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6b0043 方廣大莊嚴經-唐-地婆訶羅 (TKD)


[09-0621c]
方廣大莊嚴經卷第十一王
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
轉法輪品第二十六之一
爾時佛告諸比丘如來所作巳辦
棄捨重擔拔煩惱根淨諸塵垢摧滅
外道降伏魔軍入佛甚深微妙之理
巳得知見成就十力四无所畏十八
不共一切佛法無不具足五眼清淨
觀察世間作是思惟誰應最初堪受
我法根性淳熟易可調柔於所聞義
速能開悟清淨離染薄貪瞋癡於我
所說而无忽忘能令示教不生劬勞
若有所聞永無退失作是念巳觀彼
外道羅摩之子聰明有智雖具煩惱
三垢微薄若聞我法速能證知彼得
非想非非想定常爲第子演說修習
今在何處以佛眼觀見其命終巳經
七日時有諸天頂礼我足而白我言
世尊彼人命終經於七日如來爲菩
薩時巳能先知如來有大智力其人
若不命終堪受正法復告諸比丘彼
羅摩子不聞我法遂便命終若不命

[09-0622a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二張王
**我當最初爲其說法彼若聞巳卽能
證知
爾時世尊復作是念誰應最初堪受
我法根性淳熟易可調柔於所聞法
速能開悟清淨離染薄貪瞋癡於我
所說而无忽忘能令示教不生劬勞
若有所聞永無退失作是念巳觀彼
外道阿羅邏仙人聰明有智雖具煩
惱三垢微薄若聞我法速能證知今
爲所在以佛眼觀見其命終巳經三
日又於是時虛空諸天作如是言彼
仙命終經於三日如來爲菩薩時巳
能先知如來有大智力其人若不命
終堪受正法復告諸比丘彼阿羅邏
不聞我法遂便命終若不命終我當
最初爲其說法彼若聞巳卽能證知
爾時世尊復作是念誰應最初堪受
我法根性淳熟易可調柔於所聞法
速能開悟清淨離染薄貪瞋癡於我
所說而无忽忘能令示教不生劬勞
若有所聞永無退失作是念巳觀見
五跋陀羅根性巳熟易可調柔於所
聞法必能開悟清淨離染三垢微薄
[09-0622b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三張王
**於我所說而无忽忘能令示教不生
劬勞若不於我得聞正法復當退失
我昔苦行之時謹心事我我當最初
爲彼五人轉正法輪彼能了知具足
施戒善法圓滿解脫現前離諸障㝵
卽以佛眼觀見五跋陀羅在波羅柰
鹿野苑中
佛告諸比丘爾時如來作是念巳従
菩提樹向迦尸國波羅柰城振動三
千大千世界是時伽耶城傍有一外
道名阿字婆遥見世尊卽前問訊在
一面立而白佛言長老瞿曇諸根恬
靜端正可愛身色晃耀如閻浮金及
詹波花仁者修何梵行師爲是誰従
誰出家進止威儀安隱乃爾今従何
來復何所徃
爾時世尊以偈答日
我本无有師世無與我等於法自能覺
證清淨无漏
阿字婆言瞿曇汝自謂是阿羅漢耶
爾時世尊重以偈答
我爲世間無上導師當度一切
眞阿羅漢
[09-0622c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四張王
阿字婆言瞿曇汝自謂爲佛耶如來
答言我於世間最爲殊勝滅除一切
煩惱惡法我爲正覺阿字婆言長老
瞿曇汝於今者爲何所徃世尊答言
我今欲徃波羅奈鹿野苑中
爲諸盲冥衆生作大光明而說偈言我
徃波羅奈於鹿野苑中爲盲冥衆生擊
甘露法鼓轉所未曾轉无上勝法輪
時阿字婆辭佛南行如來北逝經伽
耶城城中有龍名日善見明日設齎
奉請如來如來食訖徃盧醯多婆蘇
都村次復至多羅聚落次復經娑羅
村如是遊歷皆爲長者居士奉獻飮
食次第而行至恒河邊是時河水瀑
集平流彌岸世尊欲渡
問彼船人答言與我價直當相濟耳
爾時世尊報船人言我无價直船人
言若無價直終不相濟如來爾時飛
騰虛空達于彼岸船人見佛現是神
通乃自責言我无所識云何不渡如
是聖人心生憂惱悶絕躄地良冬乃
蘇詣頻婆娑羅王具陳所見王聞是
事卽勅船人自今巳徃沙門求濟勿
[09-0623a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五張王
受價直諸比丘如來至波羅奈於晨
朝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還至本處
飯食訖詣鹿野苑中時五跋陀羅遥
見世尊共相謂言沙門瞿曇放逸貪
著不能持戒欲斷煩惱尋復退墮便
失禪定先修苦行尙无所能何况今
日恣受美食安樂而住是懈怠人明
非道噐我等今者不湏敬問敷置坐
處給水洗足施設飯食一切莫爲隨
其自來不應爲起彼若欲坐當指卑
座令其就坐唯阿若憍陳如不周衆
心爾時世尊漸近五人所居之處是
時五人皆自不安如鳥在籠爲火所
逼比丘當知世間衆生無有覩佛得
安坐者是時五人皆違本要不覺忽
然俱起迎佛或有敷置坐具或有給
水洗足或有撰履或有持衣皆言善
來長老瞿曇請坐勝座爾時世尊坐
彼座巳五人於前礼拜問訊在一面
立而白佛言長老瞿曇面目端正諸
