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h0150 欽定四書文-清-方苞 (master)


[062-1a]
  子以四教  一節      蔣 伊


  詳聖人之教而知人皆可與於斯道也葢文行者學中
不容已之事而忠信者人所自具之心列是以為教而
道其盡人可入矣乎且先王之崇四術以立教也游之
乎詩書禮樂使徐而自得於身心之間然其為道迂迴
而難通非時與地之寛然不可以從事也故聖人為天
下之學者而徑其入道之方遂不得不直指其所以然
使依類以求而隨在可以致力焉葢始以知繼以行而
[062-1b]
歸於誠者聖人之學也故其教人也必使之先眀諸心
而後力行以求其志允蹈於已而後反身以至於誠約
而舉之葢有四焉其一為文文者載道之器也勉強學
問則聞見博而智益眀自有子之教而後知誦數討論
皆以牖此心之眀而非玩物以喪志也其一為行行者
履道之實也勉强行道則徳日起而大有功自有子之
教而後知日用彝倫皆以盡此身之分而非務外以為
名也一則曰忠忠者文與行之本也不能自盡者非忠
[062-2a]
自以為盡而非道所宜盡者亦未可以為忠也自有子
之教而後吾道大中之體隨時而可立焉一則曰信信
者用力於文與行而可驗其所得者也不能無違者非
信自謂無違而非道之無違者亦未可以為信也自有
子之教而後吾道大順之用隨事而可行焉之四者求
端用力之初固各有其事而不相假而循而致之亦交
養互發而不自知真積力久之後固更相表裏而同一
源而因事以求仍按節循方而不可畧在夫子博喻無
[062-2b]
方各因乎一時之所觸而求其所以云之意則其説萬
變而未始出其宗在學者天資所近或有所偏擅以成
名而究其所從入之途則缺其一端而無以㡬於道自
記者表而出之雖微言既絶而後之學者尚得循是以
為入道之方則聖人切於為人之心萬世而不冺矣


  眀白顯易於聖人立教學者用功處無不了了盡意



[062-3a]
  我欲仁斯仁至矣       徐念祖


  欲而即至者以仁之本在心也夫欲仁之心固即仁也
欲之斯至而安得以為逺乎且物之在外者不能自必
於念慮之間而又不能捷收於俄傾之際以是而曰逺
固其宜也而斷不可以論仁夫仁人心也吾固有之者
也其有時而離者心之離仁而非仁之離心其離而不
復合者念念之違仁而無一念之欲仁抑思仁之在我
也有欲而不至者乎有至而不即至者乎念念皆仁之
[062-3b]
謂仁一念在仁之謂欲意亦無多耳而仁之至也正不
必於其積也念念欲仁之謂好一念好仁之謂欲時亦
無㡬耳而仁之至也正不必於其久也不至則疑無仁
然使吾心無仁而何以有欲仁之欲以此見根心之理
原附載理之心以俱來而舍固由我操亦由我者早惟
其意之所如而勢甚便耳即既欲猶疑未至然使我心
無仁而何以知仁之可欲以此見已發之情早挾未發
之性以俱露而自我而亡旋自我而復者第視其志之
[062-4a]
所之而機甚近耳故觀仁於至仁者之心而渾然全體
者夫人未及能眀不若觀仁於不仁者之心而忽然有
覺者夫人皆可自想茍知欲仁之欲原即是仁則知忽
至之仁仍即是欲正不得置仁心外而謂僅屬天地之
心抑觀於自仁而之不仁而續後復絶者或猶自誣其
本量不若觀於其自不仁而之仁而絶後復續者隨在
可遇其天真既知既欲之後仁從何來則亦思未欲之
先仁從何往何得謂心本無仁而或自昧其人禽之別
[062-4b]
顧世且曰仁逺者何也


  朱子論求放心之㫖是此題註脚欲仁之欲即仁所
謂求底便是已收之心也通篇發揮此意語語精切
細若繭絲原評


  清真刻露俱從心源中濬發可以療直抄先儒語録
之疾



[062-5a]
  泰伯其可謂至徳也已矣  一節


  蔣徳埈


  大讓無名得聖論而幽闡矣葢自夫子有至徳之稱而
人始知泰伯之讓也徳所為至也哉若謂古聖賢行事
往往晦於當日而白諸後人然有待白後人之心已非
古聖賢之志矣獨是由前而論若睽庸行之常歴久而
觀乃立人倫之極有不禁人之代為白者尚論之間竊
有感也我周自孟津㑹牧野麾遂以有天下或曰此文
[062-5b]
之所留貽也或曰此季之所積累也而抑思誰為古公
之冢子誰為王季之元兄而應纘岐封之舊者乎吾乃
今而思泰伯之徳為已至也以端委之才克君非忝則
愛伯者應無殊於愛季之心惟神靈之𦙍在母不憂則
立長者或不勝其立孫之望然而誰命之而誰知之者
從來廢立之釁一開即萌奸人窺伺之漸度深沈之亶
父必不眀示其機而伯之視無形聽無聲者已微窺於
㝠㝠之中也吾弗避焉而傷厥考心吾顯辭焉而益傷
[062-6a]
厥考心葢此時之將順苦矣每慨長幼之倫稍斁即啟
數世覬覦之憂度眀類之英姿必不樂逢其變而伯之
近傳賢逺傳聖者直永念夫綿綿之祚也吾留也與哉
何以逮予季吾行也與哉更何以逮予季葢此時之意
計周矣民第見違西土就南邦㡬笑伯為不才子而伯
正以竄身僻陋則人心之戴弟益堅民第見挾仲偕行
棄親弗顧㡬䝉伯以不孝名而伯更以絶義逋逃則君
父之行權始正迄乎化家為國在天之靈未嘗不深鑒
[062-6b]
之而當末命載揚即父亦不得稱其子也使知嫡長投
荒特為愛憐少子之故將必愀然不安惟青宫自以採
藥行則寢疾不為易嗣悔此姬宗之太史莫由執簡而
爭者哉厥後易侯而王皇矣諸什未嘗不追遡之而當
因心篤慶即季亦不得稱其兄也使知兩昆越境祇為
一人得國之由將必惕然難受惟伯初不以父命為辭
則季自不以天倫為愧此孤竹之逸民未及撫心而計
者哉嗟乎征誅之局至周已窮而揖讓隂行直軼唐虞
[062-7a]
之再禪服事之忠惟文為至而淵源付託先留兗冀之
三分徳至矣弗可及已


