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3j0066 通雅-明-方以智 (master)


[023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通雅卷二十三     明 方以智 撰
  官制文職/
三名公卿大夫也 周禮疏引易通卦驗云天地成位
君臣道生君有五期輔有三名注公卿大夫也政教君
臣起自人皇之世至伏羲因之故丈耀鈎曰伏羲作易
名官者也
黄帝有五官九工少皞五正唐虞有六官九官 史記
[023-1b]
黄帝建立五行于是有天地神祗物類之官是謂五官
管子吕覽皆言黄帝五官以正人位文選王融策文九
工開于黄序注黄帝也雲官有五人有同徳四人合為
九少皞五正見于蔡墨之説五行正也通典堯置天地
四時之官為六卿舜為六官以正天地四時説苑曰堯
時舜為司徒契為司馬禹為司空稷為田疇䕫為樂正
倕為工師伯夷為秩宗皋陶為大理益掌敺禽為九職
劉向𫝊舜命九官濟濟相讓注禹司空棄后稷契司徒
[023-2a]
咎繇士垂共工益虞伯夷秩宗䕫典樂龍納言周禮疏
曰堯舜官號稍改其時官名葢曰稷曰司徒是天官稷
也地官司徒也又云命羲和仲叔使分主四方注仲叔
亦羲和之子堯既分隂陽四時又命四子為之官掌四
時者字曰仲叔則掌天地者其曰伯乎是有六官分命
仲叔注云官名葢春為秩宗夏為司馬秋為士冬為共
工通稷為司徒是六官之名鄭𤣥分隂陽為四時者分
髙辛時重黎之天地官使兼主四時耳共工注水官也
[023-2b]
堯天官為稷又司徒士此三官是堯時事舜述前功秩
宗舜時官也惟無夏官之名夏𫝊曰司馬在前則羲叔
為夏官是司馬也鄭𤣥曰初堯冬官為共工舜舉禹治
水堯知其必成功故改命司空以官名寵異之非常官
也禹登百揆之任捨司空之職為共工與虞垂益是也
始羲和之時主四岳者謂之四伯後分至八伯堯初天
官為稷至試舜謂之百揆舜命禹為之即天官也崔靈
恩曰舜改地官為司徒秋官為士冬官為司空春官秩
[023-3a]

五官配五行也 自黄帝建立五行少昊五鳩氏顓頊
立五行之官唐虞百揆四岳象天之有五行也孔頴逹
周官疏曰百揆一人四岳内典四時之政四人也孔平
仲則謂四岳為一官俱是縣擬曲禮曰天子建天官先
六大次五官注此葢殷時制吕氏曰殷人尊神即堯命
羲和舜齊七政洪範首五行之意也其實唐三代皆有
六官皆有九卿考工記疏六官之記可見者堯育重黎
[023-3b]
之後羲和及其和叔四子掌天地四時夏書乃召六卿
商周稍改職名六官之數則同通典曰夏制九卿殷因
亦如之三少六官也智嘗論六宗之名與二腎之説以
為凡數五即有六五為生數之宗六為成數之始從一
至十五六固天地之中數也如五禮即有六樂五音即
有六律五運即有六氣皆自然之理東曰青龍南曰朱
雀西曰白虎北曰𤣥武𤣥武者龜與蛇也木曰勾芒火
曰祝融土曰后土金曰蓐收水曰𤣥㝠𤣥𡨕則少皞之
[023-4a]
二子曰修曰熈也人身一心一肺一肝一脾而腎有二
六宫貴神則土有二六氣則火有二葢土為終水為始
而水火相交水土相成也龍馬言曰六官之名冡大也
宰制也司徒徒衆也宗伯禮以宗為先司馬兵以馬為
先司冦冦所常防治也司空之空為何物乎堯制司空
之官以寵禹即宰相也漢三公以司空配之猶古意也