根寂靜身相光明如閻淨金及詹波
花瞿曇今者應證出世聖種智
耶爾時世尊語五人言汝等不應稱

[09-0623b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六張王如來
爲長老也令汝長夜无所利益又語
五人我巳證得甘露之法我今能知
向甘露道我卽是佛具一切智寂靜
無漏心得自在汝等湏來當示汝法
教授於汝汝應聽受如說修行卽於
現身得盡諸漏智慧明了解脫而住
梵行成就所作皆辦不受後有又告
五人汝昔嫌我俱作是言長老瞿曇
耽著世樂不堅持戒欲斷煩惱便卽
退墮我適近汝各自不安是故當知
不得稱呼如來爲長老也五跋陀羅
俱白佛言世尊我今願得於佛法中
而爲沙門佛言善來比丘鬚髪自落
法服著身便成沙門鬚髪長短如剃
經七日威儀整肅如百臘比丘卽従
座起頂礼佛足懺悔先罪卽於如來
爲大師想尊重瞻仰生歡喜心爾時
世尊入池澡浴浴訖復於一處靜坐
思惟過去諸佛當於何座而轉法輪
作是念時忽於是處有千寶座従地
涌出如來爾時従本座起恭敬圍遶
初三高座至第四座結加跗坐時五
跋陀羅頂礼佛足坐於佛前諸
[09-0623c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七張王
**比丘爾時世尊放大光明其光
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於光明網中而說
頌日従彼兜率宮降生龍毗園梵釋咸
承捧威猛如師子十方行七步曾无迷
惑心卽以梵音詞而作如是唱我今於
一切爲最尊最勝捨轉輪王位當利益
衆生六年苦行巳卽詣菩提座降伏諸
魔軍疾成无上道梵釋諸天衆勸請轉
法輪哀慜諸世間默然而受請以堅固
願力向於鹿苑中仙人所墮處演說无
上法此法無數劫修習之所證汝等樂
聞者速應來聽受人天身難得佛出世
甚難聞法起信心斯人亦復難汝不生
八難今獲人天身値佛聞正法而能有
淨信汝於百
千劫未曾聞正法今者得値遇冝應
善修習佛告諸比丘光明網中說如
是偈覺悟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人天
等衆汝可速來今佛世尊轉于法輪
諸天龍等聞是語巳従其本宮來詣
佛所爾時地神以神通力令此道塲
縱廣正等七百由旬種種莊嚴周遍
清淨虛空天神復將種種幢幡寶蓋以爲嚴
[09-0624a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八張王
飾欲界色界諸天子等將八万四千
寶師子座置道塲中各自請言世尊
哀慜我故爲坐此座轉正法輪
諸比丘尒時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
方刹土无量拘胝諸菩薩衆宿植德
本來至佛所頂礼佛足右繞三匝合
掌恭敬勸請如來轉于法輪十方三
千大千世界所有釋梵護世及餘无
量諸天子衆皆悉頂礼佛足右繞三
匝合掌向佛勸請如來轉于法輪是
諸衆會咸作是言唯願世尊利益安
樂慜念諸衆生故雨大法雨建大法
幢吹大法螺擊大法鼓佛告諸比丘
尒時衆中有一菩薩名日轉法持衆
寶輪備有千輻莊嚴綺麗不可稱比
放千光明又以花鬘寶鈴微妙繒綵
无量寶具以爲嚴飾由是菩薩先願
力故感此輪生供養如來過去諸佛
皆有此輪然後轉法時彼菩薩持是
輪寶奉獻如來而說偈言
尊憶過去時然燈佛授記當得成正覺
号名日牟尼我亦於彼時發此弘誓願
導師得成佛意奉此輪寶一切人天等
[09-0624b]
方廣大莊嚴經苐十一卷苐九張王
**及諸菩薩衆其數无有量皆爲轉法輪
各以巳神力齎種種供具寶臺花蓋等
窮劫說不盡三千大千界天人阿修羅
諸龍神衆等咸悉一心請
佛告諸比丘如來於初夜時默然而
過於中夜分安慰大衆令生歡喜至
後夜巳喚五跋陀羅而告之言汝等
應知出家之人有二種障何等爲二
一者心著欲境而不能離是下劣人
无識凡愚非聖所行不應道理非解
脫因非離欲因非神通因非成佛因
非涅槃因二者不正思惟自苦其身
而求出離過現未來皆受苦報比丘
汝等當捨如是二邊我今爲汝說於
中道汝應諦聽常勤修習何謂中道
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
正念正定如是八法名爲中道
佛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爲四所
謂苦諦苦集諦苦滅諦證苦滅道諦
比丘何等名爲苦聖諦所謂生苦老
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
不得苦五盛薀苦如是名爲苦聖諦
何等名爲苦集聖諦所謂愛取有喜
[09-0624c]
方廣大莊嚴經苐十一卷苐十張王
與貪俱悕求勝樂如是名爲苦集聖
諦何等名爲苦滅聖諦所謂愛取有
喜與貪倶悕求勝樂盡此一切如是
名爲苦滅聖諦何等名爲證苦滅聖
道諦卽八聖道所謂正見
乃至正定此卽名爲證苦滅聖道諦
