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6l0041 俱舍論頌疏記-唐-遁麟 (master)



俱舍頌疏記 論本第九
富春沙門 遁麟 述


如當本有形者簡前本有謂中有形相但同當來生
不同前生也以與當生引業同故此中有形如本有
如印所印文像不殊於一狗等腹中容有五趣中有
者謂狗等腹中容有五子一時命終各生一趣然今
此中意取地獄中有為難如暫遊增者謂遊十六增
時未至彼處亦不受苦猶如等活有息時諸趣中有
非互觸燒者如眼不見亦不可觸以中有身極微細
故火亦應爾准此母腹亦不被燒業所遮故言欲中
有量者因明中有形相便明二界形量大小也而根
明利者恐疑小故不能起惑故有此言夢見白象者
[009-0437a]
瑞應經云菩薩初下化為白象觀日之精因母晝寢
而示夢象從右脇入訖栗枳王居枳反海水灌頂立為
王者謂剎利種姓立為王時或月八日自受其齊戒
登於高樓先以白牛角盛五糓種子及四大海水灌
於頂上獼猴効此而亦灌頂為王也。


鮮白苾芻尼者
賢愚經云先世為一貧女唯有一白㲲以殷重心布
施賢聖由此勝因生便白氎褁身而出生論云又諸
中有從生門入非破母腹而得入胎故双生者前小
後大此約入胎位論大小若約生以論則前大後小
婆沙七十問云菩薩中有何處入胎答從右脇入正
知入胎於母母想無婬愛故有說從生門入諸胎卵
生法應爾故輪王獨覺亦有兩說正理云理實中有
隨欲入胎非要生門無障礙故然由業力胎藏所拘
若無色界闕中有者正理云何緣無色無中有耶彼
業不能引中有故何緣彼業於此無能起結斷巳方
生彼故有餘師說為往生處表所趣形故立中有非
無色界有色有形故無中有若爾即於自死屍肉身
根滅處命終受生不往餘方何用中有婆沙答云有
情死巳或生惡趣等生惡趣者識在脚滅若於自身
為虫等者彼未死時多愛自面故彼死巳生自面上
既從脚來生自面上若無中有誰能往連續無此處
死巳還生此處捨身受身必移轉故問無色界沒生
欲色者既隨當處中有現前彼無往來何用中有答
彼先巳造感中有業雖無往來亦受中有業力所引
[009-0437b]
必應起故。


言同類眼見者自是別義唯以細故以天中有眼不
劣下趣何為不見天見五趣者約勝能見劣也業通
疾者此有二義一最速疾義二無遮插義婆沙六十
八問神境通力與中有位諸有所行何者為疾如是
說者神境通力行勢迅速非諸中有具根者正理論
云隨地諸根中有皆具雖言中有如本有形如初異
熟最勝妙故又求有故無不具根健達縛者是短聲
呼若長聲呼應言健達頞縛其健達名香是字緣頞
縛是字界或目尋義或目食義尋謂尋求食謂食香
以健達助頞縛即名健達縛謂短聲呼略去頞字若
長聲呼即亦達攝頞短聲即不攝也世友說極七日
者謂身羸劣不久住故婆沙說一切中有不久住者
謂速求生若有生緣未即和合若定此處此類應生
業力即令此緣和合若非定託此和合緣便即寄生
餘處餘類新云中有亦不多時必遇生緣不可在中
有過百年等正理云一切中有唯除中般自餘中有
無不至生有而命終者受生有身者論云復應思擇
為由業力精血大種即成根依為業別生根依大種
依精血住有言精血即成根依謂前無根中有俱滅
後有根者無間續生如種與牙生滅道理又經云父
母不淨生羯刺藍有餘師言別生大種如依棄糞別
有虫生不淨聚中生羯剌藍故與彼經無相違失男
依母右脇女依左者右勝左劣故又正理云女男串
[009-0437c]
習左右事宿因分別力使之然言據人中死還生人
趣者此釋不然以此頌文通約生五趣故應言且約
人中死者說即無過失故婆沙但云且約人趣中命
終者說又此即婆沙正義應知人鬼傍生各自趣中
有行狀還如人等傍行馳趣如鳥飛空如晝夜無住。