商以太宰為前列周并列而重其權葢冡宰兼相職而
司空實相位也以五行言之地官為土天一生水則天
[023-4b]
與水猶二水也然則司空篇亡非亡也本無職掌以宰
相時兼之耳此説甚竒故存之以備論
漢有官簿有儀品魏晉有品令唐有格令宋有班簿有
具員 安帝詔舉刺史長令相清白敇身率下者無拘
官簿注謂不拘常牒也後百官志曰班固著百官表職
分未悉故依其官簿粗注職分以為百官志注曰百官
簿劉昭補志序所云百官就乎故簿是也應劭有漢官
儀隋志王隆作漢官解詁胡廣注樊長孫與劉千秋書
[023-5a]
曰張平子次述漢事莫能立顧見汲令王文山小學漢
官篇足知舊制儀品荀攸撰魏官儀徐宣瑜晉官品晉
志又載魏晉官品令後魏志曰晉品令有正無從唐開
元刋定職次著為格令宋開寶詔除授京官依朝官例
降勅御史臺班簿十日一上中書太宗閲班簿擇近臣
舉官慶厯中中丞張方平言臣在翰林見天聖中具員
元豐六年李清臣為備選具員十冊此如今之御覽冊
也按表少府若盧注引漢品令則漢先有品令之書矣
[023-5b]
唐寔録宣宗命宰相作具員御覽
中臺尚書省東臺門下省西臺中書省也 中臺亦稱
都臺始于漢成置尚書至後漢而權重唐龍朔改曰中
臺都堂居中左右分司都堂東有吏户禮部三行西有
兵刑工部三行每行四司凡二十四司中書舊有其官
魏晉始謂之中書省北魏曰西臺龍朔亦然光宅曰鳳
閣開元曰紫薇自黄初置監晉因之又置舎人齊通事
舎人四員各住一省曰四户權傾天下晉孝武來常居
[023-6a]
内殿以省官一人司詔誥位在西省因曰西省郎唐中
書舎人為文士之極任門下省後漢謂之侍中寺晉志
曰給事黄門侍郎郎中俱𬋩門下衆務龍朔改曰東臺
光宅曰鸞臺開元曰黄門省給事中加官也隋置吏部
給事郎煬帝移為門下之職又有七諫議屬門下煬帝
廢之唐武徳復置四人貞觀于門下省置起居郎二人
即起居注也相沿皆謂之三省曰臺者别稱也謝靈運
晉書曰漢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曰三
[023-6b]
臺蔡邕以侍御史轉持書御史遷尚書三日之間周厯
三臺其曰八座者六典曰後漢以令僕射六曹尚書為
八座今以二丞相六尚書為八座唐不置令也宋齊有
三臺五省謂尚書中書門下秘書集書省元豐制門下
中書増建後省置諫官筆麈曰霍山録尚書有上書言
其罪者山屏不奏其書後上書者盡奏封事輙使中書
令出取不闗尚書可見尚書是士人中書則宦官也及
江左至唐乃以中書尚書列為兩省中書傳命尚書受
[023-7a]
而行之則尚書外庭吏也唐之設翰林學士于禁中専
掌制命而中書亦少疎矣及元設中書省而以尚書𨽻
之則中書外廷臣也今之内閣則漢之尚書令唐之中
書省而司禮中官則漢之中書令也漢制大将軍位三
公下及竇憲伐北國還位次太傅在三公之上自是東
漢官制太傅第一大将軍次之太尉次之司徒故丞相
也又次之司空故御史大夫也又次之西漢有三府丞
相御史大夫大将軍也其後増二将軍謂之五府東漢
[023-7b]
有五府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軍也西漢所謂三公
者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而已其後以大将軍代太尉而
