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k0045 喻林-明-徐元太 (master)


[106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喻林卷一百六     明 徐元太 撰
  政治門十一/
   固國
重不可動因其不可動而堅固之春秋正義/閔公元年
地山磐石聖人以深固基業三墳/形墳
山氣止聖人以安萬國三墳/氣墳
天下之安猶㤗山而四維之也前漢書/嚴助傳
[106-1b]
此猶倚南山而坐平原也誰能傾之後漢紀/孝質
居重固之安可謂根深華嶽而四維之也晉書劉/頌傳
持瓢者非止百人搖樹者不唯一手北齊書幼/主帝紀
無甲兵而勝無衝機而攻無溝塹而守太公六/韜發啟
國有四維一維絶則傾二維絶則危三維絶則覆四維
絶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
管子/牧民
錯國於不傾之地積於不涸之倉藏於不竭之府下令
[106-2a]
於流水之原使民於不爭之官明必死之路開必得之
管子/牧民
建立四維以輔國政鉤繩相布銜橛相制參偶其備立
位乃固鶡冠子/道端
勢者君之輿威者君之䇿臣者君之馬民者君之輪勢
固則輿安威定則䇿勁臣順則馬良民和則輪利為國
失此必有覆車奔馬折輪敗載之患安得不危鄧析子/無厚
食者國之寶也兵者國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
[106-2b]
者國之具也墨子/七患
臣有兩位者國必亂臣兩位國不亂者君在也恃君不
亂矣失君則亂子有兩位者家必亂子兩位而不亂者
父在也恃父不亂矣失父則亂臣疑君而無不危國蘖
疑宗而無不危家慎子/德立
國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不可不善為擇所而後錯
之錯險則危不可不善為擇道然後道之塗薉則塞薉/與
穢同○荀/子富國
[106-3a]
刑范正金鍚美工冶巧火齊得剖刑而莫耶已然而不
剝脫不砥礪則不可以斷繩剝脫之砥礪之則□盤盂
刎牛馬忽然耳彼國者亦彊國之剖刑已然而不敎誨
不調一則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戰敎誨之調一之則
兵勁城固敵國不敢攖也彼國者亦有砥礪禮儀節奏
是也故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荀子/彊國
人之情食欲有芻豢衣欲有文繡行欲有輿馬又欲夫
餘財蓄積之富也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
[106-3b]
也今人之生也方多蓄雞狗猪彘又蓄牛羊然而食不
敢有酒肉餘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絲帛約者有
筐篋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輿馬是何也非不欲也幾不
長慮顧後而恐無以繼之故也於是又節用御欲收歛
蓄藏以繼之也是於己長慮顧後幾不甚善矣哉今夫
偷生淺知之屬曾此而不知也糧食大侈不顧其後俄
則屈安窮矣是其所以不免於凍餓操瓢囊為溝壑中
瘠者也况夫先王之道仁義之統詩書禮樂之分乎彼
[106-4a]
固天下之大慮也將為天下生民之屬長慮顧後而保
萬世也荀子/榮辱
周之奪殷也拾遺於庭使殷不遺於朝則周不敢望秋
毫於境而况敢易位乎韓非子/安危
