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g0025 名臣碑傳琬琰之集-宋-杜大珪 (master)


[051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名臣碑傳琬琰之集中巻二十四 宋杜大珪編
  吕中丞誨墓誌銘      司馬光
府君諱誨字獻可其先幽州安次人曽祖父諱琦晉兵
部侍郎贈太師中書令尚書令祖諱端相太宗真宗以
太子太保薨謚正惠贈太師中書令伯祖諱餘慶太祖
時參知政事贈鎮南軍節度使各有功烈記於史官父
諱詢國子博士贈兵部侍郎母張氏追封清河郡太君
[051-1b]
獻可幼孤自力為學家于洛陽性沉厚不妄交逰洛陽
士人徃徃不之識登進士第調浮梁尉不之官歴旌德
扶風主簿遷雲陽令改著作佐郎知翼城縣徙簽書定
國軍節度判官通判梓州事未至官遭母喪服除知大
通監兼交城縣召入為殿中侍御史彈劾無所避兖國
公主仁宗之愛女下嫁李瑋薄其夫家嘗因忿恚夜開
禁門入訴於上獻可奏宿衛不可不嚴公主夜扣禁門
門者不當聽入并劾奏公主閤宦者梁懐吉梁全一竄
[051-2a]
逐之㑹有新除樞密副使者當時人有疑論獻可與其
僚直以衆言陳上前謂必不可留章十七上卒與之俱
罷獻可得知江州久之復召還臺英宗即位改起居舎
人同知諌院時上有疾太后權同聽政内侍都知任守
忠久用事於中上之立非守忠意乗此與其徒間構兩
宫造播惡言中外恟懼獻可連上兩宫書開陳大義辭
情切至由是慈孝益篤讒言不得行上疾久未平獻可
請早建東宫以安人心既而上小瘳謙黙未可否事獻
[051-2b]
可屢乞親萬機攬威福延近臣通下情又請太后間數
日一御東殿漸逺庻務自謀安佚㑹小旱因請上親出
禱而使外疑釋然太后既歸政獻可復言於上今雖專
聽斷太后輔佐先帝久多閲天下事事之甚大者猶冝
關白咨訪然後行示不敢專以報盛德任守忠謀不售
而懼乃更巧為謟諛求自入於上獻可曰是不可久處
左右亟上言數其前後巨惡并其黨史昭錫竄於南方
因上言大姦已去其餘嚮日慿恃無禮者冝一切縱捨
[051-3a]
勿念以安反側頃之以兵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
執政建言欲如漢氏故事推尊濮安懿王獻可率僚屬
極陳其不可且請治執政之罪積十餘章不聽乃求自
貶又十餘章懐知雜御史勑告納上前曰臣言不效不
敢居其位上重違大臣又嘉臺官敢直言章留中不下
還其來告屢詔令就職獻可與僚屬具錄所上奏草納
中書稱不敢奉詔請即罪上不得已聽以本官出知靳
州已而徙知晉州今上即位加集賢殿修撰知河中府
[051-3b]
未幾召為刑部郎中充鹽鐵副使上素聞其强直擢為
天章閣待制復知諫院遷諌議大夫權御史中丞是時
有侍臣棄官家居者朝野稱其材以為古今少倫天子
引㕘大政衆皆喜於得人獻可獨以為不然衆莫不怪
之居無何新為政者恃其材棄衆任已厭常為竒多變
更祖宗法專汲汲斂民財所愛信引㧞時或非其人天
下大失望獻可屢争不能得乃抗章悉條其過失曰誤
天下蒼生必此人如久居廟堂必無安静之理曰天下
[051-4a]
本無事但庸人擾之上遣使諭解獻可執之愈堅乃罷
中丞出知鄧州獻可雖在外朝廷有大得失猶言之不
置㑹有疾奏乞閑官歸鄉里朝㫖未許乃乞致仕詔提
舉西京崇福宫到官又乞致仕許之以熈寜四年五月
丙午終於家年五十有八初正惠公薨其家日益貧獻
可既仕常分俸之半以給宗族之孤婺者室無餘資所
