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h0150 欽定四書文-清-方苞 (master)


[032-1a]
  天地位焉  二句      胡友信


  功用成於造化此體道之極也夫三極之道同出一原
者也天地位於中萬物育於和豈非自然之理哉且夫
人戴履乎天地胞與乎萬物則一身乃神明之主也而
有不位不育者皆吾不能盡道於其間耳彼天地無心
而成化無心之妙即中之所存也而吾未發之中實自
此得雖判形於天地而流通之機未始不潜孚於其際
也故君子能致吾心之中則澄然而静虛者預有以統
[032-1b]
天之元氣也凝然而貞静者預有以統地之元形也雖
不期天地之於我位而易簡成能自不爽其貞觀之度
清寕奠位自各循其法象之常天職生覆地職形載其
對待之位成列而不毁也天道下際地道上行其流行
之位相禪而不息也位上位下乾坤之故物也若不賴
於君子建中之功然至於三光明焉五嶽奠焉謂非成
位乎中者之有其人不可得也然則吾心之中其闢乾
轉坤之機乎而君子之所以務戒慎以立天下之大本
[032-2a]
者此也萬物並育而不悖並育之眞即和之所在也而
吾已發之和實與之通雖分形於萬物而應感之精未
始不流通於其表也故君子能致吾心之和則肫然其
渾厚者已立乎羣生之命也怡然而發舒者已毓乎羣
動之元也雖不期萬物之於我育而含氣之屬自各足
其生成之實有生之類自各完其保合之眞老有所終
幼有所養而鰥寡孤獨無不獲其所也形者自形色者
自色而昆蟲草木無不若其性也以生以息萬物之常
[032-2b]
理也若不賴於君子導和之力然至於民不夭札物無
疵厲謂非茂對其間者之有其人不可得也然則吾心
之和其陶鈞燮理之地乎而君子所以務謹獨以行天
下之達道者此也吁中和一理也天地萬物一體也未
有中而不和未有天地位而萬物不育者也體道君子
當於㑹通焉得之


  布局宏濶理足氣充在稿中為極近時作然實非淺
學所易造也


[032-3a]
  及其至也  二句      胡友信


  中庸極著道體而天地將為昭焉夫道體無窮以言乎
天地之間則備矣然非知道者孰能見之哉此惟子思
子能見之亦惟子思子能發之也意以為天地未判而
道存於其間矣天地既判而道列於其間矣是故夫婦
之可以與知者自其可知之一端言之也若以夫婦之
可知達之於聖人之所不知而推極其寥廓之量夫婦
之可以與能者自其可行之一端言之也若以夫婦之
[032-3b]
可能達之於聖人之所不能而窮究其發見之眞則仰
以觀於天文而晝夜上下莫非煥發其精神俯以察於
地理而南北高深莫非錯綜其變化有形者所以形其
形也有色者所以色其色也有聲者所以聲其聲也昭
然而顯者與目謀而以吾身出入於其間無徃而不得
其鳶飛魚躍之境也有無形者未始無形也有無色者
未始無色也有無聲者未始無聲也淵然而寂者與心
謀而以吾身俯仰於其間無往而不遊於鳶飛魚躍之
[032-4a]
天也在仁者見之莫非仁在知者見之莫非知糟粕土苴
非棄物也自賢人觀之莫非敎自聖人觀之莫非性幾
微易簡皆至德也故萬象森然吾嘗於吾心得之也而
今何者不在於天地萬物皆備吾嘗於吾身得之也而
今何者不列於兩間道之費也葢如此


  精理不窮却止是結上文語 此章固是説道體須
知是從體道之君子心目中看出惟此文得解


[032-4b]









[032-5a]
  鬼神之為德  一節     方大美


  以鬼神言道而知其非隱也夫莫幽於鬼神而觀其為
德之盛如此則索隱者可以息矣中庸引夫子之言謂
夫自有天地以來坱然太虛未嘗止息而彌綸乎宇宙
者孰為之乎鬼神為之也是故溺於虛無者不可以言
鬼神凡日星之所以著江河之所以流昭然於俯仰之
際者皆是也渉於怪異者不可以言鬼神凡萬類之變
蕃一事之作止紛然於日用之間者皆是也盛矣哉其
[032-5b]
為德乎原其德之體則根乎天地隂陽之性存焉陽之
氣一至而生育長養者不知其所以然隂之氣一至而
斂藏退息者不知其所以然蓋至健至順之性有自然
而不容强者夫是以無為而成化也究其德之用則感
於屈伸動静之機乘焉當其氣之伸而富有日新者其
發不可窮及其氣之屈而空虛無用者其積不可竭蓋
一徃一來之機有相推而不能已者夫是以錯出而有
常也使天地間一息無鬼神則所為鼓其出鼓其入者
[032-6a]
孰効其功而覆載生成何以無偏而不舉之處使人事
中一息無鬼神則所謂迭而起循而生者孰為之宰而
廢興成毁何以有動而必應之機是故焄蒿悽愴其偶
出為靈奇者在衆人皆見為非常而不知止此理之發
著震動恪恭以致嚴於屋漏者在聖人實見其情狀而
無時非天命之流行其德之盛也乃其理之實也然則
鬼神之德即中庸之道而何容索之於隱哉


