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a0136 大易通解-清-魏荔彤 (master)


[003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大易通解卷三
           江常鎮道魏茘彤撰
坤下/坎上
比與師相綜陽少貴陽主陽根乾之卦其義𧰼於師已
 明之矣直根乾而無繼者也師比俱五隂一陽之卦
 師之後受之以比者衆必有比師坎險在内而坤順
 在外内有危險之慮而外循大順之道師之所以貞
[003-1b]
 吉也内已孚大順之心而外仍有險阻之處比之所
 以建國親侯也以師二之剛中在下而主乎師帥衆
 以正功成業定即為比五之升庸在位而正君位行
 君道也堯舜之揖讓湯武之征誅皆先在下位而後
 上位也摯之為君不終而堯方正位行道即守成亦
 然開創不待言矣即揖讓亦然征誅不待言矣此師
 之後所以受之以比也且水行地中地上有水仍是
 水土相成之義𧰼也水行地中土足制水因取義於
[003-2a]
 容畜地上有水地外之水即地所容畜不盡者亦未
 嘗不比於地以不制為制此建國親侯之取義也地
 中之水如江淮河漢是也地上之水如四海之外是
 也五服五等猶有量焉六合之外國不可建侯不可
 親矣而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
 月所照霜露所墜凡有血氣莫不尊親配天之功業
 又不止於師之一陽剛中而五隂為應矣比之次師
 大哉逺哉非五之剛中居天位行天道不足以當之
[003-2b]
 矣
比吉原筮元永貞无咎不寧方來後夫凶
 彖辭曰比吉比未有不吉者也人生天地與人為徒
 未有絶物孤立不凶比輔羣𩔖不吉者故言比即吉
 然非推原乎筮者之本意則比之吉凶猶須審詳焉
 蓋筮者之初念亦惟元永貞而後以无咎為吉也原
 者始也筮者欲求知比者之本心也果自始至終皆
 永守乎貞之義而後其比為吉而无咎也豈盡比皆
[003-3a]
 可以為吉乎如為比於人言也比於君子比於小人
 固異矣即比於君子而比於有道比於不如己亦有
 徳之進退業之損益之别也元永貞則比於君子而
 復比於君子中之有道也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之
 比也吉而无咎可知矣如比於小人必逺於君子而
 凶咎其常矣如好於比其所狎近即非小人亦不能
 无咎也原筮者原其徳之義也再者凡君公而筮臣
 民之比與凡臣民而筮比於君公亦必推原筮者之
[003-3b]
 居何位欲何比也如在上位而筮比果有剛中之徳
 臣民自來應之是修徳以來逺仍是師之貞吉也彼
 不得安寧者方來比而求撫綏鎮定之矣何以筮為
 如在下位而筮比果見有剛中之徳者首出庶物必
 應速往比輔後至則違衆失時凶何疑乎此又原筮
 者原其位之義也原筮二字必兼此二義以言而比
 之理方明本義雖謂原筮為再占但朱子註易固言
 有此徳者有此占無此徳者無此占矣正見愚説與
[003-4a]
 本義寔不相悖也
彖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无咎以剛
中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後夫凶其道窮也
 彖傳釋卦名義曰比吉也本義謂衍文若以愚説質
 之亦非衍也即釋彖辭言比即為吉之㫖也所以吉
 者比輔於人不論上下左右皆吉但須分貞不貞永
 不永而已又須分人來比已已往比人而已故下文
 方釋比之為比輔乎人也但在比以五隂比一陽陽
[003-4b]
 在上位則専以下比於上為正彖傳所以釋以下順
 從也蓋明乎輔之義也其釋原筮元永貞无咎則曰
 以剛中者似専指五爻不知剛中之義如居下位以
 筮比乃比乎剛中之五也如在上位而言剛中則在
 上者果有剛中之徳可以為下順從否亦貴乎五之
 自筮也即凡筮上下左右之比俱以剛中為貴比無
 定而剛中有定何非以剛中為原筮之的乎如必指
 五而凡比於上下左右者但筮得此卦無預焉易無
[003-5a]
 此拘泥之道也一言剛中而凡比皆以之此所謂交
 易變易而不易之謂易易何可為典要乎至於不寧
 方來後夫凶二句分屬在上位筮下比在下位筮上
 比此則遵乎聖𫝊矣𫝊明言不寧方來上下應也為
 一陽爻言是以上筮下也後夫凶其道窮為五隂爻
 言是以下筮上也𫝊亦已分言即本義専言下筮比
 上遵經以繹𫝊遵𫝊以繹本義可也
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
[003-5b]
 象傳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禹之治
 水使水行於地中今水仍在地上禹所治者九州之
 水中國之地也如河之源禹即未嘗能治之也况至
 於東海至於南海水之在地上者雖聖人亦有所不
 能焉如是則地之外為水環之矣古今論皆如是而
 近聞西洋厯家者其言水與地則固無地外之水矣
 凡四海之廣逺皆地上之水也地外無水皆天矣天
 者何氣而已矣地懸天中大氣舉之軒岐之論也故
[003-6a]
 地之外即無水水皆氣矣此所以有弱水不能浮物
 之說也以其漸近於天氣而未全化為水雖已成水
 故較水尚弱也必有地處方能有水上水二物相附
 而成乃成其為水無土即無水矣此論大與天一地
 六相合成水之理相符非輕中國傳聞而信異域竒
 説亦證之於河圖之言水知為中華之正傳不必執
 中外之見自隘其知聞也試思大氣舉地如軒岐之
 説則可信而大氣舉水自古亦難言之何也氣虚物
[003-6b]
 而無質者也水亦虚物無質者也氣雖能舉地而必
 不能舉水何也氣不能使水無㵼漏也氣舉地而地
 載水虚實相承隂陽互為體用之理也如以氣舉水
 無體用無隂陽何以成物哉學者不必拗執師承不
 必分别彝夏歸其理之是也斯可矣以是喻地上之
 水則𤾉谷而東昧谷而西南交而南朔方而北其地
 無限其水無窮先王何以處此地此水乎然則建國
 親侯不能免矣至於萬國不能統者分田制禄所比
[003-7a]
 者寧有幾所不來比者廣矣衆矣於是既頒以公侯
 伯子男之爵復定王畿綏甸要荒之界為方伯連帥
 以紀綱之伯叔甥舅以聨絡之先親其本支以及百
 世次親其夾輔以及屏藩巡狩則有慶罰述職則有
 黜陟親有功有徳者數侯而諸侯無不親矣是親諸
 侯乃建萬國之要而建萬國乃萬邦協和黎民於變
 時雍之極致也蓋九州地中之水治而四海之外地
 上之水不治而皆治矣先王以一身一心修徳凝道
[003-7b]
 此剛中之徳立極也由此家國天下推及聲靈教化
 所不能逮皆可以來其比而恐後焉然先王未嘗有
 求比之思也所守者約而所施者博博厚配地髙明
 配天悠乆無疆不外一至誠之無息耳無息之誠非
 元永貞乎以此言比大矣哉○愚謂比之元即乾之
 元也比五之剛中即乾之剛健中正也比之下順從
 即乾之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也以此言比故凡屬地
 中之水在中國地上之水在四海皆來比焉如乾元
[003-8a]
 之統天也然即有不來比者亦不害其統天何也天
 下歸仁祇言其理而已聖人在春秋弟子不過三千
 其間如子西武叔之𩔖衆矣而無妨於下順從於天
 下百世也堯舜之時封域不及漢唐以後若相較而
 論來比之廣狹多寡則聖君不及英主矣比之為比
 豈以形勢計乎甚矣比之剛中為尚也故九五為一
 卦之主而用三驅失前禽不誡焉其義更大明矣
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𧰼曰比之
[003-8b]
初六有他吉也
 初六變為屯之初九在屯初以陽變隂為比繫以磐
 桓居貞利在陽升者知其引隂成雲和而致雨也亦
 有比輔之義矣然必利居貞者非貞無以開屯也利
 建侯者為屯卦主爻辭同兩卦也
 在本爻變隂為陽為屯於陽之剛中陽徳相孚以為
 比奚咎乎孚者中心之誠意也何以盈缶坤者缶也
 土器之𧰼坤體變震震之初陽為震之主即乾之元
[003-9a]
 陽也坤得之而順承焉盈缶之誠所以終來有他吉
 也終来似後來後夫凶何以言他吉初逺於五來至
 初而極逺者俱来矣故繫之以有他之吉有他者逺
 而不可測之辭凡比皆為吉初愈逺而吉愈可必矣
 然逺在異域非但淺薄之有孚必有孚盈缶方能来
 比故初來乃來之終也言無有不来者也𧰼傳曰比
 之初六有他吉也正謂初誠之至来之逺孚之盛也
六二比之自内貞吉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
[003-9b]
 六二變為坎二在坎二陽變為隂為比以重險而求
 外比故戒以有險求小得者亦因得中有孚方求比
 於人感而必應也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坤則以順變險乃順以濟險以
 為比也以順而正者自内而求比於剛中之五所謂
 險者審慎顧慮而不輕比之心也此所以繫之貞吉
 而象傳以為不自失也二以隂變陽坤順之貞吉即
 坤二之直方大也不自失其柔順中正以比乎剛中
[003-10a]
 之徳其吉乃貞之必致者此亦原筮之義故先自考
 其得失而後可比於外以騐其吉凶也又元永貞之
 申言也
六三比之匪人𧰼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
