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6q0040 禪林僧寶傳-宋-惠洪 (master)



No. 1560-A


重刊禪林僧寶傳序


禪林僧寶傳者。宋宣和初。新昌覺範禪師之所譔次
也。覺範甞讀唐宋高僧傳。以道宣精於律。而文非所
長。贊寧博於學。而識幾于暗。其於為書。往往如戶昏
按撿。不可以屬讀。乃慨然有志於論述。凡經行諸方。
見夫博大秀傑之衲。能袒肩以荷大法者。必手錄而
藏之。後居湘西之谷山。遂盡發所藏。依倣司馬遷史
傳。各為贊辭。合八十有一人。分為三十卷。而題以今
名。亦既鋟梓以傳。積有歲月。二十年來。南北兵興。在
在焚燬。是書之存。十不一二。南宗禪師定公。時住大
慈名剎。慨念末學晚輩。不見至道之大全。古人之大
體。因取其書。重刊而廣布之。且以序文屬予。俾書始
末。傳之永久。古者左史記言。右史記事。而言為尚書。
事為春秋。遷蓋因之以作史記。而言與事具焉。覺範
是書。既編五宗之訓言。復著諸老之行事。而於世系
入道之由。臨終明驗之際。無不謹書而備錄。蓋聽言
以事觀。既書其所言。固當兼錄其行事。覺範可謂得
遷之矩度矣。而或者則曰。遷蓋世間之言。而覺範則
出世間者也。出世間之道。以心而傳心。彼言語文字。
非道之至也。於此而不能以無滯。則自心光明。且因
之而壅蔽。其於道乎。何有是大不。然為佛氏之學者。
[001-0490b]
固非即言語文字以為道。而亦非離言語文字以入
道。觀夫從上西竺東震諸師。固有兼通三藏。力弘心
宗者矣。若馬鳴龍樹。永嘉圭峯是也。學者苟不致力
於斯。而徒以撥去言語文字為禪。冥心默照為妙。則
先佛之微言。宗師之規範。或幾乎熄矣。覺範為是懼
而譔此書。南宗亦為是懼而刊布之。欲使天下禪林。
咸法前輩之宗綱。而所言所履。與傳八十一人者。同
歸於一道。則是書之流傳。豈曰小補之哉。傳曰。雖無
老成人。尚有典刑。又曰。君子多識前言往行。以蓄其
德。後之覧者勉之哉。洪武六年臘月八日九靈山人
戴良序。


No. 1560-B


重刻禪林僧寶傳序


摩竭掩室。毗耶杜口。以真寔際離文字故。自曹溪滴
水。派別五家。建立綱宗。開示方便。法源一濬。波流益
洪。同歸薩婆若海。然欲識佛性義。當觀時節因緣。從
古明大法人。莫非瑰瑋傑特之材。不受世間繩束。是
以披緇祝髮。周游參請。必至於發明巳事而後巳。蓋
有或因言而悟入。或目擊而道存。一剎那間。轉凡成
[001-0490c]
聖。時節因緣。各自不同。苟非具載本末。則後學無所
考證。此僧寶傳之所由作也。是書之傳有年矣。白璧
繅藉。見之愛慕。舊藏在廬阜。後失於回祿。錢塘風篁
山之僧廣遇。慮其湮沒。即舊本校讎鋟梓。以與諸方
共之。十餘年而書始成。其用心亦勤矣。魏亭趙元藻。
一見遇於湖山之上。慧炬相燭。袖其書以歸。囑予為
一轉語。予與遇未覿面。今披是書。知其志趣。千里同
風。且見遇與覺範。與八十一人者。把臂並行。若有因
書省發。得意忘言。即同入此道場。則靈山一會。儼然
未散。不為分外。寶慶丁亥中春上澣。臨川張 
書。