  經子之奥㫖儒先之精言皆具其中尤難者實發德
[032-6b]
之盛而不犯下文








[032-7a]
  舜其大孝也與  一章    萬國欽


  聖孝之大一德之所致也夫諸福咸備事親如舜至矣
非有聖德孰能受命而臻此乎且帝王之孝與士庶不
同人莫不以為天之所助而不知聖人之事親即其所
以事天者蓋亦有人道焉何也古今之言孝多矣而以
大稱者其惟舜也與繼徃開來既已躬上聖之德矣而
且貴為天子尊莫尚焉撫有四海富莫加焉以之追崇
享宗廟矣以之垂裕保子孫矣此豈不塞乎天地通乎
[032-7b]
神明位與禄而並隆名與壽而俱永耶受命之符可以
見矣然非天之私厚於舜也亦非舜之私受於天也栽
培傾覆天於凡物皆然而况於人乎且詩有徴焉謂假
樂而宜民宜人紀顯德也謂受禄而保佑申之紀成命
也其承藉也厚則其收效也必巨其凝聚也固則其發
祥也必長大德受命徃徃如是又何疑於舜乎是故德
之大者所以成其孝之大也彼不論其本末而㮣謂舜
以天下養也天與之過矣


[032-8a]
  全用漢人筆意直將題目作本傳而以文為之論賛
遂於制義常格之外得此奇觀原評


  章法之轉運氣脈之灌輸如子美七言古詩開闔斷
續奇變無方而使讀者口順心怡莫識其經營之迹





[032-8b]









[032-9a]
  故大德  二節       呉 黙


  申聖德之備福見天道之無私夫諸福之臻天以厚大
德而豈私也則栽培之天足鏡已今夫天人之際抑何
符契不爽也德不虛隆福不虛附而世徒見帝王之孝
以為偶際其盛者則未知天之所以厚聖人與聖人之
所以厚於天也夫昊天無私惟德是私而舜有聖人之
德所謂大德者非乎當是時上有放勲之澤豈不足以
留未厭之天心下有岳牧之賢豈無足以當簡在之新
[032-9b]
眷而天獨挈所謂禄位名壽者以畀之舜舜亦若辭而
不得者凡以大德之故也故耕稼之夫一旦可據之君
公之上而糗草之食一旦可極之鼎養之供然且百姓
為之謳歌年所為之多歴諸福之物無不畢至者以為
致之自舜乎而駢臻輻輳又在天矣以為畀之自天乎
而昭格凝承又在舜矣舜非有私於天而不能不私於
因材之天天亦非有私於舜而不能不私於栽培之舜
吾蓋以生物之理驗之而信德福相因之機有必然也如
[032-10a]
以吉祥為偶至之物而無闗於善積之慶盛德為躬修
之理而無與於發祥之基則天之生物亦何所不篤亦
何所不培而獨不能不覆乎其傾者哉惟天無私物而
培者不為恩傾者不為怨亦惟福無私人而與者非偶
值膺者非倖得有舜之德獲舜之福以成舜之孝也夫
誰不宜


  曲折巻舒筆力矯健 自萬厯己丑陶石簣以奇矯
得元而壬辰踵之遂以陵駕之習首咎因之其實丈
[032-10b]
章之變隨人心而日開於順題成局相沿已久之後
變而低昻其勢疾徐其節亦何不可信能以經傳之
理為主順逆正變期於恰適肖題乃為變而不失其
正至於任意武斷㮣用倒提故為串插於題則有字
而無理於文則有巧而無氣纎佻譎詭邪態百出亦
不得盡以為創始者之過也原評



