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f0001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-清-聖祖玄燁 (master)


[237-1a]
 欽定四庫全書
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
  序
   親征平定朔漠方略序
 朕祇承
 天眷懋紹
 祖宗丕基為億兆生民主薄海内外皆吾赤子雖越在
 邊徼荒服之地儻有一隅之弗寧一夫之不獲不忍恝
[237-1b]
 然視也西北塞外喀爾喀七旗與厄魯特四部落並號
 雄藩同奉職貢非一日矣不意有厄魯特噶爾丹者賦
 性凶殘中懐狡詐戕害其兄弟兼并四部蠶食鄰封其
 勢日張其志益侈朕初聞厄魯特與喀爾喀交惡隨遣
 親近大臣頒恩賚以和觧之迨其後興兵搆怨又命大
 臣曉譬利害諭令息爭乃噶爾丹抗㫖狂逞致喀爾喀
 為所潰敗叩闗乞援朕收撫之置諸邊内資給餼牽始
 皆得所而噶爾丹猶修郄如故所在侵陵忽闌入我烏
[237-2a]
闌布通之地朕受鉞親王大臣問罪聲討大師克㨗未
即殄除時賊倉皇宵遁深懼我軍之窮追投牒指誓因
而釋之假使噶爾丹能自此悔禍改圖則雖至今存可
也夫何轉瞬渝盟包藏不軌窺伺我斥堠摇惑我外藩
潛敓我納木扎爾拖音肆虐不止朕深念此㓂斷宜速
滅於是整飭士馬備峙糧糗決䇿親征而賊之蹤跡飄
忽無常又慮其兵至逺颺兵退復入乃授密畫於科爾
沁王沙津令其遣使誘賊約至近地旋調發盛京諸路
[237-2b]
軍禦東路分遣一軍截西路朕躬統六師從中路入比
行近賊巢噶爾丹不敢抗我顔行聞風奔竄朕遂親率
前鋒軍併日追擊賊窮蹙已極盡棄其子女輜重而遁
會與我西路師遇大敗其軍噶爾丹僅以數人跳身走
嗣是朕再駕而至鄂爾多斯三駕而至狼居胥山麓宣
威布恵兼用互施招徠其黨羽遏絶其歸路其寨桑等
接踵嚮附其子復為我擒賊自料勢不能逭遂爾仰藥
授首所親信丹濟喇等亦相繼乞降二十餘年狡悍陸
[237-3a]
梁之勁㓂曽不二載悉皆草薙禽獮而大業克就矣夫
烈燄弗戢必將燎原積㓂一日不除則疆圉一日不靖
方親征之初舉也在廷諸臣多持異議狃於目前之計
者謂兇鋒挫衂無足深憂憚於征繕之煩者謂大漠逰
魂難以就縛不知除惡務盡制勝在謀歴觀漢唐宋之
已事徃徃罷敝中國之力而不能成廓清邊塞之功良
由經理失宜而殲鋤之不早也朕既逺鑒前轍復追維
烏闌布通之失故不避寒暑艱辛親涖窮邉三勤薄伐
[237-3b]
惟是逆形已著然後徂征怙惡不悛然後摉討身先士
卒則櫛風沐雨而人皆忘勞指畫軍儲則轉饟饋師而
人爭用命茂草茁於荒磧流泉溢於沙陀萬里經行安
如枕席非徼神祐曷繇臻此易曰天之所助者順也人
之所助者信也朕仰慿天道俯惬人情以萬不得已而
用兵之意乗刻不容緩而滅㓂之機立拯邉境之毒痡
永底中原於清宴昭告

