍隠嵓之左阜有
亭曰覽翠成化庚子巡按御史戴公仲梅公江因暇偕
[057-23a]
副總兵都督僉事白公玉造亭適見雲影點綴如蓋在
上足以怡神恱目且有為霖澤物之意因更名曰怡雲
各賦詩勒諸石迄今已三十年餘矣正徳壬申鎮守廣
西内官監太監陳公彬巡按監察御史舒公晟左布政
使沈公林按察使周公進隆副使翁公茂南僉事孫公
徽因巡視城塹少憩於嵓見亭久廢詩刻剝蝕咸慨歎
曰人徒知雲有澤物之仁而不知雲有君親之誼昔漢
文帝誕生形如車蓋者雲君之象也狄仁傑次太行瞻
[057-23b]
望者雲親之情也君親人道之大倫也亭其可不重建
乎乃命臨桂縣縣丞曽侯順董役惟勤惟慎其亭前瞰
江後倚麓翬飛翼鼓材木堅良周匝有䦨陟降有路路
之口顔其楣曰登覽嵓之前構以屋曰庖廚丹雘黝堊
煥然一新事竣託裕有言用昭永久仰惟鎮藩臬諸公
碩徳重望忠以事君則君心怡斯雲也孝以事親則親
心怡斯雲也君親怡恱則上恬下熈萬物咸遂又奚候
雲霓而後謂之澤哉是雲之悠揚者若微而闗綱常者
[057-24a]
實大建亭之意獨不在是乎他如野芳秀馥喬木隂森
疊嶂層巒一目千里者乃諸公豁心目滌塵慮一時之
雅趣其怡蓋不在是也書之以復


  寶賢亭記         汪 淵


  桂林舊有書院予巡歴提督士子偏僻郡縣人才甚少
因取質可進者赴省會講以博聞見謀於帶管提學按
察司按察使余祐買地一區建書院一所中立五經會
講堂外各以其經别立講堂號房以便肄業為間共九
[057-24b]
十有五可容百餘人經始於六月十三落成於七月二
十五計四十二日而完中間多淫祠廢宇改而葺之其
餘材力其不為費先是以六月二十七日吉竪柱上樑
方舉事之際忽西南歡呼有聲詢之曰供築者掘土得
錢若干取而視之乃開元至寶也頃之觀者畢集羣工
並至進而賀之曰錢寶也而又開元至寶此佳兆也國
家以賢為寶而書院本以養賢今得此其將有應而興
以為天下國家之寶者如錢之多而無艾也於時襄厥
[057-25a]
事者鎮守太監傅倫鎮守副總兵吳溥布政司左布政
彭䕫右布政傅習右參政胡堯元按察司副使楊必進
都司指揮沈希儀咸在僉喜之曰賢才徴於夢卜信斯
言也不亦然乎錢得於舊池之傍因名其池曰寶賢池
參政胡公竒其事遂募工琢石以砌之覆橋於上而竪
之以亭曰寶賢亭士之學於此者觀斯池登斯亭孰不
感動奮發懋力於賢以無負於所謂寶者以當今日之
兆也則書院之設不虚而先事之幾可遽已哉因記之
[057-25b]
使後之觀者知所自云


  拱辰亭記         宗 璽


  由紫極宫西十餘步有委巷折北而入計半里許是為
疊綵巖巖附桂山為都會雄鎮昔人治石作磴以上仰
步驟瞻若清都蓬島從天而下雪色未晴雲氣恒濕已
疑非人間世界有寺焉占巖之額簷阿突兀宛然名畫
家布置至其處凭欄一顧萬象在目歴歴可數不可盡
也寺之後巨石劃裂有峒沉沉中鑿門以通今俗名風
[057-26a]
峒是雖有智者未易狀寛者廓如竅者堞如深者奥如
下者寂如冷風颯颯雖盛夏亭午無暑氣循洞後出為
巖脊好事者據半腰架樓名以疊綵自下望之如虚舟
泊岸飄然欲浮既登斯樓則出深隠而凌光景易覽改
觀清境復别凡江之平川漫流沙禽水鳥與夫風檣勁
艣漁唱樵歌郊野景物種種可玩遊人墨客謂勝止於
此不復計其餘矣然樓惟北牖壁其東西南無所睹戊
寅夏鎮守太監傅倫一日避暑登樓指西北隅曰是當
[057-26b]
有異盍往焉寺僧曰險不可武曰寧可已乎曰棧梯之
少頃且喜且矜跽而復曰厥勢岧嶤厥望迢遥絶乏塵
囂即亭乎因山之髙位占𤣥枵上應斗樞之杓公曰果
然吾其增葺之與遊覽者共又曰不可更煩吾民遂捐
已資若干緡傭匠氏而舉役焉斷石剗路飾其破缺刈
蓁芟蕪發其亢爽有亭翼然扁曰拱辰謂其當斗樞之
柄故云亭落成適菊節之旦公遂邀大侍御黄岡曹公
安城伍公副總戎張公皆宴於兹酒終登髙各賦唐體
[057-27a]
律詩一章而罷諸藩臬既盡歡公舉酒屬予記其成不
揣愚陋而言曰諸名山環桂城而咸竒者類皆是邇或
三五里逺或往返竟日未有其近若此者矣佳景雖偏
好事未嘗不至隂雨晦冥或妨於天時寒暑憂患或病
於人事否則車轅馬足或告罷未有可數遊而必至於
斯者況其地之近也則遊之數其遊之數也則覽之詳
覽之詳詎復有遺勝隠巧鬱而不售者夫其有不然者
佳境固將有待邪蓋扶輿清淑之氣磅礴宇宙内鍾之
[057-27b]
為山川毓之為人物氣有潛形數有真會蔽於古而顯
於今不可執以為偶者矧兹役也費出於已而不勞於
民兹亭也樂同於人而不私於已是可記也使鑱諸崖
石以示永久


