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d0010 周禮訂義-宋-王與之 (master)


[065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周禮訂義卷六十五   宋 王與之 撰
秋官司寇下
布憲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
十人
 王昭禹曰布以敷施之憲以表示之○鄭鍔曰國朝
 自淳化三年始置諸路刑獄事乃周家布憲之意然
 不止於二人而已今謂之憲臺原於此歟
[065-1b]
掌憲邦之刑禁正月之吉執旌節以宣布于四方而憲
邦之刑禁
 鄭康成曰憲表也謂縣之也刑禁者國之五禁所以
 左右刑罰者
 鄭鍔曰大司寇正月之吉布刑于邦國都鄙又縣刑
 象以示萬民小司寇於正嵗帥屬觀刑象及宣布于
 四方憲刑禁矣布憲復掌之者蓋大司寇布之者舉
 其綱也小司寇宣之者行於朝也四方萬里或未之
[065-2a]
 知布憲執旌節適四方而宣布之所至之處又從而
 表縣之無有不明刑禁之為不可犯也
以詰四方邦國及其都鄙達于四海
 鄭康成曰詰謹也使四方謹行之爾雅曰九夷八蠻
 六戎五狄謂之四海○李嘉㑹曰表示其刑禁于四
 方及乎四海苟犯刑禁則從而詰之俾不至於太甚
 也
 易氏曰先王之治有刑必有禁知禁而自止則不至
[065-2b]
 於罪知罪而自反則不至於刑此宣布而憲之有不
 容已者所謂以詰四方邦國及其都鄙達于四海者
 蓋無此疆爾界之異凡逺近同而上下察也○劉執
 中曰以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徒四十人而行四方達
 四海欲正月而必聞其刑禁者未有能達也必書其
 刑禁之冝憲于民以達於州伯州伯以達於卒正卒
 正以達於連帥連帥以達於屬長屬長以達於諸侯
 諸侯以達於其國之都鄙而要服以達於四海布憲
[065-3a]
 則執旌節以巡行於四方詰其違於禁令者庶乎其
 可及也
凡邦之大事合衆庶則以刑禁號令
 賈氏曰征伐巡守田獵皆大事合衆庶也以其是布
 刑禁之官故使以刑禁號令○王氏曰謂鄉合州黨/族閭比之聫與其民人
 之什伍則以/刑禁號令焉○項氏曰刑以懲惡禁以輔刑發以警
 戒之謂之號命之謹守之謂之令
禁殺戮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
[065-3b]
 鄭鍔曰天下有不逞之人強陵弱衆暴寡善良隂被
 其禍先王設官以禁擅殺戮為職謂夫為天吏則可
 以殺人
  愚案自禁殺戮至脩閭氏八職皆幾防盜賊姦宄
  者幾防嚴則姦宄無清刑之原也
掌司斬殺戮者凡傷人見血而不以告者攘獄者遏訟
者以告而誅之
 鄭康成曰司猶察也○鄭鍔曰將以禁之必專司之
[065-4a]
 禁之者法也司之者專伺候乎是也司其私相斬相
 戮者及傷人見血而里閭擁遏不以告于有司者○/黄
 氏曰傷人不禁必至於殺矣漢約法三/章傷人及盜抵罪不以告私相和也將以罪相證
 於獄而攘奪其所證之人使不得同至於獄者○黄/氏曰
 或曰赴逮而攘/奪之若簒囚也將以辭訟於官而恃勢力以止遏之
 使不得以上訴者皆以告於有司而誅之然所司察
 者四事也特以殺戮名官蓋四者之罪莫大於擅殺
 故也○劉執中曰謂不應斬殺戮而斬殺戮之者應/告其傷隠之而不告者應治其獄攘之而不治