  題易馳騁文却慗錬謹守規矩可見排偶中未嘗不
可運奇未嘗不可用古特流於散亂則有乖八股之
體製耳原評




[062-7b]









[062-8a]
  君子篤於親  一節     劉子壯


  君子以仁厚待天下而民心於是乎動矣夫仁與不偷
亦民所為心也而非君子莫能興之親與故其動之之
具乎嘗觀三代而上朝廷多盛徳之事而百姓無獧薄
之行非獨其風氣近古也政令不先乎天下而以一人
觀其風教化不出於宫中而使羣黎徧其徳葢必自君
子矣君子有化成天下之責而行吾之愛與人之周初
非所以為民而見其行事者每獨觀其性情之所注君
[062-8b]
子有懐柔天下之義而無失其親無失其故初非所以
眀厚而長於諷諭者遂若以為董勸之在身吾見君子
篤於親則民興於仁矣既已為君子之親則其所應得
者原不足以稱我之惠故在乎有以篤之也骨肉之間
富貴之際正恐望我者深以不能副而或生其厭薄而
形迹之嫌既原之以其情天性之乖又寛之以其法其
所以遇之者至矣夫民也見天子之尊猶有親戚方且
述之以為美談而昆弟婣婭之間我不能富貴之獨不
[062-9a]
能愛厚之乎其興仁也亦所為篤爾吾見君子故舊不
遺則民不偷矣既與君子為故舊則其所相許者誠無
樂乎其末之隙故戒其或有所遺也在左右者有年共
艱難者有日正恐恃我者素或不相諒而致啟其疎絶
而樸誠之意既相保於其終恩數之隆復不間於其始
其所以全之者多矣夫民也見天子之貴不忘知交方
且稱之以為盛舉而貧賤汝爾之分不能以身許之獨
奈何以利賣之乎其不偷也亦所為不遺爾葢民之不
[062-9b]
古嘗足以釀隱憂其始小相惡而遂謂忠厚之非其後
安為忍而成其天資之薄則以為人心日以衰也及觀
廟堂上行一非常之典加一破格之恩而古道之在人
乃獨㴱於愚賤俗之既疲嘗足以困英主其初志在雅
化而推之無本其後習為故事而苦其不情則以為三
代不可復也及當宫閾間仁一先帝之子孫録一先朝
之耆宿而天懷之中發初無俟乎詩書然則仁也不偷
也葢端自君子矣


[062-10a]
  中後四比近情切理亦從古籍沈浸得來時文中言
之有物者







[062-10b]









[062-11a]
  興於詩  一章       張永祺


  學有全功為眀其所自得焉夫由興而立而成學所必
至之功也非夲之詩禮樂將安所得哉今夫自然之性
不可恃也所可得而恃者其必由學乎古之聖人為之
聲名器數以引掖而造就之使人日從事焉久而知吾身
心之所得誠有必出於此者烏可誣也葢學之始貴於
能興好惡之誠於心未嘗冺焉而或無所感則亦寂然
而止耳有如鼓動振拔而不能已也必於詩有得焉者
[062-11b]
乎夫詩之為教也辭縁物類吾錯綜以求之而意義深
焉事合貞淫吾反覆以析之而勸懲立焉以言感心微
而善入矣彼夫觸之而益動引之而愈長拘者擴蔽者
祛而充其本然之量者興也而所以然者則詩之為也
則詩之為功於學者深哉學之中貴於能立強固之徳
於性豈有間焉而中無所坊則亦靡然而徙耳有如安
貞靜重而不可搖也必於禮有得焉者乎夫禮之為教
也恭敬以直内則神眀安其則而欲無自生品節以嚴
[062-12a]
外則耳目守其官而物無從引以理範身約而可據矣
彼夫紛者乘之而不撓似者眩之而不易弱者振蕩者
止而還其中正之良者立也而所以然者則禮之為也
則禮之為功於學者深哉學之終貴於能成中和之則
天者全焉而思勉之情未融則亦迹而不神耳如其渾
然純粹而無所於歉也必於樂有得焉者乎夫樂之為
教也聲音之髙下可通性命之微而剛柔無或過舞蹈
之疾徐可平血氣之用而喜怒無偏施徳以養性從容
[062-12b]
而中節矣彼夫不待感而自動不待扶而自强偏者全
形者化而遊於義精仁熟之途者學之成也而不知其
然而然者則樂之為也則樂之為功於學也大矣哉


  循題語氣各有發眀文家正則





[062-13a]
  不在其位  一節      錢世熹


  戒出位之謀所以一政權也葢禁其謀於位外乃可收
其謀於位中不然將如政權不一何夫子慮越分侵官
者之貽患也故為之戒曰國家所以少任事之人以議
事之人多也而議事之人多者以一事而事内之人議
之事外之人又議之也且一事而事内之人未議之事
外之人先代議之也此在國體為不尊而在人心為不
静患有不可勝言者吾思先王任天下之官則有位立
[062-13b]
天下之位則有政出天下之政則有謀政也者所課於
下之職業也然天下之人非不勤職業之患而不自勤
職業之患不自勤職業因以不勤矣謀也者所取於下
之心思也然天下之人非不殫心思之患而不各殫心
思之患不各殫心思因以不殫矣葢不在其位則不謀
其政有斷然者在其位則位中之情形俱得而悉之矣
情形俱得而悉斯利害俱得而籌若未悉其情形而代
籌其利害其利害果不遺焉否也即籌之不遺矣而一
[062-14a]
則軼於分外一則歉於分中不兩失乎夫兩失其可訓
乎在其位則位中之功罪俱得而任之矣功罪俱得而
任斯是非俱得而詳若未任其功罪而代詳其是非其
是非果不謬焉否也即詳之不謬矣而一則舍已而圖
人一則諉人而廢已不兩曠乎夫兩曠其可行乎雖曰
政貴其相成弗貴其相左然聞其相成也未聞其相假
也倘相假而不禁焉將謀其當謀亦謀其不當謀其弊
也游士挾策於侯門庶人進書於闕下吾恐釀辨言之
[062-14b]
亂者必此矣雖曰政取其相諮無取其相䝉然聞其相
諮也未聞其相侵也倘相侵而不已焉將公者以公謀
私者亦以私謀其弊也布衣抗論於公卿名流觸諱於
當路吾恐開清議之禍者必此矣則何如不謀者之所
全大哉


