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f0001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-清-聖祖玄燁 (master)


[169-1a]
 欽定四庫全書
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二集巻三十九
  雜著
   閲史緒論
   唐太宗面舉羣臣得失謂劉洎私於朋友
 傳有之云公爾忘私私於朋友者必有忝於朝廷在昔
 已然今人愈甚矣
   唐太宗貶蕭瑀為商州刺史
[169-1b]
 漢唐以來士人信從佛教者往往有之皆其識見愚昧
 中無所主故為所惑耳若蕭瑀自請出家則又愚之至
 矣
   唐太宗時殺華州刺史李君羨
 䜟緯之説本不足據如唐太宗以疑誅李君羨既失為
 政之體而又無益於事可為信䜟者之戒
   唐高宗時太子𢎞以忤天后遽薨
 𢎞之奏請義陽宣城二公主出降洵仁厚之至意苐時
[169-2a]
方母后逞志宜曲為感悟徐俟轉移徑上聞於君父致
觸母后之怒亦有自取之咎云
  武后不豫閻朝隱禱少室山事
朝隱自為犧牲沐浴伏爼上請代太后命此小人獻媚
之極致亦不足道苐武后遂喜而厚賞之則崇長諂諛
甚為失體
  狄仁傑卒太后泣云朝堂空矣
仁傑在當時為諸臣第一武后亦以第一流目之人臣
[169-2b]
特患不能竭忠為國爾若果盡誠無二不以身家為念
雖當艱危之際亦可深䝉主眷况朝廷清明乎
  唐臨淄王隆基討韋氏天星亂落如雪
凡天星皆有定數若史册所紀星隕頗多甚至亂落如
雪果爾則星之殘缺不可勝數矣何至今猶燦然如故
耶此等必流星過度誤以為隕落也
  道士司馬承禎對唐睿宗語
陰陽術數道士且不屑為况人主日御萬幾何暇及此
[169-3a]
睿宗之問為失言矣承禎應對確有至理固請還山尤
見高致
  唐明皇焚珠玉錦繡於殿前
人主崇尚節儉自是美徳苐當近情平易不可矯激太
甚如唐明皇以珠玉錦繡焚之殿前矣未幾復遣使求
珠翠竒寳何前後之判然不侔耶鋭始者必鮮終人情
大抵然也
  唐明皇殺三子
[169-3b]
人主信任讒佞不能自保其子如漢武帝巫蠱之篇每
不忍觀况一日殺三子乎奸邪之害人家國亦憯毒之
至哉
  唐明皇次於馬嵬軍士殺楊國忠
唐明皇躭於逸樂任用楊國忠以致倉卒出奔軍士憤
怨是其素所逸樂者即取禍之道也歷觀史冊比比皆
是矣
  李光弼與史思明戰於邙山敗績
[169-4a]
兵機遲速闗係最重利害所爭間不容髪有宜速而遲
者固失事機有宜遲而速者亦患於輕躁皆足取敗至
於輕信僉壬浮説及令中使督師往往僨事以至全軍
覆没如魚朝恩之促李光弼者何可勝數明季亦坐此

