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j0185 說孚-明-陶宗儀 (WYG)


[065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說郛卷六十五上   元 陶宗儀 撰
  來南錄李翺/
元和三年十月翺既受嶺南尚書公之命四年正月己
丑自旌善第以妻子止船於漕乙未去東都韓退之石
濬川假舟送予明日及故洛東第訪東野遂以東野行
濬川以妻疾自漕口先歸黄昏到景雲山居詰朝登上
方南望嵩山題姓名記别既食韓孟别予西歸戊戌予
[065-1b]
病寒飲葱酒以解表暮宿于鞏庚子出洛下河止汴梁
口遂泛汴流通河于淮辛丑及河陰乙巳次汴州疾又
加召醫察脉使人入盧又二月丁未朔宿陳留戊申醫
人自盧又來宿雍丘乙酉次宋州疾漸瘳壬子至永城
甲寅至涌口丙辰次泗州見刺史假舟轉淮上河如揚
州庚申下汴渠入淮風帆及盱眙風逆天黑色波水激
順潮入新浦壬戌至楚州丁卯至揚州戊辰上栖靈浮
圖辛未濟大江至潤州庚辰至常州壬午至蘇州癸未
[065-2a]
如虎丘之山息足千人石窺劍池宿望梅樓觀走砌石
將游報息水涸舟不通無馬道不果遊乙酉濟松江丁
亥官艘隙水溺舟敗戊子至杭州己丑如武林之山即/靈
隱天/竺寺臨曲波觀輪&KR0008登石橋宿髙亭晨望平湖孤山江
濤窮竹道上新堂周眺羣峰聽松風召靈山永吟叫猿
山童學反舌聲癸巳駕濤江逆波至富春丙申七里灘
至睦州庚子上楊盈川亭辛丑至衢州以妻疾止行居
開元佛寺臨江亭後三月丁未朔翺在衢州甲子女某
[065-2b]
生四月丙子朔翺在衢州與侯髙宿石橋丙戌去衢州
戊子自常山上嶺至玉山庚寅至信州甲午望君陽山
怪峰直聳似華山丙申上干越亭己亥直渡擔石湖辛
丑至洪州遇嶺南使游徐孺亭看荷葉五月壬子至吉
州壬戌至䖍州己丑與韓泰安平渡江遊靈應山居辛
未上大庾嶺明日至湞昌癸酉上靈屯嶺見韶石甲戌
宿靈鷲山居六月乙亥朔至韶州丙子至始興公室戊
寅入東蔭山看大竹筍如嬰兒過湞陽峽己卯宿清逺
[065-3a]
峽山癸未至廣州自東京至廣州水道出衢信七千六
百里出上元西江七千一百有三十里自洛川下黄河
汴梁過淮至淮陰一千八百有三十里順流自淮陰至
邵伯三百有五十里逆流自邵伯至江九十里自潤州
至杭州八百里渠有髙下水皆不流自杭州至常山六
百九十有五里逆流多驚灘以竹索引船乃可上自常
山至玉山八十里陸道謂之玉山嶺自玉山至湖七百
有一十里順流謂之髙溪自湖至洪州一百有一十八
[065-3b]
里逆流自洪州至大庾嶺一千有八百里逆流謂之漳
江自大庾嶺至湞昌一百有一十里陸道謂之大庾嶺
自湞昌至廣州九百有四十里順流謂之湞江出韶州
謂之韶江
[065-4a]
  入蜀記陸游/
六日過荆門十二碚皆髙崕絶壁嶄岩突兀則峽中之
嶮可知矣過碚望五龍及雞籠山嵯峨正如夏雲之奇
峯荆門者當以險固得名碚上有石穴正方髙可通人
俗謂之荆門則妄也晚至峽州泊至喜亭峽門在唐爲
硤州後改爲峽而印文則爲陝州元豐中郎官何洵直
建言峽與陜相亂請改鑄印文從山事下少府監而監
丞歐陽發言湖北之陝州從阜從夾夾從/兩入陜西之陜州
[065-4b]
從阜從夾夾從/兩人偏旁不同本不相亂恐四方謂少府監
官皆不識字當時朝士之議皆是發而卒從洵直言改
鑄云至喜亭記歐陽公撰黄魯直書七日見知州葉安
行以小舟遊西山甘泉寺竹橋石磴甚有幽趣有靜練
洗心二亭下臨江山頗疎豁法堂之右小徑數十步至
孝婦泉謂姜詩妻龎氏也泉上有龎氏祠然歐陽公不
以爲信故其詩曰業祠已廢姜祠在事迹難尋楚語訛
又此篇首章云江上孤峰蔽綠蘿初謂孤峰蒙藤蘿耳
[065-5a]
及至此乃知山下爲綠蘿谿也又至漢景帝廟及東山
寺景帝不知何以有廟於此歐陽公爲令時有祈雨文
在廟中東山寺亦見歐陽公詩距望京門五里寺外一
亭臨小池有山如屏環之頗佳晚羣集於楚塞樓遍歴
爾雅臺錦障亭亭前海棠二本亦百年物爾雅臺者圖
經以爲郭景純註爾雅於此八日過下牢闗夾江千峰
萬嶂有競起者有獨拔者有崩欲壓者有危欲墜者有
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窪者有罅者奇怪不可盡
[065-5b]
狀初冬草木皆青蒼不彫西望重山如闕江出其間則
所謂下牢谿歐陽公有詩云入峽水漸曲轉灘山更多
即此也登三游洞躡石磴二里其嶮處不可著脚洞大
如三間屋有一穴通人過然陰黑峻嶮繚山腹傴僂自
岩下至洞前差可行然下臨溪潭石壁十餘丈水聲恐
人又一穴後有壁可居鍾乳歲久垂地若柱正當穴門
上有刻云黄大臨弟庭堅同辛紘子大方紹聖二年三
月辛亥來游旁石壁上刻云景祐四年七月十日夷陵
[065-6a]
歐陽永叔下缺一字又云判官丁下又缺數字丁者寶
臣也字元珍今丁字下二字亦髣髴可見殊不類元珍
字又永叔但曰夷陵不稱今洞外溪上又有一崩石偃
仆刻云黄庭堅弟叔向子相姪儆同道人唐履來游觀
辛亥舊題如夢中事也建中靖國元年三月庚寅按魯
直初謫黔南以紹聖二年過此歲在乙亥今云辛亥者
誤也泊石牌峽石穴中有石宛如老翁持魚竿狀九日
過扇子峽重山相掩正如屏風扇疑以此得名登蝦蟆
[065-6b]
碚水品所載第四泉是也蝦蟆在山麓臨江頭鼻吻頷
絶類而背脊皰處尤逼真造物之巧有如此者自背上
深入得一洞穴石色綠澗泉泠泠有聲自洞出垂蝦蟆
口鼻間成水簾入江是日極寒岩嶺有積雪而洞中温
然如春碚洞相對稍西有一峯孤起侵雲名天柱峰自
此山勢稍平然江岸皆大石堆積彌望正如濬渠土狀
晚次黄牛廟山復髙峻村人來賣茶茶如柴枝草葉苦
不可口廟靈感神封嘉應保安侯皆紹興以來制書也
[065-7a]
其下即無義灘亂石塞中流望之可畏然舟過乃不甚
覺葢操舟之妙也傳云神佐夏禹治水有功故食於此
門左右立小石馬廟後叢木似冬青而非葉有黑文類
符篆然葉各不同歐詩刻石廟中又有張文忠一贊其
詞曰壯哉黄牛有大神力輦聚巨石百千萬億劒㦸齒
牙磥硊江側壅激波濤險不可測威脅舟人駭怖失色
刲羊釃酒千載廟食張意似謂神聚石壅流以脅人求
祭饗葢過論也夜舟人來告請無擊更皷云廟後山中
[065-7b]
多虎聞皷則出十日早過鹿角虎頭史君諸灘水縮已
三之二然湍險猶可畏泊城下歸州秭歸縣界也與兒
曹步沙上回望正見黄牛峽廟後山如屏風疉嵯峨挿
天第四疉上有若牛狀其色赤黄前有一人如著帽立
者昨日及今早雲冒山頂至是始見之因至白沙市慈
濟院見主僧志堅問地名城下之由云院後有楚故城
今尚在因相與訪之城在一岡阜上甚小南北有門前
臨江水對黄牛峽城西北一山蜿蜒回抱山上有伍子
[065-8a]
胥廟大抵自荆以西子胥廟至多城下多巧石如靈壁
湖口之類十一日過達洞灘灘惡乃陸行過灘灘際多
奇石五色粲然可愛亦或有文成物象及符書者猶見
黄牛峽廟後山太白詩云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遲三
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歐陽公云朝朝暮暮見黄牛徒
使行人過此愁山髙更逺望猶見不是黄牛滯客舟葢
諺謂朝見黄牛暮見黄牛一朝一暮黄牛如故故二公
皆及之歐陽公自荆渚赴夷陵而有下牢三游及蝦蟆
[065-8b]
碚黄牛廟詩者葢在官時來游也晚泊馬肝峽口兩山
對立修聳摩天略如廬山江岸多石頗礙牽百丈十一
日過東&KR0893灘入馬肝峽石壁髙絶處有石下垂如肝故
以名峽其旁有獅子岩岩中有一小石蹲踞張頤碧草
被之如青獅子泉泠泠自岩中出溪上又有一峯孤起
秀麗略如小孤舟晚抵新灘十三日舟上新灘南岸曰
官漕平/聲北曰龍門龍門水湍急多暗石官漕差可行故
舟率由南上然石多銳易穿船故爲峽中最嶮處必空
[065-9a]
舟乃利往舟人利重載鮮不及也游江瀆北廟廟正臨
龍門下温泉出石隙常不涸一村賴之婦人負木盎汲
盎長二尺三足以杓挹水即倒坐旁石束盎於背而去
大抵峽中多役婦負物不獨水也有婦負酒沽如負水
狀呼買之長跪以獻未嫁者率戴髙二尺同心髻挿銀
釵多至六隻後挿牙梳如手大十四日留驛中晚渡江南
登山至江瀆南廟有碑前進士曽華旦撰言因山崩石
壅爲舟害於是著令自十月至二月禁行舟知歸州趙
[065-9b]
誠聞于朝禁行舟疏鑿之而灘害始去皇祐三年也葢
江絶於天聖中至是而復通然灘害至今未悉去若乘
冬春間水落石出時可併力盡鑱去銳石則灘害可除
然灘上居民皆利於敗舟賤賣板木及滯留貨賣或賂
石工以爲石不可去須斷以必行乃可成又舟之所以
敗皆失於重載當以大字刻石置驛前則過者必自懲
創矣十五日過白狗峽泊舟興山口肩輿遊玉虛洞去
江岸五里許隔一溪所謂香溪也源出昭君村水味載
[065-10a]
水品色碧如黛已度過溪又里餘洞門小纔袤丈既入
則可容數百人宏敞壮麗如入大宫殿中有石成幢盖
幡旗芝草竹筍仙人龍虎鳥獸之屬千状萬態莫不逼
真其絶異者東石正圓如日西日半規如月予平生所