No. 1560-C


禪林僧寶傳引


覺範謂余曰。自達磨之來。六傳至大鑒。鑒之後析為
二宗。其一為石頭。雲門曹洞法眼宗之。其一為馬祖。
臨濟溈仰宗之。是為五家宗派。嘉祐中。達觀曇頴禪
師。甞為之傳。載其機緣語句。而略其始終行事之迹。
德洪以謂。影由形生。響逐聲起。既載其言。則入道之
緣。臨終之効。有不可唐捐者。遂盡掇遺編別記。苴以
[001-0491a]
諸方宿衲之傳。又自嘉祐至政和。取雲門臨濟兩家
之裔。嶄然絕出者。合八十有一人。各為傳而繫之。以
贊。分為三十卷。書成於湘西之南臺。目之曰禪林僧
寶傳。幸為我作文。以弁其首。余索其書而觀之。其識
達。其學詣。其言恢而正。其事簡而完。其辭精微而華
暢。其旨廣大空寂。窅然而深矣。其才則宗門之遷固
也。使八十一人者。布在方冊。芒寒色正。燁如五緯之
麗天。人皆仰之。或由此書也。夫覺範初閱汾陽昭語。
脫然有省。而印可於雲庵真淨。甞涉患難瀕九死。口
絕怨言。面無不足之色。其發為文章者。蓋其緒餘土
苴云。宣和六年三月甲子。長沙侯延慶引。




禪林僧寶傳目錄




卷一


* 撫州曹山本寂禪師


卷二


* 韶州雲門匡真大師


卷三


* 汝州風穴昭禪師或作沼
* 首山念禪師
* 汾州太子昭禪師


卷四


[001-0491b]
* 福州玄沙備禪師
* 漳州羅漢琛禪師地藏
* 金陵清涼益禪師法眼


卷五


* 潭州石霜諸禪師
* 邵武龍湖聞禪師
* 筠州九峯䖍禪師
* 吉州禾山殷禪師


卷六


* 雲居宏覺膺禪師
* 洛浦安禪師


卷七


* 天台韶國師
* 九峯玄禪師
* 雲居齊禪師
* 瑞鹿先禪師


卷八


* 圓通道濟德禪師
* 南塔光湧禪師
* 洞山守初禪師
* 南安巖嚴禪師


卷九


* 龍牙居遯禪師
* 永明智覺禪師
* 雲居簡禪師


卷十


* 重雲暉禪師
* 瑞龍志德璋禪師
* 林陽端禪師
* 雙峯欽禪師
* 九峯詮禪師
* 龜洋忠禪師


卷十一


* 洞山聰禪師
* 雪竇顯禪師
* 天衣懷禪師


卷十二


[001-0491c]
* 薦福古禪師


卷十三


* 福唱善禪師
* 大陽延禪師


卷十四


* 神鼎諲禪師
* 谷山崇禪師
* 圓照本禪師


卷十五


* 衡嶽泉禪師
* 法華舉禪師


卷十六


* 廣慧璉禪師
* 翠岩芝禪師


卷十七


* 浮山遠禪師
* 投子青禪師
* 天甯楷禪師


卷十八


* 大覺璉禪師
* 興化銑禪師


卷十九


* 餘杭政禪師
* 西余端禪師


卷二十


* 言法華
* 華嚴隆禪師


卷二十一


* 慈明禪師


卷二十二


* 黃龍南禪師
* 雲峯悅禪師


卷二十三


[001-0492a]
* 黃龍實覺心禪師
* 泐潭真淨文禪師


卷二十四


* 仰山偉禪師
* 東林照覺總禪師


卷二十五


* 大溈真如喆禪師
* 雲居祐禪師
* 隆慶閑禪師
* 雲蓋智禪師


卷二十六


* 圓通訥禪師
* 淨因臻禪師
* 法雲圓通秀禪師
* 延恩安禪師


卷二十七


* 明教嵩禪師
* 蔣山元禪師
* 金山達觀禪師


卷二十八


* 法昌遇禪師
* 楊岐會禪師
* 白雲端禪師


卷二十九


* 大通本禪師
* 報本元禪師
* 禾山普禪師
* 雲居佛印元禪師


卷三十


* 寶峯英禪師
* 保甯璣禪師
* 黃龍佛壽清禪師


續補


* 五祖演禪師
* 雲岩新禪師
* 南嶽石頭志庵主
[001-0492b]




