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h0150 欽定四書文-清-方苞 (master)


[030-1a]
  先進於禮樂  一章     鄧以讚


  聖人述時人之論禮樂而因自審於所從焉蓋禮樂惟
古為得中也夫子惟用中而已矣而肯徇乎時好耶想
其傷今思古之意曰天下有可以徇世者雖與俗從之
而不以為同有可以自信者則違衆從之而不以為異
吾兹有感於禮樂矣彼禮樂者先王制之後世從之初
何有於進之先後也自末流漸遠於是有先進之禮樂
焉彼以誠慤之真而飭人文之賁蓋誠獨得其中者矣而
[030-1b]
時之人昧於制作之本乃反目之以為野人野人云者
謂其不足以侈天下之觀聽也自先制既隳於是有後
進之禮樂焉彼以文物之華而掩忠信之實蓋誠至於
失中者矣而時之人眩於侈靡之習乃反目之以為君
子君子云者謂其有以新天下之耳目也夫即時人之
論則其禮樂之用必從後進而不從先進明矣然文質
彬彬然後謂之君子使其誠是也則正吾之所願見者
也而今之獨勝於文果可謂君子乎吾固不敢以必從
[030-2a]
也質勝其文然後謂之野人使其誠是也則亦吾之所
深病者也而古之適得乎中果可謂野人乎吾則不敢
以不從也用之為己則以之治躬以之治心所願為從
周之民者此也雖舉世非之亦不願也用之治人則以
之定志以之平情所願為東周之治者此也將與世反
之而不辭也蓋寜有野人之議而不敢使實意之漸微
寜無君子之名而不敢使繁文之日勝此固吾之所自
審乎吁觀此而夫子之慕古者意亦深矣


[030-2b]
  矩度不失尺寸氣味深恬囂張盡釋 以中字作眼
尤有歸宿與程文先透質字同是精神結聚處原評







[030-3a]
  非禮勿視  四句      鄒德溥


  聖人於大賢詳示以己之當克者焉葢視聽言動本乎
心者也於其非禮者克之而仁無遺藴矣乎夫子語顔
淵以克復之目也意曰天下未嘗有心外之感也為仁
者安能遺感以事心哉隨其所感而無失其心之則焉
如是而已矣葢自物之感於心也而所謂視聽言動者
縁心而起矣是心之所不能無也自心之涉於感也而
所謂非禮者縁視聽言動而起矣是心之所不可有也
[030-3b]
心之神常聚於目而使非禮之色入之可乎吾舉吾之
視而歸於禮毋使非禮者得而淆吾視也以是養其所
以視者也心之虛常通於耳而使非禮之聲入之可乎
吾舉吾之聽而歸於禮毋使非禮者得而淆吾聽也以
是養其所以聽者也天下未有言而不出於思者吾懼
言之失而因累其所以言者也則於言之非禮而禁焉
要使言與禮俱斯已矣天下未有動而不出於謀者吾
懼動之失而因累其所以動者也則於動之非禮而禁
[030-4a]
焉要使動與禮協斯已矣天下之物日與吾心交而常
以其心宰之故物至而心不累吾之心日與天下之物
交而常以其理御之故物化而理自融其斯以為仁乎
葢惟視聽言動之用在己故可以決為仁之機惟視聽
言動之感通乎天下故可以必歸仁之效囘也毋亦是
務哉


  清切簡質隆萬中説理文字難得如此明淨者


[030-4b]









