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6r0061 新修科分六學僧傳-元-曇噩 (master)



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八
淛東沙門 曇噩 述


慧學


傳宗科
[008-0140a]


梁無作



字不用。姓司馬氏。姑蘇人。父宛丘縣尉。母戴。
方妊時。夢異沙門稱姓徐。住持流水寺。苦從求寄宿。
父亦夢。於盤中書字。殊得意。欲獻之天子。旦則各詫
所夢。母因自指其腹。謂父曰。果生男。其必歸之流水
寺乎。蓋其家去寺不甚遠也。及生岐嶷可愛。性介潔。
惡葷羶物。四歲教之誦習。能強識。父滋喜其類巳也。
且將圖婚。以待其成。母不可。竟出家。如前志。年滿受
具戒。講通經論。俄棄去。後入閩。依雪峯存公。得禪要。
未幾。盧陵檀越。挽居三顧山之云亭院。豫章之南平
院。皆固辭。時鍾氏據洪井。作客十年。終莫晤會。卒遊
會稽。考槃四明山中。吳越錢氏。聞其名。遣使召之。略
上謁遽別。仍以詩謝曰。雲鶴性孤單。爭堪名利關。銜
恩雖入國。辭病却歸山。樂安孫郃。方逸老奉化。素慢
緇侶。詣作則談笑終日。進士揚弇亦傾蓋。開平中示
滅。春秋五十六。作平生不入尼寺。不謁公門。不脩名
剌。不趨時利。有草𨽻字式。諸經禮懺文。注道安六時
禮佛文。并所述詩歌行世。自號逍遙子。


梁師備



生閩之謝氏。少隨其父。漁南臺江中。得魚輒
縱之。父雖怒不恤也。咸通初。出家芙蓉山。即往豫章
開元寺受具。歸執役𨽻業院。辛苦無所憚。布納芒鞋。
日中一食。常坐不臥。叢林以備頭陀稱之。雪峯存禪
師。其同學兄也。甞謂之曰。備頭陀何不徧參去。備曰。
達磨不來東土。二祖不往西天。存深以為然。出世玄
沙。毳士之相從者。常七百許人。備一日上堂。默坐良
[008-0140b]
久。大眾將謂不說法。一時散去。備咄云。看者一隊漢。
略無一個有智慧者。但見我開者兩片皮。盡來簇著。
覓言覓語。是我真實為他。却總不會。若恁麼大難大
難。


備有時垂語曰。諸方老宿盡道。接物利生。且問汝
三種病人來。汝作麼生接。若拈椎竪拂。盲者不見。提
唱古今。聾者不聞。待他對答。瘂者無言。若接不得。佛
法無靈驗。有僧。出云。三種病人。和尚還許人商量否。
備云。汝作麼生商量。其僧便珍重而出。備云。不是不
是。羅漢云。桂深現有眼見。有耳聽。又有口說話。和尚
作麼生接。中塔云。三種病人。即今在什麼處。


備見僧
來禮拜。乃云。因我得禮汝。備問長生。維摩觀佛。前際
不去。後際不來。見在不住。汝作麼生觀。長生云。放皎
然過。有个商量。備云。放汝過。作麼生商量。長生良久。
備云。情知汝向鬼窟裏作活計。


僧問云。是什麼得恁
麼難見。備云。只為太近。又問。學人為什麼道不得。備
云。畐塞汝口。爭解道得。


當是時。審知王氏。以侍中據
有閩土。為奏賜紫伽梨。師號宗一。開平二年。戊辰十
一月二十七日終。壽七十四。臘四十四。忠懿王為樹
塔焉。


梁本仁



得心法於洞山。住筠州白水院。眾盈三百。玄
言流播。設洞山忌齋次。僧問。供養先師。先師還來也
無。仁云更下一分供食著。


西山眾行者禮拜。仁問云。
來作麼。行云。來求指示。仁云。爾許多人。教我分付阿
誰。


鏡清行脚到。仁喚清云。天寒道者。清云不敢。仁問
[008-0140c]
云。還有臥單得蓋否。清云設有。亦無工夫展得。仁云。
直饒道者滴水滴凍。亦不干他事。清云。滴水滴凍有
什麼事。仁云。高山頂上。無可與道者㗖啄。


僧問如何
是不遷義。仁云。落華隨流水。明月上孤峯。仁將逝。焚
香趺坐乃曰。香煙盡處。吾即行矣。果然。


梁光仁



不知何許人。叢林號矮師叔。以其形質矬陋
也。然氣槩精爽。其說法。且不以杖拂為用。時時捫撫
木蛇。或問焉。則曰。曹家女也。機辦宏峻。四方學者所
嚴憚。蓋洞山門下之雄傑士也。


