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a0136 大易通解-清-魏荔彤 (master)


[013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大易通解卷十三
           江常鎮道魏荔彤撰
  繫辭上𫝊
 天地間原有一部現成易經聖人照様畫出一個圖
 來伏羲所畫八卦便是當日不知果是因河圗畫底
 否孔聖不曽説祗說是河出圗洛出書聖人則之繫
 辭上𫝊首章亦不曽說河圗但說聖人畫卦是因見
[013-1b]
 天地現成氣化於氣化中㑹得道理於道理中生出
 奇耦於奇耦中生出八卦於八卦生出六十四卦這
 個天地底氣化道理俱在聖人所作卦畫之内矣若
 是人人是聖人聖人何必作易若祇聖人一人在天
 地間聖人亦不用作易聖人作易要将天地底氣化
 道理曉示天下後世之人所以作易耳
 伏羲畫卦從一箇天地中㸔出兩個來又在兩個中
 㸔出四個來從此㸔成八個便将天地萬物根本俱
[013-2a]
 畫在八個裏了再推衍出六十四個來萬物萬事底
 本末終始盡矣
 首章孔聖所指之聖人是伏羲禾曽説到有文字祇
 説底是初畫卦爻有天地便有乾坤有乾坤無六子
 祗説底是個氣化根本有六子而氣化之終始俱備
 矣有八卦祇說底個氣化根本終始有六十四卦而
 萬物萬事之終始俱備矣啓䝉雖言還可再推衍出
 無數底本來然聖人豈知不及此祇是六十四卦恰
[013-2b]
 好而已
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髙以陳貴賤位矣動静有常剛
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吉㐫生矣在天成象在地
成形變化見矣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 鼓之以
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坤
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簡能
 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
則可乆有功則可大可乆則賢人之徳可大則賢人之
[013-3a]
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

 天尊地卑便有乾坤然天地中間天之上地之下有
 若大底所在非六爻不能象之故六爻盡三才之道
 高卑以陳中列六爻貴賤之位是連三才俱取象也
 動静有常是現成天地自然之體剛柔却自聖人㸔
 出㫁者分成兩個也方以類聚物以羣分俱就人目
 所共見底物事説方即四正四隅安置卦位之處物
[013-3b]
 即畫爻成卦取象於乾坤六子各成一物但既有二
 物便有此六物有此六物遂有萬物有此萬物遂有
 萬事萬事萬物各類各羣類則各向其方而聚羣則
 各隨其物而分於是隨分聚之順逆各自生吉㐫矣
 未有卦爻以前吉吉㐫㐫不知若干聖人畫卦時俱
 推究出本末終始來于是萬事萬物俱包括在六十
 四個大式様裡其中又有三百八十四爻每爻一個
 小式様大式様是領綱小式様是條目吉㐫悔吝再
[013-4a]
 不能越得出矣况且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引而伸之
 觸類而長之就這六十四個綱領三百八十四個條
 目裡而又生出許多吉㐫悔吝底象義來未嘗不在
 天地間萬事萬物中但有聖人之卦爻方有了綱領
 條目使人知道趨避所以説吉㐫生于類聚羣分中
 也類聚羣分上古之世便如此祇為天地氣化原是
 如此不但人已也至於飛潜動植有情無情各聚其
 類各分其羣不必説俱是隨着氣化為聚為分了在
[013-4b]
 人物雖然類聚羣分不知将來吉㐫如何聖人之心
 氣化道理俱了然明白畫爻成卦取象使人人皆得
 明白此聖人作易之苦心為天下後世開物成務也
 但天地氣化時行物生本自有常聖人之畫卦作易
 何以變化不測不知天地至有常而無常者也在天
 成象者動之常也而成象之大者日月星辰自古及
 今無一定之度數即如天與日㑹日與月㑹有定期
 而以嵗差論天差而左嵗差而右何能定乎在地成
[013-5a]
 形者静之常也更無一物有成無敗有生無死矣亦
 更無一物死而不生敗而不成矣是天地動静之間
 有由動而静者有由静而動者由動而静静變為動
 矣由静而動動化為静矣聖人畫卦其變化莫測也
 葢見天地之動静有常而變化不可知也是卦畫變
 化亦可於天地見之也可見伏羲畫卦作易俱就天
 地現成底氣化道理推衍出來垂示天下後世無一
 非聖心作成無一非天地所固有也
[013-5b]
 剛柔既㫁成兩個然兩個未嘗不交于是相摩為交
 遂從兩個中摩出六個來是為三男三女因成八個
 又于八個中交相動盪盪成六十四個來皆是聖人
 見天地事物氣化道理是如此故畫卦亦是如此這
 六個是氣化最易見底雷霆也風也雨也日也月也
 不說山者山即該在地内矣雷霆是鼓動萬物底風
 雨是和潤萬物底日月是運行寒暑昭明萬物底山
 是界限地上萬物底天地氣化原有此六者聖人以
[013-6a]
 乾坤象天地以六子象此六個氣化之終始乎萬物
 底俱備於卦畫中矣至於萬物雖盈滿天地之間然
 不過剛柔兩個相交生出來底有乾之卦畫則有乾
 之道理凡氣化本乎天之剛者俱可謂乾道所成而
 為男也有坤之卦畫即有坤之道理凡氣化本乎地
 之柔也俱可謂之坤道所成而為女也萬物雖衆剛
 柔盡之剛柔難明男女辨之俱因乾坤之道是現成
 可以體㑹底故有卦畫而天地萬物之氣化俱在易
[013-6b]
 矣氣化如此其主宰氣化底亦即在卦畫中寓焉乾
 之卦畫其中道理能主宰乎始物之氣化一始無不
 始也是乾知大始也坤之卦畫其中道理能興作焉
 為成物之氣化一成而無不成也是坤作成物也于
 是天地始成萬物底道理亦俱在聖人卦畫中矣總
 是聖人之心聰明睿知能體㑹昭然故畫出卦爻來
 以示天下後世耳但當日伏羲時畫卦尚無文字一
 竒一耦摩盪出卦來爻來天下後世之人如何便得
[013-7a]
 知如何便能行却知卦爻中底道理即是天地之道
 理天之道理甚平易也是以乾之卦爻道理亦甚平
 易地之道理甚簡約也是以坤之卦爻道理亦甚簡
 約既是平易有何難知既是簡約有何難能天祇是
 個生物底氣化道理而已地祇是個成物底氣化道
 理而已且一生而萬物皆生一成而萬物皆成何等
 平易簡約乎所以乾坤卦爻中雖無氣化却有主宰
 氣化底道理知得個生物道理便知學乾矣行得個
[013-7b]
 成物道理便知學坤矣知至易則無紛擾于心行至
 簡則無繁雜之事所以易則易知簡則易從也聖人
 示天下後世以所畫卦爻原令人知之從之既是易
 知易從人豈肯甘于不知不從乎若有知之者則人
 皆有親如有從之者則出必有功人人俱要知這個
 道理有知之者豈不來相親近乎人人俱要能這個
 道理有能之者豈不成事有功乎人人親近自然得
 乆逺安和矣事事有成自然得功業廣大矣可以乆
[013-8a]
 逺安和是賢人學易不徒知道理而已自有得於心
 而為立徳之本也可以事業廣大是賢人學易不但
 将這道理成已且兼成乎物而為建業之用也能知
 從乎聖人之易便有這般效騐賢人可以漸成聖人
 矣何非聖人開成之乎原來畫卦爻之聖人乃天生
 至聖心中道理已有一個天地在内所以将天地易
 簡底道理先得於心而天下萬事萬物中底道理自
 然俱得於心矣方能㸔出天地萬物氣化道理有現
[013-8b]
 成一部易經於是盡在卦爻畫出聖人雖亦是天地
 所生然天地無此聖人竟成兩個塊然之物必有聖
 人生於天地之中成聖人中立之位而天不徒覆於
 上地不空載於下皆賴聖人之心明其道理成其徳
 行而且調和其氣化之過不及也天地尚如此萬事
 萬物何一不賴有聖人生成之開示之於此全性情
 於此立性命乎此伏羲畫卦為有天地後必不可無
 之聖人也
[013-9a]
  右第一章
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 剛柔相推而生變
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
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
極之道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
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
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
