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c0021 繹史-清-馬驌 (master)


[143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繹史卷一百四十三上 靈壁縣知縣馬驌撰
  荀子著書上/
史記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遊學於齊騶衍之術迂大
而閎辯奭也文具難施淳于髠久與處時有得善言故
齊人頌曰談天衍雕龍奭炙轂過髠田駢之屬皆已死
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
卿三為祭酒焉齊人或䜛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
[143-1b]
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李斯嘗為
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
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荘周等又猾稽
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徳之行事興壊序列著數萬言而
䘚因葬蘭陵漢書儒家孫卿子三十三篇/名况趙人為齊稷下祭酒
荀子非十/二子假今之世飾邪説文姦言以梟亂天下欺惑
愚衆矞宇嵬瑣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存者
有人矣縱情性安恣睢禽獸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
[143-2a]
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衆是它囂魏
牟也忍情性綦谿利跂茍以分異人為高不足以合大
衆明大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
衆是陳仲史鰌也不知壹天下建國家之權稱上功用
大儉約而僈差等曽不足以容辨異縣君臣然而其持
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衆是墨翟宋鈃也尚
法而無法下修而好作上則取聼於上下則取從於俗
終日言成文典及紃察之則倜然無所歸宿不可以經
[143-2b]
國定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衆
是慎到田騈也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而好治怪説玩琦
辯甚察而不恵辯而無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為治綱
紀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衆是恵
施鄧折也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材劇志大聞
見雜博案往舊造説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隠而
無説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
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
[143-3a]
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之以為仲尼子游為兹厚於
後世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若夫總方略齊言行壹統
類而羣天下之英傑而告之以太古教之以至順奥窔
之間簟席之上斂然聖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
起焉則六説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親也無置錐
之地而王公不能與之爭名在一大夫之位則一君不
能獨畜一國不能獨容成名况乎諸侯莫不願以為臣
是聖人之不得勢者也仲尼子弓是也一天下財萬物
[143-3b]
養長生民兼利天下通逹之屬莫不服從六説者立息
十二子者遷化則聖人之得勢者舜禹是也今夫仁人
也将何務哉上則法舜禹之制下則法仲尼子弓之義
以務息十二子之説如是則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畢
聖王之跡著矣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貴賢仁也賤不
肖亦仁也言而當知也黙而當亦知也故知黙猶知言
也故多言而類聖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少無法而
流湎然雖辯小人也故勞力而不當民務謂之姦事勞
[143-4a]
知而不律先王謂之姦心辯說譬諭齊給便利而不順
禮義謂之姦說此三姦者聖王之所禁也知而險賊而
神為詐而巧言無用而辯辯不恵而察治之大殃也行
辟而堅飾非而好玩姦而澤言辯而逆古之大姦也知
而無法勇而無憚察辯而操僻淫大而用之好姦而與
衆利足而迷負石而墜是天下之所棄也兼服天下之
心髙上尊貴不以驕人聰明聖智不以窮人齊給速通
不争先人剛毅勇敢不以傷人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
[143-4b]
能必讓然後為徳遇君則修臣下之義遇鄉則修長㓜
之義遇長則修子弟之義遇友則修禮節辭讓之義遇
賤而少者則修告導寛容之義無不愛也無不儆也無
與人争也恢然如天地之苞萬物如是則賢者貴之不
肖者親之如是而不服者則可謂訞怪狡猾之人矣雖
則子弟之中刑及之而宜詩云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
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曽是莫聼大命以傾此之謂也
古之所謂士仕者厚敦者也合羣者也樂富貴者也樂
[143-5a]
分施者也逺罪過者也務事理者也羞獨富者也今之
所謂士仕者汙漫者也賊亂者也恣睢者也貪利者也
觸抵者也無禮義而唯權勢之嗜者也古之所謂處士
者徳盛者也能静者也修正者也知命者也著是者也
今之所謂處士者無能而云能者也無知而云知者也
利心無足而侔無欲者也行偽險穢而彊高言謹慤者
也以不俗為俗離蹤而跂訾者也士君子之所能不能
為君子能為可貴不能使人必貴已能為可信不能使
[143-5b]
人必信已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已故君子恥不修
不恥見汙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是
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已不為物傾
側夫是之謂誠君子詩云温温恭人維徳之基此之謂
也士君子之容其冠進其衣逢其容良儼然壯然祺然
蕼然恢恢然廣廣然昭昭然蕩蕩然是父兄之容也其
冠進其衣逢其容慤儉然恀然輔然端然紫然洞然綴
綴然瞀瞀然是子弟之容也吾語汝學者之嵬其冠絻
[143-6a]
其纓禁緩其容簡連填填然狄狄然莫莫然瞡瞡然翟
翟然盡盡然盱盱然酒食聲色之中則瞞瞞然瞑瞑然
禮節之中則疾疾然訾訾然勞苦事葉之中則儢儢然
離離然偷儒而㒺無廉恥而忍謑訽是學者之嵬也第
作其冠衶&KR0941其辭禹行而舜趨是子張氏之賤儒也正
其衣冠齊其顔色嗛然而終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賤儒
也偷儒憚事無廉恥而耆飲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
子游氏之賤儒也彼君子則不然佚而不惰勞而不僈
[143-6b]
宗原應變曲得其宜如是然後聖人也 勸/學君子曰學
不可以已青出之於藍而青於藍氷水為之而寒於水
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㬥不復挺者輮
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
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
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
學問之大也於越夷貃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
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
[143-7a]
神之聼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吾
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
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逺順
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
致千里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絶江河君子生非異也
善假於物也南方有鳥焉名曰䝉鳩以羽為巢而編之
以髪繫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
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
[143-7b]
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
中不扶而直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
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
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物類之起必有所
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徳肉腐出蟲魚枯生蠧怠慢忘身
禍災乃作彊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
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溼也草木疇生禽獸
羣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
[143-8a]
而斧斤至焉樹成䕃而衆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
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積土成山風
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徳而神明自得聖
心循焉故不積蹞歩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
河騏驥一躍不能十歩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
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
彊上食埃土下飲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虵
蟺之宂無所寄託者用心躁也是故無㝠㝠之志者無
[143-8b]
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
事兩君者不容目不兩視而明耳不兩聼而聰螣蛇無
足而飛梧䑕五技而窮詩曰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
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
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聼伯牙鼔琴而六馬仰秣故
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隠而不形玉在山而水草潤淵生
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學惡乎始惡
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
[143-9a]
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乆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
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湏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
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
大分羣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
徳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
㣲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
布乎四體形乎動静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
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
[143-9b]
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已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
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
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嚮矣
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説詩書故而不切春秋
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説則尊以徧矣周於世
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
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将學雜識志順
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
[143-10a]
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
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
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飱壼也不可以得之矣故
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辨散儒也問楛者勿
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説楛者勿聴也有争氣者勿與辯
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
