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2m0002 唐會要-宋-王溥 (master)


[017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唐㑹要卷十七
             宋 王溥 撰
  祭器議
永徽二年禮部尚書許敬宗議籩豆之數曰謹按光禄
式祭天地日月嶽鎮海瀆先蠶籩豆各四宗廟籩豆各
十二社稷先農等籩豆各九風師雨師等籩豆各二尋
此式文事實乖戾社稷多於天地似不貴多風雨少於
[017-1b]
日月又不貴少且先農先蠶俱為中祀或四或六理不
可通謹按禮記郊特牲云籩豆之薦水土之品不敢用
䙝味而貴多品所以交於神明之義也此即祭祀籩豆
以多為貴宗廟之數不可踰郊今請大祀同為十二中
祀同為十小祀同為八釋奠凖中祀自餘從祀並請依
舊詔從之
開元二十三年正月十八日赦文宗廟致享務在豐潔
禮經沿革必本人情籩豆之薦或未能備物宜令禮官
[017-2a]
學士詳議具奏太常卿韋縚請宗廟之奠每座各加十
二又酒爵制度全無一合執持甚難請稍令寛大仍望
付尚書省集衆官詳議兵部侍郎張均及職方郎中韋
述等議曰謹按祭統曰凡天之所生地之所長茍可薦
者莫不咸在聖人知孝子之情深而物類之無限故為
之節制使有常禮物有其品器有其常數上自天子下
至公卿貴賤差降無相踰越百代常行無易之道也左
𫝊曰饗以訓恭儉宴以示慈惠恭儉以行禮慈惠以布
[017-2b]
政享之與宴猶莫異文祭奠所陳固不同矣今欲取甘
㫖之物肥濃之味隨所有者充祭用茍踰舊制其何限
焉雖籩豆有加豈能備也𫝊曰大羮不致粢盛不鑿昭
其儉也若以今之珍饌平生所習求神無方何必師古
自漢以降諸陵皆有寢宫嵗時朔望薦以常饌此既常
行亦足盡至孝之情矣宗廟正禮宜依典故率意變革
人情所難又按舊制一升曰爵五升曰散禮器稱宗廟
之祭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此明貴小賤大示之節
[017-3a]
儉豈可舍先王之道以狥一時之所尚廢棄禮經以從
流俗裂冠毁冕將安用之且君子愛人以禮不求茍合
况在宗廟敢忘舊章請依古制庶可經乆太子賓客崔
沔議曰竊聞識禮樂之情者能作知禮樂之文者能述
述作之義聖賢所重古今所崇變而通之所以乆也所
謂變者變其文也所謂通者通其情也祭祀之典肇於
太古人所飲食必先嚴獻未有火化茹毛飲血則有毛
血之薦未有麴糵汙尊抔飲則有𤣥酒之奠施及後王
[017-3b]
禮物漸備作為酒醴用其犧牲以致馨香以極豐潔故
有三牲八簋之盛五齍九獻之殷然以神道至𤣥可存
而不可測也祭禮之敬可備而不可廢也是以毛血腥
爓𤣥罇犧象靡不畢登于明薦矣然而薦貴於新味不
尚䙝雖則備物猶存節制故禮云天之所生地之所長
茍可薦者莫不咸在備物之情也夫曰三牲之俎八簋
之實美物備矣昆虫之異草木之實隂陽之物備矣此
節制之文也鉶俎籩豆簠簋樽罍實皆周人之時饌也
[017-4a]
其用通於燕享賔客而周公制禮咸與毛血𤣥酒同薦
於先晉中郎盧諶近古之知禮者著家祭禮皆晉時常
食不復純用舊文然則當時飲食不可闕于祭祀明矣
是變禮文而通其情也我國家由禮立訓因時制範考
圖史於前典稽周漢之舊義清廟時享禮饌畢陳用周
制也而古式存焉園寢上食時饌具設遵漢法也而珍
味極焉職貢来祭致逺物也有新必薦順時令也苑囿
之内躬稼所收蒐狩之時親發所中割鮮擇美薦而后
[017-4b]