以大司馬號冠之然猶一官耳東漢承元成之舊以司
徒代丞相司空代御史大夫司馬代太尉為三公而大
将軍位三公之上與司馬為二官矣曹操為丞相位三
公上而丞相與司徒亦為二官矣東漢之末以太傅總
百揆為首相太尉次之司徒次之司空次之而大将軍
號或在太傅之下太尉之上有五公矣晉初以太師太
[023-8a]
保司徒司空為文官公而以左右光禄大夫開府者為
從公大司馬大将軍太尉為武臣公而以驃騎車騎開
府者為從公有八公矣已而齊王冏之徒又自為丞相
不在八公之數則又冗矣智按江左自劉宋以後宰相
無常員惟人主所與議論政事委以機務者不論銜之
大小皆真相也陳後政事并由中書有舎人五人分掌
二十一局各當尚書諸曹並為上司尚書聽受而已荀
勗以為鳳凰池即其端矣此中書之重也北朝惟重門
[023-8b]
下三公尚書非帶侍中銜不得聞政此門下之重也唐
則並重巳而逓重巳而重中書云
内録録尚書事也 桓温固讓内録是也人稱㑹稽王
道子為東録世子元顯為西録東第可設雀羅言朝在
西元顯執權也今詹府有録事小官也然亦因其名孔
叢子桓子新論皆以大麓為大録
晉以後之侍中乃宰相非秦漢之侍中也 秦侍中本
丞相史也五人往來殿内東箱奏事謂之侍中漢為加
[023-9a]
官分掌乗輿服物武帝以孔安國儒者掌御唾壺朝廷
榮之表曰侍中左右曹諸史散騎中常侍皆加官侍中
中常侍得入禁中諸曹受尚書事諸史得舉法散騎騎
並乗輿車給事中亦加官志曰屬少府比二千石周禮
太僕干寶注曰若漢侍中西漢侍中有嚴朱東方吾丘
蘇武歐陽地餘王商師丹諸人班穉為黄門郎中常侍
朱穆曰中常侍故事參選士人建武以後悉用宦者矣
晉志曰黄帝時風后為侍中周為常伯之任秦漢無定
[023-9b]
員後漢曰侍中寺即門下省也冠武弁大冠加金璫附
蟬為文貂尾為飾三省既立則侍中為門下省之長官
給事黄門侍郎散騎常侍俱屬門下稱曰黄散唐初因
隋為納言後屢更改總之自晉以後門下省長官即宰
相也
漢有丞相府唐宋有政事堂非今之東閣也 鄧通詣
丞相府鶡雀飛丞相府是也唐志曰三省長官議事于
門下省政事堂後裴炎自侍中遷中書令乃徙政事堂
[023-10a]
于中書省開元十一年張説為相又改政事堂號中書
門下列五房于後神宗史志中書門下在朝堂西榜曰
中書為宰相政事之所又有中書省門下省者存其名
列皇城外中書省但掌冊文覆奏考帳門下省主乗輿
八寶朝㑹位版流外考校而已中書令侍中不任職元
豐官制行悉釐正之乃廢中書門下省之在皇城外者
併朝堂西之中書堂為門下中書兩省以左右僕射兼
門下中書侍郎又以兩侍郎副之神宗曰中書省揆而
[023-10b]
議之門下省審而覆之尚書省承而行之哲宗立吕公
著言唐太宗以三省長官共議從之建炎三年始合三
省為一按今之東閣則學士之房耳故無文移可行
太府漢丞相府也 以張湯甯成掾以湯為無害言大
府調茂陵尉注師古曰大府丞相府也趙禹為丞相史
周亞夫曰文深不可以居大府蔡質漢儀曰司徒府與
蒼龍闕對厭于尊者不敢號府應劭曰不然丞相舊位
在長安時府有四出門隨時聽事明帝欲依之廹于太
[023-11a]
尉司空但為東西門耳荀綽晉官表注曰漢丞相府門
無䦨不設鈴不警鼔深大廣遠無節限也
唐宋政事堂皆在朝堂之西 唐門下省為政事堂裴
炎移入中書省政事堂有北門過中書舎人院咨訪至
常衮乃塞之李華有中書政事堂記言裴炎之非李庾