[030-5a]
  樊遲問仁  一章      郭正域


  聖人發仁知合一之理而帝王之道足徴矣夫知之與
愛其用相須也舉錯之化帝王有行之者而何疑於聖
人之言乎且夫以仁而言仁一道也以知而言知一道
也合仁知而言仁知共一道也固有相為用而不相妨
者樊遲之問仁也夫子以愛人告之夫以愛言仁似勿
論其知與不知而皆在兼愛中矣是言仁而難以言知
也遲之問知也夫子以知人告之夫以知言知似勿論
[030-5b]
其愛與不愛而皆在甄别中矣是言知而難以言仁也
宜遲之未達也夫子復以舉錯之化告之夫所舉在直
而舉世皆直道之民所錯在枉而舉世無枉者之行此
其所以當舉而當錯者孰知之也所以化枉而為直者
又孰使之也夫子言知而仁己寓矣乃遲之未達猶故
也故子夏因其問而嘆曰富哉言乎夫子之言帝王之
道也舜有天下欲盡天下而仁之而舉一臯陶不如臯
陶者逺矣舜其有以使之乎舜使天下為仁而當時稱
[030-6a]
舜者不獨以其官人之知矣湯有天下欲盡天下而仁
之而舉一伊尹不若伊尹者逺矣湯其有以使之乎湯
使天下為仁而當時稱湯者不獨以其敷求之知矣此
其合衆人而選之擇一人而用之若是其知人也而何病
於愛為天下舉一人而使天下皆為仁若是其愛人也
而何病於知信乎仁知之相為用也


  因首節仁知分舉故開出未達以下半章若將合一
之理預透在先則下文俱成贅語矣循次合節疏通
[030-6b]
開解猶有先民之遺








[030-7a]
  禮樂不興  二句      鄧以讚


  即刑罰之所以失中而知禮樂不可廢也蓋刑罰係于
民生甚重也以禮樂廢而不中君子能不求其端哉夫
子意曰政有相因敝有必至名之不正也其漸之敝可
一二道哉禮樂所以飭治刑罰所以懲奸皆政之大也
然惟極辨之朝欽恤于五用亦惟大順之世盡心于一
成兩者相反而相為用也今以名之不正至于禮樂不
興也是品式之等差所謂取象于卑髙者皆壊而不飭
[030-7b]
聲氣之流動所以幽賛于剛柔者悉敝而不修夫禮序
也序之反為紊即無所不紊而刑罰之用亦顛倒而不
得其平樂和也和之反為乖將無所不乖而刑罰之施
亦暴戾而不得其理非有以整齊其型範而幾民之興
行不能也既陷于無知又以恣肆之身臨之將不嚴天
威不敬民命惟慿其意周内之而已矣安望其中倫而
絶無偏倚乎非有以蕩滌其邪穢而希民之向方不能
也既干于文㒺又以慘刻之心繩之將疾痛不相関死
[030-8a]
生不加恤惟任其意文致之而已矣安望其中則而盡
無低昻乎獄之為條煩而難稽刑之屬數千罰之屬亦
數千非嫺于節文而平于好惡必不能有倫有要而詳
其麗于法之中不詳其麗不中也獄之為情變而難盡
或上刑而適輕或下刑而適重非觀于㑹通而融于拘
攣必不能惟齊非齊而權其比于法之外不權其比不
中也要之出乎禮即入乎律降典與播刑非二物也故
禮之壊也其究即刑之濫也喜之中節為和怒之中節
[030-8b]
亦為和用樂與用刑皆此心也故樂之崩也其究即刑
之淫也吁由此而正名之宜先豈不深切著明哉


  禮樂刑罰交闗處洞徹原委剖析精詳其理則融㑹
六經其氣則浸淫史漢其法則無所不備也





[030-9a]
  君子和而不同        黄洪憲


  論君子之與人同於道而已矣夫和者天下大同之道
也惟其道而不惟其情此君子之和所以不為同也與
且夫天下無不同之道而有不同之情道相濟然後和
情相比則為同和雖未嘗不同而非即以同為和也幾
微之際心術判焉吾觀君子之與人誼非不親也而所
孚者道于情不貴茍而合交非不篤也而所協者義于
物不容詭而隨同寅協恭非以樹黨也天下國家之事本
[030-9b]
非一人之意見所得附和而强同者惟平其心以待之
而已矣和出于平而又何比焉合志同方非以植私也
天下萬世之道本非一己之私心所能任情而强和者
惟公其心以應之而已矣和生于公而又何徇焉内不
見己故于人無所乖而不必在人者有以同乎己外不
見人故于己無所戾而不必在我者有以同于人非其
道也獨見獨行舉世非之而不顧雖或不諧于衆實則
相濟以為和耳此君子之所以不同也其心與迹易知
[030-10a]
也如其道也公是公非與衆共之而不違即使自混于
俗不過順應以為和耳此君子之所以和而不同也其
心與迹難知也蓋和則未始不同而非有心于求同不
同若不可語和而實所以成其為和世固未有一于同
而終能成其和者也此君子之交所以無外和而中離
始同而終異也


