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h0152 明文海-清-黃宗羲 (WYG)


[310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明文海巻三百十      餘姚黄宗羲編
  序一百一
   時文
  刻因是編序甲子四月/ 馮元颺/
天下之紛紛也以是非之多予欲一之則固不能一之不
能一之而必欲予一之則請無言非而專言是盖以予盱
衡天下少有不是者也豎者是人横者是獸上者是鳥下
[310-1b]
者是魚專言人則豎者是鼻横者是眼上者是頂下者是
趾倒生者是髪順生者是髯吐於口即是言語寫于手即
是文章有韻即是詩比于絃板即是曲傳于經譯于書具
一承破起結即是時義中式進呈即是墨巻程文付之□人
即是二十房即是詩六房無分于施嬙嫫母麗姬敦洽毛
曽夏𤣥安仁孟陽也無分于殷盤周誥秦碑漢疏八代衰
而宗元腐冗也無分于漢魏六朝初盛中晩陽五張尤李
赤也無分于秦青韓娥漢卿實甫絜傀儡歌踏踏也無分
[310-2a]
于瞿唐向顧三家村把筆冩倣學究也彼亦一是也此亦
一是也因其是而是之少有不是者也然則今之詩六房
真是矣其一百三十六人自是之其主司交是之其天下
人目論耳食羣然是之而予烏得不是之則命之曰因是
不可乎或有非之者曰是則是矣曷為文有中不中中
又有選不選選又有行不行耶予黙良久曰如君言亦是也
  陳昌基時文叙馮元颺/
蘓子瞻論酒自云不能飲而好飲天下皆無在其上者僕
[310-2b]
之于文亦有云然天下之好論文者而不得論文皆無如
予者也毎見時人或治詩古文與一行作吏率厭棄嘔吐
時文不復道僕每不然之詩古文正與同原一致即吏事
何所相妨彼厭棄嘔吐之者亦所謂明公未得酒中趣耳
予浮湛諸生孝亷中二十年頗極研筆勞苦既釋褐為工
部日夜散籌計土木功乂不暇及此于時庚午粤西當有
分較之役當時將以命予予以僚友有李愚公先達在不
敢先之而辭尋乞假歸久之還朝補春官當事者以例當出
[310-3a]
初擬使視學他郡國不果使備兵東吳逾年改視八閩學政
于是解胄束圖書就道矣以兩臺謬許請久任遂奉俞
㫖中留已聞閩中士多有喜予往而恨其不果者又明年
以復社事被謫遷而去閩中益以不蚤得己為恨盖予平
生好論文而所遇往往不得論文其蹤跡畧如此憶前在
禮曹時予所司故郡國學政較閲天下諸學臣試巻獨見
山右袁臨侯憲副衡隲精昭即位置次第一一有意髙下
無爽心竊嗟服以白府主請遂考為天下最因退自思得
[310-3b]
為試官當如此矣己奉閩學之命不覺十年見獵心喜謂此
行也閩雖士之淵藪乎要當竭澤取之所不杜絶一切孤立
行巳意者非夫也忽被停奪真有鳯凰池之歎至以復
社故謫遷乃差自慰曰不得以人文人士為功又幸以
人文人士獲罪足不負平生懐来爾閩中陳子昌基予
二十年論文之素交也寄書與詩譏予予報之詩非闗
有意貪鱸鱠只是無縁吃茘枝昌基又報書曰公不来
閩是為浮丘公不使相鶴九方臯不使相駿也此見譽
[310-4a]
良過矣彼二賢者予則安敢然以予之好論文而不得
論文直是楊妃不使吃茘支耳昌基有時文一軸走三
千里函寄使予論之八閩人文人士之美故不獨茘支
既得吾昌基盡在斯矣茘支以君著作紫為第一品如
昌基鮮新雋腴竒怪之文大小紫不足為其味也巻軸
却還眞乃三日手香一生快飽予行雖不至閩每見昌
基信至得其書與詩與文輒當紅塵百十騎來也
  時文易題辭陸符/
[310-4b]
厯律䜟緯壬遁方技皆易也不可謂易之至然精數妙
術類足盡易之神而明其道于不廢傳註義疏則所謂