[065-4b]
 者應聼其訟遏之而不聼者掌察四者以告於司寇/而誅之所謂淫朋比德者也不誅之無以建中于民
 ○李嘉㑹曰斬殺戮之人上所置以懲惡也或以財/賄交結而寃枉不申有如下四者皆告於正而誅之
禁暴氏下士六人史三人胥六人徒六十人
 黄氏曰禁殺戮禁暴氏皆閭里禁令○鄭鍔曰詩曰
 亂是用暴又曰州吁用兵暴亂凡言暴者皆謂為惡
 之凶暴也苟無以禁之民蒙其害可勝數耶此乃設
 為禁暴氏之職以正之也○王昭禹曰以刑教中則
 民不虣者教官之事以刑禁暴者刑官之事教施於
[065-5a]
 未然之前刑施於已然之後二者相為終始而已
掌禁庶民之亂暴力正者撟居表/反誣犯禁者作言語而
不信者以告而誅之
 李嘉㑹曰前者在公行法之人此者在民害治之人
 ○王昭禹曰逆理害治者謂之亂○劉執中曰亂/謂悖於人倫
 強虐物者謂之暴○劉執中曰暴/謂敢作威怒惟亂惟暴乃以力
 而正之人之力有所不敢敵則不得已而聽服焉是
 之謂力正也○黄氏曰正猶正長之正以/強力雄長人者即武斷也此則召亂
[065-5b]
 之萌安可不禁之哉○鄭鍔曰撟則矯稱上之命令
 誣則誣人以無有之事惟撟惟誣敢犯士師之五禁
 造為浮言以相恐動其言不實乃能鼓蕩人心凡此
 皆禁之使不敢為若敢為者則告於有司而誅之所
 以息其暴亂之漸○李嘉㑹曰禁暴所禁以告司寇
 而誅之也○劉執中曰王制曰析言破律亂名改作
 執左道以亂政殺行偽而堅言偽而辨學非而博順
 非而澤以疑衆殺以其出於邪情而無補於中道又
[065-6a]
 從而害於風俗殺之冝矣
凡國聚衆庶則戮其犯禁者以狥
 易氏曰前五者之禁為庶民設也此於聚衆庶則人
 情雜遝其暴尤甚故必戮其犯禁者以狥○鄭鍔曰/國家有事
 大集衆庶之際一人犯禁則千萬人視而傚/之勢將不可遏矣不特戮之又用以狥衆焉
凡奚𨽻聚而出入者則司牧之戮其犯禁者
 易氏曰奚謂女奴之為奚者𨽻謂男奴之為𨽻者既
 以罪役故必司牧其出入牧養也○王昭禹曰於其/出入則或司以察
[065-6b]
 之或牧以治之/亦以防其暴也或有犯禁從而戮之則非不教之誅
 是二者亦所以禁其暴也
     緫論
 陳及之曰考比閭族黨之法凡所以為政之道纎悉
 備矣二官所禁大抵暴横足以侮上陵下鄉官或未
 能禁止之也於是王朝為之立官以遏絶之庶幾鄉
 遂之官長得以從政焉然周公之時天下安有此是
 亦先事為備也
[065-7a]
野廬氏下士六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
 王昭禹曰野道之小室謂之廬所以待行旅也公劉
 之詩始曰于時廬旅終曰于豳斯館則館大而廬小
 先王設官以比國郊及野之道路宿息之類故名官
 以野廬氏
 黄氏曰野廬氏掌通達道路其下蜡氏至庶氏皆道
 途事類次第相從
掌達國道路至于四畿
[065-7b]
 鄭康成曰達謂巡行通之使不陷絶也去王城五百
 里曰畿
 王昭禹曰達國道路至于四畿則遂人所謂千夫有
 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以達于畿是也謂
 之四畿自王城五百里四面皆達之也遂人既治野
 之道路而野廬氏必掌達其道路凡以輔成遂人之
 事而已而司險又掌達其道路則非特王畿之道路
 而已凡九州山林川澤之阻者也
[065-8a]
比國郊及野之道路宿息井樹
 鄭康成曰比猶校也○項氏曰校實數不闕○劉/執中曰案比而肅其守衛宿
 息廬之屬賔所宿及晝止者也○王氏曰三十里有/宿宿有路室所謂宿
