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a0037 楊氏易傳-宋-楊簡 (master)


[020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楊氏易傳卷二十
             宋 楊簡 撰
 今人言易者必本於乾坤陋矣但見周易之書不見
 連山歸蔵之書故必首乾次坤不知連山首艮重艮
 故曰連山歸蔵首坤故曰乾坤之義連山夏后氏之
 易歸蔵商人之易至矣哉合三易而觀之而後八卦
 之妙大易之用混然一貫之道昭昭於天下矣三方
[020-1b]
 皆易也三才之變非一實一或雜焉或純焉純焉其
 名乾坤雜焉其名震坎艮巽離兊皆是物也一物而
 八名也初無大小優劣之間也形則有大小道無大
 小徳則有優劣道無優劣或首艮或首坤明乎八卦
 之皆易也易道則變而為八其變雖八其道實一曰
 連山宓戲歸蔵黄帝易卦諸彖言大矣哉者十二卦
 而已豫遯姤旅言時義隨言隨時之義豈他卦皆無
 時義哉豈他卦之時義皆不大哉坎暌蹇言時用豈
[020-2a]
 他卦皆無時用哉豈他卦之時用皆不大哉頥大過
 解革言時豈他卦皆非時哉豈他卦之時皆不大哉
 六十四卦皆時也皆有義也皆有用也皆大也大矣
 哉葢歎其道之大有言不能盡之意事無大小無非
 易道之妙聖人偶於此十二卦偶發其數非此十二
 卦與他卦特異也使每卦而言則不勝其言愚者執
 其言智者通其意豈特六十四卦皆可稱大矣哉雖
 三百八十四爻亦皆可稱大矣哉聖人於豫隨遯姤
[020-2b]
 旅則猶有義之可言於坎暌蹇則猶有用之可言至
 於頥大過解革則既不曰義又不曰用止曰時而已
 夫何以曰大矣哉於戲此正明以天地無一物一事
 一時之非易學者溺於思慮必求其義聖人於頥大
 過解輩盡捐義用止言其時而歎之曰大矣哉使學
 者無所求索不容鈎深即時而悟大哉之妙則事理
 一貫精粗一體孔子何思何慮文王不識不知信矣
 需有孚光亨貞吉言需得其道必得所需需待也彼
[020-3a]
 此相孚則應矣所需待多動乎意非光也光如日月
 之光無思無為而無所不照此之謂道如此人咸信
 之故曰孚如此則得所需矣亨矣得所需亨通或放
 逸失正故又曰貞乃吉孚與光與正本非三事以三
 言發明道心一動乎意則不孚不光不正謂之人心
 故舜曰人心惟危明其即入於邪入於凶禍坤六二
 直方大不習無不利直心而往即易之道意起則爻
 而入於邪矣直心而行雖遇萬變而不轉易是之謂
[020-3b]
 方圓則轉方則不轉方者特明不轉之義非于直之
 外又有方也夫道一而已矣言之不同初無二致是
 道甚大故曰大是道非學習之所能故曰不習孟子
 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
 良知也習者勉彊本有者奚俟乎習此雖人道即地
 之道故曰地道光也光如日月之光無思無為而無
 所不照不光明者也必入於意必支而他必不直方
 必昏必不利六三含章可貞隂雖有美含之以從王
[020-4a]
 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
 有終也惑者往往於是疑其為小故聖人特發之曰
 智光大也道一而已初無小大六四括囊無咎無譽
 亦此道也方時閉塞義當括囊而謹易道之見於坤
 見於謹者也二言坤道之正五言坤道之盛他卦之
 五多明君象至于坤明臣道也故五止言臣位之極
 盛黄者中之義言乎其得中道也故曰通理言理以
 明中非中自中理自理也裳者下服言乎正人臣之
[020-4b]
 位居人臣之體也故曰正位居體明乎得道者必守
 常分而不犯此非設飾者所能由中而發於文為故
 曰元吉文在中也言乎文非外飾乃自中誠而著也
 伊周之事人咸信之不疑其為非信其識也王莽設
 飾故卒罹大禍初之履霜謹微之道上六之龍戰道
 之窮也皆易之道而有昏明邪正之辨也坤之用六
 即乾之用九九六不同而用同乾造始坤代終始終
 不同而其大則同故曰以大終也至哉之坤即大哉
[020-5a]
 之乾也名分不同而道同也為妻為臣而失道則不
 永則不貞得其道者必永必貞二三四五皆能用六
 惟上六不能用六反為六所用為形體所使為勢位
 所動故曰初亦不能用六故為霜為永為不善之積
 能辨之於早則能用之矣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
 曰小畜健而巽剛中而志行乃亨小畜以臣畜君之
 道也畜有養義有止義以下畜上非勢之順者而有
 道焉非柔則不敬不順非得位則不可以有所行豈
[020-5b]
 有居下位而可以行畜之事者乎柔雖得位使人心
 不悦雖悦而不至於上下皆悦而應之亦不能以畜
 君天下事未有人心不悦而能行者而況於畜君乎
 故必上下之心咸應之乃可其徳健則力足以行其
 事而無困懾不繼之患巽則順入乎君心剛則物莫
 能變中則不偏不倚剛中兩言足以發明道心之本
 人臣能健能巽而中無其本亦不能致亨健矣巽矣
