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036-1a]
欽定四庫全書
欽定國子監志卷三十六
生徒二
考課
肄業各生
國子監貢監生分六堂肄業每月中旬兼管監
事大臣祭酒司業輪課是曰大課課以四書文
一篇五言八韻詩一首經文經觧䇿論並間試
[036-1b]
之委員司巡場監試供給收卷諸務大昕齊集
薄暮交卷優通者列一等奨賞有差其次為二
等惟第一名有賞又次為三等俱無賞最劣者
為附三等是月不入監期積算亦不與膏火三
考附三等者斥退其等第甲乙繩愆㕔出榜曉
示𫝊諭諸生發試卷於堂上𫝊閱兼管監事大
臣祭酒司業面加訓示閱畢貯於博士㕔每月
上旬助教分課既望學正學録分課是曰堂課
[036-2a]
發題如大課及期内班諸生晨集面試即日交
卷評定甲乙移博士㕔呈兼管監事大臣祭酒
司業曠者記通外班諸生則于望日面領課題
三日内交卷三月不應大課不應堂課者除名
又内班諸生各立冊記所習之業旬日一送本
堂官稽核朔望博士㕔查騐毎日赴值日官公
所畫到月休假三日違者記過凡遇講期内外
班諸生齊集聴講並覆講
[036-2b]
謹案貢監生考校之法謹遵現行則例開/載其歴年増設規條時有更定附載于後
順治元年定國子監條規朔望日祭酒司業率
屬員諸生拜謁
聖廟行釋菜禮後升堂講書祭酒司業及六堂講/四書性理通鑑博士
講五/經諸生聴講後習讀講章有未能通曉者即
請本堂助教等官講觧㦯質問祭酒司業毋得
憚煩蓄疑其上書覆背諸課一旬而遍月三行
之又課楷書六百字以上必端楷有體有不到
[036-3a]
或倩代及潦草者皆罰諸生到監日本堂官嚴
核年貌籍貫經書必具連名保結以杜冒名倩
代之弊犯者照例斥責其肄業之期祭酒三月
一季考司業每月一月課不得托故規避滿洲
䝉古漢軍䕃監生十嵗以上者到監讀書滿十
八嵗考試咨部例監生坐監以二十四月為滿
漢人䘏䕃生難䕃生考滿䕃生以六閲月為滿
恩詔廕生官生以二十四月為滿恩貢生恩㧞貢生
[036-3b]
以六閲月為滿嵗貢生以八閲月為滿選㧞貢
生由廪膳者以十四月由増附者以十六月為
滿副榜准貢生以三閲月為滿例監生由廪膳
者以十四月由増附者以十六月為滿俊秀監
生以二十四月為滿諸生有毁辱師長及生事
告訐者即為干犯名義有傷風化並依律治罪
一應事務先禀本堂官俟本堂官率之禀祭酒
司業毋得徑行煩紊違者决責例監生以文到
[036-4a]
日為始即赴監肄業其有丁憂親老患病者由
本籍官申報如無故不到監者照例處治丁憂
先呈本堂轉呈堂上官批准回籍守制如在籍
丁憂者有司隨申文以憑稽考如不申文報明
於起復日始具文書到監者壓罰八旗各途監
生請假俟本旗都統印文到時查核酌量給假
漢監生入監後遇有省親成婚隨任依親告病
及聞同居伯叔兄長䘮而無子者許告假歸里
[036-4b]
仍立限給以假票違限遲曠國子監行文督責
復班日計日倍罰其有嗜酒放縦不守監規及
挾制師長者問發充吏有挾妓賭博出入各衙
門起滅詞訟説事過錢包納錢糧者視罪輕重
按律究治
二年以銓選需人
命趣各省貢生赴部免其坐監定以每年四月十五日
廷試分别等第定銜授職嗣經禮部具奏各省咨
[036-5a]
送恩㧞嵗貢生甚多若拘四月定期守候為艱
請将先到者即行考試得
㫖于三月十五日舉行吏禮二部同翰林院官赴内院
閲卷
又祭酒薛所蘊疏稱入監生徒多有曠業偷安
借端請假者請嚴行申飭
詔從之
又禮部議准薛所藴䟽奏漢監生于坐監期滿
[036-5b]
分撥部院衙門歴事一年期滿准送
廷試
又議准漢監生除常課外毎月一試經書義策
