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a0136 大易通解-清-魏荔彤 (master)


[006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大易通解卷六
           江常鎮道魏荔彤撰
震下/乾上
无妄无妄大畜二卦相綜而成俱四陽二隂之卦陽多隂
 少何根乎隂少用隂其體則隂也根於坤耳此二卦
 根於坤而繼乎需訟朱子獨有㑹於卦變則愚繼卦
 之説紫陽亦先啟之矣本義言卦變謂无妄自訟来
[006-1b]
 初隂上居於二二陽下居於初剛自外来而為主於
 内也二爻之陽在訟為主爻變无妄又以初六為主
 爻俱在内卦所以彖傳言剛自二外来居於初兩爻
 俱為主於内卦焉繼訟用陽爻以主卦甚明矣所以
 繼訟之義則訟之無情者不得盡其辭由於大畏民
 志而民志之大畏由於聴訟者之无妄也又非强其
 畏也天下雷行物與无妄民之志原自无妄知誘物
 化風移俗染失其无妄詐偽日生訟之原本也為上
[006-2a]
 者以无妄之體致无妄之用以一心之誠通天下之
 志訟之無也合上下彼此而反乎无妄之本然者也
无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
 卦辭元亨利貞同於乾以乾元為亨无妄則自利於
 貞少有妄則利在乎貞為占者明之使自審焉匪正
 則有眚矣何利往乎蓋无妄者天之命也人之性也
 率性之謂道而不可須臾離者也君子戒慎於所不
 睹恐懼於所不聞求全其无妄而已匪正有眚所往
[006-2b]
 皆不利所謂可離則非道矣○无妄立體元亨致用
 利貞又是由用以返於體匪正有眚不利攸往便是
 無體無用反復看倍明
彖曰无妄剛自外来而為主于内動而健剛中而應大
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
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
 彖傳明卦名義曰无妄之剛自外来而為主于内主
 乎陽也訟之二爻在險中所以濟險使無訟也来主
[006-3a]
 於初為震之初陽即乾之元也又本卦之主爻也故
 首標出以示立卦命名之義其徳則取乎動而健唯
 其剛主乎内斯動而無不健矣靜為動之本靜有常
 而動斯無所括也又有外卦之剛中為應所以大亨
 同於乾自以貞正為用也剛為主者體也動為健者
 用也大亨以正合體用而為一也乃本於天命之无
 妄也即乾之元所以統天資始人得之為性為仁而
 毫不渉後起之私者也言剛中而應亦同於訟訟以
[006-3b]
 九二主訟故以外卦之五言剛中謂五為能聴訟之
 大人而二以正應利見也此二卦相繼之定象也而
 義亦因之具矣匪正有眚不利攸往无妄為往固無
 所之而天命不祐豈可行矣乎哉天命即大亨以正
 本乎天命者也合之則祐悖之則不祐天無私命也
 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而已究之在人心分妄與无妄
 天祐不祐亦自主之耳詩云自求多福天命之祐所
 自来也此彖傳言天命以警人心也
[006-4a]
 按彖辭无妄之往與初爻辭有二義彖辭无妄之往
 乃失乎无妄之本體而往焉是離无妄而去之也初
 爻爻辭无妄往吉乃順乎无妄以往也何以不同在
 彖辭言本卦无妄之本體也故不可不守此而他往
 在初爻辭言无妄之用也可以推此无妄無所不往
 也
象曰天下雷行物與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
 象傳又就天之氣化以明天之命天命不可見可見
[006-4b]
 者氣化也猶之復之天心在陽生為復方得見耳雷
 在地中陽復矣盛而雷出地奮帝出乎震天下雷行
 矣於是天下之物無不得天之陽以為體所謂物與
 无妄也此物與无妄者合氣與理而言也氣以成形
 而理亦賦焉動乎天為繼之者善也畀於物為成之
 者性也人得其全物得其偏人得其同聖得其同中
 之異清濁厚薄各以為形各以為質各成其性此所
 謂兼理氣而言无妄之體也故有一物必有一太極
[006-5a]
 即一物一无妄也於此證㑹无妄本乾之元統天資
 始而主以震之長男仁濟萬物震動元陽廣大生意
 焉是震之陽即乾元也先王者率乎性之道修為教
 者也知天之命物各有无妄四時之行者此也百物
 之生者此也於是茂乎對時育乎萬物此聖人致中
 和之極成位育之能所以自全其无妄也所謂盡已
 之性以盡人物之性也本義釋對時育物置茂字於
 不言愚謂對時者四時也四時錯行中庸言之矣八
[006-5b]
 卦相錯易言之矣故知對即錯也四時錯行八卦相
 錯皆言對也對時正與萬物並言如論語所言四時
 百物也自當以茂配育對配萬時配物甚明也何以
 謂之茂乎茂即懋也書曰懋勤言勤也君子自强不
 息聖人至誠無息易言不息以合乎乾之天行健即
 詩言文王之徳之純以合乎天之不已也聖人之勤
 合乎四時之運故曰茂對時也然時之行乃物之生
 之本也茂對時即育萬物之本也育萬物者以物遂
[006-6a]
 其生民復其性為育又以春為發生夏為長養秋為
 各正冬為保和之義為育乎是茂對時即育萬物也
 法天行健自强不已以合乎聖徳之至誠不息則又
 茂對時育萬物之本也先王以一心之無妄上合乎
 天命之无妄下合乎物與之无妄期於合天地人物
 俱全一无妄共㑹一无妄也此象傳之言无妄取象
 於天下雷行氣之所行者皆理之所寓也程傳釋茂/謂如殷薦
 盛行大舉永言之義然愚/疑象傳六字作對句立解
[006-6b]
 或謂余曰无妄大象傳既有程朱之説而子乃有異
 解果然乎否乎余曰余遵經也大象傳凡四字六句
 八字無不以上半言上卦下半言下卦惟上下卦同
 者則渾言之或遞言之否則一句之中有兩意也无
 妄之大象傳乃以茂對時言天育萬物言雷也茂者
 厚也即中庸謂因材而篤篤字之義篤厚乎四時使
 之流行順序者天之氣也先王以徳合天且能使天
 之氣流行順序乎四時者至篤厚而至茂盛則四時
[006-7a]
 之成功固天主之其實聖人主之矣不曰茂四時而
 曰茂對時春與秋對夏與冬對時有流行有對待天
 地之氣化自然有此二者不可執一以流行者言四
 時而謂不可以對待者言四時也不曰厚而曰茂者
 又以發生之氣為四時之元氣茂盛者可見于春者
 也篤厚者不可見于四時者也先王以仁心合乎天
 地𤼵生肇端以仁長五徳猶之天以東方震動之陽
 氣長終嵗之氣也一言茂而篤厚自在其中矣先儒
[006-7b]
 自有見不及者何不遵經而遵註也若以對時育物
 為説則於經文先從後儒所見為損益矣余不敢悖
 經徇註也
 或問余以對時為四時有本乎余曰有蓋本於本經
 説卦傳云八卦相錯也錯之義對也又本於中庸云
 辟如四時之錯行註云錯猶迭也八卦相對而曰錯
 者相對而交錯亦以對待為流行也然則對即錯也
 錯即對也四時言流行對時言對待皆言時而已矣
[006-8a]
 不言四而言對者就天象言也就天象與雷聲分言
 也雷動於下言育萬物已言流行矣則天象之動又
 為主宰此雷動者主宰者氣體也故天動而亦可謂
 之靜對雷動言則靜者為體也既于雷之象育萬物
 者言流行之用不又于天之象茂對時者復言流主
 矣必言對待所以不言四時而言對時一體一用昭
 然分言之奚疑乎且余更有本于聖人之言曰四時
 行百物生乃以四嫓萬以時嫓物則非無本也明矣
[006-8b]
 況對也四也可言則俱可言古人文字多一義數名
 漢人以後則拘泥矣先去宋儒所言必不可易之私
 見方可與言易通不然此書俱可廢也寧止此一字
 之異同乎
初九无妄往吉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
 初九變否之初六在否初變隂為陽為无妄有拔茅
 彚征之吉否而變陽成无妄故可以合三隂而彚征
 得吉同於泰初也
[006-9a]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否乃无妄之主爻根柢乎无妄
 者也故以卦辭无妄繋之往而吉即匪正有眚不利
 攸往之反照也象傳言得志志在心无妄之命於天
 率乎性者也志在於是體立用行以此為往吉不須
 言矣
 初爻无妄之往吉上九何以无妄又不可行乎上九
 无妄之極則至誠之无妄變為因任私意而行有所
 恃而妄行矣故中庸云君子而時中小人則無忌憚
[006-9b]
 亦此象也
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象曰不耕穫未富也