 先天之聖人畫卦已有文字其卦名自是伏羲畫成
[013-9b]
 時立底然亦無所考唐虞之世自然尊奉三代以來
 各就其卦畫編次成書故有夏首艮名連山殷首坤
 名歸藏之易有卦辭爻辭否亦不可考若無文字或
 者如朱子所言上古之人就卦爻中可以觀出吉凶
 然夏曰連山殷曰歸藏即是文字矣或者周易既成
 而夏殷之辭俱廢如朱子本義立於學官而羣言存
 亡今皆不論也或者周文王又就二代易中重為刪
 正編序並先天卦位亦移置一番矣于是每卦繫之
[013-10a]
 以彖辭周公又于每爻繫以象辭因革損益葢俱不
 可攷也孔子讀易韋編三絶既将伏羲畫卦爻時道
 理叙明乃叙文王周公繫之以辭底道理殆在周言
 周從周之義也先天後天之聖人作易之始道理得
 明方可于易中求明其無窮之道理也伏羲聖人畫
 成卦爻文王周公兩聖人陳設此卦爻于前詳細觀
 其剛柔摩盪成八成六十四底形象就形象中觀出
 道理來於是繫之以辭以明虚象之實義使人知如
[013-10b]
 此而吉如彼而凶此後天聖人開務成物示天下後
 世以學易也首章説吉凶生者乃吉凶之所由生此
 章言明吉凶乃吉凶之所以明也所觀者何象乎亦
 不過就先天畫卦時則柔既斷更相推移而生變化
 變化雖無窮盡該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中後
 天聖人之辭觀于此而心與心相通理與理相㑹氣
 數與氣數相應所以為吉為凶俱明著焉雖後天之
 成終亦自先天之經始來也非經始而有卦爻之象
[013-11a]
 何以取象而有吉凶之辭乎是故辭有吉凶者觀于
 象之得失也辭有悔吝者觀于象之憂虞也此辭之
 生于象也然先天之象何仿乎先天之取象取象于
 卦爻也知剛柔之變化無方取進退以象之也知剛
 柔之進退有定取晝夜以象之也且于三才之間推
 乎至極莫不有道難于取象乃以六爻之動象之故
 六爻之動乃該乎天地人三才之極也此先天聖人
 畫卦爻以明三極之氣化而道理亦兼明于内矣
[013-11b]
 學易之君子當今日有先後天之聖人畫卦繫辭作
 此易亦幸矣哉故其静而居也不外于易也安其居
 于易之序而已矣本義謂序乃卦爻所著事理當然
 之次第極是曰安于序者静居原為行動之本也若
 有所得而樂也必亦深玩而樂乎易也寄其樂于爻
 之辭而已矣曰樂而玩者得于心而可以措之于事
 也此俱君子平素静深學易工夫豈有體無用者哉
 君子静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所以有事而卜或卦
[013-12a]
 動或爻動則就其變而觀之就其所得之辭而玩之
 以定向背行止其道理已熟悉于心自從而弗違有
 吉無凶如易大有所繫之辭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
 非天佑也易佑之也非易佑之也道理佑之也先後
 天之聖人既得萬事萬物道理包括于易中而分著
 于卦爻之内君子静得其理動合其道有不大吉而
 無不利者乎究為學易之君子自求多福耳
  右第二章
[013-12b]
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 吉凶者言乎其
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補過也 是
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
辭 憂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是故卦有
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
 再就聖人之繫辭論之文王繫卦辭為彖言乎一卦
 之全體象也周公所繫一爻之辭為象言乎本爻之
 變動者也葢揲蓍之數老變而少不變九六變者也
[013-13a]
 七八不變者也故爻有九六無七八老變而後有九
 六有九六而後繫以辭以明其變也所以占易不止
 卦有叅玩貞悔之象義更每爻皆有叅玩貞悔之象
 義也于是觀辭之吉凶可知其言人事有得有失矣
 觀辭之悔吝可以知其言人事有小疵矣觀无咎之
 辭可知其言人事貴于免咎以補過矣以所占之人
 事合乎卦爻之象義得其道理則吉失其道理則凶
 小失則悔吝有疵失後復得則可以改過无咎何一
[013-13b]
 非聖人繫辭之開成然亦貴于學易者之能體㑹而
 善遵循也葢繫辭之聖人述而不作一本于卦畫自
 然之象以申其義也辭有貴賤而列貴賤之不等則
 存乎爻之位也辭有大小而齊大小之不齊者存乎
 卦之體也列位如五為君二為臣上為終初為始之
 類大小如隂多陽少陽多隂少貴隂貴陽之類此先
 天之卦畫已定之于伏羲明其象數而為吉為凶則
 存乎後天之辭明其義理也占易者能先觀象而後
[013-14a]
 玩辭得悔吝之辭而憂之則心之㡬隨象義而動于
 内趨善避惡存乎一念取舎之間而已介間也得无
 咎之辭而震之則事之理隨象義而著于外遷善改
 過存乎一念修省之悔而已此先後天聖人作易為
 學易者明體㑹遵循之方也再卦不一而有大小之
 不同辭不一而有險易之不同如大畜小畜大過小
 過剥復夬姤等卦皆大小之迥不同也而辭之險深
 平易又皆因卦因爻而立平易者未嘗不中具精㣲
[013-14b]
 深險者未嘗不開示明切苟能體㑹卦爻之象義則
 辭也者不過各指其所之易者固易明而不可忽險
 者亦無不可明而不可置不外究研而自得耳
 以上二章雖分亦可作為一章所言皆有卦爻以後
 文周繫辭以作易前民之故令學易君子觀玩而得
 用易之道耳
  右第三章
易與天地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仰以觀于天文俯
[013-15a]
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
說精氣為物㳺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與天地
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
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
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
神无方而易无體
 畫卦既明其本源繫辭復示明其根柢然後可明易
 中之道理矣易之道即天地之道也先後天聖人原
[013-15b]
 将天地之氣化道理既象之于卦爻又各繫之以辭
 是易之為易與天地凖也天地之體如是髙明博厚
 悠乆而易之體亦如是天地之用如是資始資生乎
 萬物至于無終無始而易之用亦如是易一天地也
 天地一易也無二氣無二理故無二道也且不惟凖
 其體用而已又更能以易之體用體用乎天地以易
 之體彌補乎天地之體而充周于無間也以易之用
 經綸乎天地之用而條理各足也是天地之道備于
[013-16a]
 易者皆易能補天地之憾而代天地之勞也天地有
 此氣化有此道理無易以為發明天地不能自言百
 姓日用不知天地之道亦徒存将虚而無所托矣故
 有聖人作易而天地之道體斯立于平易簡約用斯
 行于可大可乆也是皆易彌綸之也又不止彌綸天
 地之道也更開示聖人之道使人學易而欲窮理者
 有易而以之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皆在易中則知天
 陽剛而主乎明地隂柔而主乎幽幽明之故不可以
[013-16b]
 天文地理察之乎天文日月星辰之運行也地理山
 川人物草木之生植也剛柔各分而又交際不離上
 下各覩而又升降無息知其分纔知其合幽明之故
 既得則原其始反其終死生之說亦皆得知矣由幽
 而明以生也由明而幽以死也原始于終而萬物有
 始矣反終于始而萬物有始矣究之物有終始而氣
 化無終始由于道無終始易既備乎道之體用何不
 可究研之而大明乎既明乎幽明死生則鬼神之情
[013-17a]
 狀亦可得矣凡天地間飛潜動植之物皆精氣凝聚
 而生者也但所凝聚有厚薄故所成之物有乆暫大
 槩成形屬隂隂氣盛者成形柔而小陽氣盛者成形
 剛而大生氣者陽氣也原與隂精凝聚成形如脫離
 焉則隂之魄入地陽之魂浮㳺遂離于形之外是乃
 謂之變也變即死也不言死者非諱言死也變而将
 以復生也豈釋氏輪廻之說乎非也釋氏輪廻之說
 有考核功過轉生善惡等論失之太鑿易之言㳺魂
[013-17b]
 為變是就生人生物之氣原始反終言也至於㳺魂
 之有知無知則未嘗言也究之形既與神離矣魄云
 入地亦隂氣之初離形與陽離散而隂親下故下降