  筆太勁快便少深厚之氣作者佳處在此所短亦在


[062-15a]
 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  一節


  楊大鶴


  獨稱二聖之高不以天下繫其心也夫以天下之大而
不足以繫其心非舜禹其誰能之夫子所以有巍巍之
歎耳且夫身世之際茍為吾之所有雖一物而莫解於
心非智不足所居之卑也夫惟聖人能不震於所有故
非常之遇卒然投之若固有焉亦惟聖人能不滯於
所有故四海之奉終身享之如無有焉亦足見其高不
[062-15b]
可尚已何言之已大而物小則物不得而加我矣人世
之富貴福澤原挾其厚力以奪斯人之性情其相加正
不小也處已稍即於靡而進退初無以自主已重而物
輕則已遂得而勝物矣聖賢之勢位功名偏極其崇高
以衡此中之道徳其相勝正不輕也性量未居其正而
志氣豈易於孤行巍巍乎其惟舜禹乎舜禹固有天下
也舜禹葢有天下而不與者也神器至貴然安然而致
之或可適然而淡之故語尊優不侈之事於從容世及
[062-16a]
之朝似猶力所及也舜禹之興亦既岳牧咸薦矣試之
於職然後總師考之於天然後在位可不謂難與富貴
何足攖心而人情所樂享者恒在平昔艱難之處拱手
而觀萬國之同謂藉是以償吾勞也而舜禹於此正不
啻其淡也巍巍乎以有天下若斯之難也而不與焉帝
王大統然久屬意中之事反可作度外之觀故語崇高
不炫之能於大勲漸集之世亦或力所及也舜禹之興
夫固尺土不階矣耕田之子一朝而揖讓罪人之𨽻一
[062-16b]
朝而代終可不謂易與富貴初無殊致而人情所震蕩者
乃在生平遇合之奇布衣而膺厯數之歸謂始願初不
及此也而舜禹於此正不啻度外也巍巍乎以有天下
若斯之易也而不與焉先斯民之憂而憂不後斯民之
樂而樂兩朝之天下皆禹自平自成於其手而卒菲惡
之不捐其淡泊為何如也若夫華蟲粉米事事有帝王
御世之榮若未可同類擬焉而實何與也耕山漁澤之
身極之被袗歌風而總歸於一致葢少一天下而不為
[062-17a]
之減多一天下而不為之增惟此為夐絶耳矣不再計
而受之人亦不旋踵而授之人百年之天下祗舜自取
自舍於其中而成號令之三嬗非達觀不至此也若夫
闗石和鈞事事有子孫傳世之計若未可同年語也而
竟何與也受終改物以來迹其飲食宫室而無改於其
舊葢即夏后有家天下之事而聖人初無利天下之心
可不謂卓絶者乎巍巍乎其惟舜禹乎


  難易二字反覆推勘足暢人意後幅舜禹互翻亦能
[062-17b]
曲暢其説








[062-18a]
  大哉堯之為君也  一章   徐乾學


  聖人贊古帝君徳之大歴形之而難盡也夫堯之所以
大者堯徳一天徳故不可得名也而成功文章究何足
以盡堯哉夫子謂夫古今千百年之治統而有聖人以
立之極其神明氣象有特隆者也顧神眀之所存恒不
予人以易量而氣象之昭著無不示人以可觀斯真贊
誦之難窮而擬議所獨絶矣以余尚稽古治不能不穆
然於堯堯以廣運之聖際垂裳之時淵黙不言而當日
[062-18b]
之萬邦百姓咸自冺其知識則窣化者神也堯以光被
之休肇中天之運神靈首出而百世之經綸制作莫能
及其規模則操治者宏也大哉堯之為君也前此黄農
之傳至放勲而極盛繼此虞夏之統自文祖而始開不
觀之天乎巍巍乎穆清之表有獨超迹象者惟堯與之
等勢齊量而有所不讓不徒欽若敬授始成其大矣而
又不觀之民乎蕩蕩乎溥博之量有共深覆幬者雖民
欲為之紀功稱徳而有所不能葢至帝力胥忘莫測其
[062-19a]
大矣則意者淡漠為理無所經營與巍巍乎天地藉其
平成萬方徵其於變其有成功也若此而堯之大不僅
在成功也則意者垂拱不勞無所表見與煥乎典物章
其明備政教著其精詳其有文章又若此而堯之大不
盡在文章也大矣哉絶於名言之下亦即遇之耳目之
前乎渾穆同天之高飲食安民之質若近於上古簡静
之治而工虞禮樂無弗極其周詳至於萬禩䝉一人之
福三代祖二典之書久矣昭垂宇宙而總為贊誦所難
[062-19b]
窮大矣哉求於性量之間亦即徵於事業之際乎尊無
上者天天至是若忘其尊易感徳者民民至是已忘其
徳絶非有後世粉飾之事而聖神文武自無不極其崇
閎至於洪水無傷平治茅茨亦見光華久矣載在史書
而總為擬議所難罄大矣蔑以加矣


