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061-1a]
欽定四庫全書
欽定國子監志卷六十一
識餘
臣/等竊惟史有外傳子有外篇採摭遺事以廣
見聞亦著述家所不廢也矧成均為首善之區
我
國家隆
師典學造士育才之規自
[061-1b]
祖
宗以來勤勤懇懇有加無已筆不勝書言不盡意既分
類志之兹復攟摭遺美凡有闗太學典制足以
備考証資談柄者事必徵信聞或存疑分紀事
綴聞各一卷為識餘門
識餘一
紀事
諸生肄業太學恭遇
[061-2a]
聖駕臨雍得以瞻覲
天顔其他皆不與惟乾隆甲子
駕幸貢院諸生與禮部會試舉人在貢院磚門跪迎
聖駕各䝉
賜六經一部又乾隆辛未辛巳辛夘三逢
聖母皇太后萬夀諸臣於西直門至西安門祗候
皇上奉
皇太后安輿由
[061-2b]
圓明園還宫諸臣各按分定處所跪迎國子監祭
酒司業并合屬官員於西直門通衢之西率領
諸生具公服跪於道左辛巳適琉球官生在監
肄業情殷瞻仰呈請代奏荷䝉
俞允亦得與焉
國家有大慶典六館諸生沐浴膏澤往往作為詩
歌頌美太平監臣為之潢成册進呈
御覽乾隆辛未辛巳辛夘三逢
[061-3a]
慈夀己丑
文廟落成庚寅
皇上六旬萬夀臣/監自祭酒以下迄諸生恭獻詩册
黌序歡騰士林抃舞洵稱太平盛事
凡遇
臨雍禮成監臣及諸生先荷
賞賚當即具表謝
恩衍聖公謝表例由臣/監撰擬乾隆三年
[061-3b]
聖駕臨雍臣/監具表謝
恩三十四年
文廟工成祭酒司業率滿漢屬員八旗教習内外
班肄業諸生官學生等赴
圓明園宫門具摺謝
恩又乾隆元年十七年二十六年三十五年
特㫖開科國子監率領諸生及監丞等官之與會試
者恭赴
[061-4a]
天安門謝
恩
凡修
文廟先期
遣官告祭敬移
神牌國子監派員率教習肄業諸生官學生恭謹
手奉不假手吏役以昭誠敬乾隆三十二年重
修
[061-4b]
文廟
遣大學士尹繼善告祭本監派助教博士等十六員
以八員手奉
至聖先師神牌於
彝倫堂正中安置再備八員更代四配毎位各用
教習貢生四人十二哲毎位各用肄業諸生四
人手奉安置
彞倫堂左右如
[061-5a]
文廟正殿位次兩廡毎位各用官學生二人手奉
率性修道兩堂安置悉如東西廡位次
崇聖祠五王祗請
御書樓安置
正殿毎位用官四員配哲廡毎位各用肄業諸生
二人悉如
崇聖祠位次三十三年
文廟工成祗請
[061-5b]
還位如前儀
凡春秋二丁分胙
遣官應分猪首連肩牛首羊腿羊尾鹿脯和羮饌盤
飲福受胙牛塊煑羮牛猪一羊一豚膊如
遣親王則應分全牛一分獻翰林官二員猪蹄各一
羊腿各一監察監宰監禮御史共六員各猪胙
二斤羊胙一斤禮部提調猪胙二斤羊胙二斤
宗人府猪一内閣猪二羊一吏部猪一羊半户
[061-6a]
部猪胙十二斤羊胙五斤禮部猪胙十二斤羊
胙五斤兵部猪胙六斤羊胙五斤刑部猪胙十
二斤羊胙五斤工部猪胙六斤羊胙五斤理籓
院猪胙六斤都察院猪胙十五斤羊胙十斤六
科猪胙各五斤通政司猪胙三斤羊胙二斤大
理寺猪胙三斤羊胙二斤太常寺猪一羊一起
居注猪胙三斤羊胙二斤翰林院猪胙十八斤
詹事府猪胙三斤羊胙二斤光祿寺猪胙五斤
[061-6b]
羊胙四斤大僕寺猪蹄二個羊胙二斤順天府
猪胙二斤羊胙二斤鴻臚寺猪胙六斤欽天監
猪胙二斤太醫院猪胙二斤鑾儀衛猪胙六斤
羊胙三斤本監堂屬官員教習肄業諸生執事
各生并吏役兵丁人等統俟各處分訖按等次
酌量匀分皆典簿㕔掌之即於是日禮畢後具
文沠役分送不得遲至次日以䙝
神恵
[061-7a]
貢監生公服冠頂鏤花銀座上銜金雀公服袍