 入地耳同于魂陽氣之初離形與隂開散親上而上
 逰也故言魂魄者皆就物言其隂陽之氣凝聚者至
 此離形各散而已知此則鬼者㳺魂之濁而薄者也
 神者㳺魂之厚而清者也如生人生物之氣資有清
 濁厚薄不同也知生人生物有不同則人物之變有
[013-18a]
 鬼有神亦不同可知矣既知鬼神同于生人生物鬼
 中情状不可並知乎為物者有情為變者亦有狀知
 有賢愚故情有靈惷氣有盛衰故狀有巨㣲皆氣之
 所凝聚成形既離形而未遽開散者耳然終亦必開
 散歸之天地天地又另凝聚而生人物矣似與釋氏
 說同而非如彼執之太實似既淪于無而實滯于有
 也但其中有可疑者有知之物亦衆矣禽獸亦有生
 死獨人乃有鬼神乎無知之物更多矣草木亦有生
[013-18b]
 死聞草木有妖或乆而成神亦生物耳未嘗聞其死
 而有鬼神也易之言精氣為物㳺魂為變該萬物而
 立言何以獨就人之生死可知鬼中之情狀乎此如
 孔聖答子路未知生焉知死之說只就人之靈以該
 物之惷凡物有情自有鬼無鬼方無狀所以生有精
 靈死有鬼神物之理氣亦相通于人矣自必初死未
 散亦有鬼最靈亦有神也乎○鬼神作二氣之良能
 言宋儒之論也祭祀之鬼神謂之鬼神中之一鬼神
[013-19a]
 分而為二氣矣祭祀之鬼神又謂其中之一然則祭
 祀之鬼神雖有隂有陽祇為鬼神中偏在隂中一邉
 者耳愚謂祭祀之鬼神皆鬼也皆㳺魂為變所成也
 就鬼中之靈爽尊貴者則謂之神耳如謂神為陽亦
 就隂中分隂陽不與人物同其陽也再繹中庸内鬼
 神之為徳其盛矣乎通章似俱是説祭祀之鬼神但
 就根源説起乃知首二句為二氣之良能言也此章
 言鬼神情状本義云隂精陽氣聚而成物神之伸也
[013-19b]
 魂㳺魄降散而為變鬼之歸也兼論神鬼人物矣葢
 鬼神情狀易所明言者亦将人物鬼神合論總歸之
 於隂陽氣化人能以易言情狀與中庸言徳盛對論
 則大合也此段聖傳從仰觀俯察説到幽明又從幽
 明説二氣之始終以為生死末段方分精氣為物㳺
 魂為變為二尾結説到鬼神之情狀是要将鬼為幽
 為死神為明為生二者分剖個到底而後将二者歸
 一氣行理寓使窮理者研求到此方為物無不格而
[013-20a]
 知無不至耳若耑言鬼之情狀則似為齊諧之志怪
 也故姑置之
 神者來而伸也鬼者往而歸也就二氣說鬼神是鬼
 神已該隂陽生死矣但人物原與鬼神相對一隂一
 陽今将鬼神說成兩個神來而伸也人物亦來而伸
 也鬼神與人物難分矣愚謂鬼神二氣良能即氣化
 也宋儒名之為鬼神正此章所謂鬼神情狀也若单
 言乎鬼又在隂中分隂陽須将神謂為隂中之陽鬼
[013-20b]
 謂為隂中之隂方可對待人物也人死為鬼鬼之精
 潔靈明者為神如人類中賢愚物類中靈惷耳至于
 魂㳺魄降之說魂陽魄隂亦是在隂中分隂陽魄隂
 内必仍有㣲陽魂陽内必仍有㣲隂耳不然並此魂
 魄亦無矣惟隂中有㣲陽陽中有㣲隂所以尚㳺聚
 而成魂魄徐徐方消散為無如火之已熄烟尚有形
 少時方散而已然則天地間之有鬼神皆㳺魂而已
 其魄降而入地矣且隂中之隂必更冥晦無知不能
[013-21a]
 自致聲靈故人無所見聞惟㳺魂尚在人間為神為
 鬼各以清濁厚薄分類乗隂盛時能見形能作聲或
 于無形無聲中昭靈示異惟其隂中之陽氣未盡故
 尚得浮㳺此㳺魂為鬼為神不同俱為隂氣無二也
 既為隂氣則與人物之陽氣方相對待然後可以謂
 之來而伸者神也往而歸者鬼也兼人物鬼神而言
 二氣之良能也要之既成一物必有兩在無兩不成
 一矣及其氣盡則消歸烏有氣未盡者為神為鬼各
[013-21b]
 因其氣之盛衰以為乆暫亦如人物之生死然亦終
 無氣不消散之鬼神也商俗尚鬼原兼鬼神神亦名
 曰鬼正是與人對言隂陽故愚謂伸而來者人屈而
 往者鬼鬼神者二氣之良能此語並可與下章一隂/一陽之謂道作註往伸神來屈鬼此神乃精
 氣為物中人/物之神耳
 俗言新鬼長大舊鬼矮小亦似有理葢乆而漸小漸
 無也又俗言不正命而死者有鬼正命死者無鬼年
 壯氣盛卒死者有鬼年老氣衰乆病死者無鬼皆有
[013-22a]
 理之論也中有為神者必其人生時陽剛强毅之氣
 居多正直英爽之情素具者也再如忠孝節義持念
 至堅不得伸志抱痛而歿自是英靈不散而為神矣
 左傳云神者聪明正直而壹者也無此壹則不成神
 有此而純乎淳者尊而乆叅以駁而漓者卑而暫也
 鬼有厲鬼神有正神皆其氣壹而聚者所成也其中
 又有不朽之神則必有不朽之徳不朽之功垂于世
 也此又因人心之推奉不忘故其神靈爽不昧如斯
[013-22b]
 之神亦不易多得矣或有疑曰人生于精氣聚矣歿
 而有為鬼神者矣鳥獸草木無不生于精氣之聚何
 不聞有鬼神此可以孝經明之孝經云天地之性人
 為貴天地生人天地精氣最靈最秀者聚之于人而
 鳥獸草木不能與人相類也人在生時即成位于中
 而輔相裁成乎天地故死而為神為鬼尚能于天地
 間作影響昭功用可見可聞若夫餘物生時其知識
 原自十不及人二三死何能復有靈明為神為鬼乎
[013-23a]
 或又有疑曰如此則人死為神為鬼孑然一物之外
 無復他物矣何鬼神亦有車輿宫室衣服儀物之屬
 龍虎蛇龜犬馬牛羊之類乎不知此等多妄誕之傳
 言耳縱然有之乃其類中之性獨靈而氣稍清者耳
 其無情無識者則神之靈氣所幻成也亦無足異也
 若荘子火盡薪𫝊之說釋氏以之言轉生然荘子本
 意從古謂是帝之懸解來亦不與釋氏同即如所說
 火者一念之靈明也此薪盡而火𫝊于彼如轉生之
[013-23b]
 遞𫝊也但氣在則靈明方在如氣已散靈明何所附
 麗乎薪必稍有餘燼則可𫝊于他薪如已為灰尚何
 𫝊火乎愚謂縱有轉生者亦隂中陽氣浮㳺未盡故
 靈明得以寓于内而復形神歸合耳天槩人死為鬼
 為神為轉生為消滅不出此論一主乎氣之聚散則
 莫能外也不觀聖人之論乎禮祭儀載子曰氣者神
 之盛也魄者鬼之盛也衆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
 鬼骨肉斃于下隂為野土其氣發揚于上為昭明焄
[013-24a]
 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聖人之言神鬼至
 矣其首二句則非宋儒二氣良能之說也其言氣者
 即㳺魂也魂為陽氣未盡故曰盛也魄言鬼者鬼為
 隂也魄入地者不能為神鬼挾其陽氣發揚于上即
 㳺魂也為昭明焄蒿悽愴者即㳺魂之靈明也乃其
 人物精氣之未盡故曰物之精也能有聲靈使人焄
 蒿悽愴是其神靈之著見者也此神字是就其靈爽
 言愚謂魂入地不能有聲見形必㳺魂為神為鬼方
[013-24b]
 能有聲形昭靈異也葢本于此至于鬼神之精而著
 者原該百物有情之物亦有神鬼可知矣故聖人言
 神之著也神之著神字是物之精氣變後既為㳺魂
 結而未散者此神乃就鬼中言鬼神也易以窮理至
 于天地幽明始終生死精氣㳺魂為物為變鬼神情
 狀無不窮焉可謂理無不窮焉矣
 聖人以易窮理如是然聖人盡性亦以乎易也以易
 則易簡之知能即天地清寜之理也葢聖人之性即
[013-25a]
 天地所命也率之為道即與天地相似也何違乎以
 此性率為道者用聖人之知以周乎萬物用聖人之
 道以濟天下自有大中至正之則也何過不及之有
 先言知周後言道濟者先知事物之理後以道濟天
 下也用此大中至正者經也又有逹權之用旁行而
 不出于經故不流固能道濟天下也然即道不行有
 天命之性在全而畀我者全而歸之故無所入而不
 有自得之樂是樂天也在我性已盡人不我知命之
[013-25b]
 不遇道或不行復何憂乎但又非道不行而成已不
 能成物也素其位而行安土也崇一心之理廣推暨
 之量不能行其道以濟天下亦能存其理以敦吾仁
 吾仁既敦推而致之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皆仁
 之存心為徳及物為愛者也窮達顯晦雖異而性則
 無不可盡也此窮理之後用易以盡性性盡而倫盡
 物盡能用易而仁愛乎天下有餘量也
 聖人以易窮理盡性即天地生成終始萬物之命亦
[013-26a]
 可用易以至之也聖人既能窮理復能盡性知極義
 之精行極仁之熟矣皆于易中得來仍用易以為矩
 而範之用易以為方而圍之則天地之化亦不能過
 矣氣化在天地而聖人用易以為範圍即位天地之
 說也更能用易以曲成乎萬物而無所遺天地之氣
 化不過萬物自能曲成矣亦是聖人用易萬物所以
 能曲成此育萬物之說也此聖人至命之學也然非
 聪明聖知達天徳者烏足以知易而用易乎惟聖人
[013-26b]
 能通乎晝夜之道以為知則理無不窮于知性無不
 盡于行也且理之本道也道之原天也天道以道為
 體以命而生成萬物也如學易者由理求性由性求
 天求命則于命亦可以㑹其體而達其用也此之謂
 至命也何非深得乎易之道乎以此論之聖人垂敎
 原令人神明易于無方無體者也何也易之道原自
 廣大悉備變化無窮而不可盡以爻象之變理道之
 精盡之也有至神者在變化爻象理道之内而不滯
[013-27a]
 于其間者所謂神無方而不可測也不可測者非易