食盡誠敬也若此至矣復何加焉但當申勅祭神如在
無或簡怠增朂䖍誠其盡貢珍羞或及時鮮美考諸祀
典有所漏畧皆詳擇名目編諸甲令因宜而薦以類相
從則新鮮肥濃盡在是矣不必加於籩豆之數也至於
祭器隨物所宜故太羮古食也盛于登登古器也若夫
和羹則時饌也盛於鉶鉶時器也亦有古饌而盛於時
器故毛血盛於盤𤣥酒盛於罇未有薦時饌而追用古
器者由古質而今文便于事也雖加籩豆十二未足以
[017-5a]
盡天下美物而措諸清廟有加倍之名近於侈矣又據
漢書藝文志墨家之流出於清廟是以貴儉由此觀之
清廟之不尚於奢舊矣太常所請恐未可行又稱酒爵
全小須加廣大竊據禮文有以小為貴者貢獻以爵貴
其小也若大而踰制敬而非禮是有司之失其𫝊也固
可隨失釐正無待議而后革未知今制何所依凖請兼
詳今式據文而行禮部員外郎楊仲昌議曰鄭𤣥云生
人尚䙝食鬼神則不然春秋曰蘋蘩薀藻之菜潢汙行
[017-5b]
潦之水可薦于鬼神又曰大羮不致粢盛不鑿此明君
人者有國奉先敬神嚴享豈肥濃以為尚將儉約以垂
則陸海之物鮮肥之類既乖禮文之情而變作者之法
皆充祭用非所宜也易曰樽酒簋貳納約自牖此明祭
尚簡易不在繁奢所以一樽之酒貳簋之奠為明祀
也薦肥濃則䙝味有登加籩爵則事非師古與其别行
新制寜如僅守舊章又漢家園陵八節上食自茲以降
代行其典貞觀之後禮法刋定今陵寢見有八節之奠
[017-6a]
兼朔望常食聖心追逺每物加薦不敢黷於宗廟請施
行之於園陵愚忝典司顧非知禮布之執事惟裁擇焉
户部郎中楊伯成左衛兵曹㕘軍劉秩皆建議以為請
依舊禮故宰臣具沔述等議以奏上曰享祀粢盛實思
豐潔不應法制者亦不可用于是更令太常量加品味
韋縚又請每室加籩豆各六每四時異品以時新果及
珍羞同薦制可之又酌獻酒爵上令用藥汁一升合於
古義而多少適中自是常依行焉大厯元年七月五日
[017-6b]
勅南郊太廟祭器令所司造兩副供用一副貯庫諸壇
廟祭器更别造一副諸雜用者亦宜别造不得效廟及
諸壇祭器
  廟災變
開元五年正月二日太廟四室崩上素服避正殿迎神
主于太極殿初將幸東都而太廟崩召宰臣宋璟蘓頲
問其故對曰今三年之制未畢不可巡幸凡災變之發
皆所以明教陛下宜增崇大道以答天意且停幸東都
[017-7a]
上又召姚崇對曰太廟殿本是苻堅時所造隋文帝創
立新都移宇文廟故殿改造此廟嵗月滋深朽蠧而毁
山有朽壤尚不免摧木朽而崩偶與行期相㑹不為縁
行乃崩且天子以四海為家陛下為關中不熟所以為
人行幸上曰卿言正合朕意遂幸東都右散騎常侍禇
無量請修徳諫曰臣聞尚書洪範傳曰王者隂盛陽微
則先祖見其變昔成湯遇旱引事自責云女謁盛耶今
太廟毁壞即是先祖見變後宫之中非所幸者親享之
[017-7b]
後量宜减損以應其變又竊聞左右近臣妄奏云國家
太廟其材木本是苻堅時舊殿隋文帝創立新都移宇
文廟故殿改造此廟臣按地志隋文帝開皇初創置長
安城即造此廟元非苻堅宇文氏所作况我國家及隋
文帝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豈復遞取苻堅之舊殿以充
太廟者乎此則言偽而辨殊不足採納伏願精選舉用
賢良節奢靡輕賦税緒絶代慎刑罰納諫諍察諂諛夫
如是則人和人和則氣和氣和則天地和矣人天和㑹
[017-8a]
災異自銷伏願䖍奉神心克謹天誡十月七日伊闕縣
人孫平子上封事曰臣竊見今年正月太廟毁此乃躋
聖賢之所致也臣按左𫝊云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
