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4h0152 明文海-清-黃宗羲 (WYG)


[154-1a]
欽定四庫全書
 明文海巻一百五十四   餘姚黄宗羲編
  書八
   論文
  答陳魯南太史論唐人詩文馬一龍/
古之作者文若六經孔孟詩若三百篇離騷又何如其
次也漢魏以下韓昌黎栁栁州之文辯博雄肆李謫仙
杜少陵之詩豪邁雋逸唐人粗可傳誦使天下後世不
[154-1b]
敢美惡置喙者惟是四子而已然栁已不及韓杜不及
李其間幾微之相去千載無人招四子精爽於几案間
與之論折其衷余每見古人製作妙在意與趣耳意趣
之妙復所得有最次若栁州意在文而昌黎無文文以
達意而意不留少陵趣在詩而謫仙無詩詩以發趣而
趣自成故凡意趣自然之適若決河防橫潰四出而其
縱横曲直廣狹淺深無所往而不洋溢瀠洄以為湍瀦
以為澤凝澄為淵沚衝激為淙決之殊西東搏之而使
[154-2a]
上下變不一而體各足此無他其本裕而其出無窮其
用不竭其幾不息其勢不可遏有如此者故古人之不
可及在意趣意趣所至而充其才以張弛造化出入古
今貴其在我者有本也本之不裕則吾奔走受役於章
句聲韻之末牽引附合勞攘百倍而筋力憊矣蓋吾身
與衆物等而心統衆理為天地萬物所同出之原其體
至虛包涵受納無物不備宇宙之大日月星辰山川草
木鳥獸蟲魚昭著於上下者皆吾身之所有取其所有
[154-2b]
以為適感者應則感無常而應常裕本之在我為意為
趣而物與我自相參焉然意發於内其機觸於有感趣
得於外其妙通於罔覺故有感之機動於天罔覺之妙
入於神惟神惟天斯可以言作者否則文焉詩焉或狃
於意而不化或徇於趣而自苦其下相禪以為能家所
竊不過古人糟粕無復有自其心出者此猶借西江之
水汲以盈轍而引之使流其進不能踰井繘所緒出者
不能蔽牛跡方寸之葦汨刺其中則徃過者不能續何
[154-3a]
也非其所自有也所得幾何哉四子以下相襲為世痼
乆矣公能脱去病根入栁杜之門而庶幾可登韓李之
堂猶惜少時束縛就舉子業雖得知本之學而其充實
發越處或未盡此心之量僅與唐人比之亦是限於命

  與達時明余子南等論文馬一龍/
来諭時文古文某不諒諸兄何見也豈以科舉中式者
為時而以碑銘叙記詩賦者為古耶殊非知道之語前
[154-3b]
輩論文章以理為主以氣為輔而作文者必先立意然
後定格然後命詞意為上格次之辭為下時文古文一
也其中式則時文有排比對待之病但意在格中何憂
不式格髙意病雖式不文若排比對待必有意義不害
其為時亦不害其為古耳立意淺近雖三墳五典之體
繫傳檀弓之言無裨於道無闗於世教安在時與古之
間吾未能時古益莫之知矣竢他日面隲
  與季朗書劉鳳/
[154-4a]
與兄從事最乆情無不相悉然僕多忽忘願請者數復
不訖憶去嵗淮北遊時繫念况從此浩不可期中夜思
之驚嘆不寐所共厲者文兄才雄倬衍麗非僕所望若
