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a0136 大易通解-清-魏荔彤 (master)


[010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大易通解卷十
           江常鎮道魏荔彤撰
離下/兊上
革革與鼎相綜皆四陽二隂之卦繼乎家人睽隂少貴
 隂根於坤也先言革革繼睽睽分也分者原期於合
 然有以分而得合為合者亦有以分而不得合終亦
 必歸於合者此革之所以繼睽分而亦必至於合也
[010-1b]
 所以大分大合方有革焉非强合也久之分者自合
 也睽而為二必有一勝一負負者俱合於勝者此亦
 自然之理數也勝必有革分必有合其道非一朝一
 夕之故大而天下國家小而一事一物皆有此義象
 焉以卦象言之火在上澤在下為睽火上炎而澤下
 降所以為睽然火與澤有不兩立之勢非火耗澤而
 枯則澤滅火而熄矣然久睽必合而歸於一彼此相
 戰有一尅者其不勝者革而從之所以金為從革正
[010-2a]
 言與火相敵而又相成如水土之相尅而相成同一
 理氣也以卦變言之睽之火上澤下可以分而不相
 犯也變而為澤上火下相對而相尅有不容不革之
 象義矣此革之不得不革即繼睽之確義也以天之
 氣化言如夏秋之交火勝金而金伏氣候大熱漸火
 微而金不伏矣然火猶與金争勝涼熱每有進退及
 兊金大旺一番雨澤降一番炎熱减一番涼爽至火
 遂革於金矣推之涼之於寒寒之於温温之於熱以
[010-2b]
 漸而革皆已去者從方來者為革也特火與金猶為
 易見故舉一隅而可以三隅反矣况冬春則水木相
 生者也春夏之木火及秋冬之金水皆然無尅而以
 涼生寒寒生温温生熱焉故不同火與金也若論五
 行四時相生之序仍有長夏亦火生土土生金但易
 論革從睽來原論尅制亦明睽分革合象義耳盖土
 氣分寄於四時不耑論於夏秋之交也是以於澤火
 相值土雖居中不能間之惟任其革耳謂之根坤何
[010-3a]
 居二卦皆女卦也重在二隂爻也四陽爻不過附隂
 以成卦而已故主隂而根坤也然此卦何以隂爻為
 主乎主於二也二乃革而從澤者也前在睽者離在
 澤上可以任其上炎今離在澤下不得不革於澤此
 從澤為革之主爻也至於上卦之兌大施其澤以革
 下火者也秋令到而火自滅在天時言之雖革火而
 火無恙也火亦出入無疾也兌如復姤之陰陽又如
 剥夬之隂陽朋來无咎也即聖人之順天應人亦如
[010-3b]
 天地之氣化應革則革故革亦无咎也况彼將革者
 已衆叛親離睽而二者今皆從革而一矣又何疾之
 有乎即一事一物推言不能盡者亦不過此理而已
 二乃從革之主乎内卦者上乃革至上爻方為革之
 盡也然猶革面未嘗盡革焉革之難也如此此湯武
 之有慚徳而不及堯舜禹也明矣因思夏秋之交天
 地之氣雜合暑濕熱三氣又為秋涼雨露所逼涼熱
 交戰此候民病最多比三時特甚則睽革之際天地
[010-4a]
 之氣亦多乖戾以此論之湯武亦適值其時是聖人
 所造之純駁亦有命焉耳因又繹得西南坤位之義
 象火地明夷也澤地萃也二卦火澤分而附於地故
 火入地而此火昏澤上地而彼澤渥火澤不致相息
 而革也惟坤在西南間乎火澤之中也今澤與火相
 逼迫而争勝無地在其間矣六七月之時土氣已旺
 過而卸令矣火猶未肯全降其炎威澤已大得乎時
 令霖雨作而凉風至故火終革於澤矣以此觀之坤
[010-4b]
 雖位在火金之間不能終始其令既卸則不能阻隔
 其争鬬矣所以然者土分旺於四季不耑在西南本
 位也萬物致養以後交令於致悦之兊則畢其事也
 於革之象更為明確或曰坤地也焉有卸令之時不
 知乾天坤地父母也既有六子已卸其用於六子而
 乾坤不用事矣在坤之分於四季者乃地氣之流行
 於四時者也而乾統天資始坤順承乎天資生者固
 不隨六子以為流行矣雖天地無二氣然言其體用
[010-5a]
 則乾坤有體氣主乎生成者也有用氣亦隨六子而
 周運如後天卦圖是也地則分旺於四時天則無時
 非其氣在何時則為何時之氣俱不可以為乾坤之
 體也此處最精細宜静思自得
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
 彖辭曰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革之前漸積者
 久因而勢成必革革豈不孚而能革乎然孚於革前
 者已革之人心也其未革者心猶未孚有一夫未孚
[010-5b]
 則一夫未革故必已革之日而後得孚孚非借威驅
 勢迫明矣孚通於心雖在征誅之世依然尚徳而不
 尚力也惟有孚所以元亨而仍利於貞雖孚者已革
 而終始於正仍是本一心之誠意以為推行而已如
 此則悔可以亡矣已日乃孚以孚為革之本革不革
 聴之於人而孚則操之於已迨我之孚可革於彼彼
 自然革其心而俱孚矣既已元亨又必利貞者人心
 孚後我心之孚不厭不斁此元亨後必利貞而後言
[010-6a]
 悔亡焉○諸卦非根於乾不得元亨利貞全見於辭
 乃得於革主隂之卦何也革以兵戎者用隂孚以心
 徳者體陽也孚即乾元也所以元亨利貞全見於革
 已日即已于此一日就革盡之一日言也如論語言
 一日克己復禮以克盡復盡為此一日天下歸仁矣
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
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
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
[010-6b]
矣哉
 彖傳釋卦名義曰革水火相息若依文解義亦甚易
 明然中有疑處不為疏明終有阻格兊為澤何以至
 此曰水水火不射何以相息學易者試於此等細思
 能得方是心得不藉講章為生活也試論之兊乃悦
 萬物者也悦萬物者莫悦乎澤就各正性命言其能
 成萬物非指雨澤言也雨澤方可言水耳今孔聖以
 水言為革火也革火者亦不必耑為水秋風秋露無
[010-7a]
 非革火之氣所化大勢主乎雨澤之水以革炎暑則
 水之滅火就人之易知者論耳至於水火不相射先
 天之日月坎離也與此澤火非一義象今於兊言水
 但取雨澤之水之義不及於天一之所生水也兊澤
 也又屬金故火為澤滅而金亦曾伏於火此乃彼此
 之相息者以人事論之殷周皆為桀紂所虐豈非金
 伏於火乎及至革命而夏商革為殷周亦澤能滅火
 之象也此傳所以言水火相息也二女同居其志不
[010-7b]
 同行見於睽矣睽綜家人彼二女志不同行小有不
 合為睽對家人言也此二女志不相得大有不合為
 革繼睽言也大不合則並小不合而分者將合為一
 故彼曰不同行猶可各行其行今曰不相得則不能
 不革而從一矣卦名曰革以二女之微嫌可窺人世
 之大隙也已日内孚未孚者既革亦無不共信之矣
 然未革之前必共信其孚矣此一二人不足為有無
 如初爻者豈能行乎蓋由於成革者内具文明之徳
[010-8a]
 能悦於逺近中外是以大亨而終始以正也何以知
 其正蓋當革則革為得理道之當也所以悔亡焉悔
 不在事之成敗如不得當事成革成亦豈能無悔於
 心惟其得當無悔亦不在跡而在中心矣此聖人體
 天地之氣化以為革也天地氣化不革故不能更新
 如四時然逓相遷革無有終極蓋非革則無由得成
 依序而革依序而成凡革皆為成也故湯武伐罪弔
 民至於上革天命矣天命在天而聖人能革之由於
[010-8b]
 彼昏暴者自睽於天天命湯武革以成新耳究非聖
 人之自革也順乎天也如四時之代成必因革而後
 可為成亦不過順乎天耳順天於上如四時之行於
 天應人於下亦如四時之宜於民至革而天意合民
 情安非革之主有文明之徳以仰觀於天俯察於民
 行此順應之事大悦於天人何以與天之時行人之
 時宜胥協乎是革之為革亦主於合時而已革之由
 睽分而漸革以合其時所闗洵大矣乎即一事一物
[010-9a]
 之小應革而成亦必有時得其時而革無徃不成矣
 然莫不由睽而分然後漸至於革而合其間為時歴
 歴皆當以文明之徳體察于其中應之則人已胥悦
 矣寧止湯武之大事已乎
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厯明時
 象傳曰澤中有火革火既入於澤中火已微矣向雖
 水火相息今將火不能敵而入於澤中漢軍四面皆
 楚歌垓下之圍成矣焉能不革楚為漢亦由於始睽
[010-9b]
 分而終革也此可知火之入澤中非旦夕之故由來
 有漸自三隂盛於七月即可知其將革焉君子體之
 首先治歴以明時時有一定敬歴授時使民得協時
 宜以為養欲給求之本固然而君子於此觀寒暑之
 逓嬗識隂陽之消長所以濟陽和隂調元贊化者寧
 無修德凝命之實心實學乎豈必待睽待革而後順
 天應人乎其所以與時偕行者無刻不有奉天道合
 人事之時宜也○由明夷而蹇而萃而革一貫之事
[010-10a]
 莫不各有其時惟作易之聖人能明之而伏羲之卦
 無字無文已括盡焉豈不更神乎○治歴明時與睽
 之同而異義亦相通天道至同亘古如此而其時刻
 刻不同治歴必明時則其同中之異皆明矣
初九鞏用黄牛之革象曰鞏用黄牛不可以有為也
 初九變為咸之初六在咸初以隂變陽為革能感足
 之拇而動志於外者也惟其止變明而動於明也所
 以不言吉凶動在初未可知也
[010-10b]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咸明變止則失於明安於止鞏
 用黄牛之革執固而不肯革者也在初革之時自有
 此等人實故君之忠臣義士也故雖不合革之時而
 无咎可以繫也象傳曰鞏用黄牛不可以有為也革
 時已届而初獨不革何能為乎亦終於必革而已然
 匹夫不可奪志初雖志不革亦聴之不能為而徒存
 此志亦天地間嗜古厭新者也此爻乃不從革者可
 知已日乃孚之義即當日之時事人情亦可識焉
[010-11a]
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
 六二變為大過之九二在大過二爻以陽變隂為革
 陽變隂而濟初隂有老夫得其女妻之象貴於濟隂
 和陽於陽過之時也故无不利
 本爻以隂變陽為大過火變風巽進而從革矣辭云
 已日乃革革之日至方革也革之時能革而新焉所
 以征吉又云无咎者革至而遽從亦不過免於咎焉
 非可為功也象傳曰已日乃革之行有嘉也嘉其明
[010-11b]
 主乎中能知革時之義也嘉之以勸來者耳此爻乃
 從革之主乎内卦者也革義象水火相息而終以澤
 革火為革故内卦三爻俱就被革於外卦以言其義
 二為離中爻故主之二革而從澤凡内者皆革矣故
 於此爻曰已日乃革之同於彖辭也
九三征凶貞厲革言三就有孚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