 也十里有廬廬有/飲食所謂息也○鄭鍔曰遺人凡國野之道十里
 有廬廬有飲食欲夫行者至有所止也合方氏所達
 者四方之途也遂人所治者田間之道路也欲其無
 所陷絶自國之郊及郊外之野所通行之路皆有宿
 息井樹夜可以寢晝可以憩有井以備飲食有樹以
[065-8b]
 為藩蔽野廬氏專掌之則行者之至如歸矣孰不願
 出於王之途乎
 易氏曰晉文公之為盟主也司空以時平易道路圬
 人以時塓館宫室諸侯賔至𨽻人牧圉各贍其事百
 官之屬各展其物此晉之所以霸若單襄公聘於宋
 遂假道於陳以聘於楚道茀不可行候不在疆司空
 不視塗道無列樹國無寄寓野無施舍此所以知陳
 之將亡則野廬氏達國之道路比及野之道路宿息
[065-9a]
 者所以為先王之制
若有賔客則令守涂地之人聚柝之
 王昭禹曰先王之時涂地皆有人以為之守有賔客
 則令其人聚而擊柝所以待暴客也
有相翔者則誅之
 王昭禹曰論語翔而後集彼翔而觀伺有欲習為寇盜
 之意故誅之所以禦姦也○鄭鍔曰如是安有凡伯
 見伐之禍
[065-9b]
凡道路之舟車轚音/訃互者叙而行之
 鄭鍔曰轚者相值而礙也互者交互而不行也推車
 於陸行舟於水阻隘之地偶相值而有轚互之阻○/鄭
 康成曰車有轅轅坻/閣舟有砥柱之屬人有争先之心必無相遜之理
 因其先後至之敘以次而行之○劉執中曰掌其先/後貴賤老幼往来以
 為其行之敘而通之故有爵/有節者得以辟之而不滯也
凡有節者及有爵者至則為之辟
 鄭鍔曰執節而来者奉王命之使有爵之人皆王朝
[065-10a]
 之臣至於其地則為之辟既以尊王臣之来又以見
 貴貴之理○王昭禹曰有節者至則欲達之而無留
 難有爵者至則在所承而無敢慢故皆為之辟行人
 使避焉然則野廬氏其徒百有二十人則使其徒為
 之辟也
禁野之横行徑踰者
 鄭鍔曰田野之中有町畦焉皆禾稼之地苟或横行
 則踐人之田而害其穡事有隄渠焉皆防水之處苟
[065-10b]
 或徑踰則決人之水而壞其隄防此争端之所由起
 不可以不禁○鄭康成日皆為防姦也横行妄/由田中徑踰射邪趨疾越隄渠也
凡國之大事比脩除道路者
 賈氏曰大事謂若征伐巡守田獵郊祀天地王親行
 所經並須脩除道路及脩廬校比民夫使有功效○
 王昭禹曰治其壊謂之脩去其穢謂之除有脩除道
 路者野廬氏則比較其人之數所以防患也○鄭鍔/曰道路
 圮壊則車馬不通固有脩除之人/此則校而比之使無圮茀之虞
[065-11a]
掌凡道禁
 鄭鍔曰道必有禁此則掌其犯禁者則王國大事肅
 然而無譁矣○王昭禹曰若脩閭氏所謂以兵革趨/行者與馳騁於國中者是也然野廬氏
 所禁者在野之道脩閭/氏所禁者在國之道
邦之大師則令埽道路且以幾禁行作不時者不物

 王氏曰言國之大事在國中而已邦之大事則通國
 野焉○王昭禹曰令埽道路所以致潔○鄭鍔曰國
[065-11b]
 大用師道路之行欲無荒穢不祥之事苟於是時不
 當行而行不當作而作失蚤晚之時非所當衣而衣
 之非所當操而操之非其物而有異常之狀皆姦人
 之為寇盜者也㣲伺而幾察之以防變也周之制於
 田野之道十里之逺設官以治其廬舍禁止姦盜如
 此之嚴則道不拾遺豈不冝哉後世十里有亭亭必
 有長其法亦出於此惜夫不復脩也
清預/反氏下士四人徒四十人
[065-12a]
 鄭康成曰蜡骨肉腐臭蠅蟲所蜡也月令曰掩骼埋
 骴此官之職
掌除骴
 劉執中曰枯骨曰骼肉腐曰骴人獸皆同職掌揜而
 埋之不令暴露於溝壑道路也○鄭鍔曰王政行於
 天下生者有養死者有歸安有枯骨遺棄而不收尚