 盡能擬議故惟示天下後世以至變至精其無方者
 在人神明也是易雖有一定之書實無一定之爻象
 道理也亦如神之無方而已易何嘗有定體哉學易
 者窮理盡性皆學易之有方體者也非極乎至命不
 能得神無方易無體之體用也學易者可不勉哉李/云
 此章言鬼神得未曽有可謂/發明先儒前所未發者矣
  右第四章
[013-27b]
一隂一陽之謂道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
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
子之道鮮矣 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
憂盛徳大業至矣哉 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徳
 生生之謂易 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 極數知
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 隂陽不測之謂神
 聖人用易以窮理盡性至命因易之道本凖乎天地
 也然易者因神無方而易遂無體也何以求其方體
[013-28a]
 乎仍以天地之道明之天地之道一隂一陽之謂也
 隂陽是氣化而一隂一陽遞為體用交際無間則道
 也生天地是此道生萬物者即此道故道之體本于
 静也由静而動将此繼天地之道而生人物也由天
 地之道立極于静者動而生人物乃道之至善者也
 此至善雖兼理氣而言然尚屬天地未着人物偏主
 在氣氣動而理與俱行也謂之至善者天地之太和
 元氣無偏駁無乖戾之故也于是人物得之本以為
[013-28b]
 生氣以成形理亦賦焉人得其全物得其偏此天地
 之動用而又為人物之静體也此所以各成其性也
 既莫不有性性發為情又由静而動矣在天地之道
 静以立體者動而生萬物以為用及人物成形成性
 又得天地之動用以為静體而各發知能又各行其
 動用矣動静互根體用無二之理氣也于是天地之
 道在人物人為萬物之靈然後獨膺𢎞道之任矣善
 就氣言難明者兼理以言氣而大明矣専論人之性
[013-29a]
 難明者兼言氣質亦大明矣兼物之氣質難明者耑
 論人之氣質更大明矣人之氣質有過于清而得天
 之理氣多者則知者也有過于厚而得地之理氣多
 者則仁者也與上章所言仁屬地知屬天無二義也
 上章言樂天知命故不憂知命固知也樂天則非仁
 者不能也安土敦仁能愛固俱為仁矣而愛有差等
 非知乎且上章所言成徳之仁知知不外仁仁不遺
 知也此章所言人生氣質各有所偏仁知之發端也
[013-29b]
 天地之道本一生人成性亦本一而分知者仁者各
 兼氣質之性以立論天命之性至一者亦不能不少
 異所以論語云性相近也亦兼氣質以言性也是故
 偏于清者知之裕也率其性而多知之道偏于厚者
 仁之篤也率其性而多仁之道固未嘗自以為此吾
 知也仁也而立體兼氣質者稍偏自然發而為用亦
 歸稍偏矣謂之知謂之仁就知者仁者各成其性因
 而各見其所得于性者也百姓庸愚雖皆有性性亦
[013-30a]
 有仁知但日在天地道中而不知道雖生有性可率
 為道且不知吾性中即有天地之道又烏從而率之
 見知見仁乎是以君子中庸之道民皆鮮能而𢎞道
 之任不得不歸于君子也何不觀之天地之氣化乎
 言理言道難見言氣化則仁者知者及百姓共見共
 知矣試觀其發生之顯也似知者之致用也然顯者
 之動用本于静體是顯者顯諸仁也仁存乎静以立
 體然後顯而為知之用也再觀收歛之藏也似仁者
[013-30b]
 之存體也然藏者之静體将以動用是藏者藏諸用
 也知盡乎動之用然後藏而為仁之體也一顯一藏
 一動一静明是一隂一陽之謂道也此乃鼔萬物而
 始之終之終始于無終始者也俱出于天地之無心
 而不同聖人位天地育萬物有心以立體致用每多
 憂勤惕厲也所以天地之徳極其純盛體之藏也其
 業極其𢎞大用之顯也盛徳大業葢至矣哉然天地
 一氣也何謂大業葢自天之下地之上無非天之所
[013-31a]
 覆地之所載萬物無不生成于天地富有如是業之
 大為何如皆其仁之顯者主之也又何謂盛徳自古
 昔至今日無一日不生物無一刻不運行萬物無不
 隨氣化為變化日新如是徳之盛為何如皆其用之
 藏者裕之也此天地之徳業即天地静仁動知之體
 用即天地一隂一陽之道為存為發者也于是作易
 之聖人體㑹天地之道于一心盡易之道于卦爻以
 乾坤象天地以諸卦爻象萬事萬物易之盛徳大業
[013-31b]
 顯仁藏用同于天地無盡者同于天地生生不盡耳
 天地之生生不盡者氣也易之生生不盡者理也天
 地之氣中無理乎非也有理而不能示之于人也有
 聖人之易然後天地之理氣俱大明天地之道始昭
 然矣聖人以易備天地之道故能用易而窮理盡性
 至命無不如其心之所求而皆可自得也于是乎天
 之道成象于上者自有易成象之理氣俱屬之乾矣
 地之道效法于下者自有易而效法者俱屬之坤矣
[013-32a]
 成象乾在天成象也效法坤在地成形也不言成形
 而言效法效即呈法即形之燦陳者耳故既有乾坤
 為上下成象成形之根則天高地下萬物散殊無不
 歸于易矣歸者歸其道理于易也是葢聖人作之令
 賢者學之令庸衆占之可以極乎象數之變化而知
 未來之吉凶也且可因其變化通此于彼焉變彼為
 此焉天地之間事物無窮而易之卦爻亦通變于無
 窮是以易應天下事物而有餘也雖然可知者因繫
[013-32b]
 辭以求卦爻因卦爻以究形象因形象以察隂陽因
 隂陽而思交際極深研㡬可謂盡其智力矣而隂中
 有陽陽中有隂本一個而為二為四為八為六十四
 已不可盡矣况六十四仍是八八仍是四四仍是二
 二仍是一是萬事萬物无不一中有二二中有一更
 何可測乎無乃所謂神無方者此道耶天地之道隂
 陽可知可名可測然有不雜于隂陽而又不離于隂
 陽者則不可知不可名不可測也易亦如是所謂神
[013-33a]
 无方而易無體也至此雖聖人猶以為不可測而以
 易之無體以擬議其無方豈學者于有方體中可求
 道之至神者乎或于易之无體者漸㑹心焉庶道之
 無方至神得以漸通耳
  右第五章
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逺則不禦以言乎邇則静而正
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夫乾其静也專其動也直
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
[013-33b]
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隂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
配至徳
 天地隂陽之道俱歸于易而不可測如是葢易之體
 用俱同乎天地故能徳業與天地無二也夫易殆廣
 矣大矣乎何也其用无逺不届也言其用之逺則无
 有可以阻禦之者此易之有元而无不亨也是有體
 乎其體者也然其體又至邇而求之即得也言其體
 之邇則静存于内而大中至正焉此易之無不利而
[013-34a]
 永貞者也是以能致乎无窮之用也以此論之易之
 廣大凡天地之間所有之事物无不備于易之中矣
 惟其理備于易中故事物不能外也此易之所以為
 廣大乎易之體用每卦每爻皆有而以乾坤為體用
 之統㑹乾之體静而耑也動而直也耑就統天言耑
 統乎天而已直就資始乎萬物言直一始而无不始
 也故大无大于乾其實自統天之一元而生乎大也
 坤之體静則翕動則闢也翕就順承言无所為而順
[013-34b]
 承乎天而已闢就成物言闢而作成萬物一生而无
 不生也故廣莫廣于坤其實自順承乎天之元而生
 乎廣也是以天地之廣大易足以配之也天地有四
 時而乾坤之體用一動一静動静互根變動莫窮足
 以配四時之錯行也天有隂陽而易中之剛柔交際
 往來出入足以配日月之代明也此皆易之用也至
 于易中易簡之理原得自于天地而畫之為卦繫之
 以辭以盡乎理之極斯盡乎善之至足以配天地之
[013-35a]
 至徳焉此易之體也體立而用行故功能廣大于莫
 量耳此章與下章亦可合之為一
  右第六章
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徳而廣業也知崇
禮卑崇效天卑法地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
性存存道義之門
 易以易簡之善配天地之至徳則易之善其至矣乎
 功能之廣大由于至善之理俱備于易中者極其至
[013-35b]
 也有此至善者可以立徳可以建業又為聖人用易