僧問如何是和尚家
風。仁云尺五頭巾。又問。如何是尺五頭巾。仁云圓中
取不得。


仁一日舉香嚴旨重不得全話。問鏡清云。怤
道者作麼生會。鏡清云全歸旨重。仁云作麼生不得
全。清云个中無旨路。仁云始愜病僧意。


冬至上堂。僧
問如何是冬來意。仁云京師出大黃。


仁遷化時有偈
曰。我路碧空外。白雲閑處閑。世有無根樹。黃葉風送
還。又著四大等頌。李長者華嚴論略。行世。既入龕。有
白鹿。屈膝龕前。


梁智閑



青州人。軀幹七尺。讀世書。有材具。親黨推許
之。俄而出家。遊潭湘。事大圓禪師於溈山。一日山謂
之云。吾不問汝平生。於經卷冊子上說得底。且汝於
未出胞胎。未辨東西時。道將一句來。吾要識汝。閑懵
然。久之進數語陳其所解。山皆不許。閑云却請和尚
與某甲說。山云。吾說得。是吾之見。於汝眼目。有何所
益。閑遂歸堂。徧檢所集諸方語句。無一字可以詶對。
[008-0141a]
歎曰。畫餅不可以療飢。因盡焚之。涕泣辭山而去。且
曰。此生不學佛法。巳作个長行鬻飯僧。庶幾免於勞
役也。抵南陽。覩國師忠公之遺跡。而憩止焉。一日芟
除草木於茅茨次。偶擲瓦礫。擊竹作聲。廓然大悟。遽
歸沐浴焚香。遙禮山云。和尚慈悲。恩逾父母。當時若
與某甲說破。豈有今日事也。仍述偈云。一擊忘所知。
更不假脩持。動容揚古路。不墮悄然機。處處無踪跡。
聲色外威儀。諸方達道者。咸言上上機。


上堂云。道由
自悟。不在說言。況乎密密堂堂。曾無間隔。不勞心意。
暫借威光。日用全功。迷途自背。


參詢之士。如水走下。
鬱成叢社。卒謚襲燈。塔號延福。


梁大同



舒之懷寧劉氏子。夙事洛下保唐滿禪師出
家。始習安般。業且成矣。意以為華嚴性海。豈局此哉。
乃負錫趨翠微法會。偕伏牛元通請益。大明祖意。歸
鄉里。茅茨投子山。以接學徒。一日趙州諗和尚。以分
衛抵桐城縣。同亦出山。遇諸途。未相識也。州加偵察。
知是同。乃問云。莫是投子山主否。同云茶鹽錢乞我
一个。州先入山坐庵中。同後𢹂油一缾至。州云。久響
投子。到來只見個賣油翁。同云。汝只見賣油翁。且不
識投子。州云如何是投子。同提起油缾云。油油。州又
問死中得活時如何。同云。不許衣行。投明須到。州曰。
我早侯白。汝更侯黑。自是同譽播海寓。而諮詢之侶。
輻輳焉。中和中。巢寇擾攘天下。有渠魁。持刃問同曰。
住此何為。同色不變。對以佛法。皆懲戒意。渠魁遽膜
[008-0141b]
拜。脫身所著衣服施之。感泣而去。梁乾化四年。甲戌
四月六日趺坐而亡。壽九十六。臘四十六。凡居此山
三十餘載云。


梁本寂



姓黃氏。泉之蒲田人。年十九。即出家於福州
之雲名山。年二十二。而受具。舉措老成。識者知其為
法器。成通初。禪學方盛。會悟本价禪師。住洞山。寂往
來請益。洞山問云。闍梨名什麼。寂云本寂。洞云向上
更道。寂云不道。洞云為什麼不道。寂云向上不名本
寂。洞深器之。寂辭洞山。山問云什麼處去。寂云不變
異處去。洞云不變異豈有去耶。寂云去亦不變異。



受請。出世撫之曹山。徙荷玉山。二處法席俱盛。


僧問
眉與目還相識也無。寂云不相識。僧云為什麼不相
識。寂云只為同在一處。僧云恁麼即不分也。寂云眉
且不是目。僧云如何是目。寂云端的。僧云如何是眉。
寂云曹山却疑。僧云和尚為什麼却疑。寂云若不疑
即端的去也。


問承教有言。大海不宿死屍。如何是海。
寂云。包含萬有。曰為什麼不宿死屍。寂云絕氣者不
著。曰既是包含萬有。為什麼絕氣者不著。寂云。萬有
非其功。絕氣有其德。曰向上還有事也無。寂云。道有
道無即得。爭柰龍王按劒何。訓應之暇。又出君臣五
位之說。以詮其妙。復著對寒山子詩。行世。文辭雅麗
可觀。尋示疾終。壽六十二。臘三十七。弟子樹塔以窆。
南嶽玄泰追撰塔銘。


梁存壽



石霜弟子也。住蒲坂。方冀王友謙作鎮此邦
[008-0141c]
尤禮下之。數迎入府論道。每為之前席。供施便蕃。且
請為菩薩戒師。所居棲巖山。玄侶駢擁。誠無媿於枯
木眾也。卒年九十三。停龕一月。髭髮再生。因復鬀除
然後入塔。


梁師彥



閩越許氏子。既受巗頭奯禪師心印。初若杜
默。後為所知。勉之利物。乃允眾請。居台之瑞巖院。其
治人治巳。嚴整有法度。故江表之言叢席者推焉。且
機辨峻捷。鏡清道怤。甞致問輒挫。


一日有三梵僧至。
彥問曰。何時離天竺。曰朝時。曰得無勞乎。曰為法忘
勞。彥召維那。俾入堂。上座安置。明日求之。不復見。



越錢氏屢聘。僅一至。即苦辭去。或謂有自滿倉蓋不
待耕獲。而眾常給也。忽遇一村媼。語之曰。汝疾歸。救
取千百物命。媼即到家。其兒婦。方挈竹器。拾田螺。媼
遽放之水云。