  於和同互異處確有指歸君子心事學術全身寫出
文亦純粹無疵
[030-10b]









[030-11a]
  子問公叔文子  一章    陶望齡


  時人之擬大夫皆過聖人終於不信也夫不言不笑不
取非人情也而如賈之所稱則又過矣夫子安得而信
之且夫論人於春秋之世或可以幾廉静而未可以語
時中可以邀世俗之虛稱而未可以逃聖人之藻鑑公
叔文子衛之良也吾觀其大槩蓋沈静廉潔士哉何世
之人迹其沈静而遂以為不言不笑也迹其亷潔而遂
以為不取也夫子以為過而問之公明賈公明賈亦已
[030-11b]
知告者之過而其言之過也乃彌甚人曰不言賈則曰
夫子時然後言而人不厭其言視不言抑又難矣人曰
不笑賈則曰樂然後笑而人不厭其笑視不笑抑又難
矣人曰不取賈則曰義然後取而人不厭其取視不取
又難之難矣夫言笑辭受之間人情皆不能無文子而
人乎吾固知其不免也言笑辭受之節非聖人皆不能
中文子而猶夫人乎吾又知其不盡然也充積未盛者
難與隨時故談時中於曲謹之士則大而無當發見非
[030-12a]
時者易以起厭故稱不厭於清修之士則誣而失真夫
子心知其過也乃曰其然豈其然乎蓋溢美之言不敢
輙信而為善之文子又未敢輕訾而直議之也此以知
天下惟時措為最難論人者未可以易而許人學道者
不可以難而自阻


  㸃化題面手法靈絶更有峭勁之氣遊盪行間



[030-12b]









[030-13a]
 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  一節


  孫愼行


  大夫舉其臣於國可為賢矣夫僎固家臣也非文子之
薦則烏能與之同升哉且昔春秋時大夫蓋世官也其
有家臣而為大夫者則得僎焉其有舉家臣而為大夫
者則得公叔文子焉夫人情未有不忌人之賢者也即
賢也未必不慕樹人之名而益私門之黨即賢之可為
公用也又未必不䝉入朝之嫉而防逼己之萌若是則
[030-13b]
僎亦竟以家臣老而已矣乃今業為臣役俄然得以大
夫顯焉屬在臣僚俄然得與大夫偕焉文子蓋愛士而
不隱也官天位而莫之敢奸也然而以卑簡之臣得自
致於君卿之佐則僎亦榮矣僎蓋懐能而不終屈也遭
遇合而得自通也然而以私家之屬竟能收其公輔之
材則文子亦榮矣當是時文子若忘乎僎之為己臣僎
亦不以臣之賤而有愧顏以舉我之恩而有德色也天
下固不非其臣之驟進亦不以大夫之貴自等家臣而
[030-14a]
為文子恥也夫君之患常在賢能壅於下而公庭虛於
上士之患亦常在當途者擅事要於前而賢能者抱怨
閔於後賢如文子則人臣之義止於此矣夫子曰可以
為文矣


  古文之妙全在提筆折筆提筆得勢則波瀾層叠折
筆有情則文勢蓄聚試於此等文參之原評


  文以神韻别雅俗不必有驚邁之思而溶漾紆餘自
覺邈然絶俗
[030-14b]









