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6l0041 俱舍論頌疏記-唐-遁麟 (master)



俱舍頌疏記 論本第五
富春沙門 遁麟 述


眾同分者同法非一名為眾同與彼為因名之為分
章云眾多同分義亦同也一無差別者總是有情平
等皆有唯簡非情名無差別非情無同分者正理云
如是同分世尊唯依有情說非草本等故經云此人
同分此天同分等故不言非情也一類有情各等有
者謂當類自同簡餘類故名有差別言界趣等同分
[005-0420b]
所依各別有者顯能依同分也自類相似者如色聲
等自類相似也由有實物至互相似者此顯同分是
實由有實同分故所以色聲等法各互相似故有情
言亦攝法者謂法不離有情頌但言有情亦攝於法
問有情同分與法同分為體各別為一體義分解云
舊云體性各別令有情相似名有情同分能令諸法
相似名法同分雖復離法無別有情約義有殊同分
亦別又解有情離法既無別體准知同分體亦無殊
約義有殊立名有異非依各別今詳疏中故同前說若無實物
名同分者此下反徵經部證實有同分體此中有二
一約有情立二約法立初言有情有情者有情非一
名有情有情同分是有情名等無差別覺及施設不
應得有者此意若無實物名同分者不應有能緣同
分之覺解及詮同分之名言既言有能緣之覺解及
詮同分之名言故知同分是實非無所緣法可生覺
慧故非無所詮法可起言說故次得法中例同有情
說故言如理應知覺隨緣同分覺者此釋緣同分生
覺解或如於人天同起有情之覺解於法中同生色
之覺解也名准覺說又此且約無差別同分為難以
遍故偏舉經部宗同分是假者且彼云非異生性別
有異生同分如非異人性別有人同分又非現見故
又難云云何不許有非情同分諸糓麥金銀等亦有
自類互相似故正理通云乃至不應如是責有太過
失故汝亦許有人天等趣胎卵等生何不亦許菴羅
[005-0420c]
等趣豆麥等生且我於中作如是解由彼草等無有
展轉業用樂欲互相似故又因有情草等方生故唯
於有情說有同分斷由此事證有實物經部師云說
人同分等伹是假立如麥豆等論主意同。


修無想定為異熟因者准婆沙有多說評家云無想
異熟唯無想感一切命根及眾同分眼等色皆是業
感餘蘊俱感除命根等外餘受等是無想定并業等感故也由此下引滿因
中云二定不能引者約不引命根眾同分等說言多
時有想者謂遮少時名為多時非謂於中間無想時
也其中間五百大劫長時無想故婆沙或前多後少
或前少後多隨彼意樂有差別故必有欲界順後受
業者婆沙云有說若造無想順次生受業等者法爾
亦造欲界順後受業如彼無我觀生北洲必造欲天
之業以修觀時必具十業因故或起邪見謗釋種涅
槃者謂撥無真涅槃也問准婆沙無漏緣惑此時不
起如何今說謗涅槃耶答此約修定加行時說或與
婆沙不同或起見取計無想天為解脫者夫言見取
謂執劣為勝既非涅槃執為涅槃故是見取或起戒
禁取者謂非道計道名為戒取今無想定實非真道
妄計為道故是戒取次復離欲者謂先起惡因後方
修定及離染等故名次復問無想位中三食既滅如
何得住答食有二種一先時能引二現在任持彼位
雖無現在任持而有先時能引食故亦得住也。


約滅心同名為如是者此約無心是同非謂與無想
[005-0421a]
果性體類等數同也問出入無想何心耶答婆沙云
出入無想俱是第四靜慮有漏善心廣如後述無想
唯依第四禪者不依下地如彼所明而不依無色者
以諸異生怖畏斷滅彼界無色若更滅心便為斷滅
是彼所怖故無色界無無想定又無色無無想異熟
可計故故定亦無傳說現身必還能起者謂退定時
起下煩惱若不重起即第二生不得受果由當生中
必還得故故第二生即得受果問此定唯順生受既
先得定巳能招果更重入定復何所感新云或可餘
蘊異熟或重入定者感彼報時或入晚出早或入早
出晚聖人於無想如見深坑者謂感五百大劫生死
大果空無所獲聖者厭離如見深坑。


以止息想作意為先者謂聖人受想麁動疲勞為求
靜住暫止息故入滅定問過去巳滅未來未至現在
不住為滅何心答住於現在遮於未來心心所法令
不相續故名為滅如斷城路閇門竪幢不令人入出
故名除寇。