  郭子儀因盜發父塜乃以天譴引咎
自漢唐以來之勲臣功名最盛而福祚克全者以郭子
儀為首稱非其得於天者獨厚也良由篤棐謙沖不敢
[169-4b]
以功業自矜故能終身顯榮聲施後世觀其自謂不能
禁暴乃遭天譴數語其虛懐卓識過人逺矣
  唐徳宗時罷𣙜酒酟
酒之糜穀甚多若能禁止穀必有餘苐在地方官相機
裁抑使民自然樂從斯為有益如必自朝廷禁之則恐
奉行不善反滋弊端矣
  陸贄奏代李楚琳事
陸贄章奏甚多莫不竭忠盡智悉中機宜此尤務全國
[169-5a]
體深有合於王道雖遭時不淑其嘉謨碩畫足為臣子
進言之法
  李晟表請為僧不許懇辭方鎮亦不許
李晟雖遭讒間不能坦然自信則亦未嘗學問之故也
凡人臣善處功名者不多概見惟在帝王加意保全之
斯可得善始善終耳
  唐徳宗時詔葺白起廟贈兵部尚書
白起即當褒贈而因或人虛誑之言亦非政體况起之
[169-5b]
殘忍好殺不可以饗爼豆而風示將帥也明甚徳宗之
舉有兩失矣
  唐徳宗謂建中之亂術士豫言之蓋天命也
天下託命於人主而相職佐君以有為故朝廷振作則
慶流宗社澤被蒸民非時命所得而主也李泌云惟君
相不可言命確是實理
  唐徳宗撫納雲南王異牟尋
帝王於要荒之外非不欲聲教遐暨苐未免煩後慮耳
[169-6a]
觀唐徳宗之招雲南等部以弱吐蕃而卒亦為患可知
懷遠有道不必强致之也
  唐憲宗時裴潾闢栁泌之藥不可服
金石性烈烹煉益毒從古餌之被害者衆矣後人猶蹈
覆轍何也夫金石固不可餌即養生家服氣之説亦屬
矯揉朕嘗體中小不平尋味㕘同契諸道書殊無所益
靜覽性理一編遂覺神志清明舉體强固足見方士家
言皆不可信
[169-6b]
  唐文宗與李徳裕言朋黨事
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公心也公好公惡豈可阿狥
若曲附朋黨滅天理喪人心無所不至矣士流讀書明
理至於如此豈不愧衾影哉
  唐懿宗拜十六陵發明非之
古人雖重廟祭然陵寢所在拜之未為非禮傳云過墓
思哀乃人情也故天下風俗雖殊至於拜墓則四海同
然矣尹起莘之言於理未確
[169-7a]
  馮道對唐明宗謂歷險則謹而無失平路則逸而
   巔蹶
粤稽史冊國家當䝉庥襲慶之後率以豐亨豫大弛其
兢業之心漸致廢墜者往往有之所以古昔聖賢每於
持盈保泰之際三致意焉馮道以明宗喜有年而設譬
以對猶得古人遺意雖道之生平不足比數而其言固
自可採也
  馮道卒
[169-7b]
自後晉至周皆以簒得國馮道歷臣其比肩事主之人
其俯仰愧怍不識當何若矣乃猶著長樂老敘以自述
其榮遇當時反以徳量稱之四維不張於兹為甚無惑
乎其亂亡接踵也
  五代紀
六朝五代於開國之初貽謀率多未善一切舉動苟且
目前殊無久長之計以視漢唐之規模宏逺相去奚啻
徑庭
[169-8a]
  宋太祖欲察羣情向背頗為微行
宋太祖欲察羣情而不安於深宫宴處洵勵精求治之
心苐當命駕時廵省方問俗進窮簷之父老而使得自
言其疾苦則民隠足以周知可無九閽萬里之隔矣何
必僕僕微行以自輕耶
  南漢主作燒煮剝剔刀山劒樹之刑
愚民自罹法網情罪昭然萬無可生之路必不得已而
刑之尚覺惻然不忍何得於五刑之外恣為慘酷殘民
[169-8b]
以逞耶
  宋太祖時五星聚奎
五星之行於天度數不同遲速各異何由聚於一宿雖
史冊書之考諸天文斷之以理終不可信
  宋太祖時潘美用樊若水策造浮梁渡江
江勢之洶湧浮梁似乎難結或當時聯舟而濟也即如
晉伐吳時呉以鐵索截江晉用炬鎔斷之夫以鐵之重
截江之闊何能浮而不沉此皆紀事者未及深思之過
[169-9a]
  宋眞宗時天書見於承天門
虛誕之説欺人且不可况假為書詞以欺天乎宋眞宗
之蔽惑不待言也王欽若小人之尤以致其君過舉罪
難逭矣
  宋眞宗時作玉清昭應宮
宋眞宗以天書之故作此宮以奉之勞民傷財置於無
用之地復為御容以待天書命大臣兼領宮使何所取
義甚不可解
[169-9b]