見巖竇無及者有熙寧中謝師厚岑巖起題名又有陳
堯咨所作記叙此洞本末云獵者得之山中云十六日
到歸州館於報恩光孝寺距城一里許歸之為州纔三
四百家負卧牛山臨江前即人鮓甕城中無尺寸土灘
[065-10b]
聲常如暴風雨至隔江有楚王城亦山谷間然地比歸
州差平或云楚始封於此山海經夏啟封孟除於丹陽
城郭璞注云在秭歸縣南疑即此也然史記成王封熊
繹於丹陽裴駰乃云在枝江縣未詳孰是十七日羣集
於望洋堂玩芳亭亦皆沙石犖确之地十九日訪宋玉
宅在秭歸縣之東今為酒家舊有石刻宋玉宅三字近
以郡人避太守家諱去之可惜也二十日早離歸州出
巫峡門過天慶觀少留觀唐天寳元年碑載明皇夢老
[065-11a]
子事巴東太守劉瑫所立字畫頗清逸碑側題當時郡
官吏胥姓名字亦佳又有周顯德中荆南判官孫光憲
爲知歸州髙從譲所立碑從譲葢南平王家子弟光憲
亦知名國史有事迹葢五代時歸峽皆隸荆渚也殿前
有栢數百年物觀下即叱灘亂石無數飯于靈泉寺遂
登舟過業灘亦名灘也水落舟輕俄頃遂過二十一日
舟中望石門闗僅通一人行天下至險也晚泊巴東縣
江山雄麗大勝秭歸但井邑極蕭條邑中纔百餘户自
[065-11b]
令廨而下皆茅茨謁冦萊公祠堂登秋風亭臨江山遂
登雙栢堂下舊有萊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複
秀麗可愛白雲亭則天下幽奇絶境羣山環擁層出間
見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欄外雙瀑瀉石澗中跳
珠濺玉冷入肌骨其下是爲慈溪奔流與江㑹予自吳
入楚行五千餘里過十五州亭榭之勝無如白雲者而
正在縣廨㕔事之後二十二日發巴東山益奇怪有夫
子洞者一竇在峭壁絶髙處人迹所不可至然髣髴若
[065-12a]
有欄楯不知所謂夫子者何也過三分泉自山竇中出
止兩𣲖俗云三𣲖有年兩沠中熟一𣲖或絶流饑饉泊
疲石二十三日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真人即
世所謂巫山神女也祠正對巫山峯巒上入霄漢山脚
直挿江中議者謂太華衡廬皆無此奇然十二峯者不
可悉見所見八九峯惟神女峰最爲纎麗奇峭宜爲仙
真所託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時有絲竹之音往
來峰頂上峰頂上猿皆鳴達旦方漸止廟後山半有石
[065-12b]
壇平曠傳云夏禹見神女授符書於此壇上觀十二峯
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霽四顧無纎翳惟神女峰上有
白雲數片如鸞鶴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異也祠舊
有鳥數百送迎客舟自唐幽州刺史李貽詩已云羣烏
幸胙餘矣近乾道元年忽不至今絶無一烏不知其故
泊清水洞洞極深後門自山後出黮闇水流其中鮮能
入者歲旱祈雨頗應二十四日早抵巫山縣在峽中亦
壯縣也市井勝歸峽二郡隔江南陵山極髙大有路如
[065-13a]
綫盤屈至絶頂謂之一百八盤葢施州正路黄魯直詩
云一百八盤擕手上至今歸夢繞羊腸即謂此也縣廨
有故鐵盆底銳似半甕狀極堅厚銘在其中葢漢永平
中物也缺處鐵色光黑如佳漆字畫淳質可愛玩有石
刻魯直作盆記大略言建中靖國元年予弟叔向自涪
陵尉攝縣事予起戎州來寓縣廨此盆舊以種蓮余洗
滌乃見字云遊楚故離宫俗謂之細腰宫有一池皆當
時宫中燕遊之地今堙没略盡矣三面皆荒山南望江
[065-13b]
山奇麗又有將軍墓東晉人也一碑在墓後跌陷入地
碑傾前欲壓字纔半存二十六日入瞿唐峽兩壁對聳
上入霄漢其平如削成仰視天如疋練然水已落峽中
平如油盎過聖姥泉葢石上一罅人大呼於旁則泉出
屢呼則屢出可怪也晚至瞿唐闗唐故䕫州與白帝城
相連杜詩云白帝䕫州各異城葢言難辨也闗西門正
對灔澦堆堆碎石積成出水數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
漲時水又髙於堆數十丈入謁白帝廟氣象甚古松柏
[065-14a]
皆數百年物有數碑皆孟蜀時立庭中石筍有黄魯直
建中靖國元年題字又有越公堂隋楊素所創少陵爲
賦詩者已毁近所築亦宏壯自闗而東即東屯少陵故
居也二十七日早至䕫州州在山麓沙上所謂魚腹永
安宫也今爲州倉而州治在宫西北甘夫人墓西南景
德中轉運使丁謂薛顔所徙比白帝頗平曠然失闗險
無復形勢在瀼之西故一曰瀼西土人謂山間之流通
江者曰瀼云州東南有八陣磧孔明之遺迹碎石行列
[065-14b]
如引繩每歲江漲磧上來數十丈比退陣石如故
[065-15a]
  攬轡錄范成大/
乾道六年閏五月戊子成大被命以資政殿大學士與崇
信軍節度使康諝為奉使大金國信使副六月甲子出國門
八月戊午度淮金遣尚書兵部郎中田彦臯行侍御史
完顔德溫爲接伴使副皆帶銀牌金法出使者必帶牌
有金銀木之别上有金國書准勑急遞字及阿固達花
押宣差者所至視三品朝㫖差者視五品庚申過虞姬
墓墓在路左雙石門出藂草間往來觀者成蹊甲子至
[065-15b]
南京金改爲歸德府過雷萬春墓環以小牆額曰忠孝
雷公之墓西門外南望有宋玉臺及張巡許逺廟世稱
雙廟睢陽人又謂之雙王廟丙寅過雍丘縣二十里過
空桑世傳伊尹生于此一里過伊尹墓道左有磚堠石
刻云湯相伊尹之墓過陳留縣縣有留侯廟西門外十
里孟莊有孟姜女廟丁卯過東御園即宜春苑也頽垣
荒草而已二里至東京金改爲南京入新宋門即朝陽
門也金改曰𢎞仁門彌望悉荒墟入舊宋門即麗景門
[065-16a]
也金改爲賔矅門過大相國寺傾簷缺壁無復舊觀横
入東御廊門絶北馳道出西御廊門過交鈔所交鈔所
者金本無錢惟煬王亮嘗一鑄正隆錢絶不多餘悉用
中國舊錢又不欲留錢于河南故倣中國楮幣於汴京
置局造官會謂之交鈔擬見錢行使而陰收銅錢悉運
而北過河即用見錢不用鈔鈔文曰南京交鈔所准户
部符尚書省批降檢會昨奏南京置局印造一貫至二
貫例交鈔許人納錢給鈔河南路官私作見錢流轉若
[065-16b]
赴庫支給即時給付每貫輸工墨錢五十文七年納換
别給錢以七十爲陌僞造者處斬償錢三百千前後有
户部管當令史幹當官交鈔庫使副書押四圍畫雲鶴
爲飾焉入都亭驛歇泊舊京自城破後創痍不復煬王
亮徙居燕山始以爲南都獨崇飾宫闕比舊加壯麗民
間荒殘自若新城内大抵皆墟至有犁爲田處舊城内
市肆皆茍完而已四望時見樓閣崢嶸皆舊宫觀寺宇
無不頽毁民亦久習其俗態度嗜好與之俱化最甚者
[065-17a]
衣裝之制盡改革矣自過淮已北皆然而京師尤甚惟
婦人之服不甚改而戴冠者甚少多綰髻貴人家即用
珠瓏璁冐之謂之方髻庚午出驛循東御廊百七十餘
間有面西櫺星門大街直東出舊景靈東宫也過櫺星
門側望端門舊宣德樓也金改爲承天門五門如畫兩
傍左右昇龍門東至西角樓轉東逾匙頭街御廊對皇
城俱東出廊可二百許間過左掖門至皇城東角樓廊
亦如畫出樊樓街轉土市馬行街出封丘門即安逺門
[065-17b]
也金改爲元武門門西金水河舊交城曲江之處河中
臥石礧磈皆艮岳所潰過藥市橋街蕃衍宅龍德宫擷
芳擷景二園樓觀俱存擷芳中喜春堂猶巋然所謂八
滴水閣者使屬官吏望者皆殞涕不自禁也今以爲上
林勝宫過清輝橋出新封丘門舊景陽門也金改爲柔
逺館壬申過伏道有扁鵲墓墓上有幡竿人傳云四傍
土可以爲藥或於土中得小圎黑褐色亦可以治病伏
道艾醫家最貴之十里即湯陰縣也癸卯過河河上有
[065-18a]
羑里城四垣儼然居民林木滿其中過相州市有秦樓
翠樓康樂樓月白風清樓皆旗亭也秦樓有一婦衣金
縷鵝黄大油袍金縷紫勒帛褰簾吳語云是宗室女郡
守家也遺黎往往垂涕嗟憤指使人云此中華佛國人
也老姬跪拜者尤多晝錦堂尚存今嘗更修飾之過漳
河入曹操講武城周遭十數里城外有操疑塜七十二
散在數里間傳云操塜正在古寺中髙飜墓在道傍碑
云魏侍中黄鉞大尉錄尚書事渤海髙公飜墓飜字飛
[065-18b]
爵事不見于史甲戌過臺城鎮故城延袤數十里城中
有靈臺坡陁邯鄲人春時傾城出祭趙王歌舞臺上城
傍有廉頗藺相如墓三十里至邯鄲縣牆外居民以長
竿磔白犬懸其首别一竿縳茅浸酒揭於上云金國人
用以祭天禱病甲子過河六十里至柏鄉縣縣人云沙
河直東有堯山縣古堯山也堯葬焉有放勲廟乙酉過
良鄉縣是日大風幾拔木接伴吏云此謂之信風使人
逺來此風先報使入城也丙戌止燕山城外燕賔館燕
[065-19a]
畢與館伴使副並馬行栁堤緣城過新石橋中以杈子
隔絶道左邊過橋入豐宜門即外城門也過石玉橋石
色如玉橋上分三道皆以闌楯隔之雕刻極工中爲御
路亦䦨以杈子兩傍有小亭中有碑曰龍津橋入宣陽
門金書額兩頭有小四角亭即登門路也樓下分三門
中門爲御路常闔皆畫龍兩傍門通行皆畫鳳入門北