 待設官以除之耶然月令亦有掩骼埋骴之文太平
 之世雖無餓莩然死於道路而無主後者亦未必無
[065-12b]
 也有是事而不為之收掩則傷人君之仁無是事而
 省是官則仁於枯骨之意亦形於天下矣
凡國之大祭祀令州里除不蠲禁刑者任人及凶服者
以及郊野大師大賔客亦如之
 王昭禹曰大祭祀先王所以致精神之至而交乎神
 明之隠不蠲刑者任人則在所惡凶服則在所可哀
 故蜡氏令州里除而禁之郊特牲言祭之日喪者不
 哭不敢凶服汜掃反道亦謂此也
[065-13a]
 鄭康成曰蠲讀如吉圭惟饎之圭圭潔也刑者黥劓之
 屬任人司圜所收教罷民也凶服服衰絰也此所禁
 除者皆為不欲見人所穢惡也○王氏曰大賔客則
 承事如祭有齊敬之心焉○李嘉㑹曰大師大賔俱
 尚清浄不令所可惡者亂其目也
若有死於道路者則令埋而置楬音/竭焉書其日月焉縣
音/刺其衣服任器于有地之官以待其人
 鄭鍔曰若行者出王之塗不幸而死則埋而置楬書
[065-13b]
 其日月縣其衣服與夫所執任之器以俟其家人来
 則收𦵏之如是則無腐敗之骴矣○鄭康成曰有地
 之官主此地之吏也○賈氏曰若比長/閭胥黨正之輩
掌凡國之骴禁
 鄭康成曰禁謂孟春掩骼埋胔之屬○鄭鍔曰骴與
 胔同然其字乃與蜡祭之蜡字同昭禹謂蜡祭百物
 昔之羽蠃鮮毛介之物畢致焉蜡祭所致者神蜡氏
 所治者形形神相聚而為生相離而為死二者實相
[065-14a]
 待焉故其字同然蜡者索也無乃索朽腐之骨肉而
 除之者乎
於勇/反氏下士二人徒八人
 鄭鍔曰隄防止水之官乃名曰雍氏盖所慮者尤莫
 大於水之害稼雍塞以止之故也
 陳及之曰其職掌事頗重而命官止下士二人徒八
 人而已盖頒格令於民間使民戸知之勸農重榖之
 意
[065-14b]
掌溝瀆澮池之禁凡害於國稼者
 鄭鍔曰水相交通謂之溝竇水而行之謂之瀆㑹水
 而聚之謂之澮畜水而止之謂之池池以止水溝澮
 瀆以行水皆有禁焉行者不得擅塞止者不得擅行
 非所當行而行非所當止而止大焉則害於國小焉
 則害於稼此所以設官以掌其禁也○王昭禹曰溝/瀆澮池有禁然
 後其害去其利均亦/所以息爭止訟也旣掌溝瀆澮池之禁又掌凡害
 於國稼者謂禽獸也禽獸害稼如春多麋之類禮記
[065-15a]
 田䑕田豕之類○劉執中曰通溝瀆澮池之壅/塞而水潦溢漲害國之苗稼者
春令為阱在性/反胡化/反溝瀆之利於民者秋令塞阱杜

 鄭康成曰阱穿地為塹以禦禽獸其或超踰則䧟焉
 世謂之陷阱擭柞鄂也堅地阱淺則設柞鄂於其中
 ○賈氏曰柞鄂者或以為豎柞於中向上鄂/鄂然所以載禽獸使足不至地不得躍而出○鄭鍔
 曰春農就田禽獸或出而為害水利或有通塞則為
 阱擭為溝瀆皆以是時也然五溝五涂以通灌漑之
[065-15b]
 水至春又為溝瀆何耶盖五溝者五野之中一定之
 制不待至春乃為之此乃里閭之間春雨水集溝澮
 皆盈水去不速不可不通之也然阱擭設於春可也
 秋稼已登苟或常設禽獸亦無以遂其生故至秋塞
 之此先王愛物之心也然不言秋塞溝瀆者因利民
 而為之則無時而可塞故也○鄭康成曰秋而杜塞/阱擭收刈之時為其陷
 害人也書費誓曰杜乃擭敜乃/穽時秋也伯禽以出師征徐戎
禁山之為苑澤之沈者
[065-16a]
 鄭鍔曰苑囿之設則為禁籞環繞以防人之入耳若
 夫與民共利之山芻蕘者往焉雉兎者往焉詎可以
 設禁籞乎○鄭司農曰不得擅為苑囿於山也○黄/氏曰苑恐當為宛曲也山泉徙而曲之必
 有私其利者為宛/言非其自然也魚鱉所生之澤鱗者介者藏焉遊
