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1a0041 大易粹言-宋-方聞一 (master)


[017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大易粹言卷十七    宋 方聞一 編
震下/兊上
 伊川先生曰隨序卦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夫說豫
 之道物所隨也隨所以次豫也為卦兊上震下兊為
 說震為動說而動動而說皆隨之義女隨人者也以
 少女從長男隨之義也又震為雷兊為澤雷震於澤
 中澤隨而動隨之象也又以卦變言之乾之上來居
[017-1b]
 坤之下坤之初往居乾之上陽來下於隂也以陽下
 隂隂必說隨為隨之義凡成卦旣取二體之義又有
 取爻義者復有更取卦變之義者如隨之取義尤為
 詳備易/傳
隨元亨利貞无咎
 伊川先生曰隨之道可以致大亨也君子之道為衆
 所隨與己隨於人及臨事擇所隨皆隨也隨得其道
 則可以致大亨也凡人君之從善臣下之奉命學者
[017-2a]
 之徙義臨事而從長皆隨也隨之道利在於貞正隨
 得其正然後能大亨而无咎失其正則有咎矣豈能
 亨乎易/傳
 龜山楊氏曰隨无故也有亨之道焉然隨非其正雖
 道通而志行君子不與也故利貞乃无咎易/說
 白雲郭氏曰隨有隨之主有隨之者有隨於内有隨
 於外者隨之主大矣而隨之則小也隨於内小矣而
 隨於外則大也以隨之成卦言之剛來隨於内而柔
[017-2b]
 上隨於外二三得剛而隨以動四五得柔而隨以說
 此隨之義也六爻无不隨者矣然謙卦一謙而得四
 益為吉隨卦一隨具四徳而无咎非无咎不足於吉
 也蓋謙之得失在人事人事以吉為善隨之得失在
 道道以无咎則不失不可一槩論也易/說
彖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无咎而天下隨
時隨時之義大矣哉
 伊川先生曰卦所以為隨以剛來而下柔動而說也
[017-3a]
 謂乾之上九來居坤之下坤之初六往居乾之上以
 陽剛來下於隂柔是以上下下以貴下賤能如是物
 之所說隨也又下動而上說動而可說也所以隨也
 如是則可一有/以字大亨而得正能大亨而得正則為无
 咎不能亨不得正則非可隨之道豈能使天下隨之
 乎天下所隨者時也故云天下隨時○君子之道隨
 時而動從冝適變不可為典要非造道之深知幾能
 權者不能與於此也故賛之曰隨時之義大矣哉凡
[017-3b]
 賛之者欲人知其義之大玩而識之也此賛隨時之
 義大與豫等諸卦不同諸卦時與義是兩事一作與/豫卦以
 下諸卦不同時義是兩事○一作與豫/等諸卦不同時與義是兩事並易傳○禮孰為大
 時為大亦湏隨時當隨則隨當治則治當其時作其
 事便是能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尋常人言隨時為
 且和同只是流徇耳不可謂和和則己是和於義故
 學者患在不能識時時出之亦湏有溥愽淵泉方能
 出之○自畫卦垂衣裳至周文方徧只為時也若不
[017-4a]
 是隨時即一聖人出百事皆做了後來者没事又非
 聖人智慮所不及只有時不可也只歸之自然則无
 觀更无玩頥並入關/語録
 龜山楊氏曰一陽在下剛來而下柔也動而說合二
 體言之也剛不下柔則元動而不說則括夫如是人
 孰隨之故剛來而下柔動而說所以為隨也隨而大
 亨貞則為隨之主而天下隨之以為時矣若泰之時
 君子以其彚征是也夫趨變无常而各當其可非夫
[017-4b]
 可與權者其孰能之其義豈不大矣哉易/說
 兼山郭氏曰剛自上來而成震柔自下往而成兊故
 震動而兊說不止於人道而言凡受命賦形於天地
 之間者无不為隨也蓋震東方之卦也萬物隨之以
 生兊西方之卦也萬物隨之以成其出也其入也孰
 不隨之故春生之夏長之秋成之冬藏之隨也聖人
 東作西成亦隨也五載一巡守亦隨也隨之大豈一
 端而已耶易/說
[017-5a]
 白雲郭氏曰先人曰隨不止於人道而言震東方之
 卦也萬物隨之以生兊西方之卦也萬物隨之以成
 其出入也孰不隨之故春生之夏長之秋成之冬藏
 之隨也聖人東作西成亦隨也五載一巡守亦隨也
 隨之大豈一端而已耶伊川曰凡人君之從善臣下
 之奉命學者之徙義衆人之隨己巳之隨人與臨事
 而擇所隨皆隨也雍曰隨之成卦以初九上六來往
 成震兊動說而有隨王輔嗣以震為剛而兊為柔是
[017-5b]
 剛下柔如咸卦男下女之說不言初九上六之義若
 如王氏言則剛來下柔之卦居易之半矣何獨於隨