又檀越數家。同日請齋。而彥一時應赴。
則其分化可知。及卒。方闍維。巨蛇緣木杪。投身火聚
與俱化。噫異矣。薪盡舍利飛。散草木上。精瑩絕世。


梁居遁



姓郭氏。臨川南城人。年十四。出家於廬陵滿
田寺。旋詣嵩山受具。因入翠微禪會不契。德山又不
契。遂止於洞山。一日問。如何是祖師西來意。洞曰待
洞水逆流。即向汝道。從此始寤。碌碌眾底。八年。楚王
馬氏承其譽。而敬慕之。請居龍牙山妙濟院。負錫而
至者。常半千。示眾云。夫參學人。須透過佛祖始得。所
以古德道。佛教祖教。是生冤家。方有共語分。若透佛
祖不過。即被佛祖謾去也。時有僧問。佛祖還有謾人
[008-0142a]
心也無。遁云汝道江湖還有礙人之心麼。僧無語。遁
云江湖。雖無礙人之心。為時人過不得。江湖成礙人
去。不得道江湖不礙人。佛祖雖無謾人之心。為時人
透不得。佛祖成謾人去。不得道佛祖不謾人。若透得
佛祖過。此人却過於佛祖。始是體得佛祖意。方與向
上古人不別。如未透得學佛學祖。萬劫無有得。時僧
因問。如何得不被佛祖謾去。遁云即須自悟去。


遁在
翠微時。問如何是祖師意。微云與我將禪板來。遁遂
過禪板。微接得便打。遁云打即任打。要且無祖師意。
又問臨濟。濟云與我將蒲團來。遁遂過蒲團。濟接得
便打。遁云打即任打。要且無祖師意。


貞明初奏賜紫
伽梨。號證空龍德三年。癸未九月十三日。終于所居
院。


唐休靜



不知何許人。參洞山。得記別靜於樂普作維
那時。白椎普請云。上間搬柴。下間鋤地。於是第一座
問云。聖僧聻。靜云當堂不正坐。誰赴兩頭機。


靜問洞
山云。未見理路者。爭免得情識去。洞云。汝還見理路
也無。靜云見無理路。洞云。什麼處得情識來。靜云正
是學人問處。洞云汝須向萬里無寸草處立始得。靜
云無寸草處。還許立也無。洞云直須恁麼去。靜後遊
河朔於平陽示寂。茶毗獲舍利。建四塔以葬。一晉州
二房州。三終南山逍遙園。四終南山華嚴寺。謚寶智
塔號無為。


唐惟勁



福州長溪人。操行精苦。奉養尤儉素。人以頭
[008-0142b]
陀稱之。登雪峯即領指。無底滯。乾化中。住嶽之慈報
寺。一日詣三生藏。見燈鏡光影涉入。歎曰。先達聖人
具不思議智慧方便。而使華嚴法界。主伴互融之指。
昭示目前。又豈區區世間小巧。所能為哉。後有於道
觀中。設此器者。勁作頌五章非之。續寶林傳南嶽高
僧傳。皆勁筆。開平中楚王馬氏奏賜紫衣。號寶聞大
師云。


唐棲隱



字巨徵。姓徐氏佩觽之歲。辭父母入道。具戒
巳。還勤於習律。後得心要於歸宗。然風雅之情。出於
天性。廣明中。避巢寇於廬山。花朝月夕。未甞不見之
吟詠。其嘉聯妙句。往往膾灸湖海齒頰。與貫休處默
脩睦遊。若沈顏曹松張凝陳昌符。又其次也。及寇平。
放曠荊楚。每陟祝融。為留戀不能去。光化三年。南抵
番禺。受知放太尉徐彥若。同光二年。邂逅鉅鹿魏仲
甫於洪井。遂締文字交。天成中卒。詩之精粹者。計百
餘首。號桂峯集而丐序於仲甫。弟子應之寔記綱焉。


唐慧稜



杭州海鹽孫氏子。初娩胞純紫色。兒肩腋間。
若服伽梨狀。逮成童。益俊朗。遂出家於蘇之通玄寺。
纔登戒品。即事南詢。至雪峯問云。從上諸聖。傳授一
路。請師指示。峯默然。稜禮拜而退。峯笑頷之。


一日峯
謂稜曰。我尋常向諸人道。南山有一條鼈鼻蛇。汝等
出入好看。汝作麼生會。稜曰今日堂中大有人。喪身
失命。


稜入方丈參。峯云。是什麼。稜云今日。天晴好普
請。叩激之機。無所疑滯。因述頌曰。萬象之中獨露身。
[008-0142c]
為人自旨乃方親。昔時謾向途中覓。今日看來火裏
氷。天祐三年。受泉州剌史王延彬。以昭慶院。詣師居
之。群納雲委。後又居長樂府之長慶院。出世二十餘
年。眾常不減一千五百。蓋其資性能容忍。而慎許可。
故受其益者無筭云。長興三年壬辰五月十七日卒。
壽七十九。臘六十。