[032-11a]
  父為大夫  八句      湯顯祖


  葬祭之逹於大夫士者惟其分而已蓋禮縁生死之情
而分以為節也此周公所以定葬祭之法而示天下之
為士大夫者且禮以終始人道之節而屈伸其無已之
心其分莫明於葬祭葬者藏也所以藏而安之也不於
其分則不安祭者食也所以食而享之也不於其分則
不享忍親於不安不享者非孝也於是乎有制焉今夫
葬用爵生乎由是死乎由是者所以之死也祭用禄不
[032-11b]
及其生猶逮其死者所以之生也是故諸侯而世其貴
也有諸侯之禮相世焉必不肯降而自卑庻人而世其
賤也有庶人之禮相世焉必不敢引而自尊然則周公
之所以别嫌疑也必於大夫士矣故葬以大夫祭以大
夫父子世為大夫者而後可也使父為大夫而子則士
焉則葬以大夫之禮而貴者無失其貴祭以士之禮而
賤者無失其賤何者爵隆則葬從而隆大夫卒於其官
有加禮焉非故引而進之也禄薄則祭從而薄士得考
[032-12a]
其大夫有常食焉非故禴而用之也若曰子以父貴而
若世官然者以舉非爵之祭敢乎哉葬以士祭以士父
子世為士者而後可也使父為士而子則大夫焉則葬
以安士之常而難為上矣祭以安大夫之常而難為下
矣何也死者之爵命於君君在斯為之臣而非敢以賤
事其親也生者之禄出於子父在斯為之子而非敢以
所貴事其父也若曰父以子貴而若追王然者以舉非
爵之葬敢乎哉由是觀之則天下之為父子者定矣天
[032-12b]
下之為大夫士者安矣然後為法守而葬與祭皆得矣
然後為情盡而生與死皆無憾矣


  盡用孫百川原文獨補出諸侯庶人二義遂據百川
之上矣可知絶好文意只在本章白文中也原評


  太史公増損戰國䇿有髙出於本文者非才氣能勝
以用心之細也此文之過於孫作亦然



[032-13a]
  郊社之禮  一節      胡友信


  中庸兩舉聖人制禮之大而推其裕於治焉夫禮者王
道之精也明乎武周之制禮而天下有不易治也哉今
夫道莫大於孝孝莫至於武周觀武周盡孝之事而王
道其易易矣何則昔周之先王祭封内山川而已至於
武周則天子為能享帝矣故當其時也有圜丘方澤之
位有燔柴瘞埋之享而禮行於郊者所以父皇天而祭
乎天母后土而祭乎地也昔周之先王祭五世之主而
[032-13b]
已至於武周則天子為能享親矣故當其時也有五年
四時之舉有合祭特祭之儀而禮行於禘嘗者不惟等
而上之以至於祖又推而極之以祀其始祖之所自出
也夫郊社者在後世行之若常典耳殊不知當其制禮
之初一出自仁人無窮之心而規為措置固萃吾周數
百年之精神心術以展布於儀文者也明乎此禮則天
下之禮無不明矣夫禘嘗者在後世遵之若餘事耳殊
不知當其義起之初一出自孝子無窮之心而制度文
[032-14a]
為固㑹吾周家數十王之道德神化以詳明於度數者
也明乎此義則天下之義無不明矣故明此於南面即
武王之所以為君也雖宰制天下其事非易能者然即
武王之所以制禮者而㑹通之則知之無不明處之無
不當自一身而措之於四海廓如也明此於北面即周
公之所以為相也雖佐理天下其事亦非易能者然即
周公之所以制禮者而㑹通之則推之無不凖動之無
不化佐一人以施之於四海廓如也治天下不猶視諸
[032-14b]
掌之易乎


  不假鋪張而典制詳核無事鈎深而義理明著所以
淡而愈㫖約而彌該者由其精氣入而粗穢除也






[032-15a]
  動則變變則化        張魯唯


  誠至於動而其機神矣夫誠未有不動者也而變而化
因之矣致曲之功可緩哉且天地之化成於無為乃參
賛之功又實有其事何也無以為之而有以動之故也
誠則無不動動則無不神矣故致曲者亦第患不誠耳
業已誠而至於動矣則我之合天下而相鼓舞者是即
已之性盡也天下之隨我而相祓濯者是即人物之性
亦盡也寜復有常可安有故可守而不去其濡染之累
[032-15b]
又寜復有聲可尋有色可象而不返其性命之初吾見
忽而有所感觸焉即忽而有所改革焉覺耳目為之一
新心志為之一易也至問耳目之何以新而心志之何
以易則感者應者俱無意也吾見俄而無不感觸焉即
俄而無不改革焉覺風俗之汚而隆世運之今而古也
至問汚隆之何以升降今古之何以循環則有故無故
兩莫測也故夫至治之世天地若變而清寧誠能動天
地有如是乎然清寧亦天地之常天地不自知其變也
[032-16a]
上忘乎覆下忘乎載求其位之者而已化矣又觀茂對
之世萬物若變而繁殖誠能動萬物有如是乎然繁殖
亦萬物之常萬物不自知其變也鳶飛戾天魚躍於淵
求其育之者而已化矣是何也動有機焉機動而囿於
機者無不隨是即所為變也猶有方隅未變則機相待
耳動未有不變者也變有候焉候變而乘於候者不自
覺是即所為化也猶有幾微不化則候未至耳變未有
不化者也致曲者致其所以動之者而已矣