  以大哉句統其綱並攝巍巍四段上下鎔鑄具見罏
錘雖變先正體格而經營極為工穩


[062-20a]
  大哉堯之為君也  一章   李光地


  極贊古帝之大一天之所以為天也葢無可名而有成
功文章者天也堯者則天以出治者也何以加其大哉
夫子意謂君者繼天者也天統萬物而物忘之而高眀
極乎終古之盛君統萬民而民亦忘之而勲華邁乎奕
世之隆求其克當此者其惟堯乎欽明文思之徳既蘊
於生安性成之初四表上下之光尤徵於皇天眷命之
際葢大哉堯之為君也聖徳與天位兩相值而其軌遂
[062-20b]
立於不可加天時與人事適相遭而其盛遂㡬於不可
再巍巍乎神運而無方者惟天之體之大如是其不測
也惟堯也克眀之峻徳冥契乎無方之神遊其世者時
雍於變葢莫能識其所以然而烏能名也亦如天之神
之不測焉爾矣化行而無外者惟天之用之大如是其
不窮也惟堯也廣運之帝徳仰符乎無外之化庇其宇
者耕鑿作息葢莫能知其誰之為而烏能名也亦如天
之化之不可窮焉爾矣蕩蕩乎民無能名焉所可見者
[062-21a]
釐百工而庶績熙巍巍乎成功之烈千載一時也葢平
成之世必有以終其緒堯初不過以無為為之而不言
而成者天下之功莫尚也斯則其不測之神之運焉者
乎垂衣裳而天下治煥乎文章之華萬代如見也葢文
眀之㑹必有以通其變堯初未嘗以有意顯之而不見
而章者天下之文莫大乎是也斯則其無外之化之形
焉者乎大哉堯乎此其所以徳配彼天而事業與上下
同流聲眀與日月爭光也雖有作者唐帝其曷可及已


[062-21b]
  堯之徳與天準處實能見其所以然故無一麤礦語
是謂辭事相稱







[062-22a]
 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 一節  許汝霖


  古帝有配天之業於可見者難窮其大焉夫成功文章
猶人之可得而見者也巍巍乎煥乎豈非業之與天相
配者哉且天以穆然者處於上不見其功而運量乎萬
物者普美利於不言不見其文而昭宣於庶類者經終
古而常新此萬物所以戴其高眀而終莫能名其大也
而堯之則天而無名者亦於是可想焉葢神眀之黙運
難窺而至徳所蘊蒸已盡冒百王之治法典冊之流傳
[062-22b]
甚畧而中天之氣象常留於千古之人心葢巍巍乎不
求有功而天下之成功莫尚焉洪荒既啟更數十百世
初未有隂陽人事之災天若以艱難開濟者特試聖人
之才而堯則遇事而各有以處之至於天地平成六府
順叙後之經營民物者莫不本其規模以為措注而徳
之所運者閎矣煥乎不求有文而天下之文章莫大焉
上古聖人雖盛徳在躬莫能破萬物屯䝉之氣民若以
渾沌鄙樸者重困聖人之智而堯則因時而遂有以變
[062-23a]
之至於百姓昭眀四表光被後之張皇禮樂者莫不奉
其遺意以為經緯而徳之所耀者逺矣葢堯惟行之以
天道故推恭讓之誠使衆聖羣賢自致於百工庶績之
間者皆其功之盛也雖沴氣僉人未能盡殄而不足以
害治者亦如四序五行各分其職雖偶有愆忒亦不足以
傷大化之流行堯惟照之以天光故由峻徳之眀使親
義序別炳然於黎民族姓之心者乃其文之本也雖儀
章制數未暇以詳而歴久而彌章者亦如日星雲漢常
[062-23b]
著其眀雖無意發皇而愈仰其貞觀之不息夫上下古
今繼堯之治而同其徳者莫過於舜而南靣止於恭已
其績皆見於登庸在位之時協帝號曰重華其光皆囿
於欽眀文思之内後有作者弗可㡬也已


  於他人詞繁不殺處以簡言該括可謂語能舉要




[062-24a]
  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  三句  尹眀廷


  節微以勤大所以思眀徳也夫禹有大功於天下而不
享其奉至廟朝田野間又何勤勤盡意哉嘗謂樸畧去
而貴者日尊大難夷而治將求備為之君者不亦難乎
若夫朕躬率從簡質大事咸竭清衷一時不敢侈不敢
畧者有可節舉以槩其餘焉如禹所處者㝡易有間之
時也艱難初定物力其可念矣然而羲農去我逺天下
自我平有晏然為太平天子之意則或謂帝王之體不
[062-24b]
當簡畧後人不免讀史書而微聞歎息之聲草昧既開
制作其當盡矣然而崛起在田間勤勞在山水無巍然
為開代盛王之度則或謂勞苦之餘未遑經制今日不
免考方策而多致咨嗟之慮乃禹也一身之事無不薄
而天下之大無不隆飲食菲而鬼神則致孝矣海物來
自逺方橘柚登於帝室前此無其盛也今其享兹玉食哉
而不忍也追二帝百年之瘁尚憫艱鮮痛吾父九載之
勞未安粒食得無顧桮棬而惻然乎至於入廟而帝王
[062-25a]
同祖南郊而嚴父配天儉徳雖嘉豈可行於天親之際
是以豆登之美奏大夏而升香燔炙之芬薦𤣥圭而將
享又何嘗不嘉其備物也衣服惡而黻冕則致美矣桑
土之蠶既績織文之篚充庭前此無其華也今其飾兹
服御哉而不敢也思微時襏襫之勞胼胝可念被聖帝
山龍之服謙讓弗遑得無撫澣濯而慨然乎至於覲萬
國之衣冠對百神之陟降古風近陋非可加於朝祭之
間是以邃延日月出庶物而凝旒朱芾斯皇奉清躬而
[062-25b]
為度又何嘗不美其文章也宫室卑而溝洫則盡力矣
荆土之柏可伐揚州之木惟喬前此無其材也今其麗
兹王居哉而不願也念懷襄方出之民其咨未奠撫二
后松雲之舊隕越為憂得無臨堂陛而欿然乎至於駿
發而終三十服耕而耦十千民勞宜恤非可逸於旱潦
之謀是以畎澮既濬人力至而天不能害東南其畝地
險設而農可為兵又何嘗不歌其勤苦也唐虞以後勢
日趨於華盛在上者不為之慮流風其未有止也禹則
[062-26a]
服食居處澹然無欲所以力存中古之風平成已奏道
難仍於荒畧嗣帝者不詳其制文命其未可敷也禹則
朝廟井疆釐然加意所以首建三王之治以云無間亶
其然乎