 九三變為隨之六三在隨三以隂變陽為革應隨而
[010-12a]
 隨雖失小子而隨丈夫為求而有得然利在居貞則
 得乎隨之正矣此於隨兼革從之義也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隨亦兼隨言革首繫以征凶貞
 厲者不肯革從澤而欲與澤相息也已失時矣何免
 於凶雖貞亦厲焉然能革言至再至三乃成就其革
 焉亦可見革者之孚與被革者之心相通矣言者心
 之聲心之有孚先賴言通然不終賴焉必心與心孚
 始雖不服終自從革矣三與外卦相鄰故始欲相息
[010-12b]
 終乃革從亦必然之義象也象傳曰革言三就革之
 時義已明革之時事已成且革之心事已孚矣又何
 之乎革已大成矣三不得不從革二如微子三如箕
 子初則比干乎
 以上内卦三爻離火被澤革而為從者三爻各有一
 義象當革時不過此三等人故於三爻括盡之焉既
 為離體内卦以中爻為主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得
 從革之中道也故主内卦焉初則執固不肯革以變
[010-13a]
 止也三則革言三就方孚以其變動故鄰外卦而與
 争始欲相息後乃不得已為革也
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
 九四變為既濟之六四在既濟之四以陰變陽為革
 處外卦之下爻方得濟而備衣袽以防患終日戒焉
 終既濟而不敢斁也
 在本爻以陽變陰為既濟亦處外卦之下爻已得革
 而悔庶可亡然必仍以孚為終始至於改命革已成
[010-13b]
 而孚如初斯可以終於吉也象傳曰改命之吉信志
 也志至此方得伸也志非伸於革伸於孚之能合人
 己彼此共信也亦合天下之心而為一之要者也
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
 九五變為豐之六五在豐五以陰變陽為革繫以來
 章有慶譽吉六五乃隂體即坤之柔順中正也含章
 者誠孚内畜也今含章變為來章孚存於中𤼵於外
 而章服之榮自來也是以人皆慶之譽之而得吉也
[010-14a]
 兼革之義甚明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豐繫以大人虎變未占有孚大
 人者九五飛龍在天乾之九五也以武功受命則虎
 變而為龍飛者也不必占矣亦如卦辭之元亨利貞
 而已此乾之彖辭所以同於九五也此孚非孚於占
 之時也先孚於一心之文明以悦使天下無思之不
 服也所以吉不待占惟其孚預成志先定耳象傳曰
 大人虎變其文炳也澤革乎火文明之象並著於澤
[010-14b]
 故在兊體而能得九二之文明以五能使二革火從
 澤也傳之言革洵微妙乎五乃革火之主為革卦之
 主位而非主爻主爻在上六上乃兊卦之主爻也一
 卦之主位一卦之主爻有辨不可混混則一卦之義
 象俱不明矣唐李問對載李靖曰太公佐武王至牧
 野遇雷雨旗鼓毁折散宜生欲卜吉後行太公以為
 腐草枯骨無足問此所謂未占有孚乎
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象曰君子豹變
[010-15a]
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
 缺/
[010-16a]
 
 
 
 
 
 
 
 
[010-16b]
 
 
 