唯依有頂者正理又云前無想定是色界
邊今滅盡定在無色邊所受生身是最上業所牽引
故說名有頂或有邊際說名有頂如說樹邊名為樹
頂唯招有頂四蘊異熟者婆沙云受非想處四蘊異
熟果除命根眾同分彼唯是業果故非異生能起也
此總有三因一怖畏故二唯聖道力所引故三勝解
入。


聖入滅定作勝解心者謂遠加行作入涅槃想非
真涅槃也如加行作止息想也初得時唯得一世者
[005-0421b]
謂無心故無法前得故但得一世也世尊是未得滅
定至俱解脫者此難意以滅定唯聖人得菩薩見道
之前既是凡夫故未得此定及入見道是聖人時三十
四心復相續起故至盡智未得此定既未得定豈得
名俱分解脫人答有二初約起自在名俱解脫後約
得出入心出入心有前後故盡智得定體無心無法
前得故不得也西方謂健駄羅國是迦濕彌羅西也
鄔波毱多此云近護或云近藏如上所明佛涅槃後
一百年出是阿育王門師諦現觀中有十六念者謂
觀上下八諦各有二心故成十六如章廣辨言於無
所有處巳得離貪者謂菩薩法爾先有漏道離於下
染如菩薩同鬱頭藍等修非想定明知此時巳離下
染無容得起不同類心者西方師云謂我未得漏盡
終不解斯結跏趺坐決定不起如是期心非謂不起
無漏心也正理云豈不由斯巳成違越如何菩薩為
盡諸漏修未曾得見修二道欲拔有頂見斷惑根及
除有頂修惑怨敵立誓要期結跏趺坐事未究竟而
於其中捨所要期無漏治道貴重無始能為誑惑世
間定類為獲共有易得滅定而致稽留如是善成三
十四念得菩提故准論主意同西方師不同有部。


無想不依無色理在不疑者謂無想定在第四禪非
無色法故不依彼理不疑滅定既是有頂地法何故
亦不依無色身耶若有不許色界起無想定者彼云
唯欲起無想定以欲界心猛利故有說力故有說通
[005-0421c]
三靜慮起由念勇修加行勢力亦能起故有說第四
靜慮亦能現起除無想天勿果與因極相逼故三說
之中後二無違前說非理此唯色行二蘊者色蘊可
知行蘊即四相命根得同分等無餘三蘊者以受想
識不囑色界繫也說五蘊為五行者無常名行故婆
沙云諸蘊即行聲說過去如來應正等覺說蘊名行
今釋迦如來應正等覺說行名蘊此阿毗達磨中說
五行者欲顯今佛所說五蘊即是先佛所說五行故
唯人中能起滅定者婆沙問云何故生色界中能初
起靜慮不能起滅定耶答靜慮由三緣故初起一因
力二業力三法爾力滅定但由一緣故初起謂說力
唯欲界有佛說故能初起不由因力以餘生中未曾
起滅定故又不由業力以此定非業性力故不由法
爾力以無色中無世界壞故。


此滅定未曾修習者謂
是聖人方能修此先既非聖故未曾修由退為先者
論云此滅盡亦有退耶應言亦有如鄔陀夷經此云出現
有諸苾芻先於此處具淨尸羅能數入出滅受想

定彼於現法或臨終位不能勤修令解滿足從此身
壞超段食天光云段食天謂六欲天資段食故意成
天身謂色界天不由精血等隨意受生天隨受一處
意成天身於彼生巳復數入出滅受想定若得此定
必無退者如何得往色界受生依大眾部第四禪亦
有滅定然彼所執滅定無退與此不同如亦知受等
者謂受是心所雖亦知心所不名他心所智但名他
[005-0422a]
心智也論云今二定中心久時斷如何於後心復得
生毗婆沙師許過去有前心為後等無間緣云云多說
問云若都無心如何名定答此令大種平等行故說
名為定或由心力平等至此故名為定解云由此定
在身令諸大種湛然平等而住水火風等所不能損
故名等至或由定前心離沉掉平等至此定故名等
至婆沙云等至有二義一令心平等二令大種平等
又正理云此中定言應名等至由言便故名之為定
解云等〔目〕正義極義如理平等行至謂成辨義也言二定有二十二物為體
者准婆沙有多說一云此定一物為體謂一滅現前
即名無心故有說十一物為體以大地有十及心王
滅故有說二十一物為體謂大地十大善地十及心
王滅故評家云如是說者隨滅爾許心心所法即有
爾所物現前為體今章云加欣厭一與第三師不同
新云准義無想定加欣欣彼果故滅盡定加厭厭受
想入滅定故今詳此但一相未為盡理以無想定亦
厭想故滅定亦欣入定故又婆沙解滅定欣厭隨一
若唯厭者何名隨一依經部宗滅定是假者與此不
同。