論各一道經書義必達義理策論必通古今合
程式者㧞置一等通計一年内考一等十二次
者為及格免其撥歴即送
廷試超選
又議准副榜准作貢生由廪生中式者照恩貢
[036-6a]
生以六閱月為滿由増附生中式者照嵗貢例
以八閱月為滿
三年禮部議准監生肄業㦯資斧不繼回籍取
資或各官子弟送親隨任及寒暑疾病量給假
期仍俱作曠學俟補
四年禮部議准現在肄業貢監生由禮部㑹同
内院嚴加考試除選取存監外其餘發還原學
肄業及行學黜名有差
[036-6b]
八年
恩詔國子監積分監生已經考定者即與選授撥出歴
事者免歴一月其餘監生俱免坐監一月
恩詔之謹案嗣是凡遇因停止積分止免坐監焉/ 年並依此例後
又禮部議准
廷試貢生由禮部㑹同内院吏部於考試日赴
天安門外橋南行禮考試畢㑹同閱卷定甲乙送
吏部出榜
[036-7a]
十四年禮部議准于毎月十五日祭酒司業大
課先二日繩愆㕔彌封編號届期䋲愆㕔發東
文場卷博士㕔發西文場卷繳卷後𣲖四㕔六
堂官坐堂上用藍筆分閱俟祭酒司業裁定祭
酒司業用墨筆覆閱課後三日諸生領卷詳閱
閱畢繳進存貯
十五年祭酒固爾嘉渾奏准監生考到之日㧞
其尤者許以積分積分之法以一年為限除常
[036-7b]
課外每月一試考列一等與一分二等與半分
以下無分有熟精經史及字跡善摹鍾王者雖
文不及格亦准與一分前後積滿八分為及格
約一嵗不過十餘人俱咨送吏部厯滿考職許
與貢生一體
廷試其不與積分之列者照例期滿咨部厯事㦯
一年後積分不滿數願咨部者仍照常出咨不
准優選再願肄業滿分者聴
[036-8a]
十七年禮部議准監生未經准假遽自私歸者
黜革
是年罷行漢貢監生積分法
康熙元年罷漢監生撥厯法
十年禮部議准滿洲監生并漢軍兼識清漢文
監生坐監年滿者定期於二月八月咨部三月
九月考試照考定名次銓補其漢軍止識漢字
監生與漢人一體於四月十五日考試
[036-8b]
二十四年禮部議准諸生有素行不端賤流濫
厠武斷鄉曲怠惰廢學者令國子監叅革處治
又議准監生犯事經督撫咨報國子監者如係
廕生及恩㧞嵗副貢生仍行題叅如係例監生
國子監徑行黜革發本省督撫究問
又議准諸生自季考月課外每月朔望𫝊題二
次一六日親繳委六堂官收卷轉呈祭酒司業
查閱定其髙下
[036-9a]
二十六年禮部議准嵗貢生聴學臣考准挨次
咨補訓導捐納嵗貢亦聴學臣考選補授不必
來京
廷試
三十一年禮部議准國子監季考月課雖有成
例恐日乆廢弛嗣後祭酒司業務躬為督課分
别奨勵毎月朔望令滿漢監生齊集講書如視
為具文不實心奉行者從重議處
[036-9b]
三十九年禮部議准監生考課不缺者准其應
試若臨期始到不准入場
又議准監生或有借國學之名遇試期則鑚營
滋弊者令祭酒司業助教等官檢舉究治
雍正八年禮部議准各省恩㧞嵗副貢生每旬
以二五八日三六九日為期分為兩班按期赴
監考課不得托故不到
十一年祭酒邵基奏准凡嵗終必奏明肄業各
[036-10a]
生名數除肄業已滿當咨部選用及桃選佐貳
考補教習外其肄業未滿之生擇才質可造者
留監肄業餘並咨回本籍
乾隆二年尚書兼管監事孫嘉淦奏稱祭酒等
應倣宋儒胡瑗經義治事兩齋之法嚴課諸生
三年期滿即所學分别等第以示勸懲果有經
義治事精通練達人品卓越學識醇正者許祭
酒等秉公保薦經王大臣等議如所請得
[036-10b]
㫖允行
又孫嘉淦奏准坐監期滿之貢生鄒儒暴煜莊
權品學兼優頗有可觀請留監肄業如果經明
事治再行請
㫖引
見
又孫嘉淦奏定國子監規條一愼収録凡貢監
生考到後䋲愆㕔率領考騐務擇文優年壯人
