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a0136 大易通解-清-魏荔彤 (master)


[001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大易通解卷一
          江常鎮道魏荔彤撰
乾下/乾上乾坤二卦相配而相錯以為配以生八卦六/十四卦故列於經首坤亦生於乾故乾又先
於坤/焉
乾凡卦自爻始凡爻自剛柔始伏羲畫卦首有一奇次
 有一偶一偶亦自一奇來雖云剛柔對配其實坤亦
 乾之所統也伏羲仰觀俯察見天包地外地懸天中
[001-1b]
 原是一箇故畫一奇以象之然一箇中分象分形為
 天為地既判然矣於是又畫一偶初畫一奇偶即在
 奇内後畫一偶分象分形而天配以地奇配以偶剛
 柔始分為二矣不言隂陽而言剛柔者何也其義頗
 細伏羲畫卦原就現成天地中取其象義先有天地
 後有聖人聖人却能将未有天地之前為氣為理聰
 明睿知足以通之於是就天地之用畫成卦爻以明
 天地之體隂陽者體也剛柔者用也隂陽既分為二
[001-2a]
 何以為體蓋就剛柔言則體也就天地言原是一氣
 一理則隂陽又為用矣何以言隂陽隂先乎陽言剛
 柔剛先乎柔乎隂者静之體也陽者既有天地動之
 用也此周子静以生動之説所本也及陽動而剛斯
 為體矣隂又自陽中生出是以地統於天柔統於剛隂
 又為用陽又為體矣究之乃一氣也由静而生動
 則剛也由動而返静則柔也氣之所在即理之所在
 理不離於氣而宰乎氣者也所以言隂陽隂先乎陽
[001-2b]
 言天地動静最初之體用也言剛柔剛先乎柔言隂
 陽往返流行之體用也由此體用互根至於因二為
 四為八則伏羲以剛柔二者相摩而成也就天地之
 氣化立經卦也又為十六三十二六十四乃伏羲以
 八卦相盪而成也就萬物萬事之氣化立别卦也亦
 莫不由體生用由用又生用體用無窮盡其象義亦
 無窮盡矣邵子之横圖以二為八明剛柔相摩也程
 子之傳以三加三明八卦相盪也朱子啓䝉推至四
[001-3a]
 千九十四卦更推至於無窮亦不過此氣此理由一
 而無窮者耳此伏羲聖帝初畫卦爻之象義本於氣
 以成象本於理以示義也合象義於理氣合理氣而
 為道故易者載道之書也然言道已為天地之用矣
 故易者聖人言天地之用示天下後世由用之可象
 其象可名其義以求天地不可名之理不可象之氣
 也
 畫卦既自一奇始配以一偶遂自隂陽中名其象義
[001-3b]
 為剛柔於是一剛一柔必相交而摩矣以其原是一
 氣不能不屈伸往來既屈伸徃來必交而相生伏羲
 觀乎此於一奇一偶上又各成一奇偶矣由一而二
 者由二而四矣二者剛柔四者剛柔有老少也以老
 為體而少為用老者仍是前一奇一偶也少者老之
 所生也然少不變必老而後變少者剛柔未極故不
 變老者剛柔已極則必變矣變則剛變為柔柔變為
 剛名為變其實又於老少中生老少也於是變二為
[001-4a]
 四變四為八即四生為八也剛柔相摩至於八而三
 畫之經卦成矣此豈虚擬其氣象乎皆有理以取義
 焉於是以剛奇柔偶之一畫積累三畫而至純者象
 隂陽統㑹之天地次第生四生八積累三畫剛柔多
 少者象天地氣化之水火風雷山澤以天地立體以
 六子致用焉天地之用既分寄於六子其立體於無
 用者二統六為八也天地之用其同六子以致用於
 流行之間者二合六為八也此八經卦之為天地水
[001-4b]
 火風雷山澤立名取義本於一氣一理分為二為八
 之始終也八經卦既成更相盪焉遂成别卦六十四
 以盡萬物萬事至賾至動究亦不外乎隂陽剛柔不
 能不交也卦既由相摩至相盪立八卦之體行六十
 四卦之用每一别卦皆以二經卦相盪而成亦是體
 用於是以兩經卦之三爻合而成别卦之六爻以該
 三才之理氣以盡萬物萬事之象義所謂兼三才而
 兩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繫辭傳言之甚
[001-5a]
 明確也
 自一畫奇積至三畫皆奇在八經卦即以純陽之理
 氣象之為天而名其義曰乾因而重之至别卦六畫
 皆奇仍是純陽之理氣所以仍象之為天名其義曰
 乾也何以有三復有六三畫之卦祗能盡天地之理
 氣六畫之卦方足盡萬物萬事之象義於是六畫中
 各以兩畫為天為人為地乃於此兩畫中分隂分陽
 迭用柔剛故易以六位而成章也所謂兼三才而兩
[001-5b]
 之以言理義分隂陽用柔剛以言氣象故卦必六爻
 則理氣義象俱明備矣
 六畫之卦以乾為首氣為純陽足以統天地萬物之
 氣為一也地之氣亦統於天氣之中又與地配而先
 生六子次生萬物皆天之氣也然有氣必有主乎氣
 者理也理者何天之性也天亦有性乎未生天之前
 即有此氣方能生天既生天天又以此氣生地以配
 天以生六子以生萬物皆氣也皆理以主之故謂天
[001-6a]
 之性是以萬物皆有性皆本天之性以為性耳萬物
 有氣斯有象有形有性斯有情則天之有性有情可
 以由萬以知一由未以溯本矣故具氣成象名之曰
 天其理寄於氣象之中本其性情名之曰健健者陽
 純之極也朱子所謂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者兼天
 地萬物而言之也有理有氣則必有象有象必有義
 有義必有名卦名在八經卦定於伏羲重之而為六
 十四自必亦定於伏羲所以三代皆有易經經卦皆
[001-6b]
 八别卦皆六十四無敢損益焉蓋亦不可損益耳至
 於夏易連山首艮殷易歸藏首坤以夏建寅故首艮
 殷建丑故首坤似皆秦漢儒者傅㑹之説何也易雖
 云六十四卦其實祗乾坤二卦耳乾坤坤又必先以
 乾何以舍乾而别立首卦乎如以其受命正朔而叙
 卦也則一代之書而非萬世之經矣禹湯亦聖人也
 必不出於此自小其創垂也周文王興因伏羲之八
 卦立體更其位置以致用復取其卦之象繫之以辭
[001-7a]
 以明其義於氣之中求理於象之中明其義也其首
 乾者垂訓天下後世不可復易又豈因建子為正以
 首乾乎天為第一先生之物有天而後地與六子萬
 事萬物生焉何得不首乾耶如謂因建子而首乾陋
 矣況文王繫易尚未革命何因而預改正朔建子首
 乾此不辨而知為秦漢諸儒不經之論矣周正建子
 在武王受命以後易之首乾在文王作易之時耳至
 三代之序卦同周與否不可攷也周易自文王興且
[001-7b]
 經周公孔子兩聖修成從周自萬世不易亦因無能
 易之耳雖朱子有卦爻尚可推廣無窮之論又有聖
 人復起作易必另有所成俱作變易交易觀可耳不
 易之易乃周之易也所以秦火之烈獨存古今亦天
 地鬼神所呵護豈止天下後世用之開務成物於不
 易也乎
 乾卦首乎易全天地之理氣該於乾全易之象義亦統
 於乾矣六十二卦皆從乾配坤中出象義也故乾坤為易
[001-8a]
 之緼又為易之門也是諸卦皆根於乾坤而坤又
 統於乾焉
 文王作易既就伏羲八卦圖中觀察體用於是另置
 八卦方位就伏羲八卦言原是明天地隂陽之用就
 文王八卦言又明伏羲八卦之用矣更於卦之因重
 為六十四卦者皆繫之以辭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
 下之業以决天下之疑如繫辭傳之所言也夏殷二
 代之易有無繫辭不可攷矣周易卦辭繫於文王又
[001-8b]
 經周公孔子發明足以明卦爻之象義於神明不盡
 矣繫辭傳所謂觀其彖辭思過半矣至於文王當日
 因卦有定名而繫辭或經卦之名定於伏羲經别之
 卦三代各命其名亦不可攷然周易既不可易則就
 周易言其卦爻亦就周易言其繫辭四聖人之精神
 心思德行功業俱在矣何必逺求其無稽不信者乎
 即除卦名成文連卦名成文亦無足深索但就辭玩
 辭儘能藉聖人之立象明義自成其德行功業何必
[001-9a]
 置其有用之心思於無用耶況周易為卦為辭不能
 知從者多矣學易者從事於易簡而得其理氣明其
 象義亦至難矣遑他求哉
乾元亨利貞
 彖辭曰乾元亨利貞易者卜筮之書其理至精其數
 至變其道至神然不過前天下後世民用而已文王
 繫辭示占得乾者祗有元亨利貞四字有乾純陽之
 氣象至健之理義則元亨也而又必利乎貞正期於
[001-9b]
 終始叶乾焉方合於乾之立體致用也後之聖人以
 天地氣化推言此四字於聖賢道德亦推言此四字
 是後聖孔子明先聖伏羲文王卦爻繫辭中之象義
 令學易者知進德修業遷善改過之方以為希聖希
 天之始基也故必分三層看彖辭在天地之氣化自
 元亨利貞者順乎至正之理氣以為運行出於無心
 也在聖人之人德業自孚於天叶於乾而元亨利貞
 亦自然順乎至正之理氣以為應事接物有心而無
[001-10a]
 為也在占者德業即不能如聖人亦必其心至公其
 氣至剛叶乎純陽至健方得元亨也利貞者必以貞
 為利不可變遷方終始叶占而得吉也
 卦之有爻卦以立體爻以致用也然有爻而後有卦
 非爻之動變何以定卦之象乎故爻有六九無七八
 者因動變之爻成貞悔之卦也繫辭傳易之為書也
 原始要終一章盡其説矣○文王作易既繫卦辭周
 公以述為作又繫爻辭卦爻之象俱明而其義亦俱
[001-10b]
 備矣○啓䝉謂占得爻動必觀卦辭亦卦體爻用之
 象義也然爻既有六九無七八不惟三爻動之卦宜
 叅觀貞悔二卦即一爻動至六爻全動皆宜叅觀貞
 悔二卦之卦辭爻辭以明爻有來去卦方有貞悔也
 故愚推啓䝉之意兼變爻以釋本爻雖未可固執然
 非叅觀其義象未明切也繫辭傳所云居則觀象玩
 辭動則觀變玩占動者本爻貞也變者之卦之對爻
 悔也聖傳所示如此可不遵乎
[001-11a]
初九潛龍勿用
 初九變為姤之初六以隂變陽為乾繫之以係於金
 柅即兼變乾明象於乾金也姤隂變陽故必得正乃