[032-16b]
  動變化相因處變與化辨别處一一疏得明確








[032-17a]
  動乎四體          黄汝亨


  即四體觀道而動可知矣夫道無在不形者也動則幾
生故至誠前知之蓋不動而變者誠也隨動而見者亦
誠也誠則形矣如國家之妖祥如蓍龜之吉凶固可逆
而知矣我以形論之四體囿於造化之中而物焉者之
不能為化也以道觀之四體具有造化之撰而神焉者
之不能秘藏也當其未動不感不應聚於無為之先當
其有動不疾不徐兆於不言之喻愚不肖者動之為妄
[032-17b]
形而間或以一念之凝有安舒泰寜之象焉愚不肖不
知也以誠之未嘗或絶也賢知者動之為德機而間或
以一念之惰有輕浮儇佻之象焉賢智不知也以誠之
不容稍假也蓋四體者官之所止而動則神行神行則
官不得不從而順逆判於俯仰之際四體者氣之所布
而動則志壹志壹則氣不得不隨而得失著於静躁之
間故六合非廣四體非狹天地非大吾身非小千載非
遥一念非近静則俱閉鬼神莫知動則俱開吉凶先見
[032-18a]
故誠者天之道動者人之情也以人觀天以情觀道故
至誠可以前知也豈别有退藏之秘揣摩之術哉


  賢智愚不肖皆有猝然之動方是機兆之萌神行官
從志壹氣隨於所以動之理實能見得故言簡義精
後雖有陳大士作不能相掩




[032-18b]









[032-19a]
  誠者自成也  一章     顧憲成


  中庸原人之當誠而推能誠之妙焉甚矣誠之切於人
也成已成物於是乎在而君子可不務哉且誠也者道
之所自來也其原出於天而吾之心則具之矣其用及
於物而吾之心則統之矣誠之者於此有一貫之全功焉
夫誠非他也吾性之實理也人之所以自成也而道非
他也率性之妙用也人之所當自道也嘗觀諸物矣盈
天地間皆物也以誠始亦以誠終盈天地間之物皆誠
[032-19b]
也無是誠則無是物誠之所係大矣是故君子貴焉反
而求之務得其所本然不敢虧也率而由之務盡其所
當然不敢虛也夫如是則誠矣誠則可以成已可以成
物而措之其皆宜矣君子何以能然乎成已之謂仁仁
者吾性誠復之德而即無私之知也成物之謂知知者
吾性誠通之德而即有覺之仁也是合外内之道也君
子而進於誠則我之同於物者夫固有以實體之矣由
是而以時出焉而錯綜斟酌無施而不中也非意之也
[032-20a]
彼其所為自成者固然也物之同於我者夫亦有以兼
體之矣由是而以時運焉而張弛操縱無徃而不當也
非擬之也彼其所為自道者固然也能誠之妙蓋至此
哉君子由己以騐諸人而思其效之不可誣因人以反
諸已而思其功之不可諉信當以誠為貴矣不然其不
流於無物者幾希


  此章言人道自當以誠之為貴句為主前原其始後
竟其用文能宛轉關生無所不入原評


[032-20b]
  理路極清文境極熟故運重如輕舉難若易節拍間
自有水到渠成之妙







[032-21a]
  愚而好自用  一章     張以誠


  不倍之義盡之尊王而已夫合德位時三者之謂王而
人又誰敢倍之觀於孔子之從周益信矣且惟王盡制
惟民從之此齊民所能也而何必修凝君子乃稱不倍
哉蓋不倍禮樂者其能作禮樂者也能作而不敢作焉
之謂不倍也故愚賤生今不必並值也有一於此即當
守為下之分德位與時無可偏重也缺一於此即不可
操制作之權而茍自用焉自專焉反古焉皆明哲保身
[032-21b]
之君子所不敢出也何也議禮制度考文天子事也以
天子為之則德以位尊而創制立隆可為天下寡過非
天子為之則德以位詘而亂法干紀適為一已召災故
今之天下非皆愚也非皆賤也非無熟於典故可裨當
今也而車書一統倫物大同甚至繼體守文之主猶謙
讓未遑而明聖顯懿之士猶奉法恐後則以有位無德
有德無位總之未離乎愚賤而不敢身為倍也設使下
可以倍上則莫如孔子矣下可執古之禮以倍今之上
[032-22a]
則莫如孔子之於夏商矣然而素王之損益可兼三統
而垂憲而時王之法制必釋二代以從周兢兢焉自附
於同軌同文同倫之民也則夫德非孔子而制非夏殷
者又烏敢妄議於一統之世哉蓋君子究心經曲自盡
吾德性之蘊而持以抗衡明聖即為無忌憚之小人上
下古今自盡吾學問之功而因以取戾明時豈為善保
身之君子故不倍之義粗之為齊民之遵路而極之為
孔子之憲章信非修凝君子不足與於斯矣