 六二變履之九二在履二以隂變陽為无妄繋以履
 道坦坦幽人貞吉以无妄為履坦坦可知幽人所守
 者以无妄為正道何弗吉乎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履繋以不耕穫不菑畬先難後
 獲之義也如此則利有攸往亦兼履之貞吉為无妄
 之往也有正誼明道之心無計功謀利之見則无妄
[006-10a]
 以為往何弗可往乎象傳言未富也富者隂也變陽
 則志不在富而以立徳為急所謂以義為利不以利
 為利也
六三无妄之災或繋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象曰行
人得牛邑人災也
 六三變同人之九三在同人之三以陽變隂為无妄
 因錯師而言伏戎然升于髙陵因變離而避難也三
 嵗不興无妄則明而不疑故不妄動也
[006-10b]
 在本爻以隂變陽反有无妄之災何也震體變離明
 過則誠意不足於已矣故不見信於人有或繋之牛
 行人得而邑人災之象不誠則亦不明矣兼同人以
 言行人邑人合人已為无妄方為本忠行恕也象傳
 言行人得而邑人災則明亦不足以辨矣不誠之明
 非明也必无妄而明則誠而明也此爻貞悔對看同
 人之三亦有所疑故伏戎然三嵗不興因變无妄而
 察實釋疑也占者得此以誠為明乃能合人已以成
[006-11a]
 无妄耳
 以上内卦三爻震動之體徳初為内卦之主爻且主
 乎一卦乃无妄之本體也无妄則无往不吉矣二亦
 云利有攸往隨初陽而往震隂本隨陽也三變離而
 明反生疑故有此得彼災之舛然果无妄誠至而疑
 釋乃大明耳内卦主初爻二三爻有隨陽不隨陽之
 别故信疑亦不同終歸之隨陽則誠立而无妄矣
九四可貞无咎象曰可貞无咎固有之也
[006-11b]
 九四變益之六四在益四以隂變陽為无妄繋以中
 行告公從者无妄而人已皆孚也利用為依遷國乾
 變巽而進奉乎陽五五為君而利於依乎有益之臣
 也
 在本爻變陽為隂為益變隂則宜於貞而方无咎可
 貞者非以貞為利自然當正也四為初陽正應變隂
 有得應之義故必戒其貞以為應也象傳曰无妄可
 貞固有之也无妄非自外鑠我者我固有之也孟子
[006-12a]
 言性或得於易乎即言貞亦不自外求固有此无妄
 即固有此貞可貞者取懐而自足矣四乾體本无妄
 也變巽而得貞則仍乾體之无妄而已
九五无妄之疾勿藥有喜象曰无妄之藥不可試也
 九五變噬嗑之六五在噬嗑之五以隂變陽為无妄
 繋以噬乾肉得黄金噬嗑用明以為斷也變无妄更
 以誠得明所以能噬得黄金變乾為金也猶必利艱
 貞者五隂爻必无妄乃其所以為艱貞也
[006-12b]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噬嗑无妄陽變隂无妄有疾矣
 勿事於藥以治之也惟復乎无妄而疾自愈有喜矣
 兼噬嗑義五之疾飲食致病也節飲食足以致喜不
 必用藥可知矣象傳以為藥不可試為醫言慎重也
 然能无妄則亦無疾矣何須試藥乎今之以藥為試
 而致疾者觀於此爻能无妄其妄疾之瘳也大半矣
 蓋疾亦未有不自妄而得者知其妄在何事在何念
 以无妄治之焉藥不必試富哉言矣
[006-13a]
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象曰无妄之行窮之災也
 上九變為隨之上六在隨以隂變陽為无妄繋以拘
 係之近五之陽也然有正應使之維於初以成隨如
 亨西山然立誠主敬也蓋隨初綜之即蠱上爻山之
 象也無非以交為隨以隨泰交耳隨初爻之陽得无
 妄之本矣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隨乾體變兑悦渉於私將失其
 无妄矣故以卦辭之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於此戒
[006-13b]
 之戒於終也必終於无妄方為无妄之全體也言其
 行有眚眚由於行行匪正可知又何往乎象傳言窮
 之災无妄何有窮乎窮於妄耳若无妄則終之始之
 愈乆愈通天地之所以為天地至誠之所以為至誠
 皆以此為恒乆而不已也然則无妄之窮而災非妄
 而何甚矣人於无妄全而生之全而歸之終食之間
 無可違造次顛沛必於是為仁之難而至誠無息之
 不易得也
[006-14a]
 以上外卦三爻乾健之體徳四言可貞正與初應以
 无妄相交應也五主外卦變隂有疾然无妄之疾不
 必藥全其无妄而疾愈矣上變兑是无妄而因行得
 妄也故為窮則變變則災所以勵无妄於終也外卦
 乾體何以五上皆無吉辭四變巽无妄之進也可貞
 仍无妄无妄可以攸往變巽何咎變離則明或傷誠
 變兑更有私悦故一一示戒焉然乾體之卦必以五
 在中者主外卦附於初陽初陽動而天下皆應也○
[006-14b]
 无妄之内卦以震初為主无妄之本也二必示以後
 所𫉬三必示以去所疑皆以成无妄之行也且以考
 无妄之心也外卦三爻乾體本无妄而變則妄矣故
 四云可貞五云勿藥上則嚴戒其窮災也蓋无妄雖
 存於一心而天下事物之衆吾生嵗月之長事物相
 擾堅久最難誰能於身心之際人已之交確守此无
 妄而無毫髪變渝者乎唯大人乃能不失其赤子之
 心也唯聖人乃能踐形盡性也此物與无妄克終始
[006-15a]
 者之鮮也
 卦既以天雷成卦而謂之根坤者所象者天命人性
 在天雷之象義則繼善之陽在人性之象義則人性
 之隂也故二卦陽為體命也隂為用性也及以无妄
 象雷動於天則又以性為體矣卦言无妄之本體也
 故主隂而根於坤焉
乾下/艮上
大畜大畜與无妄相綜之卦也二卦俱根於坤用隂貴隂
[006-15b]
 至无妄繼乎訟大畜繼乎需本於卦變朱子已言之
 矣愚又申明无妄繼訟者欲以无妄無訟也大畜繼
 需者需之懿文徳即大畜之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
 徳也俱從朱子之説推原其義也
 大畜繼需朱子謂卦變大畜自需来陽自五爻上居
 上隂自上爻下居五彖傳謂剛上而尚賢也
 蓋需者需於久也飲食宴樂以為需而剛健篤實之
 徳日積矣徳之畜也然畜徳非學古證今無以得大
[006-16a]
 多識前言往行者畜學所以畜徳也需之愈乆畜學
 益多畜徳愈大矣此大畜繼需也根坤者凡言畜皆
 為隂也綜乎无妄者无妄後受之大畜无妄為畜大
 之根基本源而非口耳記誦之末也
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
 象辭無元亨但繋以利貞大畜之元亨在後利貞所
 以為大畜大畜之乆方有元亨故不繋於大畜之始
 也不家食者亦從需之飲食宴樂来不食於家非教
[006-16b]
 人千禄也不食乎私乃所謂不家食也飲食人之大
 欲稍涉於私非大畜用陽為徳之義矣所以需言飲
 食而大畜言不家食大人食其徳小人食其力方謂
 之不私食而吉也迨畜之既大而乆則利涉大川無
 往不利此即元亨也故愚謂大畜之元亨在後也聖
 人繋辭如此亦先其難而後其獲耳
彖曰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徳剛上而尚賢能止
健大正也不家食吉養賢也利涉大川應乎天也
[006-17a]
 彖傳明卦之名義而歸重於徳大畜以山天合成其
 卦乾陽自是天人為徳之本然言大畜則必用隂而
 後畜之大必如艮之止於至善而不遷又如山之積
 卑以為髙而後可謂之大畜其徳也以徳本於乾之
 剛健為主而又加篤實焉即以乾天之剛健加以艮
 山之篤實也艮上一陽山所以成山篤實之所以為
 篤實也然即乾之元寄艮上爻為在艮成艮者也輝
 光亦艮象所謂其道光明也以乾之剛健主乎中以
[006-17b]
 艮之篤實安所止則内誠而明著於外矣所以象艮
 之輝光即乾之所謂精也由純粹而精精則必有光
 凡成形之物皆然徳雖虛而無形闇然日章其光亦
 有不可掩者此大畜之所以畜其徳也然有乾之剛
 健為主則艮之止者非止也崇累以漸髙明光大以
 無止為止也所以畜之愈乆愈大而徳與日俱新日
 最有恒者也日新而不已也以之象大畜之徳非文
 王之緝熙敬止湯之聖敬日躋不足以當之此大畜
[006-18a]
 畜徳所取之象義也其卦變自需来需外卦坎中之
 陽剛上居於上爻所謂剛上也上乎上爻不言上上
 但言上者如賁之分剛上而文柔也如噬嗑之柔得
 中而上行俱以一上字該之從省文也且又取象乎
 上賢上尚也尚乎賢人使之居於五君位之上以止
 其健乃大正之道故彖辭繋以利貞也剛健者君之
 美徳又何尚賢用止健乎易之取義無方無體若武
 人為於大君則健又為陽之惡徳矣徳之為義有美
[006-18b]