 吉有攸往則見㐫者隂初在下不可因變乾而冒進
 也羸豕本不能蹢躅變乾則欲孚於壯豕所以見㓙
 也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垢繫以潛龍勿用龍陽物而變
 隂則宜潛而勿用以養陽也養陽必用隂也勿用正
[001-11b]
 陽潛之善所養於隂也蓋姤之初隂原從陽中生出
 隂陽往復至均至平於第一卦第一爻聖人早示之
 矣
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
 九二變為同人之六二在同人二爻以隂變陽為乾
 繫以同人於宗吝者變乾内卦三陽為宗也同人本
 以一隂同五陽同宗不能與隂陽大同惟合衆陽為
 同則渉於私而有吝矣此與泰二之/辭當對看
[001-12a]
 本爻以陽變隂為同人健德而變離明明用健體乃
 剛健中正又濟以柔順文明者所以為見龍以其有
 可見之龍德也既有此德雖無位在田亦為人所利
 見之大人矣且可以上應九五龍飛之大人而利見
 之矣此爻叅觀知陽必以濟隂為中正不以同宗為
 貴也
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
 九三變為履之六三在履三以隂變陽為乾繫以履
[001-12b]
 虎尾咥人凶武人為於大君履三一隂夾於五陽之
 中復變陽而隂全虧矣履禮也柔履剛也以隂柔為
 用以和禮體之嚴也今變剛是履虎尾而咥人矣且
 值武人為大君之時以剛履剛失乎履之為禮矣凶
 可免乎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履陽變隂又恐失乎陽之剛健
 矣故終日乾乾夕惕若雖厲而无咎就本心德性之
 體言則欲純陽至健乾三是也就應接事物言則必
[001-13a]
 濟之以柔履三是也是乃體乾用坤之道也叅觀二
 爻隂陽均平和濟之義象昭然矣
 以上内乾三爻初勿用用隂養陽也二體剛健變用
 文明所以為利見之大人而又可利見乎大人三因
 變隂而乾惕克隂以全陽為心德言也兼履卦貞悔
 二爻叅觀始明體用隂陽不可偏倚也然二爻之龍
 德乃内卦主爻所以為在田之大人初三兩爻皆附
 之成卦健體必離用柔以濟剛也初潛勿用者用隂
[001-13b]
 附二也三則厲而无咎亦必乾惕不息始得无咎皆
 附於二之主爻剛柔相濟方中正也
九四或躍在淵无咎
 九四變為小畜之六四在小畜之四以隂變陽為乾
 繫以有孚血去惕出无咎小畜以一隂畜五陽變陽
 為乾近五則動疑故血去惕出然以一隂畜衆陽能
 如是焉用隂柔之道也足以旡咎而所畜日大矣小
 畜卦辭文王繫之以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周公於四
[001-14a]
 爻繫之如此為文王當紂之時事取象立義也故與
 乾四繫辭相合焉
 本爻以陽變隂為小畜繫以或躍在淵或躍者将躍
 未躍也故尚在淵四乃外卦近五之位何以在淵就
 龍言也乾變巽進在淵而将躍躍則飛龍在天矣然
 文王終不肯躍也所以至於血去惕出亦不過免咎
 而已此所以為盛德也觀此爻貞悔二卦對爻叅觀
 義象愈明
[001-14b]
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
 九五變為大有之六五在大有以隂變陽為乾繫以
 厥孚交如威如吉隂變陽為乾五飛龍之德位何復
 言孚乎惟其體為離中爻之隂也故必厥孚交如交
 信乎上下五陽也大有及主隂之卦俱如是也威如
 者非作威也誠立於中而威儀著乎外也故吉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大有乾變離剛健文明之德備
 矣故人皆仰天瞻日如飛龍之在天人皆利見之也
[001-15a]
 所以為天下之大人如日如天之象也蓋以聖人之
 德而居天子之位辭以昭其象義也
上九亢龍有悔
 上九變為夬之上六在夬上以隂變陽為乾繫以無
 號終有凶一隂變為純陽五隂已夬獨留上六何所
 呼號於同類乎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夬無論隂之被夬有凶即陽之
 夬隂亦宜有悔也何也以陽盛而至夬隂則陽亢而
[001-15b]
 不能和隂使為陽用也不能和隂即亢陽也亢則有
 悔必矣
 以上外乾三爻四以變隂而成或躍之用陽能用隂
 於淵龍蛇之蟄以安身也五則變大有天日懸中飛
 龍利見之矣以剛健而變文明也上以夬隂而陽亢
 所以在純陽之體德必以隂柔為用和乎首乾六爻
 如此立象取義六十四卦聖人無不欲隂陽和濟得
 其均平也在天地之氣化不能無夬剥而出入無疾
[001-16a]
 朋來無咎不過反復其道而已在人事君子小人為
 夬為剝剝固深戒小人夬亦示警於君子故夬剝在
 人事皆聖人所不願見也於乾之亢龍於坤之龍戰
 早於二卦極言夬剝之皆不足重也何待否泰反類
 方為言之切哉於是知姤復自聖人視之至均至平
 無偏倚之見如後儒為扶抑之論也○外卦三爻以
 五為主且主通卦剛健濟以文明又為全易主爻四
 附五在淵陽體隂用上不附之亢而悔矣
[001-16b]
用九見羣龍无首吉
 用九一爻為六爻皆變乾變為坤示也唯乾坤二卦
 六爻皆純故有用九六爻辭餘卦即六爻全變亦無
 辭蓋六爻剛柔不純全變亦另有一卦無用此爻也
 爻辭云用九見羣龍無首龍之為物至陽無首者陽
 體而用隂也曰用九即用陽也用陽以隂乃得乎以
 隂濟陽之象義也故曰用九然凡占得陽爻者六十
 四卦中皆當存此象義也不愈可知聖人和濟隂陽
[001-17a]
 使之均平之道乎
 伏羲文王周公三聖作易卦爻繫辭之後孔聖之彖
 傳次之乾卦次序尚合其餘卦為後世編次所紊矣
 孔聖諸傳分為十翼彖辭上下傳卦大象爻小象上
 下傳繫辭上下傳文言説卦序卦雜卦共計十傳以
 翼乎經也釋易者自應於文王繫卦之彖辭周公繫
 爻之象辭後叙孔聖彖辭之傳再叙卦爻之象傳再
 叙文言矣雖漢儒編次取其尋省易了紊亂已久然
[001-17b]
 不可不明四聖人作易之先後次第也於乾卦明之
 可以該餘卦焉
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
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乗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
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
 彖傳雖釋卦辭然每自申一義也朱子謂不可謂文
 王之説即孔聖之説是也推之卦象傳爻象傳孔聖
 亦多有自申一義者俱不可固執以論先後聖人之
[001-18a]
 説也然亦未嘗非一理相貫一氣相通也於不同之
 中有同揆之道也孔聖釋乾卦名義為彖傳曰大哉
 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原言氣化也而氣化不能自
 流行有理以主之也乾以一元統天即就資始萬物
 中見之也不然何以見其統天乎資始萬物先從地
 始以及六子以及萬物一始而無不資之以為始也
 此即所以統天也且此元乃天亦資之為始者也豈
 不至大矣哉有此資始之元資始於地而有坤合乎
[001-18b]
 坤而資始生遂有六子六子隨父母以資始資生乎
 萬物雲行雨施六子得天地之資始資生者各成一
 物又以其氣化流行於萬物於是雲行為隂升雨施
 為陽降而品物流形矣流形者次第形成皆一氣之
 流行成而又變變而又成兼成變無終以為流行也
 萬物得之而成形者即隂陽之流行也此乾之元亨
 見於天地氣化者也
 聖人體之如何聖人之聰明睿知足以達天地之德
[001-19a]
 故大明乎乾元之資始且以無終始為終始體乎卦
 有六爻之位因時而乗亦如天之氣化因時而行也
 於是應事接物之間即因六位各成象義者以時措
 而咸宜是聖人因六位之時乗六爻之龍與天偕行
 於無息也此雖擬議其象而聖人以一元之德順應
 不窮洵如乗龍御天無所格阻也此聖人體乾之元亨
 以為元亨也大明終始者聖人之元乗龍御天者聖
 人之亨也
[001-19b]
 然乾冇元亨又有利貞天亦如是乾道之變化即天
 道之變化也由乾之元子半而資始者至午半而陽
 盛之極隂己生矣陽道漸變隂道漸成是由陽變而
 化隂也漸至萬物各正性命當秋令也性命各正於
 秋乃各保其太和於冬又以為子半生元資始乎萬
 物也故資始者乃合無終始以為終始也此天地氣
 化之利貞也聖人體之首出庶物聖德既成自正其
 性命然後各正人物之性命此首出者作之君作之
[001-20a]
 師成已而兼成物盡性而兼盡倫盡物也所以萬國
 著咸寧之效無一民一物不得其所即乾道天道之
 保合太和也聖人以一心之推及於天下生以是遂
 性以是復各得養以成形各得教以成性皆保合太
 和之象義也此聖人之利貞也至於君子何如乎
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
 象傳明之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内外卦皆乾
 以象天象天之體在象天之行中見之也天行至健
[001-20b]
 無一時之不行也聖人體乾則天自然其德之純如
 天之行不已也君子則希天希聖自彊焉而已自彊
 其心以立德自彊其智力以建業乆則如聖人之純