以自奉飬至儉薄其治民主於惠利而疾姦暴大抵概
以公平故所至人安之屢為言職其奏章存可見者凡
[051-4b]
二百八十有九歴觀古人有能得其一二已可載之列
傳垂示後世在獻可曽何足道今特舉其事係安危者
書之至於進退口陳之語不可得而聞也前後三逐皆
以阡犯大臣所與敵者莫非秉大權天子所信嚮氣勢
軋天下獻可視之若無所覩正色直辭指數其非不去
不已旁側為之股栗而獻可處之自如平居容貌語言
恂恂和易使之不得位于朝人不過以謹厚長者名之
而已矣及遇事茍義所當為疾趨徑前如救焚溺所不
[051-5a]
當為畏避逺去如顧䧟阱惟恐墜焉昨年病卧洛陽猶
旦夕憤歎以天下事為憂過于在位任其責者曽不念
其身之病子孫之貧也嗚呼今之世愛君憂民發於誠
心無所為而為之可以已而不已始終不變有如獻可
者能幾人耶故其没之日天下識與不識皆咨嗟痛惜
彼其心豈獨私于獻可哉獻可始娶張氏故丞相鄧公
之孫後娶時氏故侍御史旦之孫封同安郡君四男長
曰由庚金木主簿次曰由聖將作監主簿次曰由禮由
[051-5b]
誠皆未仕六女長適羅山令麴承之次適光祿寺丞吳
安詩次適進士晁煇次蚤卒處者二人以某年八月某
日葬於伊闕先塋獻可病亟為手書命某為之文某徃
省之至則目且瞑光復呼曰更有以見屬乎張目强視
曰無光出門而獻可没噫如某者烏足以副獻可之所
待耶顧義不得辭哭而為銘銘曰
有宋名臣正惠公之孫以忠直敢言克紹其門位
則不充道則不負年則不壽名則不朽嗚呼為人
[051-6a]
臣為人嗣終始無愧能底於是者可不謂之備矣

  王尚書陶墓誌銘     范鎮
公諱陶字樂道其先京兆人曽祖樵祖誨不仕父應贈
禮部尚書妣孟氏追封常山郡太君公力學博通慶歴
二年舉進士甲科調岳州軍事判官丁孟夫人憂歴杭
州觀察荆南節度二判官以書判優等升也用薦者狀
遷太常丞知陜州閿鄉縣未行丁父憂則詣闕號訴願
[051-6b]
以所遷官贈其父母書三上報可終喪除太子中允管
句高陽機宜文字編校史館書籍韓丞相為御史中丞
辟公監察御史裏行踰月復為太常丞狄青罷樞密副
使為使相公言自祖宗開國以來未有此命者請詔有
司自今軍伍之人不得任樞密副使及使相著於令庻
夫後世不為亂階也又言館閣卿相之津塗而二府子
弟親戚以恩例遺表或進家集由是而位通顯不已濫
乎嘉祐五年正月一日甲夜有星墜于西南光燭地隱
[051-7a]
然有聲占者曰天狗公言去年日食正旦今年星復墜
在正旦天狗主兵其於兵變宜有以預防之請中外舉
智武才勇之士以備將帥又言今武舉取格太輕請倣
唐制設科優待以官無若招士伍然則賢者類至矣遷
右正言判登聞檢院試鏁㕔舉人親事官夜入延福宫
為盜有司用疎決恩以常盜論公言宫掖之嚴而以民
間㑹降為比非所以尊天子肅禁衛於是特流海島皇
城司官吏加罪有差鄧保信引燒煉卒入禁中公言漢
[051-7b]
唐術士名為化黄金延年益夀以惑媚時君者後皆伏
誅請以漢唐為監即逐出之無重其罪㑹陳秀公為樞
密副使公論奏不報因自劾請補外遂知衛州未數月
徙蔡州明年復以諫官召上言臣與唐介范師道吕誨
趙扑同出為郡今獨召臣及師道二人請復介等職任
免重貽臣等羞謗尋判司農寺言常平錢榖其數雖不
少以天下户口計之殊未為備願出内庫緡錢毎路賜
數十萬毎州以主客為率令户得榖五石遇饑年則取
[051-8a]
本以糶平時物貴稍得息則出之此令之下臣將見四
方之人鼓舞聖澤自保為太平埀白之民與夫増塔廟
奉佛老以求妄福不同謀矣再試鎖㕔舉人奉使契丹
仁宗皇帝既以英宗判宗正寺踰年不就職公請對言
宫中嬪御宦官有以上惑聖聰而使之畏避不敢前也