凡有國而後亡之有身而後殃之不可謂能有其國能
保其身夫能有其國必能安其社稷能保其身必能終
其天年而後可謂能有其國能保其身矣韓非子/解老
武王問太公曰寡人伐紂天下是臣弑其主而下伐其上
[106-4b]
也吾恐後世之用兵不休闘爭不已為之柰何太公曰
甚善王之問也夫未得獸者惟恐其創之小也已得之
惟恐傷肉之多也王若欲乆持之則塞民於兊淮南子/道應訓
楚鄭之棠谿墨陽非不利也犀䩜兕甲非不堅也然而
不能存者利不足恃也塩鐵論/論勇
善鑿者建周而不疲善基者致高而不蹷伊尹以堯舜
之道為殷國基子孫紹位百代不絶商鞅以重刑峭法
為秦國基故二世而奪䀋鐵論/復古
[106-5a]
夫一兎走於街萬人追之一人得之萬人不復走分未
定則一兎走使萬人擾分已定則雖貪夫知止今楚多
寵子而嫡位無主亂自是生矣夫世太子者國之基也
而百姓之望也國既無基又使百姓失望絶其本矣本
絶則撓亂猶兎走也說苑/建本
栢柱載梁堅固不傾焦氏易林/比之㤗
土與山連共保歲寒焦氏易林/剝之履
金城鐵廓上下同力政平民歡宼不敢賊焦氏易林/離之噬嗑
[106-5b]
金城鐵廓以銅為闗藩屏自衛安上无患焦氏易林/遯之鼎
明月照夜使暗為晝國有仁賢君尊於故焦氏易林/井之渙
金梁銕柱千年牢固完全不腐聖人安處焦氏易林/旅之咸
次四恢其門户以禦寇勇測曰恢其門户大經營也太/𤣥
經第/四廓
國以山河城廓為固家以垣籬椳閥為固天祿閣外/史時勢
天下大器也置之安地則安置之危地則危是以平路
安車狂夫審乎難覆乘奔馭朽童子知其必危關氏/易傳
[106-6a]
以善人為之藩籬謂封周公康叔於魯衛以大師為垣
墻謂封太公於齊也大邦以為屏蔽謂成國諸侯也大
宗以為楨幹謂王之同姓也能和其德則天下安寧分
建宗子則列城堅固城不可使墮壞宗不可使單獨單
獨墮壊則畏懼斯至前漢書註/諸侯王表
言奔沈吾猶人也必也使無奔沈楊子法言/註寡見篇
正位居體者以中夏為喉舌不以邊陲為襟帶也長世
字甿者以道德為藩不以襲險為屏也文選魏/都賦
[106-6b]
家有常業雖饑不餓國有常業雖危不亡意林/韓子
本枝惟茂宗周之業以𢎞磐石既建皇漢之圗斯逺初/學
記帝戚/部王
守其母其子全而民熾盛保其國也西昇/經
國之不安猶身有病吾救之以藥臣飼之以麋粥天王/太子
辟羅經/行六
   庇本
葛藟王族刺平王也周室道衰棄其九族焉毛詩/葛藟
[106-7a]
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
弟將為沃所幷爾毛詩/杕杜
角弓王不親九族而好讒佞宗族相怨之詩詩說小/正傳
夫能固位者必度其本末而後立衷焉不知其本不謀
知本之不枝弗强詩云本枝百世左傳莊/公六年
公族公室之枝葉也若去之則本根無所庇廕矣葛藟
猶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為比况國君乎此諺所謂庇
焉而縱尋斧焉者也必不可君其圗之親之以德皆股
[106-7b]
肱也左傳文/公七年
犬牙相制麟趾有光史記漢/興表賛
髙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謂磐石之宗也史記/孝文
紀/
自古帝王之臨天下也皆欲廣樹藩屏崇固維城晉書/諸王
總/傳
本根無所庇廕遂乃三葉而亾有晉思改覆車復隆磐
晉書諸/王總傳
[106-8a]
中國與邊境猶支體與腹心也夫肌膚寒於外腹腸疾
於内内外之相勞非相為虐也唇亡則齒寒支體傷而
心憯怛故無手足則皮體廢無邊境則内國害塩鐵論/誅秦
四支强而躬軆固華葉茂而本根據故飾四境所以安
中國也塩鐵論/繇役
先聖制法亦務實邊葢以安中國也譬猶家人遇㓂賊
