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j0185 說孚-明-陶宗儀 (master)


[100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說郛巻一百       元 陶宗儀 撰
  琴曲譜錄僧居月/
凡諸調弄諸家譜錄分為三古若論琴操之始則伏羲上
古明矣今並取堯制神人暢等諸典為上古秦始皇制詠
道徳等為中古蔡邕制遊春等五弄為下古並列之於左
神人暢堯製/   思親操   耕歴山
五老彈並堯製又云舜為五絃琴南風/之詩即是此曲今謂之南薰也襄陵操禹製明/治水也
[100-1b]
禹上㑹稽禹製操/古穴也 訓由操湯製習/武事也克商操武伐/紂也
思士操     離憂操文王製明/夷之象也王受命
岐山操     拘幽操    千金清並文/王製
越裳操周公/製   神鳳操    傷殷操微子/製
離拘操     箕子吟並箕/子製  采薇操伯夷/製
文王操師襄/製   履霜操尹伯/竒製  歡樂操
將歸操     龜山操    猗蘭操
獲麟操     畏匡操    厄陳操
[100-2a]
閑居操     東武太山操 回風操
悲風操     憶顔回操並仲/尼製望仙操
懐陵操     仙道操   水仙操
幽澗操     石上流泉操 三峽流泉操
流水操     别寉操商陵牧/子製雉朝飛操牧犢/子製
殘形操     梁甫吟   白雪操並曽/子製
鹿鳴操周人/製   騶虞操邵國虞/人製鵲巢操邵女/製
伐檀操魏女/製   伯姬引魯保/母製 走馬引樗里牧/恭製
[100-2b]
正女引衞女/製   列女引樊姬/引 霹靂引楚商/梁製
子胥吟伍子/胥製   北鄙操子路/製 南音操鍾儀/製
湘妃怨女英/製   三樂操榮啓/期製 楚妃歎息媯/製
沈湘怨屈原/妻製   鳳歸林操羨門先/生製風入松操雍門/周製
易水操     楚光明操楚光/白製幽蘭操
    右並上古琴弄名
詠道徳始皇/製   春谷口   刺韓王操聶政/製
秦琴姬秦姬製免秦/王荆軻之難野老傾盆操 嵇康索酒操
[100-3a]
羽客銜盃操   竹虫子操  登隴望秦操
梁父怨杞梁/妻製   大風起歌漢祖/製拔山操項王/製
采芝操四皓/製   昭君怨明妃/製 八公操淮南/王製
文君弄司馬相/如製  楚引龍丘子/髙製 將軍歌霍去/病製
董逃歌後漢/人製   五調聲相如/製 長樂聲明宗/製
武溪深馬援/製   雙燕離巢  處女吟
鵾雞吟     逺遊吟   招來吟
胡笳吟     千里吟   延夀吟
[100-3b]
黄老吟     五香引   飛龍引
走馬吟引    枯魚引   箜篌引
梁甫引     大雄引   東武引
白頭吟     青箱引   猛虎行
從軍行     堂上行   燕歌行
君子行     妬婦行   秋胡行
豫章行     長安行   洛陽道
平陵道     度田厖   度昆山
[100-4a]
飛天白寉
    右並中古琴弄名
遊春  綠水  幽居  坐愁  秋思
此五曲蔡邕昔入青溪訪鬼谷先生所居山東常有人/遊因成遊春南有緑澗流因成緑水中即先生所居深
邃因成幽居北即高岩峻極猿鳥多哀因成/坐愁西即秋風瀟騷而生顥思因成秋思焉
廣陵散嵇康/製   蜀明君劉備/製 失女怨衛元/嵩製
烏夜啼王義慶為文帝所徵家人大/懼夜聞烏啼思而成此曲焉十仙遊
郢客思歸    楚歌行   𤣥鶴唳
[100-4b]
楚客吟     秋風    仙鶴舞
清宵秋竹悲燕初歸      寒松操
仙人勸酒    歸山樂   草虫子
竹吟風     哀松露   悲漢月
長青      短青    登髙引望
長側此四謂之嵇氏四弄多貼/蔡邕五絃通謂九天弄  隴頭
幽人折芳桂   悲風吟   鳳遊春
神鳳操     望月操   雙飛操
[100-5a]
霜鴻引     澗底桐   岩前桂
秋風落葉    怡神調   金丹熱
天女怨     華池宴   對竹吟
大胡笳十八拍並蔡/琰製别胡兒   憶胡兒
小胡笳十八拍並蔡/琰製大沙塲   小沙塲
出塞      入塞    皇甫
竹林七賢    拜仙檀   碎玉斗
葉下聞蟬    明君    相如題橋
[100-5b]
平戎操並黄/鍾調   楚澤含秋  寒門積雪
越江吟     越溪吟   清夜吟
猿孤吟     三清若賀  看花面
月落書窓    石磬吟   對秋月
猿度碧澗    清江引   聖徳頌並宫/調
玉漏遲     泛虚舟   思親吟
思友人     出山吟   楚歌
金鴈操     晩角並商/調  邊城聞晩角
[100-6a]
卞和泣玉    出塞吟並角/調 思鄉吟徵/調
聞杜宇     丁生化鶴  祥雲出洞
巫山神女    清風搖玉佩 伯牙憶子期
楚襄王     虞姬羽/調   無射商九弄
吊三閭     獨醒操   鶴舞松
離騷九拍陳康/士撰  鴻鴈來賔並凄凉調/
    右並下古琴弄名
[100-7a]
  雅琴名録謝希逸/
大琴     中琴     小琴
頌琴     月琴     素琴
清角     鳳凰     號鐘
繞梁     緑綺     清英
焦尾     怡神     寒玉
百衲     響泉     韻磬
荔枝     氷清     春雷
[100-7b]
玉振     黄鵠     秋嘯
鳴玉     瓊響     秋籟
懷古     南薰     大雅
松雪     浮磬     奔雷
存古     冠古     涉深
天球     混沌材    玲瓏玉
萬壑松    雪夜氷    玉澗鳴泉
石上清泉   秋塘寒玉   九霄環珮
[100-8a]
洗凡     清絶     秋霄
雷石     悲風
[100-9a]
  琴聲經緯陳𤾉/
古人之論琴聲有經有緯有從宫商角徵羽文武以上
為經聲也
黄鍾及大吕閏暉以上十三聲為緯聲也
風雅聲隂陽聲武成聲吟詠聲談話聲始息聲五音聲
五調聲長樂聲胡笳聲止息聲吳聲蜀聲齊聲楚聲度
絃摘聲蹙臑抑揚聲調絃齪掠聲長彈掉搦聲楚清側
聲雅質側聲蠲扶輪指聲宛美清聲高望逺側聲凡此
[100-9b]
二十四聲為從聲也
右七絃為正十三暉為副正副相應一絃合十三種升
降同為九十一聲琴含太虛一氣運九十種聲如此其
變亦已盡矣
至於取聲之法又有木有汎有散有末有剔有擽有擘
有綽有璅有齪有倫以摠之誠去四清二變以諧音律
則琴音調而天下治矣
左指按絃因指打聲振動左指令著面左指擊絃隱隱
[100-10a]
如雷是木聲也
左微按絃右手擊絃泠泠然輕清是汎聲也
左指不按不擊絃鏘鏘然如鐘鐸是散聲也
左指按絃右指打聲抑蹙向前後令聲下惆悵是散聲

右指向下末二三絃左指不著是末聲也
右指向上剔一絃是剔聲也
右食指第一横文向上蹙擽二三絃畢舉其食指合勢
[100-10b]
望天是擽聲也
右指向上擘二絃為擘聲右指向下反剔一絃為綽聲
右指掐食指第二横文上向下擊下絃從寛至急可十
餘聲為璅聲
右兩指各按一絃齊聲打為齪聲
右兩指倫次共一絃為倫聲
[100-11a]
  琴箋圖式趙勰/
   琴面制度
   琴腹制度
   琴底制度
   古琴式
[100-12a]


[100-13a]


[100-14a]


[100-15a]


[100-16a]


[100-17a]


[100-18a]


[100-19a]


[100-20a]


[100-21a]


[100-22a]


[100-23a]


[100-24a]


[100-25a]


[100-26a]