 焉詎可沈毒螫乎人君囿游固有苑矣民庶為苑則
 是僣上無法矧可以即山以為苑乎漁人取魚固有
 餌矣下毒於水則是竭澤而漁人之食將有中其毒
 者矣其設禁也冝哉○劉執中曰即獸所居為苑以/誤之即魚所淵沈藥以毒之則
[065-16b]
 不仁不信為禽獸之所/憚也故設官以禁之
萍氏下士二人徒八人
 鄭康成曰萍氏主水禁萍之草無根而浮取名於其
 不沈溺○劉氏曰神農書曰萍/能勝酒欲其制之也○陳及之曰其職掌
 水禁及幾酒謹酒特下士二人徒八人而已或者不
 足以幾禁之耶曰是特國中人耳近而鄉遂逺而都
 鄙委之其官掌焉
  愚案酒正内官自酒人以下皆奄奚為之勢不可
[065-17a]
  呵禁外事萍氏刑官之屬掌之冝矣
掌國之水禁
 王昭禹曰水雖有潤澤灌溉之利而犯之則濡溺之
 則死故水之險惡能害人之所與夫不時入水而捕
 魚鱉者一切禁之乃所以為仁政之周○黄氏曰非/禁捕魚也魚
 &KR1547人/掌之
幾酒謹酒
 黄氏曰幾酒苛察之也冝若絶之謹酒為其不能不
[065-17b]
 用也萍氏掌水禁而使禁酒亦水之害人者也故為
 之設禁焉○王昭禹曰幾酒則於飲酒㣲察其/不節也謹酒則於用酒制其無度也○陳
 藴之曰或謂酒誥謂西土之人承先王教朝夕祀兹
 酒而已其他未嘗羣飲也何俟幾察之曰立政以垂
 將来豈以今日之故而廢之耶
    總論
 吕氏曰周公作酒誥一篇其刑之重矣至於盡執拘
 以歸于周予其殺此是最初謹酒恐人沈湎浸漬傷
[065-18a]
 徳敗性至於周官之禁酒皆此意及漢文帝為酒酺
 景帝以嵗旱禁民酺酒盖恐耗縻米榖民食不足此
 猶有重本抑末之意及𢎞羊建𣙜酒之利設心大不
 同不過私家不敢擅利公家却自專其利耳古者惟
 恐人飲酒至後来惟恐人不飲酒
禁川游者
 鄭鍔曰大川之逝雖烏獲之力有所不能止又況可
 游乎游謂游浮而行禁之宜哉
[065-18b]
司寤氏下士二人徒八人
 王昭禹曰寤而覺謂之寤使掌夜時非覺而不寐者
 安能定其漏刻之蚤晚哉所以名官謂之司寤氏
掌夜時
 鄭鍔曰專掌夜時則所主欲於夜而覺寤以察時之
 蚤晚○鄭康成曰若今甲乙至戌亥○/賈氏曰甲乙則蚤時戌亥則晚時
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
 鄭鍔曰夜雖有時其分則以星晚而見星則為夜蚤
[065-19a]
 而星沒則非夜仰觀天星之沒見以分之不分以月
 者月出有蚤晚唯星麗乎天至夜必見故也○易氏
 曰此謂施於國中者盖國中有啟閉之候國事有朝
 夕之禮以星分夜則星見為夜星沒為晝朝夕啟閉
 於是乎在以是詔夜守之士○鄭康成曰夜士主行/夜徼候者如今都候之
 屬/嚴夜禁之法
禦晨行者禁宵行者夜㳺者
 鄭鍔曰姦盜常發於暮夜之間是以尤謹夜行之禁
[065-19b]
 或禦之使勿行或禁之使不敢行皆以防姦盜也先
 明謂之晨晨言時之尚蚤○王昭禹曰日出為旦晨/則昧爽之爾而日未旦之
 時/中夜謂之宵宵陰浸而陽生通夕謂之夜夜言日
 之昏而暝左傳言晨往寢門闢矣詩言夜向晨則知
 晨見明也詩曰肅肅宵征熠耀宵行又曰夜如何其
 夜未央經言夜呼旦以&KR1127百官以辨軍之夜事則宵
 與夜固異矣晨行則未當行而行故禦而止之若夫
 中宵固不可行夜豈遨逰之時故曰禁所以不同○/劉
[065-20a]
 執中曰其晨侵於夜而行者暮侵於宵而行者不/可測其姦非也夜而遨遊者妨衆息也故皆禁也
司烜音/毁氏下士六人徒十有二人
 鄭康成曰烜火也讀如衞侯燬之燬○易氏曰掌明