唐桂琛



生常山之李氏。童時即篤志離俗。親戚鄉黨
皆莫之從。年且弱冠。乃獲為郡之萬壽寺無相大師
弟子。既登戒品。方學毗尼。歎曰。此豈足以臻觀脫哉。
於是南謁雲居雪峯。抵玄沙。沙問云。三界惟心。汝作
麼生會。琛指椅子云。和尚喚這个作什麼。沙曰椅子。
琛云。和尚不會。沙曰。我喚作竹木。汝喚作什麼。琛云
桂琛亦喚作竹木。沙云盡大地覓一个會佛法底人
不可得。自是玄沙每誘迪學者。出諸三昧。皆命琛為
助發。於是漳牧王公。建地藏精舍。而請駐錫焉。久之
徙居羅漢院。上堂。宗門玄妙為當只恁麼。更別有奇
特。若別有奇特。汝且舉看。若無。不可只將三个字。便
當卻也。三个字謂宗教乘而巳。爾若道著宗乘。便是
宗乘。若道著教乘。便是教乘。禪德佛法元來。由爾口
裡安立名字。爾向這裏。說圓說頓。說實說常。禪德爾
把什麼作圓作頓。作實作常。傍家行脚。理須甄別莫
相理沒。珍重。問如何是羅漢家風。答不向爾道。問因
甚麼不向學人道。答是我家風。問如何是沙門正命
食。答喫得麼。曰欲喫此食。作何方便。答塞却汝口。問
[008-0143a]
如何是十方眼。答時上眉毛。天成三年。戊子秋示疾
數日安坐而終。壽六十二。臘四十。茶毗於城西院之
東岡。建塔葬舍利於院之西。則清泰二年十二月望
日也。琛無恙時。鼓山神晏尤見重于王氏。以他事脅
令捨玄沙嗣雪峯。琛終不變。


唐如敏



閩人也。始得心法於安禪師。及劉氏據番禺。
每迎入府供養。有所詢訪。謂之乞願。敏亦無所顧忌。
輙隨事占對。後皆奇中。因署號知聖大師所居靈樹
院。巗谷尤深。窅丈室燕坐。悉屏絕童僕。獨一淨人侍
側。呼之為所由。一日登山。遽麾使去。淨人因蔽草中
窺之。見敏沒入地。久之乃復出。淨人竟前問所往。徐
曰。吾與山王有故。邀吾閑談耳。且戒之。曰。所由勿泄
吾跡於外。


有僧問云。如何是佛法至理。敏展兩手。云
如何是和尚家風。敏云千年田八百主。云學人不會。
敏云。即當屋舍沒人脩。問云。如何是西來意。敏云。童
子莫傜兒。云乞師指示。敏云。汝從虔州來。問云。是什
麼得恁麼難會。敏云。火官頭上風車子。


有尼送瓷鉢。
敏托起云。者个出在什麼處。尼云。定州敏檏破。尼罔
措。


或問和尚年多少。敏云。今日生。明日死。又問和尚
生緣何處。敏云。日出東。月落西。廣主將興兵。欲訣臧
否於敏。敏知之乃封一圅子。付知事云。王來則出此
開之。竟化去。及廣主至。怒知事曰。和尚疾時。何不見
報耶。對曰。和尚未甞有疾。於是出其圅。得一帖子。於
內書云。人天眼目。堂中上座。主因召第一座文偃。開
[008-0143b]
堂說法。以紹其化。兵亦遂寢。且塔其全身於山中。葬
費皆出王府。


唐道怤



姓陳氏。永嘉人。幼惡鯹血。親戚強啖之。輒嘔
噦不巳。因求出家於郡之開元寺。既受具。即徧參請。
入楚抵臨川。尤於曹山寂公。微詰不小挫。入閩遂服
膺雪峯。一日峯。問什麼處人。怤答溫州。峯云恁麼是
一宿覺鄉人也。怤云只如一宿覺是什麼處人。峯云
好喫捧。且放過。


怤問峯云。古德以心傳心。心如何傳。
峯良久。怤禮謝。峯云更問我一轉語好。怤云就和尚
請取問頭。峯休去。其機鋒峻捷。時叢林稱小怤布納。
蓋太原有與同名者。年臘稍高云。


出世居越之鏡清
院。上堂如今事不得巳。向汝道箇著實親切處。到汝
分上。因何特地生疎。只為汝拋家日久。流浪年深。一
向緣塵。致見如此。所以喚作背覺合塵。亦名捨父逃
逝。今勸兄弟。未歇歇去好。未徹徹去好。大丈夫兒。得
恁麼無氣槩。還惆快麼。終日茫茫地。何不且覓取个
管帶路好。時有僧問。如何是管帶路。怤噓噓云。要棒
喫麼。僧云。恁麼即學人罪過也。怤云幾被汝打破蔡
州。尤與皮公光業相往來。公日休子也。辭章宏贍。議
論該博。篤志禪學。甞謂人曰。鏡清深造遠詣。莫臻其
極。吳越錢氏欽慕之。命居天龍寺。及建龍𠕋寺。請為
第一世。天福元年丁酉八月示滅。壽七十四。茶毗于
大慈山。塢塔舍利於龍姥山前。僧主彚征著塔銘。


晉善靜



長安金城王氏子。父朗唐威州剌史。母李氏
[008-0143c]
夢。佛像金色晃耀。因而有娠。及生岐嶷。稍長讀書。能
文辭。為神策軍掌書奏。中尉器重之。年纔二十又七。
詣終南山豐德寺。禮廣度禪師。去飾受具。而家人莫
之知也。天復中。南謁樂普。器之。容入室。仍典園務。有
僧辭樂普。普問云。四面是山。闍梨向什麼處去。其僧
不能答。苦求靜代答。靜云竹密不妨流水過。山高那
礙野雲飛。且囑其僧曰。如和尚問。慎不可道是某甲
語也。後僧既以此語答樂普。普詰之曰。此非汝語。果
誰語邪。僧具以靜對。至晚樂普上堂云。園中有五百
人善知識。汝等勿輕視也。