[100-27a]
  雜書琴事蘇軾/
   家藏雷琴
余家有琴其面皆作蛇腹紋其上池銘云開元十年造
雅州靈開材其下池銘云雷家記八曰合不曉其八曰
合為何等語也其嶽不容指而絃不收此最琴之妙而
雷琴獨然求其法不可得乃破其所藏雷琴求之琴聲
出於兩池間其背微隆若薤葉然聲欲出而隘裴囘不
去乃有餘韻此最不傳之妙
[100-27b]
   歐陽公論琴詩
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此
退之聴穎師琴詩也歐陽文忠公嘗問僕琴詩何者最
佳余以此答之公言此詩固竒麗然自是聴琵琶詩余
退而作聴杭僧惟賢琴詩云大絃春温和且平小絃亷
折亮以清平生未識宫與角但聞牛鳴盎中雉登木門
前剝啄誰扣門山僧未閑君勿嗔歸家且覓千斛水淨
洗從前箏笛耳詩成欲寄公而公薨至今以為恨
[100-28a]
   琴非雅聲
世以琴為雅聲過矣琴正古之鄭衛耳今世所謂鄭衛
者乃皆胡部非復中華之聲自天寳中坐立部與胡部
合自爾莫能辨者或云今琵琶中有獨彈往往有中華
鄭衛之聲然亦莫能辨也
   琴貴桐孫
凡木本實而末虛惟桐反之試取小枝削皆堅實如蠟
而其本皆中虛空故世所以貴孫枝者貴其實也實故
[100-28b]
絲中有木聲
   戴安道不及阮千里
阮千里善彈琴人聞其名多往求聴不問貴賤長幼皆
為彈之神氣冲和不知向人所在内兄潘岳每命鼓琴
終日達夜無忤色識者歎其恬澹不可榮辱戴安道亦
善鼔琴武陵王晞使人召之安道對使者破琴曰戴安道
不為王門伶人余以謂安道之介不如千里之達
   琴鶴之禍
[100-29a]
衛懿公好鶴以亡其國房次律好琴得罪至死乃知燒
煮之士亦自有理
   天隂絃慢
或對一貴人彈琴者天隂聲不發貴人怪之曰豈絃慢
故或對曰絃也不慢
   桑葉揩絃
琴絃舊則聲闇以桑葉揩之輒復如新但無如其青何

[100-29b]
   書醉翁操後
二水同器有不相入二琴同手有不相應今沈君信手
彈琴而與泉合居士縱筆作詩而與琴㑹此必有真同
者矣本覺法真禪師沈君之子也故書以寄之願師晏
坐靜室自以為琴而以學者為琴工有能不謀而同三
合無際者願師取之元祐七年四月二十四日
   書林道人論琴碁
元祐五年十二月一日游小靈隠聴林道人論琴碁極
[100-30a]
通妙理余雖不通此二技然以理度之知其言之信也
杜子美論畫云更覺良工心獨苦用意之妙有舉世莫
之知者此其所以為獨苦歟
   書仲殊琴夢
元祐六年三月十八日五鼔船泊吳江夢長老仲殊彈
一琴十三絃頗壞損而有異聲余問云琴何為十三絃
殊不荅但誦詩曰度數形名豈偶然破琴今有十三絃
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箏是響泉夢中了然諭其意
[100-30b]
覺而識之今晩到蘇州殊或見過即以示之寫至此筆
未絶而殊老叩舷來見驚嘆不已遂以贈之時去州五

   書王進叔所蓄琴
知琴者以謂前一指後一紙為妙以蛇蚹紋為古進叔
所蓄琴前幾不容指而後劣容紙然終無雜聲可謂妙
矣蛇蚹紋已漸出後日當益増但吾輩及見其斑斑焉
則亦可謂難老者也元符二年十月二十三日與孫叔
[100-31a]
靜皆云
   文與可琴銘
文與可家有古琴予為之銘曰攫之幽然如水赴谷醳
之蕭然如葉脱木按之噫然應指而長言者似君置之
枵然遺形而不言者似僕與可好作楚詞故有長言似
君之句醳釋同鄒忌論琴云攫之深醳之愉此言為指
法之妙爾
 元豐四年六月二十三日陳季常處士自岐亭來訪
[100-31b]
 予攜精筆佳紙妙墨求予書㑹客有善琴者求予所
 寶琴彈之故所書皆琴事
[100-32a]
  古琴疏虞汝明/
余少好書復好琴至老不衰近尤喜觀虞初夷堅家言
中有琴事輒命毛先生志之名曰古琴疏始于伏羲終
于六代凡若干則以示同好庶幾有博雅君子續而補
之禆其弗逮非高山流水間一暢事乎壬寅人日識
伏羲時嬰䃌貢梓帝命下相柏皇斵而為琴一曰丹維
二曰祖床三曰委文四曰衡華
黄帝合符于釜山歸大鴻鼓清角之琴以娛帝
[100-32b]
祝融取榣山之櫬作琴彈之有異聲能致五色鳥舞于
庭中琴之至寶者一曰皇來二曰鸞來三曰鳳來故生
長子即名曰琴
鄒屠氏帝嚳之妃也以碧瑤之梓為琴飾以㻬琈寶玉
故名㻬琈
帝俊有琴曰電母一作/字缺每夏月電光一照則絃自鳴此
與豐山之鐘謂之霜鳴皆異寶也
晏龍者帝俊之子也有良琴六一曰菌一作/菌首二曰義
[100-33a]
輔三曰蓬明四曰白民五曰簡開六曰垂漆
素女播都廣之琴温風冬飄素雪夏零鸞鳥自鳴鳳鳥
自舞靈夀自花
帝相元年條谷貢桐芍藥帝命羿植桐于雲和命武羅
伯植芍藥于後苑武羅伯諫曰帝方崇厥徳怪草奇木
懼遷厥嗜宜食駕車之善馬帝不從于是作誼諫羿乃
伐桐為琴以進帝帝善之名曰條谷帝稍移于音樂不
聴政事為羿所逐居于商丘援琴作源水之歌歌曰涓
[100-33b]
涓源水不壅不塞轂既破碎庸大其輻事已敗矣乃重
太息
大戊三十一年伊陟作琴名曰國阿
周宣王有琴曰嚮風背銘云墻有耳伏寇在是武王之
遺器也宣王每朝姜后輒以此銘援琴奏之王于是益
兢兢不怠中興之成后與有力焉
齊桓公使甯戚叩牛角而歌哀公鼓號鐘之琴以和之
侍者莫不涕下命後車以歸
[100-34a]
宋華元獻楚莊王以繞梁之琴鼓之其聲嫋嫋繞于梁
間循環不已楚王樂之七日不聴朝其音始歇樊姬進
曰君淫于樂矣昔桀好妺喜之瑟而亡其身紂聴靡靡
之音而喪其國今君繞梁是樂七日弗朝君樂亡身喪
國乎于是以鐵如意鎚琴而破之
祝牧入山樵採得異木其狀類琴因斵成之名曰太古
與妻偕隠嘗作歌鼓之曰天下有道我黻子佩天下無
道我負子戴優哉游哉聊以卒嵗相樂以終身
[100-34b]
楚王子無虧有琴曰青翻後質于秦不得歸因撫琴歌
曰洞庭兮木秋涔陽兮草衰去千里之家國作咸陽之
布衣
昔恒山有雙白鶴化為二神女舞于臺上已而拊落霞
之琴歌清吳春波之曲遍山俱響
秦恵文有琴一曰宣和二曰閑邪故夏矦湛琴賦云聊
閑邪于五絃兮翼宣和于萬里
荆軻劫秦王將刺之王曰寡人好琴願聴一曲而就死
[100-35a]
軻許之因命琴女文馨奏曲曲曰羅縠單衫可掣而絶
三尺屏風可超而越鹿盧之劒可負而拔王從其言遂
得脱後名其琴曰超屏
琴鼓山者昔仙人卭疏嘗鼓鳳修之琴于此山故名琴
鼔亦名鳳修
司馬相如作玉如意賦梁王悦之賜以綠綺之琴文木
之几夫餘之珠琴銘曰桐梓合精
張安世五嵗能鼔琴讀書過目成誦後為成帝侍中其
[100-35b]
所寳琴二一曰秋梧疎雨一説四字即琴銘也二曰白
鵠背有子野兩字
趙飛燕與宫奴赤鳳暱後赤鳳懼事泄亡去后思之不
已製赤鳳來曲恒援琴而歌之未嘗不淚下名其琴曰
鳳皇帝卒不覺也
張機字仲景南陽人受業于張伯祖精于治療一日入
桐柏覔藥草遇一病人求診仲景曰子之腕有獸脈何
也其人以實具對乃嶧山穴中老猿也仲景出囊中丸
[100-36a]
藥畀之一服輒愈明日其人肩一巨木至曰此萬年桐
也聊以相報仲景斵為二琴一曰古猿一曰萬年
韋𤣥成有琴曰常清𤣥成字少翁孟六代孫累官至太