[036-11a]
品可觀者方準肄業若年力衰邁文理荒踈者
不得收録亦不准其覆考至考騐貢監作文時
如有夾帶𫝊逓不在公所面試諸弊察出除名
嚴罰考曰仍𣲖監屬官一員稽查一稽去來凡
諸生復班告假皆應具呈䋲愆㕔按月呈堂上
官查騐則給散月費既無冐濫而肄業日期亦
易於稽察嗣後諸生復班如不呈明䋲愆㕔籍
記呈堂上官者不給月銀至不行告假私自回
[036-11b]
籍者将來不許復班一定課程凡諸生除課文
外以明經為要内班肄業者每人就所治之經
各給
御纂欽定經書一部按日研習註明課單有心得或
疑難處條為劄記三日一呈本堂官批晰朔望
呈總理大臣祭酒司業分别優劣其隨時質問
者聴至治事法俟一年後舉行應将治事所需
書籍先為儲購各堂官得預為討論諸生所領
[036-12a]
經書遇告假事故回籍者仍繳本堂外班肄業
除季考月課外各就所治之經劄記所得朔望
繳本堂官批晰次期朔望呈堂上官核騐一覈
勤惰凡内班諸生以恪守規條日在號舍讀書
勤于劄記問難拜
廟講課必集者為勤以屢次告假怠于劄記雷同
勦襲茍且塞責及無故不拜
廟應課者為惰月終本堂官核實移䋲愆㕔籍記
[036-12b]
一嚴考課凡諸生逢季考月課其實有疾病者
先期呈明本堂官移䋲愆㕔籍記仍與本月銀
若無故缺課則不與銀至本堂官月課内班必
本日交卷外班必三日交卷逾期即不復收定
案後移博士㕔張榜無故不應課者並移㕔呈
明堂上官不與次月月銀一定勸懲凡諸生恪
守禮節及考課屢居前列劄記經義果有發明
者本堂官於月終核明功課籍記移䋲愆㕔䋲
[036-13a]
愆㕔三月一呈堂上官堂上官親署其籍記功
以為将來覆實保題之地其不守規條屢行記
過三月不悛者繩愆㕔據實呈堂令其回籍不
許肄業至有酗酒喧争造言生事抵忤師長諸
大過者不論平日有無功過本堂官立即移䋲
愆㕔呈堂究治
四年大學士兼管監事趙國麟奏定南學條規
一肄業諸生出入宜嚴也請立檔冊毎日輪委
[036-13b]
助教等官一人稽查諸生出入書明事由方許
出學月終移送監丞呈總理大臣祭酒司業查
核其有不遵約束恣行出入屢至曠功者勒令
出學本堂官容隠者紀一大過一教課宜以實
行為先也肄業諸生有剽獵浮華不修實行者
本堂官即行紏舉勒令出學容隱者記一大過
一諸生告假宜嚴也諸生向因肄業之期可以
前後積算間有托故告假者請嗣後除丁憂事
[036-14a]
故許得積算餘以細故告假必肄業已滿一年
者始得積算不及一年者不復計未假前肄業
月日一收録宜加詳慎也向例諸生考到後復
加考騐貢生取列一二等監生取列一等者方
許肄業請嗣後考騐合例者國子監堂上官詳
加閱視必品貌端謹年力壯盛者始許入監其
年少佻達年老衰邁者槩不收録一考課宜有
定則也向例祭酒季考司業月課皆試四書五
[036-14b]
經時藝而已今行經義治事之法請嗣後季考
月課出四書題一道五經講義題各一道治事
策問一條以覘諸生實學六堂每月分課亦如
之一考試等第宜分别優劣也向來考試諸生
文理優通者列為一等平通者二等粗通者三
等疵謬者亦列三等之末請嗣後分别三等外
疵謬者别列為附三等兩考附三等者咨回本
籍開缺别補經部議俱如所請惟諸生告假一
[036-15a]
條部議嗣後告假諸生應量其事故度其程途
酌予定限有逾限復班者令本生呈明本籍有
司官具文送監查核惟無故違限者不得積算
若如限到監不論肄業久暫仍許前後通算又
收録肄業一條部議選擇諸生要以文行定衡
不以年貌取斷若将年老年少槩行擯斤殊非
樂育人材之意又考試等第一條部議考試一
事文字有一日短長尚非行誼不檢者比嗣後