特祀于主烝嘗禘於廟今日有違於此也昔魯文公二
年宗伯弗忌躋僖公於閔公上後致太室壞春秋異而
書之今日有同彼也君子以弗忌為失禮又按五行志
書僖公雖兄嘗為閔公臣臣居君上是為失禮遂致太
室壞且兄臣於弟猶不可躋之弟上况弟臣於兄豈可
[017-8b]
躋弟於兄上邪昔莊公三十二年薨閔公二年吉禘自
薨至禘向有二年春秋猶非之失禮况夏崩冬禘不亦
太速乎且太廟中央曰太室尊髙象也魯自是陵夷將
墮周公之祀臣據此斷之即太廟毁亦今日將欲陵夷
之象墮先帝之祀也斯亦上天祐我唐國見災以陛下
去年禘孝和於别室告祭於太廟未祭孝和先祭太上
皇此乃與僖閔事同先臣後君也昔躋兄弟上今令弟
先兄祭過有甚於古也昔登臣君上今亦如之事豈不
[017-9a]
同耶昔太室壞今太廟毁變豈不同邪若以兄弟同昭
則不合出致别廟若以臣子一例則孝和合進為昭昔
武氏簒國二十餘年孝和挺劍龍飛再興唐祚使正朔
服色咸依貞觀故事此即有大功於天下也今禘於别
室是廢先聖之訓棄中興之功下君上臣輕長重㓜昔
晉太康五年宣帝廟地陷梁折八年正月太廟殿陷改
作殿宇更營新廟逺致名材雜以銅柱自八年九月造
至十年四月乃成十一月又梁折毁壞由此言之天降
[017-9b]
災譴非枯朽也晉不知過天下分崩王室大亂特望天
恩少垂詳察速召宰相已下謀議移孝和入廟何必苦
違禮典以同魯晉詔下禮官議太常博士陳正節馮宗
蘓等獻議曰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并太祖而七昭
穆者父子之位則知七世之親無兄弟之義矣殷紀成
湯至於帝乙父子兄弟十有二君其正代止六而已易
乾鑿度曰殷之帝乙六代王也此則兄弟不數為代之
明據也又殷人六廟親四并祖而六殷代兄弟四人相
[017-10a]
次為君若以為代便當上毁四室如此則無復祖禰之
祭矣古之廟位自禰已上極於太祖雖數溢迭毁隨而
上遷三昭三穆未嘗有闕也又禮太宗無子則立支子
之為人後者為之子無兄弟相為後之文所以舍至親
取逺屬盖以兄弟一體無父子之道故父子曰繼兄弟
曰及禮兄弟不相入廟者假如兄弟代立孫姪承統告
享之日不得稱嗣子嗣孫則當上列亡伯考伯祖下繫
亡姪子姪孫此乃成七廟之位號不成繼統之義焉斯
[017-10b]
又不可之甚也又殷十二代惟三祖三宗明兄弟相及
自别立廟不必繼之七代後漢世祖列序七廟而恵帝
不入其數豈非文帝之嫡兄乎及文武代立子孫克昌
為漢之太宗晉景亦晉文之兄縁景帝絶嗣不列七廟
之數何以知之據永熈元年告諡世祖稱景帝為從祖
也若以晉武越次尊崇其父而致廟壊遂及亂亡何因
漢氏遷出恵帝宗尊文帝而享世二十有四年四百三
十殷廟何嘗見崩漢廟未始經折殷漢之盛委而不言
[017-11a]
魯晉之災引以為喻是以春秋書太室壞者乃垂明誡
何必閔僖晉太廟所以毁折者天誅奢麗不以遷廟然
天子七廟諸侯五廟辨貴賤之差也父子相繼一萬人
之心也昭穆列序重繼統之義也今孝和皇帝若與聖
真皇帝相亞在廟止成六世何以辨貴賤乎𦙍嗣不明
何以示後代乎昭穆失序何以成繼統之義乎况國家
逺遵殷之湯甲近法漢之成帝特以孝和實中興之明
主開百代不毁之廟别立寢廟永以寜神嵗時烝嘗與
[017-11b]
國終始有何不可乎平子云太廟崩縁躋聖賢所致引
僖公薨遷居閔公之上稱為逆祀取類當今然孝和升
新寢之後聖真皇帝方上祔髙宗斯則未嘗一日躋居
孝和之上引茲為證豈非誣罔朝廷耶平子不識忌諱
肆其狂瞽危言髙論謗訕朝廷引衰晉之朝比聖明之
代言偽而辨禮所不容狀入乆不决上令宰臣召平子