崔駰涿郡人字亭伯有琴曰卧水背銘曰空桑之桐泗
濵梓丁緩造琴于䇿底彈之福降夀靡已李斯小篆
桓驎字元龍有琴曰叢竹流風榮之孫也
建武十一年葢國女主遣使獻五絃琴中國制也上有
[100-36b]
十六字皆鵠頭書惟首伊王二字可識故名曰伊王琴
上寶之
傅毅字仲武有琴銘曰永寶科斗蟲篆
吳人有燒桐以爨者蔡邕聞其爆聲曰此良材也因請
之削以為琴號曰焦尾
荀季和淑/有琴曰龍唇一日大風雨失去三年後復大
風雨有黒龍飛入李膺堂中膺諦視識之曰此荀季和
舊物也登即送還季和恐復飛去嵌金于背曰劉累以
[100-37a]
厭之改名曰飛龍
吳叔治修/夏月納凉門外時聞桐樹下有琴聲後一胡
請以五百金買此樹叔治曰金欲得耳第吾自以口就
食即見此樹今何忍伐之後叔治出為北海主簿歸已
為族人賣去久之胡以二琴至示叔治一曰隂姬一曰
陽娃不加少漆斵磨光毫其文宛然各有仙女弄琴之
狀云凉天月夜不鼔而自鳴請留其琴以一相報叔治
拒而不受
[100-37b]
潘正叔尼有琴題曰抱寢八分書
楊公囘方有琴刻云東安造
沈玩琴曰霜霄鐵馬
横陽令賀韜得吹臺之桐為琴二一曰嘯魚二曰恒夀
張𢎞靖有古琴漆光盡退色如墨石銘曰落花流水一
夕聞䑕聲甚急懼囓琴書命婢以火燭之見有斷絃繫
得一䑕𢎞靖異之改名曰䑕畏
孫登鼔一絃之琴五音俱備後人效之名曰孫仙
[100-38a]
宋太祖琴曰靡玉即命蕭思話彈于鍾山賜銀鍾酒者

戴逵有琴號曰黒鵠背刻讃云至人託玩道徳宣情微
音虚逺感物悟靈皆小篆書後不應武陵王召對使破
之無不惋惜
戴仲若逵子也有琴曰躍魴兄勃有琴曰應谷作垂露

王敬伯琴曰感靈舊説敬伯一日泊江渚中是夜月明
[100-38b]
露下敬伯悽然心動援琴微弄因感劉恵明亡女之靈
相就如平生敬伯復撫絃歌曰低露下深幕垂月照孤
琴空絃咽宵淚誰憐此夜心女和之曰歌宛轉琴復哀
願為烟與霧氛氲共此懷故成此名
王韶之琴曰西省晨風韶之字休泰偉子也
宣城王鸞有古琴𫝊是始元中物背銀嵌谷風二字細
古篆文王極愛重之一日命謝脁為詩詠之詩成王大
擊節稱賞遂用為驃騎脁字𤣥暉其詩曰洞庭風雨幹
[100-39a]
龍門生死枝雕刻紛布濩沖響鬱清危春風揺蕙草秋
月滿方池是時别鶴呌侵淫客淚垂
花靜婦沈滿願有寳琴蛇腹斷紋銘曰深松候月鳳鳥
大篆書女紅小間未嘗離手嘗有詩云逶迤起塵唱宛
轉繞梁聲調絃可以進蛾眉畫不成
吳邁逺琴銘曰邁逺
何仲𢎞偃/為吏部尚書有琴曰霜空雁響
虞龢琴刻曰厯山夜雨虎爪林梅花斷紋
[100-39b]
虞炎㑹稽人少時至秦望山見獵人得一鹿向炎悲鳴
炎買而放之後過山下遇一人贈以古琴忽不見背有
芝英書不可辨後示沈約約覽久之曰土離塵曽獲貝
遇文恵至驃騎十二字也是時已為文恵太子所重官
至驃騎將軍矣沈嘆異久之葢土離塵鹿也曽獲貝贈
也始悟其為放鹿報也
梁武帝賜張士簡率/玉琴一張琴首金嵌灌木春鶯四
字遒勁有法
[100-40a]
栁文暢惲/琴號曰春風
徐修仁勉/琴銘曰貧士舊𫝊即五栁先生無絃琴
薛徳音生時有人送琴銘曰徳音下又有五字曰天水
趙取利故小字天水名徳音
[100-41a]
  樂府解題吳兢/
   伯牙操
伯牙學琴於成連先生成連曰吾師子春在海中能移
人意與俱往至蓬萊山留伯牙曰此居習之吾將迎師
刺船而去旬日不返伯牙但聞水聲澒洞山林㝠杳禽
鳥啼號乃嘆曰吾師謂移人意者謂此也援琴而歌頓
悟其妙㫖
   白頭吟
[100-41b]
司馬相如將聘茂陵女為妻文君作白頭吟云凄凄重
凄凄嫁女不須歸願得同心人白頭不相離相如以是
絶乃不聘
   雉朝飛
齊宣王時牧犢子五十無妻見雉相隨而作此曲
   别鶴操
商陵牧子妻五年無子父母將令改娶妻聞之作此曲
   烏夜啼
[100-42a]
宋彭城王義康與義慶相見而哭帝怪之徵還大懼妓
妾夜聞烏啼叩閣曰明當有赦乃改南州遂作此曲
   藁砧今何在
藁砧為夫也山上復有山言夫出也何時大刀頭問何
時還也破鏡飛上天言月半時還也
   雜合詩
孔融作合其字以成文
   泰山吟
[100-42b]
薤露歌一名蒿里行又名泰山吟
   挽柩歌
漢武時李延年分二曲以薤露送王公貴人以蒿里送
士庻令挽柩者歌又通謂之挽柩歌
   烏生八九子
古詞言烏生八九子端坐秦氏樹言烏生子當在巖今
來坐樹間故為彈所殺
   陌上桑
[100-43a]
舊説邯鄲女子姓秦名羅敷為王仁妻仁事趙王為家
令羅敷採桑陌上趙王見而悦之置酒將奪焉羅敷善
箏作此曲自明不從
   東門行
古詞云出東門不願歸言士有貧不能安拔劒將去其
妻止之曰時清不可為非願共餔麋不求富貴
   君馬黄
言君馬黄臣馬蒼三馬同逐臣馬良嘆無罪見逐也
[100-43b]
   明妃曲
明君即昭君晉文帝諱改焉琴操載昭君齊人王穰女
極美獻之元帝數年帝未見之因單于入朝帝宴之禁
中後宫執事嬪御皆侍昭君在列酒酣帝曰欲以一女
遺單于誰能行者昭君怨帝即出請往帝見悔之舊説
不同
   大垂手
言舞而垂其手亦有小垂手及獨搖手之類
[100-44a]
   坎侯
漢武滅南越祠太一后土令樂人依琴造坎言坎坎應
節也侯工人之姓因曰坎侯後訛為箜篌也
   定情篇
漢繁欽所作若臂環致拳拳指環致殷勤耳珠致區區
香囊致扣扣跳脱致問佩玉結恩皆婦人敘志之詞也
   合歡詩
晉楊方所作食共並根穂飲共連理杯衣同雙絲綃寢
[100-44b]
共無縫裯坐必接膝行必攜手如鳥同心如魚比目利
斷金石密逾膠漆也
   大山小山
招隠詞本楚聲淮南王安所作大山小山擬詩之大雅
小雅也
[100-45a]
  驃國樂頌闕名/
聖天子宅位二十有三載輔臣司徒公鎮蜀十有七年
驃國王子獻其樂器躬總樂工踰萬里自至於蜀司徒
公中書令南康王使者䕶送於北闕下小臣感至化之
光明殊懃懋績之昭炳繼詩人之為頌序曰聖朝擁神
休合靈符化隋為唐邁漢超周與唐虞比崇𤣥功不宰
至理無朕聲教所洎動於無心驃國五印度之種也其
風聲教義與中印度同觀風雲占星氣知中國聖人聞
[100-45b]
中國聖教乃踰越險異崎嶇國俗筋力殫耗形氣瘁然
銜感至仁瞻望唐徳遂其忠懇果達神都觀其恭肅莊
䖍動必中禮吹蠡擊鼔式舞且歌纓絡四垂珠璣粲發
既貴而麗爛然可觀自漢以還有徳所感文字或至聲
樂未聞聆其聲也幽若竽籟靜如景風曲度囘薄將逺
而近浮軼雙闕徘徊九域條暢遐邃若翺若止精烈輾
轉參差無窮時因囘飈擁在高閣此至和之音也其舞
節周章宛翳順序卑述若威鳳族舉丹鶴羣翔環合聚
[100-46a]
散將軒如止促度應節屈伸若飛風生幡幢氣逸竽箾
俯僂擎跪前後有聲周流萬變肅然而卒長袂侈袖拂
面約身於是綿駒陳左之徒慙口沮色不能進上此至
敬之容也初驃國之王舉國送之且訓其子曰聖唐恩
澤宏被八埏相君勲徳著於四海今布於外野欵我塞
門猶懼邊吏抑而不達非聖徳之至何臻於此乎且夫
溟渤之外沙石為閡卑濕沮洳澶漫㝠昧經過昆侖或
窮河源顛沛雪山陵競玉門囘繚阻深不知其近逺方
[100-46b]
造於蜀得非濳靈幽贊成國盛美大司徒勲伐焜耀圖
牒發揮紬緗曷以覩斯樂識斯人上至於再三展而閲
之賜與霶霈又付史臣下太常附伶官𨽻樂章薦清廟
設明堂同萬國合八荒詔曰惟爾司徒臯敬敷五教在
寛使逺人來格公守邊之勲也朕何徳焉南康受命色
如不容陛下垂天地之仁仁覆九有驃國之獻有為而
來西南微臣敢偷天功以奉疆理眇然鯫生感君聖臣
忠逺方來同遂作頌曰驃國之人來自絶垠逺貢異樂
[100-47a]
作愉聖君明珠璘彬彩旄繽紛婆娑槃跚繚繞逡巡南
康肄習貢於内庭的的軒軒有儀有聲書於紬緗畫以
丹青助祭執䞇羅于廟庭南康之鎮開扃洞闗忠賢羣
后勲加百蠻惟昔之盛音聲亹亹巴渝雜戯高祖勃起
白狼之至漢明致理獻詩作歌第彼功美豈若驃國來
循萬里進貢其音感愛其子詳其曲度潛應簫韶感我
康時盛我清朝赴水湯湯入林蕭蕭鏗鏘八音蓊鬱繁
條窮地盡理掩古越今載和耳目旁感飛沈上調薫風
[100-47b]
合以虞琴詩頌奏御王澤惟深
[100-48a]
  唐樂曲譜高似孫/
太宗四曲
 傾杯曲長孫無/忌作  樂社曲魏徵/作
 英雄樂曲虞世/南作
高宗七曲
 景雲河清曲亦名燕歌景雲見河/水清張文收為之
 喜慶善樂    破陣樂  承天樂
 一戎衣大定樂伐高麗宴洛陽城門觀屯/營教舞按新征用武之勢
[100-48b]
 八紘同軌樂髙麗平/天下定夷羌賔曲遼東平李/勣作是曲
明皇三十四曲
 立部八曲太常選坐部伎無性識者退入立部伎又/選立部伎無性識者退入雅樂部則雅聲
  可知一/作可和
 一太平安舞   二太平樂安舞太平並周/隋遺音
 三破陣樂    四慶善樂
 五大定樂    六上元樂
 七聖夀樂    八光聖樂
[100-49a]
 坐部伎六曲
 一燕樂     二長夀樂
 三天授樂武后天/授年作 四烏歌萬嵗樂武后時有烏/能人言萬嵗
 五龍池樂明皇為郡王時賜第隆慶坊坊之南地忽/變為池中宗泛之以厭其祥明皇即位乃
  作龍/池樂
 六小破陣樂   半夜樂
 還京樂明皇自潞州還京師夜半/舉兵誅韋后故作此樂
 文成曲明皇/作
[100-49b]
 霓裳羽衣曲河西節度使楊欽述獻一説羅公逺與/明皇遊月宫見仙女數百皆素練霓裳
  問其故曰云/云故作是曲
 𤣥真道曲道士司馬承/禎奉詔作大羅天曲茅山道士/李㑹元作
 紫清上聖道曲工部侍郎/賀知章作
 景雲      九真紫極
 小長夀     承天樂
 順天樂二曲並太清宫成太/常卿韋縚作
 君臣相遇樂曲商調韋/縚作
[100-50a]
 荔枝香貴妃生日張樂長生殿奏曲未有/名㑹南方進荔枝故名荔枝香
 梨園法曲法曲本隋樂其音清而近雅煬帝厭其聲/淡明皇愛之選坐伎三百人教之梨園宫
  女數百亦為/梨園子弟
 凉州伊州甘州天寶樂曲皆以邊地名之又詔/道調法曲與胡部新聲合作
 千秋節明皇生/日作
代宗二曲
 寶應長寧樂代宗復二京梨園供奉官/劉日進獻十八曲宫調
 廣平太一曲大厯元/年作
[100-50b]
徳宗四曲
 定難曲河東節度/馬燧獻 繼天誕聖樂徳宗生日昭義/節度王虔休獻
 中和曲徳宗生/日作  孫武順聖樂山南節度/于頔獻
文宗二曲
 雲韶法曲    霓裳羽衣舞曲此二曲文宗詔/太常卿馮定采
  開元雅樂作也臣下功髙者/賜之又改法曲為仙韶曲
武宗一曲
 萬斯年曲李徳裕命樂工作/萬斯年曲以獻
[100-51a]
宣宗一曲
 播皇猷曲帝自製宴/禮用之
[100-52a]
  籟紀王叔齋/
   條風
一曰炎風起自變天方土之蒼門從東北來
   明庶風
一曰谷風起自界天開明之門從東方來
   清明風
起自陽天波母之門從東南來
   景風
[100-52b]
一曰凱風又曰薫風亦曰巨風起自赤天之暑門從南
方來
   凉風
起自朱天編駒之白門從西南來
   閶闔風
一曰盲風又曰飂風亦曰泰風起自成天之閶闔門從
西方來
   不周風
[100-53a]
一曰麗風起自幽天幽都之門從西北來
   廣莫風
一曰寒風又曰凉風起自𤣥天之寒門從北方來
   雷
隂陽相薄而為雷天地之鼔也
   雨
隂陽相蒸為雨
   霰
[100-53b]
一曰霄雪水雪雜下也雪自上下為温氣所搏故曰陽
之専氣為霰
   雹
霰之流也隂氣暴上雨則凝結成雹故曰隂之専氣為