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
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
[143-10b]
言謂之隱不觀顔色而言謂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
瞽謹順其身詩曰匪交匪紓天子所予此之謂也百發
一失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歩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
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
一入焉塗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
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
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
其害者以持飬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
[143-11a]
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
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
之有天下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羣衆不能移也天下不
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徳操徳操然後
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
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修/身見善修然必以自存
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
不善在身也菑然必以自惡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
[143-11b]
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䛕我者吾賊也故君子隆師而
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雖欲無進得
乎哉小人反是致亂而惡人之非已也致不肖而欲人
之賢已也心如虎狼行如禽獸而又怨人之賊已也諂
䛕者親諫諍者疏修正為笑至忠為賊雖欲無滅亡得
乎哉詩曰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
之不臧則具是依此之謂也扁善之度以治氣飬生則
後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禹宜於時通利以處窮禮
[143-12a]
信是也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
食飲衣服居處動静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容貌態
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辟違庸衆而野
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寜詩
曰禮儀䘚度笑語䘚獲此之謂也以善先人者謂之教
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
人者謂之䛕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傷良
曰䜛害良曰賊是謂是非謂非曰直竊貨曰盜匿行曰
[143-12b]
詐易言曰誕趣舍無定謂之無常保利棄義謂之至賊
多聞曰博少聞曰淺多見曰閑少見曰陋難進曰偍易
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耗治氣飬心之術血氣
剛強則柔之以調和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勇膽猛
戾則輔之以道順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小
則廓之以廣大卑溼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庸衆駑
散則劫之以師友怠慢僄棄則照之以禍災愚欵端慤
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凡治氣飬心之術莫徑由
[143-13a]
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夫是之謂治氣飬心之術也志
意修則驕富貴矣道義重則輕王公矣内省則外物輕
矣傳曰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此之謂也身勞而心安
為之利少而義多為之事亂君而通不如事窮君而順
焉故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
不為貧窮怠乎道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人
横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貴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
之事則能讓端慤誠信拘守而詳横行天下雖困四夷
[143-13b]
人莫不任體倨固而心執詐術順墨而精襍汙横行天
下雖逹四方人莫不賤勞苦之事則偷懦轉脱饒樂之
事則佞兑而不曲辟違而不慤程役而不録横行天下
雖逹四方人莫不棄行而供冀非漬淖也行而俯項非
擊戾也偶視而先俯非恐懼也然夫士欲獨修其身不
以得罪於比俗之人也夫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
亦及之矣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其折骨絶筋終身不
可以相及也將有所止之則千里雖逺亦或遲或速或
[143-14a]
先或後胡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識歩道者將以窮
無窮逐無極與意亦有所止之與夫堅白同異有厚無
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辨止之也倚魁之行非
不難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學曰遲彼止而待我
我行而就之則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後胡為乎其不可
以同至也故蹞歩不休跛鼈千里累土不輟丘山崇成
厭其源開其瀆江河可竭一進一退一左一右六驥不
致彼人之才性之相懸也豈若跛鼈之與六驥足哉然
[143-14b]
而跛鼈致之六驥不致是無他故焉或為之或不為之
耳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其為人也多暇
日者其出入不逺矣好法而行士也篤志而體君子也
齊明而不竭聖人也人無法則倀倀然有法而無志其
義則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類然後温温然禮者所
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
知禮之為是也禮然而然則是情安禮也師云而云則
是知若師也情安禮知若師則是聖人也故非禮是無
[143-15a]
法也非師是無師也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
盲辨色以聾辨聲也舍亂妄無為也故學也者禮法也
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詩曰不識不知順帝
之則此之謂也端慤順弟則可謂善少者矣加好學遜
敏焉則有鈞無上可以為君子者矣偷懦憚事無廉恥
而嗜乎飲食則可謂惡少者矣加惕悍而不順險賊而
不弟焉則可謂不詳少者矣雖陷刑戮可也老老而壯
者歸焉不窮窮而通者積焉行乎冥冥施乎無報而賢
[143-15b]
不肖一焉人有此三行雖有大過天其不遂乎君子之
求利也畧其逺思也早其避辱也懼其行道理也勇君
子貧窮而志廣冨貴而體恭安燕而血氣不惰勞勌而
容貌不枯怒不過奪喜不過予君子貧窮而志廣隆仁
也富貴而體恭殺勢也安燕而血氣不隋柬理也勞勌
而容貌不枮好交也怒不過奪喜不過予法勝私也書
曰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此言君子
能以公義勝私欲也 榮/辱橋泄者人之殃也恭儉者屛
[143-16a]
五六也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故與人善言
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㦸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
非地不安也危足無所履者也凡在言也巨塗則讓小
塗則殆雖欲不謹若云不使快快而亡者怒也察察而
殘者忮也博而窮者訾也清之而俞濁者口也豢之而
俞瘠者交也辯而不説者爭也直立而不見知者勝也
亷而不見貴者劌也勇而不見憚者貪也信而不見敬
者好剸行也此小人之所務而君子之所不為也鬭者
[143-16b]
忘其身者也忘其親者也忘其君者也行其少頃之怒
而喪終身之軀然且為之是忘其身也室家立殘親戚
不免乎刑戮然且為之是忘其親也君上之所惡刑法
之所大禁也然且為之是忘其君也下忘其身内忘其
親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赦也聖王之所不畜也乳
彘觸虎乳狗不逺遊不忘其親也小人憂忘其身内忘
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凡鬬者
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已誠是也人誠非也則是
[143-17a]
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與小人相賊害也憂以忘
其身内以忘其親上以忘其君豈不過甚矣哉是人也
所謂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將以為智邪則愚莫大焉
將以為利邪則害莫大焉將以為榮邪則辱莫大焉將
以為安邪則危莫大焉人之有鬬何哉我欲屬之狂惑
疾病也則不可聖王又誅之我欲屬之鳥鼠禽獸邪則
不可其形體又人而好惡多同人之有鬬何哉我甚醜
之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盜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
[143-17b]
君子之勇者爭飲食無㢘恥不知是非不辟死傷不畏
衆彊恈恈然唯利飲食之見是狗彘之勇也為事利爭
貨財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恈恈然唯利之見是
賈盜之勇也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義之所在不傾
於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
撓是士君子之勇也鯈䱁者浮陽之魚也胠於沙而思
水則無逮矣挂於患而欲謹則無益矣自知者不怨人
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失之已反之人
[143-18a]
豈不亦迂哉榮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體先義而後
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通者常
制人窮者常制於人是榮辱之大分也材慤者常安利
蕩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樂易危害者常憂險樂易者
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體也夫天生
烝民有所以取之志意致修徳行致厚智慮致明是天
子之所以取天下也政令法舉措時聼斷公上則能順
天子之命下則能保百姓是諸侯之所以取國家也志
[143-18b]
行修臨官治上則能順上下則能保職是士大夫之所
以取田邑也修法則度量刑辟圖籍不知其義謹守其
數慎不敢損益也父子相傳以持王公是故三代雖亡
治法猶存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秩也孝悌原慤軥
録疾力以敦比其事業而不敢怠傲是庶人之所以取
煖衣飽食長生久視以免於刑戮也飾邪説文姦言為
倚事陶誕突盜惕悍憍暴以偷生反側於亂世之閒是
姦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其慮之不深其擇之不謹
[143-19a]
其定取舍楛僈是其所以危也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
也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
以求之之道則異矣小人也者疾為誕而欲人之信己
也疾為詐而欲人之親己也禽獸之行而欲人之善己
也慮之難知也行之難安也持之難立也成則必不得
其所好必遇其所惡焉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
己也忠矣而亦欲人之親己也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
之善己也慮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成則
[143-19b]
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惡焉是故窮則不隠通則大
明身死而名彌白小人莫不延頸舉踵而願曰知慮材
性固有似賢人也夫不知其與已無以異也則君子注
錯之當而小人注錯之過也故熟察小人之知能足以
知其有餘可以為君子之所為也譬之越人安越楚人
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
異也仁義徳行常安之術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汙僈突
盜常危之術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曰君子道其常而
[143-20a]
小人道其怪凡人有所一同飢而欲食寒而欲煖勞而
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
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黒美惡耳辨音聲清濁口
辨鹹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體膚理辨寒暑疾養是
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
同也可以為堯舜可以為桀跖可以為工匠可以為農
賈在勢注錯習俗之所積耳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
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為堯禹則常安榮為
[143-20b]
桀跖則常危辱為堯禹則常愉佚為工匠農賈則常烜
勞然而人力為此而寡為彼何也曰陋也堯禹者非生