 言之也且天下之理不動則无所隨不說則不能隨
 所以致動而說者初九上六之力也聖人論上下卦
 則言男女隂陽及論爻則言剛柔隨蠱二卦不以初
 上之變論之則剛來下柔與剛上柔下之義終不可
 明也然隨之道大而天地小而人民細而蟲魚草木
 无不有隨不能以言盡要其歸則隨時而已至如堯
[017-6a]
 舜隨於揖遜湯武隨於征伐伊周隨於致君孔孟隨
 於設敎以聖人之隨其不同已如此況天地萬物之
 隨乎蓋道與時㑹則聖人隨之易地皆然也是以聖
 人所任者道而不能違者時故曰隨時之義大矣哉
 易/說
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
 伊川先生曰雷震於澤中澤隨震而動為隨之象君
 子觀象以隨時而動隨時之冝萬事皆然取其最明
[017-6b]
 且近者言之君子以嚮晦入宴息君子晝則自強不
 息及嚮昏晦則入居於内宴息以安其身起居隨時
 適其冝也禮君子晝不居内夜不居外隨時之道也
 易/傳○凡易卦有就卦才而得其義者亦有舉兩體便
 得其義者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比是就卦才而
 得隨之義澤中有雷隨此是就象上得隨之義也周/行
 已/録○隨卦言君子嚮晦入宴息解者多作遵飬時晦
 之晦或問作甚晦字曰此只是隨時之大者嚮晦則
[017-7a]
 宴息也更别有甚義劉元承/手編
 横渠先生曰人到向道後俄頃不捨豈暇安寝然君
 子嚮晦入燕處君子隨物而止故入燕處然其仁義
 功業之心未甞忘但以其物之皆息吾兀然而坐无
 以為接无以為功業湏亦入息經學/理窟
 龜山楊氏曰雷在澤中其動息矣故君子以是嚮晦
 入宴息夫日出而作晦而息人之所同然者君子則
 知隨時之義者也衆人則由之而不知耳處隨之義
[017-7b]
 至於晦明動息而不違況出處之大致乎易/說
 白雲郭氏曰伊川曰禮晝不居内夜不居外亦隨時
 也雍曰夫君子一動一靜至於宴息猶有隨焉大者
 可知也此盖因其小者足以見隨之大不然君子之
 道宴息而已乎易/說
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象曰官有渝從正吉也
出門交有功不失也
 伊川先生曰九居隨時而震體且動之主有所隨者
[017-8a]
 也官主守也旣有所隨是其所主守有變易也故曰
 官有渝貞吉所隨得正則吉也有渝而不得正乃過
 動也出門交有功人心所從多所親愛者也常人之
 情愛之則見其是惡之則見其非故妻孥之言雖失
 而多從所憎之言雖善為惡也苟以親愛而隨之則
 是私情所與豈合正理故出門而交則有功也出門
 謂非私暱交不以私故其隨當而有功○旣有隨而
 變必所從得正則吉也所從不正則有悔吝○出門
[017-8b]
 而交非牽於私其交必正矣正則无失而有功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言凢所治務能變而任正不膠柱也處
 隨之初為動之主心无私係故能動必擇義善與人
 同者也易/說
 龜山楊氏曰居隨之初以時為大冝有渝者也知守
 而不知變則失時矣初九陽剛而震體能有渝者也
 然而渝不以正咎孰大焉故正乃吉也夫體隨時之
 義而蔽於暱己之私則所失多矣故出門交而後有
[017-9a]
 功不失也易/說
 白雲郭氏曰剛來隨於内者也在内之隨主於初九
 夫以乾剛之性豈能變其所守哉能變而從動雖未
 至隨之大已為動之主矣易曰變則通此隨之成卦
 所以有取於初之變也能變其所守是以得貞而吉
 二三得剛而後動剛亦得二三而後動剛柔相湏以
 動故出門交而有功也出門交兊然後隨道成而不
 失隨之大也盖初雖為主於内持動之主未為隨耳
[017-9b]
 伊尹幡然而改是為出門交有功也易/說
六二係小子失丈夫象曰係小子弗兼與也
 伊川先生曰二應五而比初隨先於近柔不能固守
 故為之戒云若係小子則失丈夫也初陽在下小子
 也五正應在一作/居上丈夫也二若志係於初則失九
 五之正應是失丈夫也一无/也字係小子而失丈夫捨正
 應而從不正其咎大矣二有中正之徳非必至如是
 也在隨之時當為之戒也○人之所隨得正則逺邪
[017-10a]
 從非則失是无兩從之理二苟係初則失五矣弗能
 兼與也所以戒人從正當專一也並易/傳
 龜山楊氏曰徇暱己之私忘天下之公故偏係而不
 能兼與也六三隂柔小子也易/說
 白雲郭氏曰六二初不能動今居動之中者得初九
 而後動也故捨應從初非得已也亦隨之小者耳是
 以有係小子失丈夫之象方其未動之時雖欲應五
 豈可得哉然終无絶五之志以急於託初之動未能