  王旦遺令諸子削髮披緇以歛
王旦輔弼大臣不能救正天書之失負職甚矣至於臨
歿之時悔心始萌亦已無及復遺令削髮披緇以歛是
其心猶謂佞佛可以免過則平日之崇信異端不能篤
守正道益較然可覩矣
  宋仁宗時夏人寇渭川旗左麾左伏起右麾右伏
   起
史筆須勁質高潔言簡而事詳朕覽綱目續編文氣薄
[169-10a]
弱字句之間每多冗雜有似稗官小説者較之正編相
去遠矣至發明廣義率剿襲陳言泛濫無當且議論偏
謬尤不足觀
  宋仁宗時劉羲叟以鐘聲弇鬱謂之害金帝當感
   心腹之疾
樂以昭功徳召和氣當從其大者言之偶爾之疾亦屬
感應毋乃𤨏屑乎况古樂久失其傳羲叟何所考據不
過憑臆之詞好事者遂為之傅㑹爾
[169-10b]
  司馬光上宋仁宗劄子
司馬光立朝行已正大和平無幾微之可議不祗冠有
宋諸臣求之歷代亦不可多得其論君徳有三曰仁明
武治道有三曰任官信賞必罰要言至理可書丹扆座
右萬世不易也
  宋英宗時司馬光以不能四六辭翰林學士
司馬光綜史傳為通鑑其學殖淹博文詞最為典雅豈
不能為四六者葢因宋承五季之後時猶崇尚排偶競
[169-11a]
趨浮華故光以不能四六為辭所以矯當世之失而欲
返之於淳樸其用意良深矣固非如後世鄙陋無文之
人高談性命而蔑視詞章以自文其不學者所得而藉
口也
  宋神宗時詔王安石越次入對
王安石賦性堅僻動輒援引古義以文其執抝之私心
而又口給便㨗應辨不窮足以惑亂人主之聽所謂大
奸似忠大詐似信也
[169-11b]
  宋神宗時蘇軾言求治太急聽言太廣進人太鋭
宋神宗勵精圖治王安石遂以新奇可喜之説雜沓竝
進漸致海内棼然民生重困蘇軾云願鎮以安静待事
之來然後應之深得致治大體不祗為當時藥石至其
條奏詳明洋洋纚纚忌者乃以縱橫譏之非公論矣
  宋神宗時用巨木為濬川杷
杷之不可以濬川雖庸俗皆知之當時決違衆議特置
濬河司設官以主其事迂疎之甚
[169-12a]
  宋神宗時鄭俠上流民圖
熙寧之時民苦新法如在湯火鄭俠以疎遠小臣繪圖
上聞其為民請命忠讜激切之心猶可想見
  司馬光謂改新法當如救焚拯溺
宋哲宗之初廷臣咸欲革除新法猶以改父之政為嫌
司馬光毅然為以母改子遂使羣疑立釋可謂要言不
煩善處大事者矣若以紹聖更法遂尤其建議之際已
留瑕隙令惠卿輩得持其短長是皆事後之見爾
[169-12b]
  宋哲宗時召程頤為崇政殿説書
歷代講筵之設率臨御殿廷諸臣拱侍不過進講數行
徒了故事而已夫有何益必清宮便殿潛心誦讀朝夕
硏究始能貫通義理有㑹於心
  宋徽宗時詔童貫等勒兵巡邊以應金
遼之建國在宋之先相鄰百有餘年一旦乘遼之敝結
金以圖之不知唇亡齒寒失策極矣矧信誓昭然甘於
背棄其不祥孰大焉固不待靖康之末而知其顛覆巳
[169-13a]
  宋徽宗時勒蔡京致仕
蔡京以庸劣之流依附小人以圖登進即當燭其奸回
決意屛黜迨其誤國而始逐之已無及矣用人之道誠
不可不慎之於始也
  宋欽宗時以李綱為東京留守
李綱之忠悃篤摯誠有大過人者苐靖康之時國勢已
不可為即使盡行其言久居其位亦未必有濟也
  宋欽宗時宗澤與金人十三戰皆㨗
[169-13b]
欽宗失國距此纔四月爾宗澤一木之支其力幾何十
三戰皆㨗似有虛冒也曩進剿逆賊時我兵偶失利綠
旗營將猶以㨗聞將軍詰之則曰明朝舊例皆然可見
陋習相沿其來已久
  宋髙宗時曹勛建議謀奉上皇由海道歸
徽欽北行年餘宋之諸臣未有能畫一策者曹勛所議
雖涉險道未必得當然其亟於君父之心則猶可取也
  宗澤聞警猶對客圍棋
[169-14a]
兵凶戰危大將臨敵當如何戒懼可與客對奕乎或其
時亦有矯情鎮物之意紀事者未必不加飾其辭爾
  宋高宗時吴璘新立疊陣法
鋒鏑相接迅不及停何暇約計為百步則用神臂弓七
十步則用强弓從容擬議若是耶是皆全不知兵徒於
紙上談之乃謂以此取勝恐未必然
  宋高宗作損齋
宋高宗以損名齋自是清心寡欲之意苐當其時正宜
[169-14b]