 水火而其官謂之司烜者取大易日以烜之之義盖
 萬物形成於地精成於天月遡日之光其本皆出於
 日故也○王氏詳說曰司爟司烜皆掌火一事而二
 官何也曰有國火有民火司爟所掌謂民咸從之其
 民火歟司烜所掌以共祭祀明燭其國火歟然行於
[065-20b]
 民未嘗不本於國故司爟曰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
 行之於國未嘗不用之於民故司烜曰中春以木鐸
 脩火禁于國中
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
 鄭司農曰夫發聲○陸氏曰夫道也是以謂之/夫大夫能遂事故謂之遂○鄭
 康成曰夫遂陽遂也○賈氏曰以取火於日名陽/遂猶取火於木為木燧也
 鏡屬取水者也世謂之方諸○鄭鍔曰取明水於月/者謂之鑒亦謂之方諸
 其實皆鑑也○陸氏曰夫遂/以義言鑒以體言互相備也○鄭鍔曰水生於坎之
[065-21a]
 陽而為陽中之陰火雖生於離之陰而為隂中之陽
 王者向明而治皆以陽為主故尊明火為先○易氏
 曰日陽之精月陰之精離為日為火為電者火之氣
 也坎為月為水為雲者水之氣也水火以氣而升降
 日月之精薄之則夫遂可以召陽而為火鑒可以召
 陰而為水所以謂之明水火言取於日月而非人力
 之所能致明之至也○鄭鍔曰或謂鑒遂之齊同用
 金錫之半可以取水亦可以取火何也盖金錫半者
[065-21b]
 陰陽之雜用諸晝則陽氣應之而為火用諸夜則陰
 氣應之而為水
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
 鄭鍔曰明水火所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及明水也
 用是水以滫齍盛則曰明齍用是火以照燭則曰明
 燭五齊三酒所尚者明水取於月中之水以共之記
 曰其謂之明水也由主人之潔著此水也謂此耳○
 王氏詳說曰凶事所用之物謂之明所謂明器明弓
[065-22a]
 矢是也吉事所用之物亦謂之明所謂明水明火是
 也先鄭失於明水之說後鄭亦失之郊特牲曰明氷
 者神明之也謂主人之潔著此水也著成也主人之
 潔則此水乃成矣以隂鏡取水於月之中其可多得
 乎且祭有明水又有𤣥酒𤣥酒取於潢汙行潦之水
 而為之則是降於明水矣鬱齊配以明水三酒配以
 𤣥酒此郊特牲所謂明水涗齊貴新也几涗新之也
 是知明水所用止於斯二者而已先鄭以為明水滫
[065-22b]
 滌粢盛黍稷是不讀泂酌之詩也泂酌之詩曰可以
 濯罍可以餴饎夫豈明水哉後鄭謂明水以為𤣥酒
 是不讀禮運也禮運曰𤣥酒在室醴醆在戸粢醍在
 堂澄酒在下夫豈明水之為𤣥酒哉共明水火者司
 烜也執明水火而號祝者大祝也奉明水火者大司
 寇也共而後祝之祝而後奉之其序如此○王昭禹
 曰祭祀必取明水火者以物言之則得隂陽之潔氣
 也以道言之則潔而清明乃可以承祭祀也
[065-23a]
凡邦之大事共墳扶云/反燭庭燎力召/反
 鄭司農曰墳為蕡蕡燭麻燭也○鄭康成曰墳大也
 樹於門外曰大燭樹於門内曰庭燎皆所以照衆為
 明○賈氏曰樹於門外者非人所執也燕禮云甸人/執大燭於庭不言樹者彼諸侯禮不樹於地門内
 在路寢之庭故曰庭燎之百由齊桓公始注云公五/十侯伯子男三十其百者天子禮庭燎所作以葦為
 中心以布纏之飴蜜灌之若今蠟燭百者或百根一/處或百處設之若人所執者用荆燋為之執燭抱燋
 曲禮云燭不/見跋足也