 六三變蹇之九三在蹇以陽變隂為比本應往而求
 比於外以濟蹇乃反求二隂以為得乎艮止此觀望
 之二心存也故辭無吉凶而𧰼斥之為内喜以誅其
 心焉
[003-10b]
 本爻以隂變陽為蹇宜進而開蹇比五然以順而變
 止遂致失時不就有徳有位之大人而比附於衆隂
 本義謂承乗應皆隂故謂之比之匪人也所以𧰼傳
 言失其所比不將致後夫之凶乎
 以上内卦三爻坤順之體在比皆宜比於一陽初逺
 比得吉二比於外而本於自内内貞必吉三比匪而
 不比陽故凶坤順也以順為正在比之義𧰼如此乃
 以二爻為主内卦而初三兩爻皆附二以比五者初
[003-11a]
 變震而悦從得吉三變艮止而不比得凶則𧰼義可
 大明矣
六四外比之貞吉𧰼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
 六四變萃之九四在萃四以陽變隂為萃引羣賢萃
 處以人事君乃有一个臣之徳者元吉无咎可知○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萃外比三隂近悦逺来共服王
 化此所以亦繫之以吉而必言貞者恐以隂私招誘
 近於引進羣小或逢其君上營心荒逺也必由於比
[003-11b]
 之正道忘險變悦衆悦剛中之徳大順而来比則四
 之外比以為比者方合𧰼傳所言比於賢以從上之
 義也比於賢以從上兼萃四所以元吉之義亦不過
 盡大臣職分之當為並非可以邀功釣名使其進爵
 公朝拜恩私室也聖人為大臣選賢任能分猷効職
 者垂戒至矣即至於重譯来賔逺方向化曰此天子
 之徳教也豈敢自以為勲勞乎此大臣外比以為比
 之貞也
[003-12a]
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𧰼曰顯比之
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
 九五變坤五在坤五以隂變陽為比有黄裳元吉之
 徳𧰼也得中為黄裳者自下觀之垂裳而天下治也
 隂柔中正而復變坎陽中位故云
 在本爻以剛中之徳居九五之位為一卦之主爻繫
 以顯比見龍如大人而為天下之利見者也既云合
 於坤五又云合乾五何也言坤五者就以陽變隂而
[003-12b]
 言其用也言乾五者就本爻陽剛中正而言其徳也
 五有聖徳居正位顯然首出於天下之上有不合萬
 國以尊親乎即有後夫其凶自在於後不必王心有
 招致之計也比者自比不比者徳加修政加飭養加
 厚教加謹而已雖萬邦咸寧無一夫一婦不得其所
 而不妨舜有三苗堯有巢由此所以從網為喻王用
 三驅網開一面前禽之失邑人不誡聴其從違不以
 威迫不以利誘此正卦辭所言原筮者之徳位雖為
[003-13a]
 人比而其心必元永貞然後徳盛而化自神即有後
 夫而不寧者亦方來未艾矣此比之所以為元吉也
 𧰼傳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歸於位正中而徳之剛
 中亦寓焉舍逆取順正是化逆取順盡其在已而不
 役心於物也雖失前禽而並不以疎虞為邑人誡不
 竭山澤於羅網斯乃上以剛中之徳使乎下欲下各
 盡其盈缶之孚自來歸仁而後合不偏不倚蕩蕩平
 平之聖徳王猷也使中者在上而下必以中來應使
[003-13b]
 事相孚任心而不任術尚徳而不尚力風行草偃逺
 至邇安乃顯比之大人篤恭而天下自平之效也古
 之蒐狩原以講武所用之衆即國邑之民人也若謂
 不誡邑人是不驚擾其民三驅之士卒除民之外又
 為何人乎
上六比之无首凶𧰼曰比之无首无所終也
 上六變觀之上九在觀上以陽變隂為比立乎九五
 之上是師傅之尊也故必觀其生觀乎五爻如五為
[003-14a]
 君子也則於已亦无咎何也所比者君之徳以成而
 其責方盡也
 本爻以隂變陽為觀位居顯比之上非賢臣非逺人
 乃跋扈之臣頑梗之民矣恃其居險之逺變巽之散
 或不來而為後夫或變陽而致亢悔此所以有比之
 无首之凶也然則其變觀者有觀望覬覦之險計矣
 五即失前禽不誡而臥榻之間豈能容此乎𧰼傳以
 為无終比至於極初已終來而仍恃險自固則終亦
[003-14b]
 不比矣无終有凶𧰼所以再申之
 三以比於羣隂而失正不比上以孤立無與而又不
 甘革心此二爻皆不得元永貞之道者凶而無吉何
 尤乎
 外卦三爻險體以五爻剛健中正為乾元所寓之陽
 為一卦之主故以顯比嘉之而即戒之恐其有心致
 比也四則變兌而下引三隂來比故戒以貞上則變
 巽不内比五而居極求進所以得无首之凶蓋凡陽
[003-15a]
 為隂首在比猶宜比陽也在内卦三隂尚來比豈上
 可以别圖哉凶可知矣
 比卦辭首以一吉盡之而後分别比於人者為人比
 者此原乎筮者之位也又分别比而貞者比而不貞
 者此原乎求比而筮者之徳也又分别比而速比而
 遲者此原乎求比而筮者之時也又分别為人比者
 元永貞而人自比耶抑不能元永貞而欲要致人來
 比耶此原乎受比筮者之徳也卦𧰼如此於六爻又
[003-15b]
 各就其位其時其𧰼其體而申明比必元永貞之義
 莫非原乎筮比者之時位及心徳而已原筮二字在
 比有必詳盡者焉故概言比為吉而以原筮元永貞
 繼之原筮者變易交易之易也元永貞者不易之易
 也本義釋原為再即再筮亦筮乎位時心徳耳愚説
 亦與無悖焉
乾下/巽上
小畜風天小畜與天澤履五陽一隂相綜於叙五隂一陽
[003-16a]
 卦後次之五陽一隂二卦隂少貴隂主隂根坤固然
 然亦自乾坤之門首出無所繼也承接乎師比序卦
 𫝊序之愚說申明其𧰼義兼雜卦之綜又一𧰼義也
 隂在陽中不能如師比主乎隂惟以隂畜陽方得和
 濟之用故六四一爻主乎一卦為一隂畜衆陽之義
 如文王之在紂時用柔順之道以事君宜民而終有
 天命人心之歸皆因畜徳之隂體以致陽之大用也
 在序卦𫝊比必有所畜從五隂比一陽起義五隂比
[003-16b]
 一陽承接之以一隂五陽比之乆而隂盡變陽陽盛
 矣當畜隂以畜之陽大隂小所以受之以小畜是陽
 充隂弱之𧰼也如叔季之世君日益驕政日益虐刑
 罰益濫和惠益鮮看來恰是商衰紂虐之時因而天
 恒暘若民皆望澤有大旱望雲霓之心而深是日何
 䘮之怨也比者興王之治化所來者衆小畜者昏暴
 之失道所畜者寡矣然此而失畜則必另有得畜者
 起矣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亢旱之乆必有密雲
[003-17a]
 之興雲行雨施品物咸亨四方豫悦來王恐後向之
 為人比者漸失道而不能畜畜者已竭矣因而又有
 能畜者為人心所歸天命所集漸以一成一旅以集
 四海九州蓋始於小而漸致乎大所以萃渙合離而
 無不為所懐保也此比之後所以受之以畜焉○以
 事物之微言來比者多所畜必盛畜物既盛其心更
 宜柔而善下亦小畜之義失之於盈滿則畜者散矣
 此與風行天上易散難聚之象深合試思貨利勲名
[003-17b]
 何者可以多有所畜畜之何一不本於翼翼小心乎
 此小畜之道也○以上二義俱序卦比必有畜之説
 至於本卦則以所畜尚小為正義
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
 彖辭曰小畜亨有可亨之道而未亨也如雲雖密而
 不能成雨以隂氣淺薄雖上升興雲而不能引陽氣
 下降以施雨澤也猶當安處於隂晦之地以養其幽
 𨼆之徳始自我之西郊遵養時晦遂為霖於天下利
[003-18a]
 物成功此正周文之將興商紂之虐甚時也然則文
 王繫此無乃有二心乎非也文王之服事以終武王
 之弔伐以始皆順天道也小畜與革各有其時豈相
 謀乎設文王殁而紂亦死另繼賢君武王焉能以臣
 伐君而必勝乎在文王時言文王不必定謂西郊之
 密雲必及四海為霖雨正值亢旱人心望澤則密雲
 不雨必宜濟隂以救陽耳而隂之濟也非强致也一
 有私心雲雨解散矣何也雲雨天地之和氣也私心
[003-18b]
 恭焉戾氣至矣即或雲集雨降恐非濟物之澤或恒
 𤾉若而為恒雨若亢旱變為霪雨洵為以暴易暴矣
 知此則知文王之心雖繫辭時明識此理數終俟天
 命之自然時㑹之自至也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熈敬
 止祇是順天時盡人事無不敬而安所止也觀於四
 爻之有孚血去惕出不過期於上之合志則文王純
 一之心可大白矣
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健而巽剛中而
[003-19a]
志行乃亨密雲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
 彖傳釋卦名義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
 已將一隂居四爻畜乎上下五陽一語破的矣四乃
 大臣之位一變而為乾四或躍在淵非近君得民之
 大臣憂疑危險之𧰼何如此則無亨之義矣然其為
 徳必内以剛健為心外以柔巽為用又必精白其衷
 竭誠於剛中之五使君臣之間無詐無虞上下一徳
 同心共濟然後其致君澤民之志乃得行焉所謂不
[003-19b]
 𫉬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猶後也君心見疑徳髙功盛
 徒成震主之名不賞之勲志何以能行又何以得亨
 耶此彖傳所以必先明臣心之一以勵忠節又必孚
 君心之誠以釋猜嫌乃於文王繫小畜之志恰相契
