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a0037 楊氏易傳-宋-楊簡 (master)


[005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楊氏易傳卷五
            宋 楊簡 撰
坤下/坎上比吉原筮元永貞无咎不寧方來後夫凶彖
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无咎以則中
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後夫凶其道窮也
 比即吉何以知比之即吉也比輔也人相比輔何為
 乎不吉下情順從何為乎不吉比道常謹其初原初
[005-1b]
 也筮者精誠而求之其初竭誠而求元善永正之主
 而比之則他日必無怨咎不正而求不可親也未有
 不正而禍不及之者元永貞之徳剛中之徳也剛足
 以立物莫之遷中無所偏靜正不動非元善乎元大
 也非大乎中正如此非貞乎夫惟以人欲為正故莫
 能永兹正也非作於入欲靜正無我物莫遷動有不
 永乎有元永正之徳則不寧者皆以方來自東自西
 自南自北無不咸來其獨後而不服者凶矣神之所
[005-2a]
 共惡彼有道而我不服之是違道也衆咸服乎彼而
 我獨不服是違衆也違衆反道是謂之道窮
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
 水由地中行則各得其所水在地上則散漫無統先
 王雖聖智不能以一人兼治四海之民故必屬而理
 之萬國於是乎建是王者親比諸侯侯各親比其民
 民各附其所統屬矣後世之郡縣亦古之萬國惟不
 擇賢久任故治苟且民失其安風俗益壊藩籬不固
[005-2b]
 遵易道而行無一夫不被堯舜之澤矣自占先已建
 萬國故稱先王
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象曰比之
初六有他吉也
 天下萬事惟初心為正相比之道亦然人心未始不
 正人心未始不忠信則此忠信之心未始不眀貞其
 初發自然忠信忠信謂之有孚即此初心孚信而比
 之自無不眀必無咎苟不自其初心轉而遷之委曲
[005-3a]
 不直則不忠不信以此比人安能免咎怨尤信矣有
 孚比之無咎此言其大畧也有能即此初心之孚純
 一無間無少虧闕如盈缶然則不止於無咎而已終
 來有他吉雖不可預定其為何吉而其必致吉也昭
 昭矣即初可以占終即本可以知末道在邇即此未
 起意象之初正而無失雖聖人之道無能外此其吉
 可勝言哉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惟初有之失其
 初則否
[005-3b]
六二比之自内貞吉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
 人情多比近而違逺近未必正不可以其近而加親
 正雖在逺不可以其逺而不親孔子曰愛衆而親仁
 所親比者不可不於正六比近皆隂邪不可與比二
 居中中正之人也中正之人不與隂邪合近舍隂邪
 内心自上親於九五自比於貞正故吉人心自眀逐
 外則昏乾曰自强謙曰自牧復曰自知頥曰自養晉
 曰自昭眀徳比曰不自失皆所以眀人心之自靈自
[005-4a]
 眀也二居内卦之中故有内象上卦亦曰外卦下卦
 亦曰内卦
六三比之匪人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
 六三所比上下皆隂隂為小人陽為君子故有比之
 匪人之象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豈有親比非其
 人而不及於禍者乎親正人必吉親匪人必凶此萬
 古不易之道象辭要其終而言之知其必傷也
六四外比之貞吉象曰外比其賢以從上也
[005-4b]
 四與初同類今不應乎初而外比乎九五之賢貞也
 故吉夫天下之道惟其正而已矣由乎正者吉失乎
 正者凶舍其私黨從乎公正易之道也上眀其惟九
 五也五居四上
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象曰顯比之
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誠上使中也
 人羣處於天地之間勢不容不相比彼此之相比上
