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062-1a]
欽定四庫全書
欽定國子監志卷六十二
識餘二
綴聞
順徳人黄章年近四旬為博士弟子六旬餘試
優補廩八十三嵗貢入太學康熈己夘北闈秋
試年已百嵗大書百嵗觀場四字於燈令其曾
孫為之前導
[062-1b]
順治間翰林王熙工
國書後陞司業
世祖恐其荒廢令與祭酒固爾嘉渾等皆以
國語問答
肄業生饒夢燕湖南人乾隆十年間假歸適遇
苗匪滋事夢燕率郷兵殺賊有功湖廣總督叙
功奏准加級
謹案夢燕後以教/習期滿選授縣令
[062-2a]
順天郷試由監錄送者有南皿北皿中皿字號
第二名例取南皿中式名曰南元監中錄科取
列第一名最利於郷試故有監元之稱
國子監東西二㕔之下為六堂即諸生講習之
所也雍正九年
賜給方家衚衕官房一所題曰
欽賜學舍在監之南故名南學而以衙署稱北學焉
謹案國子監門逕自西而東由集賢左門進署/自
[062-2b]
賜給南學後於前門照壁之左開便門以入南學尚未/ 通車輿也乾隆二十三年重修國子監乃於照
壁左右立柵欄門以通車輿又於集賢門左右/牆間各立柵欄門自是從東直達署内不必由
集賢左/門進矣
國子監兩廂官試俱在
彞倫堂乾隆二十三年重修衙署遇郷試錄科在
南學率性堂考試
謹案乾隆二十三年就南學考試三十二年重/修
文廟堂正中安置/彞倫
[062-3a]
先師神牌及四配十哲率性堂安東廡修道堂安/ 西廡誠心堂收貯廟庫器物是年又遇郷試本
監錄科季考月/課俱在崇志堂
康熈初裁兩坊衙門兼裁侍講翰林編檢必歴
司業然後陞侍讀故是時為司業者率數月遷
去康熈十四年復設坊局於是修撰編檢多陞
中贊而司業與之較俸陞轉矣
康熈間太學生周清原有詩名大學士馮溥見
其雍試諸作目為竒才詩以贈之曰尊酒高齋
[062-3b]
話夕曛斗間佳氣識龍文十年閉户遲遊洛千
里過都早不羣春草已看傳白傅飛花定見詔
韓君
九重側席今方切振筆蓬山為爾欣後清原果以博學
鴻詞授翰林清原雍試諸作有太學白丁香詩
句云月明有水皆為影風靜無塵别遞香一時
傳誦都下上達
宸聰比官翰林
[062-4a]
召見
上猶誦其詩句奨之
王士禎以順治庚子為江南同考官得崑山王
朱玉後朱玉為博士有句云秋雨茂陵人獨卧
西風汾水鴈還來士禎時為祭酒題其後云茂
陵秋雨瀟瀟夜愛爾哦詩四壁秋多少長安苦
吟客痩羊博士擅風流
康熈己未遣太學生孫致彌往朝鮮采詩大抵
[062-4b]
律絶居十之九古詩歌行畧見梗概而已致彌
後登戊辰進士官翰林
文廟樹木俱太常寺種植
彝倫堂甬路兩旁樹木則工部種植
大成殿月臺甬路之東大柏樹二十六西大柏樹
二十小柏樹一共四十七株
大成門外東大柏樹四十五小柏樹三西大柏樹
三十五小柏樹五共八十八株
[062-5a]
崇聖祠甬路東大柏樹三西大柏樹三小柏樹一
大槐樹一共八株
崇聖門外東大柏樹二西大柏樹一共三株
土地祠柏樹一椿樹一桑樹一共三株
彝倫堂月臺甬路之東大槐樹二小槐樹三大柏
樹九小柏樹二十四西古槐一植自元時小槐
樹三大柏樹七小柏樹三十九共八十八株
敬一亭柏樹三槐樹四共七株
[062-5b]
東廂槐樹三紫藤一共四株
南學率性堂槐樹二桑樹一修道堂後院桑樹
一西院槐樹二誠心堂槐樹一桑樹一正義堂
槐樹一公所槐樹二共十一株
以上共二百五十九株
綴聞附
元
延祐二年三月芝生國學
[062-6a]
大成殿五年七月芝生
大成殿元史五/行志
至正二十年十月朔甘露降於國子監
大成殿前柏木元史順/帝紀
國子監候日影到堂後梨樹散學金臺/集
明
李時勉與陳敬宗同在翰林袁忠澈嘗相之敬
宗儀觀魁梧時勉貌稍寢袁曳二人並列曰二
[062-6b]
公他日功名相將後二人同時為兩京祭酒明/太
學/志
徐有貞初名珵年十三謁國子祭酒胡儼儼時
自矜重稱疾憑几見試珵詩即起循牀行大詫
賞曰子自愛他日國器也名卿/績紀
國子博士徐楨卿神清體弱雙瞳燭人著交誡
感暮二賦凌躐曹魏長宿驚歎稱為文雄國寳/新編
納粟一塗人輒輕之在庠士下乃羅圭峯七試
[062-7a]
有司不錄入貲北雍竟中解元會元人顧自立
小試未足以定天下士也湧幢/小品
學正魏齡潮州人初至嘗侍祭酒李公時勉言
曰昨聽選部中見羣衆相語但問某處地方好
某地有出産不聞一人以施政教為言者皆若
此天下安得治李聞其言甚善之謂予曰新學
正有識能言諸人所不能言也魏後復姓李守
官清白不受諸生贄禮果不負所知云彭文憲/筆記
[062-7b]
丁夘冬湖廣永濟縣進須知官在途夢開黄榜
第一名彭時國子監生其人至京言於永濟監
生張本端本端訪知予姓名異之數與朋輩言
之已而果然同/上
趙司成永號類菴京師人一日過魯學士鐸邸
魯公曰公何之司成曰憶今日為西涯先生誕
辰將往夀焉魯公曰吾當與公偕公以何為贄
司成曰帕二方也魯公曰吾贄亦應如之入啟
[062-8a]
笥索帕無有躊躇良乆憶里中曾餽有枯魚令
家人取之家人報已食僅存其半魯公度家無
他物即載其半與趙俱往稱祝西涯烹魚沽酒
以飲歡甚即事倡和而罷賢/奕
天啟四年八月署國子監祭酒禮部右侍郎蔡
毅中監丞金維基博士門洞開鄧光舒王裕心
助教張翰南徐伯徵姚士儒孫士裕董天允學
正王永興蔣紹煃學錄聶翔杜士基典簿萬民
[062-8b]
憼典籍陳烈公疏劾魏忠賢上不問毅中既與
璫忤四疏請告亦不許明史紀/事本末
天啟七年五月監生陸萬齡等請建魏忠賢祠
於國學之旁謂孔子作春秋而忠賢作要典孔
子誅少正夘而忠賢誅東林許之八月信王即
皇帝位國子司業朱之俊劾監生陸萬齡等請
祠魏忠賢國學宜罪命下獄同/上
上虞倪公元璐為祭酒時與温體仁忤將請告
[062-9a]
恵安鄭仰田者善拆字遇於官人席上初未通
名倪取骰子中以緋飾四者予卜鄭曰京官四
品而掌印者惟祭酒耳公其祭酒倪公耶公頷
之復曰公必與當事者忤姓名中帶骨字者其
人也骰子骨所成而四面稜角不能刓圓故知
不合也又曰公意欲圖歸乎必得請矣骰體方
類口四亦類口乃回字也後果然字/觸
[062-9b]
欽定國子監志卷六十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