 外卦三爻四為佐革主以革火者五為革火之主位
 上為革之卦終言其成也用革之後槩從寛大矣五
 既主乎革卦之君位上又為兊之主爻將何從乎惟
 以革之象義論之則五為革之主位也湯武是也上
 乃佐君成革能任革命之道如太公伊尹其人也是
 以仍以上爻為外卦之主爻也内卦六二為從革之
[010-17a]
 主外卦上六為成革之主也俱主陰而根坤何疑然
 終以主革之本歸於五之陽剛中正之徳者以陽統
 陰也革天下用武而所以使人革心則仁徳耳
巽下/離上
鼎鼎綜革繼家人亦根坤其繼家人之義聖人謂男女
 飲食人生大欲男女得其正飲食得乎中則嗜好之
 私情皆義理之正性矣享帝養賢皆得矣故家人風
 上火下以離之中爻主中饋以貞為吉變而為鼎火
[010-17b]
 上風下五居外卦為鼎主爻二卦皆四陽二陰以陰
 為貴必用陰爻離為主巽附之以成卦也彖傳曰巽
 而耳目聰明言巽之徳也柔進而上行何謂乎盖指
 離之在家人内卦者今進而上行於外卦矣是以得
 中而居五位以應乎下巽二爻之剛焉且巽之耳目
 形也其聰明必兼離之徳然後耳目之官各得矣非
 自家人變來乎睽之為革因分而變革為合家人之
 為鼎因養一家之小而推其養於上帝聖賢也賓祭
[010-18a]
 之大典敬也誠也室家之内外亦敬也誠也聖人誠
 敬為本自暗室屋漏以至假廟對賓無非一心一德
 也家人之繼以鼎此其義象也至於主坤無論二卦
 皆隂即以九五一爻論主乎鼎卦甚易知見矣鼎之
 黄耳即坤五之黄裳裳就地道在下言耳就鼎象之
 上言也得乎中位既本於地斯耳與裳同黄其色矣
鼎元吉亨
 彖辭曰鼎元吉亨鼎者飲食之重器重在鼎實尤重
[010-18b]
 在用鼎之人食鼎之實得其中道也古之君公卿大
 夫多自鑄鼎以飲食宴享且自銘之以志警惕聖人
 立鼎卦則盤盂几杖之間無非修德謹身之藉矣繫
 之元吉非以飲食宴享為吉有主乎鼎之用者在心
 孟子所謂養其大體非養其口腹也人能不以口腹
 之害為心害則以進德修業無難焉此所以元吉也
 亨者通也以此養一身者可以祭鬼神樂賓客禮聖
 賢誠與敬存於一心因祭享而通人神民物於無間
[010-19a]
 亨何如乎彖辭三字亦可謂廣大矣
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飪也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
亨以養聖賢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
剛是以元亨
 彖傳釋卦名義曰鼎象也形而下者器也形而上者
 道也道與器原非二然可以象者器也有形者也其
 無形之道不可象也亦寓於器象之中而已木在下
 卦巽進以生火則烹飪之象也烹飪之事最小聖人
[010-19b]
 用之最大亨上帝以是達其奉事之誠亨聖賢以是
 盡其賓禮之敬大賓大祭誠敬如此則一事不敢忽
 一人不敢慢皆由此心以推之矣鼎之所係顧不重
 哉此作易之聖人因象制器以載道也遂以此名卦
 繫以元亨者巽為風如耳目之觀聴乎事物也離為
 火如聰明之主乎耳目也惟明在心耳目方聰明事
 物無蔽塞矣蓋因家人之二爻有明徳在内進而上
 居九五得位行志以自得之中下應乎巽二之陽剛
[010-20a]
 是以陰為德體而濟以陽剛之用則亨上帝亨聖賢
 皆以明德為本而以周旋之禮玉帛之儀將其意焉
 何事不大亨乎大吉至此元亨在一人受福於天者
 無事不通達順利矣由耳目聰明内求乎誠敬之主
 以明徳為本外致乎神人之用内得中而柔順中正
 外應剛而剛健文明此備道於身而假器以表徳焉
 者也鼎之所以重於宗廟朝廷豈止饘粥朝夕謹小
 慎微足以盡其器之用哉蓋莫不自一飲食之間不
[010-20b]
 敢違仁造端也鼎之為鼎主徳載道以為器也其取
 象名卦不亦重乎然陰徳為體應乃陽用則根於坤
 也明切矣
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
 象傳言鼎更重大矣綜於革而兼革之義象言鼎也
 革命之後既主宗廟社稷則定鼎為有天下者所首
 務矣非致飾於器也以此重器載膺受天命積徳累
 仁之盛垂示於子孫誌於無窮耳故於木上於火之
[010-21a]
 卦取其象義名之曰鼎君子體此正天子之位凝上
 帝之命所以稱此位命而無負保此位命於勿替者
 為正為凝非恃祭亨之具文制器尚象以飾觀也必
 以柔順中正為德以剛健文明為用正心以正朝廷
 正百官正萬民為正位也凝徳以盡性盡倫盡物為
 凝命也斯克全乎正位凝命者乃有聖人之徳也徳
 為聖人尊為天子福禄命之自天申之卜年卜世於
 永終矣然觀鼎象之君子可不知位命之靡常而守
[010-21b]
 之匪易乎
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象曰鼎顛趾未
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
 初六變為大有之初九在大有之初以陽變陰為鼎
 繫以無交害匪咎艱則无咎大有之初引誘者衆然
 無交則无咎况知艱有守矣何咎乎
 在本爻以陰變陽為大有鼎初在下大有則難任乃
 顛其趾矣然利於出否以傾其盈盛且否腐敗之物
[010-22a]
 也故利於傾耳再者以陰在下有妾之象妾本賤而
 以子貴因變乾陽而有子象也妾賤而子貴亦可以
 免咎焉象傳曰鼎顛趾未悖也鼎所傾者為否則傾
 其可棄者也利出否以從貴也出否而另實鼎以鮮
 潔如妾而得子從貴之義象也此爻變乾顛其趾傾
 其否乾陽實也有意於去故取新也乃綜革而從新
 於初者至於妾從子貴乾之下爻即震之初爻長子
 也巽為長女變乾從子甚明切焉
[010-22b]
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象曰鼎有實慎所
之也我仇有疾終无尤也
 九二變為旅之六二在旅之二以陰變陽為鼎繫以
 旅即次懐其資得童僕貞者二止體為即次變巽為
 鼎而懐資得僕矣蓋巽為利市也貴懐資者合乎二
 中正之道也
 在本爻以陽變陰為旅陽剛得中有實之象我仇有
 疾本義謂指初然未見有仇之象愚謂在三四兩爻
[010-23a]
 為是二應五而三四間之仇之象也有疾謂三不得
 食鼎而四折足覆餗也是以不能阻二故曰不我能
 即而獲與正應矣故吉象傳曰鼎有實慎所之也言
 必待可與食者方享之也因巽進故言所之雖有忌
 者然其人有疾自救不暇焉能阻人所以終无尤也
 蓋抱道之人必待有禮之君求而後出其所學以應
 之即有為之閉塞者久必自敝世无正應以道而有
 能尤而終間之者也此爻是實其鼎以徳故能致鼎
[010-23b]
 之用者
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象曰鼎
耳革失其義也
 九三變為未濟之六三在未濟三爻以隂變陽為鼎
 繫以未濟征凶三正當内卦坎險之極故未濟而征
 凶然變陰成巽則未濟必進而求濟故又云利涉大
 川
 在本爻以陽變陰為未濟繫以鼎耳革其行塞本火
[010-24a]
 風為鼎火變水火為水息矣故曰耳革不能行則塞
 矣鼎而無火不能烹矣故曰塞也雖有鼎實如雉膏
 之美參以坎水如雨而虧敝矣可悔孰甚焉然鼎無
 無火之義象火必終來遇雨虧者悔而雨晴火𤼵矣
 自終吉亦兼變未濟必有濟時之義也象傳曰鼎耳
 革失其義也彖傳曰鼎象也今火變為水失其象即
 失其義也三在下卦之上故亦象以耳焉○以上内
 卦三爻巽體初為主内卦之爻兩陽爻附之二變止
[010-24b]
 故暫止而後進三變坎故虧悔而終吉鼎以火成巽
 以進火必附初成巽乃合於鼎故初爻顛趾傾否妾
 從子貴亦因變乾另為義象必巽進乎火乃合鼎之
 正義象也
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
 九四變為蠱之六四在蠱之四以陰變陽為鼎繫以
 裕父之蠱豫變鼎躭於飲食宴樂豈幹蠱者乎
 在本爻以陽變陰為蠱折足之象非但顛趾也覆公
[010-25a]
 之餗非傾否也其形渥有汚於重器之象義矣故凶
 象傳曰覆公餗信如何也忽言信者何意風火為鼎
 皆虚象也鼎虚於上火虚於下原以鼎實於中為貴
 也鼎實者所以享上帝聖賢之誠敬也如覆公餗之
 鼎實則誠敬皆無矣誠敬者人心之實理也失此實
 理自信何如人之信之也何如不言而可共喻矣傳
 必歸鼎實於誠共孚所以耑言信焉鼎之制器本於
 主徳信乃德之基蠱此誠實之信鼎足焉得不折鼎
[010-25b]
 實焉得不覆乎且公餗非私食也尤貴於公信而後
 可共享焉不然即不折不覆人亦不食其餘况上帝
 乎况聖賢乎甚矣信為誠敬實理實心乃綏福荷禄
 之本也乎此爻乃有鼎有實但無其徳不能享神人
 以安其養者也
六五鼎黄耳金鉉利貞象曰鼎黄耳中以為實也
 六五變為姤之九五在姤五以陽變陰為鼎能養隂
 而以杞包𤓰含章於内能拒有隕自天之陰寒唯能
[010-26a]
 養陰故能制陰也
 在本爻以陰變陽為姤以柔順文明之體變為剛健
 俱得中正主乎鼎器鼎位兼為主乎鼎卦之爻也象
 以黄耳得中色以為鼎也而且金鉉變乾而得剛健
 之德也有此徳以居此位守此重器以享天盡誠享
 賢盡敬其得亨之豐厚而且久逺也可知矣仍戒以
 利貞者心徳能歸貞正則名位福禄無不隨之矣象
 傳曰鼎黄耳以中象其色也然中豈止為外著之色
[010-26b]
 乎實乎鼎者亦此中也有此中徳以實乎鼎享天人
 而自享君奉並以其餘享天下之臣民及奕世之子
 孫俱蒙其休也此制鼎之君所以作覩者也所以貽
 謀者也俱從綜革而來故有此辭傳也此爻乃鼎卦
 之主自家人之二變而為五彖傳所謂柔進而上行
 兼家人鼎二卦之二爻言也得中而應乎剛則耑言
 鼎之六五應卦之九二為佐命定鼎之臣也五亦言
 耳古鼎之耳皆在鼎之中稍上極上則鉉也
[010-27a]
上九鼎玉鉉大吉无不利象曰玉鉉在上剛柔節也
 上九變為恒之上六在恒上以陰變陽為鼎有振恒
 之凶恒久之道不可振摇妄動也就恒上處動體之
 極言也
 在本爻以陽變陰為恒繫以鼎玉鉉大吉无不利處
 鼎之極位在五上乃鼎養之聖賢也其徳比玉故有
 玉鉉之象受人君禮養以輔世長民大吉之道也故
 无往而不利焉象傳曰玉鉉在上剛柔節也以玉鉉
[010-27b]
 之徳在九五之上以陽爻之剛與五陰爻之柔相濟
 則節其過不及而歸於中君能允執其中則天地無
 陰陽乖戾之運而民物有生性兩成之效矣在五雖
 已得中然有此聖賢備師傅之徳以啟廸王心奬順
 匡救中自始終不渝矣此爻乃卦内聖賢為鼎主平
 日所尊養以輔其徳保其位守其鼎之宰衡也
 以上外卦三爻離體四為不足任重之大臣五為鼎
 内外卦主爻且徳位兼隆之君也上乃徳足輔主保
[010-28a]
 鼎之聖賢也卦從革綜所論兼革以言鼎而自家人
 變來繼乎明夷而萃而鼎皆有恰合之象義俱當逐
 一體㑹勿徒守時說以自囿斯為善學易也卦既以
 五爻為主根坤不待言矣然五用柔而必節以上剛
 則何隂不統於陽乎以此知本卦體隂用陽也
震下/震上
震震為經卦因重成卦者無所繼根於乾也乾坤父母
 所生長子為震一陽伏於二陰之下先天位之東北
[010-28b]
 後天位之正東然先後天震位皆春令之方也地氣
 隨天氣當春而動冬至一陽已復歴艮至震三陽養
 裕帝出致奮天下雷行矣帝者乾元也復於冬至震
 於春分萬物屯者得解龍蛇蟄起草木甲坼而天地
 之生意大著矣其聲為雷其光為電開陰氣於密雲
 散雨澤之陽和代天地而膺生長萬物之任其為長
 子洵克家而主器者乎自八月秋分兌澤革火四陰
 盛長雷入澤為歸妹雷聲収電焰歛兌以一陰揜於
[010-29a]
 二陽之上諸陽漸以入地歴七日至震春分出地一
 陽直透二陰且振陰氣並起為雲為雨諸陽皆盡出
 也震為諸陽之首有聲有光可見可聞其出也諸陽
 俱出其入也諸陽俱入故兌與震對列東西為陰陽
 出入之道路也若論革後序震其以此為義象乎下
 經所序山澤風雷已首咸恒矣咸恒後十八卦方序
 震艮又六卦方序巽兌又六卦水火交既濟未濟終
 焉咸恒後震艮前十八卦三六之數後十二卦二六
[010-29b]
 之數共三十卦而以咸恒為首以震艮巽兌為腰腹
 以既濟未濟為尾不止結下經且結上經坎離八經
 卦因而重之為六十四者其綱領俱在八經卦焉
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
 彖辭曰震亨動屬陽陽動必亨陽即元也震亨即乾
 之元亨也天下之動皆屬陽而震為有聲光可見聞
 者且此陽一動而無陽不動矣故震之來也虩虩然
 可驚可懼焉自勞乎坎終始乎艮而來其伏也久其
[010-30a]
 𤼵也速萬物震動皆統於是矣然雖可驚可懼其實
 可欣可樂春開陽動萬物和暢故笑言啞啞如兌之
 悦萬物也悦者悅其成笑者喜其生也萬物皆然而
 人為物靈猶切驚懼一聲雷動百里之内皆為震懼
 若安處善樂循禮之君子則雖聞雷修省必不致於
 張皇失措而喪匕鬯也遇動而能静必其平日能静
 以立體而制用也今逢震動必益為恪恭恪在心恭
 在儀皆静也静以御動天地之動氣亦不能擾其静
[010-30b]
 矣蓋震卦與艮卦相綜而成動静互為體用不相離
 也能静而後能動動亦静也然能動不離静則静之
 時動之機已不括及動而莫能禦静亦可謂之動也
 宋儒言艮為聖賢心學震獨非心學乎陽元之統天
 統乎三才之道者也故動静皆天地化機皆聖賢心
 學而陰陽亦互為體用推及萬事萬物至平易粗淺
 皆至高深精微也易之為道如是耳
彖曰震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震
[010-31a]
驚百里驚逺而懼邇也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