 徳亦有惡徳所以言能止健尚賢以止過剛之健也
 非止中正之剛健也方可謂之大正蓋過健亦非正
 也豈獨隂柔之過方為不正乎不家食者以需之飲
 食宴樂用以養賢而不令其家食則為上者之吉也
 非賢之自謂吉也宴樂嘉賓者厚則玉食自奉者薄
 君不私其食亦為不家食豈必野不留良俊傑在位
 而後謂之不家食乎自需而来為大畜凡飲食宴樂
 之日皆日新其徳之時也在需已言非耽佚樂貪口
[006-19a]
 腹矣所以不家食不耑以賢人言必重乎賢君為尚
 賢之本以立言取義也利渉大川傳謂應乎天也以
 乾之剛健為體而以止於至善制用俱主陽用隂此
 地道也即天道也所以謂之應乎天也彖辭言利貞
 不言元亨乃以利渉大川繋之則以大正之道為渉
 川之行元亨不待言於利貞已明之矣是大畜之由
 利貞而利渉大川正為得乾剛健之元更以止為節
 制致乎渉川之亨也
[006-19b]
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徳
 象傳明大畜之象曰天在山中天何以在山中天之
 氣在山中耳論地氣之隂陽以髙出者為隂以窪下
 者為陽也山髙出於地乃地之隂何以又為天之陽
 乎乃天之陽氣貫於地中即貫於山中也所以艮之
 下二爻為隂地氣也上一爻為陽天氣也況地氣即
 天氣地本以天之氣為氣萬物之氣有陽有隂皆以
 天氣為氣凡氣皆天也氣即天也天與氣非二物也
[006-20a]
 知此方明天在山中非無此理氣而卦爻能虛言其
 象焉君子體此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徳多識前言
 往行多見而識之乎亦微不同多見而識之就現在
 見於當世者也多識前言往行又必與古為徒稽討
 考辨之事也前言往行雖亦兼善惡言然善惡必已
 彰明矣不同多見而識之自我方别辨以為從違也
 亦必兼多見而識之以為多識大畜之義也古今言
 行皆畜徳之資也既已多識自專取嘉言善行為法
[006-20b]
 矣古今人以心徳著為嘉言善行即取為畜徳之助
 此大畜乃徳之藉於外以修其内者也蓋畜徳必兼
 畜學明理而後能成徳雖生知安行之聖亦未有舍
 學而言畜徳者特不為玩物䘮志之事而已畜學畜
 徳聖人自道以勉人藉易象以實著其義又非寓言
 於虛象明矣然何以取象于天在山中乎山者物也
 天者徳也山之為物草木生禽獸居寳藏興為物多
 矣多識前言往行象乎山也而天氣行乎其中寄於
[006-21a]
 山而實不滯於山且以主乎山也此所以徳為物宰
 藉物以明理明理以畜徳而徳自成於一心矣不貴
 於耳目聞見之迹徒為淹雅博洽之士也此畜徳所
 以取象乎
初九有厲利己象曰有厲利己不犯災也
 初九變為姤之初六在姤初以隂變陽為大畜其辭
 云繋於金柅貞吉有攸往變乾故曰金柅貞吉則有
 攸往者本巽以為進也然為隂之始進將見凶如豕
[006-21b]
 之蹢躅也孚者初隂未能蹢躅妄動之念起則類於
 壯承蹢躅耳
 在本爻則以陽變隂為姤繋以有厲利己者止而不
 進則似乾變巽進而可以大畜矣但大畜之初未能
 大有所畜輕變妄進故利於己也象傳所以言其己
 不犯災不許其輕變而進當以剛健為本畜之乆而
 自大也
九二輿說輹象曰輿說輹中无尤也
[006-22a]
 九二變為賁之六二在賁二以隂變陽為大畜有賁
 其須之辭以大畜為賁飾乎徳而容貌應之矣
 在本爻陽變為隂為賁畜不宜變變則以乾為離中
 實變虛輿而説輹矣不言凶咎輿説輹既不能行則
 不能畜也象傳曰中无尤也尤者尤人也變而不畜
 則不能有渉川之利不得元亨矣自己為之何有尤
 人之心存於中乎或曰中无尤也能以剛健中正為/畜則虛説者必實故可以无尤矣
 亦/通
[006-22b]
九三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象曰利有攸
往上合志也
 九三變為節之六三在節三以隂變陽為大畜兼大
 畜義繋以不節則不畜可知必嗟若矣又云无咎者
 無所怨咎於人也
 在本爻以陽變陽為節兼節義繋以良馬之逐利於
 艱貞不利於速而輕用以致敗也故必曰閑輿衛則
 利有攸往善乎御馬者不盡馬力也不盡則畜大矣
[006-23a]
 象曰上合志也以乾之健良馬也利艱貞而必曰閑
 輿衛則合乎上卦艮止之義矣以止為健大畜之義
 所尚也是爻貞悔相應甚切
 以上内卦三爻乾體初在大畜之初變巽進則不能
 畜故利於已二變離居中主卦離虚則不能畜矣故
 如輿而說輹三變兑必利艱貞方利攸往貞即乾健
 所以主持兌恱而不致苟悦者此内三爻俱以陽而
 用隂乃大畜之義象也以二爻之中主内卦本健陽
[006-23b]
 也而附乎止方為大畜則隂用矣初三兩爻附二爻
 初九利已三之艱貞皆用隂之義象也
六四童牛之牿元吉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
 六四變為大有之九四在大有之四以隂變陽為大
 畜兼畜為有曰匪其彭不敢侈其有也正為畜之大
 也故无咎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大有象以童牛用牿大畜外卦
 止體變離不能止取義於童牛而牿之不令輕動也
[006-24a]
 大畜亦非止而不動然畜之欲大故牿牿必曰牛牛
 而童已牿之性不能變必馴順其行所以元吉也象
 傳言有喜即元吉耳
六五豶豕之牙吉象曰六五之吉有慶也
 六五變為小畜之九五在小畜之五以陽變隂為大
 畜繋以有孚攣如明五陽皆畜於四四為主爻也由
 於其誠足以畜之耳不自富而以隣小畜為大畜矣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小畜象以豶豕之牙豕隂而牙
[006-24b]
 之用陽止為隂變巽進則陽也大畜非止而不進也
 乃進而求所未知未能以日新其徳也故豕遲鈍如
 止象而牙則鋭利如巽象也體止用進所以為吉象
 曰有慶亦言吉耳四五兩隂爻在艮卦為止體變離
 則牿之以定其心性變巽則用牙以勉其功力皆為
 畜徳畜學者言也豕隂也然牡豕陽也牡豕去其勢
 為豶豕變隂然用牙則豕隂體而用則陽矣大畜根
 隂愚釋豶豕之牙取艮變巽之義象有所本也
[006-25a]
上九何天之衢亨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
 上九變為泰之上六在泰之上爻以隂變陽為大畜
 繋以城復于隍泰之終將為否貴於止以保泰兼畜
 則亦以止為保耳
 在本爻變陽為隂為泰大畜而能泰雖山之髙極猶
 如地之卑不自知其畜之大是大畜以無終為之終
 也地道也即天道也蓋地之卑也本為天之下濟所
 成也所以繋何天之衢卦辭言渉大川不足以盡之
[006-25b]
 即上行於天衢亦無不利而吉也象曰道大行也大
 畜之利貞於終所以為元亨之大行亦猶之卦辭所
 言也山天大畜變泰山髙變為平地乃言天衢天衢
 即天道天道即天氣也寧止天之氣貫乎地中乎天
 之氣散在萬物其理亦即寓於是所以於大畜之終
 既言天衢又言道行見畜學之乆其畜徳同乎天之
 大由聖人畜學畜徳遂能體道也聖人之道且合天
 地萬物以為畜矣故行於天衢無不亨也可知聖人
[006-26a]
 體道在立徳立徳在好學好學則天地萬物之理明
 而一心之理備矣是聖人以一心備天地萬物於其
 中為畜也畜又奚有大於是者乎
 以上外卦三爻艮體以止為畜畜所以為大也六四
 變離童牛而牿之畜隂以為用也六五豶豕而用其
 牙亦畜隂所以養陽也二隂爻言畜從上爻之陽以
 止為畜之大也畜大之極至上而如天衢之無不通
 矣此大畜以上爻主乎全卦之義象也本卦山天皆
[006-26b]
 陽卦而根坤者大者陽而畜之歸陽於隂陽乃愈畜
 而愈大耳所以大畜畜徳畜學皆於一心之隂而所
 成者為功為業至大顯諸仁藏諸用隂陽互為體用
 固矣而言畜則隂用根坤無疑焉
震下/艮上
頤頤與大過相錯頤四隂二陽根於乾繼乎屯蒙臨觀
 由之而歸坎以終上經蓋頤隂多陽貴故主陽以下
 震初爻之動合上艮上爻之止以為頤也繼乎臨觀
[006-27a]
 者治民之義首重於養養民則民亦養之即公卿大
 夫賢人君子勞心治人亦頒禄於君取賦於民以為
 養耳然民之自食其力究為待養於上此所以繼臨
 觀之卦也然則震下之一陽即臨艮上之一陽即觀
 也所以謂之根於乾而貴陽用陽焉臨觀又繼乎屯
 蒙兼言教養先養後教於臨觀已明其義矣然頤養
 也言養賢非教乎養與教原不可離之道也
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
[006-27b]
 彖辭首繋以貞吉頤之為義養也養非正何吉乎屯