傳道而授業者紫陽本義其一家耳後世有集大成之
言而吾國家遂定以試士然兩祖明詔勅舉子得雜用
程傳註疏載在令典於四書五經又各纂修大全列之
學宫聖明度越誠不欲專私家學以成經術之陋也後
之攻易者狎其捷徑便于取世資而工于投拙目章句
櫛比附會而縁飾之䕶其所短文致其所未備父課子
[310-5a]
受師傳弟習旦夕簡練以需其一日本義之學濫于時
文易之神明至此而遂窮則常為之昌言曰厯律䜟緯
壬遁方技有易耳時文直足以亡易夫易安可亡哉黄
楚望以經學著稱勝國嘗欲取近代理明義精之學用
漢儒博物考古之功加之精思非盡悟傳註之失雖欲
投契其道無由至舉二經則曰易欲明象春秋欲明書
法吳臨川喟歎以為前無古後無今今之索解為時文
者不然蹄筌之説痼于輔嗣互體之學黜之馬鄭易象
[310-5b]
神明若以詩之興體蓋之迨乎孔翼則簡陋因仍割裂
猥瑣吾師五十所學神明一生而果如今言年可無假
編可無絕亦安所謂妙㫖不傳戛戛乎欲其精思而投
契也哉易不可亡而從此索解吾必以為啽囈而不可
信矣余家世受易少好殫思率有孤明人驚匪制常取
諸家義疏離合折衷及考之朱子晩年絶不滿其易義
而著述于語録大全者每多自髙其常説至余所謂孤
明匪制者叅之前儒其所引觸十常八九兩載以來俯
[310-6a]
讀仰思常得百十數條因欲取制義崖畧勒著家言題
之曰時文易藏之家墊閒時開看不以示人極知無當
世法而特為之者將以伸時文亡易之言庶幾一日懸
之通都大邑使有識者廓然于一代𢎞文萬心的射明
經用世之業斷無不得與偏門技術旁魄而上下之事
理則又退而思之傳註義疏人人自謂盡易而易之神
明卒不得盡朱藍樸斵鼓吹羽翼與天俱生與人俱出
百十數條何得便以盡易茍足盡易何必百十數條因
[310-6b]
簡所録得五十六首曰可以為時文易或謂之曰所號
為時文者將以與時浮沈衆歎以為必識也彼父課子
受師傳弟習旦夕簡練以需一日者豈知所謂經學傳
㫖精思不傳也哉余曰厯律䜟緯壬遁方技世豈必數
數知之其精數妙術可傳而不可廢夫固有在此不在
彼者矣
  時文易書後陸符/
蘇子瞻嘗言三代之衰學校廢闕其所猶賢乎後世者
[310-7a]
士未知有科舉之利其言語文章雖不必皆通聖人而
卓然可用無不出于意之所謂誠然者故于廷試策士
見舉人阿諛順旨率得上第憤懣因擬進士對策上之
表云科場之文風俗所繫且曰上將推廣聖言庶補萬
一下將開示四方少救風俗子瞻豈不知擬對之策必
無補登録哉茍于聖言風俗毫𩬊禆益尚不憚冒諱以
為之科舉之濫至于時文利之所在靡然成化時文易
之于經學世風何如也可以其無利于科舉滅没而不
[310-7b]
作乎王儉曰易體精㣲實貫羣籍豈可專據小王便為
該備虞集亦言聖經深逺非一人之見可盡試藝之文
不得先立成意推其髙者取之通人之言誠非好異矣
文者載道之器也修辭立誠則易固言之晁董公孫之
流漢之所謂儒術也其文辭皆不能無科舉之累揚子
雲著𤣥擬經可謂亡其累而稱載道矣然好以艱深之
辭文其淺陋誠然者果若是耶顧以此語今日時文則
舉不足望涯際而一以逢時一以矯俗非其器而往往
[310-8a]
有其弊焉子瞻之易傳未必皆易之至也註疏百家卒
無以前之者其文妙耳其文妙者言語文章不必皆通
聖人而卓然有用于當世夫易固開天之書而佑聖之
學也其體精㣲實貫羣籍則固非文不闡非妙不傳而
非誠然者則無以卓絶乎前後余之為時文易也嘗從
其誠然者求之矣茍有能讀者即驚其理詫其意以為
决無當于試藝而不得不迴翔于文情章法頓挫唱歎
之間蘇子竄海外因先志成易傳常幷所撰書論語挾
[310-8b]
以渡海阨于合浦夜起徬徨撫之喟然而曰天未欲使