與禮官對定可否博士固執前議平子口辨所引咸有
經據獻等又不能屈之時蘓頲知政事以獻是從祖之/兄頗黨之議竟不行平子上論
[017-12a]
不置遂以平子為亷州都城/縣尉議者以平子之議是也
至徳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新作九廟神主於長安殿安
置上親享之先是京師宗廟被焚上在彭原嗣又/陷沒於鳳翔先作神主及是迎享初肅
宗將復宫闕遣左司郎中李巽先行告廟之禮工部尚
書顔真卿謂禮儀使崔器曰春秋時新宫焚魯成公三
日哭今太廟為盗焚毁宜築壇於野皇帝向東哭然後
遣使事竟不行又曰告廟祝文稱嗣皇帝上皇在蜀稱
嗣可乎遽奏改之中㫖嘆重宣勞焉先是御史大夫嚴
[017-12b]
郢為協律郎知東都太廟時安禄山陷東都郢潛奉九
廟神主於私第至至徳三年東都收復有司備法駕迎
神主歸於太廟以功遷大理司直廣徳初代宗自陜將
還尚書右丞顔真卿請皇帝先謁五陵廟然後還宫宰
相元載謂真卿曰用舎在相不言者何罪朝廷事豈禁
公破除邪
建中二年二月復肅宗神座於寢宫初寳應中西戎犯
京師焚建陵之寢至是始創復焉
[017-13a]
元和十一年正月宗正寺奏建陵黄堂南面丹景門去
年十一月被賊斫破門㦸四十七竿詔曰所由闕於周
防敢爾侵犯各據事狀宜有科懲知山門押官决六十
削一任官彍騎三衛並决四十陵令馬叙罰一季俸料
陵丞李建罰一月俸宗正卿李上公罰一月俸大中五
年十二月景陵有賊驚動斫損神門㦸架等至六年四
月下詔曰景陵神門盜傷法物其賊既抵極法官吏等
須有懲責宗正卿及陵令縣令已從别勑處分京兆尹
[017-13b]
邦畿不能肅清封部責帥之義其何以逃宜罰兩月俸
料其日貶宗正卿李文舉為睦州刺史陵令姜閲為岳
州司馬奉先縣令裴讓為隨州司馬權知縣事主簿張
行之為郡州司户陵丞李咸停見任仍殿三選所由節
級科責
光啟元年三月中書門下奏曰伏以前年冬月有震俄
致巡幸主司宗祏迫以倉徨移蹕鳳翔未敢陳奏今將
迴鑾輅皆舉典章清廟再營孝思式備伏請降勑命委
[017-14a]
所司㕘詳典禮修奉詔從之修奉太廟使宰相鄭延昌
奏太廟大殿十一室二十三間十一架功績至大兼宗
廟制度有素難為損益今不審依元料修奉為復更有
商量下禮官詳議太常博士殷盈孫議曰如依元料難
以速成况帑藏方虚須資變禮竊以至徳二年以新修
太廟未成其新造神主權於長安殿安置便行享告之
禮如同宗廟之儀以俟廟成方為迎祔今京城除充大
内及正衙外别無殿宇伏聞先有詔㫖欲以少府監大
[017-14b]
㕔權充今廟其㕔五間伏縁十一室於五間之中陳設
隘狹請更接續建成十一間以備十一室薦向之所其
三太后即於監内取西南屋三間為三王室告享之所
詔從之其年十二月僖宗再幸寳雞其太廟十一室并
祧廟八室及孝明太皇太后等别廟三室神主縁室法
物宗正寺官屬奉之隨駕至鄠縣為盜所刼三年二月
車駕自興元還京以宫室未備權駐鳳翔太常禮院奏
皇帝還宫先謁太廟今宗廟焚毁神主失墜請凖例修
[017-15a]
奉者禮官議曰按春秋新宫災三日哭𫝊曰新宫宣公
廟也三日哭禮也按國史開元五年正月二十日太廟
四室摧毁時神主皆存迎奉於太極殿安置𤣥宗素服
避正殿寳應元年肅宗還京師以宗廟焚毁於光順門
外設次向廟哭厯檢故事不見百官奉慰之儀然上既
素服避殿百官奉慰亦合情理竊循故事比附㕘詳恐
須宗正寺具宗廟災毁神主失墜事由申奏皇帝素服
避殿受慰訖輟朝三日下詔委少府監擇日依禮改造
[017-15b]
列聖神主詔從之
  縁廟裁制上
乾封元年六月二十三日詔朕每凖宗廟致敬䖍誠祼