仁皇帝大悟曰當别與一名目翊日遂為皇子矣然英
宗猶稱疾不入公又上言君父召豈容遷延蓋所遣使
備禮致命而不能副陛下聖意乞行降責然後皇子入
[051-8b]
居慶寜宫矣英宗即位遷右司諌尚書户部員外郎直
史館皇子位伴讀兼管内國子監俄修起居注淮陽王
府翊善改潁王府屬疾請補外潁王上表留公乃知制
誥判司農寺㑹陳許潁蔡饑為安撫使既還奏事稱㫖
為龍圖閣直學士知永興軍潁王為皇子以詹事召未
至英宗上僊今皇帝踐祚進禮部郎中樞密直學士充
群牧使同三司少府監裁損山陵浮費未幾為諌議大
夫御史中丞山陵儀仗使因對便殿上以湯尹一徳事
[051-9a]
諭公曰朕與卿一心不可轉也公再拜稱謝間以手詔
問時政公請慎聽納明賞罰斥佞人任正士又請復轉
對以通下情省民力以勸農桑躬先儉素以風天下限
年校藝以汰冗兵㑹以司馬公光吕公公著為翰林學
士上問此舉如何對二人者臣嘗論薦之矣用人如此
天下何患不治乎又言吕公誨傅公堯俞皆以言斥外
請召還之必有所補故事常𠫭官宰相押班是時韓魏
公曽魯公奏事既退仍近例不至公曰天子新即位大
[051-9b]
臣輒墮朝廷儀遂彈奏之二公既待罪猶以近例為解
公彈奏不已因懇請去職乃以樞密直學士知陳州徙
許州入權三司使歲餘為翰林學士以足疾請補郡上
七遣使留之固請不已於是為翰林侍讀學士知蔡州
賜黄金百兩頃之徙河南府即請汝州既至乃乞致仕
上遣使敦諭不許因請南京留司御史臺許州待次遂
家許州六年上幸東宫念之遷給事中明年起知許州
尋改鄧州辭不行復知河南府光獻山陵公力疾應接
[051-10a]
無一不辦治者疾益侵上遣使挾醫療治大享明堂推
恩宫臣特遷觀文殿學士正議大夫知汝州仍聽潁昌
府便醫既就道大星隕于前閏九月壬寅薨享年六十
一明年四月庚午葬於開封府祥符縣東韓里之先塋
公之薨特贈吏部尚書遷其二子官諸女皆賜命服别
推恩者三人初娶陳氏潁川郡君再娶李氏京兆郡君
繼室京兆之姉永安郡君皆先公以亡子男四人弱翁
李兒早卒次曰寔曰寜並承奉郎女九人長適宣徳郎
[051-10b]
張直温次適奉議郎張保清次承奉郎唐𢡟次孟州司
理參軍李百禄餘早卒公伉直不妄語言其居家孝友
敦睦姉嫁韓氏夫卒買地葬之又以兩郊恩封其姉長
安縣君族屬之在京兆者皆收飬教誨使有分業其在
朝廷勇於敢為不為貴勢降屈凡廷議雖天子敦諭不
决不止退就黜責亦無慊也所著文集十五巻奏議十
五巻詩十巻詩說三巻初為小官時歐陽文忠公作剛
說贈公且戒以過韓魏公知公者韓丞相薦公者及論
[051-11a]
事則彈劾無所回避世因謂文忠公為知言云銘曰
 維公氣志 甚勇而毅 岱嵩在前 雖壓無避
 維公文章 既辯且詳 江河之流 不竭而長
 嘉祐之際 英在潜邸 明謨善計 雲龍之契
 治平之隆 帝居東宫 啓迪宸聰 羽翼之功
 命與時戾 身與疾俱 昔之寵榮 今也嗟吁
 深松茂栢 維是窀穸 百千萬年 安於其宅
  鮮于諫議侁墓誌銘     范鎮
[051-11b]
公諱侁字子駿其先箕子封於朝鮮其子仲食采於于
因氏鮮于其後詔為閬州刺史没於官遂家焉開元時
仲通叔明節制兩川叔明以功賜姓李氏後復其姓於
公十二世祖也曽祖演祖瓘皆不仕父至號隱居先生
以公贈金紫光祿大夫母趙氏安徳郡太夫人公性莊
重力學景祐五年登進士第調京兆府櫟陽縣主簿到
官數月丁外艱服除為江陵府右司理參軍慶歴中天
下旱詔中外言事公上書災異之興有四言甚切直移
[051-12a]
歙州黟縣令又權婺源令歙號難治公治為諸邑最改
著作佐郎知河南府伊闕縣事遷秘書丞通判黔州未