[017-10b]
 兼與故也與夫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者異矣是
 以所係雖小而无凶咎也易/說
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象曰係丈夫志
舎下也
 伊川先生曰丈夫九四也小子初也陽之在上者丈
 夫也居下者小子也三雖與初同體而切近於四故
 係於四也大抵隂柔不能自立常親係於所近者上
 係於四故下失於初舎初從上得隨之冝也上隨則
[017-11a]
 善也如昏之隨明事之從善上隨也背是從非舎明
 逐暗下隨也四亦无應无隨之者也近得三之隨必
 與之親善故三之隨四有求必得也人之隨於上而
 上與之是得所求也又凡所求者可得也雖然固不
 可非理枉道以隨於上苟取愛說以遂所求如此乃
 小人邪諂趨利之為也故云利居貞自處於正則所
 謂有求而必一无/必字得者乃正事君子之隨也○旣隨
 於上則是其志舎下而不從也舎下從上舎卑而從
[017-11b]
 髙也於隨為善矣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舎小隨大所求可得必守正不邪乃吉
 易/說
 龜山楊氏曰陽剛丈夫隂柔小子也不係二而係四
 係丈夫也雖有所係而所隨者上與夫失丈夫者異
 矣盖親仁尚賢隨之上也合汙世同流俗隨之下也
 三雖未足以與權而志舎矣亦君子所與也故有求
 斯得然隨而有求求在外者也君子之求求在我而
[017-12a]
 已故雖有得不若居正之為利易/說
 白雲郭氏曰六二隨於内者也六三隨於外者也隨
 之道貴知變知變故能隨時非六三之智優於六二
 也時之不同耳方其不能動之時則不得不隨於初
 及其居動之極則不得不隨於說此六三係丈夫失
 小子之義蓋盡初九出門交有功之說也雖小有失
 於内而其於隨之大者盖有得也故曰隨有求得有
 得則利居正以守之故利居貞然初自守而變而三
[017-12b]
 自變而守易地觀之皆一道也志舎下者六三於斯
 時志在於隨而不在於動故也易/說
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象曰隨有獲其
義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
 伊川先生曰九四以陽剛之才處臣位之極若於隨
 有獲則雖正亦凶有獲謂得天下之心隨於己為臣
 之道當使恩威一出於上衆心皆隨於君若人心從
 己危疑之道也故凶居此地者柰何唯孚誠積於中
[017-13a]
 動為合於道以明哲處之則又何咎古之人有行之
 者伊尹周公孔明是也皆徳及於一无/於字民而氏隨之
 其得民之隨所以成其君之功致其國之安其至誠
 存乎中是有孚也其所施為无不中道在道也唯其
 明哲故能如是以明也復何過咎之有是以下信而
 上不疑位極而无逼上之嫌勢重而无專強一作/權
 過非聖人大賢則不能也其次如唐之郭子儀威震
 主而主不疑亦由中有誠孚而處无甚失也非明哲
[017-13b]
 能如是乎○居近君之位而有獲其義固凶能有孚
 而在道則无咎蓋明哲之功也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以陽居隂利於比三則凶也處隨之世
 為衆所附苟利其獲凶之道也能以信存道則功業
 可明无所咎矣易/說
 龜山楊氏曰九四震兊之交動而說也動而說而天
 下隨之隨有獲也履近君之位任大臣之責危疑所
 集也雖有獲其義凶矣非有孚在道而明足以與權
[017-14a]
 其能无咎乎故孔子曰明功也昔周公東征而罪人
 斯得以至東人欲其留西人欲其歸可謂隨有獲而
 天下隨之矣然公孫碩膚赤舄几几夫何咎之有非
 有孚在道以明寧有是夫易/說
 白雲郭氏曰九四居尊近之位有剛健之才天下之
 所說隨亦足以致人之隨者也故為隨之有獲者六
 三隨有求得蓋隨人而有得者九四隨有獲蓋以得
 人之隨為獲也夫尊近之臣勢疑於君又獲天下之
[017-14b]
 隨守此為貞則凶矣是必有至誠之道大明於天下
 足以使天地人鬼萬世无疑焉斯无咎矣文王之時
 三分天下有其二可謂有獲矣方且以服事殷不識
 不知順帝之則而已是以萬邦作孚而天下萬世稱
 其徳焉非有孚任道者乎其義凶者非九四誠有是
 凶也若貞固守之其義有得凶之理也明功者有孚
 在道明隨之功也易/說
九五孚于嘉吉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
[017-15a]