 彖傳釋卦名義曰震亨震即亨也無陽不亨震陽出
 地有不亨乎震來虩虩惟恐懼可以致福也笑言啞
 啞因恐懼則必遵循法則矣此乃就人聞震以釋其
 義也然就天地之氣化言所以震動萬物者乃物與
 无妄所謂有物有則者是也君子因聞震而恐懼非
 以邀福也原為言物行恒求得其則以全乎无妄也
[010-31b]
 及无妄金而福禄隨之所謂自求多福耳震驚百里
 者氣動聲𤼵故凡逺邇悉聆於耳而惕於心焉莫不
 驚懼以為天怒抑知乃天之至仁所以鼓動萬物之
 生氣乎故帝之出每當仲春之令正施仁布惠之時
 以天行啟人道也人君體乎震之徳立子以嫡立嫡
 以長以代君承祚守乎宗廟社稷之重以為祭祀之
 主所以昭誠敬於天祖即以綿靈長於子孫者為治
 國平天下之大道也傳言出者立子以代父也立宗
[010-32a]
 廟社稷之祭主必歸嫡長以體乎震代乾坤出於東
 方為一嵗布化行運之始氣也說卦傳言帝出乎震
 亦言長子代父蓋帝指氣化言體用無二以主宰乎
 氣者言則帝為父母以流行於春令者言則震又長
 子也人事擬議天地氣化有如此象義故分言之在
 天地則一氣以為終始而已
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
 象傳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愚謂震亦心學本
[010-32b]
 於象傳言也静而存養動而省察凡動静皆恐懼修
 省於洊雷之震加惕耳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
 患此所以不喪匕鬯也故静存動察之中臨時又更
 凛然加謹此君子之慎獨也中庸云喜怒哀樂之未
 𤼵謂之中𤼵而皆中節謂之和君子之静大中既立
 將動又必期於至和蓋以此致中和之極也故曰動
 静皆心學易於震艮示之矣
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
[010-33a]
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比彖辭多一後/字而無二義
 初九變為豫之初六在豫初以隂變陽為震豫變為
 震宜恐懼修省矣乃鳴乎豫故繫以凶焉
 本爻以陽變隂為豫為本卦主爻辭即用彖辭震來
 虩虩陽動而震雷𤼵笑言啞啞春行而生機透也以
 是為豫所以吉也象傳亦彖傳之辭無須再繹是初
 陽為震之主爻即乾之元寓於震以為長子者也
 卦有上下二震四爻之陽不可以為卦主者震起於
[010-33b]
 下也上卦之震則在雲中矣如艮之以上卦主艮而
 下卦之艮不可主卦下卦之艮在山地之間也艮之
 敦艮在上爻並此卦初爻叅玩可見
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象曰震來
厲乘剛也
 六二變為歸妹之九二在歸妹二爻以陽變隂為震
 繫以眇能視利幽人之貞兌體變動隂體而能陽用
 故雖眇亦能視然必存貞性如幽人方不妄動也歸/妹
[010-34a]
 為雷收入地此/爻更宜恭看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歸妹陰氣蔽陽陽必起而開之
 故有震來厲之辭億喪貝者陰開而陽透陰有傷喪
 之象義也躋於九陵者陰亦隨陽上升於天而為雲
 雨於春時也勿逐七日得者既雨既處而陰返於地
 此陰陽升降之有定者也何從而逐乎勿論一嵗之
 久及時日之暫陰陽升降往來反復悉是如此七日
 者自生至盛至息為數不過六合往來計之七數耳
[010-34b]
 七月亦七日七日亦七日七時亦七日也一日作一
 畫看為是象傳曰震來厲乘剛也陽在下而欲起陰
 在其上而掩陽焉能不厲以開破然出入无疾也故
 无凶咎可言不過七日來復陰陽一定之反復耳二
 爻近初故厲在天道言之非厲若在人事言之則亦
 知厲无厲矣
六三震蘇蘇震行无眚象曰震蘇蘇位不當也
 六三變為豐之九三在豐三以陽變陰為震以明變
[010-35a]
 動内外皆震豐其沛而雷雨交作矣天地隂晦故日
 中見沫大雨之間又有細雨也折其右肱隂盛而為
 陽所震故折右肱右陰也无咎者亦出入无疾之義
 也既言折肱何云无咎天地自然之氣化陽伏而起
 必開陰而上升何傷於陰乎以人事言則蔽陽有傷
 宜知戒矣然克己復禮仍无咎也此乃兼震義象而
 立辭也
 在本爻以陰變陽為豐繫以震蘇蘇陰逺於初陽已
[010-35b]
 漸伏故震來蘇蘇然陽來雖緩必陰已開透隨震而
 行上升為雲為雨无眚之道也象傳曰震蘇蘇位不
 當也不比二之切近於陽為震之厲也陰既在上爻
 亦淺薄矣隨震行而不復阻陽義象俱明此爻在震
 之上爻陰浮而陽易透故无眚占人事亦以此義叶
 之斯无眚矣
 以上内震卦三爻初為主陽主通卦二三爻附之二乘
 剛則厲三逺陽以位不當而无眚全卦之象義昭然
[010-36a]
九四震遂泥象曰震遂泥未光也
 九四變為復之六四在復四以陰變陽為震兼震意
 繫以中行獨復於四亦言復者正為變震四爻以一
 陽在二陰下即復也在卦之中故曰中行獨復
 本爻以陽變陰為復變坤則雷又在地下矣然震之
 初地下之陽已出此外震之陽變陰而弱滯泥於陰
 氣之中為雲雨所揜不能大𤼵聲光之象故曰震遂
 泥滯泥之義然陽已出地雷不必盡迅烈矣故不言
[010-36b]
 凶咎象傳曰未光也指陽變陰而為上下四陰所揜
 電且不能𤼵雷自隱隱而不能轟轟矣此爻乃外卦
 之主陽雖同初陽所以四不能主通卦者雷起於下
 也
六五震往來厲億无喪有事象曰震往來厲危行也其
事在中大无喪也
 六五變為隨之九五在隨五以陽變陰為震變悅為
 動能隨乎泰故繫以孚於嘉吉
[010-37a]
 在本爻以陰變陽為隨隨乎四陽以動亦同於三之
 隨初動而行斯无眚矣故雖往來震厲上下兩雷往
 來却億无喪不比二之乘剛揜剛多有喪其陰也有
 事者動之義象也動則有事有事而後動也然雖有
 事而隨陽動以應事亦理數之自然也故亦不繫凶
 咎焉象傳曰震往來厲危行也五如二之乘剛近陽
 焉得不危然隨震而行隨陽行行不危矣其事在中
 謂得中之位非也四爻陽在陰中上下陰爻夾之動
[010-37b]
 而有事亦無所喪陽行而陰隨之以行為雲為雨且
 有利矣何喪之有不比二近初陽陽盛而起為陽所
 摧破震撼也此爻雖在五位全無主卦之義象可見
 卦五亦不足以槩主卦君位也○再繹陰主富之說
 往往言財貨二四兩爻又繫以億喪有無可以明陰
 陽義象此其一也
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鄰无咎婚
媾有言象曰震索索中未得也雖凶无咎畏鄰戒也
[010-38a]
 上六變為噬嗑之上九在噬嗑上爻以陽變陰為震
 離明變震過明變動何校滅耳之凶繫焉在噬嗑有
 斷獄之象義故上處極而凶甚於初焉
 在本爻以陰變陽為噬嗑震變離明日出陰散震索
 索然終矣視矍矍然大明也无陰畜陽陽亦無所薄
 矣無雲則無雷而有日矣此震陽升之極而不能成
 雲雨之施所以征而凶陽不可過亢也於是震不在
 此而在鄰指下卦之震言此無雲無雷陰陽開散有
[010-38b]
 有雲雷處陰陽結聚而成雲雨彼處陰陽相動如婚
 媾然陽雖為陰伏而開破之以出仍挾陰氣升於高
 陵為雲雨以施利物之仁此雷雨作而為解也故雖
 開陰而實和隂何咎乎唯不能和隂至於陽亢必不
 于躬于其鄰别成婚媾則為不得解之象義於是震
 為空雷不雨矣又云有言者婚媾有言婚媾之先聲
 也如雷為雲雨之先聲陽初開陰而為雷後方和陰
 而成雨无咎者空雷亦无咎將為别處雲雨之婚媾
[010-39a]
 此處雷聲象有言為鄰家婚媾媒妁耳聖人繫辭有
 如此爻最難繹所謂辭有險易各指其所之非細心
 玩之不得象傳曰震索索中未得也陽在陰中亢不
 和陰故未得有雲雨及物之功而即索索歇聲矣雖
 凶无咎畏鄰戒也足以因鄰致戒亦先聲之義也婚
 媾者天和也鄰戒者天威也各有義象辭傳不妨各
 指其所之也此爻乃震極陽出而過亢者