行改綿州先是守將以下課吏卒供薪炭芻豆鬻園中
果蔬公至悉罷之而守將隨亦罷趙恱道薦其狀遷尚
書屯田員外郎英宗初為皇嗣公乞選經術士以為翼
衛遷都官員外郎通判保安軍何聖從知永興軍辟公
簽書判官㕔公事再遷屯田郎中蔡河撥發神宗初詔
中外直言公應詔言十六事皆人君謹始者及王荆公
[051-12b]
用事又上疏言可為憂患者一可為太息者二怫其意
某時為翰林學士薦公詔除利州路轉運判官荆公沮
議上曰鮮于某有文學執政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有
章疏在因出其文以示御史中丞滕元發曰此不減東
宫舊臣王陶未幾關陜旱乃移書安撫使冝如李牧守
雁門故事逺斥候謹𤇺火湏其可擊而圖之安撫使不
能用頃之慶州兵叛關中震駭巴峽以西皆恐成都守
與部使者争議發兵屯要㑹處公一皆止之蜀人遂安
[051-13a]
是時初作青苗助役法諸路監司各定所部役錢轉運使
李瑜欲定四十萬公以為利路民貧定二十萬而與瑜
議不合各具奏以聞上從公議以為諸路率罷瑜而以
公為轉運副使西京左藏庫使知利州周永懿貪暴不
法前使者憚其兇狡不敢問公即遣吏就捕送于獄而
永懿編管衡州初利州兼益利路兵馬都監故用武臣
至是乞用文臣為守又劒門關葭萌寨使臣兼知縣事
多不習文法因請置令令專邑事皆著為令是時新法
[051-13b]
行而公平心處之蘇子瞻以謂上不害法中不傷民下
不廢親為三難云人以為知言尋移京東西路轉運副
使遷司封郎中是時河決曹村或謂勿塞公言東州惟
梁山張澤兩濼夏秋大河注其中則民為魚矣因作議
河書上之上皆嘉納復合京東西兩路為一因以公為
轉運使後知揚州官制行換朝請大夫坐所舉吏受賕
免降朝散大夫或勸公自陳公曰吾刺舉十二年所舉
四百餘人寜盡保其徃邪既薦之於朝豈可反覆為自
[051-14a]
全之計乎管句西京留司御史臺二聖臨御除公朝議
大夫京東轉運使既至奏罷萊蕪利國鹽鐵冶及鹽法
通商東人大恱又言髙麗朝貢可令州郡禮之其自欲
商賈者聽則其人便矣召判太常議仁宗配享或曰荆
公或曰吳正憲公公以為冝如唐郭子儀故事用富文
忠公議遂定明堂禮畢拜左諫議大夫言君子小人相
為消長之理甚備又請六曹寺監長吏各舉僚屬則執
政大臣可以優㳺論道矣又言保甲授班行者即為官
[051-14b]
户免役而祥符縣至一鄉止一户可差公請依進納例
有㫖諌官直舎不得與兩省相通公奏唐太宗毎宰相
平章必命諌官隨其後有違失則箴規之今置諌官使
與兩制不相徃來非所以開言路之意又請復制舉分
經義詩賦為兩科多施行者明年以疾請外補拜集賢
殿修撰知陳州仍詔滿歲除待制五月辛未卒于州廨
享年六十九公兩得任子恩奏兄之子凡嫁内外親族
之女數人其在官為家如此娶陳氏封永安郡君前公
[051-15a]
一年以終男五人復早卒頡河南偃師縣尉群鳯州司
法參軍綽假承務郎焯未仕女四人長未嫁而亡次適
趙氏次適蒲氏亦亡幼適永安縣主簿張球孫男二人
崇崧孫女二人所著文集二十巻詩傳二十巻周易聖
斷七巻典說一巻治世讜言七巻諌垣奏藁二巻刀筆
集三巻是歲八月辛丑葬于潁昌府陽翟縣大儒鄉高
村之原銘曰
神宗皇帝在御某嘗薦公怫執政意後十八年遂銘公
[051-15b]
之墓乎嗚呼子駿其言也訒其行也敏平生云為莊重惇
謹曰陽翟縣大儒之鄉高村之原永固以藏貽後世云
 
 
 
 
 
 名臣碑傳琬琰之集中巻二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