   雪
水下遇寒而凝因風相襲而成雪也
   餘溜
[100-54a]
雨後簷溝餘瀝也
   野哭
野哭者死喪離别激於中而發也
   聞嘆
聞嘆者聞人之嗟嘆聲也
   孤嘯
嘯吹聲也又蹙口出聲也
   市譁
[100-54b]
市譁者來城郭競市之喧囂也
   村唱
村唱者村落之謳吟里巷之聲調也
   宵舂
宵舂者民家夜碓杵臼之聲也
   夜織
夜織者閨中機杼之聲也
   擣衣
[100-55a]
擣衣者秋深治衣之聲也
   城柝
城柝者邏卒之柝聲也
   戍鼓
戍鼓者郡縣嚴更之鼔聲也
   昏鐘
昏鐘者節蚤夜之鐘聲也
   巷笛
[100-55b]
巷笛者村巷吹笛聲也
   邊笳
邊笳者胡人捲蘆葉吹之作聲也
   歸輪
歸輪者驅車之聲也
   鳴楫
鳴楫者操舟之楫聲也
   灘聲
[100-56a]
水石相激聲也
   潮聲
七發曰觀濤廣陵之曲江
   谷聲
谷聲者虛谷接物之聲也
   林聲
林聲者林木和風之聲也
   落葉聲
[100-56b]
落葉聲者木葉脱落聲也
   雞聲
雞聲者陽將升雞感之而為聲也
   蛙聲
蛙聲者沮澤之鳴蛙也
   子䳌
一名雋周蜀鳥也今在處有之
   猨聲
[100-57a]
猨聲者啼猨聲也
   蟬聲
一曰蜩螗通謂之蟬
   蟋蟀聲
蛬也一名促織
   鴈聲
一曰陽鳥
   烏聲
[100-57b]
一曰蜀山鳥
   鴟聲
一曰服鳥
[100-58a]
  嘯㫖孫廣/
夫氣激於喉中而濁謂之言激於舌而清謂之嘯言之
濁可以通人事達性情嘯之清可以感鬼神致不死葢
出其言善千里應之出其嘯善萬靈受職斯古之學道
者哉闕一/字君授王母母授南極真人真人授廣成子廣
成子授風后風后授嘯父嘯父授務光務光授堯堯授
舜舜演之為琴與禹自后迺廢續有晉太行山僊君孫
公獲之迺得道而去無所授焉阮嗣宗得少分其后湮
[100-58b]
滅不復聞矣嘯有十五章句權輿正畢有十二法 外
激 内激 含 藏 散 越 大沈 小沈 疋
叱 五太 五少
皆在十五章之内則嘯之妙音盡矣
   權輿章第一
夫權輿者嘯之始也夫人精神内定心目外息我且不
競物無害者身常足心常樂常定然後可以議權輿之
門天氣正地氣和風雲朗暢日月調順然後喪其神亡
[100-59a]
其身玉液旁潤靈泉外灑調暢其出入息端正其脣齒
之位安其頰輔和其舌端考擊於寂寞之間而後發圻
撮五太之精蕐髙下自恣無始無卒者權輿之音近而
論之猶衆音之發調令聴者審其一音也耳有所主心
有所擊於情性和於心神當然後入之
外激以舌約其上齒之裏大開兩脣而激其氣令其出
謂之外激也
内激用舌以前法閉兩脣於一角小啓如麥芒通其氣
[100-59b]
令聲在内謂之内激也
含用舌如上法兩脣但起如言殊字而激其氣令聲含
而不散矣
藏用舌如上法正其頰輔端其脣吻無所動用而有潛
發於内也
散以舌約其上齒之内寛如兩椒大開兩脣而激其氣
必散是為散也
越用舌如上法每一聲以舌約其上齶令斷氣絶用口
[100-60a]
如言失字謂之越也
大沈用舌如外激法用氣令自高而低大張其喉令口
中含之大物含氣煌煌而雄者謂之大沈也
小沈用舌如上法小遏其氣令揚大小沈屬隂命鬼吟
龍多用之
疋用舌如上法如言疋字高低隨其宜
叱用舌如上法如言叱字高低隨其宜
五太者五色也宫商角徵羽所為之五太八九五少為
[100-60b]
應故謂之太以配仁義禮智信此有音之本謂聲者皆
不逃五太但以宫商發應均使次序理則聲理亂則聲