 以上外卦三爻雷之洊至者非初起也凡雷之𤼵聲
[010-39b]
 以初動為陽出之機後皆洊至之雷矣故外卦三爻
 四陽爻為遂泥五近陽亦不致喪上則陽極陰散矣
 合内外卦觀之形容雷之始終何其詳明乎外卦仍
 以四爻之陽主之五六附之成卦震雖遂泥亦震也
 但不如初之始出奮𤼵耳且雷至𤼵聲之後亦無取
 於擊搏矣五附四而陰積不厚上則亢陽不能畜陰
 成雨矣卦辭彖傳言震之終始於四時流行也爻辭
 象傳言震之終始於一時聚散也震之象義盡矣然
[010-40a]
 多就天道言不言人事不過借天道以明人事占者
 何妨以天道推求人事乎為初陽為四陽孰強孰弱
 何以强而不使失和弱而不使之沈溺為二陰為三
 陰為五陰為上陰孰厲孰无眚孰有喪孰无喪何以
 妄乘之而致於喪貝何以知厲而不使之喪何以隨
 行而免於灾眚何以和之而能成婚媾此皆人事之
 體天道以前其用者也學易者每卦每爻必求自得
 於心勿隨俗附和一無自立方稍能寡過也
[010-40b]
艮下/艮上
艮艮亦八經卦因重成卦者無所繼根於乾蓋綜乎震
 而皆男也以一陽止於二陰之上為少男少男何反
 止而静長男何反震而動乾之陽至艮而止如人老
 年生子陽將止於是矣故静也以下二陰墜之無能
 升矣陽性皆動伏於陰下必出而震然升之極必反
 而降陰即不墜亦降也陰又墜之使降此天地之氣
 化自然之理數故有此自然之義象焉先天位之於
[010-41a]
 西北後天位之於東北較震俱在東方有難解其相
 通者先天位之西北重在山澤通氣山地屬而附近
 於坤之北也後天重在成終成始艮陽升而降降者
 必復升升而震矣先天言對待後天言流行也對待
 中言通氣亦流行也流行中亦有對待乾坤不用而
 用六子三陽俱在東北隨乎乾三陰俱在西南隨乎
 坤亦明其對待也至後天方位置坤艮正對坤在西
 南艮在東北坤致養萬物以成兌悅艮終始萬物以
[010-41b]
 𤼵震動震兌之出入乃坤艮成之者也故乾為陽為
 動之體震為動之用坤為陰為静之用而艮為静之
 體也其根於乾而一陽止於上即所以體乎坤之二
 陰者在乾為統天在坤則順承乎天艮之一陽二陰
 亦可見統順也此天地之氣化也若就人論艮則人
 心之性耳一陰一陽之謂道繼道者善也陽之動也
 善所存者性也陰之静也道中一陽動而生萬物由
 静而動也萬物形質具而性畀焉由動而静也然成
[010-42a]
 性為陰而由繼善以成性非陰統於陽乎陰既成性
 而又𤼵動為情陽又以陰為體矣故艮之體乾言性
 之命於天也未言及情之根於性也總不外動静互
 根相為體用而必層層辨之則體用動静三才之間
 俱曉然矣
 聖人作易乾坤之後叙水火以結上經次叙山澤風
 雷相交以為下經之首次叙震艮於中為陰陽動静
 天道之化機人心之本性存乎中者言也震言其𤼵
[010-42b]
 而為和艮言其未𤼵為中此象義又在本義所謂止
 於此當止之前矣即此未𤼵之中而止焉即是至善
 何也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性本是善之所成無
 一毫後起外鑠相雜渾然無欲粹然至善此乃天下
 事物至善之本而天下事物之至善又散見於萬殊
 者也止於一本則萬殊不能越矣故聖人心通一貫
 原有一理該萬理者在心所以萬殊歸於一本皆得
 相合也得此為止焉易學也是養聖於童蒙而不失
[010-43a]
 為大人者也天下後世言學者無論正學異端皆本
 於此本同而異端故曰異端端不必就見於言行方
 異即此未𤼵之中處端即異矣告子之以知覺運動
 為性不知有至善在心矣後之釋氏宗告子者也老
 氏之學則知以心性為本似是率性以為道然廢脩
 道以為教矣究之不脩道而率性者是道與否未可
 知也言無欲觀妙有欲觀徼俱從心觀然徼有公私
 邪正徼不得公正妙者不妙矣非聖人修教學者遵
[010-43b]
 之格物窮理以辨於始正心誠意以要於終何以治
 此心全此性乎此二氏雖似以心性為同然同而異
 即在心性中各見其異焉唯聖人命性道教一以貫
 之為可以成已可以成物至正至全之儒學耳故聖
 人示人既貴於識一本為體以主乎萬殊尤必通貫
 乎萬殊以全此一本知艮之為性尤必知盡性由於
 學焉性與道原是内外本末交相培養率性修道曾
 不可廢其一也特不可玩物喪志徒恃口耳以為博
[010-44a]
 洽此固非艮之止於至善以為本性且非聖人傳乾
 卦爻忠信進徳修辭立誠廣業之學矣故本性原為
 至善知而止之其本也學於事物各得其至善而合
 之於性以止於至善萬殊而一本也究是歸於性之
 至善而止之耳非原有此至善之當止在心何以為
 止之一乎故得止必先知止大學所謂知止後有定
 定後能静能安能慮方能得也而知止又必格物致
 知各於事物之至善求合於性之至善方能知止方
[010-44b]
 能得止矣務期存之為中者𤼵之為和𤼵而和乃不
 失其中則由艮而震矣艮者静之中震者動之和也
 此所謂得止於至善而不遷也乃釋氏於此言無知
 無得全與聖學相反無知無慮也無得無至善可止
 也是釋氏言止但能定静安而不能慮故無所得也
 何所用乎老氏之言無為亦知以静為止但率性而
 合道非上知不能不知修道成教仁義外有何性乎
 此所以雖為異端而所見於本處亦未同也大槩釋
[010-45a]
 老二異端其學雖俱本於艮然並其本已非矣其餘
 尚多更不足言體用動静不合於震艮即不合於乾
 坤即不合於易矣不合於易則非道非學矣烏知性
 乎學易者能於此二卦細心静玩有得方可言性言
 道言教言學也
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
 彖辭云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本
 義謂人身惟背不動以象艮止愚謂震人情也艮人
[010-45b]
 性也震是心之𤼵動艮是性之本體言背者人之一
 身面為陽背為陰背在陰中陰静而得中之處即性
 也以可見者形容不可見者耳能止於性之固有而
 一身衆體皆統於是不獲其身者求於身而不獲求
 於心而自得矣蓋謂全性之學當以主静於心為要
 非於口耳聞見有所泛騖也主静成性之學既能自
 得則出而應天下事接天下物雖動而不離乎静以
 静御動事物雖有若無矣故行其庭不見其人如無
[010-46a]
 人也此以静宰動由於全性於心在己不以身之耳
 目聰明是恃在外不以事物應感為擾此聖賢治心
 成性之學也如此而後體全於内自能用當於外動
 静行止皆无咎也本卦言心學以性為静體以事物
 為動用由艮其背不獲其身性立静體説到行其庭
 不見其人動本於静以致用也因思震卦彖辭震來
 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終歸於不喪匕鬯乃由動
 而反乎静也如震雷之動而主静者且不喪匕鬯可
[010-46b]
 知平日艮背之止堅定莫移矣二卦相綜一動一静
 分任存𤼵互為體用艮為心學震何嘗非心學乎且
 不合觀二卦則艮之心學多為異端假借合觀震艮
 動静聖人之成己成物率性修道俱有全功矣如後
 世陸王之學亦本於艮但能知艮之體為震用之主
 而不知震之陽動生萬物者散著於事物之間各與
 无妄廢乎學則不能悉明乎萬殊何以合為一本乎
 恐静止為體亦因震動之用不明而未能悉當則失
[010-47a]
 和究為失中矣此異端之弊也
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静不失其時其道
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
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也
 彖傳釋卦名義曰艮止也一陽止於上二陰奠於下
 為止之象而萬物成終於此雖云成終復以成始必
 竟止於是以成終然後成始所以謂之止而又不可
 謂之常止時止則止也時行則行也止所以為行之
[010-47b]
 體也行所以行止之用也止為静體行為動用動静