望其闕由西御廊首轉西至會同館戊子早入見上馬
出館復循西御廊至横道至東御廊首轉北循簷行幾
[065-19b]
二百間廊分三節每節一門路東出第一門通街第二
門通毬場第三門通太廟廟中有樓將至宫城廊即東
轉又百許間其西亦有三門但不知所通何處望之皆
民居東西廊中馳道甚濶兩傍有溝溝上植栁兩廊屋
脊皆覆以青琉璃瓦宫闕門户即純用之馳道之北即
端門十一間曰應天之門舊嘗名通天亦開兩挾有樓
如左右昇龍之制東西兩角樓每樓次第攢三簷與挾
樓皆極工巧端門之内有左右翔龍門日華月華門前
[065-20a]
殿曰大安殿使人入左掖門直北循大安殿東廊後壁
行入敷德門自側門入又東北行直東有殿宇門曰東
宫牆内亭觀甚多直北面南列三門中曰集英門云是
故壽康殿母后所居西曰會通門自會通東小門北入
承明門又北則昭慶門東則集禧門尚書省在門外又
西則有右嘉會門四門正相對入右嘉會門門有樓與
左嘉會門相對即大安殿後門之後至幕次有頃入宣
明門即常朝後殿門也門内庭中列衞士二百許人貼
[065-20b]
金雙鳳幞頭團花紅錦衫散手立入仁政門葢隔門也
至仁政殿下大花氊可半庭中團雙鳳兩傍各有朶殿
朶殿之上兩髙樓曰東西上閣門兩傍悉有簾幙中有
甲士東西御廊循簷各列甲士東立者紅茸甲金纒桿
槍黄旗畫青龍西立者碧茸甲金纒桿槍白旗畫黄龍
直至殿下皆然惟立于門下者皂袍持弓矢殿兩階立
儀物幢節之屬如道士醮壇威儀之類使人由殿下東
行上東階却轉南由露臺北行入殿金主幞頭紅袍玉
[065-21a]
帶坐七寶榻背有龍水大屏風四壁帟幕皆紅繡龍拱
斗皆有繡衣兩楹間各有焚香大金獅藉地鋪禮佛毯
滿一殿兩傍玉帶金魚有金帶金魚者各十四五人相
對列立遥望前後大殿屋崛起處甚多制度不經工巧
無遺力所謂窮奢極侈者也
[065-22a]
  驂鸞錄范成大/
石湖居士以乾道壬辰十二月七日發吳郡帥廣西泊
舟姑蘇館十七日至湖州十九日遊北山石林乘輕舟
十里餘登籃輿小憩牛氏歲寒堂自此入山松桂深茂
幽絶無塵事過大嶺乃至石林則棟宇傾頽兩廊盡拆
去成菜畦矣正堂無恙亦有舊牀榻在凝塵中堂正面
十山髙峰層巒空翠照衣袂略似上天竺白雲堂所見
而加雄尊自堂西過二小亭佳石錯立道周至西巖石
[065-22b]
益奇而多有小堂曰承詔葉公自玉堂歸守先隴經始
之初剏有此堂後以天官召還受命於此因以爲志焉
其旁登髙有羅漢巖石狀怪詭皆嵌空裝綴巧過䥴劖
自西巖回步至東巖石之髙壯礧碕又過西巖小亭亦
頽矣葉公好石力剔山骨森然發露若林而開徑於石
間亦有自他所移徙置道旁以補缺空者方公著書譯
經於堂上四方學士聞風仰之如璇璣景星語石林所
在又如仙都道山欲至不可得葢棺未幾而其家不能
[065-23a]
守委而棄之灌莽叢薄間遊子相與徘徊歎息不能去
或謂此地離人太逺岑蔚荒虛非大官部曲衆多者難
久處又云公没後山鬼搶攘暮夜與人錯行婦子不能
安室故諸郎去之云出石林飯旌善寺葉氏墳祠也霅
川有兩玲瓏山石林爲大玲瓏又有小玲瓏在長興縣
界路口聞其山尤勝小玲瓏今屬沈氏沈氏之父死二
子幼方檢校於官此山石色微黄而更奇古一丘在空
中洞穴十數皆旁相通貫故名玲瓏泉聲瀉壞嶝中窈
[065-23b]
如深谷堂前小池石如馬虺隤其中池後山屏上洗出
之石襞積嵌巖巧怪萬狀缺罅清泉渟泓叢桂覆其上
亭館既無人居亦漸荒廢霅川特無好事者能損厚資
買之沈氏雖不得山亦足以豪矣杜牧之所遊玲瓏即
石林是也小玲瓏晚出而加勝由沈家步登舟回至城
下一鼓後矣二十一日宿德清縣泊舟左顧亭孔愉放
龜處也庭前兩大枯木可千年而挺立不朽德清古之
餘不地今孔侯墓廟在焉廟居墓前與其夫人像皆盤
[065-24a]
膝坐二十三日宿餘杭縣苕溪館二十八日宿富陽縣
三十日發富陽雪滿千山江色沉碧夜小霽風急寒甚
披使北時所作錦袍戴氊帽坐船頭縱觀不勝清絶剡
溪夜汎景物未必過此晚宿嚴州桐廬縣癸巳歲正月
一日巳午間至釣臺率家人子登臺講元正禮謁三先
生祠登絶頂掃雪平石上諸山縞然凍雲不開境過清
矣臧獲亦貪殊景皆忍寒犯滑來登始予自紹興己夘
歲以新安户曹沿檄來始識釣臺題詩壁間後十年以
[065-24b]
括蒼假守被召復至自和二篇及今又四年葢三過焉
復自和三篇薄宦區區如此豈惟愧羊裘公見篙師灘
子慚顔亦厚二日至嚴州泊定川館七日至蘭溪泊澄
江館九日至婺州泊金華驛十二日宿龍遊縣龍丘驛
十三日至衢州十八日過常山縣十九日宿信州玉山
縣玉川驛二十五日過弋陽縣二十六日過貴溪縣二
十七日過饒州安仁縣二十八日至餘干縣閏月一日
宿鄔子口鄔子者鄱陽湖尾也名爲盜區非便風張帆
[065-25a]
及有船伴不可過四日至隆興府泊南浦亭五日登滕
王閣其故址甚侈今但於城上作大堂耳十一日過豐
城縣十二日宿臨江軍十六日宿新喻縣十七日宿分
宜縣十八日至袁州聞仰山之勝久矣去城雖逺特往
遊之二十五里先至季惠廟廟祠兄弟二王不血食其
神龍也舊傳二龍昔居仰山中以其地施仰山祖師遷
居于此廟有陽氏神稱吳時加封司徒竹册尚存又稱
保大元年余向居鄉得吳江村寺石幢所記亦以保大
[065-25b]
紀年葢錢氏有浙時或嘗用楊氏正朔此二證爲甚確
也出廟三十里至仰山履喬松之磴甚危嶺阪之間皆
田層層而上至頂名梯田晚出山復入袁州二十六日
宿萍鄉縣萍實驛人以此地爲楚王得萍實之地然去
大江逺非是三十日宿潭州醴陵縣二月三日泛湘江
七日宿衡山縣十二日至衡州北行岡隴將盡忽一峰
特起如大磯浸江中蒸水自邵陽來繞其左瀟湘自桂
林零陵來繞其右而皆會於合江亭之前併爲一水以
[065-26a]
東去石鼓雄踞要會大畧如春秋霸主號令諸侯勤王
蒸湘如兄弟同奔來會禀命載書乃同軌以朝宗葢其
形勝如此十五日捨舟遵陸登回鴈峰十八日宿永州
祁陽縣十九日遊浯溪浯溪近山石澗也噴薄有聲流
出江中臨石崖數壁纔髙尋丈中興頌在最大一壁碑
之上餘石無幾所謂石天齊者說者謂或是天然整齊
之義二十日渡湘水即至愚溪二十六日入桂林界有
大石表跨官道榜曰廣南西路家人舉頭驚咤以爲何
[065-26b]
爲至於此也二十八日至靈州縣又六十里至八桂堂
桂林北城之外圃也未至桂林二三里泊八桂堂旬日
三月十日入城交府事郡治前後萬峰環列與天無際
按桂林自唐以來以山川竒秀稱韓文公雖不到然在
潮熟聞之故詩有參天帶水翠羽黄柑之語末句乃曰
飛鸞不暇驂葢歆羡之如此故余行記以驂鸞名之若
其風土之詳則有桂海虞衡志焉
[065-27a]
  吳船錄范成大/
石湖居士以淳熙丁酉歲五月二十九日戊辰離成都
泊舟合江亭下合江者乃岷山江别𣲖自永康流入成
都又彭蜀諸郡水皆合於此以下新津綠野平林煙水
清逺極似江南風景亭之上曰芳華樓前後植梅甚多
蜀人入吳者皆自此登舟其左則萬里橋諸葛孔明送
費褘使吳曰萬里之行始於此後人因以名橋杜子美
詩曰門泊東吳萬里船正爲吳人設余在郡時每出東
[065-27b]
都過此橋輒爲慨然六月己巳朔發家屬舟下睂州彭
山縣泊單騎轉城過東北門又轉而西自侍郎堤西走
岷山道中五十里至郫觀者塞途嚴籹盛飾帟幕相望
葢自來無制帥行此路者庚午至永康軍崇德廟在軍
城西門外秦太守李氷父子廟食處也辛未登城西
樓其下岷江對江即岷山最近者曰青城其尤大者曰
大面山大面之後皆西闕/山矣西門名玉壘闗將至青
城當再渡繩橋每橋長百二十丈分爲五架橋之廣十
[065-28a]
二繩相繼排連上布竹笆鑽立大木數十於江沙中輦
石固其根每數木作一架掛橋於半空大風過之掀舉
幡幡然大略如魚人曬網染家晾彩帛之狀又須捨輿
疾步稍從容則震掉不可行望者皆失色郡人云稍迂
數里有白石渡可以船濟然極湍險也晚至青城山曰
寶仙九空洞天夜宿丈人觀觀在丈人峯下㠝峙如屏
觀之臺殿築於巖腹丈人峯自唐以來號五岳丈人儲
福定命真君傳記略云真君姓甯名封與黄帝同時帝
[065-28b]
從之問龍蹻飛行之道本朝賜名會慶建兔宫癸酉自
丈人觀西登山五里至上清宫宫在最髙峰之顛以板
閣挿石作堂殿下視丈人峰如牆堵耳岷山數百峰悉
在䦨檻之下如翠浪起伏勢皆東傾一軒對大面山更
上六十里有夷坦道曰芙蓉坪道人於彼種芎非留旬
日不可登且涉入夷界雖羽衣輩亦罕到此雪山三峯
爛銀珠玉闖出大面後雪山在西域去此不知幾萬里
而了然可見則其峻極可知上清之遊真天下偉觀哉
[065-29a]
夜有燈出此山以千百數謂之聖燈聖燈所至多有說
者不能決或云古人所藏丹藥之光或草木之靈者亦
有光或有謂神龍山鬼所作其深信者則以爲先聖之
所設化也甲戌下五里復至丈人觀二十里早頓長生
觀范長生得道處也乙亥十五里發青城縣丙子二十
里早頓周家莊十里至蜀州郡圃内西湖極廣蘆花正
盛呼湖船泛之繫纜修竹古木間景物甚野爲西州勝
處湖中多小菱可食蜀無菱至此始見之丁丑三十里
[065-29b]
早頓江源縣四十里宿新津縣成都及此郡送客畢會
邑中借居僦舍皆滿市人以爲盛成都萬里橋下之江
與岷正𣲖流于此戊寅爲送客住一日飯罷發遣令各
歸留者尚十五六己夘以小舟至彭山與孥累船會即