賦曰西則月華重啓銀臺内向中書在焉周密宰相舊
記廣徳二年令射生自光範門送郭子儀注大明宫含
元殿西為光範門韓愈上宰相書伏光範門外是可推
[023-11b]
也宋官志曰中書在朝堂西是為政事堂宋中書門下
并列于外又别置中書于禁中為政事堂與樞密院對
掌大政乾徳二年置參知止令就宣徽㕔上事
宰相有平章參知同三品之名唐也 尚書令侍中中
書令為宰相不輕授人常以他官假以他名貞觀八年
李靖辭位三兩日一至中書門下平章事平章事起此
蕭瑀以太子太保李勣以詹事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三
品起此然二品不専用髙宗以後為相者必加同三品
[023-12a]
而張文瓘以東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同三品入銜自
文瓘始永淳元年以郭待舉等同承受進止平章事平
章事入銜自待舉等始通典曰侍中中書令為真相尚
書令則太宗曽為之郭子儀懇辭是也其以他官參掌
者但加同三品及平章事知政事參知機務參與政事
之名并為宰相即漢韓安國張湯為御史大夫行丞相
事之例也葢髙宗以郭待舉岑長倩郭一正魏𤣥同為
相以其資任尚淺未可與諸相同名且令預政事與中
[023-12b]
書門下同受進止平章事此時雖不設尚書令而左右
僕射即為真相同三品者次之同平章事又次之至宋
時遂以同平章事為正相而以參知政事為次相然則
宋之參知政事即唐同平章也元以丞相居平章事之
上則猶唐始立平章之意也宋之丞相即參政也元乃
以參政居左右丞之下
中書樞密宋之兩府然考漢唐之始名皆宦官也 漢
之中書令本宦官也至江左而為宰相唐之樞密使本
[023-13a]
宦官也至五代時以樞密使為内輔臣宰相為外輔臣
而樞密之權重于宰相如宰相兼樞密則得専大政如
罷樞密之權但為宰相其任反輕亦如唐之左右僕射
也葢郭崇韜之于荘宗安重誨之于明宗然皆以佐命
元功入為樞密刑賞黜陟無不由之其勢然也後晉太
祖懲其横肆遂廢樞密以印付中書而宰相之任始専
矣唐初樞密之設葢于政事堂後列五房有樞密房設
以主曹務乃宰相文書之所也宣宗以後始設東西樞
[023-13b]
密兩院以宦者為使而樞密之任歸之其權與宰相等
矣唐荘宗即位以豆盧革盧程同平章事郭崇韜張居
翰為樞密使始以外官為之而樞密之任親于宰相以
其與聞宥密也有宋建國因五代之舊以中書為相樞
密為将謂之兩府而宰相之權重于樞密矣唐末兩樞
密使及左右中尉柄事禁中與宰相表裡號為中貴亦
稱内大臣樞密即今之司禮中尉即今之東厰也唐金
吾衛屬南衙即今之錦衣羽林衛屬北衙即今之東厰
[023-14a]
李輔國欲選羽林騎士五百以備廵邏葢欲以北牙禁
旅侵南牙之職故宰相李揆急奏止之輔國又署察士
數十人潛令于人間聽察細事有所追索諸司無敢拒
者魚朝恩専權亦于北軍置獄使坊市惡少年羅告富
室沒其家資則成化崇禎間之西厰矣
儀同三司同三公之三司也 東漢太尉司徒司空謂
之三司鄧隲為車騎将軍儀同三司自是南北因之有
儀同三司之名矣唐又以鹽鐡度支户部為三司天祐
[023-14b]
三年以朱全忠為鹽鐡度支户部三司都制置其名始
于此三司使名始于後唐張延朗𤣥宗時楊國忠至兼