五少者五太之應五太自有隂陽然太權而言五太為
陽五少為隂用聲之至詳而後發凡十二法象一嵗十
二月内激為黄鍾外激為應鍾大沈為太簇小沈為夾
鍾五太為姑洗五少為仲吕散為㽔賔越為林鍾疋為
夷則叱為南吕含為無射藏為大吕律吕相生而成又
[100-61a]
此則十二法之首也
   流雲章第二
流雲古之善嘯者聴韓娥之聲而寫之也淫潤流轉妙
中宫聲沈浮起伏若龍游戯春泉直上萬仞蒸鬱流雲
故曰流雲此當林塘春照晩日和風特宜為之始於内
激次散自含越小沈成於疋叱且五少則流雲之㫖備
矣其音有定所之若龍若虎若蟬若鬼一發之後更無
難撓亦由易之有可適而不滯凡十二嘯之變態極矣
[100-61b]
夫琴象南風笙象鳳嘯笛象龍吟凡音之發皆有象故
虎嘯龍吟之類亦音聲之流今所序故於后
   深谿虎章第三
深谿虎者古之善嘯者聴谿中虎聲而寫之也雄之餘
怒之末中商之初壯逸寛恣畧不屈撓若當夏鬱蒸華
果四合特宜為之始於内激既藏又含外激而沈終於
五少而五太則深谿虎之音備矣
   高栁蟬章第四
[100-62a]
高栁蟬者古之善嘯者聴而寫之也飄揚高舉繚繞縈
徹咽中角之初清楚輕切既斷又續華林修竹之下特
宜為之始於大沈次以五少激散越繫而令清終以小
沈則高栁蟬之音備矣
   空林夜鬼章第五
空林夜鬼者古之善嘯者夜過空林而寫之也㸃滴蟋
蟀鐵竊璚絶輕不舉纎不滅中徵之餘濃雪達旦凄風
飛雪之時特宜為之奏之當以道法先呼羣鬼聚於空
[100-62b]
林之中遞為應命心當危危然若有所動始於内激次
以五少三去宫商耳以越連之則空林夜鬼之㫖備矣
   巫峽猿章第六
巫峽逺者古之善嘯者聞而寫之也幽隱深邃在山數
里之外若自外而至自高而下雜以風泉瀑布之響迥
然出於衆聲之表中羽之初日暎空山風生衆壑特宜
為之初以内激灱灱五連之前二緩而低後三急而高
錯總偏反則巫峽猿之㫖備矣
[100-63a]
   下鴻鵠章第七
下鴻鵠者出於師曠清角之㫖古之善嘯者聴而寫之
也其聲寛綽浩渺不絶以節洪洞不絶既上未上寛大
内外聞而樂之輕浮遒急聞而惡之嘗奏則求此一一
聴之愛惡分明鴻鵠下矣且善嘯者其聲至逺不越數
百尺鴻鵠翔於㝠㝠之間曷由聞而下也葢激氣出於
脣齒之間妙聲轉於風景之際則風景和風景和則元
氣下降翔雲之間游元氣之上有不隨而下哉若高秋
[100-63b]
和風景麗特宜為之先以外激翔風數十發聲次以疋
叱然復純以五太終以散越成之三奏而清風臻五奏
而流雲巻九奏而鴻鵠降則下鴻鵠之音備矣
   古木鳶章第八
古木鳶古之善嘯者聞而寫之也飛射哀咽洪洞綿逺
若有所不足鬱鬱振蕩適斷又續寒郊原野隂風若霧
特宜為之始於内激長引之次疋叱又散則古木鳶之
音備矣
[100-64a]
   龍吟章第九
龍吟者龍吟水中古之善嘯者聞而寫之也深沈汩没
重厚濕潤髙不揚不殺聲中宫商傍暎嵓巒俯對潭洞
特宜為之先以内激次含又藏五太終以沈則龍吟之
㫖備矣
   動地章第十
動地者出於公孫其音師曠清徵也其聲廣博宏壯始
末不屈隠隠習習震霆所不能加鬱結掩遏若將大激
[100-64b]
大發又以道法先存以身入於太上之下鼔怒作氣阿
叱而令山嶽俱舉將手出於外夫坤儀至厚地道至靜
而以一嘯動之不亦異乎然有所動之何者夫人心志
而發乎氣氣激於外而成於聲聲含太宫太商自然與
四氣相合則吕動律應陽行隂伏必陽藏而動隂隂藏
而動陽當藏而動之則振發不定地居隂陽之上焉有
所負者動而所据能息哉然則聲作而見動地之道知音
樂之有感不必其震動然後謂動地之聲地氣閉涸煙
[100-65a]
凝隂沍特宜為之先以内激次以大沈藏含悉作動以
五太成之則動地之音備矣
   蘇門章第十一
蘇門者僊君隱蘇門所作也聖人述而不作音律之道
廣成務光以陶性靈以演大道非有以成聲音作程品
也昔人有游蘇門時聞鸞鳳之聲其音美暢竒異假為
之鸞鳳鸞鳳有音而不得聞之蘇門者焉得而知鸞鳳
之響后尋其聲迺僊君之長嘯矣僊君之嘯非止於養
[100-65b]
道怡神葢於俗則致雍熈於時則致太平於身則道不
死於事則攝百靈御五雲於萬物則各得其所感應之
效莫近於音而僊君得之至於飛走禽獸嘯之末者晉
阮嗣宗善嘯聞僊君以為己若往詣焉方被髪握坐籍
再拜而請之順風而請者三承風而請者再僊君神色
自若竟無所對籍因長嘯數十聲而去僊君料籍固未
逺因動清角而嘯至四五發聲籍但覺林巒草木皆有
異聲須臾飄風暴雨忽至已而鸞鳳孔雀繽紛而至不
[100-66a]
可勝數籍既懼又喜而歸因傳寫之十得其二謂之蘇
門今之所傳者是也深山大澤極高極逺宜為之先發
五太五少沈激内外一十二法備舉方少得蘇門之音

   劉公命鬼章第十二
劉公命鬼僊人劉根之所為也昔劉根道成雅好長嘯
為太守所屈因嘯召太守七世之祖立至其聲清淨徑
急中人已下惡聞之雖志人好古嘯者多不肄習以故
[100-66b]
其聲多闕後之人莫能補者謂之元剛格先以五少之
三去宫商次用内激大小沈終以疋叱則劉公命鬼之
聲備矣
   阮氏逸韻章第十三
阮氏逸韻者正阮籍所作也音韻放逸故曰逸韻用法
多比權輿與流雲之鱗轣十二間無約束多散越大雅
君子與常才齷齪者皆宜聴之天氣清肅氛垢之外迺
可雜塤箎俗態之樂鄭衛入耳善嘯者多能為之林泉
[100-67a]
逸人每為呼風亦偶作一韻法寄在衆之中興短則短
之興盡則止則阮逸韻之㫖備矣
   正章第十四
正者正也深逺極大非常聲所擬近代孫公得之人未
之聴致平和而却老不死者此聲也今有義亡其聲
   畢章第十五
畢者五聲之極大道畢矣堯舜之後有其義亡其聲
  嘯㫖不著作者氏名觀其命辭殆似出於唐人而
[100-67b]
  今不可考矣是書人間罕傳書序謂王母授南極
  真人真人授廣成子其説誕妄不經惟十有二法
  及載孫登阮籍則誠可謂得嘯之㫖者序又謂登
  無所授而籍之後湮滅無聞予向嘗以使事道經
  洛陽遊蘇門山訪孫阮遺跡思鸞鳳之聲不可得
  聞為之怏悒夫人之聲即天地之聲也人有古今
  而聲無古今是書既行安知山林之下無孫阮者
  出然則豈終於湮滅而無聞也哉正徳庚辰虎丘
[100-68a]
  老樵都穆跋
[100-69a]
  𤣥真子漁歌記李徳裕/
徳裕頃在内庭伏覩憲宗皇帝寫真求訪𤣥真子漁歌
歎不能致余世與𤣥真子有舊早聞其名又感明主賞
異愛才見思如此每夢想遺跡今乃獲之如遇良寶於
戱漁父賢而名隠鴟夷智而功高未若𤣥真隠而名彰
顯而無事不窮不達其嚴光之比歟處二子之間誠有
裕矣長慶三年甲寅嵗夏四月辛未日潤州刺史兼御
史大夫李徳裕記
[100-69b]
   漁歌如左
  烟波釣徒𤣥真子張志和
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緑蓑衣斜
風細雨不須歸
   右一
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櫂慣乗流長
江白浪不曽憂
   右二
[100-70a]
霅溪灣裏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東江上雪浦邉風笑
著荷衣不歎窮
   右三
松江蟹合主人歡菰飵蒪羮亦共飡楓葉落荻花乾醉
泊漁舟不覺寒
   右四
青艸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櫂歌連釣車子橛頭船樂
在風波不用仙
[100-70b]
   右五
[100-71a]
  觱篥格段成式/
觱篥本名悲篥畨人以角為之後乃以笳為首以竹為
管所法者角音故曰角
革角長五尺形如竹筒鹵簿軍中皆用之或竹木或皮
又有剝楊樹皮捲成觱篥以竹為管而吹之亦有用桃
皮者
南蠻多用蘆葉捲吹
𤣥女請制角二十四法雷雹聲
[100-71b]
吹角三部有長鳴中鳴長鳴曼聲激昂中鳴尤更悲切
畨角者後漸用之横吹李延年因畨曲更造新聲二十
八解
後解唯存黄鵠隴頭出闗入闗出塞入塞折楊栁黄覃
子赤之楊望行人十曲
教坊家有觱篥部其吹曲破斷送用之
白詩剪削乾蘆插寒竹
觱篥即今頭管
[100-72a]
  柘枝譜樂史/
樂苑云羽調有柘枝曲商調有掘柘枝此舞因曲為名
用二女童帽施金鈴抃轉有聲其來也于二蓮花中藏
之花拆而後見對舞相呈名蓮花舞
昔人云歌舞輕徊其解佩褫紳不待低帷昵枕莫如柘
枝舞云
漢靈好畨舞鼓吹
宋孝武帝大明中以鞞拂雜舞合之鐘石又不特女技
[100-72b]