[032-22b]
  將不倍緊貼修凝君子而以孔子為之指歸胸中有
此主張所以因題制勝一字不遺一筆不亂雄奇渾
灝之氣勃勃紙上原評






[032-23a]
  雖有其位  一節      胡友信


  位與德而偏隆均非作者之分也夫制作天子之大事
也徒位則病於無德徒德則病於無權豈得而偏與乎
哉今且自我周推之自王天下以來六七百載矣由上
而觀則天下未嘗無天子由下而觀則天下未嘗無聖
人若之何而三重之道至今㒺弗同也蓋亦惟制作有
大分耳彼天王為紀法之宗則位誠制作之不容己者
也然亦有不專在於位者故雖乾綱獨攬而或神化未
[032-23b]
足以宜民鼎命是隆而或中和未足以建極則是有天
下之正統而道統不與存焉雖未必皆愚茍非作者之
聖要亦愚之流也是必於可以自專之中存不敢自用
之戒禮雖欲作也而所以治躬者恐不能與天地同節
所以安上治民者一惟先王之文物而已樂雖欲作也
而所以治心者恐不足與天地同和所以移風易俗者
一惟先王之節奏而已襲禮沿樂雖非帝王之盛節而
帝範王猷賴以不墜則不疚於帝位者亦庶幾矣不然
[032-24a]
則愚之弊可勝言哉惟聖人識禮樂之情則德誠制作
之不容己者也然亦有不專於德者使或聰明雖裕而
身非元后之尊學術雖𢎞而位非大寳之貴是有天下
之道統而正統不與存焉雖未必皆賤而茍非南面之
尊要亦賤之屬也是必負可以自用之具存不敢自專
之心禮固能作也而天王之德行在焉懼其有所瀆也
而所以别宜居鬼者亦惟率履之而已樂固能作也而
天王之德輝在焉懼其有所僣也而所以敦和率神者
[032-24b]
亦惟遵守之而己遵道遵路雖非大聖人之作為而國
度王章守而勿失則不倍於下位者亦庶幾矣不然則
賤之弊可勝言哉


  體大思精理眞法老而古文疎宕之氣先正清深之
韻不可復見矣作者所以不及歸唐以此




[032-25a]
  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    胡友信


  聖人不顯其敬而天下化成焉蓋敬者天德王道之本
不顯其敬而敬純矣天下有不化成者哉此子思自下
學立心之始而究其極也意謂道有至極學有全功吾
嘗詠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詩而得君子為已之極矣
彼其奏格無言猶有存敬之心民勸民威猶有化民之
迹而君子為己之心未已也是故君子自内省之誠積
而入于神明之域馴敬信之念退而藏於淵黙之衷惕
[032-25b]
厲固所不存而齋戒亦所不事矜持固所不作而兢業
亦所不知天命人心渾為一機而無思無為者忘于己
若啟若翼者忘于天修身立命之原誠有鬼神不得而
析其幾者矣天德王道融為一源而沖漠無朕者不為
無日出萬幾者不為有敬天勤民之本蓋有造化不得
而洩其秘者矣由是神之所存化必達焉而天下咸囿
於不言之信德之所及業必究焉而天下黙成其不戒
之孚陶鎔于禮樂之中而其相揖讓也非為名分相歌
[032-26a]
詠也非為性情熙熙然各通于聖人之性而莫之知也
漸磨于刑政之外而其為善良也非出于感悟無頗僻
也不待于栽成陶陶然相遇于聖人之天而莫之識也
君無可稱之迹民無可歸之功朝無頌聖之臣野無歌
德之俗此之謂中和此之謂位育至此則無幾之可知
而君子為己之能事畢矣


  摹篤恭深至摹天下平神奇原評


  刻摰之思雄古之氣非獨入理深厚并與題之形貌
[032-26b]
亦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