 下之相比皆為有道焉九五為比主顯著相比之道
[005-5a]
 如何而顯之也君臣也父子也長幼也夫婦也朋友
 之交也此其大倫也而其顯比之道不可勝窮不可
 勝言一言以蔽之曰中正而已矣凡中正之道皆相
 比之道也有一不於中正人心即離即失其心而九
 五又得尊位以行之此其所以能顯比也王用三面
 驅禽闕其一面順我者取之逆我者舍之前禽雖失
 不彊取也止於三驅不敢强人之必我從也中正之
 道固人心之所同其有姦宄頗僻不比於我亦不彊
[005-5b]
 亦中正之道也禹征有苖因伯益至諴感神之言而
 遽班師失前禽也卒之七旬有苖格者中正之道自
 足以感之也致邑人初不待諄諄誡諭而自化於中
 正之道者上之人行中正之道自能使邑人中正也
 中即正上已言中正此省文也中與正皆道之異名
 言中亦可言正亦可并言中正亦可隨宜而言
上六比之无首凶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終也
 由初而比之其比也誠比不於其初及終而始求比
[005-6a]
 不忠不信人所不與凶之道也首初也有始則有終
 無始何以能終故曰無所終也卦已言後夫凶彖又
 眀之此又言之者比之無首實人道之大禍占筮觀
 六爻之變故上六復發此義
乾下/㢲上小畜亨宻雲不雨自我西郊彖曰小畜柔得
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健而㢲剛中而志行乃亨宻雲
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
 畜有包畜之義昔者齊景公問於晏子晏子正言而
[005-6b]
 忠告之至㢲順也景公大悅召大師作君臣相悅之
 樂其詩曰畜君何尤則知畜有包畜之義爾經傳亦
 多此義易有大畜小畜陽為大隂為小今小畜之卦
 六四以柔得近君之位而上下諸陽皆應之是以小
 畜火以臣畜君故曰小畜小畜之卦有亨之道焉何
 以知其能亨也下乾上巽有健而㢲之象二五皆剛
 中四得位而上下皆應故志行故有剛中志行之象
 惟健㢲剛中而又志行故能亨也不健則不能有為
[005-7a]
 不㢲則犯難以行剛以眀其有實徳實徳至剛而未
 嘗動中亦眀其實徳實徳無偏無倚曰健曰㢲曰剛
 曰中皆道徳之殊名非果有四者之殊體也猶曰白
 曰瑩曰温潤皆言一玉曰黄曰堅曰聲皆言一金合
 健㢲剛中之四言而小畜之道始眀而後小可以畜
 大臣可以畜君而又必得位而志行而後能亨古者
 固有雖備聖人之徳而不得位雖得位而君臣之間
 未深相知則志亦難行如伊尹之於太甲其始不可
[005-7b]
 謂之亨及太甲飜然而悟誠然改過則伊尹之志於
 是方行故為亨天未大雷電以風成王未執書以泣
 則周公之志終不可謂之行終不可謂小畜之亨夫
 隂陽之氣相包畜絪緼和暢而為雨今宻雲不雨是
 畜猶未通曰尚往也者往猶去也猶過去也言其未
 通也宻雲不雨而徒自在乎西郊西隂方臣之象也
 隂陽未通和禾雨則澤未施於下
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徳
[005-8a]
 天可謂尊高矣而風行其上者風無形而至柔也剛
 為大柔為小天下之以小畜大者惟以柔徳文為柔
 徳武為剛徳懿者尤其盡善盡美之稱柔勝剛弱勝
 强而况於用柔徳而又盡善盡美乎此易道之見於
 小畜者然也
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象曰復自道其義吉也
 人之本心即道故曰道心孔子曰心之精神是謂聖
 孟子曰仁人心也某年三十有二而省此心之即道
[005-8b]
 至此爻益驗大人以道事君於其初也而復之是於
 思慮未作之初而安也禹曰安汝止人之本心自神
 自眀自不動自即道故曰復自道此雖有復之名初
 無復之實是謂不復之復復卦謂之敦復不動之復
 也如此則何咎之有又有吉焉象吉矣何患吉之不
 至此甚言此義之善
九二牽復吉象曰牽復在中亦不自失也
 不能復君於初至於過失已形牽而復之不可謂自
[005-9a]
 道矣牽有難復之象然已復矣亦吉象牽復在中亦
 不自失也不獨君臣凡小畜大同
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
 大畜九二輿說輻者特不行耳未害也此說輻則車
 壊矣復之不於其初次又不能牽復至於過失益深
 而力諫上不能堪為乖為離是夫妻反目不復能正
 室矣