No. 1560
禪林僧寶傳卷第一
宋明白庵居沙門 惠洪 撰


撫州曹山本寂禪師青原六世



禪師諱躭章。泉州莆田黃氏子。幼而奇逸。為書生不
甘處俗。年十九棄家。入福州靈石山。六年乃剃髮受
具。咸通初。至高安。謁悟本禪師价公。依止十餘年。价
以為類巳。堪任大法。於是名冠叢林。將辭去。价曰。三
更當來。授汝曲折。時矮師叔者知之。蒲伏繩床下。价
不知也。中夜授章。先雲巖所付寶鏡三昧。五位顯訣。
三種滲漏畢。再拜趨出。矮師叔引頸呼曰。洞山禪入
我手矣。价大驚曰。盜法倒屙無及矣。後皆如所言。寶
鏡三昧。其詞曰。如是之法。佛祖密付。汝今得之。其善
保護。銀盌盛雪。明月藏鷺。類之弗齊。混則知處。意不
在言。來機亦赴。動成窠臼。差落顧佇。背觸俱非。如大
火聚。但形文彩。即屬染汙。夜半正明。天曉不露。為物
作則。用拔諸苦。雖非有為。不是無語。如臨寶鏡。形影
相覩。汝不是渠。渠正是汝。如世嬰兒。五相完具。不去
不來。不起不住。婆婆和和。有句無句。終必得物。語未
[001-0492c]
正故。重離六爻。偏正回互。疊而為三。變盡成五。如荎
草味。如金剛杵。正中妙挾。敲唱雙舉。通宗通塗。挾帶
挾路。錯然則吉。不可犯忤。天真而妙。不屬迷悟。因緣
時節。寂然昭著。細入無間。大絕方所。毫忽之差。不應
律呂。今有頓漸。緣立宗趣。宗趣分矣。即是規矩。宗通
趣極。真常流注。外寂中搖。係駒伏鼠。先聖悲之。為法
檀度。隨其顛倒。以緇為素。顛倒想滅。肯心自許。要合
古轍。請觀前古。佛道垂成。十劫觀樹。如虎之缺。如馬
之馵。以有下劣。寶几珍御。以有驚異。黧奴白牯。羿以
巧力。射中百步。箭鋒相直。巧力何預。木人方歌。石兒
起舞。非情識到。甯容思慮。臣奉於君。子順於父。不順
非孝。不奉非輔。潛行密用。如愚若魯。但能相續。名主
中主。五位君臣偈。其詞曰。正中偏。三更初夜月明前。
莫恠相逢不相識。隱隱猶懷昔日嫌。偏中正。失曉老
婆逢古鏡。分明覿面更無真。休更迷頭猶認影。正中
來。無中有路出塵埃。但能不觸當今諱。也勝前朝斷
舌才。偏中至。兩刃交鋒要回避。好手還同火裏蓮。宛
然自有冲天氣。兼中到。不落有無誰敢和。人人盡欲
出常流。折合終歸炭裏坐。三種滲漏。其詞曰。一見滲
漏。謂機不離位。墮在毒海。二情滲漏。謂智常向背。見
處偏枯。三語滲漏。謂體妙失宗。機昧終始。學者濁智
流轉。不出此三種。綱要偈三首。其一名敲倡俱行。偈
曰。金鍼雙鏁備。挾路隱全該。寶印當空妙。重重錦縫
開。其二名金鎻玄路。偈曰。交互明中暗。功齊轉覺難。
[001-0493a]
力窮尋進退。金鏁網鞔鞔。其三名理事不涉。偈曰。理
事俱不涉。回照絕幽微。背風無巧拙。電火爍難追。黎
明章出山。造曹溪禮祖塔。自螺川還止臨川。有佳山
水。因定居焉。以志慕六祖。乃名山為曹。示眾曰。僧家
在此等衣線下。理須會通向上事。莫作等閑。若也承
當處分明。即轉他諸聖。向自巳背後。方得自由。若也
轉不得。直饒學得十成。却須向他背後叉手。說什麼
大話。若轉得自巳。則一切粗重境來。皆作得主宰。假
如泥裏倒地。亦作得主宰。如有僧問藥山曰。三乘教