 德矣斯能希聖之不已矣斯能希天之健行於不已
 矣天地聖人學易之君子亦分三層方明也
潛龍勿用陽在下也此下若皆謂為文言/是乾卦竟無象傳矣
 此七傳乃正釋爻辭也與别卦之象傳同例俱就爻
 辭發明本可以附列於各爻之下因乾卦各爻之傳
[001-21a]
 分編故亦隨經加註焉
 龍性飛動而雷收即蟄冬月之雷非瑞雷則方蟄之
 龍宜勿用非勿用也潛其用於無所以遵養時晦将
 以伸大用於宜用之時也傳明之為陽在下取象於
 三冬閉藏坎陽方萌不應動發宣泄之也故乾之初
 九未嘗不可作復之初九觀焉
見龍在田德施普也
 龍見於田澤必及時德者天地之生化也時雨及田萬
[001-21b]
 物生遂天地之德施普矣不言利而言德因所利而
 利之即德也君子龍德既成在田而能輔世長民德
 施之普亦同天地矣所以利見也
終日乾乾反復道也
 終日以該終身乾乾進修無已反焉復焉一息百年
 俱在於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戒慎恐懼静存動察
 中庸所言本此
或躍在淵進无咎也
[001-22a]
 或躍躍也在淵未躍也龍德已成躍不躍如一也有
 其德而有其位為躍有其德無其位為淵俱在或中
 不自主也有天命耳然宜躍則躍進亦應天無利位
 之私心自無損龍德而致咎矣觀傳知作易聖人如
 文王周公孔子俱在淵也而俱有或躍之疑文王及
 其子孫進无咎矣周孔終於在淵又何咎哉故進可
 兼不進言義不然豈聖人於天位以必進而後免咎
 哉即湯武革命有孚乃能悔亡若未孚而革必有悔
[001-22b]
 矣俱要活㸔
飛龍在天大人造也
 聖德君位其德可久其功可大故足以成造萬物使
 之遂生復性也然大人之自造其德以造萬物則成
 已以成物合天下而共明明德也造之為義即中庸
 之誠者自成也中庸多自易出易言天道盡在人事
 中庸言人事盡本天道二書能㑹其通義則天人之
 理昭然矣
[001-23a]
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
 龍德聖德也奚有盈乎聖不自聖也若以為盈則予
 聖矣何能久乎惟視聖仁不敢居所以不厭不倦終
 身好學自彊不息也至於有悔不同凶咎不能久行
 仍可遷改變而為姤即是不逺復無祇悔矣姤復亦
 須通看
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
 龍德聖德皆天之德也惟九而能用則隂能濟陽陽
[001-23b]
 首不為為隂之尾乃以隂承陽首尾初無終始正合
 乎天運之不已也是聖傳於乾之首易已明示陽當
 與隂調和無取乎亢必善其用則夬不厲而壯不用
 無非推言用九之𧰼義而已○老氏全部道德經俱
 包括於此一傳之中故稱老子為猶龍知其能用九
 也
 孔聖於乾之六爻前後凡五次釋之此七傳為正傳
 下文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七傳擬議之以成其
[001-24a]
 變化也潛龍勿用下也七傳明龍德之居位也潛龍
 勿用陽氣潛藏七傳明龍德之合時也君子以成德
 為行七傳見凡乾六爻固有因而重之之𧰼以𧰼天
 地又有兼三才而兩之之𧰼義也故余註此五傳有
 分列者有彚列者分列者因聖傳意在分疏彚列者
 因聖傳意在合發也
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㑹也利者義之和也
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㑹足以合禮利
[001-24b]
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
 文言自穆姜時已引之矣或古有此文言孔聖引之
 而申明乾之四德此為學易者作切實下學上達功
 夫也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此善即性善也由於繼
 之者善故為成之者性也即元也所以為天德之宗
 主也故謂之長亨者嘉之㑹也此嘉即禮之用和為
 貴先王之道斯為美也小大由之故為嘉美之所㑹
 也利者義之和也義之和即利也非義之外有利也
[001-25a]
 論語曰見利思義義之所宜即利之所主也故曰和
 和即發而皆中節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事非幹不
 濟幹非貞不能幹者力也氣之屬也貞者理也理
 足以主乎氣氣方可以幹事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
 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乎天
 地之間氣塞天地何事不幹乎然是集義所生者其
 為氣也配義與道氣主乎理所以幹本於貞也此一
 段言乾之四德皆於氣化中明有理以主之所以成
[001-25b]
 元亨利貞理氣合一之㫖也謂之四德者正以理在
 氣中賦之於性而謂之德也君子體仁一段則下學上
 達至切實之訓矣君子體仁之理氣以其心之仁推
 及於人於物親親仁民仁民愛物故足以君長乎人
 而生成養育以廣其仁也君子明嘉美之㑹歸而以
 至和為則以主三百三千之嚴得其至和之宜則有
 得乎合禮之宜矣君子利物為心不自私其利利而
 義也是以去其私利之不和得其利物之太和是制
[001-26a]
 萬物萬事之宜者為義而本於一心以裁制權衡者
 為和也如此而義和利即普矣君子以貞固為本貞
 者正也知止也固者止於至善而不遷也天下萬事
 皆有至善之理君子知之止之復貞固而不遷是止
 於至善而安於止矣何事不可幹乎此君子明乾之
 四德而體之以成其元亨利貞之體用所以能自成
 其四德為一為君子之居心應世也
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
[001-26b]
 孔聖曰惟君子乃能行此四德也故曰乾元亨利貞
 四德又冠以乾四德為一德矣君子體乾而行之四
 德亦祗歸於君子之一心耳此君子之體乾所以漸
 優入聖域而不自知也此段引文言乃學易者日用
 飲食之道不可須臾離者也所以孔聖為集大成以
 其循循善誘人也文言愚謂止此以下/皆謂為文言不敢從
 孔聖之爻𧰼傳别卦皆略於乾坤獨詳所以重剛柔
 之始以明變通之道於無窮也於乾坤二卦之爻多
[001-27a]
 為擬議以成其變化也與繫辭上下傳所引之各卦
 十九爻同一義也乾更詳於坤矣以乾統天統易故
 更反復申言六爻之發揮旁通以為三百八十四
 爻引伸觸𩔖神而明之於無窮極也
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
世不成乎名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樂則行之憂則
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
 七傳如繫辭上下傳雜引各卦十九爻擬議以成其
[001-27b]
 變化也先於首卦六爻詳繹而各明其𧰼義乃孔聖
 觀玩有得垂示天下後世學易者知引伸無盡觸長
 莫窮且神明存人也公辭聖傳之外廣為擬議則變
 化於爻𧰼反有限量擬議以成其變化正不測矣
 初爻擬議之曰龍德值潛時則宜隱易似作治字解
 不出而治世不隱而釣名遯世無悶世不可為不見
 是無悶人不見知合於所樂之道則樂違於所樂之
 道則憂道在是潛德亦在是信之篤守之專故確乎
[001-28a]
 不可拔方合於龍德而因時宜潛矣知易字解作變
 易之易亦是不出而變易乎亂世之意耳
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
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閉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
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
 二爻擬議之曰龍徳至正而居中位陽之正而中也
 正而中則中不外庸庸言庸行必信必謹正中之龍
 德造成俱於此始終矣言行信謹又由於内致其功
[001-28b]
 閑邪克已存誠復禮此龍德正中之體發而為用善
 世不伐不有功德博而化不居德且自忘其德而化
 人人亦不知則在田而謂之大人殆為己備君德者
 乎德何論君師聖德成而如龍在田在天位不同德
 同孚耳
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何謂也子曰君
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
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
[001-29a]
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
无咎矣
 三爻擬議之曰德成於學欲進聖德先勉於學故未
 修事業必貴内貞聖德盡心曰忠實心曰信此進德
 之基也謹飭其辭於未發之先豫立其誠於淵黙之
 内言既有本行自有則著之功業足以居之而不致