[237-4a]
廟適契成謀使非慮出萬全可輕言師旅哉兹前後用
兵夲末具載卷中覽是編者尚克喻朕心焉
  増修皇輿表序
皇輿表一編肇成於康熈己未製序卷端時置几案歴
有年所顧原編紀載沿革於郡縣特詳其地列輿圖而
未設有郡縣者槩未編入朕惟國家統御方夏覆載之
内視均一體外藩䝉古諸屬國自
祖宗朝後先收服次第歸誠迨朕臨御以來蕃王君長
[237-4b]
嵗時貢琛悉比内地繡壤相錯不啻萬有餘里邇者喀
爾喀青海部衆稱臣嚮附土宇益廓計其山川封域斥
堠之所屇分野之所屬皆按地而可考也至於山陬海
澨新隸職方者二十餘年間建州樹邑徃徃而有又若
朝鮮交阯諸國之奉職惟䖍邉徼土目之革心效順亦
從來志方輿者所宜備載爰命儒臣更加増輯共十有
六巻書成特令刋梓用示來兹於戲幅員延袤亦云廣
矣而蕃生息厚風俗之道則實資於廟堂之經理朕開
[237-5a]
編循覽深念髙卑險易形勢不齊燥濕剛柔風氣各異
然而秉彞恒性遐邇皆同朕以一身為中外元元主惟
是張官置吏以牧民生禁暴設防以禦民患既鞠養之
務徧尤教化之宜周早夜孶孶無日不心通乎四海九
州之隠書不云乎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
萬民凡我後人覩是編者知剏造之維艱思懐柔之不
易則千百禩無疆之厯服其庶克永荷天庥也夫
  五燈全書序
[237-5b]
朕惟天生蒸民厥有恒性迨物交私蔽以後遂不能有
善而無惡故操治世之權者必兢兢以勸善懲惡為先
務焉大易著閑邪存誠之義尚書明福善禍淫之㫖皆
所以啓牖下民使之回心嚮道而勿即於匪彞也間嘗
流覽釋氏之書立教雖主於空寂而其戒欺去妄蠲忿
窒欲亦與勸善懲惡之道葢無殊㫖焉自宗門教興曹
溪而下五派迭衍各有撰述宋景徳以後裒集為傳燈
諸録嗣是又舉挈要領彚成一編是為五燈會元洎乎
[237-6a]
夲朝沙門海寛念其支派繁衍自宋金元明數百年來
傳述闕然乃著纉續一書今聖感寺僧超永復慮譜牒
漸棼聞見不一用是旁蒐博考折𠂻於二編而叅訂之
刪其煩蕪増所未備以成全書其用心也可謂勤矣至
於簡牘所載互相印證之語罕譬曲喻為說甚夥而其
大指要歸亦惟欲袪迷惑以復性真不越乎閑邪存誠
牖人為善之意匪僅有裨於禪宗教㫖而已也故為之