[036-15b]
如有屢考附三等者請開缺别補或偶考劣等
愧悔振㧞後復考優等者猶當曲為成就未可
輕棄
詔從之
又趙國麟奏准本年肄業期滿者止二十餘人
若就其中品學稍可觀者奏請引
見殊非慎重之意請将保薦引
見之例暫停嗣後如有實係才品學識卓越醇茂者
[036-16a]
仍請核實保薦
五年禮部議准諸生在監肄業一年以上者令
監臣嵗終甄别揀選其材可造就者准留監餘
即咨回本籍有願留京應試者聴
又大學士兼管監事趙國麟議准各省選㧞貢
生及選舉優生不無冐濫應令直省嚴加考試
務㧞真材
八年祭酒鄂容安等奏准将期滿貢生施萬玉
[036-16b]
留監肄業如乾隆二年奏定例
九年禮部奏准直省㧞貢生無論考試居一二
三等均歸國子監肄業請嗣後凡㧞貢到部由
部騐到即劄監㑹同考試文義優長者准為㧞
貢入監肄業荒謬者褫革疵累者發回原籍肄
業本省學臣分别議處
十一年侍郎兼管監事徳沛等奏准將期滿監
生蔣炳留監肄業如乾隆二年例
[036-17a]
又徳沛奏准各省㧞貢應照現行之例與各途
貢監生一體考到考騐録取方准入監肄業
十六年大學士九卿議准直省㧞貢生由學政
㑹同督撫府尹掄選給咨赴部四川廣東廣西
雲南貴州甘肅以八閱月為限江西福建浙江
湖北湖南陜西以六閱月為限直𨽻奉天河南
山東山西江南以四閱月為限並于本省掄選
之年十月起限有事不能赴者許呈明申部以
[036-17b]
便補考其到部者分三次考試皆禮部奏請
欽命大臣於
午門内試之試卷分三等進
呈取列一二等者九卿簡選引
見候
㫖分别録用試居三等及引
見未用者並劄監肄業荒謬者斥革疵累者發回原
學學臣及㑹騐之督撫府尹分别議處
[036-18a]
又侍郎總理監事觀保奏准將期滿監生章紹
七留監肄業如乾隆二年例
十七年江蘇學政雷鋐奏稱祭酒等官於肄業
生無保薦之人則平日董勸無實可知應加議
處部議謂如是恐開濫保塞責之漸請令監臣
於三年期滿時將無可保薦之實自行奏明著
為例
二十二年禮部議准鄉㑹試及學政嵗科兩試
[036-18b]
㧞貢生
廷試並試五言長律詩一首國子監季考月課亦
如之
二十三年禮部議准優生到部騐到即㑹同國
子監試以書藝一詩一分别等第進
呈其文理明通者照例劄監肄業若荒疎者發回原
學并将該學政議處
又侍郎兼管監事觀保奏准各省優生到京有
[036-19a]
守候日久艱於旅食者請照考試續到㧞貢不
拘人數之例一體辦理或遇有㧞貢續到亦可
一同考試
三十一年禮部議准祭酒良誠奏稱近年嵗貢
肄業者多屬精神衰邁文理荒謬将來出司學
校豈能振作人才嗣後各該州縣須看其精力
未衰方准申送如濫行給文該州縣照例處分
三十三年尚書兼管監事陸宗楷等奏准肄業
[036-19b]
期滿諸生果有經明事治堪膺保薦者即隨時
奏聞如無可保薦之人而拘定原議屢将無所
薦原委陳奏未免𤨏凟請罷行其例
八旗官學生
國子監八旗官學八旗子弟選取入學由助教
量才分撥每日到學先於考勤簿畫到授書背
書講書覆講習字㸃書習射日有課程三八課
期習清文者課繙譯習漢文者課文藝批閱畢
[036-20a]
該館教習面加訓示一切功課俱教習令學生
隨日填冊彚交助教按季呈堂上官助教月一
㑹課漢館試文藝䝉童背書滿洲䝉古館試繙
譯又通演步騎二射一次考其學業隨時甄别
凡春秋季考助教先期𫝊知學生八學分兩班
試東四學漢文繙譯之日兼試西四學步騎二
射試西四學漢文繙譯之日亦如之其試漢文
繙譯者晨集彛倫堂月臺上各助教率領唱名
[036-20b]
給卷歸號堂上官委員司巡場監試供給諸事