其精理覈詣僕嘗得質疑焉不可一日離舍此逺去此
私所悵怏慨惋不自適者也所欲有謁且摭一二夫經
傳周秦間書此詮言之軌然意所向何古之法萌動於
中茫昧未顯非所思存譬水之浸淫因導之流故辭假
之手少復綜緝而已使坎未盈豈能强決意未蓄手能
[154-4b]
為之辭乎故肆意而作縁手而奮者善文也規似揣裁
合變赴㑹融絡構冶連類錯繪者文之牽泥未光也所
以力去陳襲剷削雕鑿必直致飇舉雲駭霆疾而含混
悠逺英嘅靜摯未嘗有意而法度在焉若莊氏綜辭直
無所謂而縱横數萬言無不燦亮瑩潔秦儀睢澤立談
頃刻竒辨藻辭勁氣逸彩豈思構組撰哉皆自然得之
故敏速倉猝應機蠭涌其斯之貴若其淹緩研唫采摭
按覆則雖肆麗而典峭越以譎尚不足難而况彼弛解
[154-5a]
穉淡散亂拙弱若今之所為者何算也且兄與僕力開
新體首闢莽翳何有所藉寄假待而小人大言過不自
愧翻謂穿綴又謂多故實夫不能解而妄詆猶之可也
謂之易而不為抑何罔之甚哉且假能為何不為僕輩
竒恣佚宕而乃守彼區區不足一笑而自謂能將誰欺
哉故實者據事陳義固必及之初非藉此而工彼自不
學而患其奥僻則必如彼而後善歟僕往為詩頗咨淳
父未嘗忘彼小人者僕輩誨導之多矣每操戈彎弓何
[154-5b]
鄙之甚兄自今冀共閟之勿輕語人也今天下半為王
氏學豈王氏才勝兄與僕哉故藉勢位耳兄邇者立致
青雲之上海内當復為魏氏學不乆矣魏氏學行亦何
異僕哉竊所憤悒不平欲一洩胷抱以寄之無窮者不
惜重言之夫涉世取位隨時屈伸兄之篤密亦似太甚
雖鑒僕疎誕遭尤招嫉是矣事有固然無足深慮機變
權畧辨識籌計神鬼隠幽世豈有能出僕輩度内者哉
然不能兼得斯亦非慮之所及矣侃侃正議莊色峻嚴
[154-6a]
敦重風望不少假徇彼終何所為蝎螫哉得失有分非
人能為煦煦和謹徒使渫惡恣嫚悔耳幸無為鑒之過
茍未然者願有所復無惜
  與陸芝秀才書黄省曽/
省曽白紫芝秀才足下近承枉趾間金生用出吾子贈
頌王君仲回之歌推其文章直曰竒於天下夫友朋相
酬固亦貴於吹榜然不宜如此之太甚也夫文之欲竒
於天下也亦難矣前哲姑置勿論國初宋王誠意伯諸
[154-6b]
公博洽聰穎倫絶一世然又倥偬兵馬煎熬籌濟卒皆
不能大暢以並於古人逮於東里徒持渾厚閒淡之體
以主張後進而委靡不振之風亦由此而開矣至𢎞治
間有羅公玘者好為竒古而率多怪險餖飣之辭居金
陵時每有所造必棲踞於喬樹之巔霞思天想以搆脈
意或時閉坐一室客有於隙間窺者見其容色灰槁有
死人氣皆緩屨以出吾蘇都公少卿與伊乞厥考墓銘
銘成告少卿曰吾為此銘瞑去四五度矣今其所傳圭
[154-7a]
峰稿者大抵皆樹巔死去之所得也宜其超曠今古而
中契昌黎栁州者亦甚鮮矣至有不可讀句而誦者是
乃好竒之膏肓也夫羅公好竒終其身而且不得以擅
竒名於天下仲回者年始三十其為文僅有數首亦不
過談笑觴俎率意為之而已予嘗見之生澀偏苦間似
釋氏之言然去俗趨幽是其長也竒且未得而安能遂
擅乎天下之竒哉此吾子不思之過也又嘗見人稱頌