 之不寧求養之始也遂生也蒙之養正善養之終也
 復性也頤之貞吉㕘二卦之教養必正而後吉也即
 臨觀之臨民觀民亦不過遂生復性而已然本卦以
 頤養為主見得養後必善其養之義故必觀頤之所
 以為頤自求可以實乎口者出於應得之正否養者
 利也所以得養者義也見得則思義以義準乎利斯
 實其口而無愧耳小民則戒游食矣君子則恥素餐
[006-28a]
 矣王公之貴則菲飲食是尚矣恣口腹是警矣皆觀
 頤必貞吉以求口實之説也卦上下二陽中四隂取
 象於口虛其中體也而實其用實陽也當義合道之
 食所謂實也故動而求頤必止而觀頤以初上二陽
 主乎四隂象在而義起焉
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
觀其自養也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
大矣哉
[006-28b]
 彖傳釋卦名義曰頤之貞吉惟養正則吉即蒙之養
 正也蒙之養正在心徳不止口實而口實亦闗乎心
 徳未有養口腹失其宜而能養心徳也人能無以口
 腹之害為心害不及人無憂矣孟子之説也蓋飲食
 男女大欲存焉於此得正正之始也至於觀頤象又
 推廣言之觀其求口食則非一身之口實而凡待養
 於我者皆必養之得正矣如以厚禄給佞倖以有用
 耗冗食且廐有肥馬野有餓殍豈正乎兼觀於此致
[006-29a]
 養之正否而其自求口實之道亦得矣故必合觀其
 養人養已則其所以自求口實者俱在觀頤之中矣
 ○分觀頤之所養而以自求口實觀其所自養蓋觀
 頤就人以觀乎主頤者言也自求口實則耑為自觀
 其頤言也卦辭意重在自觀故但有觀頤自求口實
 之辭彖傳補觀其所養一義則並其所養亦當重也
 不可謂孔聖之説即文王之説如此𩔖甚多學者詳
 之
[006-29b]
 孔聖又推頤之本源自天地養萬物為始萬物之在
 天地自養耳而無一物不取養於天地也天地必作
 之君以養萬民是君為養物之主命於天者也天地
 養萬物作之君君不能以一手足之烈養萬民也又
 寄之於賢於是有徳有位之聖人必養賢以佐理然
 後明良合志家給人足萬民無不得其養焉是頤之
 道本乎天主於君而任之賢也頤之為時豈不大哉
 言時者養民之道重在不違民時民時即天時也王
[006-30a]
 者治厯明時原利民用以裕民養也是本乎天地養
 萬物之心為心故以天地之時用於民為養也不敬
 乎天時不重乎民食豈奉天愛民之王政乎孟子論
 王政首言不違農時又民事不可緩也皆本於易也
𧰼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
 𧰼傳曰山下有雷就二𧰼另申一義與卦辭亦大不
 相同山止而雷動動者𧰼言語之出止者𧰼飲食之
 入也諺曰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此聖人以慎言語節
[006-30b]
 飲食𧰼頤亦内外交修之道也言語者志之事也飲
 食者氣之屬也君子體乎震之動而為言必用艮之
 止徳以慎之君子欲訥於言也君子體震之動而為
 飲食必用艮之止𧰼以節之君子食無求飽也所以
 成徳檢身守口寡慾之道俱在是矣所謂養得其正
 兼身心以為養内外以為修方為得正也
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朶頤凶象曰觀我朶頤亦不足貴也
 初九變為山地剥在剥初以隂變陽為頤有剥床以
[006-31a]
 足之辭就剥卦言初之位也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剥就本卦言陽變為隂失乎震
 動之體而失乎主頤之義𧰼矣故為舎爾靈龜觀我
 朶頤也靈龜者不食之物朶頤者欲食之貌本義言
 之矣頤求口實何取於不食蓋靈龜食氣未嘗不食
 何必口中有實物而後為口實實之以氣陽之本物
 也靈龜之食氣而得長年勝於食物者多矣舎延年
 之服氣而觀肉食以垂涎凶之道也氣陽也舎者因
[006-31b]
 變隂為剥也龜隂物也物之成形者也取𧰼義亦甚
 確𧰼傳以為不足貴謂舎貴而取賤也
六二顛頤拂經于丘頤征凶象曰六二征凶行失𩔖也
 六二變為損之九二在損以陽變隂為頤繋以利貞
 征凶弗損益之二在初上初已損而不宜再損故惟
 宜利貞征則凶矣弗損益之仍為利貞而吉也損初
 上兩爻乃主乎損益二卦者故二爻附初為義象也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損兼損義而繋以顛頤拂經止
[006-32a]
 而動為頤止而悦則非頤矣人無不食之頤此顛乎
 頤而拂乎經者也丘者先代之丘墟也漢息夫躬傳
 云止於丘亭謂空亭也止而不動悦而怠於動欲於
 空中求養此所謂征凶也象曰六二征凶行失𩔖也
 失𩔖者君子居人𩔖飲食之中不容去而之於無人
 之地故凶也
六三拂頤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象曰十年勿用道大
悖也
[006-32b]
 六三變賁之九三在賁三以陽變隂為頤止變離𧰼
 以賁如濡如飾宜乾潔而不宜濡濕也故永貞則吉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賁取𧰼於陽為拂頤頤中之隂
 變陽則拂乎頤之道矣口中之實宜遇隂柔不宜遇
 陽剛也故愈貞愈凶十年勿用无攸利口實之致養
 本隂之為氣為物也而用乎陽十年之乆亦無所用
 何往而利乎好服金石丹藥者宜有鑒於此即大熱
 有毒壯陽益火之劑亦當審慎其人而為用矣𧰼傳
[006-33a]
 言其道大悖養以隂而變於陽於養之道洵大悖乎
 以上内卦三爻震體初為震之主爻然變坤則失震
 動之徳故舎龜而求朶頤有凶也二三兩爻皆隨乎
 初陽為動二變兑則不食如言辟榖延年之術者是
 也三變離則食陽如言服金丹大藥之説也二者皆
 非致養之正故俱有顛頤之凶也兑為口故於丘頤
 離為明過於求養而反拂頤三爻皆失乎下動上止
 之義象故無吉占也然初主内卦二三爻附之合上
[006-33b]
 成頤其卦體象不因變象言凶而易之
六四顛頤吉虎視耽耽其欲逐逐无咎象曰顛頤之吉
上施光也
 六四變為噬嗑之九四在噬嗑之四爻以陽變隂為
 頤噬嗑之四爻為陽剛之物也必噬而嗑之決斷此
 物方合卦名義變隂似得遂其噬嗑所以云得乾胏
 又以五變乾得黄金而四附五得金矢然必艱貞為
 利而後能噬而嗑之也
[006-34a]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噬嗑不取陽物不可為養而取
 乎求養不尚乎獨養也亦繋以顛頤者因四爻在上
 止體以止應動而求養賢似乎顛倒也然在内卦主
 震變則失震動之體故凶在外卦主艮變止為離是
 明於求賢以為養也故吉特患變剛近明察耳故象
 以虎視耽耽而其欲逐逐求賢之念太急又恐失乎
 為頤者也无咎者頤重養腎雖太急未得當於頤而
 亦可無咎也象傳云顛頤之吉上施光也上爻艮止
[006-34b]
 之陽施乎光者也艮有其道光明之義四隨上止以
 為止乃合乎頤所以為上施光也蓋外卦主艮四爻
 五爻皆從乎上爻所以象傳言上施光也何以切顛
 頤之吉乎以四之光施於初而為明仍是以止為頤
 雖顛乎頤而合乎動可以成頤不失乎艮之道斯吉
 也○虎視耽耽其欲逐逐似不能以止體自安矣何
 吉乎然既隨上以為止自亦不致於明動亂靜也此
 无咎之義𧰼也
[006-35a]
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渉大川𧰼曰居貞之吉順以從
上也
 六五變益之九五在益五以陽變隂為頤巽進以為
 益能變止而有常益焉所以繋之以有孚於施惠之
 心也勿問而知元吉且受益者亦將孚乎施惠者之
 心而以徳轉惠之矣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益繋以拂經者求頤不可有變
 巽求益之心也止而變巽拂乎養正之經矣居貞者
[006-35b]
 知所止也不可渉大川益五有渉大川之利頤五不
 可以渉大川上益乎下則可渉川求頤於人不可冒
 險也象曰居貞之吉順以從上也居貞正所以從上
 一陽為安止而得吉之義象也四五兩爻變則不安
 於止或剛暴無厭或饕餮不足故一曰顛頤一曰拂
 經皆不能順以從上也二三兩爻從初成震必順乎
 初四五兩爻從上成艮必順乎上此頤之正也悖此
 則失養正之道故同為顛頤拂經而各有失之義也
[006-36a]
 ○四爻上施光由順以從上為解而得之亦以傳釋