 合殆為天下後世亂臣隂謀絶其根本又為事猜忌
 之主者凜其戒懼使之逺於凶悔而趨於亨吉焉然
 則卦辭密雲不雨惟當尚往以厚其畜之之徳量耳
 自我西郊雨澤未行惟當化其方隅之見推其胞與
[003-20a]
 之仁耳即至於無不畜而施大行亦不過本乎健而
 巽者以附於剛中之君以期於明良志孚耳豈陳文
 子之厚施於齊馮煖之市義於薛哉孔聖稱泰伯曰
 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由季及昌王天下之徳
 業已成矣武王不過繼志述事而已然文王三分有
 二以服事殷終始不渝孔聖必深知文王之心方於
 小畜之彖傳𤼵其義也○武王周公之達孝在繼述
 亦要善看非曹操之自託文王司馬昭之心路人知
[003-20b]
 之也
𧰼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徳懿美也文徳兼文/章徳性進修使美
 也文又兼威/儀文辭説
 𧰼傳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徳風者隂在内
 而陽自外来以開散之也風行天上則雲之密者必
 散何有於雨此正𧰼隂微陽盛一隂不足以為畜也
 君子於此何以用易亦唯懿其文徳耳徳修於隂乆
 而自厚闇然一室深藏於密皆以隂為體也畜徳畜
[003-21a]
 學皆本如此非為章著於外信從於人也惟小畜以
 致大故必深必固焉方為善於體易論語云逺人不
 服則修文徳以来之文徳者固是言内治不言外章
 亦是言文化不言武畧也文王有隂行善之説正是
 懿文徳懿即懿德之懿君子修而美之則民亦有秉
 彝必好是懿徳伯夷太公慕養老而至芮虞二國讓
 公田而返所畜者亦漸大矣孔聖繫此亦推原當日
 自我西郊敦徳𢎞化之實也乎○易之理數原不指
[003-21b]
 一物一事言凡人欲所畜者大皆當懿文徳固矣然
 在卦本有文王自况之辭指一物一事言易亦非舉
 一廢百也
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象曰復自道其義吉也
 初九變巽之初六在巽初以隂變陽為小畜巽進既
 變健體所以為進不决故勉以武人之貞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巽健而變巽固小畜之所取以
 濟隂為義也所以繫之為復自道何其咎而且得吉
[003-22a]
 也道者本健而變巽陽剛隂和乃足以仰事乎剛中
 而志行𧰼傳所以明其義為吉使畜其徳者知乎剛
 柔必兼濟之義也初在乾體中乃復卦之初爻也今
 變巽亦可謂之復何也陽復隂姤反復出入皆可謂
 復也故陽盛而變隂復得其道矣所以无咎初與四
 正應四在小畜即巽之下爻也初變巽以應之復道
 而出乎相應於義也故辭𫝊交與之吉焉每爻隂陽/動變俱要
 如此/活看
[003-22b]
九二牽復吉𧰼曰牽復在中亦不自失也
 九二變家人之六二在家人之二以隂變陽為小畜
 故戒以无攸自遂而主乎中饋則貞而𫉬吉為家人
 之主内政者明女徳可主一家者也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家人繫以牽連為復亦得吉者
 牽復牽一家而共復於道父子兄弟無不復於道則
 非剛健而變文明之體必不能齊家以治國資於事
 父以事君也此其所以合上志而得志也𧰼傳言牽
[003-23a]
 復而云在中九二之位本在中又變為離中皆為主
 爻是一家之主也能牽復焉亦不過不自失其剛健
 文明之志而已蓋牽之為義似乎循人而在中之道
 則專主於已故𧰼明乎不自失也不失家齊於身之
 義畜乃徳之本為一家内外立端型之教者也所謂
 牽者豈非自復於道而家無不復道若一牽之使然
 也此亦不自失之訓也想文王當日王季為父武王
 周公為子太任為母太姒為妃邑姜為婦一家之徳
[003-23b]
 皆能自畜其徳而何非文王之徳畜之此闗雎之教
 化起於閨門武周之達孝昭於百世於二之牽復言
 吉吉洵莫大焉
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𧰼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
 九三變中孚之六三在中孚之三以隂變陽為小畜
 繫以得敵或哭或歌乃變悦為健足以克去中心之
 私以成中孚者三為克己四為復禮共成中孚與本
 卦三爻不為四畜則有夫妻反目之𧰼義亦相通焉
[003-24a]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中孚内外皆隂欲相孚合蓋四
 為小畜之主爻也而三獨不肯為四畜故其𧰼為輿
 說輻不能進也又云夫妻反目不能和也三陽剛居
 内卦之極妄動撓阻之心以致退進失據也不言凶
 咎可知其非吉矣𧰼傳専以反目言謂不能正室也
 健變悦不能同六四剛柔相濟所以謂之不能正室
 也
 以上内卦乾三爻俱以畜於外卦四爻一隂為𧰼義
[003-24b]
 初與四正應故陽變隂而復道二得中變離剛健濟
 以文明亦同初牽復是復俱為復隂也故得吉三則
 位界内外之間變兌有不能正室之𧰼雖三四非正
 應不可為家室然中孚以是兩爻主中孚故小畜之
 三自中孚来以三陽配四隂正為夫婦變兌則隂與
 隂不合故亦有不能正室之義易不可為典要如此
 總見諸陽皆應濟隂以為畜耳
 三陽皆當附二故曰牽復初變巽同四故又取與卦
[003-25a]
 相應繫吉三則變兌悦慕於外不附二且不為四所
 畜中處兩失有輿説輻之𧰼義二主内卦亦可謂之
 夫妻反目正合中孚貞悔相𠫭之𧰼義也
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𧰼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
 六四變乾之九四在乾陽變隂為小畜故繫之以或
 躍在淵正是文王為西伯欲躍而未躍尚在淵而將
 在天之𧰼
 在小畜則以畜為道而必以有孚為主四有孚而至
[003-25b]
 血出赤誠外著也而猶惕出以為人臣止於敬也然
 終出於羑里命為西伯以輔殷室得専征伐非紂深
 信之無疑釋其幽囚足矣何至寵錫如斯乎此傳所
 以謂五為剛中然一念之善亦剛中也紂尚可動其
 剛中而應之况中主賢君哉至誠可格豚魚此又四
 之所以无咎也惕者敬也出者彰也敬存内而/𤼵外乃立誠達信也奚咎乎
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隣𧰼曰有孚攣如不獨富也
 九五變大畜之六五在大畜之五陽變隂為小畜繫
[003-26a]
 以豶豕之牙取其㓜弱易制剛柔互用故得吉辭
 在小畜變大畜所畜之文徳已厚有孚攣如矣已之
 孚先畜於中在外之物自富於畜也然非私其所有
 以為畜也乃合其隣之有以為畜則凡人之所有皆
 其有所以謂五之富不獨富也乃以其隣為富耳言
 財利則藏富於民言徳行則取人為善其畜洵不謂
 小而馴至於一無所畜而愈見畜之無窮也此等徳
 業非聖人得位不能兼之文王為西伯徳畜既厚而
[003-26b]
 化行者終未大武王繼之末年受命方居其位行其
 道是雖武王身當其時㑹能成大畜之徳量功猷然
 皆自文王畜其本以茂其支畜其源以暢其流也此
 爻雖不必指文王亦惟文王方足以當之○又見為
 君者當小畜之世若有志於大畜必不可以掊克聚
 歛為心任已獨用為能也必富與民共善與人同而
 後小畜可以漸大若不以隣而欲専利私善自富焉
 則於健巽之徳不孚而所畜之小者又將終如天上
[003-27a]
 風行之易散矣財聚則民散予聖則賢逺可不再三
 致謹於小畜之義哉四五兩爻俱以周文為擬/議正是易不可為典要
上九既雨既處尚徳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𧰼曰
既雨既處徳積載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爻辭惟以首/二句明隂和
 更當尚徳培陽後三句戒/隂盛君子知幾分釋為是
 上九變需之上六在需之上爻以隂變陽為小畜險
 極變巽故妄進而入穴然以巽致乎下卦三陽不速
 之客来敬之則吉主敬於内隂也而孚陽於外矣
[003-27b]
 在本爻小畜以陽變隂為需巽極變險惟恐畜之乆
 隂之盛而成邪謀隂計矣故戒之以既雨既處則隂
 陽已和矣此固小畜之君子所以懿文徳自始至終
 期於以厚徳載物以隂柔濟剛亢施惠布徳於天下
 也非有隂險詭詐之衷也幸而亢陽既息其虐隂徳
 已丕顯其功則凡畜徳畜物修徳廣業者無一不當
 絶其私曲開其公誠矣若以婦道之柔貞固而用之
 雖正亦厲矣必如月之幾望隂已盛而不盈乃得均
[003-28a]
 平之道也蓋小畜以隂畜陽故應濟以柔道婦道也
 臣道也復其道者此道也如小畜之終既雨既處厚
 徳載者已衆矣需之上入於穴而猶望其来陽以匡
 救小畜之上寧不垂戒其終將隂柔流為譎詐而有
 傷陽害正之凶咎乎君子征凶又為上居小畜之極
 示之也又為凡占者遇隂盛之時示之也在身操隂
 陽進退之權者必以厚徳之載為君子之自强不息
 矣何征凶哉在身際隂陽進退之世者必審兼需之
[003-28b]
 義為君子飲食宴樂以待時之清耳如冒進而與隂
 争則征而凶必也為不見幾而不知作者示也此小
 畜之終聖人雖用隂而明示天下以進退和濟之大
 者也 載之義又作始作始其義更𢎞長蓋既雨既