復告比丘如是苦法我先不従他聞
由善隨順如理思惟生智生眼生明
生遍生慧生光比丘如是苦集法我
先不従他聞由善隨順如理思惟生
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比丘如
是苦集滅法我先不従他聞由善隨
順如理思惟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
慧生光比丘如是苦滅證道我先不
従他聞由善隨順如理思惟生智生
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復告比丘苦
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如是四
法我先不従他聞由善隨順如理
思惟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
復告比丘我巳知苦巳斷集巳證滅
巳修道如是四法我先不従他聞由
善隨順如理
思惟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
[09-0625a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十一張王
**復告比丘我先未見四聖諦未得阿
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正智未生我
従證見四聖諦法輪巳心得解脫慧
得解脫不復退失而以正智得阿耨
多羅三藐三菩提我生巳盡梵行巳
立所作巳辦不受後有
爾時世尊出梵音聲如是梵音従无
量功德之所成就無量劫來修習眞
實不假於師自然而悟發是妙聲語
憍陳如等言眼是无常苦空無我无
人無衆生无壽命猶如腐草離土爲
牆危脆不實如眼耳鼻舌身意亦復
如是憍陳如一切法従因緣生无有
體性離常離斷猶如虛空雖無作者
及以受者善惡之法而不敗亡憍陳
如色是無常苦空无我受想行識亦
復如是由愛爲水潤清因緣衆苦増
長若得聖道證見諸法體性皆空卽
能永滅如是衆苦憍陳如由彼分別
不正思惟而生无明更無有餘爲无
明因而此分別不至無明復由无明
而生諸行而此無明不至諸行乃至
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
[09-0625b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十二張王
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
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等
爲世間因更无有餘能爲其因雖生
諸法而因不至法竟无我人衆生受
者捨於此身而至彼薀如理思惟無
所分別卽滅无明由無明滅卽行滅
行滅卽識滅識滅卽名色滅名色滅
卽六處滅六處滅卽觸滅觸滅卽受
滅受滅卽愛滅愛滅卽取滅取滅卽
有滅有滅卽生滅生滅卽老死憂悲
苦惱滅若能如是於薀界處了悟因
緣爾時得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
藐三佛陀如是甚深微妙之法非諸
異道所能了悟
爾時世尊爲憍陳如三轉十二行法
輪巳憍陳如等皆悉了達諸法因緣
漏盡意解成阿羅漢卽於是時三寶
出現婆伽婆爲佛寶三轉十二行法
輪爲法寶五跋陀羅爲僧寶佛轉法
輪時六十拘胝欲界諸天八十拘
色界諸天八万四千人皆悉遠塵離
垢得法眼淨
佛告諸比丘如來以妙梵之音轉于
[09-0625c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十三張
王**法輪其聲遍至十方佛土彼
諸如來各聞三轉十二行妙梵之聲
咸見世尊住波羅奈鹿野苑中而轉
法輪是時十方諸佛皆悉默然而不
說法彼土菩薩各従座起而白佛言
世尊如來今者何故默然而不說法
爾時彼佛告諸菩薩言汝等應知釋
迦如來於无量劫勤苦累德勇猛精
進行菩薩道超過無量菩薩之行於
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
利益一切起大慈悲轉于法輪其佛
梵音遍至十方无邊刹土我今聞彼
說法之聲是故默然諸菩薩衆聞佛
語巳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
作是誓言願我當來
速成佛道以无漏法眼開悟衆生同
於彼佛爾時彌勒菩薩前白佛言世
尊無量諸來大菩薩衆願聞如來轉
于法輪所有功德唯願世尊略爲宣
說法輪之性佛告彌勒及諸菩薩言
善男子法輪甚深不可取故法輪難
見離二邊故法輪難悟離作意及不
作意故法輪難知不可以識識不可以智知
[09-0626a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十四張王