言正知者伹無例想名為正知非是定起善心正知
正念後必帶前者正理云將入胎位支體諸根具足
無損強勝明利尚不正知況住出時支根損缺羸劣
暗昧而能正知理無容故婆沙七十云諸有情類多
起如是顛倒想巳入於母胎唯除菩薩將入胎時於
父父想於母母想雖能正知而於其母起親附愛乘
斯愛力便入母胎又說於其父母等生親附之愛若
不正知者有其二類其福微薄入母胎位起倒想解
見大風雨毒勢嚴寒或大軍眾聲威乱逼逐見自入
密草稠林葉窟茅廬投樹墻下住時見巳住在此中
出位見身從此處出若增福者多入母胎起倒想解
自見巳身入妙園林昇花臺殿居勝床座等住出如
前又若依經四位次第從劣向勝三時不知應第一
說餘三次第如此論明順結頌法恐有犯聲故逆說
第一前為第四故婆沙說三時不知為第一也。


應許諸蘊即能從此轉趣餘世者此是難意既無我
即其應諸蘊不經生滅轉趣後世也旋環無始者破
外道及餘部計初念法無因生許有始也羯剌藍者
或云雜穢胎中五位四十九日巳成五分律名似人
[009-0438a]
也前之四位如次即四七日次三七日共為鉢羅奢
佉第五七日有形相第六七日生眼等第七七日生
髮毛等。


所以但言中八據圓滿不言前後者以前後各二支
定有故中除八支不定有故但言中八據圓滿有歷
二支等者有從名色支而命終或六處支等或有起
愛未至取位即命終故無有至識不至名色色界中
無名色支者謂六處生前立為名色既彼化生諸根
頓具故無名色有說彼雖具根初未極猛剎亦為名
色若無色界無名色及六處者彼雖有名而無色故
雖有意處無眼等五色故不立支有餘師說彼界亦
有八支應言識緣名名緣意處婆沙評家云是故三
界皆具十二支識等五者等取名色六處觸受此五
是前際家果也。


言此位五蘊總名無明者謂取煩惱起時五蘊為體
非唯取煩惱性由無明力彼現行者即是偏說染心
心所此是染心心所總名無明自餘二蘊相從為名
問何故唯宿惑名無明現在不名耶解云唯前惑似
無明故謂貪等煩惱未得果時勢用無虧說為明利
若得果巳取與用虧不名明利無明勢力設未虧損
亦非明利彼現行時亦難知故前生諸惑至於今生
巳得果故勢力虧損其相不明以無明品故唯前世
惑可說無明聲王俱勝者謂王俱時行中王最為勝
也。


宿諸業名行者正理云何緣宿生如是類業獨得
[009-0438b]
行名名隨義故謂宿生中業果今熟者行相圓滿獨
立行名由此巳遮當生業果以彼業果仍未熟故相
未圓滿不立行名又現在有支有當果故名有過去
巳與異故總名行也識支者正理云此一剎那識最
勝故此唯意識於此位中五識生緣猶未具故於母
胎等者舊云等取濕化二生彼不入胎故此中應說
四處生前者以身意二處識支巳具故不可言前今
言六者謂名色位中雖有身意未具六處故言六處
生前但標六處者謂不說五蘊但名六處也婆沙云云
何六處謂巳起四色根六處巳滿即鉢羅奢佉位眼等
諸根未能與觸作所依止是六處位言三受境者謂違
順中庸三境即火毒等違境生苦受衣食等順境生
樂受中境生捨受故三境是三受因也此是出胎巳
後隨性聰昧至未了巳前名之為觸不可定其年歲
即是婆沙云觸火食毒位也大分五六歲巳去了三
受因差別相者簡前未起婬愛簡後此位以初能簡
受因故從勝為名受支貪妙資具婬愛現行簡前未
廣追求簡後以此位初能愛於資財及婬境故又此
非唯一法總取五蘊故言此位正理云何緣現在諸
煩惱位偏說於愛非餘煩惱謂於愛易了愛味過患
餘煩惱中此極難了愛是能感後有勝因世尊偏說
令知過患云何當令勤求治道故偏說愛取支者婆
沙引施設論云云何名取謂由三受四方追求雖涉
多危險而不辭勞倦然未為後有起善惡業是名取
[009-0438c]
位問愛取何別答准婆沙除初念愛談聲即此相續
增廣熾盛立以取名相續取境轉堅猛故。