中。還有祖意也無。答曰有。曰既有。達磨又來作麼。答
曰。只為有。所以來。豈非作得主宰。轉得歸自巳乎。如
經曰。大通智勝佛。十劫坐道場。佛法不現前。不得成
佛道言。劫者滯也。謂之十成。亦曰斷滲漏也。只是十
道頭絕矣。不忘大果。故云守住躭著。名為取次承當。
不分貴賤。我常見叢林。好論一般兩般。還能成立得
事麼。此等但是說向去事路布。汝不見南泉曰。饒汝
十成。猶較王老師。一線道也。大難。事到此。直須子細
始得。明白自在。不論天堂地獄。餓鬼畜生。但是一切
處不移易。元是舊時人。只是不行舊時路。若有忻心。
還成滯著。若脫得。揀什麼。古德云。只恐不得輪迴。汝
道作麼生。只如今人。說箇淨潔處。愛說向去事。此病
最難治。若是世間粗重事。却是輕。淨潔病為重。只如
佛味祖味。盡為滯著。先師曰。擬心是犯戒。若也得味
是破齋。且喚什麼作味。只是佛味祖味。纔有忻心。便
[001-0493b]
是犯戒。若也如今說破齋破戒。即今三羯磨時。早破
了也。若是粗重貪瞋癡。雖難斷却是輕。若也無為無
事淨潔。此乃重。無以加也。祖師出世。亦只為這箇。亦
不獨為汝。今時莫作等閑。黧奴白牯修行却快。不是
有禪有道。如汝種種馳求。覔佛覔祖。乃至菩提涅槃。
幾時休歇成辦乎。皆是生滅心。所以不如黧奴白牯。
兀兀無知。不知佛。不知祖。乃至菩提涅槃。及以善惡
因果。但饑來喫草。渴來飲水。若能恁麼。不愁不成辦。
不見道計較不成。是以知有。乃能披毛戴角。牽犂拽
耒。得此便宜。始較些子。不見彌勒阿閦。及諸妙喜等
世界。被他向上人喚作無慚愧。懈怠菩薩。亦曰變易
生死。尚恐是小懈怠。在本分事。合作麼生。大須子細
始得。人人有一坐具地。佛出世慢他不得。恁麼體會
修行。莫趂快利。欲知此事。饒今成佛成祖去。也只這
是。便墮三塗地獄六道去。也只這是。雖然沒用處。要
且離他不得。須與他作主宰始得。若作得主宰。即是
不變易。若作主宰不得。便是變易也。不見永嘉云。莾
莾蕩蕩招殃禍。問如何是莾莾蕩蕩招殃禍。曰只這
個總是。問曰如何免得。曰知有即得。用免作麼。但是
菩提涅槃。煩惱無明等。總是不要免。乃至世間粗重
之事。但知有便得。不要免免。即同變易去也。乃至成
佛成祖。菩提涅槃。此等殃禍。為不小。因什麼如此。只
為變易。若不變易。直須觸處自由始得。香嚴閑禪師
會中有僧。問如何是道。閑曰枯木裏龍吟。又問如何
[001-0493c]
是道中人。閑曰髑髏裏眼睛。其僧不領。辭至石霜。問
諸禪師曰。如何是枯木裏龍吟。諸曰猶帶喜在。又問
如何是髑髏裏眼睛。諸曰猶帶識在。又不領。乃問章
曰。如何是枯木裏龍吟。章曰血脉不斷。又問如何是
髑髏裏眼睛。章曰乾不盡。又問有得聞者否。章曰盡
大地。未有一人不聞。又問未審是何章句。章曰不知
是何章句。聞者皆喪。乃作偈曰。枯木龍吟真見道。髑
髏無識眼初明。喜識盡時消息盡。當人那辨濁中清。
有僧以紙為衣。號為紙衣道者。自洞山來。章問如何
是紙衣下事。僧曰。一裘才掛體。萬事悉皆如。又問如
何是紙衣下用。其僧前而拱立。曰諾即脫去。章笑曰。