解維午後至睂州城外江即玻瓈江也冬時水色如此
方夏潦怒濤漲皆黄流耳辛巳招送客燕於睂館與叙
别壬午發睂州六十里午後至中巖號西川林泉最佳
處相傳爲第五羅漢詰矩那道場又爲老慈姥龍所居
[065-30a]
凡五里至慈姥巖巖前即寺也甲申早出山至嘉定日
未晡自睂至嘉百二十里中巖其半塗也乙酉泊嘉州
壬寅食後發嘉州僅行二十里至王波渡宿蜀中稱尊
老者爲波祖及外祖皆曰波又曰有所謂天波日波月
波雷波者皆尊之之稱此王波葢王老或王翁也宋景
文嘗辨之謂當作皤字魯直貶涪州别駕自號涪皤或
從其俗云癸卯發王波渡四十里至羅漢鎮百里至犍
爲縣過縣三十里至下壩宿甲辰發下壩百里至宣化
[065-30b]
縣百二十里至敘州纔亭午敘古戎州也山谷當謫敘
居小寺中號大死菴後人遂作祠堂乙巳發敘州十五
里廣南江來合大江通百二十里至南溪縣四十里至
江安縣百二十里至瀘州方申時近城有渡瀘亭不知
諸葛孔明的從何處渡或云敘正對馬湖江馬湖入諸
夷路也當自此渡戊申發瀘州百二十里至合江縣己
酉發合江二百四十里至恭州江津縣二十里過漁洞
宿泥培村庚戌發泥培村六十里至恭州自此入峽路
[065-31a]
大抵西川至東川風土已不同至峽益陋矣辛亥𤼵恭
州嘉陵江自利閬果合等州來合大江百四十里至樂
温縣蒲氏墨舊出此縣大韶死久矣其族猶賣墨不復
能佳亦以價日賤故也七十里至涪州排亭之前波濤
大洶淖如屋不可捎船過州入黔江泊此水自黔來合
大江江怒濤水色黄濁黔江乃清冷如玻璃其下悉是
石底自成都登舟至此始見清江涪雖不與蕃部雜居
舊亦蠻俗號爲四種人者謂華人巴人及廩君與盤瓠
[065-31b]
之種也壬子發涪州百二十里至豐都縣數十里至竹
平宿癸丑發竹平七十里至忠州百十里至萬州宿甲
寅發萬州六十里至開江口水自開建來合大江四十
里至下巖四十里至雲安軍又十餘里風作水湧泊舟
宿乙卯行百四十里至䕫州余前年入蜀以重午至䕫
魚復方漲八陣在水中今來水更過六十四蕝不復得
見頗有遺恨峽江水性大惡飲輒生癭婦人尤不能免
前過此時婢子輩汲江而飲數日後發熱一再宿項脛
[065-32a]
腫起十餘人悉然至西川月餘方漸消散丙午泊䕫州
早遣視瞿塘水僅能没灔澦之頂盤渦撒出其上謂之
灔澦撒髮人云水勢如馬尚不可下况撒髮邪是夜水
忽驟漲渰及排亭及明走視灔澦則已在五丈已下或
可以僥倖入峽而䕫人尤難之丁巳水復漲遂決解維
十五里至瞿塘口水平如席獨灔澦之頂猶渦文瀺灂
舟拂其上以過摇櫓者皆汗手死心面無人色葢天下
至險之地行路極危之時旁觀者莫不神驚余在舟中
[065-32b]
一切付之自然不暇他問據胡床坐招頭處任其盪漾
每一舟入峽數里後舟髮方續水勢急怒恐猝相遇不
可解折也帥司遣卒執一旗次第立山下上一舟平安
則簸旗以招後舟舊圖經云灔澦大如樸瞿塘不可觸
灔澦大如馬瞿塘不可下此俗傳灔澦大如象瞿塘不
可上葢非是也後人立石辨之甚詳峽中兩㟁髙巖峻
壁斧鑿之痕皴皴然而黑石灘最號險惡兩山束江驟
起水勢不能平余來水勢適平俗所謂茶槽者又水大
[065-33a]
漲渰没草木謂之青草齊則諸灘之上水寛少浪可以
犯之余之來此未能盡漫草木但多草根齊亦不可涉
然犯難而行不可回首也十五里至大溪口水稍濶亦
差逺䕫峽之險紆矣七十里至巫山縣宿縣人云昨日
水大漲灔澦恰在船底故可下䕫峽巫峽則不然却須
水退十丈乃可是夕水驟退數丈同行者皆有喜色戊
午乘水退下巫峽灘瀧稠險濆淖洄洑其危又過䕫峽
三十五里至神女廟廟前灘尤洶怒十二峯俱在北岸
[065-33b]
前後映帶不能足其數十二峰皆有名不甚切事不足
錄所謂陽臺髙唐觀在來鶴峰上亦未必是神女之事
據宋玉賦本以諷襄王後世不察一切以兒女子䙝之
今廟中石刻引庸城記瑶姬西王母之女稱雲華夫人
助禹令鬼神斬石疏波有功見紀今封妙用真人廟額
曰凝真觀廟前有馴鴉客舟將來則迓於數里外舟過
亦送數里土人謂之神鴉二十里至東奔灘髙浪大渦
巨艑掀舞不當一槁葉或爲渦所使如磨之旋三老挽
[065-34a]
招竿叫呼力爭以出渦二十里過巴東縣九十里至歸
州未至州數里曰叱灘其險又過東奔連接新城下大
灘曰人鮓甕己未泊歸州八月戊辰朔發歸州五里至
白狗灘三十里至新灘此灘名豪三峽八十里至黄牛
峽上有沼川廟黄牛之神也亦云助禹疏川者廟皆大
峯峻壁壁有黄迹如牛上一墨迹如人牽之云此其神
也順而下流黄牛峽盡則爲扇子峽過此盡峽中灘矣
三十里得南岸則盡平地曰平善壩舟出峽至是人皆
[065-34b]
相慶如更生舟師篙工皆有犒賜己巳發平善壩三十
里至峽州登至喜亭亭弊甚不稱醉翁之記百四十里
至楊木寨宿庚午發楊木寨八十里至江陵之枝江縣
四十里至松滋縣二百一十里至荆州南之沙頭乙亥
移舟出大江宿江瀆廟前丙子發江瀆廟七十里至公
安縣百二十五里至石首縣丁丑發石首百七十里至
魯家洑自此至鄂渚有兩塗一路遵大江過岳陽及臨
湘嘉魚二縣經岳陽通洞庭波浪連天有風即不可行
[065-35a]
故客舟多避之一路自魯家洑入純純者江旁支流如
海之神㳌其廣僅通舟不畏風浪兩岸皆多蘆荻時時
有人家但支港通諸小湖故爲盜區自魯家洑避大江
入純月明行三十里宿戊寅己卯皆行純中庚辰行過
所謂百里荒者皆湖濼茭蘆不復有人迹巨盜之所出
没也壬午行不止辰出大江午至鄂渚泊鸚鵡洲前己
丑解維小泊漢口午後風息通行百八十里至三江口
宿三江口之名所在皆有凡水參會處皆稱之庚寅發
[065-35b]
三江口辰時抵赤壁泊黄州臨皋亭下辛巳發黄州四
十里過巴州河通行二百三十里至桐木溝宿壬辰發
桐木溝八十里至馬頭宿癸巳發馬頭百二十五里至
江州泊琵琶亭前戊戌發江州回望廬山漸東過湖口
望大孤如道士冠立碧波萬頃中亦奇觀也九十里至
交石夾宿己亥發交石夾東望孤山如艾炷澎浪磯在
其南風起浪作食頃通行八十里宿庚子風未止强移
舟數里至馬當對岸小港中泊辛丑風少緩移舟五六
[065-36a]
里至波斯夾中泊癸卯發波斯夾行幾三百里至長風
洑下口宿甲辰發長風洑百里午至池州十數里風作
泊清溪口戊申發清溪宿長沙己酉發長沙入夾行晚
泊太平州辛亥發太平州壬子至建康府泊賞心亭下
丙辰發建康丁巳泊長蘆襆被宿寺中此爲達磨一葦
浮渡處戊午至𤓰州己未至鎮江府壬戌買小舟發鎮
江久去江浙奔走川廣乍入舴艋蕭然有漁釣舊想不
知其身之自天來歸也甲子至常州丙寅發常州平江
[065-36b]
親戚故舊來相迎迓者陸續于道恍如隔世焉冬十一
月丁卯朔雨中放舟行戊辰未至滸墅十里泊己巳入
盤門
[065-37a]
  汎舟錄周必大/
三月乙丑乘便風渡湖渰達宜興婦家來迎方知外舅
以二月十九日不祿四月戊辰朔癸酉地理僧淨如來
乙亥邑中迎社頗盛云周孝侯生日也癸未早仲寜仲
賢過善權設水陸齋約同登舟風水俱逆其行甚緩晡
時掠桐渚晚望楊氏墳菴頗壯麗由小港登焉方墳闕
角僣侈非度自此至寺纔數里乃肩輿以行過離墨山
最髙或謂與善權通號離墨云稍前即董山囤碑在焉
[065-37b]
欲上而日已落徑入善權勑額曰廣教而龍圖閣待制
傅楫興化人嘗爲徽宗端邸宫僚既死援王陶例未至
執政特賜功德院而不改廣敎之額楫墓在寺側其羣
從亦有依寺而居者按舊碑寺本齊武帝贖祝英臺莊
所置山東北有石壇號九斗壇世傳梁武帝禱雨於此
會昌廢寺田産歸鍾離寺咸通八年鳳翔節度使李蠙
奏云臣大和中嘗肄業此寺崖洞有白龍之異願以已
俸贖田復舊詔可之其碑并蠙詩尚存仍畫像以祀南
[065-38a]
唐時嘗爲道觀後主復爲寺宣政間傅氏子狗時又請
爲崇道觀建炎間復舊單氏圖經云殿屋乃廬州刺史
張崇造寺多唐人題名今獨乾符以來塑像役人姓名
班班可考殿柱上有雷部鬼書曰駱審火者一謝鈞火
者二字皆倒書于柱視之不見所謂唐匠姓名及駱審
火字其謝鈞火入木寸餘又有詩米等字皆遒勁可愛
客館崖石竒秀瀦水爲池頗立亭宇於其上壁間有元
豐甲子秋九月彭城劉彛執中夜宿寺中追懷陳襄述
[065-38b]
古詩云精識世所稀友道古難有伊人雖云亡遺德不
可朽嘗厭石渠遊是邦爰出守浚河納湖波股𣲖活畎
畝學宫啓城隅塗人或薪槱既富而敎之薄俗適忠厚
矧予平生時昬弱賴磨揉共頤姬孔微肯出皋稷後醇
源浩罔涯實行靡容茍猶其老崖阿寂寞待同扣天乎
奪大成旅葬宜興阜我未薙荆榛雨淚滴杯酒慟哭起
秋風落葉紛林藪永懷三益思語報乏瓊玖願子生人
間世世篤親友古人於交遊情誼葢如此述古墓去寺
[065-39a]
十餘里甲申晴宜興人謂堯時夏雨甲申而致九年之
水故甚畏之早同仲賢仲寧地理僧淨如過丁墅卜地
去寺約二十里飯於吳寺丞菴回至懷相塢入吳秀才
菴少休天氣驟熱將至善權由傅公神道繞寺後訪二
洞約行里餘度小嶺乃至焉乾洞在上有大石當户其
四周髣髴數叠牆寶葢下垂鵝管懸綴有塩堆米堆惟
肖視張公洞差小然亦可容千人水洞在乾洞之下水
自山出未至洞口披石斗瀉滙而爲湫細流入洞洞中
[065-39b]
石田皆成疆畔每丘纔盈尺髙髙下下水滿其中石文
蹙成花草如雕鐫者陳述古詩云陰陽融結此山川便
有塩堆與石田風俗每來占水旱却疑乾洞有神仙注