[030-15a]
  人無逺慮  一節      劉一焜


  聖人啟人逺慮而深惕之焉夫憂不自生也慮不逺而
憂近矣可無惕與今天下皆忽於慮之方萌而震於憂
之己集此未觀夫逺近之機而闇於憂之所自來也夫
慮生於不泄邇之一念而其精神常運於不見不聞之
表圖之若至邇而其及也逺憂生於不慮逺之一念而
其胚胎遂伏於可見可聞之中忽之若至逺而其來也
近億兆人之命懸於堂上有如泄泄焉不為億兆人慮
[030-15b]
則此因循玩愒皆所以隂釀釁端而為堂上不可測之
變也雖憂之來非必戸庭之咎而其卒然出於不意若
蕭牆肘腋矣千百年之計起於目前有如懵懵焉不為
千百年慮則此鹵莽滅裂皆所以潜伏禍機而為目前
不可禦之災也雖憂之成必非朝夕之故而其忽然發
於莫支若瞬息眉睫矣蓋天下非有天行不可易之數
而皆以人情物理事勢為之端唯失於未兆易謀之初
而昧於積重難反之際故蘊而成其憂亦無有卒來不
[030-16a]
可禦之憂而皆以安危利菑樂亡為之漸惟欲蔽於可
以有為之日而禍發於無可奈何之時故舉而謂之近
吁人能逺慮可無憂矣


  一氣披靡而下題竅盡解其古淡磅礴處大類歸震
原評


  出語皆掐胸擢胃可為肥皮厚肉之藥石



[030-16b]









[030-17a]
  吾之於人也  一章     王堯封


  聖人志盛王之道而以公論自附焉甚矣聖人志在三
代之英也無毁譽而自附于盛王之直道蓋有用行之
遐思哉夫子意曰直道在人無古今一也自代升降而
道汚隆始謂民心不古而所以行之者亦異矣吾之於
人也而敢然乎哉彼稱人惡而損其眞謂之毁毁非直
也吾誠不能隱人惡然于誰而毁乎揚人善而過其實
謂之譽譽非直也吾誠不能掩人善然於誰而譽乎即一
[030-17b]
時之獨見或襃善于未成而逆異日之所臻必盛名之
能副則譽且無之而毁何有焉若是者吾誠不能枉斯
民之是非而以不直行之矣乃斯民之不可枉也豈自
今日始哉夏后殷周以來其撫世者非一君而蕩平正
直之道其循行者如一日賞不當善雖聖王無以勵俗
而今此善善之民所不可枉其公是者固即三代之世
所以秉至公而爵賞之民也吾方期與之追盛治焉而敢
以譽行與罰不當惡雖聖世無以服人而今此惡惡之
[030-18a]
民所不可枉其公非者固即三代之時所以奉無私而
刑威之民也吾方期與之躋大猷焉而敢以毁行與夫
何三代行之則直道見諸實事而世方隆沕穆之風吾
今行之則直道托諸空言而人且滋毁譽之議然吾終
不敢謂斯民之不可以古治治也


  空明澹宕清深而味有餘粉澤為工者當用此以滌
濯之


[030-18b]









[030-19a]
  吾之於人也  一章     馬 慤


  聖人以直道待天下以民心之本直也夫聖人之好惡
與天下為公者也而況民心之本直焉又何以毁譽為
哉宜其有感而言之也且夫士君子生三代之後嘗恨
不得挽頽風囘古道而幸有古之遺直在焉則亦甚無
樂乎枉而行之也吾嘗思之毁之名古未有也起於惡
之不直也譽之名古未有也起於好之不直也是非失
而為愛憎愛憎流而為毁譽吾方傷之而又誰毁誰譽
[030-19b]
乎然惡不可過好亦不可過故譽或有之而試又先之
矣夫無毁無譽豈不稱直道哉而是道也起於匹夫匹
婦之獨覺而天下為公成於累世聖王之培養而萬古
不易朝廷之上以直道為政敎而賞罰明今非其時矣
而禹湯文武之遺化在焉是斯民之所服而習者也何
可欺也閭巷之間以直道為論議而美刺備今非其時
矣而忠敬質文之餘俗在焉是斯民之所淪而浹者也
何敢枉也蓋生理本直而挽人心以從古難責待敎之
[030-20a]
凡民聖王不興而執古道以御今願俟從先之君子此
固吾所以無毁譽之意乎


  遒古而波折自曲簡練而規模自宏原評






[030-20b]









