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d0071 禮記述註-清-李光坡 (master)


[020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禮記述註卷二十
           安溪 李光坡 撰
  祭法第二十三
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亦
禘黄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禘嚳而郊冥祖契
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
 註曰有虞氏以上尚德禘郊祖宗配用有德者而已
[020-1b]
 自夏已下稍用其姓代之先後之次有虞氏夏后氏
 宜郊顓頊殷人宜郊契 疏曰案聖證論以此禘黄
 帝是宗廟五年祭之名故小記云王者禘其祖之所
 自出以其祖配之謂虞氏之祖出自黄帝以祖顓頊
 配黄帝而祭故云以其祖配之肅又以祖宗爲祖有
 功宗有德其廟不毁又以郊與圜丘是一郊即圜丘
 肅又云虞夏出黄帝殷周出帝嚳祭法四代禘此二
 帝上下相證之明文也詩云天命元鳥履帝武敏歆
[020-2a]
 自是正義非讖緯之説鄭云先後之次云者以有虞
 氏先云郊嚳後云祖顓頊夏后氏先云郊鯀後云祖
 顓頊殷人先云郊冥後云祖契是在前者居後在後
 者居前故鄭正之 集說曰國語曰有虞氏禘黄帝
 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顓頊郊
 鯀而宗禹商人禘嚳而祖契郊冥而宗湯周人禘嚳
 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坡謂禘郊祖宗王説正
 矣然鄭必以禘爲圓㐀者疏云以禘文在於郊祭之
[020-2b]
 前郊前之祭惟圓㐀耳可見前人學古於一字一句
 之先後必求其義此考遺經於殘缺僅存之後之要
 法也然則此禘之解雖宜是正亦所謂觀過知仁者
 可以爲師矣
燔柴於泰壇祭天也瘞埋於泰折祭地也用騂犢
 集說曰燔燎也積柴於壇上加牲玉於柴上乃燎之
 使氣達於天此祭天之禮也泰壇即圜丘泰者尊之
 之辭瘞埋牲幣祭地之禮也泰折即方丘折如磬折
[020-3a]
 折旋之義喻方也周禮陽祀用騂牲陰祀用黝牲以
 其與天俱用犢連言之其實地陰祀宜用黑犢也
埋少牢於泰昭祭時也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王宮祭
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壇
祭四方也山林川谷邱陵能出雲爲風雨見怪物皆曰
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諸侯在其地則祭之亡其地則不

 註曰昭明也亦謂壇也時四時也亦謂陰陽之神也
[020-3b]
 埋之者陰陽出入於地中也凡此以下皆祭用少牢
 寒於坎暑於壇王宮日壇王君也日稱君宮壇營域
 也夜明亦謂月壇也幽宗亦謂星壇也星以昏始見
 雩宗亦謂水旱壇也雩之言吁嗟也四方即謂山林
 川谷邱陵之神也祭山林邱陵於壇川谷於坎毎方
 各爲坎爲壇怪物雲氣非常見者也 疏曰自泰昭
 以下及日月至山林並少牢先儒皆云不薦熟惟殺
 牲埋之也 集說曰陸云相近王肅作祖迎寒暑一
[020-4a]
 徃一來徃者祖送之來者迎迓之周禮仲春晝迎暑
 仲秋夜迎寒則送之亦必有其禮也
大凡生於天地之間者皆曰命其萬物死皆曰折人死
曰鬼此五代之所不變也七代之所更立者禘郊祖宗
其餘不變也
 集說曰五代唐虞三代也加顓頊帝嚳爲七代 方
 氏曰人物之生數有長短分有大小莫不受制於天
 地故大凡生者曰命及其死也物謂之折言其有所
[020-4b]
 毁也人謂之鬼言其有所歸也不變者不改所命之
 名也更立者更立所祭之人也名既當於實故無事
 乎變人既異於世故必更而立焉名之不變止自堯
 而下者蓋法成於堯而已由堯以前其法未成其名
 容有變更也更立不及於黄帝者七代同出於黄帝
 而已黄帝無統於上七代更立於下故也其餘不變
 者謂禘郊祖宗之外不變也若天地日月之類其庸
 可變乎
[020-5a]
天下有王分地建國置都立邑設廟祧壇墠而祭之乃
爲親疎多少之數
 註曰建國封諸侯也置都立邑爲卿大夫之采地及
 賜士有功者之地廟之言貌也宗廟者先祖之尊貌
 也祧之言超也超上去意也封土曰壇除地曰墠
 方氏曰分地建國置都立邑所以尊賢也設廟祧壇
 墠而祭之所以親親也親親不可以無殺故爲親疎
 之數焉尊賢不可以無等故爲多少之數焉有昭有
[020-5b]
 穆有祖有考親疎之數也以七以五以三以二多少
 之數也
是故王立七廟一壇一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
曰顯考廟曰祖考廟皆月祭之遠廟爲祧有二祧享嘗
乃止去祧爲壇去壇爲墠壇墠有禱焉祭之無禱乃止
去墠曰鬼
 集說曰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爲七也一壇一墠者
 七廟之外又立壇墠各一起土爲壇除地曰墠也考
[020-6a]
 廟父廟也王考祖也皇考曾祖也顯考高祖也祖考
 始祖也始祖百世不祧而髙曾祖禰以親故此五廟
 則並同日月祭之也逺廟爲祧言三昭三穆之當遞
 遷者其主藏於二祧也古者祧主藏於太祖廟之東
 西夾室至周則昭之遷主皆藏文王之廟穆之遷主
 皆藏武王之廟也此不在月祭之例但得四時祭之
 耳故云享嘗乃止去祧爲壇者言世數逺不得於祧
 處受祭故云去祧也祭之則爲壇其又逺者亦不得
[020-6b]
 於壇受祭故云去壇也祭之則爲墠祈禱禮畢則反
 其主於祧然此壇墠者必須有祈禱之事則行此祭
 無祈禱則止終不祭之也去墠則又逺矣雖有祈禱
 亦不及之故名之曰鬼鬼亦在祧顧逺之於無事祫
 乃祭之爾 坡謂月祭不見於他經註疏解亦泛然
 疑即告朔之祭周禮司尊彜所謂間祀之朝享也
諸侯立五廟一壇一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皆