 成而或敗矣此居非有而恃之乃保而存之也然進
 修之事首重在知知必有止止必有至即至善也知至
[001-29b]
 而能至焉斯可與之審事理當然之幾必知明斯處
 當矣匪知之艱行之維艱至必有終至而不遷斯謂
 知終而能終方可與守義理之常不致見異紛更耳
 此君子自幼至老終身不倦於學方能之如此則德
 亦成龍德矣以應乎世居上位而不驕以功利盛滿
 為慮不暇驕也在下位而不憂有道德仁義可樂足
 忘憂也是君子之乾乾因時而惕雖位危殆之位亦無
 咎也蓋因學成而德立也
[001-30a]
九四曰或躍在淵无咎何謂也子曰上下无常非為邪
也進退无恒非離羣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无
離羣之離亦可讀/作上聲其義更長
 四爻擬議之曰四位近五在下之上進則為君退則
 為臣臣而忽君揖讓則堯舜征誅則湯武俱不可為
 邪如後人之假託也有此不為邪之心則進如武而
 退如文皆得義宜無適無莫義原無恒也有恒則離
 羣無恒則羣𩔖雖從而非私義之與比而已義在心
[001-30b]
 為理在外合時君子所以貴於進德修業者正謂協
 義隨時之難耳及時為進退或之心原不惑也躍之
 時至可躍義也不躍仁也亦上不驕而下不憂也何
 咎乎不離羣即渙羣如文王三分有二/以服事殷只有至公無私而已
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
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
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𩔖也
 五爻擬議之曰龍德成而升天不言德而言其德孚
[001-31a]
 可也德孚非無本本天地氣化也同聲相應同氣相
 求水則流濕火則就燥龍起而雲興虎出而風嘯何
 也萬物皆隂陽隂陽皆天地也聖人中立於天地之
 間以司萬物生成之命德協隂陽之正業成無過不
 及之中聖德至中正之極故孚也聖德復居君位作
 而必覩者天地萬物皆隂陽之氣數而歸於聖人體
 仁制義建德立業之一身身本於心心又為隂陽之
 宰也本天親上者陽之𩔖也本地親下者隂之𩔖也
[001-31b]
 聖人一心立極分為二之氣數者俱不能越也是以
 各從𩔖而利見大人也未説萬物覩聖人先説萬物
 必覩之所以然親上親下見萬物皆二氣生成聖人
 立三才之極故必覩也
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
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
 上爻擬議之曰龍德過亢自居其德則無德矣位貴
 極反无位𫝑高極反无民龍德雖在上位因其過亢
[001-32a]
 則不求不應誰來輔之乎故以亢而動悔必生焉不
 動則靜能生隂濟亢也
 此六爻雖各為擬議而實自初至上有一貫之𧰼義
 且將天下後世人之德位俱包括在内既漸而有叙
 復貫而能通其所言皆最切學者身心日用之事可
 為樂行憂違進德修業之方學易者宜詳為觀玩自
 審其居何體用何爻自得於心慎持其動較之爻象
 更為詳明易於知從不可徒以為此聖傳擬議卦爻
[001-32b]
 之變化已也
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
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
乾元用九天下治也
 潛龍勿用下也七傳言乾六爻之位也六爻各有位
 故其義𧰼不同公之繫辭亦各因其位以明其象義
 於辭耳諸卦皆然聖傳獨於首卦更為申明之使學
 易者知所極研也從一位字釋此七傳傳義自明
[001-33a]
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
時偕行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
龍有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
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七傳乃乾六爻之時也每卦六
 爻為用有體理存而氣行焉於首卦申明之知卦因
 六爻而發揮其理氣更以旁通乎萬事萬物之情若
 其時序不明是稱名雜而將越矣惟有卦之理氣以
 貫之六爻故雜而不越也所以聖傳復明其時自陽
[001-33b]
 氣潛藏始至於與時偕極氣雖漸行理則無二各行
 其時者氣也各得其時之宜者理也至於用九乃見
 天則是合乎天之則氣與天偕行理與天合德也聖
 傳亦甚明不必更釋學者但從每卦理氣一貫處求
 六爻是由一而萬由本而末極研之道也於是六爻
 雖變動不測亦可於次第時序中得其用不離體可
 測者必有所在矣
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
[001-34a]
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
 傳又釋乾卦𧰼義曰乾元者以始而得亨者也見亨
 由於元有元必亨氣化之一定也利貞者乾有此氣
 化必有性情利貞乃乾之性情也此性情又非乾健者
 之性情也亦就氣化言元亨者氣化之可見利貞者
 氣化之不可見者也元亨自子半陽生為春為夏
 皆生長之氣化故有元即有亨可見也利貞者由午
 半隂生為秋為冬皆收藏之氣化將以為復為次年
[001-34b]
 之元亨豈可見乎故曰性情言在内也元而亨言在
 外也此即繫辭傳顯諸仁藏諸用富有之謂大業日
 新之謂盛德也於此先發其端矣利貞為性情又所
 以為元之始者也故乾之始能以一元而亨萬物是
 以美利利天下也天下萬物以其資始之元各成其
 亨因而各得其性情即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也遂又
 為元始為咸亨以至於無終無始皆自乾元始之也
 然乾元何嘗可見乎萬物何嘗知為乾元始之終之
[001-35a]
 終始之於無盡乎所以傳謂不言所利利大矣哉惟
 其不言利而利至大利之大者利於貞也貞下起元
 是四者周流萬物終始皆天不言而能以美利利天
 下於無窮也乾雖有卦爻繫辭亦未嘗言之如是之
 詳切也聖傳釋之天道乾道備於聖人所以繼三聖
 人而集其大成也
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
乗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
[001-35b]
 又明乾卦之體用曰至大矣乾之德乎剛健也中正
 也剛健而至純也中正而極粹也至純至粹乃至精
 也此乾之德也剛健中正歸之於純粹純粹極之以
 至精德至此無以加矣有此體斯有此用矣於是以
 六爻發揮其體德旁通乎萬物萬事之性情性情無
 不各得則措置無不咸宜矣此乾卦爻之體用也聖
 人體乾之體不可見也不能示天下後世使人人知
 之矣見其用乾之用而已時乗六龍以御天雲行雨
[001-36a]
 施而天下平用天之用即用乾之用也天也乾也其
 理氣本在天乃自有乾而皆載之於乾矣此易卦爻
 繫辭之通於天也且自有聖人而易之理氣備於聖
 人矣其用皆見於作易聖人之德性功用矣此孔聖明
 乾卦體用之大也即以明聖人之體用也不同前彖
 辭傳釋乾之氣化也彖傳合大象傳分三層天地聖
 人學易之君子乾元者一段分兩層言乾之氣化即
 言天之氣化大哉乾乎一段亦分兩層言乾之體德
[001-36b]
 則由立體以制用言聖人之體乾則由用以知其體
 也俱各有義並非重復剛健就氣化言中正就德性
 言剛健陽用而中正隂體也純者陽之純粹者隂之
 粹精則合隂陽體用而一之矣
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
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
之寛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
也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
[001-37a]
時而惕雖危无咎矣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
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
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
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
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
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
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