青紬為之藍縁披領如袍飾俱與舉人同貢生
吉服冠頂銀坐上銜花金監生吉服冠頂用素
銀
皇謹案諸生冠服恭遵/ 朝禮器圖式纂入
翰詹科道衙門堂屬官員俱於堂上設座各部
則無之惟臣/監祭酒正坐司業僉坐監丞助教
等官旁坐如係兩廂講課六堂諸生皆坐而聽
[061-7b]
講
凡六堂諸生遇封印開印兩廂官到任及充補
教習辭堂行四起四拜禮其餘上堂只三揖雖
有禀請不下跪
國子監祭酒司業各就翰林院衙門前後輩相
稱呼其與大學士尚書侍郎各照京堂之例具
帖監丞以下等官與祭酒司業俱用官衘帖祭/酒
用呈字上衘司/業用正字下衘與大學士尚書吏禮二部侍郎
[061-8a]
用官衘帖與四部侍郎及四品各京堂用晩生
帖五品京堂用侍生帖
王士禎池北偶談云祭酒四品與講讀學士較
俸陞遷朝班則坐學士下兩坊庶子上康熙二
十年正月
賜宴乾清宫坐次在東面西與朝班同二十年七月
賜宴瀛臺在南面北則序坐於太常卿僉都御史之下
太僕卿光祿卿之上
[061-8b]
凡
恩賜書籍或合監數部或毎堂數部或毎旗學數部
俱交各所司收貯聽生取閲惟乾隆八年
皇上恭謁
三陵
御製
盛京賦刋刻成卷
賜國子監肄業諸生人各一部則出自
[061-9a]
特恩焉
乾隆壬申年
詔以下第舉人現任學正王延年年在七十以上准
為額外司業次年癸酉又以現任助教曹洛禋
年在八十以上並為額外司業三十五年庚寅
浙江原任訓導
恩賞六品頂帶王世芳年一百十二嵗來京恭祝
萬夀
[061-9b]
恩賞司業職銜在籍食俸三十六年辛卯江西㑹試
舉人李煒年百嵗恭逢
皇太后八旬萬夀
恩賞司業職銜四十九年甲辰福建
欽賜進士郭鍾岳年一百四嵗
聖駕南巡來浙迎
鑾
恩賞司業職銜皆出優老
[061-10a]
特恩不為常例
太學鐘鼓之名由來舊矣國子監有鐘一鼓一
鼓房在東㕔之南鐘房在西㕔之南乾隆三十
年重修
文廟移庫又得銅鐘一銘文皆道家語非太學所
用之物移交内務府存貯
彞倫堂月臺東南立日晷一座考明代
文廟國子監創建記已載有此今八旗官學亦各
[061-10b]
立之蓋講學問業考課俱有一定時候憑此以
知早暮焉
國子監東西牌坊題曰成賢街大門之外兩牌
坊題曰國子監大門題曰集賢門儀門豎書太
學二字大堂後篆君親師三字字盈四尺君字
居中東㕔題曰繩愆㕔西㕔題曰博士㕔東一
堂題曰率性堂次題誠心堂次題崇志堂西一
堂題曰修道堂次題正義堂次題廣業堂乾隆
[061-11a]
五十年
詔建辟雍繩愆博士兩㕔及六堂並易清漢文豎額
敬一亭大門刻石曰敬一之門亭有豎額曰敬
一亭東廂正堂匾曰進徳修業康熙丁丑祭酒
孫岳頒題土地祠即昌黎祠聯曰進學解成閒
官一席曾三任起衰力任鉅學千秋本六經康
熙戊辰司業彭定求題又匾曰泰山北斗聯曰
貫日矢天正氣衍千秋之俎豆驅邪闢異精英
[061-11b]
振八代之文章俱康熙戊辰典簿張璿題又匾
曰浩氣獨存聯曰道統接鄒魯而後功在千秋
儒修開濂洛之先澤流多士皆康熙丙戌祭酒
孫岳頒書
大成門外神㕑神庫宰牲所致齋所持敬門
崇聖祠啟聖門皆有題額南學大門豎書
欽賜學舎六堂六匾各書堂名
文謹案額對聯凡/ 廟匾
[061-12a]
聖祖仁皇帝/世祖憲皇帝
皇上御筆俱恭載廟制門/
紀事附
元
太宗即位之五年新建國子學於燕京御製宣
諭二通其一通諭多羅岱等及十投管象等官
方是時遣䝉古子弟一十八人來習漢人語言
文字復掄漢人子弟一十二人習蒙古語言弓
[061-12b]
箭命提領陳時可擇二名儒管勾并主守
孔子廟道人馮志亨選秀士二人通儒道人二人
分作四牌子教讀不率教者以簡子量箠之更