舞有大垂手小垂手字舞花舞字舞以身亞地布成字
如作天下太平字者是也花舞者著緑衣偃身合成花
即柘枝舞有花心者是也
漢則巴渝舞女舞晉則白紵舞幡舞扇舞唐則霓裳舞
視柘枝舞態曲調各有攸勝
昔人謂柘枝軟舞婆娑曼延婆娑舞態也曼延舞綴也
[100-73a]
  管絃記闕名/
霓裳羽衣曲凡十三疊前六疊無拍至第七疊方謂之
疊遍
霓裳一名法曲獻仙音明皇入月宫記其曲遂于笛中
寫之
蔡翼琴曲載有大小胡笳十八拍平調昭君三十六拍
琴以散名如廣陵散云散是曲名如摻弄摻淡序引之

[100-73b]
鼓有漁陽參搥搥及撾並擊鼔杖也參撾是擊鼔之法
琵琶有八十四調内黄鍾太簇林鍾宫聲彈不出止二
十八調
馬融狀長笛空洞無底剡其上五孔一孔出其背似今
之尺八也
胡角有雙角即今畫角後用之横吹有大横吹部小横
吹部
銅鼓形如坐塾而空其下兩人舁行拊之聲如鞞鼔響
[100-74a]
亮不下鳴鼉
[100-75a]
  鼓吹格闕名/
鼔吹自古用之格則各有名義説者云鼔自鼓鼙吹自
竽籟之屬
列于殿庭者為鼔吹
從行鼓吹為騎吹
漢代有黄門鼓吹
漢有鼔吹短簫鐃歌皆軍中馬上道路所奏通謂之鼓