[237-6b]
  清文鑑序
朕惟自昔聖人易結繩以書契用使天下之義理悉歸
文字天下之文字悉歸六書六書備而義理無不畢具
苟不為講習修明則形聲㸃畫之制雖存其義㡬乎息
矣我
太祖髙皇帝創業垂訓至仁合於天地肇造清書大文
昺如日月
太宗文皇帝上聖之資開天之運繼志紹聞丕宣文治
[237-7a]
世祖章皇帝神靈首出智勇天授秉英斷之資持以恭
儉擴寛仁之量濟以憂勤朕以凉徳膺
祖宗之鴻圖即位多年未嘗晷刻不以法
祖為念兢業自守宵旰靡遑萬㡬之暇惟以讀書窮理
盡吾之志凡五經四書已經翻譯之外如綱目講義等
有闗於治道者靡不譯盡近來老成耆舊漸就凋謝因
而㣲文奥㫖久而弗彰承譌襲舛習而不察字句偶有
失落語音或有不正國書所闗至鉅政事文章皆由此
[237-7b]
出非詳加釐定何所折𠂻非編輯成書何以取法爰詔
儒臣分類排纂日以繕槀進呈朕親御丹黄逐一審訂
觧詁之疑似者必晰同異於毫芒引据之闕遺者必援
經史以互證或博咨於故老或㕘考於舊編大而天文
地理小而名物象數十二字母五聲切音具載集中名
曰清文鑑用探音聲之夲原究字畫之詳盡為部三十
有六為類二百八十為書二十一卷清文得此而無餘
藴凡以明
[237-8a]
祖徳之源流敬夲之深意也易云觀乎人文以化成天
下朕仰承
列祖創造之𢎞模深惟國家同文之盛典嵗閲數周彚
成全帙誦是編者尚其體朕歴載之勤劬因音聲以求
字畫因字畫以求文章繼自今詔令之出納章奏之敷
陳以及達於遐陬勒諸琰琬者大經大法咸有據依一
話一言式循典則庶㡬國書永貽於千百禩而與日星
河漢長垂天壌也夫
[237-8b]
  全唐詩録序
在昔詩教之興夲性情之㣲導中和之㫖所以感人心
而羙謡俗被金石而格神祗故大舜以教胄子樂正以
造俊秀盖自二帝三王之世固已然矣文武成康之際
王澤洽頌聲作洋洋乎洵足以繼薰風之操並卿雲之
奏也自時厥後作者彌繁孔子從而刪定之使六義彰
明一經燦列録其忠厚悱惻之辭以寓諷諭戒勉之意
天道人事胥於是乎具焉漢魏以還尤多新製體例雖
[237-9a]
更前徽未邈至陳隋之末稍凌替矣唐之太宗致治㡬
於三代之隆躬自撰著一時文人才士將相名臣詠吟
遞發藻采繽紛踵襲雅騷之迹光昭正始之音而歌行
律絶獨創兼能自遐古以來未甞有也爰及盛唐逮乎
中晩或與運會為髙下而凡緣時託志觸物攄懐形諸
翰簡者皆卓然成一家之言弗可廢也朕萬㡬餘閑迴
環覽詠尋其指歸晰其正變而三百年升降得失之故
亦因以可考焉於是論世觀人即其章句攬其菁英勒
[237-9b]
為成書置諸几席每勤披閲加以精研迄於今已歴有
年所矣頃以視河南巡至於江浙見比閭士庶有吹豳
擊壌之風獻詩頌者絡繹於途雖其工拙淺深各極其
不齊之致而衢謳巷舞儼然省方之所採列國之所陳
亦可見人情之愛戴而先王以詩為教之義濡染而蒸
陶之者所闗甚鉅也翰林侍讀徐倬以全唐詩録進展
巻而讀之與朕平時品第者盖有合焉嘉其耄年好學
遷秩禮部侍郎以為天下學者之勸乃取兹集親為鑒
[237-10a]
定賜以帑金即命校刋俾誦習者由全唐之詩沿波討
瀾以上溯夫汾泗之傳而㳺泳乎唐虞載賡之盛其於
化理人心將大有裨益也矣是為序以弁其端云康熈
四十五年三月初七日
  全唐詩序
詩至唐而衆體悉備亦諸法畢該故稱詩者必視唐人
為標準如射之就彀率治器之就規矩焉盖唐當開國
之初即用聲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傑之彥悉從事於
[237-10b]
六義之學以為進身之階則習之者固已専且勤矣而
又堂陛之賡和友朋之贈處與夫登臨讌賞之即事感
懐勞人遷客之觸物寓興一舉而託之於詩雖窮達殊
途悲愉異境而以言乎攄寫性情則其致一也夫性情
所寄千載同符安有運㑹之可區别而論次唐人之詩
者輙執初盛中晚岐分疆陌而抑揚軒輊之過甚此皆
後人强為之名非通論也自昔唐人選唐詩有殷璠元
結令狐楚姚合數家巻帙未為詳備至宋初撰輯英華
[237-11a]
收録唐篇什極盛然詩以類從仍多脱漏未成一代鉅
觀朕兹發内府所有全唐詩命諸詞臣合唐音統籤諸
編參互校勘蒐補缺遺略去初盛中晚之名一依時代
分置次第其人有通籍登朝嵗月可考者以嵗月先後
為斷無可考者則援据詩中所詠之事與所同時之人
繫焉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釐為
九百巻於是唐三百年詩人之菁華咸采擷薈萃於一
編之内亦可云大備矣夫詩盈數萬格調各殊溯其學
[237-11b]
問夲原雖悉有師承指授而其精思獨悟不屑為苟同
者皆能殚其才力所至沿尋風雅以卓然自成其家又
其甚者寧為幽僻竒譎雜出於變風變雅之外而絶不
致有蹈襲剽竊之弊是則唐人深造極詣之能事也學
者問途於此探珠於淵海選材於鄧林博收約守而不
自失其性情之正則真能善學唐人者矣豈其漫無持
擇汎求優孟之形似者可以語詩也哉是用製序巻首
以示刻全唐詩嘉與來學之㫖海内誦習者尚其知朕
[237-12a]
 意焉
 
 
 
 
 
 
 
[237-12b]
 
 
 
 
 
 
 
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三集巻二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