[030-21a]
  吾猶及史之闕文也  二句  顧天埈


  聖人遡所見於世者而慨深矣夫史闕文馬借人事皆
微淺而夫子以及見為幸而慨世何如哉意曰世道盛
衰之變蓋人心由愼而之肆由公而之私也然衰而未
極不無盛世之遺焉吾於今日唐虞夏商邈矣并不復
識文武而夢周公矣閒居歲月之邁而竊憶我生之初
其習尚風俗猶美也其習尚風俗之美猶記一二也作
史者豈以襲故乎而毎闕夫文焉有馬者豈以市德乎
[030-21b]
而毎借於人焉任其意見史可易也而弗敢也凛凛焉
留其疑以昭萬世之信而國無作聰明之君子及觀里
閈間大抵不挾以自私如借馬之事時有也而相承於
敦龎之雅依然昔矣逞其文采史可飾也而弗敢也兢
兢焉小其心以隆一代之實而朝鮮無忌憚之小人及
觀田野間大抵不吝以便物如借馬之類不乏也而相
趨於長者之行藹然古矣想文武之造周也重令典而
養太和所以創垂者隆雖數百年來先猷已逺而浸潤
[030-22a]
未息當此際也天下有人焉急補救之一旦東周可幾
也想周公之造魯也右老成而崇忠厚所以培植者長
雖數百年來餘休漸替而被服未冺當此際也魯國有
人焉亟維持之一旦至道良易也不意相去幾何時而
今則亡矣今且如此後可勝言哉


  正嘉先輩皆以義理精實為宗蔑以加矣故隆萬能
手復以神韻清微取勝其含毫邈然固足以滲人心

[030-22b]









[030-23a]
  知及之  一章       呉 黙


  聖人於知及者而責以仁守之全功焉夫道以仁守極
於動民之禮斯全也必如是而後為眞知也已嘗謂學
者不患識見之未融而患體驗之未至善體驗者出身
加民其精神無所不貫故稱全德焉由今觀之世有大
知固未有不兼乎仁者也學有眞得亦未有患其或失
者也惟知而不繼以仁則得而必終於失入道者可以
無實之虛見自謂已至哉乃所謂仁守亦不易言矣人
[030-23b]
之心非必獨知之境所當操持即一威儀一振作皆吾心
出入存亡之㑹人之學非必本原之失乃為人欲即失
之威儀失之振作亦此心理消欲長之時天下有稱為
仁知合一者而自弛其莊臨之度則我實先天下慢而
期民之作敬弗得矣天下又有稱為内外兼修者而濶
畧於動民之禮則我實示天下疎而以稱曰盡善弗得
矣夫荘非故為矜持也是學問之中宜有此檢束也此
而不能守則所貴於仁者之容謂何而知及之時所究
[030-24a]
析於動容周旋之道者竟何為也禮非故為粉飾也是
學問之中宜有此節文也此而不能守則所貴乎仁者
之化謂何而知及之時所研審於化民成俗之方者竟
何為也專事於儀文度數之末固為徇迹而遺心徒守
其空虛無用之心亦且以外而病内仁知相成者其知


  立義雖本朱子語但聖人於虛實本末之序層次推
究語意渾然獨拈仁字聯貫前後乃時文家小數機
[030-24b]
法雖熟體卑而氣索矣然其經營之周宻局度之渾
融固非淺學所能卒辦







[030-25a]
  天下有道  一章      胡友信


  聖人通論天下之勢而順逆之變盡矣葢天下之勢順
與逆而已順逆各以其類應勢之所必趨也孰有逃之
者哉今夫天下之勢有已然而知其然者有未然而知
其將然者有不及見其然而知其固然者此皆天下之
勢也吾嘗槩觀之矣彼自大道之行也天下之政出於
一而惟辟作福惟辟作威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焉三代
以上之時也可以故求者也自大道之隱也天下之政
[030-25b]
出於二而或敢作好或敢作惡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焉
三代以下之時也可以迹驗者也自天子出萬世之事
業也而今不及見矣降而諸侯則十世之事業也而世
已微露其端也降而大夫五世之事業也而今有可想
矣若甚而陪臣執國命焉則三世之事業也而吾不知
其所終也抑又思之天下之無道而漸及於陵夷者大
率始於諸侯之僣而終於庶人之議也何也諸侯者僣
之階也庶人者道之公也故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
[030-26a]
子出則諸侯不得而引諸國也大夫不得而專其有也
陪臣不得而待其歸也萌蘖未生厲階未長雖莫熾於
大夫而實不敢專也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則
諸侯無可議也大夫無可議也陪臣無可議也各當其
處各安其分雖莫嘖於衆口而亦不能議也此之謂萬
世之事業也而寖衰寖微之象惡得而動吾之目哉