謂乾洞中有塩米堆石田數坵鄉人歲時禱祈以占水
旱若田中有水則爲豐年之兆又詩云水洞深無百尺
泉白龍騰蟄已多年誰知此物能雲雨常濟山南萬頃
田注謂圖經云水洞中有泉大旱不竭常有雲氣昇騰
太和中白龍出於洞中予觀石田在水洞而述古乃言
[065-40a]
於乾洞不知何故白龍即李蠙所見者水既入洞即伏
流達寺中昨日所遊崖石亭宇正臨其上時有四足鮎
魚出遊村夫或擊而食之今日僮僕輩亦有見之者水
由寺而出灌溉之利逺矣遊洞畢回視傅公塚乃歸寺
在宜興西南陸行四十里舟行六七十里張舜民南遷
時過黄州聞東坡云近獲一魚似鮎而有四足能履地
而行或云鯢魚也乙酉早肩輿二三里至董山按三國
志金陵實錄孫皓因國山有石自立遣司空董朝太常
[065-40b]
周處封禪刻石埋銀龍銅馬于其下其石如囤故俗呼
囤碑山髙數十丈與徐宗策杖同登碑字三面可辨惟
東向皆剝裂糢糊葢無屋以芘之也俗呼董山謂董朝
也碑詞載所遣官姓名而無周處史氏誤矣前長老法
濟參齋罷登舟歸邑初行十里四望塵沙漲天既入湖
渰西北風大作浪湧舟駛逼暮到家庚寅大風而晴早
同仲寧仲賢如師再出南門卜地一里許曰畫店二三
里曰山門葢自此入山地南來諸山聚於陽羡界太湖
[065-41a]
而止對縣治號銅棺山一曰/君山尤雄拔故此邑多富貴之
家壬辰早約莊德邁飯訖泛舟數里至言村訪胡茂老
松年樞密舊居有堂榜曰萬幅平逺邑人第呼横山堂
堂去湖渰纔百餘步湖外峯巒横陳又其外逺山如屏
方茂老所築時陸藝花木水植荷蓮死才二十一年皆
湮廢不治而第宅頽壞予甲戌歲嘗與外舅具舟欲來
大風而止今日亦遇風雨甲午早同仲寜仲賢淨如出
南門過横澗入袁氏菴觀地投宿洞靈觀知觀邵惟道
[065-41b]
字集虛極有幹才支傾補弊觀遂復興登張公洞中路
回望太湖宜築小亭焉山非甚大而洞極廣葢一山皆
空耳其間肖像不一而數柱若擎之者乙未早過湖洑
鎮跨溪有橋號侍郎橋或曰謂陸希聲而圖誌頗疑其
稱呼不相應也飯于金沙寺登頤山訪講易臺酌潜虬
泉皆希聲遺迹也寺有岳飛己酉歲留題刻石詞甚壯
遊李福墳菴即李顯忠斬之者入鎮中觀潜泉仲寧兄
弟同净如過山中觀地予乃與道士王見志字全隱者
[065-42a]
遊惠氏南園久之過北園仲寧兄弟至遂買舟泛湖洑
而歸兩㟁多朱藤故號罨畫溪歴唐貢山淨如云唐貢
茶之社也又過冡山蠡湖甲夜抵邑中
[065-43a]
  汎舟錄周必大/
乾道丁亥閏七月丙寅朔甲午拂旦同邵方逺出南門
過王庭修道人家獻石棋子一副張公洞泥所造也進
至香山與仲賢大悅飯茇舍遂過湖洑西行三里至孫
仲益墳菴修竹流水門徑幽深自其胸次丘壑也龜潭
形如龜濶不盈丈有亭曰酌潦而菴名千息對祠堂創
一龕華甚設四几案爲其二室一妾且留自待也又西
南行行一里訪玉女潭雖有茅亭而路皆榛翳賴扶欄
[065-43b]
表之潭在四山中三面皆石崖有竇上達水浮墨色可
畏投以物則盤旋而下唐權德輿李㓜卿獨孤及皆有
詩自此東行里餘呼蕘兒導至佛窟崖崖髙一丈五尺
濶數倍水出其左或云自玉女潭來流而爲澗石佛數
身皆斷軀幹或云像出崖中土人神之多求嗣焉其毁
之必以不驗也又西南二三里由王直中知軍家墓道
出支徑訪龍潭伐篠刜棘望石崖而進有蔣天成者得
其地樊以竹木路不可行易樵湫也窺觀毛髮森疎回
[065-44a]
望蔣菴不逺會日昃歸飯千息菴投宿洞靈知觀邵惟
道置酒秉燭過聖堂觀元豐間劉宜夫誼及元祐辛未
五月僧仲殊留題然後寢八月乙未朔早至前知觀應
若谷房賞秋香觀中有仁廟時賜度人經一藏今漸散
失歸至香山少休遂入莊僖簡公神道長松夾路殆五
六里由徑過單時中主簿墳菴訪白鶴洞水自中出令
從者側入以望云相去二三丈復有洞口濶數尺聞過
此則平廣道人軰採石脂於中云復出舊路行里餘乃
[065-44b]
至僖簡追逺菴住持净照來迎飯罷留題而出亭午至
横澗折而東二里許抵川步訪所謂洞山者纔髙二十
餘丈周圍三里篠形如張弓其上皆叢篠無他異洞口
流水清澈覓輕舠匍匐其中夾以炬火櫂而入崖石色
正白中爲裂罅謂之石脊石岸如削玉如砥平如刓刻
詭異不一鵝管鍾乳往往可取石燕遇火驚飛撲人行
數十丈頂稍髙而洞寛俄值深潭邵生懼甚促歸或云
自此而進可陸行半里有石橋石磬之屬唐人刻姓名
[065-45a]
在焉此洞惟冬涸可窮覽若積雨則水與洞平不可入
今日僅能入也晡時過長峴嶺入莊刑曹報慈菴賞木
犀遂歸是役也崖洞在邑南鄙者十得五六道軰且不
知所在况遊客乎尚有大城君陽洞期異日訪之丁酉
早謁果利廟土人謂/之西廟廟神乃後漢袁令玘今封嘉應字
人侯廟碑殊可觀正祠本在邑南銅棺山初曰荆南山
謂荆谿/之南相傳袁令將死天下銅棺如王喬玉棺然故曰
銅棺又名君山亦謂袁君也庚子早過香山以酒饌犒
[065-45b]
匠人及役夫飯罷同仲謨自横澗西行四五里訪靜樂
寺荆溪尊者湛然此地人後傳天台敎建中三年没梁
肅撰碑是日冐雨行小徑意寺可宿而破落不堪其憂
留題而出常日在邑中望銅棺山甚逺今寺後一峯正
倚山脚非好事不能至也里餘至莊子上知府菴欲循
舊路復出横澗會日向晚問土人得捷徑號使嶺既登
峻甚仲謨窘於躋攀從者又畏班寅予不恤也一上約
二三里乃得平頂俯視縣郭僅成聚落隔湖及衆渰一
[065-46a]
一可指眼界廓然雨後下嶺尤險幾不能容足過西石
亭梅樹滿林邑人遊賞處也至山門始出大路暮夜抵
郭内甲辰晴未後約致逺過莊德政同度周橋訪後漢
許太尉夫人墓道中有石翁仲龜趺披榛莽至其下漸
爲邑人斸掘有碑側立字多磨滅惟其前數百字粗可
讀大畧云夫人會稽山陰人劉氏葢太尉之婦也丙午
外舅之柩登舟未時至川步登陸雨驟作申後至塋所
戊申至香山送葬者畢集而地已不用矣庚戌觀側即/洞
[065-46b]
靈/觀百餘步一峯壁立狀若鐫刻紹聖四年有人遁形而
入故號會仙崖崖下流水可浮杯今有小亭午後同致
逺西南行里餘訪白馬洞將至澗水淙淙有聲其源出
洞中入洞頂如砥平鞠躬而進觀沈遼刻字歸辛亥早
同致逺肩輿西南行過黄家橋此可登/舟入邑入湖洑度侍郎
橋再遊惠園其眷眷於此者以古澗碧流也又行十餘
里進遊大城洞單氏風土志謂洞門狹隘止容一人行
内頗寛曠有塩米堆白石髙峙如雪山狀洞中有四際
[065-47a]
水流今殊不然入洞纔十步爲村民以土窒之前日遣
人開治僅髙一二尺以草爲茵魚跳而進又行十餘步
大石相倚中有深谷寸步滑磴且恐已而稍寛廣石乳
如寶葢垂於其上傍又有一谷然不若前谷之險稍前
即大坑穽乃近歲崩陷者所謂塩米堆雪山不可至矣
炬火欲盡遂出憩村民吳氏以茶果交相遺歸入饒州
太守蔣天祐垂裕菴半里至君陽洞陸希聲云在君山
之陽故以爲名洞去龍潭甚邇水自洞口出行兩崖間
[065-47b]
清駛可愛天日下照不必秉燭視他洞爲勝惜乎天祐
之兄營墳其上不復爲遊觀之地矣歸過金沙致逺獨
遊停車以待同飯洞靈抵暮還邑凡宜興南鄙崖洞捜
索殆遍惟圖志中載武陵洞在龍山去湖洑渚南十里
中若張公洞石乳凝結有旌幢羽葢之狀又有瀑布送
流但榛蔓蒙密人迹罕至不能一往而南嶽山稠錫禪
師道場古迹頗多且鄒志完所樂去縣二十里而近反
未至焉既迫南歸須俟他年矣
[065-48a]
 
 
 
 
 
 
 
 
[065-48b]
 
 
 
 
 
 
 
 說郛卷六十五上
[065-49a]
欽定四庫全書
 說郛卷六十五下     元 陶宗儀 撰
  乾道奏事録周必大/
乾道庚寅南劒守闕到法當奏事以四月六日丁亥挈
家泛舟入浙甲辰次隆興府己酉赴府會於東湖孺子
亭按洪芻職方乘云湖在郡東南周廣五里酈道元云
十里一百二十六歩今士大夫多倡樓閣以環之城中奇觀
也酒三行泛舟過總持院本唐僧子畋所造畋精太乙
[065-49b]
術能祈雨乞晴今有井祈求不廢雷堂之後有澹臺滅
明墓芻云史記雖言滅明居楚又有渡江斬蛟之事然
豫章非真楚尚可疑也平江亦有澹臺墓院中老僧年
七十及從徐師川遊能寫字鼓琴自總持過講武亭復
登舟庚戌解維過樵舍鎮宿昌邑山五月辛亥朔抵吳
城山謁廟少休看經閣東坡所留石砮尚在近歲過客
又捨一矢形稍大而色青不若舊物之古也廟側有聖
池池中有小石浮水面壬子抵南康軍癸丑早肩輿過
[065-50a]
簡寂觀觀門外斗壇石初爲沙石所堙前歲大水復出
與知觀歐陽齊年對泉石小酌食甜苦笋名不虚得飯
罷入棲真觀即梁昭明書堂前欲遊而不至者荒蕪殊
甚次至開先主僧虛席殊不成叢林而飛橋已爲大水
所衝少憩方丈首座川僧又逸粗可語同訪招隱泉有
亭覆之日斜歸甲寅赴軍會坐五老亭甚久而晴嵐晻
曖殊不滿人意乙卯凌晨冒大雨陸行四十里至延真
招德觀與江州樂順之敎授相會飲菖蒲酒五行同登
[065-50b]
閣而别由間道渡溪入淨慧院主僧淨一此兩處皆前
歲所未至者未後出山晚投宿尋真觀丙辰晴早過白
鶴棲賢寺寺愈蕭索獨登五老亭坐玉淵及三峽橋而
行約十里飯羅漢院院不經兵火而住持不得人日就
摧毁近長老方葺僧堂又引去今藏殿法堂童行堂之
屬氣象猶壯偉未時還軍别太守欲解纜南風太髙遂
止丁巳拂旦離南康風順而髙舟過大孤軒簸可畏泊