 處乃尚徳之始也君子之懿文徳非崇徳乎但懿文
 徳在闇修於一心而尚徳則鼓舞一世矣率天下之
 人俱以徳為尚乃在雲行雨施之後品物咸亨之時
 利澤普而徳化行用隂道以修徳成已用陽道以尚
[003-29a]
 徳成物也小畜之終至於九五變大畜而無所不畜
 然後隂已濟陽陽又正隂此誠聖人衡兩儀於無過
 不及而歸於一元統天之剛健中正純粹以精之道
 也以此言尚徳載大矣哉下三句為反是終用隂道
 者言愈為明切
 𧰼傳曰既雨既處徳積載也隂和陽濟惟有積徳使
 日厚而無不載耳本卦大𧰼傳云懿文徳需大𧰼傳
 曰飲食宴樂其義悉相通矣以載為始亦通又曰君
[003-29b]
 子征凶有所疑也則分釋爻辭後三句隂盛陽退之
 義而已既然有疑豈可冒進乎○外卦巽三爻以四
 爻為主而又主乎通卦血去惕出无咎畜陽之隂危
 疑如是而終吉用隂道也五六兩爻附乎四五以大
 畜變小畜即是以隣為富之義君道而附於四用賢
 臣之道亦得隂道所以濟小畜之隂以成大畜也上
 九變險恐隂極而險有傷陽徳故申戒之於終焉
兑下/乾上
[003-30a]
履履卦綜小畜亦根坤固然履所以無繼而直根坤者
 有天地後有人人為萬物之靈秀其徳合天地之隂
 體其行合天地之陽用皆由徳以制行也於是在小
 畜為畜徳在履為循禮徳固隂也禮亦用之隂也合
 諸樂之陽所以𧰼徳之中和也故禮乃日用倫常與
 人生俱為終始者矣以是定卦名履以象禮而無所
 繼以根於坤也謂之自乾三變来自是論卦變為另
 一義
[003-30b]
 序卦傳云物畜然後有禮以履為禮也是序卦之一
 義耳至於小畜之綜為履雜卦傳言之矣小畜寡也
 履不處也愚謂風天小畜以一隂在外卦畜五陽隂
 小以畜陽大故謂之寡天澤履以一隂在内卦夾五
 陽以隂悦隨陽健故謂之不處不處者正謂隂寡陽
 衆陽亢隂弱隨陽之隂多不能自守輕舉妄動失乎
 履道故以不處釋之原與寡同有陽盛濟隂之象義
 但云行進恐難明矣夫履固進也而履之於禮周旋
[003-31a]
 中規折旋中矩即聖人之足縮縮如有循也即國君
 行禮視視如節也蓋敬謹慎重之為尚而無取乎輕
 浮躁妄矣静為隂而動為陽履卦隂寡故於履之動
 必根於静内静其妄動之心外静其躁動之行也如
 斯則静固静動亦静也斯合乎濟隂以隨陽用隂之
 用以和乎禮嚴正之體所謂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
 道斯為美而小大無不由之也是以行進之間亦本
 於以隂濟陽以静為動之道而後合乎聖人綜小畜
[003-31b]
 而名卦之義也且不處之處以處為尚太甲居桐處
 仁遷義者仁陽用而隂體故安土敦仁方謂之處仁
 義者隂用而陽體故文言云利者義之和惟知仁體
 必宜處則義之用為行進方明耳此履之所以綜小
 畜而不離五陽一隂隂弱陽强之㫖也聖人濟隂正
 欲和陽亦未嘗與扶陽抑隂之心相反也
履虎尾不咥人亨
 履彖辭繫以履虎尾不咥人亨虎而不咥人和之至
[003-32a]
 也然履其尾而不致於為虎所咥亦敬謹之至非以
 和悦之徳内存以柔順之義外向不足以致亨也小
 畜之密雲不雨當養隂於漸盛而後能雲行雨施履
 之履虎不咥當濟隂於至和而後仁化異𩔖蓋至於
 百獸率舞而後禮盛樂和徳隆化神亦即履虎尾不
 咥人之推暨焉彼政行一郡而虎渡河禪證一心而
 虎守溪亦惟此太和能格人心物性而已在易固非
 為虎言不過取虎之𧰼以喻值剛暴之時事横虐之
[003-32b]
 人共凶險之務者耳然即為真虎莊言虎性雖凶怒
 亦知媚養己者順道以和之且可以犬豕畜矣豢馬
 拊之不時至於毁首碎胸傷人亦惟和與不和辨異
 同也然則以履虎懼咥者為中心之主謹於始焉以
 視履考祥者為步趨之的持其終焉是以隂兑之和
 為用有濟於以乾陽剛健之體也固亦無往而不臧
 者也
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
[003-33a]
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
 彖傳釋卦名義曰履柔履剛也固以兌悦履乾剛釋
 履矣以此言𧰼即雜卦不處之義也以柔履剛有必
 動之𧰼名之曰履履動物也雖欲不進亦不得也以
 一隂夾於五陽之中羣陽好動一隂焉得不動乎至
 於兌悦之為徳以悦為主矣悦而應乎乾上健而下
 悦恐其所以為悦將致乎冒進躁動専以詭隨為悦
 名為應乾而乾必乆而不應矣以致乾剛變為凶暴
[003-33b]
 如虎之嚙人亦𧰼與義之曉然者惟悦而不失其和
 和非曲從以為悦乃貞順以為悦正合乎禮之用和
 為貴而又非知和而和所以雖凶暴為虎亦能格能
 化而不咥人此釋致亨之卦辭出於悦中正之徳而
 非小人違道干譽巧媚取容之為也何也以乾剛健
 中正之徳原不可以私相干所謂君子易事而難悦
 也悦之不以道必不悦也况九五以剛健中正為徳
 者必能得禮用和而體本嚴之義所以能履帝位而
[003-34a]
 不疚也如以下之苟且致悦則自失乎剛健中正之
 據其疚大矣故傳又言光明也光明之義以九五健
 徳變為離明光明照下必能審知下之悦上為公為
 私而咥與不咥賞罰功罪不能欺蔽矣此傳所以言
 履五不疚本於光明非兼卦爻變𧰼為言又何以有
 光明之釋乎在履内卦之悦非知和而和在履外卦
 之剛以剛必兼明則上下使事之道俱盡而推之於
 左右前後大學所言絜矩者亦俱得矣矩者至方地
[003-34b]
 之道也隂之道也履之本也方為體而其用至圓如
 禮之以和為貴焉此履之所以大亨也文言曰禮者
 嘉之㑹也嘉㑹𧰼五陽經禮三百曲禮三千也歸於
 至和象一隂也乃乾四徳之亨也元為陽之陽亨為
 陽之隂正是以隂濟陽合乎乾之亨徳此履之所以
 得亨之義乎
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
 𧰼傳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有取天
[003-35a]
 澤之象而謂之履所以履乎禮也禮以别上下明貴
 賤昭等威也尊卑冠履之義明則民志定而不亂安
 而不僭矣此從先王制禮之本意説履廣大矣哉然
 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其文也待其人而後行則君子
 之實心也制禮之先王有徳有位守禮之君子有徳
 而不必有位如孔子以聖人之徳定禮辨上下也定
 禮而復正樂中與和兼濟也然後作春秋使亂臣賊
 子懼則民之志自定矣即道之以徳齊之以禮也聖
[003-35b]
 人功能必看到此方知世無聖人萬古長夜矣然猶
 有義焉蓋亦不外乎以隂濟陽之前説也民志隂也
 乃動而不静者以失其隂而凌陽也隂欲凌陽必僭
 必亂以下而犯上以小而加大以賤而凌貴矣惟安
 乎隂而常處乎静静則必動動而隨陽雖動而非失
 静之志斯臣守臣節民安民分而上方能正位行道
 以御衆常尊焉是處静正所以定志而處静不越於
 履禮甚明切矣故禮為隂徳而足以統衆志亦為隂
[003-36a]
 體而可以制動何非履之以一隂為守而能範圍天
 下人心無使隕越之義乎所謂俯而就企而及以合
 乎中正之禮而得其準者也此大象所以以禮明履
 乎凡人跬歩之間一舉足而不可離乎禮所謂坐如
 尸立如齊皆禮之見於履昭然者由一身而家國天
 下皆以一舉足視之視履於終云元吉者即大亨也
 ○履禮也事君盡禮禮者下以事上似専為臣下言
 然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君之使臣可不由於禮乎
[003-36b]
 故論語云君使臣以禮此彖傳所以標出九五君道
 方合𧰼曰辨上下之義上之於下下之於上俱由於
 禮以為履即推之絜矩矩方規圓根於天地故曰履
 禮也
初九素履往无咎𧰼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
 初九變為訟之初六在訟初以隂變陽為履險變為
 悦徳故不克終訟以兌為口而小有言然已不克終
 訟矣雖有言不碍終吉也亦因變履有禮以制訟耳
[003-37a]
 本爻以陽變隂為訟履初變訟悦徳變險何云往无
 咎乎悦而險知險而悦非設險也正見履卦陽强隂
 弱陽而濟隂素履以往也初在履始率其静素之心
 而行得禮之和以此而往至於履終而吉亦可知矣
 ○𧰼傳釋之以獨行其願即素履之本也存心潔白
 動必有則如有率循於舊章然素位而行亦惟本其
 志願安其分位以為行耳蓋隂者素也静之體也所
 以制履之動孟子曰大行不加窮居不損分定故也
[003-37b]
 是即獨行願之義也
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
 九二變无妄之六二在无妄之二以隂變陽為履以
 无妄者為體而得履道之坦坦繫以不耕穫不菑畬
 為其先難而不冀乎後𫉬也所以利於攸往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无咎亦因隂可濟陽而動能主
 静故繫之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坦坦者无妄以為
 動也自得乎坦平之履道也幽人隂徳闇修守貞得
[003-38a]
 吉非有所為而為也𧰼傳言其中不自亂正因悦而
 變動隨陽而進恐其志亂則失其履道之貞吉矣非
 隂持其志何以率其氣乎此志即大象傳定民志之
 志凡履道之主於中正者是也故初之願二之志皆