者必使老小羸軟居其中央丁彊武猛衞其外内人奉
其養外人禦其難蛩蛩距虛更相恃仰乃俱安存潜夫/論實
[106-8b]
邊/
公族者國之枝葉枝葉落則本根無所庇廕文選曹冏/六代論
泉竭則流涸根朽則葉枯枝繁者蔭根條落者本孤故
語曰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扶之者衆也文選曹冏/六代論
内無深根不㧞之固外無磐石宗盟之助非所以安社
稷為萬代之業也文選曹元/首六代論
姦情散於胷懐逆謀消於脣吻斯豈非信重親戚任用
賢能枝葉碩茂本根賴之藝文類聚帝王/部惣載帝王
[106-9a]
   強本
揚之水白石鑿鑿音/作○揚之水白石皓皓叶胡/暴反○揚之
水白石𥻘粼詩國風/揚之水
揚之水刺晉昭公也昭公分國以封沃沃盛强昭公微
毛詩揚/之水
陵苕之幹喻如京師也其華猶諸夏也故或謂諸夏為
諸華華衰則黄猶諸侯之師旅罷病將敗則京師孤弱
鄭氏箋詩/苕之華
[106-9b]
京師以諸夏為障蔽今陵苕之華衰而葉見青青然喻
諸侯微弱而王之臣當出見也鄭氏箋詩/苕之華
蔦與女蘿施於松栢之上非自有根依於松栢之根故
松栢存而茂松栢殞而亡是存亡在松栢以興同姓與
九族附於王者之側非自有尊託王之尊故王政明而
榮王政衰而㣲是興衰由於王政毛詩正/義頍弁
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左傳昭公/十一年
譬之樹木本弱者其枝必披非人力所能強成杜氏解/左傳莊
[106-10a]
公六/年
且夫制城邑若體性焉有首領股肱至於手拇毛脉大
能掉小故變而不勤國語/楚
夫邊境者國之尾也譬之如牛馬處暑之既至䖟䗽之
既多而不能掉其尾臣亦懼之國語/楚
臨淄之塗車轂擊人肩摩連袵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
史記蘇/秦傳
本實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傷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國
[106-10b]
尊其臣者卑其主史記范/睢傳
髙皇帝瓜分天下以王功臣反者如蝟毛而起前漢書/賈誼傳
今海内之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前漢書/賈誼傳
天下之埶方病大瘇一脛之大幾如要一指之大幾如
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慮亡聊失今不治必為
錮疾後雖有扁鵲不能為己病非徒瘇也又苦&KR0979前/漢
書賈/誼傳
譬之一人之身本朝者心腹也州郡者四支也心腹痛
[106-11a]
則四支不舉故臣之所憂在腹心之疾非四支之患後/漢
紀孝/順
天下猶人之體腹心充實四支雖病終無大患魏志杜/畿傳
夫先王經始𤣥聖宅心畵為九州制為九服貴中區而
内諸夏誠以晷度自日霜露惟均冠冕萬國朝宗四海
故也晉書桓/温傳
幹植不彊枝葉不茂骨鯁不存皮膚不充晉書曹/志傳
夫無委致圍城脆致衝夫不定内不可以持天下管子/事語
[106-11b]
月望日奪其光陰不可以乘陽也日出星不見不能與
之爭光也故末不可以強於本指不可以大於臂下輕
上重其覆必易淮南子/說山訓
生天地之間根本㣲者不可遭大風疾雨立鑠消耗春/秋
繁露滅/國上
所謂末大必折尾大難掉尾同於體猶或不從况乎非
體之尾其可掉哉文選曹冏/六代論
附枝大者賊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補文選蕭望/之雨雹對