習漢文者試以四書文一篇五言長律六韻詩
一首習繙譯者試以論一篇繙譯一道皆薄暮
交卷毋許給燭滿洲䝉古堂上官閱繙譯漢堂
上官閱漢文評定等第優者量予奨賞劣者面
加訓示試步騎二射者晨集射圃俟漢文繙譯
唱名畢堂上官親臨考試各助教率領唱名以
次考試步射再試騎射堂上官評定優劣賞罰
[036-21a]
有差凡季考毋許托故不到實病者助教先期
呈明病痊補試每日官學生俱於辰刻到學申
刻散學如有請假先赴教習禀明再禀助教病
一月者停止錢糧三月者開缺别補其在學十
年不能造就者咨回本旗聴撥差使凡教習期
滿之日率領本館學生赴監呈繳功課堂上官
親加考試定書考語焉
謹按官學生考校之法謹遵現行則/例開載其歴年增設䂓條附載于後
[036-21b]
順治元年祭酒李若琳奏准祭酒等不時親詣
八旗官學稽察勤惰月之六日師生至監考課
以示勸懲
二年祭酒薛所蘊奏准凡八旗官學設伴讀十
人以京省生員充補十日一赴監考課春秋則
五日一習射即於學肄之俾文武兼資以儲實
用
十一年禮部議准每佐領下留官學生一人由
[036-22a]
部㑹同國子監詳加察騐學業無成者咨回本
旗仍於本佐領下選擇補缺嗣後毎三年一察
騐著為例
十二年定監生考取八旗教習罷取生員為伴
讀
十七年禮部議准掌翰林院折庫納奏稱官學
生宜選滿漢文藝優長徳行純正者教之凡滿
洲䝉古漢軍學生俱兼讀清漢書令國子監按
[036-22b]
季考試禮部年終考課務在分别勸懲以勵實
學
康熙元年定八旗官學生月一赴監講書試繙
譯五日一習射
雍正二年禮部議准令國子監滿漢祭酒司業
轉飭助教教習等官毎日親臨官學習清文者
教以書寫本摺字畫習漢文者講論聖賢經𫝊
習繙譯者熟繙古文淵鑑大學衍義諸書祭酒
[036-23a]
司業仍不時巡察勸勤儆惰每月令赴監考試
以分别優劣明示懲勸俾有實效毋存虚名
五年王大臣等議准漢教習每員各分定學生
若干人専心訓課以重責成國子監堂官不時
稽察分别勤惰示以勸懲三年期滿咨部照例
銓用
十年禮部議准八旗漢軍記名舊家子弟各就
本旗官學肄業請令助教教習課讀清漢書再
[036-23b]
於兩翼滿洲内選騎射教習各一人間日赴學
教馬步射及國語
乾隆三年尚書兼管監事孫嘉淦奏准八旗官
學事宜云一學生課業宜専官學中滿助教課
繙譯漢教習課四書每日辰集酉散在學者四
時而已例以二時習清文二時習漢文又有弓
箭算法相間教授學無専業成就斯艱嗣後八
旗子弟入學者三年内令専誦經書三年後國
[036-24a]
子監堂上官考騐擇材質聰頴有志力學者歸
漢文班令専心課誦年長願學繙譯者歸滿文
班令専心繙譯官學中一切公事仍統于助教
而漢文之勤惰専責之教習俾之各督課程一
人材造就宜大舊例學清文者只考筆帖式學
漢文者只考文武生員而已嗣後歸漢文班之
官學生亦使講求經史擴其學識三年則録其
可以應考者奏請
[036-24b]
欽𣲖大臣考試優者㧞作監生與漢貢監一體肄業
講求明經治事之學尤異者得同保薦
六年尚書兼管監事劉呉龍奏准官學生歸漢
文班者邇來頗知奮勉但諸生年幼度其資力
止能于四書外専治一經史冊浩繁驟難責其
研究請于明年八九月間試以經文一篇論一
道文理順者酌量㧞作監生
八年禮部議准八旗官學漢教習各給印冊二
[036-25a]
本令教習将三年所教官學生若干人其學業
功課詳細書明期滿時一冊送新教習照例填
注一冊呈國子監察核
三十一年禮部議准祭酒良誠奏稱官學每旗
學生百數習繙譯清書者頗多以助教二員教
之恐不能遍請毎學添設滿敎習一員協同滿
助教専教繙譯清書以官學生之勤惰定助教