尋辭樂普北還故山。結廬
而止。復遊峩眉。興元連師王公禮重。旋歸鄉里。住永
安禪院。僧問云。知有底人。道不得時如何。答知者个
什麼。云不可無也。答恁麼只合道得。云道即不無。爭
柰語偏。答水凍魚難躍。山寒花發遲。問云牛頭未見
四祖。時如何。答異境靈松。覩者皆羨。云見後如何。答
葉落巳枝摧。風來不得韻。開運丙午。冬鳴虔稚。集僧
囑累。歸方丈。東向右脇而化。壽八十九。僧臘六十。明
年正月八日。茶毗於城南。得舍利數千粒。漢乾祐三
年庚戌八月八日。塔於長安義陽鄉。靜平居多異。洗
沐往往舍利殞墜。必自收閟。不以示人。且戒弟子。勿
外傳。甞禪寂。群鶴馴狎庭際。若聽法狀。靜恐有見者。
每使人驅去之。


晉師會



姓巨氏。漢荊州剌史武之後。祖北徙。遂為薊
門人。考知古。母趙氏會幼從鄉里之溫泉院道丕出
[008-0144a]
家。年滿受具於金臺寶剎寺壇。梁開平中。北遊河朔
南走江淮。迄未有所得也。抵漢南遇觀音院巖俊。問
會曰。子聞投子山大同禪師否。曰。聞。曰甞往見否。曰
未之見也。曰宜亟往。毋緩也。於是會以為然。既見。語
果契。乾化二年。特過俊公謝曰。微子吾幾空度此生。
時俊公居汴。因亦留會佐法席。四年秋寶積坊羅漢
院住持志脩。願舉會自代。會讓不可。且顧其院隘陋
莫足容眾。俄檀越尚書左丞吳藹兵部侍郎張衮共
疏請額於朝。詔賜額天壽自爾翕然興起。矣天福七
年。詔賜紫衣。開運初。賜號法相。如是歷三十五載。飯
僧滿二百餘萬。其所得所用無小差互。其操守廉潔
槩可見。三年七月二十六日。囑累門人。泊然而化。壽
六十七。臘四十八。闍維收舍利。起塔於東郊汴陽鄉
刑部侍郎邊歸讜文其碑。


晉全付



吳之崐山人。父𢹂以賈於豫章。年幼爾乃悅
禪寂之業。懇從父祈出家。父怒不應。巳而察父色稍
霽。又祈焉。如是至三四不巳。父謾諾之。因即辭去。走
江夏清平大師所。清平問曰。爾來何求。曰志求法也。
清平憐其幼而敏慧。納之。付事清平尤謹。未幾為落
䰂登具。間謂人曰。吾聞學無常師。吾非匏瓜。豈繫於
此哉。遂抵宜春仰山之南塔涌公。執役左右。且屢載
遊廬陵。安福縣宰楊公。建應國禪院。邀之。及楊宰罷
任去。徙鴿湖山之清化院。僧有同里者。謂之曰父母
之邦。寧無意乎。明日棄鴿湖而東謁吳越錢氏文穆
[008-0144b]
王於錢唐。衣衾缽器。施予有加。既剏院雲峯山。仍名
清化而俾居焉。參扣者臻萃。


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。
付曰。華表柱頭飛木鶴。問路逢達道人。不將語默對。
未審將什麼對。付云眼裏瞳人吹呌子。問亡僧遷化
向什麼處去。答長江無間斷。聚沫任風飄。問還受祭
祀也無。答祭祀即不無。問如何祭祀。答漁歌舉櫂谷
裏聞聲。


忠獻奏賜紫伽梨。以付累讓改納衣。尋號純
一大師。開運四年丁未秋七月示微疾。謂其徒曰。生
也法起。沒也法滅。起滅非言論所及也。竟坐逝。隨有
大風疾雨。發屋拔木。壽六十六。臘四十五。窆於所居
山之北塢。沙門彚征銘。


晉靈照



高麗人。入中國。得心法於雪峯。不憚寒暑。服
勤眾務。叢林畏敬之。稱照布納始住婺之齊雲山。次
遷越之鏡清院。又遷杭之報慈寺。照在齊雲時。上堂。
良久。忽舉手視其眾曰。乞取些子。乞取些子。僧問。靈
山會。上法法相傳。未審齊雲將何分付。答不可為汝
荒却齊雲也。


在鏡清時。僧問向上一路。千聖不傳。未
審什麼人傳。得。答千聖也疑我。問莫便是傳否。答晉
帝斬嵆康。


在報慈時。僧問菩提樹下。度眾生。如何是
菩提樹。答大似苦練樹。問為什麼似苦練樹。答素非
良馬。何勞鞭影。後吳越忠獻王。迎金華傅翕大士靈
骨道具。於元帥府供養。仍造龍華寺。樹塔以寘之。命
付住持。終遷塔大慈山。


晉智朗



單州城武黃氏子。母劉甞夢。沙門數人圓坐
[008-0144c]
為說法。及寤聲猶歷然在耳。遂妊。朗生而簡潔淳靜。
弗嗜華靡。蚤歲依曹州扈通院行滿鬀染。即習四分
淨名經律。粗得其緒。歎曰。謂之出俗。而顧有所滯。豈
予志哉。因擁缽南邁。至衡陽閱藏於嶽之般若寺。抵
洞山登雪峯。佛乘祖印。與此心合。然後歸開導鄉里。
四十餘年。開運之季丁未十一月二十三日卒。春秋
七十七。法臘五十三。火葬收舍利起塔。大名府少尹
李鉉文其碑。