而具者也夫起於變故成乎修修之為待盡而後備者
也人之生固小人無師無法則惟利之見耳人之生固
小人又以遇亂世得亂俗是以小重小也以亂得亂也
君子非得勢以臨之則無由得開内焉今是人之口腹
安知禮義安知辭讓安知㢘恥隅積亦呥呥而噍鄉鄉
而飽已矣人無師無法則其心正其口腹也今使人生
[143-21a]
而未嘗睹芻豢稻梁也惟菽藿糟糠之為睹則以至足
為在此也俄而粲然有秉芻豢稻梁而至者則瞲然視
之曰此何怪也彼臭之而無嗛於鼻嘗之而甘於口食
之而安於體則莫不棄此而取彼矣今以夫先王之道
仁義之統以相羣居以相持養以相藩飾以相安固邪
以夫桀跖之道是其為相縣也㡬直夫芻豢之縣糟糠
爾哉然而人力為此而寡為彼何也曰陋也陋也者天
下之公患也人之大殃大害也故曰人者好告示人告
[143-21b]
之示之靡之儇之鉛之重之則夫塞者俄且通也陋者
俄且僴也愚者俄且知也是若不行則湯武在上曷益
桀紂在上曷損湯武存則天下從而治桀紂存則天下
從而亂如是者豈非人之情固可與如此可與如彼也
哉人之情食欲有芻豢衣欲有文繡行欲有輿馬又欲
夫餘財蓄積之富也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
情也今人之生也方多蓄雞狗猪彘又蓄牛羊然而食
不敢有酒肉餘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絲帛約者
[143-22a]
有筐篋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輿馬是何也非不欲也幾
不長慮顧後而恐無以繼之故也於是又節用御欲收
斂蓄藏以繼之也是於己長慮顧後㡬不甚善矣哉今
夫偷生淺知之屬曾此而不知也糧食大侈不顧其後
俄則屈安窮矣是其所以不免於凍餓操瓢囊為溝壑
中瘠者也况夫先王之道仁義之統詩書禮樂之分乎
彼固天下之大慮也將為天下生民之屬長慮顧後而
保萬世也其㳅長矣其温厚矣其功盛姚逺矣非熟修
[143-22b]
為之君子莫之能知也故曰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
知不幾者不可與及聖人之言夫詩書禮樂之分固非
庸人之所知也故曰一之而可再也有之而可乆也廣
之而可通也慮之而可安也反鉛察之而俞可好也以
治情則利以為名則榮以羣則和以獨則足樂意者其
是耶夫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則
從人之欲則勢不能容物不能贍也故先王案為之制
禮義以分之使有貴賤之等長㓜之差知賢愚能不能
[143-23a]
之分皆使人載其事而各得其冝然後使慤禄多少厚
薄之稱是夫羣居和一之道也故仁人在上則農以力
盡田賈以察盡財百工以巧盡械器士大夫以上至於
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盡官職夫是之謂至平故或禄
天下而不自以為多或監門御旅抱闗擊柝而不自以
為寡故曰斬而齊枉而順不同而一夫是之謂人倫詩
曰受小共大共為下國駿䝉此之謂也 解/蔽凡人之患
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治則復經兩疑則惑矣天下無
[143-23b]
二道聖人無兩心今諸侯異政百家異説則必或是或
非或理或亂亂國之君亂家之人此其誠心莫不求正
而以自為也妒繆於道而人誘其所迨也私其所積唯
恐聞其惡也倚其所私以觀異術唯恐聞其美也是以
與治雖走而是已不輟也豈不蔽於一曲而失正求也
哉心不使焉則白黒在前而目不見雷鼔在側而耳不
聞况於使者乎徳道之人亂國之君非之上亂家之人
非之下豈不哀哉數為蔽欲為蔽惡為蔽始為蔽終為
[143-24a]
蔽逺為蔽近為蔽博為蔽淺為蔽古為蔽今為蔽凡萬
物異則莫不相為蔽此心術之公患也昔人君之蔽者
夏桀殷紂是也桀蔽於末喜斟觀而不知闗龍逢以惑
其心而亂其行紂蔽於妲己飛㢘而不知㣲子啟以惑
其心而亂其行故羣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非而不用
賢良退處而隱逃此其所以喪九牧之地而虚宗廟之
國也桀死於亭山紂縣於赤旆身不先知又莫之諫此
蔽塞之禍也成湯鑒於夏桀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
[143-24b]
能長用伊尹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夏王而受九有
也文王鑒於殷紂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長用吕
望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逺方莫
不致其珍故目視備色耳聼備聲口食備味形居備宫
名受備號生則天下歌死則四海哭夫是之謂至盛詩
曰鳯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鳯有凰樂帝之心
此不蔽之福也昔人臣之蔽者唐鞅奚齊是也唐鞅蔽
於欲權而逐載子奚齊蔽於欲國而罪申生唐鞅戮於
[143-25a]
宋奚齊戮於晉逐賢相而罪孝兄身為刑戮然而不知
此蔽塞之禍也故以貪鄙背叛爭權而不危辱滅亡者
自古及今未嘗有之也鮑叔甯戚隰朋仁智且不蔽故
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禄與管仲齊召公吕望仁智且不
蔽故能持周公而名利福禄與周公齊傳曰知賢之謂
明輔賢之謂彊勉之彊之其福必長此之謂也此不蔽
之福也昔賔孟之蔽者亂家是也墨子蔽於用而不知
文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申子
[143-25b]
蔽於勢而不知知恵子蔽於辭而不知實莊子蔽於天
而不知人故由用謂之道盡利也由欲謂之道盡嗛也
由法謂之道盡數矣由勢謂之道盡便矣由辭謂之道
盡論矣由天謂之道盡因矣此而數具者皆道之一隅
也夫道者經常而盡變一隅不足以舉之由知之人觀
於道之一隅猶未之能識也故以為足而飾之内以自
亂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禍也孔子
仁智且不蔽故學亂術足以為先王者也一家得周道
[143-26a]
舉而用之不蔽於成積也故徳與周公齊名與三王竝
此不蔽之福也聖人知心術之患見蔽塞之禍故無欲
無惡無始無終無近無逺無博無淺無古無今兼陳萬
物而中懸衡焉是故衆異不得相蔽以亂其倫也何謂
衡曰道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則不可道而可
非道人孰欲得恣而守其所不可以禁其所可以其不
可道之心取人則必合於不道人而不知合於道人以
其不可道之心與不可道之人論道人亂之本也夫何
[143-26b]
以知曰心知道然後可道可道然後能守道以禁非道
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則合於道人而不合於不道之人
矣以其可道之心與道人論非道治之要也何患不知
故治之要在於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
一而静心未嘗不臧也然而有所謂虚心未嘗不兩也
然而有所謂一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静人生而
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謂虚不以所已
臧害所將受謂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異異也者同
[143-27a]
時兼知之同時兼知之兩也然而有所謂一不以夫一
害此一謂之一心卧則夢偷則自行使之則謀故心未
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静不以夢劇亂知謂之静未得
道而求道者謂之虚一而静作之則將須道者之虚則
人將事道者之一則盡將思道者静則察知道察知道
行體道者也虚一而静謂之大清明萬物莫形而不見
莫見而不論莫論而失位坐於室而見四海處於今而
論久逺疏觀萬物而知其情參稽治亂而通其度經緯
[143-27b]
天地而材官萬物制割大理而宇宙裏矣恢恢廣廣孰
知其極睾睾廣廣孰知其徳涫涫紛紛孰知其形明參
日月大滿八極夫是之謂大人夫惡有蔽矣哉心者形
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自禁也自使
也自奪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刧而使墨云
形可刧而使詘申心不可刧而使易意是之則受非之
則辭故曰心容其擇也無禁必自見其物也雜博其情
之至也不貳詩云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懐人寘彼
[143-28a]
周行頃筐易滿也卷耳易得也然而不可以貳周行故
曰心枝則無知傾則不精貳則疑惑以贊稽之萬物可
兼知也身盡其故則美類不可兩也故知者擇一而一
焉農精於田而不可以為田師賈精於市而不可以為
賈師工精於器而不可以為器師有人也不能此三技
而可使治三官曰精於道者也精於物者也精於物者
以物物精於道者兼物物故君子一於道而以贊稽物
一於道則正以贊稽物則察以正志行察論則萬物官
[143-28b]
矣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詔而萬物成處一危之
其榮滿側飬一之㣲榮矣而未知故道經曰人心之危
道心之㣲危㣲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故人心譬
如槃水正錯而勿動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
見鬚眉而察理矣㣲風過之湛濁動乎下清明亂於上
則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導之以理養之
以清物莫之傾則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矣小物引之則
其正外易其心内傾則不足以决麤理也故好書者衆
[143-29a]
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好稼者衆矣而后稷獨傳者一
也好樂者衆矣而䕫獨傳者一也好義者衆矣而舜獨
傳者一也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於射奚仲作車乘
杜作乘馬而造父精於御自古及今未嘗有兩而能精
者也曾子曰是其庭可以搏䑕惡能與我歌矣空石之
中有人焉其名曰觙其為人也善射以好思耳目之欲
接則敗其思蚊䖟之聲聞則挫其精是以闢耳目之欲
而逺蚊䖟之聲閑居静思則通思仁若是可謂㣲乎孟
[143-29b]
子惡敗而出妻可謂能自彊矣有子惡卧而焠掌可謂
能自忍矣未及好也闢耳目之欲可謂能自彊矣未及
思也蚊䖟之聲聞則挫其精可謂危矣未可謂㣲也夫
㣲者至人也至人也何彊何忍何危故濁明外景清明
内景聖人縱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彊何忍
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無為也聖人之行道也無彊也
仁者之思也恭聖人之思也樂此治心之道也凡觀物
有疑中心不定則外物不清吾慮不清則未可定然否
[143-30a]
也冥冥而行者見寝石以為伏虎也見植林以為後人
也冥冥蔽其明也醉者越百歩之溝以為蹞歩之澮也
俯而出城門以為小之閨也酒亂其神也厭目而視者
視一以為兩掩耳而聼者聼漠漠以為哅哅勢亂其官
也故從山下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牽也逺蔽其
大也從山下而望木者十仞之木若著而求著者不上
折也高蔽其長也水動而影揺人不以定美惡水勢𤣥
也鼓者仰視而不見星辰不以定有無用精惑也有人
[143-30b]
焉以此時定物則世之愚者也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
疑决必不當夫茍不當安能無過乎夏首之南有人焉
曰涓蜀梁其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見其影
以為伏鬼也卬視其髪以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
者失氣而死豈不哀哉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
間疑𤣥之時正之此人之所以無有而有無之時也而
已以正事故傷於溼而擊鼓鼓痺則必有弊鼔喪豚之
費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故雖不在夏首之南則無以
[143-31a]
異矣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
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無所疑止之則没世窮年不
能徧也其所以貫理焉雖億萬已不足以浹萬物之變
與愚者若一學老身長子而與愚者若一猶不知錯夫
是之謂妄人故學也者固學止之也惡乎止之曰止諸
至足曷謂至足曰聖王也聖也者盡倫者也王也者盡
制者也兩盡者足以為天下極矣故學者以聖王為師
案以聖王之制為法法其法以求統其類類以務象効
[143-31b]
其人嚮是而務士也類是而幾君子也知之聖人也故
有知非以慮是則謂之懼有勇非以持是則謂之賊察
孰非以分是則謂之簒多能非以修蕩是則謂之知辯
利非以言是則謂之詍傳曰天下有二非察是是察非
謂合王制與不合王制也天下有不以是為隆正也然而
猶有能分是非治曲直者耶若夫非分是非非治曲直
非辯治亂非治人道雖能之無益於人不能無損於人
案直將治怪説玩竒辭以相撓滑也案彊鉗而利口厚
[143-32a]
顔而忍詬無正而恣睢妄辯而㡬利不好辭讓不敬禮
節而好相推擠此亂世姦人之説也則天下之治説者
方多然矣傳曰析辭而為察言物以為辯君子賤之博
聞彊志不合王制君子賤之此之謂也為之無益於成
也求之無益於得也憂戚之無益於幾也則廣焉能棄
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頃干之胷中不慕往不閔來無
邑憐之心當時則動物至而應事起而辯治亂可否昭
然明矣周而成泄而敗明君無之有也宣而成隱而敗
[143-32b]
闇君無之有也故君人者周則䜛言至矣而直言反矣
小人邇而君子逺矣詩曰墨以為明狐狸其蒼此言上
幽而下險也君人者宣則直言至矣而䜛言反矣君子
邇而小人逺矣詩云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此言上明而
下化也 正/名後王之成名刑名從商爵名從周文名從
禮散名之加於萬物者則從諸夏之成俗曲期逺方異
俗之鄉則因之而為通散名之在人者生之所以然者
謂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應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性
[143-33a]
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情然而心為之擇謂之慮心
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慮積焉能習焉而後成謂之為
正利而為謂之事正義而為謂之行所以知之在人者
謂之知知有所合謂之智知所以能之在人者謂之能
能有所合謂之能性傷謂之病節遇謂之命是散名之
在人者也是後王之成名也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實
辨道行而志通則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辭擅作名以亂
正名使民疑惑民多辯訟則謂之大姦其罪猶為符節
[143-33b]
度量之罪也故其民莫敢為竒辭以亂正名故其民慤
慤則易使易使則公其民莫敢為竒辭以亂正名故一
於道法而謹於循令矣如是則其迹長矣迹長功成治
之極也是謹於守名約之功也今聖王沒名守慢竒辭
起名實亂是非之刑不明則雖守法之吏誦數之儒亦
皆亂也若有王者起必將有循於舊名有作於新名然
則所為有名與所縁有同異與制名之樞要不可不察
也異形離心交喻異物名實亥紐貴賤不明同異不别
[143-34a]
如是則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廢之禍故知者
為之分别制名以指實上以明貴賤下以辨同異貴賤