月祭之顯考廟祖考廟享嘗乃止去祖爲壇去壇爲墠
[020-7a]
壇墠有禱焉祭之無禱乃止去墠爲鬼
 集說曰諸侯太祖之廟始封之君也月祭三廟下於
 天子也顯考祖考四時之祭而已去祖爲壇者髙祖
 之父雖遷主寄太祖之廟而不得於此受祭若有祈
 禱則去太祖之廟而受祭於壇也去壇而受祭於墠
 則髙祖之祖也
大夫立三廟二壇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享嘗乃
止顯考祖考無廟有禱焉爲壇祭之去壇爲鬼
[020-7b]
 註曰惟天子諸侯有主禘祫大夫有祖考者亦鬼其
 百世不禘祫無主爾大夫祖考謂别子也 疏曰謂
 周制别子爲卿大夫後世子孫立其廟不毁謂之祖
 考非别子爲大夫但立父祖及曾祖三廟無祖考廟
 者則經中三廟是也若有祖考廟則應遷之祖以制
 幣招其神而藏焉故云亦鬼其百世 集說曰大夫
 三廟有廟而無主其當遷者亦無可遷之廟故有禱
 則祭於壇而已然墠輕於壇今二壇而無墠者以太
[020-8a]
 祖雖無廟猶重之也去壇爲鬼謂髙祖若在遷去之
 數則亦不得受祭於壇祈禱亦不得及也
適士二廟一壇曰考廟曰王考廟享嘗乃止顯考無廟
有禱焉爲壇祭之去壇爲鬼
 註曰適士上士也此適士云顯考無廟非也當爲皇
 考字之誤 疏曰天子三等諸侯上士悉二廟一壇
 也
官師一廟曰考廟王考無廟而祭之去王考爲鬼
[020-8b]
 集說曰官師者諸侯之中士下士爲一官之長者得
 立一廟祖禰共之曾祖以上若有所禱則就廟薦之
 而已以其無壇也
庶士庶人無廟死曰鬼
 集說曰庶士府史之屬死曰鬼者謂雖無廟亦得薦
 之於寢也王制云庶人祭於寢 程子曰祭先之禮
 不可得而推者無可奈何其可知者無逺近多少猶
 當盡祭之祖又豈可不報又豈可厭多蓋根本在此
[020-9a]
 雖逺豈得無報 坡謂人情以傳世久逺爲期若傳
 至久逺即爲子孫所祧所毁則何貴久爲苟以情有
 所殺亦不過於世之逺近而祭有疏數牲牢有豐約
 斟酌盡意可耳故程子定之曰毎月朔必薦新四時
 祭用仲月時祭之外更有三祭冬至祭始祖立春祭
 先祖季秋祭禰他則不祭冬至陽之始也立春生物
 之始也季秋成物之始也祭始祖無主用祝以妣配
 於廟中正位事之祭先祖亦無主先祖者自始祖而
[020-9b]
 下髙祖而上非一人也故設二位常祭止於髙祖而
 下至哉發周孔所未發與禘禮報本追逺之意同功
 然以此禮合之前論無異㫖則程子思之審矣朱子
 疑前論爲未經討論恐記之誤也瘞埋無理昌黎韓
 公曰自魏晉以降始有毁瘞之議事非經據竟不可
 施行皆至言也後聖有作廟制牲牢等其貴賤之差
 至有祖必祭如程子之論雖或廟或寢而貴賤如一
 庶乎其可也自祀其祖而以爲僭坡所未詳
[020-10a]
王爲羣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爲立社曰王社諸侯爲百
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爲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羣
立社曰置社
 疏曰大社在庫門之内右王社所在書傳無文崔氏
 云王社在籍田王所自祭以供粢盛國社亦在公宫
 之右侯社在籍田置社者大夫以下謂下至庶人也
 大夫不得特立社與民族居百家以上則共立一社
 今時里社是也爲衆特置故曰置社 坡謂大社即
[020-10b]
 京都之社稷王社即方丘也詳在周禮大宗伯
王爲羣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國門曰國行曰泰
厲曰戸曰竈王自爲立七祀諸侯爲國立五祀曰司命
曰中霤曰國門曰國行曰公厲諸侯自爲立五祀大夫
立三祀曰族厲曰門曰行適士立二祀曰門曰行庶士
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竈
 註曰中霤主堂室居處門戸主出入行主道路行作
 厲主殺罰竈主飲食之事五祀月令所祀皆著其時
[020-11a]
 司命與厲其時不著今時民家或春秋祠司命行神
 山神門戸竈在旁是必春祠司命秋祠厲也或者合
 而祠之山即厲也民惡言厲巫祝以厲山爲之謬乎
 春秋傳曰鬼有所歸乃不爲厲 疏曰七祀前是爲
 民所立與衆共之其自爲立者王自禱祭不知其當
 同是一神爲是别更立七祀也泰厲古帝王無後者
 此鬼無所依歸好爲民作禍故祀之公厲古諸侯無
 後者族厲古大夫無後者族衆也大夫衆多 坡謂
[020-11b]
 司命文昌宮星疏云史遷云鬼官之長似神主督察
 司禍福之命者註言漢時尚與門行等並祀至今時
 人家又以竈爲司命雖傳信傳訛而皆有司命與五
 祀並祭自古至今未改也俟更考
王下祭殤五適子適孫適曾孫適元孫適來孫諸侯下
祭三大夫下祭二適士及庶人祭子而止
 方氏曰元孫之子爲來者以其世數雖逺方來而未
 巳也以尊祭卑故曰下祭 石梁王氏曰庶殤全不
[020-12a]
 祭恐非
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
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菑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

 疏曰法施於民若神農及后土帝嚳堯及黄帝顓頊
 與契是也以死勤事若舜及鯀冥是也以勞定國若
 禹是也禦菑捍患若湯及文武也
是故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穀夏之衰
[020-12b]
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爲稷
 集說曰厲山氏一云烈山氏炎帝神農也其後世子
 孫有名柱者能殖百榖作農官因名農見國語棄后
 稷名也夏末廢農祀棄故祀以爲稷者謂農及棄皆
 祀之以配稷之神
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爲

 集說曰左傳言共工氏以水紀官在炎帝之前太昊
[020-13a]
 之後共工後世之子孫爲后土之官后君也爲君而