漢行脩



出泉州陳氏。少依北巖院。課習經律。年十三
乃落髮。往受具於長樂府戒壇。年十八。即造雪峯。從
存禪師。扣激心法。隨眾請益。未有趨向。方將辭存遊
兩浙。存指其耳曰。輪郭幸長。垂璫猶短。吾為汝伸之。
異日庶幾使人睹相發心。於是為舉手拽之者三即
過肩。後唐天成二年。抵錢唐傾城瞻禮檀。施填委。因
卜西關高峯下。考室以居。俄成大院。然脩不事舉唱。
但終日危坐如木偶。或問宗門事。但一笑而巳。出則
士女譁逐。戲牽耳於頤下。交結之。時號長耳相和尚。
乾祐三年十一月示疾。明年三月中夜坐終。檀越門
人以髹枲為永久計。久之復見夢於剌史陳榮曰。吾
牀坐未完。且而視之。則牀坐果不髹枲。趣命工。


周文益



姓魯氏餘杭人。七齡即獲依新定智通院全
偉禪師削染。甫弱冠。從希覺律師。登具於越之開元
寺。既而覺師。又以毗尼之道。盛化於鄮峯之育王寺。
益仍聽稟焉。未幾南遊。止長慶法會。俄偕友出湖湘。
[008-0145a]
過漳浦遇羅漢琛公於地藏寺。琛公問云。上座何往。
答行脚去。云行脚事作麼生。答不知。云不知最親切。
益有省。遂求咨決於琛焉。


後至臨川。州收請以崇壽
院出世。茶筵罷。四眾圍繞陞座。益謂眾云。諸人既盡
在此。山僧不可無語。聊為舉古人一則現成公案去
也。珍重。便下座。時有僧於座下出禮拜。益云好問著
僧方欲伸問。次。益云。長老未開堂。不答話。


有子方上
座。自長慶來。益舉稜和尚偈。問云。作麼生是萬象之
中獨露身。子方舉起拂子。益云。恁麼會又爭得。進云。
和尚尊意如何。益云。喚什麼作萬象。進云。古人不撥
萬象。益云萬象之中獨露身。說什麼撥不撥。子方悟。
述偈投誠。


江南國主。承益教戒。迎住報恩禪院。署淨
慧號。上堂。古人道。我立地待汝構去。山僧今日坐地
待汝構去。還有道理也。無。那个親那个疎。試裁斷看。


住清涼上堂。出家人但隨時及節便得。寒即寒熱即
熱。欲知佛性義。當觀時節因緣。不見石頭和尚因看
肇論。便解道。竺土大僊心。東西密相付參同契語。豈
不是會萬物為巳麼。上座若能會萬物為巳去。盡大
地無一法可見。後頭道。光陰莫虗度。是古人恐爾移
時失節。苦口叮嚀如此。珍重。


顯德五年戊午秋七月
十七日示疾。閏月五日。剃澡畢集眾告別。跏坐而逝。
壽七十四。臘五十五。謚大法眼。塔全身於江寧縣丹
陽鄉名無相。後主為文勒頌德。韓熙載銘。


周慧明



錢唐蔣氏子。夙探三學。逮徧參得清涼益公
[008-0145b]
指訣於臨川。遂歸隱天台之白沙。以究所寤入。玄侶
之扣激者。皆摧折莫敢近傍。因以為魔說。而謗詈四
起。漢乾祐中。出山。時鄞之翠巖參公。率諸禪德。就僧
主思憲院勘辨之。明酬對皆契宗旨。未幾。吳越錢氏
造大報恩寺以住持迎之。署號圓通普照禪師。玄沙
之道賴以振。顯德中示寂。時方大暑。眾欲即葬之。弟
子永安曰我知師請必無葬而闍維焉。獲舍利五色。


周行因



鴈門人。參方得法於襄陽之鹿門山。尋遊匡
廬南唐元宗。承其名。請出世棲賢寺未期月遁居佛
千巖。巖峻峭不易陟。有石室。深邃可禪燕。下瞰錦綉
谷尤幽勝。因無弟子給侍。賴鄰僧時往來。所須曾莫
之缺乏。居常有異鹿一。遇夜闌。則臥石簷下。錦囊鳥
一棲石壁間。元宗三徵之。終不起。一日小疾。謂其人
曰。捲上簾。我去我去。方捲簾。即下床行三數步。屹立
而化。春秋七十許矣。闍維收餘骨。塔之巗背。元宗使
工寫其真。以供養。


宋彥求



生縉雲之葉氏。梁貞明中。落髮受具戒。即習
毗尼於景霄律主。而獲其精粹。尋棄去遊閩中。從長
慶禪師。咨問心要。乃回浙赴請居丹丘之六通院。久
之吳越錢氏聞其名以功臣院迎之後聚徒於州治
之龍華寺。求澹無嗜好。專以利物濟眾。為巳任。所得
檀信。悉委之常住。門無󱯝鐍。房無筐篋。尼眾禮謁。輒
斥去。遇度戒。四遠屯擁。日食累千僧。未甞告匱。宋建
隆終於所住。
[008-0145c]


宋道潛



蒲津武氏子。美容姿。軀幹頎碩。匈有七黑子。
若魁斗幼依中條山棲巗大通院真寂禪師。薙染。既
明戒檢。入鴈門五臺山覩文殊大士。自爾徧歷禪會。
及見臨川崇壽益禪師。頓了心地。閱藏典於衢之古
剎。而文殊復現妙相於宴坐中。及詣鄞禮育王塔。見
舍利紅色。行懸鐘外。潛悲喜交集。於是光文大師彚
征請於山齋。行普賢懺法三七日。感徧吉降瑞。其所
御象鼻。枕道場所。吳越王錢氏迎之入府。授菩薩戒
造大伽藍。慧日永明。以居之。仍寵以慈化定慧禪師
之號。月別給俸示優禮也。建隆二秊辛酉九月十八
日示疾而終。將入棺。白光晝發。十月茶毗於龍井。收
舍利無算。有屠者。自以罪惡不可懺悔。展襟向火聚。
請求不得。則死於火。斯須獲七粒。