 君子以成德為行七傳孔聖明六爻兼三才之道也
[001-37b]
 初二兩爻地道也君子體地道於初二兩爻一潛一
 見不同而成德則一有其德矣潛則勿用見則君德
 地道者臣道也何言君德為臣而德足匡君治民即
 君德也雍也可使南面孔聖之君德自明於論語為
 政以德章豈必定居其位乎故修德凝道自成其體
 以待用焉君子之法地道與坤之順承乎天一義𧰼
 也三四兩爻人道也君子體人道乾乾因時以主敬
 釋疑昭信以存誠誠敬之外無人道也蓋惕者敬生
[001-38a]
 於畏也而慎者誠足破疑也惕以主敬自省之學也
 慎以開誠兼應接而言學矣此人道之定則也乃德
 修已成位聽於天或之者如周孔不有天下為可疑
 也然何咎乎聖學重德足副位耳五上兩爻天道也
 天道何以體之以德合乎天德則道合乎天道矣日
 月四時鬼神皆天之用也大人體合天德其用合天
 用焉所以合德者萬古如一所以合用者與時偕行
 故先天弗違後天奉若大人以天為則法天行健純
[001-38b]
 亦不已者反若天行隨大人而不違也鬼神為幽隂也
 人為明陽也亦皆天之用也天之行不違其隂陽之
 用豈能違之故鬼神悉格民人悉宜是為有德有位
 之大人為天下之利見此大人體天道之極致所
 以建位首出功能與天地參者也若不能德合天德
 則體不立而用不行動與天違如亢龍之知進知存
 知得而不知退與亡喪之必至何以為善體天道乎
 其惟聖人乎一傳為乾元用九釋也能用九者惟聖
[001-39a]
 人故能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正者貞也貞即元
 也守貞以為元元乃統天者聖人體此元以為終始
 乃守貞以為終始與天行健者共不已也此乾元所
 以統天統易而聖人所以體天體易也潛龍勿用下
 也七傳言其位位體也潛龍勿用陽氣潛藏七傳言
 六爻兼三才而兩之又於每一才中分隂陽體用也
 初三五陽位為體而其用則宜隂也二四六隂位為
 體而其用則宜陽也初潛而勿用三之惕若厲五之
[001-39b]
 與天地合德皆用隂也德固陽而静存於内則隂也
 二之見君德四之誠釋疑皆陽也六則亢而反成隂
 不能得陽之用矣故悔悔而以隂濟陽陽乃得用矣
 用九則進退存亡隂陽調濟之道皆明明以為行體
 用咸備即聖人亦不過能明隂陽知體用而調濟於
 均平耳孔聖於首卦明之所以為諸卦例也春秋有
 例易亦有例例者一定不易之易即在變易交易之
 中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雖學易者不敢遽期而引
[001-40a]
 伸觸𩔖極深研幾則可以馴漸以求得也
 或問曰子既以貞悔對繹六爻如二爻變以下何能
 悉繹乎曰悉乎哉問也余貞悔對繹者竊謂周公當
 日繫爻辭乃因動變於爻𧰼觀玩有得方有是辭也
 朱子曰未有繫辭前古人皆於爻𧰼中觀吉凶周公
 聖人觀吉凶更切故於變動中擬議而吉凶悔吝生
 焉所以貞悔互繹見公之辭一本於𧰼數非以私意
 安排耳若夫二爻動以下不繹者二爻動重上爻三
[001-40b]
 爻六爻動則重在卦矣四爻動又重之卦之下爻五
 爻動或全不動皆重在静爻静卦固無貞悔矣
  乾卦後雜説
 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故乾用龍而坤用馬史記
 之説亦本於易者天下之物惟龍升天究之興雲致
 雨皆地氣也而自地上升則陽氣也龍能於此乗陽
 氣升天故為諸陽物中最靈異能變化而近乎天也所以
 乾卦逺取諸物而用龍也
[001-41a]
 聖人立乾卦以𧰼天天道至虚有乾卦而至虚者歸
 於至實有𧰼者歸於有理有數者歸於有用故性情
 功用就乾言即所以言天之性情天之功用也不然
 天亦穆然高覆於上耳性情功用何從而測識之哉
 非畫卦繫辭天亦萬古蒼茫矣此所以為聖人位天
 地而裁成輔相又其餘事焉
 伏羲畫卦三畫皆奇由邵子横圖觀之初一奇為少
 陽加一奇為正陽正陽即太陽也再加一奇為老陽
[001-41b]
 三陽之數足為乾然已該乎震坎艮矣坤卦亦倣此
 然則巽坎兊已該之矣然必因而重之而其數始備
 何也三畫固亦三才之道也必重之為三才之道者
 三才又各有隂陽也六畫皆陽而乾始成始可擬議
 以𧰼天也天以純陽為統統者貫之也貫者貫乎三
 才也初二二陽在地之下三四二陽在地之中五上
 二陽在地之上其卦𧰼䷀層層皆奇正𧰼天之陽
 氣充周布塞六合皆滿不期其運而自運不期其不
[001-42a]
 息而自不息矣故言天之數不得明者言陽而明言
 陽不易明者言氣而無不明矣試看六合之内無非
 氣之所塞即無非天不必高高在上逺望蒼蒼方為
 天也莊生之説以為非天之正色蓋南北東西上下
 互相觀望皆如此善哉其言天乎亦不過就其充周
 布塞之氣言天耳既是氣氣塞則通塞之至必通之
 極行之所以健故大𧰼傳云云/
 繫辭云在天成𧰼在地成形是在天者有形而無質
[001-42b]
 皆以氣為𧰼而已日月衆星皆天之氣所結而辰則
 其運行之氣所充周布塞也在地亦無非天之氣也
 而一著地便有形有質矣𧰼之在天為形之𧰼形之
 在地為𧰼之形皆氣以成形也在上者有天之道健
 也在下者有地之道順也道即理也朱子所謂氣以
 成形而理亦賦焉寧止人之生為然乎天地人之祖
 也自祖宗以來如此又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
 者謂之器是上下形道皆可以形言之言形固形也
[001-43a]
 言道非形也故以器言則天地皆一器而自有器乎
 此器者則道也易所以作者亦以器明乎天地之道
 也故繫辭又云一隂一陽之謂道隂陽仍器也而一
 隂一陽不測則道也
 天以𧰼垂故大𧰼傳曰天行健地以形成故大𧰼傳
 曰地𫝑坤𫝑則形而有質而高下陵谷險夷廣袤之
 各異矣若天行則一望清穆何從測其逺近寛狹乎
 厯家言日月衆星皆有高下且西洋法謂五星之大
[001-43b]
 皆大於地日之大於地十餘倍雖無可考然試於夜
 間仰觀天星大小高下果非齊而一埒也因思自地
 之上幾何積高而至於天至於天而又大有高下矣
 其極高者為何等也自是而轉思乎地之下天必亦
 如是矣以若大之地而懸於天之中上下四方非大
 氣以充塞周布下何以舉而不墮四方何以塞而不
 移則天之為天一氣之為又何疑乎就地以言天是
 因可見以求不可見之一也再者日月星辰中庸謂
[001-44a]
 之繫焉繫於何所亦不過如地俱為天之氣所充塞
 周布於日月衆星之上下四旁不致於升墮游移焉
 而已矣此又因日月衆星之可見以求不可見者之
 一也至於日月星辰經緯順逆運行各有進退遲速
 伏見者天之大氣固率衆星而左旋矣其中日月五
 星皆氣結之大者也結之既大亦各具一氣矣有氣
 存而各結自有氣動而各行乃遲疾伏見進退之所
 以不同也又為因其各行之度次可見以求其不可
[001-44b]
 見之一也以此三説求天則天之為氣以成𧰼似為
 得矣此乾之六爻皆陽而覆乎地上貫乎地中載乎地
 下以成三才之數之理也夫
 再觀天之上有星有炁有河漢聚散大小皆氣也是
 又因星炁河漢之可見而求天之不可見之一也即
 有變異如五色之氣如長短之彗如日月衆星之忽
 方忽尖生耳生芒亦皆氣也其禨祥禍福兆之有數
 應之有理仍是氣成而理賦焉耳
[001-45a]
坤下/坤上坤與乾錯而配乾生八卦更生六十四卦其/實統於乾故以坤次乾為易之藴且為易之
門/焉
坤坤之卦畫自一奇中生一偶與一奇配合以生四生
 八是以積累而成三畫之偶純隂之體𧰼以配純陽
 之體𧰼惟天純陽惟地純隂惟地之純隂足以配天
 之純陽故以純隂之卦𧰼地名之曰坤雖統於乾而
 配乾如妻之統於夫而配夫遂生六子成八卦乾坤
 父母之體𧰼立合六子而天地氣化之體用備矣皆
[001-45b]
 由一奇一偶相摩而成如前乾卦所明合於邵子之
 圖説也因而重為六十四以備萬物萬事之體𧰼又
 自八卦相盪而成於乾卦亦明之如程傳所言也是
 以乾坤二卦之體𧰼立而易已立其體矣為六子為
 六十四卦皆在乾坤所緼又皆自乾坤之門中出也
 此坤之配乾如地之配天次乾而列於經首也或謂
 殷易首坤然地先於天何𧰼義乎恐未必然即或有
 據亦不如周易首乾次坤為得天地隂陽理氣之正
[001-46a]
 也其卦積三偶畫為八經卦之坤先天位置於北與
 天相對而相錯對者配也錯者交也雖云乾南坤北相
 對錯其實天包地外地懸天中地之上下四方皆天
 也皆天氣之充塞故地能懸於中而萬古不移也蓋
 地之氣皆天之氣地之形體之中皆天氣所貫如坤
 卦六偶爻中之虚處皆天之陽氣也上下四旁無形
 無𧰼皆天之陽氣包羅也是以言地者皆言地懸天
 中此其𧰼義也素問黄帝問於岐伯曰地有憑乎答
[001-46b]
 曰天氣舉之朱子註離騷天問曰天周地外非㳫乎
 地之上也皆足以証矣
 先天八卦位置於北𧰼隂之極以配天之陽位也然
 隂極之位陽生於此矣對而交則生生則不能不行
 也後天八卦位置之於西南以坤統三女卦於西南
 也與乾位置於西北統三陽男卦於是亦相配交錯
 而更生萬物也對則配錯則交生則行行亦由於對
 配也此先後天八卦同揆之𧰼義也坤所以位西南
[001-47a]
 致養萬物而居三隂之中位也乾在西北兑隂之盡
 坎陽之生中隂陽而置其位所以為統天者統隂陽
 之終始也坎之陽生生於乾之戰也純隂之中有乾
 陽在隂亦順承乎陽而已雖戰如敵國其實順承如
 臣妾也亦以配為戰以順承為統均如妻之於夫以
 統妻為配夫也天地如此理氣聖人作易以立𧰼明
 義焉坤之為隂之極而柔之至以統諸隂而順承乎
 天即以配天轉生六子萬物之理氣不大明乎
[001-47b]