 掌土能治九州五土之神故祀以配社
帝嚳能序星辰以著衆
 集說曰序星辰知推步之法也著衆謂使民占星象
 而知休作之候也
堯能賞均刑法以義終
 集說曰能賞當其功也均刑法當其罪也以義終禪
 位得人也
[020-13b]
舜勤衆事而野死
 集說曰巡狩而崩也
鯀鄣鴻水而殛死
 疏曰鯀塞水而無功被堯殛死亦是有微功於人故
 得祀之若無微功焉能治水九載又世本云作城郭
 是有功也
禹能修鯀之功
 坡謂修者或成其事或治其壞皆修也曰鯀之功則
[020-14a]
 鯀分明有功矣
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財顓頊能修之
 集說曰正名百物者立定百物之名也明民使民不
 惑也共財供給公上之賦斂也
契爲司徒而民成
 集說曰司徒教官之長民成化民成俗也
冥勤其官而水死
 註曰冥契六世之孫其官元冥水官也
[020-14b]
湯以寛治民而除其虐
 集說曰書曰克寛克仁又言代虐以寛
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菑此皆有功烈於民
者也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邱陵民所
取財用也非此族也不在祀典
 疏曰日月星辰民所瞻仰者釋上文燔柴於泰壇至
 祭水旱之等不言天地者舉日月則天地可知四時
 寒暑水旱則日月陰陽之氣故舉日月以包之也非
[020-15a]
 此族也不在祀典合結上事也族類也若非自厲山
 以下及日月星辰之等無益於民者悉不得預於祀
 典
  祭義第二十四
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
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霜露旣降君子履之必
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春雨露旣濡君子履之必
有怵惕之心如將見之樂以迎來哀以送往故禘有樂
[020-15b]
而嘗無樂
 註曰合於天道因四時之變化孝子感時念親則以
 此祭之也春禘者夏殷禮也周以禘爲殷祭更名春
 祭曰祠非其寒之謂謂悽愴及怵惕皆爲感時念親
 也霜露既降禮説在秋此無秋字蓋脱爾迎來而樂
 樂親之將來也送去而哀哀其享否不可知也小言之則
 為一祭之間孝子不知鬼神之期推而廣之放其去來於
 陰陽 䟽曰王制春曰礿此云春禘為夏殷禮者以郊
[020-16a]
 特牲註禘當爲礿則此春禘亦當爲礿周禮四時之
 祭皆有樂殷則烝嘗之祭亦有樂故那詩云庸鼓有
 斁萬舞有奕下云顧予烝嘗則殷秋冬亦有樂者
 方氏曰霜露言非其寒則雨露爲非其溫之謂矣雨
 露言如將見之則霜露爲如將失之矣
致齊於内散齊於外齊之日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
志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齊三日乃見其所爲齊者
 註曰致齊思此五者也散齊七日不御不樂不弔耳
[020-16b]
 見所爲齊者思之熟也 疏曰先思其粗漸思其精
 故居處在前樂嗜居後 熊氏曰致者以百物皆備
 而心極靜專也此時則就齊所居於正寢之内散者
 以百物粗具而心尚有雜也此時不就齊所散處中
 門外
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見乎其位周還出戸肅然必有
聞乎其容聲出戸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歎息之聲
 集說曰入室入廟室也謂初入室陰厭時僾然彷彿
[020-17a]
 之貌見乎其位如見親之在神位也周旋出户謂薦
 俎酌獻之時行步周旋之間或自戸内而出也肅然
 儆惕之貌容聲舉動容止之聲也出戸而聽謂無尸
 者薦畢閤戸則有出戸而聽之頃也愾然太息之聲
 也
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聲不絶乎耳心志嗜欲
不忘乎心致愛則存致慤則著著存不忘乎心夫安得
不敬乎君子生則敬養死則敬享思終身弗辱也
[020-17b]
 坡謂此節兼生死而言之色不忘三者養如是享亦
 如是極其愛則三者存於心故生則養志享則齊思
 極其誠則三者著於外故生則忠養享則如見内外
 始終如一雖不敬得乎甚言其敬也君子以下三句
 則言當法先王也思終身勿辱猶曾子吾知免夫之
 意
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忌日不用非不祥也言
夫日志有所至而不敢盡其私也
[020-18a]
 集說曰忌日親之死日也不用不以此日爲他事也
 非不祥言非以死爲不祥而避之也夫日猶此日也
 志有所至者此心極於念親也不敢盡其私言不敢
 盡心於已之私事也 坡謂此承敬享而言專舉忌
 日者著其最傷心也
惟聖人爲能饗帝孝子爲能饗親饗者鄉也鄉之然後
能饗焉是故孝子臨尸而不怍君牽牲夫人奠盎君獻
尸夫人薦豆卿大夫相君命婦相夫人齊齊乎其敬也
[020-18b]
愉愉乎其忠也勿勿諸其欲其饗之也
 註曰饗帝饗親謂祭之能使之饗也色不和曰怍勿
 勿猶勉勉也慤愛之貌 疏曰此一節明孝子祭祀
 欲親歆饗之意饗者鄉也言神之所以饗者由孝子
 之所歸鄉也君牽牲夫人奠盎者正祭牽牲時夫人
 設奠盎之尊至君親制祭夫人酌盎齊以獻尸也君
 獻尸夫人薦豆者繹祭先獻後薦有司徹云儐尸主
 人獻尸主婦自東房薦韭菹醢是齊齊整齊之貌愉
[020-19a]
 愉和悦之貌忠謂忠心 熊氏曰自君牽牲至勿勿
 諸句皆臨尸不怍之事
文王之祭也事死者如事生思死者如不欲生忌日必
哀稱諱如見親祀之忠也如見親之所愛如欲色然其
文王與詩云明發不寐有懷二人文王之詩也祭之明
日明發不寐饗而致之又從而思之祭之日樂與哀半
饗之必樂已至必哀
 集說曰如不欲生似欲隨之死也宗廟之禮上不諱
[020-19b]
 下故有稱諱之時如祭髙祖則不諱曾祖以下也如
 欲色然言其想像親平生所愛之物如見親有欲之
 之色也詩小雅小宛之篇明發自夜至光明開發之