 之學也徳欲極其高明聖人用易以崇之業欲極其
 逺大聖人用易以廣之葢雖聖人用易而實聖人自
 用其心之知身之行也用知以崇徳聖心之知本極
 其高明用禮以制行聖人于禮本自處卑牧此聖人
 用易也即用天地也崇效天之高明也卑法地之博
 厚也故聖人與天地同徳業與易同易簡也所以天
 地設為虚位聖人作易以實之有易行于天地之中
[013-36a]
 而天地之道方可知可行有親有功可乆可大也然
 聖人何以能如是乎聖人不過自成其性而已性命
 于天聖人得而成其性成性者全而畀之全而成之
 也而又必時時惺惺存之又存與為終身所以體立
 于一心而用推于無窮效法天地者此性也措置道
 義者亦此性也故成性之存存乃道義之門也旁出
 各當肆應咸宜老氏謂之𤣥牝衆妙之門亦有合于
 易哉此言易同天地聖人用易其成性亦如天地體
[013-36b]
 用皆無二也
  右第七章
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
謂之象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㑹通以行其
典禮繫辭焉以㫁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言天下之至
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 擬之而
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鳴鶴在隂其子
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
[013-37a]
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况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
則千里之外違之况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
乎邇見乎逺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
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號咷
而後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黙或語二人同心
其利㫁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
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
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也以往其无所失
[013-37b]
矣 勞謙君子有終吉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徳厚
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徳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
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龍有悔子曰貴而无位髙而无
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不出戸庭
无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宻則失臣
臣不宻則失身㡬事不宻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宻而不
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冦至負
也者小人之事也乗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乗君子
[013-38a]
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
容誨淫易曰負且乗致冦至盜之招也
 再就聖人畫卦繫辭明其已備天下事物之理也聖
 人見天下事物之至賾也而其中皆各有一理于是
 以聖心之理擬之象之擬諸其形容似指在天成象
 言而在地者亦在内象其物宜似指在地成形言而
 在天者亦在内擬形容必盡得形象之所以然也象
 物宜必盡得事物之當然也此所以畫卦取其象而
[013-38b]
 明其義于卦也不謂之卦而謂之象者此一卦之象
 在是義亦在是也取乎事物之立體于静也及其各
 體立而用行也則天下之動也賾者各立一體動則
 交致其用矣聖人見其動而相交雖各有一理無不
 歸于道之中也于是觀其衆理之㑹合為一理者又
 觀乎㑹合衆理之中而通貫為一道者聖人于此理
 此道觀之極其明行之無不盡用之于事物之間以
 為典則而可守也以為禮制而可法也聖人自用此
[013-39a]
 理為道而又示天下後世斯為敎也于何示之示以
 繫辭以㫁吉凶所以有卦之中復有爻就事物之各
 立静體交致動用研究其理而㑹通其道以著于辭
 也辭不言卦者爻卦之用也卦乃爻之體也言爻而
 彖辭自在故謂之象一句中矣既有象彖復有爻辭
 天下之至賾至動為理為體為道為用俱備于易也
 學易之君子明知天下之賾難盡也而不可以繁而
 生厭惡也明知天下之動難測也而不可以變而有
[013-39b]
 紊亂也能法先後天聖人作易擬形容象物宜以畫
 卦觀㑹通行典禮以繫辭之心凡得占者将言也擬
 之而後言也言必得其宜矣将動也議之而後動也
 動必合于理矣則占者之擬議能奉敎于易中變化
 無窮之理之道聖人作易以始者學易君子能終之
 以有成矣即謂之學易者成其變化之理之道可也
 此孔聖将作易先後天聖人開成苦心示天下後世
 學易得占者各知用易之方也此學易最切要之功
[013-40a]
 夫也前章之成性存存是立體之學此章末節是致
 用之學既存性以立徳更擬議言動以建業學易之
 理也即學聖人可以得至之道也以下七爻門人引
 夫子平日之論所謂擬議以成變化之比例也愚謂
 一爻是一個式様于此更明聖人間嘗玩習偶有得
 焉即彰為敎門人謹識之又見聖門弟子之善學而
 聖人循循善教也七爻聖傳釋義今統叙于下繫傳
 第五章咸四等十爻之前矣
[013-40b]
  右第八章
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
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
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
神也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
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竒于扐以象閏
五嵗再閏故再扐而後掛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
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二篇之
[013-41a]
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是故四營而
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 八卦而小成 引而伸之觸
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顯道神徳行是故可與
酬酢可與祐神矣 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
為乎
 易之為書畫卦本于河圗惟于此章似言之明切一
 氣渾淪者天也有何數之可言天自以數示人然必
 聖人能明之聖人既明遂欲以垂敎天下萬世而氣
[013-41b]
 之有數可推方自此始數之始起于一由一得二由
 二得五由五成十此河圗所肇示也然亦與畫卦為
 八不大相合迨至用之以前民用而有揲蓍之法則
 畫卦與河圗有源流本末得合一之數葢原于由氣