開寶庚午。天台韶
國師。建塔以葬。癸酉塔頂時起白光。其機緣語句具
載傳燈錄。


宋從彥



姓米氏。薊門人。年十五辭父母。出家於并州
之慧覺寺。既受具歷遊教苑。乃歎曰。文字之學。徒足
勞神。又豈可以解粘去縛哉。遂杖策南詢。見遁公於
龍牙山中。為決所疑。唐清泰間。中州寧謐。彥北還。駐
錫嵩少。頃之檀信響趨。明徒影附。堂殿壇場。由以落
成。歷晉漢周三朝。寵令備至。開寶二秊八月三日示
疾而終。


宋紹巗



雍州劉氏子。母張氏。感異夢娠。巗生七年出
家從高安禪師薙落。年十八進具。自爾遊歷諸方。而
[008-0146a]
天台四明之勝。尤所研玩。既與德韶禪師。共決凝滯
於臨川之益公。遂閣錫錢唐西湖上真身寶塔寺。課
誦法華妙經。無怠晝夜。俄蓮華開庭宇間。人以為精
誠所感云。建隆二年。誓効藥王焚身供養。吳越錢氏
篤敬之。固留乃止。又甞趨曹娥江自溺。以飽鱗互。會
漁者拯之以出。卒無恙。固徙越之法華山。復召居杭
之上方淨院。開寶四年七月。忽作偈累篇。示門人曰。
吾平生誦經。滿二萬部。所願以生安養也。今其可矣。
竟坐逝。壽七十三。臘五十五。喪費悉給王府。茶毗獲
舍利。圅寘之影堂中。垂不朽。


宋德韶



縉雲陳氏子。幼年出家受具。同光中。尋訪知
識。初發心於投子。次謁龍牙遁和尚問云。雄雄之尊。
為什麼近之不得。牙云如火與火。問忽遇水來又作
麼生。答汝不會我語。又天不蓋地不載時如何。答合
如是。韶不喻。請益。牙謂韶曰。汝向後自會去。問疎山
百匝千重。是何人境界。疎云左搓芒繩縛鬼子。進云。
不落古今請師說。疎云不說。進云。為什麼不說。踈云。
个中不辨有無。進云。師今善說。踈大駭。如是歷參五
十四善知識。然韶亦倦於參請矣。後至臨川但隨眾
耳。一日有僧問淨慧如何是曹源一滴水。慧曰。是曹
源一滴水。其僧惘然。韶則豁爾開悟於側。遂以所見
似慧。慧云汝向後當為國王師。祖道光大。吾不如也。
遊天台。州牧錢俶。以國王子。嚮韶之名。延請問道。韶
知其他日必貴。因以佛法囑累焉。漢乾祐元年。戊申
[008-0146b]
俶果嗣國位。為忠懿王。即遣使迎致。申弟子之禮。擇
形勝地。為作道場。而般若其一也。開堂說法。凡十二
會。語多不錄。得其旨者。徧天下。且智者顗公之傳鈔
疏為多。自唐季以五代之乱。放失海外。新羅諸國。至
是而忠懿以書幣求於高句麗。使一家教觀全璧而
還者。韶之力也。故世以韶為智者後身云。開寶四年
辛未華頂西峯忽摧。聲震遐邇。韶曰吾寧久乎。明年
六月。大星隕於峯頂。林木變白。韶方示疾於蓮華峰
眾參問如常。時二十八日。集弟子言別而逝。壽八十
二。臘六十三。


宋行滿



萬州南浦人也。蚤年出蜀。閱潭湘禪會。掛錫
石霜最久。諸公既示滅。乃抵豫章卒得指於大寂室
中。尋遊天台。覧勝跡。因掌茗事於華頂峯下之智者
院。平生怡懌。或與之共住幾十年。未甞覩其有慍色
夜就土榻。解衣餧蚤蝨。晨坐房內外。則鉅松之上。寄
生小樹低枝。若為滿作禮。識者以為異。食量差少。四
十年間。維至昵。略不見其便溺。開寶初。忽謂其友曰。
我將行矣。當為我誦文殊名相助。其友從之。乃坐逝。
春秋可八十餘。有唱道偈。頌行世。


宋延壽



生錢塘王氏。錢氏有兩浙壽以胥史督軍須。
然質直。未甞妄語。日行坐誦法華。不輟口。屬鄞之翠
巗參公盛化。壽棄妻子。求剃染。既登戒習定於天台
之天柱峯者九旬。有鳥類斥鷃。巢衣襵中。俄謁國師
韶公。決擇所見。徙居雪竇山。從忠懿王錢氏請。為眾
[008-0146c]
生行方等懺法。誦法華經計一萬三千餘部。著宗鏡
萬善同歸等錄。營造塔像。不可殫紀。高麗國王。遠聞
其譽。遣使致金縷織成袈裟。紫水精數珠。金澡罐等。


壽勤於訓迪。而接物利生。尤所究意。然自靈隱徙居
永明。舉唱之繁。斯錄一二。僧問如何是永明妙旨。壽
云。更添香著云。謝師指示。壽云且喜勿交涉。因有偈
曰。欲識永明。指門前一湖水。日照光明生。風吹波浪
起。僧問成佛作祖。亦出不得六道輪回。亦出不得。未
審出個甚麼不得。壽云出汝問處不得。僧問如何是
大圓鏡。壽云破沙盆。開寶八年。終於所住。春秋七十
二。臘三十七。葬於大慈山中。