 時也詩本謂宣王永懷文王武王之功烈此借以喻
 文王念父母之勤耳文王之詩言此詩足以咏文王
 也文王於祭之明日不能安寢明發而不成寐以爲
 昨既享而致其來今日去矣所以又從而思念之不
 置此與詩實相合也饗之必樂迎其來也已至而禮
[020-20a]
 畢則往矣故哀也
仲尼嘗奉薦而進其親也慤其行也趨趨以數已祭子
贛問曰子之言祭濟濟漆漆然今子之祭無濟濟漆漆
何也子曰濟濟者容也遠也漆漆者容也自反也容以
遠若容以自反也夫何神明之及交夫何濟濟漆漆之
有乎反饋樂成薦其薦俎序其禮樂備其百官君子致
其濟濟漆漆夫何慌惚之有乎夫言豈一端而已夫各
有所當也
[020-20b]
 集說曰嘗秋祭也奉薦而進進於尸也親身自執事
 也慤專謹貌趨趨讀爲促促行步迫狹也數舉足頻
 也皆不事威儀之貌子貢待祭畢以夫子所嘗言者
 爲問蓋怪其今所行與昔所言異也夫子言濟濟者
 衆盛之容也逺也言非所以接親親也漆漆者專致
 之容也自反猶言自修整也若及也容之疏逺及容
 之自反者夫何能交及於神明乎我之自祭何可有
 濟濟漆漆乎言以誠慤爲貴也若言天子諸侯之祭
[020-21a]
 尸初在室後出在堂更反入而設饋作樂既成主人
 薦其饋食之豆與牲體之俎進饋之前與神明而交
 貴其誠既進饋之後人事之盛故序禮樂備百官獻
 酬往復凡助祭之君子各以威儀相尚而致其濟濟
 漆漆之容當此之際何能有思念恍惚交神之心乎
 各有所當言各有所主謂濟濟漆漆乃宗廟中賓客
 之容非主人之容也主人之事親宜慤而趨數也
 坡謂文王仲尼二節舉聖人以爲饗親之法也
[020-21b]
孝子將祭慮事不可以不豫比時具物不可以不備虛
中以治之宮室既修牆屋既設百物既備夫婦齊戒沐
浴盛服奉承而進之洞洞乎屬屬乎如弗勝如將失之
其孝敬之心至也與薦其薦俎序其禮樂備其百官奉
承而進之於是諭其志意以其慌惚以與神明交庶或
饗之孝子之志也
 註曰比時猶先時也虛中言不兼念餘事修設謂除
 及黝堊 疏曰諭其志意使祝官啟告鬼神曉諭鬼
[020-22a]
 神以志意慌惚言想見其親彷彿而來也 集說曰
 兩言奉承而進之上謂主人下謂助祭者 坡謂此
 該祭之始終以教孝子之祭也
孝子之祭也盡其慤而慤焉盡其信而信焉盡其敬而
敬焉盡其禮而不過失焉進退必敬如親聽命則或使
之也
 坡謂盡慤者慮事而豫可謂專謹矣盡信者具物而
 備可謂竭誠矣洞洞屬屬可謂盡敬矣薦其薦俎三
[020-22b]
 者可謂盡禮矣此因上節而申贊之以推本其孝敬
 之心莫或使之而若或使之蓋精誠之極也鬼神之
 情也
孝子之祭可知也其立之也敬以詘其進之也敬以愉
其薦之也敬以欲退而立如將受命已徹而退敬齊之
色不絶於面孝子之祭也立而不詘固也進而不愉疏
也薦而不欲不愛也退立而不如受命敖也已徹而退
無敬齊之色而忘本也如是而祭失之矣
[020-23a]
 註曰詘充詘形容喜貌也愉顔色和貌也固猶質陋
 也 方氏曰孝子之祭可知者言觀其祭可以知其
 心也立之者方待事而立也進之者既從事而進也
 薦之者奉物而薦也退而立者進而復退也已徹而
 退者既薦而後徹也蓋退而立則少退而立已徹而
 退則於是乎退焉此其所以異也欲冀其享也 坡
 謂此節承上進退必敬而極言之末云失之矣則上
 所云或使之者必得之矣
[020-23b]
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
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如執玉如奉盈洞洞屬屬然如弗
勝如將失之嚴威儼恪非所以事親也成人之道也
 註曰成人既冠者然則孝子不失其孺子之心也
 疏曰非所以事親事親當和順卑柔也 集說曰和
 氣愉色婉容皆愛心之所發如執玉如奉盈如弗勝
 如將失之皆敬心之所存愛敬兼至乃孝子之道故
 嚴威儼恪使人望而畏之是成人之道非孝子之道
[020-24a]
 也 坡謂此推言死之敬享由於生之敬養也程子
 曰交神明之意當在事生之後則可以盡孝愛而得
 其享可謂括此篇之精藴知鬼神之情狀矣
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貴有德貴貴貴老敬長慈幼
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貴有德何爲也爲其近
於道也貴貴爲其近於君也貴老爲其近於親也敬長
爲其近於兄也慈幼爲其近於子也是故至孝近乎王
至弟近乎霸至孝近乎王雖天子必有父至弟近乎霸
[020-24b]
雖諸侯必有兄先王之教因而弗改所以領天下國家

 應氏曰孝以事親而廣其愛極其至則王者以德行
 仁之心也弟以從兄而順其序極其至則霸者以禮
 明義之舉也孝弟之根本立乎一家王霸之功業周
 乎天下雖未能盡王霸之能事而亦近之矣天子至
 尊内雖致睦於兄弟而族人不敢以長幼齒之故所
 尊者唯父而諸侯特言有兄道渾全無迹德純實有
[020-25a]
 方蓋以人行道而有得於身也故曰近之矣 熊氏
 曰自近於子以上推先王行五者之故下文則言孝
 弟爲重也因而弗改因乎孝弟而弗改也
子曰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教
以慈睦而民貴有親教以敬長而民貴用命孝以事親
順以聽命錯諸天下無所不行
 集說曰此言愛敬二道爲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君
 自愛其親以教民睦則民皆貴於有親君自敬其長
[020-25b]
 以教民順則民皆貴於用上命愛敬盡於事親事長
 而德教加於百姓舉而措之而已 坡謂自先王之
 所以治至此二節推言孝弟爲治之本上無所承亦
 非起下疏云記者雜錄以事類相接爲次非相因之
 辭是也
郊之祭也喪者不敢哭凶服者不敢入國門敬之至也
 註曰祭者吉禮不欲聞見凶人
祭之日君牽牲穆答君卿大夫序從既入廟門麗于碑
[020-26a]
卿大夫袒而毛牛尚耳鸞刀以刲取膟膋乃退爓祭祭
腥而退敬之至也
 集說曰祭之日謂祭宗廟之日也父爲昭子爲穆直
 言穆者文不備穆答君言君牽牲之時子姓對君共
 牽也卿大夫佐幣士奉芻以次序在牲之後故云序
 從也麗牲之碑在廟之中庭麗猶繫也謂以牽牲之
 紖繋於碑之孔也袒衣示有事也將殺牲則先取耳