[106-12a]
邊垂之患手足之蚧搔中國之困胷背之瘭疽補文選/蔡邕諌
伐鮮/卑議
恐尾大於身踵麤於股倔強不掉狼戾難馴文苑英華/杜弼檄一
   感召
螟螣之屬盛陽氣嬴則生之今明君為政田祖之神不
受此害持之付與炎火使自消亡鄭氏箋/詩大田
天既顧文王乃和其國之風雨使其山樹木茂盛言非
徒養其民人而已鄭氏箋/詩皇矣
[106-12b]
王者修其母則致其子水官修則龍至木官修則鳳至
火官修則麟至土官修則白虎至金官修則神龜至故
為其說云視明禮修而麟至思睿信立而白虎擾言從
文成而神龜在沼聽聰知正而名川出龍貌共體仁則
鳳凰來儀皆修其母而致其子也春秋正義昭/公二十九年
周德既隆草木茂盛蒿堪為宫室因名蒿室竹書紀/年下
致治感陰陽猶鐵炭之低卬見效可信者也前漢書/李尋傳
貌言視聽以心為主四者皆失則區霿無識故其咎霿
[106-13a]
也雨旱寒燠亦以風為本四氣皆亂故其罰恒風也晉/書
五行/志下
煙雲同五色日月並重輪隋書音/樂中志
不刳胎剖卵則鸞鳳馴鳴不漉浸焚原則螭龍盤蜿隋/書
許善/心傳
陽烏垂曜㣲藿傾心神龍騰舉飛雲觸石聖人在上幽
顯㝠符故稱比屋可封萬物斯覩隋書李/德林傳
自而治天下雲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
[106-13b]
之光益以荒矣廣成/子
夫鳳凰鸞鳥不降而鷹隼鴟梟豐庶神不格守龜不兆
握粟而筮者屢中時雨甘露不降飄風暴雨數臻五穀
不蕃六畜不育而蓬蒿藜&KR0034並興管子/小匡
鳳凰者鶉火之禽陽之精也麒麟者𤣥枵之獸陰之精
也萬民者德之精也德能致之其精畢至鶡冠子/度萬
類同相召氣同則合聲比則應故鼓宫而宫應鼔角而
角動以龍致雨以形逐影禍福之所自來衆人以為命
[106-14a]
焉不知其所由故國亂吕氏春/秋召類
天人相通精氣相貫人君清淨天氣自正人君多欲天
氣煩濁吉凶利害皆由於己河上公註/老子鍳逺
人主之情上通於天故誅暴則多飄風枉法令則多蟲
螟殺不辜則國赤地令不收則多淫雨淮南子/天文訓
昔者師曠奏白雪之音而神物為之下降風雨暴至平
公癃病晉國赤地庶女呌天雷電下擊景公臺隕支體
傷折海水大出夫瞽師庶女位賤尚葈權輕飛羽然而
[106-14b]
專精厲意委務積神上通九天激厲至精由此觀之上
天之誅也雖在壙虛幽間遼逺隠匿重襲石室界障險
阻其無所逃之亦明矣淮南子/覧㝠訓
璚英朱草仁政得道焦氏易林噬/嗑之中孚
仁政不暴鳳凰來舎焦氏易林/賁之賁
甘露醴泉太平機關仁德感應歳樂民安焦氏易林/咸之兑
君賢臣忠政合大中則品庶安寧萬物豐茂上闇下偽
用法殘虐則忠良被害草木枯落王逸註楚/辭九辨
[106-15a]
天且風巢居之蟲動且雨穴處之物擾風雨之氣感蟲
物也故人在天地之間猶蚤虱之在衣裳之内蝼蟻之
在穴隙之中蚤虱蝼蟻為逆順從横能令衣裳穴隙之
間氣變動乎王充論衡/變動篇
夫寒溫天氣也天至髙大人至卑小蒿不能鳴鍾而螢
火不㸑鼎者何也鍾長而篙短鼎大而螢小也以七尺
之細形感皇天之大氣其無分銖之驗必也王充論衡/變動篇
旌旗垂旒旒綴於杆杆東則旒隨而東杆西則旒隨而
[106-15b]
西茍謂寒温隨刑罰而至是以天氣為綴旒也王充論/衡變動
篇/
或時太平氣和麞為騏麟鵠為鳳凰因故氣性隨時變
化豈必有常類哉王充論衡/講瑞篇
善言居室則靡逺不應枉直不中則無近不離是以宋
野有退舍之熒惑殷朝有外奔之昵屬四環至自少廣
之表鹿馬變於蕭墻之裏抱朴子外/篇博喻
王政失於此星辰變於彼猶景之象形前漢書註叙/傳述天文志
[106-16a]
一變而致羽物及川澤之祇再變而致羸物及山林之
祇三變而致鱗物及丘陵之祇四變而致毛物及墳衍
之祇五變而致介物及地祇六變而致象物及天神前/漢