 啟數之理出于太極之一也天地萬物皆由此一而
 生而天地又為自一生二之始故凡竒耦之數皆以
 天地貫之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
 天九地十是也一自成五天生地成不外二生五五
[013-42a]
 中各有二而已五各有二二又相交故天地之數各
 五成五位五位又各有合合者天中有地地中有天
 雖分二仍合為一也但河圗之縂數五十有五何也
 五十者天地之相合為數之用也除五十存五以為
 數之體也此五十為用五為體體用分合之中天地
 之數盡矣于是自天地至萬物顯者為變化幽者為
 鬼神變化不測鬼神難知亦莫不該括于此數矣變
 化成人物屈伸行鬼神不外隂陽之二自不能外體
[013-42b]
 用之五皆本于一氣氣中有理所以以本原該末流
 而悉盡也大衍之數用用不用體又復置一以為用
 中之體以四十九數分二象兩儀掛一以象三才揲
 四象四時再歸竒于扐者置閏也五嵗再閏三變三
 扐成經卦重之成别卦矣乾策九之餘二百一十有
 六坤策六之餘百四十有四共合三百六十數以應
 一期正合一嵗天日之運也又統計凡為乾為坤之
 餘䇿萬一千五百二十以應萬物之數也凡分二掛
[013-43a]
 一揲四歸扐四營四也成易則五數足矣十八變貞
 悔之卦皆成遂成六十四卦之一也九變成貞卦謂
 之小成者内卦體生外卦用也本象天地時物然悉
 本于河圗之數故謂之聖人則之耳上章明揲蓍之
 法猶為有定易明者至于畫卦繫辭聖人之心則難
 于體㑹矣占者雖占得卦爻之象玩所繫之辭但引
 此喻彼以伸其義觸類旁通以長其智乃至無窮者
 也必能有得于易方能不拘于占則天下之功能事
[013-43b]
 業有為悉成而畢備矣天下能事皆道之流行燦著
 然事不成道不見占者能用易則其道昭顯焉雖聖
 人作易皆徳行之表見開示然非典要可拘必占者
 能用易斯其徳行可神明之焉如此則占者之道即
 易道而聖道也占者之徳行即易與聖人之徳行也
 故可以應接天下萬事萬物任其紏紛來往至賾至
 動皆能時措咸宜如賔主雜遝酬酢不紊也不惟可
 以接事應物更可引伸觸類而神明其間偶有心思
[013-44a]
 所未及皆若神來告可以為學並可以為教矣且佑
 助乎鬼神之英爽亦為占者之能事矣合人神以為
 能事洵備矣乎聖人復于章末明可以佑神之所以
 然葢其能事至于知變化之神道則知隂陽反復固
 不測而皆有定理故吉凶禍福極難知而皆歸有定
 所以能佑神者以其知神之所為耳神果有為乎不
 過道理氣數順逆從違之所為即神之為而已即作
 易之聖人亦惟以此為能事占者何可不企及乎乾/六
[013-44b]
 竒爻毎爻餘䇿三十六六爻共餘二百一十六坤六/偶爻每爻餘策二十四六爻共餘百四十有四也合
 六十四卦奇偶爻所餘/則萬一千五百二十耳
  右第九章
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
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是以君子将有為
也将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嚮無有逺近幽
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 參伍以
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
[013-45a]
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于此 易无思也无為
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
能與于此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㡬也 惟深
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㡬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惟神也
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
之謂也
 聖人示人學易貴得其要故復厯舉易之顯著深微
 以訓之易葢有聖人之道四也隨人所欲以用易而
[013-45b]
 無不可尚焉欲用易以為言則尚乎易之辭斯言寡
 尤矣欲用易以為動則尚乎易之變也斯行寡悔矣
 此該乎觀象玩辭觀變玩占言動如親承聖人之敎
 誨者也或用易利用制器則尚乎易之象而器斯合
 道或用易以稽疑問卜則尚乎易之占而卜斯協吉
 此易中聖人之四道最為顯著者也然易更有聖人
 深㣲之道焉亦即寓于此顯著之間是以學易之君
 子亦不外四道以求易将有為也将有行也問以决
[013-46a]
 疑定志焉必藉言以達其誠而易能悉受之以訓命
 如響之隨桴无有逺近如面命也无有幽深如示掌
 也未來之事物皆俾人前知以通孚其心志以利用
 其進止此易中理在而數存最精者也然非天下之
 至精孰能與于易之精乎理原至精天下無能與易
 之至精者有參于理者也易之理一元以統天而無
 所不統斯其精為獨至焉再就其變化論其卦爻或
 以隂變陽或以陽變隂或一爻獨變或六爻全變一
[013-46b]
 卦可以變至六十四卦其中參伍其變者在爻則不
 可測度也且卦與卦相錯而六爻隂陽相反或卦與
 卦相綜而上下貞悔相易皆經卦别卦之定數也是
 錯綜其數者在卦又咸無定則也卦以立體静也而
 錯綜則無一定爻以致用動也而變化逾見不測若
 能通貫乎爻之變化則剛柔交際來往上下章采煥
 然此天地之大文所以成也若能窮參伍極乎變之
 不一推錯綜盡乎數之無定則日月風雷山澤天地
[013-47a]
 定位昭然此天地之間凡物之象所以定也此易中
 數行而理寓于至變者也然非天下之至變孰能與
 于易之變乎數原至變天下無能與于易之至變者
 有紊于其數者也易之數以一生兩而無所不生斯
 其變為獨至也易之至精至變如此然猶可以理數
 求得也更有不可測者易之為道静則無所思也動
 亦無所為也常立體于至静寂然無聲無臭而不動
 也及乎事物之來感者無窮皆主一為通通乎無盡
[013-47b]
 天下之故至賾至動而易惟一以通之此理與數合
 為一而感與通協于道也乃易中之至神者也非天
 下之至神孰能與于易之神乎理數之不可知者原
 至神天下無能與于易之至神者或執理數為有定
 而實無定者也或以理數為無定而不知主乎至定
 者也易之理數以一隂一陽謂之道者為有定而一
 隂一陽隂陽互根隂中有陽陽中有隂非兩不成非
 一無物誠有至神者斯其神為獨至而理與數俱不
[013-48a]
 可測也易中之深㣲者又如此雖寓于四道之中而
 有不滯于四道之中者也是皆作易古聖人之心以
 極乎立體之静深而研乎致用之動㡬也惟隂中之
 静者立乎體静則深而不可窮也所謂寂然不動也
 故感而即動焉是以通天下之志而無憾也何也天
 下之志皆屬静隂也仍是以志與志相契者也惟陽
 之動有致乎用動則㡬行莫之遏也所謂動而莫禦
 也故開務前用足以成天下之物不遺也何也天下
[013-48b]
 之物屬動陽也仍是陽與陽相孚也易之通志成物
 又如此葢因易之道至神者也窮乎隂陽不可以隂
 陽求神也兼乎理數不可以理數執神也惟其至神
 所以通志不見神之疾而通之至速成物不見神之
 行而行之皆至也是以聖人必盡其極深之心而殚
 其研㡬之知也此又見惟聖人能作易惟聖人能用
 易而不可遽望于學易之君子也若夫君子先求聖
 人之道于四者之顯著以馴致極深研㡬之功則至
[013-49a]
 精至變之理數皆能體㑹于神明焉所謂神者聖而
 不可知者也隂陽不可測者也君子雖不能至心嚮
 往之可矣
  右第十章
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
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
㫁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徳圓而神卦之徳方以知六
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宻吉凶與民同
[013-49b]
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于此哉古之聰明睿
知神武而不殺者夫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