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
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
 彖辭曰坤元亨坤順也順乎健也天行健天之氣化
 運行至健坤即以天之氣化為氣化順之而行故至
 順而亨此所以同乎天之元亨也此地道也乾言利
 貞而坤言牝馬之貞何也乾之元亨有剛健中正純
 粹以精之德資始統天自能元亨也坤則不能統天
 但順承天不能資始但順承天之資始以資生耳其
[001-48a]
 元亨即乾之元亨也其利貞則為坤之利牝馬之貞
 矣牝馬能資生者其性隂柔而能順承乎牡馬者也
 利於如此之貞則元亨亦能同於天也此是説坤順
 德順承乎乾健以𧰼地之配天也君子觀乎卦辭知
 攸往之利叶利牝馬之貞則其德亦叶於坤而元亨
 亦應其占矣乾之德天也惟聖人可則之坤之德地
 也惟君子能體之而其餘占者德遜君子斯為常人
 其叶不叶又當别論矣不叶者占此則欲居先而必
[001-48b]
 致迷惑叶者占此則甘處後而乃有得益非甘後也
 後者地道也必後以合地之順道乃主乎利貞不主
 乎元亨也元亨天主之以自然為利貞利貞地主之
 隨乎天以為元亨也不言主利貞而言主利者地以
 順道主利亦自然得貞不同於人有私也叶者以隂
 柔之德素位而行居西南之坤位而得朋不叶者以
 隂柔之德冒進於陽居東北之艮位而喪朋朋者以
 隂柔之氣行隂柔之方以順為正者也是皆主利之
[001-49a]
 道也乾統天無往不利坤則有利可主必主利有耑
 方矣乾大坤小於此亦可見矣此又為占此卦之常
 人前用也西南坤也東北艮也坤與艮俱土而分隂
 陽坤則順也以後為先方能行也艮則止也以行庭
 不見其人為能止也在坤方欲順承天行之健而與
 之同不息焉一涉於止則不能順承乎天而息矣蓋
 坤三畫皆隂故能順艮有一陽在上止隂斯不能順
 矣所以言喪朋也凡隂陽發聚皆貴中正均平而坤
[001-49b]
 獨勉其得朋者若為抑扶之説則此辭聖人亦不立
 矣蓋此隂德非僉人私計所可擬議也即坤之厚德
 也配天資生萬物者也君子體之在下則直方大在
 上則黄裳以此上下相應得朋以共成厚德載物之
 功寧可以扶抑之説拘囿之乎故又曰安貞斯吉此
 方大而黄裳為義𧰼者正是貞德安於此貞德即是安
 處乎西南柔順之本位以敦乎厚德也故易又曰安
 土敦乎仁故能愛於厚德載物可互相發明矣○西
[001-50a]
 南三隂盛地也故曰得朋至東北艮位二陽已足三
 陽已盛隂𩔖處非其地遇非其羣故曰喪朋然地道
 順天運於不息未嘗不返乎西南地之氣化順承天
 也而人事叶之斯吉矣
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无
疆含𢎞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𩔖行地无疆柔順利貞
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𩔖行東
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无疆
[001-50b]
 彖傳釋卦名曰至哉坤元乾無外故曰大坤有極故
 曰至資生者即以乾之資始者資生也故曰順承乎
 天順承乎統天者也統天者貫坤地之上下四旁無
 非此乾元所貫坤元所至皆乾元所貫耳故天地合
 德而生萬物天覆於上地載於下生物之無疆即天
 德也坤德之合乾而以為無疆也在坤言之則云合
 天之德然言無疆正配天之不息矣此地德之元也
 中庸言不息歸之於誠易言不息歸之於元名異實
[001-51a]
 同也由元言之則天地亦一物而由天言之地又為
 天中之一物由萬物言之又為天之下地之上之品
 物天之資始者地以之為資生資始者不可見見其
 資生者而已資生者地之元德含𢎞者所存者深光
 大者所發者盛俱歸之厚德而已然此厚德亦不可
 見惟品物咸亨其含𢎞光大者斯可共覩矣此地德
 之亨也然皆以乾之元亨為元亨也而已矣
 至於利貞乾以剛健中正純粹以精之德自然無在
[001-51b]
 不利而皆貞坤則以柔順為貞而利之矣程子謂貞
 正朱子謂不足以盡貞之義貞而固方盡之然正而
 固不如正而中也中無定則貞亦無定有貞而固不
 中者矣必中而正方可謂之貞也故在乾則中無不
 正在坤則以柔順為中而主利以為貞利者義之和
 也和者中之發也所以以和順為利貞也此牝馬之性
 合於地道而與之為𩔖一物性之微而中在是利在
 是貞亦在是矣行地無疆地道之行利於柔順利牝
[001-52a]
 馬之貞亦利於此則無疆得孚於地矣此坤之利貞
 也
 君子體之而攸往又何所不可及乎在乾分言元亨
 利貞以明聖人體元亨體利貞之道在坤則惟君子
 有攸往一語蓋言君子體坤主乎利貞而已即坤之
 元亨亦由於以柔順為貞而利之也君子亦惟柔順
 其德合於牝馬之貞而利之則與地道同行於無疆
 何不元亨之有所以不必言元亨惟利貞而無不元
[001-52b]
 亨焉常人占此彖傳亦為分而釋之乃以先後作兩
 件事令擇而行以明失道得常在占者慎始克終非
 先迷而失道然後順而得常也惟能順坤道而必後
 焉此利牝馬之貞也得坤之常道矣如不順坤之道
 而欲先焉此不以牝馬之貞為利矣失坤之常道矣
 故必主利以為貞而能先不居後甘處為得攸往常
 道也得常而安之於西南則得柔順之𩔖而能行地
 無疆是為得朋失道而不安西南更之東北則失柔
[001-53a]
 順之𩔖而不能行地無疆是為喪朋傳又釋之以乃
 終有慶者東北為艮西南為坤愈明也終者即艮之
 成終而成始也萬物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由此而
 帝復出乎震矣地道之終而復始在於東北艮位彖
 傳與彖辭各為一義亦未嘗非申言一義耳如此言
 之何必反之西南乎然亦未有不反之西南者也齊
 乎巽相見乎離又致役乎坤矣則不惟西南為安吉
 即東北亦安吉也何也惟在柔順利貞由西南而東
[001-53b]
 北更由東北而反西南何非安貞何非吉地地道原
 是順承天周流運轉無不隨天東西南北隨地有中
 因時而行則應乎地之道矣應地之道隨地得中乃
 中正以為貞即主乎利以為貞耳占者能叶亦將成
 君子之德而攸往與為無疆焉
 坤之主利即乾之主元也乾陽以元亨為主故主元
 以得亨坤隂利貞為主而主利者利於貞也然亦順
 承乎天之利貞以為利貞也乾文言曰利者義之和
[001-54a]
 也義之至和即利也以此為主則仍是以義為利而
 主之也然乾不言主元而坤獨繫之以主利者何也
 乾之德資始統天渾淪包括不必言主原有元為主
 也坤之德資生順承天必言主方有所順承也主之
 所利即主之以利牝馬之貞也不言主元亨者坤隂
 即乾之利貞也以順承乎天之元亨為元亨乾主之
 而坤承之耳惟利貞則乾無所主而自然利貞坤必
 有主牝馬之貞方不至先迷而東北喪朋然後能後
[001-54b]
 得而西南得朋也此所以坤必言主利以異乎乾也
 知坤即乾之利貞者鮮矣
𧰼曰地𫝑坤君子以厚德載物
 大𧰼傳於乾言行於坤言𫝑𫝑者雖有形不動而其
 氣亦隨天為行於不已也君子體之以厚德載物即
 彖傳云坤厚載物也在坤地道則言𫝑厚君子體之
 則成自已之厚德坤以地之厚載物者𫝑也君子以
 德之厚載物者學也德非一日而厚必有以培其基
[001-55a]
 載豈一物不遺而德必以此廣其量此君子法地柔
 順安貞之道也○利貞之義愚謂利即知者利仁貞
 即仁者安仁者本於論語論語於此未嘗將仁知分高下
 不過就仁知二種人明其心於仁於知是如此如㸔
 成利仁為勉强安仁為自然固有此義然非聖人指
 㸃示人之本意故於易云利貞引用之見占者於彖
 辭元亨利貞四字自應看成兩句説話不必分為四
 者矣就四德説方利是利貞是貞各有義四德乃孔
[001-55b]
 聖人推廣易之理也然利仁亦歸於安仁即謂有高
 下淺深也亦可看聖賢道理須大活潑此所以正而
 中方謂之貞也
 坤之六爻如諸卦列於彖𧰼傳之後又將爻𧰼傳即
 附於爻後皆後儒取其尋省易了而為編次也可以
 按其編次明其義𧰼者不必求異今合古也故亦按
 諸卦之編而明其動變焉按魏高貴鄉公問於博士
 淳于俊曰今彖𧰼不連經文而註連之何也對曰鄭
[001-56a]
 康成合彖𧰼於内者欲使學者尋省易了耳
初六履霜堅氷至𧰼曰履霜堅氷隂始凝也馴致其道
至堅氷也
 初六變為復之初六在復初以陽變隂為坤繫以不
 逺復无祗悔元吉陽原自純隂中生出坎中之陽雖
 生於子半而乾陽原立體於純隂中以統天而鎮隂
 之終發陽之始者也所以謂之不逺復人事言之無
 可悔者如私慾之起於隂而陽之性理已復而克之
[001-56b]
 所以元吉至天地之氣化則反復其道耳出入無疾
 亦無悔陽生復隂生姤俱元吉之道也隂陽之終始
 無盡元吉即元亨耳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復繫以履霜堅氷至見霜而警
 氷固有此義但何不言吉凶乎初六隂生於下變復
 為陽其實就本爻義𧰼則姤也伏羲畫卦時始此一
 偶非姤乎姤隂始生馴至於三隂過而霜結六隂盛
 而氷堅皆此一隂為之權輿也又見隂生必漸盛然
[001-57a]
 變復則陽可生因互為根而生於不已所以消長隨
 化出入無疾朋來無咎也即為剝為夬人事多乖天
 之氣化原為自然之消長何吉何凶乎知此則隂陽
 有調濟均平之道無扶陽抑隂之説也聖人於乾坤
 二卦爻辭明之何弗遵乎𧰼傳曰馴致其道至堅氷
 也則更將此氣化一隂一陽迭為屈伸往來者歸之
 於道矣道者一隂一陽之謂也隂生而馴至於霜結