故法輪不雜斷除二障方能證故法
輪微妙離諸喻故法輪堅固以金剛
智方能入故法輪難沮無本際故法
輪无戲論離攀緣故法輪不盡无退
失故法輪普遍如虛空故
彌勒法輪顯示一切諸法本性寂靜
不生不滅无有處所非分別非不分
別到於實相昇于彼岸空無相无願
無作體性清淨離諸貪欲會於眞如
同於法性等于實際不壞不斷無著
无㝵善入緣起超過二邊不在中間
無能傾動契於諸佛无功用行不進
不退不出不入而無所得不可言說
性唯是一而入諸法是爲不二非可
安立歸第一義入實相法法界平等超
過數量言語路斷心行處滅不可譬
喻平等如空不離斷常不壞緣起究
竟寂滅無有變易降伏衆魔摧諸外
道超過生死入佛境界聖智所行辟
支所證菩薩所趣諸佛咨嗟一切如
來同有如是无差別法彌勒所轉法
輪體性如是若有如是轉法輪者乃
名爲佛名正遍知名自然悟名法王
[09-0626b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十五張王
**名導師名大導師名商主名自在名
法自在名轉法名法施主名大施主
名善行圓滿名意樂滿足名說者名
作者名安慰者名安隱者名勇猛者
名戰勝名作光名破暗名持燈名大
醫王名療世間名拔毒刺名離障智
名普觀見名普觀察名普眼名普賢
名普光名普門名端嚴名无所著如
大地故名爲平等如湏彌山王故名
不動成就諸功德出過世間故名最
尊達一切法故名无見頂出過世間
煩惱黑暗故名明燈最極甚深難窮
底故名大海一切菩提分法寶具足
故名寶所无繫無著心解脫故名
無染通達諸法故名不退轉利益衆
生不擇處故名如風焚燒一切煩
故名如大滌除一切分別煩惱故名
如水平等法界无中無邊无㝵神通
慧所行故名如空除一切法障故名
住无障智超過世間眼所行境故名
遍一切法界身不染世間一切境界
故名最勝人名無量智名演說世間
師名制多名出世間名不染世法名

[09-0626c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十六張
王間勝名世間自在名世間大名世
間依止名到世間彼岸名世間燈名
世間上名世間尊名利益世間名隨
順世間名一切世間了知名世間主
名世間應供名大福田名最上名无
等等名无比名常正實名一切法平
等住名得道名示道者名說道者名
超過魔境名能摧伏魔名出生死獲
得清涼名離無明黑暗名无疑惑名
離煩惱名離悕求名除諸見惑名解
脫名清淨名離貪名離瞋名離癡名
盡漏名心淨解脫名智淨解脫名宿
命智名大龍名所作巳辦名離重擔
名逮得巳利名遠離生死結縛名正
智心善解脫名善到一切心自在彼
岸名到施彼岸名到戒彼岸名到忍
彼岸名到精進彼岸名到禪定彼岸
名到智慧彼岸名願成就名住大慈
名住大悲名住大喜名住大捨名精
勤攝衆生名得无㝵辯名與世間作
大依止名大智名念慧行覺成就名
得正念正斷正神足通五根五力菩提
分法奢摩他毗鉢舎那名渡生死大海
[09-0627a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十七張王
**名住彼岸名住寂靜名得安隱處名
得无畏處名摧伏煩惱魔名丈夫師
子名離毛豎怖畏名無垢名知者名
得三明名度四河持制多故名刹利
遠離一切罪垢故名婆羅門破壞無
明藏故名比丘超過染著故名沙門
盡諸漏故名清淨者持十力故名大
力者修身語意故名婆伽婆是法王
故名王中之王名轉勝法輪名利益
衆生名不變壞說法名受一切智位
名成就七菩提寶名得一切法寶境
界名衆會瞻仰名能調伏未調伏者
名善能與諸菩薩受記名得七淨財
名成辦一切樂名隨一切意悉捨名
與一切衆生安樂名持金剛勝智名
普遍眼名見一切法無障㝵名普智
作大神通名演大法名一切世間無
有厭足名光大清淨名一切世間親
近者名知衆生噐名大嚴名有學无
學圍遶名普照名大幢王名遍光明
名大光普照名无雜對諸問難名無
分別名光明遍照名甚深難知難見
難解般若波羅蜜光明塲名大梵名
[09-0627b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十八張王
寂靜威儀名成就一切勝行名持妙
色名見无厭足名諸根寂靜名資糧
圓滿名得調柔名得勝調柔寂靜名
諸根調伏藏名如馴象王名如清淨
池具足三十二相故名永斷一切習
氣障具足隨好莊嚴身故名最上妙
色无上丈夫調御士故名四無畏圓
滿十八不共佛法故名天人師成就
一切事故名身口意業无譏嫌成就
一切相清淨智故名空住善能了悟
諸緣起性平等故名无相住於一切
願求無染著故名无願住捨離一切
境界故名無功用行眞如法界虛空
相无相智境界故名如語不虛妄語
不異語觀如幻陽炎所夢水月谷響
鏡像故名捨阿䦨若舉足下足調伏
衆生故名行步不空過斷除一切無
明煩惱愛故名法城爲涅槃因故
名見聞皆益超過欲界故名
出淤泥超過色界故名摧魔幢超過
无色界故名建智幢是法身智身故
名出過切世間无邊功德寶智花開
發成就解脫果故名大樹難値故名
優曇華