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徳夫
 是故闔戸謂之坤闢戸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
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
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 是故易有太極是
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定吉凶吉凶
生大業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
[013-50a]
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髙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
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賾索隠鈎深致逺以定
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是故天生
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
人象之河出圗洛出書聖人則之 易有四象所以示
也繫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㫁也
 孔聖復舉先後天聖人功徳及于天下萬世然其作
 易皆本于天地以作之聖如述之明也夫聖人作易
[013-50b]
 何為者乎葢用以開乎天下之萬物也發其䝉以亨
 其屯也用以成乎天下之萬務也化其蹇以使之解
 也易何以能如是哉由于天下事物之理數無不在
 易中故易有以包括乎天下之道也曰冒者即範圍
 天地曲成萬物也是故易成而聖人用之以其理之
 精通天下之心志以其數之變定天下之功業以其
 不可知之神决㫁天下之疑也疑者不明也不明故
 疑明而不能神猶未免于疑焉必也神而明之方能
[013-51a]
 用易而大明無疑也在聖人因誠而明故作易而用
 易以通志定業㫁疑在學易者因明而求誠以神其
 明焉苟能因易用易自無不可希之聖矣
 聖人何以為開成乎乃用蓍以揲卦焉蓍百莖一叢
 用其半為大衍之數其形圓故其徳亦圓轉動于至
 神也葢象乎天也卦四正四隅其形方而静故其徳
 亦方正定位而昭然也葢象乎地也蓍卦象天地如
 此矣卦有六爻如天地間三才之道上天下地中而
[013-51b]
 萬事萬物無義不備乃變易于隂陽而呈效其理數
 天地人具而聖人開成之心乃因易而無不顯明如
 貢物之陳列也于是即用易以清其憧擾之思慮存
 其極深之敬禮所謂洗心也且極易之深以為心之
 深安于成性之存研易之㡬以為心之幾待發而為
 道義所謂退藏于宻也于是吉凶之理數已大明于
 聖人之衷用以開務成物與愚賤同其憂患聖人之
 用知乎乃聖人之行仁也故蓍一草木而其神足以
[013-52a]
 知來卦一畫圗其知足以藏往無非聖人仁知之體
 用藉蓍卦以貢之者也知來者知未來萬事萬物之
 數也以理主之而已藏往者藏已往萬事萬物之理
 也以數推之而已故蓍卦不外理數知來藏往無足
 異而理數俱備聖心有孰能得與乎此者哉葢古之
 畫卦繫辭之聖皆聪明睿知誠而明生而安之聖人
 也而又神武不殺知而歸仁不以政刑為貴而以徳
 禮為尚不惟一身徳禮為尚而且作易以使天下後
[013-52b]
 世各明乎徳之自成而孚于易簡各得于禮之自行
 而合于典禮也此惟伏羲文王足以當之也作易知
 也使天下後世事得濟而物得所非仁乎言仁而聪
 明睿知之知神武不殺之勇具備于仁之體量矣此
 叚乃聖人之三達徳也
 聖人具此三達徳葢聖心能明乎天之道也明乎天
 之命賦于人為性民彛物則莫非天理于是率之為
 道修之為敎凡庻民日用行習之常皆能察其中有
[013-53a]
 命性道敎之理也然何以使天下後世知之由之乎
 為之作易俾其易知易從示之吉凶悔吝以通志定
 業㫁疑乃觀于河圗有四正無四隅之圓形象天而
 用蓍觀于洛書四正四隅全之方形象地而用龜龜
 蓍一物也用其用于易而其物神矣神非其物自神
 聖人興之也興而用其物之靈明以彰著易之理數
 也此謂之興神物也即以此神物用于卜易以前民
 用民因隨乎卦爻之吉凶以為向背豈非聖人前為
[013-53b]
 引導之乎此聖人用易以盡倫盡物也而實自盡其
 性也以此濟事利物之用本于立誠主敬之體齋戒
 以洗心退藏而待用将以神明其徳如易之至精至
 變至神而已所以聖人一用易而窮理盡性至命之
 道无不備也明天道察民故非窮理乎齋戒以神明
 其徳非盡性乎至于人已兼明神明可佑非至命乎
 此叚即第四章中仰以觀于天文三叚之意更申明
 之乃以明徳立神人之極也
[013-54a]
 聖人觀天察民興神前用以自神明其徳如此故作
 易焉以易簡之理備于内以易知易從示于外則易
 中皆可知可從可乆可大之道也坤非他一闔戸即
 得所謂坤矣乾非别一闢户即得所謂乾矣乾坤或
 難知從闔户闢户觀之人孰不易知從乎不明變者
 觀一闔一闢而隂陽之變化得所謂矣不明通者觀
 闔闢往來不窮于無終始而交際出入之通得所謂
 矣不明象者仰觀于天見象矣即知易所謂象也不
[013-54b]
 明器者俯察于地著形矣即知易所謂器也因此象
 形制為事物之宜而用之即得易之所謂法也至于
 神乃不可測者然乾坤乃隂陽之體變通乃隂陽之
 用形象卦爻之體也制而用之卦爻之用也㣲而隂
 陽顯而卦爻體用俱明于是本其立體以制用者而
 用之斯出入無不利故民咸用之亦無不利是神之
 為神雖不可測其實亦易測也即此利用出入民咸
 用之无不利者正所謂神也此叚言聖人以易之至
[013-55a]
 精至變至神示天下後世無人不可于易中求至易
 至簡而神即在易簡之中不可于易簡之外别求所
 謂神矣此中庸所謂至徳即在庸行子臣弟友之中
 也易簡之理固易知從矣即卦爻之數亦無不可明
 也易之為易肇于無形無色從未有天地以前立始
 基焉理氣渾然是謂太極也動而生陽成天静而生
 隂成地于是天包地外地懸天中有此一個大囫圇
 物事矣分觀之則為天為地遂有兩儀兩儀者即一
[013-55b]
 動一静而分隂陽也隂陽中又各有動静隂陽分為
 老少是為四象四象中又各因動静分隂陽而八卦
 成天地氣化體用備矣因而以八與八相盪為六十
 四卦萬事萬物之體用亦備矣吉凶莫不定于是焉
 不言六十四卦及諸爻者以八卦統之也吉凶既定
 通志定業㫁疑用易于利用出入而大業生矣此叚
 又就卦爻可明以見易簡可得示學易者勿畏難苟
 安也
[013-56a]
 易之為理至精為數至變極之至神皆易簡而易知
 易從如此何也聖人作易原就天地間現成理數聖
 人不過于中神明之耳學易者不明易何不再觀之
 天地欲法乎為象為形者則莫大乎天地可觀察也
 不明乎為變為通則莫大乎四時也是玩易可明天
 地四時者觀天地四時又可明易矣然而竟不能互
 觀有得者則明不足也何不觀之懸象于天而著明
 于地普照萬物之日月乎何其明莫大也學易者能
[013-56b]
 觀于日月以求易之水火觀乎水火以求日月之明
 則易與天地至一無二可以大明矣天地至大窮其
 明之用于水火水火至明著其大明于萬物萬物中
 有富貴者崇髙之莫大者也然陽貴于一也隂富于
 二也故易中以陽為貴以隂為富而萬物得陽多則
 貴得隂多則富也有萬物則有萬事萬事乃萬物之
 致用也物之至備用之故無窮也有一物一事即有
 一器以為天下後世成物濟此事者然有一器即有
[013-57a]
 一道道在而器斯能濟用為利焉非聖人之徳不能
 立之亦不過得于易之理數而有取于天地之形象
 耳雖莫大乎聖人而亦無難知從也至于聖人用易
 而興神物前民用鈎理數之至深出之使顯致理數
 之至逺約之使近以之定天下無窮之吉凶成天下
 無盡之亹亹可謂神矣亦不過聖人用龜蓍耳惟聖
 人興神物以著聖徳故莫大乎蓍龜然得其理之精
 數之變神之不可測可以知神所為而反佑神矣易
[013-57b]
 又何不可知從乎此叚見易之為易現在天地四時
 日月萬事萬物中聖人取其象以作易興神物以前
 用縂無難知難行每言莫大者正見莫大于聖人之
 一心也學易者不可以舎約就博也明矣
 雖然易果如是之易知從乎何以聖人以下多不能
 體易于一心用易于一身而讓聖人以獨至乎葢天
 生神物惟有聖人之徳斯有聖人之心于無知無識
 之物皆能神明之而成神物以聖人之神明而反寄
[013-58a]
 其神明于物也天地有不測之變化惟有聖人之神
 明斯能以其變化作易以用其變化是聖人以作之
 聖自居于述之明而効其變化也天之垂象而示下
 言天而地之形該之聖人仰觀而見吉凶于是聖人