 二者在氣化亦不能自主隨乎時以為動静而已時
 者天道也即乾元也乾元至此止而成終復行而成
 始乃統天之陽隨時為流行者也天道乃陽道也光
 明何如乎藏之則至秘𤼵之則至顯聖人之止静行
 動以德性退藏於密者𤼵為事業光大昭明亦如是
 而已矣唯其性命於天道率乎性故能與天地之氣
 化同其止行而不失其時此時中之聖徳也若夫學
[010-48a]
 者因聖人修道為教遵焉循焉必静止動行為體為
 用知明處當不違於時則亦得天道之光明聖徳之
 光明矣彖傳所謂時止時行動静不失其時者正釋
 彖辭分静體動用言性學也則動用必由静體更明
 矣再詳卦象艮以止為徳止於其所不遷之象義也
 在心則成性存存以為道義之門在事物則有物有
 則必得其至善為止性也事物也内外各得其所止
 則性之理與事物之理合而為一矣雖分内外而至
[010-48b]
 善唯一止其所亦無二焉是以學者本忠恕以求止
 聖人一貫能得所止焉學者與聖人亦無二止也故
 艮之内外卦上下六爻陽與陽對陰與陰對無相應
 者是無感無應如性定於内喜怒哀樂未𤼵之時所
 謂中也心與事物尚未相與寂然不動之候唯有存
 養之於冲穆無朕之内耳存其心養其性耑意於内
 治並不獲有己之身矣能止於静如是及事物之來
 感而通焉紛應悉當時措咸宜行其庭而不見其人
[010-49a]
 動根於静雖動亦静之義象卦辭言之昭然矣无咎
 者以全乎心性之固有以合乎事物之定則庶免於
 咎而非有所加損為也故不曰吉亨焉
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
 象傳曰兼山艮二山兼叠止於所止下艮為知止上
 艮為得止其所而不遷也大學亦是此兩層意君子
 體之素位而止固然然必先明理而後能精於思思
 審而後能處當是能得止必由於能慮乃知至善之
[010-49b]
 所在而止之也惟用思焉思不出於位位必先明所
 當止如兼山之止先求知止而得止後方安於應止
 而能不遷也夫思出於心至善之理亦具於性君子
 之思不出位無泛思亦非虚想也以吾性至善之理
 與天下事物至善之理相遇而求其相合以此為知
 止以此為得止始則思之耑繼則守之固久之自殊
 途同歸百慮一致矣究不外於以心之知求性之理
 以性之理酌處天下事物期當於理而已矣得止而
[010-50a]
 聖人安之君子勉焉學者所宜知從也
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貞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
 初六變賁之初九在賁初以陽變陰為賁繫以賁其
 趾趾初飾也舍車而徒棄貴就賤安於所止之義以
 不飾為飾也合於義即止於賁矣
 在本爻以陰變陽繫以艮其趾而曰无咎利永貞下
 卦止初不輕於動即无咎以其變明體為賁飾故戒
 以利永貞必先求知止而後得所止之處也必永貞
[010-50b]
 而後止於至善不遷也象傳曰艮其趾未失正也初
 能永貞則能安於正也安於正即安止耳
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象曰不拯其隨未退
聴也
 六二變為蠱之九二在蠱二以陽變陰為艮明體變
 止不可以幹父蠱惟可以幹母蠱然又不可貞固也
 巽變止易於膠執之義也
 本爻以陰變陽為蠱二在下卦腓也腓不自動股動
[010-51a]
 而不得不動不能拯救於隨股之動也欲其止而不
 能止故其心不快蠱以動為能幹變止則戒以不可
 貞艮動則失所止故以不拯而隨乎動為不快也象
 傳曰不拯其隨未退聴也不能退而聴命於三以成
 艮止之體徳也不繫凶咎隨股為凶咎非其所主耳
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熏心象曰艮其限危熏心也
 九三變為剥之六三在剥之三以陰變陽為艮繫以
 剥之无咎坤順體變艮止雖隨衆陰為剥然止於三
[010-51b]
 以限之矣故无咎
 在本爻以陽變陰為下卦之主爻亦知求止而安也
 然所據之止則有定限不知至善無定而止亦無定
 如艮以限則反不能得至善之止而止之矣取象於
 列其夤夤者身所止之下體也列者定位也執有一
 定之位而居之不移恐以非至善為至善而止之則
 必危而不安矣熏心者焦心也止不能止而又執固
 於限其憂心而不能自得無從容安止之樂明矣象
[010-52a]
 傳曰艮其限危熏心明不得其止其身不能安而心
 神亦不寧矣
 以上内卦三爻艮體雖以三爻主内卦然俱不能得
 至善應止之所也初求止者方知止也二不拯其隨
 者能知止而不能安止也三能安止而所止又非至
 善之應止也故皆有不美之辭是以以上卦之止為
 止之終故上主通卦焉
六四艮其身无咎象曰艮其身止諸躬也
[010-52b]
 六四變為旅之九四在旅四以陽變陰為艮繫以旅
 於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止體變明得止矣能暫而
 不能久故為旅處雖得資斧而其心終不快蓋旅非
 可以久安之止也
 在本爻以陰變陽為旅四附上卦止體知止而能得
 止矣故有艮其身之象得止則无咎然身之止雖得
 至善果能安於止而不遷乎恐未知久處何如也彖
 傳曰止諸躬也身雖得止而心之安勉尚須再騐耳
[010-53a]
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象曰艮其輔以中正也
 六五變為漸之九五在漸五以陽變陰為艮繫以鴻
 漸于陵者艮山之象也婦三嵗不孕者陽變陰為婦
 止而不能進有不能生育得孕之象終莫之勝者雖
 變止徳然終為巽體如風之暫止必動動則漸進矣
 故吉
 在本爻以陰變陽為漸繫以艮其輔者漸能安止在
 面惟輔誠中形外也言有序悔亡者輔近於口理得
[010-53b]
 心安辭必有序也由勉及安學之序治心全性必有
 漸也聖人自然得止賢人君子由知而得由勉而安
 由安於止至善久而不遷終始於止無躐等而漸進
 悔斯亡矣非同尚口之窮也象傳曰以中正也五得
 文明柔順之中正以此能知能得所以漸久於安止
 也五變巽有漸進之象義故云言有序序者由知而
 得而安之序亦兼漸義也
上九敦艮吉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
[010-54a]
 上九變為謙之上六在謙上以陰變陽為艮繫以鳴
 謙謙之極而有聞於人也利用行師征邑國變止則
 謙於己恐見輕於人振威徳以飾謙之終輕也
 本爻以陽變陰為謙乃本卦上卦之主爻亦即全卦
 之主爻陽為止主變陰則成順徳順以安止又在艮
 極敦固於艮乃得至善為止而安止以終者也吉可
 知矣象傳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坤徳至厚艮變坤
 以厚徳為止即以止為艮之終其無不敬而安所止
[010-54b]
 者乎知止得止安止久止至上爻方極其止能安於
 心於身而性命於是全道教由是而出矣
 以上外卦三爻均貴於知至善應止即當得所止而
 安焉也四得止也未能久而安也五得止也漸能安
 而未要於終也上爻則主乎内外卦為止之極知而
 能得得而久安於止者也故艮卦以上爻為主極於
 静以立體也及𤼵為震初爻必能致用時措咸宜矣
 艮震相為存𤼵一體一用即天地氣化一陰一陽之
[010-55a]
 道也所以艮位東北而震位正東相從而定位也
 再就心學之簡明者言三教同原於艮聖人之學以
 天命為性以率性為道道内即兼成己成物又復修
 道為教以治乎天下並傳於後世此聖學也老氏之
 學天命為性率性為道以成乎已人人皆有性可以
 各率為道即無為之徳無為之政也我不為修教人
 亦不知悖道此老氏之學也釋氏之學天生人有心
 心有靈明靈明即是性見此性便了悟既了悟此性
[010-55b]
 生死平等無道無教無率無修己物俱無何所用成
 此釋氏之學也俱從静體上立根而端大異矣
艮下/巽上