有支者正
理云取增盛時種種馳求善不善境為得彼故積集
眾多能招後有淨不淨業此業生位總名有支生支
與識支唯現未別自餘義類皆同識說謂一剎那唯
染心故當來生顯者謂造業巳定感當來生生相顯
故巳造業者皆云未來當生何處故准此生之與識
無別舊又解云或生與識寬陜有異生名通五蘊識
名但顯識故云云多釋也四位所有五蘊總名老死
者謂愛取有三支是業惑性非老死義故但四支也
識俱三蘊者謂除識受二蘊以識蘊自為識支受為
受支故但三蘊想行二蘊與識俱行色蘊為識所依
故並俱也言除五根者以五根立六處支故無表色
別為有支也以無表是業性行殺之時起身語業有
無表也扶根四境是色故得為名色支行蘊亦取少
分除無明等者以無明自立無明支故思巳立為行
支觸受並各自立為支貪為愛支無慙等立為取支
故故皆別立支也并生異滅者生為生支餘為老死
支言作意等者慧念等未立支者並在此中所攝言
住名色根者謂名色是總根是其別以別依總故言
住名色根又解意住名眼根等住色根故言住名色
根詳此解不及前雖然是五者謂意處巳立為識支
故今但有眼等五根故有此釋起位名生至滅壞名
死者問生在未來老死現在如何可說一剎那中具
[009-0439a]
十二支答此據作用究竟名一剎那故言具十二支
又解生相不據作用但據體說故得同時言連縛者
無間名連相接名縛或隣次名連相屬名縛故正理
云連縛緣起謂同異類因果無間相屬而起前解剎
那唯是有情者謂一剎那具十二支故唯有情後師
剎那約生滅之理不約一剎那具十二支故通非情
分位者即無明行等十二支之分位如上所明宿惑
位無明等分位緣起唯順生受業及不定受業者以
通前後二際論故除順現業以現在果前業感故非
遠續故除順後業遠續與分位有差別者即三世隣
近取果與果名為分位隔越多生取果與果名為遠
續新云遠續唯隔越連縛唯無間。


從勝立支名者且無明為勝者經云破無明糓等餘
如前論依法相通情非情者約法相之理非情是有
為故亦剎那生滅也准此所說通漏無漏若前師解
剎那唯是有漏。


中際之中不疑我有無者以中際現見故但疑我自
性差別及因果等又前際不疑因體是因故亦不疑
果知是現故未來不疑因知是現故亦不疑果體是
果故是中際有因果二疑前後二際唯有有無二疑
也又此等疑惑唯在有情故就有情說緣起謂唯見
緣起知過去是無明行未來是生老死現在八支即
無疑惑及計我等。


識等七名為事者謂識名色六處觸受及生老死七
[009-0439b]
支是事性及果事者所依義也義准餘法亦即名因
者既七事名果准知餘業惑等五亦名為因也無明
為因者謂業惑之性皆是其因緣業為生因惑為緣
因故過去無明行並是現識等家因也現在愛取有
三為因未來生老死為果也識等五合為二果者謂
合現在識等五支為未來生老死二果也愛取二惑
為無明一因者謂惑居現在分愛取二支在過去但
為無明一因故略也。


不說老死果生死應有終者此難意謂老死最後位
不說更有後果者離修對治道生死應有終也不說
無明因生死應有始者但言無明最初不說更有前
因應同彌沙塞部生死應有始終也理實生死無始
無終故來此難或應更立餘緣起支者既許生死無
始無終則應十二支外更立餘支故成無窮之過准
正理更加一過謂佛聖教應成缺減然不應許愛生
取者愛取俱是煩惱故並名惑取是惑性有是業性
無明亦是惑行是業性故皆是惑生業也行生識識
是事故有亦是業生亦是業事也餘准此知不更煩
述謂識生名色乃至觸生於受者此等五支並是事
自生事也。


言巳顯老死為事惑因者前難老死無果
今既老死為事惑因故顯老死成有果也。


言巳表無
明為事或果者無明既為他果故知有因則無無因
之過也言皆名苦集等引此經證者果名為苦因名
為集既十二支總名苦集明知皆具因果之性無明
[009-0439c]
既得名果明知有因老死既得名因明知有果也又
正理云經云如是純大苦蘊集是前後二際更相顯
發義是故無有老死無明無果無因有終始過於是
定攝因果義周無更立支成無窮失又論云有餘師
說非理作意與無明為因無明復生非理作意非理
作意亦取支攝故不別立無明因支此非正義


俱舍頌疏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