[09-0627c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十九張王隨心
願求皆得圓滿故名摩尼珠王成就
諸業行故名手足網鞔於長夜梵行
堅固護持不動故名足下有千輻輪
衆相莊嚴於長夜如法供養衛護父
母尊長及應供者无依怙者爲作依
怙不煞命故名手足長於長夜誓不
煞演說不煞功德勸諸衆生不煞救
護諸衆生故名手足柔軟於長夜供
養父母承事尊上應供之人以蘇油
潤身自手塗摩歡喜无懈名手足網
鞔於長夜善能布施愛語利益同事
攝受衆生故名足下安平於長夜恒
常増長勝上法故名身毛右旋及以
上靡於長夜如來塔所自手修營供
養灑掃聞如來法身毛爲豎心生希
有復爲衆生演說正法諸聞法者心
生希有故名腨如伊尼鹿王於長夜
聽聞正法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爲他
解說方便善知甚深句義於老病死
苦惱衆生爲作依止演說妙法不生
輕慢故名陰藏隱密於長夜恭敬沙
門婆羅門布施衣服顯梵行德及顯
十善自具慚愧及教他堅固修
[09-0628a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二十張王
行等事故名臂傭長於長夜不惱害
衆生身語意業與慈相應故名身如
尼拘陀樹於長夜飮食常自知量不
多不少見病者施種種湯藥於下劣
衆生常生慈慜修理壞塔及營新塔
怖畏衆生施其无畏故名身體柔澤
於長夜供養父母師長及應供者以
蘇油塗身適其温淸澡浴熏香布施
上妙室宅衣服飮食臥具湯藥令得
安隱以香水灑掃如來塔廟又以香
花幢幡寶蓋莊嚴佛塔故名眞金色
於長夜不惱害衆生常修慈忍勸諸
衆生修行十善以金造如來形像及
造塔廟或以金彩圖畫如來及以塔
廟或生金末散佛形像及以塔廟或
以幢幡寶蓋莊嚴佛塔及佛形像或
以衣服飮食惠施衆生故名一一毛
孔一一毛生皆悉光澤分明顯現於
長夜常親近智者請問何法是罪何
法非罪何法可修何法不可修何法
爲上何法爲中何法爲下擇其善者
而修行之及掃灑佛塔故名七處高
於長夜父母及應供沙門婆羅門可
[09-0628b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二十一張王
**遵崇者皆悉供養貧窮下賤有所悕
求皆隨彼意施與衣服飮食臥具湯
藥又修園池林井給彼湏者故名身
上分如師子於長夜父母及應供處
常能供養恭敬於貧窮下賤心不輕
欺常生憐慜在如是等願力堅固不
捨弃故名踝骨不現於長夜常省巳
過不訟彼短永離鬪諍身語意業恒
常清淨故名兩肩平滿於長夜在沙
門婆羅門生恭敬心迎來送去善解
諸教得无所畏有鬪訟者教令不諍
又教諸王臣佐及一切衆生令修忠
孝修行善業増長佛法故名師子頷
於長夜隨諸衆生所有樂欲一切施
與善言安慰皆令歡喜願力堅固名
具四十齒於長夜不兩舌鬪諍有鬪
諍處和其兩邊各令歡喜故名齒不
踈缺於長夜常修善事遠離惡法常
施衆生乳酪及淨衣服以白土爲泥
掃拭佛塔以衆白花供養佛塔具如
是等功德故名齒白齊密於長夜所
出語言令諸衆生心生喜樂不求他
過以平等心勸諸衆生演說正法故
[09-0628c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二十二
張王名於諸味中得最上味於長夜
不惱衆生有病苦者隨其所應而療
除之所求美味隨意與之心不生悋
故名梵音聲於長夜不妄語不麤獷
語不惡語常住慈悲喜捨四梵住處
以柔軟音聲爲衆生說法皆生歡喜
心故名眼青紺色於長夜在父母師
長常生恭敬觀一切衆生猶如一子
有來求者恒起慈悲勸諸衆生觀於
佛像塔廟故名眼睫如牛王於長夜
心不下劣意常廣大勸諸衆生修无
上法遠離顰蹙恒常微笑親近善友
先言慰喻故名舌廣大於長夜遠離
一切語過恒常讃歎聲聞辟支菩薩
如來及諸法師受持讀誦書寫經典
爲人解說如法修行故名肉髻无能
見頂於長夜頂礼父母諸尊沙門婆
羅門以香油塗其足下及爲淨髪一
切來者皆以花鬘繫其頂上故名眉
間白毫右旋清淨光明於長夜恒常
開門大施普請衆生隨意所與亦勸
衆生行如是施親近善友恒不捨弃
求法重師不憚艱劬心無懈怠於聲聞緣
[09-0629a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二十三張王
**覺菩薩如來父母師長所以種種香
油然燈及造妙好端正如來形像以
妙寶莊嚴又以白寶安置眉間作如
來相好勸諸衆生發菩提心令修无
量諸善行故名得大勢名成就那羅
延力名成就如來無畏願力名說法
不錯乱名覺悟无言說名願力能令
一切衆生隨類各解名無失念名无
異想名如實了知諸衆生心名非擇
滅捨名欲行三昧不斷名精進不退
名念不退名智不退名解脫不退名
解脫知見不退名従智出一切身語
意業隨智慧行名過現未來智障无
㝵名得無㝵解脫名善入衆生之行
名如應說法名善能超過一切音聲
相彼岸名善對答一切異類音聲名
迦陵頻伽聲名天鼓聲名天樂聲名
地大振動聲名大海王聲名大龍王