 經不敢自立説也艮每言光在大畜言輝光在謙言
 光明皆本於艮之彖辭云其道光明也四變離而云
 上施光言不貴四之明而貴從上爻艮之光也非以
 艮之光助離之明乃以艮止中之光為離明之尚絅
 也
上九由頤厲吉利渉大川象曰由頤厲吉大有慶也
 上九變為復之上六在復之上六以隂變陽為頤順
[006-36b]
 乎動為復變止則非順乎動矣故為迷復至於用師
 喪敗十年乃復復不可迷迷則隂盛而剥浸至矣又
 必十年之久而可復也
 本爻以陽變隂為復何為由頤蓋頤以上止下動為
 頤上艮之主爻故謂之由頤今變止為順能順乎初
 陽之動而為頤故仍可言由頤雖厲而仍吉也厲者
 變坤隨震動則危而其𧰼義則吉者因止之為義非
 止而不動貴止動得正耳今順乎動似危而得正則
[006-37a]
 吉也頤之終而以順致之則養賢養民皆順乎動而
 得正也又繋之以利渉大川者正謂不耑自養以為
 頤而必養賢以養萬民有合乎天地萬物之心大得
 乎頤養之正道是為頤義象之大者非渉川不足以
 言之也不然何以𧰼傳於厲吉之爻言大有慶乎玩
 易不能通貫則固矣本義謂上爻剛上而尚賢卦變
 之所以成頤故謂之由頤蓋以上為賢由之以養萬
 民也亦切但本卦原以上合初成頤惟其變坤故云
[006-37b]
 有厲不詳釋之則厲之一辭無着矣本義言卦之本
 𧰼愚説言卦之變𧰼也
 以上外卦三爻艮之止體以艮止止震動所以成頤
 也四之顛頤吉者變明以求養能隨上止動也五之
 拂經不言吉凶者以變巽故戒以居貞隨上也上九
 一爻主乎外卦合初成頤故為由頤厲者變止為順
 則厲順而止動得正乃吉也故合乎初以成頤而與
 初上下合主本卦焉
[006-38a]
巽下/兑上
大過大過與頤相錯大過四陽二隂根於坤繼需訟无妄
 大畜而得大過以歸離乃終上經焉大過所以繼无
 妄大畜者大畜无妄皆過乎陽過於陽則為大過大
 者陽也陽過則以隂為用為貴故謂之根於坤由需
 訟而繼以无妄大畜則已於无妄大畜明其義矣○
 其卦上兑下巽中四陽而隂居初上二爻實為隂弱
 而不能包涵乎陽故陽太過必貴調劑以隂焉𧰼見
[006-38b]
 而義在是
大過棟橈利有攸往亨
 彖辭棟橈棟者梁上短柱就隂之小弱取𧰼棟橈則
 梁柱皆不得用大過則小者不及大者亦無足任矣
 所以隂陽貴中而不貴過好為扶抑之説者於此當
 致思焉何以利攸往乎非謂陽盛可任往也其卦徳
 兑説於上而巽進於下有攸往之利也然則其𧰼雖
 陽過而其徳則兑説巽進皆隂也外陽為用似過而
[006-39a]
 内隂徳足以濟之過而不過所以利往如是而乃得
 亨也不然方言棟橈又言利往而亨聖人無此牽混
 之辭是棟橈者其象陽用也利有攸往本於巽説乃
 亨者其徳隂體也所以謂之根於坤也俱以隂濟陽
 為貴則本卦貴隂明矣蓋大者過小者不及故本末
 弱也若大不過小者亦無不及本末亦不弱矣
彖曰大過大者過也棟橈本末弱也剛過而中巽而説行
利有攸往乃亨大過之時大矣哉
[006-39b]
 彖傳釋卦名義曰大者過也名卦體𧰼也棟橈本末
 弱者謂二隂在初上而四陽在中也隂陽以交際為
 中和隂在本末而陽俱居中中雖盛而本末弱中之
 盛者亦同歸於不得用而已故取𧰼於棟橈小材橈
 矣大材豈能獨任一室之重乎何以又言利有攸往
 陽剛雖過盛於中中不獨謂二五得中謂四陽在内
 即對二隂之本末言也又言卦徳則巽而説以為行
 故利有攸往而亨也傳之釋卦辭利往而亨亦主卦
[006-40a]
 徳耳剛過而中一語多以為二五得中者抑知大過
 無二五為中之義乎既四陽居中為大過則所謂剛
 過而中者聖意曰陽剛過而又在卦中見大過為陽
 剛過盛盛陽在中則本末之弱可知矣如此可以為
 行乎又轉一語曰巽而説乃所以為亨也其徳則隂
 以主之為巽為説所以為行所以為利往而亨也復
 就大過之時以明其大者大過之時以隂徳濟大過
 之時事悦必志洽心孚巽必謹言慎行非有大過人
[006-40b]
 之心思智力不足以有用也所謂其知可及也其愚
 不可及也若不善㑹本義之意謂大有為之材乃用
 壯而往也左矣
𧰼曰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无悶
 𧰼傳曰澤滅木大過澤隂物也木陽物也澤滅木何
 以謂之大者過乎謂澤在上卦木在下卦固然而另
 有義所謂滅者正如水之滅火也彖以澤之柔而監
 制乎木之剛歸於中和也且兑金也以兑制巽巽進
[006-41a]
 和説得剛柔之宜則大者不過矣𧰼以東南六陽之
 位豈不大過至於兑而四隂正長澤不惟革火且滅
 木大者何過此大過始用隂以悦為巽行利往而得
 吉及至隂盛用事又不可輕為往矣君子體之獨立
 不懼遯世无悶更取義雖當用柔濟剛而非無剛也
 當此兑澤革火滅木之時非君子得時行道之日也
 向所謂兑悦者非苟悦以取媚也所謂巽行者非枉
 節以求合也故雖獨立亦不懼雖遯世亦无悶君子
[006-41b]
 之悦即不合而有不懼之勇君子之行即見阻而有
 無悶之仁是兑巽之為徳雖隂用而所以濟之者兑
 下二陽巽上二陽也卦雖陽多隂少貴隂用隂然濟
 之者仍陽則調劑隂陽歸於均平又何非乾元以統
 天者統坤乎此𧰼傳又為兑巽二卦明其用於陽過
 之時而以君子為歸焉
初六藉用白茅无咎𧰼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
 初六變為夬之初九在夬初以陽變隂為大過繋以
[006-42a]
 壯於前趾往不勝為咎者夬在初即用壯所以為咎
 也兼本末弱之義也
 本爻變隂為陽為夬兼柔乗剛之義繋以藉用白茅
 无咎隂弱以有所憑藉而得安矣𧰼曰柔在下也又
 以白茅為柔物而可任重於隂柔弱而可任重中又
 生一義爻辭謂下弱而藉茅可安𧰼傳又謂柔雖弱
 而重任且藉之以安也緫是重隂於大過之時也
九二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𧰼曰老夫女妻
[006-42b]
過以相與也
 九二變為咸之六二在咸二以隂變陽為大過繋以
 咸其腓凶居吉蓋山止而外兑来感通風散而外兑
 不能感通矣腓不動物隨股而動艮二爻𧰼之矣今
 變悦為動妄動不能感物凶可知也居而不動則吉
 也
 本爻變陽為隂為咸繋以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
 无不利者兼咸感之義象婚媾之道也女妻指初隂
[006-43a]
 也卦之本弱得二陽為夫而可以行其巽進之志也
 故无不利𧰼曰老夫女妻過以相與也正謂初二兩
 爻相與則隂弱得强也大過本言當益隂九二陽爻
 過也而以濟初隂斯過不為過而能相與方合乎卦
 義故无不利之辭同於卦辭之利有攸往矣
九三棟橈凶𧰼曰棟橈之凶不可以有輔也
 九三變為困之六三在困三以隂變陽為大過有困
 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見其妻之𧰼坎險變為
[006-43b]
 巽進不能附於二之中陽困於險以求進又以隂柔
 不能進所以有石及蒺藜之阻也固兼大過而有入
 宫無妻之辭然困之六三在困卦亦夫妻也正反乎
 大過二爻之以陽附隂得其女妻之義也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困兼困象義而有棟橈之凶棟
 橈原謂初上而於三何取象乎不知三爻乃巽之上
 爻正積累於初爻本弱之上者也三居二上二居初
 上初之本弱因累重而棟橈於三居上言之正見大
[006-44a]
 者過也渉大不過重則本亦不顯弱矣初棟也三是
 橈之由也𧰼傳謂不可有輔也輔者以陽輔陽也二
 以濟初為吉陽濟隂也三以輔二為凶陽助陽也大
 過之時祇以濟隂不宜助陽若輔陽則大愈過而重
 本愈不及而橈且折矣象傳之言足破羣疑而知愚
 説有所據矣
 以上内卦三爻巽進之體徳然本弱何以為進故初
 示以用白茅藉柔為剛用柔本剛則本不弱可以進
[006-44b]
 矣二以輔初隂得女妻无不利三以輔二積陽實之
 重以致本弱之凶一從一違於是大過用隂之道吉
 凶判然矣蓋初乃巽内卦之主爻且本弱藉茅可為
 通卦之主爻矣
九四棟隆吉有它吝象曰棟隆之吉不橈乎下也
 九四變為井之六四在井四以隂變陽為大過兼大
 過而為井甃无咎亦有濟隂之義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井澤之在上者變為水而在井
[006-45a]
 隂之多濟也可知矣棟之弱者可隆矣然四與初為
 正應濟隂必應耑心濟初有它念則吝道也隂陽之
 道如夫妻然婦以從一而終為節夫而有它亦非義
 之正也三四俱在中正所謂大者過也正所謂剛過