書註郊/祀志
君不假臣下之權則日月揚光藝文類聚/天部日
政太平則月圎而多輝政升平則月清而明藝文類聚/天部月
出號令合民心則祥風至藝文類聚/天部風
河水逆流怨氣盛也藝文類聚/人部怨
[106-16b]
政太平者則日五色政公平則日黄中而赤暈政和平
則日黄中而黑暈政象平則日黄中而白暈政升平則
日黄中而青暈太平御覧/天部三上
政太平則月多耀政頌平則赤明政和平則黑明政象
平則白明政升平則青明太平御覧/天部月
王者盛德則嘉禾生嘉禾者仁卉也其大盈箱一桴二
采國政質則同本而異頴國政文則同頴而異本太平/御覧
休徵部/嘉榖
[106-17a]
至德之萌五星若貫珠初學記天/部星註
太平日行上道升平行次道虐世行下道玉海天文/天文書上
一夫呼嗟王道為之傾覆一里違和陰陽為之改度道/德
經註䟽/卷三
   歸心
火有其炎寒者附之故已茍安焉則不寧方來矣王弼/註易
比/
百姓如䘮考妣書舜/典
[106-17b]
泉深而魚鼈歸之草木茂而鳥獸歸之稱賢使能官有
材而歸之關市平商賈歸之分地薄歛農民歸之水性
歸下農民歸利王若欲求天下民先設其利而民自至
譬之若冬日之陽夏日之陰不召而民自來此謂歸德
汲冡周書/大聚解
逺人來驩視道如尺汲冡周書/太子晉解
芃芃音/蓬音/域音/卜薪之槱音/酉之濟濟辟音/璧王左右趣叶/此
茍/反詩大雅/棫樸
[106-18a]
鳥止於阿人止於仁毛詩/緜蠻
樛木諸侯慕文王之德而歸心焉故作此詩詩說/周南
艸蟲南國大夫夏聘於周次於終南睹王室之多賢相
率以歸心焉詩說/召南
鴻鴈王者柔懷逺人流民喜之而作是詩詩說/小正
視鳥集於富人之室民亦當求明君而歸之鄭氏箋/詩正月
蒲盧取桑蟲之子負持而去煦嫗養之以成其子有萬
民不能治則能治者將得之鄭氏箋/詩小宛
[106-18b]
魚之依水草猶人之依明王也明王之時魚何所處乎
處於藻既得其性則肥充其首頒然鄭氏箋/詩魚藻
有菀然枝葉茂盛之柳行路之人豈有不庶㡬欲就之
止息乎王有盛德則天下皆庶幾願往朝焉鄭氏箋/詩菀柳
鴻鴈避所忌就所欲往飛之時肅肅其羽為聲也以興
萬民去所惡就有道而歸往之時其心喜樂也毛詩正/義鴻鴈
視烏於所止當止於誰之屋乎以興視我民人所歸亦
當歸於誰之君乎烏集於富人之屋以求食喻民當歸
[106-19a]
於明德之君以求天祿也毛詩正/義正月
上之親下也如腹心則下之親上也如保子之見慈母
大戴禮/記註言
民人痛疾而或噢咻之其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
左傳昭/公三年
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日日以幾若見君面是得艾也左/傳
哀公十/六年
民歸之猶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孟子梁/惠王上
[106-19b]
民歸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孟子梁/惠王上
民之恱之猶解倒懸也孟子公/孫丑上
以德服人者中心恱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
孟子公/孫丑上
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孟子離/婁上
故為淵敺魚者獺也為叢敺爵者鸇也為湯武敺民者
桀與紂也孟子離/婁上
越四封之内親吾君也猶父母也子而思報父母之仇
[106-20a]
臣而思報君之仇其有敢不盡力者乎國語/越