教習之賢否漢教習名下既已撥出繙譯學生
[036-25b]
則每人所教不過十餘人自應裁減一缺嗣後
學生有文理不通經書不熟者責成漢教習繙
譯清書平常責成滿助教及滿教習
又禮部議准凡選取官學生統以十八嵗以下
為率在學年限統以十年為率如在學已滿十
年而習漢文者不能進學習繙譯及清文者不
能考取中書筆帖式庫使及無志向學難以造
就者槩令咨回本旗現在在學諸生責令國子
[036-26a]
監查明實滿十年而未考進者即令咨回本旗
考課附
元
至元二十四年立國子學而定其制博士通掌
學事分教三齋生員講授經㫖是正音訓上嚴
教導之術下考肄習之業助教同掌學事而専
守一齋正録申明規短督習課業凡讀書必先
孝經小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次及詩書禮記
[036-26b]
周禮春秋易博士助教親授句讀音訓正録伴
讀以次𫝊習之講說則依所讀之序正録伴讀
亦以次𫝊習之次日抽籖令諸生復說其功課
對屬詩章經解史評則博士出題生員具稿先
呈助教俟博士既完始録附課簿以憑考校元/史
選舉/志
至元十三年博果宻為諸生上疏云教必本于
人倫明于物理請于大都宏闡國學選徳業充
[036-27a]
偹足為師表者充司業博士助教為之講解經
𫝊授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其下復立
數科如小學科則令通讀經書教以應對進退
事長之節律科則令通曉吏治書科則令暁習
字畫算科則令嫻熟算數或一藝通然後改授
或一日之間更次為之俾國子學官常加勘㸃
務要俱通仍以義理為主有餘力者聴令學作
文字日月嵗時隨其利鈍各責所就功課程其
[036-27b]
勤惰而賞罰之勤者升之上舍惰者降之下舍
暇日則令學射無故不令出學數年以後學業
有成者乃聴學官保舉未成者仍學習其中不
可教者三年聴令出學帝覽之喜元史布/呼宻𫝊
至大四年復立國子學試貢法試䝉古生則法
從寛色目生稍加宻漢人生則全用科場之制
同/上
皇慶元年平章李孟領國子監帝諭之曰學校
[036-28a]
人才所出卿宜數詣國學課試諸生勉其徳業
續文獻/通考
延祐元年以齊履謙為司業乃酌舊制議定升
齋積分之法每季考其學行以次第升既升上
齋踰再嵗始與私試辭理俱優者一分辭平理
優者為半分嵗終積至八分者為髙等禮部集
賢院嵗選六人以貢帝從之續通/鑑
集賢學士趙孟頫禮部尚書元明善等議定國
[036-28b]
子學貢試之法一曰升齋等第六齋東西相向下
兩齋左曰㳺藝右曰依仁凡誦書講說小學屬
對者𨽻焉中兩齋左曰據徳右曰志道講說四
書課肄詩律者𨽻焉上兩齋左曰時習右曰日
新講說易書詩春秋習經義程文者𨽻焉每季
考其所習經書課藝及不違䂓矩者以次逓升
二曰私試規短漢人騐日新時習兩齋䝉古色
目騐志道據徳兩齋本學舉實歴坐齋二周嵗
[036-29a]
以上未甞犯過者許令充試限實歴坐齋三周
嵗以上許充貢舉漢人私試孟月試經疑一道
仲月試經義一道季月試䇿問表章詔誥科一
道䝉古色目人孟仲月各試明經一道季月試
策問一道辭理俱優者為上等准一分理優辭
平者為中等准半分每嵗終統計其年積分至
八分以上者升充髙等生員以四十名為額䝉
古色目各十名漢人二十名嵗終試貢員不必
[036-29b]
偹惟取實材有分同闕少者以坐齋月日先後
多少為定其未及等并雖及等無闕未補者其
年積分並不為用下年再行積算每月初二日
早旦圓揖後本學博士助教升公座面引應試
諸生各給印紙依式出題考試不許懐挾代筆