  氣清法老古意盎然幾可繼唐歸之武所不能似者
唐歸出之若不經意耳
[030-26b]









[030-27a]
  齊景公有馬千駟  一節   趙南星


  觀民之所稱與否而人品定矣夫斯民直道而行者也
有德則稱無德則否何論豐約哉昔者齊景公實與吾
夫子同時門弟子熟悉其本末而身見其始終故於其
死也而書之曰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
焉誠以景公之千駟也而齊民視之蔑如也可惜也以
景公之徒有千駟也而齊民視之蔑如也無怪也於是
有感於夷齊之事而併書之曰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
[030-27b]
下民到於今稱之夫此二子者使其嗣孤竹之統則五
等之列也乃遜之而逃使其紹周王之休則十人之倫
也乃恥之而餓故自齊之民以及天下之民迄今皆曰
殷之義士此太公之所語左右者也愚民寜知惇史乎
蓋奉天討罪夷齊猶以為譏視景公之以賊臣為德何
如此安得不榮華彼安得不汚辱也自魯之民以及天
下之民迄今皆曰古之賢人此夫子之所語門人者也
愚民豈聞聖言乎蓋立長擇賢夷齊猶以為凂視景公
[030-28a]
之以兄弑為利何如此安得不名彰彼安得不湮滅也
天道神而莫測昏庸者富厚仁賢者餓死民心愚而至
公富厚者與草木同朽餓死者與日月爭光有志之士
其將何從焉或曰夷齊之行甚高世人之所震駭故易
得名非夫子著之恐首陽與於陵同譏故砥行立名者
毎恨不遇夫子也


  乍視之怪怪奇奇反復諷誦其立局措語無一非題
中神理歐陽五代史論贊深得史遷神髓斯文其接
[030-28b]
武者歟








[030-29a]
  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  一章


  趙南星


  聖人維臣紀而深絶夫嗜利者焉夫事君而有嗜利之
心則是未嘗事君也固宜其無所不至哉此夫子所以
重為世戒也意謂人之品多矣而有曰鄙夫者謂其識
見之庸陋志趣之卑汚而無當於羣雅也非夫世之所
謂大奸大惡者也是故君子鄙之而亦或忽之鄙之則
以為不屑與事君忽之則以為奔走而驅䇿之無傷也
[030-29b]
吾以為此必不可之數也何則鄙夫者以仕宦為身家
之計而不知有忠孝名節以朝廷為勢利之塲而不知
有社稷蒼生未得則患得妄處非據弗顧也既得則患
失久妨賢路弗顧也夫人之所患在此則其所悉智力
而圖之者必在此未得而患得則彼一匹夫耳擯而不
用已耳彼亦何能為者茍其既得而患失則内懐無窮
之欲而外乘得肆之權負乘以致冦衆所不能容也而
得之自我者必不肯失之自我則於事何所不為折足
[030-30a]
而覆餗上未必弗覺也而受之於君者必不肯歸之於
君則於人孰不可忍不攻之恐為國家之蠹必攻之則
為善類之殃緩去之恐滋蔓於方來驟去之則禍成於
一旦蓋至是而斯夫也非向之所云鄙夫也乃天下之
大奸也乃天下之大惡也無論他人不意其至是即斯
人之初指亦不意其至是然患失未有不至是者夫鄙
夫而可與事君則天下有不患失之鄙夫耶以人事君
者奈何忽諸