 自定志來也
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于大君𧰼
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
之凶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
[003-38b]
 六三變乾之九三在乾三以陽變隂為履繫以終日
 乾乾夕惕若厲无咎以乾體剛徳變隂恐其涉於隂
 和於乾道有失故凜戒之如彼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乾當悦體之終變陽輕動以隨
 乎外而失其内故又深戒之於此蓋隂陽相濟相成
 中正之道也或偏或倚則失其和濟而凶咎立見矣
 眇能視跛能履隂柔欲動陽剛之為遂至有履尾咥
 人之凶以柔隨剛不咥人者以剛隨剛未有不咥人
[003-39a]
 者也如人臣事君遇兇暴而易取禍故又明示以武
 人為大君如桀紂之主遇比干龍逢之正言直諫不
 能容也值此時箕子為奴微子去殷是以柔濟剛明
 哲保身之道也如干逢者雖云被禍未可為凶求仁
 得仁又何怨然其君之履帝位而有疚不能光明可
 鑑矣凡為人臣人君者皆不可不明易也𧰼傳以為
 不足明不足行先知後行知所以為行重乎履也咥
 人者乃位在兌口而冒進外隨强暴而取凶也所以
[003-39b]
 謂之不當也武人為君其志本剛而不能濟柔三復
 以柔變剛而隨之兩志皆剛虎必咥人此志亦即大
 象傳所言之志也
 内卦兑三爻以三爻為主且為通卦之主然卦辭不
 咥人變咥人者變剛也知剛不可用而用柔仍不咥
 人而亨矣故内三爻皆以隂為主而用以濟動履之
 陽初之獨行願二之中不亂皆以志率氣得吉也三
 為卦主戒之正所以主之耳主以用和而為禮所貴
[003-40a]
 也
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𧰼曰愬愬終吉志行也
 九四變中孚之六四在中孚之四以隂變陽為履隂
 在内而私意起以象月之幾望私起而能克以𧰼馬
 之匹亡為中孚三四兩爻主中孚之中明義象也故
 无咎蓋中之能孚亦即履之定志也三四兩爻在中
 志之剛柔進退尤為衆體百行之宰焉
 本爻以陽變隂為中孚中得孚而履之為禮無往不
[003-40b]
 臧矣志之既定自成其徳復能感孚於人由盡人而
 盡物此履虎尾愬愬畏懼一念致謹始終皆吉也愚
 謂此爻亦𧰼文王事紂之事在小畜血去惕出无咎
 即愬愬終吉也二卦五陽一隂四為近五之位惟文
 王之文徳足以當之以隂濟陽柔順中正即是剛健
 中正一中正而柔順剛健合而為一矣是以在小畜
 四隂文在履四陽爻俱如一而已於此尤見二綜卦
 相合之理數焉象傳言志行志行者履由於道進於
[003-41a]
 徳由於志之素立也每爻𫝊必言志志洵為行之本
 哉
九五夬履貞厲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
 九五變睽之六五在睽五以隂變陽為履睽分而得
 履和故悔亡雖有骨肉之宗睽而不合然推一心以
 親愛之皆如噬膚而知痛仁愛之至暌者皆合故往
 而无咎
 在本爻以陽變隂履合而暌分其志剛決明斷似乎
[003-41b]
 上位所宜然非所論於履履之為道志在柔順而剛
 不貴決以其乾健之體變為離明何事不明何事不
 可決而必用柔順以濟之庶明不察察决必凜凜此
 古人君旒以蔽明纊以掩聰之道也故繫之以雖貞
 亦厲所以戒之亦在志必存隂而後履可率陽也象
 傳言夬履貞厲謂之位正當者陽剛而居尊位欲夬
 便夬得時𫝑以行威權何不可之有惟如此武人為
 於大君所以深戒也必剛中正得以隂濟陽之道以
[003-42a]
 履帝位是非可否應夬而又慎之重之如不得已而
 後致夬焉方為不疚方見離明之徳反是而作威作
 福豈履道乎於三於五尤見五陽一隂隂必濟陽之
 義歸重於志而不以位之正當為尊所謂匹夫不可
 奪志也况君子大行不加窮居不損彼昏暴之主焉
 得以其一以慢其二乎孟子曰貴貴尊賢其義一也
 以易履觀之君無禮以為使疚而不光明其貽害固
 重其取凶亦大一讀易而無衆寡無小大無敢慢矣
[003-42b]
 虎不咥人虎而仁矣虎豈以咥人為足貴乎其咥人
 也亦凶暴獸𩔖之常耳况狐假者猶不屑論本義釋
 履五𧰼傳曰傷於所恃釋兌九五𧰼傳曰位正當也
 謂同於履五兑五孚剥亦恃當位所以同於履五皆
 謂其居君位而恃之耳然五爻繫辭不美者亦多何
 以俱不言位正當乎固有逞暴遂非之意然必另有
 義於兌五爻𫝊下明之
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𧰼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
[003-43a]
 上九變兊之上六在兌上以隂變陽為履以隂變陽
 易引同𩔖為悦者也不言吉凶以其居兌之終變履
 而所引之邪正未可知故難定吉凶也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兌健而成悦是能以隂濟陽終
 歸於上下皆悦則上下之分明而民之志定矣履至
 於謹終慎始何非由於内志之兢兢以致外履之坦
 坦蓋履本乎視視本乎志一步趨而耳目心思俱屬
 之焉敬慎之極也因以考騐其祥而為周旋之主元
[003-43b]
 吉可知矣此其内考之祥即外旋之吉也内考為志
 外旋為氣耳履之終言視言考内省不疚無惡於志
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不見乎此隂道也此
 以隂濟陽之道也以中和為致之極徳也象傳釋之
 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慶禮之成於終也而其慎始
 之素履方全乎至行不致以一失而莫償以百得也
 慶禮之成於土也而其定民之志方孚於臣民不致
 以有疚而失明徳也𫝊意重履之終又重履於上終
[003-44a]
 所以成始上所以率下亦猶志所以帥氣也○外卦
 三爻乾體亦俱以變動濟隂為主四以愬愬用隂而
 終吉五以夬履用陽而貞厲上以變説用隂而元吉
 也四仍言志五則言位上則言效外卦就用言故四
 仍言志而五上言用也然視與考何非内志之既定
 乎即五之夬履亦夬於志之稍剛耳則六爻無非言
 志以為動履之本已外卦以五為主亦示以戒辭變
 則恐其恃明用健有傷隂道也四變巽而愬愬用柔
[003-44b]
 終吉上變兑而視考為志元吉皆附於五必陽剛中
 正為本然後能成其用隂徳為履之道此又坤元順
 承乾元之義也
乾下/坤上
泰泰否相綜乃乾坤之交也交則為泰不交則否為上
 經卦之中交也泰陽在内方長貴陽根乾之卦也自
 乾坤後至泰否凡十二卦而後有三竒三偶之卦見
 隂陽平和天時人事之難得者也且方泰即綜之為
[003-45a]
 否泰之難如是聖人序卦已有深意矣故雜卦傳云
 否泰反其𩔖也其為天地隂陽消長之機進退存亡
 之道大哉所以隂陽期得平和而又必分内外兩儀
 固不可偏廢而知所崇尚者貴矣○序卦傳云履而
 泰然後安受之以泰然則泰者安也是世道人心之
 為泰者安而已矣所以隂陽平和而復内外得其體
 用方為安泰天下國家之政治教化人身之容貌徳
 性皆取此𧰼必叶其占然後安泰也至於通之為義
[003-45b]
 通者交也亦從安来能安而後能通有體而後有用
 安為體而通為用也然泰之道取敦其體於永固無
 庸侈其用於至𢎞故安泰一變而為奢泰奢泰即否
 也内陽而外隂隂之用收歛之謂非侈肆之謂也如
 反是而陽為用則否矣何也陽為用而其體必多隂
 柔失剛健篤實之宜矣内失其守外方有盛滿氣𧰼
 體用相為表裏内存外著非可矯勉内聖外王學問
 俱於此察識敬勝怠怠勝敬之機焉可忽乎哉故一
[003-46a]
 家一國以及天下皆一心之泰否所推暨也君子之
 所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修身又在於正心然則一心
 為保泰防否之主也誠為所守者至約也而所及者
 大矣○隂地道也是以配天若純陽無隂不成天地
 不生人物將何以成天道人事故陽必配隂而後成
 泰非重隂也恐人皆謂聖人扶陽抑隂忘乎和陽濟
 隂之道也於是小畜履後繼之以泰為治道為人事
 示訓也綜之而即得否者此亦天地自然之道人心
[003-46b]
 自然之理隂固要濟陽然不可為體祇可為用此又
 為明道正心者示訓也論陽原生於隂隂原為陽之
 體然自有易以後即是有天地人物以後也於有天
 地人物以後言治道人事之體用則以陽為體以隂
 為用矣雖隂陽原互為體用而陽為之主隂為之輔
 全易之理數俱如是此讀易者虚實大小内外體用
 不可不辨者也知此則於泰否反𩔖之中有大經濟
 斡旋其間而非任運化之自致無聖人之成能矣况
[003-47a]
 日用飲食之微造次顛沛之際何處無隂陽何事無
 體用必治國平天下而後言否泰之反𩔖哉此又學
 者君子小人存心制行之分勿謂調元贊化之功不
 於一身一心之際造始也故否泰人皆言天行氣數
 而聖人作易全言人心道學識此方可言否泰
泰小往大來吉亨
 泰卦辭小徃大來吉亨非冀其往而幸其來也亦非
 小往而不復來大來而常不往也亦非乗其小往大
[003-47b]
 來而苟且自全於一時也未泰有致泰之道既泰有
 保泰之道而正當泰時則明乎天時人事天理人心
 使往者常在外來者常在内在外以為用動而不離