之作稷契加於汚吏李杜獻於兒曹肺肝沈昏不可救
[154-7b]
藥吾子非其流也幸勿效之幸勿效之子若欲知當世
能文之士愚雖不能了而所遘接者亦不下數十家各
有門户各有短長待吾暇日悉當抵掌而論省曽再拜
  答戴岳書黄省曽/
吾姑壻定逺公之卒也數年矣吾子不以省曽為陋而
銘書之曠於數年者一旦而諉之於僕僕固非其人也
敢不執筆以報吾子之盛心然竊觀今之世自王公而
下其淫惡滔天孱細屠販之輩不為少矣其死莫不有
[154-8a]
銘其銘莫不稱述其善蓋淫惡滔天孱細屠販之家其
藏篋嘗牣而不匱不過少為金帛之捐而稱達官通儒
者乃甘心俯氣贊贊揚揚而不已此無他天下人心同
趨於利而善惡不明故也子試觀於今之人家孰無銘
銘孰無善是何堯舜之世尚有四凶人而兹時何時乃
比屋而可封也大人習之而不以為非君子安之而不
以為陋朝廷縱之而不以為禁所以齷齪之臣逆悖之
子無良之婦皆不妨乎令名而死而春秋不可復作矣
[154-8b]
愚嘗痛以為恥誓不為此文以陷於譽墓之譏今子乃
欲予以銘子之先人葭莩親誼固不可辭但當實録吾
子先人之行瑕瑜具存勿誇虚欺誕明白而告予也然
後為子書之精神面貌庶幾不失其故而吾子先人之
心亦不得有愧於泉下矣子其圖之子其圖之開國勲
伐併行畧詳来其無忽省曽白
  答陳兩湖羅洪先/
僕少有文字癖稍長竊漫為之而蹊徑繆誤肆筆所書
[154-9a]
陳言熟語參雜無擇固知絶不類文而血氣日衰又不
能淘洗煅煉則已自分棄擲於人必矣兄本以文名家
乃時時相向虚心借問如不及者可笑也當其肆筆時
亦竊以為文有源委非人所能強為也夫子不云乎辭
達而已是辭其後也將以達意意實先之故有蓄意而
不盡形之辭者矣未有辭至而意不足者也意不足辭
無所於至譬之於水混混有源以出之矣然後舂擊而
為濤渟涵而為淵迅駛而為遄縈迴而為瀾衍迤而為
[154-9b]
波光浮紋蹙沫濺洑射隨其所遇各効奇巧以盡變態
而又晶熒澄澈不入滓穢至其經流之連絡又且詰屈
宛復自源達委靡有斷絶使人迫而觀之心神昭曠徘
徊而不能舍夫文不可以強為也何以異於是古之人
有能之者必其中有自得實見此道之流行横斜曲直
小大清濁無所不在於是觸幾發微或縁彼而歸此或
即古以顯今細則取巨巨則取細常藏於變變藏於常
紛紜轇轕不可終窮欲不為波濤湍瀾之類不可得也
[154-10a]
辭盡其變而意始融意融而後辭乃益至雖欲文之無
傳亦不可得也不見丹訣禪偈乎辭若鄙俚然而終必
傳者其中誠有之也僕則安能為若兄之文脱去往日
蹊徑正與僕同而造辭之工則沈穠敷腴句殱字刮使
讀者茫然停思而後能悟其措意如送范東明文立論
正大無復可議獨欠專欠斷時復野戰雖多淵瀾却於
經流不免分殺其勢此僕一隅之見非所語於大方不
識以為疵蔽否兄往日論遵巖文亦云肥皮厚肉然此
[154-10b]
但據其辭云耳眼前人若遵巖於文忒殺有見雖辭甚
豐厚然意之所起皆出入變化不甚拘常而就卑故其
辭皆能究其意之所極而後止不徒為應酬而已惜其