  疊彩樓記         歐陽旦


  距憲司東僅半里石山巉嵓樹林深翳山半有寺倚崖
而立盤石磴數折而登於寺寺之後有石洞甚竒偉中
有按察副使致政邑人包公裕所撰碑文記寺之創由
[057-28a]
於鎮守太監張公瑄自西穿小徑約百步而出於東竇
乃登疊綵樓連峰疊嶂争吐竒秀桂江之水東注客帆
漁艇縱横出沒南有堯山民立祠以饗堯北有舜山山
之下有南薰亭相傳謂舜南巡而至此未可考也東至
考定二門相望其間良田沃壤果園花圃延袤千餘畝
正徳六年正月二十日憲長莆田周公進隆大參華容
黎公民表金臺蘇公英湖廣于公欽暨諸宗室松坡約
琌包公裕以旦有廣東按察之命戒行擕酒殽蔬果會
[057-28b]
餞於予時朝雨初霽風清月朗神怡心曠盡歡而罷夫
遊宦得竒山水公退則遨遊其中以遣懐抱世固難得
況此幽勝之地不動騶從而得乎在城數百步之内豈
易有者哉公其以方面重臣松坡俱一時偉人少假半
日以樂太平之盛人生聚散不常幽期佳會又豈多得
哉於是乎書以刻於石旦姓歐陽安福人


  郡圃秋佳軒記       顧 璘


  余家江南有亭臨池曰秋佳荒蕪無足愛自余謫湘中
[057-29a]
離親戚去閭井日思返乎故鄉惟是亭亦未嘗忘於懐
郡圃故有池乃作軒其上以象之慰歸思也疏竹前挺
芙蓉後耀杪秋搖落蔚有佳色時釋簿書而來詠歌其
中油油于于若使吾身周旋故園之側去其離索者不
亦大可樂邪或曰湘中山水甲天下當以金陵諸名勝
或莫上下又何一池一亭之足慕乎余曰不然人情懐
土君子重去其鄉漢太公養以天下不忘新豐謝安石
位太傅道行廊廟且猶築丘以象東山古人之情有同
[057-29b]
然矣矧予羈旅之吏乎由是言之則斯軒之可樂雖等
以湘栁諸名山余不知孰先後也因為文以識東壁俟
夫知余懐者


  露勝亭記


  余始謫全州愛予者輒以得遊湘山為賀至則徴徭訟
獄日絆於庭不暇出城郭惟望其蒼然者心動而已越
明年正月太守曹君徳容期方伯蔣公及公僚飲於光
孝寺之雷音堂既午乃登山觀飛來石歴磴道至半峰
[057-30a]
間竒石錯列若虎豹虬螭躍伏左右使人愛之不能去
乃就石布坐盤桓平砥之上舉觴而逺望焉時雨新霽
諸峰雲氣映靄出沒草木向春濯濯有容一山之勝畢
露於此諸君且飲且詠忽不知其醉而忘返也因名其
亭曰露勝夫山川美惡殊質美者致愛惡者致惡猶人
之賢否然也夫茍至兹山而不知愛之是亦見夷齊之
行屈賈之才而不知改觀焉所謂無目者也是日蔣公
賦詩留石余與諸公次第賦而列之