聲名大雲聲名隨諸衆生類聲名无
著無㝵令諸衆會生歡喜心名梵釋
天王之所供養名阿修羅緊那羅摩
睺羅伽歡喜心瞻仰目不暫捨名聲
聞衆之所承事名菩薩衆之所恭敬
[09-0629b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二十四張王
讃歎名無悕求說法名說一字一句
皆不唐捐名說法以時彌勒我今略
說如來功德若廣說者窮劫不盡爾
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
无處無戲論无生亦無滅體性空寂靜
轉如是法輪不出亦不入无因亦無相
一切法平等轉如是法輪如夢幻陽炎
水月及谷響皆无有自性轉如是法輪
入諸因緣法不斷亦不常遠離諸惡見
轉如是法輪遠離於无有非法非非法
本自不生滅轉如是法輪實際非實際
眞如非眞如示諸法體性轉如是法輪
眼耳鼻舌身及意皆不實體性空无思
轉如是法輪以如是法輪覺諸未覺者
一切法體性我自巳覺知不従他覺悟
名日自然人得於法自在故說爲法王
知理知非理故名爲導師隨應演說法
教化諸羣生能到於彼岸故名爲教主
爲諸迷路者演說眞實法度之於彼岸
故名无上師以四攝及智普攝諸世間
越生死稠林故名爲商主於法無罣㝵
故名法自在轉於正法輪故名爲法王
名師名持法名无上法主亦名大德主
[09-0629c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一苐二十五張
王**亦名戒願滿亦名施無畏亦名
示涅槃亦名能降伏亦名能自解亦名
能悟心智慧大光明普照於一切破無
明黑暗爲世作醫王能除煩惱病善拔
諸毒箭名无上導師有三十二相具八
十種好身分皆微妙隨順於衆生十力
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大乘勝牟尼具如
是威德无上正法輪如來勝功德若欲
廣說者窮劫不能盡佛智
無有邊廣大如虛空方廣大
莊嚴經
卷第十一壬益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勅彫造
[09-0630a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二王
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
轉法輪品之二
尒時佛告諸比丘如來化五人竟作
是念言優樓頻螺迦葉有大名稱與
五百弟子倶國王奉事臣庶宗仰我
當詣彼敎以正法卽徃尋之迦葉見
佛迎前問訊善安隱不尒時如來報
迦葉言無病知足寂滅清信是爲安
隱迦葉請佛日旣將暮惟願沙門幸
留於此隨意所處佛語迦葉欲寄石
室止住一宿迦葉言吾不愛室中有
毒龍恐相犯耳乃至三語迦葉報言
任於中止
尒時如來洗手足巳前入石室敷座
而坐龍便瞋怒身中出煙佛亦出煙
龍大瞋怒身中出火佛亦出火二火
俱熾焚燒石室迦葉夜起見室盡然
驚怖歎惜此大沙門端正尊貴不取
我語爲火所害遽令弟子人持一甁
汲木而救所有甁氺悉變爲火師徒
益恐皆言龍火煞是沙門如來尒時
[09-0630b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二苐二張王
**以神通力制伏毒龍置於鉢中明旦
持鉢盛龍而出迦葉大喜恠未曾有
今此沙門乃復活耶噐中何有見是
毒龍佛告迦葉我巳伏之令受禁戒
迦葉甚慚顧謂弟子是大沙門雖有
神力不如我得羅漢道也
尒時如來移近迦葉所住之處在一
樹下於夜分中四天大王皆來聽法
光明甚盛如大火炬迦葉夜見謂佛
事火明旦白佛言沙門法中亦事火
耶佛言不也昨夜四天下來聽法是
其光耳於後帝釋下來聽法其光轉
盛迦葉明日復問沙門亦事火耶佛
言不也此是帝釋來聽法耳於後梵
王下來聽法其光益盛迦葉明日復
問沙門亦事火耶佛言不也此是梵
王來聽法耳
迦葉及五百弟子人事三火旦欲然
火火終不著恠以問師師言此是沙
門所爲故也倶來問佛我所事火然
乃不著佛言欲使然耶當令得然火
卽然矣旣然之後迦葉滅火復不可
滅五百弟子相助滅之亦不能滅各
[09-0630c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二苐三張王
自念言復是沙門所爲故也共徃閒
佛火旣得然今不可滅佛言欲使滅
耶當令得滅火卽滅矣
迦葉白佛言惟願沙門恒住於此共
修梵行我當勅家常使供養毎以日
時請佛俱行詣其家食佛言汝可先
去當隨後至迦葉適去佛以神力上
忉利天取彼天果東至弗婆提取菴
摩勒果南至閻浮界取閻浮果西至
拘耶尼取呵梨勒果北至鬱單越取
自然秔米盛置鉢中飛空而還先迦
葉至坐其牀上迦葉後到問佛沙門
従何道來佛語迦葉汝去之後我徃
四方及上忉利取是名果及以美飯
波可食之
時摩伽陀國國王大臣吏人官屬長
者居士婆羅門等當就迦葉爲七日
會迦葉念言彼大沙門威德魏魏相
好无上衆人見者必當捨我而奉事