領數十使然未立此名也唐志凡寃而無告者三司詰
之此謂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太子監國則詹事
庶子為三司
古小而今大者尚書侍郎也古大而今小者檢校提舉
也 漢成置尚書官小侍郎則郎中滿三嵗者後權日
重遂為公卿晉有檢校御史唐嘗加檢校尚書宋治平
[023-15a]
二年中丞賈黯請皇子及宗室卑屬除檢校三師官熈
寕遣使提領轉運有提舉常平司又署都大提舉麟臺
故事舊有提舉官政和七年置提舉秘書省又有提舉
太史局又有提舉宫觀之名今則檢校提舉皆為小職
僕射秦官其職最小後漸為宰相漢有司𨽻校尉城門
校尉八校尉戊巳校尉而今為錦衣衛之班役
今之省中専指給事古之六部郎皆省中也 給諌原
屬門下省今六科封駁猶其遺也尚書省向謂之中臺
[023-15b]
劉宋設在建禮門内曰内臺北齊曰都省曰北省唐神
龍定為尚書省都堂居中左右分司都堂之東有吏户
禮部西有兵刑工部故稱吏部曰東曹兵部曰西曹通
典曰吏兵部為前行户刑為中行禮工為後行給事本
加官劉向為郎中給事黄門六百石秩孔放李息卓茂
皆為之所謂暮對青鎖門拜之夕郎也
漢之諸郎非盡尚書郎也 漢官云尚書郎初從三署
郎選詣尚書臺試每一郎缺則試五人先試箋奏初入
[023-16a]
臺稱尚書郎中滿嵗稱尚書郎三嵗稱侍郎田蚡少為
諸曹郎是尚書郎馮唐為郎中署長直不疑盗同舎郎
金顔駟為郎揚雄為侍郎及諸言以貲為郎父任為郎
皆三署郎也曰外郎者散郎也中郎者省中郎也吕氏
曰三署五官左右也續志議郎六百石以文屬光禄勲
通典曰尚書郎西漢置四人光武分六曹并左右丞為
三十六人更直五日于建禮門内入直官供青縑白綾
被或以錦綉為之奏事明光殿含雞舌香與黄門侍郎
[023-16b]
對揖侍郎稱已聞乃出丞郎月賜赤管大筆隃糜墨固
已寵矣
依烏郎府也 晉志郎位十五星在太微帝座東北一
曰依烏郎府也周之元士漢官之光禄中散諌議議郎
郎中是其職也後人解依烏謂為後扆樂府射烏辭言
明帝東廵有烏鳴乗輿虎賁郎射中之遂令亭壁皆畫
烏此附㑹也漢書作哀烏古時哀有依音詳見天文
五花六押非今之舎人也 唐故事中書有軍國政事
[023-17a]
則中書舎人各執所見襍署其名謂之五花判事李泌
曰給舎分司押事故舎人謂之六押葢晉以後之舎人
即漢尚書郎魏置中書通事舎人梁去通事字隋改内
史舎人唐武徳改中書舎人又稱西臺鳳閣紫薇舎人
元豐官制行遂以中書舎人判後省之事今則内閣舎
人為宰相承行與兩殿舎人皆非正途惟中書科之舎
人准考選然非昔之任矣
唐以舎人年久者為閣老非今所稱閣老也 故事舎
[023-17b]
人年久者呼為閣老宰相相呼為堂老胡邦衡除龍圖
閣學士周益公賀詩有龍圖便為黄閣老之句
學士古史之遺而任遇殊矣 周官有左右史葢今起
居之本漢武有禁中起居注後漢馬后撰明帝起居注
則起居似女史之任其後則近侍之臣記録也厯代有
其職而無其官後魏始置起居令學士重于唐而亦昉
于後魏文帝招文儒之士置崇文舘貞觀中崇文舘有
學士直學士員不常置也葢自漢制侍中為侍從之選
[023-18a]
出入禁闥掌直承明潤色典誥謀議政事已暱近矣而
禮遇猶未尊嚴也魏改秘書令為中書令監等官掌贊
誥命記㑹時事典作文書而晉之舎人擬為鳳池可謂