[100-75b]
漢鼓吹以賜有功
魏晉之代給用鼓吹甚輕晉牙門督將五校悉有鼓吹
朱鷺等二十二曲列于鼓吹謂之鐃歌軍禮愷樂用之
魏代鼓吹長簫依聲伎録並皆云絲竹合作執節者歌
衙門譙樓時其鼔吹
謝尚詣庾翼于武昌諮事翼以鼓吹賞尚射破便以其
副鼓吹給之
[100-76a]
 樂府雜録段安節/
   雅樂部
宫懸四面天子樂也軒懸三面諸侯樂也判懸二面大
夫樂也特懸一面士樂也宫懸四面每面五架架即簨
簴也其上安金銅仰陽以鷺鷥孔雀羽裝之兩面綴以
流蘇以綵翠絲紱為之也十二律上鐘九乳依月排之
每面石磬及編鐘各一架每架列鐘十二所亦依律編
之四角安鼔四座一曰應鼔四旁有兩小/鼓為&KR0615鼓也二曰腰鼓三
[100-76b]
曰警鼔四曰雷鼔皆彩畫上各安寶輪以珠翠粧之樂
即有簫笙竽塤箎籥跋膝琴瑟筑將竽形似小鐘以手
將之即鳴也次有登歌皆奏法曲御殿即奏凱安廣闕/
雍熈三曲宴羣臣即奏闕/   鹿鳴三曲近代内宴
即全不用法樂也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
和三曲凡奏曲登歌先引諸樂逐之其樂工皆戴平幘
衣緋大袖每色十二在樂懸内已上謂之坐部伎八佾
舞則六十四人文武各半皆著畫幘俱在樂懸之北文
[100-77a]
舞居東手執翟狀如鳳毛武舞居西手執戚文衣長大
武衣短小其鐘師及磬師登歌八佾舞并諸色舞通謂
之立部伎柷敔樂懸既陳太常卿押樂在樂懸之北面
太樂令鼓吹令俱在太常卿之後太樂在東鼓吹居西
協律郎二人皆執翬竿亦用綵翠粧之一人在殿上翬
竿倒殿下亦倒遂奏樂協律郎皆綠衣大袖戴冠
   雲韶樂
用玉磬四架樂即有琴瑟筑簫箎籥跋膝笙竽登歌拍
[100-77b]
板樂分堂上堂下登歌四人在堂下坐舞童五人衣繡
衣各執金蓮花引舞者金蓮如仙家行道者也舞在階
下設錦筵宫中有雲韶院
   清樂部
樂即有琴瑟雲和箏其頭像雲笙竽箏簫方響箎跋膝
拍板戯即有弄賈大獵兒也
   鼓吹部
即有鹵簿鉦鼓及角樂用絃鼗笳簫又即用哀笳以羊
[100-78a]
角為管蘆為頭也警鼔二人執朱旛引樂衣文戴冠已
上樂人皆騎馬樂即謂之騎吹俗樂亦有騎吹也天子
鹵簿用大全仗鼓一百二十面金鉦七十面郊天謁廟
吉禮即衣雲花黄衣鼓四鉦二下山陵凶禮即衣雲花
白衣鼓二鉦二下册太后皇后及太子用鼔七十面金
鉦四十面謂之小全仗公主出降及册三公并祔廟禮
葬並用大半仗鼔四十面鉦二十面諸矦用小半仗鼓
三十面鉦十四面吉凶如上自太子已下册禮及葬祔
[100-78b]
廟並無警鼔
   驅儺
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為四目衣熊裘執戈揚
盾口作儺儺之聲以除逐也右十二人皆朱髪衣白褶
畫衣各執麻鞭辮麻為之長數尺振之聲甚厲乃呼神
名其有甲作食凶者沸謂食夢者騰蘭食不祥者覽諸
食名者祖盟强食其磔死寄生者桃根食箎者等振子
五百小兒為之衣朱褶青襦戴面具以晦日於紫宸殿
[100-79a]
前儺張宫懸樂太常卿及少卿押樂正到西閣門丞并
太樂署令鼔吹署令協律郎並押樂在殿前事前十日
太常卿並諸官於本寺先閲儺并遍閲諸樂其日大宴
三五署官其朝寮家皆上棚觀之百姓亦入看頗謂壯
觀也太卿上此嵗除前一日於右金吾龍尾道下重閲
即不用樂也御樓時於金雞竿下打赦鼔一面鉦一面
以五十人唱色十下鼔一下鉦以千下
   熊羆部
[100-79b]
其熊羆者有十二皆有木雕之悉髙丈餘其上安版床
復施寶幰皆金彩粧之於其上奏雅樂含元殿方奏此
樂也奏唐十二時萬宇清月重輪三曲亦謂之十二按
樂具庫在望仙門内之東壁俗樂古都屬樂園新院院
在太常寺内之西北也開元中始别署左右教坊上都
在延政里東都在明義里以内官掌之至元和中只署
一所又於上都廣化里太平里兼各署樂官院一所
   鼓架部
[100-80a]
樂有笛拍板答鼓即腰鼓也兩杖鼓戯有代面始自北
齊神武弟有膽勇善鬬戰以其顔貌無威每入陣即著
面具後乃百戰百勝戯者衣紫腰金執鞭也鉢頭昔有
人父為虎所傷遂上山尋其父屍山有八折故曲八疊
戯者被髪素衣面作啼葢遭喪之狀也蘇中郎後周士
人蘇葩嗜酒落魄自號中郎每有歌場輒入獨舞今為
戯者著緋戴帽面正赤葢狀其醉也即有踏搖娘羊頭
渾脱九頭獅子弄白馬益錢以至尋撞跳丸吐火吞刀
[100-80b]
旋槃觔斗悉屬此部
   龜兹部
樂有觱篥笛拍板四色鼓揩羯鼔雞樓鼓戯有五常獅
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抺額衣
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破陣樂曲亦
屬此部秦王所制舞人皆衣畫甲執旗斾外藩鎮春冬
犒軍亦舞此曲兼馬軍引入場尤甚壯觀也萬斯年曲
是朱崖李太尉進此曲名即天仙子是也
[100-81a]
   曲部
樂有琵琶五絃箏箜篌觱篥笛方響拍板合曲時亦擊
小鼓鈸子合曲後立唱歌涼府所進本在正宫調大遍
小者至貞元初康崑崙翻入琵琶闕/
玉宸殿故有此名合諸樂即黄鍾宫調也奉聖樂曲是
韋南康鎮蜀時南詔所進在宫調亦舞伎六十四人遇
内宴即於殿前立奏樂更畨替換若宫中宴即坐奏樂
俗樂亦有坐部立部也
[100-81b]
   歌
歌者樂之聲也故絲不如竹竹不如肉迥居諸樂之上
古之能者即有韓娥李延年莫愁樂府詩云莫愁在何/處住在石城西艇子
揺兩槳催/送莫愁來善歌必先調其氣氤氲自臍出至喉乃噫其
詞即分抗墜之音既得其術即可致遏雲響谷之妙也
明皇朝有韋青本是士人嘗有詩三代主綸誥一身能
唱歌官至將軍開元中内人有許和子者本吉州永新
縣樂家女也開元未選入宫即以永新名之籍於宜春
[100-82a]
院既美且慧善歌能變新聲韓娥延年殁後千餘載曠
無其人至永新始繼其能遇高秋朗月臺殿清虛㗋囀
一聲響𫝊九陌明皇嘗獨召李謨吹曲逐其歌曲終管
裂其妙如此又一日賜大酺於勤政樓觀者數千萬衆
諠譁聚語莫得魚龍百戯之音上怒欲罷宴中官高力
士奏請命永新出樓歌一曲必可止諠上從之永新乃
撩鬢舉袂直奏曼聲至是廣場寂寂若無一人喜者聞
之氣勇愁者聞之腸絶洎漁陽之亂六宫星散永新為
[100-82b]
一士人所得韋青避地廣陵日夜憑䦨于上河之上忽
聞舟中奏水調者曰此永新歌也乃登舟與永新對泣
久之青始亦晦其事後士人卒與其母之京師竟殁於
風塵及卒謂其母曰阿母錢樹子倒矣
大厯中有才人張紅紅者本與其父歌於衢路丐食過
將軍韋青所居在昭國坊南門裏青於街牖中聞其歌
者喉音寥亮仍有眉首即納為姬其父舍於後户優給
之乃自𫝊其藝穎悟絶倫嘗有樂工自撰歌即古長命
[100-83a]
西河女也加減其節奏頗有新聲未進聞先侑歌於青
青召紅紅於屏風後聴之紅紅乃以小豆數合記其拍
樂工歌罷青入問紅紅如何云已得矣青出云有女弟
子久曾歌此非新曲也即令隔屏風歌之一聲不失樂
工大驚異遂請相見欽伏不已再云此曲先有一聲不
穏今已正矣尋達上聴翊日召入宜春院寵澤隆異宫
中號記曲娘子尋為才人一日内史奏韋青卒上告紅
紅乃上前嗚咽奏云妾本風塵丐者一旦老父死有所
[100-83b]
歸致身入内皆自韋青妾不忍忘其恩乃一慟而絶上
嘉歎之即贈昭儀也貞元中有田順曽為宫中御史娘
子元和長慶以來有李貞信米嘉榮何戡陳意奴武宗
已降有陳幼青南不嫌羅寵咸通中有陳彥暉
   舞工
舞者樂之容也有大垂手小垂手或如驚鴻或如飛燕
婆娑舞態也蔓延舞綴也古之能者不可勝記即有健
舞軟舞字舞花舞馬舞健舞曲有稜大阿連柘枝劒器
[100-84a]
胡旋胡騰軟舞曲有凉州緑腰蘇合香屈柘團圓旋甘
州等字舞以舞人亞身於地布成字也花舞著緑衣偃/身合成花字也馬舞者儱馬人著綵衣執鞭於牀
上舞蹀躞蹄皆應節奏也開元中有公孫大娘善舞/劒器僧懷素見之草書遂長葢准其頓挫之勢也
   俳優
開元中黄幡綽張野狐弄參軍始自漢館陶令石躭躭
有贓犯和帝惜其才免罪每宴樂即令衣白夾衫命優
伶戯弄辱之經年乃放後為參軍誤也
開元中有李仙鶴善此戯明皇特授韶州同正參軍以
[100-84b]
食其禄是以陸鴻漸撰詞言韶州葢由此也武宗朝有
曹叔度劉泉水醎淡最妙咸通以來即有范𫝊康上官
唐卿吕敬遷等三人弄假婦人大中以來有孫乾劉璃
缾近有郭外春孫有熊僖宗幸蜀時戯中有劉真者尤
能後乃隨駕入京籍于教坊弄婆羅大中初有康迺李
百魁石寳山大别有夷部樂即有扶南高麗高昌驃兹
康國疎勒西凉安國樂即有單龜頭鼔及箏蛇皮琵琶
葢以蛇皮為槽厚一寸餘鱗介具亦以楸木為面其捍
[100-85a]
撥以象牙為之畫其國王騎象極精妙也鳳頭箜篌卧
箜篌其工頗奇巧三頭鼓鐵拍板葫蘆笙舞有骨塵舞
胡旋舞俱於一小圓毬子上舞縱横騰踏兩足終不離
於毬子上其妙如此也
   琵琶
始自烏孫公主造馬上彈之有直項者曲項者便於急
關中也古曲有陌上桑范曄石崇謝奕皆善此樂也開
元中有賀懷智其樂器以石為槽鵾雞筋作絃鐵撥彈
[100-85b]
之貞元中有康崑崙第一手始遇長安大旱詔移南市
祈雨及至天門街市人廣較勝負鬬聲樂即街東有康
崑崙琵琶最上必謂街西無以敵也遂令崑崙登綵樓
彈一曲新翻羽調録腰其街西亦建一樓東市大誚之
及崑崙度曲西市樓上出一女郎抱樂器先云我亦彈
此曲兼移在楓香調中及下撥聲如雷其妙入神崑崙
即驚駭乃拜請為師女郎遂更衣出見乃僧也葢西市
豪族厚賂莊嚴寺僧善本姓段以定東鄽之聲翊日徳
[100-86a]
宗召入令陳本藝異常嘉奬乃令教授崑崙段奏曰且