會名者謂會壽命之名也用證者約能持識等用證
知實有命也能持暖識說名為壽者問此壽何法能
持答燸及識持若爾三法更互相持猶如鼎之三足
何法先滅答唯一滅故餘二隨滅若依經部壽體非
實彼云由三界業所引同分住時勢分相續決定隨
[005-0422b]
應住時爾時住故此勢分說名為壽體如穀等種所
引乃至熟時勢分又如放箭所引乃至住時勢分論
主意同有部故論云有別實物能持燸識名為壽體
是說為善。


言相是標相者謂表法令知是有為也法若有此應
是有為者謂由四相遷流令行三世故成有為若無
遷流義即是無為應言者濫於難詞然非難也婆沙
問云何故作此論耶有執諸相皆寶云婆娑三十八云
何故作此論有執諸有為相皆是無為如分別論者
是無為如分別論者有執三相是有為滅相無為如
法密部乃至或執色等五蘊出胎之時名生相續時
名住衰變時名異命終時名滅如經部為遮彼計故
此所說諸有為法一一剎那皆具四相能起名生者
謂能起彼用令入現在說名為生若無生相諸有為
法如虗空等應本不生能安名住者謂至現在住令
彼用暫時安住各引自果故名為住若無住相諸法
不能各取自果又由異相能衰彼引果用令其不能
重引自果故名為異異於現用既衰巳用滅復能壞
彼現法用滅入過去故名為滅若無滅相用應不滅
諸法應常知此宗生相居未來起用住異滅三於現
在世同時起用所望不同作用差別問時之極促名
一剎那用既別世何名剎那答婆沙有二說一云體
雖同時用有前後一法生滅作用究竟名一剎那一
云或生滅位非一剎那然一剎那具有三體故說三
[005-0422c]
相同一剎那前約用說後約體說各據一義無評家舊云又足一解生
用起時名一剎那現在三相用時復名一剎那薩婆
多宗四相實有者以此四相既有力用明知其體實
有也依經部宗約一期生滅以立四相然假非實故
論云何緣如是分折虗空非生等相有實法體如前
分別所以者何謂此諸相非如色等有定現此或至
教量證實有故又非一剎那具有三相故論有相破
繁不具述詳論主意同其經部故論云依相續說有
為相者不違正理善順契經令諸有情生厭畏者論
說喻云猶如有人處於稠林有三怨敵欲為損害一
從稠林牽之令出喻生相也一衰其力喻異相也一壞命根喻滅
相也三相於行應知亦爾住則攝受安立等故不立也

註言是第一師釋經意者謂是前師釋經不說住相
之意故再言第一師也然此章中分為三解若寶法
師但為二說以初二釋同云不說住故合之為一吉
祥黑耳者即涅槃經功德天黑闇女是也。


上句答問等者謂上句答更有之問下句答無窮之
難小生名生生者謂小生不生住等但生大生故名
生生大生兼生住等不唯生生故非生生住等亦爾
准生生說此釋上生是小生下生是大生正理又云
生之生生乃至滅之滅滅准此即上生是大生下生
是小生謂大生之生也住等亦爾舊存二解言功能
者論云謂法作用或謂士用名為功能由此道理無
無窮失者謂由於八一有能之道理故無無窮之過
[005-0423a]
也以小生但能生大生即此小生復從大生更不須
別立餘生等相生此小生以大生但能生八法生本
法竟兼生小生言八法有能者且如生不自生但除
自體能生大住大異大滅并本法成四又生四小相
成八法以此八法皆由生力而得起故住除自體其
餘八法一剎那中並由住力令彼住也餘二准說故
論喻云猶如雌鷄有生多子有唯生一生與生生生
八生一其力亦爾正理問云生性既無異功能何有
別如受領納性雖無異而有差別損益功能又本相
隨相境有多少如五識意識境有多少五識唯一境意識了六境


令知此相表是有為者舊云令知此能相表所相法
體是有為若但言有為之相即不知此相定表所相
之法體是有為章意上同新云有為之有為相者前
言示三相體後言表前之相是有為也不表有為是
有義者謂不表有為是有體之義謂體先有不因四
相方有體也又無為法無四相表體亦有故童女善
相者謂性貞潔脚膝纖圓齒白脣薄髮細且長臂埀
過膝是名善相與此相違名為惡相。