明同異别如是則志無不喻之患事無困廢之禍此所
為有名也然則何縁而以同異曰縁天官凡同類同情
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
其約名以相期也形體色理以目異聲音清濁調竿竒
聲以耳異甘苦鹹淡辛酸竒味以口異香臭芬鬱腥臊
洒酸竒臭以鼻異疾養凔熱滑鈹輕重以形體異説故
[143-34b]
喜怒哀樂愛惡欲以心異心有徴知徴知則縁耳而知
聲可也縁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徴知必將待天官之當
簿其類然後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徴之而無説則
人莫不然謂之不知此所縁而以同異也然後隨而命
之同則同之異則異之單足以喻則單單不足以喻則
兼單與兼無所相避則共雖共不為害矣知異實者之
異名也故使異實者莫不異名也不可亂也猶使異實
者莫不同名也故萬物雖衆有時而欲徧舉之故謂之
[143-35a]
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則有共至於無共然
後止有時而欲徧舉之故謂之鳥獸鳥獸也者大别名
也推而别之别則有别至於無别然後止名無固冝約
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則謂之不冝名無固
實約之以命實約定俗成謂之實名名為固善徑易而
不拂謂之善名物有同狀而異所者有異狀而同所者
可别也而為異所者雖可合謂之二實狀變而實無别
而為異者謂之化有化而無别謂之一實此事之所以
[143-35b]
稽實定數也此制名之樞要也後王之成名不可不察
也見侮不辱聖人不愛已殺盗非殺人也此惑於用名
以亂名者也驗之所以為有名而觀其熟行則能禁之
矣山淵平情欲寡芻豢不加甘大鍾不加樂此惑於用
實以亂名者也驗之所縁無以同異而觀其熟調則能
禁之矣非而謁楹有牛馬非馬也此惑於用名以亂實
者也驗之名約以其所受悖其所辭則能禁之矣凡邪
說辟言之離正道而擅作者無不類於三惑者矣故明
[143-36a]
君知其分而不與辯也夫民易一以道而不可與共故
故明君臨之以勢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論禁之
以刑故其民之化道也如神辯勢惡用矣哉今聖王沒
天下亂姦言起君子無勢以臨之無刑以禁之故辯說
也實不喻然後知命不喻然後期期不喻然後說說不
喻然後辯故期命辯說也者用之大文也而王業之始
也名聞而實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之麗也用麗俱
得謂之知名名也者所以期累實也辭也者兼異實之
[143-36b]
名以論一意也辯說也者不異實名以喻動静之道也
期命也者辯說之用也辯說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
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經理也心合於道說合於心
辭合於說正名而期質請而喻辯異而不過推類而不
悖聼則合文辯則盡故正道而辯姦猶引繩以持曲直
是故邪說不能亂百家無所竄有兼聼之明而無奮矜
之容有兼覆之厚而無伐徳之色說行則天下正說不
行則白道而冥窮是聖人之辯說也詩曰顒顒卬卬如
[143-37a]
珪如璋令聞令望豈弟君子四方為綱此之謂也辭讓
之節得矣長少之理順矣忌諱不稱祅辭不出以仁心
説以學心聼以公心辯不動乎衆人之非譽不治觀者
之耳目不賂貴者之權勢不利𫝊辟者之辭故能處道
而不貳吐而不奪利而不流貴公正而賤鄙爭是士君
子之辯説也詩曰長夜漫兮永思騫兮大古之不慢兮
禮義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謂也君子之言渉
然而精俛然而類差差然而齊彼正其名當其辭以務
[143-37b]
白其志義者也彼名辭也者志義之使也足以相通則
舍之矣故名足以指實辭足以見極則舍之矣外是者
謂之仞是君子之所棄而愚者拾以為已寳故愚者之
言芴然而粗嘖然而不類誻誻然而沸彼誘其名眩其
辭而無深於其志義者也故窮藉而無極甚勞而無功
貪而無名故知者之言也慮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
之易立也成則必得其所好而不遇其所惡焉愚者反
是詩曰為鬼為蜮則不可得有靦靣目視人罔極作此
[143-38a]
好歌以極反側此之謂也凡語治而待去欲者無以道
欲而困於有欲者也凡語治而待寡欲者無以節欲而
困於多欲者也有欲無欲異類也生死也非治亂也欲
之多寡異類也情之所也非治亂也欲不待可得而求
者從所可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從所可受乎
心也所受乎天之一欲制於所受乎心之多固難類所
受乎天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惡死甚矣然而人有
從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
[143-38b]
也故欲過之而動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則欲
雖多奚傷於治欲不及而動過之心使之也心之所可
失理則欲雖寡奚止於亂故治亂在於心之所可亡於
情之所欲不求之其所在而求之其所亡雖曰我得之
失之矣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欲者情之應也
以所欲以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為可而
道之知所必出也故雖為守門欲不可去性之具也雖
為天子欲不可盡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欲雖不可
[143-39a]
去求可節也所欲雖不可盡求者猶近盡欲雖不可去所
求不得慮者欲節求也道者進則近盡退則節求天下莫
之若也凡人莫不從其所可而去其所不可知道之莫之
若也而不從道者無之有也假之有人而欲南無多而惡
北無寡豈為夫南者之不可盡也離南行而北走也哉今
人所欲無多所惡無寡豈為夫所欲之不可盡也離得欲
之道而取所惡也哉故可道而從之奚以損之而亂不可
道而離之奚以益之而治故知者論道而已矣小家珍説
[143-39b]
之所願皆衰矣凡人之取也所欲未嘗粹而來也其去也
所惡未嘗粹而往也故人無動而不可以不與權俱衡不
正則重懸於仰而人以為輕輕懸於俛而人以為重此人
所以惑於輕重也權不正則禍託於欲而人以為福福託
於惡而人以為禍此亦人所以惑於禍福也道者古今之
正權離道而内自擇則不知禍福之所託易者以一易一
人曰無得亦無喪也以一易兩人曰無喪而有得也以兩
易一人曰無得而有喪也計者取所多謀者從所可以兩
[143-40a]
易一人莫之為明其數也從道而出猶以一易兩也奚喪
離道而内自擇是猶以兩易一也奚得其累百年之欲易
一時之嫌然且為之不明其數也有嘗試深觀其隱而難
其察者志輕理而不重物者無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内憂
者無之有也行離理而不外危者無之有也外危而不内
恐者無之有也心憂恐則口銜芻豢而不知其味耳聽鐘
鼓而不知其聲目視黼黻而不知其狀輕煖平簟而體不
知其安故嚮萬物之美而不能嗛也假而得問而嗛之則
[143-40b]
不能離也故嚮萬物之美而盛憂兼萬物之利而盛害
如此者其求物也養生也粥壽也故欲養其欲而縱其
情欲養其性而危其形欲養其樂而政其心欲養其名
而亂其行如此者雖封侯稱君其與夫盗無以異乘軒
戴絻與其無足無以異夫是之謂以已為物役矣心平
愉則色不及傭而可以養目聲不及傭而可以養耳蔬
食菜羮而可以養口麤布之衣麤紃之履而可以養體
屋室廬庾葭槀蓐尚机筵而可以養形故無萬物之美
[143-41a]
而可以飬樂無勢列之位而可以飬名如是而加天下
焉其為天下多其和樂少矣夫是之謂重已役物無稽
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 性/惡人之性惡其
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
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
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滛亂生而禮義
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
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
[143-41b]
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
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故构木必將待櫽栝烝矯然後
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
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今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
禮義則悖亂而不治古者聖王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
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制法度以矯飾
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道之也使皆出
於治合於道者也今之人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
[143-42a]
君子縱性情安恣睢而違禮義者為小人用此觀之然
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
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
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
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
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
之偽是性偽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見耳可以聼夫
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聼之聰不離耳目明而耳聰
[143-42b]
不可學明矣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將皆失喪其性故也
曰若是則過矣今人之性生而離其朴離其資必失而
喪之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所謂性善者不離
其朴而美之不離其資而利之也使夫資朴之於美心
意之於善若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聼之聰不離
耳故曰目明而耳聰也今人之性飢而欲飽寒而欲煖
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飢見長而不敢先食者
將有所讓也勞而不敢求息者將有所代也夫子之讓
[143-43a]
乎父弟之讓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
皆反於性而悖於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禮義之文理也
故順情性則不辭讓矣辭讓則悖於情性矣用此觀之
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問者曰人之性惡則
禮義惡生應之曰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非故生
於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為器然則器生於工人之
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故工人斲木而成器然則器生
於工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聖人積思慮習偽故
[143-43b]
以生禮義而起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生聖人之偽
非故生於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
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
然不待事而後生之者也大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
後然者謂之生於偽是性偽之所生其不同之徴也故
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於性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
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聖人之所生也故聖人之所以
同於衆其不異於衆者性也所以異而過衆者偽也夫
[143-44a]
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假之有弟兄資財而分
者且順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則兄弟相拂奪矣且化
禮義之文理若是則讓乎國人矣故順情性則弟兄爭
矣化禮義則讓乎國人矣凡人之欲為善者為性惡也
夫薄願厚惡願美狹願廣貧願富賤願貴茍無之中者
必求於外故富而不願財貴而不願勢茍有之中者必
不及於外用此觀之人之欲為善者為性惡也今人之
性固無禮義故彊學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禮義故思慮
[143-44b]
而求知之也然則性而已則人無禮義不知禮義人無
禮義則亂不知禮義則悖然則性而已則悖亂在已用
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孟子曰人之性善
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謂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謂
惡者偏險悖亂也是善惡之分也已今誠以人之性固
正理平治邪則有惡用聖王惡用禮義矣哉雖有聖王
禮義將曷加於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惡故古
者聖人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故
[143-45a]
為之立君上之勢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
之重刑罰以禁之使天下皆出於治合於善也是聖王
之治而禮義之化也今當試去君上之勢無禮義之化
去法正之治無刑罰之禁倚而觀天下民人之相與也
若是則夫強者害弱而奪之衆者暴寡而譁之天下之
悖亂而相亡不待頃矣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
其善者偽也故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
徴於人凡論者貴其有辨合其符驗故坐而言之起而
[143-45b]
可設張而可施行今孟子曰人之性善無辨合符驗坐
而言之起而不可設張而不可施行豈不過甚矣哉故
性善則去聖王息禮義矣性惡則興聖王貴禮義矣故
櫽栝之生為构木也繩墨之起為不直也立君上明禮
義為性惡也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
也直木不待櫽栝而直者其性直也构木必将待櫽栝