  切大禹時事以立言時有清詞傑句令人刮目


  國初制藝自卓然名家數人而外不少高才宿學為時


  所崇者然止求議論驚奇詞語博麗而不顧書㫖題
脈其相傳名作間存一二使學者別擇而知所祈嚮
[062-26b]








[062-27a]
  達巷黨人曰  一章     韓 菼


  言有當於聖心因與門人商所學焉夫博學無名其言
未必知聖自聖人聞之而已悟夫學矣故與門人不言
博而言執也且凡一言一物之入於聖心而無不有動
也况其在學問之際乎聖人之於學葢嘗審慎於其間
而一言之合以為近於反本責實之論則未嘗不亟以
自考焉而願與學者共擇之也吾夫子生平以學自居
抑其所取於事物者則已博矣葢有其所以博者世顧
[062-27b]
未之知特以其學之多有疑焉必問問焉無不得其意
以去因相與驚歎以為孔子博學也豈特一人一事哉
意黨人者亦必習聞之而因歎孔子之大大而以博學
推之也固當而特於歎美之餘忽轉一言曰無所成名
夫子聞之瞿然有感顧二三子而言曰謂吾博學吾何
敢抑名之無成誠如若人言吾嘗聞夫古之聖者矣天
地名物之數日開聖人神智之數亦日益何所指授而
兼綜如是此似有天焉不可强也而特其心思當專用
[062-28a]
之時有謀之一物而必無異物以相遷剏之一時而嘗
經數代而始善專精之至而神奇自生此亦畢生之無
假外索者矣吾亦見夫今之學者矣歴山川而得其壯
觀探異書以窮其奥賾終日不足而迄於無就往往自
傷焉已無及也而又其為説多高逺之過或第舉大凡
以為得其意不必竟其學或好言捷悟以為涉乎此即
可通乎彼恍惚之餘亦消歸無有此亦吾黨之宜亟愧
悔者矣夫學固未可少也而與為能取毋寧能棄游思
[062-28b]
既富而益歎專家之難其甘苦有知之者也名亦未可
好也而名可謝其所以名可思習業既久至莫能喻其
得心之樂其微渺有不自知之者也吾何執執御乎執
射乎吾執御矣抑亦願二三子之各有以取之也夫子
固嘗以博學教而兹之語二三子者謂何也至射御二
者尚不敢自謂兼而其於學彌篤矣其亦隱然動其下
學之思乎夫觸於黨人之一言而反覆決擇於學之途
不茍焉而已是則眞孔子之大也


[062-29a]
  但説聞人譽已承之以謙亦是自語靣見得如此其
實聖人語内却包含無窮下學之功專精之意在惟
好學深思者於此叅透故意境獨超






[062-29b]









[062-30a]
  麻冕禮也  一章      馬世俊


  聖人兩酌所從而可觀今古之變矣夫儉可從泰不可
從夫子亦猶行古之道耳而豈有心戾俗哉慨然曰身
之用物也備而上之制下也嚴甚不可以不謹也百物
乘奢儉之運而冠冕為尊五品分拜讓之儀而朝廷為
重乃以禮斷之而古今升降居可見矣盛王之制禮也
凡人所不樂從者不以相强也典章備而統紀眀安在
無因性作儀之意後世之行禮也凡我所不難從者不
[062-30b]
敢相戾也風俗同而耳目一安在有矯時忤物之懷乃
有甚拂乎禮之文而猶不失乎禮之實者三代損益之
道不過如斯而我亦幸於今遇之又有稍變乎禮之迹
而遂大悖乎禮之經者晚季陵越之端於斯為極而我
又不幸於今遇之當今日而思麻冕不可復見矣論其
初則禮也崇其稱則躋於衮鷩希元之飾有君大夫之
慕焉卑其制則儔於臺笠緇撮之觀有都人士之感焉
而今也則純矣天下之樂趨簡易而畏習煩苦或皆純
[062-31a]
之類也不然何物力競侈而獨嗇於元首也然素絲不
飾猶有先民之遺其寧樸而無華者乎儉也吾其從禮
乎哉生今之世為今之民而有見於衆之可愛吾從衆
矣當今日而思拜下不可復見矣論其常則禮也情莫
親於燕享君而賓客禮之也必西階下拜而始升成拜
焉典莫渥於錫賚君而車服命之也必北靣下拜而始
升成拜焉而今也則拜乎上矣天下之實為僣踰而名
同脱畧大抵皆拜上之類也不然何情意疏逺而獨近
[062-31b]
於堂㢘也則冒上無等流於驕慢之習其君玩而臣亢
者乎泰也吾其從禮乎哉立今之朝為今之臣而有見
於下之難越雖違衆吾從下矣一事之儉未可救萬事
之奢而忠質可追吾是以懷服冕於宗周而不廢毋追
黼哻之舊也從衆何必非從先也舉世之泰翻足誚一
人之諂而咫尺不違吾是以懼名器之易假而不許曲
縣繁纓之朝也從下何必非從周也嗚呼此吾所上考
之於古制旁觀之於世風更進求之於吾心所安而謹
[062-32a]
酌所從也


  迴旋欹側一因題中自然節奏於襯貼處著意數筆
遂使精神躍出 按燕禮賓始受命阼階下北靣稽
首及公酬賓則於西階上北靣稽首階分東西北靣
則同文以西階屬燕享北靣屬錫賫誤矣而評家稱
其歴歴不誤又斥大全慶氏之説而宗邢疏更不可
解燕禮惟賓一人升成拜主人獻公大夫騰爵司正
卒觶稽首階下而無升拜衆卿大夫則獻酬時惟與
[062-32b]
主人相答及禮將終公命撤幕皆降拜稽首升無拜
邢氏以燕與覲並舉謂卿大夫侯氏皆先降拜而升
成拜顯與經背乃以為大據可乎此文世士傳誦已
久記此使知引用經語不可不詳考其義