權用燕京真定厯日銀建立
夫子廟兩廡及肄業之舎其子弟日給米一升麵
如之肉一觔晚間給酒一缶家糧之給亦一升
土著者皆不與又於降户毎人撥小倉頭一名
以奉使令此蛇兒年六月初九日所頒也其一
[061-13a]
通諭受學子弟員習漢人文書之外兼諳匠藝
事及藥材所用彩色所出地理州郡所紀下至
酒醴麯糵水銀之造飲食烹飪之制皆欲周覽
旁通仍戒飲酒不可有違恒度而於習講尤諄
諄也所頒之年月與前同不書何日意稍後於
前耳後十六年己酉十月望日
夫子廟住持賜紫知觀李知元始礱石令重元子
葛志仙刋置學中其左方序列四教讀弟子名
[061-13b]
䝉古筆且齊自札固喇沁以下凡十九人漢人
筆且齊自文宣努而下凡二十八人所為筆且
齊者譯言書生也其數比舊有所加者續有慕
效而來者耳又列羅劉二通事不著其名又列
宣授䝉古筆且齊四牌子總教馮志亨宣授金
牌提舉國子學事中書楊惟中御前宣議國子
學事賽音衮巴克實李志常三人銜名所謂巴
克實譯言師傅也惟中郎楊文肅公從事征行
[061-14a]
勞烈甚著餘若志元志先志常則皆黄冠師當
時制尚淳質混儒道為一有合於老易同用之
㫖厥後元勲碩輔頗有為道家所薦而起者濂
謹案蛇兒年六月九日正金哀宗天興二年癸
巳六月壬午也金自宣宗以貞祐二年五月壬
午遷汴三年五月庚申燕京入我職方至是垂
二十載立學以教胄子固惟其時然竊獨怪是
年王師南征圍汴蹴蔡决䇿制勝日不暇給而
[061-14b]
太宗乃以教育英才為先務為不可及已列聖
有作益修成均養士之制百年以來遂用人文
化成天下兹蓋其權輿者歟石刻今藏京師與
御賜
宣聖玉斚皆提舉學事者司之每當代去出以相
𫝊且繋其名於籍非惟不忘其本先蓋亦慎之
至也濓因得而備述俾覽者知祖宗垂意學校
文運之興殆非一日而纂修史臣或得以參考
[061-15a]
焉宋潛/溪集
京都未有
孔子廟而國學寓他署丞相興元忠憲王完澤喟
然曰首善之地風化攸出不可怠乃奏營廟學
元名臣/事畧
至正八年許衡授集賢大學士國子祭酒即南
城之舊樞密院設學奏召舊弟子散居四方者
王梓韓思永蘇郁耶律有尚孫安髙凝姚燧及
[061-15b]
其弟燉劉季偉吕端善劉安中白棟皆驛致館
下為伴讀國學/事跡
至正元年大興國子監蒙古囘囘漢人三監生
員凡千餘然祭酒司業博士多非其人惟粉飾
章句補苴時務以應故事而已諸生日啖籠炊
粉羮一人之食為鈔五兩君子以監學為作養
人材之地而千百為羣恣縱恬嬉以嫚侮嘲謔
為賢行加屏風以障市人入茶酒肆不償直掉
[061-16a]
臂而出是壞天下人材何作養之有庚申/外史
明
洪武初太祖親定士子巾服生員襕衫貢舉入
監者不變所服後許戴遮陽㡌而監生衣藍色
洪熙中帝問衣藍者何人左右以監生對帝曰
著青衣較好乃易青圓領嘉靖二十二年禮部
言士子冠服詭異有凌雲等巾甚乖禮制詔所
司禁之萬厯二年禁舉人監生生員儒士僭用
[061-16b]
忠靜冠巾錦綺鑲履及張繖蓋戴煖耳違者五
城御史送問明史輿/服志
新舉人朝見著青衫不著藍衫者聞始於宣廟
欲其異於嵗貢生耳及其下第送國子監仍著
襕衫蓋國學自有成規也賢/奕
永樂間翰林院進所纂録韻書賜名文獻大成
以其未備遂命重修以祭酒胡儼兼翰林院侍
講及學士王景等為總裁開館於文淵閣禮部
[061-17a]
簡能書監生繕寫辛酉命北京國子監㑹繕照
本監定例南雍/志
辛未廷試賜許觀及第上以連科狀元出太學
召祭酒宋訥面褒諭焉鳯洲/雜編
正統十年㑹試時中副榜不就與諸副榜并下
第者九百餘人俱入太學是時李先生時勉為
祭酒趙先生琬為司業李先生極意造就人才