 伊川先生曰九五居尊得正而中實是其中誠在於
 隨善其吉可知嘉善也自人君至于庶人隨道之吉
 唯在隨善而已下應二之正中為隨善之義○處正
 中之位由止中之道孚誠所隨者正中也所謂嘉也
 其吉可知所孚之嘉謂六二也隨以得中為善隨之
 所防者過也盖心所說隨則不知其過矣並易/傳
 横渠先生曰處隨之世而剛正宅尊善為衆信故吉
 或曰孚於二則吉易/說
[017-15b]
 龜山楊氏曰二五皆正中也孚于正中善之至也吉
 孰加焉故曰孚于嘉吉易/說
 白雲郭氏曰九五之於隨所謂信以成之者也亦所
 謂安而行之者也故能无事於隨不優不迫居中履
 正孚于嘉而已嘉美徳也美徳孚于天下无外内之
 限豈堯所謂欽明文思允恭克讓光被四表之徳哉
 豈舜所謂濬哲文明温恭允塞之徳哉位正中者天
 下之人莫知其有為之迹所可見者位正中而已孔
[017-16a]
 子言堯无能名舜恭己南面之意也或謂孚于六二
 則與屯其膏同人號咷无以異安足以見隨時之大
 哉易/說
上六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象曰拘係之上
窮也
 明道先生曰隨之上六才與位皆隂柔隨之極也故
 曰拘係之乃從維之又從而/維之王用亨于歧山唯太王
 之事民心固結而不可解者其他皆不可如是之固
[017-16b]
 也劉絢/師訓
 伊川先生曰上六以柔順而居隨之極極乎隨者也
 拘係之謂隨之極如拘持縻係之乃從維之又從而
 維係之也謂隨之固結如此王用亨于西山隨之極
 如是昔者太王用此道亨王業于西山太王避狄之
 難去豳來岐豳人老稚扶擕以隨之如歸市蓋其人
 心之隨固結如此用此故能亨盛其王業於西山西
 山岐山也周之王業蓋興於此上居隨極固為太過
[017-17a]
 然在得民一有/心字之隨與隨善之固如此乃為善也施
 於它則過矣○隨之固如拘係一无/係字維持一无/持字隨道
 之窮極也並易/傳
 龜山楊氏曰居隨之極在一卦之外而不應於内非
 知隨者也故拘係之乃從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冝
 无不從者其伐崇也至於執訊連連所謂拘係之乃
 從也其卒也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所謂維之也此
 文王所以亨于西山也易/說
[017-17b]
 兼山郭氏曰上六舎己從人不咈人以從己之欲隨
 民之道也隨民之極則民之隨也亦如是而已方文
 王之三分天下有其二固有不隨者也至於其化自
 北而南皆有徳以維其心中心恱而誠服者此亨于
 西山之道也故詩曰自西自東自南自北无思不服
 方是時民歸之若自拘係之又從而維之見其歸之
 固如是也必也有以拘係有以維縶豈文王之道哉
 而上六所言乃上窮之民將從文王之維无孑遺者
[017-18a]
 也大哉隨乎舎己從人隨也達則兼善天下亦隨也
 不當時命而獨善其身亦隨也故始之言父子夫婦
 朋友之隨而終之以文王之成王道皆隨時之義也
 易/說
 白雲郭氏曰先人曰舎己從人不咈人以從己之欲
 隨民之道也隨民之極則民之隨也亦如是而已方
 文王之三分天下有其二固有不隨者也至於其化
 自北而南皆有徳以維其心此亨于西山之道也故
[017-18b]
 詩曰自西自東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方是時民歸之
 若自拘係乃從而維之也必也有以拘係有以維縶
 豈文王之道哉而上六所言乃上窮之民將從文王
 之維无子遺者也大哉隨乎舎己從人隨也達則兼
 善天下亦隨也不當時命而獨善其身亦隨也故始
 之言父子夫婦朋友之隨而終之以文王之成王道
 皆隨時之義也雍曰上六隨道之成盡動而說隨之
 義故如水之就下獸之走壙各從其類拘係而來莫
[017-19a]
 之能禦也為之主者乃從而以道維之而已觀二老
 之歸文王孟子曰天下之父歸之其子焉往夫其歸
 也如父子相拘而來豈非拘係之謂乎至於虞芮之
 訟亦非文王有以係之也然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於
 鰥寡孤獨視之如傷使无凍餒是為維之之道蓋非
 文王有心於其間隨時之義當然耳孟子言朝覲獄
 訟謳歌之歸舜禹亦由是也說者謂有不從者必拘
 係之乃從此冝齊威晉文之所不為而謂文王為之
[017-19b]
 乎易/說
 
 
 
 
 
 
 大易粹言卷十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