 氷堅隂之迅長本如是也君子體之人事或有防隂
[001-57b]
 剥陽之義而天地之氣化乃以無心馴至為道也其
 言隂陽消長純是自然何其明切乎此爻乃明隂陽
 自然之氣化而人事亦當致謹於姤復矣
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𧰼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
習无不利地道光也
 六二變為師之九二在師二以陽變隂為坤繫以在
 師中吉无咎王三錫命師以一陽主乎五隂在坎隂
 中得乎陽剛中正之道故曰在師中吉中之義兼師
[001-58a]
 中而得中道言也必得中道在師中乃旡咎王三錫
 命六五正應必寵錫嘉命矣此因陽變隂得柔順中
 正之道以合坤之臣道也故能合於君德之陽道耳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師繫以直方大不習无不利隂
 變陽能濟陽剛中正以柔順中正也直者易直也方
 者貞正也大者至直為體至方為用故至大也方者
 地德也直者主以天德也大者合天地之德以體之
 故推其用於剛柔得中正至大而莫京也豈外鑠者
[001-58b]
 哉我固有之也率性而天地之德在焉有體而用行
 焉何庸習而後利乎𧰼傳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言
 方本於直也言隂用之方本於陽體之直也惟陽之
 動也直是以陽之用為隂之體矣不習无不利地道
 光也本此直而方者以為體用則推用於至大地道
 發揮其光著於功業矣此地道之利貞而二能主之
 者也
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无成有終𧰼曰含章可貞以
[001-59a]
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
 六三變為謙之九三在謙三以陽變隂為坤繫以勞
 謙君子有終吉順變止止而安焉謙之勞而不自以
 為勞者也故有終吉
 本爻以隂變陽為謙隂柔在内變陽而成艮體以一
 陽而包二隂在内所以𧰼之以含章章文章也隂陽剛
 柔交錯而成文章也含於内以陽主隂也此亦以貞
 為可而主之者也所以從王事而不受成功之賞自
[001-59b]
 有吉終之道陽以包隂隂仍主利隂陽相濟而成章
 美於内德立於中故功成於外且不居焉所以終於
 承順得臣道而能從王事有餘也𧰼傳曰含章可貞
 以時發也中有主而時措不窮者皆咸宜也或從王
 事至於無成有終其知豈不光大乎勝於居功立名
 之小知昏闇多矣何以言光大艮之𧰼義光明也三
 必含章於内故知明處當能以柔而順剛光大何如
 乎此爻亦得地道之利貞以為主者然較之二有安
[001-60a]
 勉之分耳
 以上内卦坤三爻以初言氣化寓人事以二言柔順
 中正為主而得陽剛中正為體故不習而無不利三
 則柔順雖不中正以能變陽用陽包隂在内含美无
 成有終合於地道也内坤三隂以内卦得利貞柔順
 之正故三爻皆吉占然二爻之隂用陽體得乎中正
 洵為内卦之主爻乎
六四括囊无咎无譽𧰼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
[001-60b]
 六四變為豫之九四在豫四以陽變隂為坤繫以由
 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震變順動而皆順豫之所以
 合内外人已而咸豫也故曰由豫由之而豫則其得
 天人之至和多矣人之同𩔖有不盍簪而聚乎豫四
 以一陽豫羣隂又變順以柔道聚豫故有大有得之
 慶也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豫何以括囊期於无咎譽乎文
 言孔聖言之矣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為
[001-61a]
 四之時位言之也四處外卦之初七月以後三隂盛
 長四隂至而霜結六隂盛而氷堅於初言始於四言
 變也三隂未足以前隂氣行於陽氣之餘天地方有
 由變而化之機四隂以後隂氣自行陽氣退避霜結
 氷堅草木蕃者至此凋落天地將閉閉雖復而自開
 然賢人當此時知隂長陽消可不避而辭榮却祿以
 高尚其志乎此四之所以括囊以期无咎譽因氣化
 以致戒於人事也𧰼傳曰慎不害也以慎其言謹其
[001-61b]
 行即退避之要㫖也隂之戾氣豈能及而害陽乎此
 爻為外卦之初故又言氣化而人事亦存於内焉
六五黄裳元吉𧰼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
 六五變為比之九五在比五以陽變隂為坤繫之以
 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以陽變隂以險
 變順人自來比故示以顯為比無心之孚不必以有
 心求比出於不光顯之私比也𧰼以狩事王用三驅
 失前禽而不誡邑人此聽其誠孚自比之最顯然者
[001-62a]
 吉何如之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比又貴以陽體隂矣黄者中色
 且有陽之德故有黄中之色外著也用之於裳者合
 地道也五君位而以地道之中正自處乃深得柔順
 中正之道順承乎天如臣之順君也君之於天猶臣
 之於君君以順天者合天德行天道何嘗非天哉故
 曰元吉此坤之元所以即為之乾元也吉者亨也元
 吉即乾之元亨也何非主乎坤之利貞而即得乾之
[001-62b]
 元吉乎此爻主乎外卦且主乎坤卦合其體用故體
 用俱合乾而亦同於飛龍之大人足為羣隂之利見
 也𧰼傳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文者以柔濟剛剛柔
 交錯成文在中如地配天相對相錯而成其順天之
 行也確哉孔聖之言坤德乎
上六龍戰于野其血𤣥黄𧰼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
 上六變為剝之上九在剝上以陽變隂為坤繫以碩
 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一陽居羣隂之上隂方
[001-63a]
 長而剥之亦將變隂然碩果中之陽自存也變隂者
 與時偕行而碩果不食陽方生於隂中隂何從而剥
 之乎所以君子處此則得輿隂中之陽能生而復也
 羣隂方奉之如車輿之載貴者也亦剥卦五爻貫魚
 以宮人寵之𧰼義也小人處此則與隂戰而剥廬必
 矣可見在剥中與隂戰者不足有君子之德不能如
 泰二之朋亡尚於中行豈君子乎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剥乃於隂中自居陽德者也在
[001-63b]
 夬尚云居德則忌於剥而坤可居陽德之名以受剥
 乎故與隂戰於野至於兩敗兩傷而元黄之血俱見
 也乾之上爻亢者純陽而亢隂也坤之上爻戰者一
 陽而戰隂也為亢為戰皆有自居其德之勢故亢在
 乾德剛健不過有悔尚可救也坤則以柔順為德也
 戰者失柔順之道故𧰼傳謂之道窮也道窮多以為
 陽窮不知正坤柔順之道不能用而自窮所以致於
戰而血出也
[001-64a]
用六利永貞𧰼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
 用六為坤卦六爻皆變反為純陽立也然凡隂爻變
 動皆本乎此𧰼義繫之曰永貞即主利為貞之𧰼義
 𧰼傳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隂小而陽大永貞者貞
 即元也元亨陽而利貞隂永貞而復元亨則坤之利
 貞得乎乾元亨之道也蓋貞下又起元矣非大終乎
 以大終合乎乾足以配乎天也天以一陽統天乾以
 一陽統易坤以順承乎乾元者順承乎天坤之元即
[001-64b]
 乾之元地之氣無非天氣之所貫也必合乎天德所
 以配天而同天行於不已也
 以上外卦坤三爻以六五主通卦外卦隂盛而老將
 變陽矣於四明隂盛之變於五主乎坤明隂用必體
 乎陽於上則隂極而戰陽必如五之柔順中正而合
 德於乾方不失隂柔承順之道也至於戰則陽固為
 亢隂亦為亢亢者不得中正之道過於盛也故乾謂
 之亢陽坤亦可謂之亢隂耳必用六永貞貞下有元
[001-65a]
 隂中有陽乃合中正之道也内經云亢則害承乃制/六氣皆有亢愚説本此
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静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
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
 乾有文言坤亦有文言為首二卦申明乾坤二卦之
 元亨利貞也孔聖為作之聖述之明俱不必論矣左
 氏之文掞藻摛華雜引詩書未必穆姜之語不出於
 左氏之文飾也既列於聖傳十翼則亦同於聖傳矣
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坤德雖至柔然資生順承
[001-65b]
 之德至柔者其體而至剛者其用故地氣動而萬物