請崑崙彈一調及彈師曰本領何雜兼帶邪聲崑崙驚
曰段師神人也臣小年初學藝時偶於鄰舍女巫授一
品絃調後乃易數師段師精鑒如此𤣥妙也段奏曰且
遣崑崙不近樂器十年使忘其本領然後可教詔許之
後果盡段之藝
貞元中王芬曹保保子善才其孫曹鋼皆襲所藝次有
裴興奴與鋼同時曹善運撥若風雨而不事扣絃興奴
[100-86b]
長於攏撚類時人謂曹鋼有右手興奴有左手武宗初
朱崖李太尉有樂吏亷郊者師於曹鋼盡鋼之能鋼常
曰教人多矣未有此性靈弟子也郊嘗詣平泉别墅值
風清月朗攜琵琶池上彈㽔賔調忽聞芰荷間有物跳
躍之聲必謂是魚及彈别調即無所聞復彈舊調依舊
有聲遂加意朗彈忽有一物鏘然躍出池岸之上視乃
方響一片葢㽔賔鐵也以指撥精妙律吕相應也
某門中有樂史楊志善琵琶其姑尤更妙絶姑本宣徽
[100-87a]
弟子後放出宫於永穆觀中住自惜其藝常畏人聞每
至夜方彈楊志懇求教授堅不允且曰誓死不傳於人
也志乃賂其觀主求寄宿於觀竊聴其姑彈弄仍繫脂
鞓帶以手畫帶記節奏遂得一兩曲調明日攜樂器詣
姑姑大驚異志即告其事姑意乃回盡傳其能矣
文宗朝有内人鄭中丞善胡琹中丞即/宫官也内庫二琵琶號
大小忽雷鄭嘗彈小忽雷偶以匙頭脱送崇仁坊南趙
家修理大約造樂器悉在此坊其中二趙家最妙時有
[100-87b]
權相舊吏梁厚本有别墅在昭應之西正臨河岸垂鉤
之際忽見一物浮過長五六尺許上以錦綺纏之令家
僮接得就岸即祕器也及發開視之乃一女郎粧飾儼
然以羅領巾繫其頸解其領巾伺之口鼻有餘息即移
入室中將養經旬乃能言云是内弟子鄭中丞也昨以
忤㫖命内官縊殺投于河中錦綺即弟子相贈爾遂垂
泣感謝厚本即納為妻因言其藝及言所彈琵琶今在
南趙家尋值訓注之亂人莫有知者厚本賂樂匠購得
[100-88a]
之每至夜分方敢輕彈後遇良夜飲於花下酒酣不覺
朗彈數曲洎有黄門放鷂子過其門私於墻外聴之曰
此鄭中丞琵琶聲也翊日達上聴文宗方追悔至是驚
喜即命宣召乃赦厚本罪仍加錫賜焉咸通中即有米
和即嘉榮子也申旋尤妙復有王連兒也前羽調綠腰
注云本自樂工進曲上令録其要者今以為名設言綠
腰也
   箏
[100-88b]
箏者䝉恬所造也元和至太和中李青青及龍佐大中
以來有常述本亦妙手也史從李從周皆能者也從周
即青孫亞其父之藝也
   箜篌
箜篌乃鄭衛之音權輿也以其亡國之音故號空國之
侯亦曰坎侯古樂府有公無渡河之曲昔有白首翁溺
於河歌以哀之女麗玉善箜篌撰此曲以寄哀情咸通
中第一部有張小子忘其名彈弄冠于今古今在西蜀
[100-89a]
太和中有季齊皋者亦為上手曽為某門中樂史後有
女亦善此伎為先徐相姬大中末齊皋尚在有内官擬
引入教坊辭以衰老乃止胡部中此樂妙絶教坊雖有
三十人能者一兩人而已
   笙
笙者女媧造也仙人王子晉於緱氏山月下吹之象鳳
翼亦名參差自古能者固多矣太和中有尉遲章尤妙
宣宗已降有范漢恭有子名寶師盡𫝊父藝今在陜州
[100-89b]
   笛
笛羌樂也古有落梅花曲開元中有李謨獨步於當時
後禄山亂流落江東越州刺史皇甫政月夜泛鏡湖命
謨吹笛謨為之盡妙倐有一老父泛小舟來聴風骨冷
秀政異之進而問焉老父曰某少善此今聞至音輒來
聴耳政即以謨笛授之老父始奏一聲鏡湖波浪搖動
數疊之後笛遂中裂即探懷中一笛以畢其曲政視舟
下見二龍翼舟而聴老父曲終以笛付謨謨吹之竟不
[100-90a]
能聲即拜謝以求其法頃刻老父入小舟遂失所在
   觱篥
大龜兹國樂也亦曰悲栗徳宗朝有尉遲青官至將軍
時青州有王麻奴者善此伎河北推為第一手恃其藝
倨傲自負戎帥外莫敢輕易請者從事臺拜入京臨岐
把酒請吹一曲相送麻奴偃蹇大以為不可從事怒曰
汝藝亦不足稱殊不知上國有尉遲將軍冠絶今古麻
奴怒曰某此藝海内豈有及者也今即往彼定其優劣
[100-90b]
不數月到京訪尉遲青所居在常樂坊乃側近僦居日
夕加意吹之尉遲每經其門如不聞麻奴不平乃求謁
見閽者不納厚賂之即引見青青即席地令坐因於高
般涉調中吹勒部觝曲曲終汗洽其背尉遲頷頥而已
謂曰何必高般涉調也即自取銀字管於平般涉調吹
之麻奴涕泣愧謝曰邊鄙微人偶學此藝實謂無敵今
日忝聞天樂方悟前非乃碎樂器自是不復言音律也
元和長慶中有黄日遷劉楚材尚陸陸皆能者大中以
[100-91a]
來有史敬約在汴州
   五絃
貞元中有趙璧者妙於此伎也白傅諷諌有五絃彈近
有馮季皋
   方響
武宗朝郭道源後為鳳翔府天興寺丞充太常寺調音
律官亦善擊甌率以邢甌越甌去十二隻旋加減水於
其中以筯擊之咸通中有異蠙洞曉音律亦為鼔吹署
[100-91b]
丞充調音律官善於擊甌擊甌葢出於擊缶
   琴
古者能士固多矣貞元中成都雷生善斵琴至今尚有
孫息不墜其業精妙天下無比也彈者亦衆焉太和中
有賀若夷尤能後為待詔對文宗彈一調上嘉賞之仍
賜朱衣至今為賜緋調後有甘黨亦為上手
   阮咸
大中初有待詔張隠聳者其妙絶倫蜀郡亦多能者
[100-92a]
   羯鼓
明皇好此伎有汝陽王花奴尤善擊鼓花奴時戴砑絹
帽子上安葵花數曲曲終花不落葢能定頭項爾黔帥
南卓著羯鼓録中具述其事咸通中有王文舉尤妙弄
三杖打療萬不失一懿皇師之
   鼓
其聲坎坎然其衆樂之節奏也禰衡常衣綵衣擊鼓其
妙入神武宗朝趙長史尤精
[100-92b]
   拍板
拍板本無譜明皇遣黄幡綽造譜乃於紙上畫兩耳以
進上問其故對但有耳道無節奏也韓文曰樂句古樂
工都計五千餘人内一千五百人俗樂係梨園新院於
此旋抽入教坊計司每月之精料於樂寺給散太樂署
在寺院之東令一丞一鼓吹署在寺門之西令一丞一
   安公子
隋煬帝遊江都時有樂工笛中吹之其父老廢於卧内
[100-93a]
聞之問曰何得此曲子對曰宫中新翻也父乃謂其子
曰宫曰君商曰臣此曲宫聲往而不返大駕東巡必不
囘矣汝可託疾勿去也精鑒如此
   黄驄疊急曲子/
太宗定中原時所乗戰馬也後征遼馬斃上歎惜乃命
樂工撰此曲
   離别難
天后朝有士人陷寃獄没家族其妻配入掖庭本初善
[100-93b]
吹觱篥乃撰此曲以寄哀情始名大郎神葢取良人行
第也遂三易其名亦名切子終號愁迴鶻
   夜半樂
明皇自潞州入平内難正夜半斬長樂門關領兵入宫
剪逆人後撰此曲名還京樂
   雨霖鈴
明皇自西蜀返樂人張野狐所製
   康老子
[100-94a]
康老子即長安富家子落魄不事生計常與國樂游處
一旦家産蕩盡偶一老嫗持舊錦褥貨鬻乃以半千獲
之尋有波斯見大驚謂康曰何處得此是氷蠶絲所織
若暑月陳於座可致一室清凉即酬千萬康得之還與
國樂追歡不經年復盡尋卒後樂人嗟惜之遂製此曲
亦名得至寳
明皇初納太真妃喜謂後宫曰予得楊家女如得至寶
也遂製曲名得寶子
[100-94b]
   文敘子
長慶中俗講僧文敘善吟經其聲宛暢感動里人樂工
黄米飯狀其念四聲觀世音菩薩乃撰此曲
   望江南
始自朱崖李太尉鎮淛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
秋娘後改此名亦曰夢江南
   楊栁枝
白傅閒居洛邑時作後入教坊
[100-95a]
   傾盃樂
宣宗喜吹蘆管自製此曲初捻管令俳兒辛骨&KR1633拍不
中上瞋目瞠視骨&KR1633憂懼一日而殞
   道調子
懿皇命樂工敬納吹觱篥初弄道調上謂是曲誤拍之
敬納乃隨拍撰成曲子
   傀儡子
自昔𫝊云起於漢祖在平城為冒頓所圍其城一面即
[100-95b]
冒頓妻閼氏兵强於三面壘中絶食陳平訪知閼氏妬
忌即造木偶人運機闗舞於陴間閼氏望見謂是生人
慮下其城冒頓必納妓女遂退軍史家但云陳平以祕
計免葢鄙其䇿下爾後樂家翻為戯其引歌舞有郭郎
者髪正禿善優笑閭里呼為郭郎凡戯場必在俳兒之
首也
   别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
舜時調八音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計用八百般樂器
[100-96a]
至周時改用宫商角徵羽用製五音減樂器至五百般
至唐朝又減樂器至三百般太宗朝三百般樂器内挑
絲竹為胡部用宫商角羽並分平上去入四聲其徵音
有其聲無其調
   平聲羽七調
第一運中吕調第二運正平調第三運高平調第四運
仙吕調第五運黄鍾調第六運般涉調第七運高般涉
調雖去中吕調之運如車輪/轉却去中吕一運聲也
[100-96b]
   上聲角七調
第一運越角調第二運大石角調第三運高大石角調
第四運雙角調第五運小石角調亦名正角調第六運
歇指角調第七運林鍾角調
   去聲宫七調
第一運正宫調第二運高宫調第三運中吕宫第四運
道調宫第五運南吕宫第六運仙吕宫第七運黄鍾宫
   入聲商七調
[100-97a]
第一運越調第二運大石調第三運高大石調第四運
雙調第五運小石調第六運歇指調第七運林鍾闕/調
    平聲調
為徵聲 商角同用 宫逐羽音
右件二十八調琵琶八十四調方得是五絃五本共應
二十八調本笙除二十八調本外别有二十八本中管
調初製胡部樂無方響只有絲竹緣方響不應諸調有
直拔聲太宗於内庫别收一片鐵有以方響下於中吕
[100-97b]
調頭一韻聲名大吕應高般涉調頭方得應二十八調
是箏只有宫商角羽四調臨時移柱應二十八調
 
 
 
 
 
 説郛卷一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