權要然所司猶冗也至有翰林則為樞機宥密之地而
業是官者清華極矣唐初設𢎞文舘中宗用上官昭容
之言置學士四人象四時直學士八人象八節學士十
二人象十二時遊幸禁苑無不畢從大學士之名起此
至宋時即以為宰相兼其官矣蕭梁有夀光殿學士之
[023-18b]
號殿學之名始此筆麈曰李肇翰林志曰唐翰林院在
銀臺門内開元二十六年别建學士院徳宗移于金鑾
坡㑹要曰翰林院在銀臺門内麟徳殿西廂重廊之後
學士院在禁中凡十㕔南㕔五間北㕔五間中隔花甎
承㫖居北㕔第一間其任最重第三間曰槐㕔相傳居
此必相中書門下二省皆供奉外官隨朝士入見謂之
内供奉隨翰林院班者謂之翰林供奉即今之兩殿兩
房皆翰林供奉之遺法也唐自中宗以後學士之權重
[023-19a]
于宰相如陸贄之在奉天鄭絪之在貞元裴洎李絳在
元和之初皆以帷幄密謀□軍國大計用人行政惟所
獻替及其為相寵遇反不若焉即有所建白視在北門
亦若少減地之親疎不同也漢所謂不任三公政歸臺
閣如此元大徳七年郭守敬以先朝舊徳累請謝事不
許自是凡翰林太史官不得致仕遂著為令彼所謂畫
林者兼有書畫供設之流所謂太史者即今之欽天監
官非詞林也今之詞林則兼古之宫僚禮官中書秘書
[023-19b]
學士舎人著作郎起居郎螭頭珥筆之任矣宰相以本
學士而加官故無印止有文淵閣印以封進御覽此外
即支俸皆借翰林院印故于翰林院堂上設公座視相
公幾位則幾座故曰中堂智謂今時宰相無其官而有
其權地其權之漸重正似唐之學士而但論機務不論
官正似江左遼北面有大林牙院掌文翰曰北面都林
牙南面有翰林都林牙林牙亦通名如将作監都林牙
太僕有羣牧林牙
[023-20a]
詹事春坊本宫僚也 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成帝
省之并于大長秋長信詹事更名長信少府又改長樂
少府又有将行者應劭曰皇后卿也景帝更名大長秋
或用士或用中人後魏有太子左右詹事唐置詹事府
宋東宫有詹事少詹但品俱正六今制則詹事正三少
詹正四也左右春坊葢沿北齊及隋有門下坊唐龍朔
改門下坊為左春坊左庶子為左中䕶改隋典書坊為
右春坊右庶子為右中䕶左右諭徳唐置以擬散騎常
[023-20b]
侍貞觀改中書舎人為中允龍朔改贊善今並存其名
司經局自晉以來有之梁之典經局唐之桂坊也皆以
洗馬領之元有太子司經其曰校書正字昉于劉宋至
北齊有太子校書郎隋司經局置正字二人由唐宋以
後宫僚可謂多矣近日則以翰林兼充之侍讀侍講則
始于開元三年命馬懷素禇無量更日侍讀遂置此名
而宋仍之漢有太子家令寺十率府衛太子率更令太
子僕今皆省但有舎人每正旦東宫于文華門之左門
[023-21a]
設坐受朝賀則舎人及東宫鹵簿衛立皆選良家子為
之非官也十率府率更之率胡三省音所律反者是升
菴弱侯音律者非
秘書著作史舘前代分之今則皆詞林事也 拾遺記
黄帝有四史宋衷世本曰沮誦倉頡為左右史吕覽淮
南皆言夏太史終古殷太史向摯周有五史侯國亦置
如蘇墨屠黍倚相廖虢是也秦有太史令漢武始置談
遷為之宣帝以其官為令行太史公文書修撰之職以
[023-21b]
他官領于是太史之官惟知占候而已王莽改置柱下
五史後漢至隋惟魏明太史中史職𨽻中書其餘多𨽻
秘書唐武徳因隋屬秘書省著作局貞觀移史館于門