奮勵有為非僅淡泊撝謙可以恢復大業即此一端觀
之知其優游苟且而無振作之志矣
  宋孝宗時月四朝太上皇
上皇在御自當乘暇問視豈可限定朝見之期孝宗於
宋固敦倫之主乃以月四朝遂盛稱於史冊何所見之
狹也
  宋孝宗時從太上皇幸玉津園
人子愛日之誠從幸園亭未為不可論者則極非之若
[169-15a]
唐太宗奉太上皇置酒未央宫又以止於一見為孝養
之缺務為刻論互相矛盾悖謬至矣
  宋孝宗作敬天圖
敬天以實不以文詩所云不顯亦臨小心翼翼昭事上
帝皆常存敬畏不因有所見而始愓也宋孝宗作敬天
圖尚隔一膜虞允文之言可謂切至
  宋孝宗時陳賈請禁道學
宋之諸臣排擊程朱以偽道學斥之固非正論若塗飾
[169-15b]
言貌襲取君子之名其隠微踐履實不可以告人者則
又不可不辨設以假竊之徒盡目之為道學是宋室之
與聞性天者更多於孔門也
  宋光宗時羣臣請朝重華宮不果行
人君以孝治天下則臣下觀感以作忠兆民親睦而成
俗真所謂至徳要道也宋光宗不朝重華宮蔑棄彞倫
莫此為甚至於勉强一朝都人為之大悦則其宮庭悖
徳久為舉國之所共憂矣
[169-16a]
  宋寧宗時李全㑹張林襲金東平敗績
當時金之兵力固衰以敵方張之元則不足以敵垂敝
之宋則有餘兵法有云知己知彼宋人何其昏憒也先
是遼困於金宋乘其釁巳為遼所敗前車既覆而不悔
亦深可憫哉
  宋理宗詔贈朱熹太師信國公
宋理宗以不得與朱子同時為憾續編書之以見嚮慕
正學之切不知當時信任僉壬即使朱子在朝恐亦為
[169-16b]
讒邪所中不得大行其道此皆掠美虚談且以彰其祖
宗之失尤非所宜
  宋理宗時蜀將王䕫迎謁余玠
王䕫帥所部迎余玠班聲如雷江水為沸雖屬形容之
詞涉於誕妄矣他如矢大如椽山崩則江水不通鎻鎗
以為橋畫地為船以習水戰之類不可枚舉又張貴募
士伏水數日不食手能鑿船敵船豈皆聾瞶無一覺者
伏水數日而又不食恐非人所能也徒為奇闢之説以
[169-17a]
新耳目揆之情理皆不足信
  宋理宗封賈似道衛國公權傾中外
天下之大待理於一人斷宜讀書明理使萬幾洞察於
中可以當前立決自然權不下移若中無定見不得不
委任臣下漸致乾綱解弛太阿旁落鮮有不敗者如宋
理宗可以為鑒
  宋帝㬎時陳宜中請遷都不果行
人臣事上自當一言一事極其詳確宋末危急之時陳
[169-17b]
宜中慟哭請遷都乃以倉卒失奏行期致太后束裝虛
待儒者涵養素定雖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宜中良
媿此矣
  宋帝㬎時羣臣相繼逃遁
人臣之誼與國同休戚者也宋之丞相章鑑與廷臣曽
子淵輩相率潛逃平日所學何事乃徑不知有綱常不
顧惜㢘恥乎
  元世祖時遣使窮河源
[169-18a]
漢之張騫唐之蔡元鼎所訪河源皆不過玉門關外紀
載寥寥元之都實遠履發源之地紀其分流伏脈歷歷
可指較之往代相去懸絶論者乃以為無益何也
  元世祖紀稱伯顔不妄殺勞而不伐
大將統數十萬衆摧堅陷陣能不妄殺者元之伯顏與
宋之曹彬可以竝稱至其勞而不伐若不知有平宋之
功則又卓然獨步
  元成宗時太史奏日食不應
[169-18b]
凡日月之薄蝕原有定期若日食二分有竒其象甚微
且當巳時陽光方盛仰觀未明遂以當食不食為説可
謂浮誕矣今日食不及三分皆不入占誠為有見
  元泰定帝時禁西僧馳驛擾民
郵傳之設所以速使節非軍國重務不得輕擾之至於
金字圓符元時用以備邊乃僧人佩符乘驛者多至傳
舎不能容無謂甚矣元政之衰於此可見
  元順帝時更鈔法
[169-19a]
 金錢實貨而以鈔易之即使上下流通亦易於腐敗非
 經久之計也昔人交子㑹子每行之多弊不便於民凡
 為民所不便者皆不可行鈔法其一端也
 
 
 
 
 
[169-19b]
 
 
 
 
 
 
 
聖祖仁皇帝御製文第二集巻三十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