烝矯然後直者以其性不直也今人之性惡必将待聖
王之治禮義之化然後皆出於治合於善也用此觀之
[143-46a]
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問者曰禮義積偽者
是人之性故聖人能生之也應之曰是不然夫陶人埏
埴而生瓦然則瓦埴豈陶人之性也哉工人斵木而生
器然則器木豈工人之性也哉夫聖人之於禮義也辟
亦陶埏而生之也然則禮義積偽者豈人之本性也哉
凡人之性者尭舜之與桀跖也其性一也君子之與小
人其性一也今將以禮義積偽為人之性邪然則有曷
貴堯禹曷貴君子矣哉凡所貴尭禹君子者能化性能
[143-46b]
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然則聖人之於禮義積偽也亦陶
埏而生之也用此觀之然則禮義積偽者豈人之性也
哉所賤於桀跖小人者從其性順其情安恣睢以出乎
貪利爭奪故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天非私曽騫
孝已而外衆人也然而曾騫孝已獨厚於孝之實而全
於孝之名者何也以綦於禮義故也天非私齊魯之民
而外秦人也然而於父子之義夫婦之别不如齊魯之
孝具敬父者何也以秦人之從情性安恣睢慢於禮義
[143-47a]
故也豈其性異矣哉塗之人可以為禹曷謂也曰凡禹
之所以為禹者以其為仁義法正也然則仁義法正有
可知可能之理然而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
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
矣今以仁義法正為固無可知可能之理邪然則唯禹
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將使塗之人固無可
以知仁義法正之質而固無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邪
然則塗之人也且内不可以知父子之義外不可以知
[143-47b]
君臣之正不然今塗之人者皆内可以知父子之義外
可以知君臣之正然則其可以知之質可以能之具其
在塗之人明矣今使塗之人者以其可以知之質可以
能之具本夫仁義之可知之理可能之具然則其可以
為禹明矣今使塗之人伏術為學専心一志思索熟察
加日懸乆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故聖
人者人之所積而致也曰聖可積而致然而皆不可積
何也曰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小人可以為君子而不肯
[143-48a]
為君子君子可以為小人而不肯為小人小人君子者
未嘗不可以相為也然而不相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
故塗之人可以為禹然則塗之人能為禹未必然也雖
不能為禹無害可以為禹足可以徧行天下然而未嘗
有能徧行天下者也夫工匠農賈未嘗不可以相為事
也然則未嘗能相為事也用此觀之然則可以為未必
能也雖不能無害可以為然則能不能之與可不可其
不同逺矣其不可以相為明矣尭問於舜曰人情何如
[143-48b]
舜對曰人情甚不美又何問焉妻子具而孝衰於親嗜
欲得而信衰於友爵禄盈而忠衰於君人之情乎人之
情乎甚不美又何問焉唯賢者為不然有聖人之知者
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多言
則文而類終日議其所以言之千舉萬變其統類一也
是聖人之知也少言則徑而省論而法若佚之以繩是
士君子之知也其言也諂其行也悖其舉事多侮是小
人之知也齊給便敏而無類雜能旁魄而無用折速粹
[143-49a]
熟而不急不恤是非不論曲直以期勝人為意是役夫
之知也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天下有中敢直
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於亂世之君下不俗
於亂世之民仁之所在無貧窮仁之所亡無富貴天下
知之則欲與天下同苦樂之天下不知之則傀然獨立
天地之間而不畏是上勇也禮恭而意儉大齊信焉而
輕貨財賢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廢之是中勇
也輕身而重貨恬禍而廣解茍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
[143-49b]
情以期勝人為意是下勇也繁弱鉅黍古之良弓也然
而不得排擏則不能自正桓公之蔥太公之闕文王之
録莊君之&KR1544闔閭之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
劍也然而不加砥礪則不能利不得人力則不能斷驊
騮騹驥纎離緑耳此皆古之良馬也然而前必有銜轡
之制後有鞭䇿之威加之以造父之馭然後一日而致
千里也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辯知必將求賢師而事
之擇賢友而友之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堯舜禹湯
[143-50a]
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敬讓之行也身
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今與不善人處
則所聞者欺誣詐偽也所見者汙漫淫邪貪利之行也
身且加於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傳曰不知其子
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左右靡而已矣靡而已矣
 
 
 
[143-50b]
 
 
 
 
 
 
 
 繹史卷一百四十三上
[143-5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繹史卷一百四十三下 靈壁縣知縣馬驌撰
  荀子著書下/
荀子禮/論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
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
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
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
之所起也故禮者養也芻豢稻粱五味調香所以養口
[143-51b]
也椒蘭芬苾所以養鼻也雕琢刻鏤黼黻文章所以養
目也鐘鼔管磬琴瑟竽笙所以養耳也疏房檖䫉越席
牀笫几筵所以養體也故禮者養也君子既得其養又
好其别曷謂别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
稱者也故天子大路越席所以養體也側載睾芷所以
養鼻也前有錯衡所以養目也和鸞之聲歩中武象趨
中韶䕶所以養耳也龍旗九斿所以養信也寢兕持虎
蛟韅絲末彌龍所以養威也故大路之馬必倍至教順
[143-52a]
然後乗之所以養安也熟知夫出死要節之所以養生
也熟知夫出費用之所以養財也熟知夫恭敬辭譲之
所以養安也熟知夫禮義文理之所以養情也故人茍
生之為見若者必死茍利之為見若者必害茍怠惰偷
懦之為安若者必危茍情説之為樂若者必滅故人一
之於禮義則兩得之矣一之於性情則兩喪之矣故儒
者將使人兩得之者也墨者將使人兩䘮之者也是儒
墨之分也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
[143-52b]
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
惡治三者偏亡焉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
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故王者天太祖諸侯不敢壊
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别貴始貴始得之本也郊止乎天
子而社至於諸侯道及士大夫所以别尊者事尊卑者
事卑宜大者巨宜小者小故有天下者事十世有一國
者事五世有五乗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乗之地者事二
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廟所以表積厚積厚者流澤
[143-53a]
廣積薄者流澤狹也大饗尚𤣥尊俎生魚先大羮貴食
飲之本也饗尚𤣥尊而用酒醴先黍稷而飯稻粱祭齊
大羮而飽庻羞貴本而親用也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
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大一夫是之謂大隆故尊之尚
𤣥酒也俎之尚生魚也豆之先大羮也一也利爵之不
醮也成事之俎不嘗也三臭之不食也一也大昏之未
發齊也大廟之未入尸也始卒之未小歛也一也大路
之素未集也郊之麻絻也䘮服之先散麻也一也三年
[143-53b]
之䘮哭之不文也清廟之歌一倡而三歎也縣一鐘尚
拊之膈朱絃而通越也一也凡禮始乎棁成乎文終乎
悦校故至備情文俱盡其次情文代勝其一復情以歸
大一也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時以序星辰以行江河
以流萬物以昌好惡以節喜怒以當以為下則順以為
上則明萬物變而不亂貳之則䘮也禮豈不至矣哉立
隆以為極而天下莫之能損益也本末相順終始相應
至文以有别至察以有説天下從之者治不從者亂從
[143-54a]
之者安不從者危從之者存不從者亡小人不能測也
禮之理誠深矣堅白同異之察入焉而溺其理誠大矣
擅作典制辟陋之説入焉而喪其理誠髙矣暴慢恣睢
輕俗之屬入焉而隊故繩墨誠陳矣則不可欺以曲直
衡誠縣矣則不可欺以輕重規矩誠施矣則不可欺以
方圓君子審於禮則不可欺以詐偽故繩者直之至衡
者平之至規矩者方圓之至禮者人道之極也然而不
法禮不足禮謂之無方之民法禮足禮謂之有方之士
[143-54b]
禮之中焉能思索謂之能慮禮之中焉能勿易謂之能
固能慮能固加好者焉斯聖人矣故天者髙之極也地
者下之極也無窮者廣之極也聖人者道之極也故學
者固學為聖人也非特學為無方之民也禮者以財物
為用以貴賤為文以多少為異以隆殺為要文理繁情
用省是禮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禮之殺也文理情
用相為内外表裏並行而雜是禮之中流也故君子上
致其隆下盡其殺而中處其中歩驟馳騁厲鶩不外是
[143-55a]
矣是君子之壇宇宫庭也人有是士君子也外是民也
於是其中焉方皇周挾曲得其次序是聖人也故厚者
禮之積也大者禮之廣也髙者禮之隆也明者禮之盡
也詩曰禮儀卒度笑語卒獲此之謂也○按上史記/禮書采用
禮者謹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
俱善人道畢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一是君子
之道禮義之文也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
慢其無知也是姦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君子以倍叛
[143-55b]
之心接臧榖猶且羞之而况以事其所隆親乎故死之
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復也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
所以致重其親於是盡矣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謂之
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謂之瘠君子賤野而羞瘠故天
子棺椁十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載重然後皆有衣
衾多少厚薄之數皆有翣菨文章之等以敬飾之使生
死終始若一足以為人願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極
也天子之䘮動四海屬諸侯諸侯之䘮動通國屬大夫
[143-56a]
大夫之䘮動一國屬修士修士之䘮動一鄉屬朋友庶
人之䘮合族黨動州里刑餘罪人之䘮不得合族黨獨
屬妻子棺椁三寸衣衾三領不得飾棺不得晝行以昏
殣凡縁而徃埋之反無哭泣之節無衰麻之服無親疏
月數之等各反其平各復其始已𦵏埋若無䘮者而止
夫是之謂至辱禮者謹於吉凶不相厭者也紸纊聽息
之時則夫忠臣孝子亦知其閔已然而殯歛之具未有
求也垂涕恐懼然而幸生之心未已持生之事未輟也
[143-56b]
卒矣然後作具之故雖備家必踰日然後能殯三日而
成服然後告逺者出矣備物者作矣故殯久不過七十
日速不損五十日是何也曰逺者可以至矣百求可以
得矣百事可以成矣其忠至矣其節大矣其文備矣然
後月朝卜日月夕卜宅然後𦵏也當是時也其義止誰
得行之其義行誰得止之故三月之𦵏其貌以生設飾
死者也殆非直留死者以安生也是致隆思慕之義也
䘮禮之凡變而飾動而逺久而平故死之為道也不飾
[143-57a]
則惡惡則不哀尒則翫翫則厭厭則忘忘則不敬一朝
而䘮其嚴親而所以送𦵏之者不哀不敬則嫌於禽獸
矣君子恥之故變而飾所以滅惡也動而逺所以遂敬
也久而平所以優生也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
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者也故文飾麤惡聲樂
哭泣恬愉憂戚是反也然而禮兼而用之時舉而代御
故文飾聲樂恬愉所以持平奉吉也麤衰哀泣憂戚所
以持險奉凶也故其立文飾也不至於窕冶其立麤衰
[143-57b]
也不至於瘠棄其立聲樂恬愉也不至於流淫惰慢其
立哭泣哀戚也不至於隘懾傷生是禮之中流也故情
貌之變足以别吉凶明貴賤親疎之節期止矣外是姦
也雖難君子賤之故量食而食之量要而帶之相髙以
毁瘠是姦人之道也非禮義之文非孝子之情也將以
有為者也故説豫娩澤憂戚萃惡是吉凶憂愉之情發
於顔色者也歌謡謸笑哭泣諦號是吉凶憂愉之情發
於聲音者也芻豢稻粱酒醴餰鬻魚肉菽藿酒漿是吉
[143-58a]
凶憂愉之情發於食飲者也卑絻黼黻文織資麤衰絰
菲繐菅屨是吉凶憂愉之情發於衣服者也疏房檖䫉
越席牀笫几筵屬茨倚廬席薪枕塊是吉凶憂愉之情
發於居處者也兩情者人生固有端焉若夫斷之繼之
博之淺之益之損之類之盡之盛之美之使本末終始
莫不順比足以為萬世則是禮也非順敦修為之君子
莫之能知也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偽者文理隆盛也
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後
[143-58b]
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故曰天地合而萬物
生隂陽接而變化起性偽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
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
聖人然後分也詩曰懐柔百神及河喬嶽此之謂也䘮
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
如生如存如亡終始一也始卒沐浴鬠體飯唅象生執
也不沐則濡櫛三律而止不浴則濡巾三式而止充耳
而設瑱飯以生稻唅以槁骨反生術矣説䙝衣襲三稱
[143-59a]
縉紳而無鈎帶矣設掩靣儇目鬠而不冠笄矣書其名
置于其重則名不見而柩獨明矣薦噐則冠有鍪而毋
縱罋廡虛而不實有簟席而無牀笫木噐不成斵陶噐
不成物薄噐不成内笙竽具而不和琴瑟張而不均輿
藏而馬反告不用也具生噐以適墓象徙道也畧而不
盡䫉而不功趨輿而藏之金革轡靷而不入眀不用也
象徙道又明不用也是皆所以重哀也故生噐文而不
功明噐䫉而不用凡禮事生飾歡也送死飾哀也祭祀
[143-59b]
飾敬也師旅飾威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未
有知其所由来者也故壙壠其䫉象室屋也棺椁其䫉