非離所餘因緣和合者此意說非雖有生相要假餘
因方能生法但生相力即不能生經部難云若爾有
因緣和合即生無即不生故知唯有因緣何勞生相
有部答云豈諸有法皆汝所知法性幽微甚難知故
雖現有體而不可知云云


名句文身如其次第以想章字等異目釋之因名生
[005-0423b]
想名為作想者此是因取果名說名為想故亦可知
於想詮法相狀義與想同故名為想言契約名想至
名作想者謂由賢聖想像契約立名能詮表發名作
作即是想故名作想皈赴義者謂趣其自相內有異
相呼表專一即皈之義由斯呼召能引自體梵云僧
自阿反此云想是能取像專執之義或契約義諸行
無常等者謂表諸行知是無常詮表差別故名為句業
用德時者一解如章新云或如說善能招愛果刀能
割物等此是業用寂滅為樂此是德也三無數劫此
是時也或詮諸法相隨順名相應詮義不同名差別
舊又云時是助句相應是鉤戀義謂辨了業用德時
於中所有名義鉤戀不斷名相應差別者謂隨何法
有此業用與時不同名時差別如象有四跡者謂尋
跡得象今亦尋句得義故翻為句也以章釋句者舊
云方俗不同此方句少章多印度國法章句二種俱
是詮義究竟故得以章釋句又正理抄云外典以數
字為句與章不同此以詮義為句與章相似字者梵
云惡剎那唐云字是不流轉義謂不隨方流轉改易故
又是能顯義今言文者是字之用言不相應行中字
者謂聲上屈曲差別詮表之字是不相應行蘊所攝
不同墨書字者論難云豈不此字亦書分名答云非
為顯書分製造諸字但為顯諸字製造書分謂云何
當令雖不聞說亦得解故造書分是故諸字非書分
也又欲依色字記持不相應字及將色字傳流異方
[005-0423c]
及於後代故造書字上雖巳明然且未了此名句文
差別相者對法云彼二依文如綾錦文由起於絲顯
異餘處即依此顯安布以為龍鳳又合龍鳳以作錦
窠根本皆依文絲顯成絲如其聲文如其字龍鳳如
名句如錦窠壹伊等字顯在聲上即將此顯能目自
性別更生名目差別義別便生句故此名句皆依於
文問如一字名與文何別抄云西方字本劫初巳來
依諸轉聲先有准的後人取之施於此法便有名生
未施設時無名伹字如無義字非謂能詮故知能詮
別有名起極大相近濫相極難知知璧與光二色難
辨總說合集者梵云三木訖底此云總說梵云三摩
婆曳此云合集字界緣者且如此方江河等字皆從
其水水即是界工可是緣以工助水成江以可助水
成河也言總說起自嗢遮者既巳緣助嗢遮轉成總
說明知總說起自嗢遮如此江河等字起自於水明
知總說亦是合集者嗢遮字界本是合集轉成總說
界義猶存豈非合集如江河等字猶有水故一名是
名非名身者謂有詮表故是名未聚集故非身且說
言名有其多種或一字名或二字三字名隨其多少
伹為一名皆非身也言多名身者謂多名為一身者
名非謂有種多名身也句文亦爾句亦多位謂處中
八字初句六字巳上後句二十六字巳下短句減二十六字長句過二十六
經論文章多依中句文亦多種或多念聲生一文

或一文生一名等云云如迦佉伽者問先何故舉惡
[005-0424a]
阿等此何以舉迦佉伽等舊云前是字音此是字體
為顯字音字體皆是字故舉初以攝後於九義立一
瞿聲者經部義表名等非實定故毗婆沙宗別有實
物名為名等若依經部名等是假論主有相破。


無色無聲故無名等者有餘師說名亦通無色然不
可說以無用故此非正義非所顯義者婆沙問云誰
成就名等為能說者為所說耶若能說者則阿羅漢
應成染法以羅漢等亦說染汙法故若所說者則外
無為亦應成就名等以彼亦是所說法故答唯能說
者成若爾後難善通前難如何答羅漢雖成染汙等
名而不成就染汙等法以染汙等名皆無覆無記性
故非業感故不通異熟者謂隨欲生起非酬往業故
非異熟是有為故非實同類因生故非一剎那故唯
等流。


同分通等流異熟者正理論云云何異熟同分謂地
獄等及卵生等趣生等同分也云何等流同分謂界
地處種姓族類沙門梵志學無學等所有同分有說
先業所引是生異熟同分現在加行起是等流同分
餘二可知者即等流異熟二也法上得及四相是異
熟餘是等流。


俱舍頌疏記
[005-0424b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