享而三年一奠情有未安思革舊章用崇嚴配自今已
後宗廟薦享爵及簠簋登鉶各宜别奠其餘牢饌並依
常典
儀鳳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太常以仲春告祥瑞於太廟
上令禮官徴求故實太常博士賈大隱對曰古者祭以
[017-16a]
首時薦用仲月近代相承元日奏祥瑞二月然後告太
廟蓋縁告必有薦便於禮也又檢貞觀已來勅令無文
禮司因循不知所起上令依舊行焉
開元十五年二月十五日勅享宗廟差左右丞相尚書
嗣王郡王攝三公行事若人數不足通取諸司三品以
上長官自餘祭享差諸司長官及五品已下清官至二
十三年正月二十日自今已後有大祭宜差丞相特進
少保少傅尚書賓客御史大夫攝行事至二十五年七
[017-16b]
月八日勑太廟每至五饗之日應攝三公令中書門下
及丞相師傅尚書御史大夫嗣王郡王中揀擇徳望髙
者通攝餘司不在差限至二十七年二月七日制宗廟
致敬必先於如在神人所依無取于非族其應太廟五
享宜於宗子及嗣王郡王中揀擇有徳望者令攝三公
行事其異姓官更不須差攝
二十一年二月十日勑太廟九室室長各三人于見任
齋郎中揀擇有徳行諳嫺儀注者送名禮部奏補仍給
[017-17a]
厨食滿十年與官至天寳十載正月十日赦文廟者貌
也取象存焉是禮由情起因心則感太廟宜制内官以
備嚴奉仍于廟外造一院安置庶申罔極之恩無忘事
生之禮宜於舊中宗廟安置内官其室長停不須更補
内官自肅宗尅/復京城後遂廢至乾元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宗正卿李
遵奏每室凖格各置室長三人至十年並皆與官中間
李彭奏停伏望凖格更置勑㫖依貞元元年四月十三
日勑建中三年二月二十三日勑東都祠祭既停其郊
[017-17b]
社齋郎不合更置並停者其東都太廟齋郎室長請凖
郊社例停廢
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勅宗廟祭享籩豆宜加麞鹿
鶉兎野雞等料夏秋供腊春冬供鮮仍令所司祭前十
日具數申省凖料令殿中省供送至天寳三載四月十
六日詔祭神如在𫝊諸古訓以多為貴著在禮經膟膋
之儀盖昔賢之尚質甘㫖之品亦孝子之盡誠既切因
心方資變禮其已後享太廟宜料外每室加常食一牙
[017-18a]
盤仍令所司務盡豐潔至十一載閏三月二十九日勅
每月朔望日宜令尚食薦太廟每一室一牙盤内官薦
享仍五日一開門洒埽至貞元十二年十月十三日勅
太廟九室及昭徳皇后廟每月朔望兩享祭食共一十
䑓盤先是尚食造供今月八日中書門下奉宣進止宜
令宗正與太常計㑹各令所司辦集不須更待尚食供

天寳三載四月五日詔頃四時有事於太廟兩京同日
[017-18b]
告享雖卜吉辰俱遵上日而義深如在禮或有乖自今
已後兩京宜各别擇吉日告享九載十一月勅自今已
後每親告獻太清太㣲宫及太廟改為朝獻所由行事
為薦獻巡陵為朝拜告宗廟與祭天地饗祀祝文改昭
告為昭薦以為告者臨下之制故也
貞元元年十一月有事于郊廟太常博士陸贄奏請凖
禮用祝板祭畢焚之
六年正月七日祭官有重服既葬公除及聞哀假滿者
[017-19a]
請許吉服赴宗廟之祭其同宫未葬雖公除者請依前
禁之
 
 
 
 
 
 
[017-19b]
 
 
 
 
 
 
 
 唐㑹要卷十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