象版蓋斯象拂也無帾絲歶縷翣其䫉以象菲帷幬尉
也抗折其䫉以象摱茨番閼也故䘮禮者無他焉明死
生之義送以哀敬而終周藏也故𦵏埋敬𦵏其形也祭
祀敬事其神也其銘誄繫世敬傳其名也事生飾始也
送死飾終也終始具而孝子之事畢聖人之道備矣刻
死而附生謂之墨刻生而附死謂之惑殺生而送死謂
[143-60a]
之賊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終始莫不稱宜而好
善是禮義之法式也儒者是矣○三年之䘮一段已見/禮記三年問篇今不錄
 君之䘮所以取三年何也君者治辨之主也文理之
原也情貌之盡也相率而致隆之不亦可乎詩云愷悌
君子民之父母彼君子者固有為民父母之説焉父能
生之不能養之母能食之不能教誨之君者已能食之
矣又善教誨之者也三年畢矣哉乳母飲食之者也而
三月慈母衣被之者也而九月君曲被之者也三年畢
[143-60b]
乎哉得之則治失之則亂文之至也得之則安失之則
危情之至也兩至者俱積焉以三年事之猶未足也直
無由進之耳故社祭社也稷祭稷也郊者并百王於上
天而祭祀之也三月之殯何也曰大之也重之也所致
隆也所致親也將舉措之遷徙之離宫室而歸丘陵也
先王恐其不文也是以繇其期足之日也故天子七月
諸侯五月大夫士三月皆使其須足以容事事足以容
成成足以容文文足以容備曲容備物之謂道矣祭者
[143-61a]
志意思慕之情也愅詭唈僾而不能無時至焉故人之
歡欣和合之時則夫忠臣孝子亦愅詭而有所至矣彼
其所至者甚大動也案屈然已則其於志意之情者惆
然不嗛其於禮節者闕然不具故先王案為之立文尊
尊親親之義至矣故曰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愛
敬之至矣禮節文貌之盛矣茍非聖人莫之能知也聖
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為守百姓以成俗其
在君子以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為鬼事也故鐘鼓管
[143-61b]
磬琴瑟竽笙韶夏䕶武酌桓箾簡象是君子之所以為
愅詭其所喜樂之文也齊衰苴杖居廬食粥席薪枕塊
是君子之所以為愅詭其所哀痛之文也師旅有制刑
法有等莫不稱罪是君子之所以為愅詭其所敦惡之
文也卜筮視日齊戒修塗几筵饋薦告祝如或饗之物
取而皆祭之如或嘗之毋利舉爵主人有尊如或觴之
賔出主人拜送反易服即位而哭如或去之哀夫敬夫
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狀乎無形影然而成文 正/論
[143-62a]
世俗之為説者曰主道利周是不然主者民之唱也上
者下之儀也彼将聽唱而應視儀而動唱嘿則民無應
也儀隠則下無動也不應不動則上下無以相有也若
是則與無上同也不祥莫大焉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宣
眀則下治辨矣上端誠則下愿慤矣王公正則下易直
矣治辨則易一愿慤則易使易直則易知易一則强易
使則公易知則明是治之所由生也上周宻則下疑𤣥
矣上幽險則下漸詐矣上偏曲則下比周矣疑𤣥則難
[143-62b]
一漸詐則難使比周則難知難一則不强難使則不功
難知則不明是亂之所由作也故主道利明不利幽利
宣不利周故主道眀則下安主道幽則下危故下安則
貴上下危則賤上故上易知則下親上矣上難知則下
畏上矣下親上則上安下畏上則上危故主道莫惡乎
難知莫危乎使下畏已傳曰惡之者衆則危書曰克明
明徳詩曰明明在下故先王明之豈特𤣥之耳哉 世
俗之為説者曰治古無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慅嬰共艾
[143-63a]
畢菲對屨殺赭衣而不純治古如是是不然以為治邪
則人固莫觸罪非獨不用肉刑亦不用象刑矣以為人
或觸罪矣而直輕其刑然則是殺人者不死傷人者不
刑也罪至重而刑至輕庸人不知惡也亂莫大焉凡刑
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徴其未也殺人者不死而傷人者
不刑是謂惠暴而寛賊也非惡惡也故象刑殆非生於
治古並起於亂今也治古不然凡爵列官職賞慶刑罰
皆報也以類相從者也一物失稱亂之端也夫徳不稱
[143-63b]
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昔者武
王伐有商誅紂斷其首懸之赤旆夫征暴誅捍治之盛
也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是百王之所同未有知其所由
来者也刑稱罪則治不稱罪則亂故治則刑重亂則刑
輕犯治之罪固重犯亂之罪固輕書曰刑罰世輕世重
此之謂也 世俗之為説者曰湯武不能禁令是何也
曰楚越不受制是不然湯武者至天下之善禁令者也
湯居亳武王居鄗皆百里之地也天下為一諸侯為臣
[143-64a]
通達之屬莫不振動從服以化順之曷為楚越獨不受
制也彼王者之制也視形勢而制械用稱逺邇而等貢
獻豈必齊哉故魯人以榶衞人用柯齊人用一革土地
形制不同者械用備飾不可不異也故諸夏之國同服
同儀蠻夷戎狄之國同服不同制封内甸服封外侯服
侯衞賔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賔
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終王日祭月祀時享歳貢終
王夫是之謂視形勢而制械用稱逺近而等貢獻是王
[143-64b]
者之至也彼楚越者且時享歳貢終王之屬也必齊之
日祭月祀之屬然後曰受制邪是規磨之説也溝中之
瘠也則未足與及王者之制也語曰淺不足與測深愚
不足以謀知坎井之鼃不可與語東海之樂此之謂也
 世俗之為説者曰堯舜擅譲是不然天子者勢位至
尊無敵於天下夫有誰與譲矣道徳純備智慧甚明南
面而聼天下生民之屬莫不振動從服以化順之天下
無隠士無遺善同焉者是也異焉者非也夫有惡擅天
[143-65a]
下矣曰死而擅之是又不然聖王在上圗徳而定次量
能而授官皆民載其事而各得其宜不能以義制利不
能以偽飾性則兼以為民聖王以没天下無聖則固莫
足以擅天下矣天下有聖而在後者則天下不離朝不
易位國不更制天下厭焉與鄉無以異也以堯繼堯夫
又何變之有矣聖不在後子而在三公則天下如歸猶
復而振之也天下厭然與鄉無以異也以堯易堯夫又
何變之有矣唯其徙朝改制為難故天子生則天下一
[143-65b]
隆致順而治論徳而定次死則能任天下者必有之矣
夫禮義之分盡矣擅譲惡用矣哉曰老衰而擅是又不
然血氣筋力則有衰若夫智慮取舎則無衰曰老者不
堪其勞而休也是又畏事者之議也天子者勢至重而
形至佚心至愉而志無所詘形不為勞尊無上矣衣被
則服五采雜閒色重文繡加飾之以珠玉食飲則重大
牢而備珍怪期臭味曼而饋代睪而食雍而徹乎五祀
執薦者百人侍西房居則設張容負依而坐諸侯趨走
[143-66a]
乎堂下出戸而巫覡有事出門而宗祝有事乗大路越
席以養安側載睪芷以養鼻前有錯衡以養目和鸞之
聲歩中武象騶中韶䕶以養耳三公乗軛持納諸侯持
輪挾輿先馬大侯編後大夫次之小侯元士次之庶士
介而坐道庶人隠竄莫敢望視居如大神動如天帝持
老養衰猶有善於是者與不老者休也休猶有安樂恬
愉如是乎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有擅國無擅天下
古今一也夫曰堯舜擅譲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
[143-66b]
之説也不知逆順之理小大至不至之變也未可與及
天下之大理者也 世俗之為説者曰太古薄𦵏棺厚
三寸衣衾三領𦵏田不妨田故不掘也亂今厚𦵏飾棺
故掘也是不及知治道而不察於抇不抇者之所言也
凡人之盗也必以有為不以備不足足則以重有餘也
而聖王之生民也皆使當厚優猶知足而不得以有餘
過度故盗不竊賊不刺狗豕吐菽粟而農賈皆能以貨
財譲風俗之美男女自不取於塗而百姓羞拾遺故孔
[143-67a]
子曰天下有道盗其先變乎雖珠玉滿體文繡充棺黄
金充椁加之以丹矸重之以曾青犀象以為樹琅玕龍
茲華覲以為實人猶且莫之抇也是何也則求利之詭
緩而犯分之羞大也夫亂今而後反是上以無法使下
以無度行知者不得慮能者不得治賢者不得使若是
則上失天性下失地利中失人和故百事廢財物屈而
禍亂起王公則病不足於上庻人則凍餧羸瘠於下於
是桀紂羣居而盗賊擊奪以危上矣安禽獸行虎狼貪
[143-67b]
故脯巨人而炙嬰兒矣若是則有何尤抇人之墓抉人
之口而求利矣哉雖此倮而埋之猶且必抇也安得𦵏
埋哉彼乃將食其肉而齕其骨也夫太古薄𦵏故不抇
也亂今厚𦵏故抇也是特姦人之誤於亂説以欺愚者
而潮䧟之以偷取利焉夫是之謂大姦傳曰危人而自
安害人而自利此之謂也 彊/國刑范正金錫美工冶巧
火齊得剖刑而莫耶已然而不剝脱不砥礪則不可以
斷繩剝脱之砥礪之則蠫盤盂刎牛馬忽然耳彼國者
[143-68a]
亦彊國之剖刑已然而不教誨不調一則入不可以守
出不可以戰教誨之調一之則兵勁城固敵國不敢攖
也彼國者亦有砥礪禮義節奏是也故人之命在天國
之命在禮人君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好利
多詐而危權謀傾覆幽險而盡亡威有三有道徳之威
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此三威者不可不熟
察也禮樂則修分義則明舉錯則時愛利則形如是百
姓貴之如帝髙之如天親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故賞
[143-68b]
不用而民勸罰不用而威行夫是之謂道徳之威禮樂
則不修分義則不明舉錯則不時愛利則不形然而其
禁暴也察其誅不服也審其刑罰重而信其誅殺猛而
必黭然而雷擊之如牆厭之如是百姓刼則畏嬴則敖
上執拘則最得閒則散敵中則奪非劫之以形勢非振
之以誅殺則無以有其下夫是之謂暴察之威無愛人
之心無利人之事而日為亂人之道百姓讙敖則從而
執縛之刑灼之不和人心如是下比周賁潰以離上矣
[143-69a]
傾覆滅亡可立而待也夫是之謂狂妄之威此三威者
不可不熟察也道徳之威成乎安彊暴察之威成乎危
弱狂妄之威成乎滅亡 處勝人之勢行勝人之道天
下莫忿湯武是也處勝人之勢不以勝人之道厚於有
天下之勢索為匹夫不可得也桀紂是也然則得勝人
之勢者其不如勝人之道逺矣夫主相者勝人以勢也
是為是非為非能為能不能為不能併己之私欲必以
道夫公道通義之可以相兼容者是勝人之道也今相
[143-69b]
國上則得專主下則得專國相國之於勝人之勢亶有
之矣然則胡不毆此勝人之勢赴勝人之道求仁厚明
通之君子而託王焉與之參國政正是非如是則國孰
敢不為義矣君臣上下貴賤長少至于庻人莫不為義
則天下孰不欲合義矣賢士願相國之朝能士願相國
之宫好利之民莫不願以齊為歸是一天下也相國舎
是而不為安直為是世俗之所以為則女主亂之宫詐
臣亂之朝貪吏亂之官衆庻百姓皆以貪利爭奪為俗
[143-70a]
曷若是而可以持國乎今巨楚縣吾前大燕鰌吾後勁
魏釣吾右西壌之不絶若繩楚人則乃有㐮賁開陽以
臨吾左是一國作謀三國必起而乗我如是則齊必斷
而為四三國若假城耳必為天下大笑曷若兩者孰足
為之夫桀紂聖王之後子孫也有天下者之世也勢籍
之所存天下之宗室也土地之大封内千里人之衆數
以億萬俄而天下倜然舉去桀紂而犇湯武反然舉惡
桀紂而貴湯武是何也夫桀紂何失而湯武何得也曰
[143-70b]
是無他故焉桀紂者善為人所惡也而湯武者善為人
所好也人之所惡何也曰汙漫争奪貪利是也人之所
好者何也曰禮義辭譲忠信是也今君人者辟稱比方
則欲自並乎湯武若其所以統之則無以異於桀紂而
求有湯武之功名可乎故凡得勝者必與人也凡得人
者必與道也道也者何也曰禮譲忠信是也故自四五
萬而徃者彊勝非衆之力也隆在信矣自數百里而徃
者安固非大之力也隆在修政矣今已有數萬之衆者
[143-71a]
也陶誕比周以相與已有數百里之國者也汙漫突盗
以争地然則是棄已之所安彊而爭已之所以危弱也
損己之所不足以重己之所有餘若是其悖繆也而求
有湯武之功名可乎辟之是猶伏而咶天救經而引其
足也説必不行矣愈務而愈逺為人臣者不恤己行之
不行茍得利而已矣是渠衝入宂而求利也是仁人之
所羞而不為也故人莫貴乎生莫樂乎安所以養生安
樂者莫大乎禮義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辟之是猶
[143-71b]
欲夀而歾頸愚莫大焉故君人者愛民而安好士而榮
兩者無一焉而亡詩曰介人維藩大師維垣此之謂也
 力術止義術行曷謂也曰秦之謂也威彊乎湯武廣
大乎舜禹然而憂患不可勝校也諰諰焉常恐天下之
一合而軋已也此所謂力術止也曷謂乎威彊乎湯武
湯武也者乃能使説已者使耳今楚父死焉國舉焉負
三王之廟而辟於陳蔡之閒視可司閒安欲剡其脛而
以蹈秦之腹然而秦使左案左使右案右是乃使讎人
[143-72a]
役也此所謂威彊乎湯武也曷為廣大乎舜禹也曰古
者百王之一天下臣諸侯未有過封内千里者也今秦
南乃有沙羡與俱是乃江南北與胡貊為鄰西有巴戎
東在楚者乃界於齊在韓者踰常山乃在臨慮在魏者
乃據圉津即去大梁百有二十里耳其在趙者剡然有
苓而據松栢之塞負西海而固常山是地徧天下也威
動海内彊殆中國然而憂患不可勝校也諰諰然常恐
天下之一合而軋已也此所謂廣大乎舜禹也然則奈
[143-72b]
何曰節威反文案用夫端誠信全之君子治天下焉因
與之參國政正是非治曲直聼咸陽順者錯之不順者
而後誅之若是則兵不復出於塞外而令行於天下矣
若是則雖為之築明堂於塞外而朝諸侯使殆可矣假
今之世益地不如益信之務也應侯問孫卿曰入秦何
見孫卿曰其固塞險形勢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
是形勝也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汙其
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
[143-73a]
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國觀
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
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
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閒聼决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
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是所見也故曰
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秦類之矣雖然則
甚有其諰也兼數具者而盡有之然而縣之以王者之
功名則倜倜然其不及逺矣是何也則其殆無儒邪故
[143-73b]
曰粹而王駮而霸無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 富/國
萬物同宇而異體無宜而有用為人數也人倫並處同
求而異道同欲而異知生也皆有可也知愚同所可異
也知愚分勢同而知異行私而無禍縱欲而不窮則民
心奮而不可説也如是則知者未得治也知者未得治
則功名未成也功名未成則羣衆未懸也羣衆未懸則
君臣未立也無君以制臣無上以制下天下害生縱欲
欲惡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則必爭矣故百技所成所以
[143-74a]
養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離居不相待則
窮羣而無分則爭窮者患也爭者禍也救患除禍則莫
若明分使羣矣彊脅弱也知懼愚也民下違上少陵長
不以徳為政如是則老弱有失養之憂而壯者有分爭
之禍矣事業所惡也功利所好也職業無分如是則人
有樹事之患而有爭功之禍矣男女之合夫婦之分婚
姻聘内送逆無禮如是則人有失合之憂而有爭色之
禍矣故知者為之分也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藏其
[143-74b]
餘節用以禮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餘裕民則民富民
富則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則出實百倍上以法取焉而
下以禮節用之餘若丘山不時焚燒無所藏之夫君子
奚患乎無餘故知節用裕民則必有仁義聖良之名而
且有富厚丘山之積矣此無佗故焉生於節用裕民也
不知節用裕民則民貧民貧則田瘠以穢田瘠以穢則
出實不半上雖好取侵奪猶將寡獲也而或以無禮節
用之則必有貪利紏譑之名而且有空虛窮乏之實矣
[143-75a]
此無佗故焉不知節用裕民也康誥曰𢎞覆乎天若徳
裕乃身此之謂也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