 旁毛以薦神毛以告全耳以主聽欲神聽之也以耳
[020-26b]
 毛爲上故云尚耳也膟血也膋腸間脂也血以供薦
 而膋以供炙肝及焫蕭也乃退謂薦毛血膟膋畢而
 暫退也祭有三節此一節竟故退爓祭祭湯中所爓
 之肉也祭腥祭生肉也爓腥之祭並當朝踐之節禮
 終而退此皆敬心之極至也
郊之祭大報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闇殷人祭
其陽周人致日以朝及闇
 註曰主日者以其光明天之神可見者莫著焉闇昏
[020-27a]
 時也陽謂日中時也朝日出時也以朝及闇謂終日
 有事 疏曰天無形體懸象著明不過日月故以日
 爲百神之主配之以月自日以下皆祭特言月者但
 月爲重以對日耳蓋天帝獨爲壇其日月及天神等
 共爲一壇故日得爲衆神之主也 方氏曰祭日謂
 祭之日也
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於東祭
月於西以别外内以端其位日出於東月生於西陰陽
[020-27b]
長短終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
 疏曰此經據春分朝日秋分夕月 方氏曰壇髙而
 顯坎深而隱一顯一隱所以别陰陽之幽明一髙一
 深所以制陰陽之上下東動而出西靜而入出則在
 外入則反内故東西所以別陰陽之外内東爲陽中
 西爲陰中中則得位故東西所以端陰陽之位别幽
 明之道然後能制上下之分别外内之所然後能端
 陰陽之位言之序如此且壇坎者人爲之形東西者
[020-28a]
 天然之方出於人爲故言制出於天然也故言以端
 其位而已日出於東言其象出於天池之東也月生
 於西言其明生於輪郭之西也此又復明祭日月於
 東西之意也 熊氏曰月秉陰而明於夜日秉陽而
 明於晝有時晝長夜短有時夜長晝短是隂陽互有
 長短也此長短終而復始巡環無端故氣行不乖以
 致天下百物皆化而和矣
天下之禮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義也致讓
[020-28b]
也致反始以厚其本也致鬼神以尊上也致物用以立
民紀也致義則上下不悖逆矣致讓以去爭也合此五
者以治天下之禮也雖有奇邪而不治者則微矣
 註曰因祭之義汎説禮也 疏曰和謂百姓和諧用
 謂財用豐足義謂㫁割得宜致物用以立民紀者民
 豐於物用則知榮辱禮節故可以立人紀也奇謂奇
 異邪謂邪惡皆據異行之人言用此五事爲治假令
 有異行不從治者亦當少也 熊氏曰致推極也萬
[020-29a]
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報天尊祖是致反始之禮也有
 此禮則人皆知本之當厚矣齊明盛服以祭之制爲
 之極以尊之是致鬼神之禮也有此禮則人皆知鬼
 神之當尊矣
宰我曰吾聞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謂子曰氣也者神之
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與神教之至也
 註曰氣謂呼吸出入者也耳目之聰明爲魄 疏曰
 自此以至先王先公敬之至也明夫子答宰我以鬼
[020-29b]
 神魂魄祭祀之禮又廣明天子諸侯耕籍及公桑之
 事呼吸出入此氣之體無性識也但有氣則有識無
 氣則無識則識從氣生是生存之氣者神之盛極也
 人之精靈謂之神魄體也若無耳目形體不得有聰
 明是形魄者鬼之盛極也 朱子曰鬼者陰之靈也
 神者陽之靈也 方氏曰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
 故必合鬼與神然後足以爲教之至中庸曰使天下
 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此皆教之至也
[020-30a]
衆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爲野土
其氣發揚於上爲昭明焄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神之
著也
 註曰隂讀爲依廕之廕 疏曰鬼歸也此歸土之形
 故謂之鬼也骨肉斃於下二句覆説歸土之義也人
 生時形與氣合共爲生死則形與氣分其氣之精魂
 發揚升上爲神靈光明也 朱子曰昭明乃光景之
 屬焄蒿氣之感觸人者悽愴如漢書所謂神君至其
[020-30b]
 風肅然之意又曰焄蒿是鬼神精氣交感處
因物之精制爲之極明命鬼神以爲黔首則百衆以畏
萬民以服
 疏曰案史記秦命民曰黔首此記作在周末秦初故
 稱黔首此孔子言非當秦世以爲黔首錄記之人在
 後變改之耳 集說曰因其精靈之不可揜者制爲
 尊極之稱而顯然命之曰鬼神以爲天下之法則故
 民知所畏而無敢慢知所服而無敢違
[020-31a]
聖人以是爲未足也築爲宮室設爲宗祧以别親疎遠
邇教民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衆之服自此故聽
且速也
 熊氏曰明命鬼神聖人以爲未盡教之道也故築宮
 室設宗祧以别親疎之情逺近之世教民反古復始
 古猶昔也以子孫視祖考則祖考爲古昔子孫之氣
 魄皆祖考之所傳則祖考乃其始也凡此古始正吾
 身所由以生者教民如此直從身之原本提撕警覺
[020-31b]
 至親至切民心悦服由此也既悦服則聽從之且甚
 速也
二端旣立報以二禮建設朝事燔燎羶薌見以蕭光以
報氣也此教衆反始也薦黍稷羞肝肺首心見間以俠
甒加以鬱鬯以報魄也教民相愛上下用情禮之至也
 註曰二端旣立謂氣也魄也更有尊名云鬼神也二
 禮謂朝事與薦黍稷也朝事謂薦血腥時也薦黍稷
 所謂饋食也見及見間皆當爲覸字之誤也燔燎羶
[020-32a]
 薌覸以蕭光取牲祭脂也光猶氣也有虞氏祭首夏
 后氏祭心殷祭肝周祭肺覸以俠甒謂雜之兩甒醴
 酒也報氣以氣報魄以實各首其類 疏曰朝事謂
 早朝祭事燔燎謂取膟膋燎於罏炭覸謂雜也謂燔
 膟膋兼爇蕭蒿是雜以蕭氣羞肝肺首心者四代雖
 異物皆於薦黍稷之時兼此物祭也見間以俠甒者
 言祭黍稷之時雜以兩甒醴酒加以鬱鬯者言非但