大海蕩蕩水所歸高賢愉愉民所懷大山崔百卉殖民
何貴貴有德前漢書/禮樂志
夫仁人在上為下所卬猶子弟之衛父母若手足之扞
頭目何可當也鄰國望我歡若親戚芬若椒蘭顧視其
上猶焚灼仇讎人情豈肯為其所惡而攻其所好哉故
以桀攻桀猶有巧拙以桀詐堯若卵投石夫何幸之有
前漢書/刑法志
[106-20b]
天下之民敬而愛之若親父母則而養之若仰日月後/漢
書輿/服志
億兆向風殊俗畢至若列宿之綰北極百川之歸巨海
晉書紀/瞻傳
同類歸之若夜蛾之赴火魏書崔/浩傳
猶衆星環於斗極百川之赴溟海魏書匈奴/劉聰傳
如鳥還山猶川赴海北齊書文/宣帝紀
羣星拱極衆川赴海隋書音/樂中志
[106-21a]
山高而不崩則祈羊至矣淵深而不涸則沈玉極矣管/子
形/勢
人聚之壤地之美也人死之若江湖之大也求珠貝者
不令也管子/侈靡
夫水波而上盡其揺而復下其勢固然者也故得之以
懐也威之以畏也則天下歸之矣管子君/臣下
民之從有道也如饑之先食也如寒之先衣也如暑之
先陰也故有道則民歸之無道則民去之故曰道往者
[106-21b]
其人莫來道來者其人莫往管子形/勢解
蛟龍水蟲之神者也乘於水則神立失於水則神廢人
主天下之有威者也得民則威立失民則威廢蛟龍待
得水而後立其神人主待得民而後成其威管子形/勢解
夫行道者使人雖勇刺之不入雖巧擊之不中夫刺之
不入擊之不中而猶辱也未若使人雖勇不敢刺雖巧
不敢擊夫不敢者非無其意也未若使人無其意夫無
其意者未有愛利之心也不若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
[106-22a]
歡然皆欲愛利之若然者無地而為君無官而為長文/子
道/德
臣之於君也下之於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
臂之捍頭目而覆胷腹也荀子/議兵
大寒既至民煖是利大熱在上民清是走故民無常處
見利之聚無之去呂氏春/秋功名
善釣者出魚乎十仞之下餌香也善弋者下鳥乎百仞
之上弓良也善為君者蠻夷反舌殊俗異習皆服之德
[106-22b]
厚也水泉深則魚鼈歸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庶草茂
則禽獸歸之人主賢則豪傑歸之故聖王不務歸之者
而務其所以歸呂氏春/秋功名
水出於山而走於海水非惡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
也稼生於野而藏於倉稼非有欲也人皆以之也呂氏/春秋
審/已
饑馬盈廐嗼然未見芻也饑狗盈窖嗼然未見骨也見
骨與芻動不可禁亂世之民嗼然未見賢者也見賢人
[106-23a]
則往不可止呂氏春/秋首時
先王之使其民若御良馬輕任新節欲走不得故致千
里善用其民者亦然民日夜祈用而不可得茍得為上
用民之走之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谿其誰能當之周
書曰民善之則畜也不善則讎也有讎而衆不若無有
古之君民者仁義以治之愛利以安之忠信以導之務
除其灾思致其福故民之於上也若璽之於塗也抑之
以方則方抑之以圜則圜若五種之於地也必應其類
[106-23b]
而蕃息於百倍此五帝三皇之所以無敵也呂氏春/秋適威
開春始雷則蟄蟲動矣時雨降則草木育矣飲食居處
適則九竅百節千脉皆通利矣王者厚其德積衆善而
鳳凰聖人皆來至矣共伯龢修其行好賢仁而海内皆
以來為稽矣呂氏春/秋開春
今夫爚蟬者務在乎明其火振其樹而已火不明雖振
其樹何益明火不獨在乎火在於闇當今之時世闇甚