 而中也三以輔陽而棟橈凶四以濟隂而棟隆吉可
 見彖傳言在中之象義矣象曰不橈乎下也指四下
 濟初隂正應故本强而棟亦不橈且隆起而能任也
 不須再釋有它之吝矣三為棟橈之由四棟隆傳言
[006-45b]
 因不橈乎下可知剛過而中彖傳之言矣○四本兑/體兑加
 巽則本益弱惟其兑金化水滅木者反生/木且水體更旺于金所以棟隆而本亦强
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无咎无譽𧰼曰枯楊生
華何可久也老婦士夫亦可醜也
 九五變恒之六五在恒五以隂變陽為大過繋以恒
 其徳貞而謂之婦人吉夫子凶者兼大過之義也大
 過大者過也恒其徳而貞固為美徳矣然婦人之隂
 而用恒貞之徳則吉夫子之陽當濟隂之時不能使
[006-46a]
 隂陽均平時出咸宜則亢陽而凶矣徳也貞也俱兼
 美惡言不可耑以徳為美貞為正也蓋有善徳有惡
 徳有貞固有貞正耳言婦人夫子又與本爻老妻士
 夫相應其取𧰼之辭亦曉然矣
 在本爻變陽為隂為恒可謂濟隂應得吉占矣而繋
 之以枯楊生華老婦得士夫无咎无譽何也五所濟
 者上爻之隂老婦也濟隂而濟老婦老婦老隂將變
 少陽不能得濟也所以枯楊生華華生而中益枯隂
[006-46b]
 氣將盡矣濟於隂而如老婦之不能生育何益乎无
 咎无譽者雖不助陽亦不能濟隂無用之義也𧰼傳
 言不可乆亦可醜就𧰼以明義不能濟隂可思矣
上六過渉滅頂凶无咎𧰼曰過渉之凶不可咎也
 上六變為姤之上九在姤之上爻以陽變隂為大過
 當姤終而有姤其角之象角姤而過則牴觸而已何
 婚媾之有吝之道也兼大過隂在上為老婦不能得
 陽之濟而末終弱無益於大過者也
[006-47a]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姤隂弱於末而更變陽以卦隂
 徳之悦變為陽徳之健大過之極而仍過於大過則
 過渉滅頂之凶何可免乎又曰无咎者為其變姤也
 變姤則隂生於初爻矣在復上爻之陽為碩果不食
 而復已生於此碩果中就上爻之陽已得復初爻之
 陽矣在大過上爻之隂雖滅頂而變姤隂生已兆於
 此滅頂中就上爻之隂已得姤初爻之隂也故曰凶
 而又曰无咎之義也本卦貴隂大過之極而凶變姤
[006-47b]
 以隂生為无咎也如彖辭以棟橈為隂弱又云利有
 攸往亨為隂徳之悦而巽行也聖人語簡而意該矣
 𧰼傳曰不可咎也謂隂能變陽不可咎所以扶陽乎
 似非也謂陽過滅頂而變姤隂已下生何可又咎之
 乎仍是濟隂柔於剛中均平調濟之義也
 以上外卦三爻兑悦之體徳四變坎水濟隂隂生而
 本末不弱本末不弱則棟隆得吉矣五爻雖附上隂
 而老婦不能生育附隂而無濟於隂也上六隂主外
[006-48a]
 卦變乾剛積於上本愈弱矣故有滅頂之凶大過之
 重本弱如此上爻本主外卦變陽為姤雖凶然變姤
 即所以濟隂而使本不弱也故與初分主乎内外卦
 而上又歸重於初以初為通卦主爻焉
 大過大者過剛過而中本末弱也以四陽在中二隂
 在本末取象義固然但本末弱似重在本弱而不在
 末弱蓋本强而末亦不弱矣故初以柔為藉而得安
 重本也二以相與初而得士妻无不利三以輔二陽
[006-48b]
 而棟橈四以應初隂而棟隆五以得老婦而无咎譽
 上以老隂無用得凶而以變姤生初隂為无咎大過
 之貴隂而應濟隂六爻𧰼義明曉蓋如此也卦之根
 於坤而用隂主乎二隂爻而猶以初隂為主也知愚
 説之非逞臆也
坎下/坎上
坎坎離二卦相錯所謂水火不相射乎然先天八卦乾
 坤定位次以山澤通氣次以風雷相摶然後次以水
[006-49a]
 火不相射今上經首乾坤天地定位也未敘山澤風
 雷而即敘水火不相射乎於此知另有説焉蓋坎離
 二卦敘於上經之終明有天地次有水火耳至下經
 之末既濟未濟方是明水火不相射錯者以對為交
 也射者各成一體以相沖也至於相交而不相射此
 水火理氣之自然也故坎離為有天地以後第一先
 有之物在天為日月成象在地為水火成形此二物
 之形究為有質無形藉土而成水藉木而成火可見
[006-49b]
 水火輕清居多生於初有天地之時也所以敘於上
 經之終與乾坤相配在先天八卦乾南坤北離東坎
 西本自相對成四正之卦後天八卦雖變其位而敘
 卦終不易焉故前聖後聖必有同揆者也聖心之理
 一易之道亦一而已矣
 坎錯乎離而寔根於乾亦中爻乾陽也四隂二陽以
 陽為貴為主焉在上經四隂二陽之卦皆歸於坎如
 屯如蒙如觀如臨如頤是也大過後承接乎坎可知
[006-50a]
 敘卦之聖人聚羣陽為主之卦歸宗於坎所以㑹元
 於乾耳即三陽三隂二陽四隂一陽五隂之卦凡主
 乎陽根於乾者無不歸於坎所以㑹乎乾之元故坎
 終上經之陽卦焉
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
 彖辭曰習坎有孚就天地之水以言氣化兼論主宰
 也水之流行也如朝夕之潮伏秋之汛皆熟習聞見
 有一定之日時者也且水行故道有一定之坎也盈
[006-50b]
 科後進有一定之行也皆因有主宰乎水者故水之
 有孚如此耳占者體之以主宰乎水者為有孚者之
 心其存於中者既誠則行於外者自沛然莫禦矣是
 維心有誠故亨以亨為行斯其向往為可尚焉坎以
 一陽入工隂中此主宰乎水者也以一陽入二隂而
 成水即以一陽流動乎二隂也此一陽即乾元之陽
 在坎為中爻也乾元之陽統天何物不統而天一生
 水水之主宰更易明矣
[006-51a]
彖曰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維心
亨乃以剛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險不可升也地險
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
 彖傳明坎名義曰習坎重險也坎而言習為善游於
 水者言乎然就水言坎亦習也逝者如斯而来者不
 已非習而何以不舎晝夜乎謂之重險則就内外卦
 取𧰼也水既為險徳矣然其流也常不盈也水盈科
 而後進何謂不盈盈而即進非終於盈流水為象如
[006-51b]
 此故雖為重險而其行則不失信也此習坎而謂之
 有孚也水之徳險惟有信以為行則險不為險體乎
 坎者能維心而致亨則法乎坎徳之剛中以為心所
 以必能亨也體既主於有孚行自往而有尚其有功
 也亦同於水之所至皆有潤物資生之利也是險之
 為徳乃至平而非險矣推之天地天之險不可升地
 之險在丘陵王公因地之險而設險以守其國險可
 廢乎設險者因險而所以守國者不耑在於險亦在
[006-52a]
 乎維心亨行有尚而已矣習坎之有孚蓋為出險者
 謀並為設險者謀也所以謂之險之時用大矣哉險
 之設在地利也險之義在人和也險之時在天時也
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孟子所言守險之
 本於維心亨也中庸曰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
 而不自得焉孔子所言處險之本於維心而亨也因
 時之用洵大矣哉
𧰼曰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徳行習教事
[006-52b]
 象傳曰水洊至習坎水之徳以恒乆為有常以流行
 為能習也君子體之常其徳行如水之有一定之溝
 渠且如水之無一息之間斷懋學如是進徳亦如是
 修已如是教人亦如是此君子取義象於坎而用易
 也本義謂熟而安之夫水則善乎安流君子則尚乎
 安行維心亨而行有尚𧰼傳朱註俱言之切矣象傳/二語
 仍是上下/卦分屬
初六習坎入于坎窞凶象曰習坎入坎失道凶也
[006-53a]
 初六變為節之初九在節初以陽變隂為坎險在外
 而内存悦自得其樂而無事於冒險不出户庭正以
 節而守之為行也所以无咎也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節變兑而樂居於險則所謂習
 坎者玩乎坎也所以有入坎窞之凶也象傳曰失道
 凶也失於處險之道以悦豫為徳是以入坎窞而不
 能出矣
九二坎有險求小得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
[006-53b]
 九二變為比之六二在比二以隂變陽為坎取坎陽
 居中之義率二隂而比於五故吉而必貴於貞貞即
 坎之中也得陽剛中正之道則比而吉也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比亦取比義恐其在險變為坤