從是也今日必濟子瞻亦安能信其終必濟哉誠然者
其必不可沒耳誠然者必不可沒時文易之于經學世
風何如也可以其無利科舉滅沒而不作乎哉
  董筆公文稿叙陸符/
余從去秋輒自詛行當此身眼不識一古文奇字手不
更操一雜作惟日取逢世帖括彊記便讀使心口手從
此脱換以酬舉肥之目乃吾友筆公方刻其一二藏稿
[310-9a]
質之當世以序見屬遂不能終守其戒蓋筆公之文與
人于當世識者吾固願其出與共鑒之也則亦言其為
筆公者而巳筆公為人豪舉通俠夷脱世數心厭塵雜
常獨居僧寮購茀地葺為精廬竹忩蕉几蒨深窈窕偃
息其中刪誦不輟舉業之餘間以詩酒自娛散髪箕踞
白眼長嘯凡伏謁迎塵邀作聲譽即深自引匿惟恐若
凂其人本末大都率行巳意故其為文亦皆蕭散跌宕
超出纒縛洗滌名理吐𠻳靈心所為文如其人天機最
[310-9b]
深茟公之為茟公余所能道之者此矣今國門行稿大
帙懸布讀其題叙人人皆當命世固非失時從事者所
宜言至一時輩流狂惑失性鞅掌名士負販聲價社刻
忩稿刋布闤闠竄取海内名勝人物姓氏張大交遊未
嘗識面把手撰造評跋若最親暱每一文出比擬題唱
左氏公穀韓非吕覧管子淮南莊騷荀列司馬班揚以
至唐宋大家非曰逼眞輒謂過之且不問左氏而下作
者之業凡得著見今世其經營成就代不數人人不數
[310-10a]
作莫不涵負天地研極性靈以得斷無繇今之世盡槩
代操觚之家人起而兼擅之且起而兼擅者乂不必如
著書論纂所謂古文辭其業而直欲備見之于制舉義
之理即此矜躁誕妄横據胸中巳不足復語文心變化
矣尚何暇與之議論長短失得哉董公仁當西漢之季
曹魏之初竊歎年少不以學問為本國士不以清修為
業合黨連羣褒&KR1018賞戮附已則歎不容口不附則偽作
瑕釁歐陽子之稱尹師魯文章曰簡而有法以為六經
[310-10b]
惟春秋足以當之又舉其學問曰通知古今此語必求
其可亦曰當惟孔孟今黨所附而讐所不附者其滿口
讚歎使許終身所作曰簡而法而不許其學問通知古
今必以為輕薄之甚而不知隂以孔孟六經纂亦非當
世有識所肯許也余誦法歐公而茟公亦緬懷先民心
誹流輩之所為故余之叙茟公也亦言其為茟公者正
欲當世有識知狂惑失性之時尚有孤心髙寄如其人
而余之毁戒操作稱道同心亦不至盈口黨附以為觀
[310-11a]
聽者欺飾庶幾無愧歐公而且勿貽公仁所歎然則人
與文必如茟公然後刋布稿草贄投當世乃無不可也
甲戌立春後三日書于環堵之齋閣
  且就編序陸符/
西安余式如癸酉之秋余相見于南屏出手業見示頵
然未易才也落落別去今年至武林又以近作投余名
其編曰且就余曰何居嘗聞諸曽子曰且就業夕而自
省役身以守業君子之志事也余避席而歎曰此士職
[310-11b]
乎昔者先王使有司令于官府曰各修乃職其修此耳
式如以為今天下尚有知日夕焉者哉不知有日夕寧
復知此日夕所有又安肯役役于問學徳行若官守者
之各效一職以是為守業也吾見連帷接席然膏繼晷
者有矣飽豢時物以弋獲世資目方眩于訓詁之駕説
心重搖于紙冊之鈴言一旦通仕籍號王臣胸臆間時
物酋老朽頓于無可復理之地其所據為業者非天下
之故性命之理也纎趨黨譽誷上陳功營求尊便封殖
[310-12a]
田舍鞠躬負墻以交貴勢軒睂吐氣以傲同人旦晝昏
于醉飽漏夜困于姬孌望榻而寢不知夕何省見曉而
起不知旦何就學士大夫之失職至今時岌乎亦曰殆
也矣顧欲與之談古君子盡職守業之志事日掖羣矇
而號日月之升恒也亦何益哉古之君子朝而受業晝
而講貫夕而習復夜而計過其役役于省其身而不敢
即安者凡以守業盡職無玩愒此日夕耳從是為卿大
夫其考職謀政序績庇家供其所職取諸家修而巳裕
