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044-1a]
欽定四庫全書
欽定國子監志卷四十四
經費三
俸秩
國子監職官祭酒俸支銀一百五兩司業六十
兩監丞博士助教四十五兩學正學録典簿四
十兩典籍三十一兩筆帖式七品者二十三兩
八品者三十八兩九品者二十一兩
[044-1b]
恩俸各視其正俸之數禄米亦各視正俸為差正俸
若干兩則禄米若干斛滿官俸禄由各旗行文
漢官俸禄由監行文並先期將應領之數詳書
於册春季於前一嵗十二月十五日以前秋季
於六月十五日以前咨送吏部稽俸㕔稽俸㕔
查核有無升遷降罰事故應行増减除銷詳書
於原送冊内然後移送户部滿官以正月七月
三十日為限漢官以二月八月初七日為限限
[044-2a]
以前遇有除授升遷凖其補領各官禄米春秋
兩季於戸部劄付之倉闗領逾期不赴領者由
倉塲衙門報部注銷間嵗或發賣料豆國子監
於户部文到日將承買各員繕册送部户部於
下季發俸銀時除去豆價以其餘給本員
國子監職官公費祭酒月支銀三兩折制錢二/千七百
司業月支銀二兩二錢折制錢一千/九百八十監丞博士
助教典簿月支銀一兩五錢折制錢一千/三百五十學正
[044-2b]
學録典簿筆帖式月支銀一兩折制錢/九百均由監
行文户部支領有奉差離署者按日扣除
謹案國子監滿漢各官俸禄公費均照現行/則例開載所有節年更定章程詳識於後
順治元年定國子監漢官於俸銀之外嵗給柴
薪銀
二年定職官月給公費銀有差
十年定滿官俸銀若干兩給禄米若干斛漢官
不論品級俱嵗支米十有二石
[044-3a]
十三年定官員俸銀不論滿漢一例照品支給
罷給漢官柴薪銀
康熙十年定在京漢官俸禄各衙門總領分給
例新除升轉之官遇領俸時吏部已咨送户部
者始凖給發過期者不補給
雍正三年
命在京漢官俸米斛數均視俸銀之兩數分别給予
五年定在京各衙門官員奉差離署按日扣除
[044-3b]
公費
十一年定在京漢官於領俸前一月各衙門將
應領銀米之數總繕二册咨送吏部稽俸㕔稽
察有無升遷降罰事故詳書於原送册内以印
鈴之一册存案備稽一册送户部給發至領俸
之期春季以二月秋季以八月各始於初一日
止於初七日凢初七日以前除授升遷者許得
一例闗領過此不凖補支
[044-4a]
十二年定在京各官支俸春季於前一嵗十二
月十五日以前秋季於六月十五日以前繕册
送吏部考覈移咨户部倘所送原册遺漏舛錯
照例㕘處吏部稽察未清者亦如之在京漢官
春以二月初七日為限秋以八月初七日為限
開復在定限以前者凖其補領在定限以後則
不得補領亦不裁扣凢老病告休革退物故者
悉行裁扣滿官則以册籍過部為定限餘與漢
[044-4b]
官同
乾隆元年
命在京大小文職官悉於正俸外加給恩俸其數與
正俸同
又定滿官支俸例在俸册過户部後補授者如
有原任俸餉即不凖其補領其無原任俸餉可
支春季正月三十日以前秋季七月三十日以
前奉
[044-5a]
㫖除授者凖其造册送部補領過期則否其緣事開
復者亦如之
十三年定京官俸銀禄米已經支領而降革者
毋庸追繳
十四年定議八旗滿洲䝉古官學生月支銀一
兩五錢漢軍官學生月支銀一兩原係膏火之
資與俸餉不同向例官學生在俸册過部後授
官者仍支官學生廩餼並不補領新任俸禄辦
[044-5b]
理未能畫一請視無原任俸餉可支之員給與
新任俸禄
詔従之
十八年定議京官補領俸米春季者不得過秋
季秋季者不得過次年春季有踰此者倉埸侍
郎報户部注銷
詔従之
二十一年定在京大小衙門公費銀改給以錢
[044-6a]
毎銀一兩給/制錢九百
俸秩附
元
國子監祭酒俸五十九貫三錢三分米六石司
業俸三十九貫三錢三分米三石五斗監丞俸
三十貫三錢三分米三石典簿俸一十五貫三
錢三分米二石博士俸二十六貫六錢六分米
二石五斗助教俸二十二貫米二石學録俸一
[044-6b]
十一貫三錢三分米五石元史食/貨志
明
祭酒月支本色俸七石八斗内食米一石折銀
絹米六石八斗折色俸折蘓木胡椒布疋一十
三石二斗共二十一石司業月支本色俸五石
五斗内食米一石折銀絹米四石五斗折色俸
折蘓木胡椒布疋四石五斗共一十石監丞月
支本色俸四石一斗内食米一石折銀絹米三
[044-7a]
石一斗折色俸折蘇木胡椒布疋二石四斗共
六石五斗博士助敎典簿月支本色俸三石九
斗内食米一石折銀絹米二石九石折色俸折
蘇木胡椒布疋二石一斗共六石學正月支本
色俸三石七斗内食米一石折銀絹米二石七
斗折色俸折蘇木胡椒布疋一石八斗共五石
五斗學録典籍月支本色俸三石五斗内食米
一石折銀絹米二石五斗折色俸折蘇木胡椒
[044-7b]
布疋一石五斗共五石掌饌月支本色食米一
石二斗折蘇木胡椒布疋一石八斗共三石凢
各官食米一石舊於監中支給嘉靖四十二年
始定月支俸米於毎月十八日赴禄米倉闗領
其折色銀兩則於户部太倉庫闗領焉明太/學志
謹案明史食貨志洪武二十五年更定百官俸/禄従四品月俸米二十一石正六品十石正八
品六石五斗下至徙九品遞减五斗至五石而/止遂為永制今考明制禄米之數洪武時錢鈔
與米兼支永樂初去錢而兼支米鈔所給固折/色多而本色少其後鈔價益賤甚至米一石折
[044-8a]
鈔十貫僅直二三十錢成化時改以布折鈔布/一匹直二三百錢而折米二十石又時以絹折
鈔以胡椒蘓木折鈔大率有名無實最後分本/色折色為二折色之項二曰本色鈔以鈔十貫
折米一石曰絹布折鈔絹毎匹折米二十石布/毎匹折米十石本色之項三曰月米不問官大
小皆給米一石曰折絹米絹一匹當銀六錢曰/折銀米銀六錢五分當米一石其實自月米一
石外皆/折色也
國子監柴薪皂𨽻毎名編銀一十二兩逢閏各
加一兩祭酒下六名司業下四名監丞博士助
教學正學録下各二名帶翰林職者三名典簿
[044-8b]
典籍下各二名明太/學志
謹案明制大小臣僚並有柴薪皂𨽻由各州縣/徴收罪𨽻所輸之值毎年完解兵部各衙門按
季於武庫/司闗領
永樂二年命兩京官吏按口納鈔支鹽國子監
由典簿㕔造冊送户部納鈔畢差吏於長蘆運
司闗支著為例明太/學志
欽定國子監志卷四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