交石夾戊午過馬當泊波斯夾己未泊懷家渡庚申北
[065-51a]
風大作移舟十餘里長風沙距舒州一百三十里辛酉
北風未止行四十里至蔣家汊夜月佳甚風稍定壬戌
至大通鎮癸亥早南風掛颿行近四十里片雲忽在頭
上轉爲北風兩舟相望篙師皆失色無措急令轉柂就
颿逆行十餘里入銅陵夾方定午至銅陵縣遊天王禪
寺今名䕶法殘僧敗屋不類叢林寺後山上有富覽亭
望江流帆三夾對㟁即濡須也五里有寶雲寺李白祠
堂十里至銅坑邑在亂山中殊陋甲子北風復作夜來
[065-51b]
月色如晝波伏不興今乃阻滯如此閻宰送别於石龍
磯磯下有洞雖爲三門而淺局無足觀稍前江邊有瑪
瑙石晚抵繁昌縣乙丑早風復作行夾中行四十里近
月子港而止過此復出大江故也丙寅風定雞再鳴乘
月解維過三山磯入青敦夾望魯江口遂入蕪湖泊吳
波亭下丁卯雨略至吉祥寺戊辰風雨稍止晨發蕪湖
過褐山磯未時次太平州己巳赴州會風雨不已天氣
如暮秋庚午再赴州飯初約會於凌歊不果飯罷獨往
[065-52a]
比舊加葺塔後又創懷古堂恨烟雨不見歴陽畧至廣
福寺壬申早雨俄晴舟行小河甚駛至采石鎮以風氣
駮雜少留已而復行泊慈湖夾癸酉蚤入鵝港泊新河
口丙子早乘便風出新河午至長蘆寺江水漲溢去寺
才十餘步不暇遊也日欲晡次真州丁丑蚤欲行會大
雨不敢解維赴王守飯於山堂之澄瀾閣同報恩長老
妙湍登塔兩級望金山及揚州大明寺塔遂同過漕司
東園即六一先生爲發運副使許元作記者所謂拂雲
[065-52b]
之亭澄虛之閣畫舫之舟清讌之堂皆在焉戊寅至鎮
江府閏五月庚辰朔早至丹陽館携鄧子長及綸止甘
露寺不到巳十八年鎮江因北固山以爲城而寺在上
東坡詩云古郡山爲城層梯轉朱䦨盡之矣觀很石鐵
鑊李衛公像舍利塔所謂陸探微獅子惟有近歲畫本
餘皆亡矣舊多景樓乃行者堂去年太守陳天麟侍郎
别卜地起樓甚雄壯金焦二山在左右而面對𤓰州似
勝舊基也辛巳冒大風雨登浮玉亭亭在江邊獨山上
[065-53a]
或謂此即浮玉山故創亭焉後有小石山是爲蒜山又
其後有土山號堅土山土紋皆堅固也登舟風益大衝
浪至金山龍遊寺長老寶印川人有衆二百棟宇鼎新
寺遶山臨水爲屋故諺云金山屋裏山焦山山裏屋葢
實錄也三門借石牌山爲案乃江中三石峯耳其外小
山稍有樹木而鳥崔不棲者世傳爲郭璞墓或謂石牌
山正爲浮玉水漲不能没唐人於此鑄鏡南岸創亭者
非也别有鶻山以鶻棲得名寺有雄跨堂頗雄偉洪景
[065-53b]
伯書額觀音殿下臨龍淵長老云頃年軍士習水戰嘗
墜石測之深三十二丈而揚子江心深七十餘丈云會
飯於方丈白絲糕黑鹹豉糖豆粥三者山中之精饌也
登妙髙臺烹茶壁間有坡公畫像初公族成都中和院
僧表祥畫公像求贊公題云目若新生之犢心如不繫
之舟要問平生功業黄州惠州崖州集不載蜀人傳之
茶罷上絶頂觀坡及晁無咎題字轉至頭陀崖頭陀姓
裴唐貞元中獲金於山而得名者聞此崖舊乃蛟窟也
[065-54a]
&KR0893泉在水陸堂中陸羽品江心之水此與同味酌之
聞京口城中井水皆鹹濁甘泉僅一二云日午觀僧齋
畢過歙州門僧榻皆逼江夏潦方至憑欄眩駭大抵寺
之軒忩無不臨水而此尤可畏戲投餅餌黿龜畢集初
欲自此下焦山而風雨殊未止復衝巨浪還西津亦危
道也謁下元水府廟而歸甲申早大雨舟行隔堤望練
記云方/四十里自離鎮江皆泝流未後次丹陽縣古曲阿也
乙酉晴早過吕城閘至犇牛鎮晩次常州丁亥未後解
[065-54b]
維抵暮僅行十三里宿小井戊子次無錫己丑午攜家
遊惠山住持法皥七十八矣同上南北閣酌陸子泉氷
泉龍淵泉憑水陸池檻觀黿戲而歸辛卯至平江丁酉
早出盤門如崑山以塘路橋低轉湖濼土人謂之/皇天蕩正值
東南風打頭晡時方抵下苧瀆距府城纔十二里戊戌
抵崑山六月庚戌朔過山寺訪老僧法回步至塔院山
之絶頂也丙寅入婁門壬申出婁門晚次吳江縣甲戌
早次秀州丁丑至臨安閘飯後入北闗門權寓普惠院
[065-55a]
  河源志潘昻霄/
延祐丁卯春聖天子以四海萬國之繁軫念庶民艱虞
罔控告也分使諸外郡諸道宣布德音休戚興替之清
濁激揚之畿甸密邇獨不得均其澤越五月詔前翰林
學士承㫖臣庫庫楚翰林院侍讀臣昻霄奉使宣撫京
畿西道臣昻霄奉命驚悖罔措唯務罄竭忠赤盡求民
瘼而後已庫庫楚一日語昻霄曰余嘗從余兄榮祿公都
日抵西域窮河源昻霄聞之不覺矍然駭曰有是乎哉
[065-55b]
請筆書其語公曰世祖髙皇帝至元十七年歲在庚辰
余兄欽承聖諭曰黄河之入中國夏后𨗳之知自積石
矣漢唐所不能悉其源今爲吾地朕欲極其源之所出
營一戍俾蕃賈互市規置航傳凡物貢水達京師古無
有也朕爲之以求後來無窮利益葢難其人都實汝舊
人且習諸國語往圖汝諧受金虎符招討使以行是歲
四月至河洲東六十里有寧河驛驛西南五六十里山
曰殺馬闗林麓穹隘譯言秦石逹巴啓足浸髙一日程
[065-56a]
至巔西邁愈髙四閱月約四五千里始抵河源冬還圖城𫝊
位置以聞上恱往營之授吐蕃等都元帥仍金虎符置寮寀
督工師悉資内地造航為艘六十城傳措工物完遣庫庫楚
驛聞適僧格征衮噶蔵布不迴力阻遂止翌嵗兄都實旋都河
源在吐蕃朶甘斯西鄙有泉百餘泓或泉或潦水沮洳散渙
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弱不勝跡逼觀弗克傍履髙山下視
粲若列星以故名鄂端諾爾鄂端譯言星宿也羣流奔輳近
五七里滙一巨澤名鄂楞諾爾自西徂東連屬吞噬廣輪馬
[065-56b]
行一日程迤邐東騖成川號齊必勒河二三日程水西南來名
伊爾齊合齊必勒三四日程南來名呼蘭又水東南來名伊拉齊
合流入齊必勒其流浸大始名黄河然水清人可涉又一二日
岐裂八九股名伊遜鄂羅木譯言九度通六七里馬亦可
度又四五日程水渾濁土人抱革囊乘騎過之民聚落
糾木幹象舟傅毛革以濟僅容兩人繼是兩山峽東廣
可一二里或半里深叵測矣朶甘斯東北鄙有大雪山
名曰伊拉瑪博囉其山最髙譯言騰格哩哈達即崑崙也
[065-57a]
山腹至頂皆雪冬夏不消土人言逺年成氷時六月見
之自八九股水至崑崙行二十日程河行崑崙南半日
程地又四五日程至地名庫濟克特是也相属又三日
程至地名哈喇伯勒齊爾四達之衝也多寇盜有官兵
鎮防崑崙迤西人簡少多處山南皆不穹峻水亦散漫
獸有髦牛野馬狼狍羱羊之類其東山益髙地亦漸下
岸狹隘有狐可一躍越之者行五六日程有水西南來
名納琳哈喇譯言細黄河也又兩日程地有水南來名
[065-57b]
竒爾穆蘇合流二水入河河北行轉西至崑崙兩日程
地水過之北流少東又北流約行半月程至貴德州地
名必齊勒始有州事官府隸河州署司吐蕃等處宣慰
司所轄又四五日程至積石州即禹貢積石五日程至
河州安鄉闗一日程至打鑼坑東北行一日程洮河水
南來入河又一日程至蘭州下過北卜渡至鳴沙河過
應吉里州正東行至寧夏府南東行即東勝州界隸西
京大同路地面自發源至漢地南北溪澗細流傍貫莫
[065-58a]
可紀極山皆草石山至積石方林木暢茂世言河九折
彼地有二折葢竒爾穆蘓及貴德州必齊勒也漢張
騫使絶域羈聮拘執難危百罹歴大宛月氐等數國其
傍大國五六皆傳稱之以爲窮河源烏能覩所謂河源
哉史稱河有兩源一出于闐一出葱嶺于闐水行合葱
嶺河注蒲類海流狀至臨洮出焉今洮水自南來非蒲
類明矣詢之土人言于闐葱嶺水其下流散之沙磧又
有言與天河通尋源得織女支機石而歸亦妄也崑崙
[065-58b]
出嵩髙五萬里閬風𤣥圃瑶草華葢仙人所居又何邪
唐史吐蕃傳河上流由洪濟梁上南二十里水益狹春
可涉秋天可勝舟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髙而四下曰紫
山右所謂崑崙其言頗類然止稱河源其間云國家蔽
天威亘天地所覆幬無間海内外冠帶萬國㒺非臣妾
視漢唐爲之不足訝故窮河源去萬里若涉閨闥嘻盛
典也不可不志因志之都實族女真  蔡氏統烏
藏路暨招討都元帥凡三百里至吐蕃   任甘肅
[065-59a]
行省參知政事是歲八月初吉謹述
[065-60a]
  于役志歐陽修/
景祐三年丙子歲五月九日丙戌希文出知饒州
戊子送希文飲于祥源之東園
壬辰安道貶筠州
甲午師魯貶郢州
乙未安道東行不及送余與君貺追之不克還過君謨
 家遂召穆之公期道滋景純夜飲
丁酉與損之送師魯于固子橋西興敎寺余留宿明日
[065-60b]
 道卿損之公期君貺君謨武平源叔仲輝皆來會飲
 晚乃歸余貶夷陵
己亥夜過邃卿家話别邃卿病也
庚子夜飲君貺家㑹者公期君謨武平秀才范鎮道滋
 飲婦家不來
辛丑舟次宋門夜至公期家飲㑹者君謨君貺景純穆
 之道滋飲婦家不來
壬寅出東水門泊舟不得岸水激舟横于河幾敗家人
[065-61a]
 驚走登岸而避遂泊亭子下損之來弈棋飲酒暮乃
 歸
癸卯君貺公期道滋先來登祥源東園之亭公期烹茶
 道滋鼓琴余與君貺弈已而君謨來景純穆之武平
 源叔仲輝損之壽昌天休道卿皆來會飲君謨景純
 穆之壽昌遂留宿明日子野始來君貺公期道滋復