 剛矣中矣或所畜之君雖畧相應而諫不盡行言不
[020-6a]
 盡聴則臣亦不可謂得行其志亦不能亨於戲物情
 事理如上所序節節如此曲折如此乃易之道也惟
 柔得位以明六四之象衆陽咸應有上下應之象下
 乾健象上巽巽象剛中二五之象四五剛柔相得有
 志行之象非象自象道自道也此正易道之見於小
 畜六畫者然也象著其義彖發其義柔也得位也上
 下應也健也巽也剛也中也志行也非每事而致其
 力也合是數者以發明易小畜之道得易道全者自
[020-6b]
 能當小畜之時盡小畜之義自與此彖辭無不合也
 有一不合必於道有虧焉齊景公悦晏子之對作君
 臣相悦之樂其詩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此亦
 小畜之小亨也何者晏子猶未有剛中之大本故也
 易者天下之大道聖人之大道雖甚賢者未能盡也
 雖髙明之士已得大本而物情事理委曲萬變往往
 疎畧不能皆盡孔子自謂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
 以無大過明知夫易者大聖人之事應變無窮之道
[020-7a]
 晚年成徳乃可學也少讀易大傳深愛無思也無為
 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竊自念學道必造
 此妙及他日讀論語孔子哭顔淵至於慟從者曰子
 慟矣曰有慟乎則孔子自不知其為慟殆非所謂無
 思無為寂然不動者至於不自知則又㡬於不清明
 懐疑于中往往一二十年及承教于象山陸先生聞
 舉扇訟之是非忽覺某心乃如此清明虛靈妙用之
 應無不可者及後居姚氏喪哀慟切痛不可云喻既
[020-7b]
 久畧省察曩正哀慟時乃亦寂然不動自然不自知
 方悟孔子哭顔淵至於慟矣而不自知正合無思無
 為之妙益信吾心有此神用妙用其哀苦至於如此
 其極乃其變化故易大傳又曰變化云為不獨其有
 此心舉天下萬古之人皆有此心益信人皆與堯舜
 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同此心顧人不自知不自信爾
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
 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繋辭焉以
[020-8a]
 盡其言變而通以盡利皷之舞之以盡神至哉聖言
 豈訓詁之所能解既曰書不盡言矣又曰繋辭以盡
 言既曰言不盡意矣又曰立象以盡意於乎至哉似
 矛盾而非矛盾也似異而實同也聖人之言意豈盡
 不盡之所可言言盡亦可言不盡亦可云不盡者聖
 人之實言云盡者亦聖人之實言此唯智者足以知
 其解者始信天下何思何慮始信孔子無隠於二三
 子始信六十四卦卦卦齊一始信三百八十四爻爻
[020-8b]
 爻不昧六十四卦皆可以言元亨利貞聖人既於乾
 言之又於坤言之又於屯言之聖人於此謂學者可
 以意通之矣故自蒙而下或言其一或言其二或言
 其三至隨又全言之臨又言之無妄革又言之亦偶
 於此數卦而復言非此卦之特異也亦恐學者執乾
 坤屯之卦異餘卦故復於此言之以破其疑於坤曰
 牝馬之貞者于以明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柔順勤
 行之道也剛上在陽無為而佚君之道也柔隂在下
[020-9a]
 有為而勞臣之道也君臣之分不同而道則同也在
 君則剛則佚在臣則柔則勞一也天下之動貞夫一
 者也無二貞也子思曰天地之道其為物不二使牝
 馬之貞果劣於乾則屯不言牝馬又其失實者猶多
 而況於下焉者乎易大傳曰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
 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
 宜近取諸身逺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某嘗謂大傳
 非聖人作於是乎益驗此一章乃不知道者推測聖
[020-9b]
 人意其如此甚矣夫道之不明也久矣未有一人知
 大傳之非者惟子曰下乃聖人之言餘則非何以明
 此章之非舜曰道心明此心之即道動乎意則失天
 性而為人心孔子曰心之精神是謂聖禹曰安汝止
 正明人心本寂然不動動靜云為乃此心之神用如
 明鑑照物大小逺近參錯畢見而非為也非動也天
 象地法鳥獸之文地之宜與凡在身及在物皆在乎
 此心光明之中非如此一章辭氣之勞也此可與知
[020-10a]
 道者語未知道者必不信
 
 
 
 
 
 
 
[020-10b]
 
 
 
 
 
 
 
 楊氏易傳卷二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