之寧此沙門七日之中不來我所佛
知其念隱而不現七日滿巳迦葉念
言節會巳訖餘饌甚多彼大沙門今
若來者我當飯之佛知其意忽然而
[09-0631a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二苐四張王
**至迦葉驚喜而問如來七日之中何
爲見棄佛言汝先起念是以不現今
汝相憶故復來耳
爾時迦葉五百弟子將欲祀火俱共
破薪各各舉斧皆不得下懅而告師
師言是大沙門所爲故耳卽徃問佛
我諸弟子向共破薪各各舉斧皆不
得下佛言當下應聲卽下旣下之後
斧皆著薪而不可舉復來問佛佛言
可去自當舉耳應時卽舉
尼連禪河遄流箭激佛以神力令水
涌起過於人上佛行其下步步生塵
迦葉遥望恐佛漂溺卽與弟子乘船
救佛見水涌起佛行其下步步生塵
迦葉喚佛沙門欲上船不佛言甚善
卽於水中従船底入船無穿漏迦葉
復言是大沙門神則神矣猶不如我
羅漢道也佛語迦葉汝非羅漢何爲
貢高自稱羅漢於是迦葉心驚毛豎
慚懼稽首今此大聖乃知我心惟願
大聖攝受於我在聖法中而爲沙門
佛語迦葉汝旣耆舊多有眷屬又爲
國王臣民之所歸敬今欲學道其可
[09-0631b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二苐五張王
自輕冝與弟子更熟詳議迦葉言善
哉如聖所教然我内心非不自決且
當還與弟子論耳迦葉還來集諸弟
子我巳信解彼沙門法其所得道是
爲眞正我今歸趣汝意云何弟子答
言我等亦願隨従歸依是時迦葉與
諸弟子釋其衣服取事火具悉棄水
中俱詣佛所稽首佛足而白佛言我及
弟子於聖法中願爲沙門佛言善來
比丘鬚髪自落法服著身皆成沙門
迦葉二弟一名難提二名伽耶各有
二百五十弟子先住水邊見諸梵志
衣帔什物事火之具隨水下流皆悉
驚愕恐畏其兄及諸門従爲人所害
卽與五百弟子泝流而上見兄師徒
皆成沙門恠而問日兄今耆舊年百
二十智慧深遠國内遵崇我意言兄
巳證羅漢今棄淨業斅彼沙門其道
勝耶迦葉答言佛道最優其法无上
我自昔來未曾見有神通道力與佛
等者其法清淨當度无量能以三事
教化衆生一者道力神通變化二者
智慧知他人心三者善知煩惱應
[09-0631c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二苐六張王
病授藥二弟聞巳心生恭敬顧謂弟
子汝意云何五百弟子同聲發言願
従師教卽皆稽首求爲沙門佛言善
來比丘鬚髪自落法服著身皆成沙
門爾時如來與千比丘俱徃波羅奈
國在於林下爲諸弟子或時變現或
時說法或復
說戒覩佛威神莫不欣喜盡成羅漢
爾時世尊従波羅奈國與優婁頻螺
迦葉兄弟三人及千羅漢至摩伽陀
國時頻婆娑羅王久聞菩薩得成佛
道巨身丈六紫磨金色三十二相八
十種好十号具足巳得知見成就五
眼證獲六通梵釋四王皆悉奉事今
入我國心甚歡喜吾本共要成佛相
度乃不忽辵従我所願卽勅國内嚴
淨道路王乘寶車大臣百官前後導
従千乘萬騎出城迎佛爾時世尊近
王舎城在遮越林於大樹下千比丘
衆圍遶而坐正遥見佛如星中月如
日初出旣如帝釋亦似梵王處於天
宮儼若金山魏魏超絕王心歡喜下
車步進去五威儀稽首礼佛自稱其
[09-0632a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二苐七張王
号作如是言久服尊德欽渴積時如
來卽以梵音慰問王言大王四大常
安隱不統理人務無乃勞耶王日蒙
祐幸得安隱尒時頻婆娑羅王及諸
臣民咸覩迦葉於佛邊坐心自念言
迦葉耆舊衆仙之宗豈應棄道作佛
弟子爲是佛師爲師佛乎佛知其意
卽以偈頌問迦葉言
汝常祀山川歸依氺火風日月衆梵天
夙夜勤精進事來幾何時其心无懈廢
汝所奉神祗寧有致福不
尒時迦葉以偈答日
自念祠祀來巳經八十載風氺火梵天
山川及日月夙夜常精進祈心不懈廢
畢竟无所獲値佛乃得安
說是偈巳王及羣臣國中人民乃知
迦葉爲佛弟子佛告迦葉汝起冝應
現汝羅漢神通迦葉卽時承佛敎巳
踊在虛空身上出火身下出氺或身
上出氺其身不濡或身下出火其身
不䓎飛行虛空七現七隱入地如氺
履氺如地穿過湏彌无所罣㝵於佛
前地西沒東現東沒西現南沒北現
[09-0632b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二苐八張王北沒
南現旣變化巳還於佛前長跪叉手
而白佛言我是弟子佛是我師王及
臣民重明迦葉是佛弟子尒時
世尊告頻婆娑羅王言大王色是无
常苦空無我受想行識亦是无常苦
空無我色如聚沬不可撮摩受如氺
泡不得久立行如芭蕉中无有堅想
如所夢爲虛妄見識如幻化従顚倒
起三界不實一切無常大王有此國
來爲幾何時王言有此國來七百餘
代所領之王盡識以不答曰知吾父
耳佛言世間湏臾惟道可恃應修來
福无爲空過大王當知如人生時雖
因父母而生其身不由父母招其果
報善惡美醜先業所爲若造諸善命
終之後生天人中十方佛前若造諸
惡命終之後生於地獄餓鬼畜生一
切諸法緣合卽生緣散卽滅大王