 順不能脱險故示之以有險然變比凡比皆吉故云
 求小有得何也同𩔖皆隂比合其心力可以小有得
 耳象曰求小有得雖未出險然處險能不失坎中之
 陽徳亦未可為凶悔也且不出中即出險亦可漸致
[006-54a]
 矣
六三来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窞勿用象曰来之坎坎
終无功也
 六三變為井之九三在井三以陽變隂為坎兼取坎
 義為井渫而不食則使人心惻然必動念欲汲矣王
 明並受福指九五一爻在兩卦皆陽剛中正也為坎
 為井俱以陽貴為用所以言獻於王而並受其福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井兼取井義為来之坎坎外險
[006-54b]
 方来三鄰於外坎以險為安亦將入於坎窞而勿用
 也井乃坎之深入難出者三在險之中又外有險故
 曰来之坎坎安枕于險變巽而入故勿用也𧰼曰来
 之坎坎終无功也變巽而入重險之内何功之有三/在
 内卦上爻来之坎坎已出内險但險豈可枕外卦又/有險至所以入坎窞而終歸勿用勿用非無用仍當
 思所以/濟也
 以上内卦三爻坎體重坎成坎以内水為外水之深
 者故初爻入于坎窞二主内卦小有得未能出險合
[006-55a]
 外卦五爻二陽振動方能出險也二位得中聖傳言
 未出中必合五之得中方能出險也故五主乎全卦
 也蓋濟險得出必歸外卦耳三同初入于坎窞又因
 外水来之坎坎三鄰外為受外水之位也究以二爻
 主内卦者不越以陽為有孚斯得維心之亨也
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无咎象曰樽酒簋貳
剛柔際也
 六四變困之九四在困四以隂變陽為坎兼坎義出
[006-55b]
 於下坎之險變為兑悦矣故曰来徐徐困于金車本
 義謂坎有輪象是亦兼貞悔卦為言矣愚謂金車指
 變兑為金耳朱子謂兑無金義然觀澤火革而繹從
 革之義似兑為金亦不自術家始言兑為金也内卦
 初爻變兑入于坎窞困卦四爻本兑困于金車兑有
 悦樂怠斁之義也此所以終吝乎
 在本爻變隂為陽為困兼困義而以樽酒簋貳用缶
 為象亦因兑悦附于五之中而取象也納約自牖雖
[006-56a]
 非出於正然以悦徳而有孚是立誠為正而以制用
 為行權出險行必有尚矣所以終无咎而得濟也象
 曰剛柔際也謂四以柔變剛得乎有孚之心則得乎
 剛柔交際之道也卦以内外兩陽居卦中為貴而二
 之陽不能如五之辭者卦有重險以五在外卦為濟
 險之主爻也四近於五而變陽故得有孚之心且四
 柔與五剛亦得交際之道矣非象傳何以明六四之
 得吉占乎卦之主於五爻之陽亦於此象傳可得㑹
[006-56b]
 心也觀五爻之辭更為合於傳言之義樽酒簋貳用/缶乃以純朴
 之心為悦其/附陽也切矣
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
 九五變師之六五在師五以隂變陽為坎師卦雖以
 九二之陽爻為主然承天之寵則出於五爻也故五
 爻有取於主師之君象曰田有禽利執言必有誓詔
 之言以申執禽之令也古者田以講武宜其有命令
 矣又以長子帥師為勸以弟子輿尸為戒皆為君以
[006-57a]
 命師之義也
 在本爻主乎本卦故取象於水坎不盈祗既平則有
 孚之義也坎不盈而常平為陽徳剛健中正常存於
 中之道也維心之所以亨也何咎之有𧰼曰中未大
 也中不盈而常平不敢自以為大此堯之允恭克讓
 舜之舍己從人禹之謹小慎㣲也惟其不自以為大
 而徳之大莫京矣再堯之咨舜曰允執其中四海困
 窮天禄永終執中之訓本於翼翼之小心如此惟得
[006-57b]
 中則平而不盈必無自大之心矣
上六係用徽纆寘于叢棘三嵗不得凶象曰上六失道
凶三嵗也
 上六變為渙之上九在渙上爻以陽變隂為坎兼坎
 義而渙散以濟險則血去也逖出也逖即逺也觀象
 傳逺害也可知逖為逺矣本義謂逖惕也寧從傳可
 也无咎者能渙而出險即至血出終以逺出為免咎
 也
[006-58a]
 在本爻變隂為陽為渙兼渙義在險中而渙散將不
 能出險矣繋以係用徽纆置于叢棘所謂衣敗絮行
 荆棘中也所以三嵗之久不能出而凶可知矣象傳
 曰上六失道凶三嵗也謂其久耳上爻變渙恐其久
 于險者出險之志欲耑而不宜渙渙則緩而失道矣
 水以不盈為貴者惟其平也渙而不能盈科而進則
 平不能平矣過不及皆不可謂之平也蓋平即中也
 惟以平為盈以盈而進為不盈乃水中正之義即濟
[006-58b]
 險之吉道也非陽剛中正為徳何以能不盈而平平
 而能進以出險乎是以以九五之中爻為主坎而能
 濟險者也在上位又有其徳以出險也何難乎
 坎卦為上經諸貴陽之卦所歸本卦又以五爻之陽
 為主其道則取於不盈既平而已善乎用陽者亦惟
 不盈既平乃與乾之用九見羣龍無首同一義也見
 及此者可以㑹通全易矣
 乾言龍而坎言水坤言牝馬而離言牝牛天地水火
[006-59a]
 在上經首尾四卦相應取義亦可見一班矣
 以上外卦三爻亦坎體四以附五陽用陽以濟險終
 无咎五則主乎外卦並主乎内外卦水乃至平正之
 徳取五得中象之辭云既平不盈水之徳也而處險
 中道如此亦不成險矣上不附陽而變巽進欲以出
 險難矣坎恃五陽中之爻出險然不過既平不盈而
 已可見出險之陽亦非取於躁動焉二爻小有得者
 不能平也不能平者陽不足也五之不盈即平也陽
[006-59b]
 亦不過也無過不及乃陽剛中正出險之道也故於
 坎明之以為六十四卦用陽者示其歸也
離下/離上
離離與坎相錯坎根乾而離根坤凡四陽二隂之卦為
 需為訟為无妄為大畜為大過俱以離為歸以終上
 經羣隂之卦但猶有疑義焉其中无妄大畜似陽卦
 然无妄者人之性大畜者人之徳性也徳也皆以心
 為主主於内所以歸于坤又就隂論也况陽多隂少
[006-60a]
 貴隂用隂何疑乎歸於坎離就隂陽之多少分根與
 歸隂陽互相維繋之道也剛柔相摩八卦相盪繋傳
 固言之本義謂盪而得六十四卦為根為歸亦相摩
 盪之義而已請以繋傳為證其疑可釋焉於是凡上
 經三陽三隂四陽二隂五陽一隂但根地主坤者皆
 歸於離以離終上經隂卦所以㑹乎坤之元而何非
 順承於乾元乎○天地之後首生水火原該盡有天
 地後之隂陽太極而兩儀乾坤也乾坤而水火四象
[006-60b]
 也因而為八為十六為三十二為六十四以至於無
 窮盡則皆由一而二而四所遞生也奚怪有坎離為
 上經隂陽諸卦㑹歸之説哉
離利貞亨畜牝牛吉
 彖辭曰離利貞以隂根於坤故首繋以利貞而後言
 吉利貞為吉隂之道也畜牝牛者坤為子母牛又為
 牝畜之者養之也養隂如養牝牛合於離明以隂為
 徳斯吉矣觀卦辭可知根坤主隂為離之正義
[006-61a]
彖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榖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
乎正乃化成天下柔麗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
 彖傳釋卦名義曰離麗也明非有所麗則無從得其
 體成形之火必麗於物成象之日必麗於氣無所麗
 而不能自成水與火俱然如日月之麗乎天正見明
 之必有所麗耳然離日也何以並言月蓋因坎水之
 成象者為月亦必有所麗然後成象故因重明並及
 之再言百榖草木之所麗必麗乎土可見水不離土
[006-61b]
 之義且知坤之元資生萬物為凡隂之所托命也傳
 因彖辭畜牝牛而及離之根坤又愚説之明據也凡
 柔道皆隂也離以二柔爻麗於四陽爻之内能得其
 内外卦之中正即利貞也即亨之道也是以取乎養
 隂之義而象之以畜牝牛吉也牛為隂柔之物又用
 牝焉柔而又柔以此為養徳養身形神俱得其養也
 形神兩妙固外道之論然心身兼養則聖賢正學也
 相去一間耳豈不嫌於無陽乎非也隂固有所麗也
[006-62a]
 非純陽之體則隂無所麗而何以養身非純陽之心
 則隂無所麗而何以養心欲養隂者必寳其陽此養
 身之道也欲養心者必全其仁此養心之道也明乎
 隂必麗陽先保其陽然後可喻養隂之義也豈牝牛
 無陽乎天下無無陽之物無陽則不生矣論陽物隂
 物祗就其偏勝者言或就其體用言非無陽方謂之
 隂物無隂方謂之陽物也彖傳又言重明以麗正乃
 化成天下正謂二爻之黄離元吉也坎内外二卦以
[006-62b]
 外卦之五爻為主爻離内外二卦以内卦之二爻為
 主爻也坎險曰習坎以險之濟者取義離明曰重明
 以明之下照者取義凡人渉險指將出險者為險之