[062-33a]
  吾有知乎哉  一節     陸龍其


  聖人不以知自居惟實盡其誨人之心焉葢夫子之教
無不至故世遂以為其知過人也有問必竭子故特眀
其誨人之意歟若曰吾人茍有與人為善之心則不必
生皆上知而自可與天下相迪於無盡焉葢上知不易
居而與人為善之心則固可共勉也吾竊有以自審矣
如吾之殷殷誨人也而天下遂以有知許我夫使吾果
有知而後能如是也則是質非徇齊遂可置斯人於弗
[062-33b]
問也徳非天亶遂可遺斯世而弗顧也不㡬視吾太高
而生平所以開示來學者反無以自白乎以吾自思吾
果有知乎哉無知也吾但以啟迪斯人為心而不敢謂
天下有不可教之人以陶成斯世為懷而不敢謂斯人
有不足施之教故無論賢者智者吾樂得而告之也即
鄙夫之空空而茍問於我未嘗以其鄙而有所隱矣無
論狂者狷者吾樂得而與之也即鄙夫之空空而既問
於我未嘗以其鄙而有不盡矣一有所言而上下精粗
[062-34a]
無不發以相示有一言可竭者則一言已竭也有累言
可竭者則累言始竭也要其隨問而隨答不過就鄙夫
所能知者言之也而其理何所不該焉一有所言而始
終本末無不出以相詔有顯言可竭者則顯言以竭之
有微言可竭者則微言以竭之要之隨答而隨盡不過
就鄙夫所能行者言之也而其㫖何所不備焉啟迪之
念切而不覺兩端之俱叩初非以徇齊之質而能如是
也天下見吾之叩者如此則謂吾有知如此其實知因
[062-34b]
叩而生叩非因知而生也陶成之志殷而不覺兩端之
已竭初非以天亶之徳而能如是也天下見吾之竭者
如此則謂吾有知如此其實竭之而知生非由知而能
竭也是則生而知之者吾所不敢自誣誨人不倦者吾
所用以自勉天下有能諒吾之誨人者乎獨奈何而不
諒吾之無知也


  理境澄澈氣體清眀向來分上半是學下半是誨諸
謬解從此廓如實有功於後學


[062-35a]
  仰之彌高  一章      劉 巗


  大賢學聖人之道深歎之而知化不可㡬焉夫大而化
者聖人之道也宜顏淵歴序其學而歎化之難㡬也昔
顏子希聖有成而一間未達也乃喟然而歎曰囘嘗有
嚮道之心而不知道之何所極也幸而有入道之序而
冀道之可旦夕㡬也久之而合道之難而知道之不可
以人力與也囘殆將終其身於夫子之道焉爾矣道其
高矣乎乃仰之而高不可極矣道其堅矣乎乃鑽之而
[062-35b]
堅不可窮矣道其有前後之可擬議而得乎乃瞻之無
有方所之可定矣大道之難求如此而夫子以為道之
無窮無盡者初不離日用細微之際道之無方無體者實
不越尋常切近之功故循循然教必由粗淺以造精深
而使學者由下學以㡬上達而回也得夫子之教不敢
㝠其心使無所據而必窮理以致其知葢天下無性外
之物則文之燦然有條有理者皆天理之流形於庶物
者也自夫子予我以探索焉回殆有思之深而信之篤
[062-36a]
者矣亦不敢馳其心使無所歸而必返躬以蹈其實葢
吾性乃萬物之一源則禮之秩然無過不及者皆天理
之降衷於吾心者也自夫子示我以檢束焉回殆有持
之堅而守之固者矣夫惟其誘我者善也於是欲罷而
不能惟其博我約我者勤也不覺吾才之既竭至是而
高堅前後之形回殆如有所見也葢自悦諸心研諸慮
吾性豁然其貫通也利其用安其身吾心確然有依據
也無一物之不格以盡其心而萬物之大原以著焉無
[062-36b]
一事之不體以盡其性而萬事之大本以凝焉於斯時
也見道若甚切也然而神不可致思也體道若甚真也
然而化不可助長也葢存焉順焉誠非智力所能為而
養焉熟焉將以俟盛徳而自致耳回將如之何而得與
道為一乎哉葢卓爾者一貫之道也賜從知入者也參
從行入者也回則知行並進此博文約禮之法所以發
聖人之藴垂教萬世而無窮也哉


  細勘道理境地淺深實貼顏子用功先後故確當完
[062-37a]
宻若此








[062-37b]









[062-38a]
  子在川上曰  一節     趙 炳


  聖心無窮因所在而忽動焉夫晝夜無窮逝者亦與為
無窮身在其間奈何而不知也且夫天地之事甚宻前
人不得原其前後人不得要其後今人亦不得執之而
成今人生其中日為天地所動而不自知可慨也一旦
夫子忽而歎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其有所感耶其
無所感耶不知其言知其言之之時則在川上也化以
不留而愈新不留矣則是新者之不終為新也忽有接
[062-38b]
於吾目者焉目中有之又有接扵吾目者焉而前之所
見目中又無之矣去者何所受而不見其盈來者何所
取而不見其竭也數以有定而必變有定矣則是變者
之終古不變也忽有入於吾心者焉吾心固然又有入於
吾心者焉而後之所感吾心又復然矣古今應無大異
何故而必遷之古人既不相襲又何故而必續之也我
今所見如斯乎斯乃所謂逝者乎晝而夜矣逝者不知
有夜也逝焉而已夜而又晝矣逝者亦不知有晝也逝
[062-39a]
焉而已天地間有形之物皆有無形者運之而動所運
者嘗不令人見也可於晝夜約畧之耳夫時之由晝入
夜相受之界其孰分之由夜趨晝相傳之隙其孰彌之
化之所流且隱相推於此中而未有間也是以觀往者
多悲而不必悲也來者紛紛皆逝也何必往者之日疎
而來者之日親乎天下無形之理皆有有形者載之而
出所載者亦不令人知也可於晝夜微察之耳夫人一晝
之内心㡬絶續而晝無絶續一夜之中心㡬存亡而夜
[062-39b]
無存亡氣之所至且黙相遇於此中而未有已也是以
觀來者多憂而亦不必憂也未來茫茫皆逝也何必往
者之已定而來者之未定乎變化之移人而不覺者以
其有漸也若觀於晝晝有異焉觀於夜夜有異焉愚者
知之矣惟此昏旦之中無時不逝不能名其時不能異
其見也則自今日所見以逮眀日見有異乎自生初所
見以逮終老見有異乎自古人所見以逮數百世後之
人見有異乎吾將以逝者同古今之異焉造物之閲人
[062-40a]
而莫據者以其無恒也若逝於晝矣而夜猶是逝於夜
矣而晝猶是勇者乘之矣惟此朝夕之間各自為逝前
者不相待後者不相存也則自今日見之忽眀日焉所
見存乎自生初見之忽終老焉所見存乎自古人見之
忽為數百世後之人焉所見存乎吾將以逝者異古今
之同焉子其言川上耶何必所言皆川上耶