矣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天下之士其歸之也若蟬之走
[106-24a]
明火也呂氏春/秋期賢
茍胡面而戎狀者其自以為見愛於天子也猶弱子之
遌慈母也賈子/匈奴
豐水之深千仞而不受塵垢投金鐵鍼焉則形見於外
非不深且清也魚鼈龍蛇莫之肯歸也是故石上不生
五榖秃山不㳺麋鹿無所陰蔽隱也淮南子/道應訓
天有明不憂民之晦也百姓穿戸鑿牗自取照焉地有
財不憂民之窮也百姓伐木芟草自取富焉至德道者
[106-24b]
若丘山塊然不動行者以為期也淮南子/詮言訓
受命而海内順之猶衆星之共北辰流水之宗滄海也
春秋繁/露觀德
文王不能使不附之民先軫不能戰不敎之卒造父王
良不能以弊車不作之馬趨疾而致逺羿逄蒙不能以
枉矢弱弓射逺中㣲故强弱成敗之要在乎附士卒敎
習之而已說苑/指武
屋漏者民去之水淺者魚逃之樹高者鳥宿之德厚者
[106-25a]
士趨之說苑/談叢
良君將賞善而除民患愛民如子葢之如天容之若地
民奉其君愛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
若雷霆新序/雜事
海為水王聰聖且明百流歸德無有畔逆常饒優足焦/氏
易林蒙/之乾
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雖遼逺無不到者焦氏易林/謙之無妄
鳥飛鼓翼喜樂堯德焦氏易林/小過之屯
[106-25b]
明火香餌則蟬魚至以言治國明其德美其政天下之
人如蟬魚之歸明火香餌也淮南子說/山訓解
夫止水之致鑑者非為止以求鑑也故王駘之聚衆衆
自歸之豈引物使從已哉郭子註莊/德充符
山海爭水水必歸海非海求之其勢順也劉子/思順
海以廣大之故衆水歸之王者有和樂之德則人皆思
附也前漢書註/禮樂志
秦天下之民若擔重物不得休息今來歸漢得息肩膊
[106-26a]
李善註文/選東京賦
煥若列宿紫宫是環文選西/都賦
若湛露之晞朝陽兮衆星之拱北辰也文選籍/田賦
百川赴巨海衆星環北辰照灼爛霄漢遥裔起長津文/選
謝靈運擬/魏太子詩
感而應之恱而歸之如晨風之鬱北林龍魚之趣淵澤
文選干寳/晉紀總論
士有常君民有定主枝葉相扶首尾為用文選曹元/首六代論
[106-26b]
萬邦宅心駿民效足文選陸士/衡功臣頌
百川以海為尊故赴之衆星以北辰為主故繞之萬民
歸君亦猶是焉文選謝靈運/鄴中詩註
思漢之士延頸鶴望廣文選漢先/主封張飛䇿
上𤣥垂象列宿拱辰極之中厚載成形百谷指滄溟之
文苑英華盧/思道檄一
堯居於衢室之中輯五瑞以見羣后帶幅舄而入覲者
如衆星之拱北玉海器/用圭璧
[106-27a]
上視下如子下視上如父上視下如弟下視上如兄視
下如子必王天下視上如父必正天下視下如弟則不
難為之死亾道德經四/子集解
休卒偃兵為天下市萬方往之如川歸海道德經指/歸卷七
得民而歸之若赤子之歸乳母金庭無/為妙經
譬如水大從髙赴下水族所歸波羅蜜多經卷/五百六十七
又如大地世間往來舉足下足無不依之波羅蜜多經/卷五百六十
七/
[106-27b]
國人護我主猶王護國人如林衛獸王獸護於林藪大/方
廣佛華嚴經/讃卷十二
猶如山頂暴漲之水流注溝坑谿澗深處亦如半月海
水潮出其國外來歸化之民充滿側塞亦復如是本緣/經毗
羅摩/品
如須彌山王十寶山圍遶如白香象王白香象圍遶如
師子王師子衆圍遶大智度/論卷三
六合則咸宗如海百姓則共仰如辰集沙門不應拜俗/等事卷二○冠二
[106-28a]
 
 
 
 
 
 
 
 
[106-28b]
 
 
 
 
 
 
 
 喻林卷一百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