 取其象象之以為卦爻言仰觀而俯察該之矣亦惟
 有聖人之神明斯能以天地之形象作易以象其形
 象是聖人不以為自作易乃以天地有易而聖人象
 之也凡此者皆有聖人之徳而不自居也故能作易
[013-58b]
 以自用為道而開成天下後世為敎也今人多予聖
 之心何以希聖人而學易乎又言河出圗洛出書聖
 人則之即天生神物聖人則之𫝊自註也不必再釋
 然則聖人之作易自用為道者皆欲修道以為教也
 從剛柔中摩出八卦又從八卦中盪出六十四卦更
 用龜蓍以别隂陽老少方明動静變化是萬事萬物
 之吉凶全在隂陽老少之四象也四象者老則動而
 少則静易以老而動為用少而静為體故曰所以示
[013-59a]
 也示者示其象也復繫以辭不但告以象且告以辭
 矣觀象玩辭吉凶已定又教之以㫁也觀象不明可
 玩辭玩辭不明固有吉凶之㫁矣尚有不明者乎總
 見易雖作于聖人實欲開成天下故最易知易從學
 易者苟能明此章之義以用易焉庻知聖人之易本
 至易簡天下之理備于易簡人心之理不外易簡猶
 以為艱深險阻不可學也則亦自畫而已
  右第十一章易曰自天祐之一叚本義以為錯簡/宜在第八章愚更總上下繫𫝊十九
[013-59b]
  爻為一矣列/在下繫五章
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
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
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
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
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鼔之舞
之以盡神 乾坤其易之緼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
中矣乾坤毁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㡬乎息
[013-60a]
矣 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
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
事業 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
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
其㑹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㫁其吉凶是故謂之爻
 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 化
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
黙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徳行
[013-60b]
 聖人之易原自易簡而學者多以口耳求之故孔聖
 復示曰凡道之在書者未必盡在于言即有言之著
 者亦未必盡達其意然則聖人之意于言辭求之其不
 可盡見乎必也求聖人之意于有言無言之間方知
 聖人之言明其不盡之意之情也聖人葢立象以盡
 意仰觀俯察近取逺取凡天地之象皆聖人意所寄
 也欲求知聖意亦觀于易之取象而可盡矣意之所
 發為情而象之所著為卦聖人陳設八卦重之六
[013-61a]
 十四卦無非因世人之情真偽錯雜不可端倪然無
 不可以聖人之情通天下之情得其曲盡也欲知聖
 人盡天下之情偽似自達其情亦觀于易之設卦而
 可盡矣意不可見者象其可見者也情隠而難知者
 卦顯而易知也言卦則爻在其中卦大象也爻小象
 也象兼大小而事物之情方備也聖人之意及天下
 情偽皆于易能體㑹而盡得焉方可求之聖人繫辭
 以盡言也象卦不明意情弗識徒求之于言末矣况
[013-61b]
 求之于言又非言所可盡必明易中變通之理數因
 而用易之變通以為變通變指卦爻言通則全易之
 理數俱可貫通矣如此則易之用以出入咸宜无不
 利者方可于應事接物之間盡之又非但自盡其利
 用已也鼓之舞之如奏樂然使天下後世人人皆觀
 象卦玩繫辭無不懽欣踴躍以趨吉避凶遷善改過
 為用焉方可謂之盡易之神明于不測也豈徒以言
 求聖人之意乎
[013-62a]
 葢聖人之意有所緼也非有意以緼之乃理數之統
 㑹至精至變皆寓意于至神之中必深有所緼包含
 蓄積然後發于不窮用之靡盡也如易之有乾坤其
 易之理數盡緼于兹乎未有易之前先有天地然聖
 人作易即從未有天地之前立體其致用方及于既
 有天地以後于是有天地而乾坤成列矣乾如天之
 覆坤如地之載乾坤成列萬物在其中是聖人觀其
 象形而作易以乾坤而包涵全易使立于乾坤之中
[013-62b]
 者也乾坤者六子所出萬物所形萬事所生也易之
 中無事無物無理無數不備其實俱緼于乾坤若乾
 坤毁則無以見易理數俱無根源何因而有變通又
 何因而為鼓舞乎于是易不可見乾坤不㡬于息乎
 葢乾坤即天地之徳也又即氣化之源也焉有毁息
 不過明易之為易緼于乾坤為理數之一始無不始
 一成無不成以示學易者于象卦求意情于變通鼓
 舞求利神固不盡求之于言矣尤貴于知要以求其
[013-63a]
 緼耳此又示以易簡至徳之義也易之理數既俱緼
 于乾坤則凡天下之萬事萬物雖賾動無窮俱可以
 即本以求末即一以㑹萬矣不知何所謂道也萬事
 萬物之中有理存焉即道也寄于事物之内而超乎
 事物之表者也事物雖有形而道無形是形而上者
 道也形而上祇是說無形者在有形之上底意思知
 道在形而不雜于形則凡事物之形有形可見者皆
 器而已器如用物該事物為器見天地事物無非人
[013-63b]
 之所用即無非體道者之所敬慎以将之者也惟不
 忽于器斯能全乎道道器又何嘗為二乎雖然器有
 定者也謂一器一道恐執器以求道矣謂萬器一道
 恐體道而淆乎器矣君子于器道之通必化而裁焉
 一器有一道用之必時措咸宜也而又不執器以求
 道用之惟義之與比也此所謂化而裁之可以謂之
 能變也化其執器之迹裁以求道之宜則至變者乃
 有至不變以權衡之也方可謂既隨道用器又不執
[013-64a]
 器求道而道之神明俱化裁于君子之一心矣由此
 推行于事理不過此一心一理之流通流通者即道
 也由此舉而措之于天下之民凡有建立不過此理
 此道之所成就成就者事業也未嘗非用道之騐也
 得乎易之所緼知所謂一者道也則化裁推行舉措
 俱一心為用也此君子學易最易簡之知能也是以
 聖人作易亦惟備乎易簡之道而畫卦繫辭俱由此
 為化裁推行舉而措之耳如易之有象也聖人有以
[013-64b]
 見天下之至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所以有象
 是故謂之象也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至動而觀其㑹
 通以行其典禮更為繫辭焉以㫁其吉凶于是有爻
 是故謂之爻也再叙此一叚者非複也所以明畫卦
 繫辭之本也是聖人因易簡之道為作易之本也自
 有卦而天下之賾者盡存乎卦矣自有辭而天下之
 動者不越于辭矣在聖人于未有易之時尚能觀天
 察地即知易立于中于萬事萬物即能得形上之道
[013-65a]
 以御形下之器于是化裁盡變推行盡通舉措于民
 成其開物成務之事業在學者幸而生聖人之後得
 以觀易之象玩易之辭又何不可學聖人乎亦必化
 而裁之以盡變也推而行之以盡通也是善學于聖
 人者也在聖人修其教在學者懋其學無論化裁推
 行皆可希聖即神而明之于易之理數至精至變至
 神者皆可神明之矣固非聖人不能然亦存乎學者
 之勉以求安漸以求至也是豈于言可求盡乎有識
[013-65b]
 于心黙而契焉黙契既深遂成其詣不必求意于聖
 言也亦不必以言示人也誠于已者自信于物此處
 言信尚非謂人信之也乃自喻其理數之至一者于
 心不言而能化裁推行舉措是所謂能神而明之也
 其能用易之用如此必得乎易之易簡之徳以為體
 所以能如聖人之用無不周體無不立也此則存乎
 其人在心之徳及徳之表見于行者也言徳則自喻
 也言行則人信亦在其中矣合内外以騐其徳也此
[013-66a]
 豈言語可以求盡也哉
  右第十二章
 
 
 
 
 
 
[013-66b]
 
 
 
 
 
 
 
 大易通解卷十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