下省宰相監修李元紘奏罷史職其修撰史事以他官
兼領宋以宰相監修修撰直館檢討無常員修撰以朝
官充直館檢討以京官以上充掌修日厯及典修圖籍
之事凡國史别置院于宣徽北院之東以藏之謂之編
修院天聖修真宗史宰相提舉編修官以三館秘閣校
[023-22a]
理以下及京官充事畢即停麟臺故事曰實録院提舉
如國史從官為修撰餘官為校討修撰之名始于唐張
昌齡為北門修撰孫逖為集賢修撰蔡京分修撰為三
等直閣為六等此皆謂之貼職漢圖籍所在有石渠石
室延閣廣内貯之于外府又有中丞居殿中掌蘭臺秘
省及麒麟天禄二閣藏之于内禁後漢圖書在東觀桓
帝始置秘書監一人屬太常晉武併入中書省惠帝復
别置自是秘書之省始居于外東晉元康四年除著作
[023-22b]
佐郎著作西觀撰晉書隋秘書省領著作太史二曹龍
朔改蘭臺太史天授改麟閣神龍復舊其後國史太史
分為别曹而秘書但主書寫校勘矣宋建崇文舘招文
院端拱初建秘閣其實秘書郎校書郎著作郎正今之
史舘也劉向校書揚雄典校已有其任而未設官名馬
融為秘書郎詣東觀典校書蔡邕拜郎校書東觀是即
校書郎也魏明帝太和中始置著作郎官𨽻中書省掌
國史後又置佐郎劉卲為秘書郎出乗鹿車王肅表論
[023-23a]
秘書丞郎乗鹿車此魏制也唐龍朔為司文郎中咸亨
復舊宋初為寄禄官元豐定名始有職掌修纂日厯祭
祀祝詞則著作郎佐之職略曰初除林希為大著豐稷
為小著是也其刋寫分貯集賢院史舘昭文舘秘閣則
秘書郎主之髙承以侍讀起于明皇呉曽引陶𢎞景為
侍讀起于梁
漢有講郎侍講之所自也 章帝詔髙才生雖不立學
官然皆擢髙第為講郎張輔子蕃以郎侍講趙典拜議
[023-23b]
郎侍議禁内此其端矣
病坊言其閒也 類要曰唐以秘書監望雖清雅而實
非要劇以監為宰相病坊丞及著作郎為尚書郎病坊
秘書郎及著作佐郎為監察御史病坊
大蓬言其仙也 鄭氏談綺曰秘書監曰大蓬後漢鄧
章傳時稱東觀為老氏藏室道家蓬萊山王元長曲水
序記言事于仙室謂藏室也
視草起草也 淮南王安𫝊上報書及賜令相如等視
[023-24a]
草尚書郎主作文書起草沈括筆談曰學士院有視草
臺每草制則具衣冠據臺而坐唐有視草亭唐太宗屬
文遣上官儀視草詩人號上官體李徳裕傳安邑里第
有起草院
兩制者翰林學士為内制中書舎人為外制 李之儀
姑溪集答呉子陽書曰唐開元末以翰林供奉為學士
入院一嵗遷知制誥不作文書但備顧問參侍行幸而
已廷班隨本官若侍宴則座次宰相下故學士號内相
[023-24b]
其知制誥謂之内制用白麻寫從内降付外廷宣讀中
書舎人是宰相屬官其知制誥謂之外制押案遇有所
命則申之以詞而行下者也今官制行此等合改正智
按此書則當時亦未改正矣後晉天福五年詔翰林學
士院公事直并歸中書舎人自是舎人晝直者當中書
制夜直者當内制至齊王開運元年復詔翰林學士與
中書舎人為兩制各置六員唐永徽中命學士一人待
制宋景徳置龍圖閣待制天聖有天章閣待制治平有
[023-25a]
寶文閣待制楊徽之等兩制皆預故事學士二員分直
有大除拜過二制上則並召二員謂之雙宣又曰雙日
鎖院隻日降麻故亦謂之雙鎖能改齋漫録曰武后謂
員半千宜留待制此其始也漢但名待詔所任亦逺
神鈴鈴索也 蘇續志唐學士院深嚴人不可入中夜
宣事必先動鈴索長慶中河北用兵鈴夜作聲鳴急則