中春以木鐸脩火禁于國中
[065-23b]
 鄭鍔曰中春大火之星見於辰季春出火司烜先脩
 火禁警以木鐸使無不聞則除去故火以待新火也
 ○王昭禹曰為季春/將出火先事而戒也
 鄭康成曰火禁謂用火之處及備風燥○易氏曰司
 烜氏脩火禁於國中而已宫正脩火禁乃宫中之事
 詳於國此所以為内外之辨
軍旅脩火禁
 鄭鍔曰衆之所聚器甲資糧勝敗所係則火禁不可
[065-24a]
 不謹也
邦若屋誅則為明竁昌絹/反
 鄭鍔曰司農謂三夫為屋屋誅夷三族也康成以為
 若其刑剭之剭謂所殺於甸師氏者余謂屋誅合一
 家而盡誅之邾婁定公所斷之獄殺其人壞其室洿
 其宫者屋誅也人有罪大無俾遺育故舉一屋而誅
 之罪人夜葬故為明竁欲人知其罪也如設梏加明
 刑之類○易氏曰竁謂壙埋之地楬其罪於竁上而
[065-24b]
 屬於司烜氏以明為義故爾
條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
 鄭鍔曰狼之為物貪且狠故世有不率教化不遵檢
 押之人謂之狼戾條狼氏掌執鞭以禦不率之人故
 名曰條狼言滌去其狼戾如逐豺狼也條當為滌器
 之滌蕩滌而去之使潔清也○黄氏曰鄭以條為滌/亦通但其官主趨辟不
 主滌除○易氏曰凡世之弗率教化如狼貪狠然/先王設官以治之使之整整有條故曰條狼氏
 王昭禹曰以王與賔客之出入宜致肅焉故也
[065-25a]
掌執鞭以趨辟王出入則八人夾道公則六人侯伯則
四人子男則二人
 鄭康成曰孔子曰富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
 言士之賤也○王昭禹曰/執鞭以為威○劉執中曰掌執鞭趨以
 辟道路之穢惡及車馬人物之壅窒而不通者○王
 昭禹曰趨則走而致肅辟則所以使人避也條狼氏
 所以衞上者如此條狼氏以下士六人為之而其徒
 有六十人則帥其徒以趨辟與朝士帥其屬以鞭呼
[065-25b]
 趨且辟同意然朝士主在朝之事而條狼氏所掌在
 道路而已○鄭鍔曰自王用八人而下公用六人侯
 伯用四人子男用二人亦以禮有隆殺不可僭用也
 ○賈氏曰序官條狼氏下士六人今云天/子八人少二人矣盖取胥徒中兼充也
凡誓執鞭以趨於前且命之誓僕右曰殺誓馭曰車轘
户串/反誓大夫曰敢不闗鞭五百誓師曰三百誓邦之大
史曰殺誓小史曰墨
 易氏曰上執鞭以趨辟重主威也此執鞭以趨於前
[065-26a]
 且命之重軍事也○黄氏曰因其執鞭辟行人遂使
 命誓大抵主警肅也
 鄭鍔曰誓用之于軍旅祭祀亦有誓故言凡誓○賈
 氏曰誓自有大官若月令田獵司徒北面以誓之誓
 時此條狼氏為之大言使衆聞知故云且命之○鄭/鍔曰
 有司已誓辭則條狼氏必命以罰無赦之辭此/又言僕右及馭以下則專指軍旅之誓以為言○易
 氏曰軍中之羣吏犯難赴敵於是乎在其聽誓於陳
 前者不得不嚴其告戒之㫖車莫先於僕右謂其右
[065-26b]
 於戎車者勇力之士或不用命則勇力無所施揚干
 亂行於曲梁魏絳戮其僕是也故誓僕右曰殺○賈/氏曰
 僕大僕與王/同車賛王鼓車尤聽命於其馭馭者驅馳不及則車
 之進退無所用其力晉使張骼輔躒救鄭近楚師其
 馭不告而馳之幾以不免是馭能危之也故誓馭曰
 車轘○王氏詳說曰刑不上大夫此云鞭五百王氏
 以為誓其大夫之屬鄭氏以為誓大夫以文攷之何
 大夫之屬之有然鄭氏以為誓者出軍及將祭祀之
[065-27a]
 時但師與大史小史主禮樂之事謂祭祀時耳曾不