 莫不生焉天道資始以剛為體而其動反柔坤道反
 是者何也天地無二氣也資始者静剛動柔資生者
 静柔動剛資始之動柔即地道静柔之體也其動剛
 之用乃所以資生者也剛柔不過屈伸往來一氣以
 無終始而已矣然則至哉坤之元何非大哉乾之元
 乎乾坤又豈有二元乎既無二元所以亨則俱亨也
 特分卦言之則各繫一元亨其實一元亨而已矣因
[001-66a]
 其體而明其用又必因其用而明其德至方者剛之
 所以為剛也德者動之所以善夫動也此言坤之元
 亨也由於坤之利貞也至於坤之德利牝馬之貞則
 惟以後為主而已能後而不争先乃坤之常德也所
 以謂之有常也主乎利即主乎義也此言坤之利貞
 也坤之德如此所以含萬物之理於中而發萬化之
 光於外有此元必有此亨然何非本於牝馬之貞而
 得其坤道乎於是知坤道無他順而已矣至順所以
[001-66b]
 能承乎天之至健而時行亦同於健行之不已也時
 行者有止在内不同於乾之行健於無止也以隂德
 有止之道也然時止時行動静不失時而行即同於
 天行之健無時不行也此以不盡合為合不盡順為
 順如臣之匡君婦之相夫也地之配天亦如是臣道
 也婦道也無成代終此誠能以順承天者乎坤道其
 順乎二句是明坤德而兼君子及占者説使之共明
 此坤德而期於叶占也與乾之君子行此四德者二
[001-67a]
 句同
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弑其君子
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繇來者漸矣繇辨之不早
辨也易曰履霜堅氷至蓋言順也
 積善之家六傳亦孔聖之爻𧰼傳擬議以成變化者
 也於乾坤之六爻俱詳為擬議所以該六十四卦三
 百八十四爻之變化令學者各為擬議也故其所取
 𧰼義與爻辭固不同即與𧰼傳亦多不同也如此則
[001-67b]
 不可就文釋義是在學易者各就其擬議變化以自
 為擬議自明變化可矣即朱子云後天之學可以各
 明其意見之説也
 初爻擬議之曰隂之生也在天地之氣化為出入無
 疾在人事云善惡則為誠邪存閑而慶殃判然積之
 大而久則慶殃遲而巨積之小而暫則慶殃速而微
 亦惟於隂陽二氣中明其順逆從違之理而已至於
 臣弑君子弑父為殃大而積必乆豈一朝一夕之故
[001-68a]
 乎由來必漸亦必君臣父子間兩失其道者也何也
 慶殃之成也顯善惡之生也𨼆辨之貴精尤貴思患
 預防之早不能辨則殃及辨不早辨已莫救故易於
 履霜即言堅氷且至霜為氷之漸積順其𫝑而往焉
 堅氷已結天地沍寒誰能使春風生於寒谷乎舊註
 謂順為慎似與馴致其道傳辭未合
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敬義立
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
[001-68b]
 二爻擬議之曰直者何正是也方者何義是也内正
 則外直義定則行方然直方又有所本也君子敬以直
 内則不求正而自正義以方外不求和而得和内主
 敬外協義所謂直也方也皆至詳慎委曲而流行通
 貫者也是以敬義立於已而天下祗覺其易知易從
 自然可久可大德必有隣逺近親疎無不感應何孤
 哉故易之云直方有體用非拘謹執固乃甚大而該
 物我身世以為德業也是以生平所未習者皆推行
[001-69a]
 之而无不利蓋内敬則性之理存外義則事物之理
 通君子固自不疑其所行天下亦不疑君子之所行
 内忠外信隂柔中正之至德也然何非一敬以為主
 以隂元而順承乎乾元者乎
隂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
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終也
 三爻擬議之曰隂者柔静貞順以為美德者也含之
 於内立其静體則陽為體而隂為用也論存誠本立
[001-69b]
 體於隂然誠既存則為陽德以隂含陽體立於剛健
 致乎柔順之用地道而統以天道也以之自治其心
 身固形踐性盡矣或從王事功可立事可幹而不敢
 居功首事也功必有歸事必有主我任其勞而成本
 於上此正地道而合於妻之從夫臣之從君者也蓋
 地道生成萬物無不順承乎天是無成也然其施自
 天而資始非地則萬物不能生成於天之下地之上
 矣萬物雖中處而去天逺去地近無不託根受氣於
[001-70a]
 地是天始萬物而地代天以終萬物也是以含陽之
 隂德無成而無不成也
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无咎无譽
蓋言謹也
 四爻擬議之曰隂之盛而極也則生之極而必殺矣
 成之極而必毁矣非不仁也義正以成其仁育殺以
 為生毁以為成也此亦氣化之出入無疾故變化有
 常也而君子用易合時先萬物而自正其性命草木
[001-70b]
 方蕃生長已極然天地之氣已收而將閉賢人不及
 世亂即知不可榮祿而隱遯自全惟明隂陽消長之
 𧰼義知能之也易曰括囊无咎无譽不惟道不行而
 且言亦不可輕發也此謹之至而合乎收藏秋冬之
 氣化者也无咎无譽之權俱自君子自操耳
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
事業美之至也
 五爻擬議之曰隂之道地道也黄帝素問曰五行之
[001-71a]
 土生於黅天之氣故其色黄及成五行而土居中以
 配天故坤道為地為黄中然土塊然一大物耳抑知
 土至實而至虚上下四方皆天氣固矣地中無處非
 天氣貫之一大物中大而分為九野小而結乎一撮
 天氣所出入地氣即應之為出入故實中有虚氣中
 有理如人心之性立誠為陽則虚者實神發於隂又
 至虚也君子以此黄中隂德立虚中之體即以此致
 生成萬物之用無不法坤之德而以為德也故位則
[001-71b]
 正而居中體則貞於至静黄中之美在中而近著於
 身則暢於四支逺徵於物則發為事業隂德固地道
 臣道妻道也而其為德何嘗非君德乎豈聖人之擬
 議乎隂忽為君忽為臣無定見哉不知黄中之德隂
 而含陽即河圖之以十配五也十為成數隂也而五
 為生數陽也地居中而配者天地之中皆天氣也以
 天氣為體而地氣順承乎天以為用故為美在其中
 者天德含於地德之中也是隂之德亦為君德何嘗
[001-72a]
 非陽德乎知此則坤元何嘗非乾元也哉故曰美之
 至也氣之至極者惟天理之至極者亦惟天美德而
 言至非天德奚足擬議之乎大凡隂陽體用互根互
 生皆當以此擬議之則不執典要而可與言易矣
隂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无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
𩔖也故稱血焉夫𤣥黄者天地之雜也天𤣥而地黄
 上爻擬議之曰隂德不可極如陽德不可亢也隂極
 則不順承乎陽反疑於陽疑者其氣太盛則逆氣逆
[001-72b]
 則氣中之理亦晦晦則生疑疑則生嫌嫌則必爭争
 則為戰氣化人事無二理氣也然周公之辭於隂盛
 之極疑隂與戰仍稱龍者嫌隂盛也天地之氣化雖
 隂至盛亦無無陽之時即隂極而剥然碩果在上未
 至剥盡為坤而復已在下故隂有戰陽之日必無無
 陽之日也所以仍稱龍以存陽陽本在亦不待扶陽
 者存之也至於隂極終是隂氣親上親下各有其𩔖
 𩔖聚羣分不外隂陽氣為陽𩔖血為隂𩔖公一稱血
[001-73a]
 而隂之為𩔖疑陽與戰就𧰼以明義昭然矣復言𤣥
 黄者隂戰陽陽必應隂陽皆傷則天地之色雜見於
 血天之𤣥色本是氣地之黄色方是血但此時隂盛陽
 微天氣亦雜於地血之内故不言氣而言血之𤣥黄
 也然氣雖雜於血中血亦氣之所化天之𤣥自在氣
 必不沉没於血中𤣥之色自在天必不掩閉於黄中
 故傳明之曰天𤣥而地黄上下尊卑定位固昭然而
 理氣亦正無紊亂矣隂之含陽則美之至隂之戰陽則
[001-73b]
 傷陽而適以自傷聖人作易為君子小人兩謀之也
 惟欲調之得中和而已按此六爻固有位次然亦有
 相貫之理氣俱在𧰼中求義方知孔聖擬議首兩卦
 十二爻以示人隨卦逐爻皆當於隂陽變化中求知
 能行習之人道也
 乾卦於擬議外有明爻之位者有明爻之時者又有
 明爻之兼三才而兩之為六者坤以下皆無以乾統
 易知乾卦六爻有位有時有兼三才而兩之義𧰼則
[001-74a]
 可推及於六十三卦故坤卦亦不復更立傳焉易者
 交易變易於無窮者也雖擬議其變化於無窮然實
 不易之理氣故以一乾統全易而足以備其義𧰼也
 孔聖之傳雖云釋經然易之大成以集而天下後世
 開務成物之功能更確切矣學易者必因傳以明經
 且因傳之切於下學處求聖人之至精至變至神斯
 可以窮理盡性至命而無難矣
 文言言坤道之元亨利貞元亨亦由於利貞至於占
[001-74b]
 者則必先言利貞而後可以元亨與乾之文言異義
 何也體坤之君子氣本隂柔皆是由憤悱勉强而成
 德者固不同於乾之大人也及至叶於坤之至順承
 天時行則亦無不同於聖人如六五所言美在其中
 暢四支發事業美之至者是也聖人可同且合天矣
 此二卦乃進德修業安勉難易聖人與君子分際合
 一之理也故於二卦之先明之乾坤立而易之體緼
 於内易之用自乾坤之門出焉所以為六十二卦之
[001-75a]
 根所以為天地定位之始也
 
 
 
 
 
 
 
[001-75b]
 
 
 
 
 
 
 
 大易通解卷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