[310-12b]
便閑習利雖極鞅掌不以賾動厭亂相揉挫天下始皆
尊仰士職而天子亦得收其贊佐宣導以暨及乎農商
百工輯敉乎州閭族黨師師惟時理道淳備而福祚隆
阜豈非大業之所就歟而要皆無當于今之時物也守
不時物之業吾幾幾為式如慮之矣式如質性淬敏經
史百家記問淹洽凡輿地氏族兵刑醫卜之書人所庋
置不復觀道者式如不特流覽率能條理始末考究研
討蓋博而約守古人修舉職業之方大畧兼備且好修
[310-13a]
自立髙視人物之表是克就者業内省者身斯其人豈
日夕貿遷化居而去吾知其視隂惜晷計過即安懷古
人之用心與晦明風雨相將于不自巳者非今人所能
企而就也即其搖筆落紙雖一時命世之業備古人立
誠之脩以是名編可謂能尊行所聞以克舉厥職式如
之成就又豈飽豢時物者可測量而項背焉者哉今上
旁求經明行修之士相與解蹇極渙而學士家率以
虛聲浮氣矜許相應意主于居業而不知其失職巳甚
[310-13b]
至有意氣激昂名節砥礪而大閑一虧文德鮮懿率為
側目者盱睢之待為當世有志行者切齒而怨讐因之
以恣譏笑此亦未嘗聞曽子日夕就省之訓而以身徇
物者耳昔孔學之傳顔以黙識曽以唯聞盛徳大業未
墜一支此不特斯文之任抑亦吾道之責也舍式如何
修而得一拭目也哉
  二江山中草叙失名/
横山在武林極西溪山隈隩氣象邃古吾友江道闇築
[310-14a]
室移家讀書其中從弟道禹隨而比業焉余絶慨慕之
因怪今時人士疾走聲價喘汗交屬魂魄寤寐幾不自
有而二江幽居坦步畔散人表浩然以養同心而言抱
持深心吞吐毫素所謂塵垢糠粃猶足陶鑄者也况以
之參發聖賢而抒冩其性情也哉凡今人人稿草家家
剞劂結社列門戸談文如訐訟學士撫揣應制之資至
挾為招搖排擊之局觸目睚眦迕之輒裂横胸機穽蹈
之立陷譸張科讀傅㑹功令大言濶論以撼當路矜躁
[310-14b]
為名因而漁利直欲撓執天綱鼓煽流俗昔東漢之季
氣節文章相奬成風志髙維世昌俊顧及之林始以標
目清剛繼且逋逃隠匿清議簒乎官方士論軒于王憲
巳啓羣奸分裂目無朝廷之漸信乎士風匪細世運所
出茍懷同舟遇風之心稍知覆巢壓卵之勢當必不忍
以天下大事供一巳恣睢者夫訟者師之始也故曰作
事謀始又曰訟不可長今天下盜賊横流蔓延不治國
家宵旰多事盱眙安攘方且申勅制科鼓舞人士思得
[310-15a]
一道同心出相倚庇乃兵心時見于文事鬬氣日長于
同人巳事之鑒徒資虚語顧安得人人如二江保有此
空山以收招魂魄休息寤寐逍遙六藝吐𠻳百家而和
平其音以要神聽乎如是而天下友朋不膠漆獄訟不
衰息干戈不偃戢者其理道皆虚誕而載記為妄作也
其然也耶夫庠序為風教之首人士乃民庶之望心術
則文章之本舉世之士狂惑披猖忠孝節義經術事功
口不絶談手不絶書徒知起而校其術不思退而考其
[310-15b]
心亦可謂浮偽之淫濫矣反浮以沈黜偽以眞則山中
之人始足重于當世也夫士登廊廟者猶不可無蓑笠
山林之志吾豈定山中必佳士特當今人士所少者正
此志耳士而徒以養交宿名乘風張羽不極塗面汩心
不得底止心所變相必至狡而駔儈靦而優倀隂鷙忍
詢而婢妾圉𨽻甚而距踊冠幘齽齘刼人以潛肆其為
莽為簒其為師始兵徴有不可知者于世復何倚庇識
者竊鑒前事惟恐其殆或甚焉此豈盛明所得而宜有
[310-16a]
哉且夫國家而果肝眙安攘思以風厲庠序則傚民庶
正心術而一文章也舍山中之人亦何賴乎因是以為
二江山中草叙
 
 
 
 
 
[310-16b]
 
 
 
 
 
 
 
 明文海巻三百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