 乎静方合隂之用在内以為體静而足以制動方合
 乎陽為體正心修身者以此而後推之於行政用人
 亦不過本於體陽用隂内陽外隂保泰而𫉬吉也安
 而後亨亨通之義則吉也○隂陽一氣也一時一事
 皆不能外何以小必往而大必來然則往来者自往
[003-48a]
 來無一時一事不往來而安乎泰者體陽以用隂之
 心則常小往而大來也聖徳王功以心為本俱以和
 隂陽一體用而成豈曰彼隂而使之往此陽而使之
 來乎就其為和為一而為往為來即在其中矣焉有
 有意區别分隂陽為二而能以聖學致王業哉所以
 用人行政亦是明道立徳無不和乎隂陽一乎體用
 而後乆安而得常泰此理甚微讀易者猶當細心體
 認焉何以為和為一何以為往為來無心有心之間
[003-48b]
 和隂濟陽在是扶陽抑隂亦即在是佛家尚言不二
 法門况聖學乎今之言泰否者不言氣化則言治功
 矣失其隂陽合一之體而言泰否是不知乾坤後隔
 十卦而序此二卦乃於純陽純隂中見調濟中和之
 㫖也
彖曰泰小徃大来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
交而其志同也内陽而外隂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
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
[003-49a]
 彖傳釋卦名義標出一交字變徃來為交正是以交
 為往来而非往而不來來而不往方為保泰蓋能交
 而後小往大来為泰無有隂陽不交之往来也天時
 人事不致離散泮渙而壊亂潰敝者賴乎交也惟恐
 人謂小徃大來純是扶陽抑隂之説孔聖釋其義為
 交交而往来所以常往来而安泰也推之天地以交
 而萬物方通天地之氣化交於上下萬物之生死始
 終往来不窮於中此所謂通也通者通乎晝夜之道
[003-49b]
 也為生為始為死為終死終又為生始何嘗非天地
 之一氣相交可謂小往大来為二氣乎推之而上下
 不止於君臣前後左右俱包於内而君臣上下為首
 蓋君臣上下交而其餘皆交矣上下往来氣也交者
 志也志同者上下一心如天地之一氣君臣以一心
 治萬事萬民如天地之一氣通萬事萬物也志同者
 志不同而心同心不同而理同故云不止君臣上下
 而左右前後絜矩之道無非以心絜心内忠外恕之
[003-50a]
 道也此所以往來即是交交以為往來而成泰也然
 交者以分為合也而合之中又有分隂陽平和者交
 也合也而内外體用者合中之分也天地之道人事
 之宜人心之主必内陽而外隂也内健而外順也天
 包地外而陽實貫乎地之中天大地小而地實懸於
 天之氣天地之體用可知矣此以氣化言也健者剛
 健中正也順者柔順中正也二徳本於天地而備於
 人心内則常健自强不息以成已也外則常順厚徳
[003-50b]
 載物以成物也而隂陽之體用又可知矣此以人心
 言也若夫調元贊化之體用則内陽而外隂矣修已
 治人之體用則外健而内順矣推之用人内君子而
 親之外小人而逺之即諸葛武侯之論而非君子小
 人並用調停兩傷之説也故君子之道陽道也日以
 長小人之道隂道也日以消而為乆安常泰之世也
 雖然陽道日長隂道日消長至於乾而姤生矣豈乆
 安常泰之道乎此蓋為内君子外小人言其效也非
[003-51a]
 謂天地隂陽之道使之日長而必不消日消而必不
 長也天地隂陽之消長即往来也聖人但能使天地
 交而萬物通而已矣即長交長通何曾不消長而何
 害其交通乎上下君臣之以交為往來其義亦如此
 為君如親近君子疎逺小人而能變消長之道何以
 天地生人不能有君子無小人耶聖人治世亦不能
 盡使無小人而獨存君子耶惟有親近之疎逺之則
 賞罰黜陟權操自己運用惟心又何妨長者日長消
[003-51b]
 者日消且能使小人革面革心盡化為君子有何害
 於隂陽往来氣化消長哉此所以為消長者即扶抑
 也而扶抑者即和平也即大𧰼傳所謂財成輔相者
 以此左右民者亦以此也然卦辭明治世氣𧰼君子
 小人之道消長如此是就現成已然者説𧰼傳財成
 輔相左右乎民又是成泰之後言保守之道貴於和
 平無過不及以為乆安常泰計耳未成之泰彖言者
 交泰也已成之泰𧰼言者保泰也保泰則與為無盡
[003-52a]
 而已矣但氣化無盡君子之氣化有盡三代之聖不
 保衰世泰否原相反𩔖隂陽原相消長君子創業垂
 統為可繼也創業之君子致泰不易守成之君子保
 泰為難易之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兼成泰保泰而
 言其至矣乎
𧰼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
左右民
 𧰼傳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
[003-52b]
 宜以左右民以隂陽往來為交也於彖傳中已明其
 義至於后之財成輔相本義分釋制過補不及亦是
 但細玩之似渾講更通蓋天地之道氣化也天地之
 宜則人事也於氣化之過不及則財之制過也成之
 補不及也於人事則補之相之雖有政刑禮樂不過
 則天之道合時之宜非自主也雖貴為天子亦如子
 秉父命又如臣奉君令輔相之而已制過補不及皆
 輔相天道以為得宜且人事得宜合乎天則即天地
[003-53a]
 之宜也左右即佐佑然左之右之即制過補不及亦
 猶財成乎天地之道也左之右之而得其宜民者方
 合乎天地之宜也天為民而立之君君之宜民而左
 右之如佐之佑之也然後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天地
 又佐佑其君也天人上下聨為一體天時人事方合
 為一則泰之所以為泰也道之所以為道也宜者道
 中至善之處至善固無定處而能止於至善則宜也
 以此法天以此臨民皆惟后之一身一心以為變化
[003-53b]
 因應故以天地交之𧰼義歸之於后所以著其成能
 也非聖人而為天子焉能取於交而致泰以保泰乎
 故上天下地民生其間得聖人而参天地育萬物道
 常有統也
初九拔茅茹以其彚征吉𧰼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
 初九變升之初六在升初隂變為陽為泰以巽進而
 變為剛健之徳則信可升也正以變升為泰君子得
 朋時勢徳行俱當升也故大吉
[003-54a]
 在本爻變陽為隂為升健體而變巽連二陽而共進
 所以拔茅連茹而以彚征𫉬吉也𧰼傳言志在外外
 即與本卦二陽同進也守身為已為内用世同人即
 外也志在外者三陽合志同進見用於世所以成泰
 之義𧰼也
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𧰼曰包荒
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
 九二變明夷之二在明夷二爻以隂變陽成泰本離
[003-54b]
 明而變乾雖當昏主夷於左股然得壯馬用拯焉凶
 可免而且吉矣
 在本爻以陽變隂為明夷本是乾健之體量大而兼
 同徳之二陽且外括三隂包荒之象也其包者衆必
 用馮河之力也然變明夷若以中隂存私自黨於内
 卦之二陽而不能兼濟於外卦之三隂則但同陽黨
 且共伐隂異豈足以致泰保泰乎有此包荒之量馮
 河之力必外不遺三隂之遐而内不黨二陽之朋此
[003-55a]
 方為尚于中行隂陽和濟往来交泰而合於天道也
 天道者中和之極也凡朋黨之起固小人之偏私然
 亦責君子包荒之量狭或馮河之力不足以化小人
 為君子耳為善之量小則化惡之力薄於是遐皆遺
 而朋近成隂陽不能交遂大小各分𩔖矣如能學易
 於此尚中行焉中行即天地之道也天地之道無所
 不交也天地交而後泰也君子内而道長小人外而
 道消非君子自内而外小人也非自長其道而消小
[003-55b]
 人也一有成心為夬而非泰矣泰者君子安内而小
 人亦安於外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亦化為君子之道
 也是包荒之善量足以容之馮河化善之力足以制
 之也革心者即引為用革面者亦使有自新之路易
 之為朋黨論勝於歐蘇逺矣
 𧰼傳明包荒得尚於中行更不尚力而専言徳量矣
 兼力言猶有分别彰癉之事専以徳量言則使小人
 遷善改過者一心無二念也此取善於同人而化惡
[003-56a]
 於敗𩔖也誠為中行之道是尚也是非有健徳而復
 具離明之識以離之光明辨賢奸以健之徳量包隂
 陽大小何能無不交而成泰乎非光明則包荒者含
 糊模稜而已矣非健徳則必過於偏執而不尚中行
 矣此二之光而且大為泰内卦三陽之主爻誠為致
 泰保泰之良臣也欲為君子者觀是爻之經傳可以
 明陽交於隂以和濟為扶抑之道矣㫖哉交之一字
 為天地世道言其通也乎
[003-56b]
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艱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
福𧰼曰无往不復天地際也
 九三變臨之六三在臨三以隂變陽為泰繫以甘臨
 无攸利者以悦為臨甘臨也私恩小惠掠美市恩之
 道也故憂而改之則无咎
 本爻以陽變隂為臨值乾卦之終接坤卦之始正為
 泰否相際繫之以無平不陂無往不復明天地之氣
 化泰否常相反也艱貞无咎則盡人事以維持氣化