兵事急鳴緩則兵事緩李徳裕詩曰銀華懸院榜風撼
引繩鈴
[023-25b]
摛文堂即玉堂之署也 元城語録太宗飛白書玉堂
之署四字玉堂殿名疑武帝所造李尋𫝊曰久汙玉堂
之署宋英宗曽撤去呉草廬秘笈云元豐中有學士乞
摘去下二字榜院門詔可是乞以殿名名其署也續㑹
要云徽宗政和五年御書摛文堂榜學士院有花磚道
在北㕔前堦日影及五磚為入直之候李程嬾故號八

假龍老龍大小龍皆龍圖之稱也 方勺曰舊制直龍
[023-26a]
圖閣謂之假龍待制謂之小龍直學士謂之大龍學士
謂之老龍總呼龍圖葉夢得曰亦稱龍閣龍學又曰吏
部尚書補外則除龍圖五曹則除樞密直學士相呼謂
之密學
得周官六典之遺意者今日之六卿也 石齋黄公曰
莽倣古矣然羲和司農納言合為一官秦倣古矣然冢
宰司徒司伯係之三公斯豈古乎魏道武取雲鳥之號
唐則天取鸞鳳之名皆泥古而不通于今前代亦有六
[023-26b]
部然屬于省中唐户部無版圖兵部無戎帳虞水不管
山川金倉不司錢榖而職名虚設宋既有吏部又有審
官院既有刑部又有審刑院既有兵部又有樞密院既
有工部又有三司使而分散不一誠不若近制逺矣隱
史曰黄公以周禮二千餘年僅見行于今日愚獨嘆者
缺第一事也一者何奄寺不統于冡宰雖有鐡牌庸能
不徹乎鄭端簡曰析一相而六此其初意詎知學士加
官之為真相邪周官冢宰之權固重矣然自舜禹以來
[023-27a]
司空即為冢相智别有論周官大體是而文字不必盡
信誠如朱子論其内外相維之善誠如鄭節卿所論而
琑屑不必相倣則誠如馬貴與所論矣宋鄭伯謙字節
卿作太平經國書發明周禮徐九一重刻之又按古時
命官六卿有人公孤之人不别見是知公孤即六卿而
立之猶今六部加師保也
省眼天官也 選司亦謂之南曹亦謂左曹司勲亦謂
勲府亦謂右闥劉禹錫為韋陟神道碑云是曹在南宫
[023-27b]
為眉目在選士為司命鶴㕔考功㕔也唐考功員外㕔
事有薛稷畫鶴故云今吏部有古藤或稱藤軒
版部地官也 亦稱民部魏有嚴部郎中唐司徒四屬
曰户部曰度支曰金部曰倉部唐張博濟為户部郎中
部有考堂天下嵗㑹計處司金亦稱司珍司倉亦稱司
庾司儲唐户部侍郎有二員判使按者别一署謂之左

容臺春官也 唐虞曰秩宗商容為商禮官故稱容臺
[023-28a]
漢郡國有容史舊説禮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謂之南宫
舎人杜牧頃求小儀小秋不遂鄭谷寄同年詩小儀澄
澹轉中儀故今以為禮部司務之稱石林燕語禮部郎
中元豐官制行謂之名表郎郎官别有印曰名表郎印
春明退朝録云禮部員外為瑞錦窠因話録云祠部呼
氷㕔言其清冷也冰去聲
五兵夏官謂中兵外兵騎兵别兵都兵也 魏始置五
兵尚書晉太康又置七兵尚書以中外兵加分左右也
[023-28b]
都官秋官也 漢成帝置三公曹主獄亦曰賊曹劉宋
三公比部皆主法又置都官尚書主軍刑獄領都官水
部庫部功論四曹開皇始改刑部唐因之天寶改為憲
部亦曰西臺亦曰白雲司
起部冬官也 共工冬官漢魏領于民曹自晉迄陳有
所營作權置起部尚書役竣則省隋始置工部尚書唐
因之領工部屯部虞部氷部四曹屯田一曰司田
 通雅巻二十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