宋緣德



錢塘黃氏。父超脩儒而工畵。傅周昉佛粉本。
受筆法於吳興李長史紹。德出家。既受具。從天龍道
怤禪師。得心要。徧參江西之雲居廬阜江南李氏召
入內道場。別構羅漢院安置。苦辭。令居廬山新院。仍
使有司列威儀奉引。德皆謝去。獨𢹂瓶負鉢而巳。及
陞座提唱。殊可觀。國相宋齊丘。師事焉開寶中卒。


宋唔恩



字脩巳。姑蘇常熟人。姓路母張氏甞夢。梵僧
入其舍。而娠。孩提中見沙門必迎拜。秊十三。聞誦彌
陀經有所感寤。因求出家。親黨挽留之。不可獲。披落
於破山之興福寺。唐長興中。受具足戒。尋究南山律
部於崑山慧聚寺。晉天福初。從𢹂李皓端師聽習。駿
潁出流輩。漢開運間。依錢唐慈光院志因師。受天台
三觀六即之說。窮覈法華光明經。止觀論等義。巳而
[008-0147a]
復述。有青藍氷水之譽。雍熙三年八月朔。中夜覩白
光自井出。明滅不恒。[厂@既-旡-日+口*頁]謂其徒曰。吾報盡矣。自是絕
粒禁語專志念佛。夢祖師灌頂。擁納執金爐焚香。三
繞其室。曰吾來迎汝。及覺猶聞香氣馥然。二十五日
召弟子。為說止觀大要。面西端坐而化。壽七十三。臘
五十五。闍維獲舍利。圓瑩無算。


宋義寂



字常照。姓胡氏。溫之永嘉人。方在娠。母頓厭
葷血。及娩。蒙紫胞。墮蓐不呱泣。成童竟辭俗。為開元
寺息慈師授法華經朞月能暗誦。耆宿歎美之。既登
具戒。復往讀南山律於會稽。乃造天台。研究止觀。先
是智者遺文。遠則安史兵殘。近則會昌焚毀。零編斷
簡。教迹幾熄。寂甞於金華古藏中。得淨名疏因復有
意於鳩集。以全其舊。時通玄韶公以禪學為兩浙忠
懿王錢氏俶師。一日偶閱永嘉真覺集。有曰。同居四
住。此處為齊。忠懿問。此何等語。韶答以為教家語。吾
禪者不知也。且使召寂問其義。寂至。因得以前意。請
於忠懿而為遣使。弊於海國。以致其書焉。天台一宗
至于今賴之。


太平興國五年。詔天下僧尼。試經業。寂
引弟子。自螺溪趨州治試。且先安置於州治之寺樓
上。樓迫大山。夜夢剎柱陷入地。獨心惡之。且雨甚亟。
遷處西偏。而山頺樓壓矣。海門靈石。昔智者冬居道
場也。地屬黃巗。眾請寂乘舟泛海。講金光明流水長
者品。放生。以為常法。寺像為一新。上聞詔遣高品衛
紹欽。入山重建壽昌寺。為所在官僚授菩薩戒。雍熙
[008-0147b]
初。又授戒於永安縣之光明寺。會尊像隳弛。偶於腹
中。獲唐咸通六年。沙門希皎。所發願辭。觀者知於寂
有宿契。四年赴臨海縉雲永嘉東陽諸邑請。九月至
自縉雲。十月寢疾千寺之方丈。十一月四日。垂誡囑
後事。奄爾而化。壽六十九。臘五十。初寂甞寓四明之
育王寺。夢登國清上方。有寶莊嚴幢座在焉。題曰。文
殊臺。前限拒馬不可入。俄而觀音菩薩。手却拒馬。從
中出接。頓覺巳與菩薩身合。自是勝氣日增。而進於
才辯矣。講法華光明淨名梵網等經。止觀金錍等論。
法界還源等觀。玄義禪源詮永嘉集等。各數徧。所著
止觀義例法華十妙不二門科節等。各數卷。


宋永安



姓翁氏。溫州永嘉人。少聞同郡彚征大師與
樂安孫郃相往來。因投之出家。然征性高伉。每事之
者。多以不合去而安曲盡無所忤。儕類歎以為難及。
唐天成間。隨侍至錢唐。俄遁之隱僻。行頭陀法。既又
入閩。參扣禪指。然皆以盜賊擾攘。道路梗澁而止。乃
依國師韶公於天台。盡遣群滯。尋歸省。征咄之曰。棄
背孝養。罪何容貸。今幸來歸。還有裨補前咎計否。安
跪而對曰。從來無事用以塞責。征首肯之。吳越國王
錢氏。召居報恩寺。并署禪師號。仍合華嚴李論於經。
而募人彫板。得檀施。皆培植二田。略無儲畜。實納子
之脩潔者也。開寶七年終。春秋六十四。法臘四十四。
闍維舌根累煅不壞。


讚曰。
[008-0147c]


「 夫戒定慧
 學者司南
 戒捉定縛
 卒用慧殲
 非三而一
 非一而三
 根有利鈍
 鮮克爾兼
 脩多羅部
 及阿毗曇
 毗柰耶等
 是討是探
 蘊為玄解
 發為妙談
 涅槃心印
 於焉久緘
 付大迦葉
 允也其堪
 至達磨氏
 法乃遐霑」



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