[003-57a]
 矣又云勿恤其孚於食有福孚者交也交之為道不
 貴有心不恤而自孚則上下交而其志同矣非謀食
 也而於食有福矣𧰼傳但言天地氣化无往不復明
 其為隂陽来往之交際更宜慎持篤守能艱貞則无
 咎也於保泰之人事既協而能孚有福可知矣際者
 當内外卦之間正天地交際之位也
 以上内卦三爻乾體泰之内君子也初變升為拔茅
 彚征得吉二居中而包荒以不遐遺朋亡為合於中
[003-57b]
 道不唯包君子亦且容小人所以為内卦之主而佐
 君成泰也三隣外卦已有反𩔖之虞所以深保泰於
 隂陽之交際也初三兩爻附於二以成卦初即同二
 以彚征也三象傳明其天地際正欲使之堅附於二
 陽中之道以保泰耳
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隣不戒以孚𧰼曰翩翩不富皆失
實也不戒以孚中心願也
 六四變大壯之九四在大壯之九四以陽變隂為泰
[003-58a]
 繫以貞吉正用罔之本也故藩决而不贏震變為坤
 故為大輿三四在卦之中故曰輹然唯其變隂成泰
 所以不致用壯矣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大壯繫以翩翩不富以其隣不
 戒以孚本義翩翩謂三隂也三隂衆𧰼富也而不以
 之以於其隣外卦三隂必交内卦三陽方合交泰之
 道也又云不戒以孚與三爻勿恤其孚同義蓋内外
 隂陽取象於彼此上下必不期其孚而自交泰方為
[003-58b]
 誠心感應耳象傳謂三隂失實翩翩者三隂也謂失
 實者失其恃也與朋亡同義耳必不戒以孚出於中
 心相悦願合志同方與泰道深契乎中心願者又取
 三四在卦之中為隂陽内外交泰之際也此貞悔二
 爻雖各明本卦之義而於卦變兼言其象義亦相通
 焉二貴包荒朋亡乃尚中行以交隂四貴/不富以隣失寔中願以交陽乃成泰也
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𧰼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
 六五變需之九五在需五以陽變隂為泰繫以飲食
[003-59a]
 貞吉以其變泰仍未泰而徐俟其時不可强致者勿
 取乎粉飾太平也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需既已成泰則福祉自然元吉
 也泰之為泰所重在謹慎保持而爻辭全不涉本義
 謂以帝乙歸妹時占得此占者如是則有祉而元吉
 愚謂如髙宗伐鬼方引古事繫爻辭豈髙宗伐鬼方
 時亦占得是爻乎抑或藉其爻𧰼擬議乎古事而繫
 之乎蓋帝乙尊位歸妹者下嫁賢人也如堯之妻舜
[003-59b]
 以二女為天下得人也雖帝乙果否有妹不𫝊矣然
 以天子之尊尚賢而歸帝妹之貴則正合保泰之主
 以柔順中正之坤徳下交於陽剛中正之賢人誠上
 下交而志同合尊賢親親而一之者也以是為祉元
 吉奚疑哉故𧰼傳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不言髙
 宗矣中者固以位言而徳為其本矣以中正之徳行
 其交泰之願所以保泰也如此則占者義亦即在内
 矣
[003-60a]
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象曰城復于隍
其命亂也
 上六變大畜之上九在大畜之上爻以陽變隂為泰
 畜之大而乆則通取𧰼於此何天之衢以言其亨也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大畜泰之極正與畜之極相反
 畜之極則通泰之極則否矣相反正相通也繫之以
 城復于隍三之無平不陂上乃無陂不平也三在内
 卦之終泰將成也故云平將陂上在外卦之極泰已
[003-60b]
 成矣故云陂復平氣化萬古如斯而人事旦夕有變
 保泰者可不知所戒乎勿用師者泰非可力保也富
 國强兵開疆展土正是陂者必平之先聲耳又云自
 邑告命邑者國也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告命於
 國非齊家修身何以為帥乎一家仁讓為一國興仁
 讓之基一身盡孝慈為天下老老幼幼之本以此告
 命其令方從不然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弗從矣又
 繫之以貞而吝者貞而正保泰之道吝者以為泰而
[003-61a]
 保之則吝也恭儉之賢君何嘗以為世已泰民已安
 化已行治已隆乎况惟吝也所以得為保也如以為
 亨以為吉則貞亦必乆而渝矣聖人繫辭一字之微
 垂戒如此猶有為豐亨豫大之説誤國如蔡京者惟
 魏徵十漸之疏或於貞吝庶幾乎
 象傳専釋其命重其命之本也已治而將亂必治之
 以治命治與亂在毫釐之間而成敗千里於此決焉
 治命告於國邑非治亂之道思患豫防謹身修徳何
[003-61b]
 以為端型飭教乎泰卦以内外卦相交取象是以内
 外二卦相為應不必拘初四二五三六為應之説矣
 泰卦以内卦為泰將成已著其戒於有心致泰以外
 卦為泰已成更著其戒於有心恃泰故泰未成惟艱
 貞而已泰既成惟貞而雖致於吝可也吝又似老子
 所謂寳嗇之道也即大禹之謹小慎微也不可以為
 羞吝之吝吝之義言於用財施惠則慳吝而可羞也
 言於慮漸防微則謹飭而不敢侈肆耳此泰之終始
[003-62a]
 者也以上外卦三爻坤體泰之外小人也然在泰之
 時羣隂亦皆君子爻所取之𧰼義典卦同而異四爻
 不富以其隣以翩翩三隂而附三陽成美也五則以
 柔順中正主乎外卦下應陽剛中正之臣所以為保
 泰之主故有帝乙歸妹尚賢任人之吉上則泰極將
 反𩔖矣示之以戒所以永保乎泰也四上二爻皆以
 附隂中成卦其附隂則以共交於下卦為正義𧰼蓋
 泰原以天地交為泰耳
[003-62b]
 内外卦之爻亦有應義二五則正應二以包荒得尚
 於中行事君所以五以歸妹尚賢上下交而志同同
 以保泰也二五為二卦之主爻爻應仍是以卦相應
 若三則與四以相際相孚為應也三與上正應而三
 與上分泰之將成已成其垂戒之辭故亦相應仍為
 爻應而亦卦應也初與四一拔茅而彚進一翩翩而
 富以其隣亦有上下交泰之義則爻應亦為卦應矣
 此俱不可為典要者而自有不易交泰之理存焉
[003-63a]
坤下/乾上本義謂否卦變自漸来/不知何據不敢置説
否否與泰綜天地不交與泰反𩔖隂在内方長根坤之
 卦也主隂而必反泰主隂者天時也反泰者君道也
 天時反𩔖無疾君道人事則必以傾否轉泰為宜矣
 否泰反其𩔖即序卦傳云物不可以終泰故受之以
 否也猶是泰也綜則為否否泰有反復之𧰼有承接
 之義其實氣化之自然即理之必然者聖人於泰卦
 為保泰者示之詳矣終不能不有否者聖人亦無如
[003-63b]
 世運何也聖人處泰自不今復否聖人處否自能令
 復泰然聖人之身有盡氣化之行無窮聖人創業垂
 統為可繼也後之泰必為否聖人固早知之未嘗不
 預圗焉以期為可大可乆然泰否既為隂陽消長之
 機則亦難挽叔季之世風末流之昏暴聖人明知之
 而無可如何者是以衍卦陳疇無不以人事天道呼
 吸相通旦夕易渝者著説垂訓何以保泰而防否也
 何以傾否而復泰也無非令有世道人心之責者加
[003-64a]
 之意耳
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
 否彖辭曰否之匪人言否之所以成否而泰不終泰
 者否之於匪人而已似非衍文蓋文王甚惡乎反泰
 為否之根原故以匪人昭示也不利君子貞非君子
 於否之世不利於貞也乃致否之匪人自失其貞故
 不利君子之貞以形容其短也如訓為君子於否世
 不利於貞豈君子而有時可不貞乎此處有闗世道
[003-64b]
 人心不小然君子終以明道守分為貴不以争是辨
 非黨同伐異為賢故又明示以否之世匪人得行其
 志亦氣化定數使然必隂長陽消有當變之定數故
 大往小来有應變之化機君子知此時之匪人亦隨
 化而生奉天而行如徐神翁言蔡京等皆天生魔君
 使亂世界者雖異流之語荒唐不足信而亦於易有
 微妙相通者矣於是君子見機而作明哲保身不與
 匪人争以自取龍戰之禍矣漢唐宋明黨錮諸子早
[003-65a]
 學易而寡過庶或不致决裂而莫可收拾以致人之
 云亡邦國殄瘁也此繫卦辭明得否由於匪人而以
 否之天道詔君子惟匪人不利君子之貞君子亦無
 論世之汚隆道之行否無不守貞之理也但君子自
 有君子在否之貞小人未嘗不利君子自守其貞若
 不以已之貞貞匪人斯全身逺害處否之道得矣非
 君子忘棄君國而唯一身獨善是圗也否既成於匪
 人已難挽回君子之貞又為匪人之不利禍及身亡
[003-65b]
 亦無補於君國且賢良戮辱重君國之羞而刑獄繁
 興剷邦家之祚君子見乎此而全身全名即以仝君
 之聖明全國之體統且以全祖宗靈長之福澤也何
 也以否之時為大往小来之時也君子以隨時為合
 義也豈世治而髙尚其志者哉卦辭為君子謀者正
 為世道謀以匡救造化之消長存亡也然俱自人之
 一心操之何其重大歟
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徃小来則是天地不交
[003-66a]
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隂而外陽
内柔而外剛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