  於逝者不息之機及勉學者時時省察之意亦能了
然言下但詞語惝怳令觀者莫得其義意所歸宿而
[062-40b]
切按之實多複&KR0689學者不可不知








[062-41a]
  法語之言  一節      顏光斆


  聽言者無遽使進言者窮也夫法語巽語為改且繹耳
以從與悦終之庸有冀乎夫子意謂吾今而知聞善言
而疾怒者其人皆不善於拒諫而猶可與言者也天下
之善於拒諌者即又不必徵色發聲而言者自窮夫言
者則何為哉非不知侃侃之論之逆聽也然慷慨而為
之者大懼後日之不悛耳故當前靣從是言者意而不
盡言者意也葢言者之望方自從之時始矣非不知灌
[062-41b]
灌之説之倦聽也然紆折而出之者猶冀他日之無忘
耳故論説可喜是言者事而非皆言者事也葢言者之
責已自悦之時盡矣而吾竊歎夫人心之不平也得一
言而可免於戾此人求我者耳何為忘人之求於我而
若我之求於人而曰其改乎其繹乎受者曾不知其感
而施者且惟恐不受也聆人言而增修其徳此我自為
者耳乃反忘我之實自為而深惜我之曲從彼而曰已
從矣已説矣施者曾不以為徳而受者且因以為報也
[062-42a]
不繹不改亦復何貴也哉夫不足以為悦吾將反吾巽
言焉不足以為從吾將反吾法言焉前日之聽受亦猶
是斯言也而未嘗以為無稽而未嘗厭其言耄獨至今
日而褎如者依然也已矣能言者至此無辭矣有窮而
已矣不説而不繹吾異日猶待之説焉不從而不改吾
異日猶待之從焉前日之志慮豈假之他人也而亦嘗
輕為許可而亦嘗賜之顏色獨至今日而瞢然者轉甚
也已矣聽言者更于何日矣有退而已矣如之何哉如
[062-42b]
之何哉


  步步與末句神㑹筆亦靈雋絶人







[062-43a]
  嵗寒  一節        陳鶴齡


  傷受知者之晚所以勵全節也夫使嵗無寒時松栢無
受知日此亦後彫者所深願也迨曰知之而時已後矣
今夫没世無名君子所耻乃有時有名反不如無名者
非以得名之已晚也我受名而使天下當其阨則名既
不忍言我得名而使吾身並嘗其艱則名更不樂受物
情既蔽於初天道又窮於後此亦物理之堪為痛恨者
也即如松栢然蒼鬱之色不示人以可愛扶疎之質非
[062-43b]
予人以可憐以此求知宜其難也雖然勿謂知之無其
時也一往不返者天運隨時屢易者人情迨至嵗之既
寒而知為已後吾於此未嘗不歎世人之無識而後彫
者之固窮也嵗之寒也在萬物已改其故在松栢獨著
其芳似乎松栢之所滿志而不然也和風旭日之時百
卉已羣沐其休及一旦重隂沍寒則又各歸根復命以
倖保其生而惟松栢之前不隨時後不易轍者獨立於
天地不交之日欲求一同心者而不可得葢其堅節而
[062-44a]
心彌苦已嵗之寒也在萬物已落其實在松栢獨呈其
秀似乎松栢之所快志而不然也摧殘剥落之秋百卉
已釀成其禍及一旦陽回子半則又將爭妍取媚以競
炫其長而惟松栢之不知趨避不辨險夷者立持於剥
復迭乘之下至呼一共濟者而無與應葢其守固而力
已竭已是故謂松栢有傲寒之心則其氣已浮謂松栢
工避寒之智則其品更卑葢實有中立不倚者也勢窮
節見獨留碩果於不食雖天心已去而難回人事迷復
[062-44b]
而莫悟而惟此奇傑之槩百折不移此固松栢所堪自
信也且因寒以顯後彫之節大造未必無心因不彫以
邀嵗寒之知松栢未嘗有意松栢固遯世無悶者也數
窮運極雖僅孤幹所能支然凝隂栗烈以披其枝衝風
飄蕩以奪其氣獨博此耿介之聲留傳人口是又豈松
栢所願聞哉人亦自勵後彫之節而無存倖寒之心可


  正喻夾寫詞語正自渾成中二比議論更為前人所
[062-45a]
未摘發








[062-45b]