漸漸歸妹相綜成卦三陽三陰分根乾坤而漸則繼困
 主陽根於乾也困之極而漸以出困矣困之為卦澤
 不下降水不上達所以為困漸以上風下山為卦風
 行於山何以解困乎蓋澤之所以不下降者陽不能
 墜陰使降也風行而陽氣鼓蕩則澤必降水之所以
[010-56a]
 不上達者陽不能流動於隂中也山止而陽氣充裕
 則水可達此漸之所以繼困也且澤無水為困就天
 時言似交冬以後雨澤稀少水泉涸竭之候蓋冬令
 者陰盛陽微藏於陰中養陽者陰也而閉陽者亦陰
 澤水皆陽所化也陽氣微故雨澤水泉俱不能盈溢
 自然之理氣也必陽氣既足勞乎坎而一陽生漸至
 二陽生而為艮成終於丑而成始於寅陽氣始能漸
 上於陰也艮之卦一陽在二陰之上位於東北丑寅
[010-56b]
 之間亦一定之象義也陽氣既漸上矣風先動於雷
 動之前陽未能透陰而出地風先欲開陰而上升是
 以風山為漸繼困者冬盡而漸啟乎春令矣無澤無
 水為困風山無澤無水何以濟困不知此正所謂漸
 也陽氣既行風為澤之先聲陽氣布散於上一得兌
 陰而澤降為春澤山為水之高源陽氣流動於下一
 得震陽而水𤼵為春水春澤春水解冬令之涸寒暢
 春令之和暖其象義何嘗非共見共聞者哉當春何
[010-57a]
 以得兌陰乎兌陰即通於艮山中陽氣行而山中之
 兌能與艮通氣山作雲而澤降雨矣此兌之陰也所
 以漸卦主陽賴漸以蘓困而生意勃然矣再繹本卦
 象義長女歸於少男巽艮相遇而成婚媾然則主婚
 者長子震陽也以長女配少男何取女歸之象蓋陰
 至春已卸事陽至春方行令故取象女歸焉陽氣之
 動以震陽出地為動則俱動風上升於山乃震陽將
 出地之機故謂之長男主婚居中合巽艮之交俾成
[010-57b]
 終於艮者漸齊乎巽皆賴震帝之出而居中且以次
 第流行者為配偶矣此先甲三日後甲三日蠱彖辭
 用震動以幹蠱之說故復明於漸以蘇困用陽也其
 明切如此非自然之象義何能不待安排而悉具乎
漸女歸吉利貞
 彖辭云漸女歸吉利貞有天地有男女有男女有夫
 婦夫婦之成自少始至於老而又為父母又生男女
 又為夫婦生生不窮與天地同此漸之義象也於兌
[010-58a]
 艮相遇成卦明之者巽長女艮少男女已過時男方
 將壯如春令將布冬令已卸也陽氣漸盛漸之始也
 天地之大徳曰生既合乎天地之徳何弗吉乎又云
 利貞者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初結婚媾以至終身五
 常百行於是肇端治國平天下於此起化非貞而正
 何以致修身之騐彰刑于教哉始正則無不正由一
 心一身一家正而國與天下無不正漸之終也其間
 先後而施之本末而暨之漸之次也
[010-58b]
彖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進得位往有功也進以正可
以正邦也其位剛得中也止而巽動不窮也
 彖傳釋卦名義曰漸之進也漸而之焉斯進矣風行
 山上陽漸以升立徳建業漸以髙明光大如風之上
 山漸進之象也陽氣升無所見觀於風而可見矣徳
 之升不可知觀於事業而可知矣此漸之義也女歸
 所以合此義而吉者女長而歸由幼稚而及笄方嫁
 亦成於漸所以為婚媾之正而得吉也以婚媾推之
[010-59a]
 女之從夫臣之事君一義也夫人幼學壯行道成徳
 立年四十方强仕進而得位則往而有功位非苟得
 進非倖遇以漸而致所存者裕矣然學至則君求非
 枉道以干世初進以正則邦國咸賴以正矣上至君
 公下而黎庶無不待正於得位以正之君子焉故得
 位也有漸而正邦也亦有漸本漸而道成徳立且漸
 而君可致民可澤也此俱有取於漸之義象也更為
 明其卦體其位乎卦之君位者則有剛中之徳者也
[010-59b]
 更為明其卦徳以巽進而又不皆輕進必本艮止静
 正之道以為進是志在止而有不得不進之時勢以
 此動而上升所以無致窮困而通達可卜也本止以
 為進漸可知矣即耕莘釣渭之賢亦非遇主於巷其
 所以際㑹而登陟者亦有漸也立徳有漸則得位雖
 驟亦不為不漸矣言不窮則不困更可知矣○漸以
 長女配少男似非歸妹之正此外卦下爻六四主巽
 而有漸於木之象然女以歸人為安得桷可安則安
[010-60a]
 女之相夫男之宜家在徳不在年之老少也此義象
 亦細玩方得
象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徳善俗
 象傳曰山上有木漸木之生於山自萌蘖以至成材
 漸之進也君子體此以居賢徳居徳即敦崇其徳也
 藉賢人之德為他山之石以居自我之德與賢思齊
 也亦髙山仰止之義也徳既成於己必能成於物因
 以善乎居里之俗俗之本善者漸至盡善俗之不善
[010-60b]
 者亦漸善也此君子以居徳之善善乎居之俗也此
 時天下之風行猶未廣也如風在初春雷未出地風
 上升行於山而止也及進得位而正邪則一國與天
 下之風俗皆君子善之矣如雷出地而物得无妄寜
 止善一鄉里之俗乎此亦漸由近以及逺之象義也
初六鴻漸于干小子厲有言无咎象曰小子之厲義无
咎也
 初六變為家人之初九在家人初爻以陽變陰為漸
[010-61a]
 繫以閑有家悔亡初有家而能閑漸可以无悔矣
 在本爻以陰變陽為家人漸之初取象於鴻之漸干
 鴻陽鳥也隨陽往來漸卦主陽故象以鴻凡鳥俱屬
 陽鴻尤易知其性屬陽故以取象干水之涯初進之
 象小子厲者在下則為小子初進則危厲也有言无
 咎者漸也有言通其誠漸進必有功矣何咎乎象傳
 曰小子之厲義无咎也小子在下而進故厲然士之
 求仕也義也故不可以厲為咎也象少男而得長女
[010-61b]
 婚媾之禮先通其誠於言得禮即合義矣
六二鴻漸于磐飲食衎衎吉象曰飲食衎衎不素飽也
 六二變為巽之九二在巽之二以陽變陰為漸繫以
 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无咎巽變止止而不進故
 象在床下不進者疑也陽變陰也惟史以考古巫以
 質神紛紛並用而釋疑可進矣故吉且无咎
 在本爻以陰變陽為巽兼巽義繫以鴻漸于磐飲食
 衎衎磐者水中之石安止於得止之所也衎衎之樂
[010-62a]
 與坦蕩蕩同曰吉不在進不進得位不得而皆樂在
 飲食磐澗之中也象傳曰飲食衎衎不素飽也君子
 家食而衎衎自得如此則進得位而正邦豈素飽之
 人乎不干禄之心即不素飽之心耳此爻乃漸進得
 止而無所疑者正與巽二爻以相反者相通也
九三鴻漸于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凶利禦冦象曰夫
征不復離羣醜也婦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禦冦順相
保也
[010-62b]
 九三變為觀之六三在觀三以隂變陽為漸繫以觀
 我生進退兼漸義而不輕進退必審明勉進以自慰
 也不言吉凶進退未可知耳
 在本爻以陽變陰為觀繫以鴻漸於陸夫征不復婦
 孕不育凶何以哉漸之為卦以止為進三變艮止為
 坤順觀望於進失乎以止為巽動不窮之義矣夫征
 則不復妄進也婦孕則不育無女歸利貞之道也凶
 可知矣然君子不輕進惟有冦至則可以急義赴難
[010-63a]
 利禦之也雖進而失漸亦深合於事君之臣道也象
 傳曰夫征不復離羣醜也變坤則三陰並處不能以
 一陽止二陰矣婦孕不育失其道也謂失乎女歸貞
 吉之道乃妄思奔從之類也所以孕子不敢生而育
 之失夫婦之道則失母子之道矣利用禦冦者變坤
 合乎臣道至順之徳為義勇以保邦國即躁進亦不
 為過也
 以上内卦三爻艮止之體徳以止而主乎進初許其
[010-63b]
 進不仕無義也二不干進止以為進之正也二得中
 故能如此三爻一陽止二陰變坤順失其正矣故惟
 從急難斯為可尚焉三爻言夫婦本於卦辭之女歸
 吉見婦道臣道相通在艮以三爻主内卦變陰則不
 能止陰且失夫婦之義象矣惟利禦冦仍以陽止陰
 方合卦體徳也○離即麗也變坤三陰比附故為離
 於羣醜陽不能正陰也
六四鴻漸于木或得其桷无咎象曰或得其桷順以巽
[010-64a]