皆有稱者也故天子袾裷衣冕諸侯𤣥裷衣冕大夫裨
冕士皮弁服徳必稱位位必稱祿祿必稱用由士以上
則必以禮樂節之衆庻百姓則必以法數制之量地而
立國計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勝事事必出
利利足以生民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必時藏餘謂
之稱數故自天子通於庶人事無大小多少由是推之
[143-75b]
故曰朝無幸位民無幸生此之謂也輕田野之税平闗
市之征省商賈之數罕興力役無奪農時如是則國富
矣夫是之謂以政裕民人之生不能無羣羣而無分則
爭争則亂亂則窮矣故無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
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樞要也故美之者
是美天下之本也安之者是安天下之本也貴之者是
貴天下之本也古者先王分割而等異之也故使或美
或惡或厚或薄㦯佚或樂或劬或勞非特以為淫泰夸
[143-76a]
麗之聲將以明仁之文通仁之順也故為之彫琢刻鏤
黼黻文章使足以辨貴賤而已不求其觀為之鐘鼓管
磬琴瑟竽笙使足以辨吉凶合歡定和而已不求其餘
為之宫室臺榭使足以避燥溼養徳辨輕重而已不求
其外詩曰追琢其章金玉其相亹亹我王綱紀四方此
之謂也若夫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財物而制之
合天下而君之非特所以為淫泰也固以為王天下治
萬變材萬物養萬民兼制天下者為莫若仁人之善也
[143-76b]
夫故其知慮足以治之其仁厚足以安之其徳音足以
化之得之則治失之則亂百姓誠賴其知也故相率而
為之勞苦以務佚之以養其知也誠美其厚也故為之
出死斷亡以覆救之以養其厚誠美其徳也故為之彫
琢刻鏤黼黻文章以藩飾之以養其徳故仁人在上百
姓貴之如帝親之如父母為之出死斷亡而愉者無他
故焉其所是焉誠美其所得焉誠大其所利焉誠多詩
曰我任我輦我車我牛我行既集蓋云歸哉此之謂也
[143-77a]
故曰君子以徳小人以力力者徳之役也百姓之力待
之而後功百姓之羣待之而後和百姓之財待之而後
聚百姓之勢待之而後安百姓之壽待之而後長父子
不得不親兄弟不得不順男女不得不歡少者以長老
者以養故曰天地生之聖人成之此之謂也今之世則
不然厚刀布之歛以奪之財重田野之税以奪之食苛
闗市之征以難其事不然而已矣有掎挈伺詐權謀傾
覆以相顛倒以靡弊之百姓曉然皆知其汙漫暴亂而
[143-77b]
將大危亡也是以臣或弑其君下或殺其上粥其城倍
其節而不死其事者無他故焉人主自取之詩曰無言
不讎無徳不報此之謂也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掩地
表畝刺屮殖榖多兾肥田是農夫衆庶之事也守時力
民進事長功和齊百姓使民不偷是將率之事也髙者
不旱下者不水寒暑和節而五榖以時熟是天下之事
也若夫兼而覆之兼而愛之兼而制之歳雖凶敗水旱
使百姓無凍餒之患則是聖君賢相之事也墨子之言
[143-78a]
昭昭然為天下憂不足夫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
子之私憂過計也今是土之生五榖也人善治之則畝
數盆一歳而再獲之然後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然
後葷菜百疎以澤量然後六畜禽獸一切而剸車黿鼉
魚鼈鰌鱣以時别一而成羣然後飛鳥鳬鴈若烟海然
後昆蟲萬物生其閒可以相食養者不可勝數也夫天
地之生萬物也固有餘足以食人矣麻葛繭絲鳥獸之
羽毛齒革也固有餘足以衣人矣夫有餘不足非天下
[143-78b]
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憂過計也天下之公患亂傷之
也胡不嘗試相與求亂之者誰也我以墨子之非樂也
則使天下亂墨子之節用也則使天下貧非將墮之也
説不免焉墨子大有天下小有一國將蹙然衣麤食惡
憂戚而非樂若是則瘠瘠則不足欲不足欲則賞不行
墨子大有天下小有一國將少人徒省官職上功勞苦
與百姓均事業齊功勞若是則不威不威則賞罰不行
賞不行則賢者不可得而進也罰不行則不肖者不可
[143-79a]
得而退也賢者不可得而進也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
則能不能不可得而官也若是則萬物失宜事變失應
上失天時下失地利中失人和天下敖然若燒若焦墨
子雖為之衣褐帶索嚽菽飲水惡能足之乎既以伐其
本竭其原而焦天下矣故先王聖人為之不然知為人
主上者不美不飾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之不足
以管下也不威不彊之不足以禁暴勝悍也故必將撞
大鐘擊鳴鼓吹笙竽彈琴瑟以塞其耳必将錭琢刻鏤
[143-79b]
黼黻文章以塞其目必將芻豢稻粱五味芬芳以塞其
口然後衆人徒備官職漸慶賞嚴刑罰以戒其心使天
下生民之屬皆知已之所願欲之舉在于是也故其賞
行皆知已之所畏恐之舉在于是也故其罰威賞行罰
威則賢者可得而進也不肖者可得而退也能不能可
得而官也若是則萬物得宜事變得應上得天時下得
地利中得人和則財貨渾渾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
如丘山不時焚燒無所藏之夫天下何患乎不足也故
[143-80a]
儒術誠行則天下大而富使有功撞鐘擊鼓而和詩曰
鐘鼓喤喤磬筦將將降福穰穰降福簡簡威儀反反既
醉既飽福祿来反此之謂也故墨術誠行則天下尚儉
而彌貧非鬬而日爭勞苦頓萃而愈無功湫然憂戚非
樂而日不和詩曰天方薦瘥䘮亂𢎞多民言無嘉憯莫
懲嗟此之謂也垂事養民拊循之唲嘔之冬日則為之
饘粥夏日則與之瓜麮以偷取少頃之譽焉是偷道也
可以少頃得姦民之譽然而非長久之道也事必不就
[143-80b]
功必不立是姦治者也傮然要時務民進事長功輕非
譽而恬失民事進矣而百姓疾之是又不可偷偏者也
徒壊墮落必反無功故華事養譽不可以遂功而忘民
亦不可皆姦道也故古人為之不然使民夏不宛暍冬
不凍寒急不傷力緩不後時事成功立上下俱富而百
姓皆愛其上人歸之如流水親之歡如父母為之出死
斷亡而愉者無他故焉忠信調和均辨之至也故君國
長民者欲趨時遂功則和調累解速乎急疾忠信均辨
[143-81a]
説乎賞慶矣必先修正其在我者然後徐責其在人者
威乎刑罰三徳者誠乎上則下應之如影嚮雖欲無明
達得乎哉書曰乃大明服惟民其勑懋和若有疾此之
謂也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姦民
不懲誅而不賞則勤屬之民不勸誅賞而不類則下疑
俗儉而百姓不一故先王明禮義以一之致忠信以愛
之尚賢使能以次之爵服慶賞以申重之時其事輕其
任以調齊之潢然兼覆之養長之如保赤子若是故姦
[143-81b]
邪不作盗賊不起而化善者勸勉矣是何耶則其道易
其塞固其政令一其防表明故曰上一則下一矣上二
則下二矣辟之若屮木枝葉必類本此之謂也不利而
利之不如利而後利之之利也不愛而用之不如愛而
後用之之功也利而後利之不如利而不利者之利也
愛而後用之不如愛而不用者之功也利而不利也愛
而不用也者取天下矣利而後利之愛而後用之者保
社稷也不利而利之不愛而用之者危國家也觀國之
[143-82a]
治亂臧否至於彊易而端已見矣其堠徼支繚其竟闗
之政盡察是亂國已入其境其田疇穢都邑路是貪主
已觀其朝廷則其貴者不賢觀其官職則其治者不能
觀其便嬖則其信者不慤是闇主已凡主相臣下百吏
之俗其於貨財取與計數也須熟盡察其禮義節奏也
芒軔僈楛是辱國已其耕者樂田其戰士安難其百吏
好法其朝廷隆禮其卿相調議是治國已觀其朝廷則
其貴者賢觀其官職則其治者能觀其便嬖則其信者
[143-82b]
慤是明主已凡主相臣下百吏之俗其於貨財取與計
數也寛饒簡易其於禮義節奏也陵謹盡察是榮國已
賢齊則其親者先貴能齊則其故者先官其臣下百吏
汙者皆化而修悍者皆化而愿躁者皆化而慤是眀主
之功已觀國之彊弱貧富有徴驗上不隆禮則兵弱上
不愛民則兵弱已諾不信則兵弱慶賞不漸則兵弱将
率不能則兵弱上好攻取功則國貧上好利則國貧士
大夫衆則國貧工商衆則國貧無制數度量則國貧下
[143-83a]
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故田野縣鄙者財之本也垣窌
倉廪者財之末也百姓時和事業得叙者貨之源也等
賦府庫者貨之流也故眀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
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如
是則上下俱富交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故禹十
年水湯七年旱而天下無菜色者十年之後年榖復熟
而陳積有餘是無他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謂也故田野
荒而倉廪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蹷伐其本
[143-83b]
竭其源而并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惡也則其傾覆滅
亡可立而待也以國持之而不足以容其身夫是之謂
至貪是愚主之極也將以求富而喪其國将以求利而
危其身古有萬國今有十數焉是無他故焉其所以失
之一也君人者亦可以覺矣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凡
攻人者非以為名則案以為利也不然則忿之也仁人
之用國將修志意正身行伉隆髙致忠信期文理布衣
紃屨之士誠是則雖在窮閻漏屋而王公不能與之爭
[143-84a]
名以國載之則天下莫之能隠匿也若是則為名者不
攻也將辟田野實倉廪便備用上下一心三軍同力與
之逺舉極戰則不可境内之聚也保固視可午其軍取
其將若撥䵄彼得之不足以藥傷補敗彼愛其爪牙畏
其仇敵若是則為利者不攻也將修小大彊弱之義以
持慎之禮節將甚文珪璧将甚碩貨賂將甚厚所以説
之者必将雅文辯慧之君子也彼茍有人意焉夫誰能
忿之若是則忿之者不攻也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
[143-84b]
者否則國安于盤石夀于旗翼人皆亂我獨治人皆危
我獨安人皆失喪之我獨按起而制之故仁人之用國
非特将持其有而已也又將兼人詩曰淑人君子其儀
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此之謂也持國之難易事彊
暴之國難使彊暴之國事我易事之以貨寳則貨寳單
而交不結約信盟誓則約定而畔無日割國之錙銖以
賂之則割定而欲無厭事之彌煩其侵人愈甚必至於
資單國舉然後已雖左堯而右舜未有能以此道得免
[143-85a]
焉者也辟之是猶使處女嬰寳珠珮寳玉負戴黄金而
遇中山之盗雖為之逢䝉視詘要撓膕君盧屋妾由將
不足以免之故非有一人之道也直將巧繁拜請而畏
事之則不足以持國安身故明君不道也必將修禮以
齊朝正法以齊官平政以齊民然後節奏齊於朝百事
齊於官衆庻齊於下如是則近者競親逺方致願上下
一心三軍同力名聲足以暴炙之威彊足以捶笞之拱
揖指麾而彊暴之國莫不趨使譬之是猶烏獲與焦僥
[143-85b]
搏也故曰事彊暴之國難使彊暴之國事我易此之謂
也 議/兵臨武君與孫卿子議兵於趙孝成王前王曰請
問兵要臨武君對曰上得天時下得地利觀敵之變動
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孫卿子曰不然臣所
聞古之道凡用兵攻戰之要在乎一民弓矢不調則羿
不能以中微六馬不和則造父不能以致逺士民不親
附則湯武不能以必勝也故善附民者是固善用兵者
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臨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貴
[143-86a]
者勢利也所行者變詐也善用兵者感忽悠闇莫知其
所從出孫吳用之無敵於天下豈必待附民哉孫卿子
曰不然臣之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貴權
謀勢利也所行劫奪變詐者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
可詐也彼可詐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君臣上下之閒
滑然有離徳也故以桀詐桀猶巧拙有幸焉以桀詐堯
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撓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故
仁人上下百將一心三軍同力臣之於君也下之於上
[143-86b]
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扞頭目而覆胸腹
也詐而襲之與先驚而後擊之一也且仁人之用十里
之國則將有百里之聽用百里之國則將有千里之聽
用千里之國則將有四海之聽必將聰明警戒和傳而
一故仁人之兵聚則成卒散則成列延則若莫邪之長
刃嬰之者斷兑則若莫邪之利鋒當之者潰圜居而方
正則若盤石然觸之者角摧案角鹿埵隴種東籠而退
耳且夫暴國之君將誰與至哉彼其所與至者必其民
[143-87a]
也而其民之親我歡若父母其好我芬若椒蘭彼反顧
其上則若灼黥若仇讎人之情若桀跖豈又肯為其所
惡賊其所好者哉是又使人之子孫自賊其父母也彼
必將來告之夫又何可詐也故仁人用國日明諸侯先
順者安後順者危慮敵之者削反之者亡詩曰武王載
發有䖍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遏此之謂也孝成王
臨武君曰善請問王者之兵設何道何行而可孫卿子
曰凡在大王將率末事也臣請遂道王者諸侯彊弱存
[143-87b]
亡之效安危之勢君賢者其國治君不能者其國亂隆
禮貴義者其國治簡禮賤義者其國亂治者彊亂者弱
是彊弱之本也上足卭則下可用也上不足卭則下不
可用也下可用則彊下不可用則弱是彊弱之常也隆
禮效功上也重禄貴節次也上功賤節下也是彊弱之
凡也好士者彊不好士者弱愛民者彊不愛民者弱政
令信者彊政令不信者弱民齊者彊不齊者弱賞重者
彊賞輕者弱刑威者彊刑侮者弱械用兵革攻完便利
[143-88a]
者彊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重用兵者彊輕用兵
者弱權出一者彊權出二者弱是彊弱之常也齊人隆
技擊其技也得一首者賜贖錙金無本賞矣是事小敵
毳則偷可用也事大敵堅則渙焉離耳若飛鳥然傾側
反覆無日是亡國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出賃市傭
而戰之幾矣魏氏之武䘚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
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箇置戈其上冠䩜帶劔嬴三日
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戸利其田宅是數年
[143-88b]
而衰而未可奪也改造則不易周也是故地雖大其税
必寡是危國之兵也秦人其生民也狹隘其使民也酷
烈劫之以威隠之以阨忸之以慶賞鰌之以刑罰使天
下之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鬭無由也阨而用之得而
後功之功賞相長也五甲首而𨽻五家是最為衆彊長
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故齊之技擊不
可以遇魏氏之武䘚魏氏之武䘚不可以遇秦之鋭士
秦之鋭士不可以當桓文之節制桓文之節制不可以
[143-89a]
敵湯武之仁義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兼是數國
者皆干賞蹈利之兵也傭徒鬻賣之道也未有貴上安
制綦節之理也諸侯有能微妙之以節則作而兼殆之
耳故招近募選隆勢詐尚功利是漸之也禮義教化是
齊之也故以詐遇詐猶有巧拙焉以詐遇齊辟之猶以
錐刀墮太山也非天下之愚人莫敢試故王者之兵不
試湯武之誅桀紂也拱挹指麾而彊暴之國莫不趨使
誅桀紂若誅獨夫故秦誓曰獨夫紂此之謂也故兵大
[143-89b]
齊則制天下小齊則治隣敵若夫招近募選隆勢詐尚
功利之兵則勝不勝無常代翕代張代存代亡相為雌
雄耳矣夫是之謂盗兵君子不由也故齊之田單楚之
莊蹻秦之衞鞅燕之繆蟣是皆世俗之所謂善用兵者
是其巧拙彊弱則未有以相若也若其道一也未及和
齊也掎契司詐權謀傾覆未免盗兵也齊桓晋文楚莊