[030-30b]
  鄙夫不必將曹操李林甫秦檜來形止如甄豐王舜
劉秀馮道輩耳此等人不過患失既而擁戴篡弑皆
自庸陋卑汚始此作最肖原評


  春秋以前强臣專政者有之鄙夫横恣者尚少秦漢
以下乃有禍人家國者聖人知周萬物早洞悉其情
狀作者生有明之季撫心蒿目故言之如是其深痛


[030-31a]
 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 一節


  方應祥


  御倖之難鑒於意之倚也蓋不孫與怨固近之遠之所
自取耳倖人之難養以此與且君子所以持性命之正
而導隂陽之和必于左右密邇之地造其端故燕處嚬
笑之必欽非為女子小人加兢也法之内法之外不相
觭而絜衆適之平無溢情亦無不及情交相攝以維一
人之體安在若輩之獨難于養哉吾正以此見其養之
[030-31b]
難何也養之者非欲敎之不孫也嘗以養而得不孫則
近之心難制也自有當逮之寵澤不勝比而増嫟焉彼
不念德之逾涯將謂君子唯予莫違也慿我之權而還
以我為市吾實潰其防而召之侮矣養之者又非欲格
之使怨也嘗以養而得怨則遠之心難持也亦自有所
當崇之體貌不勝隔而綦戾焉彼不謂命之不同且恨
君子秉心之忍也挾我之愛而反與我為仇吾實開其
釁以挑之搆矣此可徒以難養咎女子小人哉彼亦思
[030-32a]
貞于行而廉于色無若爭妍取憐者之不以德升也亦
知發乎情止乎禮義無若驟賢驟不肖者之以淫騁也
夫能中喜怒哀樂之節而遠近之節偕中矣調不孫與
怨之情而天地萬物之情俱調矣闗雎所以嗣徽于好
逑虎賁所以庶常于知恤皆謹其難以善吾養者也君
子宜何處焉


  直從大學修身齊家及周官内宰至女史等職看出
聖賢刑于之本治内之要方與夫子立言意㫖有合
[030-32b]
是湛深經術之文原評


  義蘊深闊匡劉説經之遺盡滌此題陳語







[030-33a]
  直道而事人  四句     歸子慕


  聖人以事人者論去就見其無一可去焉夫直道既以
其必黜也而不可去而枉道又不必去去何為哉想其
對或人曰夫見黜于人與見容于人也其所自持者有
兩端而去不與焉曰直道曰枉道直道則以道為主而
以人就之道伸而情在所必屈矣此其不便于人為何
如者枉道則以人為主而以道就之道屈而情在所必
伸矣此其便于人為何如者故欲免于三黜而取必于
[030-33b]
一去非完䇿也所患在直道耳求容身之地而必去父
母之邦非便計也特患不枉道耳如其直道而事人乎
今之人情已可見矣黜則皆黜父母之邦固黜也他邦
亦黜也雖使迹遍天下難乎免矣吾栖栖將安之不然
而枉道而事人乎今之人情不甚相遠也容則皆容他
邦固容也父母之邦亦容也向也一為士師人其舍諸
又何必望望然去之本為黜也而去而持之以必黜之道
何如勿去寜于父母之邦黜爾以為一去也而必不黜
[030-34a]
而投之以必不黜之道何煩于去亦即于父母之邦
不黜爾父母之邦我所不忍舍也輕去父母之邦于我
未有益也即不去父母之邦亦未嘗不可以取容也特
以直道不可枉而枉道不可為耳然則去父母之邦欲
何為哉


  股法極變化情詞極婉轉後來佳作皆不能出其右



[030-34b]









[030-35a]
  周公謂魯公曰  一節    石有恒


  元聖之貽謀皆所以培國本也蓋國本厚而後國可長
久故觀周公所以造魯而知魯其後衰者也想其訓魯
公若曰爾小子受命王室出備東藩謂宜愼乃永圖以
無廢休命兹行也其何道以治魯蓋君子念開國承家
重在人心植本樹基端在初服是故立國有體宜遵忠
厚之遺而長世有道其無忘親賢之訓乎國族始聚宗
屬未蕃維是一二昆弟不能和協異日者支分派遠當
[030-35b]
若之何則親親宜篤毋開薄德寡恩之漸毋聽强幹弱
支之説固宗盟正所以翼公室也邦家新造誰與倚毘
維是二三執政不能信任異日者上猜下忌其何以濟
則用大臣宜専㒺違卿貳而獨智自用㒺舍老成而新
進與謀一事權亦所以重國體也最難忘者故舊是以
常刑之外議故有典無亦寛文疎網曲示保全乃若無
大故而棄之功德猶在而或近者不能免其身遠者不
能庇其後既無以酧先世之德澤亦何以奬後來之勲
[030-36a]
庸敦大可勿崇乎最難得者人才是以分職之初官事
不攝何必全德通才始堪録用乃若求一人而備之器
局各殊而或任過其質而不勝用枉其才而不稱既使
登庸之途從此塞且恐縁飾之弊從此開苛責可無戒
乎愼此以往宗子無失懽於骨肉當宁無㩦志於守臣
勲舊不以多故啟危疑才技不以難事阻靖獻内外一
德上下共功以保世封我子孫其長有魯乎小子識之
無忘吾言矣