各用印紙真楷書冩本學正録彌封謄録餘並
依科舉式助教博士以次考定次日監官覆考
于名簿内籍記各得分數本學收掌以俟嵗終
[036-30a]
通考三曰黜罰科條應私試積分生員其有不
事課業及一切違戾䂓矩者初犯罰一分再犯
罰二分三犯除名從學正録糾舉正録知見而
不糾舉者從本監議罰之應已補髙等生員其
有違戾規矩者初犯殿試一年再犯除名從學
正録糾舉正録知見而不糾舉者亦從本監議
罰應在學生員嵗終實歴坐齋不滿半嵗者並
行除名除月假外其餘告假並不准算學正録
[036-30b]
嵗終通行考校應在學生員除䝉古色目别議
外其餘漢人生員三年不能通一經及不肯勤
學者勒令出學元史選/舉志
泰定三年更積分而為貢舉並依世祖舊制其
貢試之法從監學所擬大概與前法畧同而防
閑少加嚴宻焉同/上
至正六年詔國子監積分生員三年一次依科
舉例㑹試續文獻/通考
[036-31a]
明
入國學者通謂之監生其教之之法嚴立規條
每旦祭酒司業坐堂上屬官自監丞以下以次
序立諸生揖畢質問經史拱立聴命惟朔望給
假餘日升堂㑹講復講背書輪課以為常所習
自四子本經外兼及劉向說苑及律令書數御
製大誥每月試經書各一道詔誥表策論判内
科二道毎日習書二百餘字以二王智永歐虞
[036-31b]
禇薛顔栁諸帖為法明史選/舉志
洪武初設祭酒等官掌教設六堂曰率性修道
誠心正義崇志廣業六堂諸生積分之法司業
二員分為左右各提調三堂凡通四書未通經
者居正義崇志廣業一年半以上文理條暢者
升修道誠心又一年半經史兼通文理俱優者
乃升率性升至率性乃積分其法孟月試本經
義一道仲月試論一道詔誥表内科一道季月
[036-32a]
試經史策一道判語二條每試文理俱優者與
一分理優文劣者與半分紕繆者無分嵗内積
八分者為及格與出身不及者仍坐堂肄業如
有才學超異者奏請上裁同/上
十五年命禮部頒學規于國子監云一生員在
學讀書務期明體適用以湏仕進各宜遵承師
訓循規蹈矩凡出入起居升堂㑹饌毋得有犯
學規違者懲治一背講日期初一假初二初三
[036-32b]
㑹講初四背書初五初六復講初七背書初八
㑹講初九初十背書十一復講十二十三背書
十四㑹講十五假十六十七背書十八復講十
九二十背書二十一㑹講二十二二十三背書
二十四復講二十五㑹講二十六背書二十七
二十八復講二十九背書三十日㑹講又續定
學規云一學校之所禮義為先各堂生員每日
誦受書史並在師前立聴解講有疑而問者跪
[036-33a]
聴毋得傲慢不恭有乖禮法一在學生員當以
孝弟忠信禮義亷恥為先隆師親友飬成忠厚
之心為他日之用敢有毁辱師長生事告訐者
即係干犯名義有傷風化犯此者杖一百發雲
南地面充軍一開設太學教育諸生所以講學
性理務在明體適用今後諸生止許在本堂講
明肄業専於為已日就月將毋得到别堂往来
相引議論他人長短因而交結為非違者從䋲
[036-33b]
愆㕔糾察嚴加治罪一在學生員如有無行之
士不専心學問恃頑生事者奏聞法司枷鐐禁
錮終身在學役使以供生徒十六年續定學規
云一六堂各置勘合簿上半横列生員姓名下
界畫十方每坐堂一日印一紅圈如有事故用
墨圈記每名坐堂七百圈之上方許升率性堂
一各堂置講誦簿每日各生于已名之下書所
誦所習所講功課以慿稽考一生員請假湏呈
[036-34a]
明祭酒批限六堂官不許擅准離堂又三十年
續定學規云一三日一次背書每次讀大誥本
經四書各一百字熟記文詞通曉義理㦯有疑
難則謙恭質問務求明晰若疑問未通闕疑勿
辨一每月課本經義二道四書義二道詔誥表