 薦熟是報魄即祭初所以加鬱鬯亦是報魄也以魄
[020-32b]
 在地下鬱鬯灌地雖是祭初亦是報魄不當薦熟之
 時故云加也教民相愛上下用情者饋熟之時皆以
 飲食實味徧於燕飲上恩逮下下受上賜也 熊氏
 曰報氣以教衆反始報魄以教民相愛幽明交通非
 禮之至乎
君子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發其情
竭力從事以報其親不敢弗盡也是故昔者天子爲籍
千畝冕而朱紘躬秉耒諸侯爲藉百畝冕而青紘躬秉
[020-33a]
耒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以爲醴酪齊盛於是乎取
之敬之至也
 集說曰藉藉田也紘冠冕之繋所以爲固也先古先
 祖也於是乎取之言皆於此藉田中取之也
古者天子諸侯必有養獸之官及嵗時齊戒沐浴而躬
朝之犠牷祭牲必於是取之敬之至也君召牛納而視
之擇其毛而卜之吉然後養之君皮弁素積朔月月半
君巡牲所以致力孝之至也
[020-33b]
 集說曰色純曰犠體完曰牷牛羊豕曰牲周禮牧人
 掌牧六牲牛馬羊豕犬雞也然後養之謂在滌三月
 也 方氏曰召之則未卜故曰牛巡之則卜之矣故
 曰牲先王父天母地則以子道自處推而及於山川
 社稷亦由是也故事鬼神皆稱孝焉論語曰致孝乎
 鬼神 熊氏曰躬朝獸官躬朝也設官養之而備其
 用故曰敬之至也君以視朝之服而巡之所以致其
 力也
[020-34a]
古者天子諸侯必有公桑蠶室近川而爲之築宮仞有
三尺棘牆而外閉之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積卜三宮
之夫人世婦之吉者使入蠶于蠶室奉種浴于川桑于
公桑風戾以食之
 集說曰公桑公家之桑也蠶室養蠶之室也近川便
 於浴種也棘牆置棘於牆上也外閉戸扇在外而閉
 則向内也大昕之朝季春朔之旦也三宮在天子則
 謂三夫人在諸侯之夫人則立三宮半后之六宮也
[020-34b]
 奉種浴于川者言蠶將生之時而又浴之初於仲春
 已浴之至此更浴之桑采桑也戾乾也蠶惡濕故葉
 乾乃以食也 方氏曰戾至也風至則乾矣
歲旣單矣世婦卒蠶奉繭以示於君遂獻繭於夫人夫
人曰此所以爲君服與遂副褘而受之因少牢以禮之
古之獻繭者其率用此與
 集說曰單盡也副之爲言覆也婦人首飾所以覆首
 者褘褘衣也禮之禮待獻繭之婦人也 方氏曰三
[020-35a]
 月之盡非嵗單之時然蠶成之時也自去嵗蠶成之
 後迄今嵗蠶成之時朞歳矣故謂之嵗單若孟夏稱
 麥秋者亦此之意
及良日夫人繅三盆手遂布于三宮夫人世婦之吉者
使繅遂朱綠之元黄之以爲黼黻文章服旣成君服以
祀先王先公敬之至也
 集說曰良日吉日也繅繹繭爲絲三盆手者置繭於
 盆中而以手三次淹之每淹則以手振出其緒故云
[020-35b]
 三盆手也 方氏曰夫人之繅止於三盆猶天子之
 耕止於三推
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
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久
則天天則神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致樂以治
心者也致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心中斯須不
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慢
易之心入之矣故樂也者動于内者也禮也者動于外
[020-36a]
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内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不
與爭也望其容貌而衆不生慢易焉故德煇動乎内而
民莫不承聽理發乎外而衆莫不承順故曰致禮樂之
道而天下塞焉舉而措之無難矣樂也者動于内者也
禮也者動于外者也故禮主其減樂主其盈禮減而進
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禮減而不進則銷樂盈
而不反則放故禮有報而樂有反禮得其報則樂樂得
其反則安禮之報樂之反其義一也
[020-36b]
 集說曰説見樂記
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公明儀
問于曾子曰夫子可以爲孝乎曾子曰是何言與是何
言與君子之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于道參直養
者也安能爲孝乎
 註曰公明儀曾子弟子 疏曰尊親嚴父配天也先
 意謂父母將欲發意孝子則預知其意而爲之承志
 謂父母已有志已當奉承而行之諭父母於道者或
[020-37a]
 在父母意先或在父母意後皆曉諭父母將歸於正
 道也 熊氏曰諭開説曉譬也此亦是以善及親而
 不辱其親之事故君子難之 坡謂自此至樂正子
 春節明孝
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
乎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涖官不敬非孝
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陳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烖及
于親敢不敬乎
[020-37b]
 集說曰承上文弗辱而言此五者皆足以辱親故曰
 烖及於親
亨孰羶薌嘗而薦之非孝也養也
 熊氏曰此言能養之孝也
君子之所謂孝也者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所
謂孝也已衆之本教曰孝其行曰養養可能也敬爲難
敬可能也安爲難安可能也卒爲難父母旣沒慎行其
身不遺父母惡名可謂能終矣仁者仁此者也禮者履
[020-38a]