 至也凡人仰明指從下見明者為明之至也所以坎
 主外卦之中爻而離主内卦之中爻也坎五之辭曰
 水不盈祇既平水陽徳以不盈既平為得中也離二
 之辭曰黄離火隂徳以居中而明為得中也二以黄
 為離明中正所以彖傳云柔麗乎中正釋牝牛土𩔖
[006-63a]
 以是爻為本卦之主也重明在二固中矣而又麗乎
 正既中且正以為明所以能以文明之道化成乎天
 下也化也成也皆隂也黄離之隂徳以化成之隂道
 用於天下此離之所以用坤道而根坤也所以㑹上
 經諸隂之卦爻也陽變隂化陽生隂成化成皆隂道
 也離以隂徳又用隂道於天下無陽乎非也亦為隂
 麗於陽也天下之禮樂刑政皆陽也而化成之道在
 於制度文為之表躬行心得之内使天下不知其然
[006-63b]
 而自然風移俗易所謂化成乎天下也此聖人之隂
 徳也而本於聖人之仁心徳隂而麗於仁之陽也仁
 者性之理陽又生於隂也性者天命隂又麗於陽也
 隂陽體用如此進推上無極而下無窮矣學易者須
 慎思而明辨之
𧰼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
 𧰼傳曰明兩作則兼月以言日也不然天無二日明
 何兩作之有彖傳明言日月麗乎天故𧰼傳曰明兩
[006-64a]
 作天有日即有月而月之明即用日之明以為明明
 兩作兼坎離言以水火對于乾坤成乎四象不易之
 理氣也大人繼明照于四方日則繼日夜復繼月晝
 夜繼明無有已息文王之所謂緝熙也以此為明照
 于四方四方者地之上也無物不照不止于臣民無
 地不照不止于中國此所以明並日月也然所本者
 隂麗於陽陽附乎隂本於坤元之柔斯不察察為明
 矣至於坤元即順承乎乾元也仍是以隂麗陽而明
[006-64b]
 也而明亦非汶汶而黯矣此人君法日月代明以向
 明治天下之道也何非崇效卑法之所推乎
初九履錯然敬之无咎象曰履錯之敬以辟咎也
 初九變旅之初六在旅初以隂變陽為離兼離義而
 取象于初位明之在初不大明所以瑣瑣取灾也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旅兼旅義而亦取象于初履者
 行之始也錯然者不順不安之象敬之无咎明而變
 止止於敬非止於行也止於敬無論居行動静皆无
[006-65a]
 咎也象傳曰敬以辟咎誠辟咎之善道乎
六二黄離元吉𧰼曰黄離元吉得中道也
 六二變大有之九二在大有二爻以陽變隂為離陽
 實變為隂虚惟虚能受所以大車以載利有攸往也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大有得隂柔麗於陽剛之義且
 以坤之元寓於離中爻者兼得附麗乎乾元故為本
 卦之主爻也繫之以黄離黄者中色中正以為離明
 者也故元吉象傳謂得中道離不貴於明而貴乎以
[006-65b]
 中正為明中即坤元坤元即乾元乾元固大亨也元
 吉何疑乎黄色者土色坤之元在離中也辭言牛傳
 言土同義
九三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凶象曰日昃
之離何可乆也
 九三變為噬嗑之六三在噬嗑三爻以隂變陽為離
 噬嗑以四為所噬之物四剛而近乎三有噬腊肉遇
 毒之象動體而變明明固决而非動無以决因失動
[006-66a]
 體故小吝也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噬嗑以明體變動當内卦之末
 已為日昃之離矣不知憂懼以保日中鼓缶而歌則
 大耋之嗟必速至而凶也是爻貞悔皆就變卦象義
 立辭象傳曰何可乆也内卦外卦之際日之中也過
 則昃豈能乆乎戒其貴於未昃而知懼也
 以上内卦三爻離明之體徳重離成離以下卦之離
 為明之至也故主二爻而繋以黄離中正文明乃本
[006-66b]
 乎坤元之柔而麗乎天者也初以附二敬為主而无
 咎三以過日中而嗟耋有凶二陽皆以附中隂成明
 之用耳故二爻為通卦之主爻
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棄如象曰突如其来如无
所容也
 九四變為賁之六四在賁四以隂變陽為離繫之以
 賁如皤如白馬翰如者變明為止止其飾而不恃明
 以為明也皤如白馬皆素以為飾也匪冦而言婚媾
[006-67a]
 者二離火内外相麗冦也而隂必麗于陽有婚媾之
 象義矣
 本爻以陽變隂為賁何以繋以突如来如焚如死如
 棄如乎四亦五隂之所麗也動而變止火動無所麗
 之物火不止日動無所麗之氣熱不止何也陽變隂
 不能止隂也象以火之来也突如其来至于焚如死
 如棄如也則宜于靜而不宜動變也或云火與日雖
 陰而所麗者陽陽宜動何謂宜靜乎不知火與日隂
[006-67b]
 體而陽用原麗于陽動者也今四為隂所麗之陽若
 動變則隂亦動矣隂動失麗其凶可知謂其不宜動
 變為隂耳象傳言突如来如無所容也正謂隂動無
 麗失其範圍蓋隂盛而陽不能容畜矣如火之大起
 林木皆燬如日之甚烈草木皆焦日火之隂麗于陽
 木陽氣如水之麗子土也必行乎地中地足容水水
 方不為害若地不能容水便有水溢之溺如死如棄
 如矣以地于水推之可見火亦必有所麗失其所麗
[006-68a]
 則烘烈而不可制其為害滋大也一星不滅至于燎
 原聖人以無所容三字示之明矣 在火之失麗易
 見在日之失麗難知然暴熱之来也非陽盛也正陽
 氣之微也寒陽氣也寒水為太陽熱隂氣也君火為
 少隂運氣家固言之矣即以易論之一陽生後至二
 陽而天下大寒矣一隂生後至二隂而天下大熱矣
 所以寒謂之陽而熱謂之隂也若大火無所麗突如
 其来正足見所麗者約束之弱也○或曰暴熱者火
[006-68b]
 之隂氣散也暴寒者水之陽氣散也此説極有理與
 失所麗之意甚合非陽氣弱則火之隂不能散非隂
 氣弱則水之陽氣不能散矣以此明無所容更精微
 蓋無所容乃所麗之氣弱不足以容中畜之氣耳
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象曰六五之吉離王公也
 六五變同人之九五在同人五爻以陽變隂為離變
 明而生憂故先號咷而後以剛健中正得笑且大師
 克遇以化不同為同也
[006-69a]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同人離體變乾何以出涕戚嗟
 乎蓋五君位為君難憂懼則吉矣象傳曰六五之吉
 離王公也似附麗于王公為義可見離卦之主爻在
 二即五亦附麗乎王公為象而不可以為一卦之王
 公也蓋離之重陽以下卦為正明如日也以上卦為
 麗於明者如月也君為日而臣為月月者王公之貴
 臣也日月為明兩作二為王公而五為貴臣后妃如
 月之明以日之明為明也
[006-69b]
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无咎象曰王用出
征以正邦也
 上九變為豐之上六在豐上爻以隂變陽為離豐極
 而離已極離明極則不明豐蔽極則愈黯矣故有豐
 其屋蔀其家闚其户閴其無人三嵗不覿之凶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豐明極而豐極非振作其威無
 以啟明也何也以離明而變振動也所以王用出征
 之象然嘉在折首惡獲匪盡醜類則明而出于仁也
[006-70a]
 此所謂隂麗于陽陽足以包容節制乎隂也故无咎
 象傳曰以正邦也柔而麗乎中正者為化成天下之
 道也亦此為以而已
 以上外卦三爻亦離體而以内卦之二爻主卦外卦
 之五爻但主外卦四上兩爻附五五又附二以成重
 離也五以柔中居位然重明以下明為明沱若嗟若
 而吉者憂其明不足以照臨莫釋其憂也憂釋者月
 附乎日以為明如大臣之附乎王公也四以不附隂
[006-70b]
 而為火焚陽變艮止而弱也上以附隂而振威以正
 邦以變震也如初三兩爻附于二以從違為吉凶也
 亦皆以陽附隂成明之用也彖所謂日月麗乎天之
 象義也論天則日月麗于天論日月則天之氣原以
 運懸日月天地水火所以為老少四象而生八生六
 十四者此象義乎
 離在天為日在地為火在人心神明也坎在天為月
 在地為水在人心性體也神明之動以性體為麗是
[006-71a]
 存仁理性體之靜以神明為用是發聖智此天地人
 不易之理數故聖人之心通三才合隂陽而一道徳
 也上經以坎離終明乎根乾坤而㑹隂陽可見聖心
 矣
 
 
 
 
[006-71b]
 
 
 
 
 
 
 
 大易通解卷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