判策二道不足者限補作一每日習倣書一幅
幅十六行行十六字必端楷合書法就六堂官
呈改以圈改字少者為最一諸生講解疑難即
[036-34b]
當請問毋得蓄疑不問一諸生凡有事故先於
六堂官處禀明令齋長率領告於祭酒不許徑
行煩紊一每班給出恭入敬二牌直日司之凡
諸生出入必以牌不得遺忘或藏匿一生員有
疾無室家者許于飬病房調治有室家者還家
調治不得托疾游佚一生員在各衙門辦事者
暮必囬監不得畫酉及㸃閘不到一升堂背書
務照班序立抽簽背誦不許攙越一内外號房
[036-35a]
俱編定號數不許私下那借一凡于各衙門辦
事畢即回本監號房不許在外生事以上諸條
違者務責不恕一凡選人除授及官差辦事有
畏避不赴堂聴選者奏聞區處一生員省親挈
家已有定例有不行遵守輙自奏啓者治罪一
生員丁憂成婚許于本監告知具呈禮部假托
依律加罪一生員有事先于本監告知具呈禮
部定奪奏聞區處本監不准方許越禮部呈告
[036-35b]
毋得隔越一生員違犯學規決畢即送䋲愆㕔
記過累犯不悛者奏聞區處明太祖/實録
謹案以上皆洪武年所定之制/訖明之世遵行之故具列于篇
宣徳十年北京國子監簡選監生汰去二百三
十六人辟雍/紀事
正統初禮部奏天下嵗貢生員例從行在翰林
院考試中式者送南北國子監讀書初試不中
者仍發原籍住廪肄業以便復試再不中發充
[036-36a]
吏役提調官教官如例責狀犯在赦前者免責
狀從之學/典
謹案明史選舉志太祖因諫官闗賢奏設為定/例府州縣學嵗貢生員翰林考試經書義各一
道判語一條辟雍紀事載洪武十六年定生員/考試嵗貢不中式罰例明太祖實録又載洪武
二十四年更定生員考嵗貢不中式例已廪食/五年者為吏不及五年者遣還讀書次年試復
不中式雖未及五年亦為吏冇司官任及五年/者停其俸任止二年一年者量減有差教官無
分久近悉停俸正統初/所行盖本此而損益也
正統五年禮部尚書胡濙等疏奏洪武永樂間
[036-36b]
天下府州縣學試貢生員不分道里逺近俱以
本年正月至部聴候考試近年各府州縣提調
官罔守成規不依限促其赴京聽考以致各生
遷延過期間有不當應貢生徒畏懼學校考試
混行應貢請飭府州縣轉行各屬提調官及教
官今後起送應貢生員自正統七年為始先将
本生姓名年甲食粮月日預申禮部知㑹俱限
正月内到部聽考有故違舊制者究問如律從
[036-37a]
之明英宗/實録
成化二年今兩京監生聴禮部都察院堂上官
公同祭酒考選老疾庸猥者給冠帶原籍閒住
辟雍/紀事
成化三年詔令監生願就教職者必嚴試三場
始準其納馬納粟其未經科舉者不得濫收仝/上
成化十一年以監生丁憂月日既為虚曠服滿
復班每坐堂三日加一日謂之加丁以杜告擾
[036-37b]
著為例同/上
成化十四年尚寳司卿李木上陳監生舉人坐
監之苦禮部覆奏請移文國子監以舉人年淺
者放回許提學等官時常考校如遇所司迎詔
拜表湏令巾服如儀平日嚴禁其逰說干謁如
復班愆期兩月雖有病帖亦罪之并停其次科
㑹試從之監生仍依舊制不聼依親明憲宗/實録
萬厯二年給事中劉鉉奏監生常課外冝講讀
[036-38a]
律令下所司議行同/上
崇禎二年從司業倪嘉善言復行積分法明史/選舉
志/
崇禎八年從祭酒倪元璐言貢選不限撥期以
積分嵗滿為率援納則依原定撥厯為率而厯
事不分正雜以考定等第為厯期多寡諸司教
之政事滿日校其勤惰開報吏部不率者回監
讀書同/上
[036-38b]
欽定國子監志卷三十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