 六四變為遯之九四在遯四以陽變陰為漸繫以好
 遯君子吉小人否兼漸義而為遯君子知漸而遯小
 人不能得漸之道何能遯哉
 在本爻以陰變陽為遯繫以鴻漸於木或得其桷无
 咎四位近五在外卦為風之主爻不得不進於木非
 所止而得桷亦可安焉如仕而不得正位者然事君
 之義不可避難就易避危求安况得桷焉何咎之有
[010-64b]
 象傳曰或得其桷順以巽也乃順乎巽進之道者也
 故无咎耳四何以言順哉六四在巽之初即坤元之
 象位也故曰順以巽也
九五鴻漸于陵婦三嵗不孕終莫之勝吉象曰終莫之
勝吉得所願也
 九五變為艮之六五在艮五以陰變陽為漸繫以艮
 其輔言有序悔亡兼漸之義艮而漸艮於輔誠中形
 外盎背而粹面也然非尚口也其言有序故悔可亡
[010-65a]
 德主於内而言皆當理非尚口給之佞也
 在本爻變陽為陰為艮繫以鴻漸于陵婦三嵗不孕
 終莫之勝吉巽風日升而漸髙故曰漸陵婦三嵗不
 孕陽日盛而陰日衰矣惟其變艮止故如此然終莫
 之勝必有陰生之時則孕矣故吉巽進於離則陰生
 三陰足而孕於坤矣巽純陽之位坤三陰之位也象
 傳曰終莫之勝吉得所願也男取女歸原為孕育自
 艮而巽而離而坤萬物皆致養焉斯孕矣且說言乎
[010-65b]
 兌至兌各正性命皆漸之象義也萬物皆說矣故曰
 得所願也
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象曰其羽可用為儀
吉不可亂也
 上九變為蹇之上六在蹇上以陰變陽為漸繫以往
 蹇來碩吉利見大人同漸義以上爻位在君上來為
 碩徳之人輔君濟蹇利見大人五與上以徳以位言
 皆大人而彼此可以利見為交益也
[010-66a]
 在本爻以陽變陰為蹇亦同蹇義繫以鴻漸于陸其
 羽可用為儀蓋髙尚其志不在仕進為臣之列而有
 徳有謀可以匡君濟世者也如鳯之儀於天際其羽
 可用為儀而不可以凡鳥畜之矣此其吉莫大焉象
 傳曰其羽可用為儀吉不可亂也儀者儀刑也其羽
 為儀備禮樂之用也禮樂國之大事聲徳而奏功者
 也君子之身不可羈以名爵而其徳謀可以資禮樂
 功徳之成豈可紊亂其儀既用而不能從乎傳蓋言
[010-66b]
 用賢之儀者多而能用其所以為儀之徳者恒寡用
 其文而不用其實悖乎其徳即亂乎其儀矣言之於
 上爻見雖知用儀而不可亂亂則徳不能師其儀何
 能獨益於國乎此聖人見行可之仕終有憾而悲天
 憫人故言之也其所以戒後世虛文繁禮用賢者深
 矣
 外卦三爻巽體皆取進以漸為正乃是止以為進之
 義也四進不避難隨位而安外卦之主爻也五陽升
[010-67a]
 正位陰氣漸微有君自以為賢不足用之象誠能用
 賢如二陰柔中正者則終勝而孕如得好逑之妃后
 也上則陽升於極髙風可仰儀型君國者不可終亂
 為時君言亦為立徳而名彰道髙而望重者示戒也
 亂於終果何徳之可成哉此皆漸義也立徳立位進
 必有漸而徳既立位既升尤不可亂焉必勤於始以
 戒於終何嘗非漸之次乎巽體自以四爻主外卦五
 與上兩爻皆附之成卦者然四變乾剛則危故傳以
[010-67b]
 順巽明之巽木於順斯能得桷可安也故主外卦見
 女必歸男為安之象義五變艮止而以反巽為吉雖
 云與二正應亦是附四之陰為陰卦終吉也上以變
 坎為蹇仕路蹇而道自流行於飄然長往中自有沛
 然莫禦之象故世之用之祇可得其羽為儀耳亦吉
 者羽者乗風方行如道必賴位以行亦以附四為象
 義也是以四爻為外卦主爻也合之内卦之三爻各
 主内卦外卦而成漸焉
[010-68a]
 
 
 
 
 
 
 
 
[010-68b]
 
 
 
 
 
 
 
 大易通解卷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