 彖傳釋卦名義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徃小来
 不分釋者正以卦辭三句貫下難於分截其非衍文
 甚明矣且否泰反𩔖否之時人事天道即泰之反也
 亦惟以釋泰者反其𩔖以釋之而已就二卦現成體
 𧰼厯舉其交不交以明天道人事為否為泰蓋重在
 於交也交則有隂有柔有小人而無妨於泰不交則
[003-66b]
 有陽有剛有君子而無救於否此孔聖傳易釋卦辭
 而又獨出手眼指出泰否反𩔖呼吸轉變機闗也泰
 言交否言不交於大小往来似無足異而獨於交不
 交立言者天地之化人世之事俱本心中一㸃至誠
 主持之也其𤼵明卦辭更深切著明矣内外剛柔正
 藉泰卦反觀自明不須更贅獨上下交則志同上下
 不交不言志而言天下無邦者愈見邦家以身為本
 而身以志為帥矣故愚謂泰否之機全在一心泰卦
[003-67a]
 六爻皆言志同乎否卦初四兩爻為内外卦之始亦
 必言志槩可見矣卦辭三句連貫而下首句致否由
 匪人末句成否自造化而中句不利君子貞幾無以
 為處否之君子立身之地矣孔聖於是以𧰼傳申言
 之彖傳釋正義者則象傳或别明一義彖傳釋未盡
 義者則𧰼傳亦多補示之焉聖人開物成務使天下
 後世明其理耳
𧰼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徳辟難不可榮以禄
[003-67b]
 𧰼傳曰天地丕交否其示君子以儉徳避難不可榮
 以禄者未嘗言君子不可以貞為利也但徳本豐而
 必示之儉難未至而必早知避雖君子之徳為榮禄
 之必及而又必不可不逺自决絶此正君子之處否
 之貞也貞者中而正也中而正者豈有一定者乎君
 子處否之貞如此此亦匪人所可容而不致於必為
 中傷者矣如漢唐宋明之黨禍亦儘有全身逺害之
 君子豈必以君子自居而以貞自名乎是諒也非貞
[003-68a]
 也小人焉能容哉此非愚敢過責君子也觀於孔聖
 之傳曰儉徳則自以為君子自以為守貞皆非處否
 之術耳
初六拔茅茹以其彚貞吉亨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
 初六變无妄之初九在无妄之初以陽變隂為否惟
 在初必行之多阻然唯无妄以往則吉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无妄雖同羣隂而彚征能得貞
 正而自吉且亨也君子小人在乎誠與妄耳世有未
[003-68b]
 誠之君子未有无妄之小人初六雖隂柔然无妄則
 坤之徳柔順中正合地道臣道之宜者也故𧰼傳言
 其志在君合同𩔖似近於結黨矣惟志在君則勇於
 公義而怯於苟合矣此初之所以繫吉也若仍目初
 六為小人此正黨錮諸君子待人過刻之病焉世豈
 有志在君之小人乎倘志在君而與衆君子不合則
 亦君子中之周而不比羣而不黨者矣
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𧰼曰大人否亨不亂羣也
[003-69a]
 六二變訟之九二在訟之二以陽變隂為否有不克
 訟歸而逋其邑人无眚之辭險變順乃不克訟逋邑
 人无眚散其隂黨而以中陽為主也
 在本爻以隂變陽為同人坤順變為離明矣坤離二
 卦皆以二爻為主故足以包承本卦三爻而為立黨
 之魁也然結黨在小人為失計在君子為非義如小
 人包承在羣小之中能使同心而志在於君未嘗不
 吉也若君子特立獨行長民輔主何須包承乎即當
[003-69b]
 泰世合志同方不妨衆正盈朝而終以不遐遺朋亡
 為得尚於中行也况當否世大徃小来寕可包承同
 心君子與匪人力争以取禍患乎惟有安於否而儉
 徳避難不榮以禄謝交遊而自守損名譽以全身耳
 此乃處否而得亨之道否不通也堅守其塞而亨自
 至亨則通而漸反於泰矣君子小人聖人俱為之謀
 於此見之𧰼傳言大人否亨又申明一義言不亂羣
 也羣似非小人之羣君子豈能亂小人之羣者如異
[003-70a]
 乎小人何嘗亂羣如同於小人是同羣矣𫝊所謂羣
 者正指衆君子言之君子處否並君子之羣亦弗比
 和惟知獨善全身而已若當否之世彰明較著使人
 皆知君子有羣此大亂乎羣之道也必致君子之羣
 盡罹朋黨之禍矣惟其並君子之羣亦不入焉豈有
 後人恥為非黨人之見乎然則君子之不亂羣自全
 以並全乎君子之羣者多矣哉愚謂象傳之不亂羣
 為君子謀聖人之前民用惟知擇義貴精處仁貴熟
[003-70b]
 寕必樂附君子以成名乎語云君子去仁惡乎成名
 未聞去羣惡乎成名也當否而儉徳避難正是不去
 仁而且不樂於成名也
六三包羞𧰼曰包羞位不當也
 六三變遯之九三在遯之三以陽變隂為否止而變
 順在内卦處隂之極故係而不能遯然既能畜隂為
 臣妾不使害正可也
 在本卦三爻以隂變陽為遯自當儉徳避難矣然變
[003-71a]
 隂柔不能不與羣小為伍故包羞焉𧰼傳名其位不
 當亦就否三内卦之終言位耳既隣於外三陽欲進
 附君子不能退安於小人又未嘗不自愧所以有位
 不當也之釋也包羞不言吉凶進附君子不能退安
 小人而自恥則中立之人亦無吉凶之可繫矣
 以上内卦三爻順體否之内小人也然爻義俱不目
 為小人但欲其附陽以傾否成泰耳初以變震而亦
 繫以拔茅彚征然必貞為得吉二變訟而令其包承
[003-71b]
 羣隂以從陽三云包羞為之示戒亦貴於附近於外
 卦從陽而已二雖主内卦但初三兩隂同以附陽為
 𧰼義則二爻以從中為主也
九四有命无咎疇離祉𧰼曰有命无咎志行也
 九四變觀之六四在觀以隂變陽為否何取觀光用
 賔乎正以四爻在内外二卦間否又將泰之機也故
 有觀光用賔之象
 在本爻以陽變隂又何云有命无咎乎亦因否泰將
[003-72a]
 反其𩔖健體巽用漸近於休否傾否故先有命得无
 咎也命本義曰天命四固處否而知命者不知命無
 以為君子矣况否泰反復大化自然可不知之乎但
 否泰之有命似與大君有命相近四乃近君之位輔
 佐休否之君而有命者也故三陽之疇皆離福祉且
 可以和内卦三隂而離祉焉泰四之翩翩不富以其
 隣否四之疇離祉莫不合内外卦而言也不然自安
 天命與疇𩔖何與而離祉哉四之有命平日儉徳避
[003-72b]
 難不可榮禄固然矣及其否將為泰又必輔國匡君
 明良合徳共反否以成泰此又疇離祉之所以然也
 二説並行而不相悖朱子固謂後天之學不妨人持
 一説矣象傳釋以志行正謂反否為泰上下交而志
 同同則行耳四五君位相位亦為上下交豈必二與
 五乎觀於𧰼傳有命无咎釋以志行則承君命而志
 行布徳教以休否必在安命避難之後另有一番得
 時行道之義非徒以知命樂天為志行矣知命樂天
[003-73a]
 得遂其心亦可謂志行但𨼆居求志徒志為已行義
 達道方可言志行也愚説一證之𧰼傳再𠫭之以變
 卦對爻觀光賔王有命為君命可以無疑耳
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于苞桑象曰大人之吉
位正當也
 九五變晉之六五在晉五以隂變陽為否五為尊位
 明體健用可以休否晉徳故悔可以亡但失得勿恤
 往而皆利也
[003-73b]
 在本爻變陽為隂為晉健體明用用以休否無難矣
 健為明之本未有不健而能明者也故明體健用猶
 恐朋從健體明用則進而有功耳聖人繫辭就卦爻
 體𧰼言而卦徳為之本亦是體用本末之理也休否
 則大人之吉可知矣休否即成泰矣成泰遽敢以為
 泰乎其亡其亡繋於苞桑猶之泰卦常有慎保敬持
 也𧰼傳但釋其位正當有徳必有位乃能休否然非
 有徳足當其位位亦虚置矣位正當者蓋兼徳位而
[003-74a]
 言又以徳為居位之本也
上九傾否先否後喜𧰼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
 上九變為萃之上六萃上以隂變陽為否當萃世而
 不願舎此萃彼故齎咨涕洟即否上之先憂也无咎
 者後喜也
 在本卦上九變陽為隂為萃健體變為悦體體健而
 用悦否至此而傾矣否如心下之痞傾而吐之則消
 矣繫之以先憂後喜蓋否之極而傾則將泰故先憂
[003-74b]
 而後喜也是處萃而憂則不渙與否極而泰先憂後
 喜何嘗有二義乎正變卦二爻𠫭看理明辭著如此
 以上外卦三爻健體否之外君子也然未嘗不合卦
 之内外隂陽以共成休否四之疇離祉以合三隂如
 泰四之富以其隣也五為外卦主休否成於大人而
 仍有其亡之危正所以成泰永保也上則否已傾又
 反為泰與泰之上爻可以𠫭觀而明隂陽往復之理
 數也外三爻俱以五爻主休否之𧰼義五得中休否
[003-75a]
 之主也四承五命而附五也上助乎五以傾否也故
 五主外卦又以變文明而能休否主通卦焉
 泰之上貞吝吝是保泰之道也否之上傾否傾是反
 泰之道也未泰則欲致泰已泰則欲保泰既否則又
 欲傾否而復泰聖人扶抑之心也然泰而必否否而
 仍必泰天地氣化之衡也天地何嘗貴陽而賤隂易
 之所言何非隂陽消長不偏不倚之理若董子繁露
 則以人心有知之小妄𠫭天地無心成化之大矣所
[003-75b]
 貴乎聖人裁成輔相者惟在未泰致泰既泰保泰已
 否復泰而已聖人不能使有泰無否常泰不否也果
 用陽置隂則聖人言泰而不言否矣是言乾不言坤
 也言陽不言隂也一隂一陽之謂何乎○祇將雜卦
 否泰反其𩔖細思便知天地之氣化聖人之徳業世
 運之治亂君子小人之時命萬物之生死萬事之困
 亨一以貫之矣
 大易通解卷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