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
[005-9b]
 六四至柔又㢲體畜君而柔㢲故君臣相信而和無
 傷無惕無咎隂陽自有相得之象六四九五志合心
 同六四畜之得其道也夫人臣進言於君所以至於
 乖忤者往往由臣未能無私或好名好已勝不與上
 合志故乖忤也書云爾有嘉謀嘉猷則入告爾后於
 内爾乃順之於外曰斯謀斯猷惟我后之徳臣畜君
 如此何乖忤之有象曰上合志也者㫖哉言乎
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象曰有孚攣如不獨富也
[005-10a]
 此爻九五乃人臣居大臣之位知六四之賢與之同
 心協力以畜其君者故曰有孚攣如大臣居權勢靡
 好爵與四共天位食天禄以事其上是猶富而能用
 其鄰者以能推財於鄰不獨富也
上九既雨既處尚徳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象曰
既雨既處徳積載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
 上九居卦之終有畜而終通之象通則和而成雨既
 通既和則當止處不可更進唯尚以徳承載其上臣
[005-10b]
 有畜君之道婦無畜夫之禮以婦畜夫雖正亦厲牝
 雞之晨終焉家索終不順恐生别禍故曰厲以小畜
 大至於上九如月幾望隂氣之盛復加則凶雖以君
 子而征亦凶征者往也象曰徳積載者眀畜通之後
 雖不可復至其畜尚以徳承載其上而徳載不可以
 少怠平居事至是人臣以道事君復君於道之時當
 積累致徳不可已也人臣唯平居不能以道事君故
 至於牽復說輻反目也又曰君子征凶有所疑也者
[005-11a]
 既畜而通矣而又往致其畜則犯矣非其道也有所
 疑疑其不順也坤上六曰隂疑於陽亦此疑也凶道
 也
兌下/乾上履虎尾不咥人亨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
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
眀也
 履之為言行也人行乎世得其道則無往不利失其
 道則無往而利得其道則履虎尾不咥人也不得其
[005-11b]
 道雖履平地猶傷其足履之道何道也柔而已世之
 言柔者多矣而能柔者寡何為乎寡也有己私焉立
 我於中不能柔也雖知柔為善而行之及物觸之己
 私突發柔變而為剛矣夫天下之難制者唯剛而柔
 履之唯得道者為能柔也以一卦觀之則六三以一
 隂柔而五陽咸應柔履剛之象也以上下卦觀之兌
 說而應上之乾剛履虎尾不咥人象也和說亦柔道
 也履乾剛而不見咥傷亦可謂妙矣可謂亨矣乃一
[005-12a]
 本乎和柔柔勝剛弱勝强天下莫柔弱於水而反堅
 强者莫之能先又莫柔乎風風無形而發大屋折大
 木柔之卒勝其剛如此熟觀天下萬事唯柔為勝若
 夫用剛則必中而無所偏倚必正而不入於邪又復
 帝位君體則為宜斯能無疚病唯光眀者乃能之光
 眀者内心光明是為道心是為聰眀睿智然則用剛
 之難如此雖然夫道一而已矣道心無體本無剛柔
 即此本有無體之心而行之而旁觀者自曰柔曰剛
[005-12b]
 是謂不識不知順帝之則無體無方神不可測剛柔
 異名其道則一得其一者自無不宜如日月之光無
 所思為而萬物畢照道心光眀不動乎意知柔知剛
 舜光天之下文王耿光於上下易曰光大曰眀曰輝
 光曰君子之光詩曰昭眀有融皆所以發眀大道此
 唯道心内眀者自覺自信未覺者必疑通者自知
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
 人之行皆欲前進其能靜退者有幾聖人於是發上
[005-13a]
 天下澤之象發辨上下定民志之道上下有章貴賤
 有等天秩之叙也致其辨焉使上者安於上下者安
 於下則民志定矣彼老氏謂禮為忠信之薄亂之首
 則安能治天下國家老氏窺本見根不覩枝葉不見
 宗廟之美百官之富習乎道家之學未學乎易者也
 孔子大聖猶曰五十而後學易可以無大過易道之
 未易遽學如此葢天下之變化無窮情偽萬状而欲
 動中機㑹變化云為無非典禮誠非一於清虛淨寂
[005-13b]
 者之所能盡識也樓尚書曰地在下矣澤又下於地
 故天下之最下者莫如澤
初九素履往无咎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
 素履貧賤之所履也以素履往由貧賤而行不願乎
 其外故曰獨行願也此得乎易之道也人心即大易