[057-30b]
  拱極樓記         蔣 冕


  皇帝嗣大厯服九圍敉寧獨廣西邊徼羣蠻猶阻聲教
今年春桂林近郭數里外羣蠻公肆侵擾掠人妻孥焚
人廬舍刼人財貨月至四五逺近騷然巡按監察御史
石公金切切一方安危之慮謀於左布政使嚴公紘修
葺城垣繕利兵甲凡所以為斯民防禦之具甚悉間巡
視至北闗外知其地為近城要害羣蠻出入所必由之
路築臺於兹建樓其上樓之旁剙造營宇數百楹以居
[057-31a]
召募死士有所謂打手者籍名於官八百人教肄戎事
數日輒一臨閱校其勤惰而施賞罰焉登樓北望見紅
雲紫氣縹緲於天津析木之墟悠然而動遐思仰瞻北
極若在咫尺於是肅容整襟拜手稽首言曰兹非吾先
聖所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拱之者乎惟兹北辰為天
樞紐是謂天樞其垣紫微其居太乙泰階文昌㕘侍左
右五緯列宿森布逺邇凡麗天之星孰有不拱天極者
乎星之精采雖發於天而體質則具於地所謂在天成
[057-31b]
象在地成形者是已是故在朝則象官焉朝有一官天
有一星也在人則象事焉人有一事天有一星也在野
則象物焉野有一物天有一星也凡成形於地成象於
天若官若事若物舉天下皆盡之矣而莫不拱極焉一
理之自然者耳其在人也猶其在天也分雖殊而理曷
嘗不一也哉惟皇建極位居九五之尊自朝至京國以
達於采衛鎮蕃自輔弼丞疑以至於府史胥徒雖僻在
閭巷畎畝賤在輿臺圉牧逺而至於日域月竁鯨海龍
[057-32a]
沙殊形詭服鳥言夷面之徒亦莫不梯山航海執琛奉
䞇重數譯以共我闕廷合華夏蠻貊而無二致況乎近
在藩服之下如蕞爾羣蠻者哉彼蠻亦人耳寧不知君
臣之義如蜂蟻之微物乎導之而不從諭之而不服不
得已而遂至於用兵則以天下之大臨一隅之小洪爐
燎毛髮未足以喻其勢彼徒憑恃穹崖削壁深林邃箐
之險以自固而不知鼎魚假息為日幾何古今名公有
事於嶺南而茂著勳績者歴歴在人口耳試畧舉其概
[057-32b]
唐自祿山亂後嶺外谿洞夷獠相延為冦經略使王翃
引兵數千人先後數百戰斬渠首禽夷酋分搗羣蠻巢
穴而諸州悉平宋狄武襄夜半絶崑崙闗破儂智髙於
歸仁舖斬首數千級生擒賊黨五六百人築京觀於邕
州城北隅招復老弱七千餘人嘗為賊所俘獲者慰遣
之而邊民無不案堵本朝韓都憲雍破大藤峽之九層
樓與其他極險巖寨九百餘處改大藤為斷藤而流賊
舉皆掃蕩凡此豈徒專事招徠而不施威武以震疊於
[057-33a]
先乎威震於先以折其獷悍不臣之氣而後徳以綏之
則其綏之也固吾於羣蠻非不欲震之以威而憫其蠢
爾無知與蚍蜉螘子無異且慮旌麾所指吾民或不免
横罹鋒刃之慘況火炎崑岡玉石俱焚自三代已然兹
欲盡驅羣蠻以與吾黧老稚齒同為會極歸極之民而
一矢不以加遺萬里遐荒如在輦轂堅北面拱辰之心
以紓當宁南顧之慮區區一念報國之忠蓋有在於是
盍以拱極名斯樓以著吾志乎嚴公及布按二司諸公
[057-33b]
聞其言而善之嚴公憂邊禦冦素與公同志先是承公
意出官帑餘貲剙建斯樓而輟在官之工庸之以屬桂
林知府華侯愛董其役督率有法民不知勞肇工於孟
春之初越六月訖事至是具書遣都事汪慶舟來湘臯
屬予文其事於碑予既老且病言不能文姑次第石公
之語以復打手前時散居廛市間猝難呼調及自期集
處放歸又於平民不能無擾今萃之樓旁營中不惟無
擾平民時或有蠻冦之警命之遏其去來可以咄嗟而
[057-34a]
辦鄰近居民且將賴其庇衛矣管攝之責慶舟實任之
樓北十數步有亭數楹以為諸司迎候詔勅之所以鎮
守太監傅公倫所創傅公謂予記樓碑成當以貯於此
亭方樓之建也傅公屢往視之蓋亦嘗聞名樓之議而
善之者故樂相其成也其餘諸公與聞樓議始末者具
列其職名於碑隂



[057-34b]









  粤西文載卷三十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