 來子野還家餘皆留宿君謨作詩道滋擊方響穆之
 彈琴秀才韓傑居河上亦來會宿
[065-61b]
己巳晨興與宿者别舟既行武平來追及至下鏁見之
 少頃乃去午次陳留登庾廟
丙午在陳留
丁未次南京明日留守推官石介應天推官謝郛石軍
 巡判官趙衮曹州觀察推官蔣安石來小飲于河亭
 余疾不飲客皆醉以歸
六月己酉次栁子
庚戌過宿州與張參約泊靈壁鎮游損之園會余有客
[065-62a]
 住宿州參先發檥靈壁待余不至乃行晚次靈壁獨
 遊損之園㑹舟次失水道敗柂
辛亥次青陽
壬子至于泗州晚與國器小飲
癸丑始見春卿
甲寅乙夘丙辰獨在泗州始食淮魚
丁巳次洪澤與劉春卿同年黄孝恭相遇始識大理寺
 丞李惇裕洪澤巡撿顔懷玉者錢思公在洛時故吏
[065-62b]
 遂與四人者夜飲五鼓罷明日食畢解舟與飲者别
 春卿復相送以前晚入沙河乘月夜行嚮山陽與春
 卿聮句二鼓宿閘下黎明元均來遂至楚州泊舟西
 倉始見安道于舟中安道會飲于倉亭始食𤓰出倉
 北門看雨與安道弈
庚申小飲舟中㑹者元均春卿安道余始飲酒移舟檥
 城西門門閉泛月以歸
辛酉安道解舟不果别與春卿奕于倉亭晚别春卿
[065-63a]
壬戌與元均小飲倉北門舟中夜宿倉亭
癸亥夕與元均坐水次納涼已而大風雨震雹暴至
乙丑與隱甫及髙繼隆焦宗慶小飲水陸院東亭看雨
 始見荷花
丙寅與元均隱甫飲于西倉
丁夘隱甫來會登倉北偃上亭納涼遲客至遂及元均
 小飲舟中已而大風震雹遂宿舟中
戊辰余生日具酒爲壽于舟中
[065-63b]
己巳與元均泛舟北辰會隱甫小飲宿倉亭
庚午同年朱公綽來自京師
辛未子聰來自壽州夜飲倉亭留宿
壬申泛舟飲于北辰
癸酉隱甫來飲别與元均小飲宿倉亭
甲戌知州陳亞小飲魏公亭看荷花與者隱甫朱公綽
 晚移舟楚望亭陳從益來自京師見余于舟中始聞
 君謨動靜秀才陳策來自京師夜見余于楚望亭作
[065-64a]
 常州書自泊西倉至于楚望凡十有七日
乙亥次寶應
丙子至于髙郵
七月丁丑復見子聰㑹飲弭節亭
戊寅遂與子聰同舟以前次邵伯
己夘至于揚州遇秀才廖倚夜與倚及子聰飲觀風亭
 明日子聰之潤州廖倚之楚州伯起來宿觀風亭
辛巳與伯起飲遡渚亭㑹者集賢校理王君玉大理寺
[065-64b]
 丞許元太常寺太祝唐詔祠部員外郎蘇儀甫
壬午儀甫來小飲觀風亭會者許元唐詔君玉伯起先
 歸
癸未與許元小飲遡渚亭會者如壬午伯起不來
甲申與君玉飲壽寧寺寺本徐知誥故第李氏建國以
 爲孝先寺太平興國改今名寺甚宏壯畫壁尤妙問
 老僧云周世宗入揚州時以爲行宫盡杇墁之惟經
 藏院畫𤣥裝取經一壁獨在尤爲絶筆太息久之
[065-65a]
乙酉小飲秀才吕有家會者如壬午伯起不來余遂留
 宿
丙戌至于真州大熱無水
辛卯飲僧于資福寺移舟溶溶亭處士謝去華援琴待
 涼以入客舟
戊戌入客舟泊涵虛亭
庚子次江口
辛丑次長蘆
[065-65b]
壬寅夜乘風次清涼寺
癸夘晨至江寧府
入月丙午猶在江寧
丁未小飲君績家
己酉小飲于水閣
庚戌次采石
辛亥阻風與侍禁陳宗顔飲
壬子過太平州夜乘風宿帶星口
[065-66a]
癸丑過蕪湖繁昌宿慈母磯
甲辰乘風晝夜行
丙辰禱小姑山神至江州
丁巳在江州約陳侍禁游廬山余病呼醫者不果復遂
 行次郭家洲
己未阻風郭家洲與澧陽縣令趙師道飲村市就村人
 市羊供膳不得余疾謀還江州召廬山僧以醫不果
庚申次盤唐港
[065-66b]
辛酉至于蘄陽
壬戌小飲瞿珣家會丹稜知縣闕/  郎范祐蘄春主
 簿郭公美
癸亥次新冶禱江神得大魚
甲子至于磁湖
乙丑猶在磁湖自丁巳余體不佳至是小間
丙寅至于黄州
丁卯與知州夏屯田飲于竹樓興國寺又約余明年爲
[065-67a]
 社飲不果夜登江澳次漆磁
戊辰次雙栁夾
己巳次白楊夾
庚午至于鄂州始與令狐修己相識
辛未遣人之黄陂召家兄大風不克渡江而還
壬申小飲修己家遂留宿明日家兄來見余于修己家
 始中酒睡兄家
甲戌飲于兄家
[065-67b]
乙亥飲令狐家夜過兄家㑹宿
九月丙子次沌口
丁丑次昭化港夜大風舟不得泊禱江神
戊寅次穿石磯夜大風擊舟不得寢
己卯至岳州夷陵縣夜來接泊城外
庚辰假舟于邵曖
辛巳壬午入官舟
癸未入荆江次李家洲
[065-68a]
甲申次鳥沙
乙酉次魯洑
丙戌次塔子口觀魚望五鵝鹿角望夫諸山
丁亥次石首夜大風
戊子阻風
壬辰次公安渡
 右于役志一卷雖非著述傳流至今則不可略按夷
 陵抵京師一千六百里公與尹師魯書云臨行臺吏
[065-68b]
 催苛百端始謀陸行以大暑又無馬乃沿汴絶淮泛
 大江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程纔至荆南與此志合
 自公安後闕而不錄既以十月二十六日到官則留
 荆約旬餘正庭參轉運時也
 王慎中曰此公酒肉帳簿也亦見史筆
[065-69a]
  峽程記韋莊/
三峽連山七百里畧無斷處自非亭午不見日月水經
云杜宇所鑿以通江水
峽乃三峽之門兩崖並峙中貫一江灔澦當其口真天
險也
灔澦堆乃積石所成江心突兀而出水經所載白帝城
西有孤石冬月石出二十餘丈夏即没世俗相傳灔澦
大如象瞿唐不敢上灔澦大如馬瞿唐不可下是也
[065-69b]
六月下瞿唐水髙于堆不知其幾至峽口則水洶湧逆
流舟人相顧失色
急水過堆余曽冒險下峽然舟人雖利之責之不敢下

瞿唐水漲一瀉千里故太白詩云朝辭白帝彩雲間千
里江陵一日還
急流處有濆有漩緩棹隨漩乃得出不與水爭爭即舟
埋水矣
[065-70a]
三峽多猿故酈道元曰猿鳴三聲斷客腸
[065-71a]
  述異記任昉/
  盤古氏
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爲四岳目爲日月脂膏爲江海毛
髮爲草木秦漢間俗說盤古氏頭爲東岳腹爲中岳左
臂爲南岳右臂爲北岳足爲西岳先儒說盤古氏泣爲
江河氣爲風聲爲雷目瞳爲電古說盤古氏喜爲晴怒
爲陰吳楚間說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今南海有盤
古氏墓亘三百餘里俗云後人追葬盤古之魂也桂林
[065-71b]
有盤古氏廟今人祝祀
  鬼母
南海小虞山中有鬼母能產天地鬼一產十鬼朝産之
暮食之今蒼梧有鬼姑神是也虎頭龍足蟒目蛟眉蟒/虵
目圎蛟/眉連生今吳越間防風廟土木作其形龍首牛耳連眉
一目
  防風氏
昔禹會塗山執玉帛者萬國防風氏後至禹誅之其長
[065-72a]
三丈其骨頭專車今南中民有姓防風氏即其後
  響玉
侯家肅客則鳴響玉
  虵市
揚州有虵市市人鬻珠玉而雜貨鮫布鮫人即泉先也
又名泉客
  龍紗
南海出鮫綃紗泉先潛織一名龍紗其價百餘金以爲
[065-72b]
服入水不濡
  龍綃宫
南海有龍綃宫泉先織綃之處綃有白之如霜者
  珊瑚市
鬱林郡有珊瑚市海先市珊瑚樹碧色生海底一株十
枝枝間無葉大者髙五六尺至小者尺餘鮫人云海上
有珊瑚宫漢元封二年鬱林郡獻瑞珊瑚
  女珊瑚
[065-73a]
光武時南海獻珊瑚婦人帝命植于殿前謂之女珊瑚
一旦柯葉甚茂至靈帝時樹死咸以謂漢室將亡之徵

  龍珠
凡珠有龍珠龍所吐者虵珠虵所吐者南海俗諺云虵
珠千枚不及玫瑰言虵珠賤也玫瑰亦是/美珠也越人諺云種
千畝木奴不如一龍珠
  珠市
[065-73b]
越俗以珠爲上寶生女謂之珠娘生男謂之珠兒吳越
間俗說明珠一斛貴如玉者合浦有珠市
  瑞筍
東海畔有孤竹焉斬而復生中有管周武王時孤竹之
國獻瑞筍一株
  空桑
空桑生大野山中爲琴瑟之最者空桑也
  古宫
[065-74a]
帝舜都郭門古宫存焉宫前有堯臺舜館銘記古文莫
有識者
  湘竹
湘水去岸三十里許有相思室望帝臺昔舜南巡而葬
於蒼梧之野堯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與慟哭
淚下沾竹竹文上爲之班班然
  懶婦魚
江南有懶婦魚俗云昔楊氏家婦爲姑所溺而死化爲
[065-74b]
魚焉其脂膏可燃燈燭以之照鳴琴博弈則爛然有光
及照紡績則不復明焉
  琵琶魚
海魚千歲爲劒魚一名琵琶形如琵琶而善鳴因以名

  角虎
漢中山有虎生角道家云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
  闔閭墓
[065-75a]
闔閭夫人墓中周迴八里别館洞房迤邐相屬漆燈照
爛如日月焉尤異者金蠶玉燕各千餘雙
  姑蘇臺
吳王夫差築姑蘇之臺三年乃成周旋詰屈横亘五里
崇飾土木殫耗人力宫妓數千人上别立春宵宫爲長
夜之飲造千石酒鍾夫差作天池池中造青龍舟舟中
盛陳妓樂日與西施爲水嬉吳王於宫中作海靈館館
娃閣銅溝玉檻宫之楹檻珠玉飾之
[065-75b]
  文種墓
廣州東界有大夫文種之墓墓下有石爲華表柱石鶴