 謂皆誓之於軍也大師職云大師執同律以聽軍聲
 是軍之有大師也大史職云大史抱天時與大師同
 車是軍之有大史也小史云大軍旅佐大史是軍之
 有小史也僕右與馭數者亦以大夫為之案戎僕中
 大夫也戎右亦中大夫也大師下大夫也大史亦下
 大夫也六誓之中惟小史為中士五以職名一以官
 名者謂大夫之銜命出使以官不以職也故以下大
[065-27b]
 夫命之刑不上大夫而誓之嚴如此軍事以嚴終也
 甘誓可見矣軍國異容非祭祀之誓祭祀之誓大宰
 掌之大司宼涖之何與條狼氏
 易氏曰墨輕於鞭鞭輕於殺所謂殺寘之死而已若
 轘則不止於殺輕重不同何也車之進退主於馭馭
 不職則敗國事其罪所以最重僕掌侍衞之事右掌
 擊刺之事大史掌占驗之事一或不職皆足以誤軍
 事此其罪所以亦重至於大夫銜命而失其職其罪
[065-28a]
 次之大師聽軍聲而失其職其罪又次之小史官卑
 而聽不專其失職之罪又次之輕重不同各有攸當
 使羣吏之聽誓者各以其職而共王命此軍旅之所
 以無不勝○陳及之曰親眤之官如車右馭大史者/誓之詞嚴其軍有司以下則詞寛為其親
 眤者曰誓我者如此之嚴則馭下可知矣而其下亦/曰彼車右也車僕也邦之大吏也皆命大夫也而誓
 之如是則馭/下可知矣
脩閭氏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
 王昭禹曰里門謂之閭里有閭所以通往来扞制内
[065-28b]
 外○鄭鍔曰六鄉之法二十五家為閭一門而入自
 有閭胥主之又設脩閭氏之官者蓋緫其脩治之事
 使無廢壞也
掌比音/鼻國中宿互柝音/託者與其國粥音/育而比其追胥者
而賞罰之
 易氏曰比謂檢閲夜士之守宿者○鄭康成曰國中
 城中也
 鄭司農曰宿謂宿衞也互謂行馬所以障互禁止人
[065-29a]
 也柝謂行夜擊柝○賈氏曰宿互柝者宿者/所互守衛復擊柝持更也○鄭鍔
 曰閭之門以為往来者之防故命國中之人宿守其
 互柝或有姦盜之變當用人以追胥而守閭之人不
 可以往則使國粥之人任其追胥之事鄭康成謂粥
 養也國所粥養謂羨卒也正卒守閭而不動則羨卒
 之行亦其宜也○王氏曰國粥謂行粥牣於國中/者市官所不治故脩閭氏比之
 閭各有互柝以防寇盜脩閭氏掌比校其人使先後
 相代又校羨卒追胥之事○鄭康成曰追逐/寇也胥讀為偦以賞罰
[065-29b]
 待之○劉執中曰國之羨卒使之什伍以追/胥禽捕寇盜獲多者賞之不獲者罰之一閭之
 政無不舉而人自安於里閭矣○王昭禹曰脩閭氏
 校比者止於國中若邦野則弗預也
禁徑踰者與以兵革趨行者與馳騁於國中者
 鄭鍔曰每閭各有防限敢有徑越以從便者○王昭/禹曰謂
 行不由橋梁與野廬氏同意然脩閭氏所禁者國中/之行者也野廬氏則施於野而已不言禁横行則國
 中故/也苟以兵甲趨行與夫躍馬馳騁則人相恐動或
 因以亂也○鄭康成曰/皆為其惑衆故皆禁焉鄉之閭亦如此則
[065-30a]
 遂可知
邦有故則令守其閭互唯執節者不幾音/畿
 賈氏曰有故謂大喪寇戎等恐有姦非則命各守閭
 閭巷門○黄氏曰令守其閭互令當守/者耳鄭謂令閭胥里宰之屬非○劉執中曰
 各守閭而互之以斷出入而考其不在者○易氏曰
 守閭雖以防非常惟執節者不幾又深辨乎往来緩
 急之所在國中之禁其嚴如此○賈氏曰惟有執節/公使者不幾呵也
 
[065-30b]
 
 
 
 
 
 
 
 周禮訂義卷六十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