[030-36b]
  訓誥體連用莊語而不覺其板由氣骨之高原評
研練格調雅與題稱凡摹古之文易入贗體可以此
作正之






[030-37a]
  舜亦以命禹         顧允成


  帝之所授於王者一中焉盡之矣夫道不外於中也則
舜之命禹何以易此哉魯論記此所以明道統也曰帝
王之授受也以位而其所以授受也以道道者中而已
矣堯之命舜固命之以允執厥中也至舜所授於禹之
天下即堯所授於舜之天下也其責同也舜可以中而
治堯之天下則禹亦可以中而治舜之天下也其理同
也故舜也為天下計則不容一日而無禹而總師之任
[030-37b]
既公之而有所不私為禹之治天下計則不容一日而
無中而執中之訓自因之而有所不變人心道心之命
似乎堯之所未發而要之言人心以言中之雜乎形氣
者也言道心以言中之純乎義理者也當堯命舜之時
危微之㫖已隱然於允執厥中之内舜特為之闡其秘
而已矣惟精惟一之命似乎堯之所未及而要之言惟
精以言中之無所於蔽也言惟一以言中之無所於淆
也當堯命舜之時精一之理已昭然於允執厥中之内
[030-38a]
舜特為之洩其藴而已矣上以天禄而畀之則亦并其
所以凝承天禄者而命之蓋紀綱之舉廢其隨時而易
者誠不能以預定而惟此中之原於天固亙萬古而不
磨者也安得而加益也少有益焉則為太過矣夫太過
何以治天下哉下以四海而畀之則亦并其所以撫安
四海者而命之蓋制度之沿革其與世而更者誠不能
以預擬而惟此中之具於人固俟後聖而不易者也安
得而加損也少有損焉則為不及矣夫不及何以治天
[030-38b]
下哉吁自舜一命而上紹有唐下開商周道統之傳所
從來逺矣


  題位甚虚但於虛處着筆則易入浮滑一路文獨確
疏實義而虛神更為醒露石崑玉作以法勝此以理
勝也




[030-39a]
  君子無衆寡  一段     陶望齡


  君子心純乎敬斯其泰美矣夫泰而實驕者慢也君子
無敢慢則泰從敬生而何驕之有哉且夫王者之敷政
甚逸而其為逸也無逸此泰之説也有心於泰或失則
驕矣君子何以泰而不驕哉蓋君子以主敬為常心者
也運此心之常兢者以待人非因人之交而始求兢惕
何問衆寡焉本此心之常謹者以宰事非縁事之至而
方起戒謹何問大小焉遇匹夫若億兆之環伺殆無可
[030-39b]
忽之人矣臨細務若艱鉅之難勝殆非得肆之地矣寜
有一之敢慢哉夫人而有所慢故一時雖或忽略中心
必多餘歉而未寜即外貌强托安舒實則為恣睢而長
傲惟敬也則怠荒冺而心不生愧怍於人順於事安常
有悠然其日休者蓋檢束之餘自能優裕泰也而非以
適已也惟無所不敬也則離合冺而心不勞操攝應物
而物不擾處事而事不膠且有怡然其自適者蓋存養
之宻併忘矜持泰也而豈以輕世也斯不亦泰而不驕
[030-40a]
乎人徒見君子之寛舒者名之為泰而不知君子之憂
惕者所以成其泰其不指驕而以為泰者幾希張也審


  抉題之堅理精詞卓其中有物故簡而彌足





[030-40b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