此者也義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
樂自順此生刑自反此作
 集說曰願猶羨也然猶而也衆之本教曰孝言孝爲
 教衆之本也其行曰養行猶用也言用之於奉養之
 間也敬即上敢不敬乎之敬也安爲難者謂非勉强
 矯拂之敬也卒爲難者謂不特終父母之身孝子亦
 自終其身也能終即說上文卒字仁者仁此者也以
 下凡七此字皆指孝而言也
[020-38b]
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諸
後世而無朝夕推而放諸東海而凖推而放諸西海而
凖推而放諸南海而凖推而放諸北海而凖詩云自西
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
 疏曰施諸後世而無朝夕者謂施此孝道於後世而
 無一朝一夕之不行也 方氏曰置者直而立之溥
 者敷而散之施言其出無窮推言其進不已放與孟
 子放乎四海之放同凖言人以是爲凖 熊氏曰此
[020-39a]
 言孝道之大而爲天下古今所共由也
曾子曰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夫子曰斷一樹
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
 集說曰上言仁者仁此者也此二者亦爲惡其不仁
 故言非孝曽子又引夫子之言以爲證 坡謂上言
 塞天地横四海此以謹小慎微之事言之則仁人事
 天孝子事親由不忍以達於所忍由不爲以達於所
 爲處處察識而擴充之愈密則愈塞愈斂則愈横而
[020-39b]
 日用間無别用力處矣真聖賢之言也
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勞大孝不匱思慈愛忘勞可
謂用力矣尊仁安義可謂用勞矣博施備物可謂不匱
矣父母愛之喜而弗忘父母惡之懼而無怨父母有過
諫而不逆父母旣沒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此之謂禮

 註曰必求仁者之粟喻貧困猶不取惡人物以事亡
 親 集說曰庶人思父母之慈愛而忘己躬耕之勞
[020-40a]
 可謂用力矣此其下能養之事也諸侯卿大夫士尊
 重於仁安行於義功勞足以及物可謂用勞矣此其
 次弗辱之事也匱乏也博施謂德教加於百姓刑于
 四海也備物謂四海之内各以其職來助祭可謂不
 匱矣此即大孝尊親之事也 熊氏曰自父母愛之
 以下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皆當如此
樂正子春下堂而傷其足數月不出猶有憂色門弟子
曰夫子之足瘳矣數月不出猶有憂色何也樂正子春
[020-40b]
曰善如爾之問也善如爾之問也吾聞諸曾子曾子聞
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養無人爲大父母全而生
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
矣故君子頃步而弗敢忘孝也今予忘孝之道予是以
有憂色也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
母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徑舟而不㳺不
敢以先父母之遺體行殆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
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不辱其身不羞其親可
[020-41a]
謂孝矣
 集說曰無人爲大言無如人最爲大蓋天地之性人
 爲貴也道正路也徑捷出邪徑也游徒渉也惡言不
 出於口不以惡言加人也忿言不反於身則人自不
 以忿言復我也如此則不辱身不羞親矣 熊氏曰
 不虧其體能踐形也不辱其身能盡性也頃一舉足
 也步再舉足也自壹舉足至遺體行殆不虧體也自
 壹出言至不羞其親不辱身也形性俱全所以謂孝
[020-41b]
昔者有虞氏貴德而尚齒夏后氏貴爵而尚齒殷人貴
富而尚齒周人貴親而尚齒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
未有遺年者年之貴乎天下久矣次乎事親也
 疏曰貴德而尚齒者於德之中年髙者在前是德中
 尚齒餘倣此 劉氏曰大舜貴以德化民有天下如
 不與而民化之幾於不知爵之爲貴矣故禹承之以
 爵爲貴而使民知貴貴之道也然貴爵之弊其終也
 在上者過於亢而澤不及下故湯承之以務富其民
[020-42a]
 爲貴然富民之弊終也民各私其財而不知親親之
 道故武王承之以親親爲貴所謂周之宗盟異姓爲
 後是也四代之治隨時救弊所貴雖不同而尚齒則
 同也未有遺年齒而不尚者齒居天下之達尊久矣
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故尊髙年次於事親也 坡謂
 此節至弗敢犯也明弟
是故朝廷同爵則尚齒七十杖於朝君問則席八十不
俟朝君問則就之而弟達乎朝廷矣
[020-42b]
 集說曰古者視朝之禮君臣皆立七十杖於朝據杖
 而立也君問則席謂君若有問則爲之布席於堂而
 使之坐也不俟朝謂見君而揖之即退不待朝事畢
 也就之即其家也
行肩而不併不錯則隨見老者則車徒辟斑白者不以
其任行乎道路而弟達乎道路矣
 集說曰此言少者與長者同行之禮倂並也肩而不
 併謂少者不可以肩齊並長者之肩當差退在後也
[020-43a]
 不錯則隨謂此長者若是兄之輩則爲雁行之差錯
 稍偏而後之若是父之輩則直隨從其後矣車徒辟
 言或乘車或徒行皆當避之也任所負戴之物也不
 以任行道路即孟子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
居鄉以齒而老窮不遺强不犯弱衆不暴寡而弟達乎
州巷矣
 註曰一鄉者五州巷猶閭也 熊氏曰老衰憊者窮
 鰥寡者不遺與之齒讓也弱言其力寡言其數皆謂
[020-43b]