吳闔閭越勾踐是皆和齊之兵也可謂入其域矣然而
未有本統也故可以霸而不可以王是彊弱之效也孝
[143-90a]
成王臨武君曰善請問為將孫卿子曰知莫大乎棄疑
行莫大乎無過事莫大乎無悔至無悔而止矣成不可
必也故制號政令欲嚴以威慶賞刑罰欲必以信處舎
收藏欲周以固徙舉進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窺敵觀
變欲潜以深欲伍以參遇敵決戰必道吾所眀無道吾
所疑夫是之謂六術無欲將而惡廢無急勝而亡敗無
威内其輕外無見其利而不顧其害凡慮事欲熟而用
財欲泰夫是之謂五權所以不受命於主有三可殺而
[143-90b]
不可使處不完可殺而不可使擊不勝可殺而不可使
欺百姓夫是之謂三至凡受命於主而行三軍三軍既
定百官得序羣物皆正則主不能喜敵不能怒夫是之
謂至臣慮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終如始終始如一夫
是之謂大吉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
之故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計勝欲則從欲勝計則
凶戰如守行如戰有功如幸敬謀無壙敬事無壙敬吏
無壙敬衆無壙敬敵無壙夫是之謂五無壙慎行此六
[143-91a]
術五權三至而處之以恭敬無壙夫是之謂天下之將
則通於神明矣臨武君曰善請問王者之軍制孫卿子
曰將使鼓馭死轡百吏死職士大夫死行列聞鼓聲而
進聞金聲而退順命為上有功次之令不進而進猶令
不退而退也其罪惟灼不殺老弱不獵禾稼服者不禽
格者不赦犇命者不獲凡誅非誅其百姓也誅其亂百
姓者也百姓有捍其賊則是亦賊也以故順刃者生蘇
刃者死犇命者貢微子開封於宋曹觸龍斷於軍殷之
[143-91b]
服民所以養生之者也無異周人故近者謌謳而樂之
逺者竭蹷而趨之無幽閒辟陋之國莫不趨使而安樂
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夫是之謂人
師詩曰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王者
有誅而無戰城守不攻兵革不擊上下相喜則慶之不
屠城不潛軍不留衆師不越時故亂者樂其政不安其
上欲其至也臨武君曰善 大/畧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
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 欲近四旁莫如中央
[143-92a]
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天子外屏諸侯内屏禮也
外屏不欲見外也内屏不欲見内也 諸侯召其臣臣
不俟駕顛倒衣裳而走禮也詩曰顛之倒之自公召之
天子召諸侯諸侯輦輿就馬禮也詩曰我出我車于彼
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 聘人以珪問人以璧召人
以瑗絶人以玦反絶以環 天子即位上卿進曰如之
何憂之長也能除患則為福不能除患則為賊授天子
一䇿中卿進曰配天而有下土者先事慮事先患慮患
[143-92b]
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優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
禍不生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後後則事不舉患至而後
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禦授天子二策下卿進曰敬
戒無怠慶者則堂弔者在閭禍與福鄰莫知其門豫哉
豫哉萬民望之授天子三策 和樂之聲歩中武象趨
中韶䕶君子聽律習容而後士 上重義則義克利上
重利則利克義故天子不言多少諸侯不言利害大夫
不言得喪士不通財貨有國之君不息牛羊錯質之臣
[143-93a]
不息雞豚冡卿不修幣大夫不為場園從士以上皆羞
利而不與民爭業樂分施而恥積藏然故民不困財貧
窶者有所竄其手文王誅四武王誅二周公䘚業至成
康則案無誅已多積財而羞無有重民任而誅不能此
邪行之所以起刑罰之所以多也上好羞則民闇飾矣
上好富則民死利矣二者亂之衢也民語曰欲富乎忍
恥矣傾絶矣絶故舊矣與義分背矣上好富則人民之
行如此安得不亂 不知而問堯舜無有而求天府先
[143-93b]
王之道則堯舜已六貳之博則天府已君子之學如蜕
幡然遷之故其行効其立効其坐効其置顔色出辭氣
効無留善無宿問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君
子立志如窮雖天子三公問正以是非對君子陜窮而
不失勞倦而不茍臨患難而不忘細席之言歳不寒無
以知松栢事不難無以知君子無日不在是雨小漢故
潛夫盡小者大積微者著徳至者色澤洽行盡而聲聞
逺 國風之好色也傳曰盈其欲而不愆其止其誠可
[143-94a]
比於金石其聲可内於宗廟小雅不以於汙上自引而
居下疾今之政以思徃者其言有文焉其聲有哀焉
語曰流九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此家言邪學之所
以惡儒者也是非疑則度之以逺事驗之以近物參之
以平心流言止焉惡言死焉 成/相請成相世之殃愚闇
愚闇墮賢良人主無賢如瞽無相何倀倀請布基慎聖
人愚而自專事不治主忌茍勝羣臣莫諫必逢災論臣
過反其施尊主安國尚賢義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
[143-94b]
禍曷謂罷國明多私比周還主黨與施遠賢近讒忠臣
蔽塞主勢移曷謂賢明君臣上能尊主愛下民主誠聽
之天下為一海内賔主之孼讒人達賢能遁逃國乃蹷
愚以重愚闇以重闇成為桀世之災妒賢能飛廉知政
任惡來卑其志意大其園囿髙其臺榭武王怒師牧野
紂則易鄉啓乃下武王善之封之於宋立其祖世之衰
讒人歸比干見刳箕子累武王誅之呂尚招麾殷民懐
世之禍惡賢士子胥見殺百里徙穆公任之彊配五伯
[143-95a]
六卿施世之愚惡大儒逆斥不通孔子拘展禽三絀春
申道綴基畢輸請牧基賢者思堯在萬世如見之讒人
罔極險陂傾側此之疑基必施辨賢罷文武之道同伏
戲由之者治不由者亂何疑為凡成相辨法方至治之
極復後王慎墨季惠百家之説誠不詳治復一修之吉
君子執之心如結衆人貳之讒夫棄之形是詰水至平
端不傾心術如此象聖人而有執直而用抴必參天世
無王窮賢良暴人芻豢仁人糟糠禮樂滅息聖人隱伏
[143-95b]
墨術行治之經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寧明徳慎罰國
爭既治四海平治之志後勢富君子誠之好以待處之
敦固有深藏之能逺思思乃精志之榮好而一之神以
成精神相反一而不二為聖人治之道美不老君子由
之佼以好下以教誨子弟上以事祖考成相竭辭不蹷
君子道之順以達宗其賢良辨其殃孼請成相道聖王
堯舜尚賢身辭譲許由尚卷重義輕利行顯明堯譲賢
以為民汜利兼愛徳施均辯治上下貴賤有等明君臣
[143-96a]
堯授能舜遇時尚賢推徳天下治雖有賢聖適不遇世
孰知之堯不徳舜不辭妻以二女任以事大人哉舜南
面而立萬物備舜授禹以天下尚徳推賢不失序外不
避仇内不阿親賢者予禹勞心力堯有徳干戈不用三
苖服舉舜甽畝任之天下身休息得后稷五榖殖夔為
樂正鳥獸服契為司徒民知孝弟尊有徳禹有功抑下
鴻辟除民害逐共工北決江河通十二渚疏三江禹溥
土平天下躬親為民行勞苦得益臯陶横革直成為輔
[143-96b]
契𤣥王生昭明居於砥石遷于商十有四世乃有天乙
是成湯天乙湯論舉當身譲卞隨舉牟光道古賢聖基
必張願陳辭世亂惡善不此治隱諱疾賢良由姦詐鮮
無災患難哉阪為先聖知不用愚者謀前車已覆後未
知更何覺時不覺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中不上
達䝉揜耳目塞門戸門戸塞大迷惑悖亂昏莫不終極
是非反易比周欺上惡正直正直惡心無度邪枉辟囘
失道途已無尤人我獨自美豈獨無故不知戒後必有
[143-97a]
恨後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反覆言語生詐態人之態
不如備爭寵嫉賢利惡忌妒功毁賢下歛黨與上蔽匿
上壅蔽失輔勢任用讒夫不能制孰公長父之難厲王
流于彘周幽厲所以敗不聽規諫忠是害嗟我何人獨
不遇時當亂世欲衷對言不從恐為子胥身離凶進諫
不聽剄而獨鹿棄之江觀徃事以自戒治亂是非亦可
識託於成相以喻意請成相言治方君論有五約以明
君謹守之下皆平正國乃昌臣下職莫游食務本節用
[143-97b]
財無極事業聽上莫得相使一民力守其職足衣食厚
薄有等明爵服利往卭上莫得擅與孰私得君法明論
有常表儀既設民知方進退有律莫得貴賤孰私王君
法儀禁不為莫不説教名不移修之者榮離之者辱孰
他師刑稱陳守其銀下不得用輕私門罪禍有律莫得
輕重威不分請牧祺明有基主好論議必善謀五聽修
領莫理續主執持聽之經明其請參伍明謹施賞刑顯
者必得隠者復顯民反誠言有節稽其實信誕以分賞
[143-98a]
罰必下不欺上皆以情言明若日上通利隱遠至觀法
不法見不視耳目既顯吏敬法令莫敢恣君教出行有
律吏謹將之無鈹滑下不私請各以宜舎巧拙臣謹修
君制變公察善思論不亂以治天下後世法之成律貫
漢書成相雜辭十一篇○逸周書周祝解最類此篇不/知何人所作附載於此 周書民非后罔又后非民罔
與為邦慎政在微作周祝曰維哉其時告汝不聞道恐/為身災讙哉民乎朕則生汝朕則刑汝朕則經汝朕則
亡汝朕則夀汝朕則名汝故曰文之美而以身剥自謂/智也者故不足角之美殺其牛榮華之言後有茅凡彼
濟者必不怠觀彼聖人必趣時石有玉而傷其山萬民/之患在口言時之行也勤以徙不知道者福為禍時之
[143-98b]
徙也勤以行不知道者以福亡故曰肥豕必烹甘泉必/竭直木必伐地出物而聖人是時雞鳴而人為時觀彼
萬且何為求故天有時人以為正地出利而民是爭人/出謀聖人是經陳五刑民乃敬教之以禮民不爭被之
以刑民始聽因其能民乃靜故狐有牙而不敢以噬獂/有蚤而不敢以撅勢居小者不能為大特欲正中不貪
其害凡勢道者不可以不大故木之伐也而木為斧賊/難而起者自近者二人同術誰昭誰瞑二虎同穴誰死
誰生故虎之猛也而䧟於獲人之智也而䧟於詐葉之/美也解柯柯之美也離其枝枝之美也拔其本儼夫將
至不可以無盾故澤有獸而焚其草木大威將至不可/為巧焚其草木則無種大威將至不可以為勇故天之
生也固有度國家之患離之以故地之生也固有植國/家之患離之以謀故時之還也無私貌日之出也無私
照時之行也順至無逆為天下者用大畧火之燀也固/定上為天下者用牧水之流也固走下不善故有桴故
[143-99a]
福之起也惡别之禍之起也惡别之故平國若之何須/國覆國事國孤國屠皆若之何故日之中也仄月之望
也食威之失也隂食陽善為國者使之有行是彼萬物/必有常國君而無道以微亡故天為盖地為軫善用道
者終無盡地為軫天為盖善用道者終無害天地之間/有滄熱善用道者終不竭陳彼五行必有勝天之所覆
盡可稱故萬物之所生也性於從萬物之所及也性於/同故惡姑幽惡姑明惡姑隂陽惡姑短長惡姑剛柔故
海之大也而魚何為可得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為可/服人智之邃也奚為可測跂動噦息而奚為可牧玉石
之堅也奚可刻隂陽之號也孰使之牝牡之合也孰交/之君子不察福不來故忌而不得是生事故欲而不得
是生詐欲伐而不得生斧柯欲鳥而不得生網羅欲彼/天下是生為維彼幽心是生包維彼大心是生雄維彼
忌心是生勝故天為髙地為下察汝躬奚為喜怒天為/古地為久察彼萬物名於始左名左右名右視彼萬物
[143-99b]
數為紀紀之行也利而無方行而無止以觀人情利有/等維彼大道成而弗改用彼大道知其極加諸事則萬
物服用其則必有羣加諸物則為之君舉其修則有理/加諸物則為天子○竒奥𢎞深古詩之流也惜有訛字
未/詳 賦/篇爰有大物非絲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為天
下明生者以壽死者以𦵏城郭以固三軍以彊粹而王
駁而伯無一焉而亡臣愚不識敢請之王王曰此夫文
而不采者與簡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
人所不者與性不得則若禽獸性得之則甚雅似者與
匹夫隆之則為聖人諸侯隆之則一四海者與致明而
[143-100a]
約甚順而體請歸之禮○/禮皇天隆物以示下民或厚或
薄帝不齊均桀紂之亂湯武以賢涽涽淑淑皇皇穆穆
周流四海曾不崇日君子以修跖以穿室大參乎天精
微而無形行義以正事業以成可以禁暴足窮百姓待
之而後寧泰臣愚而不識願問其名曰此夫安寛平而
危險隘者也修潔之為親而雜汙之為狄者邪甚深藏
而外勝敵者邪法禹舜而不能揜迹者邪行為動靜待
之而後適者邪血氣之精也志意之榮也百姓待之而
[143-100b]
後寧也天下待之而後平也明達純粹而無疵也夫是
之謂君子之知○/知有物於此居則周靜致下動則綦髙
以鉅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大參天地徳厚堯禹精微乎
毫毛而盈大乎㝢宙忽兮其極之逺也攭兮其相逐而
反也卭卭兮天下之咸蹇也徳厚而不捐五采備而成
文徃來惛憊通于大神出入甚極莫知其門天下失之
則滅得之則存弟子不敏此之願陳君子設辭請測意
之曰此夫大而不塞者與充盈太宇而不究入郄穴而
[143-101a]
不偪者與行逺疾速而不可託訙者與徃來惛憊而不
可為固塞者與暴至殺傷而不億忌者與功被天下而
不私置者與託地而游宇友風而子雨冬日作寒夏日
作暑廣大精神請歸之雲○/雲有物於此㒩㒩兮其狀屢
化如神功被天下為萬世文禮樂以成貴賤以分養老
長幼待之而後存名號不美與暴為隣功立而身廢事
成而家敗棄其耆老收其後世人屬所利飛鳥所害臣
愚而不識請占之五帝帝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頭馬
[143-101b]
首者與屢化而不壽者與善壯而拙老者與有父母而
無牝牡者與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絲前亂而後治夏
生而惡暑喜濕而惡雨蛹以為母蛾以為父三俯三起
事乃大已夫是之謂蠶理○/蠶有物於此生於山阜處於
室堂無知無巧善治衣裳不盜不竊穿窬而行日夜合
離以成文章以能合從又善連衡下覆百姓上飾帝王
功業甚博不見賢良時用則存不用則亡臣愚不識敢
請之王王曰此夫始生鉅其成功小者邪長其尾而鋭
[143-102a]
其剽者邪頭銛達而剽趙繚者邪一徃一來結尾以為
事無羽無翼反覆甚極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簪以
為父管以為母既以縫表又以連裏夫是之謂箴理○/箴
天下不治請陳佹詩天地易位四時易鄉列星殞墜旦
暮晦盲幽晦登昭日月下藏公正無私反見從横志愛
公利重樓疏堂無私罪人憼革貳兵道徳純備讒口將
將仁人絀約敖暴擅彊天下幽險恐失世英螭龍為蝘
蜓鴟梟為鳯皇比干見刳孔子拘匡昭昭乎其知之明
[143-102b]
也郁郁乎其遇時之不祥也拂乎其欲禮義之大行也
闇乎天下之晦盲也皓天不復憂無疆也千歳必反古
之常也弟子勉學天不忘也聖人共手時幾將矣與愚
以疑願聞反辭其小歌也念彼逺方何其塞矣仁人絀
約暴人衍矣忠臣危殆讒人服矣琁玉瑶珠不知佩也
雜布與錦不知異也閭娵子奢莫之媒也嫫母刁父是
之喜也以盲為明以聾為聰以危為安以吉為凶嗚呼
上天曷維其同○佹詩十漢書/荀卿賦 篇
[143-103a]
戰國策客説春申君曰湯以亳武王以鎬皆不過百里
以有天下今孫子天下賢人也君藉之以百里之勢臣
竊以為不便於君何如春申君曰善於是使人謝孫子
孫子去之趙趙以為上卿客又説春申君曰昔伊尹去
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魯入齊魯弱而齊强夫賢
者之所在其君未嘗不尊國未嘗不榮也今孫子天下
賢人也君何辭之春申君又曰善於是使人請孫子於
趙孫子為書謝曰癘人憐王此不恭之語也雖然不可
[143-103b]
不審察也此為劫弑死亡之主言也夫人主年少而矜
材無法術以知姧則大臣主斷國私以禁誅於已也故
殺賢長而立幼弱廢正適而立不義春秋戒之曰楚王
子圍聘於鄭未出竟聞王病反問疾遂以冠纓絞王殺
之因自立也齊崔杼之妻美莊公通之崔杼帥其君黨
而攻莊公莊公請與分國崔杼不許欲自刃於廟崔杼
不許莊公走出踰於外墻射中其股遂殺之而立其弟
景公近代所見李兑用趙餓主父於沙丘百日而殺之
[143-104a]
淖齒用齊擢閔王之筋懸於其廟梁宿夕而死夫癘雖
癰腫胞疾上比前世未至絞纓射股下比近代未至擢
筋而餓死也夫劫弑死亡之主也心之憂勞形之困苦
必甚於癘矣由此觀之癘雖憐王可也因為賦曰寳珍
隋珠不知佩兮褘衣與絲不知異兮閭姝子奢莫知媒
兮嫫母求之又甚喜之兮以瞽為明以聾為聰以是為
非以吉為凶嗚呼上天曷惟其同詩曰上天甚神無自
瘵也鼎録荀況在嵩溪作一鼎大/如五石甕表裏皆紀兵法
[143-104b]
 
 
 
 
 
 
 
 繹史卷一百四十三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