一隻種即越王句踐之謀臣也
  趙王園
邯鄲有故宫基存焉中有趙王之果園梅李至冬而花
春得而食
  銅駝石犬
鄴中銅駞鄉魏武帝陵下銅駝石犬各二古詩云石犬
[065-76a]
不可吠銅駝徒爾爲
  香水
一說香水在并州其水香潔浴之去病吳故宫亦有香
水溪俗云西施浴處人呼爲脂粉塘吳王宫人濯粧於
此溪上源至今馨香古詩云安得香水泉濯郎衣上塵
俗說魏武帝陵中亦有泉謂之香水
  磨鏡石
饒州俗傳軒轅氏鑄鏡於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石上
[065-76b]
常潔不生蔓草
  裸人鄉
桂林東南邊海有裸川桓譚新論云呈衣冠於裸川海
上有裸人鄉
  石麒麟
丹陽大姑陵陵下有石麟二枚不知年代傳曰秦漢間
公卿墓則以石麒麟鎮之盧氏縣有盧君古塚塜旁柏
二株枝條蔭茂二百餘步樹文隱起皆如龜甲根勁如
[065-77a]
銅石
  彈箏谷
安定西隴道其谷中有彈箏之聲行人過聞之謂之彈
箏谷
  粉水
粉水出房陵永清谷取其水以漬粉即鮮潔有異於常
謂之粉水
  九井
[065-77b]
漢水西山有九井井中常出五色煙髙數丈傳云昔人
有縋入得數斛空青
  却塵犀
却塵犀海獸也然其角辟塵致之於座塵埃不入
  燃石
羊山上有燃石其色黄而文理踈以水沃之便如煎沸
其上可炊烹稍冷即復以水沃之
  辟寒香
[065-78a]
辟寒香丹丹國所出漢武時入貢每至大寒於室焚之
暖氣翕然自外而入人皆減衣
  迷榖
迷榖出招摇山亦名鵲山其樹如榖又如楮其花四照
名曰迷榖如佩之令人不迷
  夢口穴
南康雩都縣西㳂江有石室名夢口穴嘗有船人遇一
人通身黄衣擔兩籠黄𤓰求寄載過至岸下此人唾盤
[065-78b]
上徑下崕直入石穴中船主初甚忿之見其人入石始
知異視盤上唾悉是金矣
  明月珠
噲叅養母至孝曽有𤣥鶴爲戎人所射窮而歸叅叅收
養療治瘡愈放之後鶴夜到門外叅秉燭視鶴雌雄雙
至各銜明月珠以置叅家
  風生獸
炎洲在南海中上有風生獸似豹青色大如貍網取之
[065-79a]
積薪數車燒之不燃鐵鎚鍛頭數十下乃死以口向風
須臾便活以石上菖蒲塞鼻即真死取其腦和菊花服
之可壽五百歲
  異鳥
蘭陵山有井異鳥巢其中金翅而身黑此鳥見即大水
井不可窺窺者盈歲輒死
  玉女岡
萍鄉西津有玉女岡天當雨輒先涌五色氣於石間俗
[065-79b]
謂玉女披衣
  石鼓
八方之荒有石鼓其徑千里撞之其音即成雷也天之
申威於此
  黑蠶
員嶠山名還丘東有雲石廣五百里有蠶長七寸黑色
有鱗角以霜雪覆之然後作繭長一尺其色五采織爲
文錦入水不濡
[065-80a]
  妬女泉
并州妬女泉婦人不得靚粧綵服至其地必興雲雨一
名是介推妹
  俞兒
齊桓公北征孤竹見人長尺具衣冠左袪而走於馬前
管仲曰此山之神也名曰俞兒霸王之君興則見也
  石室山
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至見童子數人棊而歌
[065-80b]
質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不覺饑俄
頃童子謂曰何不去質起視斧柯爛盡既歸無復時人
  螺亭
螺亭在南康郡昔有一女採螺爲業曽宿此亭夜聞空
中風雨聲乃見衆螺張口而至便亂噉其肉明日惟有
骨存焉故號此亭爲螺亭
  棗梨
北方有七尺之棗南方有三尺之梨凡人不得見或見
[065-81a]
而食之即爲地仙
  積憂蟲
漢武帝幸甘泉長平阪道中有蟲赤如肝頭目口齒悉
具人莫知也時東方朔曰此古秦獄地也積憂所致上
使按圖果秦獄地朔曰夫積憂者得酒而解乃取蟲置
酒中立消
  止雨笛
周穆王時天下連雨三月穆王乃吹笛其雨遂止
[065-81b]
  報春鳥
顧渚山有報春鳥春至則鳴秋分亦鳴似鶗鴂之類也
  返魂樹
聚窟州有返魂樹伐其根心於玉釡中煮取汁又熬之
令可丸名曰驚精香或名震靈丸或名反生香又名卻
死香死尸在地聞氣即活
  獬豸
獬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人有罪皋陶治獄其罪疑者
[065-82a]
令羊觸之
  黄頭郎
鄧通以櫂船爲黄頭郎曰土勝水其色黄故刺船郎皆
著黄帽
  化蛾
楚莊王宫人一旦而化爲野蛾飛去
  古諺
漢世古諺曰雖有神藥不如少年雖有珠玉不如金錢
[065-82b]
  香市
日南有香市商人交易諸香處
  香尉
漢雍仲子進南海香物拜爲涪陽尉時謂之香尉日南
有千畝林名香出其中
  宫人草
楚中有宫人草狀如金䔲而甚氛氲花色紅翠俗說楚
靈王時宫人數千皆多愁曠有囚死於宫中者葬之後
[065-83a]
墓上悉生此花
  靈楓
南中有楓子鬼楓木之老者爲人形亦呼爲靈楓
  甜溪
甜溪水其味如蜜東方朔得以獻武帝帝乃投於陰井
中井水遂甜而寒洗浴則肌理柔滑
  離合風
列禦寇鄭人御風而行常以立春日歸乎八荒立秋日
[065-83b]
遊于風穴是風至即草木皆生去則草木皆落謂之離
合風
  玉燕釵
漢武帝元鼎元年起招靈閣有一神女留一玉釵與帝
帝以賜趙婕妤至昭帝元鳳中宫人見此釵光瑩甚異
共謀欲碎之明視釵匣唯見白燕直升天去後宫人常
作玉釵因名玉燕釵
  辟寒金
[065-84a]
三國時昆明國貢魏𠻳金鳥鳥形如雀色常翺翔海上
吐金屑如粟至冬此鳥即畏霜雪魏帝乃起温室以處
之名曰辟寒臺故謂吐此金爲辟寒金也
  石櫛石履
興安縣水邊有平石其上有石櫛石履各一具俗云越
王渡溪脫履墮櫛於此
  乳窟
荆州清溪秀壁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
[065-84b]
流中有白蝙蝠大如鵶
  水虺
水虺五百年化爲蛟蛟千年化爲龍龍五百年爲角龍
千年爲應龍
  封使君
漢宣城郡守封邵亘化爲虎食郡民呼之曰封使君因
去不復來故時語曰無作封使君生來治民死食民夫
人無德而壽則爲虎虎不食人人化虎則食人葢恥其
[065-85a]
類而惡之
  獍
獍之爲獸狀如虎豹而雄小始生還食其母故曰梟獍
  鵠國人
西海外有鵠國人長七寸日行千里百獸不犯惟畏海
鵠鵠見必吞之在鵠腹中不死鵠一舉亦千里
  䝟貐
䝟貐獸中最大者龍頭馬尾虎爪長四百尺善走以人
[065-85b]
爲食遇有道君即隱藏無道君即出食人
  鼠國
西域有鼠國大者如犬中者如兔小者如常鼠頭悉白
商賈有經過其國者若不祈之則嚙人衣裳
  六角牛
周成王時東夷送六角牛
  磅磄山
磅磄山去扶桑五萬里日所不及其地甚寒有桃樹千
[065-86a]
圍萬年一實一說日本國有金桃其實重一斤
  活人草
漢武帝時西方日支國有獻活人草二莖有人死者將
草覆面即活
  玉桃
崑崙山有玉桃光明洞澈而堅瑩須以玉井泉洗之便
軟可食
  虹飲
[065-86b]
晉時晉陵薛願家有虹飲其釜中水須㬰而竭願因以
酒祝而益之虹復飲盡吐金滿釜而去願家遂至大富
  真香茗
巴東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薔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誦
無忘
  伺潮鷄
伺潮鷄潮水上則鳴孫綽望海賦曰石鷄清響而應潮
是也
[065-87a]
  龍羮
漢元和元年大雨有一青龍墮於宫中帝命烹之賜
羣臣龍羮各一杯故李尤七命曰味兼龍羮七命即文
章名也
  青牛
千年木精爲青牛
  猿
猿五百歲化爲玃玃千歲化爲老人
[065-87b]
  鵠
鵠壽三千歲
  鷰
鷰之千年生胡髯
  虎魚
虎魚老者爲蛟
  穆王犬
周穆王之犬日走千里食虎豹
[065-88a]
  水精宫
闔閭構水精宫尤極珍怪皆出自水府
  雨魚
古說雍州雨魚長八尺寸許
  雨金
漢惠帝二年宫中雨黄金黑錫
  雨錢
周時成陽雨錢終日而絶
[065-88b]
  雨鹿
漢成帝末年宫中雨一蒼鹿殺而食之其味甚美
  雨石
魏武帝末年鄴中雨五色石
  雨棗
魏世河内冬雨棗
  禹餘糧
今藥中有禹餘糧者世傳昔禹治水棄其所餘糧於江
[065-89a]
中生爲藥也
  懶婦箴
桂林有睡草見之則令人睡一名醉草亦呼爲懶婦箴
又出海南地記
  鳴琴川
梧桐園在吳宫本吳王夫差舊園也一名鳴琴川
  桄榔麵
西蜀石門山有樹名曰桄榔皮裏出屑如麵用作餅食
[065-89b]
之與麵相似因謂之桄榔麵焉
  蟹奴
&KR1436似小蚌有一小蟹在腹中爲&KR1436出求食故淮海之
人呼爲蟹奴
 
 
 
 說郛卷六十五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