頗費探索非盡胷臆流出視荆川不免讓步然斷斷必
傳無疑也冬至後因病黙坐不復對客承遣使多遺又
有重委不敢虚辱輒破戒草此惟教之
  與王元美先生屠長卿/
隆髪未燥即知有呉㑹王元美先生蹉跎三十年犬馬
[154-11a]
之齒長矣日手大篇耳榮名夢寐𤣥圃終屬隔塵言念
哲人臨風悵結隆海以東豎儒耳行能無所比數而好
古有之每讀古人文章則馳神徃哲恨不得與此人同
時時過其故里經其墳墓考其陳迹或故物存古人之
遺或片語出人間之秘輒囅然大喜且披且詫想見其
人神惝怳乎迴翔寥廓之外而馳騖太上之前此何也
又如先朝李夢陽先生近世李攀龍先生業已恨余生
之晚不得奏薄技挾櫜鞬以一當兩公徒負髙山之懐
[154-11b]
抱下泉之戚矣隆賦材故卑抗志頗逺不能建標藝壇
而徃徃願北面大雅匪云同志亦其性然矣昔然明傾
心於國僑甯越委身於晏子荀爽御車於李君廷尉結
襪於王生君山歎息於子雲中郎折節於王粲精之所
嚮九原可以執鞭神之所潛虎賁可以隕涕誠以緇衣
之好篤好爵之情縻也嗟乎徃者不可作矣不圖隆乃
得與元美先生同時又吳越相去近也世無先生因羨
異代世有先生何羨異代而乃空懐佳人竟違良晤河
[154-12a]
清難俟日月易徂隆支離涉世已見二毛而先生亦垂
老倦遊將圖五嶽恐一朝長畢卒負平生令徃者諸公
笑我泉下同天壤者承睫不見慕古何為乎且隆束髮
為諸生厭薄制義中艷古雅讀廣成素問則霄雿欲僊
覽竹書元苞則形骸遂徃近探禹穴抽秘金書遙望岱
宗覃思玉簡又鄒魯悦孔孟之仁義濠梁慕莊老之𤣥
虚之罘誦李斯之古文湘漢懐屈原之詞賦龍門仰太
史之跌宕成都愛相如之麗藻大梁艷鄒枚之浮華淮
[154-12b]
南羨八公之鴻烈幽薊喜鄒衍之談天青齊驚淳于之
炙轂稷下服田巴之雄辯靈光覩文考之俊才天台髙
興公之逸韻諸圖書秘記古文竒字頗嘗泛其洪波収
其鉅麗可謂窮老不厭專精靡他顧生也貧賤僻處東
海青山拄屋寒潮在門波臣竊窺黿鼉相弔客無大雅
座鮮髙言識比夏蟲見同河伯僴然自奓髙步濶視謂
於世無雙譬如夜郎王之倔强於南徼扶餘國之自雄
於海中亦可笑矣既而自拔幽囚稍窺𤣥朗奮然決起
[154-13a]
欲出而與海内豪俊論文譚藝而天刑不解人事多違
始困諸生繼束官守𤣥冬躡雪倉皇涉淮不屈首苦簿
書則折腰趨公府促訾咿&KR0008扶伏婉孌丈夫工為蛾眉
百鍊化為繞指𤣥髩儵為朝霜雅志都喪俗情轉深吏
事日嬰舊業盡廢終棄大雅寤寐永歎命之不淑安用
生為每望吳㑹雲亭亭起如車蓋耿耿余懐恨不得即
解印綬從先生散步長洲之苑爾近世七子砰&KR1503有聲
並驅方軌横行中原茍有遭之人馬辟易數十里矣然
[154-13b]
愚竊謂先生最勝譬諸七雄當為秦楚先生富材勁力
&KR0978飇馳包絡千古吸蕩六合固已赤幟徃哲寧獨白
眉數子乎即如李于鱗雄深竒古非不驚動一世標異
將来詩無論論其文信竒矣先王推轂濟南亦至而愚
以為無當先生何也今夫天有揚沙走石則有和風惠
日今夫地有危峰峭壁則有平原曠野今夫江海有濁