汝但解恁麼去。不解恁麼來。僧忽開眼曰。一靈真性。
不假胞胎時如何。章曰未是妙。僧曰如何是妙。章曰
不借借。其僧退坐於堂中而化。章作偈曰。覺性圓明
無相身。莫將知見妄疎親。念異便於玄體昧。心差不
與道為鄰。情分萬法沉前境。識鑒多端喪本真。若向
句中全曉會。了然無事昔時人。僧問五位君臣旨訣。
章曰。正位即空界。本來無物。偏位即色界。有萬形像。
偏中至者。捨事入理。正中來者背理就事。兼帶者冥
應眾緣。不隨諸有。非染非淨。非正非偏。故曰虗玄大
道。無著真宗。從上先德。推此一位。最妙最玄。要當審
詳辨明。君為正位。臣是偏位。臣向君是偏中正。君視
臣是正中偏。君臣道合。是兼帶語。問如何是君。曰妙
德尊寰宇。高明朗太虗。問如何是臣。曰靈機宏聖道。
[001-0494a]
真智利群生。問如何是臣向君。曰不墮諸異趣。凝情
望聖容。問如何是君視臣。曰妙容雖不動。光燭不無
偏。問如何是君臣道合。曰混然無內外。和融上下平。
又曰。以君臣偏正言者。不欲犯中故。臣稱君不敢斥
言是也。此吾法之宗要。作偈曰。學者先須識自宗。莫
將真際雜頑空。妙明體盡知傷觸。力在逢緣不借中。
出語直教燒不著。潛行須與古人同。無身有事超岐
路。無事無身落始終。又曰。凡情聖見是金鎻玄路。直
須回互。夫取正命食者。須具三種墮。一者披毛戴角。
二者不斷聲色。三者不受食。有稠布衲者。問曰。披毛
戴角是什麼墮。章曰是類墮。問不斷聲色是什麼墮。
曰是隨墮。問不受食是什麼墮。曰是尊貴墮。夫冥合
初心。而知有是類墮。知有而不礙六塵是隨墮。維摩
曰。外道六師是汝之師。彼師所墮。汝亦隨墮。乃可取
食。食者正命食也。食者亦是就六根門頭。見覺聞知。
只不被他染汙。將為墮。且不是同也。章讀杜順傅大
士所作。法身偈曰。我意不欲與麼道。門弟子請別作
之。既作偈。又注釋之。其詞曰。渠本不是我非我。我本不
是渠非渠。渠無我即死仰汝取活。我無渠即余不別有。渠如我
是佛要且不是佛。我如渠即驢二俱不立。不食空王俸若遇御飯。直須
吐卻。何假鴈傳書不通信。我說橫身唱為信唱。君看背上毛

不與你相似。乍如謠白雪將謂是白雪。猶恐是巴歌。南州帥南
平鍾王。雅聞章有道。盡禮致之不赴。但書偈付使者
曰。摧殘枯木倚寒林。幾度逢春不變心。樵客見之猶
[001-0494b]
不採。郢人何事苦搜尋。天復辛酉夏夜。問知事。今日
是幾何日月。對曰六月十五。章曰曹山平生行脚。到
處只管九十日為一夏。明日辰時吾行脚去。及時焚
香。宴坐而化。閱世六十有二。坐三十有七夏。門弟子
葬全身於山之西阿。塔曰福圓。


贊曰。寶鏡三昧其詞要妙。雲巖以受洞山。疑藥山所
作也。先德懼屬流布。多珍秘之。但五位偈。三種滲漏
之語。見於禪書。大觀二年冬。顯謨閣待制朱彥世英。
赴官錢塘。過信州白華巖。得於老僧。明年持其先公
服。予往慰之。出以授予曰。子當為發揚之。因疏其溝
封。以付同學。使法中龍象。神而明之。盡微細法執。興
洞上之宗。亦世英護法之志也。


禪林僧寶傳卷第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