 長者不犯不暴亦尚齒意
古之道五十不爲甸徒頒禽隆諸長者而弟達乎獀狩

 集說曰四井爲邑四邑爲邱四邱爲甸君田獵則起
 其民爲卒徒故曰甸徒五十始衰故不供此役也頒
 猶分也隆猶多也田畢分禽則長者受賜多於少者
 春獵爲獀冬獵爲狩舉此則夏秋可知
軍旅什伍同爵則尚齒而弟達乎軍旅矣
[020-44a]
 註曰什伍士卒部曲也 疏曰五人爲伍二伍爲什
 士謂甲士卒謂步卒在軍旅之中時主帥部領團曲
 而聚故云部曲 坡謂城濮之戰晉侯觀師曰少長
 有禮杜注云少在前長在後軍禮也此尚齒似優老
 之意非先後之位也
孝弟發諸朝廷行乎道路至乎州巷放乎獀狩修乎軍
旅衆以義死之而弗敢犯也
 疏曰在上諸文但云弟此兼言孝者以孝故能弟弟
[020-44b]
 則孝之次也衆以義死之言行孝弟雖死不捨不敢
 犯此孝弟而不行也 熊氏曰朝廷政之所出故言
 發道路人之所由故言行州巷委曲偏辟之所故言
 至獀狩郊野閒曠之地故言放軍旅用武文事易廢
 故言修
祀乎明堂所以教諸侯之孝也食三老五更於大學所
以教諸侯之弟也祀先賢於西學所以教諸侯之德也
耕藉所以教諸侯之養也朝覲所以教諸侯之臣也五
[020-45a]
者天下之大教也
 註曰祀乎明堂宗祀文王西學周小學也先賢有道
 德王所使教國子者 方氏曰先賢則樂祖是也西
 學則瞽宗是也樂祖有道德者故曰教諸侯之德耕
 藉所以祀神致養之道故曰教諸侯之養朝覲所以
 尊天子故曰教諸侯之臣樂記先朝覲而後耕藉者
 武王初有天下君臣之分辨之不可不早也 坡謂
 殷大學曰瞽宗在西郊周立其學似仍其處亦在西
[020-45b]
 郊儀禮鄉射賈疏言之爲悉此疏言瞽宗在國不與
 賈同案大司樂云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則以
 爲樂祖祭於瞽宗此註言祀有道德者而以西學爲
 虞庠與司樂文異方氏之解似得之然瞽宗在西郊
 國中二疏不同當更考故並存焉
食三老五更於大學天子袒而割牲執醬而饋執爵而
酳冕而總干所以教諸侯之弟也是故鄉里有齒而老
窮不遺强不犯弱衆不暴寡此由大學來者也
[020-46a]
 集說曰袒而割牲者袒衣而割制牲體爲俎實也饋
 進食也酳食畢而以酒虛口也總干總持干盾立於
 舞位以樂侑食也鄉里有齒人皆知長少之序也由
 大學來者言由大學養老之化而來故致此也
天子設四學當入學而大子齒
 集說曰四學虞夏殷周四代之學也大子齒謂大子
 與同學者序長幼之位不以貴加人也 坡謂上言
 君此又足言大子
[020-46b]
天子巡守諸侯待於竟天子先見百年者八十九十者
東行西行者弗敢過西行東行者弗敢過欲言政者君
就之可也
 熊氏曰或此老者在東必東行乃得見而天子適在
 西行者或此老者在西必西行乃得見而天子適在
 東行者不敢謂其勢不相值必謁而見之不敢徑過
 也 坡謂上言在朝廷此又足言巡守
壹命齒於鄉里再命齒於族三命不齒族有七十者弗敢
[020-47a]
先七十者不有大故不入朝若有大故而入君必與之
揖讓而后及爵者
 熊氏曰言鄉飲之席一命之爵但與鄉里之人序齒
 非鄉里者不然再命之爵但與族人序齒非其族者
 不然三命之貴則别席於賓席之東雖族人亦不得
 與之序齒此貴貴之義也然而不廢長長之情如入
 門時族有七十者在則三命者又後之而不敢先蓋
 七十之人非商確大政不入朝若有大故而入朝君
[020-47b]
 必與之揖而後及有爵之人待之何其隆也 坡謂
 此七十亦指一命再命致仕在家者若庶人之老無
 緣有入朝之事也上言朝廷同爵則尚齒此又言爵
 雖不同而亦尚齒以足之
天子有善讓德於天諸侯有善歸諸天子卿大夫有善
薦於諸侯士庶人有善本諸父母存諸長老祿爵慶賞
成諸宗廟所以示順也
 集說曰成諸宗廟言於宗廟中命之也詳在祭統十
[020-48a]
 倫章 熊氏曰長老所師者士庶人有善内則本之
 於父母外則存之於師也
昔者聖人建陰陽天地之情立以爲易易抱龜南面天
子卷冕北面雖有明知之心必進㫁其志焉示不敢專
以尊天也善則稱人過則稱已教不伐以尊賢也
 註曰立以爲易謂作易易抱龜易官名 疏曰進㫁
 其志者進於龜之前令㫁決已所有爲之志也 劉
 氏曰易代天地鬼神以吉凶告天子故南面如祭祀
[020-48b]
 之尸代神之尊也天子北面問卜以㫁其志蓋尊天
 事神之禮也 坡謂南面北面是天子卜筮禮儀禮
 是士禮且儀禮卜筮西面而筮幽宅則北面指中封
 亦隨事異耳石梁王氏專好妄詆自祀乎明堂至此
 合明孝弟之道然細分之則自次節食三老五更至
 而後及爵者是申明弟自天子有善至以尊賢也是
 申明孝
孝子將祭祀必有齊莊之心以慮事以具服物以修宮
[020-49a]
室以治百事及祭之日顏色必温行必恐如懼不及愛
然其奠之也容貌必温身必詘如語焉而未之然宿者
皆出其立卑靜以正如將弗見然及祭之後陶陶遂遂
如將復入然是故慤善不違身耳目不違心思慮不違
親結諸心形諸色而術省之孝子之志也
 方氏曰於其來也如懼不及愛然及既來也又如語
 而未之然於其徃也如將弗見然及既徃也又如將
 復入然則是孝子之思其親無物足以慊其心無時
[020-49b]
 可以絶其念如懼不及愛然即前經所謂致愛則存
 是矣如語焉而未之然即所謂如親聽命是矣如將
 弗見然即所謂如將失之是矣如將復入然即所謂
 又從而思之是矣愛者愛其親也懼不及愛者懼愛
 親之心有所未至也語者親之語也語而未之然註
 云如有所以語親而未見答也宿者皆出謂所宿助
 祭之賓祭事已畢而出也陶陶言思親之心存乎内
 遂遂言思親之心達乎外祭後猶如此者以其如將
[020-50a]
 復入故也 熊氏曰慤善謹厚之儀不違於身耳聞
 目見之際專一不他故不違於心思慮念想之及不
 違於親蓋以愛敬結諸心故誠敬形諸色而每事循
 省不敢忽也此孝子愛親之志意也
建國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廟
 方氏曰王氏謂右陰也地道所尊故右社稷左陽也
 人道之所鄉故左宗廟位宗廟於人道所鄉亦不死
 其親之意 坡謂此二句周禮春官少宗伯之文也
[020-50b]
 以此例之皆記者展轉相因采格言典法廣明其義
 可因其事類相接爲次不可以全篇一意相因求之
 
 
 
 
 
 禮記述註卷二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