初至令坐堂一月後乃散處於廂房列格致誠
[061-17b]
正四號號房中有家室者居外晨入饌堂讀書
俱朔望升堂其於四號督勵尤切夜讀務盡二
更將五更復令膳夫提鈴循號門催喚起讀書
或自潛行以察勤惰無燈者令人暗記明示之
責罰自是燈光達旦書聲不絶學者競相勸勉
李公多宿廂房每隔三五夜必召余同鄉三二
人侍坐談講李公端坐儼然或説鄉曲舊事或
論詩文言簡而確婉而有味聴者忘倦每至更
[061-18a]
深乃已别時必曰語久誤工夫自當退補且曰
三更是隂陽交代時讀書宜二更即止不可過
過則次早無精神其愛人多類此彭文憲/筆記
正統十一年太師英國公暨侯伯二十餘人早
朝畢奏曰臣等皆武夫不諳經典願賜一日假
詣國子監聴講上命以三月三日往於是太師
率諸侯伯至日到監各攜茶湯果餅之類甚豐
祭酒李先生時勉命諸生立講五經各一章講
[061-18b]
罷設酒饌奉欵諸侯伯讓曰受教之地皆就列
坐惟太師與先生抗禮飲甚懽太師屢辭先生
曰秀才家飯不易措置願太師少寛復命諸生
歌鹿鳴之詩賔主雍雍抵暮而散此亦太平盛
事也寓圃/雜記
閻禹錫以國子學正為同考鳯洲/雜編
南昌張直閣在翰苑嘗上疏請令史官行人奉
使四方各求遺書一部送國學翰林收藏業已
[061-19a]
允行而久之竟無應者都下所當積書者有五
其一内府監局當儲其全以備御覽其一内閣
秘書當儲其全以備顧問其一翰林院庫當儲
其全以備考訂其一兩京太學當儲其全以備
頒行其一禮部庫房當儲其全以備參核五者
即不能兼得一二焉可矣而今皆無之徒使坊
肆訛刻日滋月盛毁瓦畫墁寖失舊本矣于文/定筆
麈/
[061-19b]
景泰四年祭酒王恂卒監丞安貴言太子少師
侍郎學士蕭鎡任祭酒諸生悦服乞照胡儼例
不妨内閣職務時來提督儀型後學上不許以
太常少卿陳詢代之永樂中儼實出為祭酒不
復入内閣也今/言
景泰中劉鉉為祭酒易儲議起諸司無大小皆
勸進司業言於鉉曰百司皆勸進國子監獨無
乎鉉曰國子監諫止則可勸進則不可遂止後
[061-20a]
英宗復辟閲諸疏皆勸進無國子監名問徐有
貞曰祭酒何人官㡬年矣有貞以鉉對上曰吾
欲一識之乃召對於文華殿擢少詹事守溪/筆記
天順四年盛自兩廣入議八月某日上有事西
壇忝扈從衆皆盛服候駕劉祭酒崇益倐就前
班偶閣老李公語退而見告曰太學有前元時
加封
孔子制碑卧草間欲具奏重立門下適請於李公
[061-20b]
公言此立則可耳何用奏崇益故有僚舊之好
盛因復之曰此前代所立若建學時因而不改
可也今國子監建自我朝已有御製碑矣一旦
遽立前代詔㫖未宜若具奏重立恐亦未當况
加封諸制已有史𫝊聖道輕重初不繫此須更
商量其事遂寢水東/日記
崇仁洪鐘生四嵗為神童隨父以訓導考滿至
京憲宗聞之召見命翰林給廩讀書陞其父國
[061-21a]
子助教以便其子治世/餘闓
成化十八年太常寺卿掌監事劉宣以琉球官
生蔡賔等束修有白金一斤辭不受後四年賔
等復申請前事以聞上命宣受之明太/學志
萬厯十六年重書寶訓實録校對官於翰林院
差委圈書監生於國子監收管吏役於吏部取
發見聞/録
國家度越前代者有數事前代
[061-21b]
文廟用塑像本朝初建國學改用木主前朝太學
生皆上書我朝獨生監不許陳民間利弊宋制
臺省六品諸司五品一郊而任一人兩制以上
一嵗而任一人子又任其孫孫又任其子任姪
任甥亦有之今三品以上才得廕子入監紈袴
子弟所以不濫朝籍正秘/笈
欽定國子監志卷六十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