[062-46a]
  唐棣之華  一節      徐念祖


  觀逸詩之自言思則已深矣夫思則已深而尚慮其逺
後之讀唐棣者其不廢思也㡬希今以物與人之殊類
也而當其興有所托雖生平不甚愛惜之物遂亦不覺
性情之可喜而形容之甚工則思之為也而況於人乎
乃若工於賦物而拙於懷人豈思有時而不靈耶此唯
唐棣之説如是而已矣吾觀其發端也中有所思而托
言唐棣寄興偏反其亦猶賦美人者先以榛苓懐兄弟
[062-46b]
者比以杕杜也其詞亦曲折三致矣顧自申其所思曰
豈不爾思室是逺而何哉吾今而始聞天下之境乃有
如此其遼濶者也當其不逺無待於思索之煩及其既
逺亦徒傷擬議之苦微詩人之自言而諒之者已少吾
今而始聞一心之用乃有如此其無益者也逺在我思
以前者既阻於溯迴之無自逺在我思以後者又困於
攀躋之莫從有詩人之自白而信之者已多且夫百世
以上百世以下而吾忽然思之不知其為何人也若切
[062-47a]
而指之曰爾則實有其人矣眀眀知其人之所在而寤
寐之展轉間於形聲一如百世以上百世以下之不能
卒合也者固宜其情之悲也且夫六合以内四海以外
而吾偶然思之不知其為何地也若遙而望之曰室則
實有其地矣眀眀知其地之所在而中心之繾綣隔於
山川一如六合以内四海以外之不能驟親也者固宜
其辭之迫也由是言也其所為如怨如慕者亦曾積日夜
以相求而扞格者無可奈何雖復終日而亦如是矣雖
[062-47b]
復終夜而亦如是矣葢持是長謝故人謂吾力竭矣無
能為也推是意也其所為如飢如渴者亦真廢寢食以
相尋而遼濶者卒無如何則不如其寢矣則不如其食
矣葢㡬欲風示天下謂前途渺矣無自苦也如是則思
㡬絶於天下矣曷為草木無情反能達其體物之微人
之相知顧莫極其縁情之用也宜夫子既刪之而復正
以已説也耶


  若但於詩詞描寫極工於論語紀載之㫖有何交涉
[062-48a]
文於命意落筆之先伏下節神脈恰又如題扣住不
漏下意是為神巧







[062-48b]









[062-49a]
  朋友之饋  一節      魏嘉琬


  君子有所不拜者觀於所拜者而見之也夫友饋非直
以為饋也取祭肉以規車馬而有以見君子之不拜矣
且夫拜饋之儀禮誠有之而君子獨不以行於朋友以
吾觀之君子亦何嘗不偶以行於朋友而正於其偶行
者之別有謂焉則轉以見其不行之為常此固不論物
之貴或賤也夫禮行於尊而朋友固但處其匹然禮要
於敬而朋友更以是為交夫遣使則拜受書則拜宜承
[062-49b]
饋必拜而顧未見君子之或一拜何也則將無謂薄物
乎哉推而貴之至於車馬可矣則豈無一當隆禮者哉
別而求之庶㡬祭肉可矣夫如是則亦有以指君子之
所或拜也夫如是則乃有以定君子之所不拜也有見
於不得不拜之故而所謂不拜車馬之義於此未可齊
觀則已置車馬在其外夫既置車馬在其外而當此之
適以車馬相貺者正宜追所拜以求不拜之因謂此可
權其義類也縱或是路車乘黄之贈其將震之乎有見
[062-50a]
於不容等拜之故而所謂祭肉則拜之義於彼已得專
施則祗於祭肉從其重既祗於祭肉從其重而此外之
不與祭肉為類者正可藉祭肉以眀不拜之辨謂彼自
別為凡例也茍不在致胙致福之條庸有異焉乎且吾
聞拜有頎乎其至者矣有頺乎其順者矣彼在祭肉分
哀逮敬又多乎哉拜車馬則容有不至者矣抑容有不
順者矣已不至且順也奚拜焉將曰是車馬而來者拜
之雖然非祭肉而來者不拜也是何也朋友則其貴矣
[062-50b]
良未見車馬耳車馬亦其貴矣正不盡朋友耳拜之斯
盡之矣不拜之所留者真亡於禮者之意厚也


  題義只重不拜車馬耳中間横插非祭肉三字此㝡
文法妙處然亦甚難安放時文或先提祭肉或車馬
祭肉平提俱不合法方孟旋文則通篇只發不拜車
馬末數語方補祭肉未免太趨易路文於入手不平
不倒以下拜與不拜合發雖字非字自然一一騰躍
原評


[062-51a]
  色斯舉矣  一章      方 舟


  聖心之時觸於物而有動焉葢人與物共遊於時之中
惟聖人知之而與之偕行故於雌雉重有感也且時也
者吉凶悔吝之所從生也失之者無所往而不危得之
者無所處而不安而吾獨怪夫人之有知而動與之左
也而吾獨怪夫物之無知而動與之偕也不觀夫鳥乎
色斯舉矣翔而後集雖知㡬之神不過於此矣以鳥之
與世無爭而自謂無患也而色將加之葢人心之多機
[062-51b]
而細微之物無不失其性也如此夫既不能不襲諸
人間而安有無人之地可以避色者哉一人之色之不
知一時之色之不見而舉將後其時而集將非其地矣
人人而察其色時時而伺人之色而集亦不得寧而舉
終無時息矣而鳥不然也方其色之既徵翔之未定而
目將擊焉而心將營焉而未舉之先既集之後志未嘗
不坦而情未嘗不暇也若是者何也時也不觀夫山梁
雌雉乎天地之間有一物則有一地焉以遊其生有一
[062-52a]
物則有一性焉以乘乎化此固天之所為也然而所取
之不多則無地而不可以足所動之不妄則無時而不
可以安此又物之所自為也天下紛紛孰是蕃其生而
安其性者乎以雉之無知而乃得從容於此焉不亦重
可歎哉時哉時哉夫子所以愴然心動也雖然山梁亦
雉之寄耳其來也固不知其所自而其去也亦不知其
所之嗅者不踰時而已作山梁不踰時而已空葢共者
之色不可掩而時固屢變而不膠於一者也大哉時乎
[062-52b]
進退存亡之理其孰有外焉者乎然以物之所長而人
不能與之爭者何也人以有知也而妄妄之至而暗乘
焉物以無知也而無妄無妄之至而眀生焉聖人有知
也而能誠故與時偕行而物亦不能傷也


  與時偕行之理只就物言不粘不脱品骨高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