 之道自神自眀私欲蔽之始昏始亂獨行願者自行
 其心也孔子曰心之精神是謂聖深眀此心之即道
 也眀此心者自寂然自變化自無外慕素有質義有
[005-14a]
 本義人無生而貴者則其本初固在下也固未有華
 飾也
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
 九二居中為道於是乎眀履道人行乎世道甚坦坦
 無疑無阻而人自亂者因物有遷作好作惡自昏自
 亂胷中擾擾矣豈能幽哉幽人貞吉幽人之心無以
 異於擾擾者之心心自無體自清眀自寂然不動視
 聼言動心思皆其變化彼昏者自不眀自擾擾自為
[005-14b]
 繆亂爾幽人不昏故中不自亂不自亂由已非外取
 其道也其曰貞者正也正者道之異名又足以眀非
 小人無忌憚之中庸也彼無忌憚之中庸晉人近之
 矣晉人不能自眀貞正之㫖故入於無忌憚孔子七
 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幽人之貞也
六三𦕈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于大君象
曰𦕈能視不足以有眀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
之凶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
[005-15a]
 六三以隂闇小弱之資而居下卦之上才徳不足以
 當位而强有為焉是𦕈而視實不足以有眀跛而履
 實不足以有行不量力妄進如此是履虎尾其致咥
 人之凶也可必雖然使武人用此以為于大君則不
 為凶何則戰陣必勇已質雖不堪奮而進乃合正道
 大君天子也征伐當自天子出武人用之則正他人
 用之則非是謂變易之道
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象曰愬愬終吉志行也
[005-15b]
 九四居近君之位而體剛焉履虎尾之象也而四有
 柔之象也有能懼愬愬之象故終吉愬愬非志也終
 吉則志行矣大扺天下之理欲者不得不欲者得六
 三欲志行故不得志行九四志不行故終於志行六
 三柔而好剛九四剛而能柔此吉凶之所以相反
九五夬履貞厲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
 君體雖剛而有用剛之道乾曰用九言其必有以用
 夫九不可為九所用用九用剛也徒以居崇高之位
[005-16a]
 為勢位所轉移謂天下莫已若與奪自我威福自我
 自用自専以夬决為履雖不失正危厲也以堯舜大
 聖而舍已從人以神禹而拜昌言苟胸中未能洞然
 無我必偏必蔽而况於夬决為履乎此無他以位為
 已之位正當其位故不虛也豈中正光眀之道邪黄
 屋非堯心舜視棄天下如敝屣禹有天下而不與豈
 以位為已有
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
[005-16b]
 上九爻凶吉未定故聖人發其義曰視其所履而考
 吉凶之祥則其能旋反者獲元吉上九應六三亦有
 旋反之象但乾體居上未必果能旋反何謂旋人心
 遂遂乎外惟能旋者則復此心矣豈不大哉孔子曰
 心之精神是謂聖孟子曰仁人心也某自弱冠而閴
 先訓啓道徳之端自是靜思力索者十餘年至三十
 有二而聞象山先生之言忽省此心之清明神用變
 化不可度思始信此心之即道深念人多外馳不一
[005-17a]
 反觀一反觀忽識此心即道在我矣象曰元吉在上
 有大慶者葢謂上者履之極盛居卦之外擾擾萬物
 不勝其多今也能於極上擾擾之中而自得旋反之
 妙舜禹有天下勞勤萬物而曰不與焉者在上而旋
 也孔子十五志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
 天命而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是在上而旋也是旋
 非心思之所及非上行之可到非進退之可言如四
 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眀豈小者之道哉故象曰元
[005-17b]
 吉在上大有慶也
 
 
 
 
 
 
 楊氏易傳卷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