浪崩雲則有平波展鏡今夫人物有戈矛叱咤則有俎
豆晏笑斯物之固然也藉使天一於揚沙走石地一於
[154-14a]
危峰峭壁江海一於濁浪崩雲人物一於戈矛叱咤好
竒不太過乎將習見者厭矣文章大觀竒正離合瑰麗
爾雅險壯温夷何所不有嘗試取先民鴻製大作讀之
書如盤庚禮如檀弓周禮如考工記亦云竒古近險矣
而不過偶一為之其平曠瑩徹掲日月而臨大道者固
多他如穆天子傳左國莊騷秦碑吕覽諸篇雖云魁壘
多竒而其平易者亦徃徃不少惟揚子雲好竒言言艱
棘後世而下論者為何平生辛苦蟲魚自况出竒間道
[154-14b]
終屬偏師固未聞獨模後人盡掩前哲也先生嘗謂李
王孫竒過則凡老過則穉嗟嗟獨王孫哉于鱗之竒驅
騁周漢固非子雲敢望然言言若此終墮好竒譬如終
南懸崖竒矣然使終日而在目則厭不如日月之光也
江上裂石奇矣然使終日而在耳則厭不如雲&KR1777之奏
也信如于鱗標異凌厲千古吞掩前後則六籍之粹白
漢詔誥之温厚賈長沙之浩蕩司馬子長之疏朗長卿
之詞藻王子淵之才俊六朝之語麗不盡廢乎即天又
[154-15a]
奚以&KR1777風惠日為也故愚竊不自量謂于鱗雖竒而無
當先生先生何所不有也有于鱗有獻吉又兼有徃哲
而又自有元美廣大變化斯其所以極𤣥也讀萟苑巵
言辯博哉如涉太湖雲夢焉讀弇州集魁瑰鉅麗和暢
雄俊哉如泛大海焉又如觀𤣥造焉其為文包羅左國
吐納莊騷出入楊馬鞭箠褒雄其為詩鍊格漢魏借材
六朝同工沈宋登壇李杜誠天府之髙華人文之鴻鉅
作者之極盛矣觀止矣然小子隆又竊有疑焉雋永之
[154-15b]
中不嫌雜俎閎麗之極間出麄豪又撰著太多篇章太
富宇宙羣品題咏靡遺古今萬狀蒐羅畧盡無乃傷於
雜乎豈𤣥造之中本無所不有耶竊意無所不有亦必
有所無矣遊目羣玉之巔失足閬風之上精眩魂搖迷
不知所適何時摳衣登堂面受大教也隆自知小技不
合大方區區之心欲自進門下亦無鹽之所以見齊王
也然先生廣心逺識延攬四方豪俊惟恐失之豈可使
門下不知有東海屠生哉吾鄉沈嘉則先生聲律雄大
[154-16a]
與龍伯爭長東海鄙數千年無大雅其他瑣尾者又不
足道賴嘉則出一浣之耳先生以為何如友人沈懋學
者其人英雄善談萟談兵談堪輿家言體貌不甚偉能
運鐵矛手馘百夫疇昔嘗散千金走九邊觀戍壘結交
豪傑將帥藻思超逸落筆萬言雖不甚深古而雄快可
喜又忼慨忠義重然諾篤交遊多情稱丈夫哉先生不
可不識其人馮夢禎者素心人好古博雅尤深𤣥理每
遭事意氣有之不則瞑目趺坐竟日若枯槁觀其人亦
[154-16b]
自不凡京師今多竒士此兩生者尤與隆交驩敬而愛
之敢以聞於門下先生髙才為尊官下邑小吏不當輒
以尺一通又不當輒奓口狂言罪僇是愳然隆私度扶
伏州郡長吏車下至屏息不敢出聲而揚眉先生之前
斯其故可知也先生豈以髙才尊官傲天下士者哉謹
以所為鄙言請教門下
 
 明文海巻一百五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