當知无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
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處
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
悲苦惱大王无明滅故則行滅行滅
故則識滅識滅故則名色滅名
[09-0632c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二苐九張王
色滅故則六處滅六處滅故則觸滅
觸滅故則受滅受滅故則愛滅愛滅
故則取滅取滅故則有滅有滅故則
生滅生滅故則老死滅老死滅故則
憂悲苦惱滅大王十二因緣盡坦然
無跡猶如虛空分別本无逮得法忍
說是法時八万四千諸天及人遠塵
離垢得法眼淨无央數衆發阿耨多
羅三藐三菩提心尒時頻婆娑羅王
得法眼淨欣然請佛願受五戒大臣
百宮國内人民皆悉歸佛亦受五戒
旣受戒巳卽従座起頂礼佛足而白
佛言世尊乃能棄捨轉輪王位出家
爲道我於昔日輒先奉請若得道時
願前見度我於今者宿願成滿幸蒙
佛恩得履道跡國務殷繁比更親奉
王及羣臣遶佛三匝辭退而去王至
宮巳羣臣上賀古昔諸王悉不見佛
惟獨大王得値如來王益欣喜復慰
羣臣卿等夙福今幸遇佛出興於世
因勅後宮妃嬪婇
女及國内人民長修齋戒盡令奉法
時摩伽陀國有一長者名迦蘭陀見
[09-0633a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二苐十張王佛
入國未有精舎以好竹園奉上如來
前白佛言世尊大慈憐慜一切如父
如母能棄世榮今得成佛未有精舎
我以竹園奉上如來佛時呪願而爲
受之恒與聖衆遊處其内彼
時摩伽陀國人民殷盛耽著俗樂喧
呼歌儛不捨晝夜佛適入國化以法
言齋戒修心皆捨俗樂佛有弟子名
舎婆耆入城分衛威儀有法行步安
詳路人見之无不欣悦時舎利弗見
此沙門心自念言我學道久頗知法
式未曾見有如是之人必有異聞威
儀乃爾試徃問之所事何道時舎利
弗卽問比丘汝師是誰願聞其志爾
時比丘以偈答日吾
師具相好三界爲最尊五陰十二緣不
住於空有我今年尙少學業猶未深不
可以言辭說佛諸功德說
是偈巳告舎利弗我所事師天上人
中最尊最勝積功累德不可稱載従
兜率天降生閻浮初生之時能於十
方各行七步舉手唱言天上天下唯
我最尊唯我最勝三界苦惱吾當
[09-0633b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二苐十一張王
度之釋梵四天咸來供事佛之功德
不可具迷時舎利弗聞此語巳如従
暗中覩日光明語比丘言善哉善哉
吾少好學八歲従師年甫十六靡不
該綜自謂爲逵今者得値无上正覺
眞爲我師汝所言佛今在何處比丘
答言今在迦蘭陀竹園精舎時舎利
弗捋諸弟子至如來所稽首礼足前
問訊巳而白佛言我處長夜恒履
愚迷幸得値佛願開正路得爲沙門
成就禁戒佛言善來比丘鬚髪自落
法服著身便成沙門佛爲說法漏盡
意解得阿羅漢前白佛言世尊我與
同學大目犍連要得道時必相開示
今欲徃彼願承聖旨佛言冝知是
時時舎利弗入王舎城訪目揵連遥
見目連與諸弟子遊行里巷爾時目
連覩舎利弗形狀變改逆而問之有
何異見容服乃耳答日學无常師惟
道所在求法積年不遇大聖今者得
値身心遍喜故來相求願同法味目
連答日此非小事冝共籌量舎利弗
言我昔所行與汝従事汝所學者我

[09-0633c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二苐十二張
王知巳請无復言是時目速告舎利
弗言仁者智慧本踰於我今之所教
豈相誤耶作是語巳隨舎利弗徃詣
佛所稽首佛足白言違遠大聖沉沒
煩惱今得親奉願爲沙門卽捨澡甁
鹿衣杖具佛言善來鬚髮自落法服
著身便成沙門佛爲說法漏盡意解
得阿羅漢時舎利弗目揵連
及二百五十弟子皆得出家盡成羅
漢爾時輸檀王聞子得道巳經六年
中心欣喜欽渴彌積語優陀夷言汝
今可徃請佛還國問訊起居離別巳
來十有二載夙夜悲慼不能自巳得
一相見還如更生憂陀夷受王教巳
徃詣佛所稽首佛足具述王意乃覩
諸天梵釋咸來歸命而白佛言願爲
沙門佛言善來鬚髪自落法服著身
便成沙門得阿羅漢道爾時世尊作
是思惟本與父王要誓成佛爾乃還
國當度父母今得佛道不違本誓即
語優陀夷比丘言汝冝先徃顯汝神
足作十八變知吾道成弟子尙爾况
佛威德優陀夷奉佛教巳飛行而徃還
[09-0634a]
方廣大莊嚴經卷苐十二苐十三張王
到本國於迦毗羅城上虛空中現十
八變王及臣民莫不驚懼而優陀夷
說是偈言
如來甚希有難可得値遇勤苦无量劫
哀慜諸衆生本行菩薩道今得願滿足
坐於菩提樹降伏大魔怨破壞生死因
銷滅諸煩惱巳得成正覺演說无上法
我本奉王教出國迎太子說王愁念久
言辭甚可悲佛顧本生地尋當見親族
我時承佛命將入迦毗羅辭佛御神通
忽至大王所變化若干種譬如淨蓮花
父王見神變心生大恐懼借問爲所従
未曾覩是變太子本棄國求道度衆生